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加多宝的最新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7 22:27:40

关于加多宝的最新论文研究

当今,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公益营销行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 措施 。作为营销方式的其中一种,公益营销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加多宝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通过对目前的饮料行业面临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再对加多宝的概况进行介绍,并介绍了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分析了该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以及SWOT分析,并着重分析包括产品、价格、 渠道 和促销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以及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饮料;SWOT分析;营销策略

一、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及对加多宝的简介

(一)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的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王老吉、加多宝、娃哈哈等行业巨头争霸的时代。近几年,各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扩张规模,国内外的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和产能扩张。

竞争加剧。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诞生的饮料行业已经诞生众多饮料品牌,并都有各自比较稳定的产品消费群。但是中国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只是注重口味的新鲜感和多元化。这造成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特点。

(二)加多宝简介

1.加多宝集团的简介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_资、以广州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加多宝出品的凉茶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本草材料配制,秉承传统的蒸煮工艺,经由现代科技提取本草精华、悉心调配而成;其内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银花等具有预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能预防上火,有益身体健康。

2.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加多宝败诉。加多宝集团就开始推出自己的凉茶品牌加多宝。提出跟以前的红罐凉茶王老吉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而广药为了享受加多宝多年经营的结果,就也借机推出了红罐王老吉,其实并非以前的王老吉。

二、加多宝营销环境及目标市场分析

(一)环境分析

1.供应商

就原材料而言,凉茶产业的供应商地位不是那么高,而且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这个时候凉茶的生产厂商才是主导者,供应商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凉茶的市场而言,凉茶的生产厂商就是凉茶市场的供应商,它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很高,因为作为凉茶市场的主导者,其价格定位决定了凉茶市场的销售价格,同时决定了凉茶市场利润率。

2.经销商

加多宝定位的成功,使它一时间成为了国内关注度最高的饮料。所以更多的代理商,经销商加入到销售行列,代理商、经销商只需要其摆到销售的地方,那么顾客就会购买,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经销渠道的扩张,同时加快了资金的回笼。

3.消费者

加多宝的王老吉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当初打着预防上火的 广告 ,这条广告深入人心,红色包装也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

4.竞争者

加多宝在国内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而在凉茶领域,不管是达利的和其正,还是京都的念慈庵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就2008年整年的销售额来看同比增长了35%,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5%~45%。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发展壮大,凉茶加多宝产品的配方和王老吉一样,而这种凉茶始祖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草本材料配制的功能性饮料早已深受消费者喜爱。即使改名加多宝,因其正宗熟悉的口感也吸引着许多消费者。

2.劣势分析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2012年加多宝集团因为贿赂事件败诉讼于广药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这个商标而是用加多宝这个品牌,这种负面的报道会给加多宝带来不好的口碑。

3.机会分析

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具有健康价值的功能性饮料,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将更有市场,而加多宝作为去火功能明确的功能性饮料同时也是凉茶企业的领导者,是饮料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市场的需求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4.威胁分析

广药的王老吉是加多宝品牌的最大威胁,王老吉品牌已经先入为主。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抢占其市场份额,最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和王老吉的抗争中,其余的低成本的竞争者的趁虚而入也是加多宝销售市场的一个威胁,比如和其正凉茶、顺牌凉茶以及老翁凉茶等,虽然知名度、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如加多宝,但是这些品牌既然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说明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加多宝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目前,加多宝集团只推出310ml包装规格的红色罐装加多宝凉茶,与可口可乐相比,加多宝是非常简单的,加多宝集团坚持王老吉作为凉茶专家,而不是一个品牌推广到饮料全能王。一个品牌,有可能引入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称为不同的项目。

(二)价格策略

高价策略。消费者对一新的品类价值判断,往往通过价格达到。如加多宝本身作为一类新的品类在消费者面前,适当的高价有利于顾客看好凉茶这一品类,也有利于相对较小的目标人口。加多宝罐装饮料,零售价为元/罐,价格较高,高出代表主流饮料罐可乐75%,这配合了它高端消费人群的营销,建立高档饮料形象,保持客户的认可程度。

(三)渠道策略

1.主要渠道

现代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和超市等,其中仓储超市主要依附于大型商业集团,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金融信贷。现代渠道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市场的认可,成为现代渠道红罐是最好的选择。

2.常规渠道

加多宝常规渠道成员主要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制造商和许多小店。加多宝通过分区域、分渠道的 方法 涵盖了商店、餐厅和专用终端店,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3.餐饮渠道

加多宝紧紧围绕预防上火的市场定位,选择湖南菜、四川菜和火锅店为加多宝诚意合作店,投资基金和联合促销,把消费这些终端网站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广告。设计电子显示屏和红灯笼等宣传促销品免费赠送,让消费者享受加多宝的味道,宣传其祛火的功能,同时培养目标消费者。

(四)促销策略

持续巨额的广告投入不仅为加多宝凉茶迅速走向全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广告投入和商业收入往往成正比,这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心中的加多宝凉茶预防上火效应和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罐头的地位。

促销活动。加多宝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促销方法,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来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开展国家主题和节日促销活动,节日期间在超市或者商业地段开展买送礼品等活动,同时还让利销售,刺激消费者购买。赞助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加多宝赞助了中国好声音,还曾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赞助爱情巨片《绿茶》,而且现在赞助了多家地方卫视。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加多宝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包含理论前提、营销组合、策略启示等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品牌营销策略的成熟,品牌竞争将市场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品牌不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锐利武器,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实力的代表,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项指标。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经济资源。加多宝正是通过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来打造成中国第一凉茶品牌的代表,加多宝凉茶通过分析消费者对王老吉原有的认知,重新投入巨额的广告,加大宣传,成功得做到了去王老吉化,使得加多宝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为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加多宝实施品牌策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融合,制定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计划,是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所在。

摘 要:作为中国“正宗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成为广大消费群体喜爱的凉茶饮料,不仅在于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其对市场的掌控和消费需求的科学分析与因此实施的营销策略。产品品质最优化是其吸引消费群体的先决条件;明确品牌定位、构建独特价值,是其力拼凉茶群雄的宏伟战略;牢牢把握市场、树立自身形象,是其稳中求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多宝;营销

一、引言

1995年加多宝集团成立伊始,便在广东推出了第一批红色罐装“正宗凉茶”。2007年―2011年加多宝红色罐装“正宗凉茶”连续5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最喜爱的凉茶饮料。随着市场的稳定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加多宝集团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分析后,于2011年4月果断推出“瓶装版”,并于2012年2月在全国上市;2012年5月,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为国内凉茶饮料市场第一领导品牌,加多宝一路走来,给了我们消费者太多惊喜:加多宝用五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从一亿到五十亿的销量;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从五十亿到百亿的华丽跨越。加多宝在饮料行业销售情况实在是一个奇迹。

二、优化产品品质,加强舆论造势

1.产品品质最优化

任何一款产品,即使其商标能被复制、共享甚至收回,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无法被复制的,这是关键。对于加多宝来讲,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是其改良后的配方。所以当加多宝产品本身没有改变甚至是比之前的口感更好,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更优,再通过媒体的造势,那么加多宝等同于或者更优于先前王老吉的事实,得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实质营销核心要素的第一个关键。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自身品质,早早对正宗凉茶的配方进行改良与深加工,打造产品实质内涵。

2.加强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

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企业当前有什么行动。消费者最初对加多宝还很陌生,要将王老吉“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上,就必须非常讲究广告宣传的策略、技巧。广告宣传能够让品牌更具有可信度,尤其是改名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更需要让消费者相信其代表凉茶领导品牌。

由公关活动促引,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以扩大自身宣传。“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原创”声音。随着主持人的反复播报,冠名赞助的加多宝掀起“红色旋风”,并蔓延至场外。加多宝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是经典红罐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之后的首项重大举措。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认为,加多宝凉茶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都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这是加多宝凉茶与中国版“THEVOICE”的结合点。正是借“好声音”,加多宝从战略上实现了重塑凉茶领导者的品牌目标。

利用媒体和消费者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营销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同王老吉的舆论之争中,加多宝就是用好了舆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展开了关于“生母”和“养母”之间的争夺。人们的同情心普遍倾向于将孩子拉扯大、付出大量心血的“养母”,而不是只“生”没“养”的“生母”,将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充分转用到市场营销战略中。加多宝联合了自己忠实的消费者的力量和忠实的经销商的力量,向社会说明了情况,赢得了大量有力的支持,在舆论造势之争中获得了胜利。

三、加多宝的品牌营销策略

1.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1)“加多宝”的广告轰炸

事实上,对于全国消费者而言,2012年加多宝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名字、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品牌。当然,这并未影响加多宝集团一贯的广告轰炸方式。首先,加多宝集团在所有广告中特别强调“加多宝”三个字,并且通过“全国销量领先”来让消费者相信它是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重复曝光,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使“加多宝”很快被消费者熟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是一种凉茶饮品,且有了消费的冲动。其次,“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将红罐加多宝与原来的红罐王老吉之间有意识地画上了等号,这一招让青睐红罐王老吉的原有消费者们明白,除了名称发生改变以外,“加多宝”其实就是“王老吉”,“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实质没有改变,其依然是送礼佳品、餐饮伴侣和下火良药,这样就达到了留住原有消费群体的目的,实现了更名不失销售额的目的,称得上是一次营销策略上的巨大胜利。

(2)釜底抽薪,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面对王老吉的磨刀霍霍、现实挑战,加多宝不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可以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实在是精明透顶。一方面告诉人们,大家熟知的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王老吉”已经更名“加多宝”了,以后大家消费的“加多宝”就是现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另一方面,还告诉消费者一个信息:以后大家再见到红罐王老吉,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加多宝”,而是另外一种产品,将不再是原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这则改名广告其实就是“釜底抽薪”的招数,它像一块盾牌一样将自己的基本盘牢牢保护起来,同时彻底与王老吉分道扬镳,不仅使消费者能很自然的从王老吉过渡到加多宝,牢牢吸引住原有消费群体,积极吸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加多宝同时从本质上实现了“去王老吉化”。

(3)高度重视公益营销

高度重视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是加多宝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公益营销策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加多宝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数千件货物;2008年5月18号,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捐赠晚会上,加多宝更是做出了捐赠亿元的壮举;还号召集团员工给灾区捐款上百万。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2千万人民币。2011年,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000万,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舟曲等灾区恢复生产。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紧急调集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24日又调集2000箱加多宝凉茶,缓解灾区用水燃眉之急。2013年4月26日,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有你就有力量-四川芦山地震救援行动”再捐1亿人民币给雅安地区,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外还有2009年成立“加多宝扶贫基金”;12年的“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进行公益活动,主要在于活动效果和声势。增加几十万的公益投入和 热点 软活动的效果,远胜于上亿的单一硬广告投入和商业性娱乐化的方式和效果。加多宝进行的公益营销活动,并不是硬拼投入,而是用同样的费用,办好更多的实事,做好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大的效果。

2.确定营销目标和市场定位

(1)确定营销目标

加多宝是一款“功能饮料”,购买红色加多宝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加多宝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作为红色加多宝的战略目标,其就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加多宝的同时,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作为饮品,加多宝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必须加入到“饮料”行业的竞争中去。那么,它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他各种饮料。加多宝为了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油炸食品薯条、吃烧烤、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和夏日阳光浴等进行宣传与销售。尤其是通过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其营销目标,就是要让加多宝进入寻常百姓家。

(2)准确市场定位

截至2002年底,加多宝的销售已近8年,但其从未进行过品牌定位。加多宝集团无法回答加多宝究竟是什么,广大消费者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你的广告拍得多么有“创意”,投入有多大,都无济于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一个广告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而不是你的广告创意。因此,加多宝的销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加多宝决定对加多宝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加多宝认识到,消费者对加多宝的需求,是需要一个功能型饮料,其购买加多宝的真正的动机在于“预防上火”,而非真正“上火”了需要加多宝来治疗。研究人员对加多宝集团及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加多宝凉茶始祖的身份,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凉茶行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凭借“预防上火”的功效,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此有利于加多宝在原有市场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开发新市场;相关信息和专家访谈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祛火的概念已经在全国广泛流行,“上火”也逐步深入人心,这使得加多宝凉茶能突破地域限制。研究人员表示,只要做好了凉茶概念的宣传,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加多宝的存在。品牌定位已经逐步在消费者头脑中存在,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广品牌,真正得到人心,使消费者都知道,“预防上火”首选加多宝。

3.改善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上,加多宝原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生产、销售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贯穿整个 企业运营 体系的物流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人员时有缺勤发生,物流管理人员技能训练不够;物流管理程序要求不严,检查工作不够完善;仓储管理工作有待提高;车辆管理及装载率方面做的不完善,车辆装载率可以再提高,物流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加多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健全和完善办事处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办事处的 财务管理 ;加强办事处的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优化办事处的营销渠道营销,从而建立完善营销渠道系统。二是实施客户管理。重新确定客户档案。建立信息中心,将客户档案输入该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公司决策层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三是实现信息渠道的扁平化,提升渠道资源意识,树立绿色渠道意识等。

4.高度重视消费者,重视终端和渠道

快速消费品营销对终端渠道的渗透力犹为重要。终端执行强度的强弱,关系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败。虽然终端不为加多宝所控制,但是其通过自身的渗透力超强的终端执行,将凉茶终端争夺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大卖场,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已经被加多宝所控制。而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卖场就是营业面积,客流量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终端。例如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加多宝业务团队不断的加大人员投入,拼命的张贴海报,包装终端形象,买赠等活动。目的就是将加多宝品牌渗透到各个地方。此外,加多宝还安排了大量人手在各大型超市向消费者解释,以应对消费者对加多宝新品牌的困惑。从而使得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牌水到渠成。

广告打的再多,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任何抛开消费者的产品都不会销的很好,没有系统做渠道营销和终端营销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绩。得消费者得渠道者为王,这是营销的真理。

四、结论

纵观加多宝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品牌思路的定位、营销策略的成功、慈善事业的大气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回顾自己用品类 营销策划 过程之中,可以忽略品牌的本身,却不能忽略品牌给我们打来的价值,只有得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品牌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样,没有价值的品牌,也无法得到消费者心里的认知,品牌的价值也自然无法得到体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品类代表品牌,让品类达成消费者心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贵军.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高源.加多宝应该如何去王老吉化[C].2010.

[4]何晓.好声音成功VS加多宝的成功,[J].医药经济报,.

[5]李开君,王锡高.把投身公益事业当作 企业 文化 .中国汽车报[N],.

[6]胡其辉.《市场营销策划》[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

加多宝市场营销论文相关 文章 :

1. 加多宝的渠道策略

2. 市场营销论文案例分析

3. 关于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4. 市场营销

5. 市场推广营销策略分析

加多宝集团是"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的简称。主要从事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加多宝集团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盒装"加多宝"凉茶饮料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我下面带来的是加多宝凉茶营销案例分析,希望各位喜欢。加多宝凉茶营销案例分析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王老吉红罐凉茶在加多宝公司的营销管理下迅速成长,十几年后,王老吉红罐凉茶在中国市场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这也引发了两家企业对红罐王老吉商标的争夺。2008年,广药集团开始与鸿道集团交涉,认定王老吉品牌为国有资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求收回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2010年广药集团启动法律程序,申诉2002-2003年期间与鸿道集团签订的补充协议无效,品牌使用权在2010年停止。经过将近两年的申诉与调解,2012年5月中经贸裁决,加多宝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王老吉品牌回归广药集团。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老吉品牌的出名得力于加多宝公司的营销手段,可以使凉茶这种处于尴尬地位的饮品跻身于列强林立的饮料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统一,汇源这些品牌在市场的占有率上远远优于加多宝,可以把品牌运行的全国知名,自然也有把握在失去王老吉品牌后迅速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1 产品概况 对于王老吉,是"凉茶"还是"饮料"?消费者的认知非常模糊。如果王老吉延续凉茶的品牌历史,那么可以传承"祛火"的功效,但除广东以外的消费者对凉茶的认知却知之甚少;如果王老吉作为饮料来定位,那么红罐王老吉的配方口感偏甜,按照良药苦口的传统思想,"祛火"的药力不足。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产品定位不清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说起凉茶就能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很难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因此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既像是凉茶,又像饮料”,认知陷入混乱。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华侨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消失的干干净净。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亟需通过 广告 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市场狭小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我们经常泡热茶”这些看法。对“凉茶概念”进行 教育 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王老吉这种口味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 影。这导致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概念不明 加多宝当时在电视上的广告主题并不突出,上面的这则广告可以用于任何的饮料,完全不能体现加多宝的特殊品牌价值。为什么前期这样的推广可以让红罐王老吉存活下来并且还有所增长。首先是国内市场并不十分健全,凉茶市场上存在很大的空白。红罐王老吉就填补了这一空白,所以初期可以赚取一定的利润,而后期要把企业做大,做成一定规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2 SWOT分析以及策略 对这一阶段的红罐王老吉进行SWOT 分析。加多宝的主要优势是王老吉品牌是广东地区的老品牌,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同时市场上在“降火”的功能饮料上存在空白。根据"切割"理论,单切出一片新市场--罐装凉茶饮料市场,挖掘出一种新需求--可以常饮的祛火饮料,就成了王老吉红罐凉茶发展的机遇。可口可乐前期只是做一种止咳糖浆,但是经过产品定位包装过后就变成了一种碳酸饮料。整个销售的状况立马好转,以至于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饮料。产品定位对于广告效果,乃至品牌塑造都至关重要。 2003年1月17日 市场调查 公司向成美和加多宝公司提交了第一阶段消费者调查数据 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红罐王老吉的现有用户存在相似的社会特征,主要是年龄上与普通饮料消费者存在差异,15-20岁的用户明显较少。另外,调查发现三个城市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具体为: 1. 广州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的认知度为97%,而对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为87%,即部分消费者知道王老吉而不知道红罐王老吉;深圳消费者对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一致,均为86%;温州消费者对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一致,均为84%。这显示深圳和温州的消费者可能对王老吉品牌的认知主要源自红罐王老吉; 2. 广州消费者中饮用过红罐王老吉的仅占42%,比例明显低于深圳(80%)。 3. 半年内饮用过红罐王老吉的比例也存在明显差异,广州为14%,深圳55%,温州59%。 4. 在饮用红罐王老吉的场合/境况的研究发现,广州消费者最多是在身体不舒服时饮用,占了56%,其次是口渴时饮用,占41%;深圳消费者最多是在口渴时饮用,占73%,其次是身体不舒服时饮用,占37%;温州消费者最多是在亲朋好友聚会时饮用,占72%,其次是口渴时饮用,占51%,而身体不舒服时饮用的仅占2%; 5. 红罐王老吉的替代产品,即如果没有红罐王老吉,选择什么代替?广州消费者主要在其他凉茶中选择,最多的是黄振龙凉茶和夏桑菊,而深圳和温州消费者主要在可乐、茶饮料等普通饮料中选择。 当时王老吉的消费者主要在广东和浙南一带,他们对王老吉红罐凉茶的认知主要是在吃上火的食物的时候喝点凉茶可以祛火,也就是王老吉成为消费者尽情享用美食的心理慰藉。在消费者对王老吉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切入点。分析竞争产品,找出自身产品的优劣势,确定产品定位概念,并进行宣传推广。王老吉的直接竞品主要是可常饮的祛火功能饮料,这种品类并不存在,只有类似菊花茶之类的饮品,但没有成熟的品牌。另一方面,与王老吉竞争的饮料市场多是可口可乐、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这些成熟的饮料品牌都没有祛火的功效。最终,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品牌定位在"预防上火的罐装饮料"。 3 广告以及品牌宣传 为打造王老吉凉茶品牌,加多宝公司可谓是大手笔,从广告投放刊例价来看,王老吉广告投入由2002年的四百多万元增长到2011年三十多个亿,十年间实现近八百倍的增长;这些巨额的广告投入中,电视媒体成为投放的主要花费。电视广告在内容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广告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 而广告语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电视广告在媒体频道的投放上主要选择了覆盖全国的央视和上星卫视,根据投放额可以看出,2002年-2011年期间,投放量最高的是中央1套(综合频道),其次是中央5套(体育频道),再次是几大卫视,也有少量地方频道。从广告播出时间段来看,中央1套王老吉广告主要在新闻联播之后的19:30-19:59和黄金时段电视剧之后的21:30-21:59两个时段播出。 加多宝沿袭了在 营销策划 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对加多宝凉茶进行了精准、明确的定位:正宗凉茶领导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吉的正宗凉茶定位。包含冠名《中国好声音》,加多宝也向外界宣传是看中该节目的正宗概念。 为了有效阻截原来的王老吉品牌,用了这样的广告语“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且使用与原来的王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通过此种策略,试图留住原来为王老吉品牌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老顾客。 通过这则改名广告,可见加多宝集团已经从最初的打“悲情牌”走到了今天与“王老吉”彻底决裂,只有告别过去才能真正的站起来。加多宝正在一步步的抢占先机,相比之下,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公司还在为生产线烦扰,还在发布急招3000快销英才的广告,它可知对于快消品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近年来加多宝通过与“王老吉”官司风波、仲裁、更改广告语、清库存、亮合同、公证、专利,甚至不惜产品被查扣……最终都是在吸引媒体和广大民众的眼球的同时免费借助媒体的大量报道,将原本在大众记忆中不曾存在的加多宝捧红了,像其凉茶一样!而这些动作,与其直接发布广告而言,达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宣传效果。一时间,仿佛人们都开始关注议论起“加多宝”。 尤其是今年加多宝 6000万巨资投入到《中国好声音》的赞助,加多宝赌赢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让浙江卫视迅速在众多卫视中脱颖而出,让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嫉妒眼红;也让加多宝的名字随着传播得更广。冠名《中国好声音》只是加多宝品牌传播策略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加多宝几乎冠名了国内所有卫视的知名综艺节目。甚至有人发现,某些二、三线城市的电视节目,加多宝也进行了冠名。 除了电视节目冠名之外,加多宝的电视广告可以说也是铺天盖地。加多宝看来是下了“血本”,要让加多宝凉茶迅速打响市场。这与当初在地震期间王老吉(加多宝)捐款一个亿的大手笔是殊途同归。 2009年2月王老吉品牌获得亚运会非运动饮料赞助商的资格,于是,各种形式的亚运营销随即展开。从"唱响亚运先声夺金"的亚运歌手选拔赛,到"举罐齐欢呼开罐赢亚运"的全民欢呼照片大征集,历时一年多的营销战役,始终贯穿着王老吉"亚运有我精彩之吉"的营销理念,使王老吉品牌形象在运动赛场上进一步升华。 4 与广药王老吉的较量 主动侵权策略。加多宝作为一个新品牌,它必须主动侵权,方可与原来的王老吉挂钩,让公众认知加多宝就是王老吉。主动侵权策略包括:(1)产品侵权。也就是推出大量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的产品,向经销商大量压货,以达到品牌转换认知、最后狠赚一笔王老吉产品的钱以及在 渠道 上顶住广药新品一箭三雕的效果;(2)宣传侵权。就是故意误导消费者和公众,认为加多宝就是以前的王老吉。典型的就是其广告,“更名”一说效果甚佳。在加多宝强大的渠道上,加多宝同样通过其经销商、人海战术来宣传“更名”。有的销售在货架上贴上“更名”的告示,有的经销商反复向要购买王老吉的消费者解释“更名”并用加多宝产品取代王老吉卖给消费者。 法律是加多宝的弱项,因为其在部分行为都有违法证据,但加多宝的策略并不是要打赢官司,而是要增加暴光度,让加多宝与广药的官司天下皆知,以达到“悲情”效果和认知效果。所以,有时候可以见到加多宝的律师、法务总监象法盲一样胡搅蛮缠,其实不是加多宝不懂法,而是策略。比如,上周五北京中院的终裁书已经到了,加多宝偏要开个新闻发而会,宣称拿出从未公开的新证据,加多宣判可以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3年1月19日。其他还有很多。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认定之前的两份" 补充协议"无效,要求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一纸裁决,让加多宝苦心经营的"王老吉"品牌拱 手相 让。从此,广药集团拿回了"王老吉"品牌。 加多宝已经为败诉做了充足的准备。2012年初加多宝将原有的王老吉红罐凉茶包装上同时印上"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字样,并于二三月份亮相市场。这时,消费者会根据包装自由的将"王老吉"与"加多宝"相联系,或者会奇怪这种改变,进而追因逐源,探寻究竟。 接着,随着裁决的最终宣判,加多宝立刻将所有红罐凉茶的包装都改为"加多宝",并将市场上原有的王老吉凉茶和双重品牌的凉茶全部收回。 加多宝除了在包装上沿用原来的红罐包装和竖体排版等,还沿袭了原有产品"预防上火"的罐装凉茶的产品定位,并且在广告上略施小计,不仅选用与原来相似的广告场景,而且运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这样的广告语,试图让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从而延续品牌价值。 加多宝凉茶通过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广告,铺天盖地的传递"改名策略",不仅是电视广告时常萦绕耳边,而且各种户外广告、各大商超、餐饮场所也随处可见加多宝的改名广告,使消费者"信以为真"。而王老吉只能被动应对,在广告中发出"声明":王老吉从未更名,购买时认准王老吉凉茶。但王老吉的广告声量又远不及加多宝。 在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即将闹翻的时候,加多宝利用红罐凉茶同时印有"王老吉"和"加多宝"让消费者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炒作事件本身。同时,加多宝巩固忠实消费者和忠实经销商的力量,制造舆论,赢得支持,在和广药集团打官司的过程中,使更多的民众倾向加多宝这一边。 8000人的销售队伍保障了加多宝凉茶的销售执行力。这些销售人员不仅有销售指标的考核,也有终端宣传工作的考核。比如说,他们每天需要贴出多少张宣传品,需要接触多少零售商都是有明确的数量要求的。 五级市场90%覆盖让加多宝成为随处可得的凉茶产品。加多宝集团按照"特大城市-省会及沿海发达城市-地级市-县镇-乡村"将全国市场划分成五级。在县镇以上市场的终端覆盖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终端人员推销、产品促销进一步在销售终端掠夺凉茶市场。加多宝还增加团购及餐饮酒吧等渠道样品赠送,并进行广泛试饮,便于快速巩固维系和恢复原有渠道,同时增开新的渠道。 在加工方式上,加多宝以建厂自产为主,从原料 种植 、加工生产到物流运输、销售管理全部是自己公司完成。对于原料供应,加多宝在广东增城、福建武平、河北确山、山东平邑等地建立了金银花、仙草原料种植基地,实行统一引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形成了密闭式、一体化的绿色原料供应体系。而广药集团目前仍采用代工形 式生产红罐王老吉,广药与统一、银鹭、惠尔康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签订生产供应协议,保证红罐王老吉的产量,但现在自己也在筹备建厂,也许不久之后也会采用自有渠道生产王老吉凉茶。 广告方面更是呈现一面倒的现象。GRP通常是评定广告投放的关键指标,从GRP=Reach(到达率)X Frequency(接触频率)的公式中可以看到,GRP综合反映了广告的到达率和接触频率。如下图所示,在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官司尘埃落定之后,以北京市场为例,从2012年的6月到12月,两个凉茶品牌的GRP对比悬殊,广告投放上加多宝处于明显优势。 仅去年八月份,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就超过了九亿元人民币,而2012年后半年的这几个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均是王老吉的五倍以上,广告投放金额和广告投放持续性处于明显优势。 从现有的市场销量以及占有率来说,加多宝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通过营销可以使本来在法律上处于劣势的加多宝反败为胜。无论是何种产品,一定要紧紧抓住自身产品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多宝就是紧紧抓住了凉茶市场的空白,自身营销渠道的畅通,生产渠道的稳定健全的优势完成了对市场的控制。 加多宝对产品的定位也非常出色,一种偏功能性的凉茶饮料。在饮食习惯还有待科学提高的中国,每个人都希望降火,同时也希望不苦口的良药。最高明的推销手法莫过于就是推销给消费需要的东西或者创造一种他们需要的东西。加多宝都做到了。 把握住每次重大事件的机遇。汶川地震的捐款,与广药集团的官司等,都充分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通过制造话题,引导媒体和公众的舆论,提升的了品牌的价值。对一些具有高关注度的活动的投资显然已经得到了回报。 同时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同时不要忘记扩大市场的份额,之前凉茶一直是广东和浙江地区比较常见,现在已经推广到全国。虽然与广药集团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但是不忘一起合作推广凉茶 文化 ,两个公司共同投资了一部推广凉茶文化的影视作品《岭南药侠》。只有把市场做大才是共赢的出路。 加多宝的质量成就 加多宝集团在品质管控方面持续开展的严谨工作,为其带来了众多的品质管理成就。从2001年开始,加多宝集团旗下的生产工厂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多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此外,加多宝集团每年均会进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进行ISO9001和HACCP年度监督审核,通过严格的自我把关和认证审核,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可行性、有效性。2008年,加多宝集团旗下产品红色罐装“王老吉”凉茶饮料更是以其卓越的品质,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注册认可,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并获得了美国民众的追捧与喜爱。 加多宝的集团主席 陈鸿道,广东东莞人,“凉茶大王”,现为加多宝集团及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经营的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销售额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带领王老吉成为“中华第一罐”。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以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出亿元。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号。2010年,他带领的加多宝牵手亚运,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将依托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加速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 主要经历 陈鸿道,出生于广东东莞市长安镇,早年在宏远批发市场从事批发生意,后到香港寻求发展,1995年以加多宝公司的名义,从广药集团取得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在内地的独家经营权,2003年通过与专业营销策划机构合作,将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功能饮料,至2008年,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成为销售额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2011年创造200亿红罐神话,2012年荣获“食品行业领军人物”的殊荣。现为广东加多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荣誉 1、2007年,荣获“影响中国百名创新人物”; 2、2009年12月,荣获泛珠三角品牌盛典“品牌创立终身成就奖”; 3、2011年1月,获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资格。 传奇佛商 陈鸿道笃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不擅在公众面前露面的陈鸿道倒是时有出席一些宣扬佛法、善事的场合,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据说在加多宝集团的管理中,陈鸿道非常讲求和谐,从不主动辞退管理人员,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济,最多也就是被调换到不重要的部门,不用担心被炒鱿鱼。他甚至要求管理团队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面包、喝牛奶,周末没事一定要去爬山。讲究修行、追求宁静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渗入到了加多宝集团的 企业文化 。一位接近该公司高层的人士这样评价加多宝集团,“这是一家‘安静’的公司,很有定力”。该人士称,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时间销售过自有品牌的绿茶产品外,这些年它“一直专注于王老吉凉茶的运作”。 倾心慈善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陈鸿道领导的加多宝集团为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级地震后,在4月20日中央电视台募捐晚会上,加多宝集团捐款亿元。 猜你喜欢: 1. 加多宝成功营销案例 2. 加多宝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3. 营销成功的10大案例 4. 3个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5. 加多宝成功销售案例分析

关于气候的最新研究论文

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 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摄氏度(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危害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雨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变暖”破坏和影响了生物链、食品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由于全球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晚,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应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如同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促生长,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再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气候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气候 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CO2,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雨量增加尤其在偏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变暖伴随的CO2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云层 全球变暖会导致云层中的含水量增加,吸收更多的红外辐射。但科学家又观察到热带的暴风云会在较高温度下升到高海拔处,产生大量的降雨,使对流层的湿度降低,减缓变暖趋势。 海冰 一般来说温度上升必将会加速冰雪的融化,增加海水对太阳能的吸收,加剧全球变暖,但同时海冰的消融又会加强海-空之间的热流,降低气温。 人体健康 (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病毒的人时,这种病毒就会跟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开始繁殖,并通过下一次叮咬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完成病毒的传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都大大提高,其体内病毒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4)全球变暖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当地居民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同时会加速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扩散速率,如脑炎、痢疾、高烧等。文秘杂烩网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欧既是最引人关注的责任方,也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还是全球治理制度的关键建设者,这些构成了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基本要素。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关于气候问题的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气候问题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初探》

摘要: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气候问题的演变及处理原则,并分析了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的实例,结合我国的困境,以期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气候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 温室气体减排

一、背景:气候问题的演变

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也理应在全球共同努力的提前下积极进行。在诸多环境问题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球变暖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揭开气候问题的新篇章,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下文简称《议定书》)中确立了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原则,再到最近签订的《哥本哈根协议》,各个国际会议及协议皆为碳排放权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使温室气体减排以及碳排放权的框架被赋予了规定世界秩序的属性。

二、处理气候问题的原则

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的多元的利益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文明的问题。要想积极有效地处理气候问题,必须厘清对该问题的处理原则,探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而盲目地追求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明确国际环境主体的主要责任。按照国际法,国家对国际不当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1997年的草案中也将保护环境纳入国家义务,以期进一步加大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而各国对全球环境负有共同责任,但又有差别的责任的限制。

3.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其具体应包括:其一,“各国拥有按照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二,国家负有“确保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4.积极促成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占了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的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是处理任何国家问题不可忽视的部分,且随着发展与崛起,其在国际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也将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碳排放权交易概述

在实践中国际社会比以往更清醒地认识到,对公有资源不计成本的自由使用,只会使使用者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尽力攫取资源。为了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国际社会在处理气候问题的同时衍生出了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兴事物。

(一)概述

碳排放权交易即碳减排购买合同或协议,其基本原理是,由环境部门根据环境容量制定逐年下降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然后将碳排放总量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分解为若干碳排放配额,分配给各区域,被允许像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进行买卖,进行余缺调剂。减排技术的发明、运用和少排放的区域通过出让节余的碳排放配额赚取收益;多排放的区域要花钱来购买碳排放配额,增加了扩大排放的成本。市场定价机制将使多排放代价等于减排或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碳排放配额交易就可能使交易双方都受益。同时,通过加强排放指标的度量及市场监督和核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该制度将有利于调动区域和产业部门的内在积极性,使它们主动地、持续地减少污染物排放,还便于因地制宜。

(二)发展概况

目前,在推动排放权交易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欧盟已经制定了相对较成熟的欧盟气体排放交易方案,且自碳排放市场开始交易以来,交易量和成交金额稳步上升。纵观全球,已建立了20多个碳交易平台。而目前,国际碳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项目交易市场两大类。配额交易市场内,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初始分配给企业的配额,如《议定书》中的配额AAU。项目交易市场中,交易对象主要是通过实施项目削减温室气体而获得的减排凭证,如由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其中,EUETS的配额现货及其衍生品交易规模最大,2008年接近920亿美元,占据全球交易总量3/5以上。

(三)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的影响与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的本质是希望尝试建立一种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调节温室气体在全球的排放总量。“碳排放权交易”运行到现在,已经在全球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和产业链。而对碳排放权交易问题的研究在诸多领域都属于前沿问题。自从2005年该机制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市场,中国共获得了CDM碳信用额度的48%,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几乎占CDM过去5年发放的总信用额的一半。对我国来说,建立碳市场,是提高我国碳交易价格、增强我国议价能力的需要,是规范国内企业交易操作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压力和全面参与国际公约的需要。

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实例

中国目前是以CDM为主的碳项目市场。截至2009年10月2日,中国在联合国执行委员会(EB)注册项目达638个,占全球的;中国在EB已注册项目的年均减排量为亿吨,占全球的。在东道国在EB注册的CDM项目总数来看,中国俨然占了大头,比例高达。而兴起的各种交易所也积累了不少实务。(如下表)

五、碳排放权交易的思考

(一)我国面临的困境

就目前现状分析,国际气候合作的前景不容乐观,概述之:第一,发达国家运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迫使其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接受法律约束;第二,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合作将跨国进行,矛盾与摩擦也会增多;第三,在《议定书》之上,急切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执行能力更强的国际约束机制。

虽然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大国,中国始终处于不具备价格发言权的尴尬境地,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端位置。纵观全局,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上,中国市场排污评估标准体系不完备,缺少网络化的可核证的注册和交易日志记录系统;制度上,中国在碳税、能源效率标准、碳交易市场制定等方面尚存在缺失或具有不完备性。

(二)应对办法

为了在这场看不进烟火的气候之战中掌握主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我国必须坚持贯彻处理气候问题的各项原则的同时,苦练内功:

1.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转变思维,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尽早将气候问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提高气候变化的减缓和应对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

2.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我国应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国内成立了多家交易所,但开展的实质性交易不多。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激励政策,研究排放权交易制度,并完善法规和相关的制度。

3.开展国际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应研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线图,特别是我国长期减排的方向和潜力。加强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4.完善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明晰的产权归属,能有效划分责任,有益于排放权交易的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但还不够完备细致,需要以“公地的悲剧”理论、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等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其他国家的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5.建立完善的排放权交易平台。在进行排污权交易时,信息收集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交易成本和交易成功率。如果信息不充分,就会导致交易价格上升,交易成功率下降。可以考虑利用网上平台,良好的网上平台可以使信息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时降低成本。

6.加强政府监督。排放权交易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政府的监督行为,没有政府的有效监管,排放权交易很难实施。政府作为交易的监督者和保护者,有责任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地运行,促使交易双方完成其承诺的减排责任。

六、结语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显示着优越性的同时制度不完善、议价能力低等问题也困扰着碳交易市场,故而新兴的碳排放权交易要想真正持续发挥其生命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文草案》第19条3.

该项交易信息摘自2009年11月23日《中国环境报》.

该项交易信息摘自2010年02月10日《华尔街日报》.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曹荣湘译.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9年版.

[2]GarrettHardin:TheTragedyoftheCommons,Science,December13,1968,()().

[3]JaridDiamond:TheWorstMistakeintheHistoryof Human Race:West Civilization,Guilford,Conn:Dushkin .

[4]高荣琨.当前全球气候问题斗争形势.国际资料信息.2007(7).

[5]黄伟锋主编.国际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蔡恩泽.低碳经济催生新机遇.中外企业文化.2009(7).

[7]吴健,马中.科斯定理对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理论贡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8]邓海峰.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形势与政策关于气候问题的2000字论文

当前,全球变暖及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近一二十年来因气候灾害引起的保险损失逐年增大,2006年的飓风、2007年的洪灾和山林火灾更是使得保险公司损失惨重,股东和客户都更加担忧保险公司能否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幸运的是,保险公司正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在制造威胁的同时,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当前,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已经出现了转折,从消极回避发展到积极应对,力图把气候变化风险转变为气候变化机遇。伦敦劳合社就认为,保险业必须行动起来,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才是生存之道。保险业过去在火灾和地震等灾害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当前保险公司也极有可能创造出预防损失的方法和产品来为客户、政府和公司自身减轻气候灾害的损失,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面对气候变化的空前挑战和纷繁复杂的市场情况,如何选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式,已成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机构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世界保险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方法,以资借鉴。 全球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 2007年初,TICC陆续发布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使气候变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报告指出,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到2007年第四次评估的90%以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世界不安甚至恐慌情绪日益浓厚,舆论声称“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最大的挑战”。 保险业与气候变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被作为检测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窗口。IPCC报告用专章描述保险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认为保险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金融服务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分担机制;从实体经济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保险服务可得和保费可支付的情况下,保险也是消费者长期福利和发展的保证。通过气象灾害损失数据的计算,保险提供了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观察窗口,同时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也决定了保险同时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保险业必然成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保险业影响巨大。保险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逾4万亿美元,是石油工业的3倍,按国家收入排序将排在第3的位置。保险业还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的支柱之一。保险业的政策选择,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保险业具有风险管理的天然优势,保险业在帮助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管理气候变化风险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强有力的历史责任。保险政策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实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美国,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保险产品使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参与到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和快速增长的碳排放贸易项目中来。就像保险业在减轻建筑火灾和地震中被证明发挥了领导作用,人们寄希望于今天保险业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对全球变暖的认识,以及深入的前瞻性的思考和创造出使气候变化影响最小化的方案。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非常大。气候变化直接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飓风和暴雨。对公众健康、农业生产、森林抚育、水资源管理、沿海地区、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较大危害。气候变化对保险服务的可得性和可支付能力都有负面影响,潜伏着放慢保险业发展并且把更多负担转嫁给政府机构和个人的风险,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的险种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保险能够更好地应付不确定性

关于气雾剂的最新研究论文

气雾剂的分类如下: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气雾剂;混悬型气雾剂;乳剂型气雾剂。 二、按相的组成分类:二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三、按医疗用途分类:吸入用气雾剂、皮肤与黏膜用气雾剂、空间消毒与杀虫用气雾剂。 气雾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有镇痛作用、抗炎消肿和止血作用。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症。 不同种类气雾剂的喷出形式如下: 一、吸入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混悬液或乳液,与合适的抛射剂或液化混合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定量阀门系统和一定压力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经口吸入沉积于肺部的制剂,通常也被称为压力定量吸入剂。揿压阀门可定量释放活性物质,药物分散成微粒或雾滴,经呼吸道吸入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二、非吸入气雾剂:如皮肤和黏膜用气雾剂。皮肤用气雾剂主要起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部麻醉及止血等作用。鼻用气雾剂系指经鼻吸入沉积于鼻腔的制剂。鼻黏膜用气雾剂用于一些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给药方式,可发挥全身作用。阴道黏膜用的气雾剂常用O/W型泡沫气雾剂,主要用于治疗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阴道炎,也可用于节制生育。 三、外用气雾剂:是指用于皮肤和空间消毒的气雾剂 。

你好不能哦被尊称为"危险化学品专家", 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其参与编著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与有机材料研究》、《化学分析技术与原理研究》等著作被作为大学教材,多篇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家顶级专业杂志--《中国石油化工管理》和《化工管理》上,荣获全国工程技术大奖赛一等奖、华夏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华创杯国家科技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作为危险化学品先行者,其所创立的公司品牌对化工行业的贡献被中国国内和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他,就是张春港。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能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全面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地发展新型能源,是当前国家推进的战略方针。张春港对于二甲醚产品的安全生产与运输研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发展方向。 煤或焦炉煤气转化成二甲醚产品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相对而言二甲醚燃烧后的各项污染指标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并且其原材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由于运输方便、价格较低、使用方便,可以同时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问题。然而二甲醚本身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品,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将引起重大的事故。张春港从业近30年来,亲身调查过2005年江苏天音化工股份二甲醚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6死12伤。2015年武汉工业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因为其采取加热加压方式,为化工成品气瓶印贴商标,引起二甲醚爆炸。2012年惠州发生燃气中毒事故致使3人死亡,原因是燃气公司销售的黑气中大多违规掺入二甲醚,造成储罐橡胶腐蚀造成漏气,引起人员中毒伤亡事故。2012年湖北枝江树林塑料有限公司发生二甲醚钢瓶爆炸事故,原因是引燃车间堆放的泡沫塑料等产品和原材料,造成8人重伤。他通过以上种种案例记录在案了二甲醚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然后集中汇聚到他的论文中。 在2019年第九届国际气雾剂创新论坛期间,他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二甲醚生产、运输全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得到了国际气雾剂协会、南美洲气雾剂协会主席-Geno 先生和巴西气雾剂协会主席Hugo的一致肯定。

关于最新房产税的研究论文

本文将从房产税计算方法以及房产税征收范围,来向大家介绍房产税如何征收,作为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请看下文

房产税如何征收一、房产税计算方法

1.从价计征

从价计征是按房产的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计征,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年税率

2.从租计征

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没有从价计征的换算问题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其余均从次月起缴纳。

个人出租住房的租金收入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4%

房产税如何征收二、房产税征收范围

称房产税“课税范围”,具体指开征房产税的地区。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征收标准

房产税征收标准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如浙江省规定具体减除幅度为30%。

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1)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或30%)×税率()

(2)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税率(12%)

1.从价计征

按照房产余值征税的,称为从价计征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扣除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税法规定的减除幅度内自行确定。这样规定,既有利于各地区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计税余值,又有利于平衡各地税收负担,简化计算手续,提高征管效率。

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主要有:暖气,卫生,通风等,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2.从租计征

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称为从租计征,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房产税如何征收注意事项

1、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对投资联营的房产,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予以区别对待。共担风险的,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对收取固定收入,应由出租方按租金收入计缴房产税。

2、对融资租赁房屋的情况,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以房产余值计算征收,租赁期内房产税的纳税人,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时,如中央空调设备已计算在房产原值之中,则房产原值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旧房安装空调设备,一般都作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不应计入房产原值。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房产税如何征收的内容,更多关于房产税如何征收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研究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实质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宏观经济管理控制目标,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共同富裕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愿望。本文针对当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财税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提出具体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财税机制的优化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

充分利用区域天然优势,改革优化财税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快速发展与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区域优势存在差异是区域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失调的基础性原因。而财税制度作为外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区域优势不明显地区产生有效的弥补作用,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根据对欧美等发达地区相关资料的调查,发现创新与优化财税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方式。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有关财税机制的问题解析

财税分配机制存在缺陷

财税分配机制涉及范围广阔,主要包括财税收入在地方政府、经济圈与中央之间的具体比例关系。财政收入大量税收项目中,主要支柱性税收占比近90%,这些支柱性税收也就是较为常见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营业税三个方面,其余非税收财政收入主要是对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对上述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我国财税分配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区域产业税成果微弱。对2015年三种产业的税收供给量展开分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为,第二产业税收贡献了为,第一产业则为,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比较合理。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收入的关键内容,具有极为明显的政策导向作用,有些地区过于依赖非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来源,这将对税收宏观调控作用造成负面影响,征税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

财税权限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的财税权限机制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支配、财税政策拟定发布、财税执行管理等权限。将地方和中央财政支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依照固定比例将财政支出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地方主导型、中央主导型以及地方责任型。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23种财政支出项目当中,用于国防军事、国际外交、燃油物资储备等工程的财政支出占比,中央主导型财支的一半以上;用于公共设施、安全、设备运营等17种项目的财政支出占比地方主导型财支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地方财政支出支配权相对更大,但也同时肩负着更多的公共事业责任。这种财税权限机制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主要问题体现在地方财政权限和公共事业责任匹配度不足。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3:7的局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收入比重逐渐上升至55%。2006年以前,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同样是3:7,2013年到2016年地方财政支出一度超过80%,大幅高于总财政收入。当今,地方事权与中央事权在法律层面并没有具体界限,通过二者财政支出比例可知,中央将大量支出任务交付于地方,例如上述23种财政支出项目中,就有2种为地方责任型、17种为地方主导型。地方政府肩负大量本应由中央承担的教育、交通、农林、国土等公共事业的建设,引发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公共事权偏移错位现象,使地方经济发展陷入窘境。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策略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必须对相关财税机制、政策加以优化和完善,放宽我国大量欠发达地区财税管理权利,为其供应接二连三的优惠措施,进而从国家层面对经济发展形成促进作用,提升公共事业和人民生活均衡水准,不断减小东北、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进而良好完成协调稳定发展的根本目标[2]。

优化财税分配

优化财税分配机制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优化共享税比例。在我国营改增战略事业的驱使下,地方政府能够在短时间保有地方财政实力,但就长远角度来讲,仍然不够完善。因此,应在完全取消营业税以后,重新构建增值税具体分享占有比例,使地方政府分配比例达到40%。同时,为加速我国大量欠发达地区经济进步,提高对此类地区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应对偏远山区、产业优势严重欠缺、资源干枯、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欠发达或困难地区进一步增加五到十个百分点的分成。此外,还应逐渐取消城建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项目以企业、行业为基础进行税收分享的现行方式,应给予省级以下立法部门或地方政府自行规定增值税划分规则的权利。

第二,优化或重塑地方税收系统。国家应尽快推出资源税整改措施,例如将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归纳为征税体系,以从量定额、从价定率的角度实现从价计税,从根本上提高自然资源负税能力。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资源城市应依照具体情况实施减免赋税的政策;优化个人所得税,根据具体行业和普适性计税方法,拓展综合所得税内容;深化房地产税收项目改革优化,使传统土地使用税与房产税合二为一,由地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税率。

改革财税权限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现行财税实施全方位改革。一方面,将地方和中央之间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具体划分,让其界限清晰。例如,中央应负责九年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事业,负责国家安全、外交、消防、警察等安全类事业支出,而地方政府应负责地方区域内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公共环境建设等事业的支出,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大型交通运输事业,水利、电网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事业设定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出,并根据我国目前国情,明确比例;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中央占有、支配财政的权利相对较大,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适度放宽该区域政府的财权。例如,以科学、客观、合理的形式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确定权、解释权、减免权等。

在分税制度背景下,地方和中央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独立税收,应给予地方政府关于固定税收的管理权限,并且该权限必须以独立自主的模式存在,将非全国性征收的税收立法权、减免权交予地方,在中央制定全国性征收的个人房产税、资源税等地方主要税收法律的同时,给予地方适当的减免权和细微调整权,进而为地方财政实力增加和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3]。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对财税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合理完善。例如,明确协调发展标准,构建以国家为主体,省级、地方政府相互配合的绩效评价规则。其中,财税评价的主体机构应包括审计部门、立法部门、税务机关以及财政机构等,将责权制度应用于财税评价工作上,实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制约合理的新局面,扩大评价的内容范围,将财政分配的整体过程全部划分到评价体系当中,加大力度对税收管理、财政收入等工作的绩效评价。

3、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符合我国国情的财税制度是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我国现行财税机制而言,在制度、权限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革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中央和地方应立足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我国财政机制,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马万里.中国式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导向型特征分析-兼论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体制约束[J].社会科学,2014(09):32-42.

[2]徐丽媛,王胜伟.借鉴“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创新生态补偿财税责任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兰州学刊,2014(08):136-142.

[3]陈厚义.后发地区财税制度改革的特征问题、动力体系与应对策略[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30(05):3-9.

加多宝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框架

其实,加多宝的定位特别好。怕上火,喝加多宝。直接划分了人群。

当今,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公益营销行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 措施 。作为营销方式的其中一种,公益营销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加多宝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通过对目前的饮料行业面临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再对加多宝的概况进行介绍,并介绍了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分析了该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以及SWOT分析,并着重分析包括产品、价格、 渠道 和促销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以及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饮料;SWOT分析;营销策略

一、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及对加多宝的简介

(一)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的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王老吉、加多宝、娃哈哈等行业巨头争霸的时代。近几年,各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扩张规模,国内外的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和产能扩张。

竞争加剧。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诞生的饮料行业已经诞生众多饮料品牌,并都有各自比较稳定的产品消费群。但是中国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只是注重口味的新鲜感和多元化。这造成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特点。

(二)加多宝简介

1.加多宝集团的简介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_资、以广州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加多宝出品的凉茶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本草材料配制,秉承传统的蒸煮工艺,经由现代科技提取本草精华、悉心调配而成;其内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银花等具有预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能预防上火,有益身体健康。

2.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加多宝败诉。加多宝集团就开始推出自己的凉茶品牌加多宝。提出跟以前的红罐凉茶王老吉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而广药为了享受加多宝多年经营的结果,就也借机推出了红罐王老吉,其实并非以前的王老吉。

二、加多宝营销环境及目标市场分析

(一)环境分析

1.供应商

就原材料而言,凉茶产业的供应商地位不是那么高,而且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这个时候凉茶的生产厂商才是主导者,供应商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凉茶的市场而言,凉茶的生产厂商就是凉茶市场的供应商,它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很高,因为作为凉茶市场的主导者,其价格定位决定了凉茶市场的销售价格,同时决定了凉茶市场利润率。

2.经销商

加多宝定位的成功,使它一时间成为了国内关注度最高的饮料。所以更多的代理商,经销商加入到销售行列,代理商、经销商只需要其摆到销售的地方,那么顾客就会购买,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经销渠道的扩张,同时加快了资金的回笼。

3.消费者

加多宝的王老吉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当初打着预防上火的 广告 ,这条广告深入人心,红色包装也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

4.竞争者

加多宝在国内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而在凉茶领域,不管是达利的和其正,还是京都的念慈庵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就2008年整年的销售额来看同比增长了35%,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5%~45%。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发展壮大,凉茶加多宝产品的配方和王老吉一样,而这种凉茶始祖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草本材料配制的功能性饮料早已深受消费者喜爱。即使改名加多宝,因其正宗熟悉的口感也吸引着许多消费者。

2.劣势分析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2012年加多宝集团因为贿赂事件败诉讼于广药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这个商标而是用加多宝这个品牌,这种负面的报道会给加多宝带来不好的口碑。

3.机会分析

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具有健康价值的功能性饮料,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将更有市场,而加多宝作为去火功能明确的功能性饮料同时也是凉茶企业的领导者,是饮料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市场的需求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4.威胁分析

广药的王老吉是加多宝品牌的最大威胁,王老吉品牌已经先入为主。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抢占其市场份额,最加多宝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和王老吉的抗争中,其余的低成本的竞争者的趁虚而入也是加多宝销售市场的一个威胁,比如和其正凉茶、顺牌凉茶以及老翁凉茶等,虽然知名度、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如加多宝,但是这些品牌既然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说明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加多宝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目前,加多宝集团只推出310ml包装规格的红色罐装加多宝凉茶,与可口可乐相比,加多宝是非常简单的,加多宝集团坚持王老吉作为凉茶专家,而不是一个品牌推广到饮料全能王。一个品牌,有可能引入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称为不同的项目。

(二)价格策略

高价策略。消费者对一新的品类价值判断,往往通过价格达到。如加多宝本身作为一类新的品类在消费者面前,适当的高价有利于顾客看好凉茶这一品类,也有利于相对较小的目标人口。加多宝罐装饮料,零售价为元/罐,价格较高,高出代表主流饮料罐可乐75%,这配合了它高端消费人群的营销,建立高档饮料形象,保持客户的认可程度。

(三)渠道策略

1.主要渠道

现代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和超市等,其中仓储超市主要依附于大型商业集团,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金融信贷。现代渠道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市场的认可,成为现代渠道红罐是最好的选择。

2.常规渠道

加多宝常规渠道成员主要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制造商和许多小店。加多宝通过分区域、分渠道的 方法 涵盖了商店、餐厅和专用终端店,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3.餐饮渠道

加多宝紧紧围绕预防上火的市场定位,选择湖南菜、四川菜和火锅店为加多宝诚意合作店,投资基金和联合促销,把消费这些终端网站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广告。设计电子显示屏和红灯笼等宣传促销品免费赠送,让消费者享受加多宝的味道,宣传其祛火的功能,同时培养目标消费者。

(四)促销策略

持续巨额的广告投入不仅为加多宝凉茶迅速走向全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广告投入和商业收入往往成正比,这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心中的加多宝凉茶预防上火效应和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罐头的地位。

促销活动。加多宝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促销方法,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来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开展国家主题和节日促销活动,节日期间在超市或者商业地段开展买送礼品等活动,同时还让利销售,刺激消费者购买。赞助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加多宝赞助了中国好声音,还曾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赞助爱情巨片《绿茶》,而且现在赞助了多家地方卫视。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加多宝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包含理论前提、营销组合、策略启示等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品牌营销策略的成熟,品牌竞争将市场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品牌不仅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锐利武器,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实力的代表,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项指标。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经济资源。加多宝正是通过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来打造成中国第一凉茶品牌的代表,加多宝凉茶通过分析消费者对王老吉原有的认知,重新投入巨额的广告,加大宣传,成功得做到了去王老吉化,使得加多宝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为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加多宝实施品牌策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融合,制定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计划,是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所在。

摘 要:作为中国“正宗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成为广大消费群体喜爱的凉茶饮料,不仅在于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其对市场的掌控和消费需求的科学分析与因此实施的营销策略。产品品质最优化是其吸引消费群体的先决条件;明确品牌定位、构建独特价值,是其力拼凉茶群雄的宏伟战略;牢牢把握市场、树立自身形象,是其稳中求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多宝;营销

一、引言

1995年加多宝集团成立伊始,便在广东推出了第一批红色罐装“正宗凉茶”。2007年―2011年加多宝红色罐装“正宗凉茶”连续5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最喜爱的凉茶饮料。随着市场的稳定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加多宝集团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分析后,于2011年4月果断推出“瓶装版”,并于2012年2月在全国上市;2012年5月,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为国内凉茶饮料市场第一领导品牌,加多宝一路走来,给了我们消费者太多惊喜:加多宝用五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从一亿到五十亿的销量;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从五十亿到百亿的华丽跨越。加多宝在饮料行业销售情况实在是一个奇迹。

二、优化产品品质,加强舆论造势

1.产品品质最优化

任何一款产品,即使其商标能被复制、共享甚至收回,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无法被复制的,这是关键。对于加多宝来讲,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是其改良后的配方。所以当加多宝产品本身没有改变甚至是比之前的口感更好,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更优,再通过媒体的造势,那么加多宝等同于或者更优于先前王老吉的事实,得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实质营销核心要素的第一个关键。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自身品质,早早对正宗凉茶的配方进行改良与深加工,打造产品实质内涵。

2.加强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

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企业当前有什么行动。消费者最初对加多宝还很陌生,要将王老吉“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上,就必须非常讲究广告宣传的策略、技巧。广告宣传能够让品牌更具有可信度,尤其是改名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更需要让消费者相信其代表凉茶领导品牌。

由公关活动促引,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以扩大自身宣传。“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原创”声音。随着主持人的反复播报,冠名赞助的加多宝掀起“红色旋风”,并蔓延至场外。加多宝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是经典红罐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之后的首项重大举措。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认为,加多宝凉茶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都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这是加多宝凉茶与中国版“THEVOICE”的结合点。正是借“好声音”,加多宝从战略上实现了重塑凉茶领导者的品牌目标。

利用媒体和消费者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营销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同王老吉的舆论之争中,加多宝就是用好了舆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展开了关于“生母”和“养母”之间的争夺。人们的同情心普遍倾向于将孩子拉扯大、付出大量心血的“养母”,而不是只“生”没“养”的“生母”,将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充分转用到市场营销战略中。加多宝联合了自己忠实的消费者的力量和忠实的经销商的力量,向社会说明了情况,赢得了大量有力的支持,在舆论造势之争中获得了胜利。

三、加多宝的品牌营销策略

1.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1)“加多宝”的广告轰炸

事实上,对于全国消费者而言,2012年加多宝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名字、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品牌。当然,这并未影响加多宝集团一贯的广告轰炸方式。首先,加多宝集团在所有广告中特别强调“加多宝”三个字,并且通过“全国销量领先”来让消费者相信它是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重复曝光,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使“加多宝”很快被消费者熟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是一种凉茶饮品,且有了消费的冲动。其次,“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将红罐加多宝与原来的红罐王老吉之间有意识地画上了等号,这一招让青睐红罐王老吉的原有消费者们明白,除了名称发生改变以外,“加多宝”其实就是“王老吉”,“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实质没有改变,其依然是送礼佳品、餐饮伴侣和下火良药,这样就达到了留住原有消费群体的目的,实现了更名不失销售额的目的,称得上是一次营销策略上的巨大胜利。

(2)釜底抽薪,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面对王老吉的磨刀霍霍、现实挑战,加多宝不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可以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实在是精明透顶。一方面告诉人们,大家熟知的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王老吉”已经更名“加多宝”了,以后大家消费的“加多宝”就是现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另一方面,还告诉消费者一个信息:以后大家再见到红罐王老吉,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加多宝”,而是另外一种产品,将不再是原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这则改名广告其实就是“釜底抽薪”的招数,它像一块盾牌一样将自己的基本盘牢牢保护起来,同时彻底与王老吉分道扬镳,不仅使消费者能很自然的从王老吉过渡到加多宝,牢牢吸引住原有消费群体,积极吸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加多宝同时从本质上实现了“去王老吉化”。

(3)高度重视公益营销

高度重视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是加多宝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公益营销策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加多宝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数千件货物;2008年5月18号,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捐赠晚会上,加多宝更是做出了捐赠亿元的壮举;还号召集团员工给灾区捐款上百万。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2千万人民币。2011年,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000万,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舟曲等灾区恢复生产。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紧急调集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24日又调集2000箱加多宝凉茶,缓解灾区用水燃眉之急。2013年4月26日,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有你就有力量-四川芦山地震救援行动”再捐1亿人民币给雅安地区,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外还有2009年成立“加多宝扶贫基金”;12年的“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进行公益活动,主要在于活动效果和声势。增加几十万的公益投入和 热点 软活动的效果,远胜于上亿的单一硬广告投入和商业性娱乐化的方式和效果。加多宝进行的公益营销活动,并不是硬拼投入,而是用同样的费用,办好更多的实事,做好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大的效果。

2.确定营销目标和市场定位

(1)确定营销目标

加多宝是一款“功能饮料”,购买红色加多宝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加多宝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作为红色加多宝的战略目标,其就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加多宝的同时,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作为饮品,加多宝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必须加入到“饮料”行业的竞争中去。那么,它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他各种饮料。加多宝为了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油炸食品薯条、吃烧烤、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和夏日阳光浴等进行宣传与销售。尤其是通过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其营销目标,就是要让加多宝进入寻常百姓家。

(2)准确市场定位

截至2002年底,加多宝的销售已近8年,但其从未进行过品牌定位。加多宝集团无法回答加多宝究竟是什么,广大消费者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你的广告拍得多么有“创意”,投入有多大,都无济于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一个广告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而不是你的广告创意。因此,加多宝的销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加多宝决定对加多宝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加多宝认识到,消费者对加多宝的需求,是需要一个功能型饮料,其购买加多宝的真正的动机在于“预防上火”,而非真正“上火”了需要加多宝来治疗。研究人员对加多宝集团及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加多宝凉茶始祖的身份,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凉茶行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凭借“预防上火”的功效,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此有利于加多宝在原有市场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开发新市场;相关信息和专家访谈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祛火的概念已经在全国广泛流行,“上火”也逐步深入人心,这使得加多宝凉茶能突破地域限制。研究人员表示,只要做好了凉茶概念的宣传,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加多宝的存在。品牌定位已经逐步在消费者头脑中存在,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广品牌,真正得到人心,使消费者都知道,“预防上火”首选加多宝。

3.改善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上,加多宝原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生产、销售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贯穿整个 企业运营 体系的物流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人员时有缺勤发生,物流管理人员技能训练不够;物流管理程序要求不严,检查工作不够完善;仓储管理工作有待提高;车辆管理及装载率方面做的不完善,车辆装载率可以再提高,物流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加多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健全和完善办事处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办事处的 财务管理 ;加强办事处的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优化办事处的营销渠道营销,从而建立完善营销渠道系统。二是实施客户管理。重新确定客户档案。建立信息中心,将客户档案输入该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公司决策层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三是实现信息渠道的扁平化,提升渠道资源意识,树立绿色渠道意识等。

4.高度重视消费者,重视终端和渠道

快速消费品营销对终端渠道的渗透力犹为重要。终端执行强度的强弱,关系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败。虽然终端不为加多宝所控制,但是其通过自身的渗透力超强的终端执行,将凉茶终端争夺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大卖场,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已经被加多宝所控制。而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卖场就是营业面积,客流量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终端。例如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加多宝业务团队不断的加大人员投入,拼命的张贴海报,包装终端形象,买赠等活动。目的就是将加多宝品牌渗透到各个地方。此外,加多宝还安排了大量人手在各大型超市向消费者解释,以应对消费者对加多宝新品牌的困惑。从而使得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牌水到渠成。

广告打的再多,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任何抛开消费者的产品都不会销的很好,没有系统做渠道营销和终端营销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绩。得消费者得渠道者为王,这是营销的真理。

四、结论

纵观加多宝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品牌思路的定位、营销策略的成功、慈善事业的大气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回顾自己用品类 营销策划 过程之中,可以忽略品牌的本身,却不能忽略品牌给我们打来的价值,只有得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品牌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样,没有价值的品牌,也无法得到消费者心里的认知,品牌的价值也自然无法得到体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品类代表品牌,让品类达成消费者心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贵军.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高源.加多宝应该如何去王老吉化[C].2010.

[4]何晓.好声音成功VS加多宝的成功,[J].医药经济报,.

[5]李开君,王锡高.把投身公益事业当作 企业 文化 .中国汽车报[N],.

[6]胡其辉.《市场营销策划》[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

加多宝市场营销论文相关 文章 :

1. 加多宝的渠道策略

2. 市场营销论文案例分析

3. 关于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4. 市场营销

5. 市场推广营销策略分析

加多宝集团是"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的简称。主要从事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加多宝集团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盒装"加多宝"凉茶饮料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我下面带来的是加多宝凉茶营销案例分析,希望各位喜欢。加多宝凉茶营销案例分析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王老吉红罐凉茶在加多宝公司的营销管理下迅速成长,十几年后,王老吉红罐凉茶在中国市场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这也引发了两家企业对红罐王老吉商标的争夺。2008年,广药集团开始与鸿道集团交涉,认定王老吉品牌为国有资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求收回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2010年广药集团启动法律程序,申诉2002-2003年期间与鸿道集团签订的补充协议无效,品牌使用权在2010年停止。经过将近两年的申诉与调解,2012年5月中经贸裁决,加多宝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王老吉品牌回归广药集团。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老吉品牌的出名得力于加多宝公司的营销手段,可以使凉茶这种处于尴尬地位的饮品跻身于列强林立的饮料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统一,汇源这些品牌在市场的占有率上远远优于加多宝,可以把品牌运行的全国知名,自然也有把握在失去王老吉品牌后迅速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1 产品概况 对于王老吉,是"凉茶"还是"饮料"?消费者的认知非常模糊。如果王老吉延续凉茶的品牌历史,那么可以传承"祛火"的功效,但除广东以外的消费者对凉茶的认知却知之甚少;如果王老吉作为饮料来定位,那么红罐王老吉的配方口感偏甜,按照良药苦口的传统思想,"祛火"的药力不足。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产品定位不清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说起凉茶就能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很难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因此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既像是凉茶,又像饮料”,认知陷入混乱。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华侨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消失的干干净净。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亟需通过 广告 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市场狭小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我们经常泡热茶”这些看法。对“凉茶概念”进行 教育 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王老吉这种口味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 影。这导致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概念不明 加多宝当时在电视上的广告主题并不突出,上面的这则广告可以用于任何的饮料,完全不能体现加多宝的特殊品牌价值。为什么前期这样的推广可以让红罐王老吉存活下来并且还有所增长。首先是国内市场并不十分健全,凉茶市场上存在很大的空白。红罐王老吉就填补了这一空白,所以初期可以赚取一定的利润,而后期要把企业做大,做成一定规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2 SWOT分析以及策略 对这一阶段的红罐王老吉进行SWOT 分析。加多宝的主要优势是王老吉品牌是广东地区的老品牌,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同时市场上在“降火”的功能饮料上存在空白。根据"切割"理论,单切出一片新市场--罐装凉茶饮料市场,挖掘出一种新需求--可以常饮的祛火饮料,就成了王老吉红罐凉茶发展的机遇。可口可乐前期只是做一种止咳糖浆,但是经过产品定位包装过后就变成了一种碳酸饮料。整个销售的状况立马好转,以至于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饮料。产品定位对于广告效果,乃至品牌塑造都至关重要。 2003年1月17日 市场调查 公司向成美和加多宝公司提交了第一阶段消费者调查数据 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红罐王老吉的现有用户存在相似的社会特征,主要是年龄上与普通饮料消费者存在差异,15-20岁的用户明显较少。另外,调查发现三个城市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具体为: 1. 广州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的认知度为97%,而对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为87%,即部分消费者知道王老吉而不知道红罐王老吉;深圳消费者对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一致,均为86%;温州消费者对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认知度一致,均为84%。这显示深圳和温州的消费者可能对王老吉品牌的认知主要源自红罐王老吉; 2. 广州消费者中饮用过红罐王老吉的仅占42%,比例明显低于深圳(80%)。 3. 半年内饮用过红罐王老吉的比例也存在明显差异,广州为14%,深圳55%,温州59%。 4. 在饮用红罐王老吉的场合/境况的研究发现,广州消费者最多是在身体不舒服时饮用,占了56%,其次是口渴时饮用,占41%;深圳消费者最多是在口渴时饮用,占73%,其次是身体不舒服时饮用,占37%;温州消费者最多是在亲朋好友聚会时饮用,占72%,其次是口渴时饮用,占51%,而身体不舒服时饮用的仅占2%; 5. 红罐王老吉的替代产品,即如果没有红罐王老吉,选择什么代替?广州消费者主要在其他凉茶中选择,最多的是黄振龙凉茶和夏桑菊,而深圳和温州消费者主要在可乐、茶饮料等普通饮料中选择。 当时王老吉的消费者主要在广东和浙南一带,他们对王老吉红罐凉茶的认知主要是在吃上火的食物的时候喝点凉茶可以祛火,也就是王老吉成为消费者尽情享用美食的心理慰藉。在消费者对王老吉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切入点。分析竞争产品,找出自身产品的优劣势,确定产品定位概念,并进行宣传推广。王老吉的直接竞品主要是可常饮的祛火功能饮料,这种品类并不存在,只有类似菊花茶之类的饮品,但没有成熟的品牌。另一方面,与王老吉竞争的饮料市场多是可口可乐、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这些成熟的饮料品牌都没有祛火的功效。最终,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品牌定位在"预防上火的罐装饮料"。 3 广告以及品牌宣传 为打造王老吉凉茶品牌,加多宝公司可谓是大手笔,从广告投放刊例价来看,王老吉广告投入由2002年的四百多万元增长到2011年三十多个亿,十年间实现近八百倍的增长;这些巨额的广告投入中,电视媒体成为投放的主要花费。电视广告在内容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广告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 而广告语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电视广告在媒体频道的投放上主要选择了覆盖全国的央视和上星卫视,根据投放额可以看出,2002年-2011年期间,投放量最高的是中央1套(综合频道),其次是中央5套(体育频道),再次是几大卫视,也有少量地方频道。从广告播出时间段来看,中央1套王老吉广告主要在新闻联播之后的19:30-19:59和黄金时段电视剧之后的21:30-21:59两个时段播出。 加多宝沿袭了在 营销策划 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对加多宝凉茶进行了精准、明确的定位:正宗凉茶领导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吉的正宗凉茶定位。包含冠名《中国好声音》,加多宝也向外界宣传是看中该节目的正宗概念。 为了有效阻截原来的王老吉品牌,用了这样的广告语“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且使用与原来的王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通过此种策略,试图留住原来为王老吉品牌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老顾客。 通过这则改名广告,可见加多宝集团已经从最初的打“悲情牌”走到了今天与“王老吉”彻底决裂,只有告别过去才能真正的站起来。加多宝正在一步步的抢占先机,相比之下,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公司还在为生产线烦扰,还在发布急招3000快销英才的广告,它可知对于快消品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近年来加多宝通过与“王老吉”官司风波、仲裁、更改广告语、清库存、亮合同、公证、专利,甚至不惜产品被查扣……最终都是在吸引媒体和广大民众的眼球的同时免费借助媒体的大量报道,将原本在大众记忆中不曾存在的加多宝捧红了,像其凉茶一样!而这些动作,与其直接发布广告而言,达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宣传效果。一时间,仿佛人们都开始关注议论起“加多宝”。 尤其是今年加多宝 6000万巨资投入到《中国好声音》的赞助,加多宝赌赢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让浙江卫视迅速在众多卫视中脱颖而出,让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嫉妒眼红;也让加多宝的名字随着传播得更广。冠名《中国好声音》只是加多宝品牌传播策略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加多宝几乎冠名了国内所有卫视的知名综艺节目。甚至有人发现,某些二、三线城市的电视节目,加多宝也进行了冠名。 除了电视节目冠名之外,加多宝的电视广告可以说也是铺天盖地。加多宝看来是下了“血本”,要让加多宝凉茶迅速打响市场。这与当初在地震期间王老吉(加多宝)捐款一个亿的大手笔是殊途同归。 2009年2月王老吉品牌获得亚运会非运动饮料赞助商的资格,于是,各种形式的亚运营销随即展开。从"唱响亚运先声夺金"的亚运歌手选拔赛,到"举罐齐欢呼开罐赢亚运"的全民欢呼照片大征集,历时一年多的营销战役,始终贯穿着王老吉"亚运有我精彩之吉"的营销理念,使王老吉品牌形象在运动赛场上进一步升华。 4 与广药王老吉的较量 主动侵权策略。加多宝作为一个新品牌,它必须主动侵权,方可与原来的王老吉挂钩,让公众认知加多宝就是王老吉。主动侵权策略包括:(1)产品侵权。也就是推出大量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的产品,向经销商大量压货,以达到品牌转换认知、最后狠赚一笔王老吉产品的钱以及在 渠道 上顶住广药新品一箭三雕的效果;(2)宣传侵权。就是故意误导消费者和公众,认为加多宝就是以前的王老吉。典型的就是其广告,“更名”一说效果甚佳。在加多宝强大的渠道上,加多宝同样通过其经销商、人海战术来宣传“更名”。有的销售在货架上贴上“更名”的告示,有的经销商反复向要购买王老吉的消费者解释“更名”并用加多宝产品取代王老吉卖给消费者。 法律是加多宝的弱项,因为其在部分行为都有违法证据,但加多宝的策略并不是要打赢官司,而是要增加暴光度,让加多宝与广药的官司天下皆知,以达到“悲情”效果和认知效果。所以,有时候可以见到加多宝的律师、法务总监象法盲一样胡搅蛮缠,其实不是加多宝不懂法,而是策略。比如,上周五北京中院的终裁书已经到了,加多宝偏要开个新闻发而会,宣称拿出从未公开的新证据,加多宣判可以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3年1月19日。其他还有很多。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认定之前的两份" 补充协议"无效,要求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一纸裁决,让加多宝苦心经营的"王老吉"品牌拱 手相 让。从此,广药集团拿回了"王老吉"品牌。 加多宝已经为败诉做了充足的准备。2012年初加多宝将原有的王老吉红罐凉茶包装上同时印上"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字样,并于二三月份亮相市场。这时,消费者会根据包装自由的将"王老吉"与"加多宝"相联系,或者会奇怪这种改变,进而追因逐源,探寻究竟。 接着,随着裁决的最终宣判,加多宝立刻将所有红罐凉茶的包装都改为"加多宝",并将市场上原有的王老吉凉茶和双重品牌的凉茶全部收回。 加多宝除了在包装上沿用原来的红罐包装和竖体排版等,还沿袭了原有产品"预防上火"的罐装凉茶的产品定位,并且在广告上略施小计,不仅选用与原来相似的广告场景,而且运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这样的广告语,试图让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从而延续品牌价值。 加多宝凉茶通过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广告,铺天盖地的传递"改名策略",不仅是电视广告时常萦绕耳边,而且各种户外广告、各大商超、餐饮场所也随处可见加多宝的改名广告,使消费者"信以为真"。而王老吉只能被动应对,在广告中发出"声明":王老吉从未更名,购买时认准王老吉凉茶。但王老吉的广告声量又远不及加多宝。 在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即将闹翻的时候,加多宝利用红罐凉茶同时印有"王老吉"和"加多宝"让消费者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炒作事件本身。同时,加多宝巩固忠实消费者和忠实经销商的力量,制造舆论,赢得支持,在和广药集团打官司的过程中,使更多的民众倾向加多宝这一边。 8000人的销售队伍保障了加多宝凉茶的销售执行力。这些销售人员不仅有销售指标的考核,也有终端宣传工作的考核。比如说,他们每天需要贴出多少张宣传品,需要接触多少零售商都是有明确的数量要求的。 五级市场90%覆盖让加多宝成为随处可得的凉茶产品。加多宝集团按照"特大城市-省会及沿海发达城市-地级市-县镇-乡村"将全国市场划分成五级。在县镇以上市场的终端覆盖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终端人员推销、产品促销进一步在销售终端掠夺凉茶市场。加多宝还增加团购及餐饮酒吧等渠道样品赠送,并进行广泛试饮,便于快速巩固维系和恢复原有渠道,同时增开新的渠道。 在加工方式上,加多宝以建厂自产为主,从原料 种植 、加工生产到物流运输、销售管理全部是自己公司完成。对于原料供应,加多宝在广东增城、福建武平、河北确山、山东平邑等地建立了金银花、仙草原料种植基地,实行统一引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形成了密闭式、一体化的绿色原料供应体系。而广药集团目前仍采用代工形 式生产红罐王老吉,广药与统一、银鹭、惠尔康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签订生产供应协议,保证红罐王老吉的产量,但现在自己也在筹备建厂,也许不久之后也会采用自有渠道生产王老吉凉茶。 广告方面更是呈现一面倒的现象。GRP通常是评定广告投放的关键指标,从GRP=Reach(到达率)X Frequency(接触频率)的公式中可以看到,GRP综合反映了广告的到达率和接触频率。如下图所示,在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官司尘埃落定之后,以北京市场为例,从2012年的6月到12月,两个凉茶品牌的GRP对比悬殊,广告投放上加多宝处于明显优势。 仅去年八月份,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就超过了九亿元人民币,而2012年后半年的这几个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均是王老吉的五倍以上,广告投放金额和广告投放持续性处于明显优势。 从现有的市场销量以及占有率来说,加多宝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通过营销可以使本来在法律上处于劣势的加多宝反败为胜。无论是何种产品,一定要紧紧抓住自身产品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多宝就是紧紧抓住了凉茶市场的空白,自身营销渠道的畅通,生产渠道的稳定健全的优势完成了对市场的控制。 加多宝对产品的定位也非常出色,一种偏功能性的凉茶饮料。在饮食习惯还有待科学提高的中国,每个人都希望降火,同时也希望不苦口的良药。最高明的推销手法莫过于就是推销给消费需要的东西或者创造一种他们需要的东西。加多宝都做到了。 把握住每次重大事件的机遇。汶川地震的捐款,与广药集团的官司等,都充分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通过制造话题,引导媒体和公众的舆论,提升的了品牌的价值。对一些具有高关注度的活动的投资显然已经得到了回报。 同时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同时不要忘记扩大市场的份额,之前凉茶一直是广东和浙江地区比较常见,现在已经推广到全国。虽然与广药集团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但是不忘一起合作推广凉茶 文化 ,两个公司共同投资了一部推广凉茶文化的影视作品《岭南药侠》。只有把市场做大才是共赢的出路。 加多宝的质量成就 加多宝集团在品质管控方面持续开展的严谨工作,为其带来了众多的品质管理成就。从2001年开始,加多宝集团旗下的生产工厂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多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此外,加多宝集团每年均会进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进行ISO9001和HACCP年度监督审核,通过严格的自我把关和认证审核,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可行性、有效性。2008年,加多宝集团旗下产品红色罐装“王老吉”凉茶饮料更是以其卓越的品质,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注册认可,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并获得了美国民众的追捧与喜爱。 加多宝的集团主席 陈鸿道,广东东莞人,“凉茶大王”,现为加多宝集团及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经营的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销售额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带领王老吉成为“中华第一罐”。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以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出亿元。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号。2010年,他带领的加多宝牵手亚运,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将依托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加速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 主要经历 陈鸿道,出生于广东东莞市长安镇,早年在宏远批发市场从事批发生意,后到香港寻求发展,1995年以加多宝公司的名义,从广药集团取得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在内地的独家经营权,2003年通过与专业营销策划机构合作,将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功能饮料,至2008年,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成为销售额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2011年创造200亿红罐神话,2012年荣获“食品行业领军人物”的殊荣。现为广东加多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荣誉 1、2007年,荣获“影响中国百名创新人物”; 2、2009年12月,荣获泛珠三角品牌盛典“品牌创立终身成就奖”; 3、2011年1月,获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资格。 传奇佛商 陈鸿道笃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不擅在公众面前露面的陈鸿道倒是时有出席一些宣扬佛法、善事的场合,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据说在加多宝集团的管理中,陈鸿道非常讲求和谐,从不主动辞退管理人员,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济,最多也就是被调换到不重要的部门,不用担心被炒鱿鱼。他甚至要求管理团队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面包、喝牛奶,周末没事一定要去爬山。讲究修行、追求宁静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渗入到了加多宝集团的 企业文化 。一位接近该公司高层的人士这样评价加多宝集团,“这是一家‘安静’的公司,很有定力”。该人士称,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时间销售过自有品牌的绿茶产品外,这些年它“一直专注于王老吉凉茶的运作”。 倾心慈善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陈鸿道领导的加多宝集团为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级地震后,在4月20日中央电视台募捐晚会上,加多宝集团捐款亿元。 猜你喜欢: 1. 加多宝成功营销案例 2. 加多宝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3. 营销成功的10大案例 4. 3个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5. 加多宝成功销售案例分析

需要的话我帮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