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颅咽管瘤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7 15:20:06

颅咽管瘤论文文献

医学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那么医学相关学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相关学科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题目

[1]培养医学影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效果

[2]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出版发行

[3]20x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 报告 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6]基于网络资源“探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

[7]医学物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8]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9]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11]医学影像实训教学大型设备拆移、软件处理探讨

[12]现代医学影像科核磁机房施工技术分析——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

[1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核医学科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

[14]高职高专医学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15]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

[16]SPOC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7]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

[1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19]放射测量与防护教材的改革策略

[20]OBE教学理念在《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21]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育人质量

[23]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维度 毕业 考核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的实践

[2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科室实习带教 方法 探讨

[26]对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选手辅导的体会

[27]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上的应用探索

[2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普通放射科DR摄影的带教心得

[29]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

[3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31]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32]基于FPGA的Micro-CT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33]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3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35]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教育 中的应用——以《盆部影像检查技术》为例

[36]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7]《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38]PBL教学法在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39]微信辅助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40]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41]医学影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2]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

[43]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癫痫致痫灶研究进展

[44]图像增强技术在数字X射线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分析

[45]基于视觉优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46]医学影像学导航技术在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47]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48]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4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成人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重庆市某医药院校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新医改背景下福建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3、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X线指标观察的临床研究

4、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

5、手法振动按压法协助成人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排痰效能评价体系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

6、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7、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研究

8、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

9、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0、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知识和态度与疼痛知识培训效果的研究

11、 儿童 青少年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12、皮肤颜色定量评价方法学研究

13、颅咽管瘤超微结构观察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意义

14、翼腭窝及通连孔道的高分辨CT研究

15、华西医院1996年~2004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16、年龄因素对中耳共振频率的影响

17、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研究

18、Ghrel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

19、成都市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20、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

21、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2、颅内蛛网膜囊肿

23、宁医大总医院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研究

24、新生儿呼吸机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及风险评估研究

25、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26、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性考试管理研究

27、成人学习视角下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28、鼓膜穿孔对真耳-耦合腔差(RECD)的影响

29、中国人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MODY家系和无血缘关系散发的迟发起病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HNF-1alpha基因缺陷的分子筛查

30、成都市温江区一富裕社区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31、HLA-A0205成都地区LADA患者临床特征及CD38基因多态性和CD38Arg~(140)Trp突变研究

32、喉显微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

33、学龄前儿童鼓室图测试的正常值研究

34、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与临床实习行为的调查研究

35、2-7岁小于胎龄儿血清瘦素及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36、婴幼儿择期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及干预 措施 的初步评价

37、成都市五城区健康成人神经心理测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8、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左室整体与局部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39、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40、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

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1]定西市疑似风疹标本ELISA与RT-PCR法检测分析

[2]居家吞咽康复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3] MR扩散加权成像与不同成像序列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4]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5]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6]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7]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

[8]宫颈癌术后延伸野螺旋断层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期肛拭子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评价

[10]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

[11]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12]吞咽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13]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4]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价值比较

[15]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6]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预防的应用研究

[17]气管切开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体会

[18]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促进自然分娩的实践效果

[19]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2]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23]试论医务社会工作在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24]~(125)I粒子源剂量计算参数模拟研究

[25]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26]20x—20x年浙江省宁波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

[27]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8]沙门氏菌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9]学龄后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语音训练方法研究

[30]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研究

[31]多系统萎缩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32]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33]静息态fMRI评价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脑功能

[34]自闭症儿童早期大脑过度发育的sMRI研究

[35]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

医学相关学科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妇科医学论文题目

一、影像学检查1.神经影像学检查(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PET-CT。MRI检查对于显示小的松果体区、鞍区肿瘤病灶(小于1cm),脊髓或脑室内等其他部位的小病灶是CT所无法比拟的。对生殖细胞肿瘤的颅内、脊髓转移灶更有独到之处,对肿瘤的分期、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对放疗范围的确定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但CT对有钙化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观察明显优于MRI。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在神经影像学上很有特点,但做出诊断前一定和临床表现及肿瘤标记物的测定相结合才能使诊断更为准确。对可疑病例加强随诊观察。2.其它影像学检查部分恶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可通过血源性向颅外播散,常见肺和骨。而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及青少年,过多的X线检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是否在治疗前常规行胸部X线/CT,全身骨扫描,PET等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例和家属的要求决定专家建议,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者应尽可能行全脑全脊髓MRI扫描,既有益于诊断又为更好地治疗提供依据。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Cytologic exanmination of CSF)此项检查基于生殖细胞瘤或NG-MGCTs的瘤细胞常常脱落于CSF中,此时取CSF送病理科做细胞学检查,有些可查到瘤细胞,结合临床可诊断为颅内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专家建议,此项检查的前提是患者颅内压不高,否则有发生脑疝的风险。三、肿瘤标志物(Tumor makers)肿瘤标志物为肿瘤产生的生物学物质,它的存在可指示出某种肿瘤的存在,如生殖细胞瘤产生不同种类的胚胎蛋白。因肿瘤细胞产生的标记产物直接进入脑脊液中,故脑脊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浓度常为血液的8-10倍,有些患者可高达30~40倍。良性畸胎瘤的肿瘤标记物为阴性。因多数生殖细胞瘤都伴有颅内压增高,较难获取CSF肿瘤标志物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中可检测到很多种,临床上测定较多的为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n AFP),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 β-HCG), 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PLAP) 和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等,这些标志物阳性说明存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可能性,经过治疗的生殖细胞肿瘤可以通过这些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治疗有效时明显下降,部分可降至正常水平。而再度升高则提示肿瘤复发)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肿瘤可以通过肿瘤标记物检测判断是否有复发。如前述,如肿瘤标志物阴性,不能完全排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但如阳性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断有很大参考价值。如HCG和AFP皆高或仅有AFP高应考虑为NG-MGCTs,HCG轻-中度升高表明可能为含有合体滋养层巨细胞(syncytiotrophoblastic giant cells, STGC)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如仅有一部分生殖细胞瘤HCG呈轻-中度升高但AFP阴性。而HCG若>1000mIU/mL,则考虑为绒癌或含有绒癌成份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四、肿瘤活检立体定向活检为确诊生殖细胞瘤的方法之一,可做出病理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这毕竟是一项侵袭性检查,且很多情况下活检因风险巨大而不可行,如鞍区垂体柄上小体积的肿瘤,立体定向活检几乎不可能。只有较大的肿瘤且部位较好才有可能活检,因此结合病情、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对怀疑为生殖细胞瘤的患者行“诊断性放疗”尚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和比较准确的方法。专家提醒:因活检取得的标本量很少,活检得到的病理诊断易误诊五、诊断性放疗实验性放疗(Radiation tests)又称诊断性放疗(Diagnostic radiotherapy)是在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标记物等高度怀疑生殖细胞瘤时,在没有病理诊断的情况下采用小剂量的放疗,根据肿瘤对射线的敏感程度间接判定肿瘤性质的方法。即放疗作为其治疗手段的同时,也已实验性放疗的形式为其诊断的方法。由于生殖细胞瘤对射线具有高度敏感性,经放疗后如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则证明该肿瘤对射线敏感,可能为生殖细胞瘤或含有生殖细胞瘤成分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但这些影像学的变化,需要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才能做出决断,盲目实施诊断性放疗可能给患者带来治疗的延误。生殖细胞瘤的高发地日本于1983年首先提出实验性放疗的概念,并运用至今。专家提醒:要确认肿瘤或占位的病理性质只有手术切除或者活检两种方法.试验性放疗是间接判断生殖细胞肿瘤(GCTs)/占位具体性质的一种简便.实用,较安全的方法,多数情况下可区分germinoma和NG-GCTs或其它性质占位,但通过此方法得出的初步诊断,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只有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才能胜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误治的可能.见图。六、试验性化疗 化疗之所以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起因于全身其他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化疗目的是消灭瘤细胞,降低生殖细胞瘤的放射剂量,防止大剂量放疗造成对儿童和少年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障碍,改善部分NG-MGCTs的预后。以顺铂(PDD)为基础的化疗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有极好的效果。国外方案有PVB(PDD+VBR+Ble),PE(PDD+Vp-16),CE(Carboplatin+Vp-16)。天坛医院从1993年开始生殖细胞瘤化疗,药物为顺铂、甲氨喋呤(MTX)、长春新碱(VCR)和平阳霉素(Pen),可称为VMPP方案,此方案运用至今,已治疗病例数超过1000人,效果良好。临床疑NG-MGCTs且AFP阳性患者可采用PEB,VIP等方案,化疗目的:判断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见图。 一、疾病诊断男性儿童有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眼球上视困难应考虑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此时应行CT/ MRI检查,如平扫示松果体区有等或稍高密度实性肿物,有中心或周边弹丸状钙化或散在细小钙化斑,尤其是肿物呈蝴蝶形或肿瘤前缘有小楔形切迹,注药后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第三脑室前部及双侧脑室中度扩张,首先考虑为生殖细胞瘤。 MRI明显优于CT。松果体区畸胎瘤年龄较生殖细胞瘤偏低,几乎皆为男性。CT和MRI为多房囊性、结节状或分叶状的低密度多囊性病变。但成熟或未成熟性畸胎瘤术前准确判定其性质是很困难的。有时病理诊断也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见图1二、鉴别诊断1.松果体囊肿为良性病变,国外尸检存在率高达40%。多数较小,只有在MRI检查时偶然发现。多数在MRI上松果体区由小而圆的囊肿,注药后轻度环形强化,有时囊肿较大可稍压迫四叠体上丘,多无临床症状,也不引起脑积水,绝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2.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中等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瘤,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神经影像上不易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区别,但以上肿瘤无性别倾向,平均年龄较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者大(多在18岁以上的成人)。3.神经胶质瘤多数为星形细胞瘤,极少数为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或低分化胶质瘤,起源于四叠体或第三脑室后壁。星形细胞瘤在儿童通常可很小,但早期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I见肿物比较局限并与四叠体熔为一体,压迫导水管,使其狭窄或闭锁,注药后多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称为“顶盖星形细胞瘤”,本病极有特点,即肿瘤很小而幕上脑积水却较严重,这种病人病史多很长,症状不严重。有时可偶然(如外伤后)发现。4.脑膜瘤松果体区脑膜瘤少见,多为成人(常发生于40-60岁),常有慢性颅内压增高,肿瘤常起源于小脑幕切迹游离缘,可在正中,也可偏向一侧。肿瘤常为圆形或椭圆形,CT为均匀稍高密度,注药后可明显均匀强化。肿瘤血供丰富,DSA可见肿瘤有染色。MRI在T1WI为均匀等或稍高信号,注药后可明显均匀强化,并可显示在小脑幕上有脑膜尾征(冠状扫描显示更为清楚)。5.脂肪瘤可发生在松果体区,为先天性病变,实际上为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组织的异位和迷离的结果,多数可很小,影像学随诊肿物体积可终生不变,也不引起症状,更无需手术。CT可见松果体区极低密度肿物,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肿物,边界清楚,无强化。6.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可发生在松果体区,可较大,CT为低密度,CT值低于CSF;MRI在T1像为低信号,T2像可变化较大,从低信号到不均匀信号皆可出现。上皮样囊肿边界可不规则,部分边界可呈虫蚀状或锯齿状,可能因肿瘤质软,故脑积水多不严重。皮样囊肿CT为不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MRI可表现为混杂信号影,有的患者在脑室内可见液态油脂,有流动性。7.蛛网膜囊肿有时囊肿可较大,囊内密度或信号在CT及MRI为相似于CSF,囊壁薄,注药后可轻度或无强化,囊肿体积较大时可导致幕上脑积水。 一、疾病诊断儿童或青少年首发症状为尿崩症,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消瘦和发育矮小等发育迟滞症状。症状持续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视力下降。CT示鞍上等或低密度影,无钙化。MRI在T1像可见鞍上有等或低信号占位性病变,T2像为均匀一致的高信号,注药后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应考虑鞍上生殖细胞瘤可能性大。鞍上畸胎瘤绝大多数为未成熟性或恶性。CT和MRI可见鞍区混杂信号或多囊性占位,注药后可有明显强化。首发症状也可多为多饮多尿,但发生率低于生殖细胞瘤,前者大约为50-70%,而生殖细胞瘤则为95%~100%。见图。二、鉴别诊断1.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颅咽管瘤为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发生得肿瘤,多见于儿童,多有垂体功能低下,发育矮小和性征不发育。有时也呈向心性肥胖,生殖器呈幼稚型。症状中不像鞍上生殖细胞肿瘤以尿崩为首发症状,颅咽管瘤首发症状为视力视野改变和颅压增高症,尿崩症发生率低(30%左右)且常在肿瘤的晚期才出现。CT以钙化为特点(钙化率大于95%),为周边蛋壳样,也可在瘤内呈斑块状散在钙化,愈接近鞍部钙化愈明显,常阻塞室间孔使侧脑室对称性扩张。MRI在T1WI显示为高低不同信号,实质成分常为等或低信号,囊性成分可为等或高信号,尽管囊性成分和实性成分在T2WI皆为高信号,但囊性区的胆固醇结晶成分比实性成分信号还高。2.下丘脑和视交叉胶质瘤(Hypothalamic or Optic chiasmal glioma)在儿童是鞍区第二位常见的肿瘤,多数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发源于丘脑下部,但多数源于视交叉,如肿瘤巨大时则很难判断具体的原发部位。下丘脑星形细胞瘤多为实性,CT为等或稍低密度,无钙化。MRI在 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质地均匀或不均匀,注药后可轻度强化到明显强化,影像学因两者皆很少有钙化而不易鉴别时则主要凭临床症状:即生殖细胞瘤在鞍上多以多饮多尿起病,星形细胞很少有尿崩症的表现。3.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多见于成人,发生于垂体前叶,无功能腺瘤患者可有内分泌功能低下,出现闭经,性欲下降等表现;泌乳素腺瘤表现为闭经泌乳综合症;生长激素腺瘤在儿童表现为巨人症,成人为肢端肥大症;ACTH腺瘤表现为柯兴氏(Cushing’s)综合症,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及皮肤紫纹等。在冠状扫描可呈葫芦状,蝶鞍可有明显扩大,可有瘤内出血或囊变,在CT及MRI上显示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可由鞍内向鞍上发展,注药后强化明显。4.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Dermoid or Epidermoid)鞍上皮样囊肿或上皮样囊肿少见,CT为低密度,T1WI为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到不均匀高信号,注药后无强化。5.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多见于中年女性,无内分泌功能障碍,常有视力视野改变。CT表现为鞍结节区高密度影,注药有明显强化。MRI在T1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边界清楚,可有脑膜尾症,有时延伸至鞍内,注药有明显强化。6.垂体柄组织细胞增多症(Histiocytosis of the Pituitary Stalk)垂体柄组织细胞增多症者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时可有尿崩症,CT及MRI可见鞍区肿物,表现很像下丘脑-神经垂体的生殖细胞瘤,但本病多有骨溶解病灶或肺部病变,确诊需做活检。7.淋巴性漏斗神经垂体炎(Lymphocytic infundibulo- Neurohypophysitis)又名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本病可引起垂体增大,出现头痛,有尿崩,多发生在成人。MRI可见垂体柄粗大及垂体后叶增大,正常垂体后叶在T1像上的“高信号”消失。术前与生殖细胞瘤很难鉴别8.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发病多在婴幼儿期,表现为痴笑样癫痫(Gelastic seizures)和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在乳头体或灰结节处有等密度或等信号肿物,可突入三脑室底部或向下突入脚间池,有些可伴有颅内先天畸形。无论CT或MRI,在注药后无任何强化肿物不具有生长性,自出生后至成人如重复MRI或CT检查可显示肿物无增大 一、疾病诊断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几乎皆累及丘脑,多数学者称之为基底节和丘脑生殖细胞瘤,约占所有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5-10%,居第三位。绝大多数为男性患儿,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下降,少数可有不自主运动,病史较长。基底节生殖细胞瘤有其独特的CT表现,肿瘤多为不均匀的稍高密度影,有时呈多囊性,附近脑室受压相对不严重,局部皮层有萎缩,附近脑室额角轻度扩张,Nagata认为引起半球萎缩的原因为Wallerian变性,即肿瘤浸润和毁坏了脑的白质,尤其是内囊的神经纤是发生皮层萎缩的原因应当指出一侧肢体肌力下降的患儿在行MRI检查时可能为正常(较长时间后才出现影像学改变)或在基底节有轻微的异常信号。局部脑室(主要为侧脑室额角)不仅没有受压,反而向同侧轻度扩张,此时常常排除了胶质瘤的可能性。MRI在T1像可见信号不均或多房性病变,周围脑组织多数无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病变体积与脑室受压移位程度不呈比例),注药后可有不均匀强化,有些病例在1-2年后可见同侧的侧裂池增宽,临近皮层可有轻度萎缩,底节的病灶可稍有增大,这种情况下应当高度怀疑基底节生殖细胞瘤。有文献报道儿童基底节肿瘤中有50%为生殖细胞瘤。二、鉴别诊断此部位多为星形细胞瘤,少数可为胶质母细胞瘤,成年人多见。CT平扫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约1/4有囊变,恶性程度越高则信号越混杂,病史较短,肿瘤很少有钙化,瘤周常有水肿,肿瘤主要位于丘脑。

鼻咽喉科论文文献

五官科护理学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五官系统结构精细、功能特殊、操作多且要求严谨,故此应有其独特的 教学 方法 ,方能适应专科护理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五官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回顾了高职高专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教学 经验 ,提出了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验教学和临床带教、构建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4)07-4609-02

五官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包括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本课程授课内容多,学时少,非重点学科,属于考查科目,也不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范围内,长期以来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这种被动学习模式,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实施教学改革的热情,导致学科发展缓慢。如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 出以下 心得体会 ,以供交流探讨。

1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 文化 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和协作,逐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主更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学习潜能未得到开发,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2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更新,临床和护理方面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教材往往滞后于临床,单纯依靠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必须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积极参与专科护理工作,提升自身的岗位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要收集大量可于教学的临床案例和其他教学资源,掌握临床新进展,确保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第二,通过自学、参与学术活动、访学或提高学历等学习形式,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结构最优化,形成自身独特的学识魅力。第三,因教师多为医疗或护理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 教育 ,对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掌握较少,需要通过参加高等教育相关理论方面的培训或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学理论知识,确保教学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

3 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多,知识和技术更新快,但课时少,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护理相关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五官科护理学共有80多个常见病,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讲授。所以,教师应该从专科护理工作需求出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吸纳疾病相关最新进展,使教学内容做到透彻而简约,精微而完善。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化、多样化。

教师应针对所选用的教材及授课内容等,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情景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和案例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 创新思维 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五官科护理学专业性强,组织器官的局部解剖和疾病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彩图、临床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使如此多的教学素材一起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在教学中展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 重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但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室专科检查设备陈旧和不足,教学课时少,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兴趣和积极性亦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则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更新和补充实验教学设备。二则要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可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同时,亦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则在实验课结束前10分钟,教师应做相应的小结,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并对其操作进行详尽的点评,使学生在压力和激励共存机制下更认真的学习。四则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如实训室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对学生开放。目前的紧张的医患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使学生成为乐于和患者沟通、善于沟通的护理人才。

临床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但五官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带教意识不强、带教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严谨等,使得临床见习多流于形式,难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难以达到临床见习的目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科室成立护理教学教研室,确定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带教组长―带教老师责任制,负责带教工作的管理、实施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培训,确保见习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五官科临床护理有更真实、切身的认识。 6 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评价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2]。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存在考核形式单一,注重终结性评价、以考代评、缺乏形成性评价,且考试内容陈旧、试题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起不到考试应具备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和培养监督等功能。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其构建需制定 规章制度 、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等,最终形成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考试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考试管理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评价体系。

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即自主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则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其坚持不懈地学习。二则要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及多位教师协同教学的教学资源平台。三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召开学习研讨会,就课程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开展 学习经验 交流、疑难问题探讨及相关交流等[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则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五官科护理学专业网址等相应资源,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探索小组,布置课外探索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科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创新性项目、国家级或省级的五官科操作技能比赛和 社会实践 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其今后的深造和发展。

总之,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 2003,3(3):42~43.

[2] 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5):119~123.

[3] 沈继英,祖勤,黄琴.关于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70~572.

摘要:对2011年~2012年在我院五官科住院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降低五官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五官科;不安全因素;护理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环境日趋紧张。作为跟患者接触最多的护理人员,在给患者实施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五官科作为内外兼顾的医院科室,其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心理素质。现就五官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做以下阐述。

1 不安全因素

科室特点及患者因素 五官科涉及人体的眼、耳、鼻、咽、喉,器官特殊,不仅影响患者容貌,也关系到呼吸、吞咽、视物、听觉等,围手术期护理难度较大。许多车祸伤、机器伤、爆炸伤伤及面积大、涉及器官多,易造成气道堵塞、呼吸困难、眼内出血、鼻出血等,稍为疏忽,易出差错事故。患者年龄差异大,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儿童 多情绪激动、逆反心理重,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

护理人员因素

人力资源不足 因医院支持系统不完善、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造成床护比不达标,护士会因工作量大而简化护理程序。同时,护理人员除进行健康宣教、基础护理、输液、发药等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一些非专业性的任务,如:催促患者缴费、送检相关仪器、解释费用明细等,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占用了护患沟通交流时间。

职业素养问题 有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观察不细致,无法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若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时会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不严格遵守操作制度、规范流程,给患者造成伤害,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冲洗泪道时忽视患者坐姿,造成眼部误伤;发放口服药时,若将带有薄膜外壳的药物发放给视力障碍的患者,容易造成其直接吞咽导致气管或食管异物。

护患沟通问题 临床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不注意人性化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主动沟通的能力欠佳。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信息量过少,缺乏患者迫切想了解的信息[1]。或者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欠缺,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难解答不充分、不合理、不专业,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进而引起纠纷等。如喉部肿瘤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未向其交代可能出现的术后吞咽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喉阻塞情况,会产生纠纷。与此同时,某些患者的期望过高,出现问题就容易责怪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经验不足[2]。

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投诉案件逐年增加。护理文书作为记录护理人员具 体操 作过程的重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作为五官科的护理人员,如果患者入院评估不仔细、描述不清楚、诊断不合理,都会对患者接下来的诊疗工作造成影响。如对青光眼患者的入院评估只重视高眼压导致的临床表现,忽视青光眼导致的视野小、环境陌生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护理从业人员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只注重解决患者健康问题,忽略潜在的法律问题,均可导致医疗事故发生。

2 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科室环境 医院应及时补充护理人员数量,根据床位数调整人员分配,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评估患者需求,想患者之所想,以患者为中心,明确各项指示牌,安排专人指引患者,加强室内照明,铺设专用盲道。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介绍科室情况,使患者 消除紧张 情绪及不信任态度,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安全预警制度,使每个护理人员掌握各种意外事件发生的应急处理办法,重视 安全教育 ,杜绝由患者或家属违反住院安全制度引发的安全问题。

提高专科护理技术 随着高科技诊断、治疗仪器不断应用到临床,医疗技术水平进入新阶段。五官科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科知识。适应发展需要。由于五官科疾病种类繁多,所以需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专科护理查房、护理技能培训,并鼓励护理人员利用网络、参加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更多专科护理技术。

提高职业风险意识,加强 法律知识 教育 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确保护理安全。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进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同时,岗前培训中增加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设立医疗护理过失案例和护理纠纷案例专题讨论,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深思。

重视术前、术后教育 五官科的手术虽然较其他外科手术时间短、范围小、出血少,但是手术要求精细,涉及解剖结构多,加上许多患者对手术顾虑多、有恐惧感,增加了手术难度。所以做好术前、术后教育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不同的表现,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功能障碍做好相应的沟通。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睡眠,开展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如帮助喉切除患者进行进食功能训练,鼻部手术患者进行通气功能训练,内耳手术患者进行平衡能力训练。

加强沟通,防止纠纷产生 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沟通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前提,以患者为中心,时刻关注患者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心理疏导。掌握沟通技巧,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难问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做到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必要时履行知情同意签字,既是对患者的保护,也是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同时,护理人员之间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必要的,可以相互查漏补缺,相互监督,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解决办法。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护理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医疗质量。通过上述护理管理 措施 的实施,激发了护理人员工资热情,提高了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萧佩仪,张桂芬,何艳梅,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 .现代医院,2012,12(2):132-135.

[2]崔晓芳.影响护士工作压力因素的研究[J] .家庭护士,2007,5(23):25-27.

(1)干祖望.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干祖望.干祖望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 易思,刘南.喉喉源性咳嗽中医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新中医,2003,35(9):65~66(4)张勉.喉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的探讨.河北中医,2006,28(2):114~115(5)张勉,黄卓燕,刘景,等.450例喉源性咳嗽的证候分型.新中医,2007,39(11):34~35

不是,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杂志是由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出版的定期刊物,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社负责主编,该杂志收录的文章不是维普文献。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等

脑颅内高压病人论文参考文献

在医学领域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血压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1 浅谈高血压健康指导 摘要: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是造成心血管意外及脑卒中的最主要危害因素,与此同时,也会引发慢性的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及充血性的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动脉瘤等。据全国进行的3次较大规模的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高血压者约35%,其中的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其原因包括随意增减药量、未规律服药、随意换药,为按时测量血压或规律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正常后停药,表现症状时服药等原因,出现服药-停药-服药循环.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不仅需要考虑其病因及临床症状等,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且适宜高血压个体患者的健康指导计划,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指导 1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 2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情况下,连续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重复测量的血压值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如何分级高血压从病因上分为: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95%的高血压都属于这种情况,一般中老年人的高血压都是这种高血压,降压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就行了;②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占到5% 最常见的是肾脏不好的患者。 依据血压升高程度的不同,将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高血压1 级(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高血压2 级(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高血压3 级(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收缩期单纯性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注:如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等级为准;收缩期单纯性高血压也可根据收缩压的水平分为1、2、3级。高血压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胁。专家指出,90%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出明确的致病原因,此外还有10%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比如妊娠中毒症、内分泌性疾病、肾脏类疾病、大动脉疾病及颅内疾病等,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对后者进行治疗时切忌一味使用降压药物,应先治疗其原发病。而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则需做好终身"战斗"的准备。 4健康指导内容 建立优良的生活习惯①维持生活规律性,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适度的活动及充足的睡眠;②戒除一些坏习惯,例如吸烟、饮酒、用力排便及久坐观看电视等,明确告知患者此类不良习惯较易导致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其原因。促使其戒掉戒烟并建立规律的生活,定时且不用理排便,便秘者可指导其预防便秘。指导患者保暖防止感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措施 等;③控制患者的食盐摄入量: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d,最好使用低热量、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多使用含有丰富钙、钾的新鲜蔬果。饮食应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④高血压的肥胖患者严格控制或减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注意减轻体重,限制食量,少吃多餐,增加每天活动量。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胆固醇及低脂为主。 合理的用药指导①对服药不规律或思想上不重视的患者,重点讲述用药不规律可能产生的危害,同时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②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持续性用药或终生用药进行治疗,应嘱咐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切记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用。同时向患者讲诉所服药物的剂量、 方法 、时间、名称、注意事项、安全性、副作用等知识及相应处理措施等;③除急性高血压外,降压以数日、数周内渐渐降压为最佳,尤其是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压反而无益。 心理因素指导伴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持续处于紧张的状态,突发的心理应激反应,可能极有可能引发外周血管收缩、心动过速等,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列的心血管疾病等。高血压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定、紧张、激动、焦虑、过度疲劳等,都会促使其机体内交感神经进一步兴奋,体内产生大量皮质醇、5-羟色胺、血管加压素、儿茶酚胺等分泌物增加,上述物质会促使患者小动脉的痉挛,使其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显著升高。因此,指导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及休息时间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保持较好的心态及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要做到性格随和,心胸开阔。 5高血压休息与运动指导 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除了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和保持乐观的心情以外,还应该在病情稳定以后积极地进行适合于自己身体状况的 健身运动 ,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建议至少30min/d有氧锻炼,能使身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方法时,不宜选择剧烈的和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而应选择一些运动量不大的项目。步行和慢跑是很好的运动方法,运动强度:维持中等程度以下,即脉搏(220-年龄),或安静心率+20次。自觉劳累程度为稍累,微汗;以无不适为宜,可以对话。运动持续时间:至少3~5次/w,最好有人陪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少于2d/w运动效果欠佳,多余5d/w运动效果不再增加。 教会患者自行测量血压自行测量血压是在家中或者 其它 环境中自己测量血压值。自测血压可提供在日常生活状态中相对更有价值的血压讯息,也是对血压进行诊断的重要补充。血压的诊断值一般高于自测值,建议患者自测血压3d/w,于清晨和晚间的7~8时各测量1次/d,每次取前3次的平均值。 正确、按时测量血压体位的改变或食物消化对血压测得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在进餐1h后再行测量血压,吸烟或引用咖啡、浓茶30min后,静息或坐定5min后。因卧位、立位、坐位等的不同姿势也容易引起血压测得值的变化,相关人士推荐测量血压时取站立位。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室内温度较高时,对血压的实际测得值也有一定程度影响,此时,测量血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 总结 高血压病是一种长期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身疾病之一,需要患者保持坚定的毅力、乐观的情绪及战胜病痛的信心。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详尽的健康指导,可促使患者及家属全面且正确的认识疾病,具有全面的预防及保健知识,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2 浅谈高血压形成原因 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遗传是高血压的病因所在,经过调查,有高血压的家族起后代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是很大的,这应该是与他们自身的基因有关的。造成高血压病因的还有后天的因数,如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心理压力大,药物等因素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为了更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笔者就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1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生 理学、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许多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目前,各种学说中以Page的镶嵌学说比较全面,认为高血压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多种因素造成。 遗传因素.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正常人。 性格因素已发现高血压与性格与心理密切相关。有易急躁、易发怒、易激动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病。这些表现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些物质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时间长了,人就容易患高血压病。 心理压力过大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社会 经济的发展,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使人们的神经经常处于绷紧的状态,很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过度。表现为工作时火气大、心动过速(>80次/分),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根源,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释放压力,才会远离各种疾病。 2 饮食和生活习惯 大量饮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在家家户户已经变的很常见了,但是大量饮酒确实招惹疾病的根源,长期大量饮酒,40%以上的人都会发生高血压。而且易中风。过量饮酒还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酒精性肝病、胰腺炎、股骨头坏死等各种疾病。 大量吸烟 吸烟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耍酷从很小就开始吸烟,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国家已经开始明令禁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危险度百分比为32%,仅次于高血压(约35%),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冠心病致病因素。不仅如此,吸烟还容易引发中风、脑血管病变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想要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就必须戒烟。 吃盐量大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普遍较咸,盐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还会破坏血管内壁,损伤内皮细胞,破坏小血管的危害,可见食盐已经成为公认的杀手。所以预防高血压,减盐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食用油对高血压的研究结果显示,用葵花籽油烹饪食物引起高血压的危险性较高,而食用橄榄油则有助于使人保持健康的血压。尽管橄榄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对健康很有益的食用油,但是,反复使用用过的橄榄油仍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烹饪油中聚合物越多,就越容易引起食用者患上高血压。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原来血脂就比较高的人,在使用橄榄油后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用其他类型的烹饪油要小。就同样反复使用烹饪油而言,橄榄油所产生的聚合物较其他种类的烹饪油要少。这说明橄榄油变质的过程较其他油类要缓慢。因此,建议人们在烹饪中尽可能使用橄榄油,而用过的油的重复使用次数最多不要超过三次。 由于橄榄油比较昂贵,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其他比较便宜的烹饪油,或混合油。然而,为了保持健康的血压,特别是对那些高血压高发人群来讲,从长远角度来看,多花一些钱买健康仍不失为上策。 所以,建议对待油炸食品要坚持适量原则,烹饪油不要反反复复使用,在食用油的选择上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健康是无价的,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吃的好,缺乏锻炼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蔬菜、水果、肉类等饮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生活的忙碌使人们普遍缺乏锻炼,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肥胖,而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会很大。据临床统计:不肥胖的人高血压患病可能性是15%,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可能性高达40%。 3 现在是一个 网络充斥的时代,而大型网络游戏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耽误孩子的学业,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疾病,很容易找上这些整天玩游戏的孩子。虽然很多家长试图阻止孩子过度沉迷游戏,但依然于事无补。高血压和孩子玩游戏看似和遥远,实际上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以前是一种老年疾病,而现在变的越来越变的年轻化,所以 儿童 和青年患高血压的概率也很大,儿童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多度紧张,很明显,如果长期玩游戏使孩子的情绪多度紧张,据美国公共健康中心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 电子游戏与儿童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玩电子游戏时,血压升高的幅度也大得多;父母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儿童玩电子游戏时,比那些父母血压正常的儿童血压升高得更快也更多。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大脑、中枢神经处于发育不完善时期,很容易兴奋,对于神经脆弱的儿童来说,长时间受到电子游戏的刺激,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衡,容易在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及周围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过度的游戏刺激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调节失灵,引起体液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小动脉血管长时间的痉挛,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脏器缺血,尤其是肾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进入体循环后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Ⅰ及Ⅱ,更加重了全身小动脉痉挛。同时,还会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钠和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多,从而使血压顽固性升高。 可见,游戏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适量玩游戏可以使人放松,如果长期玩,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会带来高血压疾病,家长一定要加以制止。如果父母中患有高血压,家长一定要学会调节孩子的情绪,以免引发体内的高血压。 4 由于医治不当而引起的高血压,临床上通常称为药物性高血压。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药物引起高血压。 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发生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口服避孕药:如雌二醇等,一方面可引起血浆血管紧张,促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因其具有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故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而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 止痛类药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保泰松等,除了引起水钠潴留外,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趋向收缩而致高血压。 其他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他林、多虑平及中药甘草等。另外,某些降压药也可引起高血压,如常用的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当静脉注射时就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优降宁时,如果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血压不但不降,反而会大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而突然停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心得安、氯压定、甲基多巴等,也可引起同样严重后果。 可见“是药三分毒”并不是浪得虚名,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免使用以上药物,如果万不得已使用时,一定要把握适度,希望广大患者在临床上尽量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 治疗,不可过度依赖药物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向相反的方向 发展。 以上这些坏习惯相信很多人都有,而这些习惯都很可能引发高血压,希望大家及时改正这些缺点,远离高血压。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3 浅议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抗高血压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达到了初定的目标血压,1级多数轻度高血压患者需应用1~2种降压药物,少数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以达到初定目标血压;2级少数中度高血压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多数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达到目标血压。结论:把握用药指征,积极用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体会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高血压已成为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T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8)岁;病程5~20年,平均(2±7)年;均为缓进型高血压。其中,1级(轻度)51例(),2级(中度)69例()。120例中,63例(52%)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 mm Hg。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方法。 疗效判断标准降低血压,使血压恢复至正常(<140/90mm Hg)或理想水平(<120/80 mm Hg)。对中、青年患者(<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患者应使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老年人至少降至正常(140/90 mm Hg)。 治疗方法采用的治疗方法基本上以药物疗法为主。 利尿剂包括噻嗪类、保钾利尿剂和袢利尿剂等。①噻嗪类:应用普遍,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慎用,痛风患者禁用。②保钾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氨苯蝶啶、螺内酯(安体舒通)等。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③袢利尿剂:利尿迅速,常用药物有呋塞米、托拉噻米等。肾功能不全时应用较多,但需注意低血钾、低血压。④另外推出的利尿降压剂吲达帕胺25 mg,每日1次,具有利尿和血管扩张作用,可有效降压,但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本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高血压更为适用。治疗高血压多选用具有心脏β1选择性、长效或缓释的品种,如美托洛尔25~50 mg,每日1~2次;或比索洛尔~ mg,每日1次。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同时本类药物对糖、脂代谢有不良影响,使用时应加以考虑。长期应用者不宜突然停药,以免血压骤然上升。 钙拮抗剂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钙拮抗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非二氢吡啶类)及二氢吡啶类3组药物,前2组有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的作用。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中应用。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的作用以阻滞血管平滑肌钙通道为主,可引起血管扩张,同时引起交感激活作用,对预防冠心病不利。但二氢吡啶类的缓释、控释或长效制剂,使上述副作用显著减少,可用于长期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或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或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试验证实,ACEI可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明显延缓肾功能恶化,因此对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其适用。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者禁用。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干咳,停药后可消失。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适应证与ACEI相同,但不存在干咳,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如氯沙坦50~100 mg,1次/d;缬沙坦80~160 mg,1次/d;厄贝沙坦150~300 mg,1次/d;坎地沙坦8~16 mg,1次/d;替米沙坦80 mg,1次/d。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了初定的目标血压,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51例中,44例()需应用1~2种降压药物,7例()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达到初定目标血压;2级中度高血压患者69例中,18例()需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51例(73�9%)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达到目标血压。 3 讨论 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112例()能降至正常血压且无不适症状,但仍有8例()患者因血压相对较低而出现明显脑供血不足症状,1例甚至并发脑血栓形成,这种比例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2级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有1例并发脑血栓,这些患者(除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外)经减少药物剂量血压回升后,不适症状消失。说明症状与血压相对较低致脑血流灌注不足有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动脉血管壁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循环阻力增高,伴不同程度并发症,血压波动大,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加降压疗效,相互抵消或明显减轻不良反应,还可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治疗目标血压个体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进行,尤其是对老年人,应避免快速降压带来的不良反应。在降压过程中注意老年人的反应,不仅注意调整降压的幅度,还要控制降压的速度,否则就会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压减低,血流缓慢,引起缺血及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黄平.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新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60-62 [2] 唐景华,马光仁.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1811-1814 猜你喜欢: 1. 浅谈高血压护理论文 2. 高血压有关的医学论文 3. 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 4.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5.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 转运前的护理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经颅多普勒论文格式

小孩多大岁数?流速到底是多少?这个多普勒是从什么医院做的?可信度如何?

意思就是说这几个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快了,由于这个普勒是一个盲超,脑里血管分布复杂,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有的时候不一定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头痛,应该多注意头痛的时间、具体位置和持续时间有没有伴其它的症状,同时应排除睡眠不足、压力太大等等一些生活细节引起的头痛

可能是脑动脉炎,最好进一步检查

哦,首先你不要把这个东西看的很准确的,貌似高科技的样子,其实这个最基层医院都作的。其可靠性实在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仅仅凭血流频谱就作判断,这是难度非常高的,你必须具备扎实的脑血管解剖和生理,神经内外科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以及TCD技能,这坦率的说全国也没几个人有这样的水平。往往出现流速低一点,就说你局部缺血,流速高一点就说局部狭窄、痉挛,纯粹是瞎掰的。再来看一下你这个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流速增快,一般说来是考虑你总的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狭窄的地方自然流速增快,这是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很好明白的吧。但是因为脑血管其实变异非常大,血管往往是有很多交错的吻合支,而的地方局部血管甚至可以缺如的,所以你单单根据这个判断局部脑血管狭窄或者痉挛是非常盲目的。第二个,脑血流频谱应该是形成3个峰,S1、S2、D,S实际代表是收缩systolic,D就是舒张diastolic,年轻人往往是存在S2重搏波,一般是S1最高,S1〉S2为正常。第三个问题,PI是脉动指数,PI=Vs-Vd/Vm,这个反映频谱形态和血管阻力,既然PI正常也别多管了。坦率的说,对于TCD,我也是门外汉,一知半解的。再回过头来说头晕,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头晕过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当然有些先天愚型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头晕的例外。你头晕的原因,有很多种了,疲劳、睡眠不足、眼疲劳、晕车(船),感冒,头颈部肌肉过于紧张,感冒以后服用感冒药物,贫血、颈椎病,血压高低,内耳平衡器官/小脑的疾病,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很多都可以导致头晕的。需要你细细分析,区分哪些是没有特殊问题,仅仅因为疲劳睡眠不足等导致的,哪些是病理性的。最忌讳一头晕,就作三个方面的:血压、颈椎片、脑血流图,这是毫无头脑缺乏正确临床思维的所谓医生最容易拿来对付人的。我想有时候有头脑细心的人也可以发现这里面的奥妙,因为常常是你今天血压高了,明天血压不高,但是都头晕,还有的今天血压高,头晕,明天血压不高还头晕,那原先医生把头晕归咎于高血压就显然错误;同样的,摄X片以后说颈椎病的,那么如果你以后头不晕的重复摄片看看,其实颈椎和原先一模一样,那么你自己想一下,这个合理吗;再有,TCD,今天你头晕的得出的这个结果,明天头不晕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复查一个,很可能还是这样的数据,那么你想合理吗? 您仅仅24岁,那么我想您最合理的是先放松自己,好好休息,大多数的情况都自然缓解了,因为大多数都不存在器质性疾病,如果始终如此,那么到大医院进一步全面的检查,注意要给你检查的医生是有正确临床思维的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而不是目前所谓的披上白大褂就貌似专业的某些医生

吞咽障碍的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影像学

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高龄吞咽障碍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80岁以上老年人群,在认知、骨骼肌肉质量及吞咽肌肉力量等均显著降低,口腔和咽喉部的知觉力减弱,吞咽时间延长,使吞咽反应延后,进而使食物在吞咽期出现残留。

摘要:

目的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影像学特征予以分析,掌握误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给予依据。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1例吞咽障碍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式吞钡造影检查,通过分区法把患者影像生成过程分为I、II、III及IV四区,对误吸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通过造影检查表明,I、II及III区是主要吞咽障碍区,主要表现为舌肌萎陷、舌肌运动力弱等;其次为食团提前后漏、会厌谷残留、咽启动延后及喉渗透等。通过Logisti回归分析,咽启动延后、会厌谷残留及喉渗透是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吞咽障碍的高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表现出病症特点,为临床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制定给予必要依据。

关键词:

吞咽障碍;高龄患者;影像学特征;误吸

0引言

伴随年龄增长,机体肌肉蛋白质量会日益变差,肌肉协调力、灵活度及力度方面会逐步减弱,同时因老年病症的发生,高龄人群易发生吞咽障碍,而误吸是此种病症较为常见的不良情况,是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1]。临床上,改进式吞钡造影是检查和评估吞咽障碍的黄金标准,而探讨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对于临床针对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51例吞咽障碍高龄患者改进式吞钡造影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吞咽障碍高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观察中,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吞咽功能障碍诊断标准[2]。其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2例;年龄81~92岁,平均(±)岁。通过吞咽评估,唇运动弱化29例,认知障碍34例,舌运动减弱42例,喉上抬空间变小30例。本组患者均无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急危重病变,喉部未固定,可启动进行吞咽。

方法。

本组患者均应用日产PN2EH51检测仪进行检查,造影中心有吸引器和氧气设备。钡餐配置:将200gII型硫酸钡粉混入到350ml纯净水中制成1#稀液体,并取50ml混入适量凝固乐调制呈2#稠液体,再取50ml混入适量半凝固乐调制呈3#糊,把3#糊掺入到软蛋糕中制成4#固体,适量3#糊加入到饼干中制成5#固体。检查操作:按照2#稠液体-1号稀液体-3#糊顺序,从小口到大口,对于4#、5#的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如存在误咽则当即停止,总用时3~6min。行侧、正体位及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均有相同医生进行操作,并创建影像档案。采取分区法将影像生成过程分为I、II、III、IV四个区,基于分区掌握相关指标。具体分为:I区,口腔区;II区,舌根和软腭;III区,会厌谷、声门及梨状窝;IV区,环咽肌开放、食管廓清。

观察指标。

主要对患者的`咀嚼、唇合并力、舌头运动速度及空间、吞咽启动时机、软腭运动、喉抬高、有无喉渗透、误吸等,以最严重的为最后结果。

数据处理。

本组患者资料均应用Excel2007进行整理,并应用软件予以统计处理,通过Logisetic回归分析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P<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改进式吞钡造影检查表明,I、II、III区是吞咽障碍发生的主要区域。大部分患者舌肌运送力显著减弱,舌肌萎陷、舌腭连接不佳占到(45/51);食团提前后漏占到(42/51);口腔运送时间增加占到(37/51);咽喉启动延后占到(40/51)。此外,因高龄人群的吞咽肌力量和运行效率显著减退,咽缩肌无力,会产生厌谷残留,占比(41/51),咽喉渗透(36/51)。另外,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Logisetic分析,表明咽启动延后(OR为,95%CI为,P为)、会厌谷残留(OR为,95%CI为,P为)、喉渗透(OR为,95%CI为,P为)是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高龄吞咽障碍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80岁以上老年人群,在认知、骨骼肌肉质量及吞咽肌肉力量等均显著降低,口腔和咽喉部的知觉力减弱,吞咽时间延长,使吞咽反应延后,进而使食物在吞咽期出现残留[3]。本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味蕾出现明显萎缩,腺体分泌功能显著减弱,神经感知力逐步迟钝,吞咽肌肉明显性变,食管蠕动力减弱,食欲降低,主动吞咽功能降低。

因为老年痴呆、脑卒中等病症的影响,以致高龄老年人群易出现吞咽障碍。误吸是高龄吞咽障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这也是肺部感染的主因。吞咽障碍和误吸会导致住院时间增加,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会引起高龄患者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到日常活动。本研究主要对80岁以上的吞咽障碍患者开展改进式吞钡造影检查,进行影像学特征性研究,对误吸有关危险因素予以总结,为临床治疗给予重要指导。改进式吞钡造影检查的相对经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对于有认知障碍的高龄患者,有着重要作用[4-5]。不仅可予以准确诊断,同时可明确障碍发生具体原因、严重度,且可提供完整的影像学信息,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本组患者通过该项检查,可知I、II、III区是吞咽障碍发生的主要区域。大部分患者存在舌肌萎陷、舌腭连接不佳情况、食团提前后漏、口腔运送时间增加及咽喉启动延后等情况。另外,高龄人群的吞咽肌力量和运行效率大幅减退,咽缩肌无力,会产生厌谷残留及咽喉渗透。通过该项检查发现,因高龄患者在认知上不佳,同时因自主咳嗽无力,以致于主动清楚梨状窝和会厌谷部位的残留物的能力和代偿力较差,在治疗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此外,本研究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因素进行Logisetic回归分析,表明咽启动延后、会厌谷残留、喉渗透是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明,高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舌肌萎陷,舌抬升时间显著降低,舌腭连接不佳,舌腭间距大,无法有效合闭,使得食团在入口腔直接到咽部,而这需要吞咽启动迅速才可确保食团能够及时有效的进入食管。但是高龄患者通常对咽部运动神经的反射感知要弱,吞咽反应不敏感。舌根抬升乏力,造成吞咽启动过程中舌、咽压力小,同时由因为咽喉敏感降低无法有效刺激感受器,吞咽启动显著延后。

综上,在临床康复治疗中,主治医师应该严格根据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的改进式吞钡造影影像学特征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系统、客观评估,依照评估结果制定出个体化、科学、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患者饮食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晓,田刻平,叶青,等.ICU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评估[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04):251-255.

[2]孙丽凯,陈俊春.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J].护理学杂志,2015,(07):38-41.

[3]刘仁杰,刘丹,段天林,等.吸入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03):320-324.

[4]招少枫,窦祖林,何怀,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3,(06):439-442.

[5]刘婷婷.咽动态造影与临床评估对误吸检测的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3:25-26.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特点:①新颖:书中有许多内容是作者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如吞咽造影剂的调配、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说话瓣膜的应用等;②实用:所介绍的技术与方法均来自于临床实践,文字简练,辅以大量实拍照片,图文并茂,易学、易懂;③编排形式独特:全书各章节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互相呼应;每章开头列出焦点问题,引导读者阅读;每章结尾处有重点回顾,帮助读者复习,并有病例分析强化学习效果。同时附有参考文献,供有兴趣和能力的读者查阅。此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配有仪器检查精选病例的光盘,供读者观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