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语文课程思政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12:02:59

语文课程思政研究现状论文

语文学科的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语文学科分析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学科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有学者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人文性是第二属性。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的徐有祥老师的文章《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中阐明:“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工具性和第二属性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最初目标是语言教育,而最终目标是人文教育。”我认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些认识。

一、将课文阅读教学融入课堂,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

“读”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使人文性凸显出来。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纸、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比如:速读、诵读、默读等,提高阅读效率,强化阅读效果,要求学生用心感受,体味文中的思想内涵。鼓励他们多读报纸、文学作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吕叔湘老师曾指出:“语文教学的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情感,而是为了应付考试。”目前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谈感受。比如,有的教师在上新课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学生心里有什么感受?然后继续引导至课前预设的问题,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这样的定向引导,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能有效加深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我在讲授《鸿门宴》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这一部分,然后让他们说出各自角色的性格,以及身处其中的对其他角色的理解,比提问式效果要好得多。

二、突出学科特点,增加语文味,在听说读写中进行语文实践。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汉书・贾谊传》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特别是在很多公开课、观摩课上,大家都强调课堂气氛活跃,为求得“活跃”而将表演、游戏、吹拉弹唱画等手段,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于是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有序。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

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语文实践”就是读书,因此读书就成了解决语文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有情趣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教授《再别康桥》一单元时,让学生举行朗读比赛,在进行《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演讲时的活灵活现,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查阅史料分析评价荆轲其人及其行为的价值,撰写小论文在班里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作文课,除了要读要说之外,还要有语文的情怀,比如想象,想象体会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恰当与描述的情景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欣喜之情抑或是悲叹伤怀之思,就是更好。这最突出地表现在诗歌教学中。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其中有描写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我要求学生想象苏轼的早生华发功业无成,再对比周瑜的年轻有为,英俊潇洒,诗文中要表达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

这并不是说语文课不需要活动手段,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手段还是要适当运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之后,再引导学生用口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以进行口语训练,有时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扎实有效。

三、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简简单单教语文。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正是关注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因此,一些教师感觉: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

如今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华丽多于朴实的现状,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总是想尽办法分析,衍生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等。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使学生不由长叹:语文太难了。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这个社会,做领导、规划等工作的人数要远远少于做具体实施工作的人数。也就是说,社会分工中,需要“动手”的“蓝领”站绝大多数。但现在肩负为社会培养劳动者的我国教育却没有适应社会的这个特点,重文轻理,重知识轻能力。这已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现在的就业形势,两个大学生竞争一个岗位,而一个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有三个岗位可以选择,足见合格的具体实施人员之缺乏。我国航天技术优势主要在系统组合设计上,我们的原材料质量不及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甚至不及印度;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我国的科技人员能设计出图纸,但我们的工人却制造不出产品。这又说明我国的工人总体素质不高。就算是科技人员,也是理论基础扎实、而操作和创新能力不足。

百年树人,动手实践能力也要从娃娃抓起。为给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的建设者,重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必然的课改方向,语文教学也责无旁贷。所以语文教学也不应是动嘴皮摇笔杆、动口不动手的模式,而应多加入操作成分。即在语文教学中也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达到语言素养、操作能力双丰收。

其实课标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我们怎样把它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语文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享受动手快乐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充分运用教材内实践性强的内容

课堂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要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要充分挖掘、发挥教材中能够锻炼实际能力的因素。

如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言语的实践。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注重课中实践,不仅要说一说,还要演一演。如学《我爱家乡的杨梅》,课堂中让学生们用导游的身份赞美家乡。如学《保护有益的动物》,就可让学生们扮演自己了解、喜欢的小动物,举行“动物联欢会”,每人都来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互相交流。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尽量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践过程中。

课内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如表演、辩论、创编、模拟导游解说,模拟作者采访……,我们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不拘一格地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课外延伸 广阔无边

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动手实践能力应与课外结合,使其外延可以无限伸展。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在课外可以做以下操作训练。

(1)搜集资料。即采用查找书籍、杂志、网上搜索、调查问卷、当事人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发展过程、现在状况等,既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军神》一课,就可以搜集刘伯承元帅的生平、主要功绩的文本、图片、影片;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就可以搜集西沙群岛的地图、位置、出产,及我国当前同越南、菲律宾等国图谋南海不法行为的斗争;学了《邮票齿孔的故事》,就搜集邮票,介绍邮票,有兴趣的还开始集邮等等。

并且还可以对搜集到的材料作进一步加工,例如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成图表、分析报告、建议书等。

(2)拓展课文内容的表现形式。例如给课文(尤其是写景的)配画、配乐朗读;给《北京的四合院》做个模型;学牛顿也做个风车模型;制作天安门广场的简易沙盘等。

(3)制作道具。为让课堂更形象、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时需要表演课文内容。所以可以让学生课下制作简单的头饰、服装等。

(4)实际验证。课文中的内容是否正确呢?如果条件允许应让学生自己验证一下。这既是培养学生的不迷信权威、书本的怀疑精神,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群鸟学艺》可以让学生用泥巴、杂草、树棍儿搭一搭各种鸟窝;学《两小儿辩日》就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装置测量一下到底是早晨的太阳大还是中午的太阳大;学《捞铁牛》就让学生用石块、矿泉水瓶等做做这个实验;学《养花》就真养一养花等等。

(5)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学以致用是把知识变成能力的必由之路。所以布置实践性作业也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既是布置作业,就不是学生可选择的活动,而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可以是给某个店面起个名字;编写爱护花草的标语口号;编手抄报,甚至定期出自己的杂志等,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做事能力。

(6)开辟课内学生展示时间。因为既然让学生在课外制作、实践了,也就要应该给他们表现自己才智、手艺、成果的机会。课外的实践活动有些会直接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但是不可能把学生的成果全部展现出来,所以可以尝试开辟专门的展示时间。例如在每节自习课、乃至语文课上都留给学生3到5分钟,每次轮流让一两名学生讲述自己课外实践的经过、结果、经验、教训或演示作品。内容最好和当堂课内容有关,也可以无关。这是一个学生们相互交流、观摩、共享快乐与挫折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启发、撞击出智慧火花的过程。

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合作,注意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等。学生可能做得比较粗糙幼稚,但这就是在为他们将来建大厦、造巨舰、做精密仪器打基础;不要认为这是偏离了语文教学、“不务正业”,这正是抓住了中国教育的本质目标。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论文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运用与提高学生个人语文素养为目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已提倡多年,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线索,分析指出了当前契机下语文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方法。

1 新课程语文理念

新课程语文理念中强调,“建设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隋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中重点指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辅的方法的教育模式。

我们在研究新课程语文理念,重要的是分析指出语文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所在。可以看出,以新课程语文理念为标准的新课程要求旨在提倡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性,即其社会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学基础上,应当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社会性为基础,发挥语文教育的核心推动作用。

也可以说,语文新课程理念即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语文素养与语文思维为基础的理念。

2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改革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步显著。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立足长远的改革,因此一朝一夕的热潮必然推翻不了旧有制度对教育的冲击。改革还需继续前进.我国当前教育现状距新课程改革之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分析其原因,总的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

2.1主观上的意识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学方式的转换。教育是教育的终端执行者。大刀阔斧的教改应当先从教师自身“改革”而走,只有教师自身观念的改革,才能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活跃,否则失去了其现实意义,改革就成为空谈。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当前改革也存在与教师队伍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实施。首先,教师自身意识不足,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上不涉足改革,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仍借用往年备课资料,教师自身意识的不足,对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必将导致教改的阻塞。其次,许多老师进行改革,因为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效不佳,逐渐积极性丧失,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首先放弃了对课改的坚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应当随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尤其是需要时间累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改更应当持之以恒,以接力棒的方式传达下去。

2.2外部条件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学校信息化不通畅,对新课程改革尚未引起重视,还停留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另外在外部条件上,师资力量的欠缺与学校自身的宣传不到位,导致新课程改革的闭塞。同时,许多学校对新课程改革措施只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未涉足根本,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课改评价体系。对新课改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这导致学校新课程改革气氛不浓,总体进度不高,效果不显著等。学校的指导是对教师课改工作的有效促进,只有学校花力气,带领教师队伍的改制,才能促进学校课改的成效。

其次,在客观条件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其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由于经费条件的不足,或者专项资金的欠缺,造成课改的硬伤。使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课改实验。

3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政策条件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必要添加,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主观作用。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条件下实施才能保证其理论性的完善,才能有依据地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式下,新课程改革已事在必行,而政策条件则成为了阻碍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阻碍。在政策支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性的将解决问题的对策归纳为以下两点:

3.1政策上理论性的规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政策上的规定。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政策一方面指导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限制并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无纪律性和无效性方面的实施。因此,政策在对新课程的改革上,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只有政策的硬性规定,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完善新课程的发展。

3.2政策上的物质条件地支持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上的支持。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资金如教学器材的提供教学中实践经费的开支和教师的补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相对与此,在资金上的苦难也是导致新课程改革出现瓶颈障碍的必然条件,尤其是相对经济条件欠缺发达的农村学校而言。地方财政的供给不足,导致新课程改革渐而远之。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只有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

同时,学校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践行者,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第一线工作,最了解当前教育现状。提高新课程改革步伐,还需要得到地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普及。首先是教师思维意识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缓慢发展重大原因是因为教师思维意识的不跟进.这就使得我们新课程改革不能得到延伸。因此在学校中,学校领导应当对教师进行思想培训,如参加类似演讲比赛,又如参加进修培训等。

总之,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它迫切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去改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一项长远的任务,应当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状况,对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旨在通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完善,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教育的改革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会将小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缺乏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将素质教育方法的使用作为重点,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引导,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整合,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素质教育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素质教育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特殊需求,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引导,为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素养的强化提供参考[1]。

2、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互动教学,强调素质教育价值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了展现素质教育的优势,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及时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强调小学语文课堂上互动教育引导的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若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教学,会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转变对语文知识的片面认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中,文章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生字以及次序,并引导学生在课文朗读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积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白鹅"形象的分析,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对白鹅形成了全面认识,之后在文章阅读中,学生可以重点关注作者与白鹅所发生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展现素质教育在课堂引导中的价值[2]。

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小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创新的价值。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学习方法单一是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原因,教师为了顺应当前语文课堂的需求,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强化,为学生积极创设合作探究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强调语文教育引导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质疑中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大概思想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环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状态,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并潜移默化的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需要认清情感教育在语文素质课堂中的引导价值。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和谐化的学习环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知识探究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课堂中,为丰富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课堂引导中,需要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掌握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思想,使学生更具体的掌握人物语言、行为表现以及心理描述方法等[3]。

3、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素质教育方法的完善,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课程教育方法的整合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语文课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清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强调以及学生情感的升华等,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探究环境,展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整体价值。

4、参考文献

[1]王玉香.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7(8):325-325.

[2]丁苏灵.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6):166-167.

[3]陈素琨.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分析[J].教师,2017(10):18-18.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现状论文

很好,在循序渐进。“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小学思政课应该着眼于政治认同和思想意识的培育,旗帜鲜明地回答“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明确落实“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使命。从全国范围来看,2021年对于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研究热度依然继续保持,在总结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其基本特征,进而研判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探析 摘要: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复合概念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形成的过程,学界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界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内涵建构、对策探索以及测评方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近两年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出一批丰富的成果。从发表的时间和主题来看,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讨论,以朱明光、季成伟等学者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对策以及测评的讨论,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大且研究视角较为宏观;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下半年至今,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但是研究更加精细化,切入点更加具体。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界定、要素构建、培养对策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展开。 (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学界主要采用上位概念推演下位概念的方法,经过“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最后推导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张忠坡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各个模块知识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学科能力。陈友芳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陈华洲认为,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政治知识,而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复杂情境的基本素养,以及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处理危机、分析矛盾、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二)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建构 首先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划分。罗华莲认为政治学科知识、政治学科能力、政治学科思维品质、政治学科态度及政治学科情感、价值观是其主要内容。这一划分以三维目标为依据,没有厘清三维目标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之间的关系。刘红梅认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这一划分强调了认同感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位,但是内容完整性有待商榷。季成伟将核心素养进行了四维一体的内涵建构,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国家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素养的统一。朱明光、王锦飞等学者与季成伟的观点稍有不同,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此后,学界基本上认同了朱明光等人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最终,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由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要素构成。 其次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关系解读。陈华洲、王锦飞、陈友芳、马明贵等学者的观点大体一致,认为政治认同是另外三要素的价值目标、共同标识、魂魄,是核心要素;理性精神是达成另外三要素的基本条件或是主观要求;而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想精神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研究 目前学界对培养对策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一是着眼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整体;二是着眼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各要素。 1.指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整体的培养对策研究 指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就是从宏观视角探讨培养对策,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维度:一是从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开展探讨;二是从教学过程或教学环节展开探讨;三是从教学要素开展研究。 从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开展探讨。朱明光指出:“如果说以核心素养为纲是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标志性追求,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此次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最显著的亮点。”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关于活动型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一是关于课程设计,从课程的构成要素来探讨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代表性的观点就有杨有平提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展、课程评价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二是课程实施及实施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经验。其代表性的观点就有陈永良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处理好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关系、内容标准和社会活动的关系。 从教学过程或环节入手展开对策探索。一是关于教学设计,以教学设计的优化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充分准备。其代表性的观点就有牛学文张明远等人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中优化教学设计。二是关于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的精准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例如,曾练提出打造生活化课堂的目标,汪盛忠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张慧提出“情境—探究”、“问题—情境”、“活动—体验”以及“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关于社会实践,以活动参与体验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例如,田建军提出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模拟政协活动、旁听刑事审判活动以及社会调查活动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许多学者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对策研究的一个方面。 从教学要素着力展开对策研究。一是针对教育者。李春会、李亮提出中学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并从情意素养、理论素养以及行为素养三个维度进行了体系构建。陈建华、李晓东、许大成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二是针对教学内容。董红干分析了四本教材中蕴涵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周翠华阐释了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价值。戴慧提出重构思想政治学科国家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和隐形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建议。三是针对教学方法。林巧渝提出在辩论赛的策划组织、辩题选择以及立论和辩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董旺森提出主题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模式。刘平提出通过创设思辨性的爱国话题、法治话题以及环保话题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四是针对教育对象。蔡佩萍根据学生思维存在的四种状态,适时提出教学切入点。周爱红强调充分关照学生的情感,通过真情投入、寓情于理、情法冲突、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指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培养对策研究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不仅从宏观视角开展讨论,还将其视角聚焦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培养。 关于政治认同的培养。目前学界针对政治认同的培养对策研究较为丰富,主要从政治认同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维度展开:一是关于培养的目标。其代表性的观点就有王恒富等人从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以及价值认同四个方面阐释了政治认同培养的目标。二是关于培养的内容。例如,李岚立足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资源,探索构建了对学生开展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梅立苹试图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将政治认同培养落实。三是关于培养的方法。王晓娜阐释了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来培养政治认同。张志红提出要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构建议题情境问题链,创设活动体验平台以及依托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政治认同的培养。此外,陈红充分关照教育对象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关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学界关于理性精神的培养更多是从方式方法角度切入,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郭胭瑞提出通过提高问题设置的深度、知识讲授的逻辑以及作业布置的可探究性来促进理性精神的培养。王华宝等人倡导互动式课堂,主张以互动式情境、互动式活动以及互动式载体培养学生的理想精神。牟晖提出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提升思维深度,营造课堂氛围以培养批判思维,通过世界教材发展高阶思维,关注元认知以提升思维境界。此外,宋晓东以《经济生活》为例,阐释了如何利用其中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林瑶林从学生的自主学习机制切入,探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途径。陈静以2017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提出要基于理论精神的考察设计选择题。 关于法治意识的培养。陈哲远基于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了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内容。杨有平等人提出通过文本解读、教学活动体验以及丰富教学素材等举措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王恒富等人提出在“博学”中拓展学生法律认知,在“明辨”中提升学生法律情感,在“笃行”中巩固学生法律理念。 关于公共参与的培养。姚霄洁提出通过创设公共事务主题情境,扮演公共事务参与角色,探究公共事务参与难题,设置公共事务参与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王恒富等人提出通过走进公共生活,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陈式华提出通过“知识学习、课堂模拟、实践尝试”三部曲,来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四)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 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如何,是不可直接观测的,只能通过其外在的、可观测的行为表现加以推断,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也是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难点。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的研究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构建测评框架;另一方面是从实践中解读高考试题,以探索应对之策。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建构。思想政治学科测量与评价主要集中在命题框架、学科学业质量、政治学科能力三个方面。在命题框架上,其代表性学者是陈友芳,他提出依托情境与学科内容,采用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四大基本任务的完成质量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构建了运用力、理解力、应用力、论证力、选择力等具体的评分标准。在学科学业质量上,其代表性学者陈友芳依托情境的学科任务的完成质量来度量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在将思想政治学科任务分为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特征,构建了度量每个学科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政治学科能力上,李晓东等人将政治学科能力按照“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的总模型划分为九级能力结构。 关于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试题的研究。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试题研究上,代表性的观点就有罗程月基于对高考试题价值立意、考察内容、素材选用以及评价形式的分析,提出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董旺森等人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分别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析,为新一轮的备考复习提出建议。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近两年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不仅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究的内容,也深化和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改革发展。虽然当前研究成果丰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不足。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以及要素建构的研究较为薄弱,使得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研究根基不够牢固。大部分学者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为一个熟知概念而未开展理论阐述,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也较为一致的采纳朱明光构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学科模块及其与立德树人的深层关系,四个构成要素何以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本原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得到澄清。 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的研究不仅着眼于整体探索培养方案,也重视从要素着力,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经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对策研究中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比如,既然主题是关于政治认同的培养对策研究,那么所提出的对策就应该和理性精神培养有所不同,在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对策的有效性;其次,对于对策的研究过于单一,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这种人为割裂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倾向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而不应是割裂的个体。最后,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有点盲目化,部分研究内容过于重复,新观点、新措施较少。 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当前学界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培养对策研究,研究过于狭隘,应进一步丰富。首先,对策研究的着力点有待丰富。比如当前对策研究有重方法轻内容的倾向,重视多种方法的探索,但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教学素材的开发等教学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再比如对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对策研究丰富,但是对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培养的分析较少。其次,其他方面的研究还需平衡,比如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较少且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研究难点。再比如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者研究较少,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者、引导者,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不足。再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学段要求,思想政治课是与初中《道德与法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关于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所需要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较少,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照搬到初中学段,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上来讲是不科学的。最后,研究视角的狭隘,当前学界主要是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视角展开,而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亦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借鉴,如何借助其它学科来助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做到三个结合: 结合新课标,系统地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新矛盾、基础教育的新任务和新形势,教育部已制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该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与之前的观点稍有不同。因此,今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指南,并结合新教材来开展多方面研究;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上升到立德树人的高度,通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考,注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研究可以从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个方面进行。在教方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可深入研究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实施,探讨活动型学科课程引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开展路径及其困境;也可从教学实施者从发,研究教师在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的方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纲是新一轮课程修订的最大亮点,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学法上学生如何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考的方面,目前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和学业质量的研究非常少,而评价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量表并开展实施,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考结合。 结合小初高,实现思想政治学科基础教育一体化。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段,但思想政治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而在基础教育中初中道德与法治需要达成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衔接这一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需要研制小初学科核心素养,并思考制定小初高学科核心素养衔接体制,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培育一体化。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论文

大学思政论文范文如下:

【摘要】人生的价值是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中创造出来的,而人生的意义更要靠自己在忘我的拼搏中去深刻体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人生的价值和追求人生的意义涵盖了我们的一生。锤炼道德品质和培养爱国情怀更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只有基于以上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才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迎接坎坷,面对挫折,直至通往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人生价值价值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社会价值道德品质爱国主义理想。

【正文】:

一、创造人生价值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括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实现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也表明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与社会属性息息相关,因此它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大学生对世界观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

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正确把握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达到某个目标,而在于保持一种奋进的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首先,它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往往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它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因为如果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种精神支柱。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的统一整体。

在人的社会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关的联系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从中我们获悉个人既不是单纯的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是单纯的就是目的,这个“必然的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辨证关系的基础。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因此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和社会的辨证关系,才能协调好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间的联系。锤炼道德品质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一脉相承。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以此为规范,不断地锤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大精深,令人推崇,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自爱”,“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上都是从仁爱精神出发,主张“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这些只是道德品质的某一些方面,但从中大学生应该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积极的爱国者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想必有人会说奉行爱国主义似乎离我们很远,甚至根本就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只需塑造理想人格就可以。

其实不然,如果人人都怀有这样一种思想,那么祖国靠谁来建设,何以发展?邓小平曾告诉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是啊,我们不应该过于局限自己的思想,应该有一种潜在的爱国意识,继而发扬成为一种精神情操。

爱国的行为何以体现呢?其实只需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爱国的行为更多的是从小事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频频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积极的爱国者。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我自从上大学以来,曾这样对自己倾诉:“本科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站。

我首先要感谢理想,是它无私地搭上了我这个曾经迟到的旅客,将我选上了这个站台,张望四周,只剩下寥寥几个同行者,而一些疲惫的旅客已打算出站了,可是我还要追赶下一个站台,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奋斗,奋斗……”这段立志文字就是我对理想的一个表白,也是我不断奋斗的催化剂。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1、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2、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3、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4、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浅探5、重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6、大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7、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8、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9、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10、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11、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和教学现状的思考12、对《大学语文》教材的认识与思考13、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14、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15、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16、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17、浅析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18、大学语文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19、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20、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

课程思政研究论文集出版

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出版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是通过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会议决定,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出版的。

可以发表的刊物很多,主要看你对期刊级别有什么要求。普通期刊像《科教导刊》《文教资料》等等刊物可以,核心的话可以发表《理论月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等刊物。

《都市家教》投稿邮箱:

微生物研究现状课程论文

微生物学论文 会计072 袁璐 060712224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21世纪的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微生物更是发挥了无可争辩的关键作用。 在整个生物界中,各种生物体形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微生物由于其形体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大共性特征:1. 体积小,面积大。这有效地增强了微生物的信息沟通能力,并由此产生其余四个共性特征。2. 吸收多,转化快。这个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3. 生长旺,繁殖快。它使得对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周期大为缩短,空间减小,经费降低,效率提高。4. 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对地球上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堪称生物界之最,其有益的变异后代可以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 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分布广,种类多这一特点,为人类在新世纪中进一步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既然微生物有如此的五大共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微生物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吃的酱腌菜,腐乳,米酒都是粮食用微生物加工后的产物;真菌类的灵芝,虫草可以治病,银耳、木耳、蘑菇、平菇是,美味佳肴,它们都属于微生物。再如微生物在工业上用于酿酒,生产调味品、酶制剂、有机酸等;在医药卫生上用微生物生产的抗菌素、生化药品,以及制成疫苗等等,在对人类的健康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农业上根瘤菌剂大大提高了豆科作物的产量,用微生物防止害虫,既杀虫又安全;在现在的能源开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上微生物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再到20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DNA功能的阐明,中心法则的提出,遗传工程的提出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微生物充当着重要的研究主角。由此可见,微生物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电脑先查些资料 然后根据题意展开联想 想象要丰富 才能得高分

什么时间要,专科本科。资料有一些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这种事情我不会帮你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