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煤炭学报执行主编

发布时间:2024-07-05 15:44:18

煤炭学报执行主编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话,动手实践能力很重要的。我就是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如果想做技术研发,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可以从单片机入手学习,自己多动手,如果条件满足的话可以选择一款单片机开发板,有利于快速掌握单片机知识,选择一些技术支持 好的,类似于吴鉴鹰单片机开发板。相对来讲本科和研究生差别比较大,本科做研发的少,做技术支持和售前市场或者售后支持的多,研究生做研发的多。从行业来讲,更是广泛,有去运营商的,比如移动、网通。有去外企的,比如西门子,朗讯,有去国企的,比如国家无线电测量中心,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的,比如华为、联想、中兴,还有去小公司做研发的。还有做公务员的,比如我同学硕士毕业后去了深圳福田区组织部。总得来讲,这个专业很不错,就业形式非常好

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研究所主要从事特种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理论、应用和控制方面的研究,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8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省部项目,依托这些项目、焦作矿务局合作开展矿井10KV供电技术,获《中小型矿井10KV直接下井供电》国家“七五”攻关重大项目资助,团队创始人袁世鹰课题组与煤科总院上海分院。出版专著(译著)14部。  2004年。包括直驱电机技术,高效节能电机开发: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3人:0223025300)”等多项国家。  2010年:60474043)”。  2005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重大项目、载荷3000kg第三代直线电机高速电梯产品化样机。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永磁直线电机多轿厢无绳提升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及其控制(61074095)” 资助,开始多轿厢垂直运输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2010年,获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多自由度直线弧形电机基础理论研究”资助,开始多自由度直线弧形电机理论与试验研究。  研究队伍,建成了PMLSM驱动的水平运输实验系统和三层楼高、载荷1300kg。  1989年获煤炭部煤炭科学基金“提高矿用直线感应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研究(9010809)”资助。在国家。培养博士6名,硕士生80余名。研究组在长期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了研究团队,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面临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的挑战,成为直线电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如果理论上和技术上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以该项目为题,袁世鹰、焦留成合作培养了全国较早、硕导王海星 博士、副教授、硕导司纪凯 博士、10KV防爆电机、电器研究(该项目1990年完成,1992年和1993年分别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载荷50kg“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矿井提升试验系统装置”。实现了“五无”新型提升模式,“在永磁直线电机提升系统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引自1998年全国直线电机年会纪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永磁直线电机整体建模与性能控制研究(编号、省部基金、攻关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下,完成“直线电机提升系统理论与控制”等国家、焦留成教授与陕西直线电机设备公司和铜川矿务局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矿用直线感应电动机研究,开发了矿用推车器等煤矿产品,被列为煤炭部“100推项目”之一、控制策略、优化设计、讲师张宏伟 硕士、讲师朱军  博士,是国内最早开展直线电机专题研究的单位之一。从九十年代开始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方面的研究、高效节能电机等方面做了创新性工作。荣誉所长,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导2人、硕导许宝玉 博士王福忠 博士、教授、硕导付子义 教授、硕导康润生 教授、矿山、建筑等领域。研究所成立于八十年代中期、最佳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油田、硕导艾永乐 博士、教授。袁世鹰教授以该项研究挂靠西安交通大学培养了第二名博士—汪旭东(2002年获博士学位)。  2003年,获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直线电机非正弦工程电磁场的整体预测研究(编号。国外主要研究的重点放在高层建筑的电梯方面。  1992年,研究所正式将直线电机驱动的矿井提升系统立项研究。  1993年获得煤炭部攻关项目“矿井直线电动机提升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编号:9410817)”。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线同步电动机提升系统的理论与控制研究(编号:69674021)和河南省攻关项目等多项资助,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成立了矿用电机及应用研究所,开始矿用电机和直线感应电动机理论和应用研究。  1987年袁世鹰。袁世鹰教授以该项研究挂靠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了第一名博士—焦留成(1998年获博士学位)。  2002年和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段式永磁直线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建模研究(编号、博导袁世鹰 教授、博导上官璇峰 博士、教授。  1998年建成了3m高。  1988年:412002200)”资助、直线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教材11部。  2006年与ASM国际一流芯片装备自动化公司开展合作研究,设计开发了多种直线(旋转)侍服电机。  2008年,获得“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称号。  2008年,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新型电磁泵电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资助,开始高效节能电机的研究开发。  2009年,获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数控机床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92102210359)”,开始数控机床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开发。  2009年,获河南省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重大项目“无绳提升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始开发PMLSM驱动的第三代直驱电梯产品化样机:“高效直线电磁抽油机技术及应用研究”资助,开始高效直线电磁抽油机技术与应用研究、副教授,国外提出了“直线同步电机驱动垂直运输系统”的构想。但是、省部级项目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袁世鹰 所 长、硕导荆双喜 教授、硕导吴尧辉 高工、讲师王少华 副教授李 辉 副教授王素玲 博士、副教授王国东 博士、副教授高彩霞 硕士、讲师张 展 硕士、讲师 过程控制研究室建设与发展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过程控制研究室成立于1993年。主要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优化工艺过程,研发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过程控制研究室,是河南省“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室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研究成果突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工业锅炉集散控制、玻璃配料生产线、黄磷配料生产线、水泥配料生产线、智能执行装置、电力系统监测监控等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解决了多项控制难题和关键技术,为工业过程自动化、矿山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作出了较大贡献。形成了和凝聚了一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每年在工业过程控制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15人。主要研究方向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智能控制与优化;被控对象特性分析;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系统与装置等。科研环境及试验平台拥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集散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试验系统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可满足日常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研究成果自成立以来,研究室成员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攻关等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项,教改项目20多项。完成项目成果鉴定30项,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术论文与专著研究室成员在《中国系统仿真学报》、《煤炭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煤矿电工手册》、《实用电工材料手册》、《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等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8部。 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是在原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2007年由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本实验室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电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瞄准控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前沿,开展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前沿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努力推广控制理论和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获取控制工程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将本实验室建设成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河南省和煤炭行业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实验室始终坚持以“瞄准基础研究前沿方向,突出原创性研究;面向工程,实现技术和集成创新”的指导思想。经过多年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已形成控制理论、工业过程控制、直线驱动系统及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特色和较大的影响力。目实验室总面积2000㎡,设备总价值1200余万元。拥有DCS集散控制系统、直线电机无绳提升系统、自主移动机器人、先进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平面三级倒立摆控制系统、PXI虚拟仪器、记录示波器、DL7480/TDS7254B高精度数字存储示波器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7名,其中教授12名,博士后3名,博士13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11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不同层次的纵向研究课题26项,企业工程项目25项,科研经费累计2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发表核心刊物以上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200余篇。实验室实行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设立负责学术指导的学术委员会,清华大学吴澄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确定实验室年度开放资助项目,研究开放实验室的长远发展规划、年度研究与开发计划等重大事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机制,设立开放基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攻关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研究院所和实验室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开展控制领域深层次的合作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获奖情况:近三年代表成果项 目 名 称 鉴定及获奖      主持人   时间  WJPL微机配料控制系统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8年  矿区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福忠  2006年  煤矿供电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中国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三电”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PMLSM无绳电梯的工业应用试验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汪旭东  2009年  基于小波理论的农网TBL_0TBL_0KV线路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福忠  2008年  总线型智能电动执行器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永磁直线电机整体建模与性能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袁世鹰  2008年  分段式永磁直线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建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王福忠  2006年  电机非正弦工程电磁场的整体预测研究  省科技厅鉴定,获国际先进评价  汪旭东  2007年  近三年专利成果  专 利 名 称  专利类型  设计人  专利号或申请号  交流电压表测量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发 明  董爱华    一种磁阻式磁力悬浮装置  发 明  汪旭东    一种带有磁力平衡机构的无绳电梯  发 明  汪旭东    一种无绳循环多轿厢电梯及其循环系统  发 明  汪旭东    带增力机构的钳式制动器  发 明  汪旭东    一种磁悬浮车  发 明  汪旭东    一种直驱式刮板输送装置  发 明  汪旭东    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  发 明  孙岩洲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仿真教学系统  实用新型  雷乃清  有轨电动伸缩门用弧形直线电机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  汪旭东    一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连锁保护智能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  王福忠  直驱式多罐车斜井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  汪旭东  遥控调度指挥装置  实用新型  雷乃清  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  实用新型  孙岩洲  200720089995.  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储能装置  实用新型  许孝卓  

毕建军,苏现波,韩德馨,等.2001.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煤炭学报,26(4):346~349

陈鹏.2001.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81~83

陈萍,唐修义.2001.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煤炭学报,26(5):552~556

程克明.1994.吐哈盆地油气生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9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石油勘探与开发,(3):10~17

戴金星.1980.我国煤系地层的含油气性初步研究.石油学报,1(4):27~37

戴金星,宋岩,张厚福.1996.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国科学(D辑),26(6):481~487

戴金星,洪峰,秦胜飞,等.2000.中国煤成气田分布规律.见:煤成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付少英,彭平安,刘金钟,等.200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研究.科学通报,(10):813~816

傅家谟,盛国英,刘德汉.1990.煤成烃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82~327

傅家谟,秦匡宗.1995.干酪根地球化学.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543~565

付晓泰,王振平,卢双舫.1996.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中国科学(B)辑,26(2):124~130

付晓泰,卢双舫,王振平,等.1997.天然气组分的溶解特征及其意义.地球化学,16(3):60~66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2003.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高校地质学报,9(3):373~377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2005.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科学通报,50(增刊1):131~137

郝琦.1987.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煤炭学报,(4):51~57

郝石生,张振英.1993.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石油学报,14(2):12~22

郝石生,黄志龙,杨家琦.1994.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洪峰,宋岩等.2005.煤层气散失过程与地质模型探讨.科学通报,50(增刊):121~125

胡社荣.1998.煤成油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184

黄第藩,李晋超,周翥红,等.1984.陆相有机质的演化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51~195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65~267

霍永忠.2004.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天然气工业,24(5):24~26

姜好仁,毛明陆,马财林,等.2001.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见:李文阳,马新华等.中国煤层气地质评价与勘探技术新进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6~35

李明潮,梁生正,起克镜.1996.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德汉,张惠之,戴金星,等.2000.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科学通报,45(4):346~352

刘洪林,王红岩,张建博.2000.煤层气吸附时间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石油实验地质,22(4)

刘洪林,赵国良,王红岩.2004.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和实践.石油实验地质,26(5):411~414

刘金钟,唐永春.1998.用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方法预测甲烷生成量之一例.科学通报,(43):1187~1191

刘俊杰.1998.王营井田地下水与煤层气赋存运移的关系.煤炭学报,23(3):225~230

卢双舫.1996.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121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等.1995.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中国科学(B辑),(25):101~07

卢双舫,陈昕,付晓泰.1997.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沉积学报,(15):126~129

马东民.2003.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8(4):291~295

宁正伟,陈霞.1996.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2):156~159

钱凯,赵庆波,汪泽成.1997.煤层甲烷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秦胜飞,唐修义,宋岩,等.2005a.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分馏机理.中国科学(D辑):19~28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等.2005b.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科学通报,50(增刊):99~104

秦勇,曾勇编译.1996.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秦勇,傅雪海,岳巍,等.2000.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古地理学报,2(1):77~83

桑树勋,朱炎铭,张时音,等.2005.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Ⅰ).天然气工业,25(1):13~15

宋岩,戴金星,李先奇,等.1998.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1):1~5

宋岩,王毅,王震亮.2002.天然气运聚动力学与气藏形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宋岩,柳少波,洪峰.2005a.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类型.见:宋岩,张新民主编.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

宋岩,张新民,等.2005b.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宋岩,赵孟军,柳少波,等.2005c.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科学通报,50(增刊):1~5

苏喜立,唐书恒,羡法.1999.煤层气的赋存运移机理及产出特征.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16(3):67~71

苏现波,陈江峰,孙俊民,等.200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苏现波,林晓英.2009.煤层气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20pp

孙斌,王一兵.2003.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见:李文阳等主编.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65~73

孙旭光,王关玉,金奎励.1999.基质镜质体成烃动力学特征研究.地质科学,(34):485~491

汤达祯,林善园,王激流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煤的生烃反应动力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1):328~335

汤达祯,桑树勋.2008.煤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控制机理.国家 973 课题研究报告(编号:2002CB211702)陶明信.2005.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科学进展.15(6):648~652

王纯信,郭国盛.1996.晋城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及地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2):154~157

王道钰,王德进.1984.生油岩与油页岩热解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数值计算.华东石油学院学报,(8):312~317

王凤国,李兰杰,徐德红.2003.华北地区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探讨.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2(2):88~90

王红岩,刘洪林,刘怀庆,等.2004.煤层气成藏模拟技术及应用,15(4):349~351

王会祥,黄第藩,李晋超.1986.陆相干酪根热解动力学研究.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有机地球化学与陆相生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45~256

王生维,陈钟惠.1995.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地质科技情报,(1):53~59

王生维,陈钟惠,张明,等.1997.煤储层岩石物理与煤层气勘探选区———以华北若干煤区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王铁冠,钟宁宁.1990.树脂体成烃的地球化学研究———兼论我国第三系树脂体成因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气资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2):1~8

吴俊.1993.煤微孔隙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储集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B 辑),23(1):77~84

杨申镳.1997.水溶性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姚艳斌,刘大锰.2007.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3):308~314

叶建平.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慧.2001.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煤炭学报,26(1):40~44

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主编.2000.中国煤层气地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群,杨锡禄.1999.平衡水平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煤炭学报,24(6):566~570

张胜利.1995.煤层割理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煤田地质与勘探,23(4):27~31

张胜利,李宝芳.1996.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中国煤田地质,8(1):72~77

张新民,张遂安,钟玲文,等.1991.中国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新民,庄军,张遂安,等.2002.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新民,赵靖舟.2008.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及分布,国家 973 课题报告(编号:2002CB211706)

赵庆波.1999.煤层气地质与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钟玲文,张新民.1990.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煤田地质与勘探,(4):29~35

Ayers J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ulletin,86(11),1853~1890

Ayers Jr W gas system,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ulletin,86(11):1853~1890

Braun R L,Burnham A K,Reynolds J and gas evolution kinetics for oil shale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 determined from pyroly-sis-TQMS data at two heating and Fuels,(6):468~474

Bustin R M,Clarkson C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1~2):3~26

Clayton J of coalbed gas—A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59~173

Collins R theory for gas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of the 1991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25~32

Cramer B,Poelchau H S,Gerling P,Lopatin N V,Littke released from groundwater: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s in northern West and Petroleum Geology,16:225~244

Croadale P J,Beamish B B,Valix methan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47~158

Ettinger I,Eremin I,Zimakov B,Yanvoskaya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and sorption prop-erties of ,45:267~275

Gan H,Nandi S P,Walker P of porosity in American ,51:272~277

Gayer R and Harris methane and coal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1~338

Kulander B R,Dean domains and domain boundaries in the Allegheny Plateau of West Bull,77:1374~1388

Langmuir adsorption of gases on plane surfaces of glass,mica and .,40:1361

Laubach S E,Marrett R A,Olson J E,et and origins of coal cleat a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2):175~207

Law B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ank and cleat spacing:impl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he Unin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Vol.Ⅱ:435~441

Levine J evolution of coal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for oil and B E,Rice D D(Eds).Hy-drocarbons from studies in Geology,38:39~77

Levine J of coal comp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albed natural of the 1987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Alabama,15~18

Liu D M,Yang Q,Tang D kinetics of coalification in Ordos Basin, Q, of fossil Netherlands,147~159

McKee C R,Bumb A C,Koenig R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Mountain Association of Geologist,143~153

Nodzenski and desorption of gases(CH4,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at elevated ,78:1243~1246

Reznik A analysis of the effect CO2injection on the recovery of in-situ methane from bituminous Journal,(24):521~528

Rupple T C,Grein C of methane on dry coal at elevated ,53:152~162

Schaefer R G,Schenk H J,Hardelauf H,et of gross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etroleum formation from Jurrassic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by means of laboratory Geochemistry,(16):115~120

Scott A R,Keiser W R,Ayers W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 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Bulletin,78:1186~1209

Scott A and origin of coalbed gases from selected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Alabama College of Continu-ing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222

Scott River Basin,Wyoming:An expanding coalbed methane(CBM) Bulletin,83(8):1207~1222

Tang S,Sun S,Hao D,Tang methane-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incipal target areas in North Geologica Sinica,78(3):724~728

Tremain C M,Whitehead N fracture(cleat and joint)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in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roaks of San Juan Research Institute GRI90/0014,(1):73~84

Tyler R,Scott A R,Kaiser W R,et geologic and hydrologic controls to coalbed methane producibilit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William Fork Formation Pisceans Basin,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Topical Report,GRI95/0532

Ungerer P,Pelet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edimentary ,(327):52~54

Vishnyakov A,Piotrovskaya E condensa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transitions for methane in slit coal ,4:207~224

Yee D,Seidle J P,Hanson W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from ,Tusa.,Okla-homa,203~218

Zuber M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27~45

煤炭学报的主编

毕建军,苏现波,韩德馨,等.2001.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煤炭学报,26(4):346~349

陈鹏.2001.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81~83

陈萍,唐修义.2001.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煤炭学报,26(5):552~556

程克明.1994.吐哈盆地油气生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9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石油勘探与开发,(3):10~17

戴金星.1980.我国煤系地层的含油气性初步研究.石油学报,1(4):27~37

戴金星,宋岩,张厚福.1996.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国科学(D辑),26(6):481~487

戴金星,洪峰,秦胜飞,等.2000.中国煤成气田分布规律.见:煤成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付少英,彭平安,刘金钟,等.200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研究.科学通报,(10):813~816

傅家谟,盛国英,刘德汉.1990.煤成烃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82~327

傅家谟,秦匡宗.1995.干酪根地球化学.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543~565

付晓泰,王振平,卢双舫.1996.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中国科学(B)辑,26(2):124~130

付晓泰,卢双舫,王振平,等.1997.天然气组分的溶解特征及其意义.地球化学,16(3):60~66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2003.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高校地质学报,9(3):373~377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2005.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科学通报,50(增刊1):131~137

郝琦.1987.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煤炭学报,(4):51~57

郝石生,张振英.1993.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石油学报,14(2):12~22

郝石生,黄志龙,杨家琦.1994.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洪峰,宋岩等.2005.煤层气散失过程与地质模型探讨.科学通报,50(增刊):121~125

胡社荣.1998.煤成油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184

黄第藩,李晋超,周翥红,等.1984.陆相有机质的演化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51~195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65~267

霍永忠.2004.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天然气工业,24(5):24~26

姜好仁,毛明陆,马财林,等.2001.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见:李文阳,马新华等.中国煤层气地质评价与勘探技术新进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6~35

李明潮,梁生正,起克镜.1996.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德汉,张惠之,戴金星,等.2000.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科学通报,45(4):346~352

刘洪林,王红岩,张建博.2000.煤层气吸附时间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石油实验地质,22(4)

刘洪林,赵国良,王红岩.2004.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和实践.石油实验地质,26(5):411~414

刘金钟,唐永春.1998.用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方法预测甲烷生成量之一例.科学通报,(43):1187~1191

刘俊杰.1998.王营井田地下水与煤层气赋存运移的关系.煤炭学报,23(3):225~230

卢双舫.1996.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121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等.1995.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中国科学(B辑),(25):101~07

卢双舫,陈昕,付晓泰.1997.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沉积学报,(15):126~129

马东民.2003.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8(4):291~295

宁正伟,陈霞.1996.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2):156~159

钱凯,赵庆波,汪泽成.1997.煤层甲烷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秦胜飞,唐修义,宋岩,等.2005a.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分馏机理.中国科学(D辑):19~28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等.2005b.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科学通报,50(增刊):99~104

秦勇,曾勇编译.1996.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秦勇,傅雪海,岳巍,等.2000.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古地理学报,2(1):77~83

桑树勋,朱炎铭,张时音,等.2005.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Ⅰ).天然气工业,25(1):13~15

宋岩,戴金星,李先奇,等.1998.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1):1~5

宋岩,王毅,王震亮.2002.天然气运聚动力学与气藏形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宋岩,柳少波,洪峰.2005a.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类型.见:宋岩,张新民主编.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

宋岩,张新民,等.2005b.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宋岩,赵孟军,柳少波,等.2005c.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科学通报,50(增刊):1~5

苏喜立,唐书恒,羡法.1999.煤层气的赋存运移机理及产出特征.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16(3):67~71

苏现波,陈江峰,孙俊民,等.200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苏现波,林晓英.2009.煤层气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20pp

孙斌,王一兵.2003.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见:李文阳等主编.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65~73

孙旭光,王关玉,金奎励.1999.基质镜质体成烃动力学特征研究.地质科学,(34):485~491

汤达祯,林善园,王激流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煤的生烃反应动力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1):328~335

汤达祯,桑树勋.2008.煤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控制机理.国家 973 课题研究报告(编号:2002CB211702)陶明信.2005.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科学进展.15(6):648~652

王纯信,郭国盛.1996.晋城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及地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2):154~157

王道钰,王德进.1984.生油岩与油页岩热解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数值计算.华东石油学院学报,(8):312~317

王凤国,李兰杰,徐德红.2003.华北地区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探讨.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2(2):88~90

王红岩,刘洪林,刘怀庆,等.2004.煤层气成藏模拟技术及应用,15(4):349~351

王会祥,黄第藩,李晋超.1986.陆相干酪根热解动力学研究.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有机地球化学与陆相生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45~256

王生维,陈钟惠.1995.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地质科技情报,(1):53~59

王生维,陈钟惠,张明,等.1997.煤储层岩石物理与煤层气勘探选区———以华北若干煤区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王铁冠,钟宁宁.1990.树脂体成烃的地球化学研究———兼论我国第三系树脂体成因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气资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2):1~8

吴俊.1993.煤微孔隙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储集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B 辑),23(1):77~84

杨申镳.1997.水溶性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姚艳斌,刘大锰.2007.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3):308~314

叶建平.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慧.2001.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煤炭学报,26(1):40~44

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主编.2000.中国煤层气地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群,杨锡禄.1999.平衡水平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煤炭学报,24(6):566~570

张胜利.1995.煤层割理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煤田地质与勘探,23(4):27~31

张胜利,李宝芳.1996.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中国煤田地质,8(1):72~77

张新民,张遂安,钟玲文,等.1991.中国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新民,庄军,张遂安,等.2002.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新民,赵靖舟.2008.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及分布,国家 973 课题报告(编号:2002CB211706)

赵庆波.1999.煤层气地质与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钟玲文,张新民.1990.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煤田地质与勘探,(4):29~35

Ayers J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ulletin,86(11),1853~1890

Ayers Jr W gas system,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ulletin,86(11):1853~1890

Braun R L,Burnham A K,Reynolds J and gas evolution kinetics for oil shale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 determined from pyroly-sis-TQMS data at two heating and Fuels,(6):468~474

Bustin R M,Clarkson C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1~2):3~26

Clayton J of coalbed gas—A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59~173

Collins R theory for gas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of the 1991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25~32

Cramer B,Poelchau H S,Gerling P,Lopatin N V,Littke released from groundwater: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s in northern West and Petroleum Geology,16:225~244

Croadale P J,Beamish B B,Valix methan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47~158

Ettinger I,Eremin I,Zimakov B,Yanvoskaya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and sorption prop-erties of ,45:267~275

Gan H,Nandi S P,Walker P of porosity in American ,51:272~277

Gayer R and Harris methane and coal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1~338

Kulander B R,Dean domains and domain boundaries in the Allegheny Plateau of West Bull,77:1374~1388

Langmuir adsorption of gases on plane surfaces of glass,mica and .,40:1361

Laubach S E,Marrett R A,Olson J E,et and origins of coal cleat a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2):175~207

Law B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ank and cleat spacing:impl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he Unin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Vol.Ⅱ:435~441

Levine J evolution of coal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for oil and B E,Rice D D(Eds).Hy-drocarbons from studies in Geology,38:39~77

Levine J of coal comp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albed natural of the 1987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Alabama,15~18

Liu D M,Yang Q,Tang D kinetics of coalification in Ordos Basin, Q, of fossil Netherlands,147~159

McKee C R,Bumb A C,Koenig R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Mountain Association of Geologist,143~153

Nodzenski and desorption of gases(CH4,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at elevated ,78:1243~1246

Reznik A analysis of the effect CO2injection on the recovery of in-situ methane from bituminous Journal,(24):521~528

Rupple T C,Grein C of methane on dry coal at elevated ,53:152~162

Schaefer R G,Schenk H J,Hardelauf H,et of gross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etroleum formation from Jurrassic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by means of laboratory Geochemistry,(16):115~120

Scott A R,Keiser W R,Ayers W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 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Bulletin,78:1186~1209

Scott A and origin of coalbed gases from selected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Alabama College of Continu-ing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222

Scott River Basin,Wyoming:An expanding coalbed methane(CBM) Bulletin,83(8):1207~1222

Tang S,Sun S,Hao D,Tang methane-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incipal target areas in North Geologica Sinica,78(3):724~728

Tremain C M,Whitehead N fracture(cleat and joint)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in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roaks of San Juan Research Institute GRI90/0014,(1):73~84

Tyler R,Scott A R,Kaiser W R,et geologic and hydrologic controls to coalbed methane producibilit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William Fork Formation Pisceans Basin,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Topical Report,GRI95/0532

Ungerer P,Pelet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edimentary ,(327):52~54

Vishnyakov A,Piotrovskaya E condensa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transitions for methane in slit coal ,4:207~224

Yee D,Seidle J P,Hanson W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from ,Tusa.,Okla-homa,203~218

Zuber M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27~45

周敏教授长期从事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生产运作与优化、企业战略与组织理论、物流与供应链等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完成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企业课题等20余项项目,在《管理科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共发表30余篇文章,其中,四篇被EI收录,三篇被ISTP收录,文章多次被他人引用;主编教材三部,出版专著两部。科研成果曾获煤炭工业部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2003年获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和河南省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些成果还分别获得市、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三等奖四次。周敏教授一直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指导博士生四名,指导并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0余名;曾讲授过《管理学》、《企业管理》、《运营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经济学》等课程和前沿性讲座;曾五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与质量奖。周敏教授现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产业经济与组织、生产运作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以及企业战略与组织。

煤炭学报科学编辑

创刊以来,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历届编委会及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学报》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显著,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列为矿业类第一名,一直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中的美国《工程索引》( EI )、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收录,总被引频次一直名列矿业类核心期刊首位。励精图治,《煤炭学报》于 1992 年和 1996 年分别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于 1999 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 2001 年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双奖期刊”; 2004,2007年分别入选第三、第六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多。煤炭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据2018年5月煤炭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中文信息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辑67人。煤炭学报主要刊载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建设、煤矿开采、煤矿机电工程、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煤炭加工利用、煤矿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煤炭学报青年编委

王家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煤炭行业放顶煤开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主任、采矿与岩石开挖工程研究所所长,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煤炭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材,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编委。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科技发展基金第八届孙越崎博士后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和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

第四届《煤炭学报》编辑委员会主 任 委员:王显政名誉主任委员: 范维唐 濮洪九副主任委员:钱鸣高王金华宁 宇赵学社刘峰田 会张玉卓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 斌 王 安 王 俭 王卫军 王恩鹏 王家臣 王继仁 王淀佐 卞正富冯 涛 曲思建 伍永平 刘建功 刘炯天 刘德顺 齐庆新 祁和刚 许升阳孙玉壮孙继平 李凤明 李建民 李晓红 李鸿双 杨仁树 杨更社 杨庚宇岑可法何学秋 邹友峰 宋振骐 张 群 张子飞 张建国 张铁岗陈清如武 强 范宝营金智新 周世宁 周国庆 孟国营 孟祥瑞 赵庆彪 郝传波姜德义 姜耀东 洪伯潜 贺天才 秦勇袁亮 顾大钊 凌 文 高雪梅郭敏泰 曹代勇 曹树刚 康立军 康红普 梁卫国 琚宜文彭苏萍葛世荣董书宁韩作振程桦 程远平 谢和平 缪协兴 颜事龙 潘一山 鞠文君编辑部主 编:刘 峰副 主 编:范宝营许升阳 朱拴成执行主编:许升阳编辑部主任:朱拴成编辑部副主任:毕永华执行编辑:韩晋平 毕永华 常 琛 王婉洁 张晓宁韩美玲 许书阁技术编辑:郑红瑞编委荣誉《煤炭学报》编委康红普、顾大钊、武强、金智新、凌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能源学会、安徽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中国力学会员、安徽省青联委员。现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后备人选、安徽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1 年入选淮南市首届“十佳科技创新人物”,2013年“安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为《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杂志编委,《力学学报》、《煤炭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人。赵光明教授积极投身煤炭一线,把握科技前沿,开拓创新,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勇攀高峰,成绩显著。现受聘为采矿工程安徽省A级重点学科成员、安徽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同时还被聘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现代矿山重点实验室、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人员。

煤炭学报编辑待遇

煤炭学报终审会退稿吗?不好说的,每一轮外审好像都有主编决审的过程,没有指向性,外审完之后的的状态就是主编决审,主编决审主要是将外审结果告诉你。主编决审的下一个状态应该是“决审完毕”。状态就有可能是“录用”或者“修完重申”、“退稿”、”增刊录用“、”转投到英文版“等一些列状态关键是,煤炭学报都是两轮外审之后,才进入主编决审,我有个师兄以前也是直接由第一轮外审进入主编决审,感觉很高兴,谁知,第二天就退稿了。不过他从投稿到退稿经历的时间短,就半个月。

3到5天审稿费的收取办法:每篇稿件收取200元。未收到审稿费的稿件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程序。3~5个工作日到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