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延边大学认定的省级期刊

发布时间:2024-06-30 23:30:17

延边大学认定的省级期刊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简介 汉语言文字学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起来的。汉语言文字学通过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等不同的角度对汉语和汉字进行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它们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还将为检验和充实普通语言学理论做出贡献,即为普通语言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创建于1955年,长期以来始终以汉语和朝鲜语本体研究为基础,以朝汉语言对比研究为特色,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内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之中。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当时唯一以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与研究为重点的学位点,199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1998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本学科所在学院2000年被国务院侨办确定为华文教育基地,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10个支援周边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基地之一。本专业创办的《汉语学习》杂志是国内重要的语言学专业核心期刊,另有不定期学术刊物《双语双文化论丛》,这两种刊物在国内外汉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对比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10人,另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本专业自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目前在校研究生78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社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1项,国家一般社科项目6项,国家教委项目6项,吉林省社科项目5项,其他项目15项。其中1项荣获国家级奖励,3项荣获省部级奖励。2000年以来,共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7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教材13部。 联系人:安国峰 联系电话: 学院、专业(拟招生人数)、研究方向 指导老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备注 008汉语言文化学院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6人) 01现代汉语 许红花靳雅姝安国峰金奉民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618语言学基础 4、824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1、000专业外语2、9051语言学原理 3、9052语言综合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古代汉语 王克平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618语言学基础 4、824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1、000专业外语2、9051语言学原理 3、9052语言综合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朝汉对比 黄贞姬安国峰姜美子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618语言学基础 4、825现代汉语与现代朝鲜语 1、000专业外语2、9051语言学原理 3、9052语言综合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参考书目 618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纲要》 , 叶蜚声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top 《语言学概论》 , 王红旗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top 824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 黄伯荣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top 《现代汉语》 , 胡裕树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top 《古代汉语》 , 王力 , 中华书局1990年后版 top 《古代汉语》 , 郭锡良 , 商务印书馆1999年后版 top 825现代汉语与现代朝鲜语 《现代汉语》 , 黄伯荣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top 《现代汉语》 , 胡裕树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top 《标准朝鲜语》 , 高永根 , 塔出版社1997年版 top 《朝鲜语语法》 , 崔明植 , 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top 9051语言学原理 《语法讲义》 , 朱德熙 ,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top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 陆俭明、沈阳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top 9052语言综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 陆俭明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top

延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该校汉语言专业请查看延边大学专业设置、录取分数情况。

我院于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该学位授权点又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在本授权点的引领下,2011年被评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又被评为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目前学院正积极争取增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省级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学院主办的《汉语学习》杂志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评选为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该刊物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研究现代汉语的专业学术期刊,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掐者上帝脖子 ,你好: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其前身为延边大学汉语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汉语言专业、对外汉语专业等两个本科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双语教学研究所、《汉语学习》杂志编辑部等在内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同时还是国家汉办设立的对外汉语教学重点学校和国务院侨办设立的华文教育基地等两个国家级基地和国家汉办设立的“HKS”考点。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是国务院首批现代汉语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目前学院正积极争取增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省级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学院主办的《汉语学习》杂志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评选为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该刊物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研究现代汉语的专业学术期刊,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其前身为汉语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汉语言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华文教育基地、《汉语学习》编辑部等在内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是国务院首批现代汉语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又是吉林省唯一省级对外汉语教学重点学院。目前学院正在积极争取增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省级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学院主办的《汉语学习》分别被中国社科院和教育部评选为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该刊物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研究现代汉语的专业学术期刊,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及教辅人员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1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3人。学院现有学生近300余人,其中国内学生(含硕士生)2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 学院既招收国内本科生、硕士生,又招收国外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华侨学生。培养的学生具有朝(韩)汉双语或多语兼通的特点。毕业生择业优势明显,分布广泛,并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硕士生或博士研究生。本学院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院正以崭新的风貌迈向二十一世纪。 我有同学在那边读书,实力非常不错,尤其有很多去韩国交换生的机会,很多学生读完后选择留日或者留韩了。你要的专业招生计划如下: 009汉语言文化学院)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2001现代汉语 1202韩汉对比 603古代汉语 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23语言学基础④425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复试 外语

云南大学期刊等级认定

目前,我国采用的两种主流分区方式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二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CR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改由科睿唯安发布)。SCI分区的主要依据是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因每年期刊的影响因子会有所浮动,将影响因子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也不够客观,且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对比,按影响因子大小排序,进行等级划分?1、JCR分区:汤森路透每年会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简称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8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每个区占比25%。2、中科院分区:中科院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18个大类,小类按照JCR的178个学科分布。然后将18个大类期刊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为4个区。即1区、2区、3区和4区,每个区占比不同。而我们国内常说的一区二区,指的就是中科院的分区。3、ISSN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法律依据:《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正式期刊每年只允许出版一期增刊。全国性期刊增刊由国家科委核批;地方性期刊增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商新闻出版局核批。批准件报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和当地新闻出版局备案。凡经批准出版的增刊,均需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期刊增刊许可证”。

不是,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不是核心刊名: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Law Edition)主办: 云南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CN: 53-1143/D邮发代号: 64-6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曾用刊名:云南法学会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时间:1987

北方民族大学认定的a级期刊

北方民族大学好啊,北方民族大学是国家部委直属,是一所很年轻的大学,但其力量当然不容小视.三峡学院只是地方性大学,差劲多了. 学校性质:重庆三峡学院是一所国立公办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高校代码10643)。 学校历史: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在重庆市万州区,其前身的万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万县教育学院,1994年3月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概况:重庆三峡学院随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应运而生,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 开设专业:重庆三峡学院现设有外语、经贸、工商管理、政治法律、民族学、化工、生物、体育、建工、中文、美术、数学、计算机、物理、电信、机械等涵盖8个学科门类的44个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 招生情况: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招收有国外留学生。 办学情况:学校已形成了以文、理为主,工、经、管、法、史、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与美国丹佛社区大学在美国丹佛共建了孔子学院。现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人。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783人,其中专任教师54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31人(其中教授61人),讲师2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230余人。学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外聘兼职教授55人(含院士4人),并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 硬件条件:学校现有土地1980亩(含新校区用地),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86万册,电子图书44万种,仪器设备总值5100万元。 科研情况: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500篇;出版学术专著200多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33篇;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0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转让成果23项。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唯一 一所设在民族自治区的民族高等院校,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占地面积65万多平方米,累计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一所新型民族院校,始建于1984年,1994年正式挂牌。全院目前共有学生8000余人。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文、法、史等7个门类。现有电子与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管理、文化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律、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材料科学等十 九个系和社会科学部、民族预科部。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历史学、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等33个本科专业。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国少数民族史、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硕士点。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兼顾成人教育、远程教育。 1997年以来,学院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艰苦奋斗,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在校生规模由1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8000余人,来自全国30余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5%,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占15%。教职工队伍由280人发展到现在的780多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170余人。校舍面积由3万平方米发展到26万平方米。教学设备由80多万元增加到5276万元。2000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合格评估。并在当年,被授予“全国绿化400佳”的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金融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新技术研究所等7个科研机构,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软科学项目等在内的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民族学类专业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学院在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设有电子出版物、多媒体等现代化阅览室,全馆实现电脑辅助自动化管理。计算机校园网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技术构造网络主干,与Internet、中国教育信息网实现连接。学院建有分析测试中心、数学建模、过程控制、PLC、EDA、网络技术、金融工程、会计模拟等30多个实验室,其中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建模及应用开放研究室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建院以来,学院面向陕西、青海、新疆、西藏、宁夏、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东、内蒙古、重庆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了32个民族的学生,为西部地区培养出了大批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在巩固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创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化建设,即“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一种理念;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一种精神;严格、创新、高素质的一种模式;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一种作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 为适应发展,迎接挑战,97年以来,学院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逐步探索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规律,适合民族学生特点的办学模式。 学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通过院内选拨培养、院外引进、兼职兼聘等多种形式加快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培养,吸引“名师”为我院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服务。学院还制定了引进两院院士、特聘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诚招天下英才。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成立了7个研究所,组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术群体,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整体科研和学术水平。97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软科学项目,取得突出成果。部分研究项目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起国内同行专家的关注。 近年来,学院不断扩大院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学术交流、人员交流、合作研究、学术资料与信息交流的活动逐年增多。学院常年聘请一些国内外学者来院任教、讲学。为发展民族教育和传播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学院自1997年来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现已有来自美、日、韩等国的留学生在本院学习、生活,并顺利通过了中国汉语水平高等考试(HSK)。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针对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精心选用教材、选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配备高水平的教师授课,确保留学生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Shaw大学、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第二外语工作室建立了实质性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德国联邦材料研究院、英国威尔士大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法国欧亚管理学院等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签定了合作意向或高层会谈纪要。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学校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学院继续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校内充满着活力与生机。跨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和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地为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民族教育新体制、新机制,继续探索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学院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与教育质量,学风校风特点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民族学院。

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特点,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相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这类刊物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制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A类期刊也并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在有些单位,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报刊也会被划为本单位的A类期刊,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获取刊物级别很简单,一般权威数据库中,以及期刊的官网中,对刊物的级别都有所体现,一般知网、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等平台都是非常权威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平台都是可以检索到期刊的详细信息的,期刊的官网需要作者稍加辨别,期刊真正的官网信息才可信,需要特别警惕仿制的假官网。

常见的国内刊物级别

有部级、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几类。发表难度是逐渐上升的,选择刊物不必刻意追求高级别,高级别刊物固然比低级别刊物要好,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发表的,比如核心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通作者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很难发表的。

刊物级别的选择首先要参考具体文件,职称文件或者学校的具体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件,了解清楚自己需要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再去做选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为原历史专业下开设的民族文化旅游专业方向。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已有5届专科、8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生共10个教学班计300余人。多年来,我们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巩固原有本科教学“强实践,重应用”的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民族旅游教育的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而创办的应用型专业,原为历史学专业下开设的民族文化旅游专业方向。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建成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校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方案分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3个模块。本专业立足西北民族地区,面向全国,走向国际,为少数民族旅游事业发展培养各类管理型人才。 本专业遵循“因材施教”的办学宗旨,逐步形成了厚文化基础,重民族特色,强实践应用的办学特色。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毕业实习已走出国门。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理念,具有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环境学、会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客源国概况、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礼仪、旅游英语、导游教程、会展及会务运作管理、旅游企业运营模拟等。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等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方面,一直名列学校前茅。我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逐步升高,尤其是在当今我国旅游事业的大发展时期,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有了更大的提高,许多毕业生在所在单位成为主管领导、业务骨干,或成为行业创业先锋。 本专业目前共有教职工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5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香港社会大学、中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学缘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但在各类期刊发表多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还完成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旅游学概论》也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1、已有6门课程建成不同级别精品课,70%的专业主干课已建成精品课程。 精品课级别课程名称备注省级旅游学概论 校级 管理学饭店管理 院级旅游地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资源学 2、确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主干课程建设。坚持“强实践、重应用”的特色,加强各环节的实践教学,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强化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①将相近或可以整合的不同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完成课程实践教学任务。②在毕业实习的环节中,改变原有的在旅游企业服务岗位顶岗实习的“高素质廉价劳动力”模式,要求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必须通过管理岗位见习、参加管理例会和轮岗等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力的培养。③加强实验室建设,打造优质实验教学环境和设施。2009年获得学校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257万元;2011年10月已将学校接待中心划归管理学院,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基地。3、科研、教研水平稳步提升 年度 项目级别 项目数 备注 3年 国家级 1 省部级 2 4、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 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多项目、多人次被抽测合格 教育部 2008年 成功举办“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与旅游人才培养”研讨会。 全区 2009年 获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 省级 获批校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 校级 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2010年 全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 2010年中国饭店业年会组委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立于2005年。该专业教师共承担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4项、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和北方民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7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非营利组织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发展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开发力度,建设校级精品课程一项,院级精品课程两项,与校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课程一项。此外,积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开设了办公自动化、摄影等课程。为了开阔办学视野,提升办学水平,实践教学方面,积极与校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课程、开展讲座等。教师经常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认知实践,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活动方面,举办了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模拟联合国大赛等多项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2008年以来,多名学生入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阿经贸论坛志愿服务工作。8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宁夏赛区二等奖。毕业生中,10%的学生考取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20%的学生考入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40%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30%的学生进入中小型企业。公共事业管理(110302)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就业方向:在公共部门(政府部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咨询公机构、企业单位及其他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行政管理专业成立于2010年,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研究、行政文秘与公文写作、会务会展策划等工作,并具备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公共领导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会计学、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管理学名著导读、行政法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电子政务等课程。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等领域。本专业2010年8月招生,2013年9月单独成立行政管理系,系内有教师7名,学生人数总数为300余人,学生品牌活动有“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公杯公务员全真模拟大赛”和“鸣翠湖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按照北方民族大学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强校、管理兴校“四大战略”,着力完成提高质量、提升水平、文化传承、条件保障“四大任务”,坚持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民族大学的目标,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培养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该专业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将接受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行政管理的基本应用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学生通过本本专业的学习,将具有良好的素质并掌握一般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我国科学研究、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 专业必修(核心)课程行政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与方法、公共组织学、中国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宪法与行政法、公共财政与预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应用统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方向的教师12名,其中博士4人,副教授5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专业建设,并投资300余万元,引进北森人力资源测评实践教学系统,建立人力资源测评中心,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以及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包括九大模块的测评内容(人力资源测评、公务员考试、旅游管理、人力资源案例、经济管理、电子政务教学、酒店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进行包括人才测评实验室、行为沟通实验室以及职业咨询与辅导室等。为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年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测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情景模拟观察实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含公务员面试)、公文筐测验、谈判能力测试、人员素质测评、行为与沟通模拟实验、领导力测验、演讲能力测评、企业招聘模拟流程实验等在内的教学、实验服务。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知识;拥有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组织沟通、协调和领导技能,办公室工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能胜任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并具备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工作分析、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法、员工关系、员工福利、人员素质测评、财务管理、会计学、领导学、社会心理学等。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率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搭建课程实践平台,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发起了“模拟招聘大赛”、“模拟培训师大赛”等集活动和课程实践为一体的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工作分析》课程中,学生与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建立了校企互动的教学环节,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本专业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规范管理、战略管理、绩效薪酬、招聘培训、员工关系等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并积极与业界相关单位进行合作。2010年10月,邀请宁夏2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召开“宁夏HR人才培养和发展状况研讨会”;2011年10月邀请4名北京职业经理人以我院(系)大学生成才为主题与大学生进行对话活动。我们还将业界专家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开设《力资源专业指导课》和《人力资源专题讲座》,传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该专业国内外学术交流稳步推进。2013年9月,天津商业大学林枚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的学术报告;2013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Tim Hatcher博士应邀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个年级的同学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就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人力开发的时代、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组织结构、组织沟通、组织文化、领导力、学习和培训、角色和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做了3场精彩的报告,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有效地激励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期间,蒂莫西·哈彻博士还专门与人力资源管理系老师进行了座谈,座谈的内容涉及教师培训、企业经验与高校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了教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热情和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考研率和录取率逐年稳步上升,年来,录取院校均为985或211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

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建校之初的图书馆十分简陋,并不规范。因此,学校于1991年投资建成了建筑面积为3115平方米的原图书馆。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图书馆已不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2004年9月在学校成立20周年之际,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4961平方米,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内装有门禁和安防监控系统,配有专职保安保洁人员。各书库及各阅览室采用开放式布局,宽敞明亮,实行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自建校以来,随着学校的较快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馆藏文献资源也日渐丰富。文献资源建设主要以学校的学科建设为依据,并已逐步形成了以“回族学”和“西夏学”为特色的馆藏体系。截止2011年12月31日,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20万册,馆藏电子文献总量92万册。馆藏纸质文献中包含了历年累计入库的过刊合订本和购入的晚清、民国年间的期刊、报刊影印本二万多册。2012年订阅中文期刊1823种,外文期刊101种,报纸100种。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与宁夏高校共建共享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Springer(斯普林格)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另外还购置了万方数据资源、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名师讲坛、方正Apabi(阿帕比)教学参考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多种电子资源。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科技查新、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2012年,图书馆投入使用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提供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服务,先进的RFID技术与汇文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为图书馆实现“一站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每天24小时的运行大大延长了服务时间,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使读者服务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为积极探索读者服务新模式,图书馆成立了学科馆员服务团队。该团队8名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负责我校17个学院的学科服务工作,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本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与学术带头人和学科专业教师进行联系、合作,负责该学科专业的资源建设,提供相关学科专业的资源导航,并有针对性的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提供给读者,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真正发挥图书馆与学院之间的桥梁。 2012年,图书馆深挖潜力,为研究生搭建了一个集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自主学习空间,即“Information commons”,该自主学习空间经过特别设计,提供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了互联网络、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形式),支持读者的互动、研讨、交流、协作、学习与研究。在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很好的培育读者信息素养,提高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意识。2013年,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获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期刊认定二级期刊

期刊分级方式有多种,掌握期刊级别划分对教学科研人员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而我们经常听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的说法,二级期刊如下定义:

按照这种分法,核心期刊为一级期刊,普刊即为二级期刊。看其主管单位。 部级单位主管的,就是国家级,比如卫生部、教育部等等主管的刊物,就是国家一级,中国xx集团、中国xx学会主管的,就是国家二级。

识别正规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印有CN(HK)或CNXXX(HK)/R这是国内不法分子欺那些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读者而编造的国内刊号.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国内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国家机关主管单位(不是什么中国/中华XX协会),并有详细的编辑出版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期刊只有国际标准刊号或乱造的国内CN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

综上所述,在世界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力的的并且有国内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的国际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可以用于作者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可能不会被承认的.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没有意义,至于如何抵制这些“非法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内新闻出版部门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大家不要上当,学会识别非法期刊.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

11.北京市 12.天津市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47.备用号 48.备用号 49. 备用号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家规定,如果在异地办刊并出版,也是属于非法出版活动.如果投稿朋友们发现不在以上地区编号的期刊应该可以对照判断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是由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中文学报。本刊为全国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已被CA、AJ、ZR、CABI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和国内许多权威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多年来连续获得省内外多项奖励,是河北省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和全国优秀高校学报。

我告诉你 要去B座五六楼(西校)理学院机房 步骤如下:1。桌面上有个图标,叫切换校园网,双击然后等会出来程序了,选择校园网选项,然后看到切换成功字样;2.上农大官网,右侧有个期刊检索的链接,单击它,进入了cnki的界面;3.该页面左上角有个登陆框,什么也不填,直接单击选择IP登陆,然后在跳出的页面上单击选择新版入口,就进入了可下载的搜索状态打了这么多 多给点分吧

只能在学校上学校的内网才能用,在农大的主页上有链接。。

兰州大学期刊认定

是985也是211

其实刊物只有普通和核心之分,那里来什么国家级省级,都是评委会为了方便他们自己弄出来的。要发论文的找我

两个小区城关校区在兰州市中心榆中校区在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

兰州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为本部校区和榆中校区,本部校区地址为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榆中校区地址为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并以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强、办学成绩突出,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学校所在地兰州居大陆腹地、处黄河上游、为西北重镇、乃山水美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是兴学育才上选之地。

校园面积3,亩(不含未办理土地证的面积),建有2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本科生19,510人,硕士研究生10,773人,博士研究生2,180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59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28人,专职管理人员805人,在站博士后131人,其中师资博士后27人。教授等正高职546人,副教授等副高职719人,临床医学教授112人,副教授249人。研究生导师1,6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2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99人。两院院士15人,“”特聘教授11人,“*”领军人才10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青年项目人选6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人选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29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7人,甘肃省领军人才8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

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5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2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高校精准扶贫智库,3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兰州大学是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100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特色专业。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后有14位校友当选为院士。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

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立足西北特色,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部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余部。2016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47篇,排名全国高校第39位;2007-2016年发表SCI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次,排名全国高校第24位。2017年11月,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2016年第126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1位(2016年第13位)。其中 化学排名全球第39位(2016年第53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0位(2016年第26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4位(2016年第15位);地球与环境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24位(2016年第3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9位(2016年第10位);生命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98位,国内高校排名第37位(2016年第37位);物理学亚太地区排名第48位(2016年第8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2016年第29位)。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