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海边的卡夫卡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4 04:18:54

海边的卡夫卡论文题目

村上春树(むらかみ はるき ),日本现代小说家,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1年在日本畅销1500余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1955年4月,入西宫市立香栌园小学就读。身为国语教师的父亲有意识培养村上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他却始终未能入道,相反对西方文学却情有独钟。1961年4月,入芦屋市立精道初级中学校就读,然而这位读书少年却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进入中学后,村上常因不用功而挨老师的打。后来他承认当时自己内心相当叛逆,“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读高中后村上的逆反心理更严重了,整日和女生厮混,抽烟、逃课,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个“问题少年”。但村上的文学素养很高,他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村上疯狂地迷上了爵士乐,常常饿着肚子将午餐钱省下来买唱片———他对爵士乐的痴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1964年4月,入兵库县神户高级中学就读。1967年18岁,听从父母劝告,准备考国立大学。经常去芦屋图书馆。1968年4月,到东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在目白原细川藩邸的私立宿舍“和敬寮”寄居半年,后退出。后来迁往练马区寄宿。距离最近的车站是都立家政,几乎不去学校,在新宿打零工,其余时间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1969年4月,《问题只此一个,没有交流68年电影观感》在《早稻里》发表。后迁入三鹰市一间宿舍居住。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村上春树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高桥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决定厮守终生。1971年,22岁的村上决定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小夫妻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1974年25岁,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越来越顺利。1975年3月,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美国电影中的旅行思想》。1979年,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起了写小说念头,随后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制”。6月,《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7月,《且听风吟》由讲谈社印行。1980年,在涩谷区千驮谷一边经营酒吧,一边从事创作。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移居千叶县船桥市。3月,发表《纽约煤矿的悲剧》(载于《brutus》)。4月,发表《袋鼠佳日》,由此至1983年在该刊发表系列短篇。同年开始作为编委参与《早稻田文学》的编辑工作,为时一年半。1985年10月,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1986年移居神奈川县大矶町,10月,在意大利罗马滞留10日,后赴希腊。1987年1月,留居意大利西西里岛。发表波尔短篇译作《文坛游泳术》(载于《文学界》),《“the scrap”怀念80年代》由文艺春秋社印行。2月,留居罗马。3月,赴博洛尼亚。4月,赴法国的科西嘉岛和希腊的克里特岛旅行。6月,回国。7月,波尔短篇译作集《世界尽头》由文艺春秋社印行。9月,重赴罗马。10月,参加雅典马拉松赛。1988年2月,发表《罗马哟罗马,我们必须准备越冬》(载于《新潮》)。3月,赴伦敦,翻译托尔曼的《忆伯父》,由文艺春秋社印行。4月,回国。回国后取得汽车驾驶许可证。8月,返罗马,同摄影师松村遇三结伴赴希腊、土耳其采访旅行。先去希腊东北部阿索斯半岛上建有希腊正教修道院的圣可索斯山,之后驱车由伊斯坦布尔进入土耳其,用21天沿国境线绕土耳其周游,途经黑海、苏联、伊朗、伊拉克国境、地中海、爱琴海,最后折回罗马。1989年4月,发表《雷蒙德的早逝》(载于《新潮》)。5月,赴希腊罗得旅行。6月,发表《电视人的反击》(载于par avion》)和《飞机》(载于《eureka》)。7月,驾驶私家车赴德国南部、奥地利旅行。10月,回国,即赴纽约。1990年1月,回国。2月,在居住地涩谷区千驮谷目睹奥姆真理教竞选众议院议员的宣传活动。5月至翌年7月,八卷本《村上春树作品集1979——1989》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杰克·伦敦的假牙,突如其来的个人教训》(载于《朝日新闻》)。6月,叙写作为希腊、意大利“常驻旅行者”的体验并收有同阳子夫人的照片的《远方的鼓》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托尼·瀑谷》(载于《文艺春秋》)。1991年1月,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由于延长美国滞留期限,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内容为“第三新人”作品读解,副教科收为江藤淳的《成功与失落》。1993年7月,赴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塔夫茨大学任职。1995年3月,美国大学春假期间临时回国,在神奈川县大矶家里得知地铁毒气事件。6月,退掉剑桥城寓所,驱车横穿美国大陆至加利福尼亚,之后在夏威夷考爱岛逗留一个半月回国。8月《奇鸟行状录》第三部《捕鸟人篇》由新潮社印行。9月,在神户市与芦屋市举行自选作品朗诵会。1996年12月,独自采访东京地铁毒气事件62名受害者,每5天采访1名。2月,发表《第七个男人》(载于《文艺春秋》)。《奇鸟行状录》获第47届“读卖文学奖”。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村上春树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2009年,长篇小说《1Q84》 BOOK1 BOOK2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前往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的获奖感言。2011年,访谈录《和小泽征尔谈音乐》出版,并荣获第11届小林秀雄奖。2013年4月推出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该书在发售第7天发行量达到100万册。2014年4月18日,家村上春树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开始发售。

《海边的卡夫卡》并非一部单纯描写15岁少年成长经历的作品,在某种含义上,它已经构成了一个关于战后日本国家历史的影射和寓言。 离家出走后的卡夫卡是悲惨的也是幸运的。悲惨的是他终究难逃诅咒的枷锁。他在路上认识了樱花,他觉得她像他的姐姐,之后在卡夫卡遇到困难的时候,樱花给予他温暖,在梦里他经常她当做性欲的对象和她发生关系;他父亲被别人所杀,但他正好在那段时间晕了过去,T恤上还沾有血,他醒来时完全失去了那段记忆,他怀疑是自己杀了他的父亲;他在图书馆遇到了40岁的佐伯,佐伯的身事让他觉得她就是他母亲,佐伯又把他当做小时候死去的恋人,在一个晚上佐伯梦游去和他交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他的大恩人—大岛。大岛不但给予了他生活上的帮助,他恰到好处的回答给卡夫卡许多人生思考。 佐伯与田村家的长子是青梅竹马的恋人,15岁那年,恋人的离世促使她打开了入口石,试图以此让时光停滞不前,从而保持她与恋人的幸福。 可是命运捉弄了她,她的生命在揭开入口石那一刻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希望,没有热情,没有寄托,仅剩下一个躯壳,日复一日接受每天的空虚。一切对她来说都毫无意义,她活下来的唯一意义就是痛苦的记忆,其余就是等待死亡的来临。 一个依靠记忆活着的人是孤独而虚空的,时间在她面前丧失了意义,因此可以说,佐伯实际上已经死了。最终,她委托中田烧掉日记,也就是烧掉了她的记忆,烧掉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证明,最后离开了现实之境。 佐伯一直活在记忆之中,她的躯壳只剩过去的回忆。有些人一直活在过去,把过去当做自己生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失去了这一部分,人只剩下一个空壳。所以过分地执着于失去的事物,往往让人迷失当下的自己,所有东西都不可能一层不变吧,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 中田因小时候的迷离事件丢失了另一半灵魂,丧失了记忆和读写能力,大半辈子干了木匠,后来年岁的他找到了一份帮别人找猫的工作,是他杀了卡的父亲,最后他想找回原来会识字、普通的中田,他选择了死亡,选择了重生。看中田的前部分故事是很轻松的,他会和猫君讲话,他也很容易得到满足,一份美食就可以;他思考不了复杂的问题,一思考他就头疼。他是这样的简单而朴实。命运之神把他带到了一块石头前,他想找回另一半灵魂,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中田的选择,星野君找到了石头后,中田在睡觉中安静地死去了。 对于父亲的死,卡夫卡看上去不感到悲伤,也不为之遗憾,“就真实心情来说,遗憾的莫如说是他没有更早死去。”卡夫卡在缺少爱的环境里长大,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显得麻木不仁,而这种对于至亲离去的病态的漠视感,是人类罪恶的源泉之一。 战争的罪恶不就是人类对他人生命的轻视与践踏吗?杀猫人琼尼·沃克可谓就是暴力、战争的代言人,他不断地杀猫就是为了做更大的笛子搜集更大的灵魂,这里的笛子和猫的灵魂分别代表着战争和贪婪。当他要求中田杀死自己,中田不敢动手时,他又告诉中田“结束人的诀窍就是别犹豫。怀着巨大的偏见当机立断,此乃杀人的秘诀。”这就更加揭示了战争和暴行的动机。 正如村上春树在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田村卡夫卡君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开家门,投入到波涛汹涌的成年人世界中。哪里有企图伤害他的力量。那种力量有的时候就在现实之中,有的时候则来自现实之外。而与此同时,又有许多人愿意拯救他的灵魂。他被冲往世界的尽头,又以自身力量返回。返回之际他已不再是他,他已进入下一阶段。” 少年卡夫卡俄狄浦斯般的悲剧命运最终应验了,但同时他也兑现了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15岁少年”的诺言,返回了家乡东京。小说其实没有说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卡夫卡在生命的下一个阶段会找到他的意义吧。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或许正像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田村卡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无论文中的故事情节是多么的虚幻,但不可否认的是,《海边的卡夫卡》如实地道出了成长的苦闷、无奈、恐惧与好奇,足以引起我们的感动与共鸣。

分析:

小说《僵尸》在手法上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写一对男女半夜在墓地行走。男人突然像是“鬼上身”,面色一变的开始数落起未婚妻的不是来,铺天盖地滔滔不绝的贬损,最后男人脱皮变形,变成肉球追赶着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的女友。

下段写女友在梦中惊醒,惊魂未定的问男友,她耳朵里究竟有没有痣?男友的回答,正是她在梦里男友被“鬼上身”说出的第一句话,她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小说起名《僵尸》,是说男友在梦里变成了僵尸,也暗喻女主人公在听到男友的真心话后,内心逐渐变成僵尸。

小说很短,村上春树写这样一篇小说想说明什么呢?是女人的恐惧,由女人的自卑感和不自信而引发的婚前恐惧症,由想象竟真的变成了现实。

小说中男友数落女友的那种种不是,她大概也都是有的。这篇小说的奇妙之处在于这种恐惧先作用在女主人公的梦里,等她梦醒后梦里的恐惧又真实的发生在她与男友的对话中,这可太让人恐惧和绝望了。

在我们的现实婚姻中,两个人就是再亲密无间,有些话也是不能说出口的。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缺点和伤痛,别以为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就可以任意直说,亲爱的媳妇,我们这么相爱,你看我身上有什么缺点和毛病你说出来我现在改正。

等你真的张开大嘴哇啦哇啦毫无保留“当当当”的冲他数落完,你等着他现在改吧,他当时没削你就不错啦。

女人也一样,别骂自己的丈夫是猪,别说他不管家,不管孩子,不干家务,别骂他不能挣钱,一辈子没出息,别看不起他的为人处世,别骂他抽烟喝酒,性能力不行还偷摸搞破鞋。

你越说他不行,他还真就和你越不行,你越骂他搞破鞋,他还真就出去搞个破鞋。

而且开了头,你就收不住了,隔三差五因为一点小事你就想破口大骂他一顿,你这老公,这男人,八层也就废掉了。

俩人还一块过不?还一块过难听的话就别说出来,别恶语伤人。女人男人都记住,话骂出来就收不住,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千万别开这个头。

俩人越亲密,难听的话就越不能说。在小说结尾的现实里,因为女友好奇的一问,还是让男友说出了口,这给女主人公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抹去的,这些都属于人性中最灰暗的地带,最好别去尝试,别去触碰。

出自:

村上春树的《僵尸》

原文:

午夜,种种原因,一对男女走在墓场旁的小路上,这时传来重物移动的“吱嘎”声,两人面面相觑,男人笑笑说,大概是被风吹的。

可当时并没有风,女人环视四周,屏住呼吸,觉得气氛十分诡异,男人突然板起脸对她说:为什么你走路的姿势那么难看呢?

我,女人惊讶的说,你是说我走路的姿势有那么难看吗?

非常难看,好像外八字。

女人咬住下唇,她并没有反驳,她深爱这男人,他们下个月要结婚了,算了,她不想吵架。     而且,你耳朵洞里面,还有三颗黑痣。男人又说。

哦,真的吗,在哪一边?女人说。

右边啦,你右耳的内侧,有三颗黑痣,好俗气的痣。

你不喜欢痣吗?

我讨厌俗气的痣,世界上哪有人会喜欢那种东西。

她把嘴唇咬得更紧了。

还有,你的腋下常常发出狐臭,要是当初是夏天认识你的,就不和你交往了。男人继续数落。

她甩开被他牵着的手,哎,你太过份了!

你的衬衫领子脏了,你怎么那么不爱干净,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呢?

女人默不作声,她已经气的说不出话来。

对了,你为什么戴这种耳环呢?像妓女似的,妓女戴都比你有气质。还有你妈妈,简直像头猪,你们母女吃东西那副馋相简直和猪一模一样,狼吞虎咽的,还有你爸爸也很差劲,他是不是连小学也没毕业呀?

你既然那么讨厌我,为什么还要和我结婚呢?

男人根本没注意到她的问话,对了,还有你的逼,那真是太可怕了,松垮垮的,如果我是女的,长得那样松,我真要羞死了,我都根本没脸活下去!

女人只是茫然的呆立在原处。紧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她坐起身,环视四周,俩人正躺在湖畔旅社的床上,她觉得口干舌燥。男人抱着她是身体问,怎么啦,你做恶梦啦,你愿意说给我听吗?

我不想说。

还是说出来比较好,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

算了,我现在不想说。她抱住男人。

什么事?

我的耳朵说不定真的有痣?

痣,男人说,你是不是说你右边耳朵里面那三颗很俗气的痣?

她闭上眼睛,一直闭着。

扩展资料:

村上春树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出版两卷本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小说上卷命名为“念头显露篇”,下卷命名为“隐喻改变篇”。 该作品的中译本首印达70万册,由于预售反响不俗又进行了加印 。

村上春树于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出生不久,家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

其曾在著作《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中提到:“我生在关西长在关西,父亲村上千秋是京都一和尚之子,母亲村上美幸是船场一富裕商家之女,可说是百分之百的关西种。“受家庭熏陶,村上春树非常喜欢读书。

1955年4月,入西宫市立香栌园小学就读。身为国语教师的父亲有意识培养村上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他却始终未能入道,相反对西方文学却情有独钟。

1961年4月,入芦屋市立精道初级中学校就读,然而这位读书少年却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进入中学后,村上常因不用功而挨老师的打。

后来他承认当时自己内心相当叛逆,“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读高中后村上的逆反心理更严重了,整日和女生厮混,抽烟、逃课,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个“问题少年”。

但村上的文学素养很高,他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村上疯狂地迷上了爵士乐,常常饿着肚子将午餐钱省下来买唱片——他对爵士乐的痴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964年4月,入兵库县神户高级中学就读。

1967年18岁,听从父母劝告,准备考国立大学。经常去芦屋图书馆。

1968年4月,到东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在目白原细川藩邸的私立宿舍“和敬寮”寄居半年,后退出。

后来迁往练马区寄宿。距离最近的车站是都立家政,几乎不去学校,在新宿打零工,其余时间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

1969年4月,《问题只此一个,没有交流68年电影观感》在《早稻里》发表。后迁入三鹰市一间宿舍居住。

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村上春树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高桥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决定厮守终生。1971年,22岁的村上决定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

小夫妻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

1974年25岁,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

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越来越顺利。

1975年3月,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美国电影中的旅行思想》。

1979年,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起了写小说念头,随后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制”。6月,《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7月,《且听风吟》由讲谈社印行。

1980年,在涩谷区千驮谷一边经营酒吧,一边从事创作。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移居千叶县船桥市。3月,发表《纽约煤矿的悲剧》(载于《brutus》)。4月,发表《袋鼠佳日》,由此至1983年在该刊发表系列短篇。同年开始作为编委参与《早稻田文学》的编辑工作,为时一年半。

1985年10月,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

1986年移居神奈川县大矶町,10月,在意大利罗马滞留10日,后赴希腊。

1987年1月,留居意大利西西里岛。发表波尔短篇译作《文坛游泳术》(载于《文学界》),《“TheScrap”怀念80年代》由文艺春秋社印行。2月,留居罗马。3月,赴博洛尼亚。4月,赴法国的科西嘉岛和希腊的克里特岛旅行。

6月,回国。7月,波尔短篇译作集《世界尽头》由文艺春秋社印行。9月,重赴罗马。10月,参加雅典马拉松赛。

1988年2月,发表《罗马哟罗马,我们必须准备越冬》(载于《新潮》)。3月,赴伦敦,翻译托尔曼的《忆伯父》,由文艺春秋社印行。4月,回国。回国后取得汽

车驾驶许可证。8月,返罗马,同摄影师松村遇三结伴赴希腊、土耳其采访旅行。先去希腊东北部阿索斯半岛上建有希腊正教修道院的圣可索斯山,之后驱车由伊斯坦布尔进入土耳其,用21天沿国境线绕土耳其周游,途经黑海、苏联、伊朗、伊拉克国境、地中海、爱琴海,最后折回罗马。

1989年4月,发表《雷蒙德的早逝》(载于《新潮》)。5月,赴希腊罗得旅行。6月,发表《电视人的反击》(载于paravion》)和《飞机》(载于《eureka》)。7月,驾驶私家车赴德国南部、奥地利旅行。10月,回国,即赴纽约。

1990年1月,回国。2月,在居住地涩谷区千驮谷目睹奥姆真理教竞选众议院议员的宣传活动。5月至翌年7月,八卷本《村上春树作品集1979——1989》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杰克·伦敦的假牙,突如其来的个人教训》(载于《朝日新闻》)。

6月,叙写作为希腊、意大利“常驻旅行者”的体验并收有同夫人阳子的照片的《远方的鼓》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托尼·瀑谷》(载于《文艺春秋》)。

1991年1月,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1992年由于延长美国滞留期限,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内容为“第三新人”作品读解,副教科收为江藤淳的《成功与失落》。

1993年7月,赴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塔夫茨大学任职。

1995年3月,美国大学春假期间临时回国,在神奈川县大矶家里得知地铁毒气事件。6月,退掉剑桥城寓所,驱车横穿美国大陆至加利福尼亚,之后在夏威夷考爱岛逗留一个半月回国。

8月《奇鸟行状录》第三部《捕鸟人篇》由新潮社印行。9月,在神户市与芦屋市举行自选作品朗诵会。

1996年12月,独自采访东京地铁毒气事件62名受害者,每5天采访1名。2月,发表《第七个男人》(载于《文艺春秋》)。《奇鸟行状录》获第47届“读卖文学奖”。

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村上春树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

2009年,长篇小说《1Q84》BOOK1BOOK2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前往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的获奖感言。

2011年,访谈录《和小泽征尔谈音乐》出版,并荣获第11届小林秀雄奖。

2013年4月推出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该书在发售第7天发行量达到100万册。此书在当当网小说排行榜排名第95位。

2014年4月18日,村上春树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开始发售。据出版商文艺春秋介绍,新作接受预定,发行量达30万册。

2015年11月17日,村上春树获得安徒生文学奖。

2016年12月22日,村上春树最新首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由新经典文化推出。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时隔七年发售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作品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在接受《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试图忘记或者涂改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对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论文参考文献

我觉得读书可以一知半解,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一本书你一辈子都研究不透,那么如果你去研究一本没有用的书,时间都浪费了,那么你会错过很多。

爱伦•坡诗歌与神话故事 摘 要:爱伦•坡诗歌形式精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神话故事在爱伦•坡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体现了坡要追求的是一种“天国之美”,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关键词:爱伦•坡; 神话故事;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W•S•毛姆说:“爱伦•坡写下了美国前所无有的最美丽的诗歌……诗歌给予你的纯粹是美,它们的美是无与伦比的”。①在德国, 爱伦•坡吸引了尼采、里尔克、卡夫卡这三位文坛巨匠的重视。尼采把他看作像拜伦•缪塞那样的恶魔诗人,一个遭受折磨的伟大灵魂,说他试图逃离苦难的现实,在自己那块想象的世界中寻求避难所。里尔克盛赞他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卡夫卡同情他的遭遇,对他非凡的想象创造性深表崇敬。托马斯•哈代称赞坡第一个认识到英语在表达思想和创造诗歌韵律方面的巨大可能性。劳伦斯盛赞坡作品的心理深度,指出其作品深刻描述了现代人,尤其是神经质的现代人的心理瓦解的.神话”从辞源上讲,来源于希腊文的mythos,意思是“字”或“口头的语言”.而神话的总称则来源于希腊文的mythos+logos,希腊文中的logos是“故事”的意思.荷马和其他古希腊诗人都是在这些意义上使用mythos和logos这两个词的.权威的牛津字典对myth的解释是:“纯虚构的叙述性结构,通常包含超自然的人物,反映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般观念”。神话保留在思想中,终结于理性和信仰或游戏之间,它有着自己的生命。一切思考都以神话为源泉;悲剧家从神话中寻找他们的题材,抒情诗人从神话中寻找他们的形象。由于神话,神圣的事物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心灵的整个领域都向反思敞开;由于神话,诗歌才能变成智慧。文学评论家弗莱指出神话是一切文学作品的铸范典模,是一切伟大作品里经常复现的基本故事。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神话在文学中的地位更加显要,诗人文学家纷纷用神话故事作为创作素材,尤其是英美文学史上的那些经典诗人从乔叟到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丁尼生、雪菜、拜伦、朗费罗、艾略特、庞德等人,无一不从神话中获得灵感,撷取思想和题材,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譬如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弥尔顿的《失乐园》,济慈的《恩底弥昂》,雪莱的《阿多尼斯》,艾略特的《荒原》,庞德的《诗章》等等。因此,要了解诗歌必须追根溯源,提高文化素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爱伦•坡借用神话故事传说,结合幻想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构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神奇的艺术境界,创造出含义深蕴的艺术形象。展读他的诗集,随时都可以体味到弥漫于其间的象征意蕴和神秘的色彩。 其中突出的有《致海伦》、《安娜贝尔•李》、《乌鸦》等。首先:探讨神话故事与爱伦•坡诗歌的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众所周知,海伦在西方的文学史、文化史上一直是美的化身。《荷马史诗》尽情渲染海伦的美。在海伦的名字前面,常有描绘其美的一长串形容词。如“长袍飘飘的”、“白臂的”、“美丽的”等等。另外,作者对其美还大加赞叹:“她就像永生的女神”、“女人中的佼佼者”、“这个漂亮绝伦的女人”、“从高贵的睡房中走出香气四溢的海伦,她如同爱笑的阿佛罗狄忒一般灿烂柔和”。荷马对海伦的天生丽质的尽情赞美,使海伦已被抽象为西方文化里一个美的符号。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里曾这样写道:“看,海伦娜(按即海伦),为了她,那灾难的岁月,持续到这样长久。”其后,他又写道:“在我听到我的老师历数古代英雄美人的名字以后,我心中生出怜悯,仿佛又迷惑起来。”[2]诗人心中,海伦是被作为美的化身大加赞美的,字里行间,充满的是诗人的怜香惜玉之情。海伦是希腊神话中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爱伦•坡运用这个优美的动人的神话去追求诗歌的神圣美,写下了《致海伦》。“海伦,你的美在我的眼里,有如往日尼西亚的三桅船,船行在飘香的海上,悠悠地把已倦于漂泊的困乏船员,送回他故乡的海岸。早已习惯于在怒海上飘荡,你典雅的脸庞,你的鬈发,你水神般的风姿带我返航,返回那往时的希腊和罗马,返回那往时的壮丽和辉煌。看哪!壁龛似的明亮窗户里,我看见你站着,多像尊雕像,一盏玛瑙的灯你拿在手上!塞姬女神哪,神圣的土地,才是你家乡!” 全诗共分3节,第一节爱伦•坡把海伦所具有的美丽比作飘然而至的征帆,它载着身心疲惫的游子,轻柔地驶过芬芳地海面,重归故里,一种悠远,恬适的美感油然而生。第二节古典之美的化身在诗人的视域中渐渐地靠近,终于,诗人看到了“你典雅的脸庞,你的秀发,你神女般的风姿”,抒发坡心灵深处平静,安祥,犹如欣赏到“那往时的希腊和罗马,返回那往时的壮丽和辉煌。” 第三节诗人地视野又开阔起来,“看哪!壁龛似的明亮窗户里,/我看见你站着,多像尊雕像,/一盏玛瑙的灯你拿在手上!” 朴素的古典的遥远的美使人心中冉冉升起娴静纯洁之感,诗人不禁感叹,你就是灵魂女神,你一定是“来自神圣的土地,美丽的仙乡。”由此观之,是海伦的神话增加了爱伦•坡的诗歌魅力,是坡的诗歌使海伦的故事更具生命力。 读爱伦•坡的经典作品就在于经典作品中包涵更多的“过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更多的真理,感受更大的震撼。其次:探讨神话故事与爱伦•坡诗歌的 “天国之美”。 爱伦•坡在《诗歌原理》第14段中说:“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用诗来再现他和世人一样感知到的那些景象、声音、气味、色彩和情趣,不管他的感情有多么炽热,不管他的描写有多生动,我都得说他还不能证明他配得上诗人这个神圣的称号,远方还有一种他尚未触及的东西。我们还有一种尚未解除的焦渴,而他却没能为我们指出解渴的那泓清泉。这种焦渴属于人类的不朽。它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结果和标志。它是飞蛾对星星的向往。它不仅是我们对人间之美的一种感悟,而且是对天国之美的一种疯狂追求。”[ 3] 在《诗歌原理》里属于人类的不朽的解渴的那泓清泉是什么?远方还有一种他尚未触及的东西又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就是那远古的神话传说。爱伦•坡将神话与现实生活、神与人相糅合,构造一个似真是幻的也实也虚的诗意境界。如《安娜贝尔•李》:诗歌的大意是:很久以前,在海边的某一国度里,诗人与一位名叫Annabel Lee的少女深深相爱,尽管他们还是少年,但是他们的爱情却超出了常人之恋甚至是遭到天使的忌妒,天使借助寒风夺去了少女Annabel Lee的性命。但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与Annabel Lee的爱情却是神圣的、浓厚的、永存的。无论是天堂的天使,还是地狱的恶魔,他们可以夺去情人的性命,却不可以夺走他们彼此深深相爱的心灵。明澈的月光伴诗人梦见美丽的Annabel Lee , 闪烁的星光使诗人仿佛看见了Annabel Lee那双明亮的眼睛。每当夜幕降临,海潮涨起之时,诗人便来到海边情人的墓地,与其相伴,与她共眠,与她一起聆听那大海的涛声。诗人用词独特,以讲述神话的形式将读者带到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遥远的美妙世界。诗人用kingdom取代place,显示出他们的爱情故事神圣而不可侵犯。用“maiden”取代“girl”,更加使读者感觉到女孩的圣洁与纯真。用“sepulcher”取代“tomb”,给读者以神圣感和神秘感。用“soul”取代“heart”,使人感到其灵魂深处的哀恸。另外坡在《安娜贝尔•李》中借用“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是六翼天使的传说,来表达他诗歌里的“天国之美”。 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中的《以塞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即“SERAPHIM”,在《圣经》中译作撒拉弗,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共有三对翅膀。坡借助神话传说进行创作,不仅实他的一种艺术技巧,而且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中的积极因素,也是其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诗人向往的是一种理想的世界,而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神话恰好作为他们试图借助神的力量来改变现状的慰藉.又可以使其作品超凡脱俗、背离传统。神话故事使浪漫诗歌更具魅力。我们还可在《金星》一诗中品味爱伦•坡诗歌的 “天国之美”:“那是在仲夏之夜,是在夜半的时分:星星闪烁着淡光,各自在轨道运行;冷月比星星灿烂,星星是她的奴仆,她高高挂在天上,月光在海面飘忽。我举头凝望片刻,望她冰凉的月色;寒气袭人——于我太清凄——一朵白云飘去,好像一件寿衣,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你,高者的金星哟,你远在天河,你的光会令我更加珍惜。因快乐在我。就是你在夜空,所具有的那分端庄高贵,令我更加赞赏,是你遥远的星光,而不是冷月卑微的清辉。”(曹明伦 译)在希腊与罗马神话中,金星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维纳斯(Venus)是罗马人对她的美称,意思是“绝美的画”,在希腊神话中她叫阿弗罗狄忒(Aphrodite),意思是为“上升的泡沫”,因为传说她是在海面上起的泡沫之中诞生的。维纳斯拥有罗马神话中最完美的身段和容貌,一直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最高象征。她的美貌,使得众女神羡慕不已,也让无数天神为之着迷。在《金星》一诗中,爱伦•坡表达了对美神的向往和仰慕,倾诉了对天国之美的追求。爱伦•坡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我们,是由于它具有神话性质和拥有一种超凡的魔力或神秘性。爱伦•坡把悠久的神话组织在一首新诗里,在诗人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完成了诗歌的超凡之美。以《乌鸦》为例:《乌鸦》就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一个独居的青年正值失去心上人,在一个风雨的夜晚,夜一片漆黑,他追思冥想着死去的爱人,想用书本驱散内心的痛苦而不能。突然有微弱的敲门声,他鼓足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也没有,只有漆黑的夜。当再一次听到敲击声时,他打开了窗户,发现一只乌鸦站在窗边的雕像上。青年想借乌鸦冲淡自己的哀愁,乌鸦说“永远不(Nevermore)”;他想忘掉那失去的心上人,乌鸦重复说“永远不”;他想抓住那失去的心上人,乌鸦仍然回答说:“永远不”;他想赶走这只不祥之鸟,乌鸦还是重复着“永远不”……这种漠然的机械否定答复几乎使青年疯狂,乌鸦似乎成为他永不能实现渴望之象征,成为一个魔,“永远不”一直折磨着青年的心,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为了使乌鸦这个神话更加迷人,坡借用一个意象——雅典娜雕像。雅典娜本是一个古老的神祗,司掌的职能包括自然力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古代神话传说都与宙斯联系起来,雅典娜也成了宙斯的女儿。她的出生非常奇特,她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而是从宙斯的脑袋里跳出来的,宙斯便成了她的父亲。她在同尚武的海神波塞冬争夺作为后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雅典的保护神时获胜。她送给雅典人橄榄树,从此橄榄树成为雅典人的重要种植作物,也成为和平的象征。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她是聪明、勇敢和智慧的化身。众所周知,乌鸦,是一种极度不样之鸟。人们遇上乌鸦,总是避之则吉,缘于千百年来,它一直象征恶运和凶兆。然而坡却选择乌鸦创造又一个神话,―――气氛忧郁、阴暗,那一闪一灭的炉火,漆黑的夜空,从窗户中透出的幽暗灯光,乌鸦阴沉刺耳的叫声,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气氛,甚至诗本身也染上了浓浓的“神气”,被一种魔力所控制,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然而当一个独居的青年正值失去心上人在追问一个又一个问题时,她却保持了沉默,而是一只乌鸦给予了明确的答案,因而博得了智者的美誉。它发出的“永不复还”回答,是一个誓词――永远不要留恋过去,一个预言――永远不能忘记过去。这智慧的鸟儿就是才高命薄的坡自己,他的一部分;它从他沉沉睡去的身体飞起,从他桌上散乱记下的梦魇中飞掠而起,它就是他内心的冲动的精灵,他与万物神秘沟通的使者,现在它从他里面逸出,它将离去,“永不复还”。而正是乌鸦的神话表达了诗人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蕴涵了诗人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古人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中。(叶燮:《原诗》)。《乌鸦》诗的魅力便在于“含蓄无垠”结语:神话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学类型,是后世文学的土壤和源泉.首先,神话的创造,即创造神话的能力是思维过程所固有的,它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其次,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神话构成了文学得以产生的母体。第三,神话不仅能激励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它还提供了种种概念和模式,使得批评家能够用它们来释读某些特殊的文学作品。神话故事在爱伦•坡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体现了坡要追求的是一种“天国之美”,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参考文献:

乌鸦们宣称/仅仅一只乌鸦/就足以摧毁天空/但对天空来说/它什么也无法证明/因为天空意味着/乌鸦的无能为力。——卡夫卡乌鸦的毛其实不是纯黑色,而是黑中带有闪亮的深蓝及深绿。每当其在夕光中飞动,披光的身体往往被镀上一层金属的微弱色泽,我想,那就像一块生锈的铸铁,突然在空气中凝固,并企图打开它作为颗粒状态时的轻和慢。但铁锈已经不可能被祛除,它有一种胎记的意味,在羽毛的边缘把我们的注意力拽向铁的深处。古往今来,乌鸦出没在诗歌与哲学域界中的身影大体近似,因为它总是与濒亡、思想、不祥之兆有关。在我的视线里,乌鸦是异端的代词,是空气中的黑客,是黄昏的丈夫,也是天空的鸦片,它的羽翼仿佛经过熬制的忧伤,散着看不见的烟。因此,乌鸦也是管理梦境的酋长。但在成为这一管理者之前,乌鸦必须从低微的职位做起,比如报信,比如出任侦探等等。乌鸦是阿波罗的爱鸟,也是神的眼线,它喜欢撒谎的恶习使它蒙受了天谴——总是喝不到水,因此只能干叫唤。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丁,平时逗留于宝座,一眼就看到天界人间的众神、巨人以及人类的一举一动。奥丁的肩头停着两只大乌鸦,一只代表思想,一只代表记忆。这两只大乌鸦是奥丁的秘密侦探,每天都飞到人间刺探消息。这充分说明了乌鸦的阶级出身,而且在大洪水的传说里,它同样是肩负刺探情况的使命。因为《圣经》上主说:“因为人既是血肉,我的神不能常在他内。”对此,圣盎博罗削注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沾染了罪恶的血肉不能接受天主的圣宠。所以,天主为了要给人圣宠,一面召来洪水,一面命令诺亚进入方舟。在洪水退去后,诺亚先放出一只乌鸦。乌鸦没有飞回来,他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却衔着一根橄榄枝飞了回来。你看见水,看见木头,看见鸽子,你还怀疑它们的奥义吗?血肉犯罪的污染要浸入水中洗清,所有的大罪都在水里被埋葬。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木头上,为我们受苦难。按照《圣经》的记载,天主圣神是凭着鸽子的形象降临,赐予你灵魂的平安和精神的安宁。如果你恒心遵守天主的诫命和效法义人的榜样,那么,那只放出去不再飞回来的乌鸦,便是你的罪的象征了。” 这就意味着,乌鸦也被看作一个黑暗的比兴——乌鸦象征罪恶。这种观点,犹如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是很多人难以认同的,即使基督教义本身也在后来的演绎中作了某种补救措施。经文里记载着主命令乌鸦出任保育员的工作,“以利亚在小溪旁边,乌鸦作为他的传递者送食物给他”、“你要喝那溪里的水,我已吩咐乌鸦在那里供养你。……乌鸦早晚给他叼饼和肉来,他也喝那溪里的水。”因此,“神有没有送乌鸦喂饲以利亚?”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争论。这至少说明,被人们诅咒的乌鸦,仍然忍辱负重地默默为大义而工作着,就凭这一点,乌鸦的品德就很高尚。就这样,乌鸦在暗夜中淌着血液,乌鸦的血液有一种纯黑的忧伤和犹豫,它舔舐伤口。乌鸦的血液是承传的毒药,对于敌人也对于自己,它预示无数次晚安等于黎明的安息,无数次的死亡仅仅因为是睡去。乌鸦的血液是思想的水源,也是异端的第一推动力。谈到思想,就不能不说起乌鸦和猫头鹰两大家族,它们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嫌隙,已经追溯不到最初的源头。在我看来,它们都是思想的动物,猫头鹰在黑暗中高举炭火似的眼睛,巡视着事物的动向,它是为理性思想服务的;乌鸦则仿佛异端,以不计得失的嚎叫和反飞,来扰乱、来提醒常态中的异样发现。每每在猫头鹰成为思想的主宰以后,乌鸦就以铸铁摩擦的声音来驱赶前者过于自大的地盘,迫使其接纳另外的领主。这样的话,它们火拼互残的局势愈演愈烈,难以挽回。佛典《杂宝藏经》里就说,白天,乌鸦趁猫头鹰弱视,直捣巢穴,搏杀啃食。夜晚,猫头鹰乘乌鸦夜盲,追捉攫掠,开膛破肚。就这样一方畏惧白昼、一方怖怕黑夜,二十四小时杀气腾腾、血溅肉飞。这种地狱般的日子眼看着无有了期,身不由己卷入战事的鸟儿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濒临崩溃边缘。这种对峙的结果,不是乌鸦战胜猫头鹰的问题,而是异端往往是推进思想拓展领域的前锋,然后,它消失,它被诅咒,它被打入地狱,都是卫道士们接着要干的事情。东西方对乌鸦的叫声具有殊途同归的看法。古籍《埤雅》认为鸦见异则噪,故人唾其凶,说明并非乌鸦本身含有不祥,它不过看见异景而噪,人因它之噪而知有异物,于是唾之,所以唾者,非为鸦也,这样说来,倒也颇替乌鸦开脱,但是民间习俗,因袭至今,却明明是因为鸦啼不吉,所以厌之。但凡事总有例外,这种例外是否是来自于乌鸦的某种暗示,不得而知。作为异端显形乌鸦,也许我们只能倾向于这种臆测。西方人认为乌鸦带着特有的鼻音的响亮叫声很像“砍它!…砍它!…砍它!”的暗示,被美国鸟类学家奥都邦比喻为“竖笛走调的声音”。在我听来,应该是铸铁被异力断然撕裂的声音。干燥、坚硬,顽固,足以穿透事物的外壳和本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秘密教门是元末形成的白莲教。创立者茅子元一天在“禅定”时,因听到乌鸦叫声而豁然悟道,随口颂出四句偈语:“二十余年纸上寻,寻来寻去转沉吟;忽然听得慈鸦叫,始信从前错用心。”从此便同原来信奉的佛教净土宗决裂,创立新的宗门。他从佛经《大藏》中摘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编成《白莲晨朝忏仪》,创立“白莲忏堂”,“劝诸男女同修净业”,自称“白莲导师”,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活佛。这样,茅子元便从佛教净土宗分离出来,成了一个异端教派的教主。这种传说至少使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焦点,那就是,异端的乌鸦开启了异端思潮,而对乌鸦来说,这种使命是来自于上天的安排,还是来自于人禽的感应呢?这就不好说了。如果追溯更早,汉朝东方朔撰《阴阳局鸦经》时,对乌鸦的叫声谱系的研究就已经大体完备了。这也并非是故弄玄虚之举,因为我们可以发现,比如苯教就把乌鸦当做神鸟,它是传达神灵的旨意的,所以苯教徒常把乌鸦的叫声,拿来判定吉凶祸福。从《敦煌藏文写卷》的序言部分,同样可以找到类似记载:1. 乌鸦是人的怙主,2. 传递仙人的旨意。3. 藏北是牦牛之乡,4. 于该地之中央,5. 她传递神旨翱翔飞忙。这种鸟卜的方式,在被巫祝控制很长时期以后,已经深入民间。人们从乌鸦的叫声里感知的已经不仅仅是凶事,而是各种事情的优劣。乌鸦把陷入黑暗的一翼抽出来,双翅在黄昏的边缘展开,就像一面镜子的波纹,成为了一根甄别事物性质的温度计。乌鸦的预言总是准确的,理智的人只能接受,因为它扯起了真实图景的一角,不能不信。在圣徒图密善被杀的前几个月,卡庇托尔山上一只乌鸦高叫:“一切会好!”有人对这个征兆做过如下解释:“一只乌鸦在泰比亚岩巅?F噪‘一切会好’,它不可能说‘现在一切均好’。”据说图密善本人梦见自己背上长出一个金瘤,认为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预兆:他死后国家状况会比他在位时繁荣昌盛,不久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按照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的说法,读者读到全诗最后两节便会“开始把乌鸦视为一种象征,不过要到最后一节的最后一行,读者才能弄清这象征的确切含义——乌鸦所象征的是绵绵而无绝期的伤逝。 ”我们不妨再阅读一遍那最后的诗句:“照在它身上的灯光把它的阴影投射在地板;而我的灵魂,会从那团在地板上漂浮的阴暗被擢升么——永不复还!”这绝望中其实还有一点希望,乌鸦有意地抛下了一片羽毛的体温,我们将用它犁开更深的黑暗。佛洛伊德《梦的解析》曾提到说,梦中飞翔象征“性”,而鸟的描写是否也暗示潜意识中“性”的表白呢?雪莱的《给云雀》、济慈的《给夜莺》、爱伦坡的《乌鸦》都是作者唱出压抑爱的诗篇。那么,白雪公主躺在透明棺材时,三只鸟——猫头鹰、乌鸦、鸽子依照顺序来悼念她,似乎也隐含有潜意识的性象征?这样说来,乌鸦就是诗人苦闷的身体,它黑,是因为它梦想黑中的白肌肤;它金属般的叫,是因为它一直渴望穿刺万物的结果。联系到卡夫卡的话,我想说的是,乌鸦是天空亮出的底牌。古希腊神话影响了南欧洲早期文明的大部,传说太阳神阿波罗与格露丝相恋,派圣鸟去监视格露丝的操守,一天圣鸟看到格露丝与其他男子往来,以为她与其他男子有染,就回来向阿波罗报告,阿波罗一怒射杀了格露丝。而后证实格露丝并未和其他男子私通,阿波罗又怒贬圣鸟,令其洁白的羽毛变成黑色,这便是乌鸦的由来,乌鸦由此背上了欺的恶名。在英语中eat crow----意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不单在西方啊 中国传统文化还不是把乌鸦视为凶鸟曹操“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当时有个大臣就觉得不吉利 曹操一怒之下 杀了他主要是乌鸦喜欢吃死人肉,所以。。人们容易在感觉晦气的地方见到它,所以就觉得它是不祥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乌鸦能嗅出死亡或腐败的气味,并由此预言一个人的死,却不能预知人类的恶毒和诡计多端,以及这种恶毒和诡计多端所散发出的死亡或腐败的气息。在中国人心目中,乌鸦是不吉祥的动物,是报凶信的使者。如果某户人家将有灾祸,乌鸦便会栖息在门前的树上;如果某个朝代即将灭亡,乌鸦便会群集于华表之上———聒噪。相信科学的现代人认为,这是迷信,然而,真正迷信的永远是人,而不是动物。乌鸦只不过具有某种“特异功能”而已。我们对乌鸦的误解实在由来已久。可是在临国日本,神社密密的林子里,栖息着众多的乌鸦,早上呱呱地叫着,掠过天空,自由觅食,它们与神为邻,可谓神鸦。其实,将乌鸦视为神鸦在中国古代大有人在,宋人孙光宪就曾在一首《竹枝词》中写道:“商女经过江俗暮,散抛残食饲神鸦。”而近年来出土汉简上的一篇俗赋,名字就叫《神乌赋》。樱花之国的风俗,或许就来自中国。不仅如此,在中国最古老的浮雕上,乌鸦就已被描述为太阳中的动物,与之相对应的是月中玉兔。正所谓金乌玉兔。据说,从前太阳中曾有十只乌鸦,它们散发出大量的热能,几乎将人类晒死。后来有个弓箭手后羿,将它们射下九只,所以现在太阳里只剩下一只乌鸦。相传这只红乌鸦有三条腿,是西王母的信使,专司为西王母取食之职,同时又是周王朝的象征动物,因为周王朝认为自己如同太阳一样光辉而长久。在后来的文字记载中,人们还把乌鸦当作“孝鸟”。《春秋元命苞》就说,“乌,孝鸟也。”据说,这是因为乌鸦反哺的缘故。有一首童谣这样写道:乌鸦乌鸦对我叫,/乌鸦真真孝,/乌鸦老了不能飞,/对着小鸦啼,/小鸦朝朝打食归。/打食归来先喂母,/母亲从前喂过我。不知为何,人们对乌鸦的态度慢慢变了。理学家朱熹说:“乌,鸦,黑色,皆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诗集传·卷二》)其实,乌鸦与被誉为“吉祥之鸟”的喜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厚此薄彼,非得把乌鸦打入“丑恶”一类?是因为乌鸦饶舌,讲真话吗?实在让人弄不明白。德国有句俗谚,说是一只乌鸦不会啄掉另一只乌鸦的眼睛。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动物行为学大师劳伦兹进一步指出,一只驯养了的乌鸦,非但不会啄它的同类,更不会想到去碰你的眼睛。需要提防的永远是人。由此看来,乌鸦并非不祥之物。人们不是一直用“乌纱帽”来代表仕途吗?那些胸怀远大、野心勃勃的男人,哪个不想拥有这样一顶“帽子”呢?而那些爱美的女人,哪个不想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呢?其实,乌鸦并不在乎你的误解,你甚至可以继续误解乌鸦,对乌鸦的死继续吝惜你的同情,但请记住这样一句话:“诚实的乌鸦比虚假的喜鹊好。”

读书不能一知半解,应该理解透彻,华而不实到头了什么都不是, 最后哪个学校都考不上,还怎么去辩论啊!

海边的卡夫卡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这恐怕不是你的见解吧。。。o(∩_∩)o...

《海边的卡夫卡》小说由奇数章和偶数章两个故事交替展开,平行推进。

奇数章讲述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幼年时被亲生母亲遗弃,和父亲一起生活,身上背负着杀父、与母亲姐姐交合的诅咒。十五岁时独自离家出走,逃离东京,远赴四国。本意为了逃避父亲的诅咒,可实际却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了父亲的预言。

偶数章以中田老人为中心展开,童年经历“集体昏睡事件”,醒来后丧失了全部的记忆和读写能力,成为一个目不识丁、智力残疾的人。六十多岁时,莫名的遇上了一名叫琼尼•沃克的狂人,之后便开始了找回自我的旅程。两个故事互相平行,在最后交汇。除此之外,作品中还有以下几个人物值得研究:佐伯、星野、大岛。他们身上无一例外都有被现实世界损毁的因素,人性中自我缺失,但各自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着救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备感世界的荒谬、理性的无奈,而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国民实施的正是一种类似“集体昏睡”的精神催眠,使日本陷入战争的迷狂从而成为亚洲的战争罪魁,原子弹以空前强大的破坏力使日本遭受惨痛的创伤。《海边的卡夫卡》中荒诞离奇的“集体昏睡事件”恰是二战日本命运的写照。

1997年5月,经历了阪神大地震后的神户,连续发生了以儿童为目标的凶杀案,被媒体称之为“酒鬼蔷薇事件”。遇害的小学生的头颅被割下并置于学校门口,死者口中还塞有一纸声明,惨不忍睹的程度绝不亚于侦探小说和漫画情节,而凶手竟然是一个在初中就读的14岁少年。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凶手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处罚,8年以后获释,犯罪动机也未能公诸世人。

尽管村上本人并未谈及与认可《海边的卡夫卡》的创作与“酒鬼蔷薇事件”的直接关联,批评界仍然有人认为,中田被打的地方叫“木碗山”,“酒鬼蔷薇事件”的发生地点叫“坦克山”,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巧合。

村上春树写《海边的卡夫卡》时,闭关半年,早上4时半起床,伏案书写5小时,然后做运动,听音乐,晚上早睡,天天如是,绝无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边的卡夫卡

《海边的卡夫卡》——从沙尘暴逃离的你已不再是进入沙尘暴的你村上说:在这部作品中他想写一个少年的故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还处于软绵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此书主人公田村卡夫卡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亦如作者想要塑造的那样。卡夫卡君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十五岁少年,他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告诉自己"要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他生来就有被"命运"所困扰。不知说是"命运"困扰是否理解不当。但从我看来,父亲的诅咒"迟早会亲手杀死父亲,与母亲和姐姐交和。"深深地刻在了他的人生图画中,以至于他想逃离而又害怕,最终主动去完成诅咒,以为如此便可以摆脱父亲的诅咒。在这里,便让我想到那被命运所愚弄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命运终究无法逃脱。即使知道这诅咒而刻意逃离,熟知最后终究兜回杀父娶母,与母亲交和的命运。悲剧如他,知道事实后自我惩罚。《海边的卡夫卡》多少含有命运困扰之意,卡夫卡君想逃离而又无法逃离的诅咒,中田君的资格,所发生的一起的似乎都在命运安排之中而又出于安排之外。亦如中田君在冥冥之中跑去高松,打开入口石,找到甲村图书馆,等等。 作者以"卡夫卡"命名主人公,亦或是有两种含义。其一,卡夫卡者,乌鸦也。阿拉伯人称乌鸦为"预兆之父",见其往右飞为吉,往左飞为凶。日本古来视乌鸦为灵鸟,以其叫声占卜吉凶。乌鸦,可以说是悖谬这个意义的象征。从阿拉伯人视乌鸦为"预兆之父"上说,全文莫不淡淡隐含着命运安排之意。其二,《海边的卡夫卡》隐约叠印着奥地利籍犹太血统弗兰茨•卡夫卡及其作品的面影。正如布拉格人习惯以"卡夫卡式"比喻生活的荒谬。《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也有诸多荒谬:叫乌鸦的少年,憎恨父亲而离家出走而又返回父亲所留下的居所,精神上为男性而身体上为可以说女性的大岛,最爱儿子而又抛弃儿子的母亲,最爱母亲而又诅咒母亲的父亲,不知字之中田,与猫、石头共语沟通,天上掉蚱蜢与鱼,收集猫头的琼尼•沃克,入口与开口,现实与梦幻,坚定与彷徨…… 文章引子里用叫乌鸦的少年与"我"的对话开篇,叫乌鸦的少年并让了"我"想象很凶的沙尘暴,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暴在空中盘旋,无法逃离,只能径直跨入沙尘暴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暴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甚至没有时间,只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叫乌鸦的少年在"我"离家出走前的这番对话,亦是对"我"离家出走后将会遇到的事情做铺垫,亦是对十五岁的少年将经过锤洗,彷徨,困惑,犹豫的隐喻。叫乌鸦的少年说:从沙尘暴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的你。是吧,这句话也是对后面主人公将遇到的事情与成长、蜕变的一种概述吧。跟文章结尾"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都是有相联的,已经从沙尘暴中走出的你不再是跨入沙尘暴的你,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叫乌鸦的少年"在文中频频出现,开头结尾都是作用卡夫卡君与叫乌鸦的少年的对话,让人浮想联翩。"叫乌鸦的少年"是卡夫卡君内心的一面?抑或是卡夫卡君的影子?还是作者化身为"叫乌鸦的少年"而给予卡夫卡君建议忠告等。三方面或许都有,"叫乌鸦的少年"贯穿全文,作者化身为"叫乌鸦的少年"参与进文中,客观的对事实进行评价描述。如文中所说:你再也不能忍受让各种东西任意支配自己,干扰自己。你已经杀死了父亲,奸污了母亲,又这样进入姐姐体内。你心想那里如果存在诅咒,你就应该主动接受它。"叫乌鸦的少年"时时刻刻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的观察判断,冷静的诉说,仿佛看透了你的心,让人有一种时刻被盯视的凉意。或者说叫乌鸦的少年的言语太过于棱利准确,一针见血,才会产生丝丝寒意。"叫乌鸦的少年"同"乌鸦"一样,都是文中贯穿的意象,都是荒谬的象征。 关于写作特点方面,《海边的卡夫卡》的结构特点也甚是独特。简谈下自己粗读此书后所归纳的写作特点。 其一,文中第一、二、三人称随意切换。 卡夫卡君的篇章大多是卡夫卡君的自述,第一人称居多。当文中需要"叫乌鸦的少年"出现的时候,便运用重复上一句话,改变人称,而转换至第二人称。如: 然而我也十分清楚自己哪里也去不成。 "然而你也十分清楚自己哪里也去不成。"叫乌鸦的少年说到。 你抱了佐伯,在她体内射精,好几次,她都予以接受…… 又如: "因为我已经决定了"我说 。 "因为你已经决定了"叫乌鸦的少年说。 你再也不愿意让各种东西任意支配自己、干扰自己…… 文中常用重复上一句话,改变人称来转换。渐而引出叫乌鸦的少年那冷静客观的话语,与叫乌鸦的少年与卡夫卡君的对话。 在中田的篇章那一部分,作者多用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叙述。而且人物对话独特。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亦如中田君的不普通与星野君的性格特点。 其二,心理独白,注重人物心理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在卡夫卡篇章,作者并没有过于注重卡夫卡君的人物形象外部刻画,而侧重内心独白。着重卡夫卡君的心理刻画。如: 我闭目合眼,释放全身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征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感触。它从眼睛里溢出,顺着脸颊淌到嘴角停住,在那里慢慢干涸。不要紧的,我对自己说,仅仅一行。我甚至觉得那不是自己的泪水,而是打在车窗上的雨的一部分。我做了正确的事情么? 文中卡夫卡篇章多用此类独白式文体。这类独白自述式文体能更加体现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内心的声音。彷徨,困惑,犹豫。显现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甚至没有时间的沙尘暴中一步一步前行的十五岁少年的内心路程。不得不穿越的沙尘暴,将会让少年成长、蜕变,不再是进入沙尘暴时候的少年,而是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这种表达方式且让我想到了郁达夫的《沉沦》。郁达夫那类自述独白式的揭示亦能容易体现出心路历程与难以诉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与体验,与主人公的成长、蜕变。 其三、荒谬,奇特的想象,不可思议的构思。一个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一个智障老年的不普通。文中充满着荒谬、奇特的想象。如年少突然昏迷的中田君醒后丧失了所有记忆甚至识字能力、与猫和石头交谈、天上掉下蚱蜢和鱼 、入口与开口、活灵、世界的边缘、收集猫头的琼尼•沃克……等等。这一系列荒诞离奇的事情,而又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些荒谬奇特的想法又不脱离"卡夫卡式"的荒谬。 其四、双线结构,并交叉与结尾。文中用章与章之间轮换描写田村卡夫卡君与中田君两个主人公的故事。奇数章与偶数章两条线索。双线同时展开,而双线并不无联系。在前面的描写中潜在着游丝般的联系,而知道最后中田去到高松,找到入口的石头,打开入口,找到甲村图书馆,完成任务死去;卡夫卡君探索森林,进入迷宫般的的森林深处,跨入世界的边缘,逃离世界的边缘,返回现实,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在最后两条线索交叉爆炸,分别刻画了一个故事的两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事进行描写。 同时,卡夫卡篇章多用写实手法,而中田篇章多用幻想的手法。多离奇独特事件。 其五、在人物方面,人物数量及关系简单,人物刻画简单且人物形象鲜明。作品中人物为数不多,但是每个人物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亦如卡夫卡君,作者虽未刻意刻画,却可以从他的内心,他的爱恨情仇而窥睨其性格。 暂且写至此吧。

1、《海边的卡夫卡》叙述了一个十五岁离家少年与一个名叫中田聪的人的经历,两个角色作两条线索来写,而且两人自始至终未曾相遇。少年化名“田村卡夫卡”,从东京中野区的家里出逃,一直到了四国的高知县;中田聪在1946年,也就是在读小学时遇到奇怪事件昏迷后丧失了记忆和读写能力,因此大半辈子碌碌无为,直到六十岁这年,有了一次奇异的经历。2、《海边的卡夫卡》描写了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田村卡夫卡一段远走异乡的神奇经历,小说的场景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反复切换。村上春树以其独创的逻辑语言,摧毁了梦与真实、现实与超现实、此世与彼世之间难以攀越的高墙,填平了横亘于人世与异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3、《海边的卡夫卡》文本,延续了村上春树一贯的虚构的故事设定,却又深刻地投射出现实社会的影子。更多关于海边的卡夫卡讲的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论文题目简介卡夫卡

提供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一)、语言学方面: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10、汉语的借词二)、现代汉语方面: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2、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3、ΧΧ作家(或 ΧΧ作品)语言研究4、网络汉语研究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8、词典适意研究9、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三)、汉语的优点和缺点:1、汉字和汉文化2、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3、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4、部件研究5、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6、如何整理异体字7、如何整理异性词8、规范汉字的研究9、汉字的前途10、“修辞与语境”浅谈1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1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13、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1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1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16、谈“成语的活用”17、谈“叠用句”18、谈“四音节语音段落”19、谈“比喻”四)、古代汉语方面: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7、古代汉语“之”(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五)、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5、论穆旦的诗6、论钱钟书《围城》7、论贾平凹的散文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9、论余华的小说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12、舒婷诗作简析13、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15、评铁凝的《玫瑰门》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22、《我与地坛》文本细读23、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24、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25、我读海子的诗26、重读寻根小说27、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祺笔下的昆明”、2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六)、中国古代文学方面:1、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2、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3、论《诗经》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5、论《诗经》中的战争诗6、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7、论《诗经》的讽刺艺术8、孔子与《诗经》9、《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10、《诗经》与楚辞(词)比较论11、楚文化与楚辞12、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13、论屈原的人格美14、论《离骚》的艺术构思15、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16、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17、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1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19、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20、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21、李白山水诗研究22、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23、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24、刘禹锡咏史怀古诗25、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中对比研究)26、宋人咏物词(诗)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27、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28、《琵琶行》29、关汉卿的杂剧创作30、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31、《西厢记》32、《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33、汪道昆之短剧34、徐渭(谓)的《四声猿》35、汤显祖36、孟称舜37、沈自徵(徽)之剧作38、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39、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40、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41、论《水浒》的人物(任务)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42、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43、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44、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5、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魁)形象的艺术特色46、论王熙凤形象47、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48、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七)、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2、《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3、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4、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5、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6、《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7、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8、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9、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10、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八)、中国古代文论方面: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4、“发愤(奋)著书”说综论5、“文学自觉”说新探6、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7、《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8、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9、李渔戏曲理论研究10、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九)、西方文论方面:1、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3、论(译)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4、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5、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述6、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7、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8、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9、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0、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11、论泰纳的文艺思想12、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1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14、从叔本华到尼采15、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16、精神分析学和艺术学17、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18、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十)、比较文学方面:1、李白咏(泳)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2、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3、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4、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5、钱钟书论“通感”6、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7、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十一)、美学方面:1、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2、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3、美感特征简析4、论审美想象5、论悲剧与崇高6、论艺术的美学意义7、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注意)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8、论审美鉴赏的创造型9、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10、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呵呵,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十九世纪末,但主要创作期是在二十世纪,所以通常是把他看作二十世纪的作家。他与乔伊斯和纳博科夫并称二十世纪文学三巨匠。其生前默默无闻,作品在其死后享有世界声誉。尤其被现代派小说家和评论家推崇,如果说像米兰·昆德拉这样自认为是上帝样的先锋小说家还肯跪拜谁的话,那就只有卡夫卡了。卡夫卡的作品以含混多义著称,比较专业来讲就是“探索存在的无限可能性”。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几个特点的。由于我没看过《毒伯爵该隐》,所以只能猜测由贵大人到底想说什么意思。一、卡夫卡的作品都是透着一种压抑的孤独,比方说他小说《城堡》里的K,竭力想与城堡官员获得联系,但却一直被排斥。甚至连村民的信任都赢得不了。所以由贵可能借此把该隐同学比做K,赋予他一种孤独二、无论是卡夫卡的《城堡》还是《审判》,都是主人公独自面对一个庞大的机构,与其周旋、斗争、媾和。但卡夫卡却没有在作品里证明过这个庞大的机构确实存在着。《城堡》里的K费尽心机与城堡联系,无非是想证明城堡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他是城堡邀请来的土地测量员,只有证明城堡存在,才能证明他自己的存在)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城堡是存在的,但城堡的影响却无微不至,每一个村民都信誓旦旦的相信城堡的存在。所以关于存在问题就可猜测出好几条:1、该隐同学想证明自己的存在2、该隐同学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3、该隐同学再和一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机构玩猫捉老鼠,想借此证明自己4、该隐同学心机费尽,结果忙了半天不知到底忙了啥三、米兰·昆德拉说卡夫卡的作品是一个圈套,意思是卡老写这些作品就是为了让你误解他的原义。由此可见他的作品的不可解性。卡夫卡为了不贻害后人,在遗嘱里吩咐烧掉他所有手稿,结果他朋友太不懂事,不但没烧,还全给他发表了。并且自以为是的写了一篇评论(这就是关于卡夫卡的第一篇评论,据说现在研究卡夫卡的论文光是题目就能占满N千页打印纸。)并且很大的误解了卡夫卡的作品。米大爷有句巨牛的话是:全世界都在误读卡夫卡。所以可以说你自以为看懂了卡夫卡,其实你一点也不懂卡夫卡。所以,这就诞生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的由贵大人酒醉后画完这章漫画,睡一觉起来回头一看,连自己都没搞明白画了些什么意思,但似乎又不是完全没意思。出版社催稿催的急,重画来不及了,只好把这一章起名叫“卡夫卡”交上去了o(-_-b)o(夜来无责任推理……)

你要的是这个吗?外国文学论文论题1.重读《美狄亚》2.重释列那狐形象3.重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4.对《日瓦戈医生》的再认识5.解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6.解读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7.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8.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母鼠》9.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10.解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11.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象征内涵12.解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3.解读亨利希•伯尔的《莱妮和他们》14.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15.简论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16.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形象17.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19.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诗歌21..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分析22.探析《钦差大臣》的狂欢化23.从《小癞子》看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24.论《断头台》的复调性(艾特玛托夫)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叙事技巧26.如何理解困扰当代西方的“荒诞”观?27.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问题28.从悲剧《禁闭》看萨特的哲学思想29.论萨特的《局外人》的现代意识30.奈保尔的“殖民地文学”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样复杂的思想?31.论卡夫卡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贡献。32.《钢琴教师》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残说明了什么?33.解读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的现实意义。34.谈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哲学启示。35.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忏悔情结36.关于勒·克莱齐奥①勒·克莱齐奥与中国②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③勒·克莱齐奥创作的文化解读④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叙事艺术38.布克奖、俄语布克奖39.果戈理与中国(果戈理诞辰一百周年)40.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结构看潜意识的作用4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42.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43.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4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45.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46.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47.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49.《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50.《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51.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52.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53.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54.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56.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57.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5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60.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61.从海丝特的悲剧看《红字》对清教思想的批判62.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63.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64.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65.东西方戏剧“弃妇”形象比较研究66.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67.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68.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比较研究69.《雷雨》与《娜拉》比较研究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71.繁漪和伯莎比较研究72安娜和娜拉比较研究73.由简•爱、娜拉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74《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督教色彩75.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76.中西长篇小说的结构差异比较研究77.梁启超文学创作中的外来文化因素78.黄遵宪诗文创作中的外来影响79.徐志摩诗歌中的英国形象80.朱生豪译品中的英国形象81.英国浪漫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82.屠格涅夫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观比较研究83.林黛玉与简爱形象比较84.复仇母题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赵氏孤儿》等相关作品比较研究85.陈白露与茶花女悲剧比较86.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87.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88.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安娜与繁漪比较研究89.安娜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90.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91.郝思嘉与王熙凤比较研究92.《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艺术魅力比较93.郁达夫的“零余人”与西方文学的“多余人”比较94.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95.中西文学中的“负心汉”形象比较96.中西“风尘女子”形象比较97.屠格涅夫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98.中西文学中的“异化”母题比较研究 99.中西文学中的“死亡结局”对比研究100.余华的《活着》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较研究101.屠格涅夫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102.尼采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103.中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104.“恋母情结”母题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研究

中国(大陆)当代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和回应显然是与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对卡夫卡的译介分不开的,因为中国作家通常是没有可能阅读到卡夫卡作品的原文的。而中国对卡夫卡的翻译介绍比较晚,解放前对卡夫卡的零星介绍还不足以引起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大概到了1966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6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恐怕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个译本。1979年初《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卡夫卡及其作品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接下来,1981年初《外国文学》发表了卡夫卡的4个短篇:《判决》、《乡村医生》、《法律门前》和《流氓集团》。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由于“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1]因此,卡夫卡在中国作家心中最初引起的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认同和接受。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并且通过这些作家,卡夫卡终于在中国扎下根来,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将卡夫卡引以为“知音”。一、“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中国作家徐星曾经说过,“现代主义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生活方式问题,真正超脱的人实际是最痛苦的人。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写什么样的作品是生活方式决定的,是命中注定的。”[2]的确,卡夫卡的生活和写作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卡夫卡,这位西方现代艺术的怪才和探险家,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他是现代世界里的唯一的“精神裸体者”,他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完成了他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徐星一句话便道出了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本质。卡夫卡的生活虽然是不可模仿的,但他的创作却是可以借鉴的。的确,卡夫卡极大地影响了许多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1999年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丛书《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其中莫言、余华、皮皮均选了一篇卡夫卡的小说。皮皮说,那些好的小说“会陪伴你度过各种光阴。每次读起,无论是晴朗的午后,还是小雨的黄昏,你都会跟它们做一次交流,围绕着生死爱恨。”[3](P1)“当年我已经从它们那里获得了超值的享受和补益,今天我再一次从它们那里收获。”[3](P1)在这些好小说中有一篇就是卡夫卡的《在流放地》。皮皮在大学里写的学士论文就有关卡夫卡的,因此她对卡夫卡曾有过一番研究。她在读《在流放地》时,“经历了很丰富的阅读感受,平静、紧张、恐怖、思索、佩服等等,尽管它的篇幅对此而言显得过于短暂。”[3](P12)在影响余华的10部短篇小说里,也有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余华说:“我之所以选择《在流放地》,是因为卡夫卡这部作品留在叙述上的刻度最为清晰,我所指的是一个作家叙述时产生力量的支点在什么地方……《在流放地》清晰地展示了卡夫卡叙述中伸展出去的枝叶,在对那架杀人机器细致入微的描写里,这位作家表达出了和巴尔扎克同样准确的现实感,这样的现实感也在故事的其他部分不断涌现,正是这些拥有了现实依据的描述,才构成了卡夫卡故事的地基。事实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只是人们更容易被大厦的荒诞性所吸引,从而忽视了建筑材料的实用性。”[4](P5)面对卡夫卡等的作品,余华说,“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4](P11)余华在其他地方还多次谈到卡夫卡。1990年,余华在一篇名为《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的文章中写道,“1986年让他兴奋不已”,[5]这一年他读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这篇小说“让我大吃一惊……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5]他认为卡夫卡的出现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奇迹”。[5]卡夫卡那种异常锋利的思维,他那轻而易举直达人类痛处的特征给余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医生查看病人的病情时,发现了患者身体右侧靠近臀部处一个手掌大小的伤口:玫瑰红色,有许多暗点,深处呈黑色,周边泛浅,如同嫩软的颗粒,不均匀地出现淤血,像露天煤矿一样张开着。这是远看的情况,近看则更为严重。谁会见此而不惊叫呢?在伤口深处,有许多和我小手指一样大小的虫蛹,身体紫红,同时又沾满血污,它们正用白色的小头和无数小腿蠕动着爬向亮处。可怜的小伙子,你已经无可救药。我找到了你硕大的伤口,你身上这朵鲜花(Blume)送你走向死亡。①余华读罢感到震惊不已。这种冷静客观的对血淋淋事实的描写,尤其是用“鲜花”来形容伤口,使余华大开眼界。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在读了卡夫卡《乡村医生》后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卡夫卡完成了余华的成名作。在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年》中,余华笔下中学教师自残的场面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嘴里大喊一声‘劓!’然后将钢锯放在了鼻子下面,锯齿对准了鼻子。那如手臂一样黑乎乎的嘴唇抖动起来,像是在笑。接着两条手臂有力地摆动了,每摆动一下他都要拼命地喊一声:‘劓!’钢锯开始锯进去,鲜血开始渗出来……他喘了一阵气,又将钢锯举了起来,举到了眼前,对着阳光仔细打量起来。接着伸出长得出奇也已经染红的指甲,去抠嵌在锯齿里的骨屑,那骨屑已被鲜血浸透,在阳光下闪烁着红光。”[6](P151-152)余华在这种充满血腥味的、残酷无情的“死亡叙述”中更是将异常冷漠、绝对超然的叙述笔调和风格推向了极至。1999年余华又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卡夫卡和K》的文章,专门论述了卡夫卡与《城堡》中的K之间的关系。余华说:“内心的不安和阅读的不知所措困扰着人们,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没有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学出路,或者说其他的出路也没有,人们只能留下来,尽管这地方根本不是天堂,而且更像地狱,人们仍然要留下来。”[1](P46)面对卡夫卡的作品,还包括他的书信、日记,余华“留下来”认真研读、细细体会。他说:“卡夫卡一生所经历的不是可怕的孤独,而是一个外来者的尴尬。这是更为深远的孤独,他不仅和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格格不入,同时他也和自己格格不入。”[1](P39)至于卡夫卡的叙述手法,余华更是推崇备至:“卡夫卡的描述是如此的细致和精确”,“又充满了美感”,“叙述如同深渊的召唤”。论及卡夫卡日记和小说的关系时,余华又说:“卡夫卡的日记很像是一些互相失去了联系的小说片段,而他的小说《城堡》则像是K的漫长到无法结束的日记。”[1](P40)余华以其作家的敏感和深刻,很快就从卡夫卡那里捕捉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影响莫言的10部小说里,莫言也提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莫言认为,一篇好的小说,应当具有独特的腔调。这种独特的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7](P2)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就是这样一篇小说。这是一篇“最为典型的‘仿梦小说’,也许他写的就是他的一个梦。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像梦境。梦人人会做,但能把小说写得如此像梦的,大概只有他一人。”[7](P7)莫言感觉到了卡夫卡的独特腔调,并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借鉴和表现。宗璞开始阅读卡夫卡的时间较早,那是在60年代中期。她原本是为了批判卡夫卡才阅读卡夫卡的,但是,她却发现卡夫卡在她面前“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令她大吃一惊。她说,“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是一种抽象的,或者说是原则性的影响。我吃惊于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更明白文学是创造。何谓创造?即造出前所未有的世界,文学从你笔下开始。而其荒唐变幻,又是绝对的真实。在文革中,许多人不是一觉醒来,就变成牛鬼蛇神了吗?”。[8]她的小说《我是谁?》写“文革”期间人变成蛇的异化情态,“孟文起和韦弥同样的惊恐,同时扑倒在地,变成了两条虫子……韦弥困难地爬着,像真正的虫子一样,先缩起后半身,拱起了背,再向前伸开,好不容易绕过一处假山石。孟文起显然比她爬得快,她看不见他,不时艰难地抬起头来寻找。”[9](P38)这种写法,显然是受到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但是,在宗璞的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又直露地发出了我终究是人的愿望,这又使得她与卡夫卡区别开来了。在卡夫卡那里,异化是一种世界观,无时无刻不在;而在宗璞那里,异化只是暂时的现象,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在卡夫卡那里,变形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在宗璞那里,变形只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在卡夫卡那里,叙述是冷静和客观的,作者置身于故事之外,漠然地注视着这一切,而在宗璞那里则是夹叙夹议,作者置身其中,感情悲愤激越,最后作者甚至直接站出来说道,“然而只要到了真正的春天,‘人’总还会回到自己的土地。或者说,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9](P61)这样直露的议论,已经不大像是写小说了。宗璞说过,她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可称为“外观手法”,另一类则为“内观手法”,后者“就是透过现实的外壳,去写本质,虽然荒诞不成比例,却求神似……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写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可是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准确。他使人惊异,原来小说竟然能这样写,把表面现象剥去有时是很有必要的,这点也给我启发。”[10]可见,宗璞的这种“内观手法”显然来源于卡夫卡,但是,宗璞并不想走向彻底的荒诞变形,她笔下的人物虽然已蜕变为“蛇”,然而,最终仍然是人性占了上风。宗璞的另一篇小说《蜗居》简直就是一篇卡夫卡式的寓言小说。小说中主人公的背上长出一个蜗牛的硬壳,他便像蜗牛一样的爬行。但与卡夫卡不同的是,宗璞具有浓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并且,一有机会她就直接地表露出来。蒋子丹的情形与宗璞有点相似。1983年她在读过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后,便想试着写一种荒诞小说,这种小说“所有的细节都真实可信(至少貌似真实可信),没有一句话让人费解,但在骨子里横着一个荒诞的内核,这个内核里又包裹着某种险恶的真实。”[11]她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作了她的短篇小说《黑颜色》、《蓝颜色》、《那天下雨》和中篇小说《圈》。当时很多读者都看不懂这些小说,但她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她说,“我觉得一个作家选择了错误的目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没有目标。”[11]格非也非常钟情于卡夫卡,并研究过卡夫卡。他曾对鲁迅与卡夫卡进行过比较分析,他说:“鲁迅和卡夫卡,他们都从自身的绝望境遇中积累起了洞穿这一绝望壁垒的力量,而‘希望’的不可判断性和悬置并未导致他们在虚无中的沉沦。从最消极和最悲观的意义上说,他们都是牺牲者和受难者。而正是这种炼狱般的受难历程,为人类穿越难以承受的黑暗境域提供了标识。”[12]“与卡夫卡一样,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了存在的不真实感,也就是荒谬感,两者都遇到了言说的困难,言说、写作所面临的文化前提不尽相同,但它们各自的言说方式对于既定语言系统的否定,瓦解的意向却颇为一致。”[12]卡夫卡的这种荒谬感、言说的困难,以及对既定语言系统的否定和瓦解,对格非的创作恐怕不无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通过鲁迅这一中介而得以完成的。在格非的小说《边缘》中有一段描写使人们不由得想起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小说中有一位名叫仲月楼的医生,“他脸上时常挂着一种不经意的笑容,即使是他在手术台上摆弄死人的时候也是如此。”[13](P169)小说里写到这位医生一次给一位重伤员施手术,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位伤员在痛苦地颤抖、痉挛。他一面不紧不慢地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序做着他所应该做的一切,一面又津津有味地向小说的叙述者“我”大谈如何勾引女人:① 仲月楼用一把镊子从那处伤洞里伸进去,试着将那枚弹头夹出来,有几次差一点获得了成功,但每次快要弄出来的时候,弹头又像泥鳅一样滑了进去。仲月楼抬起袖管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等到女人的身体发软,你才可以撩开她的裙子,然后抚摸她。只要你有耐心,女人最终会支持不住的。”仲月楼自言自语地说着,站在一旁的护士好像早就感到不耐烦了。她提醒仲月楼,那个躺在香案上的伤兵说不定已经死了。仲月楼没有搭理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门外。……“我想他的确已经死了。”仲月楼说。[13](170)伤员死了,仲月楼看去毫不动情。一个客观、冷漠、简单的“说”字,令我们对仲月楼的情感状态一无所知。二、通向灵魂的城堡被誉为中国文坛独立特行的女作家残雪,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有评论者写道,“如果说,80年代的《苍老的浮云》、《天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中喷薄而出、纷至沓来的梦魇般的意象,与卡夫卡那现实主义般地精确刻画荒诞事物的风格仍保持一定距离的话,那么,在90年代创作的那些更为节制、纯熟、理性的小说中,我们隐约地感到,残雪与卡夫卡达成了更深的默契。”[14]1999年残雪推出了一本专门解读卡夫卡的大著《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15]更是让人们吃了一惊。残雪作品中所包含的那种极端个人化的声音一直令许多读者望而兴叹,她笔下的那个冷峻、变态和噩梦的世界也一直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她在偌大的中国似乎缺乏知音,然而,她在一个十分遥远的国度里却发现了卡夫卡,并引以为知音。于是,奇迹便发生了,一个20世纪末的中国女作家与一个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男作家在灵魂深处相遇、对话,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砰然心动的事。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卡夫卡的评论和著述可以说汗牛充栋,存在主义认为,是卡夫卡首先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苦和孤独;荒诞派在卡夫卡那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从卡夫卡那里看到的是灰暗色调和讥讽意味;超现实主义看到的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表现主义看到的却是梦幻和直觉;而卢卡契索性认为卡夫卡表现了社会和阶级斗争的本质……而残雪却几乎将所有这些评述都悬置一旁,直截了当地将卡夫卡当作一个作家,或者更确切地说,当作一个小说家来理解。在残雪看来,卡夫卡是一个最纯粹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道德家、宗教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他的全部创作不过是对作者本人内心灵魂不断地深入考察和追究的历程。这样一来,残雪似乎一下子就抓住了卡夫卡最本质的东西。的确,写作就是卡夫卡生命中的一切,没有了写作,卡夫卡的生活将变得毫无色彩和意义。卡夫卡说:“在我身上最容易看得出一种朝着写作的集中。当我的肌体中清楚地显示出写作是本质中最有效的方向时,一切都朝它涌去,撇下了获得性生活、吃、喝、哲学思考、尤其是音乐的快乐的一切能力。我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萎缩了。”“我写作,所以我存在。”他“不是一个写作的人,而是一个将写作当作唯一的存在方式、视写作为生活中抵抗死亡的唯一手段的人。”[16]只有写作才能证明卡夫卡的存在。卡夫卡为了写作而拒绝了友谊、爱情、婚姻和家庭,他选择了他自己所惧怕的那份孤独。卡夫卡大概可以算世界上最孤独的作家,而他的小说所表现的也正是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所以,卡夫卡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就在这里合而为一了,他成了在生活上最无作为和在创作上最有成就者。残雪对卡夫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颇有同感,她在一篇名为《黑暗灵魂的舞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是这种写作使我的性格里矛盾的各个部分的对立变得尖锐起来,内心就再也难以得到安宁。我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内部躁动的实质,我只知道一点:不写就不能生活。出于贪婪的天性,生活中的一切亮点(虚荣、物质享受、情感等等)我都不想放弃,但要使亮点成为真正的亮点,惟有写作;而在写作中,生活的一切亮点又全都黯然失色,没有意义。[17](P11)这段话与卡夫卡如出一辙,而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残雪并没有拒绝丈夫、儿子和家庭。残雪的孤独更多的是灵魂的孤独,在现实生活中她比卡夫卡幸运得多。对于卡夫卡著名的三部长篇小说,残雪就是从这一角度开始了她的解读。残雪认为,《诉讼》描述了一个灵魂挣扎、奋斗和彻悟的过程。“K被捕的那天早上就是他内心自审历程的开始”,“史无前例的自审以这种古怪的形式展开,世界变得陌生,一种新的理念逐步地主宰了他的行为,迫使他放弃现有的一切,脱胎换骨。”[15](P85)那么,城堡是什么呢?它“似乎是一种虚无,一个抽象的所在,一个幻影,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奇怪的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且主宰着村子里的一切日常生活,在村里的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它那纯粹的、不可逆转的意志。K对自己的一切都是怀疑的、没有把握的,唯独对城堡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15](P192)原来,城堡就是生命的目的,是理想之光,并且,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美国》实际上意味着艺术家精神上的断奶,“一个人来到世上,如果他在精神上没有经历‘孤儿’的阶段,他就永远不能长大,成熟,发展起自己的世界,而只能是一个寄生虫。”[15](P38)至于卡夫卡的一些短篇小说,在残雪看来,《中国长城建造时》象征着“艺术家的活法”;《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记录了“猿人艺术家战胜猿性,达到自我意识的历程”;《乡村教师》中的老教师体现了“艺术良知”;《小妇人》及《夫妇》描述了“诗人灵魂的结构”;《地洞》则表现了艺术家既要逃离存在遁入虚空,又要逃离虚空努力存在的双重恐惧……看来,残雪完全是以独特的、写小说的方式来解读和描述卡夫卡的作品的,这使得读者在惊讶残雪的敏锐、机智和个性外,也渐渐地开始怀疑,残雪在这里究竟是在解读卡夫卡,还是在构筑她自己心中的卡夫卡?抑或真正的卡夫卡其实就等于她心中的卡夫卡?她究竟是在解读小说,还是在创作小说?我认为,无论残雪的初衷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由于有了残雪的解读,卡夫卡在中国的“知音”将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毕业论文卡夫卡

我觉得卡夫卡的小说有些弗罗伊得精神分析学的影子,看能不能结合一下

我只是单纯喜欢卡夫卡的作品,你的论文利用完后能传我吗??拜托可以的话请留言我,多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