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9:28:08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毕业论文

【关键词】 象征主义日记体意识流

【摘要】 鲁迅作为“五四”时期的大家,其《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文坛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其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狂人日记》不仅仅在思想内容上是对当时时代的一种启迪,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创作形式也开启了文坛新的一种创作方法——日记体与意识流的运用、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融都体现鲁迅在文学上的颇高造诣。

《狂人日记》作为“五四”运动以来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无疑在整个中国文坛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划时代的作用。

通读完全篇以后,内容并没有想象的如此震撼,更多的像是在听一个有“迫害妄想症”的人喃喃自语,但是这样絮絮叨叨的话又会让你觉得略微心酸。

从创作手法上分析,一直不觉得鲁迅是靠“大手笔”起家的作家,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往往不是营造一种恢弘大气的氛围,他总是小笔调的写着平民百姓的故事,《狂人日记》如此,《阿Q正传》亦如此。

《狂人日记》的创作风格最明显的地方就从标题上表现出来了——日记体。

日记体小说,是小说体裁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以日记形式作为小说基本结构的小说类型。在国外最出名的代表即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在中国文坛史上,茅盾的《腐蚀》也是其杰出代表之一。

日记体形式的出现在“五四”是一种“人性回归”的体现,表现了“五四”期间的作家对人性的一种关怀。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日记的形式说出主人公的心理的感受,这样的方法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是一种直接性的与主人公的思想交流,对于“狂人”的整个想法更加生动的呈现在了我面前,起到了一种人和文本的积极互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日记体的文章更便于达到一种文本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从而达到文学创作的目的,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前几年日记体小说的走红现象,杨红樱写的《女生日记》是当代日记体的代表,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这种文体形式更容易俘获读者的心,回望历史,鲁迅的创作手法在那时是十分超前,当代十分流行的做法。

谈到了日记体,不免会说到意识流。

因为日记体的表现形式,更为直观的反映主人公的内心情怀,整个作品的笔调不免就跟着主人公的心思向下发展,也就会或多或少的呈现一种意识流的情怀。

意识流在国内并非一种大众性的表现手法,文学的“意识流”思潮,产生于19世纪的欧美,在我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引起作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其最杰出的代表是《等待戈多》,鲁迅创造性的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又是一个创造性的突破。当然这和他的“日记体”是分不开的。

资料显示:“意识流”表现手法的主要特点是: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且常常带着隐喻、暗示、象征等色彩。

而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和控诉并非通过呐喊性笔调来凸显,而是鲁透过“狂人”流动的意识倾泻出来的。小说完全没有曲折的故事,只有主人公自己臆想性的猜测,时间也变得错乱无序,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

行文穿插了主人公本身的很多回忆,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时间切换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并不影响整个阅读,反而不仅能感受到“狂人”的“狂”,更能体会到一种封建礼教在各个方面对人的摧残,整个世界观在书中是倾颓,错杂地摆开,像毕加索后现代主义的画风,杂乱而荒凉。

谈到意识流的表现,肯定少不了象征、双关的手法运用。

双关,言有此而意在彼,这样的手法,我们一看就明白虽然在说“吃人”,但是指向的是封建礼教。如“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相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反动势力的卑劣杀人手法的揭露。另外“狂人”尽管发狂,我们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关的语言象征的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作为读者本省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而象征手法的运用则是《狂人日记》涵义的彰显。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正确入微地表现了狂人的精神状态,甚至描写得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推敲;另一方面,作者又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使得狂人不仅仅是精神病患者,更有“战士说”的倾向,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在当时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让五四运动中的青年觉醒,“带着孩子,跟着疯子,向光明走去”。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最后至于最显著的白话文特征,我个人觉得不算全新的创作方法。首先从序言上来说,鲁迅采用了半白话半文言的方式,全篇的描写只能说勉强趋于白话文。当然,不能完全用现代白话文的标准来要求“五四”运动时期文人的白话文。“文白之争”一直是“五四”运动的焦点,鲁迅这样的文章出现不得不说在当时文坛上确实引起了轰动,但因为层出不穷的“白话运动”削弱了这点特色。所以整体上谈起《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时,我更多的趋向于鲁迅对于当时西方文坛创作手法的借鉴和运用,让我觉得是“五四”期间对于西方文化吸收很好的表现,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聪明的“中体西用”的特点。

参考文献:

《新潮》杂志

《世界诗学大辞典》

《民国文人性情档案: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在中国仍至世界文学史上以“处女作”成名的作家为数不少,但在37岁时才发表处女作,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并成为大文豪的作家却为数不多。鲁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学革命造成的机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文学革命,也就没有鲁迅。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不但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小说,还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 ”。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 “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狂人日记》的创作,下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为此感到不解和愤怒:“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不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却在社会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矛盾的反映。鲁迅塑造这具有狂与不狂两重性的形象,就是对社会矛盾的一种揭示。这也是狂个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掌握狂人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的理解。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口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言人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几字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如果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狂人形象是真狂还是假狂的问题,那么,对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的两重性就容易掌握了。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创作的“总序言”,除了思想主题方面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它在鲁迅小说艺术上的开拓意义。鲁迅小说正是从这里开始,就一直既借鉴外国小说的长处,又继承传统小说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现代小说的新的民族形式。《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 日记体”形式。此外,作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凤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此外,作者对白话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创造出了“日记体”这样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 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茅盾曾在1923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着热烈的感情,还寄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 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建构《狂人日记》“经典意义”,研究者们首先会着眼于那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启蒙时代——“五四”,或者说《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文学”的典范,首先是与它所属的“伟大时代”构成了一种深入精髓的互文式理解,从而奠定了自身的经典意义。在这种与时代精神同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参考资料二: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盘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这一奇迹的出现,既有鲁迅和五四文学的功劳,也有梁启超和“前五四文学”的贡献。在“前五四文学”中,小说的读者是最为庞大的,影响面也是最为广大的。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杂志,被视为启蒙文学思潮开始的标志。在此之前,《海上奇书》(1892)、《清议报》(1898)等报刊虽然也发表文学作品,但都是以“副刊”的形式出现的,而《新小说》则是近代第一份纯文学刊物。这不仅因为梁启超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的被视为启蒙文学理论旗帜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新小说》出现后,才真正形成了启蒙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近代文学刊物中的“四大名旦”无一例外全是小说刊物。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统计,清末民初大约出版了600部新小说,其中90%都是1902年以后创作,并在《新小说》、《绣像小说》等杂志上与读者见面的。“前五四小说”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通俗的市民读者所熟悉的“章回体”形式,如晚清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随后出现的鸳鸯蝴蝶小说等无不如此。二是采用新奇的以翻译小说为名的国外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林译小说”。因此,“五四”小说的基础明显好于散文、诗歌和话剧。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后,鲁迅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挑战。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虽然它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从此,拉开了现代小说不断推陈出新的序幕。参考答案:《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狂人日记》的思想价值或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深刻揭示上。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封建家族和礼教对人的迫害,而是通过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用主人公狂乱的思维、错乱的语言和迷乱的眼光,来揭示、点破旧礼教的实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话显然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乱语,而是对封建礼教实质的深刻揭示。同时,作品还通过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存在着互吃的关系,来揭示封建家族和礼教的极端虚伪性。作品以这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彻底批判的勇气,不仅使作品成为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宣言,而且真正显示了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成为五四反封建文学的总“序言”。其次,《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的成熟。《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不标明年月的日记、按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尤其富有创造性的是,《狂人日记》在采用白话文体时,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了一个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综上所述,正因为《狂人日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足以标志中国现代新小说的成熟,才使它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浅析狂人日记毕业论文

这篇文章是我的现当代文学经典课程的随笔论文,课堂中老师曾说《狂人日记》与《孤独者》有密切的联系,希望我们由此进行比较。 我读了多遍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和《孤独者》,才敢将自己一些浅薄的评析写在纸上。鲁迅先生是我非常崇拜敬仰的学者,且不说在以往在接受教育时对他文章的学习,自我研读过《阿Q正传》后,便更加“疯狂”的喜欢上了这位学者。欣赏他超越文字本身含义的表达,惊叹能将汉字的组合之美发挥到极致的表达;欣赏他本人的气节与风度,那股学者的肆意与傲然,那常人不可寻的潇洒。所以也感谢有此次作业的机会,可以研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且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受与认识。 为什么将这两篇文章的评析取题名为“‘失败’的孤独者”呢?因为在我看来,狂人和连殳都是孤独者,都是那独头茧,而“失败”是想言说他们的孤独,不是反抗的真正的失败,在那样的社会中只要反抗了都是一种胜利,他们都是单独的孤独者,在我看来所谓“失败”就在于他们通过痛苦的努力后,没有发现或者叫醒其他的孤独者一起反抗。当然,我知道这很难。 我认同老师所说的“《孤独者》可以说是《狂人日记》的延伸和具体化”这个观点,也是带着这个观点再次研读了这两篇文章,发现了一些相同之处和一些不同之处。 1. 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是在反抗的“异类” 一个狂人,一个孤独者,说到底都是两位都是造了独头茧的人,都是世人眼中的 “异类”。他们成为“异类”的原因都在于他们与世人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说是一种反抗,一种对当前麻木黑暗文化的反抗,他们是清醒过的人。狂人反抗的情绪表达因其自身的特殊身份而显得格外极端与夸张,一直都是非常高昂的情绪表达,也有点让人感觉不真实,有点不确定这个狂人的存在。但是连殳给人感觉更加真实,他的情感表达也更加的含蓄细腻,也能让人感受到他情感的变化。同样反抗情绪的表达,连殳是狂人的具体化,更加的真实化。从这种情感中也可以看出,两篇文章的主题都是一种反抗。 2. 同样对亲人的失望 狂人的失望,是在不断“清醒”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个吃人的哥哥。连殳的失望,在一开始就有表露“常说家庭应该破坏”,认为自己的堂兄和他的儿子不是人。我觉得这种失望都源于一种利益,对生的利益渴望,让我们一直所温存的亲情也如此脆弱。吃人在荒年,在于撞破了佃户减租的隐情,这是利益;堂兄带着儿子的造访和关怀是为了继承家中那件屋子,这也是利益。这样的社会有些残忍,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生、生存做着最为精致的打算,这样的亲情确实失望。 3. 对孩子这个希望仍存幻想 哪怕狂人在害怕孩子,觉得孩子也要吃他,都是在最后还有所希冀“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是狂人对孩子的幻想。连殳对于孩子的期望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由一开始的极其依赖的希望,对孩子充满欢喜,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到后来孩子不理他,他的失落与失望;到最后孩子祖母口中的表述(我不确定那是不是真的连殳),能感受到无论如何他对孩子的幻想。他们或许都清楚地知道,在这种黑暗的社会中,这种文化的环境中,孩子是不可被幸免的,环境会教坏这些孩子,可是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孩子是新生的生命力量,尚有改变的可能“我认为中国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所以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在痛苦的希望着孩子。我想这可能也是鲁迅先生的一种希冀。 4. 都塑造了一些“兽化”的人 文章有许多拟人化的表达,与其说是像人一样的恶兽,不如说是向恶兽一样的人。人吃人,这种茹毛饮血的行为好似一场回归原始社会的梦,四千年来吃人的传统,连父母都觉得吃自己子女的肉是应该的,是子女孝顺的一种表现。人吃人,且不评论文明,就从这行为,人终有一天被人所吃光。连殳的所谓的亲人恨不得联合起来要对付他这个异类,这何尝不是吃人的一种表现呢?鲁迅先生塑造了这些比“异类”还要异样的人们,我觉得有嘲讽自爱,有无奈在,更有心痛在。 我觉得在这两篇文章中也有些不同之处。一是“我”这个第一人格陈述的角度不同。狂人是“我”,所描述的是亲历者的所思所感;而《孤独者》中的“我”是好奇连殳后与他成为朋友的人,所描述的是旁观者理性客观的所思所感。我觉得没有好坏之分,而这种角度的不同,会使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到这一类孤独者。二是狂人与连殳的清醒有所不同。狂人和连殳都遭遇了人生中巨大的危机,狂人是面临要被人吃的危机,连殳是面临生存艰难的危机。但是危机时间节点后,狂人是更加的清醒,认识到了自己哥哥的真面目,而连殳是躬行他先前所憎恶的,所反对的一切,像是放弃了清醒。 研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我的心中不是舒畅,我很难过,或许这种感受的表达有点泛泛,但是我心中那种不安,心痛的感受,我有点无法描述。 我只是知道无论是狂人还是连殳都是心怀希望与光明的坚强反抗的孤独者,那或许很痛苦,又或许很幸福,或许我也想成为那样的孤独者。

可以写“浅谈狂人日记”这个主题,但是几乎不可能在100字内完成,因为汉语言文学论文需要论点、论据和分析等多个部分,比较严谨和复杂。若是简单地概括一下《狂人日记》的主题或者写下一些个人的感受或评价,则可以尝试着写出100字左右的文章。

建构《狂人日记》“经典意义”,研究者们首先会着眼于那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启蒙时代——“五四”,或者说《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文学”的典范,首先是与它所属的“伟大时代”构成了一种深入精髓的互文式理解,从而奠定了自身的经典意义。在这种与时代精神同

狂人日记论文研究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1.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赴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月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2.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3.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4.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5.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6.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古先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7.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啊!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8.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9.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10.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11.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12.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人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13.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14.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 15. 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16.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崇崇,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17.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仿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18.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19.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20.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崇。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21.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22.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象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甚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23.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24.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25. 他便变了脸,铁一脸青。睁着眼说,“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26.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27.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28.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29.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30.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31.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 32. 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起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33.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34.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豫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35.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36.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37.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38.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这真是奇怪的事! 39. 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40.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狂人日记》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

可以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进行比较,突出鲁迅的“拿来主义”最突出的是“吃人”,礼教吃人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可是它的“小序”却是用文言写成的采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序的作者是两个中学时的好友,最近听说他们中的一个人生了大病。作者去看望他们,见到了其中的哥哥。哥哥说生病的是弟弟,弟弟早已痊愈了,弟弟把自己发病时写的日记题命为《狂人日记》,现在弟弟已经去某地一座候补官员了,哥哥把日记交给作者,作者认为弟弟得了迫害狂之类的病。把日记摘录出一篇以供医学家研究。也就是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其实有两重叙述,一重是狂人写的日记,一重是狂人的朋友写的序言。 序言以正常人的视角把日记认定为疯话,否定了日记的合理性,同时序言以文言文的形式否定了白话文的日记,所以狂人日记其实是一个充满张力与撕裂感的文本,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声音,而非单一的“批判礼教吃人”。狂人最后痊愈了并把曾经的自己定为狂人,还去当官儿了,这位批判社会“吃人”的狂人,终究回归了社会,变回了正常人。这个结局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狂人真的是疯子吗?鲁迅的设计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刻。现在我们往往只认为狂人是批判社会的革命者、斗士,而不追究他到底有没有发疯。很明显现实层面狂人的肉体是没有被吃掉的,那个看病的老头儿也不是来揣肥瘠的,赵家的狗更不可能参与谋害他,日记的叙述也是错杂而语无伦次,可见狂人的确有生理上的精神疾病,现实中他周围的人没想吃他。他在幻觉中才认为周围的人想吃他,但我们知道“吃人”并不完全是指真吃掉肉体,更包括吞噬人的精神、人的主体性。这样一来狂人揭示了精神层面的真相,他又是清醒的了。 日记开头第一句话“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为什么狂人看了月亮的觉醒了?西方认为精神疾病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比如英文中狂人词根就是月亮。但中文语境下月亮可以用来悟道,是助人清醒的,所以月光本身就具有疯癫与清醒的双重领域。疯子很多情况下是作为智慧的预言家出现的,狂人在揭示真相的同时也可以在发疯。正常与疯癫,其实都是被社会文化建构并命名的。主流社会势力会“预备下一个疯的名目罩上”异己,以此合情合理合法的铲除异己。对于晚清民众,革命者就是疯子。 第三篇日记写到“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是多么血淋淋的一段话,然而“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正常人”对试图颠覆秩序的“狂人”的恐惧与凶恶,甚至要超过自己受到秩序迫害时的。可见“吃人”社会秩序的顽固,正常人对异己的排斥。 第一篇日记最后一句说“我怕的有理。”试读全文会发现他言必有据引用古书、古事证明“古来常吃人”,想起20年前的事来解释人们为何想害他。还常用三段论进行推理。比如“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一片吃得整个自然也吃得。但他的逻辑又错了,这又构成了一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我们再来看他引的古事。“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其实应该是陈藏器写的《本草拾遗》,狂人的记述错了。“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其实给是齐桓公吃,易牙是周朝人,桀纣则分别是夏商末代君主,这又是明显的错乱,从易牙儿子一直吃到徐锡麟,这里故意把“麟”写成了“林”,再度制造错乱。这三件事都是现实中发生了的,按照原来的框架,吃人只发生在狂人的幻想中,这三次用典就把这个框架给打破了,说明现实中也有吃人。为了矫正回来就把三件事写错,这样三件事仍然只是发生在狂人荒唐的幻想中,“现实吃人”未被证实,维护了原有框架,正常的现实世界,太平依旧。 我们再看“吃人”到底指什么?自从1919年吴虞发表《吃人与礼教》以来,狂人日记主要被解释为批判封建礼教吃人。在封建领教下,亲子手足的真挚亲情与邻居,同乡的友爱都被剥夺了,转而化为怀疑,猜忌,甚至自相残杀,伴随着情感的剥夺的是人的生命,比如被逼死的节烈贞妇,这就是“吃人”。但我们不能忽视最后三篇日记,“我未必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意识到自己也“吃人”并非无罪,也就是说他从批判社会转向自我批判。这种决心自持的勇气深化了批判的力度,只有把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罪恶全部消灭,才有可能真正改变社会。就当时的社会看“吃人”的并非只有所谓封建礼教。反礼教的辛亥革命同样能吃人,无罪的阿Q就被枪毙了。再看五六十年后“反礼教”同样能“吃人”。一切不以人性为出发点的道德都可以“吃人”。竹内好认为吴虞否定礼教只是继承魏晋以来自由思想家的立场,而狂人日记否定了包括反礼教论在内的一切传统,这才是狂人日记超越时代的独特价值。 鲁迅认为“在进化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他认为“革命无止境,需要永远不断革命”一切传统,包括自身作为中间物,都需要在未来被革除。这是从进步的眼光看。但鲁迅同时还认为中国社会没有进步,狂人说“这历史没有年代”,就是因为历史处在无意义的循环中。鲁迅觉得辛亥革命是没有意义的,革命后“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范爱农》),《忽然想到(三)》讲“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作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变成他们的奴隶了。在呐喊彷徨中,鲁迅多次揭露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以前循环的王朝更替就更不用说了。狂人回归的社会也能看出循环仍在进行。 在进步与不进步的挣扎中,鲁迅为狂人日记设计了双重结局。循环的绝望结局与进步的有希望的结局。循环绝望结局有二,已发生的短期绝望结局是狂人堕落回归正常,尚未发生的长期绝望结局是狂人所预言的。经常尚未发生的长期绝望结局是狂人所预言的,吃人的社会终将覆灭;而进步的有希望的结局,鲁迅并未给出明确表述,只留下了一些线索。日记第11篇写女儿死后,“母亲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叫人伤心。”可见人性虽被道德秩序拘束限制住,但仍然无法被磨灭。人不会天生向往被吃,这也就有了革命成功最基础的一线希望。《狂人日记》这个有希望的结局并不在作品内部发生,也无需在作品内部无意义的凭空想象一个胜利结局,而是在读者读后有所觉悟。如果一件事是当下最需要做的,那么哪怕是一个眼神或是一声呐喊,其他人也会意识到并即刻行动。 《狂人日记》是社会和人性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了鲁迅深刻的思考。

狂人日记论文题目来源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的主题(1000字)

《狂人日记》赏析《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充满着“义勇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二十年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苞欲放,还需进行一场血与肉的搏斗,狂人这样做了,“从来如此,便对么”?觉醒者的狂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正是对几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势力的怀疑与否定。狂人执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狂人日记》的价值在于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动深刻地揭示出觉醒者向封建文化的宣战,亦即“表现的深刻”。狂人虽然已经觉醒了,对于觉醒后该怎样,他却认识很朦胧,但他那种反封建的勇猛与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无疑为知识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鲁迅的目的所在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经过这样一番梳理,《狂人日记》这一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以狂人所承载的“多疑”并依据这一意识的某种特征展开的小说。问题是:《狂人日记》中的“多疑”能够与鲁迅的“多疑”相联系起来吗?这也是要谈的第二个条件。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去支配自己行动的人,这同样也体现在其文本创作之中。鲁迅曾一再强调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从宽泛意认上说,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作家的精神意识世界的表述,但由于作家的艺术思维不同,其在具体的作品表现也不同。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相互分离,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融一。前者如《祝福》,透过《祝福》文本的客观内容,可以把握到鲁迅对于“祥林嫂”这类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而后者如《狂人日记》、《长明灯》、《过客》、《这样的战士》等,作者客观上描写某一人物某一事实,同时又把某种意识融入其中。举个例子说,《狂人日记》中“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鲁迅先生的诘问。对于鲁迅与《狂人日记》的关系,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鲁迅的几乎所有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都能在《狂人日记》中一窥端倪。”“《狂人日记》中,那种‘迫害狂’式的病态心理,本身就是他(鲁迅)切身体验的‘变形记’。”“因此,‘狂人’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这些看法都是中肯的,但没有注意狂人形象与鲁迅的差别。在《狂人日记》中,“多疑”这一意识的活动特征首先是归属于患“迫害狂”的狂人属性,这些属性是不能套在鲁迅身上的,而狂人这一艺术设置及如何设置、对于“多疑”的表述,则是按着鲁迅心灵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实现的,同时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自然受着鲁迅“多疑”的主体支配。因此,从《狂人日记》去把握鲁迅的“多疑”成为可能,并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从中把握鲁迅的“多疑”的本质及个性色彩,必须进入作品,并以一定的方法对狂人的多疑与鲁迅的“多疑”加以分离。

《狂人日记》被尊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最有力的揭露。这是出于对这篇小说的曲解。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狂人日记》的结构。但本文的重心在分析有关“吃人”的问题与作者对待“吃人”的态度。通过对《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作者对“吃人”的态度等等的琐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狂人日记》的重点是“吃人”。2,《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不是对自由精神的摧残,而是物理的、肉体的“吃人”,是人的自相残食(Kannibalismus)。3,作者对“吃人”表现出极度的憎恶与恐惧,强烈谴责了一切“吃人”的行为,并且完全没有照顾阶级的立场。4,《狂人日记》中“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为:不是“因为”仁义道德才吃人,而是“尽管”仁义道德还是难免吃人。《狂人日记》的作者不认为“仁义道德”是“吃人”的原因,更非“吃人”的另一种说法。5,《狂人日记》的作者对“吃人”的批判不是针对礼教而发的,正相反,他把礼教原则化,彻底化,绝对化了,是礼教的原教旨主义的一种表现。6,“我”并非因踹了古家的陈年流水簿子才遭到暗算,“我”不是因反抗传统才要被“吃”。最后,指出第十段是《狂人日记》的主题所在,并通过对“我”在第十段中的言论的分析,指出此时的作者思想与方法上的弱点,进而指出《狂人日记》有愧身后之名。《狂人日记》鲁迅是最出名的小说之一,被尊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最有力的揭露,连同标准讲解一起,放入中学课本,成了几十年来每个中国人的必读物、必修课。但是,我们学到的并不是《狂人日记》本身,而是老师对《狂人日记》的讲解。这之间是有一些差别的。假如我们不肯自己下功夫,去除一切先入为主的东西,用良心与良知,再细心读它一遍,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这篇小说,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此时的鲁迅。我现在就试着用我个人的良心与良知解读一下这篇如此出名的作品。一.结构《狂人日记》是作者用“鲁迅”的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属于他最早的作品之一。尽管如此,此时的作者已经是一个风格、技巧非常成熟的小说作家了。这首先可以从它的结构得到印证。《狂人日记》不长,一共分成十三段。一开始就用了日、月、时辰这些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作为全篇气氛的暗示。第一段还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但是,此时已经暗藏了危机,“须十分小心”。第二段就因“全没月光”而“知道不妙”了。第三、四两段还有“早”、“晚”,第六段就“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了。第十段豁然出现了“大清早”,而第十一段则彻底变成“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了。通过后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天气与时辰全是有意设置的。文章从第一段的精神爽快,很快就进入了第二、三两段“阴谋”的发现。从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几口,和狼子村的佃户来告吃了“大恶人”,发现了“我”将被吃的危险境地。人们何以竟要吃“我”呢?翻开历史一看,虽然上边历历写着“仁义道德”,但“吃人”其实从来就有,而且很普遍。“我”就是被人吃了,也不过是很普通事情,没有人会因此大惊小怪。所以,境地尤其绝望无救。“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小说的主部主题。这个主部主题在接来的几段中不仅一再重复,而且越演越深,越严峻,越紧迫,以至于不仅历史上的、书本里的、传说中的、远的、近的、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末了,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既然“我”的被吃已成定势,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说话做事全有些绞架上的幽默的味道。第十段终于出现了与主部主题相颉颃的副部主题:吃人是错误的,不管因为什么理由,处在什么境地,全是错误的!而且,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但是,“我”的这个绝望的呼喊终于很无力,被架回屋里,关进黑暗,而且被万分的沉重压得不能动弹。这个副部主题出现时很明快,是“大清早”,而终于重新阴暗下去。最后,它又回光反照:“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等到这一线希望也完全破灭了,才知道考虑自己是没有任何意义了,而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孩子。可以算做两个主题斗争的结果吧。全篇线路明确,但毫不单调,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很有诗意、很有音乐性的短作品。只有一处败笔,那就是第二个医生的来访。这个故事占了整整一段,本来是要为那个副部主题作些铺垫。但是,它既没有加入情节与紧张,也没荡开一步,也没有在思想上给故事更多、更深的东西,反而打断了贯穿的气势,使得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的对比受到了影响。二.人物塑造《狂人日记》中有几个前台人物,几个背景人物,几个做衬景的人物,和一个中性人物(完全没有戏的人物)。“陈老五”是个中性人物,虽然屡屡出场,但完全没有性格与面孔,也没有任何戏,功能如同一件道具。“古久”先生是背景人物,屡被题及,却从来没有露过面,“母亲”也是一样。赵贵翁虽然也很重要,但只露了唯一一面。狼子村的佃户、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全是作衬景的,对他们的人物完全没有描写。前台人物主要是大哥和两个医生。我们说过,那第二个医生的安排不算成功,塑造也不很完整。倒是那第一个医生,那个姓何的老头子很有意思。他“慢慢走来……满眼凶光……只是低头向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张开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通过说他是医生,是老头,戴眼镜,走路、做事慢慢的,话很和气,却很有内在的权威,呼唤出人们心中从日常生活得来的,对这类的人的印象与偏见,来补充一切对“何医生”描写中省略的东西。笔墨异常简练,却活灵活现,可谓出神入画。这再一次表现了作者文笔的老练。全篇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大哥”。作者对大哥的身材、面孔、穿装等等一律省略,但是,我们眼前还是浮现出了一个高大、权威、严厉、偶尔露出一点儿和蔼、假慈祥,一旦被触及痛处又尴尬窘迫、恼羞成怒的传统中国家长的形象。这个效果除去大哥的言谈和很少的几个姿势、表情,最主要是通过把大哥定义成“家长”来实现的。作者又在呼唤我们头脑中的成见,来替他填充文字笔墨,可谓狡猾之至,老练至之。是中国现代小说初期难得的精彩之作!另外,有一处很容易被忽略,我愿意提出来告诉大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看到这句,令我们想到的当然不是“我”的“两眼”,而是狗的“两眼”。当时欧洲流行的现代诗歌对作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会忘记马拉美和瓦莱里与他们的“暗喻”,我们不会忘记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中的那句:“奔赴海浪去,跳回来,一身是劲儿。”三.《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吃人”是《狂人日记》的重心。这里所有的人(除去“我”),都是要“吃人”的。无论是社会受益阶层的赵贵翁,作为“礼教”和“家长制”化身的“大哥”,还是社会非受益阶层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还是专业人员的医生,包括自己的母亲,无一例外。从“吃人”的动机来看,无论是出于忠君(易牙),出于饥荒(易子而食),出于孝道,出于憎恶(食肉寝皮),为了报仇(徐锡林),或是为了惩罚罪恶(狼子村吃了“大恶人”),理由万端,结果却完全一样:“吃人”。而且,竟一连吃四千多年。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吃人”实在是太常见,太普通了,最后,连“我”也不能保证定然没有吃过人。简直是无人不吃,无时不吃,无处不吃,不受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完全没有阶级的分别,总归是吃的。这里的“吃人”与“杀人”有些关系,但又远远不仅是“杀人”。因为,杀了之后还要“吃”,而“吃”才是作者认为最严重的。这是一个大关键,决不能轻易放过去。这里的“吃人”并不需要以杀人为直接前提。比如,用被处决的犯人的血蘸馒头吃来治病,药典上说的“人肉可以煎吃”,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以徵孝道。这里,“吃人”的人或者无须自己杀人,或者被吃的人不一定要死。包括街上打孩子的女人只是嘴上说说“我要咬你几口”,在作者看来也全属于“吃人”,至少已经有了“吃人”的端倪。很明显,《狂人日记》的作者认为:“吃人”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一个恶劣品质。那种绞尽脑汁,无论鲜腐,都定要“吃”上几口的渴望,那种对人的血腥和肉味不可遏制的嗜欲,那种眼光(作者一再写到眼光),那种口涎,都很容易令我们想到“食人族”,想到同类的自相残食的Kannibalismus。我认为,作者严厉批判,同时又感到回天无力的,正是这个Kannibalismus。作者显然认为,Kannibalismus是人、至少是中国人身上难以去掉的,最恶劣,最低级,最肮脏,最可憎恨的一种本性。今天普遍的说法认为,《狂人日记》中的“吃人”象征了礼教对自由精神的压抑与摧残。纵观全篇,我们完全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连一点暗示也没有。正相反,所有在这里出现的,有关“吃人”的历史、传说和现实都是物理的吃人、肉体的吃人。特别是那个常吃死肉的海乙那的比喻所给出的提示,令我们知道,此处的“吃人”决非针对具有自由精神的活生生的人的行为。因此,除去将这个“吃人”理解为Kannibalismus,实在别无选择。在确认了“吃人”的普遍性之后,作者表现出了对“吃人”深刻的憎恶与恐惧,强烈谴责了一切“吃人”的行为。不仅吃死人或把人吃死是不能容忍的,就是仅仅吃一片肉也是完全不可以的,并认为这就是吃全人的开端。更要紧不能放过的是,作者并没有对佃户杀吃“大恶人”表示丝毫的理解与同情,而是严厉批判了任何对吃人行为的“理解”(“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按照目前的讲法,作者因同情革命党,而特意提到了徐锡林的被吃。但是,在作者眼中,徐锡林被恩铭的卫士所吃,与“大恶人”被佃户所吃,毫无分别,都是不能原谅,不能理解的!作者在此完全没有照顾到任何阶级的立场。四.“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狂人日记》中“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是这篇小说及它的作者出名的根本原因。但是,作者在这里是怎样理解“吃人”与“仁义道德”之间的关系呢?“仁义道德”是不是“吃人”的原因?“仁义道德”是不是“吃人”的另一种说法?如果我们说“仁义道德”——或者礼教——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共识,被一切“吃人”的人们所尊尚,应该不会大错。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狂人日记》中“仁义道德”对“吃人”的作用吧。那些人要吃“我”乃是一个阴谋,“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一旦问及“吃人”的事情,他们就极力否认。当“我”追究“吃人”的是非时,他们全说“不对”。这个“不对”在第十段差一点带来了生机。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个吃人计划成了“鬼鬼祟祟”的阴谋呢?什么东西使得那些人不敢“直截下手”?他们为什么要极力掩饰自己“吃人”的欲望呢?是“我”的强大么?显然不是!致令“我”没有即刻被他们打死分吃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知道“吃人”是不对的!这个判断的基础正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共识,正是那个礼教,正是那个“仁义道德”。“仁义道德”纵然没有救了“我”的命,至少也让“我”苟延残喘了很长时间。因此,《狂人日记》中的那段出名的话不能被理解成:因为“仁义道德”,才要吃人;更不能被理解成“仁义道德”本身就是“吃人”。正相反,这段文字必须被理解成:尽管有“仁义道德”,还是吃了四千年的人。“易牙献子”、“易子而食”一直遭到儒家的谴责。儒家有所谓人与禽兽的区分,认为那些野蛮行为如“吃人”是禽兽的行为。但是,“禽兽”的心态与行为并不只“坏人”才有,而是人人都可能有。礼教的任务就是要克服掉人性中那些禽兽的部分。作者首先继承了这个思路,把“吃人”看作是“虫子”的行为,应该遭到“真的人”的摒弃。然后对礼教的不彻底与无能深感愤慨,大声疾呼要把一切“吃人”的行为乃至于动机全都去除掉,才能符合理想中的“将来”。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讲,就是“接着讲”,接着礼教的话头,把它推到极端。不同于作者后来的态度,也完全不同于一切崇拜鲁迅的人们,《狂人日记》的作者并没有要求去除礼教,砸烂仁义道德的招牌。正相反,他是把它们原则化,彻底化,绝对化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礼教的原教旨主义的一种表现。流行的说法认为:“我”因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才惨遭暗算,是保守传统的人对“我”的报复。这是对原作明显的曲解。第三段中有这样的话:“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我”是否因踹了古家的簿子而成了“恶人”,这件事原很“难说”。况且“他们”定谁为“恶人”全是很随意的。后边的话更为重要:象征着礼教和家长制的“大哥”竟对“我”的论文中与古相悖的地方大加赞赏。可见,就算那古家的簿子真是传统的象征,神圣无比(这是目前的标准讲法),踹他一脚又何妨呢?从这一段来看,那些人要吃“我”,仅仅是因为“要吃”而已。在这里,Kannibalismus是根本的动力,古家的簿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借口。五.重新评价《狂人日记》和它的作者四千年的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而字缝中透出来的却是“吃人”。几句话使得这篇短短的小说的作者一夜之间成了现代中国最出名的小说家、思想家之一。这段话被反对礼教的人们写在标语牌上,做成刀枪弹药,向中国的道德传统,向维护这些传统的人们,展开了一场史无前列的,旷日持久的,不惜代价的,无比残酷的战争。但是,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的矛头并不是直接指向“仁义道德”的,他甚至继承了礼教中很关键的学说,并把它极端化了。今人对“仁义道德”与“吃人”的理解完全是对原文的误解。作者自己对这个误解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有意拿“仁义道德”与“吃人”并提,无非是要“一语惊人”。后来大家都错误地理解,作者因而成了运动的“旗手”,也不好意思再来解释了。所谓“时代造英雄”吧。清理误解仅仅是帮助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花费一点心思,来找一找《狂人日记》的主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第十段是“我”劝善“大哥”,教导诸人,是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主要场所。虽然在第八段也谈到了“吃人”的“不对”,但还是在用“他们”的价值进行判断,还仅仅是“照着讲”,还没有把话头接下去。在第十段,作者明显地暴露出他思想上的不成熟。作者反对“吃人”的道理非常薄弱。第一,是劝人弃绝“虫子”的行为,作人,作“真的人”。他把“虫子”在人面前的那种“惭愧”看作一种原始的、向善的动力;第二,从理性的角度,说“吃人”的人难免自己被吃,所以还是大家不吃的为好;第三,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既然“吃人”是那样一种强大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欲望,那个“惭愧”要战胜它,谈何容易?更何况作者也完全没有告诉我们战胜的法则。唯有那个理性的考量比较有说服力,却又因太过实用主义而缺乏思想的深度。因此,那个对“将来”的憧憬没有任何的基础,不过是一个肥皂泡而已。这一段本来是《狂人日记》的主题所在,而今人的关注全在“仁义道德”与“吃人”,使得这些关键的东西在读者心目中反而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这个奇怪的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作者本身思维条理与深度上的不足。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鲁迅是有德而后言,言德相符,还是言溢于外,而德有不足于中呢?从《狂人日记》的情况来看,其思想深度恐怕有愧于身后之名。 确实是网上的。

要详细的话,你自己就好好看看。这只是短篇小说。很好的。其实可以联系到现在的社会。现在不也有很多“吃人”的地方吗。

关于狂人日记的论文参考文献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参考资料二: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盘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这一奇迹的出现,既有鲁迅和五四文学的功劳,也有梁启超和“前五四文学”的贡献。在“前五四文学”中,小说的读者是最为庞大的,影响面也是最为广大的。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杂志,被视为启蒙文学思潮开始的标志。在此之前,《海上奇书》(1892)、《清议报》(1898)等报刊虽然也发表文学作品,但都是以“副刊”的形式出现的,而《新小说》则是近代第一份纯文学刊物。这不仅因为梁启超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的被视为启蒙文学理论旗帜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新小说》出现后,才真正形成了启蒙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近代文学刊物中的“四大名旦”无一例外全是小说刊物。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统计,清末民初大约出版了600部新小说,其中90%都是1902年以后创作,并在《新小说》、《绣像小说》等杂志上与读者见面的。“前五四小说”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通俗的市民读者所熟悉的“章回体”形式,如晚清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随后出现的鸳鸯蝴蝶小说等无不如此。二是采用新奇的以翻译小说为名的国外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林译小说”。因此,“五四”小说的基础明显好于散文、诗歌和话剧。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后,鲁迅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挑战。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虽然它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从此,拉开了现代小说不断推陈出新的序幕。参考答案:《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狂人日记》的思想价值或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深刻揭示上。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封建家族和礼教对人的迫害,而是通过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用主人公狂乱的思维、错乱的语言和迷乱的眼光,来揭示、点破旧礼教的实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话显然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乱语,而是对封建礼教实质的深刻揭示。同时,作品还通过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存在着互吃的关系,来揭示封建家族和礼教的极端虚伪性。作品以这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彻底批判的勇气,不仅使作品成为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宣言,而且真正显示了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成为五四反封建文学的总“序言”。其次,《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的成熟。《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不标明年月的日记、按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尤其富有创造性的是,《狂人日记》在采用白话文体时,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了一个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综上所述,正因为《狂人日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足以标志中国现代新小说的成熟,才使它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关键词】 象征主义日记体意识流

【摘要】 鲁迅作为“五四”时期的大家,其《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文坛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其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狂人日记》不仅仅在思想内容上是对当时时代的一种启迪,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创作形式也开启了文坛新的一种创作方法——日记体与意识流的运用、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融都体现鲁迅在文学上的颇高造诣。

《狂人日记》作为“五四”运动以来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无疑在整个中国文坛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划时代的作用。

通读完全篇以后,内容并没有想象的如此震撼,更多的像是在听一个有“迫害妄想症”的人喃喃自语,但是这样絮絮叨叨的话又会让你觉得略微心酸。

从创作手法上分析,一直不觉得鲁迅是靠“大手笔”起家的作家,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往往不是营造一种恢弘大气的氛围,他总是小笔调的写着平民百姓的故事,《狂人日记》如此,《阿Q正传》亦如此。

《狂人日记》的创作风格最明显的地方就从标题上表现出来了——日记体。

日记体小说,是小说体裁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以日记形式作为小说基本结构的小说类型。在国外最出名的代表即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在中国文坛史上,茅盾的《腐蚀》也是其杰出代表之一。

日记体形式的出现在“五四”是一种“人性回归”的体现,表现了“五四”期间的作家对人性的一种关怀。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日记的形式说出主人公的心理的感受,这样的方法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是一种直接性的与主人公的思想交流,对于“狂人”的整个想法更加生动的呈现在了我面前,起到了一种人和文本的积极互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日记体的文章更便于达到一种文本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从而达到文学创作的目的,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前几年日记体小说的走红现象,杨红樱写的《女生日记》是当代日记体的代表,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这种文体形式更容易俘获读者的心,回望历史,鲁迅的创作手法在那时是十分超前,当代十分流行的做法。

谈到了日记体,不免会说到意识流。

因为日记体的表现形式,更为直观的反映主人公的内心情怀,整个作品的笔调不免就跟着主人公的心思向下发展,也就会或多或少的呈现一种意识流的情怀。

意识流在国内并非一种大众性的表现手法,文学的“意识流”思潮,产生于19世纪的欧美,在我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引起作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其最杰出的代表是《等待戈多》,鲁迅创造性的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又是一个创造性的突破。当然这和他的“日记体”是分不开的。

资料显示:“意识流”表现手法的主要特点是: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且常常带着隐喻、暗示、象征等色彩。

而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和控诉并非通过呐喊性笔调来凸显,而是鲁透过“狂人”流动的意识倾泻出来的。小说完全没有曲折的故事,只有主人公自己臆想性的猜测,时间也变得错乱无序,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

行文穿插了主人公本身的很多回忆,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时间切换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并不影响整个阅读,反而不仅能感受到“狂人”的“狂”,更能体会到一种封建礼教在各个方面对人的摧残,整个世界观在书中是倾颓,错杂地摆开,像毕加索后现代主义的画风,杂乱而荒凉。

谈到意识流的表现,肯定少不了象征、双关的手法运用。

双关,言有此而意在彼,这样的手法,我们一看就明白虽然在说“吃人”,但是指向的是封建礼教。如“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相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反动势力的卑劣杀人手法的揭露。另外“狂人”尽管发狂,我们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关的语言象征的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作为读者本省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而象征手法的运用则是《狂人日记》涵义的彰显。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正确入微地表现了狂人的精神状态,甚至描写得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推敲;另一方面,作者又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使得狂人不仅仅是精神病患者,更有“战士说”的倾向,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在当时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让五四运动中的青年觉醒,“带着孩子,跟着疯子,向光明走去”。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最后至于最显著的白话文特征,我个人觉得不算全新的创作方法。首先从序言上来说,鲁迅采用了半白话半文言的方式,全篇的描写只能说勉强趋于白话文。当然,不能完全用现代白话文的标准来要求“五四”运动时期文人的白话文。“文白之争”一直是“五四”运动的焦点,鲁迅这样的文章出现不得不说在当时文坛上确实引起了轰动,但因为层出不穷的“白话运动”削弱了这点特色。所以整体上谈起《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时,我更多的趋向于鲁迅对于当时西方文坛创作手法的借鉴和运用,让我觉得是“五四”期间对于西方文化吸收很好的表现,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聪明的“中体西用”的特点。

参考文献:

《新潮》杂志

《世界诗学大辞典》

《民国文人性情档案: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不但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小说,还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页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为此感到不解和愤怒:“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却在社会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矛盾的反映。鲁迅塑造这具有狂与不狂两重性的形象,就是对社会矛盾的一种揭示。这也是狂个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掌握狂人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的理解。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言人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几字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如果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狂人形象是真狂还是假狂的问题,那么,对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的两重性就容易掌握了。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创作的“总序言”,除了思想主题方面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它在鲁迅小说艺术上的开拓意义。鲁迅小说正是从这里开始,就一直既借鉴外国小说的长处,又继承传统小说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现代小说的新的民族形式。《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此外,作者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风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此外,作者对白话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成功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创造出了“日记体”这样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主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好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茅盾曾在1923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着热烈的感情,还寄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对其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您的现代文学方面的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