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8:59:0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研究论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无聊。这也拿来问。几分多的话都给我算了。真是的。

叶林.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国际化道路.《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9辑 叶林、夏晓凤.公平与效率:高密度环境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市中国》2012年第56期 叶林. 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城市管理创新:内容、体制及目标. 《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0期 叶林. 找回政府:“后新公共管理”视阕下的区域治理探索. 《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叶林、陈瑞莲.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学术研究》2012年第3期 Lin Ye. 2011. Demographic Transition, Developmentalism and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45(6), 678-693. (SSCI) 叶林. 2011. 构建服务型的中国城市治理研究. 《编制管理研究》2011第5期,38-42. 黄锦荣、叶林. 2011. 公共服务“逆向合同承包”的制度选择逻辑—以广州市环卫服务为例. 《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5期,100-120页. Lin Ye. 2011. Urban Regeneration in China: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ssues. Local Economy, 26(5), 337-347. Lin Ye. 2011.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Governan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399-404. Lin Ye. 2011. Mega-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Planning Conference. 叶林. 超越国家与市场:第三条道路—对话奥斯特罗姆(整理). 《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3期,1-14页. 叶林.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一个综述. 《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3期,175-189页. Jian Sun and Lin Ye. 2010. Mega-events, Local Economies, and Global Status: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2008 Olympics in Beijing an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39(2), 133-165. Lin Ye. 2009. Regional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December, S116-S121. (SSCI) Savitch, ., Ronald K. Vogel, and Lin Ye. 2010. Beyond The Rhetoric: Lessons from Louisville’s Consolid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40(1), 3-28. (SSCI) Lin Ye, Jian Sun, and Xiaochuan Wu. 2009. Toward Successful Overseas Training for Chinese Public Officials.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Education, 15(2), 203-218. Gilderbloom, ., Lin Ye, M. J. Hanka, and Kareem M. Usher. 2009. Inter-city Rent Differentials in the . Housing Market 2000: Understanding Rent Variations as a Sociological Phenomenon.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31(4), 409-430.(SSCI) Lin Ye. 2008. Regional Strategie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11-419. Lin Ye. 2008. Tourism and China’s Development. Review Essa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74(1), 150-151. (SSCI书评) John Gilderbloom and Lin Ye. 2007. Thirty Years of Rent Control: A Survey of New Jersey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9(2), 207-220. (SSCI) Lin Ye, Sumedha Mandpe, and Peter B. Meyer. 2005. What is “Smart Growth”—Really?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19(3), 301-315. (SSCI) John Gilderbloom, Zhenfeng "Terry" Pan, and Lin Ye. 2005. The Worsening National Nursing Home Crisis. Practicing Planner, 3(2), 1-3. Lin Ye. 2004. The MP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China: Learning from the America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3/4), 46-53. 专著章节 Ye. 2011. Pensions. Entry in Paul Quirk and William Cunion (Eds.) Governing America: Major Policies and Decisions of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New York, NY: Facts-on-File. Ye. 2011. Developing a PAYGO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Zhiqun Zhu (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day: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199-212. World Scientific Ye. 2010. China's Healthcare System Refo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Prospects. In Baogang Guo and Dennis Hickey (Eds.) Toward Better Governance in China: an Unconventional Pathway of Political Reform, 89-102. Rowman & Ye. 2009. Review of Challenges Facing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Sujian Guo and Baogang Guo (Eds.).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14(2), , ., Ronald K. Vogel, and Lin Ye. 2009. Louisville Transformed: A Survey of a City Before and After Merger. In Don Phares (Ed.) Governing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64-184. . Ye and Savitch, . 2008. Municipal Government. Entry in Michael A. Genovese and Lori C. Han (Eds.)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Civics, 941-944. New York, NY: , . and Lin Ye. 2008. Pros and Cons of Rent Control. In Gilderbloom, . (Ed.) Invisible City: Housing Opportunities for Everyone, 67-101.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的论文

写作思路大学生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可以先总写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然后写分段落写大学生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许多普通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

从狭义理解,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而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具体就是: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记得小时候,我家并不富裕,家里既暗又小,还有许多不方便。尤其是夏天来临的时候,只要你一不留神儿,就会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蚊子,在你身上叮上几个大包,烦得不得了。还时不时的在你耳边“嗡嗡”直叫。现在,家庭富裕了,我们全家住上了三层楼的别墅,既宽敞又明亮,每个房间都装上了空调,从此我便不怕酷暑和严寒。

以前,爸爸的学习帮手只有一台小录音机。可是现在,我的学习帮手可多了,有复读机、电脑等。学习累了,就趴在窗户上看风景,远远望去,以前无比矮小的茅屋如今变成了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高楼大厦。

还有宽敞笔直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小汽车、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人山人海的大商场······马路两旁,有许多漂亮的鲜花儿,绿色的草坪,令人看了赏心悦目。从此,人们再也看不见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臭气冲天的污水;人们看见的是湛蓝湛蓝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

现在,身活在幸福小康社会中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享受前辈们创建出来的伟大功业呢?不,不可能的!因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更需要我们去创造。那时,不仅仅是建设小康社会,还要往更高一层去发展,把未来的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把未来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时间不等人,朋友们,让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奋学习,积极进取。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好,我们全面达小康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大学生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可以先总写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然后写分段落写大学生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具体例文如下: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正走在腾飞的小康之路上。小康,是指一种经济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影响,始终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古时,小康宣扬的是以“礼义仁让”精神为主导、有吃穿的社会形态。近代也有不少人借用这一思想,走上社会改良的道路,提出过许多美好的设想。

上世纪初,为了能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孙中山先生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撰写了《建国方略》一书,明确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思想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影响。小康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小康社会作为比较现实的目标。

两千多年来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与进步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并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因此,小康社会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当今邓小平所使用的小康理论以及他使用“小康”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表述,唤起了中国人民对发展小康之路的广泛认同。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朝着“奔向小康”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去不断努力奋斗。

中国这样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国家,进入小康社会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这将为国家的长久治安打下新的基础,是更加有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点。

在经济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看经济与社会基础指标与人均指标,还要看收入的分配状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果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就会出现数字庞大的贫困人口。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我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约为3000万;在城市中,2020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口有多万人。其中包括1400万下岗及失业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必须加以控制,才能确保我国小康之路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前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可以这样说:科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生产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立国立党的根本。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保证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要加强综合智力的开发,并通过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手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成为新一代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把祖国建设成腾飞在小康大道上的科技强国而奋发努力。

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满腔热根据十八大领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积极奋斗。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大学生应通过以下几点,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会浪潮中。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奋斗目标。

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能更好的融入党的集体,学习党的思想,成为构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才能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品质。在大学校园里,不畏困难, 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坚持艰苦奋斗,才是大学生应该保持的良好品质,以文化来丰富自己,以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

六、积极参加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弘扬先进的文化技术,以党的正确领导为核心,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站在发展建设的前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肩负起民族的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努力奋斗。

扩展资料

正确理解

1、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经济发展

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完善民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4、增强文化

主要是四点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

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5、提高生活水平

要做到: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6、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研究论文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 4%,农村达到49. 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 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 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因此,处在强势群体中的人,与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对社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强势群体由于得到很多利益,认为这个社会好,希望维持现状,对社会认同感较高;而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由于地位下降或利益受损,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甚至希望改变现状,因而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这种复杂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所以,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还应当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实现与否需借助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但它具有难测度性,需要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来评判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相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难测度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指标可以量化,所以它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目前,“4E”标准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标准,其中的公平性标准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基准评价指标”(即标杆法,就是预先选定一个组织或一个标准,并将其作为本组织一定期限内努力的方向和试图达到的目标,到设定期末,测度本组织完成预定目标的程度和质量,即为该组织的基准绩效得分)、“地区差异指标”(即同一种公共服务,评估得分最大地区与评估得分最小地区间的得分之比)等,[2]均是很实用的公平性评价标准。二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我国政府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现阶段仍面临许多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非均等化现象,甚至在有些方面呈现出某种恶化的态势。根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和客体划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可分为政府(主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与公众(客体)对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均”两个方面。(一)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问题,它们都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对此,供给不足问题已经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而供给不均却往往被笼统地认为是供给不足,并被认为是在供给充足前提下才会出现。实际上,在供给不足情况下,也会因政府工作人员的故意行为而出现供给不均问题。而且,供给不足前提下的供给不均会加剧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监管、付费、直接提供是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三种基本手段。[3]监管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机制,对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付费是政府通过付费来干预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向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提供补贴等;直接提供是政府公立机构直接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三种手段都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高效、公平。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贯穿在这三种手段中,表现为 “制度供给不均”、“财政供给不均”和“人员、设备、设施供给不均”等。1、制度供给不均。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二元化。虽然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的“重城轻农”现象继续存在,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依然存在城乡二元格局,有些地区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而更加严重。诸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广大农民解除了“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大病统筹”,而非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障。与城镇医疗制度的全面医疗保障相比,农村居民显然被排除在普通疾病的保障范围之外,看似均等的制度还是不公;失业保险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大多数城镇困难居民及广大农村居民无缘失业保险,这种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均。如此等等。2、财政供给不均。主要体现为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以及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会拉大城乡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加剧社会不公。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扶持农村”的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地方在财政分配中已逐步提高支农比例,并重点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省份。但是,我国大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有限,在市县一级更是捉襟见肘,难于支付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只能重点顾及其中一部分,造成地方财政供给不均。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为147.53亿元,地方支农支出1644.87亿元,地方是中央的11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中央支付587.67亿,而地方支付高大5516.51亿,地方高出8倍;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支付中仅拨付6.66亿而地方承担了188.76亿,地方是中央的28倍,显然地方承担着主要的财政责任。[4]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比例失衡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中央拥有大部分的财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相反,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权却承担大部分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严重的权责不一,增加了地方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难度,影响了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3、人员、设备和设施供给不均。主要反映在各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的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别。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方面,城市配备了更多优秀人才、配置了更优质的设备,服务质量都比农村的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方面,城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公路、厕所、垃圾处理站、供水及排水工程等。因此,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农村的高。(二)公众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不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质是“享受均等”。 “享受均等”的前提是“供给均等”。但“供给均等”未必能保证“享受均等”,而“享受均等”却必定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达到均等化,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当前“享受不均”表现在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上。在地区差异方面,据陈昌盛,蔡跃洲在《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所指可知,2000—2004年间,我国各类公共服务地区差异指标中最大与最小之比的5年平均值分别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5]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在2-3倍,差距明显,尤其是西部地区遭受了巨大的不公。在城乡差距方面,我国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居民享受情况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的从业人员缺乏失业保险;[6] 80%左右的劳动者缺乏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7]2001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万人,而对应的农村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万人。[8]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是农村的3到5倍多。在基础设施方面,80%以上非水泥化道路在农村, 50%以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民缺少卫生厕所。[9]在义务教育方面,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义务教育总支出为241亿元多,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支出139亿元多,占,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量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数量的。[10]在公共卫生方面, 城市占有全国医疗资源的80%,而农村只有20%。[11]显然,“享受不均”在城乡差距方面更为突出,消除城乡居民的“享受不均”应当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上述分析主要体现了数量上的不均等。其实,各种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质量上的不均等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本质上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在数量或质量上不均。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的均等,未必能保证群众真正享受到质量均等的服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已有所表现。诸如,现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说明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经扩大,但事实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为大病而统筹的,一般疾病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且人均额度很低,在目前医药贵的背景下,一般疾病费用仍然高,困难群体仍然承受不起这种高价,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掩盖了服务质量不均等的事实。同样,医疗卫生方面,我国医院设立主要以行政区域为准,一般来说,一个乡镇有一个卫生院,一个县区有一家中等级别的综合医院,一个市配有一个高级的综合医院。单从数量上,县市以上的医院明显要比广大乡村卫生院要少得多,可是城市医院的医疗质量比农村卫生院强。这些事实证明,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的均等未必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的均等。在现实中,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不均往往不被重视,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限的状况下,更是如此。这是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信息不对称性,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判断其质量高低,使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隐蔽性和难测度性,不容易为人所认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隐蔽性和难测度性,可能会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者故意降低服务质量,没有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均等,消除它的难度就很大。因此,在消除“享受不均”的现象时,要注意防止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不均,更应该克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不均等。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思路(一)匡正主体意识和责任,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最基本职能。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各级政府充当着核心主体,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主要责任。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达成诸多共识,并正在采取相关举措提升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但从现状来看,这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偏颇,亟需加以匡正。1、避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当市场化而引发“泛市场化”。鉴于政府财政紧张、大包大揽基本公共服务而出现短缺、低效率等背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曾经被认为是解决政府供给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运行中却容易引发“泛市场化”,即过度市场化。把不该市场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市场化了,把本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安排权放弃掉了,使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成本提高,一般群众难以承受公共服务的高价位,加剧了社会不均。实际上,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安排者,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出资购买,安排给群众,使他们得到能保障其基本生存及发展的服务,而不是要政府完全放弃对公共服务的安排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应考虑不同类别的基本公共服务应选择不同的供给主体。有些基本公共服务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才会实现公平,这是由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特性所决定。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允许市场进入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求政府控制服务的安排权,而禁止市场进入的基本公共服务则应尽可能由政府提供,以此来防止因“泛市场化”而导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2、力求公平地分配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资金。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科学、合理地转移支付是实现均等化的直接而又容易见效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12]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资金未必能做到公平分配。诸如,在经费缺乏背景下,部门间利益竞争导致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被公平、合理安排,促使部门间乱用、滥用、挪用资金等现象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内部未能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群体或地区,使真正需要援助的对象没能得到服务,导致严重的不公等。其实,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不足问题,而且要解决财政供给不均问题。地方对转移支付资金必须公平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均等化。为此,增加部门经费开支透明度,提高受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是预防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在对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时,应特别考虑公共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3、推进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民主化、科学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赖于公共服务部门科学、民主地制定并实施公共服务政策。如果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与实施缺乏民主化、科学化,同样会使理想的均等化目标遭夭折。如果部门政策制定不科学、不民主,容易增加制度性的不均等。若公共服务政策制定缺乏均衡性、具体可行性、全面性、民主性、灵活性、法制性,就出现政策失衡,政策背离公民实际需要,背离国家公共服务目标,最终引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好,对政策误解、曲解,没能严格按行政程序法施行,使政策执行偏离工作要求,引发行政乱作为、不作为,导致公共服务不公平。实践证明,行政程序法、行政问责制、合理的干部考核制度、听证制度等,是保证公共服务政策科学制定与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有力举措。(二)增强社会公众素质,提高它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重视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要重视提高社会公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公众能否真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也取决于公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为了实现均等化,必须努力追求全体社会成员具备大致相当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享受能力。首先要增强意识,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能力。所有公众都有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但未必所有人能有足够高的公共服务选择能力,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务。一部分公众有经济实力,但他们缺乏选择公共服务的意识,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他们缺乏参保意识,没有购买社保、医保、失业保险,造成机会不均。也有的公众对公共服务期望值过高或盲目信任,在选择公共服务时缺乏判断,未能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增加了不必要的消费成本。如农民小病进大医院、盲目攀比进城择校就读等现象,就是没有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的典型。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是由消费者自己造成的,表明了他们缺乏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的意识,缺乏选择公共服务的能力。其次是增加就业,提高困难群体公共服务的购买力。“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贯彻‘自助先于公助’原则……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自助之外的补助形式,而不能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纯粹的福利性公共产品。”[13]虽然政府出资购买基本公共服务,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群众自己付费,群众必须具备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困难群体的经济能力对实现均等化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当困难群体具备一定经济能力,他们就会付得起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费用,政府就会减少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压力。但由于困难群体经济承受力低,难于购买如社保、医保、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失去了受服务的机会,导致机会不均。提高困难群体公共服务购买力是消除不均的根本途径。而充分就业是提高困难群体公共服务购买力的保障。现阶段,政府应该“授之于渔”,重点考虑帮助困难群体充分就业,为困难群体提供低保、免费的职业培训及就业信息,创造就业条件等。(三)集中利用有限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目前城市拥有比农村更多数量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使城市居民享受到比农村居民更高质量的服务。但造成现阶段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质量上不均,不仅仅在于城市拥有更多数量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而且也是由于城市对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的集中程度更高。而在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限,又没有被集中利用,极大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农村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除了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外,还应该考虑集中利用农村现有的有限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事实上这是可取的,也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相对来说,农村地广人稀(特别是西部地区),且近几年的计划生育使人口数量减少;同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利用率低,有“浪费”的嫌疑(农村近几年的小学生入学人数减少,农村卫生院的就诊率下滑,农村文化等基础设施闲置等情况足以证明这一点)。这种现实,要求政府应该考虑农村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集中利用。可考虑在公共财政投入数量不变前提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适当合并农村学校、农村卫生院、农村基础设施,集中利用资金、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从长远来看,除了集中利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外,还可考虑加速城镇化。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高低,与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高低相关。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越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被集中利用的程度就越高,基本公共服务就越均等。这种成功做法在国内外都有先例,值得借鉴。(四)建立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和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评议。迄今为止,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相对比较完善,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往往以各种量化指标,从政府的理想预期出发,没有把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标准。实际上,公众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对象,公众的满意度才真实反映了公共需求的满足程度。公众对公共服务表达不满,说明他们的公共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求政府改变公共服务方式,进而提高公众满意度,基本公共服务才会趋向均等。建立健全公众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在现阶段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针对目前公众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还未建立,公众公共服务评价能力比较低,还缺乏公共服务评价的方法与技能等实际情况,寻求普及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提升公众公共服务评价能力、充分表达满意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效果的跟踪反馈制度,明确对公共服务活动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规范问责操作程序,健全社情民意沟通渠道,扩大公众在公共服务问责制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它不仅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力的新政策,我国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健全,不仅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完善,并且推进了社会主语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那么接下来的'发展中,该如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的机构建设呢?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强化组织保障。

组织是创建的重点,公共服务体系要在组织领导上狠下功夫,不能说说就算了,要实际的做事,领导要分工,要专职管制,成立相应的文化小组,定期检查和定期开展活动,队伍里面要有综合的人才,把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方面。

2. 强化人才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关键是人才,其中有领导管理人才、文化组织活动人才、文艺表演人才,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3. 强化投入保障。

惠民文化不是口头上的,他要求实事求是,一定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知识下乡,真正意义上的促进文化体系的发展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的价值可在。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摘要:文章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探讨了图书馆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要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必须做到深化文化 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环境。由此可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那么,作为公共文化基础 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又如何发挥其自身作用? 服务于社会公众,这些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几个问题。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社会 资本为辅,公共文化机构为主、其他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辅,为全体国民提供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 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 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供给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监督体系等内容。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具有公平性、便利性、多样性、公益性和公共文化服务基 本性的五方面基本功能。在我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事 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其中,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主体,担负着组 织并监督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职能,而作为文化事业单位 的公共图书馆,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二、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文献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各种社会机构中,只有作为中介性机构的图书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典 籍的重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保存对象的形式,从最初的龟甲兽骨、纸草泥版,发展到近代的印刷型图书,再到如今的磁盘、光盘、胶片等等,只要是人类社会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图书馆保存的对象。为此,从古代典籍,到现代数字化信息,丰富而多元化的馆藏资源,成为先进文 化理论研究、传授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以及开展文化娱 乐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2.传递科学情报信息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 作为社会文献信息收藏中心,存储着大量的社会文献信息。 图书馆通过向社会公众开展各项服务,使存储的知识和信息 得以广泛传播,并通过社会公众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其转化 为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3.开展社会教育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是社会公众进行 终身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基地。这种教育是通过社会公众阅 读的方式,来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社会活动,使社会公众自 由地利用图书馆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这是任何学校教育都 无法比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 老化异常迅速,图书馆的这种教育职能将更加得以显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更新知识,适应 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从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如此大范围的全民教育和普及 教育,也只有图书馆才能担当得起。4.提供文化娱乐活动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可以利 用存储的社会文献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 化产品,使其拓宽文化视野,从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文 化展览、学术会议、大型展示会、报告会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 式多样的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通过向社会大众提供阅读资源与环境,图书馆成为传播 和活跃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 中心之一。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的应对措施1.抓住机遇,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运用公共财政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在论述文化发展战略中则强调,要坚持文化的公 益性,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这就为公共图书 馆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加快构建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的意义,明确自身的社会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增强社会公众对图 书馆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增强各级政府对图书馆的意识,力争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完善办馆条件,改善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在公 共图书馆制度的保障下,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2.提高认识,创新服务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化环境下个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并把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和谐社会 构建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制度在保证公平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意识,倡导人文关怀,其实质就是要全面提 倡自由、平等、开放、免费的图书馆精神和服务。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理念。一是树立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在硬件设施上,要符合人性化要求,为读者提供宽敞的借阅环境;在软件环境上,要营造尊重读者、理解读者的良好氛围。在图书采购,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制度等方面以读者为中心,调整不合理的开放时间和繁琐的借阅制度,取消对读者年龄的限制和公共图书馆的准入限制,保障和实现社会公众对 知识和信息的需要。二是树立“藏用结合,以用为主”的服务 理念。传统图书馆在文献资料的管理上是重收藏,轻使用,以藏为主,藏书量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重要标准。在信息社会,无论馆藏信息资源是纸质形式,还是电子形式,只有被读者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而且被利用的次 数越多,发挥出来的效益就越大。因此,图书馆在行使收藏功能的同时,更应注重流通功能的发挥,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大 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3.改善服务,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是实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 利,而文化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同样也是人民群众最基 本的权利。为社会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实现社会公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立足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一卡通”借书还书的运行体系。通过实现联机检索,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使“一卡通”服务网点遍及城乡,为公共 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普遍均等服务创造了条件。二是整合资 源,构建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如,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 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了以省图书馆为中心,区(县、市) 图书馆为分中心,社区和乡镇(村)服务点为基础的互通互联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将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把中华民族优秀的 文化信息资源输送到基层服务网点,使社会公众可以就近便 捷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2)推行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免费服务是图书馆公共责任的价值导向,也是民众对图书馆责任的价值诉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 言》,公共、免费和无障碍是公共图书馆应该具有的属性,公共 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 向所有人免费提供服务。以此为理念,公共图书馆应当向公 众免费开放,而且这种免费也应当是全方位的。在我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尚没有做到免费的开放服务,但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已逐步实行了读者免费服务。尽管全面推行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 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对公共财政投入的加大,公共图书馆实现 完全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成为现实。这是图书馆职业自律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人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3)构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服务。民主政治倡导社会公正和平等,倡导关心和救助弱势群体。国际图联于1999年颁发的《图书馆与智力自由宣言》中宣称:每个人都有了解、表达、传播、创造知识的自由权利,而保障这些权利就成为图 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核心职责。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环境,消除弱势群体获取信息的障碍,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 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开展自 主学习,进而使他们摆脱困境,促使其有能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仲晓凤.公益性讲座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强化.图书馆学刊,2007(6):113-115.[2]缪建新.公共图书馆的讲座品牌构筑.图书馆杂志,2005(8):38-39.[3]王宇.探析公共图书馆讲座集群模式的构建.图书馆论坛,2007(5):51-53.

当代中国文化预算的现实困境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论文化产业政策的边际内谱系拟置 王列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12-01论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技术支撑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10-05-10“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15“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美术观察 2010-06-15当代中国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机构改革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7-15宗教文艺论的可能与不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15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项目目标及其功能测值方法 王列生 【期刊】江汉论坛 2009-04-15论文化制度创新的价值分层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9-10-15论内在焦虑中的中国文化制度创新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09-11-10论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意义内置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9-11-15论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功能缺位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1-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考古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15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2006-10-30论民间仪式的文艺承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30性本能的文艺魅力维系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25政治文艺论的权力与暴力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20论文艺存在研究的知识框架及其文艺人类学选择 傅莹; 王列生 【期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15文艺存在的存在性分析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7-01-25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形态前置 王列生 【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7-03-24论时尚与文艺的意义互动 王列生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动力学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28论集体体验对个体体验的颠覆——对体验论文艺观的新认识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7-03-15论世界市场时代的文艺生产与消费 王列生 【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20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期刊】理论参考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目的论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10-15论集体体验时代的身份消失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2008-12-2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母题方式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01-15道德文艺论的语指与语误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15论“孔子适齐”的事态义旨与道穷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8-10-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哲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田野调查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符号切入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7-20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中的知识综合姿态 王列生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20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4-07-25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王列生; 李怡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20论原典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知识综合特性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3-04-15“话语”与民族文学表达方式 王列生 【期刊】人文杂志 1999-09-05触感社会转型的律动──评洪三泰的长篇小说《闹市》 傅腾霄; 王列生 【期刊】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5-15新流行状态: 位置批评与商业批评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4-15九十年代: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8-15文化的贫困与文化的解困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0-03-31话题与民族文学言说方式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27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7-20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1-02-15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的基本框架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04-15简议特区文学的特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02-28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王列生 【期刊】文学评论 1995-07-15论当代文学价值评估的双重原则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02-25论文学发展的线性因沿─—悖离题材情结和素材迷恋的实证讨论 王列生 【期刊】广东社会科学 1995-04-16希腊花朵与阿拉伯土壤──论民族精神个体性对文学母题选择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5-04-20批评危机:亟待走出的六种缠绕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7-30论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动态过程 王列生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25“互阐指令系统”与比较神话学 王列生 【期刊】中国比较文学 1997-08-15论世界文学格局的单向牵引模式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1998-02-15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1998-02-17论民族文学的理想选择形态 王列生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1998-01-10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8-07-25独语与对话跨度间的民族文学寻求 王列生 【期刊】河北学刊 1998-05-20The Choic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in World Literature 王列生 【期刊】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02-15我们都是变色龙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8-02-15论文学母题的弹性发展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92-03-01对当代文学基本品性的思考——兼与沈敏特同志商榷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85-10-28振聋发聩的历史沉钟——评中篇小说《蓝花豹》 王列生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86-08-29论民族艺术之“根”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7-05-01论阅读的基本过程 王列生 【期刊】殷都学刊 1988-09-30论顺应心态与逆反心态——一个艺术接受美学课题之初步研究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1988-08-28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诱导空间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89-08-29论接受能力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9-10-28论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12-31论切入点与切入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10-01桐城地域文化爬梳 王列生 【期刊】东南文化 1991-05-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0-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续)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2-31读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91-10-28说庄子的魅力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1-06-30人类生存空间与文学内容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1-10-01文化的悖论及其对文学母题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家 1992-04-30站在时代高度看文化发展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9-11-24农歌会唱出农民心声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8-12-30我比汪晖本人更加焦虑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4-1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9-01文化机构的结构矛盾与改革取向 王列生 【报纸】人民政协报 2010-09-06只重形式群众难享文化实惠 王列生 【报纸】北京日报 2007-06-26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6-11-09文化创新理论的学术梳理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8-02-14

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试论公共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尝试与思考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对残障人士提供文化需求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残障人士的文化需求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介绍公共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的举措,同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残障人士 服务 文化需求 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目前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由于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弱,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残疾人在文化需求方面仍然面临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国家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努力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一、目前我国为残障人士提供文化需求的现状 目前国家和社会在保障残障人士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残障人在生活、工作、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也提供相应的设施、条件和服务。据2009年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布的消息表明:残障人总体生活状况虽然逐年得到改善,各项保障与服务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而每个残障人都渴望同健全的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残障人教育、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广大残障人士对文化的需求更显得迫切,特别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对提高残障人素质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信息来帮助残障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以便在社会中求生存、谋发展。如,中国盲文出版社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的盲文出版和印制单位,从诞生和发展历经了50多年。几十年来,盲文出版在图书的定价、盲人书写专用纸的定价和盲人用品用具的定价方面,虽然一直采用了“高福利,低价格”的做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纸张价格的节节攀高,而国家政策性差额补贴却没有大幅度增加,又由于盲文书籍的印刷需要特殊工艺,对纸张和印刷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与普通图书相比,不仅制作麻烦,而且体积庞大。盲文书籍一般都是25厘米×30厘米大小,一本很薄的普通读物制成盲文书籍后,体积和厚度要增加10倍,由于制作成本费用昂贵,致使每本书的价格很高,这给盲文出版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我国盲文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可谓奇缺。又因为盲文书籍面对的是特定的消费群体——视觉障碍者,他们大多生活水平低下,无购买能力,所以远远无法满足盲人读者日益高涨的阅读需求。 在国际图书馆界,盲人数字图书馆相关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受到关注,国际图联于1983年成立了盲人图书馆联合分会,至本世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均已建立了盲人数字图书馆。而我国直到2008年10月,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残联等联合开通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拥有1000多本电子图书,2600多首音频歌曲,400多场视频讲座等资源,并确保无障碍阅读的内容的不断更新、完善,希望全国逾8300多万残障人士通过互联网,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提高技能、改善生活状况。“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开通是国家图书馆在建设残障人士数字阅读体系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把更大范围的残障人纳入了图书馆公共服务领域,真正做到了视觉障碍群体在获取知识与信息上享受到与普通人一样的服务。 另外,为了落实中央关于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国残联和国家图书馆合作建立了“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调查、收集残障人士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无障碍阅读日。旨在通过指导,组织残障人士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使残障人士多读书、读好书、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目前公共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提供知识援助的不足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民众获取信息、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精神层面给民众以示范和影响,是体现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的示范窗口。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积极参与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所以我国图书馆界也积极探索为残障人士提供知识援助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无障碍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意识不强,人文关怀不够,图书馆的建造基本上都是以健全人为设计依据,残障人士和其他行动不便者进入非常困难。馆内的电梯、按钮、地面、厕所等设施也不方便残障人使用。据调查许多残障人士从未进过图书馆,这就严重阻碍了他们求知求乐的文化诉求。 2.馆藏盲文读物的数量和品种不足。盲文书籍由于体积大、品种少、价格高、购买者少,再加上新华书店及各类书店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致使在全国各地书店几乎买不到盲文书籍,而图书馆的盲文读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上均远远跟不上读者的需求。 3.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普及率低。据统计,在全国图书馆信息库提供的500多家公共图书馆中只有46家为盲人提供服务。比例不到1/10,而全国30多个省级图书馆也只有15个有盲人读者服务,由于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备,也是制约无障碍服务的瓶颈。 4.提供特别的服务不够。许多图书馆没有盲人语言提示装置,更没有为聋哑人配备懂手语的工作人员和提供手语读物等,人性化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益低。 5.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公共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对于已建立的无障碍设施和有针对盲人的服务,也很少有盲人前来享有这种权利和机会。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它不仅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力的新政策,我国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健全,不仅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完善,并且推进了社会主语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那么接下来的'发展中,该如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的机构建设呢?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强化组织保障。

组织是创建的重点,公共服务体系要在组织领导上狠下功夫,不能说说就算了,要实际的做事,领导要分工,要专职管制,成立相应的文化小组,定期检查和定期开展活动,队伍里面要有综合的人才,把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方面。

2. 强化人才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关键是人才,其中有领导管理人才、文化组织活动人才、文艺表演人才,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3. 强化投入保障。

惠民文化不是口头上的,他要求实事求是,一定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知识下乡,真正意义上的促进文化体系的发展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的价值可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