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市场竞争力类的论文研究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8 05:22:00

市场竞争力类的论文研究意义

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集群理论国内外发展研究的回顾,分析我国酒店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与基础、发展现状与分类,应用直接经济因素与非直接经济因素的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酒店企业集群优势与竞争力提升展开剖析。 [关键词]酒店业;竞争力;集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4—0055—05 以往研究酒店企业(集团)竞争力的问题大都是注重微观层次,即从单体酒店企业内外部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着手,研究人力资源、客源市场、经营模式以及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酒店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与制约作用。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清醒地认识单体酒店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在短期内为单体酒店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利于酒店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现阶段我国许多酒店经营绩效不佳的状况可以反映出酒店业的魅力下降和竞争力缺失。本文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觉,通过对集群理论国内外发展研究的回顾,应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整个酒店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行剖析,分析我国酒店集群形成的条件与基础、发展现状与分类,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应用直接经济因素与非直接经济因素的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酒店企业集群优势与竞争力提升加以探索。 一、集群理论国内外发展的研究回顾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对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1]。 1.国外学者对集群理论的研究 世界各主流经济学派对集群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贸易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增长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五种流派[2]。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分类、产业集群生成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关系、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及产业集群政策建议、集群的研究层次和方法等方面。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横向扩展到辅助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术或投入相关的公司。产业集群中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3]。.斯欧()、罗兰德(Rolelandt)和彼姆·登·赫多格(Pim den Hertog)于1998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和互补资产,为了从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为了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产生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与客户之间,通过增值链和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集群[3]。 2.国内学者对集群理论的研究 国内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王辑慈、童[4]曾归纳过5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及其面临的问题,包括: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智力密集地区、条件优越的开发区,乡镇企业集聚发展起来的企业网络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网络。魏守华、王辑慈[5]认为,过去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产业集群理论作为新型区域发展理论,除吸收了过去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魏守华、赵雅沁[6]进一步提出,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徐康宁[7]通过对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与经济开放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将集群理论应用于酒店业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这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十分欠缺。 二、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集群”一词揭示了相关企业之间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结构和机制。波特用“集群”一词来定义在某一特定地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而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以业缘关系为纽带,是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的集聚。有学者称之为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是产业的现实载体,是构成集群的成员,也有学者称之为企业集群,突出了构成集群的主体[8]。 1.酒店业集群(HotellndustryCluster)含义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的观点,可以将酒店业集群理解为在某一特定地域范围内,以酒店为核心的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的集聚群。从广义上看,酒店业集群可理解为酒店与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娱乐业、旅行社、各类旅游供应商等所有与之有关的行业和企业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交织与作用关系(见图1)。从狭义上理解,酒店业集群就是酒店与其他住宿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而产生的群体营销、生产成本、区位品牌等效应实体(见图2)。资料来源:根据克里斯·库珀等著,张俐俐、蔡利平主译《旅游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54—362页内容改编。 540)" vspace=5> 2.酒店业集群的形成 同制造业相比,酒店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集群,其形成既具有与之相同的共性,同时由于酒店的特性,又有其形成的特殊性。酒店业集群的形成对外部环境、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等要求较高。酒店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区域整体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构成与发展、人才培养与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基础性条件,而且酒店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流动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整体区域甚至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纵观世界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如美国东部从波士顿至华盛顿一线的旅游产业密集带中的酒店群落,虽然依托于各自特定的地域与产业基础,有各自形成与发展的不同特点,但从总体上说,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历史文化因素是酒店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诱因,经济产业结构构成与演变 是集群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完善的外部环境与政府扶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专业人才与科研机构的规模与质量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全球市场的旅游需求是酒店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3.酒店业集群的类型 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类型研究的著名学者主要有彼得·昆宁(PeterKnorringa,1998)、约·米尔·斯戴姆(J6rgMeyemStamer,1998)和里·米特(Lynn Mytelka,2000)、福维尔·费瑞耐里(Fulvia Farinelli,2000)。前两位学者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借鉴了马库森(Markusen,1996)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即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后两位学者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也将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即非正式产业集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3]。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笔者认为,可以根据酒店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关联方向、关联程度,将酒店业集群分为水平型集群、前联型集群和后联型集群。水平型酒店业集群主要是指狭义上的酒店集群,即各种类型的酒店和住宿设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水平型酒店集群之间的业务关联程度较低。前联型和后联型酒店集群主要指广义的酒店业集群,前联型集群主要侧重于与酒店企业生存发展、日常经营发生联系的酒店物资与设备供应商、政府部门、科研教学等支持机构等。前联型集群的形成主要为酒店企业的运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与氛围,以保证酒店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人、财、物力支持。后联型酒店产业集群主要侧重于酒店日常经营与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包括与酒店相关的顾客群的形成、交通运输公司网络、旅游中间商网络、旅游信息化平台等,它是酒店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前联型和后联型酒店业集群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 4.我国酒店业现状及集群发展分析 我国酒店业现状表现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欠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营业绩参差不齐、国际化程度低等5大特点[9]。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为酒店数量的大幅增长与质量的稳步提升。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上海申博、广州申亚的相继成功,为我国酒店业带来了大量客源,从而促进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酒店10888家,比2000年增加了4859家。随着大量外资酒店,尤其是知名品牌酒店的进入和深度渗透,引导酒店市场进一步树立规则和质量意识,我国酒店业逐步进入了一个良性、成熟发展轨道。酒店业的结构欠合理主要表现为两大一小,即国有酒店和中高档酒店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型酒店所占比重较小。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量与质的东高西低。我国酒店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云南、湖北、山东、辽宁、上海等省市,东部地区拥有的住宿设施和营业收入明显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酒店的经营业绩参差不齐表现为外资、港澳台合资酒店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其他类型酒店,规模大的酒店明显好于规模小的。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酒店的客房间数与营业收入表现出了正相关关系。最后,国际化程度低直接表现为我国酒店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区位品牌效应不佳、在全球酒店业排名较为靠后。我国能够与国际酒店集团参与竞争的酒店集团为数不多,只有上海锦江集团在2004年的《HOTELS》评选的200家世界著名酒店集团中排名第35位,列亚洲第一位(赵焕焱,2005)。 笔者认为,除微观层面酒店企业自身在经营理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外,从宏观层面看,我国酒店业还存在着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规范竞争和竞争过度,合作与联盟意识淡薄,政府层面重视不够,科技含量低,创新意识明显不足等问题。 集群理论与酒店业的产生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天然的耦合,集群理论的实质就是地域的相对集中与产业的关联性。酒店业不管是从内在经营运行机制还是外在环境、与相关产业与机构的联系来看,都是一个涉及范围广、与众多产业和部门关联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酒店已经形成了企业集群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按所处城市大小与地理位置远近来说,可以用城市、地区和酒店规模的“三大三小”来形容。“三大”是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小”是东莞、温州和泉州。每个地方的酒店业集群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上海是目前中国酒店业的领头羊,世界排名前10名的酒店集团全部落户上海。由于城市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加之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使房价不断攀升,现在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到220美元,四星级达到160美元,基本上达到了国际酒店业的价格水平。东莞则是由外来加工制造业托起了酒店业的发展,形成了“商务+休闲”的模式。在整个东莞市的范围内,现在拥有60多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成为我国酒店企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温州、泉州酒店业的发展属于异军突起,这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两地酒店业收入构成中餐饮娱乐占70%,客房占30%,这与当地居民独特的休闲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0]。纵观这几个城市酒店业的发展,不管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还是具有本土文化的温州、泉州,竞争优势都来源于酒店的积聚效应,从而形成了区域品牌特色与竞争优势。 三、酒店业集群优势和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企业集群11。我国酒店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与欧美等世界发达国际酒店业发展相比较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酒店全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使整个酒店业一直都处在恢复的阶段。目前,我国酒店业所表现出的行业魅力下降与信誉缺失、恶性价格竞争、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国际竞争较弱无力等问题,都亟须新的理论研究来支持发展。 1.集群内酒店企业竞争特点分析 相对于单体酒店而言,集群内的酒店企业竞争具有如下两大特点:一是面对强大的内外竞争压力,集群内酒店容易形成新的竞合局面。与单体酒店相比,集群中的酒店既面临群内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本集群与其他集群的竞争。集群把单体酒店的竞争提升到了更大群体之间的竞争,重塑了竞争形态。从系统的角度看,群内酒店的个体竞争依赖于集群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为了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集群内的酒店会削弱彼此之间的摩擦,更倾向于合作,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形成了集群中新的竞合格局。二是由于酒店集群地理位置相对集中,集群内酒店对竞争的压力感受更为直接,从而为 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个性化服务的实现与技术创新等有利于酒店发展的服务与项目更新创造了条件。在集群中酒店之间比较了解,对彼此服务与产品的质量、价格、产品差异化等信息比较透明,容易形成评判标准。由于地理上的集中给群内酒店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正是这种内在压力使群内酒店获得了单体游离酒店难以获得的追赶效应,持续不断的创新成为酒店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2.酒店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国外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以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的直接经济因素企业集群竞争理论,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以及强调非直接经济因素重要性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12。本文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应用直接经济因素和非直接经济因素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酒店业集群竞争力提升问题加以阐述和分析。 (1)酒店业集群直接经济因素竞争优势分析 酒店企业群通过地理区位的集中、产业组织的优化和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成本与资源优势、基于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与定制服务优势、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 a.成本与资源优势。酒店的成本广义上包括直接原材料耗用支出和间接费用支出;狭义上营业成本只指直接原材料耗用支出。影响酒店经营不稳定的因素通常有需求的猛烈波动、高昂的固定成本、产品和服务的不可储存性。这些特征决定了酒店经营的高风险,容易出现现金流量不足、设备出租率低、恶性房价竞争、员工跳槽、人工费用过高等问题。酒店集群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形成专业分工细化、协作紧密、优势互补的合作体系,弥补酒店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有效降低单体酒店经营成本,使每个酒店集群的各类资源可以优势共享,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信息费用、采购议价能力、资源吸引效应等优势竞争能力的提升。 b.基于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与定制服务优势。个性化服务是21世纪酒店业成功的关键,产品差异化与定制化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满足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别化”的特点。差异化战略使酒店竞争策略从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到以在一定价格基础上的非价格竞争为主的竞争方式上来。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不仅能给顾客提供很好的服务,而且可以使酒店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树立起许多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产品与服务。如世界知名的美国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于2001年开发的Event Com技术服务,为商务会议提供沟通和事件管理,成为世界酒店业的典范。集群中酒店同居一地,比较容易形成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使集群内的酒店更能适应市场环境及其变化,利用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交互反馈机制,形成市场占有率和差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获得非集群酒店难以拥有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以及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优势,获得比产业集中度更高的利润集中度。 c.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国际酒店业市场基本被欧美发达国家的酒店集团所掌控,我国的酒店和酒店集团在国际的排名与竞争力均比较靠后。包括我国的国内酒店市场,国际酒店集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竞争力。虽然我国酒店业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酒店集团,但面对中国酒店业的主体——大部分单体中小酒店,集团的力量还是相对有限的。酒店业集群的逐步形成有利于解决我国酒店企业现阶段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较多、数量多而分散、小而不强的局面。通过酒店集群集聚的形式,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可以形成既类似于大酒店集团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时又通过水平联系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在成本、价格、营销上的优势;在产品服务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上成为大酒店,甚至成为跨国酒店集团全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托大型酒店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 (2)酒店业集群非直接经济因素竞争优势分析 除直接经济因素优势外,酒店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表现在非直接经济因素方面,诸如区域创新能力、商业吸引能力、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下酒店之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特征和非编码化知识、区域品牌优势等,这些因素具有促进创新、降低成本、实现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a.促进酒店的创新与持续改进。尽管酒店业的创新不像制造企业那样频繁的发生,但酒店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集群为酒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因而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和动力。首先,由于地域上的接近,创新的资源容易获得。这些资源主要包括酒店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其次,容易建立公共部门与酒店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公共部门能及时把握集群内酒店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而集群内的酒店也必然会不断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向公共部门投入更多的资源。创新活动的发生和积累除了空间上的临近性外,知识外溢是另一个重要路径。区域内积聚的酒店及相关的企业越多,有关的信息在区内的传播就越快,传播的程度越彻底。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学、研究机构与酒店间的教学和科研互动,增大了集群酒店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容量。 b.提高商业吸引能力。酒店企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的商业吸引力,包括对旅游者、酒店投资商、酒店物资供应商、酒店专门人才等的吸引力。酒店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生产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如环保、信息、交通运输等。非集群的单体酒店不能产生如此大的需求,也不能提供如此多样的供给,只有大量的酒店企业集中在一起,才可以提供一个大的市场。酒店集群能够吸引大量的相关旅游企业,使旅游与酒店使用的专门设施落户旅游地。 c.形成酒店之间合作与信任的关系。我国酒店业发展至今,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竞争的认识存在误差,乱打价格战,导致整个酒店市场局面混乱。追究深层次原因,这显示出酒店之间缺乏信任与相似的文化和习俗背景。产业集群强调酒店在地域集中的相互密切关联是一种利益共享和共赢的合作竞争,而不是以损害任何一方利益为代价。由于集群平台的存在,与非集群的单体酒店相比,集群内酒店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容易形成“荣辱与共”的文化价值共识,随着这种共识的逐步累积与扩展,区域与整个酒店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循环圈。 综上所述,酒店业是一个与各行各业都发生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关联性产业,本身就具备了形成集群的条件与优势。我国的酒店业应积极开展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填补这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黄建清,郑胜利.国内集群研究论述[J].学术论坛,2002,(6):55—56. [2] 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12—15. [3] 陈剑峰,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8):22—23. [4] 王辑慈,童听.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11(5):550—552. [5] 魏守华,王辑慈.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20—23. [6]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5):51—56. [7]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5—27. [8] 张聪群.论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4,(1):143—144. [9]邹统钎,朱天松,彭海静.酒店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2. [10] 魏小安.在广州酒店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讨会上的报告[R].2005—06. [1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2]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引.中国工业经济,2002,(1):60—64.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是在1990年。这一年,著名管理专家C. K. 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他们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形象地说,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即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核心竞争力将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如今人们又把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拓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个职能系统,而不是象过去那样主要局限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上。意义很重大后果很严重,:-) 1:最直接的意义是对企业,有利于企业在本行业内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好的话,可以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出人头地。可以考虑品牌,市场,信誉与形象,成本与效益,兼并联合与扩大再生产等 2:其次就是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GDP 考虑税收方面,和进出口方面的意义等 3:第三方面,你可以把当今的国家政策与企业的竞争力结合起来说,联系当今的实事,拓展下视野

要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首先要给员工灌输经济意识,要让员工知道自己口袋的利益首先是企业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以最大发挥,让员工自觉地去考虑问题,同时将自己做为一个消费者所希望得到别人什么样的服务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两者相结合,就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员工服务意识了.让员工自己去认识问题比总做一些理论培训要来得快多了.一、集群理论国内外发展的研究回顾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对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1]。 1.国外学者对集群理论的研究 世界各主流经济学派对集群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贸易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新增长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五种流派[2]。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分类、产业集群生成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关系、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及产业集群政策建议、集群的研究层次和方法等方面。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横向扩展到辅助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术或投入相关的公司。产业集群中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3]。.斯欧()、罗兰德(Rolelandt)和彼姆·登·赫多格(Pim den Hertog)于1998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和互补资产,为了从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为了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产生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与客户之间,通过增值链和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集群[3]。 2.国内学者对集群理论的研究 国内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王辑慈、童[4]曾归纳过5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及其面临的问题,包括: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智力密集地区、条件优越的开发区,乡镇企业集聚发展起来的企业网络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网络。魏守华、王辑慈[5]认为,过去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产业集群理论作为新型区域发展理论,除吸收了过去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魏守华、赵雅沁[6]进一步提出,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徐康宁[7]通过对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与经济开放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将集群理论应用于酒店业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这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十分欠缺。 二、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集群”一词揭示了相关企业之间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结构和机制。波特用“集群”一词来定义在某一特定地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而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以业缘关系为纽带,是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的集聚。有学者称之为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是产业的现实载体,是构成集群的成员,也有学者称之为企业集群,突出了构成集群的主体[8]。 1.酒店业集群(HotellndustryCluster)含义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的观点,可以将酒店业集群理解为在某一特定地域范围内,以酒店为核心的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的集聚群。从广义上看,酒店业集群可理解为酒店与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娱乐业、旅行社、各类旅游供应商等所有与之有关的行业和企业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交织与作用关系(见图1)。从狭义上理解,酒店业集群就是酒店与其他住宿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而产生的群体营销、生产成本、区位品牌等效应实体(见图2)。资料来源:根据克里斯·库珀等著,张俐俐、蔡利平主译《旅游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54—362页内容改编。 2.酒店业集群的形成 同制造业相比,酒店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集群,其形成既具有与之相同的共性,同时由于酒店的特性,又有其形成的特殊性。酒店业集群的形成对外部环境、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等要求较高。酒店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区域整体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构成与发展、人才培养与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基础性条件,而且酒店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流动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整体区域甚至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纵观世界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如美国东部从波士顿至华盛顿一线的旅游产业密集带中的酒店群落,虽然依托于各自特定的地域与产业基础,有各自形成与发展的不同特点,但从总体上说,酒店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历史文化因素是酒店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诱因,经济产业结构构成与演变 是集群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完善的外部环境与政府扶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专业人才与科研机构的规模与质量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全球市场的旅游需求是酒店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3.酒店业集群的类型 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类型研究的著名学者主要有彼得·昆宁(PeterKnorringa,1998)、约·米尔·斯戴姆(J6rgMeyemStamer,1998)和里·米特(Lynn Mytelka,2000)、福维尔·费瑞耐里(Fulvia Farinelli,2000)。前两位学者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借鉴了马库森(Markusen,1996)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即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后两位学者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也将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即非正式产业集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3]。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笔者认为,可以根据酒店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关联方向、关联程度,将酒店业集群分为水平型集群、前联型集群和后联型集群。水平型酒店业集群主要是指狭义上的酒店集群,即各种类型的酒店和住宿设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水平型酒店集群之间的业务关联程度较低。前联型和后联型酒店集群主要指广义的酒店业集群,前联型集群主要侧重于与酒店企业生存发展、日常经营发生联系的酒店物资与设备供应商、政府部门、科研教学等支持机构等。前联型集群的形成主要为酒店企业的运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与氛围,以保证酒店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人、财、物力支持。后联型酒店产业集群主要侧重于酒店日常经营与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包括与酒店相关的顾客群的形成、交通运输公司网络、旅游中间商网络、旅游信息化平台等,它是酒店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前联型和后联型酒店业集群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 4.我国酒店业现状及集群发展分析 我国酒店业现状表现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欠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营业绩参差不齐、国际化程度低等5大特点[9]。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为酒店数量的大幅增长与质量的稳步提升。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上海申博、广州申亚的相继成功,为我国酒店业带来了大量客源,从而促进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酒店10888家,比2000年增加了4859家。随着大量外资酒店,尤其是知名品牌酒店的进入和深度渗透,引导酒店市场进一步树立规则和质量意识,我国酒店业逐步进入了一个良性、成熟发展轨道。酒店业的结构欠合理主要表现为两大一小,即国有酒店和中高档酒店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型酒店所占比重较小。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量与质的东高西低。我国酒店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云南、湖北、山东、辽宁、上海等省市,东部地区拥有的住宿设施和营业收入明显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酒店的经营业绩参差不齐表现为外资、港澳台合资酒店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其他类型酒店,规模大的酒店明显好于规模小的。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酒店的客房间数与营业收入表现出了正相关关系。集群理论与酒店业的产生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天然的耦合,集群理论的实质就是地域的相对集中与产业的关联性。酒店业不管是从内在经营运行机制还是外在环境、与相关产业与机构的联系来看,都是一个涉及范围广、与众多产业和部门关联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酒店已经形成了企业集群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按所处城市大小与地理位置远近来说,可以用城市、地区和酒店规模的“三大三小”来形容。“三大”是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小”是东莞、温州和泉州。每个地方的酒店业集群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上海是目前中国酒店业的领头羊,世界排名前10名的酒店集团全部落户上海。由于城市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加之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使房价不断攀升,现在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到220美元,四星级达到160美元,基本上达到了国际酒店业的价格水平。东莞则是由外来加工制造业托起了酒店业的发展,形成了“商务+休闲”的模式。在整个东莞市的范围内,现在拥有60多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成为我国酒店企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温州、泉州酒店业的发展属于异军突起,这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两地酒店业收入构成中餐饮娱乐占70%,客房占30%,这与当地居民独特的休闲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0]。纵观这几个城市酒店业的发展,不管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还是具有本土文化的温州、泉州,竞争优势都来源于酒店的积聚效应,从而形成了区域品牌特色与竞争优势。 三、酒店业集群优势和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企业集群11。我国酒店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与欧美等世界发达国际酒店业发展相比较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酒店全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使整个酒店业一直都处在恢复的阶段。目前,我国酒店业所表现出的行业魅力下降与信誉缺失、恶性价格竞争、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国际竞争较弱无力等问题,都亟须新的理论研究来支持发展。 1.集群内酒店企业竞争特点分析 相对于单体酒店而言,集群内的酒店企业竞争具有如下两大特点:一是面对强大的内外竞争压力,集群内酒店容易形成新的竞合局面。与单体酒店相比,集群中的酒店既面临群内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本集群与其他集群的竞争。集群把单体酒店的竞争提升到了更大群体之间的竞争,重塑了竞争形态。从系统的角度看,群内酒店的个体竞争依赖于集群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为了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集群内的酒店会削弱彼此之间的摩擦,更倾向于合作,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形成了集群中新的竞合格局。二是由于酒店集群地理位置相对集中,集群内酒店对竞争的压力感受更为直接,从而为 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个性化服务的实现与技术创新等有利于酒店发展的服务与项目更新创造了条件。在集群中酒店之间比较了解,对彼此服务与产品的质量、价格、产品差异化等信息比较透明,容易形成评判标准。由于地理上的集中给群内酒店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正是这种内在压力使群内酒店获得了单体游离酒店难以获得的追赶效应,持续不断的创新成为酒店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2.酒店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国外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以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的直接经济因素企业集群竞争理论,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以及强调非直接经济因素重要性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12。本文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应用直接经济因素和非直接经济因素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酒店业集群竞争力提升问题加以阐述和分析。 (1)酒店业集群直接经济因素竞争优势分析 酒店企业群通过地理区位的集中、产业组织的优化和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成本与资源优势、基于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与定制服务优势、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 a.成本与资源优势。酒店的成本广义上包括直接原材料耗用支出和间接费用支出;狭义上营业成本只指直接原材料耗用支出。影响酒店经营不稳定的因素通常有需求的猛烈波动、高昂的固定成本、产品和服务的不可储存性。这些特征决定了酒店经营的高风险,容易出现现金流量不足、设备出租率低、恶性房价竞争、员工跳槽、人工费用过高等问题。酒店集群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形成专业分工细化、协作紧密、优势互补的合作体系,弥补酒店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有效降低单体酒店经营成本,使每个酒店集群的各类资源可以优势共享,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信息费用、采购议价能力、资源吸引效应等优势竞争能力的提升。 b.基于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与定制服务优势。个性化服务是21世纪酒店业成功的关键,产品差异化与定制化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满足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别化”的特点。差异化战略使酒店竞争策略从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到以在一定价格基础上的非价格竞争为主的竞争方式上来。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不仅能给顾客提供很好的服务,而且可以使酒店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树立起许多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产品与服务。如世界知名的美国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于2001年开发的Event Com技术服务,为商务会议提供沟通和事件管理,成为世界酒店业的典范。集群中酒店同居一地,比较容易形成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使集群内的酒店更能适应市场环境及其变化,利用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交互反馈机制,形成市场占有率和差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获得非集群酒店难以拥有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以及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优势,获得比产业集中度更高的利润集中度。 c.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国际酒店业市场基本被欧美发达国家的酒店集团所掌控,我国的酒店和酒店集团在国际的排名与竞争力均比较靠后。包括我国的国内酒店市场,国际酒店集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竞争力。虽然我国酒店业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酒店集团,但面对中国酒店业的主体——大部分单体中小酒店,集团的力量还是相对有限的。酒店业集群的逐步形成有利于解决我国酒店企业现阶段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较多、数量多而分散、小而不强的局面。通过酒店集群集聚的形式,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可以形成既类似于大酒店集团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时又通过水平联系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在成本、价格、营销上的优势;在产品服务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上成为大酒店,甚至成为跨国酒店集团全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托大型酒店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 (2)酒店业集群非直接经济因素竞争优势分析 除直接经济因素优势外,酒店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表现在非直接经济因素方面,诸如区域创新能力、商业吸引能力、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下酒店之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特征和非编码化知识、区域品牌优势等,这些因素具有促进创新、降低成本、实现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a.促进酒店的创新与持续改进。尽管酒店业的创新不像制造企业那样频繁的发生,但酒店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集群为酒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因而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和动力。首先,由于地域上的接近,创新的资源容易获得。这些资源主要包括酒店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其次,容易建立公共部门与酒店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公共部门能及时把握集群内酒店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而集群内的酒店也必然会不断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向公共部门投入更多的资源。创新活动的发生和积累除了空间上的临近性外,知识外溢是另一个重要路径。区域内积聚的酒店及相关的企业越多,有关的信息在区内的传播就越快,传播的程度越彻底。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学、研究机构与酒店间的教学和科研互动,增大了集群酒店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容量。 b.提高商业吸引能力。酒店企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的商业吸引力,包括对旅游者、酒店投资商、酒店物资供应商、酒店专门人才等的吸引力。酒店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生产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如环保、信息、交通运输等。非集群的单体酒店不能产生如此大的需求,也不能提供如此多样的供给,只有大量的酒店企业集中在一起,才可以提供一个大的市场。酒店集群能够吸引大量的相关旅游企业,使旅游与酒店使用的专门设施落户旅游地。 c.形成酒店之间合作与信任的关系。我国酒店业发展至今,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竞争的认识存在误差,乱打价格战,导致整个酒店市场局面混乱。追究深层次原因,这显示出酒店之间缺乏信任与相似的文化和习俗背景。产业集群强调酒店在地域集中的相互密切关联是一种利益共享和共赢的合作竞争,而不是以损害任何一方利益为代价。由于集群平台的存在,与非集群的单体酒店相比,集群内酒店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容易形成“荣辱与共”的文化价值共识,随着这种共识的逐步累积与扩展,区域与整个酒店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循环圈。 综上所述,酒店业是一个与各行各业都发生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关联性产业,本身就具备了形成集群的条件与优势。我国的酒店业应积极开展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填补这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空白。

研究生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论文

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一个企业想要迅速发展,其中企业竞争力有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企业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符合我们现代市场竞争的企业文化才能强大。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要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

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包括组织制度、责任制度和治理结构等。就现阶段的我国企业而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对企业(包括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继续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并进行规范的公司治理。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二是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公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要深化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通过技术入股、岗位工资和建立重大奖励项目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思想创新、企业管理组织创新、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管理思想创新,对整个企业管理创新起着导向和决定性作用。只有管理思想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整个企业管理的创新。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在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科学与正确,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为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当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顺应社会发展,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的时候,它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否则,它不仅不能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反而还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象与实质的统一,并且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就要坚持不懈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市场占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只能来自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技术。即使外围市场有所变化,核心技术也是不可取代的。当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地区,凡是前几年转型早、技术升级快的企业,基本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不少还逆市而上,趁机扩大市场份额。而规模小、无技术、无资金、无品牌的企业受到冲击最大。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主要启示之一,就是“中国制造”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以“中国创造”赢得市场。现在国家已明确提出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产品出口。要把中央的政策吃透用好,争取使我国的自有品牌经过风雨磨炼成为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关键要靠技术过硬的人才

当前世界经济调整为我国加快结构升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带来一些机遇。目前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裁员,有的甚至经营困难而倒闭。这对我国自主品牌“走出去”是机遇,对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来”也是机遇。要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让国际优秀人才到中国生根,让先进技术在中国转化,从而使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的产业升级“人才瓶颈”得以突破。

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一定要练好“内功”,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外部需求减弱,企业创造效益的困难加大,这是客观事实。毋庸讳言,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的基础管理粗放、战略规划短期化、偏重低成本扩张问题。企业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压缩管理费用,向管理细节要效益。在实行财务从紧、压缩费用、精兵简政的同时,要有效安排剩余人员,为未来发展储备和保存实力。

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服务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狠抓落实,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实到位。要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加强督查,切实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发现和把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在充分发挥政府应对危机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有效激发和调动企业的能动性。要特别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

市场营销8000字毕业论文篇4:《浅谈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而因为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并且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前言 乡村旅游是跟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掀起一股时尚潮流,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其发展的快速,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良好的发展状态。而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旅游模式,该种旅游模式带有较强的乡土气息和地方性,同时也富含人文特征。在农村特色的基础上,以农村的自然资源作为旅游的资源的基础,通过对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设计,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升农村的旅游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特征 由于我国的疆土辽阔,每个地方均有极具特色的乡土人情,因此乡村旅游的地域特点相对明显,正是因为各个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才让乡村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乡村旅游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贴近自然的环境,让人们的身体、心理得到放松,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除此之外,城市为乡村提供的客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经济的增长,而乡村为游客提供一个安静并且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满足彼此的需求。 3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性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对城市发展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农村的人力、物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村的产品销售量,让其农业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在开发乡村旅游市场之后,城市的资金以及人流都会涌进农村。并且乡村旅游能够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 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建设的旅游景点以及农家乐,均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景点。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体现出农村朴实以及纯净的精神面貌,而且还能够推动农村的基础建设。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营造极具农村特色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相对便利的服务,因此,以村民为主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会不断在经营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质,更好的做到顾客至上,从而养成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品质。除此之外,村民在和游客接触的同时,其会接触到外来文化,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让其思想得到进步。并且还能够提升村民自身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4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出现的问题 缺乏统筹规划,重复建设 就目前而言,乡村旅游的管理主体并不明确,乡村旅游和旅游、农业等部门均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与之有联系的部门较少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其缺乏科学的规划,例如乡村旅游市场调研工作、旅游交通路线规划等。因为大部分的乡村旅游都是村民自行经营,村民都是根据最受欢迎的项目来进行经营,会出现同一种项目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旅游项目在开发之后设施配套不完整,接待游客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该种项目受欢迎的程度大幅度下降,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开发的旅游项目缺乏特色、文化主题意义缺乏 在乡村旅游市场开发期间,开发者通常会对具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忽略不计,或者是对本土文化的开发力度不强,特别是文化体验项目,进而导致乡村旅游项目中缺乏特色,大幅度减少其经营的时间。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偏向于城市发展,例如农家乐通常会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况,沙发、空调、瓷砖等具有城市特色的物品一应俱全,而在饮食方面都是精致的都市食物。由此可知,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实质相差甚远。 缺乏市场经营理念,营销模式过于单一 乡村旅游近年来才得到发展,其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在市场营销方 面相 对落后,缺乏营销的经验以及相应的知识理念。一般情况下,经营乡村旅游的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市场营销缺乏相关的概念,仅仅是跟随市场的潮流来进行经营,全部的经营项目都是效仿他人,不缺乏新意。而农副产品在营销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开拓市场以及经营的理念。就目前而言,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乐通常只是为游客提供吃住,其相应的旅游产品并未进行研发,没有在销售方面形成体系。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营销方式相对落后 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都是以家庭个体为单位,营销和开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村民对营销缺乏经验和营销意识,此外,在政府都是采用先行鼓励村民进行乡村开发,在对营销进行考虑,从而拖慢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乡村旅游销售经营只是停留在入门阶段,没有深入进行开发,缺少得体的包装,营销策略缺乏创新。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乡村旅游大部分还是采用面对面销售的方法。 5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的策略 科学进行规划,政府支持 需要以打造精细的旅游产品为基本原则,防止出现无序竞争,让乡村旅游经济能够和谐进行发展。政府需要与林业、农业以及土地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从而制定出具有特色、不具合理以及具有广阔前景的乡村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协作,防止出现项目重复开发或者开发相似项目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需要给予乡村旅游相应的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税收政策以及经济扶持政策等,还可鼓励外商投资等。从而让和谐发展的环境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来吸引外部投资以及民营投资。 注重文化元素,突出乡村旅游的主题 乡村旅游不能够离开当地的特色文化,在游客到本地进行放松的同时,需要让游客感受到本地的乡土风情以及相应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知,在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开发的同时,需要将风俗人情纳入开发的考虑范围,让本地风俗人情作为乡村旅游的营销 热点 。在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旅游产品的艺术性以及文化性,将乡村旅游产品和城市产品做好区分工作。政府需要对村民进行营销指导,让村民进行联合营销,将原先小规模、零散以及服务态度差的营销模式进行转变,可对农家乐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项目重复开发等资源浪费的现象。 创新市场营销观念,实现与时俱进 乡村旅游市场创新的营销模式是让其能够得到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乡村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破传统营销的束缚,让营销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游客的消费需求作为营销的基础。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需要具备专业的 旅游知识 ,坚持可持续发展,将保护环境观念融进营销观念中,让乡村旅游发展和保护环境得到和谐发展,实现共赢。 6小结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相关部门需要以目前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基础,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对于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从而帮助村民提升经济收入,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得到和谐发展,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袁月.铁岭县乡村特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2]马铭霞.潍坊市乡村旅游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3]柯珍堂,徐丹.大别山乡村旅游市场营销SWTO分析及策略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4(05). [4]唐建兵.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研究[J].荆楚学刊,2015(04). [5]秦领领,姚丽群.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分析以及策略研究[J].商,2015(32). 市场营销8000字毕业论文篇5:《试谈酒店市场营销管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必须重视自身发展,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酒店要始终关注市场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一书是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的专业读本,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酒店经营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借鉴了国内外营销最新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酒店业的营销理念、 营销策划 、营销方式、营销手段、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兼顾理论与实务。《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对于阅读者把握重点难点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现代化社会中,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关键。首先,酒店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推动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酒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酒店行业的竞争。因此,酒店需要持续重视管理工作,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将酒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展客源发展,推动酒店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酒店运营管理的成本,优化酒店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 利用市场营销策略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集中酒店员工、酒店顾客以及酒店其他资源,将其融入至酒店服务当中。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可以开展 广告 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以及品牌文化营销策略等不同的策略来进行酒店市场营销,以全面提升消费者对酒店的满意度。最后,开展酒店管理工作是新环境下酒店盈利的内在需求,酒店是一项需要盈利的产业,因此酒店管理工作需要融合市场营销策略,对消费者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酒店管理的产品与服务,拓宽酒店客源,推动酒店经济收益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某一间酒店规模多大、服务多完善、设施多齐全,都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酒店市场在不断地拓宽发展,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多,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增长,酒店更多的时候都是出于被动局面,难以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定位。因此,酒店选择自己适合的消费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直接关系到酒店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 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对酒店的当前与潜在消费群体进行分析定位,以便让酒店正确认识到自身服务的对象,了解目标群体的生活习惯、对酒店服务的要求、对其他事物的 兴趣 爱好 等,从而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其次,要准确定位酒店形象。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会让酒店的形象更加清晰明确,也让酒店明确自身在消费群体中的行为与定位以及当前酒店在消费者心中所处于的位置,明白酒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优化,让酒店达到或接近消费者心中设定的位置,进而给目标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更加温馨的服务。 最后,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来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计划,利用媒体宣传、展览展出、顾客口碑、打折促销等营销手段,来将酒店的信息准确传递给目标消费群体,以便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发展动态,调动消费者的潜在好奇心,提升酒店的客流量。 基于此,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第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广告策略。当前不同类型的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致都相同,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往往只是表现在档次与质量上,不同类型的酒店几乎没有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广告策略的制定中,应突出酒店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的宣传,并且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自身优势。第二,要有合理的公关策略。 合理的公关策略可以优化组合不同的社会资源,制定有效的策略与计划,在目标群体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印象。酒店需要做好顾客信息收集与维护工作,与顾客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关系,开展全面、体贴的人性化服务。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工作,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并且制定出激发潜在同类型客户的方案,有效拓展酒店用户群体。第三,进行酒店品牌化运营工作。 在策划中,需要突出酒店自身特色,引进个性化竞争;宣传 企业文化 ,树立品牌营销思想,实行品牌化经营策略;明确酒店形象定位,设计富有含义的品牌文化,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安全、清洁、人性化的服务,以温馨的服务手段来为酒店品牌加分。 猜你喜欢: 1.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2.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范例 4. 市场营销论文范文3000字 5.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大全

1、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2、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3、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4、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其次,要破除传统念,实现多元化就业。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

大学生要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可是会上不断的里面自己不断的吸取。

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

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行业等。

供给侧角度供需关系:

解决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则是结构问题。

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问题的“牛鼻子”已经不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当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障:

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

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寻求新路径。

spss论文城市的竞争力研究

不知道你是在哪里看到我会的,所以还希望你把你的数据拿过来才可以帮你呀

SPSS因子分析吧,我现在做的论文就是因子分析法。大体列举下我论文里怎么做因子分析的。 研究方向,因子分析法分析城市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研究众多变量间的内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因子能够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因子分析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因子分析法进行测定竞争力的基本步骤如下: 设有m个城市,n个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样本矩阵X=[Xij]。 标准化观测指标变量,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首先把全部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Zij==(Xij-µj)/σj,其中:i=1,2,3,…,m;j=1,2,3,…,n;Xij为第i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值;µj为m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均值:σj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Zij为第i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最后求出标准化矩阵Z的相关矩阵R。 (2)提取因子,通过计算R的特征值,并根据特征根确定相应的特征向量,再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3)计算各主因子得分值。因子值是各个因子在每个城市上的得分值。 (4)计算综合评价总得分值。综合得分的加权权数则由每个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即每个综合指标的权重由它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确定。其大小取决于指标之间的差异。总得分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强;得分越低,说明城市竞争力越差。 软件分析 使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标准化)。 检验和Bartlett检验 3.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本文选入公共因子。 4分析载荷矩阵 大体上这个步骤,说的不好。见笑

如何处理,是要看你的研究目的,你的研究目的估计都还不知道,就去把数据收集了吧?我经常帮别人做这类的数据分析的

企业市场竞争研究论文

一、营销观念创新是前提(一)知识营销观念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当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时,企业的产品结构必然要发生变化,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紧跟这一时代步伐,树立起知识营销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二)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营销环境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三)亲情营销观念在商品同质化、消费个性化日益成为趋势的今天,创建品牌和发展品牌必须把产品同消费者联系起来,联系得越广泛、越紧密,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就越高。二、营销手段创新是基础(一)人才创新首先,人才是企业发展进步的一大推动力;其次,我国中小企业唯有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人才是保证企业创新的基础,最后,我国中小企业还要拥有留住人才的制度,培养人才的制度。(二)组织创新任何组织机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实施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如向生物的机体一样,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顺利地成长、发展,避免老化和死亡。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的目的,首先,通过对原有组织结构的调整,使得组织中得每个部分都能有效得联合起来,达到协调一致、统一行动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效益的增加,其次,在不断的调整中达到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合理的组织结构。(三)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市场创新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抓好市场创新工作是关键。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能完全适应残酷竞争的环境,规避风险和少走弯路、顺利地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分析论文篇一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摘 要] 商标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商战利器,是商品品位和质量的标志,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象征。只有强化商标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世界名牌。 [关键词] 商标 名牌 商标保护 当今社会,商标已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商品的标记,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商战利器,是商品品位和质量的标志,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象征。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之多的消费市场,但我们却很少有像“可口可乐”、“奔驰”那样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名牌,中国有闻名于世的“食 文化 ”,可是却缺少“麦当劳”、“肯德基”等遍布世界各地的餐馆。世界十大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中国品牌。中国名牌为什么如此难以走向世界? 一、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1.商标法律意识淡薄 名牌战略的基础条件是产品和商标。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而令人不安的是,我国一些企业对名牌商标的重视程度却不够高。它们只重视利润,整日忙于生产经营活动,忽视甚至无视商标的重要性,待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红火起来后,才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牌子已被他人抢注,把已开拓好的市场拱手让给了他人。这些年来,一件件国内企业的知名商标被抢注的例子触目惊心:“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一个荷兰人注册;“杜康”酒、“龙井”茶在日本被抢注;“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曾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澳大利亚的一个商人竟在一年内抢注了我国180件著名商标!面对自己的商标被抢注的尴尬与无奈,迫使我国企业不得不使用重金赢回自己的商标使用权,或改头换面,再创声誉,或放弃商品在该国家或地区的销售。无论作何种选择,企业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名牌扩张泛滥 有的企业在不顾及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商标使用范围,或自行许可多个企业使用,结果损害了商标的信誉,造成知名商标贬值。如“镇江香醋”、“德州扒鸡”等名牌产品,通过联营的方式甩卖“老字号”,许可他人企业打上当地的地名,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可观的商标许可使用费;天津狗不理总店曾提出了每年发展分店100家的 口号 ,分店无节制地发展造成经营产品的不规范,出现了只要能交出1万元许可使用费,不管什么样的餐厅酒楼都可以买走“狗不理”招牌的怪现象。 3.假冒伪劣产品对商标的侵害 据国家工商局估计,我国每年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流通额为3000亿元。假冒名牌源源不断,冲击着正宗产品,令名牌企业叫苦不迭。据有关资料,每年流入市场的假茅台不少于1200吨,价值4亿元;“红塔山”香烟,市场上的冒牌货已占销售量的30%~50%,在“红塔山”的主要销售地,假货已占红塔山总销量的70%。在假冒产品的重重包围下,有的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的资金用在了如何提高防伪标志上,甚至自己出资打假,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损害了名牌产品的形象和声誉。有的企业没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打跨,却败在假冒伪劣产品之下。 4.外商对中国名牌的侵吞 我国许多知名品牌在合资中,由于不注重保护商标专用权,不是夕阳西下,就是被打入“冷宫”。如“美加净”牌化妆品曾是风靡全国的名品,但在折价1200万元投入合资企业后,立即被打入“冷宫”,取而代之的是“露美庄臣”。每日映入我们眼帘的 广告 还有如“飘柔”、“海飞丝”、“舒肤佳”、“阿米尼”等,尽是合资的洋品牌,而国人所熟悉、喜欢的名字和商品却在与日减少,甚至销声匿迹。 以上种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商标事业的发展。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那么,我国企业应如何提高商标自我保护意识,造就中国品牌,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也是我国所面临的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实施名牌战略的途径 1.强化商标保护意识,熟悉商标保护规则 一个国家没有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一个企业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打得响的牌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因此,正确的商标保护意识,可以指导企业实施有效的商标战略,制订正确的商标发展规划,生产出真正适销对路的名牌产品,从而夺取市场、获得效益,商标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而要加强商标保护工作,首先必须熟悉商标保护规则。不仅要熟悉我国的商标保护规则,还要熟悉商标保护的国际规则。因为只有熟悉商标保护规则,才能自觉地遵守商标保护规则,以免因不懂规则而有意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只有熟悉商标保护规则,才能主动利用商标保护规则,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商标权益。 2.高度重视商标战略,提高产品的质量信誉 (1)要坚持商品先注册后使用的策略。如果企业的商标先使用后注册,易被他人抢注;如果商标注册和使用同步,既有被驳回和产生异议的可能,又有被他人假冒的危险。只有商标先注册后使用,才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2)要强化产品质量,提高商标信誉。知名商标的信誉是以完美的质量为依托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赢得消费者的基础。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尽快实现与国际质量标准的接轨;要注意掌握质量信息的反馈,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要配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使产品质量上等级,上水平。 (3)要实施名牌促销策略,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经济不识无名英雄,这“名”便来自于广泛的公共活动和深入的产品宣传,而宣传产品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做广告。创立名牌,要转变过去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要舍得投资,企业的牌子就像储蓄的户头,不断地用广告累计其价值,便可以享受它的高额利息。 3.提高商标注册意识,加强商标注册工作 在国际商标战中的一次次折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抢注风的背后,给我国企业家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商标,要及时注册。必须遵循“品牌营销,商标注册先行”开拓国际的重要准则。这就要求使用的商标必须立即申请注册,以免被他人抢注;而商标从申请到核准注册,一般都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提前申请非常必要。对于企业重要的商标和知名的商标进行防御性注册,即在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以及其他非类似商品上进行防御性注册,这样就建立了完整的商标保护网,可以维护品牌的整体性。如:柳州牙膏厂生产的“两面针”牙膏,在注册了“两面针”之后,又增注了“针两面”、“两两针”、“面面针”、“两针面”等商标,这些备而不用的商标称为联合商标,它们构成了对“两面针”的保护网,使侵权者无机可乘。而广东健力宝集团更是领先一步,在国内进行了60个商标的有效注册,在国际上注册了90个商标,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苦心创造的品牌――健力宝。 4.强化商标维权意识 维权是指在获得权利之后,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其不被侵害或丧失。首先,要使已经获得的权利继续有效,就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商标的使用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会被依法撤销;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在到期前6个月或在延展期内要办理续展,千万不能一次注册就万事大吉了,要及时续展。其次,权利人应依法制止他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侵权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5.充分利用商标专用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已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潮中,要在全球的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商标作为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商战利器,要尽可能在相关国家或地区取得商标专用权,否则很难得到该国或地区的法律保护。近年来,海尔集团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 注册商标 数以千计,从而为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法律保护的基础。同时,还应注意到,外商来华与国内企业合资、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与外商合作投资时,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商标作价出卖一定要权衡利弊,以免为一时之利而丧失了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方的知识产权是否合法有效,不要支付冤枉的转让费或许可使用费。 总之,入世后的商标领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视现实,才能使我国的商标保护工作跨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造就我国更多的世界名牌。 参考文献: [1]商务部部长__纵论国家品牌战略[J].新经济杂志,2006 [2]__:以品牌促经济[J].决策探索, [3]王从军:品牌保护:优秀企业必解之题[J].中国品牌,2007 [4]涂永式:品牌战略运用的深层思考[J].特区经济, [5]黄永耀杨水星:实施名牌战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会展场馆竞争力研究论文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一般指的是大型会议或者是大型活动,有很多大学里面都是有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的毕业论文却是不知道怎么写,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 本文对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仔细的 研究 ,认为对于开放式会展系统如果采取传统的业务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 应用 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构建会展系统的阶段性控制,通过局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管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展的管理工作转换成为对会展的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会展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会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动,具有前期准备时间长,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整个会展期间,尤其是在临近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将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我们把它们又可以分成财务信息、接待信息、会议进程信息、人员信息、场馆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流贯穿整个会展期间。

会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按它们涉及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的、全国的、国际性的;按组织规模和参观人数分类,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会展的规格,可分成普通的、行业的、政府的和国际性的。小的会展则可以是本地的一个行业、组织或 企业 的活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类似于婚宴等。大型展览会的参观者可达数万人以上,小型的会议仅仅几十人。由于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重要程度不同、主办方等级、与会人数的多少,所有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在会展的组织管理上、运作上有多种模式,这样不能用一个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所有类型的会展活动,所以会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系统的信息处理的 内容 和流程也不尽相同。

会展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对于会议系统系来讲,可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议期间、结束阶段、休会期间;而对于展会系统,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两者在前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每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在不同环节的特点,不仅是设计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会展形式的多样性,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因为会展本身的特点,如果采用一般性的业务处理的模式,很难采用较为一致的框架来设计具有通用意义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从业务处理层面来看,能够处理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仅仅限于客户关系管理、会员管理、登记参会情况、场馆展位预订和租用等业务层面的信息;从信息处理流程来看,由于会展活动是一次性 发展 进程,从策划到结束基本上属于线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会展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开放式系统,不具有明显的反馈和系统状态控制的环节。这种面向业务层面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强的。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会展信息系统应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模式,即一开始就应当设计一个为会展项目管理为目的,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务管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供会展的项目策划、进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

从这个意义讲,虽然会展系统总的看来是一个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但是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强阶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会展系统和会展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因此这样的会展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开放式,而是若干个良好控制的闭环子系统的在时间进程上有机地结合。

面向管理应用的会展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 问题 。虽然会展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多变性,但是从会展的管理和进程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划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展阶段、结束阶段、休会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动形式的差异,把各个阶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划、组织、落实和检查的研究内容,因此信息处理工作就转换成把会展各个阶段的项目的管理工作。

系统的使用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项目),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控制。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所有业务处理工作都融会在系统管理中来,即在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内涵、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并不常见,可以认为是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

三、以阶段控制为主要 研究 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对 企业 状态进行控制,而开放式会展系统缺乏反馈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我们研究的会展系统是在会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手段,在各个局部上进行阶段环节上的控制,即对整个阶段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谓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在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如下环节:策划、落实、监督、检查、确认。会展项目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是指项目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在时间轴上具有先后顺序依存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延误了时间,其他项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活动的向后推移。在会展整个期间很多 工作又是并行运行的,各个部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 影响 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坏,当某个项目的物理属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存在,这是空间上的依赖性。

XX会议的接待项目策划一览表

会展活动的周期可能很长,但是真正举行活动,仅仅是很短的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筹划和准备,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顺利举办和观众的满意度,如果出现差错和失误,很难有机会弥补并挽回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举办的前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 问题 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真考虑,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

因此在会展信息管理上按阶段对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体现在会展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于对会展项目工作的策划,组织人员对各个项目分别落实,在会展项目完成情况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和控制。例如,会议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四、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功能研究

会展包括会议和展会两种形态,它们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控制的实体在形式上的不同,将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后,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我们把它们归类在基本功能之中。这里仅讨论它们共同的、相似的处理功能。

在会展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划功能、管理功能、营销功能、信息发布、 网络 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邀请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划功能,由于篇幅关系仅讨论策划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功能不做讨论。

会展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是为会议和展览会的项目的起始阶段的策划服务的。在策划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会展管理的经验,根据会展项目的要求,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展的规格和性质,与会人员的级别和人数、会展覆盖的地域范围、最后要达成的效果,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在会展策划中是着重考虑的因素。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非常明显区别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任务、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划也应配合这样情况,针对会展不同阶段做相应的策划。由于会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划时,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出现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备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在策划中制定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首先是确定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的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达到的目标、完成或考核的指标,项目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落实该项目,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第二是项目之间流程关系,即项目之间的在时空方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确定项目的任务链和完成的时间链。

我们把会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阶段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按筹备阶段、准备阶段、会前阶段、期中阶段、结束阶段和休会阶段的顺序进行,然后在针对每个具体的阶段作详尽的策划,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对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围绕着策划的功能需求展开进行的。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信息管理的` 分析 和研究,此类信息变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统,开放式是其主要特点,采用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笔者采用项目管理的研究 方法 ,以面向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各个发生阶段进行局部控制,以项目的策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确认的工作环节的形式实现局部上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的目的,以这种方式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会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浅谈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在人、财、物、时间、信息这五种管理的要素中,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会展企业能否把人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能否把人看成是自身最宝贵的财富至关重要。

关键词:会展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在现代会展企业的发展中,由于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可再生性,其越来越成为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无法估量的资本。会展企业只有取得有用的人才、合理使用这些人才、科学管理得到的人才并对人才进行有效开发,才能实现组织目标且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一、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会展企业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确保本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使用、培训、绩效考核、激励、调整等等一系列过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需要,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性质、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会展企业员工需求量和标准,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预测。

2、员工的招募与选拔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相应的用人标准、政策、选拔方法等,招募到企业需要的合格人员。

3、培训与开发

主要是为了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进行的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和提高。

4、绩效管理

是会展企业通过科学的考核和奖惩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会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工资形式,对员工给予相应的报偿。除了合理的工资外,会展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奖励和津贴制度,并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最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会展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会展企业的业务活动离不开人、财、物这些基本管理要素,而人是这些要素的中心,是决定性因素,如何实现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关键的。员工的劳动并不能孤立存在,必须建立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劳动基础之上,因此,要保证会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必须招募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员工,并对与会展相关的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管理,使工作中的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适应,有机结合,而这些正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现代经济环境中,会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会展企业的素质,归根到底就是员工的素质;而会展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正是员工自主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的,是一种活的资源,所以会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能使人消极被动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是应该根据个人能力的特点,把人安置在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最佳工作岗位上,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另外根据人力资源才智和能力的提高,对其工作岗位进行及时调整,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应该是消极的静态的管理,而应是积极的动态的管理,这种动态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进而增强会展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会展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

会展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会展企业中的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否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而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又取决于完成任务和目标的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展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都是受到特定条件限制的,如何用发挥人力资源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会展企业应该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目前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展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欠缺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没能为管理人员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所以大多数管理人员只是凭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由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缺乏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会展策划、设计、现场服务与管理等各不同岗位的共同点和差异,没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行。

3、会展企业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规划

由于会展企业有很明显的淡旺季,展会集中时需要大量的人手,展会较少时人力需求量较低,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显得非常重要。合理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并采取相关规划措施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的人才,既能降低会展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又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很多会展企业经常保留少数员工,工作需要时再临时聘任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缺乏必要的规划,这势必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甚至会营销到会展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海英.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0(02)

[2]周建华.会展业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03)

作者简介:陈荣荣(1977―),女,河北省唐山人,大学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二、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几年内国内会展数量总和的10倍。据不全统计,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2001年已超过1500个。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如汽车展、工业展、留学教育展等,并有一些专业会展得到了业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国内目前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会展主办单位除专业会展公司外,各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机构、院校等也纷纷加盟。与此同时会展业为主办者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中国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中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已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也达到 120多亿人民币。(资料来源:作者调研所得)但是,从我国目前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同行业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一)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但是国内尚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根据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以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等都能举办展览会。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造成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 使得会展管理混乱。而且我国会展业目前依然维持计划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至有的展会虽然质量很差,组织和服务严重欠缺,但由于有政府作后盾而得以存在。(二)展览场馆和设施上的差异。国内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国外较落后,从展馆面积来说,全国展览馆总面积在100万平米左右,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家,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国内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虽然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档次不高的展览。国外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我国展馆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相对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展览水平的提高。(三)展会定位上的差异。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名为国际名牌精品展,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有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的目的不明确,而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四)服务水平的差异。目前,在国内30多个展览会中,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仍有欠缺,如没有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而这些方面,国外展览会可以说一应俱全。因此中国展会的服务水平有待改进。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德国的汉诺威市。每年在这里举办的cebit展览会和国际工业展等大型专业展会,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的参观者的口袋里掏走数十亿美元。它的奥妙就在于一切围着展会转,围着参观者服务,展场布置把舒适放在第一位,空气流动,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布局宽松,在众多展场之间,到处设有咖啡座,供人们休息、聊天、交流、业务洽谈,在市区乘车凭展馆出入证“一证通”,十分便捷。会展业是服务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花狠功夫,那中国的会展业势必无前景可言。(五)会展人才的差异。目前我国会展业专业人员奇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会展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这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大制掣。展览专业人员奇缺除了历史原因外,相当重要的是,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培养展览专业人才的场所。跟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一样,许多国外会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中国人都是从国内的展览公司挖过去地的。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因此中国会展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防止人才外流。三、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策的分析去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那么入世后对中国会展业有何影响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11类142个服务贸易行业中,会展业不在其中。从入世谈判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并未对入世后的会展业开放作出承诺,世贸成员国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另外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入世后,外商仍不能在中国注册成立独资的会展公司,但可以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根据我国目前会展市场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取消审批制度,因此我国实行会展审批管理制度仍然有效,对这项规定也是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即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和新生产业进行保护。虽然有上述有利因素,但毕竟是“狼”来了,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海外跨国展览机构已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设立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如德国的汉诺威、科隆、依格多,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等早已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中国展览业将面临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冲击。尚显稚弱的中国展览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会展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对此,笔者对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顺应规则,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入wto后,政府痛下决心顺应规则,转变职能,退出对市场经济运作的直接干预管理。政企不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企业可盼的关系协调、信息传递、市场规范等服务与管理的职能将由行业协会来实施。因此应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力争尽快实现规范化,并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对展会的质量和会展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和评估和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登记制。使会展业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据悉,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展览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着手会展业的立法工作。如国内展览业的第一个地方法规--上海展览法规,已进入起草阶段,主要内容是理顺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病,也将考虑展览公司办展的资质要求和法律程序。(二)改进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它不同与第一、二产业,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关键是人才、客户和服务,对资金的需求并不突出。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提高软件服务,如设立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还要改善硬件设施建设,如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外资和展览管理人员进入中国,将会带来国际会展业的先进经验、理念。有了好的理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会展人才,制定规则和制度,提高软硬件服务。会展专业人才奇缺是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举办展览专业人员的培训班、讲座。这种培训班、讲座非常重要,因为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从现在起少则3年,多则4到5年才能掌握专业理论,日子久远,远水解不了近渴。现从事展览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理论知识和先进、现代的展览管理手段,若能通过短期培训,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三)会展应走向产业化和品牌化。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外国会展公司的大举进入加剧了我国会展市场的竞争,促使了我国会展业面向市场,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展览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组织规模,走上产业化之路。会展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找准展会的龙头,发挥城市会展业的整体效应,才能加速会展经济发展。现在,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会展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从长远看,发展本地会展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形成品牌。世界著名的展览城市,无一不是如此:提到德国的汉诺威,我们就知道这座城市里有电信技术、机械和设备工程等行业的著名展览会;提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我们会很快联想到comdex展;被称为“展览之都”的法国巴黎,时装、化妆品等展览在世界有名,且始终领导世界潮流;而香港是以珠宝、皮草、玩具等展览著称。不难看出,一个城市展览业的品牌与其本身的经济及产业发展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方向,树立会展业的城市品牌。树立品牌展会需有明确的定位。如果是具有成功办展经验并一直运作国内知名展会的公司,就须随时关注国际市场的行业走势,并主动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强强联合,努力扩大展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如果公司运作的展会尚处在国内区域优势或开发新题材的会展公司,那你首要的经营思维应放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展会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像我国的海尔一样,成在中国,强在世界。(四)可利用互联网,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交易之间的相互补充。对于互联网,人们普遍是喜悦多于忧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展览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网上展览成为展览业的新风景和新亮点。众所周知,场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而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虚拟展览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大大提高展会的效益。 我国展馆建设缺口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展览中心、城市扩建、新建展馆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展馆建设上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却非明智之举。我国展览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赢得后发优势,一些规模小但信誉较好、富有管理经验的展览馆或展馆公司,可以凭借网上展览开拓发展空间、聚集新的竞争力。因为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渗透性和广泛性,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但是,即使在相当完善的互联网时期,网上展览和交易也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展览和交易,二者只是更好相互补充和优化配置,更加完美而已,因为二者各自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五)以展“促”会,以会“兴”展。会议是报告会、研讨会、交流会、说明会和讲座的统称。会议是展出者在展出地方市场为其产品和服务扩大影响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会议可以吸引相应行业的许多行家,决策人物和有影响的人物;会议可以是介绍产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可以探讨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也可以在展览不能表达的特殊情况下,为展览作补充。由于展览会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以丰富补充展出内容为直接目的的会议显得必不可少。展览和会议,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活动,唯有如此,展会的多元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六)积极引进外资,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进入中国展览业将不可避免。在看到外资抢占我国会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看到外资的引入能够提供我国展览业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所需的资金,能够带来会展业经营和运作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在为我所用的原则下积极地引进外资,尽快实现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七)利用本土优势。目前,世界各国的会展都是由本国的行业组织来主办的,不仅要得到外国的参展商认可,更主要的是还要得到本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这方面,国内会展公司较国外同行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参展不够重视。因此国内会展公司应利用本土优势,比国外公司更早的使国内企业认识到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具有其它营销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产品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营销活动。提高国内企业对会展功能的认识、加强企业的展示能力对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八)以合求寸,多元发展。因我国的会展业已将步入白热化竞争时代,一些刚起步或在会展界举步维艰求存的会展公司,要开发新项目已实属不易,为求得生存,不妨考虑一下与国内外知名的展会合作,专做展会代理商赚取佣金,同时也可从大公司学到一些良好的展会运作经验。代理展会也需注意一些常识,如与国外的名展合作时要考虑一下,我国的参展产品在国际市场是不是具备竞争力,国内企业赴外参展后能否起到促销效果;反之,为国内名展寻找国外参展商时,又要考虑该行业在我国的竞争现状,国外厂商是否有急于抢滩中国市场或扩大在华市场份额的意愿,这些都是决定代理招展成败的关键。会展经济,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你只细想一下:世界各国为争办奥运会、足球锦标赛及其它体育赛事时的努力;其次有文艺汇演或大型音乐会的热烈场面;还有各种经济、学术论坛的媒体造势或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再有全国各地的各种什么节或其它的一些大型公关活动及会务接待等。以上种种,其实都属于会展经济的范畴,因此,建议一些会展公司不要老是把眼光盯在商业展览上,只要你在申领营业执照时多考虑一下它的经营范围,会展业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综观国际会展业的整体情况,欧美发达国家无疑在国际会展业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在资本、技术、信息方面的绝对优势分不开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展经济的理念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重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会展业中的市场占有率的绝对数值,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会展这一前瞻性行业,使它们成为国际会展业今后几年继续保持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是当今世界上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中国在国际会展业中地位远不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因此,笔者坚信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只待人们去开拓,但笔者希望国内会展公司在国外会展巨头冲击下,“与狼共舞”,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挫折中学习。 wto不可怕,竞争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等待、观望的心态和短浅、狭隘的眼光。调整好心态,摆下姿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wto对中国会展公司才可真正称得上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中国会展公司也因此与时俱进、与日同步,在国际新舞台上演绎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