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8:58:38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文化自信时代我国翻译话语重构的意义和对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自信时代我国翻译话语重构的意义和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 要:

全球化时代需要翻译通过能动性干预助推本国文化向世界文化舞台中心迈进,拥有翻译话语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具主导性。本文从翻译话语概念和中国翻译话语特点出发,讨论了文化自信理念下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的意义,并提出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策略,即:增强中国翻译理论自信,增强中国译者的主体性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做好文化典籍外译研究,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

文化自信;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策略;

引言: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多样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各放异彩。中国璀璨的文化若想迈进舞台中心,必经翻译架起之长桥,因为“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cultures)进行重新定位(relocation)”。(王宁,2013:5)在定位过程中,翻译通过能动性的干预助推本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即拥有翻译话语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具有主导性。然而,多数翻译理论和术语均来自西方学界,中国翻译话语却近乎“失声”,“西强我弱”的局面导致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被误读、曲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初衷相悖。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传统译论、国内翻译名家的真知灼见不胜枚举,虽然近百年来为西方翻译理论所冲击,但鉴于中西语言的极大差异,对中国文化外译具有较之西方理论更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中国翻译理论、中国译者的自我主体性意识和做好文化典籍外译研究等方面探讨中国翻译话语的重构策略,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而建立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

一、中国话语与中国翻译话语

“话语”的概念最早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即人类语言现象中的“言语”维度。随后,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意义进行多视角解读,其概念也得到延伸。米歇尔·福柯便是其中一员,其话语观从社会学维度探讨了话语的权力属性:话语是人们必争的权力。“张佩瑶(Cheung,2009:223)曾认为,翻译话语是指‘作者表达的任何有关翻译的观念、想法和理论化的文本(包括译作),具体涉及翻译操作模式、动因研究、原则与方法、翻译的哲理、知识论、本体论和阐释学,同时它强调权力与知识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耿强,2020:7)由此可见,话语和翻译话语都有权力属性。

中国翻译话语涵盖翻译话语应有之意,但也有别于西方翻译话语。中国翻译话语基于中国翻译实践,立足于中国文化,解决中国翻译问题,满足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正确建立中国国际形象需求;既有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对西方译论的甄别与吸收,使其符合中国翻译实际,从而跻身世界翻译话语体系,让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掷地有声。

二、文化自信理念下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云杉,2010:4-8)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曾是世界文明的代表,但鸦片战争的炮火遮住了中国文化的耀眼光芒,西学东渐使一些国人一味盲目尊崇西方思想,对本土文化妄自菲薄。加之囿于西方话语的主导地位和中国话语的边缘化地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频繁出现被误读、曲解的现象。若想摆脱“西方塑造中国”的谬论,必须建设文化自信,其核心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话语,翻译则起到桥梁作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翻译话语做支撑,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此,重构中国翻译话语迫在眉睫。

三、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策略

重构中国翻译话语离不开对传统译论的继承,也不能少了翻译研究者理论的创新,更不能脱离开翻译实践和中国文化而孤立进行。

(一)增强中国翻译理论自信

中国翻译历史悠久,虽非翻译强国,但堪称翻译大国。众多学者在中国翻译实践中积淀了很多翻译思想、理论、标准、原则、方法等,这些传统译论可谓中国翻译话语重构的基石。从支谦佛经翻译的“文质”到严复的“信、达、雅”等,这些传统译论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同时,绝大多数传统译论来源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实践。中国翻译话语重构应重新阐释传统译论,形成历史与传统的相互观照。这样,中国翻译话语才会具有独特的个性、一定的自信和自豪,以及明确的文化身份。

潘文国(2016)认为,中国正处于“大变局”中,中国翻译学术研究必须实现转向,其中最根本的是要重新建立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自信,从中国关注出发,变西方视角为东方视角、中国视角,打破西方翻译话语领跑的局面。因此,许多中国翻译研究者在整理国故、筛选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同时,也注重理论创新,涌现了一批原创性的翻译理论话语,如“谢天振的译介学、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黄忠廉的变译论、周领顺的译者行为批评、傅敬民的应用翻译学、陈东成的大易翻译学、任东升的国家翻译学”。(耿强,2020:8-9)

“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话语权。”(潘文国,2012:5-11)“中国翻译理论唯有跻身世界翻译话语体系之林,方能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之窗,也才能为中国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门。”(姜燕,2015:116)

(二)增强中国译者的主体性意识

福柯的话语权力属性说明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的认同和接受绝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主动译介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期间中国文化的'保留与价值观念的传播取决于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与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密切相关。

首先,中国译者应明确他们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译者。汉学家在译介中国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能够完全浸润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并客观传播中国文化的汉学家少之又少。因此,中国译者必须有担负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重任的主体性意识。

其次,中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增强主体性意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飞速发展,都离不开中国译者对所译介材料的精心筛选。选材既要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又要与译者的文化取向、审美情趣等相契合,选材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能让选材和译者最相适切。

译者的翻译立足点和视角决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目标的达成度,也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性。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译文完全保留原文本中中国文化是不可能的。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改变一百年来的西方视角为东方视角、中国视角,不再迎合西方读者或以译语读者接受为翻译的终极目标,而是采取不同的策略在译文中凸显中国优秀文化,适度扬弃糟粕文化,让世界重新正确认识中国。

在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其实也是逐步重构中国翻译话语的过程。语言必然刻有本民族历史及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带有表达情感、观点和态度的自我表现的印记。译者在翻译这一语言活动中,自然或有意识地在译语中留下或彰显译者文化身份及本土民族语言的独特印记,从而奠定了译本在异质文化中的文化地位,增强了翻译文化的话语权,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文化典籍外译研究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人对自己的灿烂文化首先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以实现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为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必须是中国文化中最本质、最优秀、最精华的部分。而文化典籍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因此,做好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研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构中国翻译话语的一个有效路径。中国文化典籍中众多的传统思想核心词、传统文论核心词、历史文化关键词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带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独有的特质。这些词语的首译和定译是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认同的过程,也是话语权争夺的过程。同时,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研究为重构中国翻译话语提供了实践基础,“真正适合中国翻译需求的翻译理论只能建立在中国自身的翻译实践和文化传统之上。”(潘文国,2016:10)

四、结语

全球化时代需要话语权来构建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翻译话语是为之架起的一座桥梁。树立文化自信,重构有中国特色的翻译话语,使中国翻译话语跻身世界翻译话语体系之林,与西方翻译话语对话,让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掷地有声,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国,树立良好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宁.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3.(2):5-11.

[2]耿强.中国翻译理论话语:内涵与意义[J].上海翻译2020,(3):7-11.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 [J]红旗文稿,2010,(16):4-8.

[4]刘建珠,穆雷.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划界[J]上海翻译2017.(2):1-5.

[5]潘文国.大变局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J]外语界,2016.,(1):6-11.

[6]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1):1-7.

[7]姜燕文化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本土特色翻译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5,(6):116-119.

译者主体性国外研究现状翻译是吸收域外文化成果最直接的有效方式。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翻译中却长期受到屏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文章对国内外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做了综述。全方位地阐释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从原语到译语的简单转换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从而使翻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要注意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

译者的主体性研究论文

关于文学的学术论文篇二 中西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摘要:翻译不仅是沟通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也为文化与文学影响的传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媒介,而且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再创造,其“创造性的叛逆”及应用一向来都为国内外文学界所重视的课题。 比较文学的学者认为:能否超越原作的关键是翻译中的创造与叛逆性。由此,翻译中的创造性是译者通过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使译作回归原著作的实质内涵,相对而言,叛逆性则指译者未能如实体现和传达原著作的精髓,从而与原著作的理念相违背。但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创造与叛逆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原文还是依照规范再创原文使其更能为读者所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文本相比是一种再创造。 基于这个原因,“创造性叛逆” 的术语被法国文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首先提出,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并提出“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创造性叛逆是文学范畴的基本特征,它并不是单纯属于文学翻译。换而言之,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叛逆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接受者、译者以及接受环境之中。 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界都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阐释。翻译界泰斗谢天振先生认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一般划分为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并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误译与漏译、转译与改编等。创造性叛逆中的无意识体现,如误译与漏译,是因受限于译者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情趣修养等因素造成的误读和误译。据此而言,其并不能简单称为“创造性”。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其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个性化翻译。它表面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阐述原著的意图,但在深处却整合原著文化的问题。如果译作完全遵从原著文化,那语句会比较凌乱。 (2)节译与编译。节译与编译存在于《外国文学作品选》中有多种原因:为迎合读者或便于传播,为与接受地的风俗人情保持一致,或当地的道德、政治因素等,是有意识的叛逆。 (3)误译与漏译。例如:英译者把陶渊明《责子》中“阿舒已二八”翻译成了“阿舒十八岁”,他们认为“二八”是“一八”之误。误译,即对原著错误的翻译。它在文字和思想意义上背离了原文。在翻译中误译虽不可取但又客观存在,是无意识的叛逆。 (4)转译与改编。转译是是叛逆性最强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无能为力情况下采取的方法。转译与改编体现在文学翻译上是创造性叛逆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共性在于他们对于原作的两重更改。转译是一种语种转换。改编,节译和漏译各不相同。改编指改动整个内容情节,或体现对体裁的变动。节译是意识行为下对内容的大段改动。漏译则指无意识行为下改动少部分的情节。 对于中西方文学作品而言,译者永远不能全部表达原作者的真实想法,这在于两者不同的价值社会观和迥异的社会生活背景。译者自身的知识内涵和文化修养使其对译作实行了“创造性叛逆”的解读,而译者的主观判断性也由其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 1 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 (1)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中蕴涵的内容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文学翻译是为让读者意会到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貌,并不仅仅是浅层的转述表达。但就现在的大量翻译作品显示,其翻译的水平和要求与文学翻译所界定的标准依然存在相当的差异性。 (2)文学翻译的叛逆性。如果说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是译者依靠自身的能力创造性地表现原作品的实质内涵,那么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叛逆性则是译者为实现主观愿望而对原作进行的客观背离。但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是和谐共存的。 2 创造性叛逆的可接受性 创造性叛逆应遵循两重原则:充分原则与忠诚原则。文学翻译与其他形式的翻译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目的地控制,而创造性叛逆是保证文学翻译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充分原则要求创造性叛逆应实现翻译目的,忠诚原则限制了目的文本的合理应用性,要求译者担当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以此确保人们能够接受对文学翻译作品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叛逆。 由于隐含的读者存在于一切中西文学作品中,因此作者把外界环境当作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直接客体,其隐含的读者则是他的间接客体。但就译者来说,当其阅读原作品过程中,以前的间接客体此时变成为主体。原文虽然是阅读的直接对象,但原文作者心中或眼中的世界才是他通过阅读而理解的对象。所以,译者阅读和理解活动的间接对象是原文作者,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就是话语对话的过程。翻译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语言转换,而是通过两种话语相互协商的产物。因为译者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知识结构,所以翻译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化活动,文学翻译应该是以多元而综合化的评价体系形式存在于现代复杂社会中。 从接受者和译文接受环境来分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和叛逆性:(1)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所谓接受者特指阅读翻译作品的读者。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修养,因此不同的读者会在分析读本时形成自己特定的评定准则。即使身处相同的历史背景,接受者也会因为拥有不同的文化视野和结构,在文本的阅读中不可避免性地会主观性再创造,从而促使在翻译异质文学作品时的创造性叛逆的不断呈现。(2)译文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从译文的接受环境分析,迥异的文化习俗、时代背景以及语言环境使原著作不可避免地受到译文语言的影响和限定,从而接受并融合译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纵观现今翻译研究的现状,中西文学翻译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研究,而是将许多其他的因素也纳入其研究范围。评判译文好坏一直以“忠实”原则作为其评定的标准,但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文学翻译的重要显著特征之一是尤其注重创造性叛逆的应用。传统翻译研究否认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功效,而在比较文学范畴中则积极倡导其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广泛应用。由德国功能派理论发展而来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无疑为研究这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有效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钱利华.文学翻译与创造性叛逆[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3] 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A].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宋洪英.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5]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看了“关于文学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文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 关于文化的外国人学术论文 3.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 4.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5. 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摘 要:在传统译论中,翻译过程一般被描述成直线式的文字转换过程。本文作者将心理学中有关人类思维的相关知识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出在翻译研究中关注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 翻译过程 者主体性 一、引言 打开翻译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从语言层面给翻译下定义的。如果转换视角从另一个方面对翻译做出阐释,翻译过程可以被认为是在思维过程的几个方面同时发生的将信息从一种语言或文化向另一种语言或文化进行转换的过程,它不是通过逐字逐句直线式的改变来完成的。说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因为翻译可以说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事实上,从原作到译文,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译者的思维活动,所以说翻译的过程其实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是逻辑分析的过程。 董史良(1988)曾断言:“翻译毕竟是人脑的思维活动,离开了人的思维,就无所谓翻译。因此,从思维科学角度来研究翻译应该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的途径。”从译者思维角度研究翻译过程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任何的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活动)总是由这样那样的外部活动所引起,最终又外化为某种行为或表现。原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转换就是译者思维过程的外在表现,译文则是这种思维过程的最终产品。 本文从思维层面分析翻译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全面深入的翻译家研究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从译者思维角度看翻译过程的本质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孟昭兰:1994,311)思维有十分复杂的脑机制,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翻译是将原语信息加工转化为译语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词、句子等的转换,最终实质上是两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面临多方面的选择,所以有人说,“翻译是译者进行抉择的过程。”(廖七一:2000,54)抉择的过程就是译者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抉择的结果是译者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和结果。所以翻译过程是译者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三种形式:“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孟昭兰:1994,315)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主要是词的思维。词负载着思维的过程,词把思维中概括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确定和巩固下来。译者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的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翻译过程从原语开始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转换进入译语表达。因此翻译过程是双语思维的过程:理解是用原语思维的过程,表达基本上是用译语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过程。(孟昭兰:1994,314)分析是在观念里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把整体包含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译者在理解阶段,主要是将原文本这个整体分解为以词、句子、段落等为单位的部分,然后利用大脑中储存的相关知识对各个部分进行解释。 综合是在观念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过程。译者对各个部分做出解释之后,再将它们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用译语表达出来的译文。 分析是从整体各部分、各属性的联系中进行分析的,综合是对各部分、各属性的联合,是通过分析才达到的。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孟昭兰:1994,314)实质上,理解和表达也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有时译者在表达的时候受阻,他会再反复阅读,重复或扩充原语的思维活动以求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因此,翻译过程其实是译者交叉思维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彼此交织及两种语言相互接触和转换的过程。”(王宏印:2002,125)另外,翻译活动的创造性特点也是大多数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所公认的。 因此,从形式上看,翻译是将原语语言转换成译语语言的过程,而实质上,它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词为凭借物,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并陈述所思考的问题。 三、从译者思维角度看翻译过程的特点 “根据思维的表达形式,可分为通讯思维和无声思维两种形式。”(孟昭兰:1994,316)理解阶段主要是以无声思维的形式出现,而表达阶段则主要是通讯思维。 无声思维是以内部语言进行的自己默默思考的思维过程。内隐言语是片断的、不连贯与不完整的;思考过程中所运用的事实及其关系假定为“自明的”,“定论的”和“已知的”;从而较少受语法的限制。事实确系如此,在无声思维中,语言规范的作用被压缩,明确的语法和确切的词在决定思想的进程上所起的作用不如在通讯思维中那样明显,推理中可以略去许多步骤,逻辑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孟昭兰:1994,317) 一般来说,在理解阶段开始的时候,译者首先进行的是对原作的表层文字的理解,然后透过表层文字对原作进行深层思想内容的理解,最后把握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原作文字的理解,是指对它的某一具体含义的掌握。但是词音(或词形)与词义之间通常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词义。而且词语除了表达一定的意义之外,经常还传达一定的情感。所以对词的理解还应包括对它所传达的情感的理解。因此词的理解也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因为是对单个词的理解,所以这种思维过程可以是不连贯的。如果对某一词的理解发生阻碍,思维过程的完整性也会受到破坏。在理解阶段,译者很少会考虑语法的问题,他可能只是把所理解的词义作为一些零散无序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等待表达阶段的到来。一旦彻底理解之后,译者就需要对用原语语言进行思维所理解的内容,用译文语言进行思维和理解,这就进入了表达阶段。 表达的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选择如何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表达的同一思想内容再现出来。通讯思维是以外部语言,即通过讲述或书写进行思考和表达思维过程。(孟昭兰:1994,316)为了使他人了解自己的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译者必须把理解阶段压缩的和简约的、自己能明白的思想,向充分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形式转化。因此,外部言语的确切含义和严格的语法结构有助于把所思考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展开。通讯思维受语言逻辑的严格制约,在表达阶段语言的结构对译者的思维起着控制、编辑和组织的作用,而书写过程则是思维的精练和修饰过程。 翻译开始的时候,语言符号通过具体描写的对象在译者头脑中引起联想和想象,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译者头脑中必须产生相应的形象和意境才能进行转换翻译,才能准确地表现作品的丰富内涵,才能对读者产生类似原作的效果。 翻译中的联想一般以原文本的词语为起点。翻译中的词义联想通常是在原语与译语之间进行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不同,译者往往要从一个原语词联想到它可能具有的若干译语对应词并在其中做出最佳选择,一般是依据词性、搭配、上下文、语境和专业知识加以取舍。翻译中的联想不限于词汇平面,可以从一句话想到另一句话,从一个作者想到另一个作者。有些联想虽然不一定直接提供词语,但可引起其他联想,间接地有助于理解和表达,并可激发想象和思考。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过程中的想象主要是把语言符号所表示的事物在头脑中形象化,是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随意想象。想象可以与思维相互促进,又往往以联想为基础而展开。翻译中的想象便是根据原文本的语言符号在译者头脑中所唤起的事物表象再造出译者头脑中原来形象的过程。“根据随意想象的创新程度和形成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孟昭兰:1994,325)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合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孟昭兰:1994,325)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本中描述和示意,利用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形象。所以说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想象部分为再造想象。但是译者毕竟是在将一种文化信息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原文本中的形象需用译语来表达。语言是有共性的,所以翻译才成为可能。但是不同语言又各有特点,两种语言间的转换不可能完全对等。当转换遇到阻碍时,译者就需开启他的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此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孟昭兰:1994,325)创造想象的加工过程是词的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作用,是语词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过程。 人在现实任务面前,需要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劳动时,思维进入积极的准备状态和活跃状态。思维的一切形式,诸如分析、比较、抽象、记忆搜索和提取、形象成分和抽象成分的激活等,均可按需要随时由意识监督和指导下进入加工系统。(孟昭兰:1994,326) 灵感升华是创造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时出现的顿悟。灵感是创造者经过长期的努力,付出巨大的思想劳动,有时还伴有艰苦的实践,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构思才出现的。灵感的产生是人的全部精神力量和高度的积极性集中的结果,是在人的注意和兴趣全神贯注、思维活动排除一切干扰,情绪状态为思考提供最佳背景的情况下出现的。(孟昭兰:1994,327) 灵感的出现表现为理解过程中对语义要旨的豁然开朗,或表达过程中某一词语的突然涌现。灵感须以译者丰厚的功底和积极的求索为条件,而且往往出现在头脑清醒思维活跃的心理状态中。因此,译者要善于适应个人思维活动的节奏并及时把握灵感所提供的线索。 四、结论 整个翻译过程可以从语言和思维两个层面上分别进行描述。在语言层面上,翻译是原语语言经过译者的内部言语过程,转换为译语语言;在思维层面上,翻译是由原语思维过程转换为译语思维过程,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双语交叉思维。实质上,语言层面上的翻译过程只是思维层面翻译过程的外在表现。如果离开了译者的思维,翻译过程也就不存在了。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这一点来看,译者的主体能动性是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加强译者主体能动性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翻译家研究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有利于倡导多元、宽容的翻译批评。 参考文献: [1]董史良.翻译的思维问题[J].中国翻译,1988,(3).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摘 要: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思维特征,考察其中所体现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操作理据,论证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如何受到客体相关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文学翻译 思维特征 主体 主体能动性 近年来,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对其探讨也出现了多元化、多角度的趋势。译者的主体地位及其创造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人们也辨证地看到了其受制约的一面,强调译者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同时必定包含着受动性的一面(王玉�,1995;陈大亮,2004);查明建、田雨(2003)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等几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有的则分析了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孙艺风,2003)。这些理论探讨旨在为我们理清译事上的一些基本问题,让译者在文本操作中有理可依,但由于多半停留在“说理”的层面,在实践操作中缺乏可证性,有待结合实证研究形成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建构。 本文旨在探讨译者的主体性,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问题不在此详述。要解析“译者主体性”,首先要弄清何谓“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115)。而译者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屠国元、朱献珑,2003)。可见,译者主体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他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有来自“边缘主体”的作者和读者,还有外部客观因素如社会文化环境,两种语言的特点、规律等,以及自身的审美力、创造力、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如前所述,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多方面,本文着眼于揭示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表现的思维形式与特征,通过对居祖纯(2000)“必要的青涩”的英译文进行分析,主要考察译者如何在客体(文本)相关的制约、规定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主题关联性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必要的青涩”这篇小品文用青涩的苹果来比喻混沌未开的青春,颂扬其纯朴、真实的本质,劝诫青少年莫要做早熟的果实。文章没有直白的说教,通过买苹果这一生活小事逐步演绎出全文的主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青涩”二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且在文中多处出现。我们通过对照以下4句的原文与译文,来探究译者对这个文眼的处理是否紧扣主题,是否丰满地表现了其内涵。 1)原:必要的青涩(题目) 译:the indispensability of greenness 2)原:唇齿之间的那一分青涩在不断转变着,反倒显得生动、真实。 译:The harshness or bitterness on the tongue constantly renews and therefore remains forever vivid and realistic. 3)原:然而混沌未开的青春毕竟是朴素真实的,它拒绝雕饰的幼稚犹如苹果青涩的一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译:However,one’s uninitiated and unsophisticated youth is simple and genuine. Just like the unripeness of the apple, the youth’s innocence of embellishments is a logical necessity. 4)原:青涩是与生俱来、无法磨灭的班驳胎记,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幼稚粗拙的一面过分地脸红。 译:The greenness of youth, like an indelible birthmark, is nothing to be overly ashamed of. “青涩”分别是颜色和味觉词的组合,在这四处译文中,译者并没有把它的色味都全译出,而是分别处理成greenness / harshness or bitterness / unripeness / greenness of youth。译者究竟是如何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的呢?是否符合原文的意图呢?其实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控制和支配,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为依据,即作品主题必须得到微观命题的说明,二者之间具有认知关联性(陈忠华,2004:181)。居先生认为作者的意图“不在于讲怎样选择苹果,而是指出人年轻时的“青涩”,即“幼稚、粗拙”是“必要的”,据此考证字典得出greenness就是指an underlying innocence,从而得出“青涩”是green(ness)的喻义。因此,题目就以 the indispensability of greenness来反映全文的主旨。这个题目译文的精彩之处在于:译入语与原语的表达方式在所指与能指上都达到一致,且这一微观命题巧妙地点明了语篇主题,取得了最佳关联。译例4的译文与译例1相似。尽管译者没有道出他的操作理据,他的思维轨迹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斑。作者把“青涩”比做“胎记”,又提到“幼稚粗拙”,这些关联性极强的词语至少给了译者这样的启示:“青涩”只能是一种抹不掉的特质,它不会是颜色也不可能是味道;“幼稚粗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是无法避免、无法忘怀的,所以“青涩”应当就是指“幼稚粗拙”的青少年时期。这样的释义与上面提到的语篇主题也是极为吻合的,但若按译例1也译成“greenness”,则词义显得过为宽泛,因为它的次要义素可以是颜色,或是指一种稚嫩,作为题目采用却可以一语双关,涵盖全文,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此句是接近尾声,全文的主题已浮出水面,所以利用词语的搭配greenness of youth,对它限制词义,使得不但全句合乎逻辑,与全文更是浑然一体,首尾呼应。 译例2中,译者没有把“青”色译出,并把“唇齿之间”译为“舌头上”。是因为译者从认知逻辑的角度考虑到“对不同味道做出反应的是舌头,‘青’是颜色词,于舌头无关”,而且认为“青涩”二字在此是因果关系,即因“青”(年幼无知)而“涩”(痛苦、粗拙),所以把“青”略去不译。刘宓庆在《翻译与语言哲学》(2001:72)一书中谈到主体能动性在客体之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4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翻译主体可以对原作文本本身进行广泛的参校及参证(语义及行文的真伪判断、是非判断及勘疏辨析)”。我们以段中的前一分句来考证译文的合理性:“也许,成熟、甜蜜乃至完美,并非生命的终级意义,更重要的倒是向这一目标趋近过程中万般况味的体验;……”。显然,此处“万般况味”指的并非是“味道”这一表层意思,而是生活的各种体验,引出后一分句即译例2用“青涩”来比喻成长中所经历过的种种酸楚。我们再来看原文的次级主题,因为语篇的宏观主题要靠段落主题、语句主题以及微观命题来印证,实现其逐步推进和发展。原文主要由3段组成,各语段主题的内在结构是:买青苹果――喜好青涩(贴近生活本质)――颂扬质朴青春。第二句属于第二段落,译者用harshness和bitterness来明指味苦和暗指生活的痛苦,构成双关含义,可见译者是在语段主题和语篇主题的双重制约下发挥主体能动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译例3的“青涩”,译者一反常态地不谈“颜色”,也不讲“味道”,采用了“unripeness”。居先生知道“有的品种的苹果就是熟透也还是碧青”,并没有把“苹果青涩的一面”按字面译为“the greenness of apple”,那样会与主题无关。“苹果的青涩”与“拒绝雕饰的幼稚”的相似点是尚未成熟,“unripeness”一词不但符合比喻的神韵,也对所在第三段的主题起了烘托作用。 任何文本都有向读者呈现的特定主题及主题倾向――作者创作意图,并以抽象概括化了的思想内容物化于作品之中(曾利沙,2005a)。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苹果的青涩这一形象可感物来比喻幼稚青春这一较为深刻的主题,正是译者抓住这点,充分发挥了主题关联性思维,才能在客体的制约下跳着灵动、自如的舞步。 2.语言结构逻辑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中国人的思维重直觉,重整体把握,西方人则重理性,重逻辑分析,语言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意合”是指话语中词句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靠语意的关联,缺乏明显的外在形式标记。“形合”是指要借助各种形式手段,包括词汇和语法手段来实现词句间的连接。许多汉语的句子结构都带着这种典型的意合特点,若用英语的逻辑形式和语法规范来分析,都是不符合逻辑的,因而,翻译过程中必然牵涉到两种语言结构形式的转换。我们来考证以下一个译例,看译者是如何实现语言结构的转换的。 原:重温仓促来去的日子,那成熟之前的天真幼稚印象最深: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样样都是第一次…… 译:Looking back on quickly-elapsed years, we may find that the period of innocence and naivety seems to have given us the deepest impression: loving and being loved the first time, letting the first chance slip by, unprecedentedly sorrowful feelings like fallen leaves withering fast and the first time-experienced ecstatic joys like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结构,他说“把‘样样都是第一次’作不同译法、放在不同位置”。他的依据在哪呢?细读之下,撇开原文朦胧、深邃的含义不说,我们不禁要问:在成熟之前的青春期产生的爱都是第一次吗?青春期所经历的痛苦和感受的欢乐就必定是人生的第一次吗?人们在真正懂得爱情、成熟之前,从萌发情素到恋爱并不限于一次。显然这句话是汉语意合特征的又一佐证。从认知逻辑的角度而言,该命题真正的所指是:在未成熟的青春期里所经受的第一次“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鉴于英汉表达的差异性,译者将‘样样都是第一次’幻化成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chance)/ unprecedentedly/ the first time-experienced,溶入到句中各词组里作修饰语,这样既完整地反映了命题,又合乎英语的逻辑思维,且避免了行文用语的重复。 3.形象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形象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用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形态(孟宪鹏,1996)。文学作品中广泛利用形象思维的类比、联想等形式,激发读者按相似的规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勾起丰富的联想。试看下面两例: 1)原:更重要的倒是向这一目标趋近过程中万般况味的体验。 译:What is more meaningful is the undergoing of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in 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 2)原:(……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样样都是第一次,)都曾在空白的履历上留下无可涂改的痕迹,也都具备着他物难以替代的价值。 译:All these have left inerasable marks on our path of life and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worth of being irreplaceable. 前面第一部分的分析已指出“万般况味”并非实指“味道”之意,译例1的原文采用了暗喻的手法:喻体是“万般况味”,本体是指生活的各种体验。作者寓情于形,译者也要利用译入语的“显象结构”来表现这一意象。形象思维的根本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的形象来“使感性、杂多的生活现象升华为理性的审美的艺术形象,来显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周建军,1994)。在英语中,译者只有利用抽象思维把握本质,建立逻辑秩序,才能发挥其形象思维,重构原文丰满的艺术形象。译者没有停留在艺术形象的简单复制上,而是增译了various experiences。本体的出现是否画蛇添足呢?是否会因此而抹杀了原文的美感?若按原文直译What is more meaningful is the undergoing of 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in 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译入语读者会一头雾水,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与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 有内在逻辑关联吗?当读者无法make sense的同时,当然也无法体验到原文所创造的美的意境。译者将原作的精神风貌、审美价值和具体形象有机地融入到译文中,将various experiences和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并列,含义一目了然,正是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赋予了译文独特的审美价值。 再看译例2,原文描述的对象是人生第一次所经历的情感体验。我们知道,情感体验不是工作经验,是无法在“履历”上留下痕迹的,但原文的着眼点是“空白”,汉语的意合性使得读者能根据这一形象联想到人生的历程。译者考虑到照搬原文的比喻“联想意义不富诗意,不美,反而会产生错误联想:在档案上留下记录”,所以换用英语中的类似比喻“inerasable marks on our path of life”.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形象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楚和快乐就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留下深深浅浅的一个个脚印。这个重构的艺术形象简洁明了,为大众读者所接受,忠实地阐释了原文蕴涵的质朴原理。文学作品中要让译文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译者作为阐释者需要“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在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罗曼・英加登,1991)。由于各民族认知心理的差异,如原文形象的图式结构无法被译文读者所接受理解的话,译者还应当重建这一结构,正如该译文所示。 译者要将意蕴深邃的原文形象转化为内心的美学意象,再物化为译文中的外在形象,要借助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译文形象的“形、神、意”兼备(范勇,2001)。以上两例都充分体现了译者发挥形象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原作品的形象比喻,译者或是增译本体,或是改变喻体,与原作达到视界的融合。 4.结语 短文“必要的情涩”的英译文中没有词句对应的简单复制,处处流露着译者主体的叛逆性。译者凭着对原作主题的深刻了解,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把握,对美学的艺术感受,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等,从择词选义到句式结构到形象描述无不有理有据,语言表层的“异”恰好体现了精神实质的大同之处。由此可见,译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各种制约因素为前提,越是能掌握这些因素并善于利用的译者,他的能动性表现越强。限于篇幅,本文只简要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的几种思维形式,这并不是其思维形态的全部表征,更不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后会涌现出更多以实证研究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陈先达.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J].哲学原理,1991,(9). [2]陈忠华等.知识与语篇理解―话语分析认知科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范勇.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2001,(2). [4]居祖纯.高级汉英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罗曼・英加登.文学的艺术作品,转引自伊瑟尔.阅读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孟宪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J].思维与智慧,1996,(1). [8]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3). [9]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10]王玉�.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 [11]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1). [12]周建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一枚硬币的两面[J].江南论坛,1994,(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论文

用倒叙来写 比如,在《永不忘记》一文中采用把情节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情节的发生、发展的叙述方法。这是最典型的倒叙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她语带感情,几致哽咽”)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事情结局的手法既曲沂、引人入胜地点了题;又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自然地引起倒叙。 倒叙的类型: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如《永不忘记》;二是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那样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修鞋姑娘》。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倒叙的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例如,在《不速之客》中,文章通篇围绕“不速之客”采用倒叙的方法行文。重点突出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不速之客所讲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国石油工人创业的艰难和阶级友爱的深情;全文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运用倒叙,非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不可。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待清楚。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在电影创作中,也经常用这种方法。从故事发展的结果开始叙述,然后再开始回述以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前苏联影片《这里黎明静悄悄》年迈的上尉带领几个年轻的人在扫墓,然后倒述墓碑下牺牲的年轻的女战士们在伟国战争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结尾又回到墓碑前。影片《辛特勒名单》、《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号》等都用了这种方法。 小学生必看:倒叙是把文中的一段或一个句子放到最前面,然后,再进行顺叙。

你好朋友,请看下面回顾性论文写作经验的几点体会:一、传统技术和方法同样蕴含着创新。创新性常常是学术期刊的灵魂所在,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有些作者过分强调新技术、新方法,并错误地认为:创新性仅体现在基础或临床研究性论文中,而临床回顾性论文则是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无创新性可言。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若作者能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提炼,同样也是一种创新。二、灵活掌握病例累积数量和随访时间。但对于某一些临床研究而言,由于患者群体较小,加之患者流动性较大,决定了其病例数不可能像其他专业那样多,而且患者较大的流动性无疑增加了随访难度。此外,拘泥于“积累更多的病例数”或一味延长随访期,有可能使成文和发表的时间明显延迟,有时还会因此而失去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故若有可靠的相关资料作为支撑,并有3~6例临床病例和术后3~6个月的随访期,即可将这些资料进行总结,争取尽快发表。三、完整翔实的病例图片资料可使论文锦上添花。设计界素有“适时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之说,图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对于临床研究论文而言,附有完整翔实的典型病例照片,有如锦上添花;若无,则文章科学性与真实性将受到质疑。有时虽有图片资料佐证,但其规范性较差,属于资料不完整或有严重缺憾。有鉴于此,作者在收集及选择图片资料时,应注意几点:一是实事求是地拍摄临床试验照片,切忌通过各种手段弄虚作假;二是临床试验前后的照片在拍摄部位、范围、投照角度以及背景等方面均应尽量一致,以保证较高的对比性;三是照片资料力求完整翔实,除需收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照片外,还应尽可能地收集6个月以上的远期随访照片;除收集常见的正位、侧位照片外,还应收集其他多种体位的照片,以便能客观全面地显示试验效果;四是应注意对患者肖像权的维护,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临床回顾性分析具有以下特点:回顾性研究、横断面研究居多;原因分析、风险因素分析居多;大样本量研究居多;高发区、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研究者更容易发表论文研究思路不要局限,创新点很重要优势也很明显:综述也很适合,但是综述有个问题就是文献阅读量太大,而且见识不够,写的很容易不在那个基线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综述只要大佬写的就是因为这个,开宗明义,方向不会错。结构如下:步骤1.设计课题贵院主要的病种集合部分在哪里?病历质量如何?这些病种的研究方向?学科主要杂志的目前刊登的情况,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在这儿,因为好多人都是,小张锕,我没有IDEA啊,这个时候有个秘诀就是直接打开贵科主要杂志的目录,对近五年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慢慢就会有一个方向,这个过程一定是你自己通过时间的积累,对国内这些病种集中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才能做出判断,当下,哪个还有待完善。接着初步有个想法之后,再对它进行搜索。我上一次这么干的时候,筛选了六七个IDEA,和朋友讨论以及自我搜索(还有一个否定因素就是这个医院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很多指标主观上没办法评估,所以量化标准很重要),最后得出了三个IDEA进行跟进落实。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时至少应该有三四个你想做统计的的方案,你预备用什么统计方法,得到一个大概怎样的结果3.随访调查(或者其他部分的补充数据的工作)4.统计数据——如果有几个人的话,统计部分的工作可以单独给别人做。前言+统计两条线一块完成。5.撰写讨论简要描述本研究的主要结果,这几年这个研究是多么热门;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的相似之处或可比性,有差异,原因在哪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或独到之处,前任研究创新之处在哪里。研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

步骤1.设计课题贵院主要的病种集合部分在哪里?病历质量如何?这些病种的研究方向?学科主要杂志的目前刊登的情况,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在这儿,因为好多人都是,小张锕,我没有IDEA啊,这个时候有个秘诀就是直接打开贵科主要杂志的目录,对近五年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慢慢就会有一个方向,这个过程一定是你自己通过时间的积累,对国内这些病种集中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才能做出判断,当下,哪个还有待完善。接着初步有个想法之后,再对它进行搜索。我上一次这么干的时候,筛选了六七个IDEA,和朋友讨论以及自我搜索(还有一个否定因素就是这个医院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很多指标主观上没办法评估,所以量化标准很重要),最后得出了三个IDEA进行跟进落实。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时至少应该有三四个你想做统计的的方案,你预备用什么统计方法,得到一个大概怎样的结果3.随访调查(或者其他部分的补充数据的工作)4.统计数据——如果有几个人的话,统计部分的工作可以单独给别人做。前言+统计两条线一块完成。5.撰写讨论简要描述本研究的主要结果,这几年这个研究是多么热门;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的相似之处或可比性,有差异,原因在哪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或独到之处,前任研究创新之处在哪里。研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作者:ENT小张医生链接:来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临床回顾性分析具有以下特点:回顾性研究、横断面研究居多;原因分析、风险因素分析居多;大样本量研究居多;高发区、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研究者更容易发表论文研究思路不要局限,创新点很重要优势也很明显:综述也很适合,但是综述有个问题就是文献阅读量太大,而且见识不够,写的很容易不在那个基线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综述只要大佬写的就是因为这个,开宗明义,方向不会错。

回顾性研究的缺点论文

用倒叙来写 比如,在《永不忘记》一文中采用把情节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情节的发生、发展的叙述方法。这是最典型的倒叙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她语带感情,几致哽咽”)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事情结局的手法既曲沂、引人入胜地点了题;又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自然地引起倒叙。 倒叙的类型: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如《永不忘记》;二是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那样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修鞋姑娘》。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倒叙的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例如,在《不速之客》中,文章通篇围绕“不速之客”采用倒叙的方法行文。重点突出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不速之客所讲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国石油工人创业的艰难和阶级友爱的深情;全文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运用倒叙,非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不可。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待清楚。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在电影创作中,也经常用这种方法。从故事发展的结果开始叙述,然后再开始回述以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前苏联影片《这里黎明静悄悄》年迈的上尉带领几个年轻的人在扫墓,然后倒述墓碑下牺牲的年轻的女战士们在伟国战争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结尾又回到墓碑前。影片《辛特勒名单》、《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号》等都用了这种方法。 小学生必看:倒叙是把文中的一段或一个句子放到最前面,然后,再进行顺叙。

临床回顾性分析具有以下特点:回顾性研究、横断面研究居多;原因分析、风险因素分析居多;大样本量研究居多;高发区、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研究者更容易发表论文研究思路不要局限,创新点很重要优势也很明显:综述也很适合,但是综述有个问题就是文献阅读量太大,而且见识不够,写的很容易不在那个基线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综述只要大佬写的就是因为这个,开宗明义,方向不会错。结构如下:步骤1.设计课题贵院主要的病种集合部分在哪里?病历质量如何?这些病种的研究方向?学科主要杂志的目前刊登的情况,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在这儿,因为好多人都是,小张锕,我没有IDEA啊,这个时候有个秘诀就是直接打开贵科主要杂志的目录,对近五年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慢慢就会有一个方向,这个过程一定是你自己通过时间的积累,对国内这些病种集中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才能做出判断,当下,哪个还有待完善。接着初步有个想法之后,再对它进行搜索。我上一次这么干的时候,筛选了六七个IDEA,和朋友讨论以及自我搜索(还有一个否定因素就是这个医院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很多指标主观上没办法评估,所以量化标准很重要),最后得出了三个IDEA进行跟进落实。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时至少应该有三四个你想做统计的的方案,你预备用什么统计方法,得到一个大概怎样的结果3.随访调查(或者其他部分的补充数据的工作)4.统计数据——如果有几个人的话,统计部分的工作可以单独给别人做。前言+统计两条线一块完成。5.撰写讨论简要描述本研究的主要结果,这几年这个研究是多么热门;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的相似之处或可比性,有差异,原因在哪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或独到之处,前任研究创新之处在哪里。研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中文名病例对照研究外文名case-control study别名回顾性研究属于分析流行病学快速导航优点 缺点 用途 研究类型 常见偏倚 基本原理 研究步骤 具体实施概念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亦称回顾性研究,是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某病的对照者暴露于某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1] [2]优点1.省力、省时、省钱,容易组织实施。2.不仅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用于许多方面。3.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研究。4.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2]缺点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性偏倚。3.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于疾病的先后常难以判断。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性偏倚。5.不能测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2]用途1.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在疾病的病因未明时,可以广泛的筛选机体内外环境中可疑的危险因素2.验证病因假设:通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产生了病因假设后,可以通过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假说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研究类型1.病例对照不匹配2.病例对照匹配(1)频数匹配: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2)个体匹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匹配3. 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2)病例-队列研究(3)病例交叉研究(4)单纯病例研究(5)病例-时间-对照研究[2]常见偏倚1.选择偏倚:常发生于研究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2.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回忆偏倚,调查偏倚。3.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2] 。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2]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2]研究步骤1.提出病因假设;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资料;4.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5.总结并提交研究报告。[2]具体实施1.提出假设;2.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3.?>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⑴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⑵以社区为基础的暴露对照研究;⑶病例的选择:①规定疾病;②规定病例其他特征;③保证病例达到有关标准。⑷对照选择:①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②病例的邻居或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研究疾病病人。③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研究疾病病人或健康人。④社区人口中的非研究疾病病人或健康者。⑤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2]

可以的,一种说法是把前瞻性研究等同为队列研究,原因是队列研究由因到果,从没有发生结局开始,到结局产生,是前瞻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研究的设计发生在资料收集之前,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回顾性研究提出的。所谓回顾性研究,就是指回顾临床病例资料总结规律发表论文是一种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临床资料搜集时没有考虑科研需要,数据的完整性和同质性没有保证,被认为是低质量研究。克服这种缺点的方法是改变研究流程,由先搜集资料再设计研究方案,改变为先设计研究方案再搜集资料。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收集资料,可以保证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和同质性,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必备条件。先设计后实施具有前瞻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前瞻性研究。

病例回顾性研究论文

是的,论文学术型临床研究生可以毕业。在撰写论文时,学生需要收集有关主题的资料,分析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还需要确保论文的内容完整,有逻辑性,清晰明了,没有重复,并且字数在200-500之间。最后,学生还需要确保论文的格式符合学校的要求,包括字体、字号、页边距等。只有满足所有要求,学生才能顺利毕业。

是的,可以。回顾性研究论文学术型临床研究生可以毕业。这种研究论文是一种学术研究,它可以帮助临床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回顾性研究论文可以帮助临床研究生更好地理解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回顾性研究论文学术型临床研究生能毕业,综述型论文不能成为硕士毕业论文。2.首先,一般综述型论文不能成为硕士的毕业论文,但是可以成为小论文。比如中国药科大学的公告中:博士小论文只能是研究性论文,综述不可以;学术硕士小论文可以综述,至少是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杂志(非增刊、专刊等),理工医药类硕士是否发核心期刊由导师决定。所以尽量不要用综述性论文。

你好朋友,请看下面回顾性论文写作经验的几点体会:一、传统技术和方法同样蕴含着创新。创新性常常是学术期刊的灵魂所在,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有些作者过分强调新技术、新方法,并错误地认为:创新性仅体现在基础或临床研究性论文中,而临床回顾性论文则是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无创新性可言。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若作者能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提炼,同样也是一种创新。二、灵活掌握病例累积数量和随访时间。但对于某一些临床研究而言,由于患者群体较小,加之患者流动性较大,决定了其病例数不可能像其他专业那样多,而且患者较大的流动性无疑增加了随访难度。此外,拘泥于“积累更多的病例数”或一味延长随访期,有可能使成文和发表的时间明显延迟,有时还会因此而失去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故若有可靠的相关资料作为支撑,并有3~6例临床病例和术后3~6个月的随访期,即可将这些资料进行总结,争取尽快发表。三、完整翔实的病例图片资料可使论文锦上添花。设计界素有“适时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之说,图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对于临床研究论文而言,附有完整翔实的典型病例照片,有如锦上添花;若无,则文章科学性与真实性将受到质疑。有时虽有图片资料佐证,但其规范性较差,属于资料不完整或有严重缺憾。有鉴于此,作者在收集及选择图片资料时,应注意几点:一是实事求是地拍摄临床试验照片,切忌通过各种手段弄虚作假;二是临床试验前后的照片在拍摄部位、范围、投照角度以及背景等方面均应尽量一致,以保证较高的对比性;三是照片资料力求完整翔实,除需收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照片外,还应尽可能地收集6个月以上的远期随访照片;除收集常见的正位、侧位照片外,还应收集其他多种体位的照片,以便能客观全面地显示试验效果;四是应注意对患者肖像权的维护,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