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2021年教育论文评选

发布时间:2024-07-06 11:23:28

2021年教育论文评选

近期,《教育研究》杂志社开展了《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经网络实名推荐、编辑部推荐和专家委员会评定,10篇论文荣获《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我们将陆续发布获奖论文,敬请关注!

吴康宁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教授)

颁奖词:论文针对当下学校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强势、学校无奈”、“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从社会产物、社会分支、社会工具三个层面对学校的社会属性进行了逻辑缜密的社会学分析,指出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也是社会,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理应有所作为,强调学校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论文肆笔成书、吐辞为经,为完整准确理解学校的社会属性提供了理性依据。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来自社会体制、文化传统、现实取向、家长态度、网络作用、社区环境等外部社会的强大复杂且持续不断的压力,不少学校工作者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一种“社会强势、学校无奈”、“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对学校工作者坚守教育原点、坚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改革具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成为深入推进学校发展亟须克服的思想障碍。

上述消极情绪的产生自然有其复杂原因。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工作者对于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缺乏清醒认识,以致一旦外部社会环境不如己愿,“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之类的无力感、无望感乃至某种程度上的“躺平感”便随之而生。为此,本文的基本任务便是“重申”学校的社会属性,即重申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重申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也是社会,重申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理应有所作为,以便为正确理解“学校究竟是什么”提供稍微理性一点的依据。

作为“社会产物” :学校深受社会制约

教育是社会的产物,社会也是教育的产物,尽管社会不仅仅是教育的产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发生学事实,也是发展性常态。就历史起源而论,教育与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两者可以说相伴而生,并无先后之分;从发展过程来看,教育与社会之间始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或共长或互损,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可以说,在社会中到处都发生着“教育”。“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作用……这种‘环境的无意识的影响’难以捉摸而又无处不在。”与此同时,在教育中到处都可感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网络的、社区的各种因素弥漫于、渗透于乃至嵌入教育,社会的影子无处不在。

学校则有所不同。虽说学校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机构,但从历史起源看,学校并非与社会相伴而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专门教育机构。②从发展过程看,学校作为教育的一种专门机构而非唯一的组织形式,其存亡兴衰从未听命于学校工作者自身的愿望,而是取决于社会需要。古今中外皆然。换言之,在根本意义上讲,学校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演变首先是社会需要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是社会左右学校,而不是学校左右社会。虽说学校会反作用于、有时甚至会相当有力地反作用于社会,但总体而言,社会处于强势地位,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学校与社会之间经常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是不以学校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也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常识。不少学校工作者尽管承认这一客观事实,却不愿面对;虽说知晓这一基本常识,却不时忘却。

其实,迄今的教育理论对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特性尽管鲜有明确指称,但也早有述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便是在述及社会对教育的作用时,更多地将之表述为“制约”、“决定”,诸如“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及部分内容,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学校的结构,制约着教育和教学的手段”,等等。而在述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则不会将之抬升到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相提并论的程度,而是有相当的保留。譬如,在指出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的同时,强调“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等。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进一步来看,社会对学校的制约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社会生产力这些所谓“根本因素”对学校的教育目的、领导权、体制、结构乃至课程等至关重要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而且体现在文化传统、现实取向、家长态度、网络作用、社区环境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对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譬如,以上者为尊、以权威为尊、以师长为尊的文化传统,不可能不妨碍学校的所谓创新教育;弥漫于社会中的严重的功利主义取向,不可能不影响学校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点;持有错误观念或出于自私动机而采取不支持不合作态度的家长,每每成为学校推行合理教育改革的极大阻力;网络社会中丰富、灵活、有趣、迅捷的信息传播对学生的强劲吸引力,几乎每天都在向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提出巨大挑战;对学校而言绝非可有可无的“社区关系”首先取决于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经济、交通、建筑、人口、阶层、文明、民情等),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复杂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极大地制约着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可能达到的丰富性、深刻性及创新性的程度。

再进一步来看,作为学校中具体教育活动之两大主体的教师与学生本身,也是社会的产物。学生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已经持有在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经历,已经通过家庭、伙伴群体、网络及社区环境进行了一定的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已经形成刻有种种社会烙印(经济阶层、社会地位、文化属性、地域特征、性别等)的个体特征,包括价值取向、文化偏好、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而且在成为学生之后,依然会在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中生存与生活,依然会在这样的生存与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依然会被刻上种种社会烙印。因此,学生并不只是一些学校工作者浪漫而“片面”界定的“儿童”,学生也是“社会成员”,并且是已经刻有且将持续刻有种种社会烙印的社会成员。在学生身上,社会的影子无处不在。这种社会的影子不可能不对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产生重要乃至关键影响。

教师更是自不待言。教师从来都不仅仅是“ 学校成员 ”,而且是并首先是“ 社会成员”。教师首先不是受学校委托,而是受社会委托承担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即所谓“社会代表者”角色。作为与学生无亲无故的成年人,教师与社会之间实际上订有一份“契约”,教师必须按照这份“契约”的要求,“代表”社会引导学生成长发展。这份“契约”在基本层面上规限着教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社会对教师的制约,首先体现在这份“契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 社会统治阶层 ”,也可以指“ 主流社会”。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并非仅仅在学校里工作,而是也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同样已经通过家庭、朋友、网络及社区环境进行了诸多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已经拥有自己的生活史与受教育史,已经形成刻有相当深度的特定社会烙印(经济阶层、社会地位、文化属性、地域特征、性别等)的某些个体特征,包括价值取向、文化偏好、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教师从来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人”。在教师身上,社会的影子更是无处不在。

社会左右着学校的存亡兴衰,社会影响着学校的日常实践,社会在作为学校之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身上刻有各种各样的烙印。学校,便如此这般深受社会制约。

作为“社会分支”:学校自身也是社会

对于“生产者”来说,“产物”的存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分离性的,即产物被生产出来后并不会成为生产者自身的组成部分,而是与生产者相分离的一种独立存在,如汽车、桥梁、楼宇、食品、药品、玩具等。另一种是汇入性的,即产物被生产出来后便成为生产者的组成部分。学校属于后一种类型,它经由社会设立之后便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产物”,而且是一种“社会分支”。

这就不能不首先对“学校与社会”这一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并被视为不言自明的表述稍加推敲。在笔者看来,使用“学校与社会”这个表述实际上需要设定一种逻辑。第一,“学校”与“社会”相互独立于对方;第二,由一可得,学校不在社会之中,而在社会之外;第三,由二可得,学校自身并不是社会。如此便可说学校“与”社会,便可罗列两者之间的种种关系,诸如相互区隔、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相互合作,等等。

然而,上述逻辑并不成立,因为与实际状况不符。第一,“社会”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型复合系统,学校本身便是这个巨型复合系统的组成部分,现实中并不存在将学校剔除在外的社会;第二,由一可得,学校不在别处,学校就在社会之中,现实中也不存在独立于、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学校;第三,由二可得,学校自身也是一种社会,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子社会”、一个分支,这一点并不因学校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或社会机构的自身特点而转移。事实上,大社会中有诸多子社会,每个子社会都有自身特点,并因此成为区别于其他子社会的一个个特殊的子社会,于是便有工厂、村庄、学校、商场、医院、官府、军队等各个不同的子社会之间的差别。

由此不难看出,“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说“学校与社会”,便等于说“学校与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了,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区隔、冲突、妥协及合作中也包括学校同其自身的区隔、冲突、妥协及合作了。这在逻辑上就不能自洽了。

因此,“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容易产生把学校排除在社会之外的歧义。准确的表述应当是“学校与外部社会”。所谓“外部社会”,是指“除了学校这一子社会的其他所有子社会的总和”,或者说是将学校“抽离”后的“剩余社会”。真实的抽离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为研究方便起见而在思想上把学校从社会中权且抽离出来。不过,由于存在着约定俗成这一语用学因素的影响,人们很难弃用迄今已经用惯了的“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而改用“学校与外部社会”。但需要意识到的是,所谓“学校与社会”,其实际涵义是“学校与外部社会”。

既然学校是社会分支,既然学校自身也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学校便既姓“教”,也姓“社”了。说学校姓“教”,相信没有哪位学校工作者会持有异议 —— 学校是为了实现特定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尽管除此之外学校设立者可能还有其他目的);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尽管教师与学生同时也都是学习者);列入学校课表的课程是系统的教育文化(尽管教师实际所传递、学生实际所学习的未必都是教育文化);班级是教育组织(尽管这里所说的“教育”被期待含有更多的“自我教育”成分);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尽管课堂教学中也不时会发生反教育的事情)……说学校也姓“社”,未必能得到一些学校工作者认同。但学校也姓“社”、而且首先姓“社”乃是客观事实 —— 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机构(尽管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社会机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角色(尽管教师与学生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基本交往中介的特殊社会角色);作为教育文化的课程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文化(尽管课程是根据特定价值取向选择出来的特殊社会文化);作为教育组织的班级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组织(尽管班级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特殊社会组织);作为教育活动的课堂教学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活动(尽管课堂教学是由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成员的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特殊社会活动)。同理,学校中的制度、规范、资源、机会乃至建筑物、设施设备等,都是而且首先都是整个社会的制度、规范、资源、机会、建筑、设施设备的组成部分,都是“社会性存在”,尽管它们因为属于学校、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活动而同时也成为“教育性存在”。可以说,不论学校具有怎样的教育特性,以及成为怎样的教育机构,其作为“社会分支”的属性都不会消除,其自身都是一个小社会,都是一种社会场域。

如此来看,所谓“学校日常生活”也是而且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即“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学校生活”或“学校中的社会生活”,尽管它是围绕专门的教与学而展开的一种特殊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存在着、生活着,这是我们不可因专注于“教育本身”或因抱有深切“教育情怀”而有意无意忽视乃至回避的一个社会事实。正是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所占据的位置高低有别,所拥有的资本丰匮有别,所享有的资源优次有别,所获取的机会多寡有别,所实现的发展大小有别,所得到的评价褒贬有别,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竞争与冲突、妥协与合作。也正是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在各自的立场、角度及程度上感知着或简单或复杂的“社会结构”,经历着或顺畅或曲折的“社会过程”,积累着或快乐或痛苦的“社会体验”。

进一步来看,虽说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学校也因此而使自身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但育人这一目的本身便首先属于社会期待的范畴,并因此而具有“社会”属性。如前所述,正因为社会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育人,学校才应运而生。育人并不能说是学校工作者的自我要求,而与社会期待毫无干系;何况学校工作者所拥有的“社会代表者”这一制度性身份本身也是社会委托的。

而且,不论人们如何强调学校应当育什么人、如何育人,学校育人的结果都必定会使学生成为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原因仍然在于,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素或基本范畴同样也存在于、作用于学校生活之中。诸如,目的与手段、平等与歧视、自由与约束、独立与依附、协商与专断、权利与义务、权力与监督、个人与群体、垄断与共享、竞争与合作、冲突与和谐,等等。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参与活动、与人相处,其实也是在过而且首先是在过一种社会生活,区别只在于过的是怎样的社会生活,在于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生活的学校生活给学生带来的是充实的还是空虚的经历,使学生产生的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感悟,给学生留下的是乐于分享的还是不愿提及的记忆。学生经由“学校中的社会生活”不断积累而成的这些“社会性”经历、体验、感悟及记忆,不仅极大影响着学生当下的“社会性发展”,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奠基着学生未来的“社会性生存”的可能。

不论学校因其是专门教育机构而具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由各种社会性存在构成,学校日常生活也是社会生活。这样的学校自身不是小社会又是什么呢?

作为“社会工具”:学校理应有所作为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往往把学校只当作实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社会目标的工具,学校则常常将自身混同于外部社会,罔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责任,干了不少违背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的荒谬事。对于这一错误偏向,这些年来教育界进行了持续的反思与批判,强调教育不能成为只是对社会盲目有求必应、亦步亦趋的工具,教育对于社会既需要适应也需要超越;强调教育有其不可违背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教育的原点在于育人。

这些反思与批判无疑是正确的、中肯的,但也有一些反思与批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反思与批判把教育的特殊性强调到极致,以至于完全否定学校(教育)具有“社会工具”这一属性。在这些反思与批判中,“社会工具”成了一个贬义词。

其实,“社会工具”只是一个中性概念,是对学校影响社会这一作用的一种表述。对于学校的“社会工具”这一属性,可从社会期待、学校取向及客观结果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社会期待来看,学校被视为“社会工具”。社会之所以设立学校,是希望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社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不可能只管设立学校而没有任何期求。社会设立学校、把学校当作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工具是合乎逻辑的,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任何例外的客观事实。当然,社会期待学校成为自己的工具是一回事,社会对于学校的具体期待是否吻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是否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则是另一回事。社会对于学校的期待可能是正确、正当的,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也可能是错误、荒谬的,违背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对于正确、正当的社会期待,学校没有理由不予回应、不予满足。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是可以承担“社会工具”这一角色的。

第二,从学校取向来讲,学校想成为“社会工具”。任何一所真正期盼社会向好发展的学校都不可能不把自己的教育同这种期盼关联起来,不可能不想通过自己的教育为社会向好发展有所贡献。而只要学校对社会及自身抱有这样的期盼,那就意味着学校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种“社会工具”的,即推动社会向好发展的工具。学校抱有这样的期盼,同样无可非议。至于学校对社会及自身的期盼与社会对学校的期待是否吻合,则同样是另一个问题。当然,倘若学校根本没有对于社会向好发展的期盼,根本没有对于自身为社会向好发展有所贡献的期盼,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学校,其存在价值本身便十分可疑。

第三,就客观结果而言,学校总归是“社会工具”。学校的教育不论出于怎样的动机,其结果都会对特定社会的形成、维护或强化有所“贡献”,并因此而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持或强化特定社会的一种“工具”。这同样既合乎逻辑,也符合事实。

方便起见,不妨设想有“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与“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这两种“纯粹类型”①意义上的社会类型。倘若学校通过教育培养出一茬又一茬充满爱心、正义感及智慧的人来,那么,学校便会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护或强化“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的一种工具;与之相反,倘若学校教育的结果只是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那么,学校便会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护或强化“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的一种工具;而倘若(说的是“倘若”)学校教育的结果既培养出充满爱心、正义感及智慧的人,又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则学校便事实上既在为形成、维护或强化“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增砖添瓦,也在为形成、维护或强化“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加油添酱。两种工具孰主孰次,孰重孰轻,因情而异。总之,学校工作者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其教育的客观结果总归会使学校对特定社会的形成、维护或强化有所“贡献”,并因此而成为特定的“社会工具”,这同样是不以学校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事实。换言之,至少就客观结果而言,对于建设美好社会来说,学校不是起推动作用、实现正向功能,便是起阻碍作用、产生负向功能,或者兼而有之。说得极端一点,学校不是功臣,便是罪人,或者兼而有之。既然如此,那么,即便从权衡利弊的角度考虑,则怀抱教育理想、听从教育良知、端正办学动机、实施正确教育,努力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而非罪人,理应成为学校的不二选择。

因此,问题不在于学校到底是不是、究竟该不该成为“社会工具”,而在于学校到底是怎样的、究竟该成为怎样的“社会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学校不仅无需忌惮成为“社会工具”,而且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是不可以“躺平”的。学校“躺平”的结果,绝不仅仅是无法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以至于无法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会、甚至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成为实际上阻碍建设美好社会的罪人。

诚然,面对外部社会强大、复杂且持续不断的压力,究竟如何才能坚守教育原点、坚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改革,从而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这对如今的学校既是严肃挑战,也是严峻考验。它挑战着、考验着学校工作者的良知、勇气及智慧。具体来说,它既需要学校工作者怀有推动社会向好发展的基本良知,也需要学校工作者具有坚韧不拔持续探索的足够勇气,还需要学校工作者拥有冷静审视巧妙应对的实践智慧。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不可能一切都如己所愿,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便是小社会、学校日常生活其实也是社会生活,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别无他择、唯有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 所有这些,乃是学校工作者实事求是地遵循良知、展示勇气、运用智慧的必要思想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可能面对任何外部社会环境,做到既不耽于遐想、盲目乐观,以至于脱离现实、每每事与愿违;也不怨天尤人、盲目悲观,以至于就此躺平、放弃应有努力。若无这样的思想基础,则良知、勇气及智慧都有可能走向极端,以致异化:良知或会催生出过高期待学校力量的浪漫主义乃至激进主义,勇气或会演变为缺乏理智、不讲策略的鲁莽,智慧或会成为圆滑自保、回避担当的代名词。

总之,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空前复杂的如今境况中,学校工作者需要如其所是地认识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恰如其分地把握学校的当为与能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学校为社会向好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

关于这个问题,建议你可以直接下载并登录安徽省皖事通选择省教育厅,留言咨询你的问题。

不是。《山东教育》编辑部举办了2021年山东省教育教学“百佳”论文评选活动,不是教学成果,为展示我省教育改革和教科研探索的最新成果,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1年徐州市中小学教育诶教学论文。屏蔽结果屏蔽结果还没有出来呢2021年徐州市中小学教育诶教学论文。屏蔽结果屏蔽结果还没有出来呢。

太湖县2019年教育论文评选

28、《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奖三等奖(《中国美术教育》杂志, 2010年)27、《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发表于《美术大观》2009年第7期26、《古民居写生对画风的影响》发表于《美术界》2008年第4期25、《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24、《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获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中央美院,2007年)23、《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编入《第三届当代艺术与批评优秀论文选》(中央美院《世界美术》编辑部,2007年)22、《艺考热 冷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7.11.24.)21、《水彩画创作教学之我见》发表于《艺术教育》2006年第9期20、《水彩画个性艺术语言与教学》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8期19、《水在水彩艺术语言中的审美价值》发表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12期18、《对美术展览评选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5.11.19.)17、《范画与讲评》发表于《艺教导报》(2005.9.6.)16、《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发表于《美术报》(2004.12.18.)15、《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获宝鸡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2005年)14、《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获第六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教师报》社,2004年)13、《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红烛的追求——“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选》[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12、《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获《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陕西教育》杂志社,2004年)11、《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发表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卷总第62期)10、《关于绘画技能课教法的思考》发表于《教师教育》2004年第2期9、《美术专业绘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析》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2004年第16卷总第71期8、《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与感知》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7、《生活 融合 内涵——漫谈水彩画创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获第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教师报》社,2003年)6、《对推进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思考》发表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总第95期5、《浅谈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难点》获全国美术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美术报》社,2003年)4、《示范性 主体性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4期3、《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3期2、《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获宝鸡市“九﹒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宝鸡市教育局,2002年)1、《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发表于《美术报》(1999.5.17.)

关于开展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通知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所):为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总结与推广近两年来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丰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资源,现将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评学科(领域)幼儿园;小学: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中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二、论文内容近两年来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调查报告、经验总结(不含教学设计)、实验报告等。三、参评要求1.论文应突出学科性、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选题富有创意,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2. 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作者,须保证其论文的原创性、真实性,文责自负。一旦发现论文抄袭,将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至作者单位。每位作者限送一篇论文参加评选。凡在省级以上评选中已获奖的论文、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的论文,不再参评。四、评选时间及程序1. 评选时间分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三个阶段逐级开展。初评和复评由各地组织评选,未经初评和复评的作品,不予上报省级评选。省级终评由省教科院组织实施。教师个人申报时间:2018年5月31日前县(区)初评时间:2018年6月1日—6月30日市级复评时间:2018年7月1日—7月31日省级终评时间:2018年8月1日—8月31日2. 评选程序(1)教师个人申报本次评选只接受教师个人在线申报提交,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到应用平台()。每位教师只能提交一篇参评论文,每篇论文署名1人。已获省级奖或正式出版的论文不在申报之列。没有平台账号的教师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通过各级管理员帮助上传论文,代传时间限于5月31日前。参评论文采用统一格式排版,具体格式从平台下载。上传时,要保证作者姓名、单位、论文标题与论文中完全一致,未按规定要求上报的作品不予参评。(2)县(区)、市级评选推荐参赛论文的初评和复评推荐工作由各县(区)、市自行组织,按时间要求逐级上报经公示无异议的评选结果。各市每学科、每学段上报数量,语文、数学、英语不超过15篇,其他每学科不超过10篇,省直管县每学科不超过2篇。(3)省级评选省教科院将按规定的程序,从省级专家库中遴选省内知名学科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组成专家评选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学段组织评选。五、其他事项1.各市、省直管县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此项活动2.本次评选将设一、二、三等奖(省级获奖比例分别不超过省级参评人数的10%、20%和40%)。3.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各级评选中所发生的费用由各级自行筹措解决。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已经公布,我市获奖情况为:一等奖12篇、二等奖31篇、三等奖86篇。获奖者可自行登录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查看。

2021年《现代教育》杂志

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不是,确定为假刊物,大家千成不要上当

你好,此刊物是假刊,新闻出版总暑查不到没有备案,千万别看到名字好听,就以为是真刊,先查询后再说吧!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教育教学》杂志是由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类核心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8-2925 ,国内刊号: CN45-3528/G4 )。本刊主要宣传报道教育文化及与教育文化相关的内容,是全国教育资讯的发布载体和全国教育界进行学术交流、切磋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要园地,为教师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本刊内容丰富,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与专业性于一体,被转载率及引用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中小学及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技校等育人机构及公共场所。欢迎全国教育工作者从教之余,有兴趣在教育教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踊跃向本刊投!

现代教育 [杂志简介] [杂志基本信息]期刊名称:现代教育,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山东省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所,主编:王坦 曲明礼,地址:济南市南圩子门外街1号,邮政编码:250011,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085,国内统一刊号:CN 37-1393/G4,邮发代号:,单价:,定价:54,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84-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教育论文评选

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正确引导广大教师、教育干部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第二条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均由静海县教育学会统一组织实施。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须提前制定相关活动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国家级、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要依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前制定县级评选推荐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或由教育学会委托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三条 论文评选时间。县级论文评选时间,一般每年10月份以正式通知的形式下发,12月份组织评选;市级及以上论文评选,将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组织评选推荐。 第四条 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1.转发文件。转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文件。 2.个人申请。有意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教师,根据转发的文件要求,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的论文,由学校进行登记。 3.乡镇校审核推荐。乡镇校组织人员对教师作品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并按推荐指标要求(第五条)择优推荐。将教师原创性论文登记造册,向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进行推荐,并提供推荐名册。 4.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评选推荐上报。县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择优推荐。 县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程序。 1.全面发动。各单位要把优秀论文评选当作一次教师交流反思自身教学经验、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项校本研究活动,宣传发动到每一位教师、教育干部。 2.基层推荐。各单位根据每年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初评,根据相关要求及推荐指标择优确定上报论文名单,在本单位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参评。 3.组织评选。由学会秘书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论文分类分组、统一编号、清除论文作者个人信息、论文审核等;聘任评委,原则上评委由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担任;组织评委培训活动;各组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价赋分;秘书处安排相关人员对论文及各组评分情况进行复审;根据论文成绩分类统计排序,按奖级设定比例和成绩一次性确定获奖名单及等级。 4.评选结果发布。评选结束后,通过《静海县教育科研简报》公布,并供各单位存档备查。公布后,向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第五条 推荐指标。原则上各单位推荐论文篇数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0%。 第六条 论文要求。 各单位推荐的县级论文要符合以下要求: 1.字数在2000字以上,一般不超过5000字。 2.报刊杂志未公开发表的.。 3.如实填写《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 4.每篇参评论文打印2份,同时提供电子稿。论文正文格式 为:word文档、A4页面、标题黑体小二、正文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厘米页边距。正文须隐去作者姓名、单位。每篇文章署名不超过2人,每人每次评选只能上报1篇(含2人合作)。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不能参评。 各单位推荐的国家级、市级论文要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第六条 奖项设定。县级获奖论文总数控制在推荐总数的60%左右。评选结果按1:3:6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国家级、市级论文推荐比例,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七条 评选纪律。评审人员和评审工作人员在受理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应客观公正,秉公办事,严格把关;评选实行回避制度,凡申报参加评选或有亲属参加评选的,不能担任评委。评委成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坚持原则,执行评选规定。对工作不认真或有营私舞弊行为的评委成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评委资格的处分。论文作者需作出“个人诚信承诺”,保证所写是原创,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审查,并对论文原创的真实性出具审查意见。严禁弄虚作假,对抄袭他人文章和冒名顶替者,取消参评资格并记入学术诚信违纪档案。 第八条 县级论文评选活动不收取参评费,相关经费由县教育学会和县教科室承担;国家级、市级论文评选活动,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县教育学会负责解释。 静海县教育局 静海县教育学会 2014年4月

2022年全国教育论文评选大赛

2022年12月30日。全国教研杯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组委会承办,组织开展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2022年全国教研杯截稿时间2022年12月30日。截稿时间是指预先决定的特定任务必须完成的最后期限。

022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审核发放流程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06-09浏览次数:8935一、资格审核、证书发放时间1.第一阶段 6月9日-30日,针对6月30日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已经录入教务系统,且本学期无在修课程需录入成绩的情况。2.第二阶段  7月1日-15日,针对7月15日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已经录入教务系统,且本学期无在修课程需录入成绩的情况。3.第三阶段  其余情况,统一在2022年9月进行审核、发放,具体时间待定。结业换发毕业需学生本人提交结业换发毕业申请表及学位补授申请表给院系教务员,由教务员审核后提交本科生院。二、工作流程1.院系教务员在教务系统毕业审核功能中按专业进行毕业和学位资格审核,将审核结果报院系教学委员会和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通过后,在教务系统做“审核结论”。(特别提醒:毕业生系统显示仍修课程不为“0”,务必不要做“审核结论”)2.本科生院根据教务系统毕业审核功能中的院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4-5个工作日打印完成证书并发放给院系。3.本学期有违纪行为,在未作出处分决定前,暂不做毕(结)业审核结论。4.院系领回打印好的毕业和学位证书,张贴照片,证书照片张贴完成后,到校办加盖校长章和学校钢印,校长章和学校钢印加盖结束后到本科生院进行证书扫描。各院系须在毕业典礼召开后发放证书。5.学生按院系通知时间到院系教务办公室领取毕业和学士学位证书。三、关于申请结业和延长的处理1.毕业审核系统显示仍修课程为“0”,符合《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五十八条情况的学生,可在本学期考试周结束后至下学期开学前(暑假时间除外)向所在院系提交延长学习申请表。2.所有延长学习时间按学期办理。2022秋季学期没有应修课程的,需先办理2022秋季学期保留学籍手续,待2023春季学期开学两周内提交延长学习申请。3.办理延长学习者,经院系初审、本科生院复审通过后,学生须在开学两周内完成延长学习学费缴纳后办理选课手续,未缴纳延长学习学费者,取消其延长学习资格。4.结业处理,院系须在收到学生提交的结业申请后才可在教务系统做结业结论,结业申请表由学院备案。 附件1  南京大学普通全日制结业学生毕业申请表.doc附件2:学士学位补授申请表.doc附件3:南京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延长学习申请表.doc附件4:南京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结业申请表.doc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优质课比赛是真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名师优课2022年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案、课件、教育案例、优质课评选》活动。

2022全国教研杯大赛海选通过是真的,需要评审费。1、大赛简介:经研究决定,由全国科教创新评价管理办公室发起,北京科教创新研究院主办,全国教研杯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组委会承办,组织开展全国教育教学优质论文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履职本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的成长。2、参赛对象: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或管理者。3、参赛内容:教育论文或教学心得体会,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微课、优质课、录像视频及说课稿。4、参赛不收费,通过海选的作品收取评审费。在参赛作品将参赛信息(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和联系方法)附在文件里,投稿后7个工作日内没有收到海选通知,可电邮查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