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研究成果论文12篇

发布时间:2024-07-04 02:41:11

研究成果论文12篇

学院院长吴旺延,男,1964年7月4日生,陕西蓝田县,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政策、国防经济与军民结合、宏观金融理论。主要科研成果: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烟草专卖局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的消极效应及其化解对策”,被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办公地点:长安校区1号教学楼4楼(南) 党总支书记吴光明,男,1958年3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的“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财政厅系统优秀教师。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党总支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出版《新编工业会计学》等教材13部,发表《吸收股份式企业兼并会计处理的思考》等论文12篇,完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研究》等课题7项。副院长张谦,男,1961年5月生,陕西咸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林业部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组织管理中方专家,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企业管理专家。分管管理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工作主讲课程:管理学、公司战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论与公司治理等。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5项。“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陕西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获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副院长陈爱玲,女,1963年7月生,陕西华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财务成本学会理事。分管管理学院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成本会计、企业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4项;主持并完成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获西安财经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 篇;编写教材5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副院长崔智敏,男,196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管理学院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房地产金融、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资产评估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并完成的“西安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获校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 篇;编写教材6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党总支副书记何建芳,男,1972年10月生,陕西凤翔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讲师,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管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

1933年2月7日张克潜出生于北京市。张克潜自幼喜爱科学和文学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其父携黄河水利委员会图纸资料南迁。5岁的张克潜随祖母、母亲定居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耀 *** 小、耀华中学(国中)和南开中学(高中)。张克潜的国小时代,国难深重,民不聊生,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目睹日寇对中国人民的 ***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激发起爱国之情,六年级时与几位同学相约在教室内公开把污蔑中国人民抗日的几页历史教科书撕毁。

1950年,张克潜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2年夏,院系调整,转入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1953年毕业,被分配在清华大学任助教,加入新成立的"电真空教研组",在孟昭英教授指导下工作。

1953-1961年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助教。

1957年初,张克潜被派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向苏联专家依·维·列别杰夫教授学习微波(当时习惯称超高频)技术和微波电子管。1957年秋回到清华大学,开始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从事电磁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真空器件的教学及微波管研究工作。

1962年晋升为讲师,同时担任电真空教研组主任。

1971年,随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大部分师生搬迁到四川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同时开始招收研究生,秋季开学前,张克潜被派回北京迎接恢复高考后电真空专业的第一批新生,并参与研究生招生工作。

1979年春,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全部搬迁回北京,清华大学恢复无线电电子学系。1979年,张克潜晋升为副教授,任副系主任,主管科学研究工作。

1983年被确定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晋升为教授。1985~1993年,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1981~1995年,任教育部世界银行大学发展项目专家组电子组组长。

1987~1989年,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信息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1980~2000年,任全国工科电子类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1995年后改为全国电子信息类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7年1-7月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进修教师。

1962-1966年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讲师,教研组主任。

1966-1971年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讲师。

1972-1978年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讲师,教研组主任。

1979-1984年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副教授,教研组主任。

1984-2000年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1981-1984年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副系主任。

1985-1991年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

1988-1992年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1-1995年 兼任教育部世界银行大学发展项目专家组电子组组长。

1987-1990年 兼任国家"863"计画信息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1980-1995年 兼任全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5-2000年 兼任全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0年至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退休返聘教授。

工作简历: 1953-1961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助教,1962-1978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讲师,1979-1984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副教授,198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教授,1985-199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系主任,1988-1992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1980- 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

1980-1995 全国工科电子类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

1981-1995 教育部世界银行项目专家委员会 电子组组长,

1985-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高级会员) 中国,

1987-199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信息技术领域 首席科学家 中国,

1995- 全国电子信息类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数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1978年以后,张克潜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电动力学",

同时在总结多年教学和学术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开出了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电动力学"。

微波声学显微镜研究

在张克潜指导下的研究组,从1980年起从事声学显微镜的研究。于1984年研制成300~700MHz透射式声学显微镜,解析度2μm,穿透能力不小于66μm。同时指导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用于声学显微镜的新型换能-聚焦系统。1988年研制成500MHz反射式声学显微镜。1991~1993年研制成具有声显微图像计算机处理和存储功能的150MHz声学显微镜,在不透明样品的6mm深处具有10μm量级的解析度。该研究组迄今已研制成多种声学显微镜和无损检测装置,制作了十余台供国内外研究、生产部门使用,为材料科学和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研究手段。在研究过程中张克潜与同事合作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静磁波器件、导波光学和集成光电子学研究

张克潜与研究组其他教师一起指导研究生在静磁波器件、导波光学、集成光电子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3篇。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大学与吉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设立了"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其后在清华大学开展集成光电子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张克潜任第一届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在多次全国评比中始终处于前列。

手征介质波导研究

90年代,一种新型媒质材料或结构,手征媒质(Chiral Media)或称双各向同性(Biisotropic)和双各向异性(Bianisotropic)媒质受到科学界的注意。这种材料具有螺镟形分子结构,材料的电磁本构方程之间发生耦合,导致电磁波在其中传播时的模式、传播特性、偏振特性等方面呈现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用手征材料制成的介质波导在微波或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中将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有可能研制出新型的器件。张克潜敏锐地看到这种材料在电磁波领域的发展前景,指导了几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对平板形和圆柱形手征介质波导、手征铁氧体波导和手征电浆波导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克服了数学分析和实验研究的重重困难后,获得一批创新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 篇,其中14篇被科学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着录。近年来手征材料和结构已成为微波和光波领域的热门课题。

在微波电子学、声学显微镜、光导波、静磁波以及手征介质波导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978 千瓦级连续波注入式正交场放大管,

1965 周期磁场聚焦行波管,

1980- 参与 研制成多种光波导器件,

1979-1984 主持 研制成声学显微镜,

1961-1965 主持 研制成周期磁场聚焦宽频带行波管,

1958-1966 主持 研制大功率行波管,峰值功率达1兆瓦

著有《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专业书籍5部,论文30余篇

张克潜历年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共7门。翻译科技书籍2部,编写专业教材和科技著作6部。

张克潜与同事合作先后翻译出版了《速调管》、《反射速调管》;编著出版了《微波电子学》、《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基础》、《微波与光导波技术》等教材,为同行师生广泛采用。

1992年后,张克潜与同事李德杰教授合作编著《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于1994年底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许多高校和研究所用作教材或参考书,1996年获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之后又由作者将该书译成英文本"Electromagic Theory for Microwaves and Optoelectronics",于1998年10月由德国Springer 出版社出版,在全世界发行。

2001年,《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被教育部确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进行修订再版。修订的第二版于2001年5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4年经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的繁体字版本。

发表科技论文85篇,其中被科学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着录的20余篇。

1994 微波与光导波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8 微波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

1994 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国,

1988 电磁场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中国,

1986 微波电子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国

张克潜在清华大学执教50余年。从1956年秋季为清华电真空专业第一届学生讲授"电真空技术基础"起,从未间断课堂教学工作。1978年以前主讲微波技术、微波电子学和电磁场理论课,成为中国较早开设系列微波课程的教师之一。在此期间还应北京电子管厂、酒仙桥业余大学和电子部12所的邀请为青年技术人员讲授微波课程,其中在12所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技术人员讲授的提高课"微波电子学选论",成为后来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基础。

该课在注重理论分析严谨性的同时给出清晰的物理概念,对电磁场与波的属性和各种形态作了广泛深入的论述,涉及套用在不同科技领域的场与波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不仅限于研究课题的狭窄范围,而是能够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根据清华大学教学评估结果,学生对张克潜讲授的课程的评价是"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每年学生的评分都达到或接近90分,处于清华大学理论课程所有参评教师得分的前列。

张克潜十分重视和擅长实验。毕业之初,在孟昭英教授指导下制作成实验室急需的10kW高频炉,在实验室用了多年。1956 年开始筹建微波电子学实验室,当时所需的各种微波元件和仪器在国内没有生产,进口渠道也尚未打通,只能自己制作。在孟昭英教授和常迵教授指导下,参考国外文献的简图设计,与车间工人、技师一起试验,陆续制成波导量测线、波导衰减器、波导阻抗调配器、速调管座、晶体检波座、同轴-波导转换、匹配负载、波长计等。利用这些微波元件,以及孟昭英教授从美国带回的和军械部仓库支援的微波器件组成了全套微波波导量测系统,于1957年开出了第一批微波实验。特别是自制高压脉冲调制器和水负载功率计,为学生开出脉冲磁控管实验,峰值功率达到几十千瓦。该实验室在当时是国内比较先进的微波实验室。张克潜和他所在的教研组在孟昭英教授倡导下形成了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设备的传统。

张克潜除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外,还承担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教育行政工作和全国性电子信息学科的科技、教育规划和组织工作。

1962~1979年,张克潜在担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真空教研组主任期间,提倡奋发有为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谦虚些、忠厚些、团结些"的做人原则,使所领导的教研组和研究小组成为良好的科学集体。60年代初,教师学生因营养不良,体质大大下降。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大家还是以教育事业为重,以科学事业为乐,孜孜不倦地工作。

1980~1985年,张克潜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副系主任,主管科研工作;1985~1993年,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提出并领导全系在教学和研究中实现了3个转变,即从以分立元件电路为主到以大规模积体电路和集成系统为主的转变,从以模拟信号处理为主到以数位讯号处理为主的转变,从较低频率无线电波到微波和光波的转变,从而推动了系的现代化,包括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科研选题的现代化和教学、科研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他引用孔子的"近者悦,远者来"勉励全系师生,倡导形成献身科学、勇于创造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国内外有志学者来系工作。在工作作风上提倡从实际出发,他常对系内同事说:做某件事时,不要考虑怎样做能受表扬、当模范、升官,而是考虑这件事本身该怎么做。在张克潜任系主任的7年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规划,张克潜作为孟昭英和常迵教授的助手,参与电子学组的规划制定。其后,1958~1966年在胡汉泉所长领导下,参与全国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规划工作。

1981~1995年,任教育部世界银行大学发展项目专家组电子组组长的张克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通过招标,引进先进仪器设备,为全国电子和信息工程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1987~1989年,张克潜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信息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领导智慧型计算机、信息获取与处理、光电子等3个专家组,进行周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先进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使"863"计画信息技术领域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

1980~2000年,张克潜任全国工科电子类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1995年后改为全国电子信息类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全国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画修订和专业教材编写,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为全国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2 新型反射式声显微镜 发明奖,三等 国家科委;

1992 智慧型化THSAM-5型150兆赫声显微镜 进步奖,一等 国家教委;

1989 在教育工作中成绩优异 优秀教师 北京市。

1959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张克潜所领导、指导或参与的项目曾多次获奖。

1997 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7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著作)。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的雷波是一位优秀的教授,他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曾在多个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并担任过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此外,雷波教授还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的雷波教授是一位具有扎实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授,对学生和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能力也很强。

南充12篇法学研究论文获奖

法学年会获奖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2年度年会优秀论文获奖公示名单中查看。根据《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2年度年会优秀论文评选办法》,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投稿论文经过承办单位的匿名处理、《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编辑部背靠背评分、论文推荐审核工作小组审核、会长工作会议审定等程序予以公示。

5年12项专利19篇研究论文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颁发的是毕业证书,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德育优秀高校”“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首批示范社会技能鉴定所”“山东省技师工作站”等荣誉称号。

学院依托烟台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共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10部、发表论文187篇、获奖论文7篇,其中被SCI、EI、ISTP 收录的论文19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1篇;获得技术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在研纵向科研项目32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12项,到账经费20万元,该年度新立项20项,到账经费万元;在研院级校企合作横向研发课题13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6项,该年度新立项7项;获得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21篇。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录取线200分。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22年9月28日,学院有教职工806人,下设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等八个系,建有2个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拥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省级示范和品牌专业群3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

科研成果:

2014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在研纵向科研项目32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12项,到账经费20万元,该年度新立项20项,到账经费万元;在研院级校企合作横向研发课题13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6项,该年度新立项7项;获得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EI检索34篇,中文核心期刊37篇。

出版著作、教材8部;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万元。2013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10部、发表论文187篇、获奖论文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19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1篇;获得技术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l 计算力学算法和软件,包括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方法、微分求积法、结构动力学刚性问题算法、弹性动力学和热传导反问题、边界元、非线性矩阵计算、基于Python Scripting的符号-数值编程语言和环境等;研发振动和噪声工程分析软件。l 软物质(又被称为“复杂流体”。例如,土壤、多孔岩体、胶体、薄膜、颗粒物质、泡沫、生命物质、聚合物熔液、液晶、石油等)复杂力学行为的分数阶导数建模和理论,包括介观尺度物理学原理,非常规统计(Levy统计、分数阶布朗运动、伸展高斯分布等),超声医学图像检测的力学仿真,湍流的分数阶导数和豪斯道夫导数的间歇性统计微分方程、雷诺方程建模、岩土力学本构模型、“反常”扩散。l 水工结构仿真、损伤检测、安全评估和修复技术。 Distinguished Fellow of ICCES (2014),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4)、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13)、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3)、江苏省政协委员(2013)、江苏省特聘教授(重点资助,201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HumboldtResearchFellowshipfor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2009)、杜庆华工程计算方法奖(2009)、Australian Leadership Awards (ALA) Fellowship(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JSPSResearch Fellowship Award (Japan, 1998-2000)、Motorola奖学金(1997)、Siemens奖学金(1995)、光华一等奖学金(1995);撰写英文学术专著1部、中文学术专著3部,授权软件著作权1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SCI他人引用13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120余次。我们发表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235:52-66的论文在该期刊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发表的所有1630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一;发表在Physica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88(21):4586-4592的论文在该期刊2009年至2014年6月发表的所有3386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四;发表在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3):157-163的论文在该期刊2009年9月至2015年5月发表的所有528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四;发表在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43(3-5):379-391的论文在该期刊2002年至2014年6月发表的所有5414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六;发表在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6(6):489-494的论文在该杂志2002年至2014年6月发表的所有1592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十四;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5(6):1424-1430的论文在该杂志2004年至2014年6月发表的所有8034篇论文中SCI引用数排名第六十四。有6年海外研究工作经历,在十几个国家参加过50余次学术会议并有5次短期学术访问;15个会议的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1个海外国际会议的共同主席,10余个国内外会议邀请报告和6个大会报告,4个国际和2个国内学术会议的组织者(细节看学术活动);在大学、国立研究所、工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力学、工业产品设计、科学计算等不同学科单位工作(见简历),主持了18个和参与了7个应用基础和工业应用研究项目;与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有广泛的接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专业语言。但主要研究内容始终以应用力学为中心。这是因为力学是一个交叉型应用基础学科,可以在很多不同技术领域发挥用武之地。2004年回国前的研究工作请点击。

面上项目预期研究成果论文几篇

现在50万以上国自然面上项目一般要求15篇文章才能结题。文章在精不在多,最新要求是罗列3-15篇高质量的代表作。不太估计罗列许多不相关或者质量不高的文章。

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总之就是你这篇论文的意义何在。(反正你做这个论文不是为了堆砌一堆文字吧。)

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总之就是你这篇论文的意义何在。(反正你做这个论文不是为了堆砌一堆文字吧。)

问题一:课题研究报告的预期成果,和成果表达形式怎么写??? 预期成果指的是你在开始课题之前预想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设备的,可能就是一设备,研究工艺的可能就是一新的工艺,配方等等;成果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篇学术论文,一个专利,一台设备,一套工艺流程等等,具体在申报课题时有现成的格式,你往上套就可以了。 问题二:课题研究中的预期成果怎么写?写什么? 写你亥题研究最后要取得的成绩。比如,预期要得到那些奖项,发表多少文章,什么成果集,有什么推广效果等等,你的结题报告也可以算。 问题三:开题报告的课题预期研究成果怎么写 跟你的论题相关。比如写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那么预期成果就是,改善了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问题四:论文中的预期成果形式和预期目标怎么写 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问题五:开题报告的预期成果 你好,同学,你的工程造价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问题六:预期研究成果怎么写 你就写你做研究的目标噻,不过要量化的写。比如说,制造出有什么功能的仪器、研究出什么样的算法等。 问题七: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成果该怎么写 就是意思你的科研最终成果是以什么形式来体现,来参加结题,比如理论研究的话,就是在哪个级别的期刊上发了几篇科研论文、或者是项目形式,最终的项目展示,硬件或是软件,或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等等。预期成果就是最终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结题时实习某个工厂的某条生产线改造,已成功应用于其中,并已安全稳定运行多少天等。仅供参考 问题八:课题中的预期成果怎么写 各处陈靶不外乎乇祭 问题九:课题研究报告的预期成果,和成果表达形式怎么写 预期成果指的是你在开始课题之前预想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设备的,可能就是一设备,研究工艺的可能就是一新的工艺,配方等等;成果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篇学术论文,一个专利,一台设备,一套工艺流程等等,具体在申报课题时有现成的格式,你往上套就可以了。

研究论文研究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填法如下:

论文的预期结果一般在开题报告里面,也就是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

教改课题的相关要求规定:

1、教改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都由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人所在单位应加强对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经费开支的监督,帮助课题主持人制定好研究实施计划,并提供研究所需的条件。

2、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主要研究人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变化时,必须由课题主持人提出报告,所在单位签署意见,报学校批准。

3、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调离原单位的,课题主持人及其所在单位要采取措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继续进行,并及时上报教务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可以是申请专利或公开发表论文

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总之就是你这篇论文的意义何在。(反正你做这个论文不是为了堆砌一堆文字吧。)

预期成果可以是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科技成果(包括软件程序)的生产等形式,也可以是同时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这篇论文写出预期的目标可以做些什么,改进些什么等等。

开题报告是对研究课题的一种文本解释性材料。这是随着现代科研活动规划的加强和科研课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应用方式。

开始报表通常是一个表格形式,它将报表的每个内容转换为相应的列。这样便于开题报告按项目填写,避免遗漏。并方便阅览,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扩展资料:

开幕报告格式: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字反映的论文总体思路,因而篇幅不必太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主题、如何学习、理论应用等主要问题弄清楚,应包括两部分:小结、提纲。

1、概述

开题报告的总结部分首先提出课题,并简要说明课题的目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必要数据等。

2、大纲

论文大纲可以包含在开题报告中,是一个宽泛的大纲,是一个研究思路的基本框架。可以采用全句式或全段落式提纲式。在开始阶段,提纲的目的是明确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的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应包括相关参考资料列表。

4、需求

开题报告应当有一页,共不少于四页。布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