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民国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3 05:57:07

民国史论文题目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我会的了,同学你要的吗

1、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2、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3、何谓“封臣建国”。4、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5、浅谈汉民族的形成史。6、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7、古代东北的民族兴起与衰落。8、古汉语“普通话”的变革。9、唐代的宗教文化。10、古代民俗服饰的演变。就先这些吧,也不是很少了,呵呵呵,要还有意见,那就把你的问题再细致点好啦。

一分都不给吗?

中国民族史的论文的题目

呵呵!好吧,等你抄好了,拿给我看看把~~不想在网上抄,我抄你的就好,不然会被抓到的!!民大的孩子!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是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原动力!在危机时刻,尤其是天灾面前,一个民族最能体现其民族的精神。面临危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其存在的价值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衡量尺度,那就是人及其生命。 人和生命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本源问题,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人,就有了社会。对人及其生命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成了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当危机危及他人的生命的时候,你和我作出怎样的反应也就成为你和我存在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没有了他人,你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按照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贷年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正是靠着这八个字,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经历诸多灾难而能够依然顽强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发展壮大。在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饱受苦难--但是无论这些苦难是源自天灾,还是源自人祸。不论是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疫病传播,中华民族都处之泰然,依靠上述八个字,挺过来了。中华民族是个宅心仁厚的民族,世界上不知道多少个国家的人民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我们的帮助从来就不带任何条件,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外受灾受难的人们送去中国人民的关心和祝福。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遇到这样大的灾难的时候,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同样深出了援助的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受灾的人民和受灾的地方,对此,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是满怀感激之情的。人在难处见真情,只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见证出真正的朋友,烈火炼真金、也检验着国家间的情谊。这场大灾难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场大灾中,有多少无名的英雄;在这次大灾中,我们向一切以给人民谋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好总理、向奋斗在抗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致敬!向千千万万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无名英雄致敬!向我们的无畏的灾区各族人民的不怕困难、积极互救、自救的群众致敬!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于毕业论文。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历史学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经济史,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的思路可以说是开阔了一些。历史,从广义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因此无论是什么问题,其实都可以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只是“术业有专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因此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和历史,主要由理工科类去研究,而“历史”作为一个学科,主要或是说完全转向了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其他的诸如服装、各种文化现象、思想发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为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我个人现在更对文化史感兴趣。这部分历史和问题,与社会学、心态学、哲学、思想潮流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而且研究的问题也都更有趣,更轻松。但要做成学术论文的样子还是很难。 这次要做的论文,我想写写“八大胡同与娼妓文化”的相关事情,想把自己从政治史和经济史中解放出来。这个题目挺变态,但老师没说存在什么道德上的问题。这只是正常的学术讨论和写作,只是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历史。老师还说让我实地考查。但我现在对历史非常的排斥,论文也许写起来会很痛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心情翻阅资料和书籍…… 对历史研究认识的狭隘,也是现行中学教育的一个的弊病。迫于各种考试,我们的历史课几乎是只将政治、经济和军事,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误区。而孰知,历史也许就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课程论文题目:选一个论题 写1500字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2、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4、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论文题目:选一个论题 写1500字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2、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4、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国史毕业论文需要民国史料

书的话有中国近代史,剑桥中华民国史,武夫当国,北洋裂变,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李宗仁回忆录,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天朝的崩溃,现代中国的历史,北洋往事等......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和封建压迫的加重,使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因此不断高涨。辛亥革命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它又不同于此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它是在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因此,资产阶级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下层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提出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去替代旧的生产方式,而且还要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民主共和制度去代替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所以它具有更新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重大意义。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开始革命是以他在19世纪90年代建立兴中会作为标志的。兴中会的建立是中国正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二次革命”结束,辛亥革命失败,这场革命运动历经了近20年,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和6个阶段。两大时期为:1912年前兴中会和同盟会发动和领导革命时期;1912年后组建中央政府和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时期。6个阶段为:从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起至1900年11月兴中会领导的惠州起义失败,此为辛亥革命的最初酝酿阶段;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到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前,是辛亥革命运动的兴起阶段;从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至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前夕是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阶段;从1911年10月武昌首义至11月下旬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各省区宣布起义或独立,为辛亥革命运动的高涨阶段;从1911年11月下旬,光复的各省都督代表在汉口举行会议筹组临时政府至1912年4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解散之前,为辛亥革命运动的胜利阶段;从1912年4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解散至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是辛亥革命运动由胜利到失败的阶段。从整个革命运动的进程看,斗争是异常复杂和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过胜利的亢奋和喜悦,更有失败的悲愤和痛苦。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在日本的部分成员和其他爱国革命者,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继承了兴中会武装反清斗争的正确路线。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力量的进一步集结和整个革命形势的进一步成熟,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担负领导革命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盟会作为新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以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为楷模,建立了一整套党的组织系统:中央设本部,在各省和海外各地设支部和分会。本部的总理通过民主公举,四年更选一次;本部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所有这些,都赋予同盟会以新型政党的特色。虽然,同盟会在组织上也难免存在着松散的状况,但它无疑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形成了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领导核心,在总理之下,黄兴任执行部庶务总干事,协助孙中山主持本部工作,实际上起着副总理的作用;汪兆铭(精卫)为评议长,宋教仁为检事长,邓家彦为判事长,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等为各部主要职员;张继、章太炎、陶成章等先后主持《民报》,秋瑾、蔡元培等为各省区主盟人。在华侨中,也涌现了象陈楚楠、张永福、邓泽如等代表人物,主持各地分会和筹款工作。在这众多的领导成员中,孙中山比起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总是站在时代的前面,“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永不后退;他最先走上革命征途,率先建立革命团体;他最早提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纲领,并且最早领导和组织武装夺权的革命实践。因此,孙中山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先行者,辛亥革命运动的领袖,他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1905年底,在孙中山领导下,革命派与立宪派展开了一场思想大论战。论战的主要战场在日本,论战的主要阵地是革命派的《民报》与立宪派的《新民丛报》。在新加坡、香港、檀香山、旧金山、加拿大等地也笔战不绝。革命派的《中兴日报》、《中国报》、《民生日报》、《大同报》,立宪派的《南洋总汇报》、《商报》、《岭海报》、《新中国报》、《文兴报》等20多种报刊,全部投入论战。这场论战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涉及问题之广,实为中国近代史上所仅见。经过两年的思想大论战,1907年8月《新民丛报》被迫宣布停刊,立宪派在论战中失败,革命派维护了同盟会的民主革命纲领,分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大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与改良路线决裂,公开站到革命派一边,大大地扩充了革命队伍,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减如后来孙中山所回忆:同盟会成立后,不期年而加盟者已逾万人,支部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同盟会成立后,武装斗争连绵不断,有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广东防城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的广东钦州起义、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此外还有同盟会员在四川发动的多次起义。其中同盟会领导下的历次起义,前后延续5年之久,达10余次之多,波及湖南、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浙江等省份。有的起义,拥众数万,略地数州县。参加武装起义的有会党、新军、华侨,也有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参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持续不断的革命形势。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又与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相互激荡,相互影响,造成清廷顾此失彼的危局。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虽因缺乏坚固的群众基础和可靠的根据地,一个又一个地被清朝军队所击破,但它点燃的武装斗争火把,却成为燎原大火,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起着教育、动员、组织群众的作用,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干部队伍上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的爆发作了充分的准备,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和革命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象阴沉天空中的一声巨雷,震动了中国大地。11日凌晨,革命军占领武昌全城。接着,汉阳、汉口相继光复。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这一胜利,敲响了清朝统治的丧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革命热情,革命在全国范围迅猛发展。武昌起义得到全国的响应。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江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福建、广东、上海、四川等15个省市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12月2日,江苏重镇南京被苏、浙革命联军攻克,并逐渐代替处在清军炮火威胁下的武昌,成为新的革命重心。会党起义和各省各族人民反抗压迫的群众自发斗争,也此伏彼起,接连不断,席卷全国,迅速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与此同时,立宪党人也因三次请愿召开国会斗争失败而对清廷失望,相对附和或投身各地的独立运动。清王朝的统治在迅速崩溃。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革命党人为了统一全国的革命领导,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从11月下旬起便开始酝酿筹组中央革命政府。但由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各省纷纷独立,同盟会无法控制整个局势,立宪派乘机把持各级地方政权,给革命党人组建政权工作带来诸多困难。12月2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受到热烈的欢迎。孙中山回国,提高了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增强了革命派建立全国统一革命政权的信心。孙中山针对立宪派、旧官僚和投机政客操纵、控制中央政府的企图,在筹建中央革命政权过程中,明确提出“组织政府问题当然由党而决”的正确主张,打破了组建临时政府的僵局。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会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正式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并着手组织中央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部总长,虽为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分任,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取得临时大总统,陆军、外交、教育三部的职位,各部次长也全部由革命党人充任,在临时政府中居于领导地位,掌握了实权。孙中山在任上主持制订和颁布了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的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在政治方面,要求全国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国家分裂,努力扫除封建官场的腐朽恶习;在经济方面,提倡振兴实业,确定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制订发展实业、协调和统筹各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法,着重解决各族人民的生计问题,在教育方面,改革了清朝的教育制度,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新的人才。这一切都集中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意愿和利益,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然而,在南京临时政府中,旧官僚军阀黎元洪占据了副总统的高位,立宪派控制了内务、实业、交通、司法等重要部门,拥有相当大的实力。在临时参议院中,议员多数是立宪派分子,他们利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牵制革命派。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成为迫使清帝于2月12日宣布退位和帝制终结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历史已经证明,辛亥革命运动的胜利为中国人民争取实现人民民主、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繁荣富强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它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革命派内部妥协倾向的增长,孙中山不得不于1912年2月13日辞职,并于4月1日正式解除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军阀官僚袁世凯所篡夺,辛亥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转向尾声。袁世凯取得了政权,但他不可能马上控制全中国,也不可能立即就在全国迅速恢复被革命派打乱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实行全面的复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还保留着七、八个省的地盘和十几万军队。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起兵讨伐袁世凯发动的“二次革命”,是作为辛亥革命终结的最后一役。在这场大战中,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讨袁斗争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反抗斗争。可是,由于国民党的涣散和政见不一,致使“二次革命”缺乏团结统一的政党领导。“二次革命”一旦爆发,革命势力仓促上阵,讨袁军既没有统一部署,又局限在单纯讨袁,这不仅造成步调不一,各自为战,也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讨袁军很快就被各个击破。9月12日,四川讨袁军放弃重庆,持续两个月的“二次革命”最后失败。“二次革命”失败标志着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实现。革命党所掌握的武装被击散,他们所控制的地盘全部沦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领袖人物亡命海外,作为辛亥革命成果的责任内阁遭到践踏,国会被解散,《临时约法》被废除,辛亥革命运动以实际的失败而告结束。中华民国成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从10月10日到11月27日的1个多月里,先后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14个省和上海、重庆两市宣布独立,占当时全国24个省的半数以上。武昌起义的胜利和14个省的相继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革命的首要任务。1911年11月,以黎元洪为首的武昌集团和以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为代表的上海集团,同时展开了争夺筹组中央政府的活动。11月9日,黎元洪以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独立各省发出通电,要求速派代表到武昌开会,商榷中央政府事宜。这一通电遭到上海、江苏、浙江军政府和上海资产阶级的抵制,他们要求在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总机关,并提出有两省以上代表到会,即行开议。11月11日,江苏、浙江、上海的3个都督电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开会。11月15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代表在上海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但武昌集团不肯退让,仍坚持会议要移到武昌召开。因为武昌是首义之区,多数省的代表已抵达武汉,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也在武汉。最后,上海方面让步,议决各省代表赴武汉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但每省仍须留1人以上在上海,为通信联络机关。11月27日,汉阳失守,武昌城处于清军的炮火之中。11月30日,各省代表不得不在汉口英租界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会议除制定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外,还确定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府。12月2日,革命军江浙联军攻下南京。黄兴、宋教仁也从武昌到了上海,使上海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12月4日,宋教仁、陈其美等出于维护同盟会革命领导权的目的,组织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开会,以投票的方式选举黄兴为革命军政府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由大元帅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此,黄兴一再推辞,黎元洪却不甘居于黄兴之下而反对。14日,武汉、上海两地的代表齐集南京开会,决定根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总统,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15日,会议获悉袁世凯的议和代表唐绍仪已抵汉口,袁世凯有赞成共和之意,立即决定暂缓选举总统,虚位待袁。而由大元帅暂行大总统的职权,并选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当时黎元洪在武昌,由黄兴代行大元帅职权,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这时,黄兴接到孙中山即将回国的确切消息,留在上海等候孙中山的归来。12月25日,长期在国外领导反清革命的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从美国经英国伦敦、法国马赛回到上海。全国各界一致要求选举孙中山为总统。由于他的崇高威望,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上海乘专列到南京赴任,下午抵达南京,一时欢呼声震天,军乐齐奏,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21响。傍晚,孙中山到达总统府。晚上11时,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誓词中说:“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同时发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规定对内方针是实现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政统一、财政统一、“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奠定中华民国的牢固基础;对外方针是洗清政府“辱国之举措”。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即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会议又选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名单,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海军总长黄钟瑛,次长汤芗铭;外交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内务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教育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实业总长张謇,次长马君武;交通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以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1月28日,改各省代表会议为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会议的代表充任参议员,推林森为议长。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临时政府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诞生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在政治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效力相当于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宗明义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它根据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宣布中华民国公民一律平等,公民享有人身、家宅、保有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通令保护华侨,禁止买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买卖契约和一切主奴身份,承认受歧视的“?D户”(即水上居民)等所谓“贱民”在政治上和其他人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为了保护人民权利,命令官厅焚毁刑具,禁止刑讯、体罚,整顿警察,维持治安,并整顿吏治,严禁违法乱纪。临时政府还改革了一些封建的陈规陋习,限期剪除辫子,禁止缠足,禁止种植、吸食和贩卖鸦片,禁止蓄娼,反对封建迷信。在经济方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法令,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欢迎华侨在国内投资,并协助维持了一些有实际困难的企业继续开办下去。2月5日,实业部通知各省迅速成立实业司,立即开办实业。财政部统一管理外国借款和在国内发行的公债。在文化教育方面,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一些进步的主张和采取了一些革命措施。如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提倡男女同校,奖励女校;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废止读经、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科书必须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新办了一些工业科技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和蒙回藏师范学校。在对外政策方面,南京临时政府主张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但为了换取各国对中华民国的承认,避免列强干涉,又继续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承担偿还清政府所借的一切外债和赔款。中华民国成立后,遭到了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帝国主义各国在外交上拒绝承认,在经济上实行封锁扼杀,在军事上进行威胁恫吓。反动势力头子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采取软硬兼施的反革命两手,篡夺革命果实。孙中山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妥协,于4月1日正式解职,让位于袁世凯。其他一些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也相继下野,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仅仅存在3个月即被扼杀。政权落到袁世凯手里,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华民国只是一块招牌,中国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夭折了,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灭亡和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 希望能把帮到你~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叙述的历史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学定义与目的的思考,探讨史学发展的沿革,并藉此探索史学辉煌与沉寂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思索目前国学热与全民读史热潮的内在动因,探索如何兼顾史学的科学性与扩大学科的群众基础等问题。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创新是其发展不竭的动力。叙述历史无疑是增加史学群众基础的不二选择,史学平民化是一个趋势。如何兼顾叙述的历史和考证的历史,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叙述史学;史学理论;后现代

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叙述史的关系

1、历史学与叙述史学的关系。关于历史的定义不同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或与时代相关或与治史准则相联系。而几乎所有关于历史的定义无不关注到了历史的叙事这一价值。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i而杜维运先生也有过类似的叙述“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ii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也有类似的认定,影响西方史学界数百年的兰克学派创始人兰克,在《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史》一书中提到,“人们一向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批判过去,为将来利益正时代,我不主张这样,我真正希望记录过去的事情”。中西史学家何以对此有着类似的认识,我认为基于历史以下几个特点。从历史的本身来看历史是有事实的构成,事实的确认,事实的表达,三方面组成。而事实的构成是其基础。而历史的本身,其实就是过去的事。是过去事物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历史事件的存在,但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事实即使存在,对现在、对今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历史实在或“客体”,而是对“客体”的解释和叙述,认为历史的意义取决于对历史的解释,而历史解释不能不依托于历史叙事。是故叙述清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艺术层面强调叙述的重视,这点与我国传统的文史不分家不谋而合。叙述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我们理应重视。

二、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史和民间述史

1、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历史。文学从定义上是一种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定义上相比,貌似同史学不甚相及。但两者似确有相互渗透的地方。有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我们中国传统的历史著述总是和文学难分彼此,例如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至今都以期文字优美,叙事丰满,受到文史学界的重视,后世之史书纷纷仿其体例,让一个个冰冷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仿佛重现了历史的场景一般,这样类似文学的描述赋予了历史灵与肉。这一点使其成为吸引大众,最受群众欢迎的学科之一。同时,文学作品也具备其史料价值,章学诚说过“五经皆史”陈寅恪先生发明了“以诗证史”的方法,而如今历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更是大大扩展。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西方19世纪上半叶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史学也强调了历史同文学的密切关系。法国浪漫主义史学家巴兰特说:“我一直设法使历史小说从历史中汲取的兴味再回到历史中去,首先,历史必须是准确的,但我想它同时也可以是逼真而有生气的”iii而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许多思想滥觞于浪漫主义史学之中。后现代主义史学强调史学著作对历史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通过叙述,使史实变为故事,史学是叙事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史学应当为史学与艺术之统一。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的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我们也应真实的予以思考,从而推动史学的进步。比较激进的说法来自新历史主义史学家海登怀特,他认为将叙事作为历史学思考的重心,认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在叙述之外把握历史,而叙述中对结构形式的选择有不同的情节效果。

2、从史学的文学性谈民间述史。近几年来,我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学习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浪潮。而历史学作为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国民的青睐。史学普及读物高居图书销售的前列,畅销书专栏长期被通俗说史类读物所占据。沉寂多年的历史仿佛一夜之间苏醒过来,并迸发出了惊人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一件事。体现了国民素质的增高下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国学如今何以如此之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其次是学界的繁荣和对文化的努力推广。以及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等等。

三、历史通俗写作的前世今生

老辈历史学家其实早已开始了历史通俗写作和叙述历史的尝试。最早的通俗讲史的大家可能算是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了,1944年9月黎东方先生在陪都重庆开创收费讲历史的形式,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黎先生讲史生动形象,却又不虚构任何以人物与事件。林语堂先生得知此事后说要将“幽默大师”的名衔转送给黎东方。在先生写完《细说清朝》一书后,胡适先生鼓励他把历朝历代都讲一遍,先生笔耕不掇,陆续写出了《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和《细说民国》。1998年先生逝世后,出版社约请几位著名历史教授补齐了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和宋朝。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重视历史的通俗解读。先生撰写的《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三国史话》。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好评。四部书现在以《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如今,由于多媒体的传播。更是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到普及历史,叙述历史中来。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拳头节目百家讲坛,搭建起专家学者同群众的一个桥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深受观众好评。出版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值得欣喜的尝试。

结 语

史学平民化和全民读史是大势所趋,对历史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从传统叙述史学和史学的文学性看也符合传统述史的传统,老派学者亦有诸多成功的尝试。人民的选择才是应有的改变。如果能抓住这一趋势,相信一定能够迎来史学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希望那一天的尽快到来。让历史学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i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12.

ii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1页,台湾,198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iii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129.

【参考文献】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出版社,1999.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Z].台湾,1981:2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3]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英)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8.

[5]马卫东.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古罗马)塔西陀.罗马帝国编年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法)布罗代尔.论历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

剑桥中华民国史观点偏向西方,费正清不偏,倒不错,但不够详细。

该《汇编》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共90册,5000馀万字,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从而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分为五辑: 第一辑《辛亥革命》(1911年) 第二辑《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第一、二辑 合1册) 第三辑《北洋政府》(1912—1927年)(在第三辑编辑出版时,学术界尚称北洋政府,现在学术界已不称北洋政府,而称北京政府) 共17册:政治(2册) 军事(4册) 外交(1册) 财政(2册) 金融(2册) 工矿业(1册) 农商(2册) 教育(1册) 民众运动(1册) 文化(1册) 第四辑《从广州军政府至武汉国民政府》(1917—1927年) 共2册 第五辑《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第一编 共25册 政治(5册) 财政经济(9册) 军事(5册) 外交(2册) 教育(2册) 文化(2册) 第二编 共27册 政治(5册) 财政经济(10册) 军事(5册) 外交(1册) 教育(2册) 文化(2册) 附录(2册) 第三编 共18册 政治(5册) 财政经济(7册) 军事(2册) 外交(1册) 教育(2册) 文化(1册)编辑本段目录《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政治(1)》目录: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宣言政纲 1.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 (1927年4月18日) 2.国民政府关于颁行训政时期施政纲领草案的训令 (1929年7月20日) (二)行政组织 一、中央机构 (1)国民政府组织 1.国民政府公布。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令 (1928年2月13日) 2.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1928年10月8日) 3.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七条条文 (1930年3月) 4.国民政府抄发“国民政府组织法修正案”训令 (1930年11月24日) 5.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1931年6月15日) 6.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1931年12月)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政治(2)》目录: [二]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重要决策与党内派系斗争 (一)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与重要决议案 一、国民党中央特别会议 1.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的宁汉沪三方谈话会决 议案 (1927年9月) 2.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宣言 (1927年9月16日) 3.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重要决议案 (1927年9-11月) 二、国民党第二届第四、五中全会 1.中国国民党二届叫中全会宣言 (1928年2月7日) 2.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重要决议案 (1928年2月) 附录:(1)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记录 (1927年12月一1928年2月) (2)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记录 (1928年2月2-7日) 3.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宣言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政治(3)》目录: (四)国民党的“民众运动”与工农学各界的斗争 (一)国民党的“民运”概况 一、国民党的民众团体组织原则与训练方案 1.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制定之民众团体组织原则及系统 (19281年10月)(1) 2.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计划大纲 (1928年7月9日)(10) 3.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拟订民众团体三民主义训练纲要 (1928年10月)(21) 4.国民政府检送训政时期民众训练方案的训令 (1930年8月5日)(12) 5.国民党省市党部指导民众运动工作纲要 (1932年9月8日)(45) 6.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检送修正指导民众运动方案函 (1933年2月2日)(47) 二、国民党民众训练实施概况 1.全国人民团体会员人数统计表 (1931.年9月15日)(51) 2.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三师党部办理江西宁都县公民训练的有关文件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政治(4)》目录: (四)国民党防范青年学生运动概况 一、颁布青年学生团体组织法与实施情况统计 1.学生联合会组织条例 (1928年10月16日) 2.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 (1930年1月23日) 3.学生团体组织原则 (1930年1月23日) 4.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及根本精神的指令 (1930年8月21日) 5.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颁布学生训练暂行纲领施行 (1931年2月5日) 6.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关于青年团体组织概况统计 (1936年4月) 二、所谓整饬学风与防范、破坏青年学生运动概况 1.国民政府颁布整饬学风令 (1929年2月27日) 2.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关于上海特别市党部查封该市学 生联合会案函件 (1929年6月7日)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政治(5)》目录: (五)民族事务 (一)行政法规 1.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组织法 (1928年3月21日) 2.修正蒙藏委员会组织法 (1932年7月25日) 3.蒙藏新疆回部来京展觐人员招待规则 (1934年1月8日) 4.边疆宗教领袖来京展觐办法 (1934年1月8日) 5.蒙藏回疆各地方长官及各宗教领袖人员来京觐见礼节单 (1934年1月8日) 6.蒙藏回疆各地方长官及各宗教领袖人员来京展觐赏赉办法 (1935年1月14日) 7.管理喇嘛寺庙条例 (1935年12月9日) 8.喇嘛奖惩办法 (1936年1月10日) 9.修正边疆武职人员叙授官衔暂行条例 (1936年2月8日) 10.边疆武职人员叙授官衔暂行条例施行细则 (1936年2月8日)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论文题目

· 浅析舞蹈的本质及其意境 · 探讨体育舞蹈的价值 · 谈谈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 · 谈如何创作出优秀民族舞蹈作品· 谈舞蹈创作的详细内容 · 关于舞蹈创作的探讨 ·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 谈谈舞蹈艺术· 舞蹈的起源--舞蹈艺术是从哪里来的? · 谈舞蹈的结构和作品的意义 · 舞蹈教学组合在提高教材训练价值中的作用 (07-25)· 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 (08-24)· 少数民族舞蹈尚需不断创新 (08-24)· 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 (08-24)· 以情动情,舞在其中 (08-24)· 开拓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 (08-24)·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 (08-24)· 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08-24)· 少儿舞蹈要注意少年儿童的艺术特点 (08-24)· 大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 (08-24)· 浅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 (08-24)· 《一千零一夜》北京永久谢幕 (08-24)· 知识舞蹈及其价值取向 (08-24)· 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 (08-24)·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 (08-24)· 新时期中国小剧场话剧舞台美术简论 (08-24)· 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08-24)· 舞蹈的特质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08-24)· 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 (08-24)·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08-24)· 论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 (08-24)·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08-24)· 文化转型期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 (08-24)· 全球语境中的戏剧、舞蹈和性别 (08-24)· 试论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08-24)· 舞蹈编导法则在群众艺术中 (08-24)· 走向何方——我们眼中的中国舞蹈 (08-24)· 从中国舞考级浅谈少儿舞蹈的发展 (08-24)· 舞剧《霸王别姬》新看点 (08-24)· 原创解 (08-24)· 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口传身授 (08-24)· 舞蹈因科技更富有魅力---数字舞蹈初探 (08-24)· 对中学生舞蹈创作的思考 (08-24)· 看比赛有感 (08-24)· 舞蹈:洋为中用50年 (08-24)· 舞 概 念 (08-24)· 技巧会赢得冠军吗? (08-24)· 自谈舞蹈灵感来源 (08-24)· 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 (08-24)· 当代文学中的舞蹈 (08-24)· 现代舞离观众有多远? (08-24)· 《踏歌》的舞蹈形态和意象体会 (08-24)· 关于中国当代舞剧创作问题的分析 (08-24)· 世纪的舞步——百年中国舞蹈成就之一瞥 (08-24)· 谈谈国际标准舞的体育性 (08-24)

舞蹈论文选题选择:

下面提供一些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仅供参考。

1、云南音乐舞蹈图像视觉化的民族音乐形态和结构特征;

2、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功能探;

3、舞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以新世纪我国高校舞蹈创作为例;

4、试论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5、浅谈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

6、关于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7、广场舞蹈对女性文化的影响研究;

8、中国唐代舞蹈的发展对当代中国舞蹈的影响;

9、普通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运动损伤原因调查与分析;

10、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

11、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2、游旅景区土家族摆手舞蹈表演项目的开发与体验;

1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4、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形体舞蹈教学;

15、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初探;

16、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17、新媒体视域下舞蹈艺术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

18、浅谈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现状及发展对策;

19、谈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

20、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与教学;

21、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2、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3、论本土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传承发展;

24、浅析民族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25、回族舞蹈动态如何融入数字媒体艺术。

有关民族史的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 2、 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谓“封臣建国”。 4、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 和意义。 浅谈汉民族的形成史。 5、 6、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 7、 古代东北的民族兴起与衰落。 8、 古汉语“普通话”的变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饰的演变。

家庭传承模式面临现实冲击儿童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儿童获得文化传承的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比如土家族、畲族等民族,有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的文化靠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孩子自一出生就开始了文化传承与习得的过程。这种家庭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人类最古老、最强韧的关系之一。但是在今天,这种关系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长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人数在10万左右,其中80%是朝鲜族,留守儿童达到3万多人,其中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有85%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也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儿童。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带来了文化生态的改变,民族文化的家庭传承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青壮年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成家而后定居,置身于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城市,民族传统习惯的保持更加困难。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传统纽带一旦被割断,要想再重新拾起难上加难。另外一个冲击来自集中规模办寄宿制学校。有些农村地区开始推行低年级寄宿制学校,三年级小学生基本要求到各所属的乡镇完全小学寄宿。这样,学生的学习条件的确得到了改善,但长年的寄宿生活使少数民族学生与家庭的接触大大减少,使得那些原本依附于本民族文化之上的儿童的个人行为和经验日渐淡薄,对本民族的认同也随之减弱。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学校教育能否扛起文化传承的大旗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学校教育。在不少学校,民族文化的教育也已经开始。云南省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通过开设“民族常识”、“民族文化”、“阿语基础”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现行课程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以校为本开发的课程)体系;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将民族知识校本课、民族体育、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制作纳入各年级教学计划,全校100%的学生都能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六中则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江苏省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把藏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和民族节庆活动,让这些与父母相隔千里的藏族学子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但是记者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其一,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在不少民族学校,师资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民中学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专业的民族教师,教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教师,真正懂得回族文化内涵的教师则更少,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根本没有,上课方式还很呆板。”在青海省西宁市,有的民族学校因为缺少具备相关教学能力的教师,把开设阿语课的任务交给了清真寺承担,由清真寺阿訇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知识教育。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二,语言危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寄托着深厚复杂的民族情感。对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来说,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是他们世世代代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为了保护民族语言,我国在条件成熟的民族地区实行了双语教育。如新疆、内蒙古、吉林延边、西藏等地,都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族出版物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也成绩斐然。但是在另外一些地方,民族语言的传承情况令人担忧,很多语言现在正在成为濒危语言。比如满语,现在全国能讲满语的人也就100人左右,而精通满语的人不足50人,而且多数都年龄偏大。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校校长高春梅说:“我小时候居住在达斡尔族自然屯,所有达斡尔族的孩子都用母语交流,甚至连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孩子也都会用达斡尔语交流。如今在民族地区,40多岁的汉族兄弟还能用达语交流,但是达斡尔族的青少年却很少会说母语了,人与人交流的主导语言完全变成了汉语。”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的传承面临更大挑战。同样在东北,赫哲语也没有文字记载,现在能说赫哲语、懂赫哲族历史的也就20多人。在我国,像达斡尔族、赫哲族这样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一共有29个。民族语言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对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甚至表现得极为冷漠。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学习民族语言之后的出口问题是教师、家长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受到中韩贸易的影响,朝鲜族语言成为了香饽饽,有些汉族学生甚至转到朝鲜族学校读书学习。但是其他一些民族语言的学习,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不实用,没有保留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即使在开展双语教学的民族地区,这样的现象也不鲜见。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其三,关注不够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但在不少地方,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集中办学的推进,不少民族学校面临被兼并的危险。一些民族学校迫于生存压力,更改了校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师资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做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民族中小学还处于自发阶段,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再加上民族地区相对贫困,发展举步维艰。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其四,传承困惑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是这些地区民族学校的校长最头疼的问题。部分民族学校领导缺乏民族感情,忽略了传承、弘扬、保护民族文化的职责,还有的认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种作秀,是一种形式主义,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血液中,而不仅仅是表面光鲜亮丽的文艺演出,这又是一个难题。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之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氛围的保护更加紧迫。在一些注重记忆和口传心授民族传统技艺濒临消失之前,如何培养好接班人,如何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考验着政府与学校的决心和智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你可以谈谈周代的国野制度以及五服制度的利与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