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物业管理成本控制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7:41:51

物业管理成本控制毕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毕业论文论点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总结

第 2 章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成本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成本控制,是企业自己的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一段时间内提前建立好的成本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对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生产过程之中的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进行管控,保证各项成本指标满足目标值,以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管理行为[11].

(1)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占用和消耗情况可以通过该企业的成本状况反映出来。企业控制了成本,也就可以更加清楚的掌握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占用和耗费情况,从而通过成本的控制来实现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

(2)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管理包括七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检查,这七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促进,而成本控制又是这七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等都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起作用,故为这七个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3)成本控制可以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生产一项产品,需要有充足的投资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需要有良好的产品设计和精良的工艺水平,需要进行严谨的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还需要有合理的人事安排和物资管理。以上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反映出来。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浪费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成本的监督和控制及时的被发现,这样才能迅速的做出补救措施。因而,成本控制理所应当的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了成本控制,就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企业在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方法

(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与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的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把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的联接起来,最终将公司的经营决策目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12].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纵向可以分成五个环节:构建预算组织、确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考评预算。

①构建预算组织是整个预算体系的基础,是整个预算工作展开的前提。预算管理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性、战略性、权威性的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全面负责企业预算工作协调、监督、控制和考评工作。

②确定预算目标是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是预算机制作用发挥的关键。管理者在制定预算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确保预算的可操作性,且具备导向性。好的目标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落实,有利于日常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反之,不好的目标会使得日常工作无法有序进行,预算治理的效益和效率也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普遍认为,预算指标就是利润指标,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预算目标可以分为两种:

效益指标和规模指标。

③编制预算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财务预算编制:是公司全面预算的重点,在一段预算期内公司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在财务预算编制中体现出来。它是公司全面预算的总预算,可以反映出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计划。整个预算编制的过程对各项全面预算项目进行了科学细化的分解落实,涉及到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库存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等诸多方面,包括预计资产表预算、现金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以及利润表预算的编制,为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投资预算编制:关于公司在一段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的编制[13].投资预算具体记录了公司投资的金额、时间点、回收期、收益确认和现金流情况。同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关于固定资产的购买、扩建、改造和更新以及资本运行的可行性研究情况。

业务预算编制:通过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营业预算、生产预算等预算的编制,来反映一段预算期内公司可能形成的关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收付预算。

④执行预算是整个预算体系的关键,预算编制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是纸上谈兵。通过细化责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凭证的传递和手续的审批进行控制和监督,有力的监督也是实现预算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⑤考核预算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最后一环,有效的预算考核可以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管理者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将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奖励,没有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惩罚。这样,在下一阶段的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执行部门对于实际与预算之间存在的差距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能更好的完成预算目标。

(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在预算管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为一项工作进行成本量度时,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消耗的成本,更要以制造这个产品的各环节流程为基础,通过对各个工作环节所耗费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分析,来综合考量一项工作的整体预算,进而更合理地预测成本并实施有效控制的方法。

①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14].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式,应同等的对待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即都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作业成本对待,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因为在计算时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得整个作业所消耗的成本都被考虑在内。

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是作业[15],那么一个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涉及到该项产品和服务的作业的成本总和,也是实际耗用企业全部资源成本的终结。

②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程序是:收集数据,列出相关元素统计表;统计汇总和整理;进行分类,编制 ABC 分析表;绘制 ABC 分析图;根据分类,确定分类管理方式,并组织实施。

价值链理论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要创造价值,需要通过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现[16].

企业创造价值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其中,生产作业、市场销售、服务作业属于基本活动;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属于辅助活动。价值链即是由所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组成的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

价值链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活动中,还存在于企业各业务单元的联系上,同时,还存在于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一项产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价值链上的上游原料提供商和下游销售商。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也同样揭示,产品与产品的竞争,甚至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企业自身实力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成本动因理论

成本动因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一项既定活动的成本由多个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决定,成本动因也是作业成本法的前提[17].如果想改善企业的价值活动并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明确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地位,并据此弄清楚该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以及成本动因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成本动因按照可分为两类:

(1)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包括对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分析[18].这两种动因展示了生产经营活动的两个不同维度: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的方式与原因,即最终产品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如购货作业动因是发送购货单数量。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即利用什么方式来完成各项作业,如购货作业的资源动因是从事这一活动的职工人数。

(2)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大部分企业的成本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很大一部分了,以本文为例,电信公司的通信网络就在电信公司开始运行前建设好了,如果没有一张完整的全球互通的网络是没办法完成通信的。这种就是结构性成本动因。波特认为,影响企业价值活动的十种结构性成本驱动因素分别是: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19].企业的成本控制受到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更深层次的影响。结构型成本动因一旦确定,将会长久的决定企业的成本低位。

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毕业论文

关键词: 物流 成本管理 对策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要】 成本管理在物流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对物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形势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提高到了2007年的,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需求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物流服务逐步由单一运输向配送、仓储、包装、加工、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向供应链整合与一体化管理发展。同时,区域物流逐步整合,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由于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对国内物流企业的保护不复存在,国外物流巨头将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以抢占国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45 406亿元,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计算出该指标为,而美国数十年来该指标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通过对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它呈现以下特点:(一)运输成本呈加快增长态势2007年运输成本为24 708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保管成本增长较快2007年保管成本为14 943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三)管理成本稳步增长2007年管理成本为5 75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投资规模较小导致运输、保管成本过高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且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在微观方面,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宏观方面,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加大了物流行业企业的税负。(二)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引起管理成本过高1.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10%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同时,许多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2.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以经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更不重视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发布和物流技术的引进,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不成熟目前,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物流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 三、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国家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2007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丹惠.谈谈物流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07,(1).〔2〕 刘春霞.我国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3〕 李卫忠.长株潭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4).〔4〕 隽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7,

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在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实现自我二次发展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 企业物流 成本管理 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物流活动的范围以及规模都在日渐拓展,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资金投入量,在此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力求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传统的简单成本运营模式转化为综合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改变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此发展形势下,只有明确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方可为日后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考虑

物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之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物流成本支出数据等进行考察。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考察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第一,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把控。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企业物流成本可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费用支出、企业会计核算中所提供的其他支出,此外,相应的还会涉及产品分销商亦或是原材料供应商,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并明确经营实体和价值变化之间的支出数额,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的控制更加全面和精准。

第二,对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摊。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部分活动在落实过程中,产生供应链节点与成本、效益之间的配比不均衡的情况,只有重点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方可令收益和成本在渠道成员之中实现有效分摊,并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节点加以激励,从供应链角度,使得市场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更具全局性和科学性。

第三,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予以优化和协调。在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若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入手,将会把实际消耗量作为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对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计算和把控。比如,可将成本投入到产品、渠道和顾客等,对各类的产品予以精准反映,与此同时,对产品、渠道以及顾客等加以优化,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机制。

第四,增强内部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全局性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可对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运输者的关系予以协调,逐步达到物流作业链条的无缝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还可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汇总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处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来,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旧有部分企业无法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进行分析,导致最终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出现了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无外乎都因为企业未能从供应链角度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忽视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1]。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控的作用易被忽视

至今为止,我国仍旧缺少健全的、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未能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给予框架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借鉴,同时伴随着管理系统和管控工具的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物流活动普遍存在费用记录不精准和不合理等各类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直接忽视了供应链层面下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这就无疑会给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开展增添难度,无法达到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2]。

3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分析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规划,而后通过分销、计划、仓储以及获得的方式,使得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满足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其中的物流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化的资源流动性手段,它集合了科学的管理思维,融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将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联系,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3]。

从供应链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把控,无疑会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还会影响供应链体系的作业全过程,还可关系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量和支出量等,究根结底地说,就是从供应商这一环节开始直到客户,降低正向和逆向的全部成本。所谓的逆向成本指的是涵盖着保修、回收、售后、退换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物流费用。而正向成本则包含了产成品、原材料以及中间品等实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运用成本控制手段,对企业间的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调控,这将直接给企业日后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制约着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要基于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4]。

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物理成本管理价值的认知

企业每个运营环节和各个部门,都要重视成本控制的作用,保证每项活动均可以高效落实。所以,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将物流成本管控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中,树立更为科学的物流理念。与此同时,构建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成本管控机制,并和外部环境实现协同运作,制定切合实际的物流运营规划方案,在企业的供应链上,为企业提高内部竞争力奠定基础。

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5]。

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可以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其他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使其从中分离,构建系统化的、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从单独层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我们有理由认为若想从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规划,持着清晰的思路,使得整个企业均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待到条件成熟以后,再通过类似于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管理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直到它和供应链的管理需求相一致,并实现共同仓储配送和共同物流系统投资两个方面的目标,实施高效的、趋同化的管理,保证管理方式的适宜性和计算工作的科学性。

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

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诸多的因素和要点,这些互相制约、影响的体系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若想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意识到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具备全局性的思维,运用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措施,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更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需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对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予以明确,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动力,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若想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更具活力,从而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通过对许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定型了管理模式,很难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但是,供应链角度下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新的机遇,建议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从本文中建议的角度入手,明确其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稳健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晨頔.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

[2] 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5(9).

[3] 汪利虹.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6(5).

[4] 赵文善.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物联网对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8).

[5] 张海丽.供应链视角下某大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

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论文

[摘要]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如何制约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制约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国家及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目前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的制约目前状况及造成物流成本浪费的理由,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经营中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制约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03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而,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没有及时对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制约,造成成本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成本制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以上所说的物流成本就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则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客户服务成本。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除特别注明以外,文中所述的物流成本均为狭义物流成本。

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商家之间同等货品的价格比较也愈演愈烈,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的方式提供系统的、综合的物流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物流成本与GDP的关系方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大,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分别为、、、、、和,平均值为,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理由

第一,在我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监管分散,“小、散、差、弱”的主题格局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缺乏规模效应,许多先进的物流系统未被真正引入和使用,并且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因此,物流成本制约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第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利于管理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物流企业的对物流中的安排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3造成物流企业成本浪费的理由

产品本身造成的物流成本浪费

对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和流通加工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所以产品本身对物流成本有很大影响。首先,产品价值对物流有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高,对运输过程的要求就高,就会相应增加物流成本;产品价值低,物流成本就会较低。但产品价值也要与产品的重量联系起来辩证看待,比如煤炭、沙子这类产品价值低但重量较大,所以运输成本较高;而珠宝、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高重量较低,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低但存储成本高,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这对物流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资源不合理占用,缩短工作周期,从而节约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关系到了企业效益,是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的路线和使用的运输工具上的安排,避开重复或迂回路线,造成时间成本浪费;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也会对物流造成不必要麻烦,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或增加运输成本,造成成本浪费。

4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策略

仓储成本的降低

仓储是对进入仓库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是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防止产品出现损坏、变质等现象,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且赢得客户的信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要做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做到仓储合理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先进先出原则。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是为了防止库存商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为重要;②对货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同类货物堆放在一起,将易燃易爆的货物单独放置,也可依据进货、发货频率来确定货物存放位置;③对货物种类数量做好标记。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容易找到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仓储过程中货物难免会有磨损,物流企业要做好货物的保养:首先,严格验收入库货物。在验收入库货物时,了解货物的质量状况和货物对存储的要求。然后安排合适的存储仓库,避开能互相产生作用的货物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同时做好防潮工作,对仓库温度进行制约,定期检查货物,出现理由及时调整,保证货物质量水平。其次,对货物进库出库做好记录,定期清点货物,防止货物丢失。最后,做好仓库清洁卫生,避开虫鼠类危害货物。

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制约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达到运输成本合理化制约要求。运输工具的选择,装载功能合理化及运输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了运输成本。

货物自身的形状、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工具要保证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因此,选择运输工具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在保证货物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合理的装载方式能提高装载水平,充分利用装载容积和限定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装载方式合理化包括:①轻重配载,将重量大,体积小的货物与重量小,体积大的货物组装,提高运输工具使用效率;②解体运输,体积大、不易装卸、易损坏的货物可以解体拆卸,分别包装;③组合运输,减少空载,在运输工具运货到目的地后,再安排好回程货物,减少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路线时,要多收集整理路线信息,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节约时间,优化路线策略包括:①图表分析作业法。在图上标出货物运出地、运入地、调运量及两地距离。然后根据就近供应原则,在图上制订商品调运方案,并不断调整,使运输路线最短,最后将结果填入商品调运平衡表。②表上作业法。在表上求解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然后不断调整,找到总运费最低方案。③节约里程法。根据每个客户的送货地点,组合出一条巡回路线,这样一条路线的路程必定小于单独给每个客户送货的路程。

包装成本的降低

在设计包装时要考虑货物的形态及特征,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选择包装材料时要优先考虑低价、轻薄、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包装成本,也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以便可以用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作业方面,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对包装物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单位包装物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规模使用机械包装,机械作业既省力又省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劳务工资成本,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成本的降低

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①减少装卸次数。装卸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而高频率的装卸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增加,而且会对货物造成一定损坏;②减少与货物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否则,在反复的装卸过程中,会形成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③包装合理化。包装材料尽量选择轻薄的材料,包装尽量简单、实用,减少装卸过程中对包装物的劳动输出。

5结论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理由。本文介绍了物流概念,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理由并分析形成理由,针对理由提出了解决策略。从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角度阐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很大的理由,这与我们的国家仍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制约成本的理念有关,所以,我们要增加制约成本的意识,分析出成本浪费的理由,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和配送等角度分析如何才可以降低成本,在这一系列链条中合理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吴一清.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

成本管理控制的毕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而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实行战略成本管理,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战略成本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降低成本。然而效果甚微,甚至效益变得越来越低。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降低成本,控制支出,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及外部环境,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认识偏差

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仍为降低成本,但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在科学技术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降低成本,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益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成本管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作用。

(二)成本管理与市场脱节

许多企业认为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并不考虑市场对产品需求量的变化。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成本,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造成的存货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使得短期利润提高。此时一旦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为了盘活资金往往不得不低价抛售库存商品,最终导致利润的降低。

(三)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

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产品制造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供应、销售过程,产品前期设计、开发阶段,以及人力成本、资本成本、环境成本等非物质成本的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二、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成本结构实施全面了解、分析、控制,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成本内容不断拓展,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所处环境及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企业优劣势、竞争对手的威胁等,并依据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及时调整竞争战略;成本范围不断延伸,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已超越了传统的格式化的成本报告、成本分析模式,注重定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并利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各种成本信息服务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分析的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为凡是对企业成本有影响的企业外部因素都是企业的,这些因素有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企业内部基本环境因素有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资源、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就是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内部与外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机会和威胁因素,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优势和劣势因素。对影响企业成本的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不仅要在空间范围上进行内容和层次因素的分析,而且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前后的、将来与现在的联系性环境因素的`分析。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体性表现在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总体目标整体上的一致性、各个层次的战略成本管理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性及各个层次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的连接性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各个层次管理共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集合体。

(二)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短期目标通常为1年,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长期目标中有若干个短期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目标的确定,是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的潜力上考虑的,忽视长期目标,只注意短期利益,就有可能使企业丧失获得长远的、更多的利益和长期发展潜力的机会。但是,如果只考虑长期目标,不设计分期实现长期目标的近期目标,则长期目标也很难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短期目标的执行来保证。

(三)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反之,错误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6.

[2]刘庆元,刘宝宏。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陈珂。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下面我特为大家推荐一篇优秀的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选题依据:

(一)题目: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研究

(二)研究领域: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

(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每家公司都是依赖于自己独特的成本管理系统在生存,没有恰当管理水平的航空公司相继被兼并或消失。然而从中国民航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缺乏有效的运输成本管理一直是民用航空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运输成本管理系统在航空业的实际应用中己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及时地对传统运输成本管理系统进行功能补充和完善发展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分析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管理的系列措施。

(四)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目前理论界单独针对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研究还很少,一般是在研究民用航空成本管理时有所提及。针对该问题,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缺乏对运输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运输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成本信息严重扭曲等;有鉴于此,部分学者认为,要提高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水平,需要培养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大力加强民用航空成本的系统管理,等等。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航空公司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正常的利润水平,必须从降低航空公司本身的运营成本入手,而以低成本、低票价为特点的廉价航空公司模式正是航空公司进行有效成本管理,取得巨大成功的有力证明。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关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将不断与实践结合,其未来的`研究将转向成本控制领域。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一)重点解决的问题:

1.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加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理论概述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概念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构成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特征

2.加强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意义

2. 1有利于促进航空公司内部成本目标的贯彻落实

有利于提供准确的运输成本信息

有利于改善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现状

有利于民用航空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 运输成本管理模式单一化

局限于过程控制,缺乏对成本动因的分析

局限于单项活动的成本控制,缺乏全局意识

局限于运输领域,忽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4.加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强化成本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

减少运输事故损失

统筹规划,降低燃油消耗

提高飞机技术状况,降低维修费用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成本核算机制

(三)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撰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论文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是近5年的,且J类文献不少于5个)

[1]杨春福.财务管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97-98

[2]谢获宝.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创新[J].商业时代,2003,25(2): 91-93.

[3]夏云宽.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8:15-16

[4]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9:21-23

[5]吴彦龙.成本管理规范操作[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8-51

[6]刘乃歌.浅析战略成本管理[J].管理与财富,2009,134(1):119-121

[7]翟铮,肖生苓.现代物流成本的管理的应用研究[J].森林工程,2008,254(7):45-46

[8]田红春.论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财经界,2011,132(3):85-86.

[9]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 20-28

[10]李进军.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改进完善[J].现代企业.2007,110(4):55-60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 物流 成本管理 对策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要】 成本管理在物流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对物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形势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提高到了2007年的,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需求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物流服务逐步由单一运输向配送、仓储、包装、加工、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向供应链整合与一体化管理发展。同时,区域物流逐步整合,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由于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对国内物流企业的保护不复存在,国外物流巨头将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以抢占国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45 406亿元,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计算出该指标为,而美国数十年来该指标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通过对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它呈现以下特点:(一)运输成本呈加快增长态势2007年运输成本为24 708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保管成本增长较快2007年保管成本为14 943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三)管理成本稳步增长2007年管理成本为5 75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投资规模较小导致运输、保管成本过高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且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在微观方面,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宏观方面,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加大了物流行业企业的税负。(二)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引起管理成本过高1.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10%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同时,许多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2.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以经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更不重视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发布和物流技术的引进,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不成熟目前,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物流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 三、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国家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2007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丹惠.谈谈物流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07,(1).〔2〕 刘春霞.我国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3〕 李卫忠.长株潭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4).〔4〕 隽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7,

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在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实现自我二次发展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 企业物流 成本管理 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物流活动的范围以及规模都在日渐拓展,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资金投入量,在此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力求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传统的简单成本运营模式转化为综合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改变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此发展形势下,只有明确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方可为日后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考虑

物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之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物流成本支出数据等进行考察。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考察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第一,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把控。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企业物流成本可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费用支出、企业会计核算中所提供的其他支出,此外,相应的还会涉及产品分销商亦或是原材料供应商,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并明确经营实体和价值变化之间的支出数额,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的控制更加全面和精准。

第二,对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摊。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部分活动在落实过程中,产生供应链节点与成本、效益之间的配比不均衡的情况,只有重点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方可令收益和成本在渠道成员之中实现有效分摊,并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节点加以激励,从供应链角度,使得市场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更具全局性和科学性。

第三,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予以优化和协调。在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若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入手,将会把实际消耗量作为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对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计算和把控。比如,可将成本投入到产品、渠道和顾客等,对各类的产品予以精准反映,与此同时,对产品、渠道以及顾客等加以优化,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机制。

第四,增强内部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全局性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可对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运输者的关系予以协调,逐步达到物流作业链条的无缝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还可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汇总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处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来,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旧有部分企业无法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进行分析,导致最终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出现了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无外乎都因为企业未能从供应链角度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忽视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1]。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控的作用易被忽视

至今为止,我国仍旧缺少健全的、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未能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给予框架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借鉴,同时伴随着管理系统和管控工具的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物流活动普遍存在费用记录不精准和不合理等各类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直接忽视了供应链层面下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这就无疑会给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开展增添难度,无法达到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2]。

3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分析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规划,而后通过分销、计划、仓储以及获得的方式,使得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满足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其中的物流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化的资源流动性手段,它集合了科学的管理思维,融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将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联系,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3]。

从供应链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把控,无疑会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还会影响供应链体系的作业全过程,还可关系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量和支出量等,究根结底地说,就是从供应商这一环节开始直到客户,降低正向和逆向的全部成本。所谓的逆向成本指的是涵盖着保修、回收、售后、退换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物流费用。而正向成本则包含了产成品、原材料以及中间品等实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运用成本控制手段,对企业间的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调控,这将直接给企业日后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制约着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要基于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4]。

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物理成本管理价值的认知

企业每个运营环节和各个部门,都要重视成本控制的作用,保证每项活动均可以高效落实。所以,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将物流成本管控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中,树立更为科学的物流理念。与此同时,构建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成本管控机制,并和外部环境实现协同运作,制定切合实际的物流运营规划方案,在企业的供应链上,为企业提高内部竞争力奠定基础。

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5]。

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可以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其他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使其从中分离,构建系统化的、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从单独层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我们有理由认为若想从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规划,持着清晰的思路,使得整个企业均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待到条件成熟以后,再通过类似于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管理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直到它和供应链的管理需求相一致,并实现共同仓储配送和共同物流系统投资两个方面的目标,实施高效的、趋同化的管理,保证管理方式的适宜性和计算工作的科学性。

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

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诸多的因素和要点,这些互相制约、影响的体系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若想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意识到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具备全局性的思维,运用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措施,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更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需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对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予以明确,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动力,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若想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更具活力,从而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通过对许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定型了管理模式,很难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但是,供应链角度下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新的机遇,建议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从本文中建议的角度入手,明确其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稳健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晨頔.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

[2] 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5(9).

[3] 汪利虹.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6(5).

[4] 赵文善.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物联网对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8).

[5] 张海丽.供应链视角下某大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

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论文

[摘要]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如何制约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制约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国家及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目前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的制约目前状况及造成物流成本浪费的理由,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经营中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制约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03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而,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没有及时对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制约,造成成本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成本制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以上所说的物流成本就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则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客户服务成本。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除特别注明以外,文中所述的物流成本均为狭义物流成本。

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商家之间同等货品的价格比较也愈演愈烈,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的方式提供系统的、综合的物流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物流成本与GDP的关系方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大,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分别为、、、、、和,平均值为,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理由

第一,在我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监管分散,“小、散、差、弱”的主题格局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缺乏规模效应,许多先进的物流系统未被真正引入和使用,并且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因此,物流成本制约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第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利于管理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物流企业的对物流中的安排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3造成物流企业成本浪费的理由

产品本身造成的物流成本浪费

对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和流通加工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所以产品本身对物流成本有很大影响。首先,产品价值对物流有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高,对运输过程的要求就高,就会相应增加物流成本;产品价值低,物流成本就会较低。但产品价值也要与产品的重量联系起来辩证看待,比如煤炭、沙子这类产品价值低但重量较大,所以运输成本较高;而珠宝、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高重量较低,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低但存储成本高,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这对物流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资源不合理占用,缩短工作周期,从而节约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关系到了企业效益,是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的路线和使用的运输工具上的安排,避开重复或迂回路线,造成时间成本浪费;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也会对物流造成不必要麻烦,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或增加运输成本,造成成本浪费。

4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策略

仓储成本的降低

仓储是对进入仓库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是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防止产品出现损坏、变质等现象,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且赢得客户的信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要做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做到仓储合理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先进先出原则。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是为了防止库存商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为重要;②对货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同类货物堆放在一起,将易燃易爆的货物单独放置,也可依据进货、发货频率来确定货物存放位置;③对货物种类数量做好标记。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容易找到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仓储过程中货物难免会有磨损,物流企业要做好货物的保养:首先,严格验收入库货物。在验收入库货物时,了解货物的质量状况和货物对存储的要求。然后安排合适的存储仓库,避开能互相产生作用的货物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同时做好防潮工作,对仓库温度进行制约,定期检查货物,出现理由及时调整,保证货物质量水平。其次,对货物进库出库做好记录,定期清点货物,防止货物丢失。最后,做好仓库清洁卫生,避开虫鼠类危害货物。

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制约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达到运输成本合理化制约要求。运输工具的选择,装载功能合理化及运输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了运输成本。

货物自身的形状、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工具要保证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因此,选择运输工具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在保证货物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合理的装载方式能提高装载水平,充分利用装载容积和限定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装载方式合理化包括:①轻重配载,将重量大,体积小的货物与重量小,体积大的货物组装,提高运输工具使用效率;②解体运输,体积大、不易装卸、易损坏的货物可以解体拆卸,分别包装;③组合运输,减少空载,在运输工具运货到目的地后,再安排好回程货物,减少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路线时,要多收集整理路线信息,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节约时间,优化路线策略包括:①图表分析作业法。在图上标出货物运出地、运入地、调运量及两地距离。然后根据就近供应原则,在图上制订商品调运方案,并不断调整,使运输路线最短,最后将结果填入商品调运平衡表。②表上作业法。在表上求解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然后不断调整,找到总运费最低方案。③节约里程法。根据每个客户的送货地点,组合出一条巡回路线,这样一条路线的路程必定小于单独给每个客户送货的路程。

包装成本的降低

在设计包装时要考虑货物的形态及特征,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选择包装材料时要优先考虑低价、轻薄、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包装成本,也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以便可以用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作业方面,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对包装物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单位包装物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规模使用机械包装,机械作业既省力又省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劳务工资成本,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成本的降低

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①减少装卸次数。装卸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而高频率的装卸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增加,而且会对货物造成一定损坏;②减少与货物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否则,在反复的装卸过程中,会形成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③包装合理化。包装材料尽量选择轻薄的材料,包装尽量简单、实用,减少装卸过程中对包装物的劳动输出。

5结论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理由。本文介绍了物流概念,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理由并分析形成理由,针对理由提出了解决策略。从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角度阐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很大的理由,这与我们的国家仍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制约成本的理念有关,所以,我们要增加制约成本的意识,分析出成本浪费的理由,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和配送等角度分析如何才可以降低成本,在这一系列链条中合理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吴一清.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

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推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各种企业越来越注重物流的管理。随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要想提升物流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强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物流企业的管理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降低企业的成本。

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成本概述

(一)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主要是指在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通过克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障碍,实现服务于商品之间快速、有效地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现代物流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让顾客满意是其服务宗旨。现代物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具体包括了保管、包装、输送、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多方面的要素。现代物流活动坚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满意度为宗旨,选择的是顾客能够接受的服务来实现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的。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具有许多传统物流不具备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物流有利于节省商品流通的时间;第二,现代物流有助于现代贸易的顺利进行;第三,现代物流有助于确保经济联系空间的缩短;第四,现代物流有助于社会库存量的节省;第五,现代物流有助于实现流通费用的减少,降低物流的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

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所消耗的货币表现,它是完成整个物流活动所耗费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根据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物流成本包括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以及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等四方面的内容。按照国家关于企业物流的相关规定,中国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包括了流通、生产以及消费等全部过程方面的价值变化以及物品的实体而产生的全部费用。而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定核算的对象。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活动的不同特点,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确定的。其次,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核算体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体系是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具体的管理情况,然后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进行二级账户的设立,从而保证物流成本的二级核算的独立进行。

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

在当前的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整体运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就零售企业来说,物流运作效率比较低主要是指商品的缺货率高的问题。按照罗兰·贝格

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对国内的3个城市中的连锁零售企业中的5家连锁零售企业中的12家大型卖场进行相关的 市场调查 ,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终端缺货率比起国际上的缺货率,还要高出7%左右,中国的缺货率停留在10%左右。而根据零售企业的具体销售特点,商品缺货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各种不便,引起消费者情绪上的不满,最终导致企业的销售大量减少,不利于企业获得利润。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的连锁超市因为商品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能达到83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二)统一配送率不高

此外,物流企业也存在着配送率不高的情况。就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配送制度与配送体系,因而降低了整体的配送效率。另外,在零售业中,许多车辆与仓库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存在着车辆的空载率偏高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运动力的大量浪费,导致送达速度的缓慢。此外,零售企业配送的规模一般都偏小,现在投入运营的许多配送中心都没有达到实际需要的经济配送规模,再加上运输都是由分店分别配送的,这就容易出现运输的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

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实行效率化配送

要想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企业的效率化配送,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应该从运输的数量上进行减少处理,通过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输并提高装载的效率,确保运送手段的最佳化,这样来保证物流成本的降低。此外,还要注重效率化配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空车,合理使用车辆,还需要加强对货物在运送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控制。

(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利于保证各个环节的最优化的控制。因此,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将数据及时汇总,并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各种不同的作业迅速有效地进行。

结语

通过本文关于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通过实行效率化配送以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成本。相信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于现代物流企业节省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20余年,但是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包括的内容极广,涉及到成本核算、库存管理、现代信息系统的建立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尤其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完善思路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成本作为物流管理的手段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标尺。就第一点而言,一旦用成本去掌握物流活动,物流活动方法上的差别就会以成本差别的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就第二点而言,用成本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活动,可以把性质不同的活动放到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是有效管理物流的一种新思路。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不少企业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与社会物流的发展与分工不协调,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在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的框架下,依然是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依然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有很多困难,内部配送难以实现。

2.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当前,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大量的定制化生产,对物流的要求也倾向于实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适时配送。而大多数企业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尚未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运作的物流系统,以适应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和及时配送的要求,导致了物料不能立即进入生产线,产成品也无法即时流通,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体盈利能力。

3.物流意识、理念落后

企业讨论的发展重点通常都是关于生产领域的,而缺乏对物流的关注,“大采购、小批发”、“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仍有较深的痕迹。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服务意识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企业所建立的物流结构体系正是基于其自身所持有的物流理念,落后的观念必然导致的落后的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当然也就无从谈到降低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根据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若不综合考虑,必然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企业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必须系统考虑。

2.提高物流速度

物流速度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物流速度,节省时间资源,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库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提高物流速度可以从提高各个物流子系统的速度入手,比如,提高采购物流的速度,提高生产物流的速度、提高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建立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结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目前,企业的物流组织结构主要有几种可供选择:第一,传统组织结构模型。基本是基于传统的职能专业化分工,按职能设置部门,而物流活动实际上分散于各个相关的专业活动中,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在职能分工中,全部物流职能直接由采购、制造、财务、 市场营销 等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简单直接。但是实际中各部门可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很难使物流系统的运作协调一致,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缺乏连接,容易出现断流现象。第二,功能集合型组织结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将各专业部门内的物流功能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在组织中凸现出来,以便于各部门进行计划、控制、协调。这种组织结构对于外部环境较为稳定,采用常规技术,重视内部经营效率,员工专业素质不高的中小规模企业比较适合。

2.构建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根据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物流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片面的强调某一环节。也就是说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物流有关的一切活动。显然,对于提高物流质量、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来说,企业构建物流系统并使之高效率的运作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鲲:《试析沃尔玛物流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模式》,《物流技术》,2004年第3期

[2]傅桂林编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潘锦华:《自控高手海尔》,《环球供应链》,2004年第5期

[4]魏琳:《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中国信息报》,2003年3月11日

物流成本管理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物流成本管理论文

2.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4. 浅谈快递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5.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 物流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本科毕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文章摘要】目前,全球性的竞争非常激烈,给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是每一个现代企业必然面对的严峻课题。面对这种情况,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至关重要,而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因此也就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诸多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思路。【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对策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一体化和科学进步节奏逐步加快,企业不仅要与本国的企业竞争,还要同世界范围的企业竞争;不仅要同原有的竞争对手竞争,而且要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这样,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环境的剧变迫使企业对成本控制的目标做出适应性调整,以战略性视野,立足于市场来实施全面的成本控制,即“市场导向”的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其内容成本控制是指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二种基本思想为原则,它是以实现最佳财务目标,提高资本增值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本耗费过程进行规划、调节,促使成本按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并对资本运动及其结果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为区别于“生产型导向”的成本控制,这种定义下的成本控制也被称为“市场导向”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包括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部分。事前控制,即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是成本控制的起点。事中控制,即执行成本控制标准。根据成本指标,审核成本开支和资源的消耗,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事后控制,即确定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差异形成原因和责任归属,然后消除不利成本差异,挖掘潜力,确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或修订成本标准的建议。二、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在我国,企业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于企业产权问题等,内部的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为成本控制不善而腐蚀经济效益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亟待纠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企业领导人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有些企业领导不重视成本管理,单纯追求产值、产量和收入指标的完成。甚至有的领导还认为收入、成本、利润是财务算出来的,经常出现领导需要多少利润,财务就得算出多少利润,以达到被提升和多拿奖金的目的,无成本控制意识,也无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的自觉性。由于没有成本的控制和考核,存在大量的“生产不计成本”、“工资侵蚀利润”和“总厂亏损分厂盈利”的现象,结果造成成本失控,企业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领导人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这与领导人的思想素质有关,一位好的领导能做到以企业为家,他会有责任有意识地降本增效,相反,思想素质差的领导就以自己私利为重,自然就不顾企业职工的利益发展了,除了企业领导人思想素质之外,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领导人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较差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也没有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没有原始记录制度,固定资产报废没有报废清单,材料出入库没有附相关的发票等原始单据,有的支付现金用白条作为支付凭证等;其二,在定额管理制度方面,由于企业没有制定先进而又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资等消耗定额,不能据以评价耗费是否合理、节约,不能据以控制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其三,在计量验收制度方面,没有适当的计量手段和计量设施,难以保证各项实物计量的准确性,如企业电表未按生产用电和辅助用电分表计量,造成产品动力费用分摊不合理,且电力局统一按生产用电多收电费,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其四,没有企业内部价格制度,对于材料的领用、半成品转移等没有按计划价格结转,不能准确计算价格差异和产品的实际成本;其五,在存货的清查盘点制度方面,不能准确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和支出,帐实不符;其六,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没有预算和控制指标,没有部门、个人的控制指标和限额,也没有超额和节约的奖罚,用公款大吃大喝,差旅费随意开支,造成管理费用严重超支和失控。(三)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不能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监督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职称,实际业务水平较差,对有的成本不会核算或者核算错误时有发生(如作业成本分析、无形资产以及高科技产品的成本核算问题等等),甚至什么是融资租赁业务、作业成本分析等都不清楚,根本不能正确核算,更谈不上成本管理。(四)会计信息和成本控制信息的严重失真,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成本控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有的领导为了表现自己的业绩,要求财务人员作假帐,虚报利润,隐瞒亏损,以达到粉饰经营状况的目的;有的领导思想不正,受利益驱使,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最终走向犯罪。其二,会计法规、制度不健全,会计工作秩序不规范,《会计法》没有较好地贯彻落实,会计制度的制定滞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需要。其三,由于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主观上造成会计失真,如因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现行经济法规制度理解不透,日常工作不符合规范,导致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私利,知法犯法,与领导共同作弊,人为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而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大量未暴露的违法违纪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和决策。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针对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诸多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强化企业全员的成本意识成本意识是推动成本控制的前提。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首先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懂得只有用尽量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用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利润,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企业增效、个人增收。促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投入产出观念、成本效益观念,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中。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领导人员的成本意识,这是强化企业其他人员成本意识的关键。(二)严格成本核算管理,治理会计基础数据失真在成本核算管理上,全力推行全员成本核算与层层控制,抓好单件产品核算,真正了解每种产品的制造成本,从原材料、水、电、气等的消耗到工时定额等的核算,作到准确、完整,这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成本控制的根本点。此外,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减少会计信息非故意失真。第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恰当进行会计处理;最后,加强计算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三)加强成本考核与分析成本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要通过成本考核和分析来检验。首先,企业以目标成本为依据,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成本核算资料对各成本中心目标成本执行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其次,在考核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把成本指标与销售收入实现情况相结合。即改变过去以成本比成本的考核方法,把成本与销售收入“捆绑”起来考核,提高成本考核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二是建立奖惩制度,把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具体地说,把责任成本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和“多节多奖,少节少奖,不节不奖,超支罚款”的原则进行考核;最后,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分析,揭示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这里的差异分析是指将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与企业的目标成本、同行业平均成本以及国外同类企业的成本比较,将差异发生的原因作为决策的依据,提高企业效益。由此可见,合理的成本考核与分析是成本管理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保证。四、结束语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的【参考文献】1、赵志坚,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胡桂琴,对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4期

摘要: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能由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取代。本文提出了实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与方式。 关键词:成本管理;管理原则 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重视成本管理,所以积极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是企业发展必要途径。 1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原则 企业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成本优势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有三大原则。 长期性与即时性结合:企业成本管理的宗旨是即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也要考虑企业近期承受能力。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如何做到兼顾,是管理者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全局性与局部性结合:企业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同时也要对局部考虑。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把企业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综合考虑,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外延性与内涵性结合:企业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向外延伸到采购环节,还必须考虑也后服务环节,同时也要向内注意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也要重视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并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 2实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 为充分发挥地利、利用人和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价格优势争得一席之地,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全体员工,无论是企业主管、生产或财务负择人,还是普通职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要进行全员成本教育,使大家明了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成本联系起来,奖优罚劣,进而造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节约成本的良好氛围。 实行表格统计管理 数据是成本管理的必要依据。全员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没有合适的统计方式,无法做到准确管理。要纠正只抓产值、利润等大指标,忽视一线质量和成本数据的错误认识。应设计科学、简明的统计表格。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从本企业的产品与工艺、设备、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好适用于本企业的统计表格。表格要简单明了,不生歧义,且提倡一表多用。 做好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发新产品,不仅要作到市场可行,技术可行,还要注重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有的企业强调市场导向,也有的企业搞成本导向,其实二者是一致的。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欲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企业产品开发做好才能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由于产生于同一社会经济背景下,所以在本质上是有共性的。现代成本管理的本质核心以最低成本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并且这种体系是动态的,即企业要永远追求最低成本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将推动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参考文献:[1]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愈加值评估的契约方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炜炜,杨明

摘要: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低成本的优势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帮助企业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DOI: (z).

被引量: 32

年份: 2013

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