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水汽蒸发模拟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03:48:02

水汽蒸发模拟研究论文

蒸发冷却空调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设想论文

摘要:

目前,集中式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在我国西部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其缺点即风道大、使用灵活性差,而且不能实现多个房间分别进行调节控制。针对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本文提出采用有别于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蒸发冷却 半集中式 空调系统 环保 节能

1. 蒸发冷却技术现状

蒸发冷却过程是以水作为制冷剂的,由于不使用CFCs,因而对大气环境无污染,而且可直接采用全新风,极大地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同通常的机械制冷的原理一样,由制冷剂的蒸发而提供冷量。但是对蒸发冷却来说,是利用水的蒸发取得能量,它不是将蒸发后的水蒸汽再进行压缩、冷凝回到液态水后再进行蒸发。一般可以直接补充水分来维持蒸发过程的进行。

据有关文献对蒸发冷却空调在乌鲁木齐、西安、哈尔滨、北京的应用分析可知:其运行能耗约为常规空调设备的1/5(机械制冷系统装机功率50w/m2左右,蒸发冷却系统装机功率10 w/m2,节电80%);从初投资方面看,约为常规空调设备的1/2(机械制冷方式造价400元/ m2左右,蒸发冷却系统造价250元/ m2左右,节省投资30~50%),且具有加湿功能;从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看,蒸发冷却系统由于按100%新风运行,因此明显优于常规空调系统,而且它以水为制冷剂,不使用CFCS,对大气环境无污染。

该技术在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得到研究和应用,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夏季室外空调计算4湿球温度较低(一般低于22度);昼夜温差大,每日早晚与中午气温(干球温度)相差较大;冬季室外干球温度较低,多为干冷气候(若只对室内供热,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低于20%)。这些独特的气象条件为蒸发冷却技术提供了天然的应用场所,因为蒸发冷却是一种适宜在干燥地区使用的供冷技术,它利用水分蒸发吸热来降低送风温度,从而降低房间温度。正是由于西部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得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替代常规空调系统成为可能。目前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新疆地区的宾馆、办公楼、餐饮、娱乐、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与民用建筑以及一些工业建筑中已广泛应用,仅乌鲁木齐绿色使者中央空调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地区完工的工程项目超过70余个[1]。

2. 蒸发冷却空调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高楼大厦、公共建筑内,仍广泛使用机械制冷空调系统。尽管这些系统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和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相比较其一次性投资巨大、运行费用昂贵、维修与养护复杂,而且会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和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SARS疫情爆发后空调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引起暖通界人士和卫生部的关注。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得到关注,而蒸发冷却系统由于按100%新风运行,不使用CFCS,对大气环境无污染,因此明显优于常规空调系统。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多采用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 其优点是使用时间长,便于维护,整个系统在需进行空气调节的场所仅有风道敷设而没有水路布置,故其设计简单成本低,因不需在吊顶中设置水管从而彻底消除了凝结水渗漏的问题。另外,该系统多采用全新风,大大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可节约能耗。

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也有一些缺陷:首先,应用单元式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会导致室内湿度较高(通过对乌鲁木齐已完工系统现场测试,室内湿度约75%)。其次,由于是采用冷空气对室内进行冷却而空气的比热较小,所以该系统风量较大,结果导致系统风道比一般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风道占用空间大,导致其使用灵活性差。第三点,考虑到成本问题,目前尚没有物美价廉的末端产品来实现多个房间分别控制调节。但从设计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对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舒适性空调仍具有可行性,尤其对大型娱乐场所、餐饮、商场、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各种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具有很大优势。这也是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新疆地区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2]。

3.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提出

由于集中式系统的缺点即风道大、使用灵活性差,而且不能实现多个房间分别进行调节控制。因此在某些场合限制了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应用。因为传统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该系统能单独调节各个房间温度,适合风管不易布置和层高较低的场所,如宾馆客房和写字间等。故针对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本文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

此系统和传统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略有不同,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所用冷媒是冷水机组提供的冷水,故冷水机组是核心。而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的.核心是蒸发冷却段,是利用水的蒸发取得能量,它不是将蒸发后的水蒸汽再进行压缩、冷凝回到液态水后再进行蒸发,而是直接补充水分来维持蒸发过程的进行,系统中新风由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处理,根据室外设计参数和负荷特点可选用单级或多级蒸发冷却。具体图示见图3-1。

传统半集中系统 蒸发冷却半集中系统

图3-1 传统系统与蒸发冷却系统的比较

直接蒸发冷却处理过程中,新风被等焓加湿,循环水温近似等于进口空气湿球温度。例如在乌鲁木齐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约18℃,当空气被直接蒸发冷却处理后,理论上循环水温亦能达到18℃。若使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过程,则新风首先经等湿冷却,然后等焓加湿,这样处理后循环水温可进一步降低达到13~16℃,虽然经上述两种方式处理后的水温均高于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温7~12℃,但只要加大水量,通入冷却盘管后仍然可以承担部分负荷。故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与传统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它的所有负荷均由蒸发冷却过程承担,而不需要冷水机组和冷却水系统,其初投入大大降低,一次投资综合造价仅为传统制冷空调方式的40%~80%。

可行性分析

为了探讨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西北地区使用的可行性,以乌鲁木齐气候为例,进行设计方案的探讨和比较。乌鲁木齐室内外状态点及参数见图3-2。

图3-2 室内外状态点

地点:乌鲁木齐夏季

季节:夏季

tgw:室外干球温度 ℃

tsw:室外湿球温度 18℃

tgn:室内设计温度 27℃

相对湿度 60%

大气压力 mbar

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从图3-2中可看出,夏季室外空气的含湿量dw小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dn,即室外空气需要加湿处理,为实现这一目的,在传统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一般是在送风机前安装蒸汽加湿系统对被处理空气进行等温加湿。见图3-3。

空气处理过程(W 室外空气状态点,N室内空气状态点,KL新风机温升)

图3-3 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状态变化图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风机盘管+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3]

风机盘管+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半集中式系统,则其空气变化过程如图3-4所示。

图3-4 风机盘管+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ηDEC最高可达90%,按ηDEC=90%计算:

(3-1)

注:tws 室外空气湿球温度

使用循环水处理的直接蒸发冷却是一等焓加湿过程,因此可确定L点的状态。循环水温最终被固定在机器露点L接近室外湿球温度。由式(3-1)可知:

tsh=tL=tw-(tw-tws)×90%

=()×90%=℃

注:tsh 直接蒸发冷却循环水水温

将循环水通入风机盘管,由于循环水水温略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所以只能对室内回风进行等湿冷却。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风机盘管+(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半集中式系统,空气变化过程见图3-5。

图3-5 风机盘管+(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绿色使者中央空调有限公司生产的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其效率ηIEC最高可达60~75%,如果按ηIEC=60%计算:

(3-2)

注:tws 室外空气湿球温度

间接蒸发冷却是一等湿降温过程,根据式(3-2)可确定P点的状态。

tP=tw-(tw-tws)×60%

=()×60%

=℃

由tp=℃可知其湿球温度tps=℃并且直接蒸发冷却入口温度就是℃。再根据式(3-1) 得: tsh=tL=tp-(tp-tps)×90%

=()×90%

=℃

注:tsh 直接蒸发冷却循环水水温

将循环水通入风机盘管,由于循环水水温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所以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除湿冷却。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风机盘管+(间接1+间接2+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间接1+间接2+直接)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空气变化过程如图3-6所示。

图3-6 间接1+间接2+直接蒸发冷却半集中式系统

采用带有表冷却段(冷却塔供冷的第一级间接蒸发冷却段)的三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其表冷段利用冷却塔的冷却水对新风进行冷却。这种将冷却水通入表冷器的冷却塔供冷方式同间接蒸发冷却一样实现了对空气的等湿降温处理。因此,这种带有冷却塔供冷的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机组又被称为三级蒸发冷却机组(两级间接蒸发冷却+直接蒸发冷却)。如利用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效率可达η冷却塔= 40~50%左右,空气终状态温度≈空气初状态湿球温度w+6~8℃. 按η冷却塔=50%计算有:

(3-3)

首先根据式(3-3)可确定P点的状态。

tP=tw-(tw-tws)×50%

=()×50%

=26℃

则间接蒸发冷却的入口干球温度就是26℃,根据焓湿图可知此时湿球温度tps为℃。根据式(3-2)可确定Q点的状态

tQ=tp-(tP-tPs)×60%

=26-()×60%

=℃

则直接蒸发冷却的入口干球温度就是℃,根据焓湿图可知此时湿球温度tQS为℃。再根据式(3-1)可确定L点的状态

tL=tQ-(tQ-tQS)×90%

=()×90%

=℃

将循环水通入风机盘管,由于循环水水温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所以可对室内回风进行除湿冷却。

4. 结束语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制冷剂, 无冷水机组, 其中直接系统和(间接+直接)系统均无冷却水系统, 故它们的初投资均比传统半集中式系统低, 而且运行费用少。

由于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的供水温度较高,故供水量较大。其中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冷却水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制冷量,而负荷需要的冷却水量较大时又需要考虑补水和补水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翔,武俊梅等,中国西北地区蒸发冷却技术应用状况的研究,第11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大会论文集 419~423

2. 刘鸣,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工程应用问题,西北五省暖通空调制冷热能动力2002联合学术年会 84~87

3. 陈沛霖,蒸发冷却在空调中的应用,西安制冷,1999,1:1~7

这选题上个月写过,你要可以给你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蒸汽驱用高温发泡剂的研究论文

说起天然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并且它经济实惠、安全可靠,那么你知道天然气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比如买家电都有泡沫,可是我不知道回收的人怎么处理了它们 解析: 废旧塑料品种多样,形态各异,在实践中已创造出许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简介一些实例供参考。 1, 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 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如下 1、 PE再生粒料,PE再生粒料可用来仍生产农膜,也可用来制造化肥包装袋,垃圾袋,农用再生水管,栅栏,树木支撑,盆,桶,垃圾箱,土工材料等。 2、 PVC再生粒料,PVC再生粒料可用来生产重包装袋,农用水管,鞋底,等包装薄膜,包装薄膜的材料包括玻璃纸(赛珞玢),PE,PVC,PP,EVA,PVDC,PA,PET以及各种复合薄膜。单层的一种材料的包装膜,在经分拣,清洗后,可如农用薄膜一样直接制成塑料制品或造粒后制成各种制品。复合薄膜包括不同塑料的复合薄膜和塑料与纸,铝箔,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薄膜,回收后的再生处理要复杂一些如:多层塑料复合薄膜,多层塑料复合薄膜有PE/PP,PE/EVA/PE,PE/粘合剂/PA/粘合剂/PE,PP/PVDC等,在再生利用前,首先要将不同的材料分离。分离可用溶剂分离法。 纸塑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薄膜在再生利用前需先将纸塑分离,这也是纸塑复合分离的方法,分离设备为一带有电加热的一镀铬空心料筒,料筒内装有一个带叶片的空心圆筒,料筒和空心圆筒以相反方向转动,破碎后的纸塑混合物加入料筒,在料筒中经加热的混合物上的塑料熔融后以料筒下部出料,空心圆筒中的空气将废气带走。 铝塑复合薄膜,铝塑复合薄膜有BOPP/铝,PE/铝等,用于各种食品包装,使用后的铝塑复合软包装袋实际是一种混合废料,回收利用较为困难。处理的方法国外主要为焚烧回收热量。中国有焚烧取铝和粉碎加入填料制低档粗制品的方法,效果不太理想。这里介绍利用铝的导电性,制造抗静电功能材料的例子,其工艺过程如下:铝塑复合废料—清洗—粉碎—过筛—团粒— 铝粉-助剂—挤出—半成品—挤出—成品。将铝塑复合废料经清洗,粉碎过10日筛筛选,再进行团粒,该过程可采用北京塑料机械厂的团粒机。团粒工艺条件为喷水:95度水0。8升,加料时间:3min ;抽气时间5min 粉碎时间10min,每次处理15千克。经团粒的物料再用挤出机挤出,成半成品,将此半成品再添加入20%铝 粉,阻燃剂,相容剂及其他助剂,再经挤出选粒即可得制品,用作导电性材料。 3. PET薄膜,在塑料行业,PET主要用作薄膜和瓶,而薄膜可用作包装,装饰,录音带基或电容器绝缘,PET片也用作照相片基,PET也大量用于纤维,薄膜和纤维用PET的物性粘度较瓶用PET纸。因此回收利用也稍有差异。 PET薄膜和纤维生产工厂产生的下脚料可用来等待聚酯/环氧树脂粉末涂料,一般这些下脚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万,熔点260度以上,为组成单一的线型PET。将这样的下脚料在250至260度下用多元醇醇解,可得相对分子质量约2000至5000的低熔点齐聚聚酯。齐聚聚酯在200至220度加入二元酸酐和酯化剂缩聚,得酸值约3。05 mgKOH/g,软化点约为85至105度,玻璃化温度小于等于50度,的产物,此产物用来制聚酯/环氧树脂粉末涂料。 聚酯/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用聚酯配方 原料 用量 原料 用量 PET下脚料 723.6g 二元酸酐 0.98mol 二元醇 1.71mol 催化剂 0.1% PET工业废料也可用作粘合剂。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和富士照相软片公司用PET工业废料与甘油反应制成粘合剂,用于金属粘接。PET工业废料用已二酸或缩乙二醇改性,也可制得热熔胶,用于柔性材料,如布,皮革,纸,塑料,铝 等的粘接。 聚酯/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的性能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外观 平整,光滑,允许有轻微桔皮 光泽/% >85 细度/目 >180 柔韧性/mn 1 固化时间/(min/oc) 20/180 硬度 >2H 水平流动/[mm()] >25/180—5 耐潮(40 oc+-2 oc,RH95%+_3%)/d 21 耐酸浸25%H2SO4室温 90天涂膜完好 抗冲击强度/kN/cm 50 耐碱浸25%NaOH4室温 90天涂膜完好 附着力(级) 1—2 耐盐水浸10NaCL室温 90天涂膜完好 废旧PET薄膜,片或纤维加上丙二醇,苯乙烯,丙三醇,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对苯二酚及催化剂反应可制得不饱和聚酯,用来制造人造人理石。废旧PET薄膜的回收方法还可参考PET瓶的回收方法。 聚酯热熔胶的粘接性能 材料 粘接强度 材料 粘接强度 剪切强度/MPa 撕裂强度(N/25mm) 剪切强度/MPa 撕裂强度/(N/25mm) 棉布(平织) 3.07① 2.10① 涤纶 2.93① 112.0 PET膜 3.05① 撕断 皮革(打毛) 2.27② 100 铝箔 12.90④ 126 胶布(雨衣用) 2.83① ---- 8.83① 帆布(帐逢用) 7.60 73.0 铝箔 20.13 133 牛皮纸 1.93③ 12.2 马口铁 11.85 70.3 ① 材料断裂值,粘接部位未开裂②皮层脱落③纸层撕开④以板作试样的测试值 2. 瓶类的回收 瓶类有清凉饮料瓶,矿泉水瓶,液体食品瓶,化妆品瓶,等,所使用的材料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PET)等。通常矿泉水瓶用PVC或PET制造,碳酸饮料瓶用PET制造,清凉饮料瓶,液体食品瓶用PVC,PE制造,洗涤剂瓶,化妆品瓶,牛奶瓶,乳酸菌饮料大多用PE制造。 回收的各种瓶类一般先经人工分拣,然后再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回收,目前,已有不少技术和设备用于各种瓶类的回收再生 (1) PET瓶的回收,PET瓶大量用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目前大部分是由PET瓶和HDPE瓶底组成,瓶盖材料HDPE,商标为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采用EVA型粘接剂粘附于瓶身,聚酯瓶回收后再利用的途径有再生造粒。醇解和其他等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首先要将聚酯瓶与其他瓶分离,也需将聚酯瓶身与瓶底分离。 ① 分离:混合的加收瓶经传送带进入粉碎机粉碎,再经密度分离。 ② 再生造粒:再生造粒可用挤出机。经分离的PET碎料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粒料,为避免挤出时吸水使物性粘度下降,在挤出前应进行干燥。PET粒料的用途如下: a,重新制造PET瓶,再生粒料不能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场合,但可用于三层PET瓶的中间层,再制成碳酸饮料瓶。 b.纺丝制造纤维,再生PET料料可用来纺丝制成纤维,用作枕芯,褥子,睡袋,毡等。 c.玻纤增强材料,经玻纤增强的再生PET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力学强度,可用来制作汽车零部件,如耐热汽车车轮罩,其热畸变温度可达240度。变曲弹性模量9500MPa,弯曲强度214 MPa,冲击强度15kf/m2. d.共混改性,再生PET料料可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制得各种改性料,如与PE共混,可得到冲击性能改善的PET共混料,PE:PET为(10~50):(90~50):如再加入少量聚丙烯,共混物的尺寸稳定性可获明显改进。由于PE和PET的极性相差较大,所以,在共混时需进行相容处理,一般通过聚烯烃的接枝改性来改进相容性。 ③醇解,PET废料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醇解,再加入二元酸酐等缩聚,得酸值大于12的产物,经稀释,过滤,加入适量催化剂,可制得醇酸树脂漆。配方见下表。反应温度80~85度,反应4~5h PET废料醇解制涂料配方 物料 加入量/% 物料 加入量/% PET物料 25 N-羟甲基丙烯酰胺 2 二缩三乙二醇 23 非离子型乳化剂 0.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8 阴离子型乳化剂 1.1 乙酸乙烯 24 过硫酸盐引发剂 1.4~ a-甲基苯乙烯 7 水 130 甲基丙烯酸 1 另一个例子是在220~250oc下,将PET废料与多元醇反应,经溶剂化制得三维网状结构的绝缘漆,质量符合GB6109的要求③ 其他,PET瓶还可用来制增塑剂:对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OTP),其增塑效果类似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电性能,低温柔性方面稍优于DOP。废PET瓶也可用与废PET薄膜类似的方法制造成粘接剂和不饱和聚酯 (2) PVC瓶的加收,PVC的回收工序如下。 PVC瓶 清洗 分选 粉碎 细粉碎 再生品 先将PVC瓶用蒸汽和碱液清洗并除去商标,再用机械和人工进行分先,经分选后的PVC瓶进行二次粉碎,最后得细度500~1200μm的粉状再生品,纯度可达 (3) PE瓶的加收,用作瓶料的PE以HDPE为主,有奶制品瓶,食品瓶,化妆品瓶等,经分选,清洗后的HDPE回收瓶可经粉碎选料,用途如下: ① 用上着色可乐瓶底座 ② 用于管材共挤出中间芯层 ③ 填充滑石粉或玻纤制造花茶杯 或注塑制品。 ④ 与本纤维复合,用作人工木材,因为木纤维与HDPE相容性较差,所以,需加入适当偶联剂或用活化木纤维。 ⑤ 制造人工碎石,将HDPE瓶粉碎成细片或粒状,然后,在表面粘上纱,金属等制成的碎石状,然后再与混凝土或沥青混合用于土木建筑材料。 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有用可发生聚苯乙烯珠粒模塑成型。用于家用电器等包装或冷冻食品包装的泡沫塑料;也有少数方便面碗采用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注塑而成。这些塑料制品体积庞大,学杂费量大,其回收利用在中国受到特别重视。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主要途径有:减容后造粒,粉碎后用作各种填充材料,裂解制油或回收苯乙烯和其他。 (1) 减容后造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熔融挤出造粒制成再生粒料,但因此体积庞大,大便运输,通常在回收时先需减容。方法有机械法,溶剂法和加热法。 (2) 粉碎后用作填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经粉碎后可用作填料,制成各种制品。如①重新模塑成泡沫塑料制品 ② 混凝土复合板制品 ③ 石膏夹芯砖 ④ 用作沥青增强剂 ⑤ 用作土壤改性剂 (3) 裂解制油或回收苯乙烯,废聚苯乙烯发泡塑料裂解制油方法的装置如下 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预处理 热处理减容 催化裂解 精馏 苯乙烯 (4) 其他,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用于制造涂料和粘接剂等 ① 涂料,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粉碎后加入适当的溶剂可制成漆,工艺流程如下 填料,着色剂 PS,乙酸乙酯 反 研 过 研 过 产 乙醇,二丁酯,环 应 磨 滤 反应釜 磨 滤 品 氧树脂,丁腈胶 釜 ② 粘接剂,酯类和苯类的混合溶剂,加入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防沉淀剂,增塑剂,酚醛树脂及其他助剂,可制成用于水泥,钢铁,木器的涂料。 ③ 溴化制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采用二氯化铝作催化剂,使废聚苯乙烯与溴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制得溴化聚苯乙烯,含溴量可达60%至70%,用于PET,ABS,和尼龙等热塑性塑料的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价廉,阻燃效果和热稳定性好,用量5份(质量)即可有明显的阻燃效果。与三氧化二锑并用,有较好的阻燃协同效应。 4. 塑料鞋类的加收 塑料鞋类包括发泡,不发泡凉拖鞋,以及各种塑料鞋底,材料主要有PVC,PE,PE/EVA等。在进行加收再生利用前,首先要进行分选,一般以人工分拣为主,经分拣后的各种废旧鞋类再据材料种类进行再生,加以利用。 (1) PVC塑料鞋类的加收,PVC塑料鞋类的加收主要采用重新造粒的方法,将经分拣洗净的废旧PVC鞋料在双辊炼塑机上混炼,此时,据废料的具体来源,质量,加入各种精添加剂,经充分混炼后出片,切粒,经过滤挤出,制得再生粒料。 辅助添加剂的加入决定于废旧PVC鞋料的情况,如果是工厂的边角料,则无需加入添加剂,只要以一定比例与新料混合加入即可,连角料与新料的比例可达1比1 甚至更高,对于发泡PVC废料,混炼温度需适当提高,混炼时间也需延长,以驱除气泡。 对于质量较差的废旧PVC鞋料,则要补加各种添加剂,且要将各种杂质除去,方法是通过挤出过滤。确定增塑剂的添加量的公式为: b C1K1 C2K2 b X=A (A1 +A2 +…)×(1+ ) 100+b 100+ C1K1 100+ C2K2 100 A=A1+A2 + … 式中:X—— 再生配料中,需添加增塑剂的质量,kg A——再生配料中,废旧塑料总质量,kg A1 A2…——再生加工的某种废旧塑料的质量kg b——再生生料中,要求增塑剂的质量比,% C1 C2…——再生加工的某种废旧塑料的原配方中增塑剂的质量比,% K1 K2…——再生加工的某种废旧塑料的增塑剂的保留系数,通常根据经验来确定。 其他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等原则上也可利用上述公式的和经验来确定。 废旧PVC农膜,工膜常用来制鞋用PVC再生料,一般PVC薄膜中增塑剂的含量在42份左右,现介绍几个配料实便(利用工厂PVC泡沫塑料边角料的配比)。 配方① 工厂PVC泡沫鞋料边角料 10 kg 废旧PVC薄膜 25 kg 新料粉料 10 kg 新料粉料的配方如下:。 PVC(XO-4) 100(质量份) 二碱式性硫酸铅 DOP 35 二碱式性亚磷酸铅 DBP 60 中络黄浆 混合酯 25 氧化铁红浆 硬脂酸钡 3.5 炭黑浆 配方② 工厂PVC泡沫塑料的边角料 30 kg 新料粉料理 10 kg 废旧PVC薄膜 5 kg 新料粉料配方如下。 PVC(XO-4) 100(质量份) DOP 25 三碱式硫酸铅(粉料) DBP 30 硬脂酸钡 (2) PE,PE/EVA鞋料的回收,PE,PE/EVA鞋料通常是发泡制品。工厂边角料主要是粉碎后造粒。添加于新料中,社会上收集的废料主要可用于农具,栅栏等。 5. 聚氨酯的回收 聚氨酯种类繁杂,其制品有软,硬泡沫塑料,热塑性弹性和工业制品等,广泛用于汽车,家电,化工,日用等领域。回收利用可按共种类分别进行。 (1)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的回收,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可采用机械回收的方法。有①用粘合剂包覆,压塑再利用②低温回收作填料 (2)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的回收①用作玻纤增强RIM-PUR的填料。②与聚丙烯共混。废旧RIM-PUR粉碎料与PP共混凝土,可制得柔韧性的PP弹性体。方法有1,活化处理2,添加相容剂3,添加无机填料。③直接压塑回收RIM-PUR回收料经粉碎磨细后的粉料可直接压塑制得各种制品,而不需添加粘接剂。④部分热降解回收,将RIM-PUR废料在捏和机中加热至度捏造和,使材料中PU分子链部分断裂降解,材料由硬质变为软质塑性状态,此时再加入异氰酸酯使材料中降解的PU分子链交联,制得硬质材料,用于汽车工具箱等要求强度,硬度高等。 6. 酚醛塑料的回收 废旧酚醛塑料的主要用用填料添加于酚醛塑料中,添加有废旧酚醛塑料的材料整体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无缺口冲击强度,即使添加量仅5%,无缺口冲击强度甚至可降低35%,添加的废旧酚醛塑料的颗粒在大对性能有影响,通常小颗料废旧酚醛塑料能提高材料性。添加废旧醛塑料的材料缺口冲击强度有所提高,弯曲性能,介电强度,吸水性和热畸变温度基本维持不变. 废旧酚醛塑料回收料对酚醛塑料性能的影响材料组成 弯曲强度/MPa 拉伸强度/MPa 缺口冲击强度/(J/M2) 无缺口冲击强度/(J/M2) 热变形温度度/oC 酚醛树脂 752 3154 115 酚醛树脂+5%大料径回收料 74.0 904 1955 110 酚醛树指+5%中粒径回收料 1135 2039 107 酚醛树指+5%小粒径回收料 37 967 2376 109 酚醛树脂+10%中粒径回收料 80.5 —— 736 2039 107 酚醛树脂+15%中粒径回收料 78.8 —— 820 2018 111 酚醛树脂+20%中粒径回收料 77.0 —— 749 1998 109 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一、定义 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它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 聚合物的降解是指因化学和物理因素引起的聚合的大分子锭断裂的过程。聚合物曝露于氧,水,热光,射线,化学品,污染物质,机械力。昆虫等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环境条件下的大分子链断裂的降解过程被称为环境降解。降解使聚合物分子量下降,聚合物材料物性降低,直到聚合物材料丧失可使用性,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聚合物材料的老化降解。 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两者暴露于环境条件下都会降解,但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聚合物,尤其是合成聚合物的降解敏感性大不相同,因而,各种聚合物的可解性也各不相同,例如,聚丙烯在光氧环境条件下易于降解,而聚苯乙烯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难于降解,聚乙烯醇在某些微生物存在的环境条件下较易于降解,而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在同样环境条件下难于降解。 环境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生物降解,光降解和化学降解,而且,这三种主要降解过程相互间具有增效,协同和连贯作用。例如,光降解与氧化物降解常同时进行并互相促进;生物降解更易发生在光降解过程之后。 聚合物的老化降解和聚合物的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聚合物的老化降解缩短塑料的使用寿命。为此,自塑料问世以来,科学家就致力于对这类材料的防老化,即稳定化的研究,以制得高稳定性的聚合物材料,而目前各国的科学家也正利用聚合物的老化降解行为竞相开发环境降解塑料。 二、分类 环境降解塑料是一类新型的塑料品种 国外开发可环境降解的塑料始于70年代,当时主要开发光降解塑料,目的在于解决塑料废弃物,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至80年代,开发研究转向以生物降解塑料为主,而且,也出现了不用石油而用可再生资源,如植物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甲壳质等为原料生产的生物降 解塑料。另外,也开发了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 一类早已临床应用的能为生体降解的医用塑料,如聚乳酸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希望能用它来解决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对于这类塑料是否归类为环境降解塑料尚有不同见解,日本降解塑料研究会的意见认为不能归入环境降解塑料。但从降解塑料是一类新型塑料的角度考虑,应也可包括生体降解塑料,并不妨将将降解塑料从用途分类,分为环境(自然)降解塑料和生体(环境)降解塑料。后者已在医学上用于手术缝合线,人造骨骼等。 中国降解塑料的开发研究基本与世界同步。但是,中国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始于农用地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膜的消费量占世界第一位,为解决累积在农田的残留地膜对植物根系发育造成的危害而影响作物产量,以及残膜对农机机耕操作的妨碍问题,70年代即开始了光降解塑料地膜的研制,1990年前后,出现了淀粉填充于通用塑料的生物降解塑料,同时,在光降解塑料的基础上,开发同时填充淀粉的兼具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地膜。目前各类降解地膜正在发展中,尚处于应用示范推广阶段。近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此,也正在积极开发用于包装,主要是一次性包装的降解塑料制品,如垃圾袋,购物袋,餐盒等。 三、用途 降解塑料的用途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原来使用普通塑料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使用或消费后的塑料制品难于收集回对环境造成危害,如农用地膜和一次性塑料包装,二是以塑料代替其他材料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使用降解塑料可带来方便,如高尔夫球场用球钉,热带雨林造林用苗木固定材料。具体应用领域如下: 1. 农林渔业,地膜,保水材料,育苗钵,苗床,绳网,农药和农肥缓释材料。 2. 包装业,购物袋,垃圾袋,堆肥袋,一次性餐盒,方便面碗,缓冲包装材料 3. 日用杂货,一次性餐具(刀,叉,筷子)玩具,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餐布。 4. 体育用品,高尔夫球场球钉和球座 5. 卫生用品,妇女卫生用品,婴儿尿布,医用褥垫,一次性胡刀。 6. 医药用材,绷带,夹子,棉签用小棒,手套,药物缓释材料,以及手术缝合线和骨折固定材料。 选自中国塑料行业网

蒸汽洗车,是汽车清洗美容馆护理服务。高压蒸汽既可消毒,又可除污,有独特的热分解功能,能迅速的化解泥沙和污渍的粘黏性质,让其脱离附沾的汽车表面达到清洗的目的。

蒸汽有很强的热降解物理特性,当对车体表面喷射时,在热降解的同时,蒸汽喷射出来的低温蒸汽压力冲击波等于行车速度时的90-100公里时速,使沾粘在车漆表面的污染物体一扫而光,然后才进行抹擦,所以对车漆根本没有伤害,加上中性蒸汽清洗蜡水会在车漆表面迅速凝固,形成蜡膜保护漆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蒸汽洗车。蒸汽有很强的热降解物理特性,当对车体表面喷射时,在热降解的同时,蒸汽喷射出来的低温蒸汽压力冲击波等于行车速度时的90-100公里时速,使沾粘在车漆表面的污染物体一扫而光,然后才进行抹擦,所以对车漆根本没有伤害,加上中性蒸汽清洗蜡水会在车漆表面迅速凝固,形成蜡膜保护漆面。 蒸汽洗车,是汽车清洗美容馆护理服务。高压蒸汽既可消毒,又可除污,有独特的热分解功能,能迅速的化解泥沙和污渍的粘黏性质,让其脱离附沾的汽车表面达到清洗的目的。

至于蒸汽洗车的特点我也来顺便一提,采用低温蒸汽,对车漆无伤害。耗水量低,较之传统洗车节省90%水量。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低温蒸汽避免了北方冬季洗车易结冰的问题。低温蒸汽更柔和,避免高压水冲击沙粒对漆面的损害。 蒸汽洗车机的清洗效果与压力与很大的关系,一半六个压以上就能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国内蒸汽洗车机分为锅炉式蒸汽洗车机和即热式蒸汽洗车机两大种类,推荐用第二代的即热式蒸汽洗车机。第二代蒸汽洗车机采用“瞬时汽化”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小型水泵的作用下,微量的水流经加热管,在流动过程中吸收热量气化变为蒸汽,蒸汽洗车机所产生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可以从事汽车清洗和汽车蒸汽养护服务,蒸汽洗车是对车表和污渍进行分离的环境亲和型的洗车方式。

蒸汽洗车的好处是,是近些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贵族式的蒸汽美容高级护理服务。高压蒸汽既可消毒,又可除污,有独特的热分解功能,能迅速的化解泥沙和污渍的粘黏性质,让其脱离附沾的汽车表面达到清洗的目的。蒸汽洗车的不好的地方是:蒸汽洗车需要小型的高压容器(锅炉)产汽其内置,电热管接触水,易损坏,水带电,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蒸汽洗车机是一种超低水排放量的新型洗车机,靠喷枪喷出的高压水蒸汽清洗整个车身及内室、轮胎、车底,基本原理为"高压高温热分解"解决方案。

首先,采用低温蒸汽40度左右,对车漆无伤害。这是个十足的幌子,特别是东北地区,温度在零下,车漆和40度温度的蒸汽接触,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长期洗车,因为温度落差过大(近40度的温度落差)),会使车漆变脆、变薄,加快车漆老化。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就像冬天的户外,车玻璃上结冰后,你会直接用热水倒上去去冰吗?最好的办法是用冷水浇玻璃,再慢慢去掉冰块。耗水量低,较之传统洗车节省90%水量。完全打湿车身,传统高压水枪可能耗水多,但咱只所需时间少,别看蒸汽洗车耗水少,但打湿一片区域的时间要比高压水枪要多的多。耗水少,就变成擦车,而不是洗车了。并且喷出的蒸汽呈烟雾状,如果水中加了水蜡等东西,很容易被洗车作业人员吸入身体,危害洗车工人的健康!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普遍的水变成蒸汽,物理常识告诉我们,要源源不断地有蒸汽产生,至少有个加热装置,还要有个加压装置,耗费的电是普通高压水枪的数倍!低温蒸汽避免了北方冬季洗车易结冰的问题。北方冬季一般不在户外洗车,并且洗车频次也少,40度温度的蒸汽,如果天气冷的话,过个1分钟左右也要结冰了,因此是伪优点。低温蒸汽更柔和,避免高压水冲击沙粒对漆面的损害。如果蒸汽洗车水压压力不够,未能将砂砾冲掉,则毛巾粘着沙粒擦车,会对车身漆面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蒸汽洗车并不会对车身有伤害。高压用于清除附着在表面的污渍,高温(50度---100度)用于提高污渍“分子”的活跃性便于高压冲除。避免了用力擦拭车身引起的车身划痕和物品表面保护层的破坏。对汽车的漆面和橡胶件不会产生伤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印刷机蒸汽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论文

w历史将四大发明赋予了中国人,从而奠定千年文明古国。历史将蒸气机的发明赋予了西方,西方文明从此在百多年间世界领先.而事实上,蒸汽机的发明凝洁着西方众多发明家的辛勤和智慧……巴本的原始蒸汽机。进入17世纪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的科学家们开始了蒸汽的研究.一些蒸汽引 动装置相继产生.到17世纪末期,一位名叫巴本的法国技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始的蒸汽机。巴本的蒸汽机具备汽缸和活塞。其工作原理足:通过往汽缸中注水井加热,当水被烧开后,水蒸汽把活塞推动上去,等活塞推到汽缸的顶部就熄火。然后.再 使缸内的蒸汽冷却,大气压力使把活塞推下来。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加热、冷却来实现活塞的上下推动。巴本的蒸汽机虽然很原始,但就其具备汽缸和活塞来说,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然, 这种蒸汽机还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因而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纽科门的实用蒸汽机。纽科门是英国的一位金属器具商人。他十分热知矿山的情况,深知欧洲大批的矿主们因无法把矿井的积水抽出来而感到非常苦恼.他决心用蒸汽机来解决这个问题。纽科门花了1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712年制出了新的蒸汽机。 纽科门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蒸汽机除汽缸和活塞外,还配有1个锅炉。汽缸中没有 阀门,当阀门打开时.让从锅炉中来的蒸汽在活塞下充满汽缸,蒸汽推动活塞向卜运行, 当活塞到达顶点时,关闭蒸汽阀门,另—个阀门打开,向汽缸外壁喷射冷水.冷水使蒸汽 冷凝并在汽缸内造成真空,活塞上端受大气压力将活塞下推.空气推动活塞产生的压力达到每平方厘米1千克,碗口大的活塞产生的力量比一匹马的力量还要大.这种周而复始的活塞上下推动形成了动力冲程.人类终于找到了能替自己干活的机器.纽科门通过这种动力和配套的泵阀,实现了将矿井里的水抽了出来的目地.但是.这种蒸汽机一会儿足蒸汽进入汽缸,一会儿是冷水冷却,热效率很低.尽管如此,它还是能抽汲出46米深入的矿井积水-因此,这种蒸汽机广泛地被矿井所采用.这种机器l715年在德国、1717年在俄国、1722年在伯也纳、1725年在法国、1727年在瑞典被相继采用.纽科门创造的功绩是成功地利用了活塞的动力他的蒸汽机在实际生产中。瓦特对蒸汽机的两次改进。纽科门发明的蒸汽机在被投入使用60多年后,一个英国青 年人开始了对蒸气机的重要改进。这个青年人就是瓦特.瓦特就读于英国格拉斯哥的一所大学.当时瓦特接受了学校派给的修理一台纽科门蒸汽机的任务.修理期间瓦特发现这 种蒸汽机有许多缺点,他立刻就着手对蒸汽机进行改造.完成于1775年的第一次改进。 瓦特首先针对纽科门蒸汽机缸体冷热频繁转换,耗费热能问题进行改造.瓦特设想把加热、冷却两个任务,分别由两个容器来承当完成,就能够使做功的汽缸始终保持高热状态.当然,这还需要另外再添增一个冷凝器。其工作原理是: 首先,打开锅炉蒸气阀门,使蒸气进入汽缸,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当蒸汽推动活塞到汽缸顶部的时候,关闭蒸汽阀门, 与 此同时,打开冷凝器与汽缸连接的阀门,使汽缸内的蒸汽压力突然消失,并冷凝形成汽缸内真空.空气压力会使活塞再向下运动。因此,只要交替开闭这两个阀门,活塞就会快速上下运动。经过瓦特此次改造的蒸汽机其热效率提高了3倍,耗煤量节约了1/4。1769年,瓦特为自己的新技术获得了专利,并于1775年制睦出了“瓦特蒸气机”。成于1784年的二次瓦特在第一次改进完成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改进.这次改进主要解决了两个问堰:第一、针对以往的活塞只能作上、下直线运动的缺点进行改进。瓦特采用一个连杆带动曲轴的结构,使活塞的直线动能转变为圆周旋转动能.第二、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蒸汽的流量,使机器的运行速度保持恒定。再不用靠人打去调节阀门.瓦特的此次改进于1784年完成,由于这次改进使蒸汽机得以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又由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使后来的人们就认为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明的时间也被认定为1775年或是1784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瓦特的蒸汽机点燃了“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很快就在美、法、饿、德等国的工业生 产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机,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突飞猛进.正如马克思所说,蒸汽机的发明,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从1786年开始至1800年的短短4年间,世界各国相继制造出蒸汽织布机、蒸汽机驱动的帆船、蒸汽动力钢轨机及蒸汽机车。时间对照 从纽科门于1712年制造出第一台用于生产实际的蒸汽机,到瓦特于1784年完成对蒸汽机的第二次改造,历时72年.在这72年间,远在东方的中国,正值清朝初期的康熙 (1661—1721年)、雍正(1722—1734)、乾隆(1735—1793)三代帝王时期,也就是史称的“康乾盛世”。至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世界第一,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增长, 正可谓一个东方大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出,中国对当时世界上发生那场工业革命茫然无知,毫无应对。既没有参与其中.又没有分享技术成果,至使从此之后的百年之间,中国的科技逐渐走向没落.终于有一天,手握先进生产工具的西方列强,依靠其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将屈辱和掠夺强加到了中国人民头上。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随着世界以及我国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焊接已经作为一门基础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并且焊接的水平也逐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焊接工艺方法的不断涌现,专业焊接的设备更新更是日新月异。焊接以高效、节能、优质及其工艺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为特征。文章就焊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焊接 发展 趋势

焊接是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用焊接材料(焊条或焊丝)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待焊接的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操作方法。焊接作为制造业中传统的基础工艺和技术,虽然应用到工业中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短短几十年间,焊接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桥梁、高层建筑、造船以及海洋钻探等许多重要的工业领域,并且为促进工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焊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技术和材料科学的重要专业学科。焊接随着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发展的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连接简单的构件以及制造毛坯是最初的焊接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焊接已经成为制造行业中一项不可代替的基础工艺以及生产精确尺寸制成品的生产手段。目前,焊接最需要的就是有效的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第一提高焊接熔敷率,焊条电弧焊中的铁粉焊条、重力焊条、躺焊条等工艺以及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第二减少坡口断面及熔敷金属量,其中窄间隙焊接效果最显著。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型式,所需熔敷金属量会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关键是保证两侧熔透和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如果能够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焊接方法的先进性会得到更高的评价:提高熔敷速度、减少生产周期、提高过程控制水平、减少返修率、减少接头准备时间、避免焊工在有害区域工作、减小焊缝尺寸、减少焊后操作、改进操作系数、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简化设备设置。高效快速优质焊接方法将成为主力军。

2 焊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国外焊接发展速度快,国内焊接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发达国家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率水平,由1996年的增加到2008年的70-80%以上,目前焊接与现代制造技术、焊接科学与工程、焊接自动化与焊接机器人不断融合,焊接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焊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以提高焊接质量稳定性,推进焊接自动化进程,学习、吸收、借鉴、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应加强现有工艺的学习和提高。但是我国目前的工艺大多数都为手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焊接的自动化率还不到30%,相对而言,焊接生产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水平非常低,但是如果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自动化技术进行嫁接改造,往往可以实现一定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在各个行业推广气体保护焊来取代传统的手工电弧焊,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我国在焊接生产自动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研究和开发焊接生产线以及柔性制造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焊接过程自动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基础,并已渗透到焊接各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焊接过程自动化已成为焊接的生长点之一。焊接过程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焊接自动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开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3 热源的研究和开发

热源是可提供热能以实现基本的焊接过程的能源,热源是运动的。在焊接过程中,热源以点、线、面等的传热方式来传导热能。焊接热源具有如下特点:能量密度高度集中、快速实现焊接过程、保证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当前,焊接热源已十分丰厚,如电弧焊、化学热、电阻热、高频感应热、摩擦热、电子束、等离子焰、激光束等。焊接热源的研讨与开拓始终在延续,焊接新热源的开发将推动焊接工艺的发展,促进新的焊接方法的产生。每出现一种新热源,就伴随一批新的焊接方法出现。焊接工艺已成功地利用各种热源形成相应的焊接方法。今后的发展将从改善现有热源使它更为有用、便利、经济合用和开发新的更有效的热源两方面着手。改善现有热源,提高效率方面,如扩大激光器的能量、有效利用电子束能量、改善焊机性能、提高能量利用率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开拓更好、更有用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取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参加激光束等。

4 节能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首要考虑的问题,焊接行业也不例外。焊接产业发展节能、环保的焊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高效焊接工艺的应用,对提高焊接效率,节约能源消耗意义很大。为了顺应节约环保的要求,手弧焊机以及普通的晶闸管焊机正在逐步被高效节能并能够自动调节参数的智能型的逆变焊接取代,同时为了适应当今淡化操作技能的趋势,焊接的操作也逐渐趋向智能化、简单化。像这样节能环保高效技术在焊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5 新材料,新技术发展

材料作为21世纪的支柱已显示出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即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变化;从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变化,从结构材料向功能材料变化,从多维材料向低维材料变化;从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变化,新材料连接必然要对焊接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材料的出现成为焊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许多新材料,如耐热合金,钛合金,陶瓷等的连接都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异种材料之间的连接,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固态连接的优越性日益显现,扩散焊与磨擦焊已成为焊接界的热点,比如金属与陶瓷已经能够进行扩散连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固态连接是21世纪将有重大发展的连接技术。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不断前进,焊接新技术更迅速地投入使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任何一个重要的新技术、新方法(如STT、CMT、Cold Arc等),无不与焊接工艺相关。这说明逆变焊机产品的技术竞争焦点已经开始从电源技术、控制技术转移到焊接工艺性能方面。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逐渐取代手工电弧焊将成为焊接的主流、逆变焊机、智能机器人、振动焊接、激光复合焊和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LSND焊接法等,这些节能环保高效技术广泛应用于焊接中。

6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想要很好的完成焊接工作,得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焊工个人业务熟悉、工件准备和焊接设备的准备等。因此人们也逐渐重视起了焊接设备(电焊机)的放置车间即准备车间的改造。提高准备车间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是当前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如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焊接工艺装备,是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将数控技术配以各类焊接机械设备,以提高其柔性化水平;焊接机器人与专家系统的结合,实现自动路径规划、自动校正轨迹、自动控制熔深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数字化控制:把“粗活”做成“细活、快活”。

焊接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很多学科最新发展的影响和引导,在新材料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出现了数十种焊接的新工艺,并且使得焊接工艺正从手工焊向自动焊以及智能化过渡。焊接进步的需求是在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这显著地促进了高效材料和设备的开发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规模生产和专业化生产开创新局面,高效快速优质焊接方法成为主力军,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传统焊接过程中使用更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焊接新方法和先进材料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焊接的水平,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外专家认为,焊接作为一种精确、可靠、低成本并且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到2020年仍旧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我们广大焊接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务必树立知难而上的决心。抓住机遇,为我国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浅析中国焊接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

[2]郭新军.中国焊接的发展趋势[J].才智,2010(31).

[3]陈字刚.现代焊接的应用与发展[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4]郑国禹.机器人焊接在薄壁钢质特种车辆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史耀武.焊接在现代制造业及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上)[J].钢结构,2005年05期.

[6]程久欢,陈俐,于有生.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J].焊接,2004年01期.

1焊接自动化技术及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概述

焊接自动化技术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重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技术的改进,焊接技术也迎来了优化的时机。经过多项测试和试验,发现焊接自动化技术更加符合需求,并且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积极成果。从概念上来讲,焊接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计算机,预先设定好各种焊接的参数,以此来实现焊接工序的自动化。由此可见,利用焊接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多项工作的进步。例如,加入计算机后,焊接参数的确立会更加准确,进而促进焊接的精度和效果提升,对工业生产而言,会得到更加优异的产品。另一方面,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主要指的是,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全程,两种设备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而言,锅炉主要是利用燃料或者是其他的能源,将水加热,使其成为热水或者是蒸汽的设备,倘若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便称之为压力容器。

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膜式壁焊机

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也表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水平也获得提升。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叫做膜式壁焊机。该设备主要有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两种工艺。在起初的阶段,我国由于技术不纯熟,因此依赖于进口。后续的研究成功后,便开始应用自己生产的设备。从现有的应用来看,哈尔滨锅炉厂、东方锅炉厂等,主要是运用膜式壁焊机中的气体保护焊;而上海锅炉厂、武汉锅炉厂等主要运用埋弧焊工艺。气体保护焊属于比较简单的焊接自动化工艺,现有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大,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因此北方运用较多。埋弧焊属于高端一些的焊接自动化技术,同时效率较高,但由于在自动化方面融入的元素不是很多,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工操作,日后的提升空间较大。

直管接长焊机

锅炉压力容器所要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仅仅凭借膜式壁焊机,并不能长久的满足要求。为此,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制定了全新的焊接自动化技术——直管接长焊机。该焊机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日常焊接中的较多工作,即便是应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焊接,也没有表现出较多的问题,总体上的满意度较高。比如说武汉锅炉厂就与美国的阿尔斯通展开了合作,引进了管子预处理线,该线包括管子定长切断、管端数控倒角机、管端内外磨光机、管内清理机等先进的设备和装置,采用了PLC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所有的设备当中,管端数控倒角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这一设备利用旋转及轴向进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管子的规格及要求编制相应的切削程序,快速、标准、优质的切割出各种坡口。由此可见,直管接长焊接的功能性较多,日后可以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推广应用。

马鞍形焊机

锅炉压力容器在现阶段的应用中,常常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要求而设定的,为此,仅凭上述的两项技术,依然没有完全的满足需求。经过探究,技术人员还研制出了一种名为马鞍形焊机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应对较多的特殊形状或者是特殊功能的锅炉压力容器。第一,该焊接技术,利用数控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保证设备的形状和具体功能不会发生偏差。第二,主管与焊枪的同步运用,使得焊接的效率和质量稳步提升,并且有效的解决了两直径相近的相关结构焊接质量问题,总体上的焊接效果比较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将上述的三种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并深入研究,健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式,创造更多的效益。

3结语

本文对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焊接自动化技术变得更加多元化,且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专属服务领域,告别了过去的恶性循环,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对锅炉压力容器与焊接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创新焊接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满足社会的更多需求。

浅论国外机械技术与中国机械技术 ①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机器以及枪炮等都是机械。 ②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不是辩证的:工作方法太~。 机械(英文:machine),源自于希腊语之mechine及拉丁文mecina,原指“巧妙的设计”,作为一般性的机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工具。现代中文之“机械”一词为机构为英语之(mechanism)和机器(machine)的总称。 Machine: A machine is a piece of equipment which uses electricity or an engine in order to do a particular kind of work. Mechanism: In a machine or piece of equipment, a mechanism is a part, often consisting of a set of smaller parts, which performs a particular function. 机构的特征有: 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 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器具备机构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第三个特征即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机构和机器的定义来源于机械工程学,属于现代机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机械的现代概念多源自日语之“机械”一词,日本的机械工程学对机械概念做如下定义(即符合下面三个特征称为机械machine): 机械是物体的组合,假定力加到其各个部分也难以变形。 这些物体必须实现相互的、单一的、规定的运动。 把施加的能量转变为最有用的形式,或转变为有效的机械功。 (<<新华词典>>的解释):一切具有确定的运动系统的机器和机构的总称。如机床·拖拉机等;呆板;不灵活。 1。通常的解释: 机械是简单的装置,它能够将能量、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它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创造出新的物件.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有数不清的不同种类的机械在为我们工作。 机械的日常的理解是机械装置,也就是各种机器与器械。 2。重要性的解释: 从机械专业的角度来说:机械具有相当重要的基础地位。 机械是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即人、资金、能量、材料和机械)之一。 在马克思说到工业社会时候,说工业社会,尤其是大工业社会,即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时代。 无论从生活中接触的各种物理的装置,如电灯 电话 电视机 冰箱 电梯等等都包含有机器的成分,或者包含在广义的机械之中,而从生产中来看,各种机床,自动化装备,飞机,轮船,神五,神六等等,都缺不了机械。 更不用说化工厂,电厂等。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机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础。如果有人要说农业也是基础的话,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的社会来说,机械做为整个工业和工程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也是社会一根大柱子。 任何现代产业和工程领域都需要应用机械,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机械了,如汽车、自行车、钟表、照相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吸尘器,等等。 3。英语的解释:machine machine tool mechanical cad/cam/cae/capp/cims 4.相关的词汇: 机械工业 机器 机构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作母机 优化设计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 机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反求工程 5。机械设计手册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机械工程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是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即人、资金、能量、材料和机械)之一。任何现代产业和工程领域都需要应用机械,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机械了,如汽车、自行车、钟表、照相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吸尘器,等等。 机械工程就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都要求机械工程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所必需的机械。某些机械的发明和完善,又会导致新的工程技术和新的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例如大型动力机械的制造成功,促成了电力系统的建立;机车的发明导致了铁路工程和铁路事业的兴起;内燃机、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等的发明和进步,以及飞机和航天器的研制成功导致了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起;高压设备的发展导致了许多新型合成化学工程的成功等等。 机械工程就是在各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的压力下获得发展动力,同时又从各个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机械工程的内容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 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热力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机械工程分类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另外,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主要是铜、铁)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 机械加工包括锻造、锻压、钣金工、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和机床、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发展,保证了各产业发展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的供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进展,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的形成,如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出现。在机械工程中,互换性最早体现在莫茨利于1797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同时期,美国工程师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美国生产方法”。 20世纪初期,福特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技术加上泰勒在19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汽车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高度。 20世纪中、后期,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减少对手工技艺的依赖;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等,发展柔性加工系统,使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到近于大量生产的水平;研究和改进难加工的新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术。 18世纪以前,机械匠师全凭经验、直觉和手艺进行机械制作,与科学几乎不发生联系。到18~19世纪,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下,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士开始注意生产,而直接进行生产的匠师则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取得很大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围绕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动力机械最先与当时的先进科学相结合。蒸汽机的发明人萨弗里、瓦特,应用了物理学家帕潘和布莱克的理论;在蒸汽机实践的基础上,物理学家卡诺、兰金和开尔文建立起一门新的科学——热力学。内燃机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罗沙在1862年创立的;1876年奥托应用罗沙的理论,彻底改进了他原来创造的粗陋笨重、噪声大、热效率低的内燃机而奠定了内燃机的地位。其他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都在理论指导下得到发展,而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在被中香炉中应用了能永保水平位置的十字转架等机件。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方有理论阐述。 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和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机构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迟至19世纪初才首次列入高等工程学院(巴黎的工艺学院)的课程。通过理论研究,人们方能精确地分析各种机构,包括复杂的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并进而能按需要综合出新的机构。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随机而不可预见;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可能存有各种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的偏差,等等。 与以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决。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为保证安全,都偏于保守,结果制成的机械笨重而庞大,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从18世纪起,新理论的不断诞生,以及数学方法的发展,使设计计算的精确度不断的提高。进入20世纪,出现各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测出模型和实物上各部位的应力。 20世纪后半叶,有限元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机械及其零件、构件进行力、力矩、应力等的分析和计算成为可能。对于掌握有充分的实践或实验资料的机械或其元件,已经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学地进行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的发展展望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 机械的种类 1)化工机械 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主办。是由化工生产、动力企业以及为化工生产提供机械动力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科研、设计、制造与维修、教育等单位或个人自愿结成的专业性社会。 2)石油机械 3)制药机械 4)医疗机械 5)环保机械 6)农业机械 7)木工机械 8)物流设备 9)建材机械 10)工程机械 11)造纸机械 12)印刷机械 13)包装机械 14)食品机械 15)粮油加工机械 16)金属加工机械 17)缝纫/服装机械 18)模具机械 19)高空作业机械 20)升降机械 21)起重机械 22)流体机械 [编辑本段]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一、 总则: 1.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2.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机械设备管理的台帐档案 1.项目经理部设备员负责所在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建档设帐,其中《机械设备登记卡》、《施工设备组织计划》、《施工设备维修计划》、《施工设备购置申请表》、《施工设备报废申请表》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报生产科备案。 2.机械设备台帐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备的名称、类别、数量、统一编号; (2)设备的购习买日期: (3)产品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5)操作人员当班记录,维修、保养、自检记录; (6)《大、中型设备安装、拆卸方案》,《施工设备验收单》及《安装验收报告》; (7)各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明材料。 (8)《机械设备登记卡》、《施工设备购置申请表》、《施工设备报废申请表》、《机械设备检查评定表》、《施工设备验收单》、《设备运转当班记录》、《施工设备配置计划》、《施工设备检修计划》、《设备维修记录》、《早期购置之不理机械设备技术档案补办表》、《租赁合同》、〈自制简易设备技术评定表〉。 凡设备技术资料[(2)、(3)、(4)]丢失或不全,由生产科组织对设备状况进行鉴定、评定,填写《早期购置机械设备技术档案补办表》,作为设备技术档案存档。 三、机械设备标识 1.设备标识应制作统一的标识牌,分为“大、中型施工设备”、“小型施工设备”及“施工机具”三类。 2.标识牌应按要求填写。项目经理部设备员应将由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组织的每三个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的检查结果填入设备标识牌的“检验状态”一栏中,检查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停用”,同时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将检查情况填入《机械设备检查评定表》中。 3.标识牌应固定在设备较明显的部位。 四、机械设备的组织 1.凡属新开工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先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施工设备组织计划》,并报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审批、备案。 2.项目经理部设备来源可分为“新购、调配、自有、租赁”。 3.项目经理部需购置新的大、中型设备时,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配合项目经理部设备员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报项目经理部审批。项目经理部需购置小型施工设备可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自行购置。 4.凡由项目经理部自行制作、改制的设备均要由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组织进行评定审,评定合格才可投入使用,并由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填写《自制简易设备技术评定表》。 五、机械设备租赁 1.项目经理部租赁大、中型设备时,要签订《租赁合同》;并将《租赁合同》复印一份报生产科备案。 2.租赁设备进场使用前,由生产科施工设备监督员组织对其性能进行评定、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安装使用,并将验收结果填入《施工设备验收单》中。 3.租赁设备的管理应纳入项目经理部设备的统一管理中。 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即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生产科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检察工作。 2.各项目经理部应聘任设备员,该设备员应具备机械设备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设备管理经验。 3.机械设备使用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 4.机械设备使用的工作人员应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设备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 5.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茶运转。 6.所有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7.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及《设备维修记录》。各项目经理部的设备员应经常检查《设备运转当班记录》的填写情况,并做好收集归档工作。 七、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 1.施工设备的保养由项目经理部设备员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按各类《机械设备保养规程》进行,并由操作人和设备员分别填入《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和《设备维修记录》中。 2.《施工设备检修计划》由项目经理设备员部根据《各类机械设备保养规程》编制,并报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审核、备案。 3.施工设备的检修,由工地结合实际情况,按《施工设备检修计划》进行,日常维修工作由设备员组织进行,所有维修工作,设备员均要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八、设备的安装、拆卸、运输 1.小型施工设备的安装、拆卸、运输,由项目经理部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标明行;项目经理部设备员应做好相应记录。 2.大、中型设备进场后由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安装、使用,并由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将验收结果填入《施工设备验收单》中。 3.大、中型施工设备、工程设备的安装、拆卸工作应由专业队伍来完成,并事先由选定的专业队伍制定安装、拆卸方案,报生产科设备技术负责人审批。若拆装工作由非本公司队伍来承担,应先由生产科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承担拆装工作。 4.大、中型施工设备的运输,按《物资搬运操作规程》执行。 5.大、中型施工设备、工程设备安装完毕后,应由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组织,按有关标准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并由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填写相应的《安装验收记录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九、机械设备的停用管理 1.中途停工的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做好保护工作,小型设备应清洁、维修好进仓;大型设备应定期(一般一个月一次)做维护保养工作。 2.工程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尽快组织进仓,进仓后根据设备状况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3.因工程停工停止使用半年以上的大型机械设备,恢复使用之前应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试验。 十、机械设备的报废批准。 1.机械设备凡是属下列情况之一,应予报废: (1)主要机构部件已严重损坏,即使修理,其工作能力仍然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 (2)修理费用过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3)因意外灾害或事故,机械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已无法修复的; (4)技术性能落、能耗高、没有改造价值的; (5)国家规定淘汰机型或超过使用年限,且无配件来源的。 2.应予报废的机械设备,项目经理部应填写《机械设备报废申请表》,送生产科施工设备技术监督员审查、备案。大、中机械设备要送主管生产副经理审批。 3.报废了的机械设备不得再投入使用。 机械工程与人类生存环境 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起破坏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未来,机械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耗费,发展纯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重要任务。 机械工程专业化和综合化 19世纪下半叶,机械工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分解趋势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最高峰。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一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出现、材料与半成品的供应及价格变化等)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机械工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长途不方便,只能蒸汽火车,而且转化率太低了

汽轮机蒸汽毕业论文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1 汽轮机'>300MW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 洛阳首阳山电厂二期2x汽轮机'>300MW汽轮机为日立公司TCDF-33.5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于1995年12月和1996年3月投产。汽轮机调节系统为数字电液调节(D—EHG),采用低压汽轮机油电液调节。执行机构的设置为1个高压油动机带动4个高压调速汽门,2个中压油动机带动2个中压调速汽门。每个油动机由一个电液伺服阀控制,1台汽轮机的3个油动机(CV、左右侧ICV)的电液伺服阀均为日本制造的Abex415型电液伺服阀。控制油和润滑油均采用同一油源即主油箱内的N32号防锈汽轮机油,在控制油路上安装一精密滤网(精度为51μm)。1.2 存在问题 首阳LU电厂3、4号机组从1995年试运开始,机组启动冲转过程中经常出现油动机突然不动的现象,经检查控制系统正常,信号传输正常,均为伺服阀故障所致,伺服阀更换后调节系统恢复正常。机组在带负荷稳定运行和中压调节门活动试验日寸,也出现油动机不动的情况及油动机全开或全关的现象, 检查均为伺服阀故障。 伺服阀出现故障必须进行更换,而这种调节系统设计形式伺服阀无法隔离,只能被迫停机更换。首阳山电厂3、4号机组由于伺服阀原因造成的停机:2000年分别为8次、5次,2001年分别为1次、2次;截止到2002年6月仅3号机组由于伺服阀原因造成的停机就达4次。对拆下来的故障伺服阀进行检查,发现其内部滤芯堵塞、喷嘴堵塞、滑阀卡涩。伺服阀内部滤芯堵塞引起伺服阀前置级控制压力过低,不能控制伺眼阀的第2级滑阀运动,致使油动机拒动(对控制信号不响应);喷嘴堵塞油动机关闭;伺服阀卡涩,使油动机保持在全开或全关位置。油质污染是造成上述故障的主要原因,油质污染造成伺阀卡涩的故障占伺服阀故障的85%[1]。1.3 油质状况及防止伺服阀卡涩的措施 由于3、4号机组试运时就经常发生伺服阀卡涩,移交生产后首阳山电厂对油质就非常重视,1996年成立了滤油班加强滤油管理,提高油质清洁度。伺服阀卡涩频率比试运时降低了许多,但次数还比较多。 日立《汽轮机维护手册》标明,伺服阀可在等于或低于NASl638第7级污染程度的油质中良好工作。二期油系统管路设计为套管形式,滤网后向伺服阀供油的控制油管位于润滑油回油管中无法取样监测,只能监视润滑油的清洁度。根据旧的《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2]中对油中机械杂质的要求是外观目视无杂质,1996年至今,每周化验3、4号机润滑油,油样透明、无杂质(有一段时间含少量水分,极少检查有杂质)。新的《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3]除要求外观目视油中无机械杂质外,对油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50MW及以上机组要求测试颗粒度,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NASl638规定8-9级或MOOG规定6级;有的汽轮机'>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一个油箱,也用矿物汽轮机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测试周期为每6个月1次。2001年对3、4号机组汽轮机油取样讲行颗粒度分析,运行油颗粒度均合格(见表1)。 伺服阀卡涩引起停机,对机组安全性影响非常大,且伺服阀卡涩引起机组非计划停运影响电厂的经济性。首阳山电厂采取了以下临时措施: (1)定期更换伺服阀,超过3个月后遇到机组停机进行更换;(2)定期切换控制油滤芯,并对其清洗;(3)滤油机连续运行时提高油质清洁度;(4)加强油质检验。 从运行看,因伺服阀卡涩引起停机次数有所减少。但尚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经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改造设想,如“采用独立的控制油源”、“不停机更换伺服阀”等,但由于系统改造量大、改造费用高或技术上不可行而均放弃。经多方分析、调研,提出将伺服阀改型,选用抗污染性能较强的DDV阀的方案。二、Abex415型电液伺服阀2.1 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转换元件,又是功率放大元件,它把微小的电气信号转换成大功率的液压能输出,控制调速汽门的阀位。它的性能优劣对电液调节系统影响很大,是电液调节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该伺服阀为射流管式力反馈二级电液伺服阀,为四通阀门,其作用是控制进出液压系统的油量,使其与输入的电信号成比例,主要由阀体、转距电动机(线圈、电枢)、永久性磁铁、第1级射流管、压力反馈弹簧、第2级滑阀、“O”形环、外壳等组成(见图1)。 其工作原理:少量液压油从油源流经滤网,然后流经连接在力矩马达转子上的软管,最后从喷油嘴流出。从喷嘴出来的油喷到2根集油管上,2根油管分别连于滑阀的两端。无偏移时,每个集油管产生约二分之一的管道压力,因而无差压产生,所以滑阀平衡。电流流过力矩马达时即产生一定力矩,使力矩马达的转子转动一个小角度。若转子为反时针转动,则喷油管向右移动,引起更多的油喷到右边的集油管上,即产生压力,而左边集油管产生较小的压力。这样滑阀上出现压差,引起滑阀向左移动。滑阀一直向左移动直到回位弹簧产生的反力与力矩马达产生的力相等为止。这时滑阀处于一新的平衡位置。第2级电流成正比。如电流极性相反,则滑阀移到另一侧。2.2 主要特点 (1)该阀为射流管式力反馈二级放大电液伺服阀;(2)低滞环,高分辨率;(3)灵敏度高,线性好且控制精度高;(4)控制油采用润滑油同一油源即主油箱内的N32号防锈汽轮机油,对油质要求高且抗污染能力差。 2.3 主要技术规范 伺服阀的型号、。 三、DDV伺服阀技术介绍 工作原理 DDV伺服阀由集成块电子线路、直线马达、阀芯、阀套等几部分构成(见图2)。其工作原理为:一个电指令信号施加到阀芯位置控制器集成块上,电子线路在直线马达产生一个脉宽调制(PWM)电流,震荡器使阀芯位置传感器(LVDT)励磁。经解调后的阀芯位置信号和指令位置信号进行比较,阀芯位置控制器产生一个电流输出给力矩马达,力矩马达驱动阀芯,一直使阀芯移动到指令位置。阀芯的位置与指令信号大小成正比。伺服阀的实际流量Q是阀芯位置与通过阀芯计量边的压力降的函数。 永磁直线马达结构。其工作原理:直线马达是一个永磁的差动马达,永磁提供部分所需的磁力,直线马达所需的电流明显低于同量级的比例电磁线圈所需的电流。直线马达具有中性的中位,因为它一偏离中位就会产生力和行程,力和行程与电流成正比,,自线马达在向外伸出的过程巾必须克服高刚度弹簧所产生的对中力与外部的附加力(即液动力及由污染引起的摩擦力)。在直线马达返回中位时,对中弹簧力是和马达产生的力同方向的,等于给阀芯提供了附加的驱动力,因此使DDV伺服阀对污染的敏感性大为降低。直线马达借助对,卜弹簧回中,不需外加电流。停电、电缆损坏或紧急停机情况下,伺服阀均能自行回中,无需外力推动。3.2 主要特点 DDV阀是MOOG公司最新研制成功的新型电液伺服阀,目前已由MOOGGmbH(德国)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它是一种直接驱动式伺服阀,用集成电路实现阀芯位置的闭环控制。阀芯的驱动装置是永磁直线力马达,对中弹簧使阀芯保持在中位,直线力马达克服弹簧的对中力使阀芯在2个方向都可偏离中位,平衡在一个新的位置,这样就解决了比例电磁线圈只能在一个方向产:生力的不足之处。阀芯位置闭环控制电子线路与脉宽调制(PWM)驱动电子线路固化为一块集成块,用特殊的连接技术固定在伺服阀内,因此该伺服阀无需配套电子装置就能对其进行控制。 DDV阀与“射流管式伺服阀”(或“双喷嘴力反馈两级伺服阀”)相比,其最大特点是:(1)无液压前置级;(2)用大功率的直线力马达替代丁小功率的力矩马达;(3)用先进的集成块与微型位置传感器替代了工艺复杂的机械反馈装置一力反馈杆与弹簧管;(4)低的滞环,高的分辨率;(5)保持了带前置级的两级伺服阀的基本性能与技术指标;(6)对控制油质抗污染能力大大提高;(7)降低运行维护成本。3.3 主要技术参数 DDV伺服阀的型号、参数 四、技术改造方案及设备安装调试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的目标:(1)彻底解决伺服阀卡涩;(2)不改变调节系统的调节特性;(3)具有高的可靠性、安全性;(4)改造量小。 改造方案:(1)将汽轮机的CV、左右侧ICV伺服阀均改为DDV型伺服阀。(2)机械方面:因2种伺服阀形状、开孔尺寸及安装尺寸不同,在伺服阀与执行器间加装连接用的油路集成块,并在集成块上安装进油滤网。(3)热工方面:安装电源及信号转换箱,接受HITASS的D-EHG控制信号(±8mA)和2路220V交流电源(一路UPS,一路保安段),将控制信号(±8mA)变为电压信号(±10V)作为DDV的控制信号,交流220V转换为直流24V作为DDV的电源。 通过静止试验表明,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达到与改型前试验数值基本一致,表明伺服阀改为DDV阀后,整个控制系统调节方法、调节性能无变化。改型前后静态试验数据 为检验伺服阀改为DDV阀后是否安全,能否保证失电状况下执行器关闭,进行了失电试验:加一开启信号,执行器开启;就地拔去信号接头,执行器自行关闭。五、运行实践及经济分析 4号机组自2001年9月运行至今,机组启停多次,调节系统可靠稳定,没有发生一次因伺服阀卡涩而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 技术改造后对机组安全、经济方面的影响。安全性:避免了伺服阀卡涩,极大地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且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大大减少;经济性:技术改造除增加发电量外,每年约可节约费用74万元。技术改造费为每台机20万元,2台机组共40万元。1台机组1年就可收回2台机组的全部投资,经济效益显著。六、结 论 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项技术改造在于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与润滑油系统同用一个油源,提高了适用性及抗污染能力,解决了电液伺服阀卡涩问题,大大减少了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在同类日立00MW汽轮机的电液控制系统推广、实施。 目前国内机组电液控制系统工作液采用磷酸酯抗燃油的较多,而磷酸酯抗燃油与透平油相比理化性能要求严格、价格昂贵且维护复杂,尤其是磷酸酯抗燃油废液目前不能处理,其污染等同核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考虑到这些因素,机组电液控制系统工作液由抗燃油向汽轮机油系统发展是大趋势。 虽然DDV阀对油质污染的敏感性大为降低,但油质清洁度下降,会降低伺服阀计量边使用寿命,所以加强油质化学监督一点也不能放松。同时建议机组进行一次甩负荷试验,以进一步检验DDV阀的甩负荷特性。

关于汽车发动机的探讨学生姓名: X X 学号:xxxxxxxxxxx入学时间: 2004 年 9 月指导老师: x x 职称: 讲师 学 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 录第一节 发动机的分类……………………………………………3第二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4第三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6第四节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0第五节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13致谢…………………………………………………………………16参考文献……………………………………………………………171关于汽车发动机的探讨内容提要:目前汽车普遍采用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以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动维护简便的优点著称于世。本文针对发动机作出详细的讲解,包括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据此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及主要指标。关键词:汽油机 柴油机 二冲程 四冲程 性能指标 特性2第一节 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是将自然界某种能量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并拖动某些机械进行工作的机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其中的热能是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内燃机是热力发动机的一种,其特点是液体或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而产生热能,然后再转变成机械能。另一种热机是外燃机,如蒸汽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等,其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以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输送至机器内部,使所含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飞机、船舶以及汽车、拖拉机、坦克等各种车辆上。但是内燃机一般要求使用石油燃料,且排出的废气中所含有害气体成分较高。为解决能源与大气污染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排气净化以及其他新能源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工作。 根据车用内燃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大类。前者又可按活塞运动方式不同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对象。汽车发动机(指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类: (1)按着火方式分类 可分为压燃式与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为压缩气缸内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产生高温,引起燃料着火的内燃机;点燃式发动机是将压缩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用点火器点火燃烧的内燃机。 (2)按使用燃料种类分类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煤气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及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3)按冷却方式分类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发动机。以水或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作水冷式发动机;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称作风冷式发动机。(4)按进气状态分类可分为非增压(或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非增压发动机为进入气缸前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未经压气机压缩的发动机,仅带扫气泵而不带增压器的二冲程发动机亦属此类;增压发动机为进入气缸前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已经在压气机内压缩,藉以增大充量密度的发动机。3 (5)按冲程数分类 可分为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人新鲜充量(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压缩(当新鲜充量为空气时还要输入燃料),使之发火燃烧而膨胀作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出气缸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可以根据每一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来分类。凡活塞往复四个单程(或曲轴旋转两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单程(或曲轴旋转一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6)按气缸数及布置分类仅有一个气缸的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多缸发动机;根据气缸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呈一定角度和平行的发动机,分别称为立式、斜置式与卧式发动机;多缸发动机根据气缸间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式(气缸呈一列布置)、对置式(气缸呈两列布置,且两列气缸之间的中心线呈180。)和V形(气缸呈曲列布首,且两列气缸之问夹角为V形)等发动机。第二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很多,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发动机,其具体构造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实例来分析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以CA1014系列轻型货车用的CA488Q型汽油发动机为例,介绍四冲程剐机的一般构造(图1-1)。(1) 机体组 CA488Q型发动机的机体组包括气缸盖14、气缸体7及油底壳37。有的发动机将气缸体分铸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气缸体,下部称为曲轴箱。机体组的作用足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而且其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内壁共同组成燃烧室的一部分,是承受高温、高压的机件。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常把机体组列入曲柄连杆机构。(2)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13、连杆10、带有飞轮28的曲轴5等。它是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的机构。(3)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包括进气门19、排气门15、摇臂45、气门间隙调节器46、凸轮轴25以及凸轮轴定时带轮20(由曲轴定时带轮6驱动)等。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除废气。4 图2-1 解放CA488Q型汽油机的构造5(4) 供给系统 供给系统包括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38、空气滤清器、进气管39、排气管53、排气消声器等。其作用是把汽油和空气混合为成分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5)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其中包括供给低压电流的蓄电池和发电机以及分电器、点火线圈与火花塞等。 (6)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22、分水管以及气缸体和气缸盖里铸出的空腔——水套等。其功用是把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7)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50、机油集滤器51、限压阀、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等,其功用是将润滑油供给作相对运动的零件,以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部分地冷却摩擦零件,清洗摩擦表面。 (8) 起动系统 包括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车用汽油机一般都由上述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组成。第三节 四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现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如图3-1所示。气缸内装有活塞10,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11与曲轴12相连接。活塞存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 曲轴转动。为了吸入新鲜充量和排除废气,设有进、排气系统等。图3-2所示为发动机示意图。活塞往复运动时,其顶面从一个方向转为相反方向的转变点的位置称为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远时的止点,称为上止点(TDC——Top Dead Center);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近时的止点称为下止点(BDC——Bottom Dead Centel),活塞运行的上、下两个止点之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曲轴与连杆下端的连接中心至曲轴中心的垂直距离月称为曲柄半径。对于气缸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相交的发动机,活塞行程5等于曲柄半径R的两倍。6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进气行程、压缩冲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1) 进气行程 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的外部的化油器中、节气门体处或进气道内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被吸入气缸。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节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变大,从气缸内的压力将到大气压以下,即在气缸内形成真空度。这样可眼燃混合气便经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约为~。 (2) 压缩行程 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要有压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终了,此时,混合气被压缩到活塞上方很小的空间,即燃烧室中。可燃混合气压力升高到~,温度可达600~700K。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7现代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为6~9(轿车有的达到9~11)。如一汽一大众捷达轿车EA827型发动机的压缩比为,而EA113型发动机的压缩比为。 压缩比越大,在压缩终了时混合气压力和温度越高,燃烧速度增快,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增大,热效率提高,经济性越好。但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的燃烧现象。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速向前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燃烧室壁而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量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爆燃时,甚至造成气门烧毁、轴瓦破裂、活塞烧顶、火花塞绝缘体击穿等机件损坏现象。表面点火是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气门头,火花塞电极,积炭)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击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机件承受的机械负荷增加,寿命降低。因此,在提高发动机压缩比的同时,必须注意防止爆燃和表面点火的发生。此外,发动机压缩比的提高还受到排气污染法规的限制。(3) 作功行程 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体(或气缸盖)上的火化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其压力和温度迅速增加,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p,约为3~5MPa,相应温度则为2200~2800K。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F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它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而外,其余即用于对外作功。(4) 排气行程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除,以便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当膨胀接近终了时,排气门丌启,靠废气的压力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再向上止点移动时,继续将废气强制排到大气中。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行程结束。由于燃烧室占有一定的容积,因此在排气终了时,不可能将废气排尽,这一8部分留下的废气称为残余废气。综上所述,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燃烧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问活塞在上、下止点问往复移动了四个行程,曲轴旋转了两周。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现代柴油发动机的构造如图3-3所示。四冲程柴油机(压燃式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着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柴油机在进气行程吸人的是纯空气。存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机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人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这种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部形成的。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空气压力可达~,同时温度高达750~10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气压急剧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帅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人大气中。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具有转速高(目前轿车汽油机最高9转速达5000~6000r/min,货车汽油机转速达4000r/min左右)、质量小、工作噪声小、起动容易、制造和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故存轿车和轻型货车及越野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不足之处是燃油消耗率高,燃油经济性差。柴油机因压缩比高,燃油消耗率平均比汽油机低20%~30%左右,且柴油价格较低,所以燃油经济性好。一般装载质量为5t以上的货车大都采用柴油机;其缺点是转速较汽油机低(一般最高转速在2500~3000r/min左右)、质量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因为喷油泵和喷油器加工精度要求高)。但目前柴油机的这些缺点正在逐渐得到克服,其应用范围正在向中、轻型货车扩展。国外有的轿车也采用柴油机,其最高转速可达5000r/min。由此可见,四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的,其余三个行程则是作功的辅助行程。因此,在单缸发动机内,曲轴每转两周中只有半周是由于膨胀气体的作用使曲轴旋转,其余一周半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显然,作功行程时.曲轴的转速比其他三个行程内的曲轴转速要高,所以曲轴转速是不均匀的,因而发动机运转就不平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轮必须做成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而这样做将使整个发动机质量和尺寸增加。显然,单缸发动机工作振动大。采用多缸发动机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因此,现在汽车上基本不用单缸发动机。用得最多的是4缸、6缸、8缸发动机。在多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每一个气缸内,所有的工作过程是相同的,并按上述次序进行,但所有气缸的作功行程并不同时发生。例如,在4气缸发动机内,曲轴每转半周便有一个气缸在作功;在8缸发动机内,曲轴每转1/4周便有一个作功行程。气缸数越多,发动机的工作越平稳。但发动机气缸数增多,一般将使其结构复杂,尺寸及质量增加。第四节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在两个活塞行程内,即曲轴旋转一周的时间完成的。发动机气缸上有三个孔,这三个孔可分别在一定的时刻为活塞所关闭。进气孔与化油器相连通,可燃混合气经进气孔流入曲轴箱,继而可经扫气孔进入气缸内,而废气则可经过与排气管连通的排气孔被排出。10活塞向上移动,到活塞将三孔都关闭时,开始压缩在上一循环即已吸入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同时在活塞下面的曲轴箱内形成真空度(这种发动机的曲轴箱必须足密封的)。当活塞继续上行时,进气孔开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可燃混合气便自化油器流入曲轴箱。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混合气。高温、高压气体膨胀迫使活塞向下移动。进气孔逐渐被关闭,流人曲轴箱的混合气则因活塞的下移而被预先压缩。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排气孔开启,废气经过排气孔、排气管、消声器流到大气中。受到预压的新鲜混合气便自曲轴箱经扫气孔流入缸内,并扫除废气。废气从气缸内被新鲜混合气扫除并取代的过程,称为气缸的换气过程。由上述可知,在二冲程发动机内,一个工作循环所包含的两个行程是: (1) 第一行程 活塞自下止点向上移动,事先已充入活塞上方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新的可燃混合气又自化油器被吸入活塞下方的曲轴箱内。 (2) 第二行程 活塞自上止点向下移动,活塞上方进行着作功过程和换气过程,而活塞下方则进行可燃混合气的预压缩。 为了防止新鲜混合气大量与废气混合并随废气一起排出气缸而造成浪费,活塞顶做成特殊的形状,使新鲜混合气的气流被引向上部。这样还可以利用新鲜混合气来扫除废气,使排气更为彻底。但是在二冲程发动机中,要完全避免可燃混合气的损失是很困难的。 图4-1为二冲程发动机示功图。它的工作循环如下: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将排气孔(a点)关闭时,压缩过程开始。到上止点前开始点火燃烧,缸内压力迅速增高,叮段即燃烧过程。接着活塞下行膨胀作功,一直到6点,排气孔被打开,开始排气。此时,缸内压力较高,一般为0.3~0.6MPa,11故废气以声速从缸内排出,压力迅速下降。当活塞继续下移将换气孔打开,曲轴箱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这段时问里的排气称为自由排气。排气一直延续到活塞下行到下止点后再向上将排气孔关闭为止。示功图bda曲线为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大约占130度~150度曲轴转角。接着活塞继续向上,便重复压缩过程,进行新的循环。 二冲程化油器式发动机与四冲程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较,其主要优点如下: 1)曲轴每转—周就有一个作功行程,因此,当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和转速与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时,在理论上它的功率应等于四冲程发动机的2倍。 2)由于发生作功过程的频率较高,故二冲程发动机的运转比较均匀平稳。 3)由于没有专门的换气机构,所以其构造较简单,质量也比较小。 4)使用方便。因为附属机构少,所以易受磨损和经常需要修里理的运动部件数量也比较少。 由于构造上的原因,二冲程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将废气自气缸内排除得较干净,并且在换气时减少了有效工作行程。因此,在同样的工作容积和曲轴转速下,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并不等于四冲程发动机的2倍,只等于~倍;而且在换气时有一部分新鲜可燃混合气随同废气排出,因此二冲程发动机不如四冲程发动机经济。 由于上述缺点,二冲程化油器式发动机存汽车上较少被采用。但这种发动机的制造费用低廉,构造简单,质量小,所以在摩托车上广泛应用。二冲程发动机可以通过减少扫气损失来改善燃油经济性差的缺点,因此电控喷射的二冲程发动机在汽车上得到了发展。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二冲程化油器式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相似。所不同的是进入柴油机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空气由扫气泵提高压力以后,经过装在气缸外部的空气室和气缸壁(或气缸套)上的许多小孔进入气缸内,废气经由气缸盖上的排气门排出。在第一行程中,活塞自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行程开始前不久,进气孔和排12气门均已开启,利用自扫气泵流出的空气(压力约为~)使气缸换气。当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进气孔被遮盖,排气门也被关闭,空气受到压缩。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气缸内的压力增到3MPa,温度约升至850~1000K,燃油在高压(约17~20Mpa)下喷入气缸内,致使燃油自行着火燃烧,使气缸内压力增高。在第二行程中,活塞受燃烧气体膨胀作用自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而作功。活寒卜行2/3行程时排气门开启,排出废气,此后气缸内压力降低,进气孔开启,进行换气。换气一直继续到活塞向上移动1/3行程的距离,直到进气孔完全被遮盖为止。这种形式的发动机称为气门—窗孔直流扫气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比较,二冲程柴油机的优缺点与上面讨论二冲程汽油机时所指出的优缺点基本相同,但由于二冲程柴油机用纯空气扫除废气,没有燃料损失,故经济件较高。第五节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等)、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和运转性能指标(排气品质、噪声和起动性能等)。一、动力性能指标(1)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平均转矩称为有效转矩。有效转矩与外界施加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阻力矩相平衡。(2)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发动机曲轴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曲轴转速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说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规定的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作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下的工作状况,称为标定工况。标定功率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它是根据发动机用途而制定的有效功率最大使用限度。同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当其用途不同时,其标定功率值并不相同。按照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的规定,汽车13发动机应能在标定工况下连续运行300~1000h。二、经济性能指标发动机每发出1 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为单位),称为燃油消耗率。 发动机的性能是随着许多因素而变化的,其变化规律称为发动机特性。三、运转性能指标发动机的运转性能指标主要指排气品质、噪声、起动性能等。由于这些性能不仅与使用者利益相关,更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必须指定共同遵守的统一标准,并给予严格控制。(1)排气品质发动机的排气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对大气的污染已形成公害。为此,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法规。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等以及排气颗粒。(2)噪声噪声会刺激神经,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钝,甚至造成耳聋,诱发高血压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也必须用法规形式进行限制。汽车是城市中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发动机又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故必须给予控制。在我国制定的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标准(GBl495--2002)中,对不同分类的汽车以及同一分类中不同总质量及发动机不同额定功率的汽车,详细制定了噪声限值。(3)起动性能起动性能好的发动机在一定温度下能可靠地发动,起动迅速,起动消耗的功率小,起动期磨损少。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好坏除与发动机结构有关外,还与发动机工作过程相联系,它直接影响汽车机动性、操作者的安全和劳动强度。我国标准规定,不采用特殊的低温起动措施,汽油机在-10℃、柴油机在-5℃以下的气温条件下起动发动机时,15s以内发动机要能自行运转。四、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固定不变时,发动机性能参数(有效转矩、功率、燃油消耗率等)随转速改变而变化的曲线,称为速度特性曲线。14如果改变燃料供给调节机构的位置又可得到另外一组特性曲线,则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达到最大时,所得到的是总功率特性,也称发动机外特性;而把燃料供给调节机构其他位置下得到的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外特性曲线下标出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有效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是表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要联系汽车使用条件,诸如道路情况所要求克服的阻力数值、最高车速等,来分析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是否符合要求。五、发动机工作状况发动机运转状态或工作状态(简称发动机工况)常以功率和转速来表征,有时也用负荷与转速来表征。 发动机负荷是指发动机驱动从动机械所耗费的功率或有效转矩的大小;也可表述为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的负荷,就是当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15致 谢本论文的设计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我要向我的讲师x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从课题的设计方案、课题的编辑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钱老师的认真指导、严格要求。钱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如浴春风。在整个课题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也得到了同组的其它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大家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此表示感谢。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的学识有了长进,能力有了提高。为此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和长辈们,是他们鼓励着我前进。另外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使我每天都轻松、愉快。16【参考文献】1、陈家瑞 《汽车构造 上 》 机械工业出版社2、陈家瑞 《汽车构造 下 》 机械工业出版社3、扶爱民 《汽车运用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4、扶爱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 电子工业出版社5、巫安达 乔国荣 《汽车维护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6、凌凯汽车资料编写组 《汽车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7

我这里有,我正好在写造船史方面的论文,但是挺多的。你具体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时期,我挑选以后发给你吧! 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分两个压缩包!

蒸发因子设定研究论文

构建因子拼的是想象力,不过整个金融金工学科和行业里面,已经提供了非常的多的思路,就者大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获得构建因子的很多灵感,而且还能够进行单个因子的排列组合构建出更多的因子,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因子库。 目前的市场风格大家都在说流动性溢价,就是大票在涨,对于这个现象有不有科学的方式去研究了? 本文就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因子,记录下最近学习到的科学研究因子的思路? 果然是在论文中找到了一个用来度量流动性的因子, 这个可以找到相关的论文。 有了因子之后,基本上就是一个套路了。这个讨论可以认为是因子好坏的基本研究框架了。 基本的方法描述就是: 创业板流动性因子对5日收益率的预测IC分布,大多数是正直,说明预测效果是不错的。 上一部解决了因子的预测性问题,这一步就是要解决对于一个可预测性的因子,怎么样去构建一个策略? 问题的本质,就是 有一个股票池, 每个股票有一个 标签值, 怎么样选择 能让你赚钱的股票? 目前看来最普遍的做法就是 对 股票按照因子进行分组,比如分为10组, 然后进行回测。 比如你的策略是一个每周换手的策略, 回测周期是3年,那么在每周5, 你对股票进行分组,然后计算过去一周的收益率,循环下去,直到回测结束。 这样,你就可以做出来 10个分组,最后的收益率。 对于这10组收益率,有一个很核心的观察现象,就是要单调性好。 也就是 第一组,和第10组, 他的收益差距越大越好, 这样你选择出来的股票才有操作性。 假设10个组的收益都差不多,试问,你要如何买卖股票呢?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能确定 这个因子到底好还是不好,比如 illiq 因子在 创业板 的分组单调性,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也有 从单调性上看这个策略是可以做的,那么就要准备回测了。 比如,每5天换手, 回测过去3年illiq 因子的持仓收益。 换手时,每次选择illiq 排名最大的10% 股票,等比例买入,卖出不在前10% 范围内的已有持仓,设置好手续费和基准指数后就可以开始策略回测了。例如illiq 的选股因子策略 对于一个比较好的策略,通常会做一些风险暴露分析,尽量能避免单一的风格。 比如,illiq 因子,可以做的风格化分析, 是否是小市值暴露, 具体的分析方法, 就是把 10%分组的股票的市值,做一个 百分位分析,我们发现 illiq 因子其实具有非常明显的 小市值倾向。 这是一个风险,也会限制策略的容量,因为很小的交易会让价格波动很大。 同时, 也可以做换手率暴露分析, 月度反转暴露分析。 对于illiq 因子我们发现 10%分组中, 换手率并不高,但是却有比较明显的月度反转倾向,也就是 10% 的分组中,前一个月涨幅都不高, 众合起来,这个因子有点底部放量的意思。 这个策略的一个风险暴露就是小市值,在量化领域通常可以通过 中性化的手段,进行规避。 对于市值,这种连续区间的变量,特别适合中性化。 主要的思路就是 计算 (illiq,市值) 的线性拟合, 然后计算 illiq 与拟合值的残差,使用残差作为 中性化的值。 通过对 illiq 进行中心化之后,小市值的暴露风格很明显的弱化了,整个策略更加稳定。 使用10个票持仓,与20个票持仓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 我们发现,10个票持仓,对于每周1-5 不同日期换仓,收益率的波动有点大,而是用 20个票持仓,策略的稳定性就会好一些。 持仓越大,就越能消除掉一些随机波动的影响。 对于单因子的分析,目前学习到的大概思路就是这样,后面还有多因子的组合模式需要学习。

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等。

主要因素:

(一)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因为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较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脱离束缚而成为汽分子,所以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速度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二)液面表面积大小。如果液体表面面积增大,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数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量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三)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当飞入空气里的汽分子和空气分子或其他汽分子发生碰撞时,有可能被碰回到液体中来。如果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的机会越小,蒸发就越快。

自然界中蒸发现象

自然界中蒸发现象颇为复杂,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⑴水源。 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阔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物是产生蒸发的基本条件。在沙漠中,蒸发潜力很大,但实际蒸发量非常少,因几乎无水可供蒸发。

⑵热源。 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步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减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⑶饱和差。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严格说此处的饱和水汽压应由蒸发面的温度算出,但通常以一定的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代替。

⑷风速与湍流扩散。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征等。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 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热量)通常是影响蒸发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因子。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量也有年、日变化。全球的平均情况是每年大约从下垫面(海洋、陆地、冰原)蒸发的水层的深度为1m。

影响蒸发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其中每个因素对蒸发的影响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①呈正比:光照、气温、风速、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

②呈反比:湿度(越大,蒸发越微弱)。

在气象学上,要考虑到自然界蒸发的实际情况,所以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四个: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1.水源

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旷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被是蒸发产生的基本条件。在沙漠中,几乎没有蒸发。

2.热源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渐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降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实际上常以蒸发耗热多少直接表示某地的蒸发速度。

3.饱和差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快。

4.风速与湍流扩散大气中的水汽垂直输送和水平扩散能加快蒸发速度。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性等。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通常是起决定作用的因子。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速度也有年、日变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