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5:51:15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项目:无碳小车来源:“挑战杯”省赛作品 小类:机械与控制大类:科技发明B类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无碳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提上研究的课题。更洁净、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本小车是对“无碳”理念的探索与开发,对未来“无碳”的憧憬。小车构思巧妙,在完成设计的要求下充分考虑了外观和成本等问题,方便以后的扩展和进一步的开发。并能满足大部分初高中及大学学生对机械知识实践的实验与了解。对激发青少年对机械构造的热情有深远的影响。

方案目录 一:任务和要求 ……………………………………………………… 命题要求部分 ……………………………………………… 自我发挥部分 ………………………………………………3二:方案设计及论证 ………………………………………………… 转向轮及轨道设计 ………………………………………… 动力系统设计 ……………………………………………… 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 ……………………………………… 最终方案 ……………………………………………………8三: 材料及成本分析 ……………………………………………… 小车整体材料种类 ………………………………………… 小车各部位材料选择 ……………………………………… 小车整体成本分析 …………………………………………9四:方案总结 ………………………………………………………10一:任务和要求命题要求部分 命题主题:“无碳小车” 竞赛命题要求: ①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要求满足:①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60×20 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75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②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30mm。 ②给定重力势能为5焦耳(取g=10m/s2),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5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③障碍物放置要求: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小车结构示意图:小车运动轨迹示意图:第二阶段附加要求:参赛队,需取下小车原有的转向轮,重新制作小车的转向轮。转向轮的制作采用根据原设计图纸和竞赛组委会的指定要求,经计算机三维造型后,使用快速成型机制作、车床加工及钳工方法完成,最终完成小车转向轮的组装和调试,总加工时间为4小时左右。 成绩评定: 根据综合工程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成本分析方案、小车徽标设计、转向轮加工成本及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现场加工质量、小车前行距离及答辩成绩等得分,经加权公式计算最终得分自我发挥部分 1)小车的前轮(即转向轮)设计。单向偏转或实现双向偏转及其转向角度的确定。 2)小车的运行轨道的设计。根据转向方案,设计出小车路程最少且位移量最大、符合命题要求的预算轨道。并确定小车的初始释放位置。 3)小车的能量转换方式。综合考虑到转换与行驶的相对关系,并尽可能的加大能量的利用率。 4)小车的前后轮设计。前轮尽量简洁,且确保自己能够用三维软件自行作出,后轮设计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摩擦。 5)小车的外观设计。在不影响小车的正常运行下,尽量减少小车自身的重量,并且要考虑到小车的整体外观。 6)成本分析。 在实现小车能够实现基本运行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选材成本和装饰材料的取舍。二:方案设计及论证转向轮及轨道设计设计主体思路: 利用转向轮中心轴偏转,实现小车转向。本方案中将分校内比赛方案和后期参考放案两种方案,校内方案目标是实现单向偏转,后期参考方案目标是实现近S形路线。方案一如图1所示(为轴中心部位的半剖视图),前轮的中轴设计,成一个倾斜的角度。使其能够实现自行的绕一圆弧运动。从而实现绕开障碍物运行。方案二将采用平行连杆实现小车的转向。且以方案二为主要设计思路。 前轮具体设计及轨道方案:方案一:单向偏转设计及其对应的轨道设计。如图3(前轮剖视图)所示。其轨道设计如图2所示:前轮设计软件采用CAXA工程制造师设计,并实现自动成型。前轮轮廓图如图4和图5:各参数要点经计算得出,具体如下:(前轮最大外径初步设为50mm,最大宽度设定为):轨道参数: 1).小车宽度要小于200mm; 2).轨道半径为2500mm; 3).行驶初始角度(相对赛道偏角)为arctan4/3(约53度)。 前轮参数:(参考图4) 1).小车外轮最大外径50mm; 最大宽度。2).图4注释制造经过:①拉伸除料→拉伸深度→增加拔模斜度30度。②过渡→半径为。③过渡→半径为。④打孔→通孔→直径。3).中轴孔经打孔→ 孔型→小径,大径,通孔。(以50mm最大外径,大经比小径宽)。设计小结:该方案设计中,小车最大有效位移约为4000mm,可能还有出界的扣分。在初步比赛中,可以先用偏转前轮实现类似的效果,前轮放置如图6所示。前轮的安放转角与上述计算角度一样。方案二:近S形偏转设计及其轨道设计。轨道设计如图7所示:前轮设计软件采用CAXA工程制造师设计,并实现自动成型。前轮轮廓图如图4和图5所示各参数要点经计算得出,具体如下:(前轮最大外径初步设为50mm,最大宽度设定为): 轨道参数:1).小车宽度不易过宽,设定为180mm。2).每个旋转弧行驶距离为1000mm—1100mm(符合小车宽度)。转弯角度为arctan1/5(约度)。前轮参数: 1).小车外轮最大径50mm; 最大宽度。 2).图4制造过程与注释与方案一类同。 3).中轴实现过程,选择形孔,其外径为。 前轮转向的实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a.转向距离设定: 本方案设计中小车动力转变将经过发条盒带动大齿轮,再带动安装在小车后轮上的小齿轮实现小车的驱动(详见动力系统设计)。大齿轮设计时,除了提供小车行驶的能量,还将提供改变方向的能量。如下图8所示,当大齿轮每旋转一周,就改变一次方向,这时初步设定后轮最大外径为60mm.则后轮每旋转一周行驶距离为:2**30=为实现大齿轮旋转一周至少行驶1000mm的距离,如果定小齿轮旋转的周数为设定为周,则行驶距离为:*.所以可以设定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53:10。b.转向结构设计:如图8。采用平行连杆,轮流经过大齿轮的凸起处,从而直接带动前轮的中轴,改变其行驶方向。设计中,将采用前轮中轴平行于平行连杆固定轴。从而实现连杆固定轴转角与前轮转角一致,如图9,设置连杆固定轴宽度为10mm,则大齿轮推动平行连杆的距离仅为1mm,故可以实现,且能减少能量消耗。设计小结:该方案设计中,前轮的制造工序简单。前轮的安装与卸载可能比较繁琐,可以考虑将前轮中轴分段制造,以减少安装与卸载的程序。实际制造中,转向的具体参数设计需要实际实验才能最终定论。该方案为本组主要设计方案。 动力系统设计设计主体思路:首先利用发条将重力势能转化成弹性势能,再利用发条能较稳定的能量释放特性,经过齿轮转变带动后轮驱动小车的前进。理论计算数据:以网上木材—钢间滚动摩擦系数(最大),小车整体重量为2KG,能量用5J计算可以得到运行最大距离为6250mm,但实际运行中,摩擦系数没有,能量运用率无法达到100%,相互抵消与否需要实验数据说明。 小车动力系统图如下图10所示:如图10所示,重物经过滑轮,与发条相连接,发条轴与大齿轮中心轴相连,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实现后轮的驱动。该过程依能量的转换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a.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首先,释放重物,由于发条处于反向转动,不影响小车静止。当重物下落到接近小车上方由于弹性势能的加大,重物速度将会减慢。此时,借助磁铁的吸引力,将放在底板上的撞针压下,同时固定住重物。撞针的另一端连接发条的固定针,使发条处于瞬间弹性最大值状态。 b.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当发条固定针将发条固定,此时,发条开始释放弹性势能,同时带动大齿轮转动,再经过小齿轮带动后轮(小齿轮中心套在后轮连杆上)。各参数如下:1).物体下落高度为500mm; 2).重物能够在无磁铁的情况下恰好接触底板,以保证“不使用其他形式的能量”(“恰好”即速度基本为零,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3).重物接触底板后要保证发条处于恰饱和(最佳状态)或要饱和状态,确保能量的最大转换。 设计小结: 该方案设计中,对发条的要求较高,但可以较平稳的使用法条中的能量,除去了重物下落的摇摆问题,同时可以实现小车的稳定转向。 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初步设计)小车底板设计:小车底板宽度180mm,总长度300mm,前半部分采用等腰梯形,上底100mm,下底180mm,高100mm,后半部分为矩形设计长为200mm,宽度为180mm。底板厚度3mm。重物支撑架设计:采用长度为600mm,宽度50mm,厚度为3mm中部为空的塑料板,另外重物支撑架两边用两根长度为300mm的塑料棒支撑。转向装置设计:转向连杆统一采用直径1mm的硬质铝棒,中轴采用钢棒。转向轮位于小车中轴线上,转向轮轴线与前底板相距30mm。转向轮外径为50mm,最大宽度。后轮驱动设计:后轮外径60mm,宽度为10mm,两轮中轴线离后底板30mm,采用嵌入式放置,小齿轮位于两后轮连线中心处。外 观 设 计:外观标幅以学校标志为主。注重不同颜色涂漆的结合使用。载 物 放 置:放与小车中前部,使其同时起到平衡小车的作用。最终方案 本次方案设计中,分初次比赛用车和后期比赛用车(如果许可,可以直接用后期设计方案),前后用车主要不同处在于前轮转向及轨道设计,与费用不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方案二为我组主要设计方案。能量系统设计,以经发条实现二次转换为主,但也有备用方案。备用方案仅做意见保留。三: 材料及成本分析小车应用材料种类:塑料 硬质铝 磁铁 钢柱 细线 小车整体材料种类本次方案中主要材料种类如下:小车底板及重物支撑架:塑料为主.后轮设计:塑料为主(成品设计)。前轮(前期):硬质铝。齿轮:塑料(成品设计)。重物下落固定物:磁铁。连杆等:硬质铝。前后轮中轴:钢。装饰:塑料为主。发条:买标准品。 小车整体成本分析(参考网上报价)塑料板成本:总共约15元前轮成本:自己制作后轮成本:标准品两个10元左右连杆成本:约3元齿 轮:小齿轮1元 大齿轮2元发 条:25元左右撞 针:元磁 铁:4-5元滑 轮:1元左右 总共材料成本约为63元(不包含工具等其他费用)。四:方案总结本次竞赛命题要求中,以给定的能量设计三轮小车带动给定负载进行避物运行。本方案设计中,分为前轮转向,动力设计,成本分析三大部分展开设计。前轮转向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单向偏转的实现,但与理论最小运行值有较大差距,故考虑转向运行。其中,平行连杆的设计,从理论上可以实现交替转向。但前轮的支撑力如果较大,可能会导致能量的消耗,这也是实际要考虑到的问题。且对整个平行连杆的制作精度要求比较高。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是能量的二次利用,要求第一次能量的转换率要高,故对发条的要求较高。该设计中,将会消除重物下落的摇摆问题,同时利用撞针设计,启动小车行驶。成本分析中,没有考虑制作工具的相关成本,如果可以实现底板的一次成型,将会减少工序,增大精度要求。同时其费用也将加大。综合成本,暂且不能确定。该方案中,没有就小车的整体外观设计给出具体设计,将在小车轮廓设计完毕后进行整体外观设计(暂时无法用三维制作软件做出整体构架)。

这样不好,同学,我知道你要做什么……你应用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动脑筋做。让你们做这个设计的目的就在这里,这个事情的意义就在这里。楼上同求的,回去好好做吧。

s型无碳小车的设计与研究论文

方案目录 一:任务和要求 ……………………………………………………… 命题要求部分 ……………………………………………… 自我发挥部分 ………………………………………………3二:方案设计及论证 ………………………………………………… 转向轮及轨道设计 ………………………………………… 动力系统设计 ……………………………………………… 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 ……………………………………… 最终方案 ……………………………………………………8三: 材料及成本分析 ……………………………………………… 小车整体材料种类 ………………………………………… 小车各部位材料选择 ……………………………………… 小车整体成本分析 …………………………………………9四:方案总结 ………………………………………………………10一:任务和要求命题要求部分 命题主题:“无碳小车” 竞赛命题要求: ①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要求满足:①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60×20 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75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②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30mm。 ②给定重力势能为5焦耳(取g=10m/s2),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5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③障碍物放置要求: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小车结构示意图:小车运动轨迹示意图:第二阶段附加要求:参赛队,需取下小车原有的转向轮,重新制作小车的转向轮。转向轮的制作采用根据原设计图纸和竞赛组委会的指定要求,经计算机三维造型后,使用快速成型机制作、车床加工及钳工方法完成,最终完成小车转向轮的组装和调试,总加工时间为4小时左右。 成绩评定: 根据综合工程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成本分析方案、小车徽标设计、转向轮加工成本及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现场加工质量、小车前行距离及答辩成绩等得分,经加权公式计算最终得分自我发挥部分 1)小车的前轮(即转向轮)设计。单向偏转或实现双向偏转及其转向角度的确定。 2)小车的运行轨道的设计。根据转向方案,设计出小车路程最少且位移量最大、符合命题要求的预算轨道。并确定小车的初始释放位置。 3)小车的能量转换方式。综合考虑到转换与行驶的相对关系,并尽可能的加大能量的利用率。 4)小车的前后轮设计。前轮尽量简洁,且确保自己能够用三维软件自行作出,后轮设计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摩擦。 5)小车的外观设计。在不影响小车的正常运行下,尽量减少小车自身的重量,并且要考虑到小车的整体外观。 6)成本分析。 在实现小车能够实现基本运行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选材成本和装饰材料的取舍。二:方案设计及论证转向轮及轨道设计设计主体思路: 利用转向轮中心轴偏转,实现小车转向。本方案中将分校内比赛方案和后期参考放案两种方案,校内方案目标是实现单向偏转,后期参考方案目标是实现近S形路线。方案一如图1所示(为轴中心部位的半剖视图),前轮的中轴设计,成一个倾斜的角度。使其能够实现自行的绕一圆弧运动。从而实现绕开障碍物运行。方案二将采用平行连杆实现小车的转向。且以方案二为主要设计思路。 前轮具体设计及轨道方案:方案一:单向偏转设计及其对应的轨道设计。如图3(前轮剖视图)所示。其轨道设计如图2所示:前轮设计软件采用CAXA工程制造师设计,并实现自动成型。前轮轮廓图如图4和图5:各参数要点经计算得出,具体如下:(前轮最大外径初步设为50mm,最大宽度设定为):轨道参数: 1).小车宽度要小于200mm; 2).轨道半径为2500mm; 3).行驶初始角度(相对赛道偏角)为arctan4/3(约53度)。 前轮参数:(参考图4) 1).小车外轮最大外径50mm; 最大宽度。2).图4注释制造经过:①拉伸除料→拉伸深度→增加拔模斜度30度。②过渡→半径为。③过渡→半径为。④打孔→通孔→直径。3).中轴孔经打孔→ 孔型→小径,大径,通孔。(以50mm最大外径,大经比小径宽)。设计小结:该方案设计中,小车最大有效位移约为4000mm,可能还有出界的扣分。在初步比赛中,可以先用偏转前轮实现类似的效果,前轮放置如图6所示。前轮的安放转角与上述计算角度一样。方案二:近S形偏转设计及其轨道设计。轨道设计如图7所示:前轮设计软件采用CAXA工程制造师设计,并实现自动成型。前轮轮廓图如图4和图5所示各参数要点经计算得出,具体如下:(前轮最大外径初步设为50mm,最大宽度设定为): 轨道参数:1).小车宽度不易过宽,设定为180mm。2).每个旋转弧行驶距离为1000mm—1100mm(符合小车宽度)。转弯角度为arctan1/5(约度)。前轮参数: 1).小车外轮最大径50mm; 最大宽度。 2).图4制造过程与注释与方案一类同。 3).中轴实现过程,选择形孔,其外径为。 前轮转向的实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a.转向距离设定: 本方案设计中小车动力转变将经过发条盒带动大齿轮,再带动安装在小车后轮上的小齿轮实现小车的驱动(详见动力系统设计)。大齿轮设计时,除了提供小车行驶的能量,还将提供改变方向的能量。如下图8所示,当大齿轮每旋转一周,就改变一次方向,这时初步设定后轮最大外径为60mm.则后轮每旋转一周行驶距离为:2**30=为实现大齿轮旋转一周至少行驶1000mm的距离,如果定小齿轮旋转的周数为设定为周,则行驶距离为:*.所以可以设定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53:10。b.转向结构设计:如图8。采用平行连杆,轮流经过大齿轮的凸起处,从而直接带动前轮的中轴,改变其行驶方向。设计中,将采用前轮中轴平行于平行连杆固定轴。从而实现连杆固定轴转角与前轮转角一致,如图9,设置连杆固定轴宽度为10mm,则大齿轮推动平行连杆的距离仅为1mm,故可以实现,且能减少能量消耗。设计小结:该方案设计中,前轮的制造工序简单。前轮的安装与卸载可能比较繁琐,可以考虑将前轮中轴分段制造,以减少安装与卸载的程序。实际制造中,转向的具体参数设计需要实际实验才能最终定论。该方案为本组主要设计方案。 动力系统设计设计主体思路:首先利用发条将重力势能转化成弹性势能,再利用发条能较稳定的能量释放特性,经过齿轮转变带动后轮驱动小车的前进。理论计算数据:以网上木材—钢间滚动摩擦系数(最大),小车整体重量为2KG,能量用5J计算可以得到运行最大距离为6250mm,但实际运行中,摩擦系数没有,能量运用率无法达到100%,相互抵消与否需要实验数据说明。 小车动力系统图如下图10所示:如图10所示,重物经过滑轮,与发条相连接,发条轴与大齿轮中心轴相连,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实现后轮的驱动。该过程依能量的转换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a.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首先,释放重物,由于发条处于反向转动,不影响小车静止。当重物下落到接近小车上方由于弹性势能的加大,重物速度将会减慢。此时,借助磁铁的吸引力,将放在底板上的撞针压下,同时固定住重物。撞针的另一端连接发条的固定针,使发条处于瞬间弹性最大值状态。 b.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当发条固定针将发条固定,此时,发条开始释放弹性势能,同时带动大齿轮转动,再经过小齿轮带动后轮(小齿轮中心套在后轮连杆上)。各参数如下:1).物体下落高度为500mm; 2).重物能够在无磁铁的情况下恰好接触底板,以保证“不使用其他形式的能量”(“恰好”即速度基本为零,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3).重物接触底板后要保证发条处于恰饱和(最佳状态)或要饱和状态,确保能量的最大转换。 设计小结: 该方案设计中,对发条的要求较高,但可以较平稳的使用法条中的能量,除去了重物下落的摇摆问题,同时可以实现小车的稳定转向。 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初步设计)小车底板设计:小车底板宽度180mm,总长度300mm,前半部分采用等腰梯形,上底100mm,下底180mm,高100mm,后半部分为矩形设计长为200mm,宽度为180mm。底板厚度3mm。重物支撑架设计:采用长度为600mm,宽度50mm,厚度为3mm中部为空的塑料板,另外重物支撑架两边用两根长度为300mm的塑料棒支撑。转向装置设计:转向连杆统一采用直径1mm的硬质铝棒,中轴采用钢棒。转向轮位于小车中轴线上,转向轮轴线与前底板相距30mm。转向轮外径为50mm,最大宽度。后轮驱动设计:后轮外径60mm,宽度为10mm,两轮中轴线离后底板30mm,采用嵌入式放置,小齿轮位于两后轮连线中心处。外 观 设 计:外观标幅以学校标志为主。注重不同颜色涂漆的结合使用。载 物 放 置:放与小车中前部,使其同时起到平衡小车的作用。最终方案 本次方案设计中,分初次比赛用车和后期比赛用车(如果许可,可以直接用后期设计方案),前后用车主要不同处在于前轮转向及轨道设计,与费用不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方案二为我组主要设计方案。能量系统设计,以经发条实现二次转换为主,但也有备用方案。备用方案仅做意见保留。三: 材料及成本分析小车应用材料种类:塑料 硬质铝 磁铁 钢柱 细线 小车整体材料种类本次方案中主要材料种类如下:小车底板及重物支撑架:塑料为主.后轮设计:塑料为主(成品设计)。前轮(前期):硬质铝。齿轮:塑料(成品设计)。重物下落固定物:磁铁。连杆等:硬质铝。前后轮中轴:钢。装饰:塑料为主。发条:买标准品。 小车整体成本分析(参考网上报价)塑料板成本:总共约15元前轮成本:自己制作后轮成本:标准品两个10元左右连杆成本:约3元齿 轮:小齿轮1元 大齿轮2元发 条:25元左右撞 针:元磁 铁:4-5元滑 轮:1元左右 总共材料成本约为63元(不包含工具等其他费用)。四:方案总结本次竞赛命题要求中,以给定的能量设计三轮小车带动给定负载进行避物运行。本方案设计中,分为前轮转向,动力设计,成本分析三大部分展开设计。前轮转向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单向偏转的实现,但与理论最小运行值有较大差距,故考虑转向运行。其中,平行连杆的设计,从理论上可以实现交替转向。但前轮的支撑力如果较大,可能会导致能量的消耗,这也是实际要考虑到的问题。且对整个平行连杆的制作精度要求比较高。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是能量的二次利用,要求第一次能量的转换率要高,故对发条的要求较高。该设计中,将会消除重物下落的摇摆问题,同时利用撞针设计,启动小车行驶。成本分析中,没有考虑制作工具的相关成本,如果可以实现底板的一次成型,将会减少工序,增大精度要求。同时其费用也将加大。综合成本,暂且不能确定。该方案中,没有就小车的整体外观设计给出具体设计,将在小车轮廓设计完毕后进行整体外观设计(暂时无法用三维制作软件做出整体构架)。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一种将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及转向的装置。无碳小车采用三轮结构,前转向轮最大外径不小于Φ30mm,小车上装载一外形尺寸为Φ60mm×20mm且质量不小于400g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该无碳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本小车着重体现了无碳的概念,小车的动能完全由重力势能提供,是对环保的最高理想。创新点:本小车本身着重体现了无碳的概念,小车的动能完全由重力势能提供,是对环保的最高理想。技术关键:(1)利用重力势能这唯一的能量让小车行走并能躲开障碍物。(2)小车采用的摆杆机构由传统的刚性杆改为有柔性的绳索。(3)为了使小车在转弯时更易实现差速,利用有机玻璃作为轮子,从而降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主要技术指标:驱动吊重;吊重高;前轮直径;后轮直径科学性、先进性本小车依照现代工程师的标准,注重设计的巧妙、制作的精良、调试的可靠性等。与其他类似的模型小车相比,本小车更注重能量的利用、车体结构的稳定性、匀速性等;采用的柔性摆杆机构更涉及了诸多数学理论的验证;,且使小车控制转弯更省力、使小车的躲避障碍物的周期更容易实现与控制,亦降低了整车重量。再者小车整体构造简洁,组合零件不多,摩擦损耗小,效率高,较容易制造安装。适合广大青少年学习研究。参考文献:《汽车原理及构造》作者:陈有方 重庆大学出版社 《通用工程起重机技术基础》作者:王宗振 花艺出版社 《SolidWorks三维建模及实例教程》作者:上官林建 北京大学出版社《搬运小车机械结构设计与探讨》陈奎 期刊论文《港口桥式起重机小车轨道接头的处理形式分析》李晓军 郭东 期刊论文《轻型起重机牵引式小车钢丝绳张紧装置设计》贾志平 郑见粹 陈凯 期刊论文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2010年12月25日,洛阳,河南省教育厅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获三等奖。作品所处阶段实验室阶段 已完成,并参加了比赛获省级三等奖技术转让方式专利申请权转让。作品可展示的形式■实物、产品 ■图纸 ■图片 ■录像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以5焦耳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18米功能。

无碳小车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环保毕业论文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是目前我们急剧解决的社会问题,汽车尾气污染已占大气污染的百分之七十,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们的首要污染源。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汽车环保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给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等方面提出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汽车油耗;新能源汽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汽车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再创全球最高记录,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扣除报废量,汽车保有量增加1651万辆,同比增长。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400万辆增长到亿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社会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势头。汽车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汽油消耗量在汽油总消耗量的比例中占80%以上,成为汽油消耗的绝对主力。《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万吨,其中氮氧化物万吨;碳氢化合物万吨;一氧化碳万吨;颗粒物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70%。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急任务。

2 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发动机的压缩比高、供油系统完善及燃烧室形状合理,采用电子点火系统能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柴油机的压缩比远高于汽油机,明显节油。在行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小功率发动机以降低负荷率。

整车结构对汽车的油耗有重要影响。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油耗就越低。目前机械齿轮变速器要比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汽车总质量影响到汽车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对汽车的油耗影响很大。在汽车上广泛采用轻质材料, 减轻汽车自重, 是降低汽车油耗的一个方向。通过整车风洞试验使汽车外形接近最优化,从而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减少空气阻力。改善轮胎的结构、花纹及胎压都可以降低汽车的油耗。

汽车合理使用对汽车油耗也有显著影响。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的增加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迅速加大。在一定道路上,汽车用不同的档位行驶,燃油消耗量是不一样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档位。为了提高运输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运输企业拖带挂车是降低燃油消耗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3 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总量

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从汽油机的燃油电子控制喷射技术、稀薄燃烧技术、优化设计燃烧系统、电喷发动机闭环控制系统四个方面来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提高燃油质量,改善燃烧品质,进行燃油调质,以降低添加剂和铅的排放,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转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量释放。新设计、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柴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燃烧系统直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增压中冷技术、燃油多次喷射和喷射高压化技术等。汽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三元催化转换技术、二次空气供给技术等。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混合动力汽车在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燃料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

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

驾驶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驾驶操作水平对汽车油程的影响很大。车辆例行保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和发动机的性能,因而影响车辆的耗油量,另外,车辆的轮胎气压、机油的状况以及行驶中机械和刹车的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燃油消耗率。仅驾驶技术这一因素造成的油耗差异,就经常超过8%,有些节油标兵的油耗指标比一般水平低15%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在驾驶证考核方面加大力度,驾驶培训中加入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江生生,李德杰,张锋.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12(1):209-210.

[2]倪晋尚.我国汽车节能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0(35):1006-1007.

[3]单颖.浅述汽车的节能和环保[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276.

[4]展玉山.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22):50-51.

不断增加的城市空气污染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私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是推动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去年汽车制造商制造并销售了325万辆,比2001年增长了37%。此外,去年载客汽车的销售首次突破了100万大关,猛增56%,达到了万辆。 2001年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已经将汽车的进口关税从70-90%降低到44-51%,到2005年将进一步降低到25%。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以及中国人较低的汽车拥有量,中国的汽车市场将会进一步繁荣。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主要城市及近郊的交通拥挤状况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使汽车废气排放问题更加严重。中国有2000万辆汽车和1亿辆摩托车,而其中大多数都在城市。在城市环境污染物中,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到了45至60%,而一氧化碳则占到了85%。因此,中国城市居民所吸入的劣质空气主要是由汽车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除非政府愿意牺牲这方面的经济支柱产业,限制上路汽车数量。因此,要控制汽车废气排放问题,利用电子技术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是解决方案之一。 排放标准 2001年底,中国政府宣布对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降低30%的汽车消费税,前提是他们所制造的汽车得满足欧II标准。六个月后,在第三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会议上,政府的另一项声明进一步表明了控制汽车排放的决心。声明称,北京将从2003年1月开始对在北京销售的机动车辆实行欧II标准,并计划于2005年实施欧III标准。 要控制废气排放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是要设计一个具有清洁燃烧能力的完美发动机,还要利用合适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英飞凌为今天的发动机管理平台提供了所需要的单片机、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器件。 用于动力总成系统的半导体器件 为控制废气排放量,可利用半导体传感器来精确测量吸入空气的成份。利用单片机快速计算出所使用的燃料数量,然后再起动燃料喷射器。由于有正确的空气-燃料比,因此可以达到近乎完美的燃烧状态,从而使废气的排放达到最少。 汽车动力总成应用中需要多个传感器来将"真实"环境与电子部分连接起来。基于半导体的传感器专用于测量速度、位置、温度和压力。对于动力总成应用来说,最大的变化趋势是利用集成了传感器单元和信号处理部分的有源传感器来代替过去的被动式传感器。由于需要更精确地测量发动机的状态,因此这一趋势发展很快。 在通过传感器测量到发动机的状态以后,单片机就可以处理这些数据并提供合适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致动器的动作。单片机是利用逻辑技术制造的,而集成度的提高使得可以将功能强大的处理器与外设集成在一起。目前的趋势是将DSP功能集成进来,从而允许实现更为复杂和精确的信号处理软件算法。这样就可用软件实现以前采用硬件实现的功能。 一旦单片机"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单片机就发送合适的信号到致动器。通常,致动器需要高电压或者大电流才能动作。因此,需要利用功率半导体器件来驱动致动器,如燃料喷射器或火花塞。过去几年里,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优化现有系统的成本和部分集成。这产生了能够集成功率输出级(DMOS或双极)、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的混合集成技术(BCD)。高集成度功率器件的优势是可以支持诊断,从而可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动力总成是汽车中的关键应用)。同时,这还可使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外部器件数量大大降低。 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的动力总成电子控制单元(ECU)中,电子器件部分主要是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传感器 传感器位于动力总成系统的前端。传感器用来测量物理参数,如水温、空气压力以及发动机曲轴的转动速度。这些数据非常关键,它们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关键信息。除了温度传感、压力传感和霍尔传感器以外,微机械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加速和偏向角速度传感器,同时还允许利用标准晶圆制造工艺集成信号处理电路和数字化电路。 1.温度传感器 根据扩展电阻原理,线性和稳定的半导体传感器可低成本地替代镍或铂金属膜传感器,同时还可提供比PTC热电阻技术上更优越的器件。 2.位置和速度传感器 动态差分霍尔IC可以测量曲轴或凸轮轴速度、传动速度和车轮速度。通过使用位于单个芯片上的两个霍尔单元,一个差分放大器和处理电路,可以测量到磁场差。这意味着可以将温度漂移、制造容差和外部电磁环境等破坏性环境影响降到最小。同样的信号水平,与单片机的接口要比采用旧式的有感线圈简单得多、便宜得多。 英飞凌新开发的TLE4925C特别适合曲轴应用。其集成电路(基于霍尔效应)提供了频率与转速成正比的数字信号输出。额外的自校正模块提供最优的精度。利用新的模块型封装所集成的滤波器电容器可以减少干扰。 3.进气管绝对压力/大气绝对压力传感器 在新一代传感器中,复杂的处理电路完全集成在传感器芯片上。随着表面微机械技术得以在标准BiCMOS工艺进行微机械加工,利用其技术制造的传感器称为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利用微机械技术,可以制作出厚度仅有400 m的多晶硅薄膜。这些薄膜构成在芯片上的多个电容器和两个参考电容器。信号则源于压感区域和参考区域的差别。 由于需要利用模拟的绝对压力传感器来测量进气管绝对压力和大气绝对压力,因此标准BiCMOS技术就特别重要。这是因为需要复杂的电路来提供模拟输出信号,进行线性化和偏差补偿。一个MAP传感器测量进气管中空气的绝对压力,并为发动机管理系统提供一个重要的参数(空气体积)。另一方面,一个BAP传感器则测量环境空气压力(是汽车高度的函数),这也是发动机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同样重要的一个参数(空气密度)。有了这两个参数,就可算出空气的质量,并利用算出的空气质量来决定喷入多少燃料以实现最佳的燃烧。英飞凌的BAP传感器KP120适用于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的管理。 单片机 单片机是动力总成系统的大脑。实时运行的高度复杂的算法用来在各种情况下管理发动机及传送动作。由于系统位于发动机罩下的恶劣环境中,因此除了合适的CPU以外,单片机的整个系统架构对于系统性能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在动力总成应用中使用的CPU架构有8位、16位和32位。 8位架构主要用于非常低端的汽车产品,但在摩托车ECU中的应用前景看起来很好。英飞凌提供低成本的增强8位C500核心,以及适合在成本敏感的摩托车市场中应用的高性能外设。由于相应的软件和工具集与业界标准的80C51单片机完全兼容,因此可加快软件开发周期。 32位单片机的市场份额正越来越大。但是,大批量生产的16位产品仍然在目前的汽车中有很大的市场。英飞凌的16位C167系列旨在满足实时嵌入式控制应用的高性能要求。该系列单片机的架构针对大指令吞吐量和对外部刺激(中断)的快速响应而优化。集成的智能外设子系统可将所需要的CPU干预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还减少了对通过外部总线接口进行通信的需要。C167系列的成功源于其CPU,以及对于动力总成应用的要求来说非常理想的外设组合。 称为C166v2内核的新一代C166内核采用了单时钟周期执行技术,因此性能提升了一倍。内置的高级乘法和累加指令(MAC)执行单元极大地提高了DSP性能。 目前功能最强大的单片机采用了32位CPU。此类CPU中的一些源于单片机架构。而象英飞凌TriCore这样的CPU则是针对实时环境中的嵌入式控制应用而设计的,因此非常适用于象动力总成这样的应用。 功率半导体器件 在动力总成应用中,需要开关驱动喷射器、氧气传感器加热器、放气阀、冷却风扇以及一些继电器等负载。在单片IC中集成多个开关可以缩小电路板尺寸,从而降低成本。目前可提供2至18通道的多通道开关器件。根据特定的应用,可驱动从50mA直到30A的电流。负载可以是欧姆负载、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 越来越多的数字逻辑可以在功率输出级一起实现。随着BCD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器件中集成许多此前必须由专用ASIC或单片机完成的新功能。 除了这一控制功能外,目前的开关器件还集成了保护和检测功能,如短路、过载、超温、过压、负载开路、静电放电(ESD)和反向电流保护等。此外,还可通过实现在过载时断路以及限流模式等故障保护模式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多通道开关器件通常可利用标准通信接口(SPI)进行控制。诊断信息通过SPI传输回单片机。英飞凌公司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点到点通信接口,可为未来时间关键的应用(如PWM电流调整)提供更大的数据带宽,并降低微控制器和功率开关器件(如超过 8通道的器件)的I/O端口数量。

哇,找相关材料自己整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已达720万辆。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本篇论文重点讨论轿车离合器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必备的一个重要总成。没有离合器手动挡汽车将无法起步,并且难以实现挡位变换。在汽车使用中,离合器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现在汽车迅速进入家庭,汽车私有化程度提高,所以汽车故障将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分析研究离合器故障现象、原因、探索离合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离合器的维修工艺,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本文重点通过北京现代轿车离合器故障的探讨,正确认识离合器故障,更好的使用和维护离合器。2 离合器概述在汽车上,离合器是手动汽车和电控换档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汽车传动系中的一个重要总成,是保证这样汽车能够起步和换档的一个必备的独立部件。 离合器的功用及发展概况 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其功用是:1)使汽车平稳起步;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挡3)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的发展概况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的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接合时的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乘用车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 离合器工作原理种类以及要求 离合器的种类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配合的绝大多数离合器为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盘式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摩擦式离合器工作原理:发动机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从动盘毂借滑动花键与从动轴(变速器主动轴)相连。压紧弹簧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端面上。发动机转矩即靠飞轮与从动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而传到从动盘,再由此经过从动轴和传动系统中一系列部件驱动车轮。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 摩擦离合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汽车常用典型离合器的结构与特点 膜片弹资料来源:

机器人小车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你好:先不要求论文了,我这里教你怎么写吧,过程如下:1、读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想要输出自己脑子里就必须有东西,所以就要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有人可能会说那不是废话吗,要是有那么大的阅读量谁还来问这个问题?哈哈~那我就说说怎么看和看什么。看什么:根据你自己的论文内容去针对性的看相似的研究论文。怎么看:你要去看这些论文的逻辑结构,需要哪些实验,试验结果怎么呈现,行文逻辑,还有句式和专业词汇表达,这是在写作中最重要的,你要去看他们的句式,在没有大量练习和积累的情况下,英文写作最快准确率最高的技巧就是套用句式,所以你在看这些文章的时候要时刻留意哪些句式你能用得上然后标记上。2、大纲在写英文之前要列好大纲,这个可以用中文,introduction要写几部分要介绍哪些内容,results要呈现哪些实验数据顺序是怎样的,discussion的逻辑是怎样的,最终要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这些东西一定一定要清晰明了,这是你论文的核心,英文写作只不过是一种呈现的方式。3、写根据你的大纲就开始去找已经发表的论文吧~思考一下,论文的写作和一般文章有什么区别?试着回想一下,我们在第一次开始做科研之前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是来源于前人通过实践验证的总结好的经验,我们通过这些被验证过的经验来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应用在生活中,这些都是已经被验证过的知识,一般来说我们在书本上可以直接信任它们,而书本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非常友好地举例子、打比方、由浅入深来讲解内容。而论文是为了表述新发现,默认读者有相关背景而直接客观陈述理论和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开始做科研,开始写一篇论文的目的是总结新的经验,创造新的知识,而最终表述出来的内容可能就只是客观地详细记录已经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判断,同时我们用到的内容默认读者都是了解的,如果不了解读者应该也是可以找到该领域的其它文献或书籍去学习的。文章中可以不用友好地去解释本文所需的前置知识(不会循序渐进地讲解所有的内容),文章也不能主观偏题(没有不恰当的打比方、没有通俗的语言,而是力求客观描述和精确说明自己的逻辑和实验)。因此论文的行文风格和以前我们看的书以及网上写的技术分享都是完全不同的。望采纳

一般网站里面买的是不全的,直接交肯定不会通过

毕业论文智慧小区设计方案

下面是关于建造智能小区的论文,这里写出来的只是论文的一部分!你要的电路图什么的,都有,详细资料在后面的参考资料里有,这篇文章有好多页,应该是你需要的!!下面的只是论文的一部分!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参考资料: 智能小区方案(论文)摘要:智能化住宅小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通过综合考虑小区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空间,帮助住户实现其包括消费、舒适、便利、安全等方面的整体优化住宅小区。本论文是模拟一个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系统共分为八个子系统,采用双向HFC网络作为综合信息传输网络的平台,具有智能化小区的各项功能,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而合理的利用。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一卡通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火灾与防盗监控 引言:在我国,目前虽然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定义有不少,但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智能化小区的定义。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这仅仅是一个现阶段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以及我国人民住宅状况的发展变化,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第一章 智能小区1. 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联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称为智能小区,它己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所谓的智能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地提高性价比指标。目前,建设部正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根据建设部规定,将智能建筑分为三个层次:即普及型住宅小区,先进型住宅小区与领先型住宅小区。但是,如何实现建设部所提出以上三种小区的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其中不少方式缺乏可行、廉价的技术支持,并且采用的产品品种繁多,无法实现集成。使得效果不佳,住户不满意。根据建设部规定,普及型住宅小区应实现六项智能化要求:住宅小区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等自动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按传统的方法,水、电、气等计量、收费采用一种到多种方法与设备,安全防范采用另一些方法与设备,紧急呼叫系统、住宅火灾、有害气体报警等又采用其它方法与设备,一套普及型智能住宅完工之后,家里设备五花八门,住户感觉不到住宅的安全与舒适,反而担心这些智能设备出现故障而无所适从。每户应用一只EU—LON节点的新概念,可以解决设备繁多,无所适从的烦恼。为智能住宅提供一种实现的方案,完全达到建设部关于普及型智能住宅小区的要求。如果增加计算机网络软件,可十分容易地与EU—LON节点连接,实现先进型或领先型智能住宅小区的功能。2.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结构我国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在总体上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对住宅小区智能化问题提出的设计要求。1999年1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召开关于小区智能化的会议,建设部的官员对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提出了五个性能指标: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全国知名的智能化专家和十余家企业就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和等级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充分保证居民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注重居民将来对宽带数据的剧烈增长的需求,以家庭智能化终端为网络智能节点的网络结构,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集成度和智能程度。并将智能化系统分为初、中、高三级。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管理中心、网络布线、公共智能化系统和家庭智能化系统。四者有机紧密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智能网络,该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住户对功能的需求,又注重了网络的建造成本。智能小区管理中心即是小区智能网络的管理中心,同时又是将小区局域网同广域网(如INTERNET、电话网络、视频网络)连接起来的接口。小区智能化系统中的网络布线部分由于采用了国家建设部唯一推荐的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变得非常简洁实用,公共智能化系统提供了小区停车场、公共消费场所、安防、巡更、动力监控、给排水和照明等方面的智能化实现手段。家庭智能化系统由一个住户LON节点及各种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它包容了家庭所需的所有功能,以新技术提高了系统集成度,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施工和管理者。3. 编制依据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2.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3.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7.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10.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6-8611.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12.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13. 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1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5.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17.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18.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19.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21.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规范》第二章 智能小区子系统功能说明1、小区“一卡通”我们的设计宗旨是让居住在环境一流、风格鲜明、品格高尚的住宅区内的居民,在安定、温馨的家居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现代高科技为人们所带来的便利,也能让小区的物业管理者通过我们所提供的智能物业管理系统,进一步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住宅小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将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提升至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水平。为小区最终实现安全现代化管理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业主提供更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环境。 智能小区一卡通管理系统组成:〖车辆出入口智能管理系统〗〖小区内出入口要道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消费系统〗EU—一卡通系统是采用感应技术,将射频技术的推向了工业和商业用途的顶峰,目前在全世界有3000万各种类型的感应器在使用。EU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应器、读写器、天线,覆盖感应距离从20CM – 200CM的低频设备,到感应距离达到10米的不停车收费用的高频设备,以适应所有的商业、工业的不同应用。本系统正是吸取了感应技术的应用经验,集众多国外开发商的成熟产品,应用于物业一卡通系统,最大程度充分体现感应技术的优越性能和实用性。.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感应式IC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停车场收费管理和车辆控制。车主无需停车即可出入停车场,由于采用长距离感应技术,卡片在天线感应范围内即可读取卡片资料,通过电脑自动识别持卡人的身份,确定对车辆放行还是拦截收费。 、系统特点车辆入场自动发卡,同时自动感应记录车辆出入时间采用长距离感应技术,持卡在车内距离感应天线的感应范围内即可刷卡,可直接通行,极为方便。电脑控制开闸、车辆过后自动落闸、具备防砸车功能车闸采用国家专利产品、全不锈钢外壳、低功耗、终身保用、系统软件具备完善的财务监控和统计报表,有效地堵住了资金的流失和财务上的漏洞。主控中心可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财务报表。采用高速摄象监控、实时记录车型和车牌、进行车辆出入对比,有效地防止盗车行为,保障了停车场管理人员和车主的利益。控制电脑系统具备联网功能,司机持卡可在同区域的任一停车场停车,而不用重新登记,主控中心可获取任一停车场的车场资料及收费资料。、几种停车场收费系统所采用技术的比较A、磁卡作为时租卡和月租卡采用自动发卡和自动收卡设备设备造价较高司机每次需停车刷卡使用并不方便而且磁头容易损坏,设备维护量较大由于磁卡容易被复制,系统安全性无法得到控制B、接触式IC卡作为时租卡和月租卡在室外恶劣环境中工作,IC卡容易损坏司机将卡插入卡机内,较磁卡更不方便C、采用纸票收费员劳动强度大纸票容易伪造,管理难度大日常耗材,费用较高D、感应式IC卡、ID卡作为时租和月租卡使用方便,只需将卡在路边的感应器晃一下即可出入车场,感应距离远无接触读卡,稳定可靠,无损耗控制部分主要由电脑完成,系统的复杂程度小,设备易于维护,系统造价低整个系统无耗材,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系统运作方式说明月租卡管理月卡发行:车主到主控室登记,领取卡片(感应卡),并根据车场规定交纳押金和月租费,同时在电脑中记录车辆的资料和车主的资料入口操作:驾车人士持有月租卡(感应卡),进入车场时,将感应卡在车闸前的读感器前晃一下读感器读取卡片资料,并判断卡片是否有效如卡片有效,则开启车闸,并记录进场时间,同时将卡片资料送到主控台,主控台电脑可显示车辆的资料车辆进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如卡片无效,车闸不开启,驾车人士可以和值班员联系,由值班员处理出口操作:出车场时,驾车者将感应卡在车闸另一端的读感器前晃一下读感器读取卡片资料,并判断卡片是否有效如卡片有效,则开启车闸,并记录离场时间待车辆离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如卡片无效,车闸不开启,驾车人士可以和值班员联系,由值班员处理待车辆离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卡片管理挂失:当卡片遗失后,车主可向管理处挂失,并领取新卡,原卡作废租金:车主应定期交纳车场的租金,如操过时间还未交纳租金,车辆每次出场时,系统自动向管理员提示应向车主收费,同时提醒车主应该交费。、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分为:小区大门、楼栋大门、车场出入口控制。采用联网集中控制系统,所有门禁系统采用同一卡片,使得小区内所有出入口不需钥匙而直接出入。只需将卡片在控制器前晃一下,控制器即可读取卡片资料感应距离为20cm卡片采用64位编码,无法复制卡片不需接触,永无磨损 网络控制系统每个大门处安装一个EU9900,控制电锁的开启。进门时刷卡,出门时按出门开关。所有卡机通过数据线相连,形成网络,通过一块通讯转换卡与电脑连接,由电脑统一管理。进门时,将卡在感应器前晃一下,感应器识别持卡人的身份,判断持卡人的权限是否能进入此门,并控制电子锁开门,同时记录开门的时间和卡号。 系统功能: 可单机运行一台卡机可独立控制门禁,其工作参数和门禁资料可通过键盘直接设置,系统可脱机工作。 联网工作系统联网后,可通过PC机下载卡机的工作参数及权限资料,并可定时读取卡机资料或实时监控卡机工作。 门禁控制功能检查卡片合法性:刷卡后,卡机判断是否本系统的卡片,以及是否有进入之权限 时段控制每台卡机有8个时段,卡片在不同的时段可有不同的权限,卡机在时段管制工作状态下,要检查卡片在当前时间是否具有进入的权限。 门禁监视报警监视门的开启状态,并对非法开门和开门未关闭提供报警输出。 门禁机的参数开门时间的长短,刷卡时卡号的显示时间设定开门模式有:纯读卡、读卡并输入密码、紧急开门是否检查重覆读卡,并可设定 1张卡於t分钟内不可重覆读卡存储资料空间是否循环存储设定卡机处于实时工作还是离线工作方式,并设定实时工作时的通讯等待时间 通讯接口具有RS422,RS485及RS232三种接口 外部接口电锁驱动:对于小功耗的电锁(如PGS701B)卡机可提供内部驱动电流,对于大功耗的电锁,卡机提供开关信号来控制外部电源驱动的电锁。 外部设备驱动和电锁驱动一样,卡机可驱动外部设备的开启,如闭路电视监控、道闸、报警监控传感等相关设备 门磁感应、报警输出卡机可配合门磁感应,监视开门状态,门被非正常开启或正常开启后操过开门时间,卡机产生报警输出。提醒工作人员将门关闭。 出门开关卡机具有出门开关接口,可供出门使用,也可远距离开门。 防破坏监测卡机被非法破坏,将触发内部传感,同时产生报警输出。、消费系统在社区内的消费网点,设立持卡消费专位,持卡人用卡片直接支付费用。 POS 消费方式本系统采用集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有消费终端通过电脑网络或RS485网络与中心数据库连接,对持卡人进行实时扣款。采用实时扣款,集中数据库方式具有最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心管理系统在管理中心设中心服务器,服务器采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每一个持卡人在中心有一个帐户,记录持卡人的详细资料,存储当前持卡人的余额。中心数据库与消费点之间采用目前先进的电脑网络通讯技术,实时通讯,实时结算。 商场消费在商场内的每个POS机配置一个读卡器,读卡器带有键盘接口,持卡人交费时,直接刷卡并输入卡片密码,POS终端读取卡片的唯一卡号,从数据库读取卡片帐号的余额,并显示出来;并将本次消费金额扣除。 物业收费持卡人可以在物业管理中心交费,刷卡后收费终端直接从业主帐户中扣除费用。 微机管理软件(配一个发卡机)为系统管理中心,在发卡机的配合下,完成对卡片的管理,如注册、预收费、挂失、补贴发放等;通过网络控制器完成对POS机的管理,如发送时间、黑名单,采集交易记录等. 系统特点联网运行,可即时了解交易情况。完善的系统软件,可圆满完成客户所需的各类报表要求。UPS开关电源集中供电,保证市电断电后正常工作两小时。计算机可通过电话线联网,或挂接在已有的计算机网上,实行远距离联网。、巡更系统:巡更系统根据工作的方式,分为2大类:在线式巡更系统和离线式巡更系统。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根据物业管理的具体需要,在小区的巡更路线必经之处,粘上信息钮,然后在电脑中按照要求规定巡更班次、时间间隔、巡更路线以及具体的巡更员。工作时,巡更员根据规定的巡更时间、路线进行巡更,到达每一个信息钮处,使用随身携带的数据采集器接触信息钮即可记录下巡更员到达的时间和地点,利用巡更专用软件处理数据信息,就能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巡更人员手握资料读取器在值班室接触代表自己的那个纽扣记忆体,表示开始上班,然后,沿巡更路线,手握资料读取器逐个接触纽扣记忆体(设于各巡更点),资料读取器便记录了这位巡更员上班的时间,到达各巡更点的时间。接班的巡更人员重复上述过程。管理人员将资料读取器插入资料转换器后,电脑便可显示巡更资料(巡更人员上班时间、到达各巡更点时间)。该子系统由巡更棒(信息采集器)、巡更点(信息钮)、电脑系统组成。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巡更点及巡更点的位置的安排很容易通过软件方法扩充,且信息钮的安装也十分方便。造价便宜。

智能小区方案摘要:智能化住宅小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通过综合考虑小区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空间,帮助住户实现其包括消费、舒适、便利、安全等方面的整体优化住宅小区。本论文是模拟一个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系统共分为八个子系统,采用双向HFC网络作为综合信息传输网络的平台,具有智能化小区的各项功能,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而合理的利用。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一卡通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火灾与防盗监控 引言:在我国,目前虽然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定义有不少,但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智能化小区的定义。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这仅仅是一个现阶段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以及我国人民住宅状况的发展变化,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第一章 智能小区1. 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联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称为智能小区,它己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所谓的智能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地提高性价比指标。目前,建设部正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根据建设部规定,将智能建筑分为三个层次:即普及型住宅小区,先进型住宅小区与领先型住宅小区。但是,如何实现建设部所提出以上三种小区的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其中不少方式缺乏可行、廉价的技术支持,并且采用的产品品种繁多,无法实现集成。使得效果不佳,住户不满意。根据建设部规定,普及型住宅小区应实现六项智能化要求:住宅小区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等自动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按传统的方法,水、电、气等计量、收费采用一种到多种方法与设备,安全防范采用另一些方法与设备,紧急呼叫系统、住宅火灾、有害气体报警等又采用其它方法与设备,一套普及型智能住宅完工之后,家里设备五花八门,住户感觉不到住宅的安全与舒适,反而担心这些智能设备出现故障而无所适从。每户应用一只EU—LON节点的新概念,可以解决设备繁多,无所适从的烦恼。为智能住宅提供一种实现的方案,完全达到建设部关于普及型智能住宅小区的要求。如果增加计算机网络软件,可十分容易地与EU—LON节点连接,实现先进型或领先型智能住宅小区的功能。2.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结构我国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在总体上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对住宅小区智能化问题提出的设计要求。1999年1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召开关于小区智能化的会议,建设部的官员对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提出了五个性能指标: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全国知名的智能化专家和十余家企业就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和等级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充分保证居民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注重居民将来对宽带数据的剧烈增长的需求,以家庭智能化终端为网络智能节点的网络结构,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集成度和智能程度。并将智能化系统分为初、中、高三级。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管理中心、网络布线、公共智能化系统和家庭智能化系统。四者有机紧密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智能网络,该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住户对功能的需求,又注重了网络的建造成本。智能小区管理中心即是小区智能网络的管理中心,同时又是将小区局域网同广域网(如INTERNET、电话网络、视频网络)连接起来的接口。小区智能化系统中的网络布线部分由于采用了国家建设部唯一推荐的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变得非常简洁实用,公共智能化系统提供了小区停车场、公共消费场所、安防、巡更、动力监控、给排水和照明等方面的智能化实现手段。家庭智能化系统由一个住户LON节点及各种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它包容了家庭所需的所有功能,以新技术提高了系统集成度,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施工和管理者。3. 编制依据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2.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3.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7.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10.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6-8611.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12.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13. 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1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5.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17.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18.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19.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21.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规范》第二章 智能小区子系统功能说明1、小区“一卡通”我们的设计宗旨是让居住在环境一流、风格鲜明、品格高尚的住宅区内的居民,在安定、温馨的家居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现代高科技为人们所带来的便利,也能让小区的物业管理者通过我们所提供的智能物业管理系统,进一步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住宅小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将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提升至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水平。为小区最终实现安全现代化管理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业主提供更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环境。 智能小区一卡通管理系统组成:〖车辆出入口智能管理系统〗〖小区内出入口要道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消费系统〗EU—一卡通系统是采用感应技术,将射频技术的推向了工业和商业用途的顶峰,目前在全世界有3000万各种类型的感应器在使用。EU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应器、读写器、天线,覆盖感应距离从20CM – 200CM的低频设备,到感应距离达到10米的不停车收费用的高频设备,以适应所有的商业、工业的不同应用。本系统正是吸取了感应技术的应用经验,集众多国外开发商的成熟产品,应用于物业一卡通系统,最大程度充分体现感应技术的优越性能和实用性。.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感应式IC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停车场收费管理和车辆控制。车主无需停车即可出入停车场,由于采用长距离感应技术,卡片在天线感应范围内即可读取卡片资料,通过电脑自动识别持卡人的身份,确定对车辆放行还是拦截收费。 、系统特点车辆入场自动发卡,同时自动感应记录车辆出入时间采用长距离感应技术,持卡在车内距离感应天线的感应范围内即可刷卡,可直接通行,极为方便。电脑控制开闸、车辆过后自动落闸、具备防砸车功能车闸采用国家专利产品、全不锈钢外壳、低功耗、终身保用、系统软件具备完善的财务监控和统计报表,有效地堵住了资金的流失和财务上的漏洞。主控中心可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财务报表。采用高速摄象监控、实时记录车型和车牌、进行车辆出入对比,有效地防止盗车行为,保障了停车场管理人员和车主的利益。控制电脑系统具备联网功能,司机持卡可在同区域的任一停车场停车,而不用重新登记,主控中心可获取任一停车场的车场资料及收费资料。、几种停车场收费系统所采用技术的比较A、磁卡作为时租卡和月租卡采用自动发卡和自动收卡设备设备造价较高司机每次需停车刷卡使用并不方便而且磁头容易损坏,设备维护量较大由于磁卡容易被复制,系统安全性无法得到控制B、接触式IC卡作为时租卡和月租卡在室外恶劣环境中工作,IC卡容易损坏司机将卡插入卡机内,较磁卡更不方便C、采用纸票收费员劳动强度大纸票容易伪造,管理难度大日常耗材,费用较高D、感应式IC卡、ID卡作为时租和月租卡使用方便,只需将卡在路边的感应器晃一下即可出入车场,感应距离远无接触读卡,稳定可靠,无损耗控制部分主要由电脑完成,系统的复杂程度小,设备易于维护,系统造价低整个系统无耗材,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系统运作方式说明月租卡管理月卡发行:车主到主控室登记,领取卡片(感应卡),并根据车场规定交纳押金和月租费,同时在电脑中记录车辆的资料和车主的资料入口操作:驾车人士持有月租卡(感应卡),进入车场时,将感应卡在车闸前的读感器前晃一下读感器读取卡片资料,并判断卡片是否有效如卡片有效,则开启车闸,并记录进场时间,同时将卡片资料送到主控台,主控台电脑可显示车辆的资料车辆进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如卡片无效,车闸不开启,驾车人士可以和值班员联系,由值班员处理出口操作:出车场时,驾车者将感应卡在车闸另一端的读感器前晃一下读感器读取卡片资料,并判断卡片是否有效如卡片有效,则开启车闸,并记录离场时间待车辆离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如卡片无效,车闸不开启,驾车人士可以和值班员联系,由值班员处理待车辆离场后,自动关闭车闸卡片管理挂失:当卡片遗失后,车主可向管理处挂失,并领取新卡,原卡作废租金:车主应定期交纳车场的租金,如操过时间还未交纳租金,车辆每次出场时,系统自动向管理员提示应向车主收费,同时提醒车主应该交费。、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分为:小区大门、楼栋大门、车场出入口控制。采用联网集中控制系统,所有门禁系统采用同一卡片,使得小区内所有出入口不需钥匙而直接出入。只需将卡片在控制器前晃一下,控制器即可读取卡片资料感应距离为20cm卡片采用64位编码,无法复制卡片不需接触,永无磨损 网络控制系统每个大门处安装一个EU9900,控制电锁的开启。进门时刷卡,出门时按出门开关。所有卡机通过数据线相连,形成网络,通过一块通讯转换卡与电脑连接,由电脑统一管理。进门时,将卡在感应器前晃一下,感应器识别持卡人的身份,判断持卡人的权限是否能进入此门,并控制电子锁开门,同时记录开门的时间和卡号。 系统功能: 可单机运行一台卡机可独立控制门禁,其工作参数和门禁资料可通过键盘直接设置,系统可脱机工作。 联网工作系统联网后,可通过PC机下载卡机的工作参数及权限资料,并可定时读取卡机资料或实时监控卡机工作。 门禁控制功能检查卡片合法性:刷卡后,卡机判断是否本系统的卡片,以及是否有进入之权限 时段控制每台卡机有8个时段,卡片在不同的时段可有不同的权限,卡机在时段管制工作状态下,要检查卡片在当前时间是否具有进入的权限。 门禁监视报警监视门的开启状态,并对非法开门和开门未关闭提供报警输出。 门禁机的参数开门时间的长短,刷卡时卡号的显示时间设定开门模式有:纯读卡、读卡并输入密码、紧急开门是否检查重覆读卡,并可设定 1张卡於t分钟内不可重覆读卡存储资料空间是否循环存储设定卡机处于实时工作还是离线工作方式,并设定实时工作时的通讯等待时间 通讯接口具有RS422,RS485及RS232三种接口 外部接口电锁驱动:对于小功耗的电锁(如PGS701B)卡机可提供内部驱动电流,对于大功耗的电锁,卡机提供开关信号来控制外部电源驱动的电锁。 外部设备驱动和电锁驱动一样,卡机可驱动外部设备的开启,如闭路电视监控、道闸、报警监控传感等相关设备 门磁感应、报警输出卡机可配合门磁感应,监视开门状态,门被非正常开启或正常开启后操过开门时间,卡机产生报警输出。提醒工作人员将门关闭。 出门开关卡机具有出门开关接口,可供出门使用,也可远距离开门。 防破坏监测卡机被非法破坏,将触发内部传感,同时产生报警输出。、消费系统在社区内的消费网点,设立持卡消费专位,持卡人用卡片直接支付费用。 POS 消费方式本系统采用集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有消费终端通过电脑网络或RS485网络与中心数据库连接,对持卡人进行实时扣款。采用实时扣款,集中数据库方式具有最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心管理系统在管理中心设中心服务器,服务器采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每一个持卡人在中心有一个帐户,记录持卡人的详细资料,存储当前持卡人的余额。中心数据库与消费点之间采用目前先进的电脑网络通讯技术,实时通讯,实时结算。 商场消费在商场内的每个POS机配置一个读卡器,读卡器带有键盘接口,持卡人交费时,直接刷卡并输入卡片密码,POS终端读取卡片的唯一卡号,从数据库读取卡片帐号的余额,并显示出来;并将本次消费金额扣除。 物业收费持卡人可以在物业管理中心交费,刷卡后收费终端直接从业主帐户中扣除费用。 微机管理软件(配一个发卡机)为系统管理中心,在发卡机的配合下,完成对卡片的管理,如注册、预收费、挂失、补贴发放等;通过网络控制器完成对POS机的管理,如发送时间、黑名单,采集交易记录等. 系统特点联网运行,可即时了解交易情况。完善的系统软件,可圆满完成客户所需的各类报表要求。UPS开关电源集中供电,保证市电断电后正常工作两小时。计算机可通过电话线联网,或挂接在已有的计算机网上,实行远距离联网。、巡更系统:巡更系统根据工作的方式,分为2大类:在线式巡更系统和离线式巡更系统。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根据物业管理的具体需要,在小区的巡更路线必经之处,粘上信息钮,然后在电脑中按照要求规定巡更班次、时间间隔、巡更路线以及具体的巡更员。工作时,巡更员根据规定的巡更时间、路线进行巡更,到达每一个信息钮处,使用随身携带的数据采集器接触信息钮即可记录下巡更员到达的时间和地点,利用巡更专用软件处理数据信息,就能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巡更人员手握资料读取器在值班室接触代表自己的那个纽扣记忆体,表示开始上班,然后,沿巡更路线,手握资料读取器逐个接触纽扣记忆体(设于各巡更点),资料读取器便记录了这位巡更员上班的时间,到达各巡更点的时间。接班的巡更人员重复上述过程。管理人员将资料读取器插入资料转换器后,电脑便可显示巡更资料(巡更人员上班时间、到达各巡更点时间)。该子系统由巡更棒(信息采集器)、巡更点(信息钮)、电脑系统组成。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巡更点及巡更点的位置的安排很容易通过软件方法扩充,且信息钮的安装也十分方便。造价便宜。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 实施方案 ”,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 创新思维 ,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 系统安全 。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XX年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 无线网络 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 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 文化 、 教育 、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17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 渠道 ,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 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二)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 方法 ,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 办事流程 ,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