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肖邦论文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4-07-08 20:59:16

肖邦论文文献综述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还是很有圆舞曲的味道的。特别是高潮部分,左手伴奏一直弹的是“蹦嚓嚓”的三拍子。也许是肖邦对夜曲实在太钟爱了,以至于在圆舞曲中也有很强的夜曲色彩。这是一种淡泊到及至,反而显得深刻的曲式,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寂寞冷清的夜晚,一位深闺中忧郁的女子,一声惆怅凝重的叹息。钢琴缓缓地奏起稍显庸懒的旋律,但似乎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忽然觉得这种静谧与苏轼笔下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在我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音乐中时,突然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旋律线条,如淙淙流水般的音符哗哗地淌下来,这样的流畅任是最润滑的丝绸也是无法比拟的。略带跳跃性的弹奏,使得意境更加飘渺,恍如仙乐般空灵、澄澈。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看群云散去,仙女舞蹈的场景?那就是升C在我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每次听肖邦,都会想起他在孤岛上的生活。或许乔治·桑的选择没有错。肖邦以燃尽生命为代价,在孤独的陪伴下,写出了一个与世隔绝之人的失落和快乐。我不知道孤岛是不是他的归宿,总之,当寂寞靠得很近很近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令人忍不住伫足,为它轻轻地歌唱。

1、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善良的屠格涅夫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乞丐也“紧紧地握了握”作家的手。“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 2、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3、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球王贝利的养成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肖邦论文研究意义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终39岁)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Fryderyk Chopin (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1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2)。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还是很有圆舞曲的味道的。特别是高潮部分,左手伴奏一直弹的是“蹦嚓嚓”的三拍子。也许是肖邦对夜曲实在太钟爱了,以至于在圆舞曲中也有很强的夜曲色彩。这是一种淡泊到及至,反而显得深刻的曲式,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寂寞冷清的夜晚,一位深闺中忧郁的女子,一声惆怅凝重的叹息。钢琴缓缓地奏起稍显庸懒的旋律,但似乎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忽然觉得这种静谧与苏轼笔下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在我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音乐中时,突然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旋律线条,如淙淙流水般的音符哗哗地淌下来,这样的流畅任是最润滑的丝绸也是无法比拟的。略带跳跃性的弹奏,使得意境更加飘渺,恍如仙乐般空灵、澄澈。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看群云散去,仙女舞蹈的场景?那就是升C在我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每次听肖邦,都会想起他在孤岛上的生活。或许乔治·桑的选择没有错。肖邦以燃尽生命为代价,在孤独的陪伴下,写出了一个与世隔绝之人的失落和快乐。我不知道孤岛是不是他的归宿,总之,当寂寞靠得很近很近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令人忍不住伫足,为它轻轻地歌唱。

音乐欣赏论文肖邦

只有在暗夜里才能感受那种音符,突然奔出倾涌让你有一种未名的感动,一下子进入你的心里,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幸福,于是刹那间让你的泪涌上心头。 我喜欢这个纤弱的或者说是病态的,更象是诗人的钢琴家。 勃拉姆斯太内敛了,我体会不到那种生活的幸福感;柴可夫斯基过于忧伤,听他的曲子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李斯特他狂野了,如果钢琴有生命的话一定会提前累死;贝多芬的抗争或许这个年龄的小孩还没有感觉。只有肖邦,白色的面容凝铸了太多的过往。 或许只有在黑夜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萧邦,是白天强烈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抹杀了吧。 我听他的玛祖卡,夜曲,很难想象在那个热闹的世纪之都巴黎,在那香水沙龙充斥的城市。他仍有一颗恬静温和的心。一直很安静。在夕阳落了以后,黑的透亮的三角钢琴,月光从高大的落地窗散入满地的温柔。那个纤弱的,近乎病态的钢琴手在黑白键中阐述自己的生活。 萧邦是孤独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他的悲哀,在最后的《夜曲。op22》——他的遗作,我能强烈的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向往和生活的热爱。 没有人能够逃离孤独,在孤独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人,注定他将成为一个伟人。 萧邦一生只有钢琴,没有歌剧,没有交响乐,也许就是因为这不可抹杀的改变,铸就了他一生的承诺。

太长了吧,呵呵

肖邦作品10-12,C小调,后人命名为《革命》,肖邦1831年离开华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图加特得知俄军入侵波兰,悲愤之余而作。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上,右手奏壮丽的八度。作品由十二首练习曲组成,每首具有明确的技术锻炼目的。如第一首练右手的伸张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第二首练右手3、4、5指的独立、灵活和翻越弹奏等等。在这同时,每首练习曲又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加第三首中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三个声部伴奏下奏出,非常优美动听,并寄寓了深情——肖邦对祖国的热爱。肖邦在晚年教学生弹奏名时,曾请不自禁的呼喊;“啊!我的祖国!”它的中段激情澎湃,充满焦虑不安和挣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续不断的音流衬托下,右手奏

肖邦作品10-12,C小调,后人命名为《革命》,肖邦1831年离开华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图加特得知俄军入侵波兰,悲愤之余而作。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上,右手奏壮丽的八度。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没过多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向结合体现出来的。这首作品虽然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但它仍然有着许多细微的变化。

肖邦夜曲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有点难度的..

肖邦升C小调夜曲()曲式与音乐分析摘要:肖邦的夜曲既具有高贵优雅般的2旋律,又具有变幻的和声色彩,情感充实、思想丰富。同时又伴有宁静、梦幻般的气氛,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升C小调夜曲()音乐语言细腻、考究,和声色彩丰富。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布局完美。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是肖邦夜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从而展示了肖邦夜曲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肖邦;升C小调夜曲:曲式与音乐分析 夜曲(Norturne)系拉丁语Nox演变而来。是一种旋律优美、感情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式。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一般清幽、柔美作为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它的创始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其名称取自天主教会的“夜祷”。夜曲特有的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在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夜曲在18世纪是流行于欧洲贵族沙龙里的一种小型器乐套曲,后至19世纪初期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0,782—1837)受到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一种表现静夜沉思的抒情钢琴曲。并将这种体裁称为“夜曲”。 尽管菲尔德对于夜曲这种体裁的开创功不可没。但是菲尔德的作品多为沙龙小品,内涵不够深刻。19世纪以后,夜曲这种体裁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来肖邦所创作的夜曲,则大大提高了夜曲的艺术价值,不仅扩大了它的曲式规模,还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意境、多彩的织体。可以说肖邦把这种体裁提高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之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的钢琴体裁之一。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1是19世纪欧洲的伟大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优雅细腻、精致独特。具有典型的独创性。而在其所有的钢琴作品之中,最能体现肖邦“诗人气质”的就是他的夜曲。他以自身特有的悟性,将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浪漫主义抒情小品——夜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了浪漫主义钢琴体裁的典型代表。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一首夜曲,这二十一夜曲的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一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波兰的民族性,法国的沙龙性,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田园风味的抒情小品。Ⅲ而这首作品夜曲《升C小调夜曲()》的创作是肖邦居住在巴黎期间,每逢想起祖国人民仍在沙俄的铁蹄之下,心灵上的创伤就会像乌云一样迅猛聚集起来。正是处在这种心境里,他写了这首具有沁人肺腑的抒情性及强烈戏剧性与悲剧的叙事性情节的著名篇章。属于波兰的民族性和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相结合的一种体裁,所以占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此,笔者就肖邦这首夜曲从曲式结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本曲是紧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哀伤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在旋律中不时加进精巧、轻盈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中部音乐表现明快、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照。《升C小调夜曲》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部分(128)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主题对比不大,主音在低声部贯穿始终的六连音伴奏音型,衬托出安静、哀伤的感情基调。仿佛是夜莺婉转,月色皎洁的夜晚,情侣互诉衷肠,耳鬓绵绵絮语。在第一部分肖邦选择了慢板的速度来表现情与景的交融,因为这样十分有利于表现舒展、悠长的旋律线条,能够充分展示音乐语言的回转起伏。使人听起来不禁产生出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 A段(3 10):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前乐句是在主调与其下属调(#f小调)交替中进行陈述。短暂的调性变化好像晴朗的夜空抚过一丝凉风。后乐句为平行乐句,开放结构。后有一小节的连接引出B乐段。“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朦胧的夜色中,低声部微弱宽广的分解和弦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神秘幽静的夜晚,多愁善感的诗人在孤独地沉思着什么,一切都静悄悄的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接着出现了稍显犹豫的主题这是一个病态的,犹豫的声音,它一开始就向上爬到E,这一短暂的大和弦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夜又恢复了原来的黑暗这是远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悲凄的沉吟,断断续续。像诉说又像哭泣直到第10小节似乎完全消失在黑暗中。” B乐段(11-18)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在主调上进行陈述,和声布局较平稳,每小节几乎都是在主与属和弦交替中进行。收拢于主和弦完满终止。 A段再现(19-28):再现段和A段相比增加了对比性的中声部,和声更加丰满。后两小节为连接句。 中部(29-83):由C、D、E三个乐段组成的合成性中部(所谓合成性中部就是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或是新的主题。或是第一部分的展开,各部分相对独立,保持着互相对比的关系。),C乐段和第一部分的对比并不是调式调性上的对比,而是节拍、织体、力度的对比。D、E乐段又转入将六级、降五级大调,使音乐突然明亮起来。三个乐段都是非方整性结构,互相对比的,而在第二和第三乐段里。我们看到了全曲的形象有了强烈的戏剧性发展,升C小调夜曲由于充满了动力性和戏剧性,因而在肖邦这一体裁的乐曲中有特殊的地位, C乐段(29-48):8+8+4非方整性结构,音乐在主调升c小调上用新材料进行呈示性陈述。速度、节拍及织体都有很大的变化。四三拍的节拍、第一拍加强的附点节奏的旋律、三连音的伴奏音型及低音的持续级进上行,使音乐的情绪由原来的平静、哀伤转为激动不安,与第一部分发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在弱力度(P)上开始。旋律为八度叠加的属音与主音持续,可分为4+4两个乐节。两个乐节在和声上体现出属到主的进行,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八度齐奏像一阵急疾的洪流汹涌而来。庄严宏大。雄壮有力。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在强力度(f)上的高八度重复。右手八度也一改先前的沉吟而变为八度号角式的音调和进行曲风格的节奏音型从弱到强推向高潮,这是乐曲的第一次高潮,加强了新主题的动荡不安的情绪,收拢于主和弦。 D乐段(49 66):降A大调。与主调调关系较远,加强了调性色彩的对比。力度持续增强到fff。这是号角齐鸣,万马奔腾。由四个乐句组成4+4+4+6结构。四个乐句属平行关系,后三乐句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连续的模进使调式调性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收拢于bG大调主和弦。其中,在长达13小节的音乐中,肖邦始终不变地用主音“降A”作为基础音,在上面飘浮的却是连续的上二度模进及中声部跨小节的辅助音,它们产生丰富而又不寻常的音响效果。 E乐段(67-83):4+4+9非方整性乐段,平行结构。新材料在bG大调上陈述,变化了和声织体,采用柱式和弦。使色彩更加明亮,音响更丰满。三个乐句采用模进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一乐句低声部在属音上持续,收拢于主和弦:第二乐句下二度模进前乐句收拢于F大调:第三乐句经过模进发展为连接句并扩充了5小节,音乐连续下行,使激动的情绪逐渐趋于平和为再现做准备。 再现部(84-93)紧缩再现,主题被很大程度的浓缩,仅有10小节。 尾声(94-101)在尾声中直接使用新的旋律材料,从升C小调向升C大调的主音转换,并最终结束在升C大调上。肖邦善于运用这一特有的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在《降b小调夜曲》的尾声中,肖邦也运用了同一创作手法。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是一首抒情诗,这也许是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但肖邦的夜曲并非只是抒情而已,也常常伴有戏剧性的冲突,舒曼曾经称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从《升C小调夜曲》就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潘文娜,诗人的梦浅析肖邦夜曲《降D大调 —2》的演奏[J],北京:音乐创作2007(2),86。 [2]孔亚磊,肖邦夜曲解读叨,成都:四川戏剧2008,(4):116。 [3]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

喜欢那种感觉,但是文字写不出来,或许能讲出来。哎,音乐这东西魔力太大了,跟随她七八年,她带给我的太多太多。

歌曲介绍:降E大调夜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传说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可见此时的肖邦已无愧于“钢琴诗人”这个雅号。乐曲的构成为回旋曲式,行板,12/8拍。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同样的形态,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其主要的特点。降E大调夜曲这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曾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全曲有三个主题素材。以行板速度呈示的第一主题恬适华美,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这一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反复了三次,情绪连贯,但是旋律的装饰性变化很大,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在第二主题中则注重于速度的变化。接着再现的第一主题,其即兴特点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以上两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第三主题,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第三主题变化重复后出现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国外有关肖邦夜曲的论文文献

肖邦升C小调夜曲()曲式与音乐分析摘要:肖邦的夜曲既具有高贵优雅般的2旋律,又具有变幻的和声色彩,情感充实、思想丰富。同时又伴有宁静、梦幻般的气氛,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升C小调夜曲()音乐语言细腻、考究,和声色彩丰富。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布局完美。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是肖邦夜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从而展示了肖邦夜曲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肖邦;升C小调夜曲:曲式与音乐分析 夜曲(Norturne)系拉丁语Nox演变而来。是一种旋律优美、感情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式。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一般清幽、柔美作为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它的创始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其名称取自天主教会的“夜祷”。夜曲特有的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在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夜曲在18世纪是流行于欧洲贵族沙龙里的一种小型器乐套曲,后至19世纪初期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0,782—1837)受到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一种表现静夜沉思的抒情钢琴曲。并将这种体裁称为“夜曲”。 尽管菲尔德对于夜曲这种体裁的开创功不可没。但是菲尔德的作品多为沙龙小品,内涵不够深刻。19世纪以后,夜曲这种体裁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来肖邦所创作的夜曲,则大大提高了夜曲的艺术价值,不仅扩大了它的曲式规模,还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意境、多彩的织体。可以说肖邦把这种体裁提高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之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的钢琴体裁之一。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1是19世纪欧洲的伟大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优雅细腻、精致独特。具有典型的独创性。而在其所有的钢琴作品之中,最能体现肖邦“诗人气质”的就是他的夜曲。他以自身特有的悟性,将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浪漫主义抒情小品——夜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了浪漫主义钢琴体裁的典型代表。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一首夜曲,这二十一夜曲的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一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波兰的民族性,法国的沙龙性,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田园风味的抒情小品。Ⅲ而这首作品夜曲《升C小调夜曲()》的创作是肖邦居住在巴黎期间,每逢想起祖国人民仍在沙俄的铁蹄之下,心灵上的创伤就会像乌云一样迅猛聚集起来。正是处在这种心境里,他写了这首具有沁人肺腑的抒情性及强烈戏剧性与悲剧的叙事性情节的著名篇章。属于波兰的民族性和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相结合的一种体裁,所以占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此,笔者就肖邦这首夜曲从曲式结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本曲是紧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哀伤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在旋律中不时加进精巧、轻盈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中部音乐表现明快、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照。《升C小调夜曲》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部分(128)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主题对比不大,主音在低声部贯穿始终的六连音伴奏音型,衬托出安静、哀伤的感情基调。仿佛是夜莺婉转,月色皎洁的夜晚,情侣互诉衷肠,耳鬓绵绵絮语。在第一部分肖邦选择了慢板的速度来表现情与景的交融,因为这样十分有利于表现舒展、悠长的旋律线条,能够充分展示音乐语言的回转起伏。使人听起来不禁产生出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 A段(3 10):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前乐句是在主调与其下属调(#f小调)交替中进行陈述。短暂的调性变化好像晴朗的夜空抚过一丝凉风。后乐句为平行乐句,开放结构。后有一小节的连接引出B乐段。“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朦胧的夜色中,低声部微弱宽广的分解和弦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神秘幽静的夜晚,多愁善感的诗人在孤独地沉思着什么,一切都静悄悄的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接着出现了稍显犹豫的主题这是一个病态的,犹豫的声音,它一开始就向上爬到E,这一短暂的大和弦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夜又恢复了原来的黑暗这是远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悲凄的沉吟,断断续续。像诉说又像哭泣直到第10小节似乎完全消失在黑暗中。” B乐段(11-18)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在主调上进行陈述,和声布局较平稳,每小节几乎都是在主与属和弦交替中进行。收拢于主和弦完满终止。 A段再现(19-28):再现段和A段相比增加了对比性的中声部,和声更加丰满。后两小节为连接句。 中部(29-83):由C、D、E三个乐段组成的合成性中部(所谓合成性中部就是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或是新的主题。或是第一部分的展开,各部分相对独立,保持着互相对比的关系。),C乐段和第一部分的对比并不是调式调性上的对比,而是节拍、织体、力度的对比。D、E乐段又转入将六级、降五级大调,使音乐突然明亮起来。三个乐段都是非方整性结构,互相对比的,而在第二和第三乐段里。我们看到了全曲的形象有了强烈的戏剧性发展,升C小调夜曲由于充满了动力性和戏剧性,因而在肖邦这一体裁的乐曲中有特殊的地位, C乐段(29-48):8+8+4非方整性结构,音乐在主调升c小调上用新材料进行呈示性陈述。速度、节拍及织体都有很大的变化。四三拍的节拍、第一拍加强的附点节奏的旋律、三连音的伴奏音型及低音的持续级进上行,使音乐的情绪由原来的平静、哀伤转为激动不安,与第一部分发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在弱力度(P)上开始。旋律为八度叠加的属音与主音持续,可分为4+4两个乐节。两个乐节在和声上体现出属到主的进行,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八度齐奏像一阵急疾的洪流汹涌而来。庄严宏大。雄壮有力。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在强力度(f)上的高八度重复。右手八度也一改先前的沉吟而变为八度号角式的音调和进行曲风格的节奏音型从弱到强推向高潮,这是乐曲的第一次高潮,加强了新主题的动荡不安的情绪,收拢于主和弦。 D乐段(49 66):降A大调。与主调调关系较远,加强了调性色彩的对比。力度持续增强到fff。这是号角齐鸣,万马奔腾。由四个乐句组成4+4+4+6结构。四个乐句属平行关系,后三乐句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连续的模进使调式调性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收拢于bG大调主和弦。其中,在长达13小节的音乐中,肖邦始终不变地用主音“降A”作为基础音,在上面飘浮的却是连续的上二度模进及中声部跨小节的辅助音,它们产生丰富而又不寻常的音响效果。 E乐段(67-83):4+4+9非方整性乐段,平行结构。新材料在bG大调上陈述,变化了和声织体,采用柱式和弦。使色彩更加明亮,音响更丰满。三个乐句采用模进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一乐句低声部在属音上持续,收拢于主和弦:第二乐句下二度模进前乐句收拢于F大调:第三乐句经过模进发展为连接句并扩充了5小节,音乐连续下行,使激动的情绪逐渐趋于平和为再现做准备。 再现部(84-93)紧缩再现,主题被很大程度的浓缩,仅有10小节。 尾声(94-101)在尾声中直接使用新的旋律材料,从升C小调向升C大调的主音转换,并最终结束在升C大调上。肖邦善于运用这一特有的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在《降b小调夜曲》的尾声中,肖邦也运用了同一创作手法。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是一首抒情诗,这也许是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但肖邦的夜曲并非只是抒情而已,也常常伴有戏剧性的冲突,舒曼曾经称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从《升C小调夜曲》就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潘文娜,诗人的梦浅析肖邦夜曲《降D大调 —2》的演奏[J],北京:音乐创作2007(2),86。 [2]孔亚磊,肖邦夜曲解读叨,成都:四川戏剧2008,(4):116。 [3]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

太长了吧,呵呵

op62,,3段式一段为lento,1,3段弱,2段有强弱对比,接近于ABA段式。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1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2)。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