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篮球运动开展对策研究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4-07-08 07:15:32

篮球运动开展对策研究论文答辩

篮球运动论文体育运动论文:论篮球运动中技战术摘要:技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它能使运动员通过思维活动及时采取相应的,恰如其份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已长和有效的制约对策。关键词:篮球运动;技战术;意识培养1、研究对象与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培养篮球技术、战术意识方面研究的文献,获得对篮球技战术意识培养方面的了解。并通过各方面的访谈,听取了多位篮球教授,篮球教练的看法和指导,为本课题的思路形成起着重要作用。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篮球技战术概念美国一位篮球专家曾指出现代篮球取胜并60%靠意识,40%靠体力。现代篮球教练员越来越关注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技战术意识可定义为熟悉各种战术打法,并通过反复运动实践而形成的对球场上各种复杂情况所做出的自然反应,在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征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实效合理行动的过程总和。2、2因素(1)主观因素。运动员专项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篮球技战术意识构成的最主要因素。运动员若不具备专项知识,那就谈不上具备技战术意识。全面掌握专项知识是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的关键,技战术的意识是在篮球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完成篮球技战术动作又需以身体活动的能力为基础。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技战术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客观因素。技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通过学习、训练和比赛逐步形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它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映,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对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形成起着客观的作用。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客观上还存在着很多差异。如比赛重要程度、运动员的压力、对手的压力、裁判水平的高低等在客观上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起到影响作用。因而只有通过长期的模拟比赛或经常性正式比赛,才能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得以提高。3、篮球技战术的表现特点(1)活动性。篮球技战术意识是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和实践的。即运动员在跑,跳,运,传等运动中,通过观察判断,形成技战术意义上的认识和决心,并迅速付诸于相应的行动之中。(2)协调性。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的认识高度统一。假如场上队员的战术意识水平参差不齐,配合就很难协调一致,就影响全队战术水平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团结,导致比赛失败。(3)灵活性。运动员可根据比赛情况变化而不断相应地变换对策。篮球技战术丰富多样,变幻莫测,运动员不可固执已见,死板机械,为预定的战术设想所束缚,而必须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以便更有效的制约对手,克敌制胜。(4)客观性。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应符合比赛实际情况和行动规律。同一技术的应用,由于想法不一,其效果也会有异。所以在多种外界因素中,运动员必须迅速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抉择,而不能盲目或错误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技战术的优势。(5)瞬时性。篮球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实现出于一瞬间。篮球比赛的特点是高速度,强对抗,完成动作的时间极为有限。这就要求运动员对场上的各种情况随时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应答,即在动作的瞬间,经过瞬时思维产生行动意图并付诸于实施。(6)节奏性,节奏性是指战术意识强弱起伏在比赛中的表现。篮球比赛的速度呈现相对的快与慢,运动员战术意识表现的强弱与正确程度,受到比赛速度和节奏的制约。有时由于反应和瞬时思维落后于赛情突然变化的速度,以致来不及形成合理的战术意识,而不得不借助于直觉,推测和事先确定好的意图行动。4、培养技战术意识的方法与训练(1)技战术意识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意识尽管有天赋的因素,但它是可以培养的,先天的素质毕竟只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可能,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后天训练和培养。(2)提高文化素质,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由于现代体育科学向综合科学的发展趋势,各学科对体育训练学不断渗透,推动了体育运动各专项科学训练的发展。以当前国际篮球劲旅的结构条件来看,文化素质和专项知识是必要的基础,如果仅以身体条件为立足点,整个训练只重视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忽视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篮球理论知识水平,就跟不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加强文化知识,篮球理论的学习,是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必不可少的条件。(3)技战术意识的训练。①在传球训练中,让运动员掌握各种传球的要领及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在什么位置使用什么传球方法,从而使运动员在任何位置上都有明确的传球线路和方法。加快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克服犹豫不决,延误战机的毛病;② 加强突破技术能力的训练,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加强快攻突破,掩护突破,突破后分球,有人防守与无人防守突破等实战训练;③ 要把投篮技术训练与运球,持球突破等技术结合起来,善于捕捉战机。及时,果断,大胆地投篮,已成为战胜对手的主要环节。巩固和提高激烈对抗情况下的投篮命中率,强化运动员的投篮意识;④ 蓝板球号称篮球运动命根子,在训练和实战中,强调后场蓝板球先挡人后枪球意识,前场蓝板球要冲枪习惯,养成每投必枪的意识。蓝板球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⑤ 防守意识的训练单调枯燥无味,但它在比赛中起着重要作用。防守意识主要表现在完成自己的防守任务的同时,还须密切关注场上情况,进行枪球,断球,补防,协防,盖帽等基础练习;⑥ 快攻训练时,要养成快攻的发动意识,推进意识,接应意识,跟进意识,成功意识。如“三攻二。二攻一”等,无球队员随时注意控制球队员的意图,进行接应或跟进枪篮板球。控制球队员时刻注意同伴的移动路线,及时形成有效攻击。5、结论与建议以上训练方法进行技战术意识的培养,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及实战能力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意识的渗透对运动员来说是不知不觉的。实际上是点点滴滴进行技战术意识的积累和加工提炼。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要经过艰苦的增养和训练才能获得成果。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这样才能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先给悬赏分啊还有几篇,我传到你邮箱

可以在相关网站搜索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那么你知道关于篮球运动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篮球的开题报告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代写论文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笔调查问卷计算机等

一、 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序号主要工作内容起止日期

1选题,拟定开题报告,收集整理资料2010年6月

2完善计划,开展研究2010年7月—2010年9月

3再次查找资料,统计结果2010年10月

4分析对比,拟定初稿2010年11月

5提交论文,指导老师评审返,反复修改2010年12月

6进行论文答辩2011年4月

7再次修改,正式提交论文2011年5月

五、预期结果

1、充分分析拼抢篮板球技术,并清晰细致的解析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

2、利用篮球运动中拼抢篮板球的能力的分析,为学院篮球篮球专选对训练比赛、以及日后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做出指导。

3、充分提高拼抢篮板球的训练效果,从而使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一、 选题依据

伴随着中国篮球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职业联赛的风起云涌,篮球市场的日趋火爆,中国的男女篮球队(包括国家青年队)却在亚洲、世界赛场上连连败北!在奥运会预赛12队的16项技术统计中,除姚明有10项进入前5名外,无一人进入前十,中国男篮的失误高居榜首,5场比赛失误高达93次,平均每场失误次,其他大多数统计不是垫底就是倒数第二。无论是体能、技术,还是战术意识和作风,中国男篮都不具备8强的实力。在第七届世界青年男篮锦标赛中, 拥有像易建联和唐正东这样绝好条件(连美国教练都羡慕)的中国青年男篮,二胜六负仅排第十四名(十六支队),这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青年男篮自身的落后状况,而且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中国男篮与当今世界男篮群体中高水平队伍之间的差距。优秀男子篮球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不仅制约了目前中国男篮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影响了中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中国篮球要想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有所作为,以及中国男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必须加速优秀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进程。NBA是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NBA为什么能50年长盛不衰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NCAA每年为NBA输送几十名顶尖球员,NBA能够持续保持魅力也就在于不断有新星崛起。通过和“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体系相比较,我们发现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2、完善的训练、竞赛体制(包括中学生联赛、大学生联赛、和职业联赛)

3、竞争激烈的高水平的各级教练员队伍

4、激励机制

这几点正是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独到之处和成功之处。同时我们发现这四点中的共性就是鼓励竞争。通过频繁的激烈的比赛来形成竞争,通过竞争来选拔后备人才和优秀教练员,通过诱人的激励措施来促进竞争,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篮球运动充满了生机。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成功的经验,由于两个国家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只能借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对现有的体制带来的冲击,使得目前的举国体制下,“业余体校—市体校—省体校—省青年队—省队—国家队”的培养方式已日渐萎缩,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的过程中在竞赛制度方面、政策导向方面、激励机制方面、培养体制方面、教练员体制方面、科研、医疗保障方面、联赛吸引力方面、选材方面、训练方面等方面均出现了问题,因此对我国男子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当中出现的问题极其原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紧紧围绕鼓励竞争的原则,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对提高我国男子篮球运动整体水平和推动我国男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 研究对象:参加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的运动员、近两年由青年队调入一线队伍的年轻运动员,参加大超联赛的前几名队伍的运动员。

三、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期刊网1994年至2004年期间的有关文献进新行查阅;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用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家长及专家进行调查、访问,以获取不同对象对各省培养篮球运动员的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看法。

(三) 统计法:对青年联赛进行技术统计,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相关资料。

(四) 比较分析法:将我国后备力量的培养状况和美国相比较,将甲级队强弱队及其后备力量做全面比较,找出问题及值得借鉴或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五) 逻辑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指出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四、 研究内容:

1、 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现状

2、 后备力量培养方面和美国相比较

3、 后备力量和职业联赛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参加“大超”联赛队伍的人员结构、训练状况及联赛水平与青年联赛全方位相比较

5、 青年联赛前八名队伍的选材与训练特点

6、 目前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五、 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青年联赛前八名队伍的选材与训练特点,参加“大超”联赛队伍的人员结构、训练状况及联赛水平与青年联赛全方位相比较

研究难点:由于运动员选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扯的因素多,所以给问卷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也有难度。

六、预期结果

虽然目前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培养模式、竞赛制度、教练员选拔培训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为一方面这几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其他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这么多问题的解决不时一蹴而就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体现了人才成长的数量、质量、层次与等级的变化规律。从启蒙阶段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级的升高,随着孩子们学习与训练的提高,把前一个较低的培养层次中的优秀者选拔到下一个较高的培养层次中去,这样各级人才数量从多到少,人才质量从粗到精,人才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选拔,最后产生出佼佼者,“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这就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培养篮球运动人才的基本模式。因此为了扩大篮球运动人口的基数, 必须开辟多种培养渠道,加大竞争力度,尽快形成我国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为此,必须加快体、教结合的步伐,加速专业队二线队伍向高校并轨的步伐。增加比赛的受关注程度来进行,将大学联赛推向市场,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影响力,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进一步扩充大学生联赛的队伍及涉及的城市,增加比赛场次,避免垄断,加强竞争,增加比赛的受关注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中学生、中学生联赛。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抓紧培养各级队伍的高水平教练员,尤其是中学和大学专职教练员的培养。逐步提高各级教练员的待遇和职业运动员的待遇,学校也应为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加速普及完善教练员的竞聘制度,淘汰不能胜任的教练员,促使教练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推动选材、训练质量的提高。

七、进度安排:

2006年11月—2007年3月:查阅、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

2007年4月—2007年5月:进行问卷的设计;

2007年5月—200年9月:进行问卷的发放,并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完成技术统计工作;

2007年9月—2007年10月:对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2007年11月—2007年12月: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

2008年1月—2008年2月:征求导师和专家的意见,修改论文草稿;

2008年3月:定稿,准备答辩。

10、参考文献

[1]高建磊,陈树华,许永刚.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卷第1期

[2]高治,徐伟宏.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3]刘玉林.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8):32

[4]宋振镇. CUBA与NCAA的比较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5]刘志伟,等.提高我国男篮对抗技术水平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张炳先,等.对篮球本质—强对抗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94,(6).

[7]王章明,等.CBA甲A与NBA队员身高体重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体育科技,第34卷第6期

[8]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26卷2000年第2期

[9]张振东.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测试结果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6(2):55-60

[10]朱体荃,韩立明.少年篮球比赛中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9,20(6):23-27

[11]吴金元,任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J].体育与科学,2001,22(1):37-40

[12]王守恒.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及借鉴[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65

[13]成惜今.对世界男篮身高发展趋势的研究及预测[J].中国体育科技,1989,(4).

[14]黎白.篮球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应是多少?篮球,1993,(1).

[15]李可可.篮球运动员球感的测定与分析.中国体育科技,1995(3):34~39

[16]张力为.运动智力—困惑中的思考与思考中的困惑.中国体育科技,1993(1):39~45

[17]李可可.关于篮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问题的探讨,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

[18]卢亮球,邝郁,陈树华,优秀少年女篮运动员运动成绩与某些感知特征的相关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期

[19]席莎,杨晓晖.对男篮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总第49期

[20]王守恒,薛正武,曾凡星,等.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

[21]黄远翔.关于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与技术特长关系的探讨,潍坊学院学报,第2卷第4期

[22]赵芳,孙民治.我国高级篮球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6卷第2期

[23]武国政,杜裕,谢铁兔.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不稳定原因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25卷第2期

[24]孙民治,陈钧,方明.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体育科学2001年1月第21卷第1期

[25]翟强.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新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26]刘森.浅谈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27]付志东.论“豆芽菜现象”的本质原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22卷第1期

[28]陈本友.部分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13卷第1期1998年3月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球为竞赛工具,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人们喜爱。它对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事篮球运动,有利于提高群体意识,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培养我们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拼搏精神。经过一年的篮球课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与技巧,篮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是经过学习,我在篮球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传球中应注意的问题:1、 要注意全队的进攻配合,在自己持球的位置要预感到可能发生的进攻配合和机会。2、 尽量提前观察到每个潜在的接球队员和防守队员的情况。3、 传球要到位,要会用球领人,尽量做到球到人到,一般情况是把球传到同伴远离防守一侧的位置。4、 要学会左右手都能传球,往往当防守者注重防强手的时候,利用弱手传球是较为有效的。5、 传球要及时。接球中应注意的问题。:1、 在本队战术要求的范围内,积极移动迎前接球或领前接球,寻找理想的接球角度。2、 应结合传球队员有要求的信号及明确的传球位置,要能控制较大的接球范围(尤其内线队员)给传球队员安全感。3、 接球的同时要尽快地与下一步的进攻动作衔接好。4、 接球的瞬间要利用来球的惯性,使球“粘”在手上。投篮中应注意的问题:1、 必须是先清楚自己与投篮的距离和角度。2、 要判断防守者的情况。3、 要有突然性,掌握投篮时机。4、 尽量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5、 应以打篮板投篮为好。6、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投篮的动作和投篮目标上。7、 坚信能够投中篮。运球中应注意的问题:1、 始终将球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2、 要抬头,随时观察场上情况,要有目的地传球3、 要远离防守者的手运球。4、 应学会左右手都能运球。5、 能传球时尽量不运球。6、 不要向队员聚集的区域运球,离边线和场角区域远一些。7、 运球中要掌握好节奏,不仅要有方向的变化,而且应有速度快慢的变化。8、 运球中没有好的传球机会时不要停止运\球,以免被对方夹击抢掉球或造成5秒违例,尤其紧逼时更是如此。持球突破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运用持球突破时,要与投篮和传球相结合。2、 对反应快,移动灵活的防守者可多利用假动作,对反应较慢,移动能力稍差的防守者可多用突破的起动突破防守者。3、 突破前的重心要低而稳。4、 突破时要敢于帖近防守者,进行合理的身体接触。防守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防守队员应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偏向有球的一侧的位置上,防守者位置和距离必须根据球的转移而及时调整。对离球较近的对手应采用面向对手侧向球的斜步防守。对离球远的对手,经常采用面向球侧向对手的平步防守。防守队员的移动必须抢先于进攻队员之前,使防守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防守中锋的主要原则是尽量减小中锋在限制区下部接球,破坏其与外围队员的联系,对在限制区下部的中锋,必要时应采用绕前防手(身体紧帖中锋身前,两腿下蹲,随时准备跳起打断对方的高吊球),对威胁较大的中锋,依靠个人防守是有困难的,一定要注意协防。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它要求参加者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争取比赛的胜利。因此参加者容易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性和顽强的意志以及积极拼搏的精神,并能够使参加者相互了解,形成友好的交往和长期的友谊。篮球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课余活动,在教师、学生的参与和教与学相互作用中完成的。作为教与学的内容,课程是教与学活动的中介,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之外,学生以篮球知识为手段参与学校课余活动。通过这两种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地发展其身体机能和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篮球课程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园文化生活中,已成为增进学生健康的身体教育手段和贯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有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寓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于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

篮球运动发展毕业论文

1983年,是中国现代篮球运动腾飞的一年。中国男、女篮球队继在亚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之后,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九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中国男妇篮球队于1986年举行的第十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强队的比赛中,打败多个欧美强队,荣获第九名。这是中国现代篮球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女篮的荣誉 1. 荣获亚洲冠军 1982年11月19日——12月4日,第九届亚运会篮球比赛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我国女篮怀着“冲出亚洲的任务再也不能往下交了”的决心,发扬勇敢拼搏的精神,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急起直追,终于以75:67的比分战胜南朝鲜队,荣获亚洲冠军。 参加这次比赛的中国篮球队领队是刘贵乙,女篮教练杨伯镛、王利发,队员是陈月芬、修丽娟、邱晨、刘敏、冼丽清、张六如、孙瑞云、宋晓波、张月琴、张惠、游淑敏。 2. 世界锦标赛中夺得第三名 1983年7月24日至8月6日,第九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在巴西的圣保罗举行。中国女篮首次参赛,姑娘们经过艰苦奋战,胜加拿大等世界强队进入半决赛,与世界最强的美国队相遇,鏖战40分钟不分胜负,加时赛时失去决赛的机会,居于苏联和美国之后,夺得第三名。这是中国篮球运动向世界先进水平挺进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篮球史上,女子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这次中国女子篮球队领队是张钧汉,教练员杨伯镛、王利发、队员宋晓波、邱晨、柳青、游淑敏、张惠、陈月芬、郑海霞、修丽娟、张月琴、巴燕。我国际级裁判张雨生参加了这届赛会的裁判工作。 在这个征途中,教练员杨伯镛,队员宋晓波、邱晨、陈月芬等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队员宋晓波以独得134分,被选为世界女篮A组最佳阵容之一。宋晓波在国内3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还曾评上国家体委系统的优秀党员。她在代表中国女篮在世界锦标赛上升起五星红旗后,对同伴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实际上才走了一半。登上世界高峰的最后那两个台阶,比现在这一半还要艰难!” 3. 奥运会上再展雄姿 中国女子篮球队是世界强队之一。1984年5月5日至16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预选赛在古巴哈瓦那举行。我国女篮夺取第一名,获得参加奥运会女篮比赛的资格。7月29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我国女篮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结果夺得铜牌。 这次中国女子篮球队教练员是杨伯镛、王利发,运动员宋晓波、邱晨、丛学娣、陈月芳、柳青、郑海霞、修丽娟、张月琴、张惠、李晓勤、王军、巴燕。我国际裁判罗景荣、张雨生赴赛担任裁判。 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女子篮球队毕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其运动技术的稳定状况、运动竞技状态和水平的保持,也曾出现过多次反复。 1984年10月13日至24日,第10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国女篮以61:62的比分负给南朝鲜女篮,居第二名。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在日本举行,中国队本有可能取得对南斯拉夫与美国队(临时由大学生组队)比赛的胜利,但却负于了对方,被挤出了四强之列。1986年8月8日至18日,第十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在苏联莫斯科举行,中国女篮在小组预赛的首场比赛中,以74:80的比分,反胜为败地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队。这样,促使中国篮坛对女篮队员的身体与技术、战术,训练与比赛中的战略战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但无数事实证明,中国女篮确实是一支进步迅速、提高显著的世界劲旅。自1981年改组以来,在亚洲和世界大赛上打出好成绩,实现了篮球要大上,“女篮先上”的既定方针,出现了中国女篮率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男篮紧紧跟上的大好形势。 1984年8月15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女篮“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8月18日全国妇联授予中国女篮全体队员“三八”红旗手称号。8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授予中国女篮12名队员三等军功奖章。8月19日,国家体委决定授予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篮球运动员宋晓波、修丽娟、陈月芳、郑海霞、邱晨、李晓勤、张惠、丛学娣、张月琴、巴燕、王军、柳青“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以示奖励。 中国男篮的战绩 1. 亚洲“五连冠” 中国男子篮球队,曾于1975年第一次参加亚洲锦标时,就以97:78和80:59的比分分别战胜南朝鲜和日本队,获得冠军。1978年以来,又多次保持亚洲冠军的地位和在世界锦标赛中处于第十一、十二名的水平。 《当代中国体育》中有一段评论说:从赛场表现看,我国家队的实力比70年代初期和中期有了明显增强。 第一,运动员的高度增加了,对高大运动员的训练和使用也有了改进。1982年增添了新生力量的国家男队,平均身高已达米(1951年只有米),比世界锦标赛第五名的澳大利亚队还高2厘米。2米以上的队员也比澳队多3人。60年代许多篮球队在选择、训练、使用高大运动员方面存在片面性,以致影响队伍的实力……这个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篮球运动之后,才得以解决。 第二,防守能力加强了。联防、紧逼、抢篮板球水平都大大超过了60年代。 第三,进攻战术打活了。有内线也有外线进攻,有篮下的强攻也有小配合,有定点跳投也有巧妙的掩护跳投等。教练员的指挥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每场比赛根据不同的对象,配备不同阵容,而不是单纯依靠高度取胜。 1983年11月12日至29日,第十二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香港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又一次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亚洲锦标赛上获得的第5次冠军,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为中国男篮的“五连冠”。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柯轮、副领队刘觉涛,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韩朋山、吕锦清、穆铁柱、郭永林、马跃南、李亚光、孙风武、王立彬、刘建立、嵇照光、张斌、匡鲁彬。 在这届比赛中,高大队员穆铁柱、韩朋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年轻的身高超过2米的队员王立彬技术、速度、反应等都很突出,又有匡鲁彬、郭永林、孙风武等老将的配合,打得非常活跃。中国队分别以30分和29分的优势(中国对日本109:79、对南朝鲜92:63),占胜亚军日本队和第三名南朝鲜队。这证明我国男子篮球运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还证明那种认为中国男子篮球队解决不了既要有高度又要有灵活性这一矛盾的论点是不正确的。问题在于如何发现和训练、培养人才。 2. 在世界强手中 1984年7月29日至8月6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代表亚洲参加了比赛,领队柯轮,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王立彬、匡鲁彬、郭永林、吕锦清、孙风武、李亚光、张斌、刘建立、胡章保、王海波、嵇照光、黄云龙。 中国男篮同美国、乌拉圭、巴西、埃及、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队进行了比赛,在有12个队参加的奥运会篮球决定中,获得第十名。中国男篮在对上述7个世界强队的比赛中,基本情况是比赛中起伏比较大,这是由于中国男篮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还承受不了像奥运会这样大型竞赛给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我队的实力不如某些世界强队,因此,虽然努力参加比赛,但是名次尚不够理想。 通过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看,我队攻击能力不强,尤其是内线明显薄弱,全队的投篮和罚球命中率不如对手。如对巴西队,上半时我内线一次罚球机会也没有。下半时只有吕锦清罚2:6,占,而巴西队罚球18:28,占,这一项我队就输掉16分,而全场我队只负于对方16分。 对西班牙队也是如此。我队投35:60,占53%,而西班牙投44:76,占。我队罚球13:24,占 ,而西班牙队罚14:20,占70%。结果,我队输19分。 对乌拉圭的比赛,是我队表现最差的一场。我队投31:73,占,而乌拉圭投27:66,占,我队罚球5:9,占,而乌拉圭队罚16:32,占。 这场比赛前,我队员就对乌拉圭队的南美粗犷打法发怵,又因为是决定进入前八名的比赛,队员精神上又有一定的压力。最后负于对方7分,全队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从总体上看,我队在关键性技术指标中所暴露的问题是明显的。平均每场得分在12个队中排第11位,罚球命中率也排第11位,罚球次数排最后,篮板球也排最后,失分排在第9位,投篮次数是第8位,命中率是第6位。 1986年7月20日,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是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坛普遍重视中国男篮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队在世界篮球大赛中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胜利来之不易,人们都知道,中国男篮在参赛前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形势。1986年初,中国男篮在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上,连续输给菲律宾和南朝鲜队,仅获得第三名。失败的痛苦,为祖国和人民争荣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他们进行赛后的反思;来自全国人民的愿望,多少热心人的非议和责难,中国男篮的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更为紧张的赛前训练和具有针对性的热身赛。终于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重望,经过顽强的拚搏,进入世界十强的行列。国际篮联主席罗贝尔·布斯奈尔特致电中国篮协主席,以示祝贺! 参加第十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男篮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钱澄海(兼),教练员吕长新,运动员宫鲁明、李峰、黄云龙、沙国利、王非、宋涛、李亚光、孙凤武、王立彬、张勇军、徐晓良、张斌。平均身高米,年龄岁。 这次锦标赛上,中国队被分在C组,组里有意大利、美国、波多黎各、联邦德国、科特迪瓦共6个队。这个组实力很强,被称为“死亡之组”。按规程规定,只有取得小组前三名才能出线,进入前十二名,不然将被淘汰。 中国男篮经过多次热烈讨论,统一了全队的思想,制定“吃科,拚波,冲德、意、美,锻炼队伍,力争出线”的战略方针。思想上的突破带来技、战术的突破。 中国男篮以新颖的东方打法,快速、灵活多变的场上表演,给人们以新鲜的感觉。 中国男篮的得分有进步。前十二名的队平均得分每场分,中国队为分。其中罚球一项提高得更为突出,中国队平均每场罚次,罚中次,命中率77%,为各队之冠。3分球与近投都有加强,前12个队平均每场投中个,而中国队为 个。张勇军的3分球占世界第三位。 内线队员的攻击意识也有所加强,中国队4个内线队员的得分占全队总得分的。篮板球技术也有提高,最后我队前后场各负3个。犯规、违例减少,有8个队犯规次数高于我队。12个队平均违例为次,我队为33次,排第七位。失误是大问题,仅排苏联之后,居第二位。 中国男篮勇敢闯关夺隘,智谋高强地打好了几场关键球。以98:84胜波多黎各,93:78胜古巴队,112:111小胜希腊队,以80:81负联邦德国。 中国男篮通过比赛和观摩学得不少好的作风与新的技术,同时也看到了今后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我们同世界高水平队伍差距还相当大,未来的道路还相当长…… 中国篮球队,在其它赛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1年3月28日至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冠军队锦标赛亚洲地区选拔赛。经过7轮比赛,我“八一”队7战7胜,取得冠军,并获得了最佳风格奖杯,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6月于巴西举行的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决赛阶段的比赛资格。队中郭永林、马连保被评为“最佳队员“。 “八一”男篮在港比赛,这是首次,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对南朝鲜、菲律宾、日本的3场实力较强的夺标赛,给港澳同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香港各报都在显要位置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比赛的场面,刊登了照片和专栏文章,赞扬了“八一”队球艺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1981年6月26日至7月5日,“八一”男篮代表亚洲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俱乐部男子篮球锦标赛。 这届的比赛是在国际篮联管辖下举行的第1次世界性俱乐部级的比赛,国际篮联下属的7个地区都派了队(美国除外)。根据竞赛规程规定,各参赛队允许有两名外国选手代表参加比赛。所以,巴西《圣保罗报》对此评论为“这届比赛实际上是职业队表演,美国人的比赛”。 这届比赛是在高速度、高水平的情况下进行的。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篮球运动,在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速度更快,技术向全面发展。 “八一”男篮在小组预赛的五个队中一胜三负,未能进入前六名,在决赛中胜委内瑞拉,负于以色列获第九名。通过这次比赛经受了锻炼,开阔了眼界,在与国际强队比赛中,看到了我们的差距。 这届比赛中速度快,各队得分很高。西班牙队平均每场得106分、美国队得104分、巴西队得97分,15场决赛有9场在100分以上。空中争夺激烈,各队阵容身材高大,西班牙队平均身高米、巴西队米、美国队米。队员身高而速度、力量、弹跳、柔韧性协调素质好,空中争夺篮板球人数多,起跳早,跳得高、伸展好,力量强,空中冲撞激烈。补篮、扣篮和封篮技术动作有进一步的发展。 个人攻击能力强,由于有职业队员参赛,个人攻击表演突出。澳大利亚请的美国选手史密斯,身高米,6场共得202分,每场平均得30-40分,命中率高,自信心强,斗志顽强,基本功全面、扎实。 各队打法不同,风格各异。 通过比赛看,“八一”队进攻中虽有突出高度,但队员站得过死,进攻区域狭小,打法呆板。防守能力弱,防区也小,防守战术变化少。要争得主动,必须善于使用积极扩大的人盯人和区域防守。必须提高应变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男、女篮球队参加了亚洲和世界青年篮球锦标赛。 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 世界青年篮球锦标赛 1978年第五届:女冠军,男亚军 1983年第二届男篮赛:第十一名 1980年第六届:男冠军,女亚军 1985年第一届女篮赛:第四名 1982年第七届:女冠军,男亚军 1987年第三届男篮赛:第九名 1984年第八届:女冠军,男亚军 1989年第二届女篮赛:第九名 1986年第九届:男、女双获冠军 1989年第十届:男、女双获冠军 1978年以来,有许多队赴亚洲和世界上其它地区参加了各种邀请赛、城市赛等 时间 比赛名称 成绩 1978年 香港国际男子篮球邀请赛 广东男篮获第一名 1978年 国际军队篮球邀请赛(泰国曼谷)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79年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杯”国际男篮邀请赛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79年 第廿六届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篮球锦标赛 解放军男篮第四名 1982年 第二届泰国王储杯国际篮球邀请赛 北京部队第二名 1982年 第一届亚洲城市女篮锦标赛(香港) 北京队第一名 1982年 第一届亚洲城市男篮锦标赛(香港) 上海市队第一名 1983年 第十二届世界青年男篮邀请赛(联邦德国曼海姆) 中青队第十名 1983年 第二届亚洲城市女篮邀请赛(吉隆坡) 长春市第三名 1983年 第三届泰国王储杯国际篮球邀请赛(曼谷)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84年 第二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男篮邀请赛(美国关岛) 湖北队第一名 1984年 第三届亚洲城市篮球邀请赛(曼谷) 北京队男第三名南京队女第二名 1986年 伊朗国世呵蜓�肴�ǖ潞诶迹?辽宁队第一名 1986年 第三届泰国王储杯男篮邀请赛(曼谷) 南京部队第二名 1987年 第四届亚洲城市女篮锦标赛 上海女篮第一名 1988年 参加加拿大国际女篮邀请赛(多伦多) 中国女篮第一名 1989年 第五届鱼尾狮国际男篮邀请赛(新加坡) 中国男篮第一名 通过这些比赛活动,加强了中国人民和运动员同各国好友的往来,使中国更多的篮球队伍有了接触国际篮球实际的机会,从而达到学习国外篮球运动的技、战术长处,提高和锻炼队伍的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除国家队以外的篮球队伍的积极性。这些篮球队伍是国家队的雄厚基础和坚强的后盾,事实上他们也创造了一些好的成绩。 中国青年篮球队的成绩也是比较好的。1986、1989年第九、十届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赛上,我男女队双获冠军。 我青年篮球队双获冠军,显示了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实力。它关系到我国青年篮球的迅速成长,并源源不断地为国家队输送新生力量,缩短我国家队在亚洲和世界大赛中适应能力的时间。所以,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我国青年篮球是中国篮球运动的未来。 1987年以来,中国男、女篮球队分别参加了亚洲和世界一些大赛。1988年中国男篮、女篮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男篮第十一名、女篮第六名;1989年中国男篮在第十五届亚洲锦标赛上获第一名,中国女篮获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的冠军;1990年中国男篮、女篮分别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锦标赛,男篮获第十四名、女篮第九名,同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男篮获冠军、女篮获亚军。 通过比赛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女篮仍然是亚洲的强队,但在世界大赛中了取得的名次与过去比较是有些不够理想,虽然也发挥出一定的水平。中国男篮、女篮暴露出的问题仍然是自己的风格特点不突出、身体与技术不适应强对抗的激烈比赛要求、战术配合单一而缺少应变能力等等,这对重新调整后的中国男、女篮球队是不能苛求的。其关键是必须狠抓科学严格的管理、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化训练,重视基础训练和对抗训练的科学研究工作等,这些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篮球体育运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 笔 调查问卷 计算机 等

用球向悬在高处的目标进行投准比赛的球类活动。由于最初是用装水要的篮筐作投掷目标,故名“篮球”。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从事篮球运动能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素质全面发展,并能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它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等品质都有很大益处。 发展概况: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米, 有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范文没什么好的 你还是自己写点..先去调查或在网上查中国队员的资料然后根据各球员写点建议其实有很多语句在那些教练们就说了的. 你在网上直接复制.再加点自己话衔接起来 那就beautiful了 总之是你自己写的..这样才是最好的

篮球运动干预研究论文

篮球运动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回顾和总结20世纪篮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就会深切地感到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而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又有一定的贡献。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篮球正在向国际化、科学化、商业化和职业化推进;以扩大篮球人口为目标的大众篮球正朝着平民化、普及化、生活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竞技篮球和大众篮球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进程。本文纵观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对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预测未来世界篮球运动将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 队伍大型化,高大队员速度快,技术全面,位置趋向模糊二. 中国球员对速度的要求及身体对抗要求的不断增加三. 战术的简练性、实效性增强,“人球为主”的攻击性、多变性防守运用更加普遍,贴身防守更加凶狠四. 明星队员的数量将是一个实力的重要标志。五. 中国女篮将继续向男篮风格发展六. 中国教练员水平的作用更加突显七. 中国篮球运动的职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综上所述,世界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稳定高水平的全面对抗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十分重视攻与守的平衡发展;以篮球运动员的选用和训练将更加强调“全面一特长型”;球星的作用将日趋突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结构、实践经验将有一个迅速飞跃;女子篮球趋向男子化风格;职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篮球体育运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 笔 调查问卷 计算机 等

篮球运动论文体育运动论文:论篮球运动中技战术摘要:技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它能使运动员通过思维活动及时采取相应的,恰如其份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已长和有效的制约对策。关键词:篮球运动;技战术;意识培养1、研究对象与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培养篮球技术、战术意识方面研究的文献,获得对篮球技战术意识培养方面的了解。并通过各方面的访谈,听取了多位篮球教授,篮球教练的看法和指导,为本课题的思路形成起着重要作用。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篮球技战术概念美国一位篮球专家曾指出现代篮球取胜并60%靠意识,40%靠体力。现代篮球教练员越来越关注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技战术意识可定义为熟悉各种战术打法,并通过反复运动实践而形成的对球场上各种复杂情况所做出的自然反应,在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征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实效合理行动的过程总和。2、2因素(1)主观因素。运动员专项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篮球技战术意识构成的最主要因素。运动员若不具备专项知识,那就谈不上具备技战术意识。全面掌握专项知识是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的关键,技战术的意识是在篮球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完成篮球技战术动作又需以身体活动的能力为基础。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技战术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客观因素。技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通过学习、训练和比赛逐步形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它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映,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对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形成起着客观的作用。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客观上还存在着很多差异。如比赛重要程度、运动员的压力、对手的压力、裁判水平的高低等在客观上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起到影响作用。因而只有通过长期的模拟比赛或经常性正式比赛,才能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得以提高。3、篮球技战术的表现特点(1)活动性。篮球技战术意识是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和实践的。即运动员在跑,跳,运,传等运动中,通过观察判断,形成技战术意义上的认识和决心,并迅速付诸于相应的行动之中。(2)协调性。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的认识高度统一。假如场上队员的战术意识水平参差不齐,配合就很难协调一致,就影响全队战术水平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团结,导致比赛失败。(3)灵活性。运动员可根据比赛情况变化而不断相应地变换对策。篮球技战术丰富多样,变幻莫测,运动员不可固执已见,死板机械,为预定的战术设想所束缚,而必须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以便更有效的制约对手,克敌制胜。(4)客观性。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应符合比赛实际情况和行动规律。同一技术的应用,由于想法不一,其效果也会有异。所以在多种外界因素中,运动员必须迅速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抉择,而不能盲目或错误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技战术的优势。(5)瞬时性。篮球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实现出于一瞬间。篮球比赛的特点是高速度,强对抗,完成动作的时间极为有限。这就要求运动员对场上的各种情况随时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应答,即在动作的瞬间,经过瞬时思维产生行动意图并付诸于实施。(6)节奏性,节奏性是指战术意识强弱起伏在比赛中的表现。篮球比赛的速度呈现相对的快与慢,运动员战术意识表现的强弱与正确程度,受到比赛速度和节奏的制约。有时由于反应和瞬时思维落后于赛情突然变化的速度,以致来不及形成合理的战术意识,而不得不借助于直觉,推测和事先确定好的意图行动。4、培养技战术意识的方法与训练(1)技战术意识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意识尽管有天赋的因素,但它是可以培养的,先天的素质毕竟只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可能,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后天训练和培养。(2)提高文化素质,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由于现代体育科学向综合科学的发展趋势,各学科对体育训练学不断渗透,推动了体育运动各专项科学训练的发展。以当前国际篮球劲旅的结构条件来看,文化素质和专项知识是必要的基础,如果仅以身体条件为立足点,整个训练只重视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忽视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篮球理论知识水平,就跟不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加强文化知识,篮球理论的学习,是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必不可少的条件。(3)技战术意识的训练。①在传球训练中,让运动员掌握各种传球的要领及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在什么位置使用什么传球方法,从而使运动员在任何位置上都有明确的传球线路和方法。加快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克服犹豫不决,延误战机的毛病;② 加强突破技术能力的训练,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加强快攻突破,掩护突破,突破后分球,有人防守与无人防守突破等实战训练;③ 要把投篮技术训练与运球,持球突破等技术结合起来,善于捕捉战机。及时,果断,大胆地投篮,已成为战胜对手的主要环节。巩固和提高激烈对抗情况下的投篮命中率,强化运动员的投篮意识;④ 蓝板球号称篮球运动命根子,在训练和实战中,强调后场蓝板球先挡人后枪球意识,前场蓝板球要冲枪习惯,养成每投必枪的意识。蓝板球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⑤ 防守意识的训练单调枯燥无味,但它在比赛中起着重要作用。防守意识主要表现在完成自己的防守任务的同时,还须密切关注场上情况,进行枪球,断球,补防,协防,盖帽等基础练习;⑥ 快攻训练时,要养成快攻的发动意识,推进意识,接应意识,跟进意识,成功意识。如“三攻二。二攻一”等,无球队员随时注意控制球队员的意图,进行接应或跟进枪篮板球。控制球队员时刻注意同伴的移动路线,及时形成有效攻击。5、结论与建议以上训练方法进行技战术意识的培养,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及实战能力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意识的渗透对运动员来说是不知不觉的。实际上是点点滴滴进行技战术意识的积累和加工提炼。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要经过艰苦的增养和训练才能获得成果。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这样才能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先给悬赏分啊还有几篇,我传到你邮箱

篮球运动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回顾和总结20世纪篮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就会深切地感到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而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又有一定的贡献。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篮球正在向国际化、科学化、商业化和职业化推进;以扩大篮球人口为目标的大众篮球正朝着平民化、普及化、生活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竞技篮球和大众篮球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进程。本文纵观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对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预测未来世界篮球运动将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 队伍大型化,高大队员速度快,技术全面,位置趋向模糊二. 中国球员对速度的要求及身体对抗要求的不断增加三. 战术的简练性、实效性增强,“人球为主”的攻击性、多变性防守运用更加普遍,贴身防守更加凶狠四. 明星队员的数量将是一个实力的重要标志。五. 中国女篮将继续向男篮风格发展六. 中国教练员水平的作用更加突显七. 中国篮球运动的职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综上所述,世界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稳定高水平的全面对抗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十分重视攻与守的平衡发展;以篮球运动员的选用和训练将更加强调“全面一特长型”;球星的作用将日趋突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结构、实践经验将有一个迅速飞跃;女子篮球趋向男子化风格;职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篮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模板

大学生篮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篮球活动 现状

【论文摘要】篮球运动历经百年,其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篮球活动得到普遍开展,但因基础较差,经费缺乏,设施设备落后,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还应在大学生中大力普及篮球运动,增强健身意识。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起的作用更大。

1、学生的篮球基础。由于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NBA、CBA及CUBA的宣传影响,篮球运动在大学生中开展情况良好,非常普及。但据调查统计得知,5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篮球基础一般,4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篮球基础较差或很差;在学生自我篮球基础评价中,有多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篮球基础一般或较差。可见,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篮球基础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学生篮球基础较差。

2、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动机。俗话说爱好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篮球运动在大学生中具有广阔的开展空间和美好前景。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常以学生对学习的意向、愿望和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技能知识的前提条件。

二、篮球普修课教学条件状况

1、篮球普修课教材使用状况

教材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对象。它在教学系统中处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考察的地位,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起着中介和对象的作用。根据调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而高校采用的教材多以体育学院通用《篮球》教材为依据,各校根据自己学校情况由本校体育部篮球教师自己编写。这些由本校篮球教师所编写的篮球普修教材能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篮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

2、学生上课人数

从调查的20所高校来看,篮球普修课的上课人数最多为36人,学生上篮球课人数的多少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篮球实践课,过多的人数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讲解示范、管理指导及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篮球教师的人数不能完全满足上课的需要;学生增多使教学因有限的篮球场地、器材设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克服人数多给上课带来的不利因素,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加大对场地和器材的投资力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加上课教师,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篮球课的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作业条件为实现课的任务所采取的各种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教学常规、分组教学及教师行动的计划性等。篮球课的组织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课的`组织是否严密、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调查得知,高校篮球普修课上课基本是根据班级上课人数来进行男女分组进行教学。目前高校采用的以班级为群体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虽然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但不易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进行有区别性的教育与培养。为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教学组织形式应不拘一格,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主,要全方位、多变化的形式,使学生在适合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

三、高校篮球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认识不到位

随着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逐渐显示出在高校运动队的管理上还没有形成和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运动发展的需要。其中篮球队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篮球队的管理工作牵涉到学校的许多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领导对篮球队发展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人员管理等方面重视不够,使得篮球运动队的发展相当困难。所以,学校和体育部领导应提高认识层次,争取更多的支持,扩大篮球队的自主权,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完善和健全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学习、奖惩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力度。

2、训练与管理科学化程度低

由于大学生篮球队属于业余性质的球队,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想在有限的时间提高篮球队的运动成绩,必须提高训练与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每次训练的质量,从有限的时间里要高效率,在提高硬件保障的同时,重视软件水平的提高。目前从高校篮球队的训练情况来看,训练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手段的应用。教练员缺乏对训练工作的深入研究与总结,运动员缺少对篮球及相关理论的学习,造成运动专业知识的匮乏。

3、经费短缺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校每年只能向篮球代表队提供有限的经费,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的需要,使得实现高水平训练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另外,从各队经费来源途径看,大部分学校篮球队单纯依赖学校拨款,而学校的体育经费普遍不足,也不可能挤占其他项目的资金供给篮球队以补充训练与比赛经费的不足。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受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各篮球队很少有经营和自我创收的打算和行动,更谈不上建立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由于学校体育经费的紧张,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途径和贫乏的自我发展观已成为限制队伍继续发展壮大的障碍。因此,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中利益均等的原则,把篮球队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形成经费结构多元化是解决经费困难势在必行的办法。

4、教练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好坏与教练员素质和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的真才实学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训练工作的成败。部分教练员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也不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缺少有关的业务培训和研讨,对待训练不因人而异,不根据大学生特点进行;方法单一,使大学生篮球队的训练质量上不去,影响了篮球队的成绩和发展。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与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及钻研精神有关。在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张又新,郭荣,高晖。普通高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J]。体育学刊,2001。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的:第一,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与投入,这是最根本的保障。特别在制度、法规政策和经费的保障方面充分体现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第二,群众性篮球活动是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社会基础。现今中国参与各类篮球活动的人口达两亿以上。特别是在历届全国性各行业系统的综合性运动会上,篮球竞赛更加活跃,篮球比赛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竞赛项目。由于运动员来自全国各基层单位的业余体育协会,所以既表明了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大普及,又反映了群众性篮球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存有潜力。第三,学校篮球活动是我国篮球运动竞技队伍的源泉。正由于篮球运动寓文化、健身、健心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教育性,因此,我国教育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要求各级学校将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教学大纲。各校除在体育课安排篮球项目教学外,还各自组织开展校内外竞赛活动,乃至扶植或建立篮球传统学校、业余篮球学校、各种冠名的篮球俱乐部,省市性和全国性中学生篮球活动、大学生篮球协会的CUBA篮球赛,这些无疑成为中国篮球运动攀登世界竞技高峰的坚实的后备基地。在体育院校则把篮球列为独立的课程和学科,建立了单项学科的篮球教研室,从1987年起就开始招收篮球硕士生、1997年开始招收篮球博士生,培养高级篮球教学科研人才。第四,逐步重视篮球科学研究。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提高,为了适应攀登世界高峰的需要,一批院校篮球教学工作者与篮球竞技工作者相结合,根据我国篮球运动的现状,针对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积极从事篮球科学研究,并尝试技术、战术、训练、心理、生理等诸因素的综合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篮球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及省市体育科研部门多次召开科研论文报告会。目前在我国篮球界已初步建成一支较高水平的篮球科研队伍,是中国篮球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随着篮球运动的实践与总结,篮球理论与科研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篮球运动已形成自己的运动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为推动世界篮球运动形成一门科学化、系统化的独特学科课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社会文化和人文景观将进一步在世界广阔范围内更迅速普及发展提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篮球运动由于自身的本体性特点、规律和功能,使它充满活力。为此,新世纪大众性篮球运动将进一步在全球普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社会文化和民众健身强体、修德养身的工具和手段。而这种运动性人文、文化色彩的氛围将不断的深化为社会特殊人文景观和人们生活的特殊组成部分。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社区和工矿企业的篮球运动开展将日益广泛,热爱篮球运动的各界人士将进一步支持推广篮球运动。 (二)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篮球运动的增智、健身、教育、宣传、社交功能越来越被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认同,积极开展学校篮球运动将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修养品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意识的特殊教育形式。各种形式的业余篮球俱乐部将成为校园生活地一种基本社团组织。未来优秀运动幼苗将由此启蒙和得到发展。 (三)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 职业篮球比赛的竞技水平的技艺化,进一步产生了特殊社会性魅力和经济效益,促使新世纪职业篮球俱乐部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立,职业性竞赛的商业化行为将日益在规范中完善法治经营,逐步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随之现存的国际性和各国的篮球组织形式迟早会有新的组合,竞赛的规则、竞赛的制度与方法的不断变革势在必行,以适应人们观赏、健身和发展科、艺化篮球竞技运动的需要。 (四)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现代科技对篮球运动的渗透,使传统篮球观念,篮球理论、技术、战术和体能水平与训练手段将有新的创新和要求。实践训练手段将更科学化,多元科技将与训练比赛实践相结合,形成篮球观念的新转变,新的理论观点将层出不穷,新的技术、战术不断产生,新的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新的规则再充实、再发展,从而形成从篮球理论到篮球实践内容的新结构、新体系。篮球竞技在创新发展中更具个性化、集约化、技艺化、科技化、商业化,明显反映出竞技篮球当代化科技氛围。 (五)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 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和实力将形成起伏状的新格局,这是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发展、提高的好趋势。然而总体上美国仍将居先,欧、美地区一些国家在一个时期内仍将处于先进水平,但各国实力将接近,排名将反复出现更迭。在亚洲、澳洲和非洲地区某些国家将向先进强国冲击。篮球运动总体发展朝着智博谋深、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和全面准确这一总趋势与不同流派风格以及多种多样打法的方向发展;比赛规则将应时修订,促进攻守平衡发展;高度与速度进一步相互依赖与制约;技术和战术进一步技艺化、精湛化、实效化、多变化、高空化、全面化和综合化;空间与时间的拼争更趋凶悍激烈,使运动员综合体能、机能、人文素质、文化修养提出更高要求,特殊才华球星的社会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教练员的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智慧才干及人格魅力更需综合提高。 可见新世纪篮球运动本体特征与特点将赋予新的内涵。 第一:贵在“理念” 当前世界篮球运动在向技艺化、职业化、观赏化、商业化发展,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进一步重新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的总趋势,从而研究提炼出自己在训练、管理、指挥、参赛、技战术创新的多元素结构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形成新的篮球理论与实践的架构体系,进而整合成自己独特的理念。这将是创建自我篮球训练竞赛指导思想,适应与实现训练竞技目标,推动篮球运动事业发展,塑造个人篮球生涯新形象的前提。为此,凡在篮球事业上有进取心的教练员、运动员对此已成为共识,也是一种创新立业的趋势。 第二:智在“聪颖” 俗话说两强相遇勇者胜,然而,随着世界科技不断发展,人类智慧无限的被开发,从而社会越来越文明进步。而科学技术也必然被竞技体育广泛地渗透移植和利用,传统的“勇者胜”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更新提出“决战瞬时智勇者胜”的理念,两强相遇“智者”胜的事例不胜枚举。为此世界有识的篮球人士不断强调用头脑打球,用智慧打球,打聪明球,打有文化有人文氛围的球,它是篮球运动在新世纪发展的又一新特点。 而智的基础则是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文化科技知识和人文修养,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篮球运动的真谛,进一步把握其规律,进而使自己自由的驰骋于篮球运动的实践。 第三:高在“制空” 自20世纪70年代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篮球球队强化高的意识,围绕着高采取种种举措,选择特殊高大的内线队员,普遍重视提高队伍整体高度,并确立了“无高不成队”、“不高难赢球”,以及“得高水平、高大中锋得天下”的理念。实践证明这不无道理,近20年来竞技篮球的确已成为巨人们的游戏。然而“高”的内涵都在于控制挂在空间的篮板、篮筐和篮球。因此,比赛规则对此不断修改,很多方面也无不既鼓励而又限制这一“高”的发展趋势。 第四:快在“ 节奏” 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和商业化的观赏性价值,篮球比赛规则对进攻阶段再次进行了缩短时间的规定,不仅使比赛速度加快,而且比赛节奏反复变化。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技术的训练、掌握和运用,对战术组织的配合与应变,都强化了时间意识和节奏意识。当今世界竞技篮球运动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争取时间是掌握主动赢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已成为各国优秀队伍的共识。“兵贵神速”这一兵家古训更引人信服。而高速度下的技巧则充分体现在快慢速度的转换。特别引人思考的是,传统训练理论上有章有序的常规训练意识,应适应世界篮球运动比赛中凶悍、快速对抗中有章无序的比赛实际(即有序中的无序),是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的。这也是我国训练理论中滞后的一种现象。 第五:悍在“凶狠” 篮球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允许职业选手参加世界性大赛以后,运用贴身攻防的对抗手段以及凶悍拼争的顽强作风是现代篮球比赛当代化的最明显特点之一。篮球场上“悍”的传统理解也出现了质的变化,“悍”不仅反映在思想、意志、作风、精神上,反映在比赛过程中拼争技术手段和战术方法的合理应用上,而且还体现在比赛规则的不断演进的导向上。例如,篮下高空拼争既要求身高和体质,有要求技能能力、智谋变化,而其中凶悍的作风是能否发挥上述优势,取得制空优势的保证;再如,规则对进攻时间的限制,要求进攻时以快速凶悍的行动将球推过前场,并利用仅有的不到20秒的时间进行凶悍的攻击。而防守时为了阻止对手进攻,则普遍采取规则允许的身体接触,通过凶悍的追、逼、抢、打、断等防守手段的运用,从而使现代篮球比赛更具凶悍的拼斗性,时时出现精彩、激烈的比赛场面,不时给观众以悬念。 为此,世界强队强化凶悍作风的培养和体能体质的基础力量训练,以利于进行更凶悍的拼争。我国“八一”男篮之所以在建国50年来长久的保持良好的战绩,其比赛作风凶悍是基本因素。现代篮球当代化的体现之一,就是短时间,短距离的贴身凶悍对抗。所以说智慧与凶悍的结合,既是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也是现代篮球运动的结晶,更是现代竞技篮球比赛当代化的要求和特征。 第六:准在“高分” 投篮准是篮球运动攻守对抗得分取胜的唯一手段和目的,国际比赛高比分的形成,一是表现为三分投手多,命中率普遍提高,投距远,投点广,被称为篮球场上的“远程导弹”;二是攻守转换快,特别是进攻速度加快、次数增多,投篮机会增多,远、中、近都布有强投攻击手,而篮下均重视布置高大重量级的“地雷”――中锋强攻;三是十分重视投篮基本功训练,既要求投篮技术方法不单一、能变化,要要求动作扎实、正确和规范,而且要求在训练中对抗条件下投篮的高数量和高质量(据资料显示,世界强队每天要求运动员在对抗条件下进行投篮训练,一般在米外区的不同角度定时定量投进500-600个球,这意味着一天每名运动员要投1000-1500次,而在投进的500个球中的命中率要达到55%-70%,以此保障在正式比赛中全队整体投篮命中率在50%以上,全队场次总得分不少于90分)。故世界优秀运动队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投篮手,他们掌握投篮技术已达到技艺化水平,普遍具有在对抗条件下投篮方式多、投距远、变化多、机会多、区点多、出手点高、心态稳、投速快、篮下强攻威胁性强和命中率指数大的特点,任何一个球队拥有这样的投篮明星运动员多,就标志着队伍整体实力强。 现代篮球运动除以投篮准作为“准”字要求的基本点外,还要求掌握个体动作普遍准确,扩大“准”的其他要求,例如运用技术时机的准确性高,转换技术、战术判断时间的准确性高,但特殊和突出的是外围三分球投篮命中率普遍提高。远、中、近多点,多面投篮相呼应,以成为战术变化的基础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主要手段。 第七:全在“综合” 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多元、多型、多类、多变的综合的攻守对抗性运动项目。而对抗的胜负就取决于上述诸因素的有机综合统一,达到协调地融合成整体,具体反映在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围绕着迅速提高竞技水平,能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选材组建队伍,到实施训练、管理、培养规划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全面检测与培养运动员必备的专项基本条件,如对篮球运动专项的悟性与意识的全面性;专项身体形态的各部分比例的全面性;智能结构的全面性;体能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技能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的全面性;掌握与运用攻守技术、战术的全面性等等。从而使现代高水平运动队均衡的相对的具备能文能武,能攻能守,能左能右,能内能外,能上能下,能快能慢,使他们在比赛中适应不同的队伍,不同的打法,适应不同比赛阶段的不同环境下自由保持正常的心态,掌握应变的主动性。正由于全面自我教育、训练、磨练意识的加强,他们在比赛中都能随机待遣,由单一性常规型运动员,向多面性综合型运动员发展,进而为增添球队的整体实力和自身向特异性明星型运动员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全面、综合、特异的运动队及运动员已成为现代篮球实业家抢手的无上明珠,也是职业联赛观众观赏的夺目焦点,是现代竞技篮球当代化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那么你知道关于篮球运动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篮球的开题报告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代写论文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笔调查问卷计算机等

一、 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序号主要工作内容起止日期

1选题,拟定开题报告,收集整理资料2010年6月

2完善计划,开展研究2010年7月—2010年9月

3再次查找资料,统计结果2010年10月

4分析对比,拟定初稿2010年11月

5提交论文,指导老师评审返,反复修改2010年12月

6进行论文答辩2011年4月

7再次修改,正式提交论文2011年5月

五、预期结果

1、充分分析拼抢篮板球技术,并清晰细致的解析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

2、利用篮球运动中拼抢篮板球的能力的分析,为学院篮球篮球专选对训练比赛、以及日后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做出指导。

3、充分提高拼抢篮板球的训练效果,从而使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一、 选题依据

伴随着中国篮球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职业联赛的风起云涌,篮球市场的日趋火爆,中国的男女篮球队(包括国家青年队)却在亚洲、世界赛场上连连败北!在奥运会预赛12队的16项技术统计中,除姚明有10项进入前5名外,无一人进入前十,中国男篮的失误高居榜首,5场比赛失误高达93次,平均每场失误次,其他大多数统计不是垫底就是倒数第二。无论是体能、技术,还是战术意识和作风,中国男篮都不具备8强的实力。在第七届世界青年男篮锦标赛中, 拥有像易建联和唐正东这样绝好条件(连美国教练都羡慕)的中国青年男篮,二胜六负仅排第十四名(十六支队),这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青年男篮自身的落后状况,而且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中国男篮与当今世界男篮群体中高水平队伍之间的差距。优秀男子篮球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不仅制约了目前中国男篮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影响了中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中国篮球要想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有所作为,以及中国男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必须加速优秀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进程。NBA是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NBA为什么能50年长盛不衰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NCAA每年为NBA输送几十名顶尖球员,NBA能够持续保持魅力也就在于不断有新星崛起。通过和“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体系相比较,我们发现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2、完善的训练、竞赛体制(包括中学生联赛、大学生联赛、和职业联赛)

3、竞争激烈的高水平的各级教练员队伍

4、激励机制

这几点正是美国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独到之处和成功之处。同时我们发现这四点中的共性就是鼓励竞争。通过频繁的激烈的比赛来形成竞争,通过竞争来选拔后备人才和优秀教练员,通过诱人的激励措施来促进竞争,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篮球运动充满了生机。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成功的经验,由于两个国家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只能借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对现有的体制带来的冲击,使得目前的举国体制下,“业余体校—市体校—省体校—省青年队—省队—国家队”的培养方式已日渐萎缩,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的过程中在竞赛制度方面、政策导向方面、激励机制方面、培养体制方面、教练员体制方面、科研、医疗保障方面、联赛吸引力方面、选材方面、训练方面等方面均出现了问题,因此对我国男子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当中出现的问题极其原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紧紧围绕鼓励竞争的原则,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对提高我国男子篮球运动整体水平和推动我国男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 研究对象:参加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的运动员、近两年由青年队调入一线队伍的年轻运动员,参加大超联赛的前几名队伍的运动员。

三、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期刊网1994年至2004年期间的有关文献进新行查阅;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用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家长及专家进行调查、访问,以获取不同对象对各省培养篮球运动员的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看法。

(三) 统计法:对青年联赛进行技术统计,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相关资料。

(四) 比较分析法:将我国后备力量的培养状况和美国相比较,将甲级队强弱队及其后备力量做全面比较,找出问题及值得借鉴或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五) 逻辑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指出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四、 研究内容:

1、 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现状

2、 后备力量培养方面和美国相比较

3、 后备力量和职业联赛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参加“大超”联赛队伍的人员结构、训练状况及联赛水平与青年联赛全方位相比较

5、 青年联赛前八名队伍的选材与训练特点

6、 目前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五、 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青年联赛前八名队伍的选材与训练特点,参加“大超”联赛队伍的人员结构、训练状况及联赛水平与青年联赛全方位相比较

研究难点:由于运动员选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扯的因素多,所以给问卷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也有难度。

六、预期结果

虽然目前我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培养模式、竞赛制度、教练员选拔培训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为一方面这几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其他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这么多问题的解决不时一蹴而就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体现了人才成长的数量、质量、层次与等级的变化规律。从启蒙阶段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级的升高,随着孩子们学习与训练的提高,把前一个较低的培养层次中的优秀者选拔到下一个较高的培养层次中去,这样各级人才数量从多到少,人才质量从粗到精,人才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选拔,最后产生出佼佼者,“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这就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培养篮球运动人才的基本模式。因此为了扩大篮球运动人口的基数, 必须开辟多种培养渠道,加大竞争力度,尽快形成我国的金字塔形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为此,必须加快体、教结合的步伐,加速专业队二线队伍向高校并轨的步伐。增加比赛的受关注程度来进行,将大学联赛推向市场,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影响力,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进一步扩充大学生联赛的队伍及涉及的城市,增加比赛场次,避免垄断,加强竞争,增加比赛的受关注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中学生、中学生联赛。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抓紧培养各级队伍的高水平教练员,尤其是中学和大学专职教练员的培养。逐步提高各级教练员的待遇和职业运动员的待遇,学校也应为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加速普及完善教练员的竞聘制度,淘汰不能胜任的教练员,促使教练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推动选材、训练质量的提高。

七、进度安排:

2006年11月—2007年3月:查阅、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

2007年4月—2007年5月:进行问卷的设计;

2007年5月—200年9月:进行问卷的发放,并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完成技术统计工作;

2007年9月—2007年10月:对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2007年11月—2007年12月: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

2008年1月—2008年2月:征求导师和专家的意见,修改论文草稿;

2008年3月:定稿,准备答辩。

10、参考文献

[1]高建磊,陈树华,许永刚.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卷第1期

[2]高治,徐伟宏.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3]刘玉林.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8):32

[4]宋振镇. CUBA与NCAA的比较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5]刘志伟,等.提高我国男篮对抗技术水平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张炳先,等.对篮球本质—强对抗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94,(6).

[7]王章明,等.CBA甲A与NBA队员身高体重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体育科技,第34卷第6期

[8]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26卷2000年第2期

[9]张振东.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测试结果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6(2):55-60

[10]朱体荃,韩立明.少年篮球比赛中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9,20(6):23-27

[11]吴金元,任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J].体育与科学,2001,22(1):37-40

[12]王守恒.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及借鉴[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65

[13]成惜今.对世界男篮身高发展趋势的研究及预测[J].中国体育科技,1989,(4).

[14]黎白.篮球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应是多少?篮球,1993,(1).

[15]李可可.篮球运动员球感的测定与分析.中国体育科技,1995(3):34~39

[16]张力为.运动智力—困惑中的思考与思考中的困惑.中国体育科技,1993(1):39~45

[17]李可可.关于篮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问题的探讨,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

[18]卢亮球,邝郁,陈树华,优秀少年女篮运动员运动成绩与某些感知特征的相关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期

[19]席莎,杨晓晖.对男篮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总第49期

[20]王守恒,薛正武,曾凡星,等.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

[21]黄远翔.关于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与技术特长关系的探讨,潍坊学院学报,第2卷第4期

[22]赵芳,孙民治.我国高级篮球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6卷第2期

[23]武国政,杜裕,谢铁兔.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不稳定原因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25卷第2期

[24]孙民治,陈钧,方明.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体育科学2001年1月第21卷第1期

[25]翟强.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新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26]刘森.浅谈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27]付志东.论“豆芽菜现象”的本质原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22卷第1期

[28]陈本友.部分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13卷第1期1998年3月

篮球开展现状分析研究论文答辩

篮球教学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 篮球教学 现状 分析 建议 论文摘要: 篮球教学训练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项目,是提高我们过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现状的分析,探究篮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 前言 篮球在高校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近几年的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CUBS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的开展,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去。通过篮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是我们继续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各阶层篮球老师们都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篮球教学训练深入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现状 篮球教学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其积极、有益的作用,但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忽视学生对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难以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等。 篮球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内容与中学的教学内容区别不大,内容陈旧,没有创新突破。导致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甚至厌学,难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内容的安排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课堂重复学习他们早就已经甚至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因篮球技、战术水平提高缓慢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好,技战术水平进步较快,而有的学生则受各种原因限制(如:身高、力量等),进步不大,自然造成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分配任务的完成质量难以掌握,无法因材施教。 篮球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重实践,轻理论”的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篮球课就应该在室外进行课程与训练,而非坐在教室中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 篮球技、战术分别讲解教学的方法不适合篮球运动的发展,应该在比赛中提高学生技术水平,通过比赛提高其篮球基本技、战术能力的运用。他们认为通过课堂篮球学习,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能为将来参加篮球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当代高校的篮球教学模式往往忽略这一点,总是把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不能相结合,即便是理论知识丰富充足,但缺乏实践,盲目的按部就班。而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训练相对空洞,乏味,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水平也停滞不前,无法提高技战术水平。 篮球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工作的成败以及教学效率的高低。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仍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手段单一,往往是围绕着达标与技术考试进行,缺乏自主性、娱乐性与趣味性。篮球运动本身带给学生的是积极主动,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理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单一,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使其学习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大幅度下降,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观念使学生很自然地将篮球课与竞技性的篮球比赛联系到一起,忽视了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篮球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篮球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 篮球教学教材、设施的缺乏 篮球教材是将篮球教学大纲系统化和具体化后的其中一种教学参考,它反映了篮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等,是一种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材料,是学生获得篮球理论知识的媒介。在篮球教学中,除了围绕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篮球比赛录像资料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是在是室外上篮球课。在室外上课,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时好时坏,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进程,也影响到教学质量。而设备的缺乏,严重的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场馆与设施是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场馆与设施的合理配备直接涉及到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普通高校的场地、设备只能满足教学需求,而不能达到课外活动的需要。 2 篮球教学训练更新改革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更新,篮球教学训练也应该更新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与娱乐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训练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从而使篮球运动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意识。 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中,不断增加辅助性内容,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领会性、小团体式、尝试式三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竞技比赛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锻炼热情得到释放。 改革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现阶段的考核标准为摆脱竞技体育的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程度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原有考核形式的修改和补充,即达标内容依然保留,但降低在成绩中的所占比例,而专项身体素质按学生进步幅度给予相应的分值。此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学生厌学的问题。 完善场馆与设施 不断完善场馆建设,补充教学设备,给教学训练工作提高良好的外在条件,必须加强场地与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克服一些学校由于场地小、设施少而导致一部分学生有“体”难“育”现象。 3 篮球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当中,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领会式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注意力从对教学的控制转向对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指导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目的或被动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按需所取学习球类运动的技巧,加深了对某项球类运动的理解,并使技术水平不断改善提高。

篮球体育运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 笔 调查问卷 计算机 等

高中篮球运动是非常火爆的现在许多高中生都在。篮球场上挥洒着汗水。你去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高中课间休息时间,篮球场都会被占用。篮球比赛也非常的多。所以说篮球运动在高中还是非常火爆普遍的现象和活动

高中篮球运动是非常火爆的现在许多高中生都在。篮球场上挥洒着汗水。你去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高中课间休息时间,篮球场都会被占用。篮球比赛也非常的多。所以说篮球运动在高中还是非常火爆普遍的现象和活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