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内源性因素调节种群密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3:05:09

内源性因素调节种群密度研究论文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其实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在短时间内,由于内源性调节因素的作用下,可能种群数量会少量增加,但是就长时期而言,种群的密度应该是趋于稳定的。的确,种群通过一些调节,可以去适应环境,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下增加个体数,比如减小单个个体的体积,从而减少所消耗的资源和所占用的空间。但是我们在讨论环境容纳量这个定义的时候,是不考虑像这种类似生物进化,还有种群本身对环境所造成的的影响的(比如由于内分泌调节造成的好斗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但内源性因素不影响K值。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外源性调节因素: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被称作内分泌调节。

1.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但内源性因素不影响K值。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2.外源性调节因素: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领域行为调节种群密度研究论文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制度是两类重要的社会性行为,与种群调节有着密切联系。当动物的数量增长的很快时并且上升到很高时,全部最适的栖息地被优势种占满了。随着密度的增加,没有领域性和配偶的从属个体的比例也会增加,它们最易受不良天气和条件的影响,这部分比例的增加意味着种群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限制了种群的增长,相反当种群密度下降,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增高,则有利于种群的增长。

外源性: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但医学中也经常用到。和内源性相对应,指一切非本体的因素,即来源自外部而能对本体发生作用的因素。如天气、土壤、水质是使种子发生变异的外源性因素;如碰伤是使血友病人病情恶化的外源性因素。与“外源性”相对。由人体内部因素产生或引起的(疾病,物质等)。如内源性哮喘、内源性瘀血、内源性吗啡肽。动物的领域性行为啊,雌雄都有,一般雄性的似乎更强一些。很多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准许其它动物入内。 鸟类的领域性非常强,尤其是在繁殖季节,几乎每只雄鸟都要占有一定的领域,确立自己的地盘。如有其它鸟类偶而进入它的地盘,雄鸟先是警告、恐吓,随后就是一场激烈的格斗,直至有一方退让为止。 动物的领域范围的大小不同,如鹰、鹫、雕等猛禽占有几百万平方米,雷鸟则可独占几万平方米,一些雀形目小鸟的巢区只有几百平方米。食肉动物的领域远较食草动物的领域大。但动物各自的领域大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同种个体数量增多时,那么领域就会相应缩小;当食物缺乏时,占有的领域必须扩大,否则将无法生存。 有些动物建立临时繁殖领域,雄性动物拼命防御交配场地,以免同类雄性的干扰。海豹、海象等鳍脚类海兽和有蹄类中的斑马、野驴、犀牛等种类都是这样的。“丛林之王”老虎平时雌雄各霸一方,只是在繁殖季节才住在一起。雄虎誓死捍卫繁殖地,一旦发现其它雄虎侵入,必将拼个你死我活。此外,有的动物是为食物而建立取食领域的,如仓鼠;只有少数种类,如狐狸等,终生生活在其领域内,它们的领域是永久性领域。 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对其繁衍生息是非常有好处的,既能保证有丰富的食物来源,也能使动物熟悉自己的区域,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迅速地选择躲藏地,以逃避捕食者,此外,在生殖活动期间还能减少同类的干扰。领域行为是本体的因素,可能属于内源性因素

海域盐度和密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温度和盐度。

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

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由于海水密度是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分布不如温度、盐度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是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其相关含义:

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的质量。符号为ρ,单位为kg/m3。它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相对密度是指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海水的密度与在4℃和1个大气压下没有溶进空气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又称比重,符号为α。因为4℃蒸馏水的密度可取为1,所以密度与比重有相同的量值。

现场密度是根据现场温度t、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密度,用符号ρs,t,p。表示。在海表面取P=0时的现场密度,以符号ρs,t,p表示。若水温t=0℃,则现场密度仅为盐度的函数,以符号ρs,0,0表示。

琼东海域盐度高,密度高的原因?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与海水质量的比值。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一般来说,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当某一个海区中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时,水位自然就低,同时海水盐度变高,密度变大。基于珊瑚骨骼X射线照片,使用CoralXDS软件,对海南岛(琼)东部海域的橙黄滨珊瑚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获取了百年来的年生长率(ER),骨骼密度(D)和钙化速率(CR)3种生长参数.结果表明:该橙黄滨珊瑚ER的变化范围为...

海水密度与水温、压力有关: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压力越大,密度越大。海洋水温存在明显的垂向(深度方向)分布差异,而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海水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一般认为在常压附近,水的密度不随压力而变化,但是在数千米的海洋深处,压力是数百大气压,压力的因素已经不可忽略。由于在开阔海域,盐度几乎是稳定的。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较高。温度和密度在跃层发生迅速变化。但并不相同。密度跃层是海水的温度或盐度由很小到很大的一个飞跃变化的过渡水层,而压力对密度只有很轻微的影响,因此温度就成为影响海水密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海水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变大,人们把海水密度在沿直方向上突然变大的水层叫密度跃层。

1、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2、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3、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海水的密度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较小;海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大,在海水中游泳比在淡水中不易下沉。4、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调查性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从众心理 沟通不畅 统计错误

在一般的研究项目中,使用调查问卷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调查问卷结果的有效性对研究项目结论有较大影响,其中从众心理占了影响因素的一部分。为了防止研究结果因调查问卷结果的有效性产生过大的偏差,本课题组开展了关于从众心理对于调查问卷有效性的研究。通过使用调查问卷,控制变量法以及设置对照组等方法得到研究所需数据,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从众心理对于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有一定影响,并针对产生的影响分析容易受以及不容易受从众心理的调查问卷选项类型

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的 个性化 与 社会化 不能保持应有的平衡,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开展的全新框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 总结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 文章 ,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 报告 ,其中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 措施 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 体育运动 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 教学 方法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05年,__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9-190.

[5]__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 文化 导刊,2011(5):75-77.

[1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多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不成熟性与可塑性

现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 社会实践 知识比较匮乏,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估计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社会适应性差,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人格障碍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现象,这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但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我们高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当面对挫折,能用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解决问题,表现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对生活的适应性,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 问题、就业问题,每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 毕业 就失业,尤其对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须加强正确的心理疏导,情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矛盾性与困惑性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网络、视频等现代传媒而产生现代功利性的价值观和网络价值观,必将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则大学生在心理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产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社会上道德价值观这种格外引人关注而又无休止的争论,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

不稳定性和易变性

大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气,一旦受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能正确解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会很快解决其问题,心理会更加阳光。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国家与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文艺作品等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面典型。对一些社会雷锋精神等要积极宣传,树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对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条件让其宣讲团到学校给学生宣讲,在心灵深处理解。

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2)创新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更新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注重培养两者结合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二者同等重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3总结

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也需要二者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范文相关文章:

1. 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4. 2000字心理健康结业论文格式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区别有:1、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论文的格式不同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格式相对多样,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2、正文结构不同文献综述正文主要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理论、观点。论文主要是现实问题及相关理论,并提出自己解决方案。3、论文需要致谢,而文献综述没必要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论文

改善肠道菌群的食物包括芹菜、红薯、玉米、白菜、西蓝花、香蕉、芦笋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肠道生态屏障,还能调节血糖、血脂,对于调节肠道菌群、预防腹泻或便秘有一定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服用益生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调节。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腹泻、腹痛症状,除了调节肠道菌群,还需要行肠镜检查明确病情,针对病因治疗。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品食品。在学术与科研上,叫“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第一,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对维持益生菌的数量有很大帮助,这是因为它们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第二,酸奶,好的酸奶中含有多种益生菌,有人将酸奶称为最健康的奶制品。第三,蜂蜜,蜂蜜具有润滑肠道作用,可以减轻便秘发生,蜂蜜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对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大有裨益。第四,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但杀的都是有害细菌,对于益生菌,大蒜能够促进它的生长。益生菌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肠道的健康,但是这种细菌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第一,肥胖患者,应该多吃能增加益生菌的食物,同时限制胆固醇的摄入,积极运动。第二,长期吸烟及酗酒的,因为这类人群,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会下降。第三,压力大,焦虑症,抑郁症患者,这类人肠道功能往往都不好,是因为长期负面情绪限制了益生菌的生长。

临床可通过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比如目前常用的双歧杆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刺激及辛辣食物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另外抗生素等药物,均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如果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临床表现,需考虑是否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临床建议及时补充益生菌,进一步改善肠道菌群。但益生菌的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