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如何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2:25:55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如何

冷链发展的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复展,人民生活水平制的日益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高度重视。第一要看货源是否充足,货源充足等候时间短,效率就高。第二看车况如何,车况好出勤率高,发动机性能好,车速快,效率也高。第三看保温性能,保温好,制冷机工作时间短,油耗省,制冷机寿命长。第四看空车自重,自重轻,载重多,运费高,过路费省。目前南方冷链物流市场几乎全部由公路运输垄断,许多长距离、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公路运输量也很大。果品、蔬菜等易腐货物运输约3/4被公路挤占,短途运输几乎全部被公路包揽。冷藏车前景可见广阔。扩展资料: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  而国外的冷藏运输则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铁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时间上的差距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冷链物流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从冷藏率还是从管理水平来看都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冷库及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级改造。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5万辆铁路货车,冷藏车6152辆,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影响冷藏运输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这冷链物流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方法:  1、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2、加强冷链设备的投入;3、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4、建立标准的冷链物流系统;5、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 现状1国外冷库行业现状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20℃以下的低温库在冷库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冷库普遍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后期逐渐采用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美国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库都以使用R717为制冷剂。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1/3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HUURRE),其库板HE-3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22万t。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2国内冷库行业现状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1995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15000t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40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5万t。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t,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50万t,国有冷库450多万t,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t,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200多万m2,仓储能力达130多万t,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t,普通库为60多万t。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5万套(座),仅苏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38座,占江苏省的40%。2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冷库利用率偏低1空间利用率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周年利用率以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5~10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6个月。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50%。2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500m3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3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5]。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4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1㎜,会使蒸发温度下降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5],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5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2]。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6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3 发展趋势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发展中型为宜。机械气调库的建设应择优推广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模式冷库工程化工业产品,果蔬产地适于建单层冷库和中小型冷库;尽快推广塑料薄膜、大棚、大帐、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装等气调设施是我国近期发展的重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2冷链物流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系统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很低,冷冻冷藏企业有条件的可改造成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冻冷藏企业、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联营经营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标准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防止食品变质与污染。3制冷设备制冷设备业应着力开发国际市场先进通用的60HP以下各档次分体式或一体化且配有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机组,将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目的是为冷冻冷藏行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降低工程造价。4整体规划冷库行业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以保证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总之,从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果品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异军突起,装配式冷库及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冷库设计更加趋于优化,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国内冷库行业正朝着采用发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热材料的轻便预制装配化、低温大型化、管理及进出库货物装卸自动化、果蔬冷库恒温气调化、冷风机代替排管和广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行业发展趋势:1、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2、加强冷链设备的投入;3、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4、建立标准的冷链物流系统;5、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如何写

1 现状1国外冷库行业现状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20℃以下的低温库在冷库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冷库普遍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后期逐渐采用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美国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库都以使用R717为制冷剂。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1/3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HUURRE),其库板HE-3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22万t。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2国内冷库行业现状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1995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15000t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40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5万t。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t,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50万t,国有冷库450多万t,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t,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200多万m2,仓储能力达130多万t,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t,普通库为60多万t。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5万套(座),仅苏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38座,占江苏省的40%。2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冷库利用率偏低1空间利用率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周年利用率以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5~10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6个月。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50%。2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500m3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3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5]。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4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1㎜,会使蒸发温度下降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5],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5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2]。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6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3 发展趋势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发展中型为宜。机械气调库的建设应择优推广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模式冷库工程化工业产品,果蔬产地适于建单层冷库和中小型冷库;尽快推广塑料薄膜、大棚、大帐、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装等气调设施是我国近期发展的重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2冷链物流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系统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很低,冷冻冷藏企业有条件的可改造成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冻冷藏企业、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联营经营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标准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防止食品变质与污染。3制冷设备制冷设备业应着力开发国际市场先进通用的60HP以下各档次分体式或一体化且配有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机组,将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目的是为冷冻冷藏行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降低工程造价。4整体规划冷库行业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以保证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总之,从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果品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异军突起,装配式冷库及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冷库设计更加趋于优化,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国内冷库行业正朝着采用发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热材料的轻便预制装配化、低温大型化、管理及进出库货物装卸自动化、果蔬冷库恒温气调化、冷风机代替排管和广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1)冷饮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冷饮物流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物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量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蒙牛等品牌在主流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先进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的加工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的 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3)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已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占据重要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形成。(4)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增长率为12.1%,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量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都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是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来操作需要冷链物流的食品是一个事实,非正式的统计是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服务的质量、运输的质量、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务商(特别是大型区域全国范围物流服务提供商)、高昂的费用、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等。

答:为提升食品安全及品质,降低社会冷链物资流通成本,根据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铁路发展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互联网+物流”战略、创新冷链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冷链运营组织及人才体系等铁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发挥铁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促进铁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一、区域分析  我国冷藏冷库容量较大的地区为:  1、环渤海经济区: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其中山东省已达到100万吨以上,北京约为30万吨。  2、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其中浙江也已达100万吨以上,江苏约为40万吨,上海约为42万吨。  3、广东约62万吨。  4、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陕西。  制冷新技术、新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冷藏库建设推动了社会制冷技术的进步,制冷新技术的应用又进一步促进了冷藏业的发展  1)制冷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开启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得到改变,由于螺杆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能效比高、易损件少和操作调节方便等优点,它正逐步替代活塞式压缩机,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以节电。节水为主要特点的蒸发式冷凝器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多数冷库采用强制空气循环的冷风机替代传统的自然对流降温方式的顶、墙冷却排管。  (2)食品冻结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我国食品结构和包装形式的变革,特别是小包装冷冻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冻结方式有了重大变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广为采用的间歇式、慢速的库房式和搁架式冻结间已改为采用快速、连续式冻结装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态化式等)为主。冻结室的温度已从-33~-35度降至-40~-42度,因而加快了冻结速度、提高了冻品的质量。(3)制冷系统与供液方式多样化。以往,大中型冷库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系统,近年来,对多种蒸发温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库,分散式的直接膨胀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4)制冷剂。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冷藏库大多数采用氨(R717)或R22为制冷剂,小型冷藏库尤多采用R22。  (5)冷库制冷系统的自控技术应用。大、中型冷库基本上都实现了对库温、制冷系统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等的实时显示和自动记录,并设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  山东绿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冷冻冷藏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拥有现代化的厂房和先进的成产线,是中国专业的各类空调冷冻冷藏产品生产厂家之一,  所生产的冷冻冷藏产品有各类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吊顶式冷风机、管壳式干式蒸发器、系列风冷、水冷压缩冷凝机组、冷库一体机等。公司专业开发生产并联机组、螺杆式机组、涡旋式机组和高效工业冷水机组、螺旋塔速冻机、隧道式速冻机。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如何填写

解决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方案包括如下功能:1、订单协同功能一体化处理客户的物流订单,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分配。2、精细化仓储管理功能通过设置相应的仓储策略,实现仓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3、RFID功能支持RFID设备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包括车门开闭报警、车内温度监控等。4、GPS/GIS监控通过GPS、GPRS和GIS的集成,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5、业务流程同步应用工作流管理理念,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的高度协同。6、低温设备管理支持对低温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7、温度湿度监控实时监控物流过程中影响货物品质的湿度和温度,并设置预警机制。8、快速入库功能为特殊货物提供快速入库功能。9、提示及事件管理为系统使用者提供提示及事件管理功能。10、车队优化提升对运输车队的管理和控制。11、运输计划执行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运输计划的执行情况。12、绩效管理通过采集各关键业务节点的信息,实现全员KPI管理。

一、区域分析  我国冷藏冷库容量较大的地区为:  1、环渤海经济区: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其中山东省已达到100万吨以上,北京约为30万吨。  2、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其中浙江也已达100万吨以上,江苏约为40万吨,上海约为42万吨。  3、广东约62万吨。  4、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陕西。  制冷新技术、新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冷藏库建设推动了社会制冷技术的进步,制冷新技术的应用又进一步促进了冷藏业的发展  1)制冷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开启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得到改变,由于螺杆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能效比高、易损件少和操作调节方便等优点,它正逐步替代活塞式压缩机,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以节电。节水为主要特点的蒸发式冷凝器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多数冷库采用强制空气循环的冷风机替代传统的自然对流降温方式的顶、墙冷却排管。  (2)食品冻结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我国食品结构和包装形式的变革,特别是小包装冷冻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冻结方式有了重大变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广为采用的间歇式、慢速的库房式和搁架式冻结间已改为采用快速、连续式冻结装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态化式等)为主。冻结室的温度已从-33~-35度降至-40~-42度,因而加快了冻结速度、提高了冻品的质量。(3)制冷系统与供液方式多样化。以往,大中型冷库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系统,近年来,对多种蒸发温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库,分散式的直接膨胀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4)制冷剂。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冷藏库大多数采用氨(R717)或R22为制冷剂,小型冷藏库尤多采用R22。  (5)冷库制冷系统的自控技术应用。大、中型冷库基本上都实现了对库温、制冷系统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等的实时显示和自动记录,并设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  山东绿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冷冻冷藏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拥有现代化的厂房和先进的成产线,是中国专业的各类空调冷冻冷藏产品生产厂家之一,  所生产的冷冻冷藏产品有各类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吊顶式冷风机、管壳式干式蒸发器、系列风冷、水冷压缩冷凝机组、冷库一体机等。公司专业开发生产并联机组、螺杆式机组、涡旋式机组和高效工业冷水机组、螺旋塔速冻机、隧道式速冻机。

1 现状1国外冷库行业现状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20℃以下的低温库在冷库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冷库普遍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后期逐渐采用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美国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库都以使用R717为制冷剂。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1/3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HUURRE),其库板HE-3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22万t。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2国内冷库行业现状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1995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15000t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40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5万t。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t,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50万t,国有冷库450多万t,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t,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200多万m2,仓储能力达130多万t,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t,普通库为60多万t。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5万套(座),仅苏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38座,占江苏省的40%。2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冷库利用率偏低1空间利用率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周年利用率以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5~10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6个月。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50%。2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500m3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3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5]。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4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1㎜,会使蒸发温度下降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5],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5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2]。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6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3 发展趋势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发展中型为宜。机械气调库的建设应择优推广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模式冷库工程化工业产品,果蔬产地适于建单层冷库和中小型冷库;尽快推广塑料薄膜、大棚、大帐、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装等气调设施是我国近期发展的重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2冷链物流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系统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很低,冷冻冷藏企业有条件的可改造成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冻冷藏企业、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联营经营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标准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防止食品变质与污染。3制冷设备制冷设备业应着力开发国际市场先进通用的60HP以下各档次分体式或一体化且配有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机组,将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目的是为冷冻冷藏行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降低工程造价。4整体规划冷库行业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以保证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总之,从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果品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异军突起,装配式冷库及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冷库设计更加趋于优化,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国内冷库行业正朝着采用发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热材料的轻便预制装配化、低温大型化、管理及进出库货物装卸自动化、果蔬冷库恒温气调化、冷风机代替排管和广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冷冻食品(quick freezing food):是指在低于负十八摄氏度下加以冻结的食物。冷冻食品分类: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按原料种类不同分为冷冻农产品类、冷冻水产品类、冷冻肉产品类、冷冻调理方便食品等。冷冻食品的优点: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冷冻食品的发展前景:     冷冻食品也已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日常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冷冻行业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冷冻食品需求出现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是市场扩容的根本。未成家的年轻人是冷冻食品的重度消费群体,成家的白领和金领等是另一重要消费群体。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年轻群体在家做饭的机会减少,冷冻食品等方便性食品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必备食品。成千上万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冷冻食品的消费群体。众多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大,延长了冷冻食品的消费周期。冷冻食品的快捷、方便、卫生等特点,满足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市场容量自然出现大幅增长。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中国冷冻食品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随着龙头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生产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因为制造门槛并不高,因此众多中小企业纷纷涉足冷冻食品。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中小冷冻食品企业的发展。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促使冷冻食品消费扩容。更重要的是,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产业集群在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等方面都具有相对成本优势。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分析

冷冻食品(quick freezing food):是指在低于负十八摄氏度下加以冻结的食物。冷冻食品分类: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按原料种类不同分为冷冻农产品类、冷冻水产品类、冷冻肉产品类、冷冻调理方便食品等。冷冻食品的优点: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冷冻食品的发展前景:     冷冻食品也已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日常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冷冻行业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冷冻食品需求出现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是市场扩容的根本。未成家的年轻人是冷冻食品的重度消费群体,成家的白领和金领等是另一重要消费群体。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年轻群体在家做饭的机会减少,冷冻食品等方便性食品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必备食品。成千上万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冷冻食品的消费群体。众多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大,延长了冷冻食品的消费周期。冷冻食品的快捷、方便、卫生等特点,满足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市场容量自然出现大幅增长。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中国冷冻食品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随着龙头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生产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因为制造门槛并不高,因此众多中小企业纷纷涉足冷冻食品。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中小冷冻食品企业的发展。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促使冷冻食品消费扩容。更重要的是,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产业集群在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等方面都具有相对成本优势。

1 现状1国外冷库行业现状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20℃以下的低温库在冷库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冷库普遍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后期逐渐采用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美国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库都以使用R717为制冷剂。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1/3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HUURRE),其库板HE-3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22万t。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2国内冷库行业现状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1995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15000t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40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5万t。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t,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50万t,国有冷库450多万t,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t,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200多万m2,仓储能力达130多万t,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t,普通库为60多万t。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5万套(座),仅苏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38座,占江苏省的40%。2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冷库利用率偏低1空间利用率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周年利用率以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5~10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6个月。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50%。2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500m3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3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5]。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4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1㎜,会使蒸发温度下降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5],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5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2]。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6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3 发展趋势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发展中型为宜。机械气调库的建设应择优推广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模式冷库工程化工业产品,果蔬产地适于建单层冷库和中小型冷库;尽快推广塑料薄膜、大棚、大帐、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装等气调设施是我国近期发展的重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2冷链物流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系统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很低,冷冻冷藏企业有条件的可改造成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冻冷藏企业、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联营经营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标准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防止食品变质与污染。3制冷设备制冷设备业应着力开发国际市场先进通用的60HP以下各档次分体式或一体化且配有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机组,将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目的是为冷冻冷藏行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降低工程造价。4整体规划冷库行业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以保证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总之,从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果品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异军突起,装配式冷库及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冷库设计更加趋于优化,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国内冷库行业正朝着采用发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热材料的轻便预制装配化、低温大型化、管理及进出库货物装卸自动化、果蔬冷库恒温气调化、冷风机代替排管和广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关于速冻食品市场现状及投资的全面分析报告  速冻食品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品线的纵向和横向拓展空间都很大,然而综观整个速冻食品行业各主要品牌表现和动态,可以总结出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的以下困惑问题:  1、较大的销售额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利润额和较低的成本优势,在价格战前却束手无策;  2、广告投放量持续上升却没有带来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品牌购买率依然不高,新增消费者迟迟不见效;  3、促销活动频频,但声音和效果淹没在市场竞争的汪洋大海,活动一结束,销量反降;  4、新品开发不断,产品系列阵容强大,却依然缺乏能创造价值的赢利产品;  5、终端陈列空间逐渐遭受挤压,成本费用却在逐步攀生,开发过多的产品在终端无法与消费者充分见面  6、事件营销引不起轰动效果,活动宣传物料得不到很好的展示,媒介投放好象在打水漂……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品类格局速冻食品行业品牌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的形势却是品牌个性不明显、品牌集中度不高,除少数全国性强势品牌如思念、龙凤、三全、海霸王、湾仔码头等之外,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中小品牌,如天津的狗不理、迎客,北京的瑞达、多灵多,上海的桂冠、日清、日冷、南翔、沈大成、乔家栅、冠生园,安徽的毛毛、阿毛,东北的老边、阿仙、希波,江苏的安井、苏阿姨、广东的维邦、广州酒家、金城,中原的郑荣、笑脸、众品,浙江的五丰、佑康,西南的奇格。。。。通过对整个行业的分析研究,我们将整个行业格局作成如下 关于速冻食品的品类结构:目前速冻食品发展至五大规模性品类:即水饺、汤圆、粽子、馄饨、面点,这些细分品类市场成熟度较高。消费者在品类产品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品牌消费,大部分的受访者在食用每一种产品时比较固定选择一、二个品牌的产品。如某消费者说:“吃水饺我吃思念的,吃汤圆就买三全的,吃鱼丸就要海霸王的,吃粽子就买五芳斋的”,行业初步形成了思念=水饺(水饺同时为思念的优势品类)三全=汤圆(汤圆同时为三全的优势品类)龙凤=水饺(水饺同时为思念的优势品类)五坊斋=粽子(粽子同时为五坊斋的优势品类)苏阿姨=馄饨(馄饨同时为苏阿姨的优势品类)。然而地方中小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资源优势,几乎全品类覆盖,导致每类产品在物力、人力、财力、精力等资源上都过度分散。  二、产品策略及建议经过多次考察超市,我们发现:多数速冻食品品牌都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在终端陈列时消费者希望买的品项却没有,重复的品项却又太多,使得很多现有产品无法全面覆盖某一城市的重点终端。同时同一品类中产品品种繁多,造成生产、流通、销售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推广费用的分散,这也是企业利润减少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针对产品线必须做好事前合理的规划和市场评估,优化产品组合,在少占资源的前提下,争取市场效果最大化。  1、梳理和界定产品的市场使命和市场定位:什么是的形象占位产品、什么是的利润产品、走量产品、市场补缺产品和市场狙击产品;  2、将利润产品和走量产品作为公司战略产品来发展,在产品推广策略、促销支持、终端展示、业绩考核等方面优先倾斜和关注;  3、根据区域市场状况、城市消费水平和级别界定主推产品和特色补缺产品,形成“合适的产品放在适合的市场上”的优化格局;  三、渠道策略操作建议  终端是产品和消费者见面的地方,是实现商品到货币转换的地方,是真正实现销售量的地方,是抢占消费者的地方,抓住了终端就抓住了市场推广的核心。为规范终端建设,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潜力分别制定不同的终端操作执行手册,由市场部门进行检查落实,并且计入业务人员销售考核指标中进行考核。  1、促销员问题:在终端售点,对销售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促销员,促销员的数量、工作态度、推销技能往往决定着销售的好坏;  2、生动化问题:终端产品的陈列展售是完成消费者购买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消费者看得见的东西才会卖掉!陈列就是产品生动化,展现产品的良好形象,营造销售氛围,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排面问题:在一个具体的终端售点,排面的大小就是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就是销售量的大小;同时良好的产品排面就是最大的广告媒体。  在选择终端类型上,要充分考虑自身实力和产出效果。大卖场销量大、形象好、客流充足,但同时合作条件苛刻,费用高、压款多。因此公司在选择大卖场上应充分分析衡量利弊得失,拿出形象产品和利润主导产品重点布局,适当缩小常规产品和散装特价品的品种系列;对于竞争相对比较低的中型连锁超市可以加大终端陈列和品种规格的布局,现场促销活动也可以适当倾斜。另外,江浙市场快速成长的三级市场和重点乡镇,公司集中筛选重点拓展网点。以常规走量产品和利润主导产品作为战略产品,同时加大终端促销和陈列位,迅速挤占地方杂牌的市场空间。  四、媒介投放操作建议  1、在利润下降,传播费用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将大众媒介预算集中起来专一投放;  2、中央电视台的消费号召力无可替代,它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种强大的“势场”,这种“势场”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对销售的促进、对名牌的树立很大;  3、户外、终端媒体、候车亭、公交车体广告、流动的媒体接触的人多,应作为下一步首先考虑的重点;  4、近年媒体自身推广活动日益增多,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与媒体互动双赢,能有效和消费者产生共鸣,给消费者记忆更加深刻;  5、各媒体创新广告较多,比如栏目冠名、电视剧场冠名、恭贺广告、赞助文艺晚会等形式,投放时可以分析借鉴  五、关于品牌进一步操作的思考  1、品牌给目标消费者营造出的记忆点必须非常强势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察觉和关注,如果事先命名不好,那么就必须在品牌宣传层面弥补这一不利因素,那么目标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产生更为充分的选择理由和购买信心,直接导致品牌收益大大增强。  2、弱势品牌日常的的终端促销、公关活动一结束,消费者的关注就会打折,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到实际购买中,他们缺乏持续的记忆点和深刻的品牌认同,尤其是轻度消费人群;  3、若要使品牌内涵真正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和思维,就必须把它具象化??即通过一个明显的标识、符号、口号、一个动人的画面、一串紧密相连的生动故事等进入消费群体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传播和影响,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消费体验;  4、速冻行业现在的市场竞争的主战场还集中在产品和价格两个方面,靠销量夺取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品牌的支撑点,没有市场份额就没有品牌。如何扩大销量,争取市场份额?同时击垮地方手工作坊品牌??向竞争对手夺销量,这将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迫切问题。  5、在营销执行层面,市场竞争进入拼速度、拼质量的精细营销阶段,必须通过抓细节、抓工作质量、抓工作效率来超越竞争对手;在操作方法上侧重于抓突破点、抓过程、抓结果、抓成效;细化需要深入,深入一线、深入基层。  6、销售渠道多元化:在今后的市场运作中,通过增加便利店、杂货店、农贸市场、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军队食堂、建筑工地、团购、宾馆饭店等渠道,做到渠道多元化。  7、决策实施数据化:委托专业调查公司或购买品牌发展指数的相关数据,根据市场现状,及时调整品牌宣传战略,要求各区域市场的业务员,根据各区域市场情况整理出当地媒介、文化、生活形态、购买力等相关指数,总部负责编撰出全国市场推广指南,让经验沉淀成数据库,便于公司非常规活动的开展。  8、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卖场店中店形象展示屋,做好样板店和样板市场,然后在重点区域复制推广,同时形成操作经验编成手册大面积推广。  六、业内主要品牌成功因素分析  1、湾仔码头:市场定位明确,主打大都市高端人群,渠道上主要依靠主流大卖场,特别注重终端形象建设,终端排面非常强势和统一,以高品质、高质量、高投入、高价位确立高端水饺的第一品牌。  2、龙凤食品:“销地产”策略配合区域深耕战略,确保龙凤在购买力集中的经济圈如京津、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重庆经济带站稳脚跟。  3、思念品牌:品牌的理性定位和感性诉求相结合,营销策略、组织结构上逐渐以品牌导向取代原有的产品导向,加上产品职能定位清晰,销售网络覆盖率高,整个公司能够借助品牌的平台快速整合营销资源,实现规模和效益的。  4、三全食品:与思念在市场操作和产品结构方面非常相似,注重品牌传播,主导产品如汤圆、水饺、粽子推广力度大,细分市场的赢利产品如麦香早点、西域食坊美食街等市场拓展策略明晰,而且非常注重对终端的投入,三全在全国尤其是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市场占有率在业内领先其他品牌。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食品冷冻冷藏论文发展状况怎么写

我就在冷链企业工作,这几年冷链企业都难过,盈利性较差,竞争激烈,前几年盈利不错,太多企业进入了,两年下来,各地都新建了很多大型冷库及DC,未来还不确定。但总体来看发展还是不错的,可以跟美国等先进国家对比,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

行业现状: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而国外的冷藏运输则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铁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时间上的差距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冷链物流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从冷藏率还是从管理水平来看都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如今,中国冷链行业在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大跨步的前进,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很多行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和世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市场、企业的高速扩展,制约行业发展的五大问题始终有待解决。1、冷链体系尚未建成目前,中国大约85%的肉类、77%的水产品、95%的蔬菜水果基本上是常温运输销售,每年仅果品腐烂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3亿吨,经济损失严重。就发达国家而言,加拿大已经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蔬菜物流损耗仅为5%。目前,中国的冷链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2、冷链设施相对落后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冷库及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级改造。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5万辆铁路货车,冷藏车6152辆,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影响冷藏运输效率。3、冷链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目前,中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状况是以食品生产企业为母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独立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存并进。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占20%左右,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行业竞争力。此外,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4、冷链系统标准化有待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冷链物流标准已达近200项。但是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由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管理,制约了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标准化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目前,中国冷链管理部门除了国家统一的标准管理机构,还有交通、铁路、民航、卫生、信息等代表政府的行业部门。而冷链物流行业涉及的各个产业技术组织、科研机构,则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各个行业中,这样就造成相互之间难以交流和配合,不能形成统一的规划。5、信息化水平低下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具有较强的刚性要求,对于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冷链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运营人员大多数是从普通物流转变而来,不仅对产品特性不熟悉,而且对于冷链物流的运营要求掌握程度更低。因此,冷链物流应急预案能力亟待提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冷冻食品(quick freezing food):是指在低于负十八摄氏度下加以冻结的食物。冷冻食品分类: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按原料种类不同分为冷冻农产品类、冷冻水产品类、冷冻肉产品类、冷冻调理方便食品等。冷冻食品的优点: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冷冻食品的发展前景:     冷冻食品也已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日常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冷冻行业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冷冻食品需求出现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是市场扩容的根本。未成家的年轻人是冷冻食品的重度消费群体,成家的白领和金领等是另一重要消费群体。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年轻群体在家做饭的机会减少,冷冻食品等方便性食品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必备食品。成千上万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冷冻食品的消费群体。众多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大,延长了冷冻食品的消费周期。冷冻食品的快捷、方便、卫生等特点,满足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市场容量自然出现大幅增长。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中国冷冻食品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随着龙头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生产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因为制造门槛并不高,因此众多中小企业纷纷涉足冷冻食品。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中小冷冻食品企业的发展。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促使冷冻食品消费扩容。更重要的是,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产业集群在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等方面都具有相对成本优势。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到2015年,全国冷库总容量在现有880万吨的基础上将增加1000万吨,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前瞻网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显示,根据国际经验,冷库容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呈现出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冷链设施建设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罗兰·贝格用购买力评价法测算,2013年左右我国可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8000美元,冷链物流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