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如何做好乡村教师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7 16:02:10

如何做好乡村教师论文1500字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怎么做一个好老师作为主题,详细的描述自己的心声,最后进行。正文:小时的我们对老师是怀着敬仰的目光去看,老师是多么神圣的代名词啊,我们只知道老师知道的永远比我们多,老师永远有讲不完的道理,老师永远有对付我们的办法,老师是多么的了不起。长大一点老师是我们的敌人,因为老师永远逼着我们去学习,但他不会打我们,永远都会用道理来说服我们。老师,这时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偶像,是我们憎恨但又不得不爱的大哥(大姐)。成年了,自己为了完成儿时的梦,自己也踏上了老师的这条路。这份职业给刚上路的我感觉既开心又苦痛,高兴的事我可以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了,还有可以面对那么多的小孩子,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儿时的我。苦痛的是老师永远都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老师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有时想停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但是后面又有一大堆人在追赶着自己,不得不重拾脚步继续前行,这时我感觉老师是坠入黑洞,永远没有尽头,但又不得不前进。老师上课时,永远都要做到有喜怒哀乐,语言要抑扬顿挫,表演要到位,不然自己的学生就会倒下一大片,这时我感觉老师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老师,要关注的不只是书本,还要海纳百川,新闻娱乐、军事,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们永远不能明白老师站在三尺讲台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要吸着粉,冒着气管炎,顶着几十甚至上百双人的目光在那里滔滔不绝的。我们生怕自己讲错一点又误人子弟,所以只能不断的查,不断的练,才敢上讲台。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作文 1500字作为学教育技术的我,常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将可能是我终身的职业,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一点见解。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最重要要求有两点:第一,要博学;第二,要有人格魅力。那么,何为博学。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亦是博学。早在唐朝的韩愈就告诉我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有三个:传道、授业、解惑。既然是这样,我想作为一名老师,第一个要拥有的就是庞大的知识储备量,即要博学。因为,它是教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履行教师的基本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并且,教师不能只拥有或涉及自己所从事的一个学科的知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未知的,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千奇百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包罗万象的知识,无论学生的思维涉及到哪一方面,教师到必须给出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发散。就如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讨论课,不是不愿意上,而是没有能力上,因为比起传统的课堂,讨论课很难控制,虽然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控制范围,给出话题,但是课堂内容,学生思维的发散状况还是不可预测的,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和观点都作出合理的总结评价和分析,是需要很敏捷的思维和很宽广的知识储备空间的,这对于教师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简单点说,就是塑造灵魂的,要能达到塑造灵魂的水平,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方法,都必须了若指掌,只有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才能有信服力,才能有塑造的资格。其实,教师是一个相当复杂而艰深的职业,要做一名好老师,终身的学习,终身的研究观念时必备的。相反,倘若你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三尺讲台守护者,那可是相当容易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晃就是几十年,难就难在你教会了什么,教到了什么?自己又收获了多少。。所以,我想说,教师一定要博学,只有涉及更多的知识,才能打开自己的教野,同时扩展学生的学野,真正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另一方面,我认为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那么人格是从哪里来呢,并不是自己说自己的人格有多么伟大,自己就伟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在学生的心中的,可以让学生欣赏,可以让学生信服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源于教师自身的,也并不是说修理学生一顿或者吼学生一通就可以建立的。现在常有网络上爆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开始时是老师打学生,被曝光,大家义愤填膺,后来演变为学生上课故意捣乱,老师无奈制止,学生出手打老师,结果老师停职,学生大声呼喊受虐,此类事件比比皆是,是在令人汗颜。那么,究竟原因何在,我觉得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问题,在调皮的学生,再抽象的思维,传统的老师威信在他起初心中肯定存在的,这是社会氛围赋予他的,正是某个老师亵渎了孩子心中老师的形象,才有种种课堂怪相的出现。倘若每个老师都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知识视野,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让学生从心里信服老师,此类事件还会发生吗?那么人格魅力究竟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知识魅力,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活灵活现的表达方式,足够让学生为你倾倒;第二,是处事魅力,沉着冷静,有理有据,稳重平和的处事方式,足以让学生以你为榜样。试问,如此人格,如此魅力,能不让学生信服吗?所以,我想说,有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先深刻的由自己入手,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拥有渊博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然后在思考如何育人。正所谓,先育己,后育人。

怎样当好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社会见识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小学生在文化比较丰富的城市里,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生事物,见识面广,而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农村里,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田野、高山、河流、见识面很窄。所以,当好教师难,当好农村小学教师更难。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几年了,凭着几年的农村小学教学经验,我觉得,要真正当好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有“五心”。 1、恒心、人贵有恒,做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尤其如此。在学生心中,一个好老师应该威严而又和蔼的,如果坐牢似的对学生时紧时松,学生也会时好时坏,时间久了,就不好管理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们都忙于干农活,没时间顾及他们的学习,大都是靠老师管理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良好好习惯都来自于老师长期的鼓励、引导,来自老师持之以恒的培训、训练。 2、匠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没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已,这一方面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1)写教学反思,总结这一周上课情况,哪里好值得继续采用,哪里不太适合,需要改进。(2)研究孩子的弱项,对症下药。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学好知识,所以我们要负责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挥一对一家教的最大优势——个性化。 3、用心。什么事,只有用心了,才能做好。在课堂上我坚持做到:讲课有张有弛。因为我们每次课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农村小学教具比较简单,我们不能让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每个人注意力最多就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我把课堂化作一个个小的冲锋,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2)在上课过程中要有讲解有练习,练习一定是举一反三。老师不能满堂灌,别老是在哪讲的津津乐道,学生的思绪早已九霄云外了。 4、热心。我把热心这一点用在和家长沟通上。我觉得农村学生家长不是很用心地过问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只有走进家长,明确我们教育方向。勤和家长联系,你传递给家长的信息最起码也是对孩子的关注。你关注了,家长才能放心。学习进步了,我们发个短信,表扬一下;学生这段时间表现不佳,我们大家打个电话共同寻找原因。 5、爱心。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爱学生。农村孩子特别纯真,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沟通交往。这样学生才会跟你更贴心、更信任你听你的话。 二、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才的教师。 我国进行课教改已经几年了。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体会较深。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朔性。新教材显示的这些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除了有精深的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信息比较闭塞。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给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的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教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注入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左右逢源,多才多艺,就语文课而言,它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得明白,说得清楚,看得透彻,写得生动,思想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是我在黑板上刷刷几笔画了大龙虾、章鱼、海参几幅图,让学生直观;教二年级语文《春天在哪里》时,我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思想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新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三)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动,参加社会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时课堂教学的延续。多开展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到学习的实际价值。 三、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要善于发挥农村优势,拓展农村小学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自己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是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生活地方呢?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的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列,在科技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们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上《保护庄稼好兵卫》一课时,对于城市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青蛙就很陌生,但在农村的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知识。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外型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乡下探亲,他儿子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姓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交到这一册识字(一)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是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同身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竞合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烟筒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讲解到蒲公英妈妈、豌豆妈妈、苍耳妈妈各有自己的办法让孩子们去“旅行”,城里的孩子对这些不易理解,但农村的孩子经常见到这些植物,也许还经常拿来玩呢。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就能体会到植物妈妈办法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体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玉《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体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有“纯净”的语镜优势。 (三)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无法替代的。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做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第八册《小树给死囚调查报告》时,可让学生一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如河水为什么便污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的表达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想情感。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得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向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课标》中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人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感情。秀丽的山川、雄奇的古迹,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后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坐落在十万大山脚下,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神马瀑布。神马瀑布在平龙山上,平龙山山水奇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传说”是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广西防城地区扶隆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神马射尿传说”,北仑“五指山”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像年老的长辈、领里乡亲询问,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在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我们的乡村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变成金凤凰。

如何做好乡村教师论文1500字数量

毕业进入农村教师行业已经近两年了,从最开始的青涩模样到现在成为算是有少许经验的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感觉自己真的是成长了很多。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逐渐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我要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在这里,我简单谈谈关于“如何成为农村优秀老师?”的一些想法。一、要具备所教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身为一名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阶段,让孩子打好基础,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因此,老师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特别是当今新的时代,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自习虽然是农村教学,但孩子们的求知欲还是很高的,听过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点,我很赞同,因此老师们课前备“好”课,课后不断储备新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尤为重要。二、教学方法应根据环境“因材施教”刚到所在小学教学时,我努力根据大学时老师们讲的教学教法“提示”和实习时候县城老师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但过了段时间就感觉那种教学方法在农村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一段时间后我总结出几点问题来:农村孩子们基础知识薄弱,一味按照县城正规学习进度教学的话,孩子们就会有点跟不上,有时更会产生学习压力。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数量上普遍少,因此孩子们的学习竞争力不够强。部分农村孩子会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有的是留守儿童,需要做很多家里的事,就会耽误学习时间;有的受家里大人影响,认为读书不重要;有的家长倒是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奈何自身学习程度不够不能够给孩子做辅导。。。对此,我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适应农村孩子的教学:在按正常教学进度之余,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给基础薄弱的孩子们补基础,争取基本达到课标要求。作为一名六年级班主任,我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取积分制,平常表现得到的积分(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学习中提出问题等)加上考试所得的均分,然后对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奖励,对表现不大好的做出批评并鼓励。试着与家长沟通,共同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要学会“爱”学生,教学要“软硬兼施”刚去了学校时,看到孩子们每个都是那么可爱,再加上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后,感到孩子们都是“小天使”。因此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想法行为,总是投以“理解”作出简单批评,但后来发现孩子们的错误想法一直没有改正,最后“施展”出老师的威严来,才有了见效。所以,教学要软硬兼施,课上是和谐“师生”关系,课后可以是“亲人”“朋友”关系,要把握好“度”,这其实是我这个“新任”老师的“经验之谈”了。四不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我带过两届六年级,班里有过两个和其他孩子表现“不同”的同学。一个是男生,年龄比同级孩子大几岁,家里就剩下80岁的奶奶一个亲人了,因为种种原因他产生了消极的厌学情绪,甚至厌世情绪,老师们对于他的表现很无奈,但又不知如何沟通。身为他的老师,我更是有点担心,我多次试图和他沟通,但是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于是我不再一个劲的问他是怎么想的,我什么都不问,只是找出他的优点并鼓励他,后来经过我的耐心鼓励,没想到他竟也跟着同学们学了起来,有时我夸他两句,他竟然不好意思的笑了。也有过一个女孩子,她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对学习很迷茫,甚至划破自己的手指,学习压力很大。我通过她的日记和给她写纸条,终于我了解到了原因,然后在课余之时她就向我以这种方式询问。逐渐那个往常开朗美丽的姑娘又回来了,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或许我不是足够优秀的老师,或许我还有很多方面的欠缺,这也只是我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新人的一点点经验,可能有很多不适之处,请提出批评,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我都乐意接受!1、对学生的“三心”教育留守儿童太多,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窘况。面对这些孩子,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用我们的爱去感化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去等待他们改变,用我们的宽容心如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和错误。2、勤农村老师要勤跟班,勤查寝、勤发现、勤处理。留守儿童太多,孩子住校很早,有的只有10岁,甚至不足10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到孩子间走动,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当然,这个“勤”还包括勤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学习班级管理,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考核,勤辅导。3、教会孩子自主管理这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我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我放手让五年级的孩子自己管理,他们自己选班干部,自己安排扫除,班干部自己查寝,督促,午自习自己管理纪律,自己设计并办板报,自己当小老师??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听学生汇报,再给他们指导。4、老师要有优秀的品质,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要想做好农村教育,老师的品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家里就缺乏正面引导,如果在学校还没有正面教育的话,他们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要想学生做到,老师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持之以恒、有爱心、谦虚谨慎、宽容度、大公无私??5、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城市孩子的家长要稍低一点。很多孩子只有爷爷妈妈在身边,与老年人的沟通更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怎样与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校合一。”另外要建立家长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孩子父母联系。5、过硬的专业能力城市里的孩子回到家还有爸爸妈妈可以辅导一下,农村孩子不行,教育的责任几乎都落在了老师头上。老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要过硬。6、把好作业关之所以把作业单列,是我觉得作业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批改,还要督促孩子改错,然后老师再检查,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孩子统一讲解。

怎样当好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社会见识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小学生在文化比较丰富的城市里,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生事物,见识面广,而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农村里,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田野、高山、河流、见识面很窄。所以,当好教师难,当好农村小学教师更难。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几年了,凭着几年的农村小学教学经验,我觉得,要真正当好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有“五心”。 1、恒心、人贵有恒,做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尤其如此。在学生心中,一个好老师应该威严而又和蔼的,如果坐牢似的对学生时紧时松,学生也会时好时坏,时间久了,就不好管理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们都忙于干农活,没时间顾及他们的学习,大都是靠老师管理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良好好习惯都来自于老师长期的鼓励、引导,来自老师持之以恒的培训、训练。 2、匠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没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已,这一方面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1)写教学反思,总结这一周上课情况,哪里好值得继续采用,哪里不太适合,需要改进。(2)研究孩子的弱项,对症下药。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学好知识,所以我们要负责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挥一对一家教的最大优势——个性化。 3、用心。什么事,只有用心了,才能做好。在课堂上我坚持做到:讲课有张有弛。因为我们每次课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农村小学教具比较简单,我们不能让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每个人注意力最多就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我把课堂化作一个个小的冲锋,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2)在上课过程中要有讲解有练习,练习一定是举一反三。老师不能满堂灌,别老是在哪讲的津津乐道,学生的思绪早已九霄云外了。 4、热心。我把热心这一点用在和家长沟通上。我觉得农村学生家长不是很用心地过问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只有走进家长,明确我们教育方向。勤和家长联系,你传递给家长的信息最起码也是对孩子的关注。你关注了,家长才能放心。学习进步了,我们发个短信,表扬一下;学生这段时间表现不佳,我们大家打个电话共同寻找原因。 5、爱心。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爱学生。农村孩子特别纯真,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沟通交往。这样学生才会跟你更贴心、更信任你听你的话。 二、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才的教师。 我国进行课教改已经几年了。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体会较深。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朔性。新教材显示的这些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除了有精深的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信息比较闭塞。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给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的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教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注入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左右逢源,多才多艺,就语文课而言,它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得明白,说得清楚,看得透彻,写得生动,思想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是我在黑板上刷刷几笔画了大龙虾、章鱼、海参几幅图,让学生直观;教二年级语文《春天在哪里》时,我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思想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新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三)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动,参加社会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时课堂教学的延续。多开展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到学习的实际价值。 三、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要善于发挥农村优势,拓展农村小学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自己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是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生活地方呢?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的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列,在科技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们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上《保护庄稼好兵卫》一课时,对于城市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青蛙就很陌生,但在农村的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知识。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外型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乡下探亲,他儿子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姓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交到这一册识字(一)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是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同身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竞合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烟筒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讲解到蒲公英妈妈、豌豆妈妈、苍耳妈妈各有自己的办法让孩子们去“旅行”,城里的孩子对这些不易理解,但农村的孩子经常见到这些植物,也许还经常拿来玩呢。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就能体会到植物妈妈办法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体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玉《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体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有“纯净”的语镜优势。 (三)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无法替代的。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做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第八册《小树给死囚调查报告》时,可让学生一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如河水为什么便污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的表达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想情感。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得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向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课标》中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人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感情。秀丽的山川、雄奇的古迹,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后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坐落在十万大山脚下,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神马瀑布。神马瀑布在平龙山上,平龙山山水奇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传说”是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广西防城地区扶隆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神马射尿传说”,北仑“五指山”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像年老的长辈、领里乡亲询问,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在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我们的乡村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变成金凤凰。

一、高尚的师德修养是好教师的基本素质 德高为师。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尤其是小学教师,这种付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首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其次,尊重家长是师德的重要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它们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往往相对较为溺爱,对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要加强联系,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实告知,更要将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通报,并定期跟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三,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二、精湛的业务知识是好教师的重要条件 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这三个基本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业务知识,这也是教师相对于学生的天然魅力所在。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的学科,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我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等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好教师的关键因素 技高为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达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认为只有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放慢步骤,耐心细致,尽量用儿童的语言将知识化繁为简,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在课外的教学中,我会额外的给一些基础较好、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加强辅导,努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当好教师难,当一名好的乡村教师更难。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补充:其实面试的时候 说的好是一方面 关键是看你的胆量 看你是否落落大方 我做过评委 另外讲课环节也是关键

如何做好乡村教师论文

一、高尚的师德修养是好教师的基本素质 德高为师。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尤其是小学教师,这种付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首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其次,尊重家长是师德的重要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它们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往往相对较为溺爱,对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要加强联系,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实告知,更要将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通报,并定期跟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三,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二、精湛的业务知识是好教师的重要条件 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这三个基本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业务知识,这也是教师相对于学生的天然魅力所在。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的学科,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我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等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好教师的关键因素 技高为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达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认为只有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放慢步骤,耐心细致,尽量用儿童的语言将知识化繁为简,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在课外的教学中,我会额外的给一些基础较好、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加强辅导,努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当好教师难,当一名好的乡村教师更难。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补充:其实面试的时候 说的好是一方面 关键是看你的胆量 看你是否落落大方 我做过评委 另外讲课环节也是关键

毕业进入农村教师行业已经近两年了,从最开始的青涩模样到现在成为算是有少许经验的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感觉自己真的是成长了很多。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逐渐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我要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在这里,我简单谈谈关于“如何成为农村优秀老师?”的一些想法。一、要具备所教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身为一名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阶段,让孩子打好基础,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因此,老师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特别是当今新的时代,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自习虽然是农村教学,但孩子们的求知欲还是很高的,听过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点,我很赞同,因此老师们课前备“好”课,课后不断储备新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尤为重要。二、教学方法应根据环境“因材施教”刚到所在小学教学时,我努力根据大学时老师们讲的教学教法“提示”和实习时候县城老师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但过了段时间就感觉那种教学方法在农村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一段时间后我总结出几点问题来:农村孩子们基础知识薄弱,一味按照县城正规学习进度教学的话,孩子们就会有点跟不上,有时更会产生学习压力。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数量上普遍少,因此孩子们的学习竞争力不够强。部分农村孩子会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有的是留守儿童,需要做很多家里的事,就会耽误学习时间;有的受家里大人影响,认为读书不重要;有的家长倒是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奈何自身学习程度不够不能够给孩子做辅导。。。对此,我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适应农村孩子的教学:在按正常教学进度之余,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给基础薄弱的孩子们补基础,争取基本达到课标要求。作为一名六年级班主任,我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取积分制,平常表现得到的积分(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学习中提出问题等)加上考试所得的均分,然后对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奖励,对表现不大好的做出批评并鼓励。试着与家长沟通,共同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要学会“爱”学生,教学要“软硬兼施”刚去了学校时,看到孩子们每个都是那么可爱,再加上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后,感到孩子们都是“小天使”。因此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想法行为,总是投以“理解”作出简单批评,但后来发现孩子们的错误想法一直没有改正,最后“施展”出老师的威严来,才有了见效。所以,教学要软硬兼施,课上是和谐“师生”关系,课后可以是“亲人”“朋友”关系,要把握好“度”,这其实是我这个“新任”老师的“经验之谈”了。四不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我带过两届六年级,班里有过两个和其他孩子表现“不同”的同学。一个是男生,年龄比同级孩子大几岁,家里就剩下80岁的奶奶一个亲人了,因为种种原因他产生了消极的厌学情绪,甚至厌世情绪,老师们对于他的表现很无奈,但又不知如何沟通。身为他的老师,我更是有点担心,我多次试图和他沟通,但是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于是我不再一个劲的问他是怎么想的,我什么都不问,只是找出他的优点并鼓励他,后来经过我的耐心鼓励,没想到他竟也跟着同学们学了起来,有时我夸他两句,他竟然不好意思的笑了。也有过一个女孩子,她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对学习很迷茫,甚至划破自己的手指,学习压力很大。我通过她的日记和给她写纸条,终于我了解到了原因,然后在课余之时她就向我以这种方式询问。逐渐那个往常开朗美丽的姑娘又回来了,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或许我不是足够优秀的老师,或许我还有很多方面的欠缺,这也只是我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新人的一点点经验,可能有很多不适之处,请提出批评,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我都乐意接受!1、对学生的“三心”教育留守儿童太多,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窘况。面对这些孩子,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用我们的爱去感化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去等待他们改变,用我们的宽容心如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和错误。2、勤农村老师要勤跟班,勤查寝、勤发现、勤处理。留守儿童太多,孩子住校很早,有的只有10岁,甚至不足10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到孩子间走动,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当然,这个“勤”还包括勤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学习班级管理,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考核,勤辅导。3、教会孩子自主管理这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我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我放手让五年级的孩子自己管理,他们自己选班干部,自己安排扫除,班干部自己查寝,督促,午自习自己管理纪律,自己设计并办板报,自己当小老师??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听学生汇报,再给他们指导。4、老师要有优秀的品质,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要想做好农村教育,老师的品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家里就缺乏正面引导,如果在学校还没有正面教育的话,他们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要想学生做到,老师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持之以恒、有爱心、谦虚谨慎、宽容度、大公无私??5、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城市孩子的家长要稍低一点。很多孩子只有爷爷妈妈在身边,与老年人的沟通更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怎样与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校合一。”另外要建立家长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孩子父母联系。5、过硬的专业能力城市里的孩子回到家还有爸爸妈妈可以辅导一下,农村孩子不行,教育的责任几乎都落在了老师头上。老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要过硬。6、把好作业关之所以把作业单列,是我觉得作业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批改,还要督促孩子改错,然后老师再检查,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孩子统一讲解。

如何做好一名乡村教师论文

一名合格的农村教师,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根据农村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能与小孩子们一起进步,处好关系,而且要注重自己讲的对错与否,还要加一些小幽默。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们崔老师就很好,还会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知识。 举个例子:假如讲道熊猫,会说些关于熊猫的课外知识。 下课与同学多玩一玩,还可促进好关系,而且也很有乐趣。 重点:学生们很讨厌磨叽的老师。 祝您成功,我也该叫老师!!! 好的话,赞同一下吧

怎样当好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社会见识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小学生在文化比较丰富的城市里,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生事物,见识面广,而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农村里,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田野、高山、河流、见识面很窄。所以,当好教师难,当好农村小学教师更难。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几年了,凭着几年的农村小学教学经验,我觉得,要真正当好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有“五心”。 1、恒心、人贵有恒,做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尤其如此。在学生心中,一个好老师应该威严而又和蔼的,如果坐牢似的对学生时紧时松,学生也会时好时坏,时间久了,就不好管理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们都忙于干农活,没时间顾及他们的学习,大都是靠老师管理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良好好习惯都来自于老师长期的鼓励、引导,来自老师持之以恒的培训、训练。 2、匠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没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已,这一方面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1)写教学反思,总结这一周上课情况,哪里好值得继续采用,哪里不太适合,需要改进。(2)研究孩子的弱项,对症下药。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学好知识,所以我们要负责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挥一对一家教的最大优势——个性化。 3、用心。什么事,只有用心了,才能做好。在课堂上我坚持做到:讲课有张有弛。因为我们每次课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农村小学教具比较简单,我们不能让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每个人注意力最多就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我把课堂化作一个个小的冲锋,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2)在上课过程中要有讲解有练习,练习一定是举一反三。老师不能满堂灌,别老是在哪讲的津津乐道,学生的思绪早已九霄云外了。 4、热心。我把热心这一点用在和家长沟通上。我觉得农村学生家长不是很用心地过问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只有走进家长,明确我们教育方向。勤和家长联系,你传递给家长的信息最起码也是对孩子的关注。你关注了,家长才能放心。学习进步了,我们发个短信,表扬一下;学生这段时间表现不佳,我们大家打个电话共同寻找原因。 5、爱心。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爱学生。农村孩子特别纯真,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沟通交往。这样学生才会跟你更贴心、更信任你听你的话。 二、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才的教师。 我国进行课教改已经几年了。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体会较深。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朔性。新教材显示的这些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除了有精深的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信息比较闭塞。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给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的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教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注入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左右逢源,多才多艺,就语文课而言,它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得明白,说得清楚,看得透彻,写得生动,思想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是我在黑板上刷刷几笔画了大龙虾、章鱼、海参几幅图,让学生直观;教二年级语文《春天在哪里》时,我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思想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新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三)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动,参加社会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时课堂教学的延续。多开展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到学习的实际价值。 三、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要善于发挥农村优势,拓展农村小学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自己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是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生活地方呢?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的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列,在科技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们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上《保护庄稼好兵卫》一课时,对于城市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青蛙就很陌生,但在农村的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知识。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外型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乡下探亲,他儿子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姓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交到这一册识字(一)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是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同身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竞合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烟筒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讲解到蒲公英妈妈、豌豆妈妈、苍耳妈妈各有自己的办法让孩子们去“旅行”,城里的孩子对这些不易理解,但农村的孩子经常见到这些植物,也许还经常拿来玩呢。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就能体会到植物妈妈办法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体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玉《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体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有“纯净”的语镜优势。 (三)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无法替代的。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做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第八册《小树给死囚调查报告》时,可让学生一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如河水为什么便污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的表达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想情感。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得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向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课标》中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人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感情。秀丽的山川、雄奇的古迹,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后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坐落在十万大山脚下,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神马瀑布。神马瀑布在平龙山上,平龙山山水奇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传说”是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广西防城地区扶隆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神马射尿传说”,北仑“五指山”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像年老的长辈、领里乡亲询问,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在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我们的乡村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变成金凤凰。

如何做好乡村教师论文研究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一、心中有爱。好教师,心中要有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 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用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所以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要能从学生成长的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学习的知己,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领路者和鼓励者。2二、提升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能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3三、勇于创新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怎样当好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社会见识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小学生在文化比较丰富的城市里,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生事物,见识面广,而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农村里,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田野、高山、河流、见识面很窄。所以,当好教师难,当好农村小学教师更难。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几年了,凭着几年的农村小学教学经验,我觉得,要真正当好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有“五心”。 1、恒心、人贵有恒,做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尤其如此。在学生心中,一个好老师应该威严而又和蔼的,如果坐牢似的对学生时紧时松,学生也会时好时坏,时间久了,就不好管理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们都忙于干农活,没时间顾及他们的学习,大都是靠老师管理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良好好习惯都来自于老师长期的鼓励、引导,来自老师持之以恒的培训、训练。 2、匠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没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已,这一方面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1)写教学反思,总结这一周上课情况,哪里好值得继续采用,哪里不太适合,需要改进。(2)研究孩子的弱项,对症下药。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学好知识,所以我们要负责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挥一对一家教的最大优势——个性化。 3、用心。什么事,只有用心了,才能做好。在课堂上我坚持做到:讲课有张有弛。因为我们每次课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农村小学教具比较简单,我们不能让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每个人注意力最多就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我把课堂化作一个个小的冲锋,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2)在上课过程中要有讲解有练习,练习一定是举一反三。老师不能满堂灌,别老是在哪讲的津津乐道,学生的思绪早已九霄云外了。 4、热心。我把热心这一点用在和家长沟通上。我觉得农村学生家长不是很用心地过问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只有走进家长,明确我们教育方向。勤和家长联系,你传递给家长的信息最起码也是对孩子的关注。你关注了,家长才能放心。学习进步了,我们发个短信,表扬一下;学生这段时间表现不佳,我们大家打个电话共同寻找原因。 5、爱心。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爱学生。农村孩子特别纯真,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沟通交往。这样学生才会跟你更贴心、更信任你听你的话。 二、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才的教师。 我国进行课教改已经几年了。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体会较深。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朔性。新教材显示的这些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除了有精深的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信息比较闭塞。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给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的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教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注入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左右逢源,多才多艺,就语文课而言,它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得明白,说得清楚,看得透彻,写得生动,思想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是我在黑板上刷刷几笔画了大龙虾、章鱼、海参几幅图,让学生直观;教二年级语文《春天在哪里》时,我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思想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新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三)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动,参加社会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时课堂教学的延续。多开展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到学习的实际价值。 三、要当好农村小学教师,要善于发挥农村优势,拓展农村小学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自己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是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生活地方呢?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的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列,在科技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们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上《保护庄稼好兵卫》一课时,对于城市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青蛙就很陌生,但在农村的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知识。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外型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乡下探亲,他儿子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姓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交到这一册识字(一)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是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同身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竞合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烟筒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讲解到蒲公英妈妈、豌豆妈妈、苍耳妈妈各有自己的办法让孩子们去“旅行”,城里的孩子对这些不易理解,但农村的孩子经常见到这些植物,也许还经常拿来玩呢。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就能体会到植物妈妈办法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体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玉《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体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有“纯净”的语镜优势。 (三)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无法替代的。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做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第八册《小树给死囚调查报告》时,可让学生一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如河水为什么便污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的表达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想情感。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得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向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课标》中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人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感情。秀丽的山川、雄奇的古迹,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后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坐落在十万大山脚下,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神马瀑布。神马瀑布在平龙山上,平龙山山水奇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传说”是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广西防城地区扶隆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神马射尿传说”,北仑“五指山”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像年老的长辈、领里乡亲询问,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在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我们的乡村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变成金凤凰。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简析: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积极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健全,和社会、家长、教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以来,学生的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辍学的学生明显的减少。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大多数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见子女成绩不好,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带着尚未完成学业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这样的现象在农村不胜枚举,我为这些学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时也为家长的愚昧无知感到万分的无奈。还有的学生因为班级频繁的更换老师,对老师上课教育方法的不适应等,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或者逃学的心理。 二、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去加以改进。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约束人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各种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适用于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坚决贯彻执行《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确实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视野极窄。本人认为,应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贫困面比较大,大部分学校的校园设施还不够健全。譬如:远程教育设备在很多农村学校,连基本的办公室都没有,多数学校是将办公室和远程教育办公室挤在一起。这样的现状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彻底根除当前校舍破、旧、险的办学条件,改变现代化设备落后的现状,真正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 (四)、改革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要摒弃陈旧落后的评价制度,与时俱进,强化教育评价中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而不仅仅单一地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考核。因此,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运用的方式,不仅要有口试、笔试,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 (五)、抓好学校、社会、家长三维一体的三结合工作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事参加,加大学校各种制度在家长中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在社会中感染的,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呼吁社会各界要做好对各类学生的监督力度,不要让学生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比如学生的抽烟习惯的养成,如果社会各界监督得当,没有人卖烟给未成年人,他们会养成抽烟的习惯吗?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学校、社会、家长要经常联系,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