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历史的论文5000字高中生

发布时间:2024-07-07 05:03:55

关于历史的论文5000字高中生

论文已发表,请上百度搜

看水浒反思农民起义今晚看电视,画面定格在水浒上。故事已经到了水浒的后半段---宋江招安。不经意间触发了我的思考,宋江为什么要招安?他为什么不造反到底,自己做皇帝?据说,毛主席在他晚年行将就木之时最爱看的一部书就是水浒传,而且水浒传能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毛主席给敲得板。其实,水浒传的可读性并不大,相对于其他三大名著来说。毛主席之所以要敲定它为四大名著之一,我想应该是水浒传的背后所表达的对农民起义深邃的反思,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有两次,一次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一次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朝,所以,他笔下的宋江招安应该渗透着对朱元璋等农民起义的许多反思。北宋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起义,其实不是招安,而是被一向在军事上注重“内重外轻”的宋朝给镇压了下去,北宋军队把宋江打的无路可退,最后不得不投降了朝廷。作者施耐庵之所以要虚构宋江招安,其实,是因为他对农民起义的去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对农民起义的方向产生的一种逆向构思。中国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要么被朝廷镇压,要么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些局限性不仅仅表现在它被地主们利用,我国农民忍受压迫的底线本来是极低的,只是因为某个朝代的政治逐渐腐败,贪污腐化盛行,剥削不断加重,造成民不聊生;然后,老天爷再给他来个雪上加霜,这样,才能最终激起农民们的揭竿而起。然而,天灾往往不是全国性的。比如,安徽发生天灾,再加上统治者的人祸,就会激起安徽的农民起义,而同一时期江苏的收成还过得去,虽然算不上国泰民安,但也没有饿殍遍野,还不致激起反抗。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安徽起义的农民们在打到江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强盗”。他们到了江苏会无恶不作,见官要杀,见民要杀,见到贫下佃民们还是要杀!这个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一支,张献忠的胡作非为中不难看出。当然,稍微有建制,爱民一点的农民队伍就有可能最后取得胜利,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未产生之前,农民起义的结局都是很糟糕的,即使在起义之初那支队伍有多么的能够“替天行道”,最后,也会演变成为它的头目争夺天下的工具。2010年11月30日晚

关于历史的论文5000字高中

再考赤壁之战[摘 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量作战物资。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尹先生的文章引发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  一  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有类似说法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由此看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去的。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战不足为信。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二十三四万。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盾。《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诸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赤壁之战。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2](P38)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  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这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东晋袁宏(328~376年)的《后汉纪》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3](P843)可见《三国志》、《后汉纪》都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标明为“十二月”。后来,范晔(398~445年)将赤壁之战系于该年“冬十月癸未朔”之后、“十四年”之前(《后汉书·孝献帝纪》),《资治通鉴》又进一步将时间框定于十二月之前。[4](PP2087~2094)陈寿生于赤壁之战后二十五年,关于赤壁之战的发生时间,《三国志》无疑是现存最早的原始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过:“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年代愈早者,则其可信据之程度愈强。何则?彼所见之直接史料多,而后人所见者少也。”[5](P99)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三国志》、《后汉纪》的“十二月”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战前周瑜向孙权请求出兵时,谈到当时季节气候,“又今盛寒,马无蒿草”。南方地暖,所谓“盛寒”一般出现在入冬之后。据湖南长沙自然历: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5℃,平均日期是11月27日至12月24日;仲冬(长沙无季冬)的日平均气温<5℃—3℃,平均日期是12月25日至1月31日。湖北鄂州市的自然历是: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6℃,平均日期是11月29至12月18日;季冬(鄂州无仲冬)的日平均气温<6℃—0℃以下,平均日期是12月19日至1月31日。据《中华两千年历书》,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农历戊子年,闰十二月。农历十月对应的公历时间是10月27日至11月25日。据长沙自然历:初秋10月6日至11月8日,日平均气温<19℃—15℃;仲秋11月9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5℃—10℃。鄂州市自然历是:初秋10月20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9℃—16℃;仲秋10月27日至11月11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2日至11月28日,日平均气温<13℃—10℃。芜湖自然历:初秋10月5日至10月24日,日平均气温在<19℃—16℃;仲秋10月25日至11月9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0日至11月21日,日平均气温<13℃—10℃。孙权当时驻军柴桑(今九江),气候应该与上述地区相近。可见该年10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未进入“盛寒”季节。又据《中华两千年历书》,公元208年11月27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二,11月29日为农历十一月初四, 12月19日为农历十一月廿四, 11月25日为农历十二月初一。战争发生在“盛寒”开始之后,应该说已经进入长沙的仲冬、鄂州的季冬,即农历十一月廿四以后。[6](P70)即使将汉末三国“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的因素考虑在内,[7](P21)发生在“盛寒”时节的赤壁之战也不可能发生在当年农历十月,因为当时长江中游,尚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更不用说发生在九月了。  三  尹文认为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果真如此吗?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吴国最高统帅孙权的官职直到建安十三年(209年)才为车骑将军、徐州牧,《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四年,……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显然,孙权所提拔的参战将领,无论功劳再大,自然是不能超过他自己的职位———车骑将军、徐州牧。所以,对于孙权对立功将领所提拔的职位不高就认为是奖励很轻,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参战立功的将领均得到重大升赏,孙权对他们的恩遇和评价是很高的。周瑜攻下南郡,战事才算结束。周瑜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食邑四县。孙权赞扬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后来,孙权称帝后,又对公卿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至于鲁肃,“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特持鞍下马相迎。至于陈普,赤壁之战,陈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普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陈普拜偏将军,领江夏太守,食邑四县。而且,孙权对周瑜、陈普二人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周瑜)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陈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其余诸位将领,黄盖升拜武锋中郎将,凌统迁校尉,吕范拜偏将军,等等,不一一赘述。综上所述,尹韵公先生在《赤壁之战辨》一文中,从参战兵力、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以及从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应论之有据,要凭据历史记载,凭据考证和事实。[参 考 文 献][1]卢弼三国志集结[M]北京:中华书局, [2]林瑞翰魏晋南北朝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周天游后汉纪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6]《中华两千年历书》编写组中华两千年历书[Z]北京:气象出版社, [7]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 (2)

论文已发表,请上百度搜

看水浒反思农民起义今晚看电视,画面定格在水浒上。故事已经到了水浒的后半段---宋江招安。不经意间触发了我的思考,宋江为什么要招安?他为什么不造反到底,自己做皇帝?据说,毛主席在他晚年行将就木之时最爱看的一部书就是水浒传,而且水浒传能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毛主席给敲得板。其实,水浒传的可读性并不大,相对于其他三大名著来说。毛主席之所以要敲定它为四大名著之一,我想应该是水浒传的背后所表达的对农民起义深邃的反思,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有两次,一次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一次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朝,所以,他笔下的宋江招安应该渗透着对朱元璋等农民起义的许多反思。北宋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起义,其实不是招安,而是被一向在军事上注重“内重外轻”的宋朝给镇压了下去,北宋军队把宋江打的无路可退,最后不得不投降了朝廷。作者施耐庵之所以要虚构宋江招安,其实,是因为他对农民起义的去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对农民起义的方向产生的一种逆向构思。中国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要么被朝廷镇压,要么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些局限性不仅仅表现在它被地主们利用,我国农民忍受压迫的底线本来是极低的,只是因为某个朝代的政治逐渐腐败,贪污腐化盛行,剥削不断加重,造成民不聊生;然后,老天爷再给他来个雪上加霜,这样,才能最终激起农民们的揭竿而起。然而,天灾往往不是全国性的。比如,安徽发生天灾,再加上统治者的人祸,就会激起安徽的农民起义,而同一时期江苏的收成还过得去,虽然算不上国泰民安,但也没有饿殍遍野,还不致激起反抗。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安徽起义的农民们在打到江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强盗”。他们到了江苏会无恶不作,见官要杀,见民要杀,见到贫下佃民们还是要杀!这个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一支,张献忠的胡作非为中不难看出。当然,稍微有建制,爱民一点的农民队伍就有可能最后取得胜利,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未产生之前,农民起义的结局都是很糟糕的,即使在起义之初那支队伍有多么的能够“替天行道”,最后,也会演变成为它的头目争夺天下的工具。2010年11月30日晚

关于历史的论文5000字高中作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会沐浴在阳光下,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庄严肃穆的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候我们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爱国之情,如果我问大家:“你热爱我们的祖国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自豪地说:“爱”。是的,作为炎黄之孙,爱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作为跨世纪的高中生,你是否意识到:我该如何报效我的祖国呢?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志士为了报效祖国,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辉煌。在古代,楚国诗人屈原把满腔的热忱溶于《离骚》之中,含恨而逝。宋朝爱国名将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伴随着他走过了多少个戎马春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至今还震撼着我们的爱国之心。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在赶赴广州之前给他的老师留下了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近代,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秋瑾的诗,田汉的词,聂耳的曲。多少革命老前辈用生命和青春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毛主席的油灯,周总理的大衣,朱总司令的扁担。他们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表现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现代,雷锋叔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梁帆同学把爱国之情表现在维护祖国的荣誉上。国内外的华人华侨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家还记得吗?在抗洪救灾中,我们学生永远是积极响应号召的主流队伍,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炸毁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中,我们用笔强烈谴责了北约的暴行。在“九、二一”台湾大地震中,我们学生也是行动的先锋。在贫困山区我们捐款捐物建起“希望工程”。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才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你何以谈报国?别沉迷于华而不实的容貌中,低级、庸俗的玩乐中,别终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也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出了这道校墙,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的纷繁复杂。是我们单纯稚嫩的思想所必须接受的。只有在校园里学好知识,练好专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看世间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二十一世纪,你我都将是风流人物。九百六十万神州任尔驰骋。同学们,二十一世纪的洪钟已经敲响,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业已腾飞“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伟大任务就由我们来承担,同学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由我们托起,让这句不朽的名言不再成为空谈,不再成为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看水浒反思农民起义今晚看电视,画面定格在水浒上。故事已经到了水浒的后半段---宋江招安。不经意间触发了我的思考,宋江为什么要招安?他为什么不造反到底,自己做皇帝?据说,毛主席在他晚年行将就木之时最爱看的一部书就是水浒传,而且水浒传能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毛主席给敲得板。其实,水浒传的可读性并不大,相对于其他三大名著来说。毛主席之所以要敲定它为四大名著之一,我想应该是水浒传的背后所表达的对农民起义深邃的反思,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有两次,一次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一次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朝,所以,他笔下的宋江招安应该渗透着对朱元璋等农民起义的许多反思。北宋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起义,其实不是招安,而是被一向在军事上注重“内重外轻”的宋朝给镇压了下去,北宋军队把宋江打的无路可退,最后不得不投降了朝廷。作者施耐庵之所以要虚构宋江招安,其实,是因为他对农民起义的去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对农民起义的方向产生的一种逆向构思。中国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要么被朝廷镇压,要么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些局限性不仅仅表现在它被地主们利用,我国农民忍受压迫的底线本来是极低的,只是因为某个朝代的政治逐渐腐败,贪污腐化盛行,剥削不断加重,造成民不聊生;然后,老天爷再给他来个雪上加霜,这样,才能最终激起农民们的揭竿而起。然而,天灾往往不是全国性的。比如,安徽发生天灾,再加上统治者的人祸,就会激起安徽的农民起义,而同一时期江苏的收成还过得去,虽然算不上国泰民安,但也没有饿殍遍野,还不致激起反抗。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安徽起义的农民们在打到江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强盗”。他们到了江苏会无恶不作,见官要杀,见民要杀,见到贫下佃民们还是要杀!这个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一支,张献忠的胡作非为中不难看出。当然,稍微有建制,爱民一点的农民队伍就有可能最后取得胜利,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未产生之前,农民起义的结局都是很糟糕的,即使在起义之初那支队伍有多么的能够“替天行道”,最后,也会演变成为它的头目争夺天下的工具。2010年11月30日晚

关于历史的论文5000字高中毕业

我摘抄了点按照规范的格式来写的建议抓一个主题不然太大了网上有些历史论文也可参考联系我好了

再考赤壁之战[摘 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量作战物资。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尹先生的文章引发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  一  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有类似说法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由此看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去的。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战不足为信。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二十三四万。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盾。《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诸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赤壁之战。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2](P38)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  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这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东晋袁宏(328~376年)的《后汉纪》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3](P843)可见《三国志》、《后汉纪》都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标明为“十二月”。后来,范晔(398~445年)将赤壁之战系于该年“冬十月癸未朔”之后、“十四年”之前(《后汉书·孝献帝纪》),《资治通鉴》又进一步将时间框定于十二月之前。[4](PP2087~2094)陈寿生于赤壁之战后二十五年,关于赤壁之战的发生时间,《三国志》无疑是现存最早的原始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过:“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年代愈早者,则其可信据之程度愈强。何则?彼所见之直接史料多,而后人所见者少也。”[5](P99)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三国志》、《后汉纪》的“十二月”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战前周瑜向孙权请求出兵时,谈到当时季节气候,“又今盛寒,马无蒿草”。南方地暖,所谓“盛寒”一般出现在入冬之后。据湖南长沙自然历: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5℃,平均日期是11月27日至12月24日;仲冬(长沙无季冬)的日平均气温<5℃—3℃,平均日期是12月25日至1月31日。湖北鄂州市的自然历是: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6℃,平均日期是11月29至12月18日;季冬(鄂州无仲冬)的日平均气温<6℃—0℃以下,平均日期是12月19日至1月31日。据《中华两千年历书》,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农历戊子年,闰十二月。农历十月对应的公历时间是10月27日至11月25日。据长沙自然历:初秋10月6日至11月8日,日平均气温<19℃—15℃;仲秋11月9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5℃—10℃。鄂州市自然历是:初秋10月20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9℃—16℃;仲秋10月27日至11月11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2日至11月28日,日平均气温<13℃—10℃。芜湖自然历:初秋10月5日至10月24日,日平均气温在<19℃—16℃;仲秋10月25日至11月9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0日至11月21日,日平均气温<13℃—10℃。孙权当时驻军柴桑(今九江),气候应该与上述地区相近。可见该年10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未进入“盛寒”季节。又据《中华两千年历书》,公元208年11月27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二,11月29日为农历十一月初四, 12月19日为农历十一月廿四, 11月25日为农历十二月初一。战争发生在“盛寒”开始之后,应该说已经进入长沙的仲冬、鄂州的季冬,即农历十一月廿四以后。[6](P70)即使将汉末三国“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的因素考虑在内,[7](P21)发生在“盛寒”时节的赤壁之战也不可能发生在当年农历十月,因为当时长江中游,尚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更不用说发生在九月了。  三  尹文认为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果真如此吗?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吴国最高统帅孙权的官职直到建安十三年(209年)才为车骑将军、徐州牧,《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四年,……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显然,孙权所提拔的参战将领,无论功劳再大,自然是不能超过他自己的职位———车骑将军、徐州牧。所以,对于孙权对立功将领所提拔的职位不高就认为是奖励很轻,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参战立功的将领均得到重大升赏,孙权对他们的恩遇和评价是很高的。周瑜攻下南郡,战事才算结束。周瑜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食邑四县。孙权赞扬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后来,孙权称帝后,又对公卿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至于鲁肃,“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特持鞍下马相迎。至于陈普,赤壁之战,陈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普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陈普拜偏将军,领江夏太守,食邑四县。而且,孙权对周瑜、陈普二人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周瑜)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陈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其余诸位将领,黄盖升拜武锋中郎将,凌统迁校尉,吕范拜偏将军,等等,不一一赘述。综上所述,尹韵公先生在《赤壁之战辨》一文中,从参战兵力、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以及从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应论之有据,要凭据历史记载,凭据考证和事实。[参 考 文 献][1]卢弼三国志集结[M]北京:中华书局, [2]林瑞翰魏晋南北朝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周天游后汉纪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6]《中华两千年历书》编写组中华两千年历书[Z]北京:气象出版社, [7]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 (2)

编辑本段定义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编辑本段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世界市场-图书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编辑本段形成原因条件  条件分为地理条件、物质基础。地理条件是指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世界开始连成相互联系,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提供地理条件。物质基础来源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  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初步形成是由英国开始很快拓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业原料也来自于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尽在世界各地抢占原料产地是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形成世界市场的途径。同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状况,是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此外,资产阶级还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行武力战争,使亚非拉等地越来越多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济组织方面,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来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跨国公司。工业部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编辑本段发展特点  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世界市场的特点(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展卖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编辑本段形成途径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   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金 世界市场银等贵重金属和财富为主要手段的阶段。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揭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通过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葡萄牙垄断亚欧贸易达百年之久。西班牙屠杀印第安人,建立庄园等在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17世纪的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并在政府支持下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凭借政治上的优势,通过一系列商业战争,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到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依赖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第二阶段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化;列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密切了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这些因素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包括欧洲内部,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间的贸易。欧洲的工业品大量销往美洲和亚洲,而亚洲和美洲向欧洲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从非洲海岸、北美大西洋沿岸、印度海岸、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深入到这些地区的内地,世界商品行销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殖民扩张,使世界上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连为一体,成为列强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   这一时期,大约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这些移民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先进制造业技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三阶段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变革,使远程运输广泛安 交易全便捷;电信工具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便利了人们的联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为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列强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采取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手段,把世界各地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结合在一起。世界市场流通内涵构成日益丰富,大规模流通以特产、财富、黑奴、工业制成品和原料为主,发展到资本流通、金融服务和技术交流等为主。   在殖民扩张和掠夺过程中,武力威逼成为列强的惯用手段。凭借船坚炮利打败对方,签定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取了大量特权。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欧美工业国从世界范围内获得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进行倾销和投资;欧美的经济命运休戚相关,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和瓦解着传统社会结构,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加强了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使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充满着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编辑本段形成特点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的地位,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世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这种扩大再生产的压力驱使资产阶级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去寻找新市场。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市场来容纳这个新的生产力。事实表明,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每一次新的工业快速增长,都是与国外新市场的开辟,即世界市场的扩大同时发生的。   2、大机器工业既需要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大机器工业成为吸纳各种农产品和矿产品原料的巨大市场。英国等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迅速增长,使它们越来越多地到世界市场,特别是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地购买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样,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原料来源卷入到世界市场上来了。   3、产业革命以后,工厂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许多大工业中心城市。这些工业中心城市所需的大量食品及其他消费品,已不可能单靠国内生产来供应,因而需要不断从世界市场去采购输入。   4、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人们对荒芜原野的开发。19世纪国际间的移民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数以百万计的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洋洲及其他地方。中国、印度等国的大批劳动力也以各种形式移往世界各地。这种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5、大机器工业为加强国内之间以及国际间的经常性经济联系所需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大工业需要把大量原材料及产品作远距离的运输。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铁路的大发展;轮船取代了帆船;电报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世界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商品生产和交换越来越具有世界的规模,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编辑本段商品交易方式  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编辑本段历史作用  它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两重作用:①一方面使当时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从1720~1820年的100年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74倍;1820~1870年又增长了7倍;1820~1870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9倍。②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编辑本段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市场。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既具有十分广泛而又深远的联动效应,又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市场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制订相应的市场发展对策,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从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视野出发,论述当代世界市场跨世纪发展的若干大趋势,从而进一步探索当代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趋势,为中国企业家制订市场发展大战略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思路。市场的科技化  市场的科技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造成相应的产业革命,从而造成相应的市场革命和消费革命。在二十世纪,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浪潮,市场面貌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新观念、新技术、新工具、新组织等新的市场要素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的市场流通与市场配置,造成了科技的市场化,包括科技发展目标的市场化、科技人员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投入的市场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如此等等。而科技的市场化,必将造成市场的科技化,包括市场主体的科技化、市场客体的科技化、市场关系的科技化,如此等等。市场的国际化  世界市场自古有之,例如古代东西方各国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交易,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瓷之路”便是明证。然而,那只是一种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交易行为,仅仅只是少数几种商品的跨国流通。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包括市场主体的国际化、市场客体的国际化、市场关系的国际化等。当代市场的国际化,不仅表现为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的国际化,而且表现为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商品消费的国际化。   市场化的本质便是社会化,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又促进了市场化,使商品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商品交换范围日益扩大,国际化生产与营销方式日益发达。作为国际化的市场主体,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的资产和年销售额已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据世界银行1993年的统计资料,大约只有6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超过了100亿美元;而美国《幸运》杂志1993年7月26日列出的“全球500家工业公司”中,就有139个跨国公司在1992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此外,《幸运》杂志在1993年5月31日还公布,有7家服务公司、56家银行、30家金融公司、5家储蓄机构、32家人寿保险公司、13家零售商、4家运输公司和27家公用事业公司仅在美国的资产就都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些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和跨国营销,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市场的软化  市场的软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这是我个人的一种认识和看法。所谓市场的软化,是指市场的知识化、市场的信息化、市场的无形化等,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市场的软化,既导致了生产的软化,也造成了营销的软化。   在现代商品价值中,商品的知识价值、商品的美学价值、商品的信息价值、商品的商标价值、商品的形象价值、商品的服务价值、商品的心理功能价值等商品无形价值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商品价值的软化,就要求企业也采取相应的市场发展战略。举例来说,在我国比较“疲软”的手表市场上,一些价值几十元一只的国产手表大量积压,而一些价值几千上万元的进口手表却很有市场;有些国产手表机芯被外商买去稍加重新设计之后又高价返销国内市场,可见,不是手表的“硬件”不可靠,而是手表的“软件”不适应市场需要。另外,在“国水”与“洋水”之间展开的一场饮品大战之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七喜等洋可乐、饮料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而国产饮料则节节败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产饮品中软价值含量太低。市场的绿化  市场的绿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市场与环境的看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新问题,市场的绿化也就成为当代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所谓市场绿化,也就是要实现商品生产及其市场营销的无污染化、无害化、清洁化等,包括清洁生产、清洁包装、清洁销售、清洁运输、清洁消费等。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绿化问题,大力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消费者也非常重视绿色消费,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绿化。市场的标准化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要正确处理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市场行为规范和标准。随着当代世界市场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范围日益扩大,市场客体日益丰富,市场关系日益复杂,市场环境更加变动不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规范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和市场冲突也更加激烈。为了维护世界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建立起新的世界市场秩序,规范和约束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制订必要的市场标准。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就必须了解并适应各种市场标准,例如,产品设计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产品责任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税收标准,计量标准,包装标准,标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合同标准,交易方式标准,如此等等。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市场的差别化  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造成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市场的科技化、市场的国际化、市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造成了市场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市场的文化、市场的区域化、市场的个性化等又造成了市场的差异性。这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市场差别化战略,包括产品差别化、价格差别化、顾客差别化、服务差别化、营销差别化,如此等等。例如,在日本家电行业中,东芝公司主要强调产品差别化,松下公司以价格差别化为主,而三洋公司则主要实行服务的差别化战略。市场的替代化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会逐渐变得饱和与成熟,并且逐渐会变得衰老或死亡,被一种新的产品及其市场所替代。有些传统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比较长,而现代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则日益缩短。一种新产品上市后,迅速进入成长成熟期,然后进入市场饱和期,最后变得衰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使市场的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例如,二战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和石油代替煤,国外石油代替国内石油,卡车货运代替铁路和轮船,地下输油管代替油罐和驳船运输石油及石油产品,私人汽车代替公共交通,喷气式飞机代替活塞式飞机,露天采矿代替地下采矿,连续浇铸代替不连续浇铸,焊接代替铆接,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农业化学化等等。市场的高级化  市场的高级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和更新换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动了消费革命和市场革命。生产的高级化,必将造成消费的高级化和市场的高级化。市场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面镜子;它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反映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条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转移落后产业,限制低级市场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六十年代国家曾经用以农产品为原料、每斤几元钱的“高级糖果”、“高级点心”等来回笼货币;七十年代单一机械、中低技术为主要特征、单价百元左右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成为供不应求的“三大件”;八十年代以机电一体化为其主要特征、价格千元以上的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等产品又盛行一时;九十年代国家又推出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并加速住房制度改革,万元级、几十万元级的汽车、住宅等市场正迅速发展起来。

关于历史的论文1000字高中生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自的优秀传统,如何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在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的创造力,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为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本土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愿意与各国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寻国际合作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传统文化的保护,既包括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目前,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国际协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专门国内法的国家还很少,国际间的合作也还很不够。希望会议能够在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更加关注扩大和加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不仅涉及到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方法问题,所以建议会议提请各国关注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出现冲突时的具体解决办法。我们尤其希望会议在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模式和实践,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机制等具体操作层面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祖先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鼓励和保护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在科技迅捷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当代,紧跟时代、着力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图强的十分重大的问题。21世纪各国的文化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保持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现代化的发展,从技术手段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电脑、互联网和各种信息传播的普及,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与商业关系的密切,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适应这种转型,才能在这种当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应当发挥关键性作用,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保护,使之成为历史的忠实样本,使人们由此了解过去;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又需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为现代生活服务。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样是当代各国政府进行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统,具有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传统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随着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文明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顺乎潮流,合乎人心。不同文化传统间的沟通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发展。  在各国之间形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机制,加强联系和对话,减少冲突和磨擦,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的前提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需要不同文化间加强交流与交往。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可以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是一种在保持自身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的相互促进关系。世界因不同而精采,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文化发展需要各民族间建构一种相互的交流环境。因此,在文化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一套文化交往基本准则和有效机制的体系,将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准则和机制不仅应覆盖绝大多数国家,还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可操作性。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既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又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国度

始皇论 秦始皇,那是一个传奇的人物。秦始皇即嬴政,出生于赵国,秦庄襄王之子,他从13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王位,但是政权却一直在吕不韦手中,但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自己掌握了大权,之后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宏图霸业。 对于秦始皇,人们对他的看法、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说,他暴虐无道,残忍至极,是个暴君,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他焚书坑儒,只因自己的心情不愉快,便将460名儒士及众多大量的十分珍贵的历史书籍烧毁,给后人留下了难以弥补的过错。 但对于秦始皇,人们说的更多的是他的丰功伟业,他是第一个将国家统一的人,在春秋战国时,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秦始皇认为以前的“三皇五帝”都不及他,于是便创造出一个新的头衔给自己——“皇帝”从那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也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它设置了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 他北击匈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最后赢得了胜利。他开发了北疆,秦始皇让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开发了边疆,他修筑了长城,保护了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他统一了货币,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他统一了文字,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虽然霸道一生,但死后却十分悲惨,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将秦始皇的尸体与咸鱼摆在一起然后运回咸阳。 秦始皇虽然有过,但是他为人们留下了长城,灵渠,统一了思想与文化,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的角度看,秦始皇都是以为伟大的皇帝!

你想写什么主题的论文你就直接去汉斯出版社的官网上检索就行啦,通过关键词检索

我的天啊,你们在弄什么啊,我都没写过,我才初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