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道德修养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9-06 07:48:42

道德修养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选题报告  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与研究  如今,在大学的校园里,如果见不到情侣,那比在沙漠不到沙粒,在大海里见不到水滴还要让人惊奇。无论是在隐蔽的花园里、树林中,还是在大庭广众的操场边、马路旁,都能见到成双成对的热恋情侣相亲相吻、相依相拥。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耀眼的风景。本文就将围绕大学生男生恋爱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析。  一,高校男生恋爱心理现状及特点  1,动因复杂多样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恋爱仅仅是一门选修课,但有可靠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有9%的人恋爱过或是正在恋爱中。据我们从几所高校的抽样调查也显示,仅仅有35%的高校男生不赞成大学生恋爱,7%的男生表示自己在大学不会谈恋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恋爱在大学里如此流行呢?换句话说,大学生恋爱的动因是什么呢?经过调查分析,根据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把高校男生恋爱的动因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情不自禁型 在校大学生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上也逐渐显示出接近异性的渴望,有人把这一现象叫做“异性吸引期”。这时如果遇上自己心仪的女孩,那男生就会发起“进攻”,来满足心中那份情不自禁的感情的冲动。这种人,在与恋人的相处中往往表现的感情专一,充分尊重对方,且乐意为对方分担困苦。在我们的调查中,因为这一动因而恋爱的男生约占了44%以上,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  (2) 务实型 高校的男生有的人选择女友的标准就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与共同的事业基础。他们恋爱的目的就是要找一个志同道合得人,将来和她走向婚姻的殿堂,携手走过这一生的风风雨雨。这种人,在恋爱中一般能做到学习刻苦,与恋人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一类人在我们的调查中,占了接近40%。  (3) 弥补型 大学生摆脱了高中的那种高压,繁忙的抑郁生活。来到大学,老师不再形影不离的管制着,家长更是隔了千山万水,自由的生活再加上空闲的时间,一下子轻松下来。但是,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往往各自为政,特别是大一新生,人生地不熟,同学们相聚的时间明显减少。所以大学生虽然生活在集体中,却容易有孤独寂寞的感觉,显得空虚无聊。这时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找一个女朋友,用恋爱来填补生活的空虚。出于这一目的而谈恋爱的人在男生中大概占了10%。  (4) 虚荣型 有很多人见周围的人都已出双入对,而自己还是光棍一个,就觉得很没有面子,甚至觉得是一种耻辱。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能赢得“系花”或是“校花”的芳心,那就是莫大的荣耀。这种人谈恋爱完全是为了装潢门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大概占了5%。  (5) 好奇型 现在,有好多人在高中甚至是在初中都已经尝试了爱情的滋味,再加上现代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对大部分人来说,爱情已经不是神秘莫测的事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在家长老师的严密监控下,尚还未涉足这一禁区。他们对这一神秘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去恋爱。这约占了1%。  2,火一般的热情 一个男生一旦决定爱上一个女孩,那他自己的心灵全部空间就往往被她所占据,朝思暮想,梦牵魂绕,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为了爱情,他们可以慷慨的付出一切。没有什么能比爱情更能让人心甘情愿的掏腰包了,在物质方面,他们可以一掷千金,甚至是倾家荡产,可以为了女友的一件首饰而省吃俭用一年。在精神方面,他们可以放弃自己的学业,让约会,跳舞,看电影等占据自己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做一个全职的恋人。与陆小曼热恋中的徐志摩在日记中写到:“昨天早上,你没有给我打电话,从九时半到十一点,我简直就像活抱着炮烙似的受罪,心那么的跳,那么的痛,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肯不肯亲手拿刀割开我的胸膛,挖出我那血淋淋的心留着,算是我给你最后的礼物吧”。这大概反映出了所有热恋中男生的心声吧。  3,强烈的占有欲,要求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 恋爱中的男人愿意付出一切,但同时也要求得到一切。他们要求自己的女朋友百分之百的属于自己,就像自己的双手绝对的属于自己一样。据我们的调查,近20%的男生希望自己的女友不接受别的异性的约会,75%的男生要求自己的女友在答应别的男人的约会之前先跟自己商量,只有5%的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女友不用征求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约会,而有12%的人表示,如果发现自己的女朋友跟别的男人约会,会提出分手。几乎所有的男生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跟自己撒谎。他们认为,我拿全盘的爱给你,一团火热的真情,整个的给你,我也盼望你也一样拿整个的,完全的爱给我。他们所要的是绝对的全部,因为他们所付出的也是绝对的全部。如果一对恋人中的女人对男人说:“我不想着你,是因为你就在我的身边,何必再想?”那这个男生一定愿意马上死掉,从而去占据女友心灵空间的幸福。  4,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容易走上极端 由于种种原因,注定了大多数大学生的恋爱不会一帆风顺,往往是一路坎坷和波折。在所难免的就要承受失恋的考验。看到自己苦苦经营的爱情就要灰飞烟灭,不愿面对这样的事实,而走向极端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在失恋之后,沉浸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将自己的心从此冰冻尘封,发誓不再涉足爱情,“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也有的人在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的纯洁,从而放荡无束,玩弄感情,心甘情愿做一个情场的败类。  5、性心里不成熟 现今的社会已不是那个强调男女授受不清的时代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性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人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性”趣盎然的时代。在这场波涛汹涌的性观念改革朝中,虽然不能说大学生扮演了主力军的作用,但起码也是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有资料此显示:在大学男生中,有5%的人有过接吻,6%的人有过性爱抚,9%的人有过性交。我们的调查也表明,只有8%的大学男生表示自己不会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女朋友提出性要求。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已经发育成熟,但相应的性心里却不够成熟。第一,大学生还无力承担相关的责任。大学生都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没有完全自立的能力。还没有能力去接受性行为带来的相关压力,有人只顾一时冲动,偷吃禁果,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更有人一闯下祸,就束手无策,溜之大吉,这更是不负责任的可耻行径。第二,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有很多人在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沦为性道德败坏者。他们为了性而谈恋爱,大搞“一夜情”,甚至去红灯区玩“三陪”。这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带来了损害,对社会更是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2、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多方努力,打造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  大学生良好的恋爱心理的形成,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多管齐下,。学校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家长要适时进行有益的引导,社会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范文化市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自律做一个高尚的人。  1,端正恋爱的动机 真正的爱情是源于两个人内心深处的彼此欣赏,她是高贵的、伟大的、神圣的。爱一个人,唯一的原因就是内心深处喜欢她,希望她能与自己毕生相伴。希望她能陪自己迎接人生的每一轮朝阳,送走每一天晚霞。因为爱她,所以爱她,寂寞绝对不能成为恋爱的理由。我们可以因为恋爱而不再寂寞,但恋爱绝对不是寂寞的产物。不仅如此,越是在寂寞的时候,我们越应该小心爱情,因为寂寞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不是爱情的东西当成爱情,一场错误的爱情却会让我们心酸不已。爱情更不是虚荣,从某一个角度讲,爱情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能找到一个绝顶好的女朋友,那是你莫大的福气,应该好好珍惜,但那绝对不是供你炫耀的资本,别人都已抱得美人归,你还是孤身一人,那也决不是可耻的事。如果是为了所谓的面子,随便找一个女朋友跟她谈恋爱,那带来的除了无穷的痛苦,就是无限的悔恨。有一首歌唱到:“因为爱,所以爱,感情不必拿来慷慨”。的确,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不妨吝啬一点。我们不必去给别人施舍爱情,专心等待吧,等到那个真正值得让你付出一切的人再来付出那一腔热诚,“有花堪折方需折”哦。  2,把握分寸,不咄咄逼人 面对爱情,不认真不行,不付出更不行。但是,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和碳相同。一旦烧起来,就无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燃烧,那就要把心烧焦”爱情需要掌握火候,小心引火烧身,特别是大学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为了收获爱情,而荒废了学业,那无疑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最起码,也要把二者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争取爱情与事业的双赢另外,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倾家荡产只为博得红颜一笑,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的爱情买单,那都不是明智之举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要留给对方一定的空间  3,付出比索取更重要,对方的幸福是自己最大的满足热恋中的人不可以有太强的占有欲因为爱她,所以付出付出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对方因此而获得幸福有什么事会比能让自己所爱的人幸福更快乐呢?你和女朋友之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她不可能百分白的属于你她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你也需要有这个度量爱情不是市场交易,不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在爱人面前,需要的是理解与宽容适当的距离能产生无限的美爱情是彼此独立个性完美的结合,既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  4,失恋,是雨过天晴在你决定恋爱的时候,你同样选择了失恋的可能失恋的后面是痛苦与烦躁,你是否能够调整自己,是否能够从挫折中找回自信,这些都必须考虑清除否则,就等你成熟一点、坚强一点的时候再谈恋爱吧爱是一种能力,承受失恋同样也是发展爱情的一种能力分手并不可怕,因为它剥夺不了你爱的能力你要感激曾经的爱,至少它让你明白了什么是爱,怎样去爱,怎样获得爱更不能用恨抹杀爱,毕竟自己曾经付出过,快乐过“聚散皆是缘”,分手难免痛苦,但不必痛不欲生,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失恋,地球不会因为我的失恋而停止转动,时针不会因为我的失恋而停止前行东方,明天依旧分娩出朝阳失恋了,但还得活着,雨过总是天晴让岁月抚平心灵的创伤,耐心等待下一站你美丽的天使到来  5,树立高尚的性观念性是恋人之间的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的话题它是异性之间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最高形式,是严肃的、圣洁的,而不是随便的、下流的大学生处在生理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特殊阶段强烈的好奇心让很多大学生轻率的对性作出尝试,往往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后果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无限的烦劳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健康、高尚的性观念  (1)、注重性安全随着性解放的浪潮,艾滋病等大量通过性传播的疾病,也像风暴潮一样袭击了人们如今,婚前性行为已经被默认和接受,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更是显得前卫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就更因该洁身自好,严格自律,确保他人、自身的健康  (2)、树立性责任意识一个大学生应该明白,作为有行为意识,有高等智慧的人类,决不应该简单的把性理解成一种享乐性,在肉体接触的同时,更是两颗心、两个灵魂的融合大学生,特别是男生,应该理性的对待性行为必须考虑到性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和自己所承担后果的能力,必须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切不可因为一味的追求享乐,而不顾他人的利益,更不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作出有损别人和自己的事情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朝气蓬勃、阳光明媚的季节,也是恋爱的黄金季节当你遇上了那个让你心动的人时就向她表白自己的心声吧但要记住,只有用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浇灌爱情的幼芽,爱情才能开出美丽的花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  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4、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5、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  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  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女大学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她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  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3、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并作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4、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  对恋爱实施自我克制,国外称之为“情绪管理”,这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自我认定:恋爱与学业哪一个为先?第二是自我设计:未来与现在哪一个为重?第三是自我克制:向自己承诺婚恋在毕业以后,主动参与文娱活劝,淡化自己的紧张感、积极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克服自己的寂寞感。只有把消耗在恋爱上的心理能量转移、升华到学业当中去,紊乱的情绪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复。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徜徉亘古,卷卷浩史中,总有股股贪婪之浊流让我们历历在目;渺渺青史里,也总有阵阵廉洁之清风让我们刻骨铭心。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廉洁修身,有时已被金钱,名声,利欲抛之于脑后。然而,国无廉洁修身之风气,衰败倾颓之势,必将指日可待!因此,反腐倡廉,静心修身,势在必行!学生在大学之时,文化基础学习基本完备,思想尚未受到歪风邪气的侵袭,犹如初生之犊,若能于此最佳良机修身养性,步入社会后才能婉如出淤泥而不染之莲,身正心明!廉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要做到达则兼顾天下,穹则独善其身,实属不易。因此,廉洁修身,任重道远!多植荷花塘自清,勤读修身道自明,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品格道德,才是立身之本!面对一叠叠强取豪夺的钞票,面对一张张后悔莫已的贪官的脸,面对一滴滴发人深省的眼泪,面对一副副维护廉洁的镣铐,我们觉悟,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虽不能效彷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可做到,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一个背离廉洁之道的人,其心本正,而后踏上歧途,究其根本,是心无正纲之向导所致,因此,从今始学廉洁修身之道,从今始立廉洁修身之纲,其重要之势,已毕现无遗!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以德为纲方能知得失。当代大学生,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廉洁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廉洁,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抢骗,多一次路不拾遗,少一次贪赃枉法;修身,多一份处事的坦然,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真诚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无礼。让我们乘着廉

道德修养论文3000字怎么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势蓝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着重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闻,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要各行各业都讲职业道德并贯穿于行动之中.那么,工厂就有好厂风,商店就有好店风,医院就有好院风,学校就有好校风等等。行行都有了好风气,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优良风尚。另外,从当前的社会情况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反腐倡廉的最有效办法,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让全国人民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每个行业从本行业做起.以形成各行各业处处讲职业道德、时时讲为人民服务的气候。如果是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它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们把这种道德现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敬业精神。从业人员不会天生就爱岗敬业,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总要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满意到满意,从不热爱到热爱,最后达到将自己的身心融人到职业活动中献身本职的境界的过程。  (二)、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平等竞争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市场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对同等的条件,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处于同一个竞争起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愈趋激烈,无论是从业人员自身,还是他所服务的部门,面对竞争,他们的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而且要符合职业道德,否则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就会导致市场活动的无序性,造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混乱.危害性极大。  (三)、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办事公道、廉洁自律指从业人员在行使职业职权时要公平公正、公私分明,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一道德要求就是提倡从业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维护公众利益,抵制行业歪风,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从业人员,如果能做到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就不仅能够维护公众和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且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所谓顾全大局是指从业者在处理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部门内部领导之间和干群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应有全局观念,切忌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小集体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单位、部门和地区的正当利益,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协作是指从业人员之间以及单位之闻,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下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活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是处理单位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不能以大局为重,搞好团结协作,对于促进企业进步、社会繁荣和实现个人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注重效益奉献社会注重效益.是指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时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奉献社会,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献意识和奉献能力的条件下,当社会需要的时候.自愿将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社会的行为。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最终要体现在其劳动成果上。能否在单位工作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否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是判定从业人员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道德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更快更好地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道德就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个人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社会的,仅仅属于自己的声明是脆弱的,属于社会的生命是强壮、旺盛的。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全部才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所作为,这是跨世纪中华儿女的最高道德追求。不管我们将来是一位普通员工,还是位居高位,都应将个人生命与蓬勃发展的事业、欣欣向荣的社会融合在一起,只有如此,我们的职业人生才会发出永恒的光辉。  三、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活了80岁,一生奉献于哲学。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忙于他的哲学研究,生活规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他对“时间”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学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5点起床,晚上大约在10时就寝,这个严格的生活习惯,他始终严守不渝。康德严于控制时间的习惯,关键在于他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自律意识。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己的发展。一个整天喜欢蒙头大睡的人.不可能在梦中成就他的事业。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则,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体验就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王启民、徐虎、邱娥国、李素丽、徐振超等楷模,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榜样。大学生不但要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工厂的师傅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检讨,去除私心杂念,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行为上善于反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应该经常“内省”,善于认识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并决心改进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它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在修养中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孔子·中庸》中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没看见的时候.能够谨慎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够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因此,独自一人时,同样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自知自爱,把握住自己。山东省有一座四知庙,据说是纪念东汉名臣杨成的。杨成在赴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只身送上黄金10斤。杨成很生气,埋怨王密不该这样做。王却说,深夜无人知晓。杨成发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王密听后,惭愧而去。杨成的故事就是道德修养中的“慎独”。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坚持自我修养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讲究不仅在他人面前、领导面前能按职业道德行事.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新型劳动者。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在道德修养方法和培养高尚道德感情上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并非深奥玄妙之事,而是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思修论文为题,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展开描写,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正文:时间无情的在我们年轻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不知不觉间,来到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将近一个学期了。在这段时间里面,伴随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迷茫,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就在我们处在迷茫的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身旁,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间。它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它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的疼爱我们;像老师一样的关心我们;像朋友一样的帮助我们。在它那盏明灯的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人生的迷茫期,大步的迈向幸福的阳光大道。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我们形成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为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打下了扎实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连接社会的桥梁。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而理想属于意识范畴,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是健康成长,成功就业和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人,指引大学生什么样的道路,激发大学生为什么而学。大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才的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续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做生生不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它就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价值观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因此,我们要重视价值观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法律层面,使我们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况,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运行机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大学生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一  《浅论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摘要: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和谐理念,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中心讲授生态道德知识,以校园为主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体验为重点实施生态实践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  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  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  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  [3]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3-  [4]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8-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二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和自由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网络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以及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缺失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很好的工具。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因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与不良影响  网络道德是指以现实道德为基础,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体,其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道德弱化,价值观念模糊  在互联网中人以电子化的“符号”存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贵贱,是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地方,使得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当今的大学生网民受西文媒介的宣传影响,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哈韩族”、“哈日族”,并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美丽与时尚的主流,他们还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从而产生民族虚无主义。据调查,上网的大学生中70%以上经常网聊,但上网聊天充满了虚假、欺骗和玩弄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其一,网名呢称低级庸俗,如“寂寞男子”、“想入非非男”、“帅处男想尝试”等等。其二,聊天内容充满低级趣味,“性”问题几乎成了每个聊天室的主要内容,有些语言甚至不堪入目。可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二)人格扭曲,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②孙伟平著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京),2007(8)]②。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据调查,在大学生中网上冲浪、通宵达旦者为数不少。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乐不思蜀,极大淡漠了和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对于处于自我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游戏在获得极大满足感与优越感后,一旦这种虚幻的自我陶醉与社会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就很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沉迷网络,导致情感冷漠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网络社会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所以大学生网民可以给自己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在网络世界进行交际[①逞萍著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初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①。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没有必要说真话,一旦大学生选择了这一游戏规则,他们就不能够指责对方不讲真话是不道德的。加之完全揭示真相的成本过高,大学生就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他们的交往在虚拟社会中变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在交流过程中也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大学生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们人与人情感的冷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完善技术环境与网络文化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  面对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道德失衡的严峻形势,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在战略、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借助网络媒体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切实做到“以网治网”。  1、建好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据调查,各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在投入的力度、快速高效方面参差不齐。要把校园网建成切实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的、深受师生喜爱的现代化工具还要做出不懈努力。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网页内容,设置学生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道德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网的开发建设、更新和维护工作,努力把高校校园网上的德育网站和就业网站建成大学生最为喜爱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开设校园论坛,充分运用校园网络  网络媒体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虚拟环境,使教育摆脱了时间、地域、性别、年龄、身份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和教育者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这对于教育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并心贴心地进行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一条捷径。当前,已经被广泛实施的网上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利用BBS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尝试,充分预示,网络已成为崭新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网友关系。这种利用互联网超时空的特点,容易创造平等、信任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  3、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良信息传播  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第一是身份认证技术,如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等技术加强对资料访问的控制管理。第二是加密技术,如通过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复制和下载。第三是分级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来控制访问者的访问或者发表言论,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及时制止网络侵权行为的产生。第四是网络监控技术,随时记录每一个登录者平时使用的记录、行为,以方便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1、加强网络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大学生思想日趋成熟,但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时显得难以抵抗,特别是网络中的政治诽谤、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对大学生影响极大。网络中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如黄潮泛滥、黑客袭击等,通过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解决,高校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如加强电脑“防火墙”的研制,防止内外黑客的入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抵制信息污染侵袭网上环境等。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要保证网络道德规范的切实执行,必须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高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  2、加大立法力度,确保有法可依  网络道德自律中存在着监督的天然缺位,单纯依靠道德自律并不能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只有在以法律为主导的前提下的他律来带动网络道德自律,才能保证网络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自觉的网络道德观。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由此滋生出来的网络失范问题亦需要我们去研究,对于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进而出台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该说是“以法治网”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1、培养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提升其教育能力和“影响力”  网络媒体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业务,还要求他们能深入了解网络的特性,熟练地使用网络,使网上的学生德育工作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高度重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开拓创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乏网络高手,但有些德育老师的网络知识还有待丰富、网络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因此,当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是加紧学习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及规律,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将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网络便捷的交互能力也会促进学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  因为网络道德的遵守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信念自律。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面

道德修养的论文3000字

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大学生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一  《浅论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摘要: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和谐理念,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中心讲授生态道德知识,以校园为主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体验为重点实施生态实践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  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  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  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  [3]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3-  [4]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8-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二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和自由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网络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以及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缺失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很好的工具。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因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与不良影响  网络道德是指以现实道德为基础,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体,其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道德弱化,价值观念模糊  在互联网中人以电子化的“符号”存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贵贱,是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地方,使得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当今的大学生网民受西文媒介的宣传影响,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哈韩族”、“哈日族”,并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美丽与时尚的主流,他们还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从而产生民族虚无主义。据调查,上网的大学生中70%以上经常网聊,但上网聊天充满了虚假、欺骗和玩弄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其一,网名呢称低级庸俗,如“寂寞男子”、“想入非非男”、“帅处男想尝试”等等。其二,聊天内容充满低级趣味,“性”问题几乎成了每个聊天室的主要内容,有些语言甚至不堪入目。可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二)人格扭曲,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②孙伟平著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京),2007(8)]②。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据调查,在大学生中网上冲浪、通宵达旦者为数不少。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乐不思蜀,极大淡漠了和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对于处于自我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游戏在获得极大满足感与优越感后,一旦这种虚幻的自我陶醉与社会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就很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沉迷网络,导致情感冷漠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网络社会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所以大学生网民可以给自己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在网络世界进行交际[①逞萍著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初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①。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没有必要说真话,一旦大学生选择了这一游戏规则,他们就不能够指责对方不讲真话是不道德的。加之完全揭示真相的成本过高,大学生就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他们的交往在虚拟社会中变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在交流过程中也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大学生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们人与人情感的冷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完善技术环境与网络文化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  面对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道德失衡的严峻形势,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在战略、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借助网络媒体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切实做到“以网治网”。  1、建好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据调查,各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在投入的力度、快速高效方面参差不齐。要把校园网建成切实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的、深受师生喜爱的现代化工具还要做出不懈努力。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网页内容,设置学生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道德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网的开发建设、更新和维护工作,努力把高校校园网上的德育网站和就业网站建成大学生最为喜爱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开设校园论坛,充分运用校园网络  网络媒体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虚拟环境,使教育摆脱了时间、地域、性别、年龄、身份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和教育者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这对于教育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并心贴心地进行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一条捷径。当前,已经被广泛实施的网上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利用BBS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尝试,充分预示,网络已成为崭新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网友关系。这种利用互联网超时空的特点,容易创造平等、信任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  3、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良信息传播  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第一是身份认证技术,如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等技术加强对资料访问的控制管理。第二是加密技术,如通过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复制和下载。第三是分级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来控制访问者的访问或者发表言论,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及时制止网络侵权行为的产生。第四是网络监控技术,随时记录每一个登录者平时使用的记录、行为,以方便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1、加强网络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大学生思想日趋成熟,但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时显得难以抵抗,特别是网络中的政治诽谤、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对大学生影响极大。网络中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如黄潮泛滥、黑客袭击等,通过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解决,高校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如加强电脑“防火墙”的研制,防止内外黑客的入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抵制信息污染侵袭网上环境等。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要保证网络道德规范的切实执行,必须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高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  2、加大立法力度,确保有法可依  网络道德自律中存在着监督的天然缺位,单纯依靠道德自律并不能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只有在以法律为主导的前提下的他律来带动网络道德自律,才能保证网络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自觉的网络道德观。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由此滋生出来的网络失范问题亦需要我们去研究,对于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进而出台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该说是“以法治网”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1、培养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提升其教育能力和“影响力”  网络媒体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业务,还要求他们能深入了解网络的特性,熟练地使用网络,使网上的学生德育工作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高度重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开拓创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乏网络高手,但有些德育老师的网络知识还有待丰富、网络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因此,当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是加紧学习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及规律,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将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网络便捷的交互能力也会促进学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  因为网络道德的遵守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信念自律。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面

《思想道德修养 》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 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  ”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与才真是可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思修课的作业吗,我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近代伟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现实的教育工作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而被推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前列,如何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探讨课题。那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现代教师道德素质风貌的重要特征。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热爱学生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如何做到热爱学生? (一)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深层次上看,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对祖国人民负责的,对社会主义制度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的具体反映,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的人才。有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教育对学生的爱才会有高度、广度、深度,教师才会把个人的政治信仰化为爱的实际行动中,用宽阔的胸怀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爱心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其次,要一视同仁。教师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有选择地爱护。因为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智力高低或是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他们都发自内心的需要关心和爱护。教师只有一视同仁,才能体现热爱学生的伟大、无私和公正。学生有感受爱的过程中是非常敏感的,从教师的眼神、语气、行为举止各方面都在揣测是否公平,如果出现偏袒就有损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使学生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如:某地某家长说,我的孩子和某某的孩子同在一个班,成绩相当,由于某某与该班的班主任私交很深。这位教师因此特别重视某某的孩子,如经常提问、鼓励、指导。而我的孩子却受冷落,感到委屈,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学习的积极也大大减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经历这件事颇有感触地说,教师的爱最重要。因此教师的爱一定要一视同仁。 第三,给后进生多一点爱护和关心。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把爱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小时侯他曾是班里的差生,相对其他学科,只有语文较好。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一篇作文交给语文老师,老师却认定他是抄袭的,当场讽刺他,使他自尊心倍受伤害。从此,在上课时,他总是往外啾,不愿和老师对视。后来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王老师,王老师经常鼓励他,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就这样王老师改变了苏步青的一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教师的爱 是教育的灵魂,像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只有尽情地吮吸教师的雨露,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具体、最生动的彰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必须从热爱学生做起。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爱岗,是对教师的工作岗位充满热爱之情;敬业,是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教则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如果教师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站在讲台上想的是金钱,坐在办公室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那样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也容易使个人情绪低落、精神消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她的绿荫。”作为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有因为教育是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心灵,教会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事业,教师更应要爱岗敬业,必须讲究认真,不可敷衍、搪塞、马虎从事。 三、严谨治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因此,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严谨治学,勤奋进取,是人民教师必备的一种可贵的思想和学习品质。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据有关资料表明,人类全部科学知识的75%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现的。目前,三年知识量就要增加一倍,人类知识不断丰富,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朝着学者、研究者的教师目标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前苏联教育家张连柯说过,学生们对于教师的评多缺点都可以原谅,但是他们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教师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从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等多方面多角度审视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

道德修养论文3000字

《思想道德修养 》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 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  ”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与才真是可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民思想道德修养重在实践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一靠教育,二靠实践。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将使人民群众在自觉参与中陶冶情操,为道德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道德实践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道德实践是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人们道德理想的树立和道德信念的巩固,离不开丰富多采的道德实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把道德实践渗透到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其一,道德实践是吸引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道德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道德建设的实践者,也是道德建设的受益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说,道德建设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它集中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道德建设搞得好,人们思想道德水平高尚,社会风气优良,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便能得到切实保障;反之,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二,道德实践是提升公民道德境界的重要保证。道德实践属于养成教育,是知行统一的过程。公民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演变过程中,道德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才能逐步提高对道德的认知程度,进而支配各自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依赖道德实践的检验,通过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道德认识才能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有效克服当前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知与行相脱节的现象,根本途径也在于引导人们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 其三,道德实践是落实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措施。《纲要》首次鲜明地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结晶。把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同样离不开道德实践的支撑。一方面,落实20字基本道德规范,需要教育与实践两者协调一致、共同推进;另一方面,将20字基本道德规范融入道德实践,能够与广大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产生强烈共鸣,增强道德实践的吸引力、感召力。 道德实践是落实《纲要》的关键环节,是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中,必须始终注意正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要把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全过程。注重发挥道德实践的教育功能,围绕道德教育主题组织实践活动,使人们明确实践的意义和要求,增强参与道德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中引入道德实践。只有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围绕公民道德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才有时代感和感染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道德实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载体,充实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细化、分解,把道德实践活动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不断开辟道德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增强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道德实践与法治实践的关系。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道德实践,也要靠法治约束。道德建设属于“德治”的范畴,但又离不开“法治”的密切配合,需要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强调道德实践,就是重视道德本身的作用,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使人们从内心里自觉地服从道德评价,接受道德约束,达到平衡自身、稳定社会的目的;强调法治实践,就是要从立法的角度,强制性地对不道德行为或习惯进行评判或制裁,使违背道德的东西无立足之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律”与“他律”的作用,把内在自醒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回

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大学生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一  《浅论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摘要: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和谐理念,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中心讲授生态道德知识,以校园为主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体验为重点实施生态实践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  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  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  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  [3]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3-  [4]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8-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篇二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和自由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网络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以及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缺失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很好的工具。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因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与不良影响  网络道德是指以现实道德为基础,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体,其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道德弱化,价值观念模糊  在互联网中人以电子化的“符号”存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贵贱,是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地方,使得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当今的大学生网民受西文媒介的宣传影响,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哈韩族”、“哈日族”,并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美丽与时尚的主流,他们还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从而产生民族虚无主义。据调查,上网的大学生中70%以上经常网聊,但上网聊天充满了虚假、欺骗和玩弄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其一,网名呢称低级庸俗,如“寂寞男子”、“想入非非男”、“帅处男想尝试”等等。其二,聊天内容充满低级趣味,“性”问题几乎成了每个聊天室的主要内容,有些语言甚至不堪入目。可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二)人格扭曲,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②孙伟平著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京),2007(8)]②。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据调查,在大学生中网上冲浪、通宵达旦者为数不少。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乐不思蜀,极大淡漠了和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对于处于自我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游戏在获得极大满足感与优越感后,一旦这种虚幻的自我陶醉与社会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就很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沉迷网络,导致情感冷漠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网络社会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所以大学生网民可以给自己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在网络世界进行交际[①逞萍著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初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①。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没有必要说真话,一旦大学生选择了这一游戏规则,他们就不能够指责对方不讲真话是不道德的。加之完全揭示真相的成本过高,大学生就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他们的交往在虚拟社会中变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在交流过程中也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大学生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们人与人情感的冷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完善技术环境与网络文化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  面对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道德失衡的严峻形势,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在战略、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借助网络媒体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切实做到“以网治网”。  1、建好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据调查,各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在投入的力度、快速高效方面参差不齐。要把校园网建成切实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的、深受师生喜爱的现代化工具还要做出不懈努力。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网页内容,设置学生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道德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网的开发建设、更新和维护工作,努力把高校校园网上的德育网站和就业网站建成大学生最为喜爱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开设校园论坛,充分运用校园网络  网络媒体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虚拟环境,使教育摆脱了时间、地域、性别、年龄、身份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和教育者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这对于教育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并心贴心地进行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一条捷径。当前,已经被广泛实施的网上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利用BBS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尝试,充分预示,网络已成为崭新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网友关系。这种利用互联网超时空的特点,容易创造平等、信任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  3、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良信息传播  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第一是身份认证技术,如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等技术加强对资料访问的控制管理。第二是加密技术,如通过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复制和下载。第三是分级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来控制访问者的访问或者发表言论,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及时制止网络侵权行为的产生。第四是网络监控技术,随时记录每一个登录者平时使用的记录、行为,以方便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1、加强网络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大学生思想日趋成熟,但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时显得难以抵抗,特别是网络中的政治诽谤、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对大学生影响极大。网络中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如黄潮泛滥、黑客袭击等,通过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解决,高校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如加强电脑“防火墙”的研制,防止内外黑客的入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抵制信息污染侵袭网上环境等。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要保证网络道德规范的切实执行,必须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高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  2、加大立法力度,确保有法可依  网络道德自律中存在着监督的天然缺位,单纯依靠道德自律并不能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只有在以法律为主导的前提下的他律来带动网络道德自律,才能保证网络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自觉的网络道德观。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由此滋生出来的网络失范问题亦需要我们去研究,对于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进而出台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该说是“以法治网”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1、培养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提升其教育能力和“影响力”  网络媒体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业务,还要求他们能深入了解网络的特性,熟练地使用网络,使网上的学生德育工作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高度重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开拓创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乏网络高手,但有些德育老师的网络知识还有待丰富、网络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因此,当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是加紧学习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及规律,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将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网络便捷的交互能力也会促进学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  因为网络道德的遵守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信念自律。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面

古往今来人都没有停止过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探求的脚步。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集中体现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人生价值观,实际上是解决个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学校培养我们树立壮丽的人生理想,使我们确立经过深思熟虑、符合自己能力和顺应社会要求的人生追求。 实践证明,科学价值观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把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已经把价值观教育摆到重要地位,各方面都在培养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评价人生目的和人的社会行为所持有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尺度,是对于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的一种根本看法。一个正确、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征途具有指导意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羁绊的精神动力;相反,错误、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则是人走向堕落,走向灭亡的诱因。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生价值观。然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奉献还是索取,易言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奉献还是放在索取上。同时,人生价值的构成,包括着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此,为人民作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是有价值的。在我们树立了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后,要用实践的方法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努力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何谓天才,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才;反过来说,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错地方的人才。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丛林,既无食物,也无水喝,那麼你将把这位土著当作「才」因为他懂得各种求生的技巧。相反地,如果把他带到办公室要他使用电脑,那麼情况将会完全同,你可能会认为他是「白痴」。的确,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科学家连音阶都抓不准;有些画家连一封信都写不好,可是他们「把自己放对地方」,所以成就非凡。史蒂芬史匹柏就是个例子,他因为高中的成绩非常差,没有任何电影科系愿意准许他入学。反的,他走进电影工作室,认真学到了他所需的技能。今天,他不但制作了许多评价极高的影片更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导演。毕卡索刚出道时原本想当诗人,结果他的诗被极具鉴识能力的丝泰茵夫人评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转意。幸好有这位贵妇的提醒,否则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画家了吗?其实,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属的地方适不适合而已。如美味的汤汁滴到衬衫上即变「肮脏」,床第间的私密用语到了街上即成「脏话」。是不是很有趣!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来就变得「呕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营养」。即便是肮脏污秽的垃圾,只要放对地方(埋在土里),也能滋养大地,开出美丽的花朵,长出能够带给我们健康的食物。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东西,是没用或卑贱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对了地方,都会成为有用的「可造之材」。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并且尽情欢唱生命之歌。心田甘露: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选对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后尽情地发挥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当你年轻的时候,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和任何人接触的机会。有时候搞的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好。1、幸福依赖两个因素:肉体的健康与灵魂的宁静--后者更甚于前者。2、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则保持身体健康与灵魂宁静即为人生的基本目的。3、让人生变得更简单,因为你的目标很简单,身体健康与灵魂宁静--身体健康有赖于经常锻炼,灵魂宁静有赖于相信真理、相信真善美。4、既然相信真理与真善美,则无须做作、无须牵强、无须虚伪、无须为难、无须担惊受怕,可以坦然、可以自然、可以自由自在。还是简单。5、简单与责任感不冲突。责任感是强调人的主观态度要科学、客观,还是真理与真善美。6、对别人一定要心存善念,对别人一定要和颜悦色,对别人一定要顾及其当下的感受,对别人一定要宽容,对别人一定要理解;但一定不能要求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这就是双赢理念。7、无条件的信任他人,这是唯一的赢得他人信任的方式,尽管我并不刻意需要别人的任何信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不容置疑的信赖自己。8、相信人生有时就是处在矛盾、波折、不如意、晦暗,甚至重大的挫折、打击与痛苦的际遇的阶段--这就是人生,没有这些点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9、凡事总会有代价。代价越大,获得越大,大凡如此。10、爱一个人不能以成败而论。爱一个人是自己成熟的唯一途径,不会付出、不愿付出的人无法经由爱而成熟。付出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怎样,你的爱大抵就会怎样。11、坦然自若地活着。天不会塌下来,地球不会停止转动。没有人会妨碍你,选择是你自己的--千万别为自己的选择为难。12、自己渴求的往往就是自己所缺少的。但需要让自己安静一会,考虑一下自己现在成天忙碌的是否就是自己所渴求的,是否是自己所缺少的。13、经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什么。尽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尽管生命就是一场能量衍化的短暂旅程、生活就是能量衍化形式的堆砌,活着必须为什么。14、不要轻易尝试改变他人,尝试着尊重他人--他们一般愿意成为你所尊重的人,而非你所设定的对象。15、越熟悉的人越容易疏忽。经常和家人、朋友、同事打电话、聊天、吃饭,不需要主题。16、包容很重要。不需设定功利性的目标说服自己;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因为他人身上短暂存在的某些天真的不成熟而错过对他好的机会。爱一个人比什么都重要。17、忘记要忘记的,记住要记住的,找寻你需要的。18、成熟就是知道黑白,接受顺利与困顿,勇于承诺也还有些隐忧,勇敢与怯懦集于一身,徘徊在欲望的边缘却知道自己的方向,下定决心也可能反复,痛哭流涕笑面如花,愤怒而后感恩,喧嚣归于宁静……生活中,有些人为爱而生,听听梁山伯祝英台的千古绝唱便可知,有些人为生而爱,看看我们的年青人们越来越会因为自己事业的追求而放弃一段感情了。不能说前面的人痴傻,也不必抱怨后面的人自私麻木。其实它们二者是统一的。一件东西的价值,除了使用价值外,是自己的价值观赋予它的,为情所困者是重视情义的人,后者则是踏实的务实者。其实还有一些人,就像书中所写――“侠骨柔情”,鲁迅也说无毒未必不是大丈夫,现在的歌星也开始唱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如果将两种人的优点都统一起来,岂不是更好?上次班级活动,探讨“事业与爱情你会选择什么”?,主持人问我的时候,我说的是“选择爱情,因为事业是一个人的事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许朋友们以为我还是太多情。但是我那句话只说了一半,假如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你的事业则是千百人的事情呢?会怎么选择?我陷入飘远的思绪之中。我幡然醒悟到,生与爱啊,本身只是两个表象而已,背后的本质是欲望,只是每个人的欲望不同,所以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方式便不同罢了。有些人的欲望是自我满足,这固然容易出现问题,其中有偏生的或者爱的,便有了痴男怨女,爵虫利蠹。而我的欲望是了解这个世界更多,还有美,所以我的生与爱的结合便是另一个样子。具体是怎样,得看自己的实践了,预期一下,美是用来爱的,很有可能会偏重一些爱的方面吧。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里,还是有太多道德和伦理的东西,也许有失于理想主义。但理想和现实本身就是两个选择而已,没有优劣,此刻,我只能选择我此刻觉得好的东西。所以,不管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不管生活在其中的人多么的无奈。例如我是个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兵荒马乱,饿殍遍野……不管怎样,这个世界在我心中都是个美好的调子,生在其中,就必须要热爱它,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为何只爱自己呢?真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有我们自己的过错,或者我们同类的过错,抱怨是没有好处的……生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希望、自由和健康它就不重要了。那样的生命是痛苦。中国人说那是生不如死的;自由主义者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如果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不会赞美大义灭亲;我们也不会推崇文天祥、岳飞;我们就不会唾弃秦桧、唾弃贾似道;我们就不会挺身而出,从容就义。我不会在乎就义,但是我在乎我的就义不被人知。不被人知的就义是没有价值的就义。我权衡者就义与偷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主宰我们作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之要想成为社会上的领导人物,他就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确实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其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做出不凡的成就,只有一个方法,先找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那些,然后确实遵照这些价值观去过每一时。每一刻。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怎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反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那么就很难作出决定,往往成为痛苦的折磨。人生要过得快乐,就一定要按照自己最高的价值标准过日子,每当你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内心就会充满欢乐当我们说到什么东西有价值,那表示它对我们有某种程度的重要性,当你喜欢某样东西,那就表示它在你的心中具有一定的份量。在本章里我要跟各位谈谈人生的价值观,因为那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在你价值观里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实质上的,另一种则是工具上的,譬如说我问你:“在你心中认为对你最重要的有那些?”你或许会这么回答:“亲情、家庭、金钱……” 这里面像亲情就是你所追求的实质上的价值,因为它能挑起你的情绪,至于家庭和金钱便是工具上的价值,它们只是一个帮助你达成“亲情”这个情绪的管道而已。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走偏了路,归究原因乃是没有弄清楚“实质价值” 和“工具价值”这两者间的差异,常常耗费心力于那些并非真正想要的工具价值上,因此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惟有实质价值才能使你的心灵得到满足,让你的人生更丰盛、收获更多。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会有那么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每天汲汲营营,一点不晓得生命中真正对他们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无怪乎他们在得到所追求的东西之后内心依然空虚,叹道:“难道人生就是如此?”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快乐,最终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活着干什么等。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还要有自我,或者说要有个性、独立的人格以及个人化的趣味和行为。一个人只要在生活中有做为,就不会感到无聊,无聊最大的起因便是无所事事,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生活是人的实在的生活流逝过程,是人们每日每刻活着的内容;而人生则是人们对这实在生活流程的主观感受,是人们对活着的内容的主观评价,因此,人人皆是先有生活而后有人生,人们活着是生活之事,而人们活得怎样则是人生大事。对于生活,我们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改变平庸的生活。一、确立目标,艰苦奋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因此在我们为自己规划之前要考虑好。自己真的是否对选择的学科或研究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只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或其它的原因,那么会影响自己更深更远的发展。相反若对自己选择的学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那样我们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它,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仅仅有了兴趣那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个奋斗的长远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还得学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文学家说, 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而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更是永恒。有毅力坚持到最后的人,那才是在真正的成功者。还需要创新的勇气:勇气引领人生勇气就是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缺乏勇气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追寻成功者的豪情壮志,这就像在灌木丛中跳跃觅食的鸟雀永远也无法知道"绝云气"、"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为什么会不畏艰险地搏击长空一样。正是有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功!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义与利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变得异常复杂和矛盾,如何正确定位人生价值,完善自我,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显得更加重要。(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德质体全面发展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也与个人品德密切。我不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当然,这种尊重是互相的。孝敬体贴父母,尊重并关心朋友,尊重对手,以及以后涉及的理性处理感情问题,我想着都是我应该做到的。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成功的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情趣,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培养良好的情趣,就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培养对各项活动的情趣;学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养成一个有自制力、性格果断、坚毅、善于向周围学习、善于听取意见、克服缺点的人。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属于人格中的核心成份,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评价及取舍时所持的准则。大学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的确定与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的方向和途径。只有将价值走向与自身成才联系起来,与崇高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才能防止个人主义过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冲突。四、我的人生初步规划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每一分钟,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加充实,我制定了一个初步计划:本科阶段(17-21)硕士阶段(21-24)博士阶段(24-27)……还有之后的奋斗生涯!

我的道德修养论文3000字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势蓝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着重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闻,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要各行各业都讲职业道德并贯穿于行动之中.那么,工厂就有好厂风,商店就有好店风,医院就有好院风,学校就有好校风等等。行行都有了好风气,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优良风尚。另外,从当前的社会情况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反腐倡廉的最有效办法,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让全国人民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每个行业从本行业做起.以形成各行各业处处讲职业道德、时时讲为人民服务的气候。如果是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它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们把这种道德现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敬业精神。从业人员不会天生就爱岗敬业,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总要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满意到满意,从不热爱到热爱,最后达到将自己的身心融人到职业活动中献身本职的境界的过程。  (二)、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平等竞争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市场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对同等的条件,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处于同一个竞争起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愈趋激烈,无论是从业人员自身,还是他所服务的部门,面对竞争,他们的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而且要符合职业道德,否则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就会导致市场活动的无序性,造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混乱.危害性极大。  (三)、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办事公道、廉洁自律指从业人员在行使职业职权时要公平公正、公私分明,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一道德要求就是提倡从业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维护公众利益,抵制行业歪风,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从业人员,如果能做到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就不仅能够维护公众和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且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所谓顾全大局是指从业者在处理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部门内部领导之间和干群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应有全局观念,切忌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小集体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单位、部门和地区的正当利益,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协作是指从业人员之间以及单位之闻,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下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活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是处理单位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不能以大局为重,搞好团结协作,对于促进企业进步、社会繁荣和实现个人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注重效益奉献社会注重效益.是指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时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奉献社会,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献意识和奉献能力的条件下,当社会需要的时候.自愿将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社会的行为。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最终要体现在其劳动成果上。能否在单位工作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否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是判定从业人员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道德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更快更好地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道德就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个人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社会的,仅仅属于自己的声明是脆弱的,属于社会的生命是强壮、旺盛的。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全部才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所作为,这是跨世纪中华儿女的最高道德追求。不管我们将来是一位普通员工,还是位居高位,都应将个人生命与蓬勃发展的事业、欣欣向荣的社会融合在一起,只有如此,我们的职业人生才会发出永恒的光辉。  三、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活了80岁,一生奉献于哲学。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忙于他的哲学研究,生活规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他对“时间”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学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5点起床,晚上大约在10时就寝,这个严格的生活习惯,他始终严守不渝。康德严于控制时间的习惯,关键在于他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自律意识。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己的发展。一个整天喜欢蒙头大睡的人.不可能在梦中成就他的事业。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则,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体验就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王启民、徐虎、邱娥国、李素丽、徐振超等楷模,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榜样。大学生不但要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工厂的师傅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检讨,去除私心杂念,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行为上善于反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应该经常“内省”,善于认识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并决心改进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它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在修养中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孔子·中庸》中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没看见的时候.能够谨慎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够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因此,独自一人时,同样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自知自爱,把握住自己。山东省有一座四知庙,据说是纪念东汉名臣杨成的。杨成在赴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只身送上黄金10斤。杨成很生气,埋怨王密不该这样做。王却说,深夜无人知晓。杨成发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王密听后,惭愧而去。杨成的故事就是道德修养中的“慎独”。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坚持自我修养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讲究不仅在他人面前、领导面前能按职业道德行事.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新型劳动者。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在道德修养方法和培养高尚道德感情上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并非深奥玄妙之事,而是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古往今来人都没有停止过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探求的脚步。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集中体现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人生价值观,实际上是解决个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学校培养我们树立壮丽的人生理想,使我们确立经过深思熟虑、符合自己能力和顺应社会要求的人生追求。 实践证明,科学价值观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把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已经把价值观教育摆到重要地位,各方面都在培养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评价人生目的和人的社会行为所持有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尺度,是对于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的一种根本看法。一个正确、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征途具有指导意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羁绊的精神动力;相反,错误、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则是人走向堕落,走向灭亡的诱因。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生价值观。然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奉献还是索取,易言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奉献还是放在索取上。同时,人生价值的构成,包括着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此,为人民作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是有价值的。在我们树立了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后,要用实践的方法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努力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何谓天才,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才;反过来说,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错地方的人才。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丛林,既无食物,也无水喝,那麼你将把这位土著当作「才」因为他懂得各种求生的技巧。相反地,如果把他带到办公室要他使用电脑,那麼情况将会完全同,你可能会认为他是「白痴」。的确,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科学家连音阶都抓不准;有些画家连一封信都写不好,可是他们「把自己放对地方」,所以成就非凡。史蒂芬史匹柏就是个例子,他因为高中的成绩非常差,没有任何电影科系愿意准许他入学。反的,他走进电影工作室,认真学到了他所需的技能。今天,他不但制作了许多评价极高的影片更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导演。毕卡索刚出道时原本想当诗人,结果他的诗被极具鉴识能力的丝泰茵夫人评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转意。幸好有这位贵妇的提醒,否则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画家了吗?其实,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属的地方适不适合而已。如美味的汤汁滴到衬衫上即变「肮脏」,床第间的私密用语到了街上即成「脏话」。是不是很有趣!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来就变得「呕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营养」。即便是肮脏污秽的垃圾,只要放对地方(埋在土里),也能滋养大地,开出美丽的花朵,长出能够带给我们健康的食物。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东西,是没用或卑贱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对了地方,都会成为有用的「可造之材」。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并且尽情欢唱生命之歌。心田甘露: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选对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后尽情地发挥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当你年轻的时候,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和任何人接触的机会。有时候搞的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好。1、幸福依赖两个因素:肉体的健康与灵魂的宁静--后者更甚于前者。2、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则保持身体健康与灵魂宁静即为人生的基本目的。3、让人生变得更简单,因为你的目标很简单,身体健康与灵魂宁静--身体健康有赖于经常锻炼,灵魂宁静有赖于相信真理、相信真善美。4、既然相信真理与真善美,则无须做作、无须牵强、无须虚伪、无须为难、无须担惊受怕,可以坦然、可以自然、可以自由自在。还是简单。5、简单与责任感不冲突。责任感是强调人的主观态度要科学、客观,还是真理与真善美。6、对别人一定要心存善念,对别人一定要和颜悦色,对别人一定要顾及其当下的感受,对别人一定要宽容,对别人一定要理解;但一定不能要求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这就是双赢理念。7、无条件的信任他人,这是唯一的赢得他人信任的方式,尽管我并不刻意需要别人的任何信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不容置疑的信赖自己。8、相信人生有时就是处在矛盾、波折、不如意、晦暗,甚至重大的挫折、打击与痛苦的际遇的阶段--这就是人生,没有这些点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9、凡事总会有代价。代价越大,获得越大,大凡如此。10、爱一个人不能以成败而论。爱一个人是自己成熟的唯一途径,不会付出、不愿付出的人无法经由爱而成熟。付出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怎样,你的爱大抵就会怎样。11、坦然自若地活着。天不会塌下来,地球不会停止转动。没有人会妨碍你,选择是你自己的--千万别为自己的选择为难。12、自己渴求的往往就是自己所缺少的。但需要让自己安静一会,考虑一下自己现在成天忙碌的是否就是自己所渴求的,是否是自己所缺少的。13、经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什么。尽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尽管生命就是一场能量衍化的短暂旅程、生活就是能量衍化形式的堆砌,活着必须为什么。14、不要轻易尝试改变他人,尝试着尊重他人--他们一般愿意成为你所尊重的人,而非你所设定的对象。15、越熟悉的人越容易疏忽。经常和家人、朋友、同事打电话、聊天、吃饭,不需要主题。16、包容很重要。不需设定功利性的目标说服自己;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因为他人身上短暂存在的某些天真的不成熟而错过对他好的机会。爱一个人比什么都重要。17、忘记要忘记的,记住要记住的,找寻你需要的。18、成熟就是知道黑白,接受顺利与困顿,勇于承诺也还有些隐忧,勇敢与怯懦集于一身,徘徊在欲望的边缘却知道自己的方向,下定决心也可能反复,痛哭流涕笑面如花,愤怒而后感恩,喧嚣归于宁静……生活中,有些人为爱而生,听听梁山伯祝英台的千古绝唱便可知,有些人为生而爱,看看我们的年青人们越来越会因为自己事业的追求而放弃一段感情了。不能说前面的人痴傻,也不必抱怨后面的人自私麻木。其实它们二者是统一的。一件东西的价值,除了使用价值外,是自己的价值观赋予它的,为情所困者是重视情义的人,后者则是踏实的务实者。其实还有一些人,就像书中所写――“侠骨柔情”,鲁迅也说无毒未必不是大丈夫,现在的歌星也开始唱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如果将两种人的优点都统一起来,岂不是更好?上次班级活动,探讨“事业与爱情你会选择什么”?,主持人问我的时候,我说的是“选择爱情,因为事业是一个人的事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许朋友们以为我还是太多情。但是我那句话只说了一半,假如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你的事业则是千百人的事情呢?会怎么选择?我陷入飘远的思绪之中。我幡然醒悟到,生与爱啊,本身只是两个表象而已,背后的本质是欲望,只是每个人的欲望不同,所以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方式便不同罢了。有些人的欲望是自我满足,这固然容易出现问题,其中有偏生的或者爱的,便有了痴男怨女,爵虫利蠹。而我的欲望是了解这个世界更多,还有美,所以我的生与爱的结合便是另一个样子。具体是怎样,得看自己的实践了,预期一下,美是用来爱的,很有可能会偏重一些爱的方面吧。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里,还是有太多道德和伦理的东西,也许有失于理想主义。但理想和现实本身就是两个选择而已,没有优劣,此刻,我只能选择我此刻觉得好的东西。所以,不管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不管生活在其中的人多么的无奈。例如我是个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兵荒马乱,饿殍遍野……不管怎样,这个世界在我心中都是个美好的调子,生在其中,就必须要热爱它,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为何只爱自己呢?真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有我们自己的过错,或者我们同类的过错,抱怨是没有好处的……生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希望、自由和健康它就不重要了。那样的生命是痛苦。中国人说那是生不如死的;自由主义者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如果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不会赞美大义灭亲;我们也不会推崇文天祥、岳飞;我们就不会唾弃秦桧、唾弃贾似道;我们就不会挺身而出,从容就义。我不会在乎就义,但是我在乎我的就义不被人知。不被人知的就义是没有价值的就义。我权衡者就义与偷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主宰我们作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之要想成为社会上的领导人物,他就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确实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其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做出不凡的成就,只有一个方法,先找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那些,然后确实遵照这些价值观去过每一时。每一刻。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怎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反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那么就很难作出决定,往往成为痛苦的折磨。人生要过得快乐,就一定要按照自己最高的价值标准过日子,每当你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内心就会充满欢乐当我们说到什么东西有价值,那表示它对我们有某种程度的重要性,当你喜欢某样东西,那就表示它在你的心中具有一定的份量。在本章里我要跟各位谈谈人生的价值观,因为那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在你价值观里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实质上的,另一种则是工具上的,譬如说我问你:“在你心中认为对你最重要的有那些?”你或许会这么回答:“亲情、家庭、金钱……” 这里面像亲情就是你所追求的实质上的价值,因为它能挑起你的情绪,至于家庭和金钱便是工具上的价值,它们只是一个帮助你达成“亲情”这个情绪的管道而已。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走偏了路,归究原因乃是没有弄清楚“实质价值” 和“工具价值”这两者间的差异,常常耗费心力于那些并非真正想要的工具价值上,因此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惟有实质价值才能使你的心灵得到满足,让你的人生更丰盛、收获更多。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会有那么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每天汲汲营营,一点不晓得生命中真正对他们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无怪乎他们在得到所追求的东西之后内心依然空虚,叹道:“难道人生就是如此?”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快乐,最终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活着干什么等。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还要有自我,或者说要有个性、独立的人格以及个人化的趣味和行为。一个人只要在生活中有做为,就不会感到无聊,无聊最大的起因便是无所事事,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生活是人的实在的生活流逝过程,是人们每日每刻活着的内容;而人生则是人们对这实在生活流程的主观感受,是人们对活着的内容的主观评价,因此,人人皆是先有生活而后有人生,人们活着是生活之事,而人们活得怎样则是人生大事。对于生活,我们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改变平庸的生活。一、确立目标,艰苦奋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因此在我们为自己规划之前要考虑好。自己真的是否对选择的学科或研究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只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或其它的原因,那么会影响自己更深更远的发展。相反若对自己选择的学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那样我们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它,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仅仅有了兴趣那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个奋斗的长远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还得学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文学家说, 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而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更是永恒。有毅力坚持到最后的人,那才是在真正的成功者。还需要创新的勇气:勇气引领人生勇气就是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缺乏勇气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追寻成功者的豪情壮志,这就像在灌木丛中跳跃觅食的鸟雀永远也无法知道"绝云气"、"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为什么会不畏艰险地搏击长空一样。正是有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功!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义与利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变得异常复杂和矛盾,如何正确定位人生价值,完善自我,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显得更加重要。(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德质体全面发展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也与个人品德密切。我不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当然,这种尊重是互相的。孝敬体贴父母,尊重并关心朋友,尊重对手,以及以后涉及的理性处理感情问题,我想着都是我应该做到的。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成功的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情趣,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培养良好的情趣,就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培养对各项活动的情趣;学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养成一个有自制力、性格果断、坚毅、善于向周围学习、善于听取意见、克服缺点的人。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属于人格中的核心成份,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评价及取舍时所持的准则。大学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的确定与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的方向和途径。只有将价值走向与自身成才联系起来,与崇高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才能防止个人主义过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冲突。四、我的人生初步规划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每一分钟,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加充实,我制定了一个初步计划:本科阶段(17-21)硕士阶段(21-24)博士阶段(24-27)……还有之后的奋斗生涯!

思修课的作业吗,我会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日三省吾身”首先,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众的前列,带领群众;二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群众,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攻关克难的急先锋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执行党的决议率先垂范,完成党的任务身先士卒,不落在群众后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