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管理会计师案例论文撰写物业公司

发布时间:2024-07-19 15:48:48

管理会计师案例论文撰写物业公司

一、管理会计的目标是:1、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在掌握会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扩展能力,掌握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利用经济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分析评价的能力。3、长期、持续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目标是在战略管理会计网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战略管理会计行为的航标,是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和行为标准。4、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资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帮助企业作好战略决策工作。二、管理会计是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范文题目: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上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反而会增加财会核算的工作量。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如金蝶KIS、ERP、Oracle等软件协助财务、业务流程的处理。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就业发展。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和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是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  [3]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学术堂提供更多毕业论文范文)

管理会计师案例论文撰写

管理会计面临挑战 引言2006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MA)组成研究组,对中国12个制造企业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做了两次“访谈之旅”,历时一个半月。其间,IMA的研究部主任Raef Lawson教授曾在武汉和北京做过此行观感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管理会计在美国确有“衰落”的迹象,人们往往认为财务会计比管理会计重要,在学术界中尤其如此。但从企业界的调查结果来看,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两次旅途中我们经常交谈,许多看法是一致的。现把Lawson博士两个报告的提纲和我们交谈的一部分内容整理在一起,草成此文。由于语言阻隔,不可能全部译出请他过目,所以本文虽然代表我们两个人的意见,但错误之处应由笔者杨继良负责。管理会计衰落的迹象提到管理会计,大家都会说,这是西方定义的会计学两大学科中的一项,是现代会计学的一项新发展、意义重大等。另一方面,又会立刻想到这门学科目前的处境不佳,学术界中许多过去从事这门学科的人,不少弃之而去,给人以日益衰落的感觉。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美国,在中国也是如此。也许可以说,这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管理会计“日益衰落”,当我们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对比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在美国,当提到会计这个学科时,人们联想到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而不是管理会计;提到会计专业考试时,往往指的是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而不是执证管理会计师(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有译为“注册管理会计师”的,实际上只是通过了IMA组织的考试,由IMA发给证件,并没有向政府“注册”的意思。实际上CPA也同样是“执证”而不是“注册”。美国的CPA协会(AICPA)与IMA同样都是民间机构。中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故称CPA为注册会计师,此处按中国习惯译CPA为“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们这次访问的中国企业,半数是具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交谈,和几所大学会计学院的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座谈,给我们的印象是,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还没有取得CPA资格,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CPA考试。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会计硕士说,CPA资格对就业有决定性作用;通过一些外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只能帮助取得面试的机会而已。相比之下,成本太高划不来。CPA资格是在会计事务所工作所必需。在美国,在会计事务所就业的会计人员只占5%—10%,其余90%以上的会计人员是在企业内部工作。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认为只有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师呢?分析其原因,美国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经济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证券市场和资本运作来融资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安然事件(2001年初)以后更加明显。人们把注意力从管理会计转移到财务会计上。中国的许多企业盼望上市,需要熟知CPA业务的会计人员。政府正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推出了一整套会计准则,使企业财务会计在2007年时做到与国际全面接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与财务会计方面的新规定更为关注,也是容易理解的。从报刊发表的文章和报道、从等待就业的学子的观点来看,人们对财务会计的关注超过管理会计,在美国和中国都是如此,这似乎成了一种国际趋势。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却显出管理会计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极为重要;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上亟待充实提高。近年进行的两项大规模调查(一项是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另一项是IBM公司对其全球900家分公司CFO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结论。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从报刊杂志所登载的文章看,对管理会计态度趋于淡漠的现象最迟应该是在2001年便被注意到了。作为美国管理会计师团体的IMA,深感对于管理会计当前竞争力的问题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调查,遂于2002年下半年与“四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的安永合作,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通过网络通讯进行,共发出23034份问卷,回收2000份,约占9%,响应率与类似的调查相似。答卷者所在公司平均职工1750 人,年销售收入 3亿美元,40%属于制造业。答卷者中31%是带有“总(C)”字头衔的,在报告书中称之为“决策者”,其余称为“决策参与者”。36%的答卷来自大企业,具有10亿美元年销售额,相当于《财富》1000强的规模。报告书开头第一句话是:“管理会计正处在关键时刻(critical juncture)”。竞争和经营条件的不稳定性加剧,促使出现许多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术。那么,究竟哪些是在实务中被应用的呢?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调查结果有6项发现: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关键的信息来源。81%的答卷者认为,成本管理对他的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原因首先是当前经济滞缓,促使对成本管理和成本透明度的需要增加(75%)。其次,管理会计师更多地被看作是合伙人,56%的答卷者认为管理会计师关心的核心是战略性问题。可见,管理会计师仍然是决策者的战略参与者。 决策者和决策参与者都认为,最重要的是:(1)获得可以据以采取行动的成本信息(占答卷者的82%),(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占70%以上)。有一些因素使成本的“能见度(visibility)”受到损害,即存在障碍。98%的答卷者认为存在扭曲成本的因素;38%认为有些因素甚至引起重大扭曲。扭曲的原因:30%认为是间接费用的分配,20%认为是共享服务的分配,19%认为是产品的多样化造成的。间接费用分配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是因为从各行业总体来看,经营性的间接费用和销售与一般行政管理费占了营业成本的34% 到42%,这部分成本的分配出了偏差,所以造成比较大的扭曲 。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是一件需要优先考虑的事。答卷者不论其所在公司属于什么行业、多大规模,都持这种看法。他们的理由是,企业已经拥有了各种新创的方法和工具,其中最普及(占23%-24%)的是ERP、新的编制预算和编制报表的软件。但一些一度相当普及的软件现在仍然被认为是重要方法的已降低到15%-16%,如作业成本法(AB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当一个公司考虑采用新的成本管理工具时,72%的答卷者(来自大企业的)称他们要使用本公司自己开发的电脑系统;其余28%打算采用已经成名的系统或ERP。因此,调查的组织者认为,虽然现行成本制度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够正确,但企业并不乐意采用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限制条件在于经济现状和内部资源不足。 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仍被广泛采用。76%的答卷者采用定量技术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全部吸收成本法);其次为编制经营预算占75%、基本上按直接人工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占70%。愿意采用比较新的成本管理技术的不多:目标成本法占26%; 增值管理占25%; 约束论分析占22%。这些新的方法可谓尚在挣扎、谋求采用。 一些被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所以不被采用,其限制因素包括缺少适当的技术、缺少企业内部的支持、缺少领导层的支持。这三者伯仲相当,在作肯定回答的人中占84%-86%。但在做负面回答的人中,认为领导层支持不够的占40%,这是就大企业而言的;在小企业中,缺少技术成了最重大的限制条件。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近来常有议论,说领导重视是关键所在。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需要较好信息和现实限制之间搭起桥梁。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采用某一种最佳软件并不是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万灵药”,他们只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较好的方法。用户需要更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软件,不只是现成的通用软件。在目前价格昂贵的软件并不一定适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制表软件也可以适用于新的计算需要。目前经济状况低迷,在不能明确认定某种建议有清楚的成本节约价值之前,企业领导不会愿意花钱购买新的管理软件。尽管一般都认为成本扭曲普遍(“是常态而非例外”),各公司仍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已经部分地(暂时地)回复到比较常规的管理会计方法。这说明,决策者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关键需要和目前的系统现状,对症下药,不宜盲目求新求变。IBM公司的调查结果IBM公司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对各地分公司任CFO之职的900位高级经理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预计的2009年这10年中, CFO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即料理账务和报表中花费的时间正急剧减少:从1999年的65%减少到2006年的48%,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减少到35%;从事控制管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从20%提高到26%—27%;而向领导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花费的时间已有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7%,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提高到40%!详见图1在同一个调查中,这些CFO还认为,就其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而言,重要性比较低的是“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57%),然后依次为“从财务角度加强内部控制”(59%)、“不断改进业务的经营”(61%)、“配合本公司的领导确定发展规划并加以实施”(61%)、和“衡量和监督业绩的完成情况”(69%)。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CFO正处于急剧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可以说,企业财会人员整体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之中。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仍然是重要、不可缺少的。但加强内部控制、参与实施业绩考核和向领导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属于管理会计的范围,其在企业财会人员的职责中已压倒了算账、记账的职责。学术界的困惑和对学生的误导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美国会计学术界的状况。美国会计博士近年来匮乏的现象随处可见。与过去相比,近来每年获得会计博士的人数大约只有10年前的一半。2006年夏,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每一位寻求职位的新科会计博士有3—4个现成的空缺等待着他申请。这种短缺现象必然引起这个学科能够开的课程和研究都有所减少。财务会计涉及会计领域以外的课程较少,而管理会计却涉及许多与会计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换句话说,大学的会计系在课程的设置上,侧重于财务会计,其原因与教师缺乏有关。课程设置也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在美国,虽然各大学在组织教学中都享有自主权,但实际上在确定本科生的课程时,还得接受政府部门的意见。例如,州政府的教育部门对大学的资格认证有重大影响。而这些部门都会要求把对外会计(财务会计)所需要的内容包括在课程之中,忽略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其结果是大学本科课程往往以财务会计内容为导向。教授们也把最好、最聪明的学生向财务会计方向引导。有志于以会计为终生职业的学生,也往往相信他们的前程在于当一个注册会计师,不会选择其他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的研究方向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学术界人士中,选定管理会计为其研究方向的往往处境维艰。照说,案例研究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方法。20年多前,卡普兰号召学术界人士走出“象牙塔”,多从事这一类研究。他自己也确实身体力行,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反响并不很热烈,大部分学术界人士仍然只推崇实证研究,常常看低案例研究。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由IMA资助所作的一项案例研究,在2006年的AAA年会上获得“卓越会计文献”奖。可见,案例研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当然从事案例研究是很难的,“成本”很高,学术界人士视为畏途进而贬低它的价值,在美国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所见对于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中国似乎是天文学上的“黑洞”:承认其客观存在,却不知其内容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于是,有各种错误的猜测也是免不了的。我(Raef Lawson)今年两次来中国,访问了12家企业,历时一个半月。从所花费的时间和访谈的范围来看,也许算是美国会计学术界中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最多的人。访谈中,涉及最多的是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这是一堂很好的课,我(Raef)的意外收获,用一句话来总括,是“想不到有一些在美国认为是了不起的管理会计方面的新创举,在中国早就存在。”虽然还有待完善,有的还只是一个雏形,但不能不说中国企业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很有创见的。下面是对美国提出的一些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与我们在中国企业所见的做法作的比较,见表1。值得专门一提的是,在中国企业中,内部利润/成本考核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然而西方会计学者却往往把他们近年在中国所见说成是在中国推行了西方责任会计方法的结果。2000年在一本“顶尖”会计杂志《管理会计研究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企业所做,“是西方管理会计实务(在中国的)一种应用。”类似的说法,屡见不鲜。笔者自己在20年前也有过这样的作为。我们在访谈中,曾经向这些中国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会部门负责人询及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些方法的。例如,与西方的“标准成本”几乎相同的“计划成本(有的企业也改称为“标准成本”),他们的回答是“一向如此”,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了!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管理会计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平衡记分卡制度,提倡多指标评估业绩。然而我们所到的具规模的中国企业都有类似的做法。这些企业不但实施多指标考核,还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最基层,而且有一套中国称为“原始记录”的统计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各企业还设有专门的职能机构(通常称为技术部或生产技术部)来管理这些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和考核。当被(杨继良)问及难道美国企业里没有这样的制度,以至于平衡记分卡提出多指标考核时,会被看作一种“创见”时, Raef的回答是,多数美国公司热衷于追求近期的利润,往往单纯以年度利润为目标,这也许是美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使然吧。在对中国企业进行访谈时,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遍。有些大企业采用了整套的SAP管理软件,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记账、算账了。对成本、资金的控制管理和业绩考核是财会部门的工作重点,这和上文提到的IBM公司的调查结果相同。中国企业看来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成本方法,这并不能说他们在管理会计上是落后了,这与上文提到的IMA与安永公司合作对美国大企业的调查结果,也是吻合的。企业的CFO是不是参与了最高管理当局的决策,事关企业的机密,我们不便多问,但从中国政府最近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地位的再次确认来看,中国企业管理也是在向这个方向迈进。因此,从企业实务的角度看,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并没有衰落。结束语围绕管理会计呈现衰落迹象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如何分界,是不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线?这门学科如何走向全球化?IMA近年着力介绍德国的成本方法,并且提出“与会计保持距离”、奢谈管理理论的方向不完全正确,这些做法是不是有普遍的参考意义?我们有太多的基础性问题,需要把全球对管理会计有兴趣的同行组织起来,共同商讨、共同努力。这是一项真正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写过了,可以给你这个,你可以来我这拿。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 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 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 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 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 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 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包括成本 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 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 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 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 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管理会计 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 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 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 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 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 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 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 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 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 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 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 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 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 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 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 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由于我国目前 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 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 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 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 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 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 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 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 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 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 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 究与总结。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 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 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 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 计。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 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 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 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 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 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 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 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 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 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提出以 下改进措施: 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 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 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 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 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 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 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 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2管理会计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 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 广,形成示范效应。要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 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 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 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管 理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 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 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3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首先是加快企业改革,尽快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 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 “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 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 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 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 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4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虽然二十多 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 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 人员队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 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 的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在经 济类、管理类专业中均设置管理会计学科,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 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 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总之,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企业法人 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成 为大势所趋,其发展任重道远。只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认真 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管理会计在我国必将形成一门系 统科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会计师案例论文撰写模板

范文题目: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上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反而会增加财会核算的工作量。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如金蝶KIS、ERP、Oracle等软件协助财务、业务流程的处理。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就业发展。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和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是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  [3]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学术堂提供更多毕业论文范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编者按:近年来,上海市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积极投身管理会计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经验和实效。为广泛交流上海管理会计实践,本刊特发表由上海市财政局会计处汇编整理的管理会计案例集锦,供读者学习交流。需要说明的是,文章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分类汇编,浓缩了案例单位开展管理会计的主要理念、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限于篇幅,部分案例内容未必能反映案例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全貌。一、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从宏观层次、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研究企事业单位在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对单位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充分利用,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加强价值链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该院在分析医院体制环境和运行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价值链管理,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从再造医疗服务流程方面和医疗质量管理改进方面进行价值链优化,以此带动医疗服务价值链整体优化提升。此外,该院借鉴平衡记分卡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理念,从综合质量、服务效率、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和医院价值五个方面

管理会计面临挑战 引言2006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MA)组成研究组,对中国12个制造企业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做了两次“访谈之旅”,历时一个半月。其间,IMA的研究部主任Raef Lawson教授曾在武汉和北京做过此行观感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管理会计在美国确有“衰落”的迹象,人们往往认为财务会计比管理会计重要,在学术界中尤其如此。但从企业界的调查结果来看,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两次旅途中我们经常交谈,许多看法是一致的。现把Lawson博士两个报告的提纲和我们交谈的一部分内容整理在一起,草成此文。由于语言阻隔,不可能全部译出请他过目,所以本文虽然代表我们两个人的意见,但错误之处应由笔者杨继良负责。管理会计衰落的迹象提到管理会计,大家都会说,这是西方定义的会计学两大学科中的一项,是现代会计学的一项新发展、意义重大等。另一方面,又会立刻想到这门学科目前的处境不佳,学术界中许多过去从事这门学科的人,不少弃之而去,给人以日益衰落的感觉。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美国,在中国也是如此。也许可以说,这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管理会计“日益衰落”,当我们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对比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在美国,当提到会计这个学科时,人们联想到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而不是管理会计;提到会计专业考试时,往往指的是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而不是执证管理会计师(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有译为“注册管理会计师”的,实际上只是通过了IMA组织的考试,由IMA发给证件,并没有向政府“注册”的意思。实际上CPA也同样是“执证”而不是“注册”。美国的CPA协会(AICPA)与IMA同样都是民间机构。中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故称CPA为注册会计师,此处按中国习惯译CPA为“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们这次访问的中国企业,半数是具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交谈,和几所大学会计学院的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座谈,给我们的印象是,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还没有取得CPA资格,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CPA考试。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会计硕士说,CPA资格对就业有决定性作用;通过一些外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只能帮助取得面试的机会而已。相比之下,成本太高划不来。CPA资格是在会计事务所工作所必需。在美国,在会计事务所就业的会计人员只占5%—10%,其余90%以上的会计人员是在企业内部工作。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认为只有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师呢?分析其原因,美国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经济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证券市场和资本运作来融资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安然事件(2001年初)以后更加明显。人们把注意力从管理会计转移到财务会计上。中国的许多企业盼望上市,需要熟知CPA业务的会计人员。政府正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推出了一整套会计准则,使企业财务会计在2007年时做到与国际全面接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与财务会计方面的新规定更为关注,也是容易理解的。从报刊发表的文章和报道、从等待就业的学子的观点来看,人们对财务会计的关注超过管理会计,在美国和中国都是如此,这似乎成了一种国际趋势。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却显出管理会计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极为重要;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上亟待充实提高。近年进行的两项大规模调查(一项是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另一项是IBM公司对其全球900家分公司CFO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结论。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从报刊杂志所登载的文章看,对管理会计态度趋于淡漠的现象最迟应该是在2001年便被注意到了。作为美国管理会计师团体的IMA,深感对于管理会计当前竞争力的问题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调查,遂于2002年下半年与“四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的安永合作,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通过网络通讯进行,共发出23034份问卷,回收2000份,约占9%,响应率与类似的调查相似。答卷者所在公司平均职工1750 人,年销售收入 3亿美元,40%属于制造业。答卷者中31%是带有“总(C)”字头衔的,在报告书中称之为“决策者”,其余称为“决策参与者”。36%的答卷来自大企业,具有10亿美元年销售额,相当于《财富》1000强的规模。报告书开头第一句话是:“管理会计正处在关键时刻(critical juncture)”。竞争和经营条件的不稳定性加剧,促使出现许多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术。那么,究竟哪些是在实务中被应用的呢?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调查结果有6项发现: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关键的信息来源。81%的答卷者认为,成本管理对他的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原因首先是当前经济滞缓,促使对成本管理和成本透明度的需要增加(75%)。其次,管理会计师更多地被看作是合伙人,56%的答卷者认为管理会计师关心的核心是战略性问题。可见,管理会计师仍然是决策者的战略参与者。 决策者和决策参与者都认为,最重要的是:(1)获得可以据以采取行动的成本信息(占答卷者的82%),(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占70%以上)。有一些因素使成本的“能见度(visibility)”受到损害,即存在障碍。98%的答卷者认为存在扭曲成本的因素;38%认为有些因素甚至引起重大扭曲。扭曲的原因:30%认为是间接费用的分配,20%认为是共享服务的分配,19%认为是产品的多样化造成的。间接费用分配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是因为从各行业总体来看,经营性的间接费用和销售与一般行政管理费占了营业成本的34% 到42%,这部分成本的分配出了偏差,所以造成比较大的扭曲 。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是一件需要优先考虑的事。答卷者不论其所在公司属于什么行业、多大规模,都持这种看法。他们的理由是,企业已经拥有了各种新创的方法和工具,其中最普及(占23%-24%)的是ERP、新的编制预算和编制报表的软件。但一些一度相当普及的软件现在仍然被认为是重要方法的已降低到15%-16%,如作业成本法(AB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当一个公司考虑采用新的成本管理工具时,72%的答卷者(来自大企业的)称他们要使用本公司自己开发的电脑系统;其余28%打算采用已经成名的系统或ERP。因此,调查的组织者认为,虽然现行成本制度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够正确,但企业并不乐意采用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限制条件在于经济现状和内部资源不足。 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仍被广泛采用。76%的答卷者采用定量技术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全部吸收成本法);其次为编制经营预算占75%、基本上按直接人工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占70%。愿意采用比较新的成本管理技术的不多:目标成本法占26%; 增值管理占25%; 约束论分析占22%。这些新的方法可谓尚在挣扎、谋求采用。 一些被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所以不被采用,其限制因素包括缺少适当的技术、缺少企业内部的支持、缺少领导层的支持。这三者伯仲相当,在作肯定回答的人中占84%-86%。但在做负面回答的人中,认为领导层支持不够的占40%,这是就大企业而言的;在小企业中,缺少技术成了最重大的限制条件。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近来常有议论,说领导重视是关键所在。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需要较好信息和现实限制之间搭起桥梁。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采用某一种最佳软件并不是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万灵药”,他们只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较好的方法。用户需要更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软件,不只是现成的通用软件。在目前价格昂贵的软件并不一定适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制表软件也可以适用于新的计算需要。目前经济状况低迷,在不能明确认定某种建议有清楚的成本节约价值之前,企业领导不会愿意花钱购买新的管理软件。尽管一般都认为成本扭曲普遍(“是常态而非例外”),各公司仍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已经部分地(暂时地)回复到比较常规的管理会计方法。这说明,决策者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关键需要和目前的系统现状,对症下药,不宜盲目求新求变。IBM公司的调查结果IBM公司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对各地分公司任CFO之职的900位高级经理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预计的2009年这10年中, CFO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即料理账务和报表中花费的时间正急剧减少:从1999年的65%减少到2006年的48%,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减少到35%;从事控制管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从20%提高到26%—27%;而向领导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花费的时间已有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7%,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提高到40%!详见图1在同一个调查中,这些CFO还认为,就其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而言,重要性比较低的是“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57%),然后依次为“从财务角度加强内部控制”(59%)、“不断改进业务的经营”(61%)、“配合本公司的领导确定发展规划并加以实施”(61%)、和“衡量和监督业绩的完成情况”(69%)。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CFO正处于急剧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可以说,企业财会人员整体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之中。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仍然是重要、不可缺少的。但加强内部控制、参与实施业绩考核和向领导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属于管理会计的范围,其在企业财会人员的职责中已压倒了算账、记账的职责。学术界的困惑和对学生的误导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美国会计学术界的状况。美国会计博士近年来匮乏的现象随处可见。与过去相比,近来每年获得会计博士的人数大约只有10年前的一半。2006年夏,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每一位寻求职位的新科会计博士有3—4个现成的空缺等待着他申请。这种短缺现象必然引起这个学科能够开的课程和研究都有所减少。财务会计涉及会计领域以外的课程较少,而管理会计却涉及许多与会计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换句话说,大学的会计系在课程的设置上,侧重于财务会计,其原因与教师缺乏有关。课程设置也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在美国,虽然各大学在组织教学中都享有自主权,但实际上在确定本科生的课程时,还得接受政府部门的意见。例如,州政府的教育部门对大学的资格认证有重大影响。而这些部门都会要求把对外会计(财务会计)所需要的内容包括在课程之中,忽略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其结果是大学本科课程往往以财务会计内容为导向。教授们也把最好、最聪明的学生向财务会计方向引导。有志于以会计为终生职业的学生,也往往相信他们的前程在于当一个注册会计师,不会选择其他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的研究方向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学术界人士中,选定管理会计为其研究方向的往往处境维艰。照说,案例研究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方法。20年多前,卡普兰号召学术界人士走出“象牙塔”,多从事这一类研究。他自己也确实身体力行,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反响并不很热烈,大部分学术界人士仍然只推崇实证研究,常常看低案例研究。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由IMA资助所作的一项案例研究,在2006年的AAA年会上获得“卓越会计文献”奖。可见,案例研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当然从事案例研究是很难的,“成本”很高,学术界人士视为畏途进而贬低它的价值,在美国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所见对于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中国似乎是天文学上的“黑洞”:承认其客观存在,却不知其内容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于是,有各种错误的猜测也是免不了的。我(Raef Lawson)今年两次来中国,访问了12家企业,历时一个半月。从所花费的时间和访谈的范围来看,也许算是美国会计学术界中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最多的人。访谈中,涉及最多的是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这是一堂很好的课,我(Raef)的意外收获,用一句话来总括,是“想不到有一些在美国认为是了不起的管理会计方面的新创举,在中国早就存在。”虽然还有待完善,有的还只是一个雏形,但不能不说中国企业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很有创见的。下面是对美国提出的一些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与我们在中国企业所见的做法作的比较,见表1。值得专门一提的是,在中国企业中,内部利润/成本考核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然而西方会计学者却往往把他们近年在中国所见说成是在中国推行了西方责任会计方法的结果。2000年在一本“顶尖”会计杂志《管理会计研究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企业所做,“是西方管理会计实务(在中国的)一种应用。”类似的说法,屡见不鲜。笔者自己在20年前也有过这样的作为。我们在访谈中,曾经向这些中国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会部门负责人询及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些方法的。例如,与西方的“标准成本”几乎相同的“计划成本(有的企业也改称为“标准成本”),他们的回答是“一向如此”,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了!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管理会计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平衡记分卡制度,提倡多指标评估业绩。然而我们所到的具规模的中国企业都有类似的做法。这些企业不但实施多指标考核,还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最基层,而且有一套中国称为“原始记录”的统计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各企业还设有专门的职能机构(通常称为技术部或生产技术部)来管理这些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和考核。当被(杨继良)问及难道美国企业里没有这样的制度,以至于平衡记分卡提出多指标考核时,会被看作一种“创见”时, Raef的回答是,多数美国公司热衷于追求近期的利润,往往单纯以年度利润为目标,这也许是美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使然吧。在对中国企业进行访谈时,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遍。有些大企业采用了整套的SAP管理软件,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记账、算账了。对成本、资金的控制管理和业绩考核是财会部门的工作重点,这和上文提到的IBM公司的调查结果相同。中国企业看来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成本方法,这并不能说他们在管理会计上是落后了,这与上文提到的IMA与安永公司合作对美国大企业的调查结果,也是吻合的。企业的CFO是不是参与了最高管理当局的决策,事关企业的机密,我们不便多问,但从中国政府最近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地位的再次确认来看,中国企业管理也是在向这个方向迈进。因此,从企业实务的角度看,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并没有衰落。结束语围绕管理会计呈现衰落迹象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如何分界,是不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线?这门学科如何走向全球化?IMA近年着力介绍德国的成本方法,并且提出“与会计保持距离”、奢谈管理理论的方向不完全正确,这些做法是不是有普遍的参考意义?我们有太多的基础性问题,需要把全球对管理会计有兴趣的同行组织起来,共同商讨、共同努力。这是一项真正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管理会计师案例论文撰写方向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可以从财务分析方面着手写。因为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实现如下企业管理的目的:1、可以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2、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提问 您好 想问一下写固定资产减值有没有比较冷门的上市公司推荐啊 回答 比较冷门的上市公司。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名字叫:希望教育集团 提问 还有其他的推荐吗 回答 吉峰科技 提问 吉峰科技写固定资产减值好写吗 回答 是比较好写的,因为他们刚上市的时候股值在158元。现在只有5元左右了,降得很厉害。 提问 华夏航空可以当做成本核算来写毕业论文吗 回答 是可以的哦 提问 可以再给我一些写固定资产减值的冷门上市企业吗,我选一下 回答 有这些的哦。赣锋锂业、上海瀚讯、永兴材料 提问 哪个最适合写固定资产减值 回答 永兴材料 更多11条 

财务管理论文的选择方向要与实际工作相关,并且与自己的专长相关。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当今社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论文的选题要与实际发展方向相符合,具体论文选题方向有:1、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2、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3、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4、 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6、杠杆原理及其应用,7、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7、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9、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10、经营者薪酬研究。以上这些论文选题都是与财务管理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写起来非常契合实际,不会空洞。注意事项:1、财务管理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2、财务管理论文是对学员学习知识相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做到“知已知彼”。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我也是学习会计的哦,选的就是这个方向我之前定的论文题目是“论会计诚信”但是,后面我我觉得范围太广了论文的题目定得越细越好写写得也比较专业,我觉得o(∩_∩)o ~~

营改增对行业的税负影响。因为近几年营改增涉及的行业不少,所以可以借鉴的期刊很多,而因为可以具体到某行业也就不容易雷同了。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营改增的原因。二、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1、营改增的直接影响。2、营改增对行业间税负影响。3、对不同规模企业产生的影响。三、产生的税负差异导致纳税筹划“热”。1、纳税筹划的意义。2、营改增纳税筹划现状。

会计论文案例公司

可以的,有选题有内容

以公司为例的会计论文题目:1、××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2、××企业内部控制优化路径研究。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4、××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5、××公司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浅析。6、××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治理的启示。写论文注意事项:1、论文题目选定后,基本上不能有太大变动,但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修改。2、提交大纲时,不只是每章一两句话,弄个四五行交过来完事。而是整篇论文的大致结构和框架要说清楚:研究目的和意义;分为几个部分说明;每个部分的大概内容是什么,都要交代清楚。3、论文写作一开始就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论文的模板来,从封面、摘要、正文一直到参考文献,以及页脚注释的所有格式,都必须一模一样,注意,是一模一样!否则到了后面再修改会有很多格式问题发现不了。4、如果有人很傻很天真地问,老师,论文应该怎么写啊?这种问题我一概不回答。如果真有此疑问者,请直接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的期刊网去观摩几篇,体会一下正规论文的写法。5、一些概念和定义,不要在脚注中写来自“百度百科”,即便你就是在百度当中查的,也要找到这句话的源材料,一般百度的下方都会有源链接,要写出这个概念具体出自哪本书或者哪篇期刊文章。6、论文全文结构要严谨、完整,目录、摘要、致谢等内容应按学校要求进行撰写,并按校方要求修改论文的格式。论文所用标点符号要规范,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等符号需要正确使用。论文题目不能太长,要写得简短,建议不要超过20个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