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电影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大图

发布时间:2024-07-06 22:41:47

电影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大图

电影《乱世佳人》赏析:  《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我比较喜欢后者,正如电影开始时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其实又岂只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对一个终极的目标——死亡——一样,你是选择清醒而悲观空虚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这终极的目标盲目地积极活下去;在一个文明消逝之后,你是选择在缅怀中活下去,还是抛弃过去,从新开始。在电影中,给出了几种选择。  灰色的模糊轮廓  阿希礼是一个注定应该过一种富庶安宁的生活的人,否则就是一个悲剧。他见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线条刮伤他的皮肤。相反,平静单调的生活、沉静纤弱的妻子,由想象勾勒出来的音乐和文学,这些模糊的形象却带给了他安全感,他太习惯它们了,柔和、缥缈。但是,一声炮响,一个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筑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画面刺激着他柔弱的神经。他很清楚的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这于他毫无改变,只能加深他的悲剧。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去应付即将到来的世界,只是他不敢面对的态度削弱了他在新的文明下生存的能力。  其实阿希礼并不能算是他所怀念的那个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个文明只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出现,而没有踏实的实干,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这样的文明是没有存活的资格与魅力。我认为在此电影中这个文明的真正代表是奥哈拉太太和玫兰妮,她们既有修养地悠闲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才是这个文明真正的意义与魅力之所在。阿希礼充其量只不过是继承了文明的表象,享受这个文明经过漫长的奋斗后的成果,却没有记住与继承这个文明在早期开发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的性格魅力。他天生就是懦弱的,被道德束缚的他还是可以在新的文明下生活下去,但是其内心潜藏着巨大的恐惧与厌恶,也就是说,他永远也不能融入那个文明当中。后来也证明他不能使妻儿过上很好的生活,他没有能力在那个满是残酷丑陋的竞争生存下来。  阿希礼在战争的残酷现实的逼迫下,渐渐明白他所处的文明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 :它没有可以抵御他人进攻的现代化设施,却满怀为国牺牲的雄心与对现实情况的无知与狂妄;只既希望于与欧洲的棉花贸易帮助自己取得胜利,却不知道世界正被一场新的革命所改变着。战争不是最可怕的,它只是消磨你的生命,个体的意志;战争之后的价值观的侵略才却是对过去的整个文明的颠覆。阿希礼有明确的历史观,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却没有勇气去正视历史的前进的规律。他不够资格代表一个灿烂过的文明,却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了那个文明。一旦此文明飘散,他的精神也随之崩塌,靠道德维持的生命只是一具没有生气的躯壳。  在现实当中太多阿希礼这样的人,看清现实,只能徒增他们人生的悲剧色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弱者。而阿希礼的懦弱就是体现在自己的理想与庇护消逝后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承担。其实阿希礼完全可以通过自杀来解脱自己,但是,他太把自己归类到那个文明当中,受到文明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的限制。他最终陷入了必须用死的意志来支撑活的躯体,活的职责的困境。他不能怨那个文明,而是自己没有理解那个文明,没有超脱于那个文明。  猩红的粗线条  斯佳丽(Scarlet)本意就是热烈的猩红色,但是却让她配上了象征希望的绿色。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鲜明,轮廓太清晰。她这根粗红的线条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她明显而深刻的一笔。她就是电影的主角,她就是被歌颂的对象,她就是电影给予我们关于选择的答案:抛弃过去,不顾一切的为了生存,就算是一个外表柔弱、从小娇惯的女人,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庇护;勇敢地担起你应担起的责任,因为责任只会降临在能担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内战后美国所宣扬与崇拜的女性形象——独立、自由。塔拉(或者说那片红色而肥沃的土地)就是“生存”的象征,而斯佳丽对塔拉的热爱与占有就是对 “求生”的欲望。玫兰妮的死亡与瑞特的离去就象征着她没有了依靠,以后的路将由她独自地走下去。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并没有达到没有美国如此经济发达的程度的国家中的女性也正在走着这条路,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生存”是人类在世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有精力把生活弄得更有意义。到电影结束,斯佳丽应该算是确保了生存,并且过得很好。可是,人生就是为了有钱,有房子,不受饿受冻这些物资条件的?盲从于生计的奔波,貌似充实的人生真的就是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我们去效仿?  斯佳丽一生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标准一旦降低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当她面对战争,以及战争失败后的混乱,一步一步从一个娇惯的小姐成长为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时,她就已经抛弃了她母亲教导,抛弃了宗教信仰,也就是抛弃了已逝的那个文明,抛弃的所有她认为阻碍她向前走的障碍(人或者事物):她可以不顾社会习俗而作为一个女人经营木厂,也可以不顾伦理道德而雇佣犯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她感到恐惧,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之后她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一个新的文明中去,她看不惯那些北佬,看不惯他们攫取金钱的贪婪与粗俗。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同于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已逝文明给予她的有教养的优越感(但她不知道给予她优越感的文明已被她遗忘,留在她身上的只是惯性存在的躯壳),使她产生了一个幻想:只要她赚取了足够多的钱,她就能宽容地对待别人,尤其是弱者,而她将使一个过一种舒适生活、又受到人尊敬的高贵女人。先不说她自己性格上本身那中“藐视弱者,争做强者”的态度不允许她这样;战争的经历,原有生活的破碎,让她作出了抛弃过去、不顾一切向前走的选择——她开始变得自私,惟利是图,过去的生活在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印迹越来越淡,她的生活标准已经降到维持生存的地步,虽然她对她的亲人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虽然她也想要爱情,但是让自己顺利的生存下去的愿望萦绕在她的心头,左右着她的行为。她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反传统主义的代表。其实这本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当战争结束后,富庶、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人们都变成了连温饱都难以支撑,也就理所应当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建立另一个家园,缅怀过去并不能养活自己;而那些倍受绅士们保护的淑女们再也不能享受过去的生活时,既然怀念它不能让它复活,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往前走。但是斯佳丽从来没有想到,她除了生存就再也没有别的精神寄托:她抛弃了母亲的教导,抛弃无法继续下去的文明,以及文明中的信仰与宗教;她看透了自己不是爱阿希礼的,阿希礼对她已经没有先前的诱惑了;她也并不是一定要瑞特的爱与帮助,她更爱土地;她最后终于明白了玫兰妮是她联结过去的纽带,她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但是她死了。这就是她什么也不怕的后果,什么支撑也没有了。金钱是不能支撑一个人走完一生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就这样努力地生存下去,过一辈子吗?既然原来的文明会消散,就不能保证取代它的现行的文明不会消散。即便我们无法预料到它的终结时间,终结的命运却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生存”这个欲望满足了,一旦被“生存”主宰的这个文明消散了,斯佳丽的选择无疑就是一种低级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我想,新的文明也许是一种要求人文,要求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精神满足的文明。但是,以后呢?以后将是什么文明呢?无从知道,只是就如“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中的“A”随时可以换成一个“The”。以后将有更加先进的文明取代它。历史的进程就是由一个个文明推向前的。  完美的对称  我认为在电影中,玫兰妮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雕塑,刚柔相济;就像是一幅画,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她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她对过去的生活缅怀,在阿希礼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线条,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可以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剑,她敢于为维护正义而反对文明当中的权威的代表,她可以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她就是斯佳丽奋斗中的忠实战友。是她联系了这两个文明,用自己的人格与行为来纪念着过去,极大地安慰了那些对过去怀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气与气度,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选择了继续向前,却又深深地把过去文明的精华烙在心里。  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却死了,也就意味着那个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文明的统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即便她最后不是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不会活得很幸福。战争结束后,过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确定与否的问题,而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人性的土壤是养不活像玫兰妮这样本应生活毫无私欲的天堂的花朵。在电影中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只是代表着一种回忆与理想,既是对灿烂过的文明的回忆,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阿希礼、斯佳丽、玫兰妮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但是他们不论选择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淹没在一种文明之下的,他们的命运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一样,最终都会随风飘散,因为没有一个确定的文明个体是可以永存的。从一个文明跳入到另一个文明,也避免不了这样的命运。但是,好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长河中小小的一滴,在这长河中有无数的水滴分享着同样的命运。看透后,也许会开阔些!

《紫色》,1985年,剧本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艾莉斯·沃克(Alice Walker)小说《紫色 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导演斯皮尔伯格,女主角喜丽(Celie)由琥碧·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饰演。 斯皮尔伯格的鼎鼎大名,想必众网友耳熟能详。抛开其他,单就技巧而论,将镜头、 剪辑及配乐等所有电影语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导演,相信无人敢自居此君之上(希望这 句话不要引起争议——我的意思并非指无人能与之并驾齐驱)。《紫色》一片中,浑然天 成的电影语言俯首皆是。 然而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批评界的极大争议——几乎是骂声一片,先是老美的 “影评人士”,现在又到了中国的“影评界”。所有的骂声主要指向两个方向:美化黑人 以及禁忌题材。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80年代的美国电影界。 《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主要演员几乎全部为黑人之外,参 与影片摄制的工作人员也大半为有色人种。关于种族问题在美国,这里我也无须赘言,有 兴趣的朋友查阅一下1992年洛杉矶大暴动的相关资料就很清楚了,顺带再强调一遍,《紫 色》完成于1985年。与黑人题材在主流文化中的禁忌类似,乱伦与同性恋在电影题材里并 无二致。 简介年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对《紫色》中禁忌题材的指责,回到“美化黑人 ”这个问题上来。这种指责主要有两条:第一,认为《紫色》一片中对黑人生活的描述不 实,里面的“黑人过得太舒适了”;第二,认为《紫色》一片中大团圆结局有落俗之嫌, 并同时“美化了黑人”。 首先,我认为,对影片的这种指责(“美化黑人”),本身就带有种族倾向。关于指 责的第一条,最简单的反诘便是:“为什么黑人不能有房子和田地?”难道美国的黑人就 象在今天必须生活在贫民窟里一样,在历史上最舒适的待遇也只能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种反诘看起来有点偏激,然而只要稍微地读一下美国历史(两百年而已),便会发现 抱有“美化黑人”之指责的评论家,其种族倾向昭然若揭。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的故事 ,当时的美国尚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依旧处于“自由竞争”而非“垄断”阶段,而其作为 “契约”建国的移民国家美国,本身就以其地域的广袤与资源的丰富留给了“资本家”以 大量的机会。在初步完成了开垦之后,那些“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正在城市里忙着“从汗 毛孔里流脓血”地积累资本,有暇顾及的是在城市里(《纽约黑帮》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 )站稳自己的脚跟。于是留一片田园牧歌的空间给黑人,自然之极——同时当我们抛开对 美国的偏见,必须承认“契约”建国的美国,比较“当时的欧洲”,的确更为宽容,的确 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哪怕你是黑人,但前提必须是勤劳的黑人。而影片中“先生”(喜丽 的丈夫)一家以及喜丽等正符合这一条件,而且他们生活在的黑人小社区也为他们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社区对于黑人十分重要,后面将再度提及)。简单地明晰了这段历史之后, 对影片以此种指责的评论家,其态度背后的东西,大家想必不难发觉了。 第二种指责比第一种指责专业、严厉而且更有意义,需要我们仔细起来。《紫色》一 片讲述的故事能一语概之——“一对黑人姐妹被迫分开多年,历经辛苦之后重逢,原谅了 自己这苦难的始作俑者。”故事里面涉及着家庭与宗教。这类大团圆结局题材从中国的《 哪吒》到美国版《新基督山伯爵》,歌颂亲情、爱情、友情力量的电影全世界都不胜枚举 。为什么黑人的大团圆结局就有问题了呢?假如将里面的黑人演员,黑人故事全置换成白 人故事,哪怕是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紫色》会不会免受影评家攻击?我的答 案是会!这一自问自答或者太过偏激了,有人可能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哪吒》早就 是“封建糟粕”,《新基督山伯爵》更胡乱篡改,《辛德勒的名单》甚至也不过如此(有 类似批评)。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紫色》的结局必须如此,也正因如此影片才产生真 正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梦是最真的现实——赏析电影《盗梦空间》 学生:(xx学院xx班,学号xxx )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可这个梦的时限又是多少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十年的时间,搭建起了一座关于梦的心理大厦——《盗梦空间》,众家媒体盛赞它是《黑客帝国》之后最高深的电影,看起来会让人头疼。影迷们像追逐《阿凡达》一样,仅仅因为一个过重的噱头,就开始蜂拥而至,溢美之词随处可见。可又有谁能真的理解影片呢?人云亦云的结果,使得不少类似解疑答惑式的影评不断出现,人们关注电影的兴趣点变成了猜字游戏,所有人都沉迷了进去。为了能够将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搞清楚,他们从哲学、建筑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各项学科中开始研究,一层一层地循环往复,就像电影中的梦中梦一样,真实和虚幻没有了分明的界限,只剩下了剧中人一样的执着。所谓“一刀未剪”,主要是针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适合大范围播放的电影情节,都会在上映之前,被无情地剪辑掉。但有时候,这些情节恰恰又是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境外引进电影而言尤其重要,因此“一刀未剪”也就成了众多国内影迷,在期盼电影上映时最纠结的根源了。 《盗梦空间》为何能“一刀未剪”呢? 先将时间转回到2009年8月,随着昆汀·瓦伦蒂诺《无耻混蛋》的上映,曾因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大获成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盗梦空间》,提前曝光了一款极简主义的先行版预告片。时长30秒的预告片充满了欲语还休的神秘感,新人Zack Hemsey操刀制作的预告片配乐,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逼人的紧迫感,一层层逐渐加深,伴随着“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的宣传语,第一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现影迷们大呼过瘾,诺兰的死忠粉丝开始接力热捧,《盗梦空间》的“神作”地位初步成型。 时间转入下一个关键点——2010年7月16日,《盗梦空间》全球首映(除中国市场以外)。热情的国内影迷们唯恐当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不能上映的悲剧再次上演,于是纷纷热捧,将《盗梦空间》的声势推向了最高峰——“一刀未剪”版的《盗梦空间》最终定于9月1日在中国地区上映。深谙商业之道的华纳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市场达到了最好的前期宣传效果。 对于电影而言,“一刀未剪”在另一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电影逻辑的严密性,会紧凑到让人无法下手。就像《盗梦空间》一样,该片表面上是讲述高科技犯罪,实际上却是在宣扬“回归家庭”的重要性,充满了救赎色彩。即便全片无暴力、无血腥、无色情,甚至连一个激情的吻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剪辑的呢?)它仍然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好电影。好到会让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找不到可以上厕所的最佳时间。因为影片节奏的缜密,画面感的强烈,会让人产生错觉,唯恐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转身,都会错过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看《阿凡达》的人走出影院后,通常是一个状态——“3D技术太神奇了!”而执迷于《盗梦空间》的人,则会在看的时候在死命地盯着屏幕,看完之后一部分人会疯狂地纠结起电影结局究竟是不是个梦?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陷入冥想状态,明明有着千言万语,却相顾无言,最后只能留下“神作”两个字。 《阿凡达》的成功在于,它用华丽的视效奇观促进了电影在技术方面的革新。《盗梦空间》开放式的结局,固然耐人寻味,但它真正成功的地方,绝不是留下了一个可供思考的空间,一个可以制造续集的无限可能这么简单。《盗梦空间》依靠的是缜密的逻辑所搭建起来的完美结构。影片节奏的紧凑,让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消耗时间的过场戏出现。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编写电影剧本时,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定律全部变成了死规则,避免了形式上出现漏洞的可能;同时他还用了梦境这个类似《黑客帝国》一样的概念,将美式温情最爱提倡的家庭精神烘托到了极致,使得原本看起来并不怎么奥妙的故事,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此外,《盗梦空间》还启用了一票非常有实力的演员,给了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全新搭配。即便《泰坦尼克号》里的帅小子已成了眉头紧皱的怪大叔,他的票房号召力依然强大,经过《血钻》《无间行者》《禁闭岛》等电影的历练后,莱昂纳多现在就差一座小金人来加冕了。与莱昂纳多颇有些夫妻相的法国影后级女演员玛丽昂·歌利亚,早在2007年时就凭借《玫瑰人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此次她出演的角色性格狠戾,极具危险性,相当有看头。日本演技派明星渡边谦饰演了观光者齐藤,在剧中掉入了梦的边缘;西里安·墨菲饰演了目标人物——冷静而又脆弱的富二代。而演员阵容中最让人惊喜的,则是两位以独立小成本电影起家的新生代演员——造梦人艾伦·佩奇和前哨者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两人精湛的演技为整部影片加分不少。特别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失重空间里优雅地翻转、打斗的场面,简直到了赏心悦目的地步。结局,其实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对于剧中的莱昂纳多来说,这个结局无论是不是梦境,他都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在最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和日思夜想的孩子们在一起。而对于看戏的人来说,只要这两个半小时没有虚度,这电影就是成功的。我们都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其大意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曾有过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犯了罪,我们不把他投入监牢,而是将他投入一场梦。这场梦也许从唐朝开始(当然视犯罪者情节轻重开始时间可以更久远),让犯罪的人在梦中经过一千年后醒来。梦中的时间有如棉花,充满了无限的缓冲,当罪犯醒来,现实也许只经过了十分钟。一切如故,只是那个醒来的人心已苍老——在看到梦中一切世间百态、体会到所有人情冷暖之后也许他已厌倦了这个现实的世界,这对他是多么大的惩罚啊。我曾经觉得这是个无比荒唐的想法,太可笑了。若干年以后我看到了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原来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个人有着同样奇怪的想法很多年了。这一次诺兰将这个想法展开的更加宽广,他巧妙的加进了一个陀螺,陀螺旋转与否决定着主人公们到底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当然还有孩子的脸,这个场景不止一次的在影片中出现——在梦中柯布永远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脸。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很多场景在梦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但我们永远也触摸不到结果。为此我无比惊叹导演的想象力,通过绝妙的叙事技巧诺兰已将他对梦的理解“植入”我们大脑中,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在影片中导演为我们引出了一个艰深的哲学命题——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真的存在吗?我们梦境中的事情难道全都是假的吗?这个哲学命题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现实世界是这样的不可信赖,它对我们的认知似乎起不到任何帮助。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于是在影片中出现了柯布和自己妻子共同创造的梦幻,那个梦境中的城市酷似退去浮华的纽约、巴黎、东京或是北京,这是一切我们平时所感知的细节的集合。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这个绝对的怀疑也是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正如他所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在影片中柯布不停地怀疑这一切,直到他真正看到了自己孩子转过身来的笑脸。在影片结束时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曾读过的一本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一个叫苏菲的小女孩偶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带她走进了一个梦,在梦中苏菲与古往今来各个哲学先贤相遇,并感知他们的思想。在这个梦中苏菲不断地成长,越来越理性。直到有一天苏菲走到一个荒野中的小屋前,打开门一面镜子摆在她的面前。镜子中并不是苏菲的脸,而是又一个幻境,苏菲不停的问周围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这样的疑问一直延续到这本书的末尾,结尾处这样写道:那轰然一响,原来我们都是星辰。

电影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图

新鲜的刺激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摄影分析 《搏击俱乐部》无疑是一部具有浓重超现实色彩的影片,和David Fincher以往影 片一样,关注人物心理层面的剖析,内容上表现了主人公人格上的极端分裂。 导演不惜用两个演员来扮演一个人精神的不同侧面,在尾声之前,观众甚至会 一直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在影片的摄影造型方面,创作者就更加注重给 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形象。 日景:漠然的,现实主义的风貌 为了表现主人公G枯燥的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司、飞机客舱、 咖啡厅,日景气氛中的光线反差较小,并且不刻意追求光线的变化,给人 的视觉感受是比较平淡的。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师刻意把这些场景的色彩 处理成高调的视觉效果,在环境以及人物服装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不带 色彩倾向的白色和灰色为主,整体画面的色彩偏绿色,并且模仿在荧光灯 的照明下,由于灯光光谱不完整、色彩还原不佳的效果,以视觉的单调感 受来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乏味和麻木不仁。 尽管摄影师希望以日景气氛的常规来衬托夜景气氛的超现实,又由于本片 大部分内容是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下叙述进行的,因此在处理日景气氛时, 摄影师在追求平淡无奇的造型风格之前提下,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表 现的意味,以响应整个影片的强烈的主观色彩。 举例来说,影片开始不久,G用旁白描绘他无聊透顶的日常工作,我们看 到他面部表情的大特写,他的脸被办公室的荧光灯勾勒了一个侧逆光, 暖黄色的光在他的脸部有规律的闪烁,一亮一灭的,看起来具有非常强烈 的戏剧效果。接下来镜头反打他的主观视点,前景是一台打印机在来回摆动, 光线一亮一灭,在不远处有两三个公司职员各自站在自己打印机前, 脸上都被打印机的光照得一亮一灭的。 这种设计使得画面各个角落都有相似的光线进行有规律的闪烁, 造成了一种韵律,成为枯燥生活的催眠剂——使人麻木不仁。 在这里摄影师无疑是把打印机的光效进行了夸大,利用这种明显不真 实的造型感来突出这些镜头的主观性,利用光线运动的规律性, 给观众传达了一种滑稽的感受。这种光线设计光源方向是真实有依据的, 看起来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创作者根据这个现实生活的依据进行了夸大 ——我们知道,打印机的这种光线实际上非常微弱,在日常照明条件下, 并不可能引起人物面部照明光线的变化,创作者把它夸张地作为一个戏剧 性的光线元素来使用,令观众觉得亦真亦幻。 夜景:不规则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占影片很大比例的夜景气氛场景中,摄影师Jeff Cronenweth希望 在影像风貌上呈现一种非常规的、超现实主义的风貌。 因为夜景气氛用来表现的是搏击俱乐部的打斗场面以及G常规生活之外 的场景,旨在突出主人公人性中疯狂黑暗的一面——当然也正是对于 主人公来说更为精彩的生活体验。 和影片色彩单调的日景气氛相比,夜景中的色彩极为丰富。 众所周知,夜景气氛下通常摄影师都会采用一些类似轮廓光或者逆 光的照明方式将人物与背景分开来增强画面的层次与景深感,而这 部影片似乎故意要让人物与背景融在一起。这样处理所造成的视觉 效果是,让观众更加注重环境中的整体的气氛,而不是让人物更加 抢眼,特别是在夜景气氛当中,这种比较混沌的视觉效果,有些像 是梦境般的让人分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 影片中主要人物的人脸的亮度也非常低,一般在曝光点以下1—1/2档, 这在以往的好莱坞影片中是不多见的。也许其他影片中有个别的镜头 或是场景敢于这样处理,但是大段的篇幅都是如此处理的情况恐怕就 更少了。观众需要仔细看才能辨别出片中大明星的神情,但是特别之 处在于:尽管人物的面部亮度很低,摄影师却特别强调眼神光,因此 呈现的视觉效果是在黑暗的气氛中主人公幽灵般的眼睛,这似乎是强 迫观众必须通过这唯一的窗口来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男主人公组织搏击俱乐部的打斗场面中,呈现出 来的是一种低照度条件下的阴暗的视觉风格。 G和泰勒第一次单独打斗是在一个酒吧门口的停车场。酒吧门口挂着 一个荧光灯,它成了场景中的主要照明光源,而门口的墙上还有一两 盏旧式的路灯,微弱的灯光在人物后景的墙上造成一个个小的光区, 点缀着背景。 画面整体的效果都是低调的,我们只能通过被灯光照亮的墙壁分辨出 两个主人公的身影,G西服里面的白色衬衫和泰勒亮闪闪的皮夹克让 我们看清楚他们的动作,潮湿的地面反射着灯光,亮度也刚好衬托他 们的身形。 在搏击俱乐部初具规模后,打斗场景被转移到一个酒吧废弃的地下室, 房顶都是一些横七竖八的水管子,灯光昏暗。在打斗过程中,聚集在打 斗者周围的人,我们仅仅可以分辨他们的身形,并不能确切的看到他们 的表情。因此他们变成了打斗场面变化着的背景,涌动着,造成视觉上 的不安定和混乱感。 在这样的场景中,整体呈现了一种黑暗的影调,因此画面的细节和层次 都显得尤为重要。在胶片的选择上,除去影片少部分的日景场景,影片 都用了KODAK公司的5279VISION500T的高感光度胶片来拍摄,以利于捕捉 低照度的影像魅力,使用高感光度胶片可以在同样的照度下获得更大的 景深,以此可以提高暗部细节的清晰度。 观众刚好可以辨认出他们,这样的大反差画面有助于给观众视觉上以 较为强烈的刺激,更好地突出搏斗中创作者希望给予观众的残酷感受。 画面也注重局部反差控制,为了观众分辨出用动的人群的轮廓,摄影 师又利用墙壁的亮度衬托人群,以两者之间微秒的亮度差异来使人群 的轮廓清晰又不会脱离背景。 《搏击俱乐部》是一部疯狂离奇的电影,虽然拍摄于七年前,但是现在 看起来仍然令人吃惊和充满新鲜感的。大胆的影像更是无懈可击,它体 现了好莱坞年轻一代摄影师对于影像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并有着以往大 片里并不具备的研究和思索价值。 图片链接

影视艺术欣赏论文 一、 对电影的认识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是一种在电影院看的,故事。不过比起电视剧来,故事讲得有点太短了,看着不过瘾。长大一点才知道,电影是一种艺术,不同地方的电影有着不同的特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吧。 下面谈谈对各地电影的看法: 内地电影,从我有记忆开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战争影片,大多是讲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学校组织观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过一些片子,不过到现在大多都忘记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的确给我很大震撼。后来就不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在电脑和网络上看得大多是国外片,国内的一般只是喜剧片如《手机》、《大腕》、《天下无贼》,和一些比较有名的,像《无极》等。 香港电影,给人感觉娱乐性较强,以市场为导向,像周星驰的一些电影,的确很好玩,但看的时候又不会有什么思想负担。挺适合休闲时观看的。 韩国电影,最近才看韩国电影,一般是些爱情电影和伦理片,但很适合中国人观看,大概是我们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觉很细腻,和生活贴近。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当年可是在中国乃至亚洲刮起了一股野蛮旋风呀。 印度电影,只看过有限的几部印度电影,片名大多记不清了,只是对那大篷车和时不时的音乐和舞蹈还有点印象,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但那时的印度电影感觉上更像歌舞剧。 俄国电影,现代的俄国电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过前苏联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战有关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欧洲电影,最为代表的应该是法国电影吧,感觉艺术感很强,不是看得很懂,画面很漂亮。像《天使爱美丽》我看了几遍都没看懂。 美国电影,看得最多的还是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美国片是最为成熟的,无论影响力还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现在在中国大学生中,看好莱坞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国产片的人多。尤其是国产片中有些类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谈谈对两种类型的电影的看法: 对一般的类型,我想因为见得多了,也不会有什么感触,那我就拿两种比较特殊的类型来谈谈我的看法。 动画电影,我认为也算一种很重要的电影类型(因为有人说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我不否认,小孩子更容易被动画吸引,但不是说动画片就一定时给小孩子看的。我认为,除了演员和布景是由真实的转变成用画的,其他的电影元素都有保留,导演一样可以用动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动画电影方面,日本和美国无疑是两种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维动画产业可以说是全球最发达的,像在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样生产着动画片,以动画系列片为主,也会定期为这些系列片出些剧场版,当然也有单独的动画电影,比如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我觉得都是不错的影片,日系动画的唯美画风也很让我喜欢。个人感觉就二维动画而言,美国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较好的《狮子王》来说,在它之前,日本实际上有一个很类似的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这很有抄袭的嫌疑。不过自从3D动画出现之后,美国的技术优势又体现出来了,不愧为IT技术的起源国,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几部作品《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汽车总动员》等,无论是画面还是讲的故事,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恐怖电影,谈到恐怖电影还是要谈到日本。先不谈日本人的民族性的问题,日本的恐怖电影的确是很不同的,是一种悬念的恐怖,用意识来引导你,而不是用那种血腥的场面来达到目的。如《午夜凶铃》、《咒怨》等,会在整部片子弥漫恐怖的气氛,但就是不让你见到,让你提心吊胆到最后。美国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样,突然出现的血腥画面,如果没有准备的话,简直让你会吐出来。记得有一部叫《异次元杀阵》的片子,有一个把人切成块的镜头,足足让我倒了一天胃口。还有《死神来了》、《死神来了2》和《死神来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阳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那种很血腥的场面,这也许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从有记忆开始怎么看电影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了。小时候倒是只能去电影院看电影,不过,现在看电影的渠道已经太宽了。从网上、电视上都可以免费看到(如果不算电费的话),很多国内电影过了档期,国外电影大约上映一年后,中央6就会放映,这还不算国内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提前买碟片看。我们自己也可以买正版或盗版的盘来先睹为快。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较有感觉。有一种看电影的味道。 三、 列举喜欢看的电影 《我的野蛮女友》、《超人总动员》、《指环王》三部曲,《帝企鹅日记》、《公主日记》、《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死神来了2》、《开国大典》、《天下无贼》、《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传》、《爱国者》、《勇敢的心》采纳哦

电影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图片

《紫色》,1985年,剧本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艾莉斯·沃克(Alice Walker)小说《紫色 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导演斯皮尔伯格,女主角喜丽(Celie)由琥碧·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饰演。 斯皮尔伯格的鼎鼎大名,想必众网友耳熟能详。抛开其他,单就技巧而论,将镜头、 剪辑及配乐等所有电影语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导演,相信无人敢自居此君之上(希望这 句话不要引起争议——我的意思并非指无人能与之并驾齐驱)。《紫色》一片中,浑然天 成的电影语言俯首皆是。 然而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批评界的极大争议——几乎是骂声一片,先是老美的 “影评人士”,现在又到了中国的“影评界”。所有的骂声主要指向两个方向:美化黑人 以及禁忌题材。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80年代的美国电影界。 《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主要演员几乎全部为黑人之外,参 与影片摄制的工作人员也大半为有色人种。关于种族问题在美国,这里我也无须赘言,有 兴趣的朋友查阅一下1992年洛杉矶大暴动的相关资料就很清楚了,顺带再强调一遍,《紫 色》完成于1985年。与黑人题材在主流文化中的禁忌类似,乱伦与同性恋在电影题材里并 无二致。 简介年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对《紫色》中禁忌题材的指责,回到“美化黑人 ”这个问题上来。这种指责主要有两条:第一,认为《紫色》一片中对黑人生活的描述不 实,里面的“黑人过得太舒适了”;第二,认为《紫色》一片中大团圆结局有落俗之嫌, 并同时“美化了黑人”。 首先,我认为,对影片的这种指责(“美化黑人”),本身就带有种族倾向。关于指 责的第一条,最简单的反诘便是:“为什么黑人不能有房子和田地?”难道美国的黑人就 象在今天必须生活在贫民窟里一样,在历史上最舒适的待遇也只能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种反诘看起来有点偏激,然而只要稍微地读一下美国历史(两百年而已),便会发现 抱有“美化黑人”之指责的评论家,其种族倾向昭然若揭。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的故事 ,当时的美国尚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依旧处于“自由竞争”而非“垄断”阶段,而其作为 “契约”建国的移民国家美国,本身就以其地域的广袤与资源的丰富留给了“资本家”以 大量的机会。在初步完成了开垦之后,那些“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正在城市里忙着“从汗 毛孔里流脓血”地积累资本,有暇顾及的是在城市里(《纽约黑帮》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 )站稳自己的脚跟。于是留一片田园牧歌的空间给黑人,自然之极——同时当我们抛开对 美国的偏见,必须承认“契约”建国的美国,比较“当时的欧洲”,的确更为宽容,的确 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哪怕你是黑人,但前提必须是勤劳的黑人。而影片中“先生”(喜丽 的丈夫)一家以及喜丽等正符合这一条件,而且他们生活在的黑人小社区也为他们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社区对于黑人十分重要,后面将再度提及)。简单地明晰了这段历史之后, 对影片以此种指责的评论家,其态度背后的东西,大家想必不难发觉了。 第二种指责比第一种指责专业、严厉而且更有意义,需要我们仔细起来。《紫色》一 片讲述的故事能一语概之——“一对黑人姐妹被迫分开多年,历经辛苦之后重逢,原谅了 自己这苦难的始作俑者。”故事里面涉及着家庭与宗教。这类大团圆结局题材从中国的《 哪吒》到美国版《新基督山伯爵》,歌颂亲情、爱情、友情力量的电影全世界都不胜枚举 。为什么黑人的大团圆结局就有问题了呢?假如将里面的黑人演员,黑人故事全置换成白 人故事,哪怕是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紫色》会不会免受影评家攻击?我的答 案是会!这一自问自答或者太过偏激了,有人可能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哪吒》早就 是“封建糟粕”,《新基督山伯爵》更胡乱篡改,《辛德勒的名单》甚至也不过如此(有 类似批评)。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紫色》的结局必须如此,也正因如此影片才产生真 正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电影《乱世佳人》赏析:  《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我比较喜欢后者,正如电影开始时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其实又岂只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对一个终极的目标——死亡——一样,你是选择清醒而悲观空虚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这终极的目标盲目地积极活下去;在一个文明消逝之后,你是选择在缅怀中活下去,还是抛弃过去,从新开始。在电影中,给出了几种选择。  灰色的模糊轮廓  阿希礼是一个注定应该过一种富庶安宁的生活的人,否则就是一个悲剧。他见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线条刮伤他的皮肤。相反,平静单调的生活、沉静纤弱的妻子,由想象勾勒出来的音乐和文学,这些模糊的形象却带给了他安全感,他太习惯它们了,柔和、缥缈。但是,一声炮响,一个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筑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画面刺激着他柔弱的神经。他很清楚的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这于他毫无改变,只能加深他的悲剧。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去应付即将到来的世界,只是他不敢面对的态度削弱了他在新的文明下生存的能力。  其实阿希礼并不能算是他所怀念的那个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个文明只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出现,而没有踏实的实干,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这样的文明是没有存活的资格与魅力。我认为在此电影中这个文明的真正代表是奥哈拉太太和玫兰妮,她们既有修养地悠闲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才是这个文明真正的意义与魅力之所在。阿希礼充其量只不过是继承了文明的表象,享受这个文明经过漫长的奋斗后的成果,却没有记住与继承这个文明在早期开发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的性格魅力。他天生就是懦弱的,被道德束缚的他还是可以在新的文明下生活下去,但是其内心潜藏着巨大的恐惧与厌恶,也就是说,他永远也不能融入那个文明当中。后来也证明他不能使妻儿过上很好的生活,他没有能力在那个满是残酷丑陋的竞争生存下来。  阿希礼在战争的残酷现实的逼迫下,渐渐明白他所处的文明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 :它没有可以抵御他人进攻的现代化设施,却满怀为国牺牲的雄心与对现实情况的无知与狂妄;只既希望于与欧洲的棉花贸易帮助自己取得胜利,却不知道世界正被一场新的革命所改变着。战争不是最可怕的,它只是消磨你的生命,个体的意志;战争之后的价值观的侵略才却是对过去的整个文明的颠覆。阿希礼有明确的历史观,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却没有勇气去正视历史的前进的规律。他不够资格代表一个灿烂过的文明,却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了那个文明。一旦此文明飘散,他的精神也随之崩塌,靠道德维持的生命只是一具没有生气的躯壳。  在现实当中太多阿希礼这样的人,看清现实,只能徒增他们人生的悲剧色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弱者。而阿希礼的懦弱就是体现在自己的理想与庇护消逝后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承担。其实阿希礼完全可以通过自杀来解脱自己,但是,他太把自己归类到那个文明当中,受到文明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的限制。他最终陷入了必须用死的意志来支撑活的躯体,活的职责的困境。他不能怨那个文明,而是自己没有理解那个文明,没有超脱于那个文明。  猩红的粗线条  斯佳丽(Scarlet)本意就是热烈的猩红色,但是却让她配上了象征希望的绿色。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鲜明,轮廓太清晰。她这根粗红的线条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她明显而深刻的一笔。她就是电影的主角,她就是被歌颂的对象,她就是电影给予我们关于选择的答案:抛弃过去,不顾一切的为了生存,就算是一个外表柔弱、从小娇惯的女人,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庇护;勇敢地担起你应担起的责任,因为责任只会降临在能担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内战后美国所宣扬与崇拜的女性形象——独立、自由。塔拉(或者说那片红色而肥沃的土地)就是“生存”的象征,而斯佳丽对塔拉的热爱与占有就是对 “求生”的欲望。玫兰妮的死亡与瑞特的离去就象征着她没有了依靠,以后的路将由她独自地走下去。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并没有达到没有美国如此经济发达的程度的国家中的女性也正在走着这条路,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生存”是人类在世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有精力把生活弄得更有意义。到电影结束,斯佳丽应该算是确保了生存,并且过得很好。可是,人生就是为了有钱,有房子,不受饿受冻这些物资条件的?盲从于生计的奔波,貌似充实的人生真的就是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我们去效仿?  斯佳丽一生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标准一旦降低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当她面对战争,以及战争失败后的混乱,一步一步从一个娇惯的小姐成长为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时,她就已经抛弃了她母亲教导,抛弃了宗教信仰,也就是抛弃了已逝的那个文明,抛弃的所有她认为阻碍她向前走的障碍(人或者事物):她可以不顾社会习俗而作为一个女人经营木厂,也可以不顾伦理道德而雇佣犯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她感到恐惧,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之后她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一个新的文明中去,她看不惯那些北佬,看不惯他们攫取金钱的贪婪与粗俗。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同于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已逝文明给予她的有教养的优越感(但她不知道给予她优越感的文明已被她遗忘,留在她身上的只是惯性存在的躯壳),使她产生了一个幻想:只要她赚取了足够多的钱,她就能宽容地对待别人,尤其是弱者,而她将使一个过一种舒适生活、又受到人尊敬的高贵女人。先不说她自己性格上本身那中“藐视弱者,争做强者”的态度不允许她这样;战争的经历,原有生活的破碎,让她作出了抛弃过去、不顾一切向前走的选择——她开始变得自私,惟利是图,过去的生活在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印迹越来越淡,她的生活标准已经降到维持生存的地步,虽然她对她的亲人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虽然她也想要爱情,但是让自己顺利的生存下去的愿望萦绕在她的心头,左右着她的行为。她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反传统主义的代表。其实这本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当战争结束后,富庶、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人们都变成了连温饱都难以支撑,也就理所应当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建立另一个家园,缅怀过去并不能养活自己;而那些倍受绅士们保护的淑女们再也不能享受过去的生活时,既然怀念它不能让它复活,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往前走。但是斯佳丽从来没有想到,她除了生存就再也没有别的精神寄托:她抛弃了母亲的教导,抛弃无法继续下去的文明,以及文明中的信仰与宗教;她看透了自己不是爱阿希礼的,阿希礼对她已经没有先前的诱惑了;她也并不是一定要瑞特的爱与帮助,她更爱土地;她最后终于明白了玫兰妮是她联结过去的纽带,她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但是她死了。这就是她什么也不怕的后果,什么支撑也没有了。金钱是不能支撑一个人走完一生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就这样努力地生存下去,过一辈子吗?既然原来的文明会消散,就不能保证取代它的现行的文明不会消散。即便我们无法预料到它的终结时间,终结的命运却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生存”这个欲望满足了,一旦被“生存”主宰的这个文明消散了,斯佳丽的选择无疑就是一种低级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我想,新的文明也许是一种要求人文,要求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精神满足的文明。但是,以后呢?以后将是什么文明呢?无从知道,只是就如“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中的“A”随时可以换成一个“The”。以后将有更加先进的文明取代它。历史的进程就是由一个个文明推向前的。  完美的对称  我认为在电影中,玫兰妮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雕塑,刚柔相济;就像是一幅画,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她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她对过去的生活缅怀,在阿希礼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线条,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可以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剑,她敢于为维护正义而反对文明当中的权威的代表,她可以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她就是斯佳丽奋斗中的忠实战友。是她联系了这两个文明,用自己的人格与行为来纪念着过去,极大地安慰了那些对过去怀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气与气度,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选择了继续向前,却又深深地把过去文明的精华烙在心里。  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却死了,也就意味着那个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文明的统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即便她最后不是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不会活得很幸福。战争结束后,过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确定与否的问题,而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人性的土壤是养不活像玫兰妮这样本应生活毫无私欲的天堂的花朵。在电影中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只是代表着一种回忆与理想,既是对灿烂过的文明的回忆,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阿希礼、斯佳丽、玫兰妮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但是他们不论选择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淹没在一种文明之下的,他们的命运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一样,最终都会随风飘散,因为没有一个确定的文明个体是可以永存的。从一个文明跳入到另一个文明,也避免不了这样的命运。但是,好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长河中小小的一滴,在这长河中有无数的水滴分享着同样的命运。看透后,也许会开阔些!

电影美学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大图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影视作为最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艺术,在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作用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吸收了多种艺术因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从审美主体看,人们欣赏影视时,具有视听共享的特点。从审美对象看,影视是以活动的形象画面为主的时空综合性艺术,运动成为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影视以镜头组接构成的视觉画面来传达审美经验,它的艺术手段就是蒙太奇。蒙太奇不仅使影视的一个个镜头按照影视创作者的构思组接成有机的整体,化作直观的流动的视觉形象,而且使镜头与镜头组接之后产生大大超越镜头本身之和的表现力和审美效应,赋予影视艺术在表现时空上的极大自由。 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 影视集多种艺术精粹于一身,并以科学技术为坚强后盾,是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影视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学生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受到教育、鼓舞和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实施影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的侵蚀。影视艺术具有审美认识作用,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微观到宏观、直观形象地学习知识,从而加深对社会、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的认识。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通过欣赏影视节目,学生得到休息和娱乐,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可见,通过学习影视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影视兴趣,扩大影视视野,可以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可以提高感受美、体验美和影视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学习过程 影视鉴赏是指以具体的影视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代写硕士论文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影视艺术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最好途径之一,影视艺术鉴赏在影视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影视审美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影视审美的指导是当前影视教育(特别是影视普及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让学生学会应用正确的影视鉴赏方法,能够系统分析影视的各种表现手段和意蕴、风格,才能在学生和影视艺术之间架起一座审美理解的桥梁。影视艺术这一审美客体只有经过审美主体的审美鉴赏成为审美对象,经过审美的再创造才能呈现出最大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才能最终被人们接受。 影视作品的鉴赏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有着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影视鉴赏学习过程可分为影视审美直觉、影视审美体验和影视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接性和直观性,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影视审美体验阶段是在审美直觉阶段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含许多心理因素活动,其中想象、联想和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对影片《沙漠苦战记》的观摩赏析,通过屏幕上纷乱的马蹄印,学生可以想象得到战马的疲惫不堪;人的脚印由清晰到一条蜿蜒向前的爬行痕迹,学生读懂了士兵的英勇顽强;爬行的痕迹中出现了手枪和军刀,学生意识到战士牺牲了。可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审美升华阶段,学生与作品发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阶段存在着感知、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各种心理要素的作用,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理解认识。 三、提高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影视艺术鉴赏课堂教学改革要有明确的指向:必须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首位。 1.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影视艺术鉴赏教学应摆脱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而不思的传统教学习惯(严重影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体现素质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打破以教师、课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将讲授式变为启发式,将教师的“教”更多地转变为学生的“学”,将学生的“模仿——重复”变为“发现——探索”。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要多用影视形象说话,少用抽象表述,树立优秀影视作品也是教材的观念;可以先由学生自主学习赏析,再由教师重点讲解;先由学生对影视内容质疑提问,再由教师点拨作答;先由学生就影视问题探究讨论,再由教师导出概念结论;尽可能多用小组观摩讨论学习,少用大班集体授课。 2.把握影视艺术鉴赏教学的本质和特点,利用形象的影视作品说话,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从教育的角度看,影视艺术教育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但这不是通过强制性灌输,而是通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作品熏陶和感染,代写留学生论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审美能力在日积月累后提高,美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久远的,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类课程的教学,放映优秀影视作品、影视片段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综合素质是不能速成的,要靠不断地学习和长期实践的积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制作设备是很容易的事,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却非一日之功,因而影视鉴赏无论是在影视专业教育还是在普及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进行影视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让学生多看优秀影视作品,多比较、多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欣赏作品、解读作品。 四、影视艺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心理分析与调整 影响影视鉴赏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影视教学,无论是影视专业教学还是影视普及类教学,无论是影视编导知识的课程教学还是影视鉴赏类课程的教学,放映影视作品或是片段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学生在观摩这些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材料时,却常常偏离学习目标,被精彩的影视世界所吞噬,背离了观摩的初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影院效应”的影响。电影观众学认为电影受传时存在一种“影院效应”,电影院的观赏环境使观众进入“梦境化的现实”,代写医学论文同时观众还有一种追求影院气氛,追求共赏的倾向,大家同喜同悲。影视教学中“放片子”,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注视着电视荧屏或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这种学习环境与电影院放映环境极为相似,如果任课教师调控不利,学生很容易受“影院效应”的影响。 (2)消遣娱乐心理的影响。消遣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人都需要。影视本身就具有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功能,其中消遣娱乐功能又是主要的。影视的娱乐功能能够起到精神按摩的作用,对缓解学生工作学习压力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学生总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寻找影视提供的娱乐,学生在观摩影视作品时很容易受娱乐心理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学生鉴赏心理调整 影视主要通过视听诉之于感情,而情感又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欣赏影视作品是一个复杂的感情和理性的综合过程,必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影视鉴赏时必然要进一步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活动和艺术态度等;必然要分析影视创作表演手法和表现手段的运用;必然要分析影视作品的体裁、风格、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都需要主观理智因素的介入。由看热闹的外行,进入认知主体和审美主体状态,需要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努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两个转变: (1)角色的转变——从普通观众向学习者转变。拥有一定生活经验,同时具备联想和想象心理功能的人,无论他文化程度如何,代写职称论文能“看懂”影视是不成问题的。这种低层次的“看懂”与“审美鉴赏”是有本质区别的,大学生影视鉴赏要求影视鉴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能进入审美层次的鉴赏,没有一定的声光电、色彩、构图和造型知识,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素养,会影响学生对影视的全方位鉴赏。这是由影视的综合性决定的。 (2)审美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也是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模式是只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学生影视鉴赏应从这个窄胡同中走出来,重视影视其他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艺术表现方式(蒙太奇、长镜头、空镜头、主观镜头、结构、细节、画面、声音、色彩、光效、气氛渲染、运动、节奏等)的鉴赏,才有可能全部解释影视的表现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感知影视艺术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因为只有通过影视手段的运用才能使影视内容得以充分表现。 影视鉴赏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尽可能减少“影院效应”和消遣娱乐心理的影响,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时应注意: (1)目的明确,有问有答。让学生明确观摩的目的所在,要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看、去思索。观看后,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影视中人物性格化语言的审美价值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播放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哪些对白生动地揭示了与吉普赛女郎艾丝米拉达有感情纠葛的四个男人的性格特征?每人的个性特点是什么?观看中,学生眼、耳、手、脑并用,边看、边听、边思索、边记录;观看后,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最后由老师启发提示,得出结论。 (2)宜短不宜长。选取的影视素材和播放的时间都应体现宜短不宜长的原则。播放影视片断过长时,一些学生开始时还能带着问题去观赏,时间一长,大家往往抵挡不住影视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诱惑,而全身心投入到影视所营造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3)两遍播放法。第一遍让学生“随心所欲”,满足“视觉的渴望”,新鲜感过后,再看第二遍开始认知学习。在播放前简述故事梗概,主要情节等,代写英语论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播放中是边播边讲还是播完后再讨论讲解呢?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后者,如果需要可以重播片断。播放过程中应提醒学生不要过于“专心”情节,应学会“分心”,善于走进去,又要走出来,变被动为主动。 影视艺术鉴赏教学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认清时代发展所赋予影视艺术教育的神圣使命——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进而激发他们的人文追求,使大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开放性,心灵世界更广阔、更深沉、更丰富、更美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认识要伴随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不断深化。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1、“模糊层面”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研究“模糊层面”的意义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层面”(当然也包括美术欣赏),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欣赏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新鲜的刺激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摄影分析 《搏击俱乐部》无疑是一部具有浓重超现实色彩的影片,和David Fincher以往影 片一样,关注人物心理层面的剖析,内容上表现了主人公人格上的极端分裂。 导演不惜用两个演员来扮演一个人精神的不同侧面,在尾声之前,观众甚至会 一直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在影片的摄影造型方面,创作者就更加注重给 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形象。 日景:漠然的,现实主义的风貌 为了表现主人公G枯燥的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司、飞机客舱、 咖啡厅,日景气氛中的光线反差较小,并且不刻意追求光线的变化,给人 的视觉感受是比较平淡的。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师刻意把这些场景的色彩 处理成高调的视觉效果,在环境以及人物服装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不带 色彩倾向的白色和灰色为主,整体画面的色彩偏绿色,并且模仿在荧光灯 的照明下,由于灯光光谱不完整、色彩还原不佳的效果,以视觉的单调感 受来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乏味和麻木不仁。 尽管摄影师希望以日景气氛的常规来衬托夜景气氛的超现实,又由于本片 大部分内容是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下叙述进行的,因此在处理日景气氛时, 摄影师在追求平淡无奇的造型风格之前提下,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表 现的意味,以响应整个影片的强烈的主观色彩。 举例来说,影片开始不久,G用旁白描绘他无聊透顶的日常工作,我们看 到他面部表情的大特写,他的脸被办公室的荧光灯勾勒了一个侧逆光, 暖黄色的光在他的脸部有规律的闪烁,一亮一灭的,看起来具有非常强烈 的戏剧效果。接下来镜头反打他的主观视点,前景是一台打印机在来回摆动, 光线一亮一灭,在不远处有两三个公司职员各自站在自己打印机前, 脸上都被打印机的光照得一亮一灭的。 这种设计使得画面各个角落都有相似的光线进行有规律的闪烁, 造成了一种韵律,成为枯燥生活的催眠剂——使人麻木不仁。 在这里摄影师无疑是把打印机的光效进行了夸大,利用这种明显不真 实的造型感来突出这些镜头的主观性,利用光线运动的规律性, 给观众传达了一种滑稽的感受。这种光线设计光源方向是真实有依据的, 看起来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创作者根据这个现实生活的依据进行了夸大 ——我们知道,打印机的这种光线实际上非常微弱,在日常照明条件下, 并不可能引起人物面部照明光线的变化,创作者把它夸张地作为一个戏剧 性的光线元素来使用,令观众觉得亦真亦幻。 夜景:不规则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占影片很大比例的夜景气氛场景中,摄影师Jeff Cronenweth希望 在影像风貌上呈现一种非常规的、超现实主义的风貌。 因为夜景气氛用来表现的是搏击俱乐部的打斗场面以及G常规生活之外 的场景,旨在突出主人公人性中疯狂黑暗的一面——当然也正是对于 主人公来说更为精彩的生活体验。 和影片色彩单调的日景气氛相比,夜景中的色彩极为丰富。 众所周知,夜景气氛下通常摄影师都会采用一些类似轮廓光或者逆 光的照明方式将人物与背景分开来增强画面的层次与景深感,而这 部影片似乎故意要让人物与背景融在一起。这样处理所造成的视觉 效果是,让观众更加注重环境中的整体的气氛,而不是让人物更加 抢眼,特别是在夜景气氛当中,这种比较混沌的视觉效果,有些像 是梦境般的让人分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 影片中主要人物的人脸的亮度也非常低,一般在曝光点以下1—1/2档, 这在以往的好莱坞影片中是不多见的。也许其他影片中有个别的镜头 或是场景敢于这样处理,但是大段的篇幅都是如此处理的情况恐怕就 更少了。观众需要仔细看才能辨别出片中大明星的神情,但是特别之 处在于:尽管人物的面部亮度很低,摄影师却特别强调眼神光,因此 呈现的视觉效果是在黑暗的气氛中主人公幽灵般的眼睛,这似乎是强 迫观众必须通过这唯一的窗口来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男主人公组织搏击俱乐部的打斗场面中,呈现出 来的是一种低照度条件下的阴暗的视觉风格。 G和泰勒第一次单独打斗是在一个酒吧门口的停车场。酒吧门口挂着 一个荧光灯,它成了场景中的主要照明光源,而门口的墙上还有一两 盏旧式的路灯,微弱的灯光在人物后景的墙上造成一个个小的光区, 点缀着背景。 画面整体的效果都是低调的,我们只能通过被灯光照亮的墙壁分辨出 两个主人公的身影,G西服里面的白色衬衫和泰勒亮闪闪的皮夹克让 我们看清楚他们的动作,潮湿的地面反射着灯光,亮度也刚好衬托他 们的身形。 在搏击俱乐部初具规模后,打斗场景被转移到一个酒吧废弃的地下室, 房顶都是一些横七竖八的水管子,灯光昏暗。在打斗过程中,聚集在打 斗者周围的人,我们仅仅可以分辨他们的身形,并不能确切的看到他们 的表情。因此他们变成了打斗场面变化着的背景,涌动着,造成视觉上 的不安定和混乱感。 在这样的场景中,整体呈现了一种黑暗的影调,因此画面的细节和层次 都显得尤为重要。在胶片的选择上,除去影片少部分的日景场景,影片 都用了KODAK公司的5279VISION500T的高感光度胶片来拍摄,以利于捕捉 低照度的影像魅力,使用高感光度胶片可以在同样的照度下获得更大的 景深,以此可以提高暗部细节的清晰度。 观众刚好可以辨认出他们,这样的大反差画面有助于给观众视觉上以 较为强烈的刺激,更好地突出搏斗中创作者希望给予观众的残酷感受。 画面也注重局部反差控制,为了观众分辨出用动的人群的轮廓,摄影 师又利用墙壁的亮度衬托人群,以两者之间微秒的亮度差异来使人群 的轮廓清晰又不会脱离背景。 《搏击俱乐部》是一部疯狂离奇的电影,虽然拍摄于七年前,但是现在 看起来仍然令人吃惊和充满新鲜感的。大胆的影像更是无懈可击,它体 现了好莱坞年轻一代摄影师对于影像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并有着以往大 片里并不具备的研究和思索价值。 图片链接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经典电影鉴赏论文1000字高清大图

《紫色》,1985年,剧本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艾莉斯·沃克(Alice Walker)小说《紫色 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导演斯皮尔伯格,女主角喜丽(Celie)由琥碧·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饰演。 斯皮尔伯格的鼎鼎大名,想必众网友耳熟能详。抛开其他,单就技巧而论,将镜头、 剪辑及配乐等所有电影语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导演,相信无人敢自居此君之上(希望这 句话不要引起争议——我的意思并非指无人能与之并驾齐驱)。《紫色》一片中,浑然天 成的电影语言俯首皆是。 然而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批评界的极大争议——几乎是骂声一片,先是老美的 “影评人士”,现在又到了中国的“影评界”。所有的骂声主要指向两个方向:美化黑人 以及禁忌题材。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80年代的美国电影界。 《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主要演员几乎全部为黑人之外,参 与影片摄制的工作人员也大半为有色人种。关于种族问题在美国,这里我也无须赘言,有 兴趣的朋友查阅一下1992年洛杉矶大暴动的相关资料就很清楚了,顺带再强调一遍,《紫 色》完成于1985年。与黑人题材在主流文化中的禁忌类似,乱伦与同性恋在电影题材里并 无二致。 简介年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对《紫色》中禁忌题材的指责,回到“美化黑人 ”这个问题上来。这种指责主要有两条:第一,认为《紫色》一片中对黑人生活的描述不 实,里面的“黑人过得太舒适了”;第二,认为《紫色》一片中大团圆结局有落俗之嫌, 并同时“美化了黑人”。 首先,我认为,对影片的这种指责(“美化黑人”),本身就带有种族倾向。关于指 责的第一条,最简单的反诘便是:“为什么黑人不能有房子和田地?”难道美国的黑人就 象在今天必须生活在贫民窟里一样,在历史上最舒适的待遇也只能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种反诘看起来有点偏激,然而只要稍微地读一下美国历史(两百年而已),便会发现 抱有“美化黑人”之指责的评论家,其种族倾向昭然若揭。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的故事 ,当时的美国尚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依旧处于“自由竞争”而非“垄断”阶段,而其作为 “契约”建国的移民国家美国,本身就以其地域的广袤与资源的丰富留给了“资本家”以 大量的机会。在初步完成了开垦之后,那些“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正在城市里忙着“从汗 毛孔里流脓血”地积累资本,有暇顾及的是在城市里(《纽约黑帮》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 )站稳自己的脚跟。于是留一片田园牧歌的空间给黑人,自然之极——同时当我们抛开对 美国的偏见,必须承认“契约”建国的美国,比较“当时的欧洲”,的确更为宽容,的确 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哪怕你是黑人,但前提必须是勤劳的黑人。而影片中“先生”(喜丽 的丈夫)一家以及喜丽等正符合这一条件,而且他们生活在的黑人小社区也为他们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社区对于黑人十分重要,后面将再度提及)。简单地明晰了这段历史之后, 对影片以此种指责的评论家,其态度背后的东西,大家想必不难发觉了。 第二种指责比第一种指责专业、严厉而且更有意义,需要我们仔细起来。《紫色》一 片讲述的故事能一语概之——“一对黑人姐妹被迫分开多年,历经辛苦之后重逢,原谅了 自己这苦难的始作俑者。”故事里面涉及着家庭与宗教。这类大团圆结局题材从中国的《 哪吒》到美国版《新基督山伯爵》,歌颂亲情、爱情、友情力量的电影全世界都不胜枚举 。为什么黑人的大团圆结局就有问题了呢?假如将里面的黑人演员,黑人故事全置换成白 人故事,哪怕是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紫色》会不会免受影评家攻击?我的答 案是会!这一自问自答或者太过偏激了,有人可能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哪吒》早就 是“封建糟粕”,《新基督山伯爵》更胡乱篡改,《辛德勒的名单》甚至也不过如此(有 类似批评)。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紫色》的结局必须如此,也正因如此影片才产生真 正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沉重的找寻——读宫崎骏影片 “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被败坏了”——《圣经-罗西书》 之所以将标题称为“读……”,只因个人认为,宫崎骏——这个日本电影人中的怪才、动画界的奇葩所指导的每一部作品,都不足以用“看”、“观赏”这些字眼来形容,他的作品,是用来读的,如同一本本富有深邃内涵、凝练且厚重的书,将无数百态画面如文字般铺陈在每一位受众眼前,用真情、真心、真爱敲击着呼唤着你我一颗颗日渐麻木的心灵……。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的话:“如果一个成年人喜欢看卡通与动画,那么他一定不愿长大。”——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当你我真正融入宫崎骏的动画王国,猝然发现,他的所有影片没有一部是拍给孩童的,其蕴涵的或隐晦或直白的哲理性甚至连我等成年人都望其项背,反而会觉得自己尚未成熟与长大,尚未了解的、需要反思的还有太多太多……而这,正是宫崎骏及其作品的最伟大之处。《千与千寻》,这部拍摄于2001年的大型动画,可以说是宫崎骏及其“吉卜力”班底最为人津津乐道也同样最被称赞的宫氏作品之一,直至今日,提及于此,仍旧会耳闻众多誉美之辞。的确,再次回顾,依旧被影片丰满的、值得深思的内在“容量”所深深折服与动容……影片日文原名是《千与千寻的神隐》,在日语中,神隐一词,指“若隐若现消失的神秘事物”。似乎在片名中,拍摄者就已向众人透露了在影片中将隐藏着诸多需要揭开的秘密与隐情……从少女千寻随其父母出游的迷路,以及途径深山老林中一座座诡异的建筑及石像,影片一开始便营造出了一种略带“恐怖”气氛的前奏,似乎预示着某种不详。而当到达那空城死域般神秘叵测的城寨、爸爸妈妈被无人看守的美食所吸引、大快朵颐之后瞬间变化为两头巨猪之时,画面和情节将影片倏时带入高潮。从此刻起,千寻便进入了一个鬼魅妖魔主宰的“人间地狱”般的世界,它们控制着被下了符咒的、或变为猪猡或成为奴隶的人类们。以控制者的“理由”——只因人类的无休止的贪婪与欲望犯了“天庭”——也就是妖魔们的众怒,便要终生服役与任“人”宰割于此。其实千寻的爸妈本是善良的,只是因了“人类”的恶名且误入了歧途,被连带卷进了策划者的阴谋,成为了这异域之地的牺牲品。而极尽讽刺的是,妖魔们的世界并非“和谐、美好、团结”,这些打着“贪婪制裁者”旗号的牛鬼蛇神们似乎比人类的贪欲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变本加厉——这又何尝不是写实着现实人间某些写照?——主人公小千寻的千里之寻便在这样充满胆寒与惊悚的氛围内展开……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了人类“七宗罪”,它们分别是: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以及傲慢,当年好莱坞曾拍摄过同名电影,而《千与千寻》的出现,我们大可解读成动画版的《七宗罪》,这些恶行,在片中众妖魔身上“活灵活现”般展露得一览无余!为实现解救父母于危难这一目标的少女千寻,“无间道”般打入了“敌军”核心内部——鬼魅城中心的所谓“娱乐洗浴中心”,以她与鬼怪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机智、善良、勇敢、纯真,通过险象环生的次次探索,与各色鬼神、变异物种的接触、周旋与斗争,渐渐深入了这“金玉其表,败絮其内”的妖魔王国,一层层剥丝抽茧,揭开一幕幕充满了扭曲的内部真相,暴露了“鬼”世界中充满罪孽的纭纭众生之脸谱。宫氏动画的精华之处,在于总能透过非人之物来展现现实中人类的真正本质。那一袭袭黑衣的面具人,你看不到任何一张面孔,似乎面具下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内心阴暗角落,而这些面具人,不正刻画着现实中人类虚伪、伪善的面孔么?那永远吞噬不满其胃口、甚至连“活人”都吃进肚子的大胃王,不正是人间饕餮者的写照?另人作呕的腐烂神,难道不是直接揭露了毁坏摧残着自身与外界的人类必将面对的精神肉体的双重腐烂?那汤婆婆巨人般的大头娃娃儿子,正象征着封闭的、病态的、被欺骗与愚昧禁锢着的人们;以及那些似人非人、似物非物、青蛙蛤蟆虫豸般的魑魅魍魉,更“过目不忘”的冲击且刺激着观者的感官神经。这一幅幅肮脏、颓败、委靡的末世图景,不啻为一幅人类未来的警视卷轴!但是,在宫崎骏的影片中,决非一味揭露罪恶与邪祟,鬼斧神工般对影片的雕琢,总能让观者在绝望之后看到希望与曙光。在片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许多友善的或仍保有心底良知的面孔:这里有与千寻数次并肩战斗,并帮助其寻找父母、寻找真相、寻找真理的白龙;还有给予热情关爱的工头小玲、锅炉爷爷;连那两位最具复杂意味的角色——那吝啬、暴躁的汤婆婆及其复仇心作祟使自己变得性格扭曲的姐姐钱婆婆都有她们最后良心发现回归“人”性的率真可爱一面;甚至,那吃人黑衣魔王的残忍,却在千寻的纯真、善良面前不堪一击而转变为温和顺祥的另一形象……这些鲜活的多层次的角色,正告戒着人们,希望还存在,希望不在别处,它在你我手中、心中……同时,随着剧情的铺开,众多细微之处的暗喻,成为点缀影片的精妙绝笔。比如那根被千寻拔除后使腐烂神成仙升天的毒刺,正象征着拔出人类灵魂中被欲望主宰的心灵魔鬼;那从其体内排泄而出的垃圾糟粕,不也正是我们需要抛弃的一切“腌杂之物”吗?美少男白龙的化龙腾飞一跃,也升腾起希冀与展望;而在宫崎骏影片中屡屡出现的列车与铁轨,似乎正承载着憧憬奔向光明……最后的结局自然是美好的,千寻感动了也改变了周遭的一切,让这鬼魅城池不再鬼魅,让“人间地狱”回归充满生机的乐园……她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也帮助这里的“人们”丢弃掉罪恶与贪婪,找到了、找回了在欲望之船上被晃动得昏头转向的他们曾有的、却早已被丢弃、遗忘的那些心灵的宝贵财富……“不要忘记你自己的名字,否则,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是爱!是爱!是爱改变了这一切!”这两句台词甚为值得一提,也许正点出了本片所要表达的核心理念。是的,是千寻用善良、真诚与爱在感动、改变着鬼魅之城的一切,反观人类社会,那托起人类繁衍的生生不熄之火,不正是爱吗?影片的点睛之笔不在任何画面上,而是小主人公千寻的名字,细心的观者想必能初见端倪:千寻,代表着人类千万次、千万年、千万里的追寻、找寻,寻觅那生命生存生活的真理与本质,寻觅内心中最真的那个自己……也代表着影片制作者通过少女千寻,愿带领所有观看此片者一同寻觅的良苦用心。然而,欢喜结局的背后,不由得隐忧了起来——这找寻是沉重的,关于此片,我的着笔也是沉重的,可我们何曾不愿看到,这沉重有一天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真正的轻松与快乐。追寻,千寻,直到找到答案!

梦是最真的现实——赏析电影《盗梦空间》 学生:(xx学院xx班,学号xxx )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可这个梦的时限又是多少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十年的时间,搭建起了一座关于梦的心理大厦——《盗梦空间》,众家媒体盛赞它是《黑客帝国》之后最高深的电影,看起来会让人头疼。影迷们像追逐《阿凡达》一样,仅仅因为一个过重的噱头,就开始蜂拥而至,溢美之词随处可见。可又有谁能真的理解影片呢?人云亦云的结果,使得不少类似解疑答惑式的影评不断出现,人们关注电影的兴趣点变成了猜字游戏,所有人都沉迷了进去。为了能够将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搞清楚,他们从哲学、建筑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各项学科中开始研究,一层一层地循环往复,就像电影中的梦中梦一样,真实和虚幻没有了分明的界限,只剩下了剧中人一样的执着。所谓“一刀未剪”,主要是针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适合大范围播放的电影情节,都会在上映之前,被无情地剪辑掉。但有时候,这些情节恰恰又是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境外引进电影而言尤其重要,因此“一刀未剪”也就成了众多国内影迷,在期盼电影上映时最纠结的根源了。 《盗梦空间》为何能“一刀未剪”呢? 先将时间转回到2009年8月,随着昆汀·瓦伦蒂诺《无耻混蛋》的上映,曾因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大获成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盗梦空间》,提前曝光了一款极简主义的先行版预告片。时长30秒的预告片充满了欲语还休的神秘感,新人Zack Hemsey操刀制作的预告片配乐,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逼人的紧迫感,一层层逐渐加深,伴随着“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的宣传语,第一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现影迷们大呼过瘾,诺兰的死忠粉丝开始接力热捧,《盗梦空间》的“神作”地位初步成型。 时间转入下一个关键点——2010年7月16日,《盗梦空间》全球首映(除中国市场以外)。热情的国内影迷们唯恐当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不能上映的悲剧再次上演,于是纷纷热捧,将《盗梦空间》的声势推向了最高峰——“一刀未剪”版的《盗梦空间》最终定于9月1日在中国地区上映。深谙商业之道的华纳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市场达到了最好的前期宣传效果。 对于电影而言,“一刀未剪”在另一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电影逻辑的严密性,会紧凑到让人无法下手。就像《盗梦空间》一样,该片表面上是讲述高科技犯罪,实际上却是在宣扬“回归家庭”的重要性,充满了救赎色彩。即便全片无暴力、无血腥、无色情,甚至连一个激情的吻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剪辑的呢?)它仍然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好电影。好到会让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找不到可以上厕所的最佳时间。因为影片节奏的缜密,画面感的强烈,会让人产生错觉,唯恐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转身,都会错过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看《阿凡达》的人走出影院后,通常是一个状态——“3D技术太神奇了!”而执迷于《盗梦空间》的人,则会在看的时候在死命地盯着屏幕,看完之后一部分人会疯狂地纠结起电影结局究竟是不是个梦?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陷入冥想状态,明明有着千言万语,却相顾无言,最后只能留下“神作”两个字。 《阿凡达》的成功在于,它用华丽的视效奇观促进了电影在技术方面的革新。《盗梦空间》开放式的结局,固然耐人寻味,但它真正成功的地方,绝不是留下了一个可供思考的空间,一个可以制造续集的无限可能这么简单。《盗梦空间》依靠的是缜密的逻辑所搭建起来的完美结构。影片节奏的紧凑,让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消耗时间的过场戏出现。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编写电影剧本时,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定律全部变成了死规则,避免了形式上出现漏洞的可能;同时他还用了梦境这个类似《黑客帝国》一样的概念,将美式温情最爱提倡的家庭精神烘托到了极致,使得原本看起来并不怎么奥妙的故事,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此外,《盗梦空间》还启用了一票非常有实力的演员,给了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全新搭配。即便《泰坦尼克号》里的帅小子已成了眉头紧皱的怪大叔,他的票房号召力依然强大,经过《血钻》《无间行者》《禁闭岛》等电影的历练后,莱昂纳多现在就差一座小金人来加冕了。与莱昂纳多颇有些夫妻相的法国影后级女演员玛丽昂·歌利亚,早在2007年时就凭借《玫瑰人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此次她出演的角色性格狠戾,极具危险性,相当有看头。日本演技派明星渡边谦饰演了观光者齐藤,在剧中掉入了梦的边缘;西里安·墨菲饰演了目标人物——冷静而又脆弱的富二代。而演员阵容中最让人惊喜的,则是两位以独立小成本电影起家的新生代演员——造梦人艾伦·佩奇和前哨者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两人精湛的演技为整部影片加分不少。特别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失重空间里优雅地翻转、打斗的场面,简直到了赏心悦目的地步。结局,其实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对于剧中的莱昂纳多来说,这个结局无论是不是梦境,他都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在最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和日思夜想的孩子们在一起。而对于看戏的人来说,只要这两个半小时没有虚度,这电影就是成功的。我们都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其大意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曾有过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犯了罪,我们不把他投入监牢,而是将他投入一场梦。这场梦也许从唐朝开始(当然视犯罪者情节轻重开始时间可以更久远),让犯罪的人在梦中经过一千年后醒来。梦中的时间有如棉花,充满了无限的缓冲,当罪犯醒来,现实也许只经过了十分钟。一切如故,只是那个醒来的人心已苍老——在看到梦中一切世间百态、体会到所有人情冷暖之后也许他已厌倦了这个现实的世界,这对他是多么大的惩罚啊。我曾经觉得这是个无比荒唐的想法,太可笑了。若干年以后我看到了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原来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个人有着同样奇怪的想法很多年了。这一次诺兰将这个想法展开的更加宽广,他巧妙的加进了一个陀螺,陀螺旋转与否决定着主人公们到底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当然还有孩子的脸,这个场景不止一次的在影片中出现——在梦中柯布永远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脸。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很多场景在梦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但我们永远也触摸不到结果。为此我无比惊叹导演的想象力,通过绝妙的叙事技巧诺兰已将他对梦的理解“植入”我们大脑中,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在影片中导演为我们引出了一个艰深的哲学命题——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真的存在吗?我们梦境中的事情难道全都是假的吗?这个哲学命题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现实世界是这样的不可信赖,它对我们的认知似乎起不到任何帮助。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于是在影片中出现了柯布和自己妻子共同创造的梦幻,那个梦境中的城市酷似退去浮华的纽约、巴黎、东京或是北京,这是一切我们平时所感知的细节的集合。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这个绝对的怀疑也是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正如他所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在影片中柯布不停地怀疑这一切,直到他真正看到了自己孩子转过身来的笑脸。在影片结束时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曾读过的一本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一个叫苏菲的小女孩偶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带她走进了一个梦,在梦中苏菲与古往今来各个哲学先贤相遇,并感知他们的思想。在这个梦中苏菲不断地成长,越来越理性。直到有一天苏菲走到一个荒野中的小屋前,打开门一面镜子摆在她的面前。镜子中并不是苏菲的脸,而是又一个幻境,苏菲不停的问周围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这样的疑问一直延续到这本书的末尾,结尾处这样写道:那轰然一响,原来我们都是星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