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俄罗斯第二

发布时间:2024-09-06 03:21:55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俄罗斯第二

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31位  近日,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 I MD)发布了有49个国家和地区参评的2002年度《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简称《洛桑报告》)。我国的总体排名为第31位,比2001年的第33位提高了2位。  IMD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洛桑报告》,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比排序。2002年纳入该报告评价范围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9个,包括29个 O ECD国家和20个“新兴经济体”。参评国家和地区的选取综合考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以及国际可比数据的收集问题。从1994年起,中国大陆被正式列为评价对象。  自2001年起,《洛桑报告》对沿用多年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大改动,将原来的8大竞争力投入要素归并成4大要素(经济绩效、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将原来构成科学技术要素的26个基本指标,设置为21个,2002年设置了22个。  从《洛桑报告》所列的四项要素来看,我国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和基础设施排名分别提高了4位、5位和4位,企业效率下降了3位。从1998年到2001年,按四大要素国际地位排名来看,其总体趋势不断下降,到2002年略有回升。  在参评的49个国家中,美国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仍高居榜首,四大要素中除了政府效率排在第三之外,其它三项均排名第一。芬兰的国际竞争力排名逐年上升,2002年其国际竞争力排在第二位,经济绩效排名略低,基础设施排名最好。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原来的第二名降到第五位,但其政府效率仍排在首位。  日本、韩国、巴西、意大利与中国大陆的国际竞争力排名较接近。其中,中国的经济绩效排名远高于其它四个国家,政府效率优于意大利、巴西和日本,但不如韩国,企业效率明显低于其它国家,基础设施略强于巴西,与日本差距最大。因此,企业和基础设施是当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两大弱项,而科技竞争力包含在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之中,因此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中国科技竞争力呈上升趋势  包括科学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要素排名,中国大陆2002年排在第35位,比2001年提高4位,其中科学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和健康与环境的排名都有所上升。  由于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指标基本集中在科学基础设施子要素中,因此详细分析科学基础设施子要素包括的22个指标及技术基础设施中的个别指标,对于把握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科学基础设施中的 R&D(研发)经费指标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发现,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全国 R&D总支出”地位排名较为接近,但其“人均 R&D支出”都远远好于中国。中国大陆的“人均 R&D支出排名”较低,该项指标与中国较接近的有马来西亚、俄罗斯和印度,排名分别为39、40、46。这与我国是人口大国有关,“企业 R&D支出”国际地位排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企业 R&D支出与中国大陆排名相近的有韩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分别排在第5、第11和第13,但其企业人均 R&D支出都好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该项指标排名41,只好于哥伦比亚、俄罗斯、泰国、印度和菲律宾。  反映 R&D人员的指标中,中国大陆的“全国 R&D总人数”排名第2,“企业 R&D人员总数”排名第3,这两项指标与日本、俄罗斯、印度较接近,意大利、韩国和中国台湾排名也较好,但从“全国每千人中 R&D人员数”和“企业每千人中 R&D人员数”两项指标的排名来看,中国大陆明显处于劣势。印度与中国大陆情况相似,总量指标较好,人均指标排名较差。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台湾这四项指标排名较均衡。  与2001年的《洛桑报告》进行纵向比较,科学基础设施要素包括的22个指标,有19个和2001年设置的指标相同。这19个指标中,比2001年有所提高的共11个指标,提高幅度较大的有学校的科学教育状况和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提高了15位和12位;名次下降的有3个,全国每千人中 R&D人员数下降了2位、青年对科技的兴趣下降了8位、专利和版权保护下降了13位;没有变化的有5个,分别是企业人均 R&D支出、企业 R&D人员总数、企业每千人中 R&D人员数、诺贝尔奖和人均诺贝尔奖。  技术基础设施要素中,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排名一直不理想,2002年排名47,比2001年提高2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否有法律环境的支持排名35,比2001年下降5名;技术发展基金排在36位,比2001年提高7位。  中国大陆高技术出口总额为40,837百万美元,排第9位;高技术出口占制造业比重为57%,排在第22位。“本国劳动力市场熟练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和“合格管理人员可获得程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两个调查指标,2002年中国大陆这两项指标的排名分别为48和49。  从投入产出看中国科技竞争力  科技经费投入明显增加,经费结构有所改善  根据《洛桑报告》公布的数据,2001年中国大陆 R&D支出总额为8,201百万美元,2002年为10,844百万美元,增加了2,643百万美元;企业 R&D支出2001年为4,067百万美元,2002年为6,530百万美元,增加了2,463百万美元。应该说,不论是在国家层次,还是在企业层次, R&D经费增加的幅度都很大,但科技人员人均 R&D经费仍然偏低,这说明我国从总体看已经具备了支撑研究开发的经济实力,但科技人员可支配的人均 R&D经费仍非常有限。  从 R&D经费的增长速度来看,中国 R&D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R&D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2%―3%左右,基本上与 G DP增长同步,而我国则明显高于 G DP的增长率。例如,从1991-1999年,我国 R&D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为9%,而1999-2000年的增长率达2%。  从 R&D经费占 G DP的比重来看,中国该项指标也越来越趋向于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 R&D经费占 G DP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的强度,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该项指标普遍高于2%;中等发达国家在1%―2%;发展中国家一般小于1%。根据《洛桑报告》,2000年该指标最高的是瑞典,为782%,美国为687%,日本为118%,韩国为653%,台湾为045%,俄罗斯为084%,印度为588%。中国该项指标一直偏低,1999年略有提高,为83%,改变了前几年该项指标徘徊不前的局面,2000年又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004%。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该项指标仍然较低,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该指标基本上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 R&D经费支出在执行部门的分布来看,发达国家的 R&D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我国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前几年曾一度集中于研究与开发机构,近年来正在逐步转向企业。1999年,我国企业 R&D支出占全国 R&D总支出的6%,研究与开发机构占5%;2000年企业 R&D支出所占比例突破一半,达到2%。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R&D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正在从以研究与开发机构为主转向以企业为主,这是真正实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  科技活动的产出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论文和专利是衡  量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根据2002年《洛桑报告》,中国大陆1997年科技论文数量为10,748篇,国际排名为12。虽然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很快,国际地位排名中等偏上,但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仍非常有限。按1999年数据,中国在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论文数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6%、6%、3%、7%和3%,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比2001年国际地位排名提高了2位,“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的年增长率”2001年排名比2000年提高了17位,2002年增长率为36%,提高了12位,位居第4。但与韩国和日本的专利总数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根据2002年《洛桑报告》(1999年数据),日本专利件数为133,960件(位居榜首),韩国为43,314件(排名第3),分别是中国大陆的43倍和14倍。中国大陆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连续两年高速增长,这一方面表明,国民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专利生产率”指标(1999年数据)考察的是授予国民的专利数与企业 R&D人员之比,中国大陆该项指标排名第36,这表明中国企业 R&D人员创新能力的国际竞争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1993-199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  总产值增长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远远超过全部制造业1%的平均增长速度。从高技术出口来看,1999年高技术出口总额为24,704百万美元,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17,251百万美元,电子技术类产品出口额为4,206百万美元,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是贸易顺差最大的技术领域。根据2002年《洛桑报告》,2000年高技术出口总额最高的是美国,达197,033百万美元,高技术出口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新加坡,为39%。中国的高技术出口总额是40,837百万美元,排名第9,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为57%,排名22。总的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显示出高速增长的特点,在国家工业化转型阶段对制造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支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据8月11日报道,近日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中获悉,2013年~2015年间,日本的科学技术类论文发表数较10年前减少6%,国家排名从第二名跌至第四名。同期论文数量增至四倍多的中国升至第二名,德国也赶超了日本。据8月10日报道,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仅日本的论文数量出现减少。该研究所分析认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论文出版主力的大学变得难以确保研究经费。调查对比了日本、欧美等主要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13年~2015年的年均论文发表数。日本在2003年~2005年发表论文约8万篇,而到了2013年~2015年则减少6%至约4万篇。中国则从约2万篇增至约22万篇,德国也增至2倍。第一名还是美国。印度和韩国的论文数则增至2~5倍。对广被引用等受关注度高的论文进行比较后发现,美国保持第一,日本自第四名降至第九名,中国自第六名上升至第二名。关于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数量,2016年日本约有66万人,位列中国和美国之后,排名第三。2015年研究经费约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保持高水平,但其中约七成是致力于应用研究的企业的费用,以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大学仅占两成左右。该研究所认为,除大学投入在产学合作等方面的时间增加外,医学系教员还要从事医疗现场的工作,“未能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也是背景原因之一”。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如果它是我写的,自然地,我可能不会在世界上被找到。因此,我的发言并不奇怪。正是我们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它也已在论文中显示。黄金无处不在。碰巧我们的中国是一块巨大的黄金。人们关注他,因此作为中国人,无需大惊小怪。

世界各国论文发表数量俄罗斯

中科院每年都有统计,会出两本书,可以自己去买

这个问题没有研究,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那些国家没有对发表论文的硬指标。实际上水平达不到,但是却硬要规定指标,所以只好拿出“瞒和骗”的看家本领。这不奇怪

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的产品,基本科学指标(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2003年统计和分析了来自全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自1992年1月至2002年6月30日(10年6个月),ISI所收录的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所发表的所有论文总量,总被引用的次数以及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的前20位排名国家和地区。10余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总量,已排在所统计的151个国家和地区的前10名;按所有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排名,则排到20;若按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排名,则不如韩国的39和印度的80以及俄罗斯的60。印度的80是排在119位,所以中国肯定排在120位以后。有些国家发表的科学论文总量不多,像瑞士,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国,但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很高,均在9以上。尤其是瑞士篇均被引用次数高达22,超过美国的75。这些国家是真正的科技强国。至于俄罗斯,数据非常令人深思。前苏联是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科学技术是相当发达的。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明显不如以前,加上科技投入急剧减少,优秀人才外流,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10余年来发表的科学论文,其学术水平明显下降,每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下降到60,从超级大国沦为发展中国家,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的书

说明中国近年来投身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也得到了认可,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事情。

2013年我国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3位。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SCI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虽然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不得不将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虽然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但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水准,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使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流入英文期刊,破坏了中文期刊的发展,降低了中文在科技领域的“币值”。如是指国知局的话,在申请人递交的技术专利当中,并不是每个申请都能授权的。尤其是发明专利。审查特别严格。如果您的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国知局就不会给于这个技术授权专利的。如是可以授权专利技术,那国知局就会先给申请人发一份授权通知书。拿到了授权通知书就相当于这个技术已经成为专利了。就等着下专利证书就可以了扩展资料:SCI创立背景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影响因子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说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并不是该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发布:我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百度百科-SCI论文百度百科-专利授权

据8月11日报道,近日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中获悉,2013年~2015年间,日本的科学技术类论文发表数较10年前减少6%,国家排名从第二名跌至第四名。同期论文数量增至四倍多的中国升至第二名,德国也赶超了日本。据8月10日报道,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仅日本的论文数量出现减少。该研究所分析认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论文出版主力的大学变得难以确保研究经费。调查对比了日本、欧美等主要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13年~2015年的年均论文发表数。日本在2003年~2005年发表论文约8万篇,而到了2013年~2015年则减少6%至约4万篇。中国则从约2万篇增至约22万篇,德国也增至2倍。第一名还是美国。印度和韩国的论文数则增至2~5倍。对广被引用等受关注度高的论文进行比较后发现,美国保持第一,日本自第四名降至第九名,中国自第六名上升至第二名。关于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数量,2016年日本约有66万人,位列中国和美国之后,排名第三。2015年研究经费约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保持高水平,但其中约七成是致力于应用研究的企业的费用,以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大学仅占两成左右。该研究所认为,除大学投入在产学合作等方面的时间增加外,医学系教员还要从事医疗现场的工作,“未能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也是背景原因之一”。

最著名的十大书籍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西厢记、史记、资治通鉴、罗织经、商君书。

中国发表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据8月11日报道,近日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中获悉,2013年~2015年间,日本的科学技术类论文发表数较10年前减少6%,国家排名从第二名跌至第四名。同期论文数量增至四倍多的中国升至第二名,德国也赶超了日本。据8月10日报道,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仅日本的论文数量出现减少。该研究所分析认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论文出版主力的大学变得难以确保研究经费。调查对比了日本、欧美等主要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13年~2015年的年均论文发表数。日本在2003年~2005年发表论文约8万篇,而到了2013年~2015年则减少6%至约4万篇。中国则从约2万篇增至约22万篇,德国也增至2倍。第一名还是美国。印度和韩国的论文数则增至2~5倍。对广被引用等受关注度高的论文进行比较后发现,美国保持第一,日本自第四名降至第九名,中国自第六名上升至第二名。关于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数量,2016年日本约有66万人,位列中国和美国之后,排名第三。2015年研究经费约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保持高水平,但其中约七成是致力于应用研究的企业的费用,以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大学仅占两成左右。该研究所认为,除大学投入在产学合作等方面的时间增加外,医学系教员还要从事医疗现场的工作,“未能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也是背景原因之一”。

每年论文发表总数世界第二、科研经费世界第二、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但是创新实力不足,核心科技产品不多。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科研能力已有很大进步,但实现科技强国目标仍任重道远。论文、经费世界第二但仍非科技强国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的研发开支仅次于美国,接近欧盟的总和,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多位与会业内人员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科研水平与日俱增,但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仍不完全相称。  《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中国也有很高的评价。但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的力度还不够,科学研究在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方面还不足,中国在创新方面还有些落后。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论文大国’,但能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非常少。”正在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积仁认为,中国的科研水平与庞大的论文数量脱节,并且由于重大科技突破偏少,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未充分发挥。  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表示,尽管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与经济地位并不相符,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我国的软肋。  科研资金投入短视、科研转化严重不足  近些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科技部创新发展司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发表SCI论文35万篇,连续6年排世界第2位,但篇均被引用次数较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由“论文大国”迈向科研强国仍需多重突破。  刘积仁认为,相对于欧美科研强国,我国对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仍比较短视,三年五年就要成果,很难出现突破性甚至颠覆性的科研创新。评价体系方面,往往依靠发表论文情况进行考评,大量研究人员把心思放在写论文上,阻碍了许多有用的科研创新出现。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校长雪莉·安·杰克逊认为,中国在应用性研究方面力度很大,但对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偏少,这并不合理。“比如发现引力波的实际用处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发现引力波依靠的工具非常先进,可以直接帮助整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宁波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曹聪认为,我国在科研转化方面仍然偏弱,对于许多大学科研人员来说,做科研是为了发论文获奖,缺乏转化动力,甚至立项起就没打算转化。  除此之外,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认为,在大量政府科研资金涌向体制内研究机构的同时,企业获得的研发经费支持却很有限,而企业恰恰是最有动力的主体。 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还有多远?  根据今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仍任重道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我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毕业生数量世界第一,研发资源非常丰富。加强科技创新,要让企业市场主体更有动力,也要加强科研院所的改革力度,多方形成合力。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实质性创新偏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对科研创新应该引入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同行评价。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加强自主创新,攻占世界科技前沿,对我国意义重大。应改革目前科研体制中不合理之处,在科研管理、经费投入、考核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社会生态系统。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的书籍

这个太多了,主要都是古籍吧,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最著名的十大书籍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西厢记、史记、资治通鉴、罗织经、商君书。

烈女传》刘向 《搜神记》干宝 《太平广记》李昉﹑扈蒙﹑李穆等 《世说新语》刘义庆《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喻世明言》冯梦龙 《醒世恒言》冯梦龙 《警世通言》冯梦龙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禅真逸史》 方汝浩《封神演义》 陈仲琳《镜花缘》 李汝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三侠五义》 石玉昆《小五义》石玉昆 《济公全传》郭小亭 《说岳全传》钱彩 《绿野仙踪》李百川《隋唐演义》褚人获《孽海花》 金松岑、曾朴 《老残游记》 刘鹗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吴趼人 《大唐狄公案》(荷)高罗佩 《啼笑姻缘》张恨水《金粉世家》 张恨水《金锁记》 张爱玲《倾城之恋》 张爱玲《十八春》 (《半生缘》)张爱玲《家》《春》《秋》 巴金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子夜》 茅盾 《林家铺子》 茅盾《边城》 沈从文 《四世同堂》 老舍 《骆驼祥子》 老舍 《茶馆》 老舍 《阿Q正传》 鲁迅《围城》 钱钟书《尘埃落定》 阿来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张居正》 熊召政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窦娥冤》关汉卿 《救风尘》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长生殿》洪升《桃花扇》孔尚任 《雷雨》 曹《日出》 曹禺《诗经》 《山海经》 《全唐诗》(清)曹寅、彭定求等《全宋词》 唐圭璋《木兰诗》(北朝)郭茂倩《孔雀东南飞》(南朝)徐陵 《女神》郭沫若不是很全,还有很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