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题目怎么写好

发布时间:2024-07-08 17:49:54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题目怎么写好

XX单位审计案例研究好找资料、好抄啊

选题应考虑的因素。具体说,选题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二是要有新意和独到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要时刻关注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发展情况。对于别人写过的题目,只要有新的立意和观点,仍然可以写。 三是要权衡占有资料的情况,即论据的多少。平时应多积累和收集资料,注意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选择题目。四是报刊报道的重点和需要。经常翻阅报纸杂志,了解论文需求。 选题原则。假如你想进行成都论文发表的话,那么就请注意论文选题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创造性原则。如果一篇论文没有新的观点、见解和认识,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因此,论文题材应针对业务工作和理论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创造去选择。二是指导性原则。选择那些当前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三是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知识水平、资料和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题,注意量力而行,难易适中,大小适度。四是前瞻性原则。尽量选择那些近期和未来一定时期大家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给人以启迪。 选题注意事项。论文选题有“四忌”:一是“生”。生疏、不熟悉的题目不要写,因为心中无数,不知对否,无从下笔。二是“旧”。苏东坡有言:文章最忌随人后。时过境迁,题材陈旧的论文,老生常谈,读者厌烦。三是“空”。空洞无物,没有实际内容的题目难以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令人信服。四是“大”。题目太大、太宽泛,对一般作者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虽然论文题目大小没有好坏之分,不可一概而论,但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应当具体一点,有侧重点。小题大做,容易驾驭,只要写得有新意,同样受读者欢迎。 比如有这样四个题目:《论审计质量管理》、《论审计质量过程控制》、《论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审计取证据方法论》。第一个题目显然太大,涉及一本书的内容。第二个题目比起第一个来虽然小一些,但包含的内容仍较复杂,作为论文有内涵外延过大之嫌。第三、四个题目抓住了一个侧重面和切入点,针对性强,容易写深写透,写出新意。

审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运行机制研究大型企业并购中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发展战略研究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证券市场与注册会计师制度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原则注册资产评估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模式研究论审计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化及前沿问题研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认识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审计对象、目标、职能和任务的探讨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机制论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关于审计证据的研究关于审计报告的研究论审计假设关于审计方法的研究论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的研究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关于厂长(经理)离任审计问题电算化审计初探论审计风险关于审计质量的思考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研究企业兼并中的审计问题研究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试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模式选择审计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探讨广西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货币资金审计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电算化时代审计的创新电算化会计实施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审计审计责任能否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计算机审计的风险与防范论项目审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对内部控制的再认识论审计的职能论审计风险论审计的独立性论审计质量的评估论审计质量控制独立审计、资本市场监管和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审计风险刍议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粉饰及其应对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怎么写好

为使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2003年审计署非凡制定了国家审计《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并将“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整合审计资源”列为未来国家审计的三项基础工作之一。众所周知,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审计资源配置也应是审计治理的核心问题,它是实现审计资源整合目标的重要保障。探讨审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需求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赵学增,1994)。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按照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资源,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源配置旨在使审计资源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实现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吻合,达成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性 要探讨审计资源配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配置”二字。所谓资源配置,应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资源的需求,有目的地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方向、部门或者企业等的一种活动。 结合对与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则应为: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不单纯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方向、部门或者企业之间的配置,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配置到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源还经常进行同市场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配置,故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资源配置在一定时刻是已定的、静止的、满足需求的,但在不同时刻,又是未定的、流动的。其中所谓已定、静止、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未定、流动、需求则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审计资源配置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之间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联系,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的分配或者流动的过程。在一定时刻建立的这种相对静止或者说审计资源供求平衡,经常被新的客观事实变动所打破,于是又会引起新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再建立。也就是说,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

审计学论文范文摘要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执业过程中审计师的超然独立是审计师获得社会公信的基础,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正是由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对独立性进行各种形式的干扰也就应运而生。从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性入手,从主客关方面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保障条件,希望能对审计实务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措施  当前经济持续繁荣,许多企业的盈利大幅上升,股市火爆,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资于股票市场。然而在此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投资者之所以将钱放入市场,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的质量与完善具有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市场的动力,也是市场的基础。要维持这份信任,强大、透明、可信的财务报告系统显得异常重要。而审计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信的最后一道关卡。  我们在关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时,我们会注重企业每一次重大消息的披露。会思考在这些背后所反映的企业业绩和管理层的意图。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惯于用短期预测看问题的现象却未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上升。注重短期结果所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去挑战合理行为的边界时,打擦边球。目前,对很多审计师的评判是依据他做了多少非审计业务来,而不是依据他们是否能很好地进行审计。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峻的考验。

标题标题又称题目、题名。它是以最确切、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的内容的逻辑组合。 会计论文的标题,一般以一行式标题为主。也可采用双行式标题,即正题和副题结合。正题提示论文的主旨,是对副题的提炼和概括,而副标题则是对正题的说明,以表明该论文论述范围,是正题的基础。论文标题一般要满足: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力求题文相符;二是标题要有创新、引人入胜,力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三是尽量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记住。正文绪论或引言绪论是审计论文的开头。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两项内容:其一是确立中心议题,其二是阐明所研究议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等。若会计论文篇幅较长,则在绪论部分还可把本论的部分内容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或将所论述问题的结论作一个提示。但必须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本论本论是审计论文的主体,作者在这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是详细地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这一部分必须依据议题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的写作方式,或正面立论、或驳斥不同看法,从而达到论证论文观点的目的。结论结论是论文全部内容的总结。结论是从全部材料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提炼而得来的具有创新的论文的总观点,应表明作者什么规律、原理,解决了什么重要课题,对传统的看法有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还可以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这一不足之处的研究方向,以引起同行的注意。这样就实现了文章的首尾呼应,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谨、表述完整的有机整体。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怎么写好写

标题标题又称题目、题名。它是以最确切、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的内容的逻辑组合。 会计论文的标题,一般以一行式标题为主。也可采用双行式标题,即正题和副题结合。正题提示论文的主旨,是对副题的提炼和概括,而副标题则是对正题的说明,以表明该论文论述范围,是正题的基础。论文标题一般要满足: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力求题文相符;二是标题要有创新、引人入胜,力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三是尽量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记住。正文绪论或引言绪论是审计论文的开头。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两项内容:其一是确立中心议题,其二是阐明所研究议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等。若会计论文篇幅较长,则在绪论部分还可把本论的部分内容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或将所论述问题的结论作一个提示。但必须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本论本论是审计论文的主体,作者在这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是详细地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这一部分必须依据议题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的写作方式,或正面立论、或驳斥不同看法,从而达到论证论文观点的目的。结论结论是论文全部内容的总结。结论是从全部材料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提炼而得来的具有创新的论文的总观点,应表明作者什么规律、原理,解决了什么重要课题,对传统的看法有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还可以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这一不足之处的研究方向,以引起同行的注意。这样就实现了文章的首尾呼应,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谨、表述完整的有机整体。

在写审计报告论文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就是论据嗯,一定要数据准备充足,而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准确性,这样才能写好一篇审计报告

审计学论文范文摘要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执业过程中审计师的超然独立是审计师获得社会公信的基础,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正是由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对独立性进行各种形式的干扰也就应运而生。从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性入手,从主客关方面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保障条件,希望能对审计实务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措施  当前经济持续繁荣,许多企业的盈利大幅上升,股市火爆,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资于股票市场。然而在此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投资者之所以将钱放入市场,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的质量与完善具有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市场的动力,也是市场的基础。要维持这份信任,强大、透明、可信的财务报告系统显得异常重要。而审计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信的最后一道关卡。  我们在关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时,我们会注重企业每一次重大消息的披露。会思考在这些背后所反映的企业业绩和管理层的意图。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惯于用短期预测看问题的现象却未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上升。注重短期结果所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去挑战合理行为的边界时,打擦边球。目前,对很多审计师的评判是依据他做了多少非审计业务来,而不是依据他们是否能很好地进行审计。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峻的考验。

为使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2003年审计署非凡制定了国家审计《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并将“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整合审计资源”列为未来国家审计的三项基础工作之一。众所周知,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审计资源配置也应是审计治理的核心问题,它是实现审计资源整合目标的重要保障。探讨审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需求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赵学增,1994)。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按照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资源,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源配置旨在使审计资源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实现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吻合,达成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性 要探讨审计资源配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配置”二字。所谓资源配置,应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资源的需求,有目的地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方向、部门或者企业等的一种活动。 结合对与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则应为: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不单纯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方向、部门或者企业之间的配置,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配置到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源还经常进行同市场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配置,故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资源配置在一定时刻是已定的、静止的、满足需求的,但在不同时刻,又是未定的、流动的。其中所谓已定、静止、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未定、流动、需求则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审计资源配置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之间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联系,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的分配或者流动的过程。在一定时刻建立的这种相对静止或者说审计资源供求平衡,经常被新的客观事实变动所打破,于是又会引起新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再建立。也就是说,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题目怎么写

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发展关于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关于企业内部审计与职能的认识我国审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论非财务审计范围与体系我国开展管理审计的讨论上市公司筹资渠道与经济效益关联性分析论审计的现代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与分析关于我国企业推广管理会计的状况探索 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论审计的作用及其发挥 论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论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完善 论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 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关于敏感性分析 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市公司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事务所管理的若干问题探索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方向对非财务审计发展趋势分析论企业环境审计 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论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会计是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进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实践教学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税法、会计学原理、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审计、建筑工程概论、会计电算化、建筑项目预决算编制与审计、审计电算化、会计实训、审计实训、社会调查与社会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培养目标会计与审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电算化知识,熟悉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与管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财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能力综合运用会计、审计专业知识,承担企、事业机关单位会计、审计工作的能力。

XX单位审计案例研究好找资料、好抄啊

首先~你可以咨询一下你的导师或者师哥师姐呀~要是还是没思路的话~你可以看下(国际会计前沿),OA期刊~里面都是别人已经发表过的论文~你可以参考参考吧

1 审计与盈余管理研究 王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1-01 硕士 0 159 2 论非审计服务与审计同时开展的可行性 唐爱军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8-12-15 期刊 0 0 3 绩效审计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刍议 管怀鎏 学术探索 2005-10-25 期刊 7 183 4 重要性在网络审计和传统审计中的应用 徐炜; 吴艳 软件导刊 2005-10-23 期刊 0 38 5 审计信息不对称与诚信审计 裘伟廷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07-15 期刊 1 48 6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相互关系问题的思考 杨雪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7-15 期刊 1 49 7 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及我国审计的现实选择 赵丽芳; 李东升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5-15 期刊 1 24 8 计算机审计的理论及其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徐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5-03-01 硕士 1 465 9 绩效审计视野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施向阳 厦门大学 2006-08-01 硕士 0 218 10 法务会计、舞弊审计与审计责任的历史演进 刘明辉; 胡波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12-30 期刊 9 310 11 试论审计重要性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运用 刘安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11-15 期刊 0 0 12 借鉴国外税务审计经验 完善我国税务审计制度 付树林 涉外税务 2007-12-09 期刊 1 82 13 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知识溢动效应研究 乔瑞; 余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20 期刊 0 8 14 审计聘约权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 王兵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6-02-25 期刊 1 75 15 会计审计和质量审核的差异探析 李纪元; 李云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6-11-16 期刊 0 14 16 网络环境对军队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创新 马辉; 马昱 军事经济研究 2003-01-15 期刊 0 4 17 会计审计和质量审核的差异探析 李纪元; 李云 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 2008-04-01 会议 0 39 18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实践与探讨——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林国高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10-15 期刊 0 38 19 论加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审计与监督 朱恒金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3-03-30 期刊 5 48 20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 黄园园

审计的发展趋势论文怎么写好看

为使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2003年审计署非凡制定了国家审计《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并将“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整合审计资源”列为未来国家审计的三项基础工作之一。众所周知,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审计资源配置也应是审计治理的核心问题,它是实现审计资源整合目标的重要保障。探讨审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需求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赵学增,1994)。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按照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资源,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源配置旨在使审计资源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实现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吻合,达成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性 要探讨审计资源配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配置”二字。所谓资源配置,应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资源的需求,有目的地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方向、部门或者企业等的一种活动。 结合对与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则应为: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不单纯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方向、部门或者企业之间的配置,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配置到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源还经常进行同市场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配置,故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资源配置在一定时刻是已定的、静止的、满足需求的,但在不同时刻,又是未定的、流动的。其中所谓已定、静止、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未定、流动、需求则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审计资源配置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之间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联系,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的分配或者流动的过程。在一定时刻建立的这种相对静止或者说审计资源供求平衡,经常被新的客观事实变动所打破,于是又会引起新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再建立。也就是说,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

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提供一些审计实务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7.审计质量控制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11.论审计风险防范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19.试论审计抽样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财务报表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不断增加,企业对外报告责任也逐步扩大,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内容、手段等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特别是其中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更长、更复杂和更难以理解;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将不断增加并发挥愈来愈为重要的作用;对财务报告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一、财务报表,特别是其中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更长、更复杂和更难以理解 财务报表的中心可从收益表转向资产负债表 财务报表首先起始于资产负债表。在初期,资产负债表似乎一直优先于收益表。在20世纪初,由于所得税日益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费用项目,人们也更加热衷于采用长期融资形式取得资金,而长期融资的保障程度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创造盈利的能力。因此,收益表成为人们更为关心的对象。然而,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改变。例如,在美国已有迹象表明,资产负债表将重新成为财务报表的中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96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所得税会计”中,把各个会计期间所得税的摊销方法由递延法改为负债法。前者为了保证收益表的相对真实;后者则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此外,其87号准则公告“职员养老金”和第98号准则公告“租赁会计”等也都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其结果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将不断增加,如退休无形资产;收益表上揭示的收益将有更大的变动性。 多种计量基础并用,但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现行价值或市场价值 由于环境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变化,传统会计模式,特别是历史成本,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而寻找理想的替代方案又非指日可待。因此,未来的财务报告将采用折衷的方法即: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量基础。例如,美国会计学会(AAA )下属“会计与审计计量委员会”在1989—1990年度报告中指出:“基于历史成本的局限和有限相关性,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某种形式的市场价值,”它还认为,“财务证券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首要选择对象。因为对这些项目来说,利用相关性和可靠性来衡量,将倾向于选择以非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模式。”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1年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The Future Shape of Fin-ancial Reports)中指出:“为了反映各自的特征,资产和负债将采用折衷的方法进行计价。” 美国会计学会、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都把相关性视为选择财务报表计量基础的首要标准。美国会计学会指出:“在选择财务报告的计价基础时,我们将首先考虑相关性问题。数据的可靠性固然重要,但不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对任何人也没有用处。” 这样,财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方面,财务报表将同时混合使用多种计量基础,即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对决策有用性的重视,在条件成熟时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将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与报告模式。因此,可能形成历史成本模式与现行价值模式并存的局面。 未来财务计量的侧重点可能发生变化 传统的财务计量往往集中于每股盈利额(EPS)、资产报酬率(ROA)或业主权益报酬率(ROE),未来财务计量将集中对股东价值的计量。股东价值是由美国会计学会拉帕波特(Rappaport)在1986 年出版的《创造股东价值》(Creating Shareholder Value)中指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价值增长的持续性,销售增长、经营毛利率、所得税率、营运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成本。股东的价值可能与传统的财务计量差距悬殊。 收益表将趋于反映全面收益,或分化成两个报表 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发第3 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把全面收益列为财务报表的十个要素之一。这一概念已日益获得人们的承认和扩展。传统的收益表将逐渐成为全面收益表。例如,加拿大会计准则行政当局(The Accounting Standard Authori-ty of Canada, ASAC)在1987年颁发的《财务报告概念结构》中就把收益表改为全面收益表。 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等在1991年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中,把利得表(Statement of Gains)作为一个单独的报表加以推荐。该报表用以反映报告主体财务财富的变化,它包括:(a )反映在收益表上的经营利得;(b)由于非经营因素影响, 对有形资产(不动产)进行重新评估而产生的其他价值变化;(c )年终对无形资产重新评估而产生的价值变化。 增加对现金流动表的重视 继美国正式把现金流动表列为企业的对外财务报表之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对现金流动表的研究和采用。例如,上述英国《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就建议把现金流动表列为企业的对外财务报表。 增值表将与收益表同时成为备选的收益披露方式,或两个报表同时并存 1965年,德国颁发的公司法率先把增值计量引入公司财务报告。它是通过把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增加或减少以及在报告期内资本化的其他费用加到销货净额上,得出在收益表中首行列示的“总成果”或“总产出”量度。 1975年,英国颁发的《公司报告》,也明确地建议各种企业提供有关增值的计量和报告。美国会计学会最近也建议把增值表列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由于增值表所提供的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很有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把传统收益表扩大为增值表,或把增值表单独作为对外提供的一种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备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 由于报表内容日益复杂化,表内已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表内某些信息若不加以必要的说明或补充又难以理解。因此,表外备注的内容必将不断增加。备注可能反映的信息类型包括:(a )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b)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c)那些可以反映在报表,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d)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信息等。 二、其他财务报告手段将不断增加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由于传统报表受到种种限制,首先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披露的信息必须经过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取得,这就使它的发展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财务报告目标向决策有用性倾斜,为了满足使用者新的信息需求,其他财务报告手段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其他财务报告手段可能包括:差别报告、概括性报告、预测报告、管理人员的分析与讨论、职员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等。差别报告 差别报告是指为不同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所提供的内容(或在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由于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和获取信息的权力(途径或方式)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因此,企业可能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或者使用者团体特殊需要的信息。例如,主要债权人收到的信息往往比股票更为详细和及时;债券评估机构收到的信息也往往比年度报告更为详细,等等。通过差别报告,企业既可满足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团体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而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上述优点,差别报告必将成为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手段。 概括性报告 从某种意义上说,概括性报告也是差别报告的一种形式。它也是以针对不同使用者不同信息需要为出发点的。由于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变得越长、越复杂和越难以理解,财务报告的信息过量反而使重要的信息模糊化。此外,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中,有一些使用者(如财务分析专家、投资经纪人等)由于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因而有可能与必要分析和利用详细和复杂的信息。但比较大量的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与利用能力有限甚至十分有限,他们也没有必要全面掌握财务报告的全部内容,这些使用者团体包括分散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通股东。这样,又产生了对新型报表的需要。这种报表应能反映财务报告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信息,即所谓概括性报告。那些需要详细信息的使用者仍可通过通常的财务报告而获得所需的信息。概括性报告的主要格式可以包括:(a)广泛利用图形等代替财务报告的某一部分;(b)保留财务报告和报告的各个部分,但进行大量的浓缩;(c)广泛修改,扩大使用董事长或总经理报告和简短的专题分析;等等。 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是,除了继续对外提供传统的财务报告外,还提供概括性报告。然而,完整的传统财务报告可能是作为附录形式出现的。这种做法既可使企业遵循有关财务报告的有关规章制度,又可使那些只需简单浏览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获得一些概括性的信息,以便对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预测报告 预测报告是指建立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反映企业预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与报告。由于这种报告提供的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更为相关,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都加强了对预测报告的编制与审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编制这种报告,以便提高企业的形象。 管理人员的分析与讨论 管理人员对所报告信息的分析与解释的重要性在于:管理人员比外部使用者更了解与企业有关的事项与交易。因此,通过对一些重要事项的讨论与分析,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此外,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经常依赖管理人员的假设与判断,管理人员的讨论与分析有助于使用者评估判断性信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和财务报告内容的日益复杂化,外部使用者愈来愈需要管理人员对企业重要事项或信息的讨论与分析。 职工报告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要求企业提供职工报告。例如,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草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多国公司指南》,欧洲经济共同体《第4 号指令》等等都要求公司披露有关职工人数、培训等方面的信息。法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定期提供详细说明职工人数、工资、工作条件及培训等问题的职工报告。英国《公司报告》则明确提出,为了履行企业对社会的经管责任,各种企业都应该提供职工报告。美国会计学会在1990年发表的“会计与审计计量委员会 1989—1990年度报告”中曾建议把职工报告列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总之,随着职工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为职工集团提供信息已成为企业报告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责任报告 由于传统的企业目标过于狭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社会与公众利益,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职工福利、劳动条件等得不到重视,社会对企业的上述行为日益不满,要求企业注重社会责任、承担必要的社会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职工福利、专业教育与培训、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利用等等。 社会责任报告就是从宏观经济出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影响进行计量和报告,它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成果与状况的计量与反映,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社会化与扩大化,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企业有责任向社会提供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影响情况的报告。目前,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都要求或建议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报告。这种报告必然将逐渐成为企业对外报告特别是对外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甚至整个对外报告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都纷纷发起了对财务报告理论体系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富有成果的研究报告。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1—6号”(1978年—1985年),加拿大会计行政当局的“财务报告概念结构”(1987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的“会计目标和基本概念”(1982年),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的“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与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1989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目标和财务信息质量特征”(1991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与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模式”(1991年),我国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1991年)等等。 然而,人们对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信息应当“为谁揭示”,“揭示什么”,“谁来揭示”,“在什么时候揭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都没有达成共识。此外,财务报告内容日益复杂化,企业对外报告责任日益扩大化,人们必然要进一步寻求如何更好地解决确认、计量和揭示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先进、更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未来,人们必然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整个对外报告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因为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指南,会计实践又离不开各种程序和方法。

标题标题又称题目、题名。它是以最确切、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的内容的逻辑组合。 会计论文的标题,一般以一行式标题为主。也可采用双行式标题,即正题和副题结合。正题提示论文的主旨,是对副题的提炼和概括,而副标题则是对正题的说明,以表明该论文论述范围,是正题的基础。论文标题一般要满足: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力求题文相符;二是标题要有创新、引人入胜,力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三是尽量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记住。正文绪论或引言绪论是审计论文的开头。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两项内容:其一是确立中心议题,其二是阐明所研究议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等。若会计论文篇幅较长,则在绪论部分还可把本论的部分内容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或将所论述问题的结论作一个提示。但必须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本论本论是审计论文的主体,作者在这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是详细地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这一部分必须依据议题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的写作方式,或正面立论、或驳斥不同看法,从而达到论证论文观点的目的。结论结论是论文全部内容的总结。结论是从全部材料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提炼而得来的具有创新的论文的总观点,应表明作者什么规律、原理,解决了什么重要课题,对传统的看法有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还可以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这一不足之处的研究方向,以引起同行的注意。这样就实现了文章的首尾呼应,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谨、表述完整的有机整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