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采访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2:18:58

关于采访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兰州铁路五中应届高三文科班的毕业生张倩,在她的全国高考作文中这样写道。 尽管这篇名为《蓝色蛹·金色蝴蝶》的散文诗体的高考作文,得了满分,但她所有科目估分不到440分。 “怎么会想到用散文诗写作高考作文呢?”记者问张倩。“当看到作文题目所要求的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时,我就觉得对感情的认知,就像是从蛹到蝴蝶一样,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加上我擅长写散文,因此,在阅读了题目所给的寓言《智子疑邻》后,我就马上确定了这样写。”张倩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 《蓝色蛹·金色蝴蝶》结构奇特,作者在文中设计了四个小标题,这四个小标题连缀起来,又恰好是文章的总标题。四个小标题下,贯穿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暗示着“我”情感上由迷茫、忧郁转为清新、明朗,认识上由偏执转向理智。 张倩对情感的认知,是由蛹到蝴蝶蜕变的过程,而她自己何尝不是一只破蛹而出的蝴蝶? 张倩告诉记者,由于早年父母离异,自己的童年是在祖父传统而严厉的家教氛围中度过的,“祖父不让与我与男同学说话,上学放学也不能与男同学一块儿走”,再加上,小时候的张倩“长得不好看,又瘦又矮,没有好朋友,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经常受同学们的欺负”。于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张倩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内向的性格,直至升上中学。 “初中三年,我仍然很自闭,学习成绩也无多大长进,中考没考上,差5分,我爸当时还说要让我出去打工。后来,高中还是上了,却是班上最后一名。从那时候起我就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张倩说,高中三年获益匪浅,在与同学们的广泛接触之后,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自闭的心态逐渐放开,学习成绩也开始好起来,尤其是在高三,她的每篇散文都是该校高三年级作文课必读的范文。 回顾成长历程,张倩其实就是一只破蛹而出的蝴蝶。

一、选好话题内容任何新闻都是真实事件构成的,因此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常关注其他媒体的信息,挖掘生活话题内容。仔细留意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物,然后酝酿这些事情有没有新闻价值,在群众中产生过什么影响,能否以小见大,或者由这个事物的源头想到其他一些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如果能找到好的话题,并应用自己的智慧将你心中的想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使得这个采访超出预期效果,让舆论价值进一步得到升华,这就要求主持人有较高的修养、有较深的思想认识。二、采访之前要了解与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材料在预约采访对象之前,若不能了解对方背景,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性格、个人经历以及家庭、朋友等有关事项,那么在采访时,必定手忙脚乱,心慌失措,这样将无法与采访对象很好地进行沟通。只有掌握了采访对象的经历、生活故事,双方才有共同语言,采访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或者能比你预期的效果更好。三、采访提纲的设计在采访之前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理清自己的头绪与思路,因此设计采访提纲是采访前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步。电视新闻讲究的是时间紧、速度快、效率高,因此,与其他媒体播出的新闻工作过程相比较的话,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编写时,采访提纲要求高质量,计划与目标十分明确,这样不仅能节省工作时间,还可方便观众更快地了解信息。

真幸运啊!昨天,我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盐城晚报》举办的赴新洋农场采访活动,现场观摩了高效农业、大型农机施肥作业,零距离接触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拍摄现场。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的心还激动得不能平静哪。 从虚拟的 qq 农场到真实版的新洋农场 我想大家一定对电脑上的 qq 农场很熟悉了吧,但你们想知道真实版的农场是什么样子的吗?带着一路的兴奋、一连串的疑问,我们终于来到了新洋农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浅水藕生产基地。对于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看到我们平时吃的白胖胖、嫩生生的藕居然是长在地下的,个个都觉得挺好玩的。有的迫不及待地用手扒开泥土找藕,大家一边享受着收获的快乐,一边享受着泥土的芬芳。“藕怎么是长在泥土里的?”“藕不是长在水里的吗?”我们问题多极了。农场的技术员阿姨给我们解释道:“藕是长在水里的,可一旦藕成熟以后,我们就会将水塘的水抽干,露出泥土,再用铁锹将泥里的藕一个一个翻出来。” 接着我们参观了抛肥机给小麦的施肥作业过程。刚来到麦田,小记者们就炸开了锅似地喊起来:“这是什么啊?是不是韭菜?”“是葱吧?”“哎,别踩了小草!” …… 哇,真是搞笑!城里的孩子不认识麦子!我心里偷偷笑着。正在这时,一台进口大型机械“轰隆隆”向我们走来,样子像一台大坦克。“大坦克”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绿地毯上,场景蔚为壮观。说时迟那时快,天上下起了“珍珠雨”,好像在欢迎我们。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机械里抛出来的肥料。据农场工作人员介绍,一台抛肥机一天可施肥 2000 亩,相当于 100 人一天的人工施肥工作量,而且抛肥均匀。现代化高效农业让我们大开眼界。 从看电视剧到看拍电视剧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吧!但你看到过拍电视剧吗?你一定觉得拍电视剧很神秘吧?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剧组,一睹明星的风采和拍戏的过程。 我们列队进入现场,导演大声招呼小记者们在拍摄现场后面一块空地上观看,并保持安静。小记者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凝神屏气,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只见演员们带着道具,行进在林子间,拍完葬狗皮一段,随着导演的一声“好!过!”我们兴奋地围了过去,演员们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你一言他一语地采访了起来:“小鸟插花的那一段为什么拍了三四次?每一次都要流眼泪,眼泪是怎么流出来的啊?”“你是哪里人啊?”“你们拍戏不能上课怎么办?” …… 一连串的问题轮番“轰炸”后,我们争先恐后地索要签名。小童星谭笑名字签得就像鬼画符,不过好歹还能勉强看出个形。小童星房奕歆名字却签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们还同男一号张国强进行了合影,只可惜没要到他的签名。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知道了当明星并不轻松,很辛 苦…… 从虚拟的 qq 农场到真实版的新洋农场,从看电视剧到看拍电视剧,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我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真实版的农场,那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关于采访的论文1500字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兰州铁路五中应届高三文科班的毕业生张倩,在她的全国高考作文中这样写道。 尽管这篇名为《蓝色蛹·金色蝴蝶》的散文诗体的高考作文,得了满分,但她所有科目估分不到440分。 “怎么会想到用散文诗写作高考作文呢?”记者问张倩。“当看到作文题目所要求的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时,我就觉得对感情的认知,就像是从蛹到蝴蝶一样,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加上我擅长写散文,因此,在阅读了题目所给的寓言《智子疑邻》后,我就马上确定了这样写。”张倩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 《蓝色蛹·金色蝴蝶》结构奇特,作者在文中设计了四个小标题,这四个小标题连缀起来,又恰好是文章的总标题。四个小标题下,贯穿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暗示着“我”情感上由迷茫、忧郁转为清新、明朗,认识上由偏执转向理智。 张倩对情感的认知,是由蛹到蝴蝶蜕变的过程,而她自己何尝不是一只破蛹而出的蝴蝶? 张倩告诉记者,由于早年父母离异,自己的童年是在祖父传统而严厉的家教氛围中度过的,“祖父不让与我与男同学说话,上学放学也不能与男同学一块儿走”,再加上,小时候的张倩“长得不好看,又瘦又矮,没有好朋友,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经常受同学们的欺负”。于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张倩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内向的性格,直至升上中学。 “初中三年,我仍然很自闭,学习成绩也无多大长进,中考没考上,差5分,我爸当时还说要让我出去打工。后来,高中还是上了,却是班上最后一名。从那时候起我就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张倩说,高中三年获益匪浅,在与同学们的广泛接触之后,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自闭的心态逐渐放开,学习成绩也开始好起来,尤其是在高三,她的每篇散文都是该校高三年级作文课必读的范文。 回顾成长历程,张倩其实就是一只破蛹而出的蝴蝶。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摘要]: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相应的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先后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或主张新闻学吸取传播学来完善自身,或倡导用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或批评传播学统治了新闻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缺乏深入的体认。本文在回顾有关讨论演进轨迹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辨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相互交织,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必人为轩轾,制造“你死我活”的无谓争论。 [关键词]:新闻学 传播学 学科关系一、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关系的历史回顾 自1978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传播学以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就逐渐呈现在国人的学术视域中。这是因为,要阐述什么是传播学,就牵涉到与新闻学的关系。譬如,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者断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学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1] 显然,这样的比较已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 进入9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学科建设问题。1992年,王泽华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一文中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提出“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不同层次和分支,但传播学又不能代替新闻学。” [2] 从此,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特别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6年,喻权域《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写道:1995年6月在成都出席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期间,作者利用会议空隙“与来自各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学者专家,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结果,“接触过的所有学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3] 作者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开展调研,且强调“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显然包含了一个前提性问题,那就是学界已经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 检索有关文献,不难发现90年代中期确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1994年,明安香在《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发展》一文中写道,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新闻学’这一传统概念和术语同其所研究的众多媒介对象、庞杂的传播实践相比,就像恐龙蛋同其破壳而出迅速为庞然大物的恐龙一样,极不相衬、极不适应。”因此,“当前世界上新闻学正在向传播学发展”,这是一种“历史性趋势”。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已确定无疑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新闻学研究及时转入到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为主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4] 尽管明安香没用“取代”一词,但文章内容特别是结论确乎有“以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意味。1995年,邵培仁在《新闻传播学》一书中则明确提出:传统新闻学“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老,即将成为‘一门绝望的学问’”,“给新闻学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血液,引进新的方法,是新闻学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5] 。因此,“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这实在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并不以那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左右它、阻挡它。”[6] 其后,邵培仁在一篇论文中又重申:“用‘新闻传播’取代‘新闻报道’、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7] 邵培仁的说法是“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不过他又说“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将其观点概括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似乎不成问题。与邵培仁的主观设想不同,裘正义则从事实上判定传播学已开始取代新闻学。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学科的发展即意味着否定。传播学通过自身的研究已部分地取代了新闻学。”[8]

关于采访的论文1500字开头

杨 吉:浙大城市学院法学01级毕业生。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律师、专栏作者和文化产业投资顾问。创业体会:成为文化产业的民间力量。 杨吉把自己的创业项目钉在了文化产业这根柱子上。 “我做的就是文化产业的观察和评论,同时做投资咨询项目。文化产业很宽泛,我们先 做小,像财经图书出版策划、艺术设计、给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做文化产业投资咨询顾问等,是我们的主要经营范围。”杨吉谈起文化产业,很有看法,“我另外创 立网站,不是为了盈利,是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新闻资讯的评点,从商业的角度、产业的高度给读者一个启发,让读者知道生意是这么做的。” 由此,杨吉的工作室就定位在打造顾问和专家的角色,“就是要区别于一般的团队,让自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有生的民间力量,成为文化产业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成为文化产业的Morgan Stanley。”杨吉说得异常坚定。 人物 许欣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1级毕业生,现为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创业体会:找准空子钻。 互联网最能创造暴富神话,“我们就是看准了互联网的门槛较低,投入资金不大等特色,”许欣儿说,不过,单纯的网站,再怎么创新,第二天难免会被强大的对手复制,消灭。所以,要“找准空子钻。” 2006年与合作八年的伙伴共同建立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UniCache已经成为中国CDN(分布式网络)服务领域三大名牌之一。现公司已受到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者青睐。 他说:“除了传统业务,我们最主要是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为国内大型网游、播客、门户网站提供内容加速服务,使信息更快地到达用户手中,这才是空子。” “找到个好的方向,进入一个好的领域。”这是许欣儿的建议,这也是他现在能够为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运营商服务的原因。 人物 余家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电专业02级毕业生。创业体会:做最前沿的项目。 “希望要创业的同学不要学我。”余家汉说,但是他坚持自己不愿意放弃喜欢的造型。 由于原本当过主持人,所以,他坚持要在娱乐业上搞创业。大四时候与同学一起创办了电视购物公司,在公交移动电视上首创购物栏目。之后创办了GUESS CLUB益智推理游戏有限公司。 今天两个公司都已经卖了,有人认为他潦倒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得大三的时候,看到报纸上经常有团购的活动,读者参与度很高,似乎很受欢迎,于是就联合同学,投入一定的资金与公交电视公司合作推出电视购物,”余家汉回忆,“之后,又发现全国各地都非常流行一款电脑游戏,于是就成立了一家益智推理游戏公司。” 做最前沿的项目,这是余家汉的创业思路。“我是希望做娱乐方面的推广工作,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推广益智游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带动文化发展。”余家汉沉思了一会儿,“当然,这有些难,因为中国人都很传统,接受新事物还需要过程。” 人物 杨 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专业03级毕业生。创业体会:给房交会增加技术含量。 近些年,房地产在中国逐渐升温,楼价上升异常迅猛,这让杨杰受了些启发,“当初就看重中国这火爆的楼市了。” “当初想,杭州每年有两次实地房交会,非常火爆,但成本很高,时间又短,成效不一 定显著,消费者想买房也非常辛苦。那能不能把实地的房交会搬到网上来呢?我就这样开始我的创业路,”杨杰有些得意,“之后我们就通过摸索与技术创新,建立 了网上的房地产交易平台,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电脑前看房买房,这样就可以使房交会永不落幕了。” 他在2007年1月创办杭州中地网博广告有限公司,与众不同的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举办网上房地产博览会成为可能。目前,已开设四个省市分站,与百余家企业达成服务协议,并与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访谈的写作格式】标题:与新闻消息的体裁相比,访谈类文章的标题要求更加生动、形象。开头:访谈的开头可以有多种手法,不必像消息报道那样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要更加灵活多样些。但“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o(谁)、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一个H即:HOW(怎么样〕。还是要交待清楚的。其实,我们平时写作文也都知道用这些要素,不过没有这么说过而已。我们写作文不是总讲“时间、地点、人物”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吗?其卖这和“五个W”、“一个H”是一码事。五个W和一个H,是构成新闻写作类文章的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说,一条完整的新闻,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起互相说明、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比如有这样一条消息:本报讯记者小明报道:昨天上午(时间)我校刘英同学(谁)在学校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在哪儿)发言,介绍了她两年来照顾病残同学的经历(是什么),由于事迹感人(为什么),她的报告让许多师生落了泪(怎么样)。访谈类文章虽然没有样开门见山这样简单,但也应该具备如上这些条件,让人一目了然。结尾:要与开头互相照应,要有亲和力,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访谈录实例】杨澜采访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杨澜: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杨澜访谈录,2010年4月21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先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去世,享年89岁。作为在国际体坛享有崇高声誉的人物,他的去世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大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而在中国人们也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回想起从北京第一次申奥的1993年至今,我曾经有机会十几次见到萨马兰奇先生,同时在2007年/2008年分别对他尽兴过专访,今天我们把这两次专访的内容加以编辑和整理呈现给广大的观众,也表达我们对他的缅怀之情。解说:2008年8月,已经87岁高龄的萨马兰奇最后一次来到北京,全程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式和精彩比赛。那时的萨马兰奇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这位慈祥的老人对北京这次举办的奥运会赞不绝口,他每次说起北京奥运会都面带微笑,似乎他的每根皱纹里都是笑意。杨:您能用中文发音说几句话吗?“北京欢迎您!”萨:北京欢迎您!杨:对,就是欢迎您到北京。萨:好的, 北京欢迎您!解说: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1920年7月17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1980年到2001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只有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任期比他长。萨马兰奇被认为挽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他的带领下,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从濒临破产到发展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体育盛事。萨马兰奇也被称为五环之父,他就像迎风飘扬的五环旗一样,深深地印在了喜爱奥运会的每一个人的脑海里,他的离去注定了一段奥运传奇的终结。萨马兰奇开启了当代奥林匹克事业的新篇章。我们失去了一个伟人,一位良师和益友,他给自己完美而执着的奥林匹克生涯划上了句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萨翁为奥林匹克奉献一生地位无可取代----路透社。萨马兰奇带给奥运会商业内涵萨马兰奇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法新社。在萨马兰奇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经历了恐怕是历史上最多的变故,政治抵制、职业选手、商业化、兴奋剂丑闻以及盐湖城危机等众多变故给奥运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萨马兰奇成功的将问题化解,并最终巩固了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势力。----美联社。解说: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林匹克已经危机重重,1972年慕尼黑、1976年蒙特利尔两届奥运会已成为亏本、悲剧的代名词。偌大的国际奥委会只剩流动资金20万美元。而冷战中的不同政治阵营又把奥运会作为政治博弈的舞台,以抵制奥运会来获取政治利益。由于各国奥委会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政府,因此,奥林匹克在政治图谋面前几乎束手无策。萨:我就任主席后很清楚,国际奥委会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像你这样的记者,还有世界上很多人多觉得,莫斯科奥运会将是其历史上的最后一届了。解说:走马上任的萨马兰奇决心推行商业化改革,以经济的独立开启奥林匹克的重生。然而,决策一出,便引起了关于奥林匹克该不该商业化的巨大争议。杨: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引入市场机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知道,很多人反对商业化,认为这玷污了神圣的奥运精神。您当时是不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推进这种进程?您自己有没有犹豫的时候?萨:国际奥委会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组织。要独立,你就不能接受来自政府的钱。你得有自己的资金来源。不能依靠各国政府。杨:那么您是下定了决心要这样做的。萨:是的。解说:顶着众多反对,萨马兰奇开始以拍卖的方式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1984年,萨马兰奇签下了上任后的第一份转播合同,在这份合同里,卡尔加里冬奥会转播权获得了比上届三倍还多的收入,增加了2亿1750万美元。杨:我听说举办卡尔加里冬奥会的时候,NBC和ABC争转播权,他们开出的价格是史无前例的,但事后(获胜的)ABC的代表,甚至不愿意和你共进晚餐,为什么呢?萨:他们不高兴是因为我任主席以前,他们很容易就拿到了转播权。可是我们觉得,我们可以通过电视转播权得到更多受益。杨:所以你对他们的开价很满意?萨:是的,我很满意。因为有了他们的钱,我们可以保持我们的独立。解说:对于电视转播权的收入,萨马兰奇坚持在国际奥委会、奥组委、各国奥委会及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之间按比例分配,这样就使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奥委会也有能力组织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从而使奥运会真正具有最广泛代表性。除拍卖电视转播权,吸引商业赞助是萨马兰奇进行商业自救的另一项重要举措。通过TOP全球赞助商计划,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被吸引进来,直到本届北京奥运会,得到的商业赞助已经超过20亿美元。奥运会已被称作是“全世界最热闹最赚钱的体育盛会”。一方面推行商业化,另一方面,萨马兰奇也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使其更有利于奥林匹克的发展。萨:1981年在巴登-巴登我们决定,选举两位女士加入国际奥委会。我们还决定允许所有运动员,都可以参与奥运会,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杨:但是你这么做是在挑战,传统的业余选手才能参赛的规矩,你是怎么说服反对者的?萨:嗯, 是通过一项体育运动:网球 ,1984年开始网球向所有运动员开放。解说:职业运动员终于能进入奥运竞技场,这大大提高了奥运会的水平和观赏性。而萨马兰奇告诉我们,这一系列改革能成功,运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年任职期间,萨马兰奇经历的风雨无数,而他也总是把他认为能带来好运的家乡特产——栗子带在身边。杨:我们知道你有个习惯就是收集栗子,放在口袋里代表好运,你一共有多少?萨:我现在就带了一个。杨:我可以看看吗?哦,是这样的。解说:在巴塞罗那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陈列着萨马兰奇收藏的各种栗子。然而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执掌人,萨马兰奇显然也不是时刻都有栗子带来的好运相伴。1998年,一场重大危机便来临了。1998年,美国一家媒体披露,国际奥委会有大约20名委员接受了盐湖城冬奥会申办委员会的行贿。消息一出,一片哗然。萨马兰奇立刻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杨:您说作为奥委会主席,您经历的一次最大挑战是在盐湖城冬奥会之后。您承受了来自奥委会内部和外界的压力。西方媒体甚至要求您辞职。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中,您有没有想过辞职?萨:没有。杨:没有,为什么?萨:因为,我想作为奥委会主席,我有责任解决问题。杨:惩罚奥委会的16名委员,这是不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包括开除其中的6名?您在开除他们之前,有没有和他们谈话?萨:是的。杨:您是怎么说的?萨:没有别的办法。他们犯了错误,必须承担后果。解说:正是这次危机,使萨马兰奇原本就打算进行的内部改革,以更加迅疾的速度完成了。这次危机,改变了国际奥委会的架构。使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而萨马兰奇也被外界评论为“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有智慧和决断力的领导人”。杨:您当年的同事说您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您有没有不耐烦了的时候。萨:没有。杨:没有?甚至面临危机的时候?承担压力的时候?您也能谈笑自若?萨:尽量保持镇定。不能失去耐心, 这很重要。杨:为什么说控制情绪,保持冷静这么重要?萨:你要做一些重大决定,你必须慎重。解说:从1980年到1993年,萨马兰奇连续三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1997年,他接受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请求,继续连任一届。当萨马兰奇把生命中2/3的时间用于在世界各地飞行的时候,是他的妻子玛莉亚独立担起了“奥委会第一家庭”的责任。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萨马兰奇以奥委会主席的身份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上,萨马兰奇用西班牙语说了一句“你好”。这句问候是他说给当时重病在床的玛利亚的。杨:您当时对着摄像机说了句:“ 你好,西班牙!”您事实上是在问候您的妻子?萨:是的。杨:你觉得您的妻子看到了吗?萨:我觉得是的。杨:您觉得她会在医院里看电视吗?萨:是的, 她在看但是说不了话了。萨:我的妻子那时已经病重了,我感觉到了她就要离我而去了。解说: 2000年9月16日玛利亚于巴塞罗那家中病逝,享年68岁。而此时,萨马兰奇正在一架私人飞机上匆匆赶回。在妻子的葬礼上萨马兰奇眼里满是泪水,他的左手放在胸前,那里是心脏的位置。萨马兰奇与妻子玛利亚结婚45年,育有2子,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杨澜:萨马兰奇先生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21年,也正是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到北京申奥成功的21年,中国人关于奥运的种种记忆当中,都少不了萨马兰奇先生的身影。提起他的名字,我们心中会由衷的产生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而萨马兰奇先生对中国也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曾经说过:“在他一生得到的无数荣誉当中,他最看重的是这样一个称号:‘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萨: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我最近有一次访问北京时,我和我的秘书迷路了,一个中国人过来问我:“您是萨马兰奇主席吧!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迷路了,他就说:“ 跟我来吧!”杨:是吗?发生在北京吗?我们不能让您迷路的。萨:他把我领回了宾馆,然后他问我:“我能明天带家人(我的妻子孩子),来跟您合个影吗?”我说当然可以了,于是第二天他们来了。而且我记得一年后,他还来洛桑看望我。杨:是吗?真是太好了!解说:正像萨马兰奇所遇见的这样,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这位西班牙老人,并且敬重和热爱着他。因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萨马兰奇是中国的好朋友,他曾经给了中国那么多真诚而友好的帮助。可以说中国奥运史上每个重要的时刻几乎都和这位老人有关。这些画面,永远的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里。2001年7月13日。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终于把奥运会迎进了自己的家。而宣布和见证这个胜利的,正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就在北京申奥成功三天之后,2001年7月16日,萨马兰奇结束了他在国际奥委会21年的主席任期。因此有媒体评论说,一切仿佛注定,萨马兰奇终于陪伴中国实现了这个奥运心愿。杨:为什么您觉得是您的一个梦想呢?萨:我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我和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亲近,可以说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而且在看了中国为此次奥运会作的准备后,我敢肯定中国会——而且一定能将它办成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解说:事实上,萨马兰奇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29年前。1978年,中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门户,一切开始重新焕发活力,而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还尚未恢复,十亿中国人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就是在这一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后,他开始四处奔走,劝说欧洲奥委会委员支持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一年后,这一提案终于被通过,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萨: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奇妙了,因为我们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面向全世界的青年的。解说:这是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国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开赛第一天,许海峰就在手枪慢射中获得了一枚金牌。这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而对中国人来说,这块金牌的分量却更加沉重。从1932年中国派出唯一一名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开始,半个多世纪的等待,整整52年,中国人终于拥有了第一枚属于自己的奥运金牌。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这是他在会前就对中国代表团做出的许诺,要为中国颁发第一枚金牌。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颁发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萨:我现在为此而非常高兴,因为中国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由我颁发的,这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一刻。杨:你这么做是想说明表明什么吗?萨:是的,这是1984年奥运会颁发的第一枚金牌,我希望由我来颁发,因为我已经知道了,是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这第一枚金牌,我想以此证明在国际奥委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终于能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了。解说:洛杉矶奥运会后,萨马兰奇对当时已经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何振梁说,中国应该开始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了。正是受到萨马兰奇的鼓励,中国政府决心开始奥运会申办之旅。而萨马兰奇也一直以各种方式给予中国鼓励和指导。1990年,在萨马兰奇的大力推荐下,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国际奥委会中担任重要职务。何振梁的命运轨迹由此改变。而何振梁也在此后漫长的申奥过程中,与萨马兰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萨:何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了,一直以来在许多重要时刻,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与支持,我觉得他还有他的夫人就像我的兄弟,我的中国兄弟!解说:萨马兰奇为中国所做的一切使得他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最受敬重的国际友人之一。而他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也非比寻常。2008年9月,萨马兰奇在看完北京奥运会回国后,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的文章,文中他这样写道: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杨澜:在我看来,萨马兰奇先生有着综合的气质,他年轻的时候做过运动员,一生都保持着运动员那种勇于竞争,战胜自我的精神,同时他也有着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不再成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难得的是,他同时还兼具着一个商人的精明和干练,就是在他的成功领导下,商业元素的介入为全球推广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不绝动力。从这些意义上来讲,他对世界的贡献远远超越体育本身,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澜访谈录谨以本期节目为萨马兰奇先生送别。

关于采访的论文怎么写

反弹类的论文想要更好的书写,必须要把他的主要目的进行有效的了解,然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不同角度全面展开论述。

如果你要写访谈类的论文,那么你一定要学会调查,你要去调查,去做访谈,这样才可以写好一篇访谈的论文。

访谈类的论文应该有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依据这个论点去访谈相关的话题,对这个论点加以论证。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参与;  (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  (4)个人有何感觉;  (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关于采访的论文摘要怎么写

即巴峡穿巫峡,便襄阳向洛阳

1)学科基础课: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理论研究。 (2)专业课:新闻采访写作研究、新闻编辑研究、新闻评论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新闻摄影研究等。 (3)方法课: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媒体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方法、媒介市场分析等。 (4)选修课:具象传播学、畅销书运作与管理、跨文化传播、手机媒体研究、新闻伦理与法规研究、主持传播学、全球化与大众传播、媒介融合与广告活动研究、广告经济学等。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