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格式

发布时间:2024-08-27 04:02:54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格式

1、题目 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概括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题目需用三号黑体字。2、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关键词是论文中选出并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组。中文摘要以100~3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3、正文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论证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得出的结论等。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归纳和总结,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明确,措辞要严谨,并能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成果。正文中采用三级标题,其中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各层标题与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正文行间距为18磅。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之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应以近期的有关文献为主。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都应编入文献目录。应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采用小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具体说明: (1)参考文献的种类和标识 专著[M]、期刊[J]、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集[C] 、科学报告[R]、专利[P]、标准[S]、报纸[N]、电子文献等。常见引用为前4项 (2)参考文献的编排方法 最常见的是顺序编码------按照文章中参考文献出现的次序排序 (3)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方法------右上角标注 (4)参考文献图书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 (5)参考文献期刊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百度搜索期刊云,论坛里面有关于教育教学论文的具体格式介绍,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应该对你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题头 题头含标题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25字以内),3号宋体加粗,居中编排。第二部分:提要 提要部分含摘要、关键词等。分别以【摘要】、【关键词】(小4号楷体加粗)开头,内文用5号楷体,各空2字格编排。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要,是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内容应说明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论文中文摘要一般以3—5行为宜。 关键词3-5个,应能反映全文的主题、主要内容、主要思想、主要观点等,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关键词结束不用标点符号。 第三部分: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含引言与本论。 引言,或称小引,要简要说明论文话题的缘起、价值与意义、研究方法等,直接“引入”本论。 本论是主体部分,内容须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正文应按照内容层次分节,编号,要层次分明,用5号宋体。各种标题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排序标号,数字后用英文句号“”,如: …。一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小3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在一级标号后增第二层标号顺序标注,两层标号之间用英文句号“”分割,第二层标号后不使用任何符号,如:3 …。二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4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在二级标号后增第三层标号顺序标注,各层标号之间用英文句号“”分割,第三层标号后不使用任何符号,如:4…。三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小4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各级标题字数均以不超过1行为限,标题结束处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4.定义:定义在各一级标题下顺序标号,比如,第1节第二个定义为定义2。 5.结论与说明: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等结论与说明在各一级标题下按顺序统一标号,比如,第2节第3个上述定理、引理、推论或注记,如果是引理则标注为引理3,如果是推论则标注为推论3。 6.教学案例示例:各种举例在各一级标题下按顺序统一标号,比如,第2节第3个例子应标注为例3。定义、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示例等均空2格编排,各字头(推论3、引理3等)为小4号黑体,其后空一字格。其内容采用5号楷体。 7.公式:独立的数学公式要居中排列,在各一级标题下在最右边按顺序标号,并用括弧括住,比如,第2节第5个公式标注为(5)。多行公式的各行应当按照第一行的第一个等号对齐,各行的开头应该是等号或其它运算符号。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以【参考文献】作为标题(小4号楷体加粗,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文献等用5号楷体,列于论文的末尾。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文献是期刊、著作时,书写格式分别为: [1] 作者(甲,乙) 篇名 杂志[J],年,卷(期):起始页(如P30) [2] 作者(甲,乙) 书名[M] 地点:出版社,年

数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论文格式差不多。这是我获广东中山市三等奖的数学论文,供参考。保障一年级数学学业成绩经验点滴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本人通过提问学生及亲身教学经历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经验。[关键词]:数学能力 因素 经验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按理说,试卷难度、题量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别并不大,试题的编排也不会超“课程标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根源在哪?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测试结束后,每班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面批试卷,采取个别谈话形式,让他们自己根据错题分析出错原因,结果大致是:优生的原因分析 没细致审题,忘记检验,考试时间长中等生的原因分析 不理解题意,时间不够,计算出错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不识字,不会做通过上面的调查、提问和我们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了解,我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一) 数学能力方面1、 认字能力不强 不理解题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字,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识字量不大,认字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同年级的学生,认字与理解题意能力也因人而异。当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认识的字时,部分学生做题的心理与思维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还会“误解”题意,导致将题做错。比如,一年级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部分学生不认识“原”“卖掉”“剩”这几个字,导致有学生将本子算式列成“60—28=32”又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段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和50相邻的数是( )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邻”的意思,或者把“相邻”误解成“相近”或“相似”等意思,那就很难把正确的数写出来。2、形成固定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举出反例。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对例题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对题目数学信息的梳理和对数学过程及意义的理解,导致做错题目。如:女孩买了一个 ,找回17元,女孩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关于“人民币找钱”问题,教材例题运用的是减法,而这道题灵活地将数学信息调换。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依旧参照例题形式,用减法来解决,将算式列成:63—17=46(元)3、 应试技巧没掌握应试技巧主要指在应对考试时,考生为更好的解答各类题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有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苦苦思索,坚持到底,最后时间不够,后面“一片空白”,导致失分惨重;也有的同学在面对选择题、连线题等类型题时,因为不能确定答案,就“留下空白”,类似这样的情况而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令人遗憾。(二) 数学习惯方面审题不细致,检验习惯没养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细致审题与再次细心检查的习惯。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一次次强调“认真审题,做完检查”,但大多数学生在真正测试时往往粗略地看了一遍题目后就开始答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答题。比如:“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部分学生没审题,会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检查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从头至尾地看了自己的答案与题目,但也没能比较好地发现错误。(三)心理因素1、态度 健康 注意力因素影响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端正,学习责任心还不够强。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意动脑筋;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想上厕所。这也会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会玩手指、玩橡皮而忘记答卷。2、依赖心理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而部分家长辅导时“坚守阵地”, “陪坐”身旁,只要发现孩子不会做题,就“义不容辞”,再三教导。家长的做法更加促进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做试卷时,产生惧怕或抵抗心理。有一年级的孩子到我面前反映:“老师,我不喜欢考试。”我问其原因,孩子天真地回答:“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没人教我;但在家里,父母会教我。”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想保障学生的期末学业成绩,根据我三年低年段的亲身教学实践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阅读的日常训练 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学会“置身于其境”。通过多阅读,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想象能力。平时鼓励一年级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让自己“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题意。(二)审题与检验习惯的日常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收获什么。好习惯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年级这关键期,把审题与检验习惯植根于孩子脑中,好习惯受用一生。在日常练习中,要与孩子一起读题,读到学生理解为止。教师读题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声音高低、停顿,关注到后进学生。而且每次读题时都要强调:“认真读题,读到明白为止。” 计算时,告诉孩子“检验”就是计算的一部分,没有“检验”的计算是不完整的。教师还要采用奖励制度,激励能够检验的孩子。(三)应试技巧的日常训练在日常练习训练中,强调学生做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注意“抓大放小”,把握分值大和不费时的题。在单元测试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答题过程,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答题情况。当发现哪个孩子不懂得技巧时,课后,老师要单独找他谈心,并通过多次训练,用各种机制表扬他,激发他的应试意识。(四)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责任,是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责任心则是强制自己去承担这些义务的心理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利用班会,讲故事,家校联合,培养对孩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办法,促进孩子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五)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优扶差”,促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六)独立作业的培养在处理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时,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先鼓励孩子继续读题,理解题意,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如果还不会做,要让孩子表达出哪一方面弄不懂,家长在这一方面进行一点点地暗示或启发,点到为止,然后继续让孩子再思考,当孩子解决出问题时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感,以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动脑。总之,想要保障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教师把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格式一样吗

每个学校都有他规定的格式的,你最好问下你们学校的领导吧。来源:金鼎论文

是有一些区别的,写作的时候对照好学校发的要求

第一部分:题头 题头含标题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25字以内),3号宋体加粗,居中编排。第二部分:提要 提要部分含摘要、关键词等。分别以【摘要】、【关键词】(小4号楷体加粗)开头,内文用5号楷体,各空2字格编排。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要,是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内容应说明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论文中文摘要一般以3—5行为宜。 关键词3-5个,应能反映全文的主题、主要内容、主要思想、主要观点等,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关键词结束不用标点符号。 第三部分: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含引言与本论。 引言,或称小引,要简要说明论文话题的缘起、价值与意义、研究方法等,直接“引入”本论。 本论是主体部分,内容须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正文应按照内容层次分节,编号,要层次分明,用5号宋体。各种标题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排序标号,数字后用英文句号“”,如: …。一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小3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在一级标号后增第二层标号顺序标注,两层标号之间用英文句号“”分割,第二层标号后不使用任何符号,如:3 …。二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4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在二级标号后增第三层标号顺序标注,各层标号之间用英文句号“”分割,第三层标号后不使用任何符号,如:4…。三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小4号黑体,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 各级标题字数均以不超过1行为限,标题结束处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4.定义:定义在各一级标题下顺序标号,比如,第1节第二个定义为定义2。 5.结论与说明: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等结论与说明在各一级标题下按顺序统一标号,比如,第2节第3个上述定理、引理、推论或注记,如果是引理则标注为引理3,如果是推论则标注为推论3。 6.教学案例示例:各种举例在各一级标题下按顺序统一标号,比如,第2节第3个例子应标注为例3。定义、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示例等均空2格编排,各字头(推论3、引理3等)为小4号黑体,其后空一字格。其内容采用5号楷体。 7.公式:独立的数学公式要居中排列,在各一级标题下在最右边按顺序标号,并用括弧括住,比如,第2节第5个公式标注为(5)。多行公式的各行应当按照第一行的第一个等号对齐,各行的开头应该是等号或其它运算符号。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以【参考文献】作为标题(小4号楷体加粗,单独一行居左顶格编排),文献等用5号楷体,列于论文的末尾。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文献是期刊、著作时,书写格式分别为: [1] 作者(甲,乙) 篇名 杂志[J],年,卷(期):起始页(如P30) [2] 作者(甲,乙) 书名[M] 地点:出版社,年

不是的哦,不同学校、期刊、企业等,排版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格式怎么写

数学小论文关于“0”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数学小论文的结构:◎命题◎实例探讨◎感悟◎发现新知◎推荐有一篇六年级学生的小论文,谨供参考!数学的色彩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回答 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股2=弦2亦即:a2+b2=c2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XX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32+42=52)。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弦=(勾2+股2)(1/2)即:c=(a2+b2)(1/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提问 一个小正方体的棱是三厘米现在有20个小正方体这样的小正方体把它搭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是什么? 回答 3×2+(20×3)×3×4=6+720=726 提问 能讲一下意思? 为什么这样做? 回答 3×3×2上下底正方形面积 20×3×3侧边面积 720+18=738 提问 谢谢老师! 再见 再见 更多10条 

1、题目 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概括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题目需用三号黑体字。2、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关键词是论文中选出并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组。中文摘要以100~3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3、正文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论证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得出的结论等。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归纳和总结,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明确,措辞要严谨,并能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成果。正文中采用三级标题,其中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各层标题与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正文行间距为18磅。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之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应以近期的有关文献为主。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都应编入文献目录。应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采用小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具体说明: (1)参考文献的种类和标识 专著[M]、期刊[J]、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集[C] 、科学报告[R]、专利[P]、标准[S]、报纸[N]、电子文献等。常见引用为前4项 (2)参考文献的编排方法 最常见的是顺序编码------按照文章中参考文献出现的次序排序 (3)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方法------右上角标注 (4)参考文献图书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 (5)参考文献期刊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百度搜索期刊云,论坛里面有关于教育教学论文的具体格式介绍,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应该对你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题目作者摘要关键字正文引言结论参考文献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初中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开头数学隐含条件处理数学一题多变数学一题多解数学一题多问。 不懂

数学教育期刊论文摘抄与评述初中版

九年级数学一轮复习备讲模式探究【内容摘要】九年级数学一轮复习,是在完成初中数学新授课任务之后,对初中阶段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梳理深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考的备考尤为重要。因此第一轮复习要“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 依据课程标准,按照知识系统把各册书中的同类内容统一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把分散的各知识点归纳整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我就从以下三点浅谈我的体会:一、精心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标要求,用心斟酌考点难度,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课标要求,制定复习学案;二、做好行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三、狠抓落实;四、建立纠错本。【关键词】课程标准 知识体系 课标 一、精心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标要求,用心斟酌考点难度,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课标要求,制定复习学案。例如:对绝对值知识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其是个难点,但课标要求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所以在这个知识点上课标要求实际上比较低,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简单。再例如:圆一单元人教版教材中有切线长定理及正多边形和圆的内容,但课标却不做要求,中考中一定不会涉及相关内容。认真研究其它省市近三年的中考题,选取最具典型的题目进行汇总,进行归类,与河南的考题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河南考试题型。如2010年压轴题第二问,实际上在09年其它省市的考题中出现了很多次,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在复习压轴题时曾作为一种题型单独复习过,所以认真研究其它省市的中考题,对于我们一轮复习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梳理教材、抓纲务本、夯实基础、全面系统、阶段过关、不留死角,突出一个“实”字。复习时要面向全体,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要系统查漏,精心补缺,但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我们要的是知识的梳理归纳,所以我们分工合作,每一位老师依纲靠本,精心设计好课堂内外的复习内容,并让其他老师成员做好审核工作,多次完善,做出具有个人特色及集体智慧的课件和复习卷。 例如针对复习一有理数,我制定了如下学案: 第一节 实数复习教学案1、课标要求: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例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例2: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表示的数为( )   A 6或-6 B 6 C -6 D 3或-3例3: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2 B.―1 C.1 D.02、课标要求: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例4: 的相反数是( ) A B C D 例5:-8的绝对值是( )A.-8 B.8 C.±8 D. 例6:- =( )A.-3 B.- C. D.3例7:|-5|的倒数是( )A.-5 B.- C.5 D. 例8:实数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大小关系是 3、课标要求:理解乘方的意义例9: -32=( )A.-9 B.-6 C.9 D.6例10:( -2)0= 例11:(- )-2= ……河南真题:1.计算 的结果是 (  )A. B. 9 C. D.62. 的倒数是(  )A. B. C. D. 3.计算 的结果是( )A. B.1 C. D.34.- 的绝对值是( )5.已知 为整数,且满足 ,则 .6.某种洗衣机的包装箱外形是长方体,其高为2米,体积为2立方米,底面是正方形,则该包装箱的底面边长为   米二、做好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每两周进行一次基础过关强化考试,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促。本轮复习重点放在基础题的过关,基本知识点的回顾,对定义定理公理的直接应用。知识点不宜挖的太深,河南省考题都是重要知识点的考察,对于综合题的训练要放在平时教学中,在新授课时的选做题练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认真研究考题,明确河南中考的考试题型, 河南省的考题题型基本是固定的,难题的在整套试卷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般为选择题第6题,填空题第15题,解答题第22题和23题,我们平时的测试也尽量符合这种模式。三、狠抓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狠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学生在练习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进行逐个过关,优等生给老师过关,中等生给优等生过关,偏弱学生给中等生过关,建立过关制度统计表,对于学生的过关情况进行统计,老师根据统计表中信息进行督促。学生之间的相互讲解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建立纠错本建立学生纠错本,学生将做过的错题进行整理,每两周抽一节课复习一次,学生对错题重新研究,忘了的题可同学讨论解决。从10年我校考入清华大学的一位同学经验介绍中曾这样感叹:高三我最引以为荣的是我的六本笔记。纠错的做法是第一步,作业或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订正,同常规的纠错方法。第二步,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做错的题收入其中,并注明错在哪里,找出原因,每章小结时进行纠错检查交流。让学生养成平时有空翻一翻,考前认真看一遍的习惯;改变过去“只要一错,总是常错”为“只要一错,抓住攻破,不能再错”,使学生在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第三步,教师也要备有一个“易错题记录本”,把各届学生的错题都积累下来,在复习时分类、分期进行再次辅导。对概念不清的错误,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对“认知遗误”的及时补正;对“夹生”的再复习提高。这样,对不易理解的问题或理解记忆能力差的同学来说,经过“三步纠错”,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彻底纠错补漏。总之,2011年的中招数学一轮复习,应放眼全国、立足河南,植根于课本、着眼于能力,夯实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参考文献】[1]  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 05-10河南数学中考试题;[3] 2011年新乡中考数学学科复习备考策略。

数学很有用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黄金分割 对于“黄金分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也许,618在科学艺术上的表现我们已了解了很多,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618还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惨烈、残酷的战场也有着不解之缘,在军事上也显示出它巨大而神秘的力量?一代枭雄的的拿破仑大帝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命运会与618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12年6月,正是莫斯科一年中气候最为凉爽宜人的夏季,在未能消灭俄军有生力量的博罗金诺战役后,拿破仑于此时率领着他的大军进入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可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他并未意识到,天才和运气此时也正从他身上一点点地消失,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正在同时到来。后来,法军便在大雪纷扬、寒风呼啸中灰溜溜地撤离了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盛极而衰,从时间轴上看,法兰西皇帝透过熊熊烈焰俯瞰莫斯科城时,脚下正好就踩着黄金分割线。 古希腊帕提侬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它的高和宽的比是618。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