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历史小论文1500字王姓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07-08 18:34:52

历史小论文1500字王姓的由来

主要源自姬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王姓由来: 1、源出姬姓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所以才会姓王这也是姓王的历史!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氏的由来故事:王姓起源一: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王氏;王姓起源二:古高丽国君有王氏、西钳耳族有王氏、王姓有诸多家族,据《广韵》记载,王氏家族较为著名的有二十一处,其中尤以太原(今山西)和琅琊(今山东省)两地人数最为繁多昌盛;王姓起源三: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王姓起源四: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王姓起源五: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扩展资料: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族之后”。 在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集中写到:“惟王氏之先,远自三代,下迄战国。商、周、齐、魏,其后之人,皆以王为氏。故其为姓,尤多于后世”汉代姓氏合一,后来人们皆以姓相称,而不再称氏。如今天我们称“王姓”就也是这样而来。汉代的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在他著作《潜夫论·志氏姓》中写到:氏于爵者王氏、王孙氏等。唐代时著名氏族专家柳芳等论著里均有记载。参考资料:王姓 百度百科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陈完,后来陈国为楚所灭,陈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王和其他四十几个姓一样,都成了陈姓分支,写孙子兵法的孙子也是陈完的后代,不信可以到网上和史书上查

历史小论文1500字王姓

不知道那个对对对对对对你我可以考虑夸啦啦啦李l来来来lllk来来来ll卡他他他徒步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我家来了一些客人,其中,有一位客人说:“你字写得好吗?”我一下子愣住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那个人说:因为你姓王呀!我马上想到了王羲之!于是我对王姓产生了兴趣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例如:百家姓等网上浏览2.调查情况和资料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书籍 王姓的来源 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二大姓。 爸爸的讲述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 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结论1,据我调查,王姓来源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出自姬姓,而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晋之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以此为氏,此其一。此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来成为天下王氏的主要支派。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此其二。河东猗氏有王姓,是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此其三。二是出自媙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此是河南王氏。三是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为河南王氏。四是由北方他族该王姓而来。五是出自赐姓或冒姓而来的王氏。2,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在各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物涌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定赵,燕,蓟,荆等地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后建新朝称帝的王莽。东汉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晋有书圣王羲之。等名人!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位居第二多的姓氏,据统计王氏站汉人口41%

历史小论文1500字王姓怎么写

王姓的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可以写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王姓的研究发展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的改姓:从姚姓改为妫姓,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言,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改为田氏。《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帝之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带)、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王姓姓氏起源的小论文

王姓的由来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 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空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一个体面的理由。这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 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王子比干死后不久,商朝就被在其西方兴起的姬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3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3个仁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箕子也受到了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也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治今河南卫辉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县到卫辉市一带的土地上生活,并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最早生活在商都一带的王姓,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高能答主2022-03-07世界很大,慢慢探索关注成为第1499位粉丝“王姓”出自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历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

一、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  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 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三、历史名人 :  1、王昭君(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汉朝的和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2、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3、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4、王符(约85——162年):东汉思想家。  5、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大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6、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7、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9、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10、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  11、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12、王小波(公元?——约995年):北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  13、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宰相。  14、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15、王实甫:元戏曲作家。  16、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哲学家、教育家。  17、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诗人。  18、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19、王尽美(公元1898——1925年):中共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  20、王闿运(公元1833——1916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21、王国维(公元1877——1927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  22、王若飞(公元1896——1946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当代名人 :  1、王亚南(公元1901——1969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2、王稼祥(公元1906——1974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3、王首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毛泽东时期大军区司令员。  4、 王浩骅:中国姓名学创始人,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会长  5、王树声(1905--1974),共和国10大将之一。  6、王震(1908--1993),1955年被授于共和国上将军衔。

论文的历史由来怎么写的

在所引用的资料或者别人观点后面加上标1、2、3…然后在本段下面写注:作者:论文名,期刊,时间

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

参考文献:(1)冯英健: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2007,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P12-16(2)瞿彭志: 网络营销[M],2009,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1-201(3)Judy Strauss ,Adel El-Ansary,Raymond Frost:E-Marketing[M],2005, PrenticeHall,P33-267 (4)陈桂玲:网络营销的渠道策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6,(08),P25-32

论文的资料来源可以写:从某某某参考而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