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同一内容论文改名发表送审

发布时间:2024-07-04 08:15:36

同一内容论文改名发表送审

论文送审后还能修改吗如下:

论文的盲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其学术成果代表着行业内最先进的研究方向。导师们在进行互评的过程中也能从论文中获取有益的学术研究思路,并指出学术论文的不足,从而促进学术交流。

2、提高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想要通过盲审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这倒逼各位硕博生们要加强并慎重论文选题,做出有质量的成果,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3、防止学术造假。论文的盲审是建立在双方互不了解的而前提下,有利于促进盲审的公平和公正,如果存在学术造假,盲审专家就会指出并行使让论文不过审的权利,从而防止学术造假。

盲审方法:

申请者应一律通过学校的电子送审系统提交送审论文电子版,且盲审结果必须在答辩前录入送审系统。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申请免盲审:

硕士学位申请者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及以上,且以第一署名单位的我校“A”类及以上期刊论文,可提出免盲审。博士学位申请者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及以上,且以第一署名单位的我校“T”类及以上期刊论文,可提出免盲审。

解答如下:1、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2、对于毕业的人员来说要经历盲审和外审这两个方面才行。比如说对于博士和说是来说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事项: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也有未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了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同一内容重复发表论文

论文一稿多投或故意重复发表是一种学术不端正的行为。

一稿多投即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作者必须保持谨慎,不得尝试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这类行为除严重违反版权法及危害科技文献的公信度外,还被视为可“危害作者的诚信” 及严重影响作者的声誉或学术能力。因此,建议作者应参阅参考资料中的资源,并阅读相关案例研究,以了解并遵守道德的投稿规范。其他的发表道德议题还有科研利益冲突。

重复发表的表现形式包括如下内容:

a.不加引注或说明,在论文中使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发表文献中的内容。

b.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摘取多篇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发表文献中的部分内容,拼接成一篇新论文后再次发表。

c.被允许的二次发表不说明首次发表出处。

d.不加引注或说明地在多篇论文中重复使用一次调查、一个实验的数据等。

e.将实质上基于同一实验或研究的论文,每次补充少量数据或资料后,多次发表方法、结论等相似或雷同的论文。

f.合作者就同一调查、实验、结果等,发表数据、方法、结论等明显相似或雷同的论文。

重复发表是指在未说明的情况下重复发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经发表文献中内容的行为。

重复发表是一种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作者将论文重复发表往往是因为作者不满足于原论文所发表的期刊。作者可能会觉得发表了原论文的期刊太过平庸,想将论文发表在更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因而对原论文做了修改,然后重新投稿给了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期刊。

例如,曾有作者在其所属的大学出版的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是这本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不高,仅是一本区域性的期刊,后来作者又将这篇论文投递给了国外的一本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这名作者的做法已经构成了“重复发表”,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是学术界很常见的现象,也是常见的的学风问题之一。那么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到底指哪些行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 一稿多投的定义 一稿多投 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经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重复发表 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多的重复部分,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象。 简单来说就是指将自己的作品稍作修改或完全不修改再次发表的行为。 不管是是同语种还是不同语种,相同或稍作修改的原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期刊,都属—稿多投;如果被经多个刊物刊用,则为重复发表。 会议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除外,但是若要重复投稿,最好向相关期刊编辑部说明。第二、 —稿多投的形式 1)完全相同型投稿。 2)肢解型投稿。如把A文章分成B文章和C文章,然后把A、B、C三篇文章投递给不同的期刊。 3)改头换面型投稿。仅对文章题目做出改变,而结构和内容没有变化。 4)组合型投稿。除了改变文章题目外,还对段落的前后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但是整体内容没变。 5)语种变化型投稿。比如把以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第三、 一稿多投行为的界定 一稿多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1)作者相同。 2)同一论文或者同一论文的其他版本。 3)在同一时段故意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学术刊物,或者非同一时段但已知该论文已经被某一刊物接受或发表仍投给其他刊物。 4)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第四, 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 (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的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的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正式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 (2)在一种刊物上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 (3)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观的新闻报道类文稿。可以再次发表,但此文稿不能通过附加更多资料或图表面使内容过于详尽。 (4)重要会议的纪要,有美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可以再次发表,但应向编辑部说明。 (5)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但要引用上次发表的论文,并向期刊编辑部说明。 (6)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7)论文是以一种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包括中文)已发表在本国期刊上的属于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可以在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前提是征得首次发表和再次发表的期刊编辑部的同意。 (8)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上刊登后,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以上再次发表均应向期刊编辑部充分说明所有的、可能被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研究工作的重复发表,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必要时还需从首次发表的期刊获得同意再次发表的有关书面材料。

发表论文一审审什么内容

论文投稿过初审就是论文的第一个环节的审核通过了,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格式或者内容什么的都符合要求。

初审是论文审稿的第一个环节,通常初审是非常容易过的,通过初审的论文再进入同行评议,能降低编辑部的开支和工作量,避免浪费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保证期刊质量。

一般在论文投稿之后都会经过三个审稿过程,分别是初审、复审、终审这三个环节,只有通过了这三个审稿环节,论文才能成功发表。

扩展资料

论文初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论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定位,若稿件内容不适合本刊,是否具备学术论文基本要素,是否符合学术论文发表的水准,审阅稿件是否有抄袭现象,同类研究是否已经发表等。

论文初审的时间也会因期刊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一般普刊初审时间为1-2周右;核心期刊的话,大概在10-30天左右;也有些刊物的初审时间有一两个月或者几年的,论文初审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

在审核阶段中每个审核的事项与要求范围是不同的,大家要尽量的满足论文审核的各项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对论文的发表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杂志都是二审,即一般编辑负责初审,初审通过的稿子上交主编审核,主编为二审,也叫终审,终审通过才能刊登。但我也遇到过三审的杂志,一审是编辑,二审是主任或主编,还有三审的出版社。杂志的话,加在一起大概一个月吧。如果你投稿在截稿期之前,那会很快,两个星期。

论文外审主要审查内容是什么

论文外审主要审查内容是什么,我们通常所说的论文外审是指在学校之间互相送审的,主要看论文的内容是否符合毕业学位的要求,只要内容不过分夸大,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论文外审主要审查内容是什么。

论文外审一般是学校间的论文互相送审,一般采取匿名的方式,主要看看论文的工作量,论文的内容,论文的术语等是否符合毕业学位要求。不少研究生作者都经历过论文外审,那么研究生论文外审是什么?研究生论文外审和盲审区别

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 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

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由于专家和导师关系一般不错,都能通过。

盲审和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也有未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了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 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盲审有不过的,特别是博士,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认真对待,基本也就都过了(硕士论文)。而博士的论文本身就对学术水平要求高,所以通过要难些。

研究生论文外审管理办法

一、论文提交时间及要求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并交出学位论文,由指导教师按照要求进行审阅,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同时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聘请校外两位与论文有关学科、专业的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并评定分数,详细填写评阅意见。校外专家应是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生不作此要求)。

(2)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的完成时间、评阅人数和评阅办法等按照《关于授予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执行。

(3)博士生最迟应在答辩前两个月完成并交出学位论文,由指导教师按照要求进行审阅,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博士生学位论文外审,将分两部分完成:一是,由学校研究生院聘请三位与学位论文有关学科、专业的具有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详细填写评阅意见;二是,同时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聘请三位与学位论文有关学科、专业的具有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详细填写评阅意见。所聘请的三位评阅人应全部为校外专家,且应是博士生导师。

二、评阅人评阅学位论文要求

按以下几方面审查质量:

1、论文有无新的或创造性的见解;

2、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据是否充分、可靠;

4、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水平;

5、写作的科学性、逻辑性及其他优缺点。 此外,评阅人还应就论文可否提交答辩、是否达到申请人所攻读的学位的学术水平等提出具体意见。

三、评阅结果处理办法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全日制专业硕士生、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和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的学位论文:在所聘请的校外两位评阅人中,两位专家意见都是“同意参加论文答辩”或“略做修改后参加论文答辩”者,则可以直接正常参加答辩;若有一位评阅人意见是“基本达到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建议做较大的修改后重新评审”或“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不同意参加答辩”者,应增聘一位校外评阅人评阅,若增聘的评阅人的意见是“同意参加论文答辩”或“略做修改后参加论文答辩”者,则可以通过外审,可以正常参加答辩;若增聘的评阅人的意见是“基本达到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建议做较大的修改后重新评审”或“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不同意参加答辩”者,则申请人的本次学位申请无效,并需在6个月后重新申请学位。第二次申请学位的程序与要求同第一次,对于第二次申请仍不能通过者,则按肄业处理。

(2)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学校研究生院和体育学院组织的博士学位论文外审,均应同时达到相关要求才能进入答辩环节,无论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外审中,出现:三位评阅人中若有三位或两位评阅人的意见认为学位论文“合格”、“良好”或“优秀等级”,且意见为“同意答辩”或“同意修改后答辩”者,则可以直接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三位评阅人中若有两位或三位评阅人的意见认为学位论文“不合格”,且意见为“不同意答辩”,则该博士生延期6个月后重新申请学位;第二次申请学位的程序与要求同第一次,对于第二次申请仍不能通过者,则按肄业处理。 研究生论文外审一般送到跟本校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兄弟院校,导师们彼此都会留情面,基本全能通过,但是也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过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了解研究生论文外审的要求和方法,才能使研究生论文外审顺利通过。

1、政治性审查,政治上主要审查8个方面: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民族尊严问题、党的方针、政策问题、涉外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保密问题、其他政治问题。

2、创新性审查,创新性审查主要针对论文对人类知识、技术或观念等的新贡献。

3、分析论文来源:基金课题的审批严,经费支持好,其论文可能较有创新性。

4、分析作者信息:公认的高水平作者的新作质量可能好,因为研究有继承性,论文质量与作者素质呈正相关。

5、分析正文:论题鲜明、新颖,实验过程和数据完整,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结论明确的论文一般较具创新性。

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外审主要审查内容是论文的数量,论文的内容是否满足毕业学位论文的要求。论文外审也叫作盲审,盲审就是将匿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知道的专家手里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公正的。

几乎杂志都是分初审和终审,”初审已审回”就是说你初审过了,然后等待终审,终审过了,就可以发表。

几乎杂志都是分初审和终审,以下为“审稿状态”的说明:

(1)新到稿件:投稿成功,等待稿件送审

(2)初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

(3)初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初审通过,可继续送评审;)稿件状态自动更新。

(4)评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

(5)评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评审通过,可继续送终审;)稿件状态自动更新。

(6)终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

(7)终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终审通过,需要修改,返回作者修改;)稿件状态自动更新。

(8)退修稿件:编辑部会将退修意见发至作者邮箱,作者按修改意见修改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版

同一个内容多次发表论文

可以将同一研究分成几篇论文发表,这种做法最好不要。

“萨拉米香肠切片”(Salami Slicing),即数据碎片化,在学术出版领域中指的是把本属于同一研究成果并可一次性发表的内容,分割为多篇论文进行发表的行为,这些分割发表的论文则被称为“香肠论文”。

“Publish or be damned. (要么发表,要么毁灭)” 。

Nature(《自然》)在关于“香肠切片论文”的编辑评论文章中这样写道:“在近几十年来形成的'要么发表,要么毁灭'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个人(以及整个研究小组)的发表记录作为量化其研究成果的一种手段,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此外,这样做的后果是,将评估的责任推卸给了期刊。任何特定的研究人员或研究小组的出版物数量成了衡量其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

尽管经常与重复出版联系在一起,但重复出版是在两份出版物中报告完全相同的数据。而“香肠切片”则是将一项大型研究分割成两份或更多的出版物。这二者是不同的,但同样是一种不道德的学术出版手段。

与重复出版一样,“香肠切片”也会导致文献的扭曲,误导不知情的读者相信每篇香肠论文中的数据都是来自不同的主题样本。如果读者只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那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很可能就会给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编辑Kassirer和Angell提供的例子就证实了这一点。

"例如,几个月前,我们收到一份稿件,描述了在一个分娩中心进行的控制性干预。作者把母亲的结果寄给了我们,而把婴儿的结果寄给了另一个杂志。”

“这两个结果应该一起报告才更合适。我们还收到一份关于分子标记物作为一种癌症预后工具的稿件,另一份期刊则收到了来自同一病理标本的第二个标记物的结果。将这两组数据结合起来,显然会增加研究结果的意义。"

由此可见,将一个包含多个因果测量的复杂研究分解成独立的小出版物会对科学数据的完整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生物医学研究的某些关键领域,其不全面的结论可能导致政策建议产生偏差,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发表“香肠论文”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增加文章发表数量,或者是增加其研究结果的曝光率及引用。但正如上文案例所展示的那样,这种碎片化的论文降低了文章质量,会对科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科学的严谨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是对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的滥用。此外,还存在侵犯版权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出现在一个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中的数据或文本(或这两种元素)也会出现在另一个出版物中,而这些出版物的版权由不同的实体出版社所拥有。

要看你修改的幅度了,你如果改个80%,那应该也可以了,如果只是稍微改一下,那肯定是不行的。

匿名送审已发表论文

我们先来看下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其实说白了就是匿名送审,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学生也不知道评阅导师是谁。在一般的高校中,特别是研究生院校均会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盲审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导师及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定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研究生本人及导师,进行论文的修改;如研究生本人及导师对盲审结果有异议,可填写"复审申请表"申请复审。通常来说,既然是盲审了,对方老师是不知道你作者的名字和指导老师名字的。一般来说老师不会卡在职的论文,大家都知道是来水学位的,差一点也就放一马过去了,除非是论文真的是比较差。不过,盲审没过还有第二次机会啊。赶紧根据相关建议进行修改,让负责送审的老师赶紧重新送其他老师审,只要其他老师送审意见通过即可。

一、盲审的原则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原则和规定;有利于客观地反映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真实状况;有利于加强学位点建设,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

二、盲审结果处理

1. 论文送审意见全部收回,评审意见有效,若不能全部收回,缺额份数必须追加送审。

2. 论文送审意见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全部收回,研究生部可根据已收回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让研究生先进行论文答辩,再根据缺额份数收回情况及评审意见确定答辩的处理意见。

3.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中若出现一票否决的,则追加二位评阅人重审,如再出现否决意见,则该论文评审定为不合格。若出现二票否决,则该论文评审即定为不合格。硕士学位论文实行盲审意见一票否决制。

4. 通过盲审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导师及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定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研究生本人及导师,进行论文的修改;如研究生本人及导师对盲审结果有异议,可填写“复审申请表”申请复审。

5. 责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接到“复审申请表”后,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分委员会成员对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及盲审意见进行评议,如认同盲审结果,则应责成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其盲审费用由导师或研究生承担。

以上就是关于论文盲审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