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波兰军工二战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21:11:23

波兰军工二战史论文发表

从胡服骑射谈起……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兴盛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拘泥于旧的习俗,敢于摒弃偏见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这种学习,往往使一个朝代变得兴盛强大。 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赵武灵王即位时国势一天不如一天,不断受到周边大小国家的欺侮。赵武灵王决心改变落后挨打的状态,他重用肥义、楼援等有经验的大臣,军事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其中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士兵的服装和打仗方法上的改革,他主张改穿胡服,学少数民族骑马射箭,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训练出精锐的轻骑部队,发动了讨伐中山国的战争,几年工夫,赵国便国威大震,就连强大的秦国也不敢小看它。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历史上写下了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精彩一笔。 西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被称为“汉文化”,中原地区的中国人也被称为“汉人”,文字被成为“汉字”这些都带汉朝的烙印。而汉朝就是一个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朝代。早在公元前119年,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马种,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传入了中原。汉朝学习其他民族,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因国力强盛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时期。与前代相比,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唐代中国和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初,高僧玄奘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十八年西天取经,对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竺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贸易,郁金香、菩提树、棉布等传入中国。中国商人把绢、瓷器输往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如法炮制,结果“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摩揭陀》),提高了我国的制糖技术;唐代陶器的代表唐三彩,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驰名于世。而唐三彩就是在综合东汉以来的绿釉和黄釉陶的基础上,又引进波斯蓝釉技术创制而成,据说,唐三彩中,呈蓝色用的钴料就是从波斯进口的。唐三彩对东方和中国后来的陶瓷发展,影响非常大。学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古印度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唐前期,东罗马的吞刀吐火等杂技、治疗痢疾和眼病等医术也传到了唐朝。对外来文化大胆的学习和吸收,为唐朝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明朝以前,中国一直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互通有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了清朝,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鸦片战争时,清军所用的火炮还是二百多年前的老样式,面对西方殖民者先进的洋枪洋炮,根本不堪一击。“闭关锁国”而导致的落后,让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见,能不能适时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技术,决定了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兴衰。在今天,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往往能少走弯路,迅速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深圳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邓小平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在中国设立了经济特区,使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世人瞩目。让中国人一天天富起来。是改革开放为我们祖国编织出了一个个春天的童话。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适时学习都非常重要。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方法,成功的经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难以有很大的进步,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就是强调向别人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我们中学生更应该“胡服骑射”,培养宽广的胸怀,高远的志向,敏锐的眼光,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从努尔哈赤到欧洲联盟 团结与合作一直被公认为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到影响一桩事业的成功,大到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甚至牵动着整个世界。 只要打开历史书,你就会发现,历史一直在为我们陈述着这个道理。 汉代张骞通西域联合各国开通丝绸之路,打通了欧亚大陆,开创了中西贸易新时代;三国孙刘联合抗击曹操,留下了赤壁千古美谈,造就了三国鼎立格局;团结合作,也是清太宗努尔哈赤能够在混乱的明末崛起,奠定清朝根基的一个重要原因。 努尔哈赤因为统一了女真各部,又联合蒙古,才结束了民族内部纷争、战乱不已的局面,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把女真人、蒙古人编制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入主中原,使清朝成为统治中国296年的主人。努尔哈赤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把分散的薄弱力量集合在一起,最后才击败了内部已四分五裂,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如果当年努尔哈赤没有团结女真、蒙古各部,那他的力量就不可能这么强大,历史就可能改写。 再翻开世界历史,团结合作,更是扭转局面,走出困境,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战的胜利,正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法西斯的共同胜利。在各国还没有结为联盟之前,德、意、日闪电般的侵略扩张,几乎令各国处于毁灭的边缘。1940年,在欧洲战场上,德军先是侵占丹麦,丹麦投降。接着又入侵挪威,挪威国王流亡。不久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随后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在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更是惨败,远征军几乎丧失全部武器装备,243艘大小舰船沉没,唯一庆幸的是英军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随后,法国战败,德军进逼巴黎。欧洲大陆,哀鸿遍野。 在这种关乎各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各国首脑们经过磋商,1942年1月,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以美、英、苏、中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达成了全球战略协议,战争形势才得以迅速扭转。由于同盟国的互相支援,处于劣势的苏军得以发动反攻,将绝大多数德军逐出国境;保加利亚在苏军协助下解放全部国土;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波兰相继解放;法国和荷兰也赢来了反法西斯的胜利。 在旷日持久,消耗巨大,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成为历史上空前浩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之外,战略战术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盟国之间的战略协作较好,特别是中、苏、美、英等国的首脑在战争期间的多次会晤,对加强各盟国在对敌作战中的协同起了很大作用,从而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战略伙伴关系,最终取得了胜利。 团结合作,不仅在战争中极为重要,和平年代,它一样有力地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951年到1957年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5年,上述6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欧共体又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欧洲联盟正式成立。从此,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盟”这个称谓。从“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由于拥有共同的中央银行、共同的经济、社会、地区委员会、理事会,强调每个成员国的参与,不仅为欧洲国家的政治、贸易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联盟国公民们的生活水平。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在此期间,欧盟在1999年启动了欧元,2002年正式流通,从去年的一欧元兑换0。86美元,到如今一欧元兑换美元的比价达1.34美元。如今欧洲的经济总量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欧盟一体化,已经发展成为制约和抗衡美国单极霸权的坚定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成为了在美国之外成立独立自主的一极,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并且通过联合自强显示欧洲的力量,力图成为规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导力量,与美国争夺规则和新秩序的主导权。同时也在全世界推行欧洲的模式和价值观念,打破了单极霸权的局面。欧洲的团结合作,正在改变着世界。 再比如现在中国与东盟的深化合作,不仅推动了双方全面的贸易合作,更把合作双方的关系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还有中美自由贸易区,由于中国需要从美国得到高科技的支持和援助,美国2亿9千万人民则更需要中国源源不断地提供价廉、物美、质高、耐用的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实用品,于是中国企业和工商两界不再以过去意识形态的眼光和观念看待今天中美两国的关系,中美两国政府共同携手并肩步入世界经济发展体。还有最近的联想收购IBM,学习惠普的管理,使得中国开放较早的行业进步迅速,缩短管理水平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更好的整合资源。 借古可以鉴今。当今社会是一个节奏快、效率高、竞争激烈的社会,面对这种既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的大趋势,任何自我封闭,孤军奋战都不会有好结果,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与他人精诚合作,友好共处。竞争是手段,双赢才是目的。只有这样,将来我们才有可能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吗?既是也不是。这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国家想在欧洲夺取统治地位,从而普升为世界大国的最后尝试。 如果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不会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肯定不会在1939年爆发。可以认为,1939年德国在没有希特勒的情况下也会成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国家,并取代法国的主宰地位。这是否会导致战争,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认为这样的欧洲战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是不大可能的。 德国是否注定要统治欧洲?希特勒肯定相信这一点,他能说服大多数德国民众。这是德国国防军和工业界在与力量非常强大的世界大国进行对抗的6年战争中取得不俗战绩的原因。没有德国人民,希特勒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不过,如果没有希特勒,在这6年里保持一定程度的全国团结和纪律也是不可想象的。 1914年与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重大区别是:即使是威廉二世的坚决反对者也不会说只有这位德国皇帝一人应对1914年的战争负责。但要对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的只有希特勒一人。由于他缘故,对二战爆发原因的理解要比一战容易。 从1933年到1939年,希特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39年,德国是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比俾斯麦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强大、疆域更宽广。与俾斯麦不同的是,希特勒甚至是在没有打仗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希特勒的野心在继续膨胀,他要取消波兰的独立。波兰人奋起反抗??结果是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但对一战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还记忆犹心的欧洲人民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父辈们1914年参战时的热情。简言之,1939年大多数欧洲人民都害怕战争,希特勒却不怕。德国国防军凭借进行战争的新战略战术占领了波兰。

主要是德国低估了英国的军事实力和攻打苏联,德国认为英国被逼出欧洲大陆后,再也没有能力来阻挠自己统一欧洲大陆的计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皇家海军从战争一开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国水面舰只无法通过日德兰半岛,皇家空军也在海峡上空挫败了纳粹空军,而德军就是在这不分胜负的时候贸然去攻打苏联,设想一下,如果德国不入侵苏联,也就不会有苏美英三国联盟,德国也不会在东线损失如此多的人员与装备,如果把东线战场的1094个师调至西线,或是意大利和北非,那么战争的格局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即使是美国,与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作战也是很费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 根据多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的参考和多个军事爱好者的朋友的讨论,总结出纳粹德国十个方面的错误抉择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和本人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 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 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 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 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A4即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纳粹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2007-01-11 10:49:23.0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日继续欧洲之行,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默克尔向安倍保证,她支持欧洲联盟维持对中国军售禁令的立场不变。有分析指出,刚刚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如果坚持对华军售禁令,有可能影响中德关系。 安倍此次出访欧洲,积极寻求主要欧盟会员国就维持对中国军售禁令提出保证。他说:“我认为中国的成长,对全世界来说是个机会,我曾于去年10月走访中国,同意与他们建立符合相互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防预算快速成长,却欠缺透明性。” 安倍还说:“我向默克尔总理说明日本的关切,也即欧盟若解除对中国军售禁令,可能会影响到东亚(安全)。” 默克尔则说,德国无意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立场没变。她还说,将继续与中国进行法制国家对话,而“促进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同样也是德国与日本的共同立场”。 德国刚刚于2007年1月1日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按照惯例,轮值主席国有权对欧盟半年内的大政方针提出自己的建议,能够对欧盟决策施加重要影响,这将使德国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可以为推动欧盟军售解禁发挥关键作用。有分析指出,如果默克尔总理在推动欧盟解禁问题上发挥积极影响,将为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如果德国以轮值主席国的身份继续对军售解禁问题消极回避,那么中德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遭受挫折。 另有分析指出,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事关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政治基础。欧盟一再表示愿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同时却迟迟不愿意解除这一政治决定,表明欧盟尚并将中国作为真正平等的伙伴看待,即中欧关系在政治上并不平等。在这样具有歧视性的政治基础上,中德之间是很难发展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的。 据了解,欧盟维持对华军售禁令已达17年之久。2004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纳入欧盟的议事日程。自那时以来,欧盟多次再重申继续致力于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政治意愿”。 有分析指出,虽然欧盟内部要求解禁呼声越来越高,但至今拖而不决。主要原因是来自美国的阻力。据媒体披露,自从中国要求欧盟取消对华军售禁令之后,华盛顿利用各种场合和渠道做欧盟国家的工作并打预防针。 美国的反对态度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欧盟重新对华军售将导致“台湾海峡军力失衡”,美国扶植台湾、保持两岸力量均衡的战略将受到严重挑战。其二,欧盟的军事科技将有助于缩小美、中之间的军力差距,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战略,美国应对它的“潜在竞争对手”保持10年到20年的领先优势,因此,欧盟解禁将可能使美国逐渐丧失这种优势。 中国方面则认为,武器禁运政策是“冷战时期的遗产”,而且废除此项政策的政治宣示意味将大于其军事上所代表的意义。在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的重要经贸伙伴,而且共享一些国际政治的地缘战略价值之后,废除禁运政策才能真正落实欧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欧盟内部,法国的立场与德国相近。法国方面认为,解除禁运政策将无实质军事上的立即效应,因为法国自1992年至2001年对中国的武器销售只有7千万欧元,而对赛浦路斯则达3.4亿欧元,对马来西亚也达7亿欧元。

波兰陆军实力论文发表

波兰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三个军种。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总参谋部,主要负责制定战略计划和组织战略指挥,协调国防部各部局与军兵种司令部的工作。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我觉得波兰的军事实力应该是比较强的,在世界上处于那种很前列的水平了,很厉害的感觉。

一、二战前的波兰军队素质不能说很差,有几个历史误会:1、波兰骑兵冲击坦克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误会,首先,这个事情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其次,坦克一战便出现,波兰军队二战前同样装备大量坦克,不可能对坦克一点认知也没有,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波兰的骑兵团攻击了装备了轻型坦克的德国侦查兵,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是无可厚非的2、德国军事观察员看到波兰士兵在军营随地大小便,认为波兰军事素养低,根本不堪一击这个流传少一些,我个人是偏向与相信,但同样没有任何正式史料记载,也就没有学术上的说服力了。二、其实,二战前的波兰军事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一战结束后波兰赢得波苏战争,另新生的国家站住脚跟。波兰战前军事实力虽不如英法德,但也算是东欧列强,首屈一指。三、那么,波兰究竟比德国差在哪里?首先要明确的是,纯粹的军事上的差距不足以让波兰这样的大国在短短四。内崩溃,后来的德国入侵希腊都用了超过四周,但首先我们说下军事上的差距:1、部队火力, 波兰远远输给德国,每个步兵师仅仅有40多门火炮;2、军队通讯和侦查,虽然波兰已经实现完全的无线电话,但和德国比认是天壤之别空军,这是最致命的差距,波兰空军在开战前三天完全失去战斗能力,天空对敌人敞开的下场可以参考43年后的德国;3、最后波兰如此迅速溃败的原因可以引用曼施坦因的回忆录波兰的失败是华沙政府对其盟国将采取行动的幻想,以及高估了自军长期抵抗能力的必然结果 -----——德国南方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斯坦,《失去的胜利》

波兰的军事实力其实可以排进世界前列,但是因为其军队管理实在松散,导致战斗力非常低下。

二战时期苏联伪军论文发表

形形色色的苏联伪军战争的最初6个月内,德军始料不及地俘虏了400万苏军。东线战场的第一个冬天,设在露天大草原的临时战俘营,不过是用铁丝网将成千上万名战俘圈起来,他们露天而息、食不果腹。被饿死外,很多战俘被德国人用火车拉离苏联,被直接送进了设在波兰等地的集中营。如在奥斯维辛,他们被成批送进毒气室,或被用于各种活体医学实验,或因苦役劳动而大批饿死、病死、累死。二战中共有570万苏军被俘,370万人死于德军看押中。其中约50万人是被直接处决的,只因身份是犹太人或共产党员,或者在文盲众多的苏军士兵中看上去像知识分子。但从1942年开始,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审讯德军战俘时吃惊发现,参加德军的苏联平民甚至前红军士兵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人是志愿加入德军的,更多人被从战俘营招募去弥补德军日益匮乏的人力,这些人被称为希维人(Hiwis,德语“志愿者”的缩写)。一开始,苏军战俘们选择加入德军多半是为获得一点食物,或者逃避被送进集中营的命运。最早一批戴上Hiwis袖章的苏军战俘,主要从事厨师、司机,或挖掘工事、搬运物资等苦力劳动。不久,更多的苏军战俘直接换上德军军服,拿起武器和同胞作战。德军伤亡不断加剧,人力危机日益严重,东线德军愈发离不开数量剧增的希维人。“我们曾经拼命与之战斗的‘野兽’,现在竟与我们朝夕相处地生活在一起。我们不得不利用苏军战俘来弥补人力不足,很多战俘甚至当上了炮手。”德国第6集团军参谋长格罗斯库特上校曾写道,该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到1942年底,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战斗的德军就包括7万多名苏军战俘,占该地区德军兵力的近五分之一,相当数量希维人和德军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伪军数量变大,很大程度上因苏联政府以过于激进的政策对待落入敌手的自己人,斯大林认为军人与外界的任何接触都可能削弱他们对苏维埃的忠诚。当斯大林将不幸被俘者与主动投敌者不加区分视为叛国者时,战俘们就没动力继续效忠苏联,他们甚至认为加入德军不失为反抗斯大林统治的一条出路。苏军战俘和劳工们尤其震惊于德国农业的高效、农村的富足整洁,因此产生了对苏联体制的失望。此外,很多对斯大林统治不满的少数民族如哥萨克人、波罗的海三国的人、乌克兰人、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斯坦和一些穆斯林小民族,出于民族独立的动机选择为德军而战。他们汇聚成一支成分复杂、动机各异的伪军队伍。至1943年中期,超过100万各路苏联伪军在为德军战斗,还有越来越多的苏军战俘选择为德军当劳工,即“东方劳工”。1944年中期,劳工数达到了顶峰75万人,“东方劳工”遍布从北极到北非的各个德占区。从苏军新星到傀儡首脑越来越多的德国军官认识到东线的唯一取胜希望,就是充当“解放者”,把俄国人从斯大林统治下“解救”出来。德军高层情报机构早在1941年秋得出结论,纳粹单凭武力根本不可能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除非能将侵略战争变成另一次俄国内战。为便于管理,德国在1942年底计划将松散的苏联各路伪军统一划入一个部门。当时,伪军分布在东线的100多个德国师里。德国在被俘的苏军高级将领中努力寻找一位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希望此人足以号召统领整个苏联伪军,进而有效整合、动员苏联沦陷区的军民与资源为德国服务,战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亲德政府。1942年夏天,这个人物出现了,他便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1900年,弗拉索夫生于下诺夫戈罗德省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曾是沙皇的禁卫骑兵。弗拉索夫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读完小学的他因革命爆发而未能读完中学,1919年春参加红军,后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并步步登高。1938年,弗拉索夫被派往中国担任军事顾问参与抗战,表现优异,1939年底回国前夕受蒋介石以金表相赠。年轻的弗拉索夫与党和军队的高层领导无甚瓜葛,成为大清洗后被火箭般提拔的新生干部。他先被任命为师长,次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为填补被清洗者留下的空缺,斯大林突击提拔了一大批人,他们多数是庸才,弗拉索夫却和朱可夫等人类似,属于这个群体中的少数拔尖者。苏德战争初期,弗拉索夫因表现优异而声名鹊起,很快晋升军长、集团军司令。弗拉索夫的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做出重要贡献,《真理报》将他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等日后声名显赫的年轻将领们列在一起,做了大幅报道。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弗拉索夫的名字响彻全国。1942年初,弗拉索夫晋升为方面军副司令,被斯大林派到形势极端紧张的列宁格勒外围沃尔霍夫地区去“救火”。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沼泽地里,他的部队经历了四个月饥饿和死亡的折磨,斯大林禁止他们撤退。1942年7月,全军覆没,弗拉索夫被德军俘虏后进入高级军官战俘营。这个营地的管理者,即未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伯爵,弗拉索夫受到了德军地下反对派的庇护。早在弗拉索夫结束中国的使命回国后,他被家乡极端贫困的现实所震惊,皇权思想浓厚的父亲向他抱怨集体农庄制度下的农村“今不如昔”。他那出身富农的岳父母,则是镇压富农运动的受害者。弗拉索夫表面上被迫和他们断绝关系,暗中一直帮助对方。对苏联体制早有不满情绪的他,一旦沦为战俘,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已从斯大林的宠儿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当德军内一批希望挑动苏联内战的军官找到他,询问他是否对从事反苏维埃政治运动有兴趣时,双方一拍即合。1942年秋,德国宣告这位全苏尽人皆知的青年将领已投身自己的怀抱,即将扛起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旗。与此同时,纳粹高层内部已正式否决了一批德军军官极力主张建立俄国民族武装的方案,仍坚持原定的东方殖民计划。事实上,弗拉索夫一开始就在从事一项得不到纳粹最高层支持的事业。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闹剧庇护弗拉索夫的德国军官们试图尽可能帮助他,他们筹划以弗拉索夫的名义发布了所谓“斯摩棱斯克宣言”,即以一个名义上坐落于斯摩棱斯克,但当时并不存在的俄罗斯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名义,宣称英美资本家与布尔什维克签订了秘密议定书并图谋掠夺俄罗斯的资源,驱使俄国人民为其卖命。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被美化为追求一个“没有资本家和布尔什维克的新欧洲”。宣言共列出了三个目标和十三条原则,许诺给予一切民主自由、释放政治犯并恢复宗教自由、取消集体农庄和强迫劳动、恢复工商业和经济自由等。宣言最后以俄罗斯委员会主席弗拉索夫的署名结尾。德军在占领区和前线大量散发这份宣言,引起很大反响。占领区的民众开始对这个虚假的委员会及其“领袖”弗拉索夫产生了幻想,大批苏军士兵拿着传单悄悄跑向德军一侧。为了让占领区民众相信俄罗斯解放运动的存在,德军安排弗拉索夫到各地发表演说。他的几次旅行鼓舞了占领区民众,促成了此“解放运动”的真正诞生。闻知此事的希特勒大发雷霆,他严令关于弗拉索夫的一切行动只限于宣传,不得有实质性行动,永远不许建立任何形式的独立和统一的俄罗斯军队,德国只需要俄国人当劳动力。已经建立的各类伪军,只能被打散并配置在从苏德前线到大西洋沿岸的各处德国占领区,充当马前卒、炮灰。1943年,希特勒下令解除大批俄罗斯志愿部队的武装,把众多的希维人送去挖煤,后更改命令,把志愿部队调往大西洋防线去对付西方盟国的军队。刚刚燃起一点苗头的俄罗斯“解放运动”便迅速偃旗息鼓。相反,斯大林在1943年敏锐抓住了俄罗斯民族主义大旗,悄悄收敛先前严苛的意识形态枷锁,如恢复了象征沙皇军队传统的肩章、允许东正教会活动、解散共产国际。弗拉索夫明白自己被德国人耍弄了,但开弓已无回头箭。直到1944年下半年,纳粹在同盟国东西两线夹击下大势已去,才病急乱投医想到闲置了一年多的弗拉索夫。当年9月,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正式批准组建俄罗斯解放军(ROA)。11月,“俄国民族解放委员会”挂牌成立,在布拉格发表“布拉格宣言”,猛烈抨击“布尔什维克、以英美寡头们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期待与德国的“光荣和平”。弗拉索夫终于获得了真正实践抱负的行动机会,但为时已晚,苏军已解放了全部国土,多数人都明白纳粹败局已定。弗拉索夫的旗帜,对苏联各少数民族独立运动也缺乏吸引力。乌克兰民族独立领袖班杰拉,就拒绝与他结盟;波罗的海和高加索各民族,把弗拉索夫看作大俄罗斯主义分子,不愿受其控制;哥萨克部队直接拒绝接受其领导。即使在德国占领区内对参加俄罗斯解放军有兴趣的大批战俘和劳工,要把他们从各自劳动岗位上抽走也不容易。直到1945年2月,俄罗斯解放军才凑出一个师的人数,遂宣告第1师正式成军,第2师开始组建。但此时连弗拉索夫也确信纳粹已接近灭亡,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战争最后时刻,为了挽救即将覆灭的命运,各路俄罗斯伪军纷纷投奔弗拉索夫,俄罗斯解放军短期内膨胀到10万人。1945年4月底,捷克斯洛伐克爆发武装起义,纳粹派俄罗斯解放军去镇压。弗拉索夫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战场倒戈也许能让西方盟国放他们一条生路。1945年5月5日,俄罗斯解放军向布拉格的德军开火,随同起义者一道解放了这座城市。欧洲的战事结束后,弗拉索夫全军向英美盟军投降。然而根据雅尔塔协议的约定,盟军必须无条件地把俘虏到的一切苏联公民强制遣返回苏联。弗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国,经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决,弗拉索夫和他的助手们在次年3月被绞死。而几十万的普通“弗拉索夫分子”不乏大量无辜者,他们根本没参加过任何伪军,他们只是不幸被俘的军人,或者是被德军强抓做劳工的平民,一概被扣上“弗拉索夫分子”帽子,战争残酷如斯。

苏联本就是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等多个国家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内部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或者得不到满足,都有可能投敌叛变。

看过抗战题材影视剧的读者朋友对伪军这个词不陌生,所谓的伪军就是侵略者国家组织其占领地的民众或投降的敌方军队士兵所组成的军队,在中国通俗来说就是汉奸部队。在中国抗战过程中,如果俘虏伪军会根据其罪行大小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是对其再教育。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战斗民族是如何处理伪军的,说起战斗民族的伪军,最出名的一个人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据俄罗斯罪行公开的数字表明,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共有570万人被俘虏,但是最终回国的人却只有200万人不到。为何570万俘虏最后回国的却如此至少呢?

除去部分在战俘营死亡的外,竟然有100多万红军在战俘营里叛变了,最后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国家,这跟抗战时中国的伪军是一样的。在苏军所有的叛徒中,以笔者前面说的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最为出名。此人是二战期间苏军中最大的叛徒,也是最有名的叛将,此人叛变前曾是苏联前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红军中将。

那么作为一名将领,为何弗拉索夫要叛变呢?这说来话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弗拉索夫出任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在基辅参加防御作战。众所周知,作为二战最大的包围战,基辅会战是苏军输的最惨的败仗。苏军在这场战争中死伤惨重,但是意外的是弗拉索夫竟然活着回来了,当时能活着就是奇迹,因此弗拉索夫得到了斯大林的另眼相看。

弗拉索夫回到莫斯科之后,斯大林授予他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还任命他为防守莫斯科的第二十团司令。可是好景不长,1941年11月,德军突破苏军防线,结果莫斯科岌岌可危。就在此时,弗拉索夫再次反击,率军把德军挡在了运河一线。在莫斯科大反攻当中,弗拉索夫担任先锋,率第二十集团军冲在最前方。由于在莫斯科保卫站中,弗拉索夫战功赫赫,他被斯大林任命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

可是好运气不会一直伴随弗拉索夫,1942年6月25日,列为包围战中在德军的围困下弗拉索夫命令突击第二集团军以小队形式分散突围,结果自己被俘虏。可是接下来一幕,连斯大林自己都傻眼了,弗拉索夫在战俘营里竟然叛变了,在德军的怂恿下,弗拉索夫在战俘营里组建了“俄罗斯解放军”,并授权他在战俘营里招募军队,最终军人人数达到了10万人。

然而弗拉索夫好运至此也彻底结束了,1945年6月,弗拉索夫率领数万“俄罗斯解放军”向美军投降。不过根据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方协议,美、英军队将无条件地把俘虏到的苏联公民,尤其是身着德军服装的战俘交还给苏军,结果弗拉索夫也被送回莫斯科进行审判。

1946年3月,苏联军事法庭判决弗拉索夫叛国罪。当年7月25日至8月1日,弗拉索夫、布尼亚琴科等12名“俄罗斯解放军”领导被绞死在卢比扬卡监狱,而且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绞死决弗拉索夫等人的过程向全国直播。另外,“俄罗斯解放军”的士兵们要不被枪决,要不被发配到北极圈里,最终绝大多数人都被活活冻死。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及其盟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今为伏尔加格勒)实施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始于1942年6月28日,止于1943年2月2日,前后跨度近200天,最终以苏联红军获胜而告终。这场战争历来被视为是二战中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无论从战争规模,时间跨度和死伤人数上来看,都称得上是近代世界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战争。据估计,在这场浩劫中,参战双方死伤人数达到了200万,其中还有大量的苏联民众,足以想象这场战争空前绝后的惨烈。 谈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更多为世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希特勒在此役指挥中的一意孤行,德军统帅保卢斯的犹豫、懦弱,斯大林与时任苏联红军统帅朱可夫的所向披靡以及苏联冬天恶劣的天气给德军带来的沉重打击。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大众对这场战争的基本价值判断。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许多对战争的解读受到了战争结果以及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当时的事实做出了倾向性的曲解。 朱可夫光环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二战时期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从保卫列宁格勒到守卫莫斯科,再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直至最后的柏林战役,朱可夫都是战争的统帅,直接参与战争指挥和作战方针的制定,所参之战,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被称为“二战中第一军事天才”。1942年夏,保卢斯率领的第六集团军抵达斯大林格勒,并对这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斯大林格勒瞬时陷入一片火海。在紧急关头,朱可夫被斯大林任命为最高副统帅,全面负责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通过对敌我双方的作战特点的准确判断以及对斯大林格勒地形的正确分析,制定出了“鼠战”的作战策略,跟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展开激烈的巷战,并采取“拥抱敌人”的战略,尽可能靠近敌人,使敌人的巨大炮火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限制了德军的制胜利器。另一方面,朱可夫亲临战场,奔赴前线与苏联士兵一同作战,不仅更加真切地了解战争实情,也在军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苏联红军成功抵抗住了德国的猛烈进攻,并随后进行战略大反攻,一举围剿德军近30万人,迫使德国9万人投降。因此,后来也有人将斯大林格勒的大反攻计划称为“朱可夫计划”。毫无疑问,朱可夫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朱可夫也并非圣人,后人的描述将朱可夫视为常胜将军,实际上,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于是开始打击德军,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不仅仅是退却,而且是逃跑,是张皇失措……具体地说,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下边也打得不好。”但是在整体胜利的光环下,这些错误和失败都被正面的宣传所掩盖了。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初期,斯大林及朱可夫等苏联红军决策层就曾对德军的意图做出过错误的判断。希特勒在1942年夏主要进攻方向在苏联南部,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地区,目的是为了夺取苏联的工业重镇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这一计划代号为“蓝色行动”(德语:Fall Blau)。而为了掩盖其真正的进攻目的,希特勒还编造了一个代号为“克里姆林”的作战计划,佯装要进攻莫斯科。苏联人中招了。斯大林等人认为德军要进攻莫斯科,因此将大部分军队聚集在莫斯科附近。而德军此时正大举进攻顿河地区,由于重兵远在数百千米外的莫斯科,因此德军经过激战还是如愿拿下了苏联最富饶的顿河、顿巴斯地区,并一路直指斯大林格勒,这才有了后来的双方决战。虽然史学家大部分都将这次误判归咎于斯大林,但事实上朱可夫和当时其他高层领导都是同意这个判断的。朱可夫自己后来也承认:“我基本上同意最高统帅的战役战略设想。”因此,包括朱可夫在内的最高统帅部都应对这次误判负有责任。 朱可夫再次吃败仗则是在随后9月苏联进行的两次重大战略反攻中。两次反攻同时进行,目标分别是斯大林格勒和勒热夫突出部,代号依次为“天王星行动”和“火星行动”。后者主攻莫斯科方向,由朱可夫指挥。朱可夫原计划从勒热夫突出部腰斩德军防线,围歼第九集团军。然而朱可夫的战役部署显然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因为第九集团军据守勒热夫突出部已将近1年,对这块战场了如指掌。“火星行动”开始后,苏军以装甲部队突前,发动正面强攻,但德军此时早已严阵以待。多日激战,苏军依然寸步难行,损失惨重,并被德军围困。而此时朱可夫仍不放弃,孤注一掷将战略预备队投入进攻,但也遭到了德军猛烈轰击,溃不成军,最终付出惨重代价而向西突围,返回苏军战线。至此,“火星行动”以失败告终。苏军阵亡和被俘26万余人,伤残50万人,而德军伤亡仅在4万人左右。“火星行动”是朱可夫亲自制订和指挥的,对于战役的最后失败,朱可夫应负有最大的责任。 当然,这一败仗被斯大林格勒的巨大胜利所掩盖,朱可夫的元帅之路也丝毫没有受到败绩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火星行动”的失利也给朱可夫以惨痛的教训。虽然朱可夫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不能将这场战役简单地称为“朱可夫战役”。

波兰论文发表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1903年12月,她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劳动成果:发现放射性元素

1867年11月7日 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当时波兰处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统治下。 1868年 一岁 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任诺佛立普基公立中学副督学。母亲体弱,患肺病,不得已辞去女校校长职。 全家搬离费瑞达路那座住了八年的屋子。 1873年 六岁 父亲被俄国当局降职降薪。为了补贴家用,在家收寄宿生,辅导学业。最初只有两三人,后增至十人。 玛丽亚进私立寄宿学校,校长是西科尔斯卡女士。 1876—1878年 九岁十一岁 大姐(1876年)因患斑疹伤寒,母亲(1878年)因长期患肺病先后不治去世。 1881年 十四岁 离开寄宿学校,转入俄国管理的公立中学校。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亚历山大三世(1844—1894)即位。 1882年 十五岁 法国青年学者皮埃尔·居里(1859年5月15日生,时年二十三岁)受聘于巴黎市理化学校,任物理实验室主任。 他与胞兄雅克·居里共同发明居里静电计。 1883年 十六岁 6月:中学毕业。公立中学校方,特别是德文教师巴斯特·麦丁、学监梅叶女士顽固地执行俄国当局的民族压迫政策。 毕业后去波兰南部乡间亲戚处度假。有时与少年伙伴越境去加里西亚丛山中游玩,借以大声说波兰语,放声唱波兰歌。 1884年 十七岁 9月:回华沙。在城内担任家庭教师。 参加波兰爱国青年定期秘密聚会的“流动大学”,听课,做科学实验,并担任扫盲工作。 1886年 十九岁 1月:到普罗克、斯茨初基、索波特担任家庭教师。为资助二姐布罗妮施拉娃前往巴黎深造(华沙的大学不收女生),并为自己升学积攒费用。 1891年 二十四岁 9月:赴巴黎求学。 11月:进入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1893年 二十六岁 7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从华沙方面获得“亚历山大奖学金”六百卢布,解决了她的经济困难,得以继续在法国深造。 比埃尔·居里发明不用砝码的精确天平——居里天平。 10月: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克尔文勋爵,1824—1907)渡海访问居里。 1894年 二十七岁 接受国家工业促进委员会有报酬的研究钢铁磁性的任务,以补充学习费用的不足。 4月:经波兰学者、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的介绍,与比埃尔·居里结识,以便利用居里领导的设备较好的实验室。 7月:通过数学学士学位考试。 收到皮埃尔·居里的论文《论物理现象中的对称原理:电场和磁场的对称性原理》。 皮埃尔·居里发现顺磁质的磁化率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初称居里定律。后在1907年经法国物理学家韦斯进一步研究,予以精确化,命名为居里一韦斯定律,方程:X=C/(T-Q)铁磁物质的转变温度称为居里点(Q),达到此温度,失去铁磁性,呈顺磁性。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即位。 1895年 二十八岁 3月:皮埃尔·居里(三十六岁)通过博士学位考试,论文题目是:《在各种温度下物质的磁性》。旋任理化学教授。 4月: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读于科学院。 7月26日:玛丽与皮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 玛丽·居里任女子中学教师。 12月: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X射线,提出《关于一种新射线的初步报告》等三篇研究报告。此射线按惯例称为“伦琴射线”,但后来通称X射线。 1896年 二十九岁 3月:法国物理学家柏克勒尔(1852—1908)研究铀盐,发现铀的放射性,时称柏克勒尔射线。 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 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1897年 三十岁 论文:《回火钢的磁化作用》。 9月12日:长女伊雷娜·居里出生。 居里的母亲去世。 1898年 三十一岁 发现钋的放射性:上年末或本年初德国化学家施密特(1865—1949)也独立作出发现。 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钋(Polonium)。 从此居里夫妇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学工作方法。 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 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1899年 三十二岁 经过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维也纳大学地质学教授绪斯(1831—1914)建议,由维也纳科学院交涉,得到奥地利政府馈赠,从所属捷克圣约阿希姆斯塔尔矿领到沥青铀矿残渣一吨,供提炼纯镭之用。 论文三篇:《感应放射性研究》(合作者:德比尔纳)、《镭射性的化学作用》、《在放射性作用中同时引起的电荷》。 居里夫人研究镭时,发现在射线作用下空气有臭氧生成,并注意到射线使玻璃和瓷器赋色,这就导致辐射化学的建立,研究辐射所引起的化学反应。 把镭分给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得(1860—1934)、保尔生等科学界、医学界人士使用。 10月:皮埃尔的学生、化学家德比尔纳(1874—1949)用氢氧化铵与稀土元素共同沉淀分离出沥青铀矿中所含第三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锕(Actinitum)。他后来参加提炼纯镭工作。 原子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发现他所说的镭射气、钍射气,即放射性惰性气体氡(Radon)。不久德国的唐恩(1848—?)也于1900年发现了镭射气。卢瑟福据放射性辐的贯穿本领区分α射线、β射线及γ射线。 德国物理学家埃尔斯特(1854—1920)和盖特尔(1855—1923)发现发射粒子的衰变定律。 法籍犹太军官德雷福斯(1859—1935)蒙冤,作家左拉(1840—1902)发表《我控诉》要求无罪释放。比埃尔·居里参加上述斗争,主持正义,抗议政府的错判。 1900年 三十三岁 3月:皮埃尔在综合工艺学校得到导师职务。 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 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 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10月:经彭加勒(1854—1912)推荐,比埃尔到索尔本大学为医科学生开设的物理、化学、博物学讲座(P.C.N.)任教。 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1901年 三十四岁 居里夫妇的论文《论放射性元素》。 皮埃尔·居里与德比尔纳的论文《论镭盐引起的感应放射性》。皮埃尔·居里与柏克勒尔的论文《镭射线的生理作用》。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开始按照诺贝尔遗嘱办理奖金颁发事宜,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由于发现X射线于1901年首次获物理学奖。 1902年 三十五岁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 玛丽的论文《论镭的原子量》。 皮埃尔的论文《论时间的绝对计算》。 皮埃尔的学生(1888年)郎之万(1872—1946)到老师手下工作,从事磁学研究,直到1904年转往法兰西科学院。 德国化学家麦克华特独立发现类碲,后来弄清即为钋。 俄国化学家门捷耶夫(1834—1907)来实验室参观访问,共同探讨放射性问题。 1903年 三十六岁 6月:玛丽向索尔本大学提出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 皮埃尔的论文《论感应放射性及镭射气》。比埃尔与拉伯德的论文《论镭盐自动释放的热量》,他们注意到镭的化合物不断发热,每克镭每小时发热一百卡。 10月10日:我国作家鲁迅以笔名自树在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八期上首次发表介绍镭的文章《说》。文中把居里夫人译作“古篱夫人”。是镭的旧译。 12月: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亨利·柏克勒尔和居里夫妇,以奖励前者发现天然放射性,后者对天然镭放射现象所进行的研究。 1904年 三十七岁 1月:《镭》杂志创刊,主编:丹讷(1872—1935)。丹讷于1901年就在比埃尔指导下进行研究。 皮埃尔和生物学家布沙尔(1837—1915)(巴尔塔沙尔)的论文《镭射气的生理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后来导致发明居里疗法,即镭疗法。 皮埃尔和拉伯德的论文《论温泉所发气体的放射性》。 夏季:比埃尔风湿症发作,无法赴瑞典领奖。稍后,瑞典方面把诺贝尔奖状、奖章、奖金(折合七万法郎)交法国公使转交。 10月:比埃尔蒙索尔本大学校长李亚尔推荐,受聘为该校理学院新设物理学讲座正式教授。 11月:玛丽任索尔本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室主任。 12月:次女艾芙·居里出生。 1905年 三十八岁 6月:居里夫妇前往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履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须亲自前往领奖并做学术讲演的规定。 7月:比埃尔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906年 三十九岁 4月19日:皮埃尔被运货马车辗压致死,享年四十七岁。 玛丽谢绝教育部提出以故居里教授遗孀身份领取国家怃恤金办法。 5月:受聘于索尔本大学理学院,接替比埃尔讲授物理学课程,年薪一万法郎。11月开讲,讲题为:电与导电材料关系的现代理论。 7月10日:郎之万《居里先生著作简介》发表于《每月评论》。 1907年 四十岁 居里夫人设法接受五六个研究生。两年内接受美国卡内基奖学金三名研究名额。 提炼得纯氯化镭,并测得原子量为226。 和友人郎之万、佩韩(1870—1942)等合办儿童学习班,指导伊雷娜·居里、弗兰西·佩韩等科学家的子弟约八九人的学习,前后办两年。郎之万教数学,玛丽教物理,佩韩教化学,亨利·穆敦教博物,佩韩夫人等教文史。 1908年 四十一岁 为《比埃尔·居里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业绩。该书由法国物理学会委托郎之万(和谢纳沃?)编辑,出版于巴黎。 晋升为教授。 1909年 四十二岁 德文论文《镭的原子量》发表于《放射性和电子学年刊》第三十八卷。 伊雷娜·居里入正规学校就读。 1910年 四十三岁 2月:皮埃尔的父亲欧仁·居里大夫去世。 和德比尔纳合撰的论文《论钋》发表于《镭》杂志。 《论放射性》两卷出版。 提炼出纯镭元素,测定到各项物理化学性质,还测定氡(Radon)和若干其他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系统关系。 9月:参加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放射学会议。普朗克、爱因斯坦、卢瑟福、郎之万均出席。 发表《放射性系数表》。 受命制备21毫克金属镭,封存于小试管,存放于巴黎国际度量衡标准局。 1911年 四十四岁 1月:接受友人建议,竞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许多正派的科学家、公正的社会人士热烈支持,巴黎《求精报》于1月9日学院审查资格之日以头版显著版面发表玛丽·居里照片和手迹,表达了公众的热切愿望。终因院内顽固派及一些人的反对竟以一票之差落选。 10月:参加在布鲁寒尔举行的第二次索耳未量子学会议。 12月: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以本年度化学奖授予玛丽·居里,以奖励她发现镭、钋元素的化学性质,推进了化学研究。 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并做学术讲演。守寡的姊妹布罗妮施拉娃和长女作陪。 1912年 四十五岁 5月:接见波兰教授代表团。该团持波兰作家显克微支(1846—1916)函前来,居里夫人同意指导在华沙建立放射学实验室。 12月:因病住院疗养。 论文《放射性的测量和镭的标准》发表于《物理学杂志》第二期。 前往法国西端布列塔尼半岛。 1913年 四十六岁 夏季:接受肾手术后,应英国友人艾尔敦夫人之邀,前往英国休养。 参加不列颠学会在伯明翰举行的会议。会见卢瑟福。卢瑟福1910年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见到居里夫人后,在家信中提到居里夫人“她脸色苍白,疲劳过度,看上去比她的年龄老得多,工作太劳累,身体很虚弱,总之,看了她的样子真叫人难过”。 论文《放射性物体的照射》发表。 前往华沙为放射学实验室落成揭幕。 1914年 四十七岁 7月:由巴斯德研究院院长罗医师建议而设立的镭学研究所,其生物学和居里疗法实验室,即居里楼落成。居里夫人担任研究院理事会理事。 论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类》发表于《每月评论》。 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把价值高昂的实验用镭一克(时值一百万法郎,十五万美元)密封入五十磅重铅罐,秘存一银行保险库,以免战乱失落。 接受法国妇协(即法国红十字会)委派,负责放射部工作,指导各地X射线照相工作,配合战地救护。 1915年 四十八岁 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镭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 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916年 四十九岁 在镭学研究院为卫生员开设辐射学速成课,教医生学会寻找人体中异物(例如:弹片)位置的新法,受协约国军方赞许。 接受伊雷娜(十九岁)、马施·克莱因(后来的比埃尔·韦斯夫人)等为助手。 1917年 五十岁 5月:和郎之万、佩韩等会见英国友人卢瑟福、布里奇(皇家海军中校)等,后者代表英国政府参加英法联合委员会,经法转赴美国商讨三国军事科学协作方案。 美国参战。 1918年 五十一岁 向军需部放射物资委员会报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应用问题。 前往意大利北部视察放射性物资资源。 伊雷娜·居里担任委任助手。 继续为军队训练X光照相技术人员,包括为参战美军军医开办训练班。 11月:大战结束,协约国获胜。 波兰恢复独立。 1919年 五十二岁 重返镭学研究院,指导实验室工作。 再度接受各国选送来要求培养,各地私人团体以及个人请求指导的研究人员。 自本年起至她去世,这个实验室总共提出报告483份,论文34篇,她亲自参加31项研究。 1920年 五十三岁 居里基金会由法国财阀亨利·德·洛特柴尔德子爵倡议建立。本年开始拨款支持镭学研究院。 5月:美国纽约妇女杂志《描述者》总编辑麦隆内夫人(?—1943)采访居里夫人。回国后即发动美国妇女和人民捐款协助居里夫人解决实验研究缺乏镭的困难问题。 1921年 五十四岁 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 3月8日:接见我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次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 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国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委员会“玛丽·居里委员会”所赠送的镭一克(时价美元十万)。赠送仪式于20日在华盛顿白宫举行,美国总统哈定主持。 到费城,接受新钍五厘克;她则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压电石英计赠美国哲学会。 论文《论同位素学和同位元素》出版于巴黎。 1922年 五十五岁 2月: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 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1923年 五十六岁 7月:患白内障,接受眼科手术,未痊愈,后于1924年,1930年,又接受三次手术。 为《英国百科全书》撰写词目。 撰写《比埃尔·居里传》(110页,1924年出版)。 应麦隆内夫人之请,写生平概要。 1924年 五十七岁 索尔本大学举行纪念会庆祝发现镭25周年。 3月:德比尔纳发表《纪念发现镭25周年》于《化学和工业》。 法国政府、议会赠予居里夫人四万法郎。 岁末:接受郎之万所介绍的学生弗里德里克·约里奥(1900—1958)参加实验室工作,做研究助手。他本在普瓦泰炮兵学校,以少尉衔参加奥伯维耶工程。 1925年 五十八岁 回华沙,为镭学研究院奠基,担任名誉主任。 我国翻译家王维克在巴黎大学读书时,听过居里夫人讲课。 1926年 五十九岁 10月:长女伊雷娜·居里和弗里德里克·约里奥结婚。婚后,约里奥兼用岳家姓氏,采取复姓:约里奥-居里。 居里夫人的波兰论文《钋的化学性质》发表于华沙。 1927年 六十岁 在布鲁塞尔参加第五次索耳未会议,对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1892—1962)的报告提出补充意见,意见收于下年《电子和光子》卷。 镭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因经常受到放射物质辐影响,出现胃疼、脱发(例如科泰尔夫人),双手灼伤(例如居里夫人)等严重情况,引起注意。开始采取防护措施。 1928年 六十一岁 约里奥-居里夫妇第一篇论文在科学院报告书上发表。 1929 六十二岁 去美国,代表华沙镭学研究院接受美国人民馈赠的又一克镭,总统胡佛主持赠送仪式。 母女的论文《镭的衰变》。 秋季:接受我国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施士元到实验室研究锕系元素钋的放射化学性质。 我国物理学界直接受到居里夫人指导的还有郑大章(1906—1944),郑回国后参加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 艾芙·居里的《战时访问记》记述她在我国抗战后方访问时,谈到居里夫人很尊重、关切中国学生。 1930年 六十三岁 向法国政府申请特别研究补助费,得到50万法郎。 约里奥-居里提出博士论文《钋的电化学》。 居里夫人的论文《论锕》。 我国留学生郑大章写的《彼得·居里之生平及其供献》,在巴黎大学中国理科同学会杂志发表。 1931年 六十四岁 前往华沙,主持镭学研究院开幕典礼。 这个时期,巴黎镭学研究院约有研究人员二三十人,有镭1.5克,钋200毫居里。 冬季:郎之万访问我国,到北平、杭州,受到物理学、化学界欢迎。 1932年 六十五岁 向国际电学会提出论文《放射性物体三种射线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8月:中国物理学会成立,郎之万为名誉会员。 12月:和佩韩、德比尔纳主持施士元的论文答辩。施1979年发表《回忆居里夫人》于光明日报,文中有答辩时情景照片。 1933年 六十六岁 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参加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会议,当选为主席,呼吁各国保卫科学和文化。 10月下旬:和约里奥-居里夫妇-道前往布鲁塞尔加索耳未第七届物理学会议。 12月:患胆结石。 1934年 六十七岁 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下年出版。 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指导下,发现人工放射性。居里夫人感到自己身心日渐衰竭,但眼见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进展,亲自培养的第二代取得成就,感到欣慰。她预计女儿夫妇的成绩会得到诺贝尔奖金,果然她们于下年得奖。 6月:住进上萨瓦省桑塞罗谟疗养院。 7月4日:由放射元素引起的白血病逝世于疗养院。 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她的兄(约瑟夫·斯可罗多夫斯基)姊(布罗妮施拉娃·德卢斯卡)向墓穴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 7月7日: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致电吊唁。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所长严济慈撰文:“悼居里夫人”发表于《大公报·科学周刊》,并转载于中国科学社编《科学》月刊第十八卷第八期(1007—1012页,1934年8月)。 德比尔纳继任居里实验室主任,直至1946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接任。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以她的无私打动了所有的人!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放射性论》、《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的研究》。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867年11月7日 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当时波兰处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统治下。 1868年 一岁 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任诺佛立普基公立中学副督学。母亲体弱,患肺病,不得已辞去女校校长职。 全家搬离费瑞达路那座住了八年的屋子。 1873年 六岁 父亲被俄国当局降职降薪。为了补贴家用,在家收寄宿生,辅导学业。最初只有两三人,后增至十人。 玛丽亚进私立寄宿学校,校长是西科尔斯卡女士。 1876—1878年 九岁一十一岁 大姐(1876年)因患斑疹伤寒,母亲(1878年)因长期患肺病先后不治去世。 1881年 十四岁 离开寄宿学校,转入俄国管理的公立中学校。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亚历山大三世(1844—1894)即位。 1882年 十五岁 法国青年学者皮埃尔·居里(1859年5月15日生,时年二十三岁)受聘于巴黎市理化学校,任物理实验室主任。 他与胞兄雅克·居里共同发明居里静电计。 1883年 十六岁 6月:中学毕业。公立中学校方,特别是德文教师巴斯特·麦丁、学监梅叶女士顽固地执行俄国当局的民族压迫政策。 毕业后去波兰南部乡间亲戚处度假。有时与少年伙伴越境去加里西亚丛山中游玩,借以大声说波兰语,放声唱波兰歌。 1884年 十七岁 9月:回华沙。在城内担任家庭教师。 参加波兰爱国青年定期秘密聚会的“流动大学”,听课,做科学实验,并担任扫盲工作。 1886年 十九岁 1月:到普罗克、斯茨初基、索波特担任家庭教师。为资助二姐布罗妮施拉娃前往巴黎深造(华沙的大学不收女生),并为自己升学积攒费用。 1891年 二十四岁 9月:赴巴黎求学。 11月:进入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1893年 二十六岁 7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从华沙方面获得“亚历山大奖学金”六百卢布,解决了她的经济困难,得以继续在法国深造。 比埃尔·居里发明不用砝码的精确天平——居里天平。 10月: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克尔文勋爵,1824—1907)渡海访问居里。 1894年 二十七岁 接受国家工业促进委员会有报酬的研究钢铁磁性的任务,以补充学习费用的不足。 4月:经波兰学者、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的介绍,与比埃尔·居里结识,以便利用居里领导的设备较好的实验室。 7月:通过数学学士学位考试。 收到皮埃尔·居里的论文《论物理现象中的对称原理:电场和磁场的对称性原理》。 皮埃尔·居里发现顺磁质的磁化率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初称居里定律。后在1907年经法国物理学家韦斯进一步研究,予以精确化,命名为居里一韦斯定律,方程:X=C/(T-Q)铁磁物质的转变温度称为居里点(Q),达到此温度,失去铁磁性,呈顺磁性。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即位。 1895年 二十八岁 3月:皮埃尔·居里(三十六岁)通过博士学位考试,论文题目是:《在各种温度下物质的磁性》。旋任理化学教授。 4月: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读于科学院。 7月26日:玛丽与皮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 玛丽·居里任女子中学教师。 12月: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X射线,提出《关于一种新射线的初步报告》等三篇研究报告。此射线按惯例称为“伦琴射线”,但后来通称X射线。 1896年 二十九岁 3月:法国物理学家柏克勒尔(1852—1908)研究铀盐,发现铀的放射性,时称柏克勒尔射线。 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 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1897年 三十岁 论文:《回火钢的磁化作用》。 9月12日:长女伊雷娜·居里出生。 居里的母亲去世。 1898年 三十一岁 发现钋的放射性:上年末或本年初德国化学家施密特(1865—1949)也独立作出发现。 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钋(Polonium)。 从此居里夫妇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学工作方法。 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 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1899年 三十二岁 经过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维也纳大学地质学教授绪斯(1831—1914)建议,由维也纳科学院交涉,得到奥地利政府馈赠,从所属捷克圣约阿希姆斯塔尔矿领到沥青铀矿残渣一吨,供提炼纯镭之用。 论文三篇:《感应放射性研究》(合作者:德比尔纳)、《镭射性的化学作用》、《在放射性作用中同时引起的电荷》。 居里夫人研究镭时,发现在射线作用下空气有臭氧生成,并注意到射线使玻璃和瓷器赋色,这就导致辐射化学的建立,研究辐射所引起的化学反应。 把镭分给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得(1860—1934)、保尔生等科学界、医学界人士使用。 10月:皮埃尔的学生、化学家德比尔纳(1874—1949)用氢氧化铵与稀土元素共同沉淀分离出沥青铀矿中所含第三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锕(Actinitum)。他后来参加提炼纯镭工作。 原子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发现他所说的镭射气、钍射气,即放射性惰性气体氡(Radon)。不久德国的唐恩(1848—?)也于1900年发现了镭射气。卢瑟福据放射性辐的贯穿本领区分α射线、β射线及γ射线。 德国物理学家埃尔斯特(1854—1920)和盖特尔(1855—1923)发现发射粒子的衰变定律。 法籍犹太军官德雷福斯(1859—1935)蒙冤,作家左拉(1840—1902)发表《我控诉》要求无罪释放。比埃尔·居里参加上述斗争,主持正义,抗议政府的错判。 1900年 三十三岁 3月:皮埃尔在综合工艺学校得到导师职务。 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 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 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10月:经彭加勒(1854—1912)推荐,比埃尔到索尔本大学为医科学生开设的物理、化学、博物学讲座(P.C.N.)任教。 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1901年 三十四岁 居里夫妇的论文《论放射性元素》。 皮埃尔·居里与德比尔纳的论文《论镭盐引起的感应放射性》。皮埃尔·居里与柏克勒尔的论文《镭射线的生理作用》。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开始按照诺贝尔遗嘱办理奖金颁发事宜,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由于发现X射线于1901年首次获物理学奖。 1902年 三十五岁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 玛丽的论文《论镭的原子量》。 皮埃尔的论文《论时间的绝对计算》。 皮埃尔的学生(1888年)郎之万(1872—1946)到老师手下工作,从事磁学研究,直到1904年转往法兰西科学院。 德国化学家麦克华特独立发现类碲,后来弄清即为钋。 俄国化学家门捷耶夫(1834—1907)来实验室参观访问,共同探讨放射性问题。 1903年 三十六岁 6月:玛丽向索尔本大学提出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 皮埃尔的论文《论感应放射性及镭射气》。比埃尔与拉伯德的论文《论镭盐自动释放的热量》,他们注意到镭的化合物不断发热,每克镭每小时发热一百卡。 10月10日:我国作家鲁迅以笔名自树在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八期上首次发表介绍镭的文章《说》。文中把居里夫人译作“古篱夫人”。是镭的旧译。 12月: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亨利·柏克勒尔和居里夫妇,以奖励前者发现天然放射性,后者对天然镭放射现象所进行的研究。 1904年 三十七岁 1月:《镭》杂志创刊,主编:丹讷(1872—1935)。丹讷于1901年就在比埃尔指导下进行研究。 皮埃尔和生物学家布沙尔(1837—1915)(巴尔塔沙尔)的论文《镭射气的生理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后来导致发明居里疗法,即镭疗法。 皮埃尔和拉伯德的论文《论温泉所发气体的放射性》。 夏季:比埃尔风湿症发作,无法赴瑞典领奖。稍后,瑞典方面把诺贝尔奖状、奖章、奖金(折合七万法郎)交法国公使转交。 10月:比埃尔蒙索尔本大学校长李亚尔推荐,受聘为该校理学院新设物理学讲座正式教授。 11月:玛丽任索尔本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室主任。 12月:次女艾芙·居里出生。 1905年 三十八岁 6月:居里夫妇前往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履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须亲自前往领奖并做学术讲演的规定。 7月:比埃尔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906年 三十九岁 4月19日:皮埃尔被运货马车辗压致死,享年四十七岁。 玛丽谢绝教育部提出以故居里教授遗孀身份领取国家怃恤金办法。 5月:受聘于索尔本大学理学院,接替比埃尔讲授物理学课程,年薪一万法郎。11月开讲,讲题为:电与导电材料关系的现代理论。 7月10日:郎之万《居里先生著作简介》发表于《每月评论》。 1907年 四十岁 居里夫人设法接受五六个研究生。两年内接受美国卡内基奖学金三名研究名额。 提炼得纯氯化镭,并测得原子量为226。 和友人郎之万、佩韩(1870—1942)等合办儿童学习班,指导伊雷娜·居里、弗兰西·佩韩等科学家的子弟约八九人的学习,前后办两年。郎之万教数学,玛丽教物理,佩韩教化学,亨利·穆敦教博物,佩韩夫人等教文史。 1908年 四十一岁 为《比埃尔·居里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业绩。该书由法国物理学会委托郎之万(和谢纳沃?)编辑,出版于巴黎。 晋升为教授。 1909年 四十二岁 德文论文《镭的原子量》发表于《放射性和电子学年刊》第三十八卷。 伊雷娜·居里入正规学校就读。 1910年 四十三岁 2月:比埃尔的父亲欧仁·居里大夫去世。 和德比尔纳合撰的论文《论钋》发表于《镭》杂志。 《论放射性》两卷出版。 提炼出纯镭元素,测定到各项物理化学性质,还测定氡(Radon)和若干其他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系统关系。 9月:参加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放射学会议。普朗克、爱因斯坦、卢瑟福、郎之万均出席。 发表《放射性系数表》。 受命制备21毫克金属镭,封存于小试管,存放于巴黎国际度量衡标准局。 1911年 四十四岁 1月:接受友人建议,竞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许多正派的科学家、公正的社会人士热烈支持,巴黎《求精报》于1月9日学院审查资格之日以头版显著版面发表玛丽·居里照片和手迹,表达了公众的热切愿望。终因院内顽固派及一些人的反对竟以一票之差落选。 10月:参加在布鲁寒尔举行的第二次索耳未量子学会议。 12月: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以本年度化学奖授予玛丽·居里,以奖励她发现镭、钋元素的化学性质,推进了化学研究。 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并做学术讲演。守寡的姊妹布罗妮施拉娃和长女作陪。 1912年 四十五岁 5月:接见波兰教授代表团。该团持波兰作家显克微支(1846—1916)函前来,居里夫人同意指导在华沙建立放射学实验室。 12月:因病住院疗养。 论文《放射性的测量和镭的标准》发表于《物理学杂志》第二期。 前往法国西端布列塔尼半岛。 1913年 四十六岁 夏季:接受肾手术后,应英国友人艾尔敦夫人之邀,前往英国休养。 参加不列颠学会在伯明翰举行的会议。会见卢瑟福。卢瑟福1910年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见到居里夫人后,在家信中提到居里夫人“她脸色苍白,疲劳过度,看上去比她的年龄老得多,工作太劳累,身体很虚弱,总之,看了她的样子真叫人难过”。 论文《放射性物体的照射》发表。 前往华沙为放射学实验室落成揭幕。 1914年 四十七岁 7月:由巴斯德研究院院长罗医师建议而设立的镭学研究所,其生物学和居里疗法实验室,即居里楼落成。居里夫人担任研究院理事会理事。 论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类》发表于《每月评论》。 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把价值高昂的实验用镭一克(时值一百万法郎,十五万美元)密封入五十磅重铅罐,秘存一银行保险库,以免战乱失落。 接受法国妇协(即法国红十字会)委派,负责放射部工作,指导各地X射线照相工作,配合战地救护。 1915年 四十八岁 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镭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 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916年 四十九岁 在镭学研究院为卫生员开设辐射学速成课,教医生学会寻找人体中异物(例如:弹片)位置的新法,受协约国军方赞许。 接受伊雷娜(十九岁)、马施·克莱因(后来的比埃尔·韦斯夫人)等为助手。 1917年 五十岁 5月:和郎之万、佩韩等会见英国友人卢瑟福、布里奇(皇家海军中校)等,后者代表英国政府参加英法联合委员会,经法转赴美国商讨三国军事科学协作方案。 美国参战。 1918年 五十一岁 向军需部放射物资委员会报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应用问题。 前往意大利北部视察放射性物资资源。 伊雷娜·居里担任委任助手。 继续为军队训练X光照相技术人员,包括为参战美军军医开办训练班。 11月:大战结束,协约国获胜。 波兰恢复独立。 1919年 五十二岁 重返镭学研究院,指导实验室工作。 再度接受各国选送来要求培养,各地私人团体以及个人请求指导的研究人员。 自本年起至她去世,这个实验室总共提出报告483份,论文34篇,她亲自参加31项研究。 1920年 五十三岁 居里基金会由法国财阀亨利·德·洛特柴尔德子爵倡议建立。本年开始拨款支持镭学研究院。 5月:美国纽约妇女杂志《描述者》总编辑麦隆内夫人(?—1943)采访居里夫人。回国后即发动美国妇女和人民捐款协助居里夫人解决实验研究缺乏镭的困难问题。 1921年 五十四岁 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 3月8日:接见我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次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 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国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委员会“玛丽·居里委员会”所赠送的镭一克(时价美元十万)。赠送仪式于20日在华盛顿白宫举行,美国总统哈定主持。 到费城,接受新钍五厘克;她则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压电石英计赠美国哲学会。 论文《论同位素学和同位元素》出版于巴黎。 1922年 五十五岁 2月: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 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1923年 五十六岁 7月:患白内障,接受眼科手术,未痊愈,后于1924年,1930年,又接受三次手术。 为《英国百科全书》撰写词目。 撰写《比埃尔·居里传》(110页,1924年出版)。 应麦隆内夫人之请,写生平概要。 1924年 五十七岁 索尔本大学举行纪念会庆祝发现镭25周年。 3月:德比尔纳发表《纪念发现镭25周年》于《化学和工业》。 法国政府、议会赠予居里夫人四万法郎。 岁末:接受郎之万所介绍的学生弗里德里克·约里奥(1900—1958)参加实验室工作,做研究助手。他本在普瓦泰炮兵学校,以少尉衔参加奥伯维耶工程。 1925年 五十八岁 回华沙,为镭学研究院奠基,担任名誉主任。 我国翻译家王维克在巴黎大学读书时,听过居里夫人讲课。 1926年 五十九岁 10月:长女伊雷娜·居里和弗里德里克·约里奥结婚。婚后,约里奥兼用岳家姓氏,采取复姓:约里奥-居里。 居里夫人的波兰论文《钋的化学性质》发表于华沙。 1927年 六十岁 在布鲁塞尔参加第五次索耳未会议,对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1892—1962)的报告提出补充意见,意见收于下年《电子和光子》卷。 镭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因经常受到放射物质辐影响,出现胃疼、脱发(例如科泰尔夫人),双手灼伤(例如居里夫人)等严重情况,引起注意。开始采取防护措施。 1928年 六十一岁 约里奥-居里夫妇第一篇论文在科学院报告书上发表。 1929 六十二岁 去美国,代表华沙镭学研究院接受美国人民馈赠的又一克镭,总统胡佛主持赠送仪式。 母女的论文《镭的衰变》。 秋季:接受我国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施士元到实验室研究锕系元素钋的放射化学性质。 我国物理学界直接受到居里夫人指导的还有郑大章(1906—1944),郑回国后参加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 艾芙·居里的《战时访问记》记述她在我国抗战后方访问时,谈到居里夫人很尊重、关切中国学生。 1930年 六十三岁 向法国政府申请特别研究补助费,得到50万法郎。 约里奥-居里提出博士论文《钋的电化学》。 居里夫人的论文《论锕》。 我国留学生郑大章写的《彼得·居里之生平及其供献》,在巴黎大学中国理科同学会杂志发表。 1931年 六十四岁 前往华沙,主持镭学研究院开幕典礼。 这个时期,巴黎镭学研究院约有研究人员二三十人,有镭1.5克,钋200毫居里。 冬季:郎之万访问我国,到北平、杭州,受到物理学、化学界欢迎。 1932年 六十五岁 向国际电学会提出论文《放射性物体三种射线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8月:中国物理学会成立,郎之万为名誉会员。 12月:和佩韩、德比尔纳主持施士元的论文答辩。施1979年发表《回忆居里夫人》于光明日报,文中有答辩时情景照片。 1933年 六十六岁 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参加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会议,当选为主席,呼吁各国保卫科学和文化。 10月下旬:和约里奥-居里夫妇-道前往布鲁塞尔加索耳未第七届物理学会议。 12月:患胆结石。 1934年 六十七岁 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下年出版。 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指导下,发现人工放射性。居里夫人感到自己身心日渐衰竭,但眼见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进展,亲自培养的第二代取得成就,感到欣慰。她预计女儿夫妇的成绩会得到诺贝尔奖金,果然她们于下年得奖。 6月:住进上萨瓦省桑塞罗谟疗养院。 7月4日:由放射元素引起的白血病逝世于疗养院。 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她的兄(约瑟夫·斯可罗多夫斯基)姊(布罗妮施拉娃·德卢斯卡)向墓穴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 7月7日: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致电吊唁。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所长严济慈撰文:“悼居里夫人”发表于《大公报·科学周刊》,并转载于中国科学社编《科学》月刊第十八卷第八期(1007—12页,1934年8月)。 德比尔纳继任居里实验室主任,直至1946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接任。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以她的无私打动了所有的人!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放射性论》、《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的研究》。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乌克兰军工企业论文发表

乌克兰拥有一个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乌克兰有数百家企业和数十个科研单位涉及航天技术,先后设计并制造了四代战略导弹、多种型号运载火箭、多功能遥感卫星

乌克兰有数百家企业和数十个科研单位涉及航天技术,其中心和基地是位于东部城市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设计局》和《南方机械制造厂》。这里先后设计并制造了四代战略导弹、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Космос”“Циклон-2”“Циклон-3”“Зенит”等型号运载火箭,发射了“Океан”多功能遥感卫星。乌克兰是国际空间站计划成员国,国际空间站上建有“乌克兰舱”。1995年乌克兰与美、俄、挪威合建国际著名的“海上发射”合资企业,利用海上浮动发射平台,发射商用卫星,所用运载火箭就是乌克兰著名的“Зенит-З SL”火箭。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速,军工产业也随之进步,应用的技术更先进,我国的武器装备在不断升级,这都得益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军工企业的发展在市场中的竞争压力比较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是重要的发展策略,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质量管理。

1 军工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1.1 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在大多数军工企业中,管理人员和工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产品的质量是靠制造工艺决定的,靠检验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并认为产品的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工作,与其他人员和部门无关。实际上,这种意识是比较落后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军工产品的质量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过关,不仅仅是合格,要具备更超前的技术和更优越的性能,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因此,对于军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说是人人有责的。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管理观念,对军工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2 缺乏全面的质量控制

要想保证产品的质量,对各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包括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验收阶段的整个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严格有序的生产过程、细致的验收,对产品生产的整个程序进行规范,参与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规范生产过程,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当前,很多军工企业并没有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全面的管理与监控。

1.3 人员配置不科学

在很多军工企业中,人员的流动是比较常见的,有新老员工的交替,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得不到专业的技术培训,对质量技术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在产品设计、制造的过程以及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比较少,给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军工生产主要采用控制图、因果图以及直方图等技术,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形式化的,而且在长期的生产中也逐渐被忽视[1]。这些问题主要是企业对人员的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工人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水平、工艺技能、职业化程度、工作态度等都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企业不能根据人员本身的条件合理的配置,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其次,企业的质量管理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军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生产一线,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并且对生产情况有整体的了解。但是,随着企业生产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型,管理队伍的素质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文化素养、管理理念、能力和方法等都比较陈旧,管理水平并不高。

2 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转变管理理念

在企业生产中,质量管理往往存在滞后的现象,产品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并采取补救的措施,长期以来,这种情况在军工企业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要从源头开始,做好事前预防,避免问题的出现。为了摆脱管理滞后造成的危害,企业必须加强对产品的事前控制,对生产过程也不能放松,提高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采取全面的管理措施,实现层层把关、人人负责的模式,从生产的源头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相关的教育,提高工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处理好质量与进度、数量、效益的关系。在生产工作中,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当各种要素发生冲突时,其他因素都要服从于质量。军工产品的质量是国防的生命,是国家战斗力的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产品的质量就是对国家的发展负责。

2.2 实行软硬兼管

质量管理当中包括硬质量管理和软质量管理。所谓硬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活动,如对产品的质量检验、统计以及管理决策的制定等。软质量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管理文化以及工作人员的精神层面的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与核心价值[2]。软质量管理与硬质量管理相互影响,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软质量管理能够为硬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对硬质量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同时,硬质量管理又能反映软质量管理的成效。企业的管理质量是由硬质量管理和软质量管理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军工企业要抓好软质量和硬质量的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

2.3 采用军民结合的管理方式

在军工企业管理工作中,实现军民融合是一种有效的发展策略。挖掘民营企业以及资本的优势,并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获得产品生产需要的资源,并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制度,为军工产品的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证,避免出现物资短缺的问题。另外,还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并能实现两种技术的`互相转化,增加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生产中合理的应用民用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损耗和成本的投入,实现产品功能的军民结合,为军工企业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管理的层面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

2.4 做好全面监控

产品的质量不是在成品产生的时候确定的,而是由整个生产过程决定的,因此,管理者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把关,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入手。对于成品的研发设计要进行严格专业的评审,确保研发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产品的先进性,避免潜在的质量缺陷。在样品生产完成后要对其性能、功能等进行试验,确定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批量生产。试验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行业的标准来进行,规范试验的程序和方法,质量管理人员要进行监督。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要避免人为的失误,提高工人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从而实现产品的“零缺陷”。另外,要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发生重大的事故。对于生产中的事故和产品质量的缺陷要及时的处理和整改,从设计方案开始修改,并对改造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产品的再次改进和升级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最后,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进行严格细致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才能流入市场,不让问题产品影响企业的信誉,阻碍发展的进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好全面的质量监控,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

3 结论

综上所述,军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产品的质量是影响军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产品的质量能够提高军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在市场上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因此,军工企业需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让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胡爱明,胡彬妍.浅谈军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意义与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4(24):271.

[2]齐明,赵彦玮.浅谈军工企业实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4):18-19.

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乌克兰是世界第五大IT服务出口国,也是中东欧最大的软件开发编程和IT外包服务市场。

2021年,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00亿美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