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国皮影戏文化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05:22:28

中国皮影戏文化论文发表

朱文告诉记者,在最繁荣的时候,现在基本都已不再演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皮影的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皮影艺术出现传承危机。在山西孝义市,会皮影的老民间艺人就剩两三个了,那些老戏班里传世的家什被搬到了古玩市场。由于学习皮影周期长,难度大,收入偏低,致使艺人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学戏,导致皮影艺术的精华难以传承。 第二,剧目陈旧、精华难传。记者了解到,皮影剧目大多仍是老剧目,剧目创作停滞,剧目陈旧情况比较突出。 第三,皮影面临创新难题。朱文告诉记者,他现在改变过去以戏剧影人为主的皮影创作,开始做一些小动物,编一些孩子比较爱看的剧目。但是,皮影是多种艺术的集合体,如何打造出真正能吸引人的精品剧目依然很难。 古代皮影戏现代娱身心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形容。其实,皮影戏和皮影人不但是观看欣赏的,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 据专家介绍,玩影人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 另外,玩皮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种愉悦、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当玩皮影时,可以放戏曲录音,用影人配表演,还可借影人之口和动作,来抒发自己平日不便表白的内心话语与情感,放松压力。 据了解,现在国外一些院校设有皮影艺术课程,在台湾的小学里也有影人制作课,校园皮影戏活动非常盛行。 皮影:海内外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艺术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便随军传到了南亚。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另外,皮影戏还传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一些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专门演出。 在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一名传教士将中国皮影视为宝贝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1975年,美国艺术家还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流传两千多年的中国最古老“电影”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记者了解到,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无明确记载。现在多数专家学者大都认为皮影戏始于汉朝,主要是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姗姗而动…… 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它将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因子融合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皮影风格也相异,它成了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到清代,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皮影戏在各地都有流传。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民间,这种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皮影戏,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被现代人称为中国古代百姓的“电影”。 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原馆长朱景义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是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 朱景义(已去世)的儿子、现任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馆长朱文告诉记者,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亦称“孝义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它在山西孝义土生土长,腔调、雕刻、演出剧目、影人造型等方面风格独特,至今在全国尚未发现与此雷同的皮影戏。

唐山皮影是目前我国三大皮影文化之一(另外两个是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唐山皮影戏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的典型代表,已经深得国内外众多观众及其专家的喜爱,但是唐山皮影戏的生存状况却让人担忧。随着老年制作艺人的去世,年轻人从事现代事业工作,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不容乐观。唐山皮影戏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同“风中之烛”岌岌可危。究其根本是唐山皮影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耕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 “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中国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在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风筝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中国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剪纸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春节习俗:舞狮子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敌方,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的士兵开始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战士披架着,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见,在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竹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过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山西晋城市的阳城县,则是用中式大裆裤填满于草,一头作马首,一头作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外加马头,人称之为“裤马”。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甘肃皮影戏论文发表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一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皮影戏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某个戏进行设计,再找羊皮驴皮进行描绘之后,根据人物脸谱造成比较生动的形象,再由艺人操纵,靠着灯光,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再伴随着乐器合唱进行配合,是非常具有乡土气息的。

皮影戏根据历史记载,是当时西汉的汉武帝爱妃感染上疾病去世之后,当时一个大臣为了讨汉武帝的欢心,就用棉帛裁成了李夫人的影像,在图上色彩安装上木杆,到了晚上的时候用烛火来投射出这个景象。这一操作也让汉武帝十分的开心,所以这也被认为早期版本的皮影戏,尤其被应用于佛教传播,也在佛教的影响下让皮影戏越来越受到很多百姓的喜欢,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后来皮影戏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和很多地方的戏剧,文化习俗相融合,就让皮影戏开始扎根于乡间,开始与大家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有着极为大的关系。

皮影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流派也是非常多的,有湖北皮影,河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 ,四川皮影,山西皮影,陕西皮影等等这些皮影戏,在之后的风格也都是十分不同的,因为不同地区的皮影戏在风格唱腔上也融合了当地的戏曲,民间小调等,所以这也让皮影戏发展的越来越好。皮影戏的制作材料上也会根据当地使用的情况来进行制作,很多地方都会采用牛皮,羊皮,猪皮等等,现在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材质是牛皮。

最后皮影戏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好,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消亡了,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也让皮影性逐渐的消失在大众视野当中,现在能够去制作和表演的艺人也越来越少,也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P仪器可以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重新散发着光彩。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中国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在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风筝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中国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剪纸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春节习俗:舞狮子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敌方,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的士兵开始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战士披架着,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见,在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竹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过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山西晋城市的阳城县,则是用中式大裆裤填满于草,一头作马首,一头作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外加马头,人称之为“裤马”。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云南保山皮影戏论文发表

1、《一捧雪》本事与“一捧雪”玉杯辨 《文献》,1988年第2期。2、戏曲起源与中国文化的特质 《戏剧艺术》,1989年第1期。3、近代传奇杂剧对传统戏曲形式的维护与背离 《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4、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 《戏剧艺术》,1992年第1期。5、潮州出土《刘希必金钗记》考述 《文献》,1992年第3期。6、《唐书》未必抄《外传》 贵妃何曾到东瀛——读《考证杨贵妃两项新发现》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研究》第93辑,1996年。7、说“青鸟飞去衔红巾” 《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8 、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 《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9、中国戏神初考 《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10、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11、孤本明传奇《盐梅记》述略 《文献》,1999年第1期。12、二郎神信仰及其周边考察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13、 “瓦舍”、“勾栏”新解 《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14、试论戏剧的本质与中国戏曲的特色 《古代文学研究集刊》,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12月。15、关于《惊鸿记》作者的新材料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16、 “竹竿子”再探 《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17、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18、 从《文学研究》到《文学评论》──对一段文学学术史的回顾 《东方文化》,2001年第6期。19、“竹竿子”考补 台北《民俗曲艺》第132期,2001年9月。20、古剧脚色“捷讥”来源考 《文史》,2002年第4期。21、《踏谣娘》考源 《国学研究》第十辑,2002年11月。22、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23、元杂剧“题目”、“正名”的来源与性质 《文史》,2003年第4期。24、《骷髅格》的真伪与渊源新探 《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25、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26、元杂剧中的“次本”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27、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春季号)。28、从敷演佛经到敷演戏曲 《国学研究》,第十二辑,2004年6月。29、 “务头”新说 《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30、 酒令与元曲的传播 《文艺研究》,2005年8期31、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32、 后戏剧时代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33、 灯节与佛教关系新探 《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34、 先秦的散乐与夷乐 《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35、 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36、《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兼说文学的“测不准”原理 《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37、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 《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38、佛经中的“谤佛”故事与大足“谤佛不孝”石刻——兼说变文、变相与戏剧之关系 《文史》,2010年第2期。39、19世纪西方人扮演的中国戏剧——晚清华人海外观剧研究之一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40、清末广东戏剧演出图像说略——以《时事画报》、《赏奇画报》为对象 《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41、 “佘太君”与“折太君”考 《文史》2011年第3期。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一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甘肃皮影戏论文发表时间

据说是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两千年前,汉武帝的爱妃王夫人染疾去世了,汉武帝思念心切。不理朝政,众臣都十分担心,一天。大臣李少翁出门路上遇到两个孩子,那布偶玩耍。影子倒于地,演出了一场十分有特色的戏。李绍翁灵机一动用棉裁淳汉武帝爱妃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上装上木杆。入夜方丈恭请汉武帝观看。从此汉武帝爱不释手。因此,皮影戏就诞生了。

陕西凤翔县,具体的建议你去看看探索与发现节目年轮那一辑里有。

应该是汉朝的时候,就算是汉武帝为了怀念李夫人制造出来的,但是成型时期还是在唐朝,清朝的时候才繁盛起来。

【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编辑本段【皮影戏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编辑本段【皮影戏起源】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编辑本段【皮影戏材质】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编辑本段【表演形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中国皮影市场分析论文发表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们美好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尤其是对极具地方特色的辽宁皮影戏,更要做到守护住,发展好。一、辽宁皮影戏的基本概况(一)辽宁皮影戏的构成辽宁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弥头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主要由朝阳的凌源皮影戏、大连的复州皮影戏、鞍山的岫岩皮影戏、营口的盖州皮影戏等地方皮影戏构成,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传统艺术。辽宁皮影戏其多数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此期间,銮州皮影传至辽宁,并在清朝得到进一步发展。近代,由于社会动荡、列强侵入,辽宁皮影戏呈现出衰微之势。而到了现代,随着社会文化产品的丰富多元化,辽宁皮影戏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几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外。(二)辽宁皮影戏的特点由于辽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辽宁民间原生态的唱腔、音乐、影卷、唱词格式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面貌。其中,辽西皮影戏的唱腔源于冀东滦州影调,掐嗓唱法十分独特,广泛吸收了多种地方戏曲、曲艺的精华,并融进了辽西方言,自成一派,高亢嘹亮,亲切自然。皮影人物造型特征鲜明,雕刻工艺细腻精湛,表演惟妙惟肖,而辽南皮影戏的唱腔则具有明显的辽南民歌风味,创作上采用地方俚语,唱词格式风格独特,在原料上采用驴皮进行雕刻,制作精细,人物造型优美独特,极具辽南地方特色。在传统社会中,辽宁皮影戏还被村民当做请愿、还愿等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中娱神之用。二、辽宁皮影戏发展现状(一)辽宁皮影戏取得的成就2016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凌源皮影戏、复州皮影戏、岫岩皮影戏和盖州皮影戏等辽宁皮影戏同我国11个省市的皮影戏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凌源皮影戏作为辽宁皮影戏的重要支脉,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而且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收集传统及现代影卷3300卷,高达34000万字,为我国民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资料,其数量之多,可为全国之首。近年来辽宁皮影戏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中岫岩皮影多次参赛获奖,曾两次获得辽宁省皮影表演一等奖,参加美国伊利诺斯州皮影影人展出,深受好评。在辽宁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更是涌现出一批80后传承人。在辽宁沈阳“80后”匠人陈雪月作为奉天皮影的传承人,曾在2008年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开幕式表演创新皮影戏《功夫熊猫》,将皮影同动漫结合,让“中国影子”走向世界。(二)辽宁皮影戏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辽宁皮影戏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皮影戏自身局限性使得其生命力尤为脆弱。皮影戏的制作十分考究,选用上等的驴皮和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多道工序,手工雕刻几千余万刀才能制作而成。传统复杂的制作工序虽然保留了辽宁皮影戏的“原汁原味”,但是手工作坊的制作很难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辽宁皮影戏的唱腔多为原始唱腔,虽悦耳动听,但和现在的普通话语调差异大,多是文言表达,节奏缓慢,无法适应当代的表达方式和说话习惯。辽宁皮影戏表演受天气、场地、表演人员等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辽宁皮影戏的生存与发展。1.辽宁皮影戏缺乏高素质人才辽宁皮影戏演出主要依赖于表演者的操耍技巧和唱功,要想辽宁皮影戏得到传承与发展,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但目前辽宁有省级以上皮影戏保护项目14个,多数都面临接班人太少的问题,掌握皮影技艺的多为中老年人,有的已经年迈甚至病重。加之辽宁皮影戏学习周期长,制作过程复杂,经济效益低等原因,青年一代学徒有的转行去做了装修,有的去做了设计,还有人为了生计当了快递员。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没见过,甚至没有接触过辽宁皮影戏,使得辽宁皮影戏面临着几近失传的困境。2.辽宁皮影戏缺乏演出活动、演出场所伴随社会发展,城市布局有所改变,尽管城市建设者对于广场、剧院等公共空间有所重视,但仍然不足以支持辽宁皮影戏日常的演出活动。随着各类文娱产业的兴起,作为各类庆典常客的辽宁皮影戏逐渐被时下的流行文化所替代,除去每年固有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外,辽宁皮影戏几乎没有日常的演出活动,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缺乏演出活动与表演场所的辽宁皮影戏传播日渐困难。3.辽宁皮影戏传承内容老旧辽宁皮影戏一直以来传承的都是先辈们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曲目,缺乏创新,传承内容过于老旧。据辽宁皮影戏传承人介绍,现存的辽宁皮影戏剧目主要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如复州皮影戏著名曲目《岳飞传》《白蛇传》;凌源皮影戏著名曲目《三打白骨精》《四平山》等传统曲目,剧本类型包括家族戏、朝臣戏、教化人的戏和还愿戏,一般用于大型节日庆典、祈福、还愿等场合,与现代观众生活距离较远,不符合近现代群众喜好,难以引起人们共鸣,辽宁皮影戏逐渐失去观众基础,传承与发展受到较大困难。三、辽宁皮影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科技进步对辽宁皮影戏造成冲击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辽宁皮影戏这类传统艺术在传承手段与传承内容等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伴随科技进步而来的便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文娱产业不断发展,电影电视等流行文化层出不穷,观众的目光逐渐从传统的皮影表演中转过去,辽宁皮影戏在多媒体技术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观众基础,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受到挑战。其次,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加强调效率的重要性。辽宁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而如今皮影制作机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皮影制作效率,辽宁皮影戏目前却仍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其传统的皮影制作方式受到挑战,传承效率受到很大限制。最后,在日新月异的流行文化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各类新颖有趣并且直接的娱乐内容,各种短视频成为观众的挚爱,而辽宁皮影戏晦涩难懂、篇幅过长,不符合现代大众的喜好,其传承与发展越来越难。(二)资金不足限制辽宁皮影戏发展资金不足是造成辽宁皮影戏出现传承人缺乏等问题的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辽宁皮影戏演出市场狭小与政府支持不足两个方面。1.辽宁皮影戏演出市场狭小由于时代发展,辽宁皮影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中,各种皮影戏表演场合减少,辽宁皮影戏难以获得相应的演出收入,演出市场狭小,导致资金来源不够稳定,进而导致资金不足,员工收入微薄,因此,许多人不愿意参与到辽宁皮影戏传承事业中,最终限制了辽宁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2.政府资金支持不足辽宁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拥有一定的政府资金支持,省文化厅自2009年以来,同样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并在基层保护单位设立传袭所,为学习皮影戏的年轻人提供误工补助和演出机会等,但这不足以支持皮影戏的日常发展,资金缺乏导致皮影戏难以在传承方式上开拓创新,导致辽宁皮影戏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四、互联网时代为辽宁皮影戏发展带来机遇(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1.云生活成为常态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有所转变,更倾向于安全健康的消费方式,主要体现为一种无接触或低接触的消费,从而促使更多人进行线上消费。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也让各个行业开启了“云化”模式,比如“云”旅游、“云”教育、“云”助农、“云”医疗等,这些实体商业的在线化和云化,无缝对接消费者。在这期间,人们又回归碎片化时间,借助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娱乐,导致视频和短视频需求增加,使得短视频优质内容和内容深度链接成为用户喜爱的关键。2.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时代潮流近年来,随着网络、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的领域不断延伸。各级政府也大力推进将文化产业与数字内容、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相结合,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比如,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馆推出了“VR故宫”,敦煌研究院推出了“数字敦煌”等一系列线上产品,这使得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发展中成为时代潮流。(二)机遇1.为辽宁皮影戏拓展传播途径带来新启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的重要生产力,正深刻的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为百姓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科技便利。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多富有信息技术的变革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接触的线上消费模式成为新潮流,新的直播形态——“慢直播”“带货直播”“沉浸式直播”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信息技术同各行各业的融合越来越成为大众的焦点,科技成为撬动发展的重要手段。辽宁皮影戏作为极具观赏、娱乐、文化价值的戏剧表演形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播的时空局限,拓宽辽宁皮影戏传播途径,成为辽宁皮影戏创新发展的新机遇。2.为辽宁皮影戏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近些年,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结合时代热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承与发展,如故宫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促成“故宫热”形成,进一步促进故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非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辽宁皮影戏也应当在保持皮影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互联网时代,“云生活”成为常态,各种云事物的出现为辽宁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辽宁皮影戏可以借助“云生活”浪潮进行云传播,并借助电影、电视等现代娱乐方式进行传承方式创新。五、互联网时代辽宁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一)结合时代特征拓宽辽宁皮影戏传播途径互联网技术作为当下最快速且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是辽宁皮影戏传播模式创新的首选。对于辽宁皮影戏的传播,要在原有传播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将皮影与直播,视频,广告联合,形成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主要通过对辽宁皮影戏表演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让人们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辽宁皮影戏,走进皮影戏;将辽宁皮影戏特色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展现皮影的独特趣味,并进行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联合广告对辽宁皮影戏进行传播,加深人们对皮影的印象,以此推动辽宁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二)辽宁皮影戏内容与时代热点有机结合为解决皮影戏因内容固定留下的刻板陈旧印象,结合时代热点,对皮影戏优秀剧本故事进行统筹整合与创新。大国工匠、一带一路,新时代热点频出,为皮影戏剧本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优秀特征与皮影戏内容进行创意融合,与新时代网络积极热词进行创新结合。在当下社会大众热点的许多动人故事也为辽宁皮影戏故事话本的创制提供新思路。抓住当下独特的创作机遇浪潮,推动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发挥文化独特的正向教育作用。(三)创新辽宁皮影戏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辽宁皮影戏产业模式创新,实现行业点、推广线、政策面的有机结合,皮影存续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行业间的交互结合。以皮影文化为圆心进行跨行业联合,发展融合皮影特点的相关文化旅游,打造皮影文化旅游地标,创造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影视动画、游戏品牌周边等,推动辽宁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从推广教育方面来看,利用当下网络视频线上宣发优势,对辽宁皮影戏进行介绍和推广,吸引线上的直播同时发展线下体验人群,同时开展皮影戏相关培训教育,将辽宁皮影戏特色文化融入儿童特色文化教育,加深辽宁皮影戏文化印象,拉进辽宁皮影戏与大众的距离。辽宁皮影文化为基础,合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帮扶,抓住国风文化发展大潮,让皮影产业成为皮影传统技艺人群增收的新型绿色产业,同时促进辽宁皮影文化的常青发展,推动辽宁皮影戏的传承。六、结语正如文中所说,非遗文化保护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必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弘扬皮影文化,传承皮影文明,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结合时代特色,彰显文化活力,打造出皮影传承新面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肯定这种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唐山皮影是目前我国三大皮影文化之一(另外两个是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唐山皮影戏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的典型代表,已经深得国内外众多观众及其专家的喜爱,但是唐山皮影戏的生存状况却让人担忧。随着老年制作艺人的去世,年轻人从事现代事业工作,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不容乐观。唐山皮影戏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同“风中之烛”岌岌可危。究其根本是唐山皮影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耕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 “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朱文告诉记者,在最繁荣的时候,现在基本都已不再演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皮影的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皮影艺术出现传承危机。在山西孝义市,会皮影的老民间艺人就剩两三个了,那些老戏班里传世的家什被搬到了古玩市场。由于学习皮影周期长,难度大,收入偏低,致使艺人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学戏,导致皮影艺术的精华难以传承。 第二,剧目陈旧、精华难传。记者了解到,皮影剧目大多仍是老剧目,剧目创作停滞,剧目陈旧情况比较突出。 第三,皮影面临创新难题。朱文告诉记者,他现在改变过去以戏剧影人为主的皮影创作,开始做一些小动物,编一些孩子比较爱看的剧目。但是,皮影是多种艺术的集合体,如何打造出真正能吸引人的精品剧目依然很难。 古代皮影戏现代娱身心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形容。其实,皮影戏和皮影人不但是观看欣赏的,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 据专家介绍,玩影人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 另外,玩皮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种愉悦、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当玩皮影时,可以放戏曲录音,用影人配表演,还可借影人之口和动作,来抒发自己平日不便表白的内心话语与情感,放松压力。 据了解,现在国外一些院校设有皮影艺术课程,在台湾的小学里也有影人制作课,校园皮影戏活动非常盛行。 皮影:海内外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艺术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便随军传到了南亚。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另外,皮影戏还传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一些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专门演出。 在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一名传教士将中国皮影视为宝贝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1975年,美国艺术家还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流传两千多年的中国最古老“电影”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记者了解到,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无明确记载。现在多数专家学者大都认为皮影戏始于汉朝,主要是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姗姗而动…… 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它将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因子融合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皮影风格也相异,它成了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到清代,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皮影戏在各地都有流传。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民间,这种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皮影戏,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被现代人称为中国古代百姓的“电影”。 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原馆长朱景义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是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 朱景义(已去世)的儿子、现任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馆长朱文告诉记者,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亦称“孝义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它在山西孝义土生土长,腔调、雕刻、演出剧目、影人造型等方面风格独特,至今在全国尚未发现与此雷同的皮影戏。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