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论文1万篇

发布时间:2024-07-03 16:29:11

发表论文1万篇

郑州大学是一所211高校,同时也是一所双一流高校。

郑州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郑州大学简介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简称“郑大”,主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7万余人、研究生2.4万余人,以及来自103个国家的留学生2700余人。学校有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截止2021年6月,郑州大学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43个;郑州大学有“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八批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第八批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个):材料工程、控制工程

省重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作物遗传育种

学术研究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SKL)、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截止2015年,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十一五”期间,郑州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达12亿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5项,横向科研项目1316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28位,被EI收录论文138篇,发表SCI和EI文章3330篇,申请发明专利698项,与企业签订合同1400份,获得成果转化费4亿多元。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万多篇,出版著作900多部

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中国大陆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郑州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招收本科生,还与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合作,在印度筹建了第一所孔子学院。

2019年,依托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统筹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锡根大学、明斯特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多所德国知名大学合作关系,郑州大学设立郑州大学中德学院 。

是的,而且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是国家努力打造的双一流高校之一。

我们大一时(2020年),李克强总理还亲自到了郑州大学主校区,足见重视程度

图源:2020.11中国政府网

图源:2020.11中国政府网

十年发表论文1万多篇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获科研经费近2亿元,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十一五”期间,郑州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达12亿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5项,横向科研项目1316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28位,被EI收录论文138篇,发表SCI和EI文章3330篇,申请发明专利698项,与企业签订合同1400份,获得成果转化费4亿多元。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万多篇,出版著作900多部,被SC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9位,被E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55位。 重大成果举例 申长雨:主持完成的“橡塑制品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和计算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长雨:2007年因研制出特殊环境下的高抗冲击性、防辐射和高光谱透过率的宇航员出仓面窗制品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刘敏珊、董其伍:主持完成的“新型高效纵流壳程换热设备现代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清香:主持完成的“十二碳二元酸合成尼龙 1212 工业生产研究”获杜邦科技创新奖。 高丹盈:申报的《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炯天:主持完成的《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1.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学术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CSTJ)、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 《磷肥与复肥》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 《美与时代》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

在其30多年的生涯中,HST已经进行了 140多万次观测 ,科学家依据其观测数据,撰写了 超过18000篇论文 。

它的后期目标定位于遥远的漩涡星系,并帮助绘制了暗物质的区域图。对HST图像的分析,甚至帮助科学家们获得了 2011年的诺贝尔奖 ——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

也因此,人们如此评价HST: 当地球上有问题时,哈勃会回答 。

HST的“十大发现”

在HST其后的工作时间里,天文观测取得了巨大成功,天文学领域据此发表了大量观测、分析、研究性论文,且引用率很高。

HST拍摄了大量宇宙空间、星系和恒星的照片;在不同波段对宇宙进行了 长期观测 ;观测到距地球130亿光年的 原始星系 ,发出的光芒来自大爆炸后刚形成的宇宙早期;发现了5颗 太阳系行星 。

此外,它还在黑洞、类星体、恒星诞生与死亡、宇宙年龄、暗物质等方面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 突出成果 。

截止到2006年,HST在轨运行了15年,得到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发现,拍摄了 45亿张 精美的天文照片。人们对它的发现进行了总结,评出了最重大的“十大发现”:

HST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天文学家 测定宇宙的准确年龄 。

天文学家用HST观测到仙女 星座 和其它星群中的造父变星,以确定宇宙的膨胀速度和年龄。HST将宇宙的年龄精确到 130亿至140亿年之间 。目前,最新的研究结果将宇宙年龄精确到了 137亿岁 。

HST在对 暗能量 的研究工作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 。

暗能量是一种神秘形态的力,起到宇宙气体“踏板”的作用,加快了宇宙膨胀的速度。

HST关于超新星的资料,帮助研究者揭示这种神秘力量在宇宙中 持续存在 。

HST完成了对太阳系外一颗行星大气层化学构成的 直接测量 。

在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大气中,它发现了钠、氢、碳和氧元素。

这一观测结果证明,HST和其它望远镜可以从一些天体的大气中进行化学构成的 采样工作 。

HST给天文学家提供了遥远的星系照片,反映了宇宙 诞生之初 的景象,为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宇宙的 起源和演变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HST拍摄了M87椭圆星系的图像,观测资料证实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具有一个 巨大的黑洞 。

1999年1月23日HST捕捉到了 伽马射线暴 的景象,这是当时纪录过的 最大规模 的一次伽马射线暴。

拍摄的图像显示,这些放射线的短暂闪光来自于遥远的星系,这些星系以非常快的速度形成众多恒星。

图像还确定了这些爆炸来源于一些 巨大星体的瓦解 。

天文学家使用HST追踪到一些类星体的“家”( 宿主星系 ),并且证明它们位于这些星系的 中心区域 。

HST拍摄到了猎户星云中的 原行星盘 ,资料证明,烤盘形状的尘埃盘围绕着年轻恒星的现象很平常。

HST拍摄到了1994年7月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 彗星断裂 成21个碎块 撞击木星 的情景,撞击所产生的蘑菇形火球冲击到了木星上空。

HST拍摄到的一组在跳跃的颜色中烁烁发光的 行星状星云 ,向人们描绘了垂死恒星的最后色彩。

行星状星云是一些即将消亡的恒星所抛射出的气体外壳,HST拍到的图像显示,行星状星云就像雪花一样,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一样的。

HST在第二次维修前的巨大成就

到1997年4月,HST已工作了7年,这期间它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科学家,利用HST进行了11万多次科学观测,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1346篇论文。

这期间HST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增进了人类对 宇宙年龄和大小 的了解;证明某些星系中央存在 超高质量的黑洞 ;观察了数千个星系和星系团,探测到了宇宙诞生早期的“ 原始星系 ”,使科学家有可能跟踪研究宇宙发展的 历史 ;对神秘的 类星体 和其存在的环境进行了深入观测;更深入揭示了恒星的不同 形成过程 ;对宇宙诞生早期恒星形成过程中 重元素的组成 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已死亡的恒星周围 气体壳 的复杂组成;对猎户座星云中年轻恒星周围的尘埃环进行了观测,揭示出银河系中存在其他 行星系统 ;对 苏梅克彗星与木星相撞 进行了详细观测;对火星等 行星 进行了观测;发现木星的两颗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的大气层中 存在氧 。

HST第二次维修安装的 近红外相机 及 多目标分光计和图像摄谱仪 ,使望远镜能够跟踪 宇宙大爆炸后10亿年左右 形成的古老星系,并能详细观测黑洞、膨胀的星系、爆炸后的恒星以及众多天体。

第二次维修工作使HST的 寿命得到提高 ,观测能力 进一步增强 ,观测光波段延伸到 近红外 范围。

创造早期宇宙成像的黄金时代

HST在多次维修过程中,更换了所有的原装观测仪器。

其中有两件新仪器非常重要,分别是第三次维修时安装的 高级巡天相机(ACS) 和第五次维修时安装的 宽视场相机3号(WFC3) 。

ACS在可见光到红外光中能 穿越宇宙级的距离 ,非常适合测量 红移星系 和 中等到大型星系团 。

WFC3用于观测研究 各演化阶段 的星系,从极遥远的年轻星系到较近的恒星系统,也包括太阳系内的行星系统和系外行星。

它的主要特点是 跨越电磁频谱 的能力,从紫外线到可见光,并进入近红外(NIR)波段,其在近红外源获得的全新高清晰图像,使之成为后继者韦伯望远镜的重要先驱。

WFC3的广谱“全色”覆盖范围与ACS是极好的补充,两者协同工作,被认为创造了一个新的 早期宇宙成像的黄金时代 ,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当时 最佳观测功能 ,在宽波长范围内提供了极好的 宽视场成像质量 。

探索 早期宇宙和星系

HST在早期宇宙和星系观测方面的重要成果,可追溯到 宇宙大爆炸数亿年后 的情形,对认识早期宇宙、早期星系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成果大都采用HST的 超深场模式 (Ultra Deep Field)拍摄,采用的仪器前期主要是ACS,2009年后则以高ACS与WFC3的组合为主。

这种观测模式一般在 极小的天区范围 进行,约为满月直径的十分之一,视场范围内包含约5500个星系,最暗星系的亮度是人眼所能看到的亮度的 百亿分之一 ,即使用先进的观测仪器也非常难以“看到”,因此经常采用“ 引力透镜 ”原理将观测源发出的光线进行聚焦、放大。另外,拍摄这样一张极远的宇宙图像,往往需要 多次、长时间曝光 。

>>>

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间,HST对南天区鲸鱼座和波江座附近的天炉座一小片天区,进行了 800次曝光 ,总曝光时间达 11.3天 ,最终拍摄了一张照片。

照片中最小、最红的小点显示的遥远星系,约有100个,可能是当时 已知最遥远的星系 ,存在于 宇宙大爆炸后8亿年 的时候。

>>>

2009年,HST在近红外光下拍摄了 更远、更深 的宇宙图像。

当年8月,HUDF09团队利用新安装的WFC3红外通道,对前述同一天区进行观测,拍摄过程共4天,总曝光时间 173000秒 。

照片显示的星系红移量Z达到8 8.5,推算出这是 宇宙大爆炸后6亿年 的情景。

>>>

2012年11月16日,HST在大熊 星座 附近的一个小天区进行了极深场拍摄,并且利用了周围巨大的星系团产生的引力透镜放大效应,获得了一个名为 MACS0647-JD 的星系照片。

MACS0647-JD只在红色波长下发光,是一个 非常年轻 的星系,估计形成于 宇宙大爆炸后4.2亿年 ,其直径约600光年,比银河系(直径150000光年)小约250倍。

早期的星系一般都 极不稳定 ,在此后的数十亿年间将发生无数次碰撞,然后逐渐形成我们能看到的巨大宇宙结构。

在接下来的130亿年中,MACS0647-JD可能会与其他星系和星系碎片发生数十、数百甚至数千次 合并事件 ,这一观测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在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出现时如何形成。

没有最远,只有更远!

HST和宇航局另一个重要的红外天文卫星(运行于地球跟随日心轨道)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SpitzerSpace Telescope,缩写为 SST )单独或共同作出的发现,不断改写着观测最远星系的 历史 。

正应了那句话“ 没有最远,只有更远! ”

>>>

2015年5月和9月,发现了两个最远星系候选者,前者被命名为 EGS-zs8-1星系 ,距离地球约131亿光年;后者被命名为 EGS8p7星系 ,距离地球约132亿光年。

按照目前对宇宙年龄的估计,它们分别诞生于大爆炸 6亿年 和 5亿年 后。

EGS-zs8-1星系的红移是此前测量中 最高 的,最初由HST和SST识别,后来使用夏威夷凯克天文台10米望远镜进行了详细观测。

根据这些观测和分析结果,研究人员认为EGS-zs8-1中的恒星“年龄在1亿到3亿年之间”,是 非常年轻的恒星 ,也是 宇宙诞生后的第一批恒星 。因而,EGS-zs8-1在当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被观测到的 最古老星系之一 。

观测结果还表明,EGS-zs8-1形成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80倍, 非常活跃 。

此外,根据SST在该星系和其他早期星系中观察到的独特颜色,科学家认为可能是这些星系中的原始气体相互作用导致 大质量年轻恒星快速形成 所造成。

对该星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可能揭示在早期星系和年轻恒星里形成 重元素的类型和数量 。

>>>

2018年,在观测SPT-CLJ0615-5746星系团时,HST非常幸运地发现了 SPT0615-JD星系 。

这是一个很小的、处于 胚胎期 的星系,距离大爆炸仅 5亿年 ,HST是借助引力透镜原理,拍摄到了这个星系的照片。

天文学家估计,这个小星系的质量不超过30亿太阳质量(大约是银河系质量的1/100),直径不到2500光年,只有小麦哲伦星云的一半。该星系被认为是大爆炸后不久即出现的 年轻星系的原型 。

虽然在早期时代,已经看到了一些其他的原始星系,但由于它们的小尺寸和巨大距离,看起来都像是小小的红点。

然而,在一个巨大的前景星系团的引力场作用下,不仅放大了背景星系发出的光,而且还将目标星系也放大成了小弧形(约2弧秒长)。

结合HST和SST的数据,该新生星系的红移值高达10,其时间可回溯到 133亿年前 ,即宇宙诞生后4~5亿年。

科学家指出,这个星系已经处于 HST探测能力的极限 ,后续工作将由韦伯太空望远镜继续,包括早期宇宙中 恒星诞生、演化的细节 以及 早期星系的子结构 问题。

>>>

2014年1月5日-9月28日,HST利用ACS和WFC3的红外通道,在南天波江座附近,又观测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并将其取名 Tayna ,意思是“第一个出生”。

这次观测和成像也利用了引力透镜原理,大大增强了星系的光线亮度,使其看起来比正常亮度高20倍。

根据其红移数据,科学家估计它距离我们 约有133亿年 ,相当于 宇宙诞生后4亿年 ,是当时发现的 最远天体 。

它的大小与大麦哲伦星云相当,里面的恒星形成速度为大麦哲伦星云内恒星形成速度的10倍。

>>>

HST于2015年2月11日和2015年4月3日对北天区进行深入观测,并于2016年3月3日在大熊 星座 方向发现了可能是迄今为止已知的 最远星系 ,但当时并未估计出该星系的红移量。

2017年4月,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江林华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基红外望远镜之一——夏威夷山上10米口径的凯克望远镜,对这个星系进行了深度光谱观测,基于光谱分析和计算得出该星系的准确红移为 10.957 ,证实其为 134亿光年 之外的星系,即这个星系只有 3 4亿岁 。

由于该星系红移量高达11,因此将其命名为 GN-z11 ,其中z就代表红移。

研究团队不仅从光谱中读出了准确红移,也读出了其他信息。

光谱显示有三条发射线,由碳和氧的二次电离气体发出,表明该星系中已有丰富的非氢非氦元素。该信息暗示,新发现的星系可能 并非宇宙中的第一代星系 。

这个发现对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恒星形成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宇宙 极早期天体 打开了一扇窗口。

HST和SST联合成像显示,GN-z11比银河系小25倍,恒星质量仅为银河系的1%。然而,GN-z11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形成恒星的速度大约是银河系的20倍。

>>>

HST和SST对于宇宙极深处和极早期的观测和取得的成果已经今科学家万分激动。

红外波段更宽、仪器观测精度更高的韦伯望远镜应当能够观察到 更遥远 、 距离大爆炸仅几亿年 的早期宇宙和第一批恒星、星系面貌,有可能取得更具突破性的成果。

花了1万块发表一篇论文

看你想法什么样的,

核心的几千上万都有,

普刊一般几百就搞定了。

很多学生或者老师来咨询明编辑的时候,第一句问的就是论文发表多少钱?

这就跟我们买房子一样,房价多少跟地理位置,朝向,开发商等等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论文也是同理,版面费受很多因素影响,下面我们暂时分3个方面说,没有补充到,遗漏的地方可以评论区问。

一:刊物的级别

1.普刊:几百上千都有

因为涉及到检索网的问题,所以大概先说下费用区间,检索网后面会介绍到,

审核时间:普刊审核周期短,一般来说1-5个工作日,长的也有半个月的

2.学报>1000元

大概的版面费>1000元,具体每本学报的定价不一样,费用以刊物为准

审核时间:学报审核周期较短,一般一周到半个月,长的也有1-3个月的)

3.核心>2000元

很多核心都声称不需要版面费,但大部分通过后都会象征收取一些版面费,大概是>2000元,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今年的核心审核都非常严重,即使是中介,退稿率也达到了85%以上,所以建议要投核心的话,至少提前一年准备,万一撤稿后也有充裕时间转投。

审核时间:1-3个月

二:检索网的选择

认准中国权威的四大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权威性依次递减

1.知网刊物>1000元

因为今年学术大环境的整改,知网也大力规范行业期刊的质量,规范后的期刊能1版起发的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2-3版起发,所以相应的版面费也增强,这是版面费涨起来的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由于规范期刊的质量问题,很多知网刊因未及时调整或不合格,直接下架,导致知网刊供不应求,大多数版面都排到了明年,水涨船高,版面费自然蹭蹭蹭的涨。

2.万方、维普、龙源<1000元 三者费用依次递减

因大量的知网刊被下架后,除了知网刊版面费疯涨之外,其他网也跟着涨价。但由于没有强制规定版面,所以大部分都是1版起发,费用基本上都是少于1000元。

三:论文篇幅长短

一篇文章的篇幅长短直接影响着版面费。

比如:一篇文章6000字符。发一本维普检索的刊物,一版是400元,2000字符一版,这篇文章一共安排3版

那由此可知:版面费是400×3=1200元。

1.那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精简到4000字符,安排2版

版面费是400×2=800元

2.那如果我们精简到3000字符 安排1.5版

版面费是400×1.5=600元

3.如果我们精简到1版2000字符的话,

版面费就是400元

所以:版面费除了受级别,期刊的不同定价以及检索网的影响之外,篇幅长短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希望题主采纳鸭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影响论文发表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1.普通期刊(普刊):根据刊物的级别、上网情况、发行周期等不同,价格多在500元至2000元不等;且如果文章没有写好,需要我们帮忙整理,则会在代发的基础上,多出100-300元不等的编辑费用.2.国内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有科技核心、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根据发表的难度不同,价格差异也较大,其中科技核心价位多在1万元左右,北大核心多在2万元左右,南大核心多在3万元左右.3.国外核心期刊:国外核心常做的有EI和SCI,根据专业方向不同,价格略有差异,一般来讲,EI在2.8万左右,SCI在3.5万左右.

你大概是在问发表论文的费用。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版面费,大概在3000~5000不等,要看刊物的层次,层次高的会贵一些。当然现在有一些中介与一些低端刊物合谋挣黑心钱,发一篇论文收上万元,甚至直接买卖论文,这个千万别去干,会葬送自己的学术生命。

熊仁根发表sci论文1万多篇

东南大学知名校友有很多,但提起东南大学知名校友,不得不说的有吴健雄、林鸣、陆勇等人。

吴健雄,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物理学第一夫人”,是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也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我之所以对吴健雄前辈了解较多,是因为东南大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院,叫作“吴健雄学院”,里面的人,全是大佬!除此之外,每一年,东南大学都会举办吴健雄话剧演出,请全校新生观看。了解了吴健雄女士的经历,我们更加钦佩这位了不起的人物!(附图片)

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中国交建总工程师。他是我们交通学院的骄傲和自豪,更是东南大学的骄傲和自豪!面对老外的狮子大开口,他成就了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因为林鸣前辈是总工程师,所以大家对林鸣前辈的报道更多,突显了林鸣前辈的重要贡献。我们都知道,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是无数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没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但我们都认同他们的努力与奉献!(附图片)

陆勇,东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陆勇便是这部电影主人公的原型,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陆勇前辈、关注到东南大学、关注到社会中被病痛和昂贵药价折磨的人。(附图片)

东南大学欢迎你!希望你能成为下一个让东大学子记忆深刻的人!

生物学(071000)(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理学(071003)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在正常状态下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生理功能的产生机制、活动规律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生理学硕士点具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队伍及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中青年博士讲师2名,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自2003年获得生理学硕士点以来,积极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其中有两名研究生荣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生理硕士点导师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本教研室教师分别担任了我院机体平衡、消化与营养、心血管与呼吸、机能实验和医学英语模块的负责人。

研究方向之一:男性生殖生理学与男性生殖病理生理学目前的重点是进行糖尿病相关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该方向致力于研究糖尿病相关男性生殖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尤其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课题 组运用电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技术,例如啮齿动物的海绵体窦内压的在体记录、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缩功能的离体检测以及利用微渗透泵实现的慢性药物干预技术,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从整体和细胞水平深入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的新机制。本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

研究方向二:细胞生理学细胞生理学是指在细胞层面上研究机体细胞及细胞群的功能特点及其调控规律的生理学分支。细胞是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经典的细胞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膜和组成其他细胞器的膜性结构的基本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不同物质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转运功能;作为细胞接受外界影响或细胞间相互影响基础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以不同带电离子跨膜运动为基础的细胞生物电和有关现象;以及肌细胞如何在细胞膜电变化的触发下出现机械性收缩活动等。本研究方向主要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膜片钳记录、共聚焦/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微量灌流给药和局部瞬时微量压力给药等;可实现对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道电流、细胞内钙信号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同步实时直接观察,结果直观准确可靠,可对相关生理功能及其机制(如跨膜信号转导通路)进行较精细的研究。本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实验模型或标本包括:脑片(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胰腺组织和胰腺细胞、心肌细胞等;近年来也逐步与临床相关疾病模型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相结合。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校内研究基金二项;已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多篇,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 2006 1 0132353.2)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11 2 0230370.6); 与国内外相关实验室有较密切的交流与科研合作。

郑州大学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3.7万平方米。坐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261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主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

郑州大学有“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八批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第八批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

省重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作物遗传育种

质量工程

郑州大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个):材料工程、控制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郑州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物理学、历史学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类别(3个):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杜书云)、“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实验区(宋毛平)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7个):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林州建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化学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有机化学、智能控制基础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材料·人·环境——走进材料科学、基因与健康、中原名寺诗旅、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部分):材料科学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水文学、流行病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组织学与胚胎学、仪器分析、陶瓷工艺原理、智能控制基础

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SKL)、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

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研成果

截止2015年,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十一五”期间,郑州大学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5项,横向科研项目1316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2005年被EI收录论文138篇,发表SCI和EI文章3330篇,申请发明专利698项,与企业签订合同1400份。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万多篇,出版著作900多部。

馆藏资源

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1.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校际合作

郑州大学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中国大陆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的20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东大本科生强答一波~(图源网络,侵删)

校友的话我在学校网站上还有校史上都有看到很多特别牛逼的,比如:

这些人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我再说几个很有代表性、知道的人比较多的:

除了这些从东大走出来可望不可即的牛人,我还想说一说前些时候东大的网红——学霸情侣,男生陈子聿,女生姚依晨,是东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2014级双双考取清华的研究生,两人在恋爱中相互监督、一起进步,很令人羡慕了。

这些都是我个人了解并且很佩服的学长学姐,真的超级厉害了,做到了“从前,我以东大为荣;后来,东大以我为荣”,希望现在的我们在将来也能成为东大的知名校友嘻嘻。

发表1篇1区论文

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士,目前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在读。DIY完成东京大学及其他各日本的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方向为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收到东京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以及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offer。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的文章,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日本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经验。导师信息 AdmitWrite留学​背景简述: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GPA3.84 (均分89.2)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论文,并在国际学会上获得过最佳海报奖TOEFL: Total 101 (Reading 29 + Listening 23 + Speaking 22 + Writing 27)最后录取情况:东京大学 全奖硕士前言:其实留学这条路我是大三才开始考虑的。大三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在思考毕业后的出路,我也开始迷茫。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保研和出国。但如果保研的话,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可能比较难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老师和学校;如果出国的话,当时的自己既没有语言成绩,对于留学申请的了解也是一片空白。于是空闲的时候,自己就开始搜集留学的各种情报,包括英美的各个院校还有日本的英语项目申请,但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定。大三的生活非常的忙碌,除了学习各种专业课,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科研上。于是某一段时间我就在想,要是在国内保研的话,这样的生活又得持续三年,虽然很安定,但有一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在这样的想法的不断刺激下,出国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放弃保研,也没有认真准备语言考试,大三期间考了三次托福,分数都不太理想。于是终于来到了大三的暑假,保研夏令营我没有入选到心仪的学校。九月份的时候就狠下心放弃了保研的名额,开始专心准备留学这条路了。早做准备&早做决定:在这里我想要给纠结于保研和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早做准备。第一是语言成绩,即使还没有决定要留学,也可以在大二到大三那个暑假之前把托福和GRE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因为托福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GRE成绩的有效期是五年,一般留学的申请季开始于大四的上学期,

sci论文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sci是国际知名三大检索工具之首,sci论文是学术界最顶尖的学术论文了,在国内外的认可度都是超高的,在国内一些行业的高级别职称评审中,sci论文是必备项,sci论文代表着晋升人员的科研能力,发表sci论文意味着晋升人员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准。sci一区论文含金量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论文发表难度大。sci期刊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sci期刊位于一区,影响因素最高,属于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它发表的论文必须有分量才能保持其在该领域的地位。因此,在sci论文发表中,sci区论文发表难度最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