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馆员职称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0:45:43

馆员职称发表论文

Ⅰ 档案馆馆员资格是不是中级职称,,,

对,为中级职称,但如果涉及待遇什么的,还要看你单位有没有空名额可以凭你这个中级职称。

Ⅱ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职称的条件是什么

中级职称申报一般条件 (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可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破格申报中级职称条件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中级职称通常需要在拿下初级职称评定后4-5年后才能申报,还要考外语、计算机等,通过考试后通常需要提交自己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写个人技术总结等内容,相对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评审难度就大多了,提醒大家想要申报职称,尽早了解当地的评审条件和要求,早作准备,因为有些材料不是几天就能准备好的,尤其中级职称论文发表,都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所以要提早做规划。

Ⅲ 在图书馆工作 ,如何评馆员职称谢谢!

图书馆职称评定申报条件就是要满足相应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评审条件除日常工作业绩考核外还需要发表相应的论文论著。图书馆职称评定条件详情如下:

申报馆员学历资历条件:

1、硕士需要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

2、本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

3、专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

4、中专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

申报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

2、县及县级以下的需要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论文1篇;

3、获得省级以上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

4、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

5、支持编写2-3次十万字以上文献。

申报副研究馆员学历资历条件:

1、博士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

2、硕士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

3、本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

4、专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

申报副研究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者发省级论文1篇并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

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十五万字以上;

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申报研究馆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论文论著需要独著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发表以下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2篇,或者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情报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

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二十五万字以上;

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Ⅳ 图书馆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图书馆中级职称评定条件如下: 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馆员; ⑵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馆员工作三年以上; ⑶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馆员工作四年以上; ⑷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助理馆员工作四年以上。

Ⅳ 工程类职称怎么评定 初级、中级、高级,评定条件是什么

工程类职称可以申报,只要从相关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申报。申报职称是不需要考试的,也不需要培训。

正常申报条件

一、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二、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三、助理职称(初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程师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当然,这也只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或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标定而已。

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

(5)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

工程师(Engineer)和科学家(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General principles),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但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

工程是个总称,凡是属于工程类(工程类里包括计算机方面、建筑方面、测量方面等)的技术职称申报时都是统一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评职称的时候,论文和报批都是你工作所从事的专业和服务的单位,前面就贯上名字。

如申请评审工程测量职称,评上初级职称就叫助理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师,中级以上职称就叫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师。 计算机专业可申请工程类计算机方面的职称评审,但要先通过对应等级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要申请工程类工程测量、测绘方面的工程技术职称,可不通过《软考》。

报工程系列一般应具备理工科相应学历和工程技术工作经历(自己填写,公司盖章)或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光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等理工科专业,申报工程职称,要求有本专业的学历、资格证书外,还要求有测绘测量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业绩。

总的说来,申报职称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专业是理工科,从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报.即不管是海洋工程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通信专业,光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等等,只要从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报工程类职称.申报的时候,因工程是个总类,不对专业做划分,只是评审对专业做了划分。

Ⅵ 我是群众文化助理馆员职称,如想取得中级职称,有哪些相关专业可以通

简单而言;年限/学历等硬条件达标后, 软件需要的是:需要本年度省级论文1-2篇,优秀论文奖1-2个(这个市级都可以但需要是本市的)。一本专著出书(这个比重比论文大)。 三、馆员 系统地掌握图书资料或其它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经考察证明能够承担官员的职责。 1、获得博士学位; 2、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馆员两年左右; 3、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第二学位证书担任助理馆员二至三年; 4、大学本科、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四年以上。 第九条 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须具有下列工作业绩之一: (一)文献信息开发专业: 1、参与文献信息开发选题、内容分析及实际开发,在一些重要专题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2、参与文献信息编辑工作,撰写提要、文摘、题录和一般性文献信息专题综述。 3、熟悉信息产品营销,积极推广传播文献信息。 (二)文献采编专业: 1、熟悉藏书和出版发行情况,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规章。 2、了解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各种工具及其方法,熟悉分编工作全过程,在文献形态描述和内容标引方面起骨干作用。 3、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三)读者服务专业: 1、主持借阅服务工作,胜任一般性参考咨询。 2、承担读者调研任务,分析阅读倾向,开展优质服务。 3、熟练运用主要中外文各种工具书及文献书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检索方法)为读者进行服务。 (四)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 1、参与制定或实施本部门技术工作总体方案。 2、了解缩微、音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并熟练运用其中一项技能。 3、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承担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其他图书资料专业岗位人员,比照以上四类人员的条件执行 二、任现职期间,须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取得下列学术成果之一: (一)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省级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含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2篇。 (二)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本款仅适用于县及县以下单位的图书、资料专业人员)。 (三)获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优秀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 (四)获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 (五)主持编写二、三次文献(十万字以上),使用效果好。

Ⅶ 图书馆员的职称

中国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职级通常划分为四级,助理馆员(初级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正研究馆员,依次等同于中国的助理讲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一般图书管理员仅作为图书馆非专业人员,不列入高校图书馆专业职级。非学术图书馆馆员亦有分为五级者,即将图书管理员作为最低职级。

非学术图书馆通常采用类似于中国的图书馆馆员职级划分。 现阶段中国高校图书馆担任教学任务的馆员有时也采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的职级划分。

图书馆馆员不仅应当拥有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台湾也称为图资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往往还需要同时掌握至少一门以上的其它学科知识。因此,图书馆馆员,尤其是参考馆员,往往被要求是拥有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杂家。

传统上图书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技术业务,主要包含采访、分类编目和系统支持;另一类为读者服务,包含流通服务、参考咨询、定题服务(定题研究辅导)和资讯素养教育等。

不同职能的馆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馆员根据其职能又可以分为采访馆员、编目馆员、系统馆员、参考馆员等。

Ⅷ 评中级职称(研究员系列)需要什么条件

研究员不是中级职称,是正高级职称。

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研究实习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

高校教师如果没办法评上讲师的话,可以评研究员职称。

评研究员职称的条件需要先成为副研究员

一、副研究员

1、硕士获得助理研究员三年后可以申请副研究员的评审。

2、计算机等级考试证明、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明,技术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

3、三年期间从事的技术工作成果。

二、成为研究员

获得副研究员职称五年后可以申请研究员的评审,要求与副研相同,主要是对技术工作能力的确认,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实际技术工作能力,最好的证据就是成果。

(8)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与专业技术资格等级对比:

取得中级技能(中级工)资格,相当于技术员待遇;

取得高级技能(高级工)资格,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待遇;

取得技师资格,相当于工程师待遇;

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待遇。

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因为高级技工奇缺,有些人员的待遇福利甚至接近公司高管水平。

Ⅸ 助理馆员初级职称能考统计中级吗能的话需要什么条件

助理馆员初级职称不能考统计中级。 报考中级统计师条件: (一)报考统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者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考统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专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统计专业初级资格。 2.大专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获硕士学位后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获得博士学位。

Ⅹ 档案管理员如何考职称

档案管理员的中级职称是馆员,馆员的报考条件为:

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馆员 2 年左右。

2、获研究生班结业证书、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担任助理馆员 2 年~3 年。

3、大学本科、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 4 年以上。

4、系统地掌握图书资料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5、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

6、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

(10)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档案提供利用。

第一条 资格标准 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专业的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当代图书资料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各类各级图书资料,信息、开发、应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

一、学识水平1.精通图书资料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本专业有较高造诣并能在工作中解决疑难问题。2.熟练掌握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规范、标准、现代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4.在公开出版的省级以上图书资料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不少于2篇)。二、在文献信息开发专业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1)主要参与文献信息开发的选题论证、计划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2)独立进行文献信息的鉴别、筛选及分析标引等加工整理工作,判断分析较准确。(3)主持较大型书目索引的编制或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撰写较高质量的提要、文摘、注释和综述。三、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评审条件业绩和成果条件:(1)在CN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档案专业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有2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正式出版(有ISBN)较高水平的档案专业著作,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3)省(部)级三等以上或省辖市(厅)级二等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4)省(部)级二等以上1项或厅级一等2项档案学优秀成果奖的一完成人。(5)连续从事档案工作20年以上,受到省辖市以上档案、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联合表彰,并在档案馆(室)目标考评工作中,达到省标一级以上先进水平的主要贡献人。

发馆员职称论文

图书馆职称面对的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和图书、资料室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及研究工作的人员,包含文献信息开发、文献采编、读者服务、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岗位。图书馆职称等级分三级,分别是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图书馆职称评定需要通过外语(古汉语)、计算机职称考试,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图书馆职称评定申报条件就是要满足相应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评审条件除日常工作业绩考核外还需要发表相应的论文论著。图书馆职称评定条件详情如下:申报馆员学历资历条件:1、硕士需要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2、本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3、专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4、中专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申报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2、县及县级以下的需要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论文1篇;3、获得省级以上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4、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5、支持编写2-3次十万字以上文献。申报副研究馆员学历资历条件:1、博士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2、硕士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3、本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4、专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申报副研究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者发省级论文1篇并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十五万字以上;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申报研究馆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论文论著需要独著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发表以下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2篇,或者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情报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二十五万字以上;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即为图书馆馆员评职称的职称要求。

一,中级职称: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文章是原创的,抄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二,高级职称: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对送审的文章的专业性,思想性,前詹性以及创新要求会比较挑剔。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那最基本应该附图表说明。另外,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

论文查重率10-30%,2000-3000字以上,中级以后发表的在副高评审合格之前永远有效。多省文件规定:中级以后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这事最好问高级职称系列教材总编、评委文力教授,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等任何问题)郑密路全国办等。北京一篇5000字,其他3篇3000字。未指定刊物名称。要求合法(有CN刊号且能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到)、正刊,不能是增刊、专刊、特刊。必须是第一作者,提前一年发表且能在在维普、知网、万方检索到。

部分论文取消、条件也放宽了。价格:普刊1000-5000元,核心3-5万。未指定刊物名称。要求第一作者,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高级职称(高级经济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论文(论文选题、论文范文、论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全国办等。多省文件规定: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北京一篇5000字,其他省3篇3000字。论文查重率10-30%,评审合格之前永远有效。期刊必须有CN刊号,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能查到。是正刊,不能是增刊、专刊、特刊。论文被维普、万方知网任何一个网站收录。必须是第一作者。我看到:通知:部分省取消论文。今年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已发布上网,查阅可搜: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郑密路全国办。搜: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评审条件郑密路全国办。搜: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报考条件郑密路全国办。搜: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在百度第11-19页,360第15-27页,搜狗第17-27页。详搜: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全国办、郑州论文大学郑密路全国办、郑州职称论文大学郑密路全国办、郑州高级职称论文大学郑密路全国办、河南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密路全国办、河南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学院郑密路全国办。

发表馆员职称论文

目前,职称论文的评价方式有三种:即论文鉴定、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职称论文发表规定有哪些呢?论文鉴定和论文评审长期沿用至今,形成普遍使用和基本手段的主流评价方式。 1.论文鉴定方式,要求送审者的代表作隐去姓名、单位等标识后,由相关系列部门负责送交两位专家进行鉴定,并按照规定时问及要求,写出定性评语,确定等级意见。专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鉴定结果大相径庭。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论文评审方式,一般由相应的专业组或评委会,在有限的时问和空问里,对申报者的论文进行审阅评议。有的评审对象戏言:“论文能否过关,一靠评委脾气,二靠个人运气”。 3.论文答辩方式,是改革职称评价扫制的新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和倡导。但目前仅适用于破格晋升和“选优”对象;职称论文发表规定,在论文答辩的实体和程序规定方面,缺少开放性,技术含量低,答辩时问太仓促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总之,只要记住小编所列的发表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发表职称论文就不是什么难事。

中国期刊库小编回答您:与研究馆员相比,《评价条件》要求副研究馆员在论文与著作上,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或是3篇论文,或是1部著作。《评价条件》对副研究馆员的论文要求是“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档案学术论文、被公开出版的档案学术论文集收录或在全国、国际性档案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3篇以上(每篇论文1500字以上)。”《评价条件》对于论文的发表渠道规定为三个方面:一是省部级报刊公开发表;二是公开出版的档案学术论文集,如浙江省档案学会近年出版的学术论文集等;三是全国、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如,中国档案学会组织的全国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等,每篇论文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评价条件》对著作的要求是:“公开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学术著作1部以上。本人独立撰写或翻译部分在5万字以上(其中合编档案专业教材8万字以上,档案编研著作20万字以上),对未注明作者所撰写章节的,须由主编或出版社出具作者写作分工的证明。

职称论文是评职称的重要材料,一定要按照要求来准备,否则很容易会出现评职称不过的情况。

职称论文发表一般有这几点要求。

这几点要求是评职称的基本要求,准备评职称的话要注意最好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如想了解更多关于职称论文的内容,可以进入我的首页查看。

一,中级职称: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文章是原创的,抄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

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

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

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

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

二,高级职称:

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对送审的文章的专业性,思想性,前詹性以及创新要求会比较挑剔。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那最基本应该附图表说明。另外,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其次,国家级期刊发表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偏低,但是也要求是正规的学术论文格式,具备可读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国家级论文发表投稿相对容易,但也经常出现投稿一个月没有消息回复的。具体看杂志社的办事效率。

馆员职称论文发表

寻求资讯是人类的本能,不管任何的时代、任何社会、任何文化,人们都会为了自身的需求而去搜集资讯。事实上,资讯寻求行为有极为长远的历史。从史前时代起,原始人就已开始搜集诸如何处是栖息的地点、何处打猎、如何治病疗伤、如何夜观天象占卜吉凶等等的资讯;渐渐地资讯才藉由人的记忆收集,并以口述方式传递。等到书写系统发明,藉由石头、泥板、纸草,还有纸笔,原本的口述资讯才得以用视觉化的方式整理。虽然早期资讯多半集中於统治者、贵族、祭司之手,但资讯已被有组织的储存,成为收藏,也造就了图书馆的诞生。随著技术的进步、资讯量的增加,寻求资讯也更需要组织化的方法,因而有了图书馆学中的编目、索引、摘要等学问(注1)。 我们可以说,图书馆的催生和图书馆学的精进,人类对资讯的渴求此种原始本能实在功不可没。按理说,图书馆对於读者的资讯寻求行为应有极深入的研究,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事实上却不尽然,图书馆受限於人力或是技术上的限制,对读者的了解往往不是很深入,工作的重心也常常是放在组织内,而非组织外。即使在资讯科技突飞猛进的今日,图书馆有了比以往更强大的工具、更多元的能力,和读者之间互相的了解是否增加,仍是一个疑问。 资讯科技改变了读者的资讯寻求方式,也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在规划服务项目之前,了解读者的资讯寻求行为是必要的。可惜的是,图书馆对於电子化的探讨多半集中於科技或多是所能提供的资源类型,容易给人一种印象,以为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在电子环境中变得不需要了、多余了;许多对电子图书馆的探讨也多半强调资源,而缺乏对图书馆员和提供服务这方面的重视(注2)。资讯科技的应用未能使图书馆更重视服务和读者,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我们需要更了解读者,而不是收集更多的电子资源,想要发挥资讯科技带给图书馆的好处而不浪费成本,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读者。要了解读者的想法,他们寻找资讯的方式,背后的学术传播方式等等,才能真正提供它们想要的、需要的资讯。本文以物理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为主要对象,并辅以外国针对相同学科领域读者的研究,探究国内外的读者资讯求寻求行为的异同之处,并提出一些探讨和疑问,希望透过这些初步的努力,能使我们更重视读者资讯寻求行为和读者服务之间的关系。 贰、资讯寻求行为界说 资讯寻求行为是一套立即性、连续性的过程,更涉及了心理认知层次的问题。大致上可以分成资讯需求的产生、完成资讯寻求的要素、资讯寻求程序、影响资讯寻求行为的原因等四方面来看。 一、资讯需求的产生 资讯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基本上需求的产生,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收集资讯,也就是确认了在「己了解」和「必须去了解」之间有道隔阂必须去跨越(注3)。陈钦智教授则认为资讯需求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用来说明人为何去寻找、发现、和利用资讯。而krikelas则将资讯的需求分成立即的需求(immediate needs)与延缓的需求(deferred needs)二种,也就是连续与不连续的需求,用以描述问题发生的接续或告一段落(注4)。 而资讯需求的种类又可以依以下数种标准来分: (一)依目的性来分 1、应用的需求( Applicational Needs) 是指针对一些特定( Specific )的问题,去寻找可供解决的答案。 2、营养的需求( Nutritional Needs ) 是指用来维持个人本身能力的需求。 (二)依时间先后来分 1、立即的需求( Immediate Needs ) 是指必须立即获得满足的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是针对一些比较特定 ( Specific ) 的问题而言。 2、可延缓的需求( Deferred Needs ) 可说是一种潜在性的需求( Potential Needs );由於尚处於混沌模糊的状态,因此不会立即付诸行动获取资讯的满足。 (三)依连续性来分 1、连续的需求( Continuity Needs ) 是指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新的问题又接续产生,遂又产生需求。 2、不连续的需求 ( Discrete Needs ) 则指一个问题解决了即告一段落。 (四)依表现与否来分 1、表现的需求 ( Expressed Needs ) 兰开斯特( F. W. Lancaster )认为读者表达出来的需求为资讯要求( Information Commands );其通常无法完全反应内在的资讯需求 ( Information Needs )。因为表现的需求是经过转换与再述的,易远离真正的内在需求。 2、潜在的需求 ( Latent Needs ) 读者的潜在需求才是读者心中真正的资讯需求 ( Information Need );这种潜在的需求常无法用言词清楚的表达出来,是一种模糊暧昧的状态,但却最能代表内在真正的需求,是一种不能忽视的需求(注5)。 而其它研究者在探讨资讯需求的发生时,亦多半将趋力集中於有知识不确定性或冲突的情况、或是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有了某些问题而不足以解决异常的情况、又或是概念不协调时,便会产生资讯需求。(注6)根据Robert Taylor 的先前研究,Belkin, Oddy和Brooks建构了一套资讯寻求的模式(model)其基础为资讯寻求者的「知识不规则状态」(anomalous states of knowledge,ASK),用於说明资讯需求的产生过程。此一模式将资讯需求分为四个层级(注7) : 1.内藏式(Visceral)层级的需求: 已意识到资讯需求的存在,但仍然十分模糊,而且不够明确。 2. 意识化(Conscious)层级的需求: 已可以将需求予以特徵化,但仍只是处於不明的和纷乱的状态。 3. 正规化(Formalized)层级的需求: 已以可进行对问题作清楚的探讨,而且是处於一个合理的、清晰的状态。 4. 修正(Compromised)层级的需求: 问题已可以被正规化的方式转化成为检索系统可以接受的辞汇。 综合来说,资讯寻求的任务就是要将上述四个阶段的前三个阶段转化为第四个需求。 二、影响资讯寻求行为的原因 在现实世界裏,影响读者资讯寻求行为的原因很多,大致上来说可以分为以下数方面的原因,例如文化体系、政治体系、学会组织、谘商团体、正式组织、心理因素、法律经济因素、正式资讯系统等因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影响资讯寻求行为的因素,可以有下列五种: (一)沟通的方式: 使用者找寻资讯的沟通方式会影响到找寻的结果。无论是透过口头的、会议的、电话的、书信的、或是资讯系统的方式,都有它各自的优缺点(注8)。 (二)个人因素: 包括了年龄、年资、教育程度、学科背景、工作的角色与功能,这些都会影响到资讯的寻求行为,无论是在过程或结果上。 (三)成本效益(Cost/benefit)与获取资料的容易程度(least-effort): 前者指的是希望以预期的成本,得到预期的效益;后者则是希望以最少的努力及费用得到资讯,强调资讯的可获取性(Accessibility)。此二者是选择寻求的途径时最常被考虑的两大因素。 (四)工作环境: 由於工作环境的不同,如研究单位与生产机构的不同、或是学校与行政单位的不同,都会造成资讯寻求行为的差异发生(注9)。 三、达成资讯寻求的要素与条件 对一个资讯寻求者而言,到底需要什麼样的知识才能进行检索,又或是有那些资讯源围绕著寻求者,是相当错综复杂的。大抵上,资讯寻求者可以分为富经验的(Experienced)与生疏的(Novice)两种,通常富经验的使用者有较丰富的检索经验,也曾参与图书馆或系统商的训练课程,生疏的寻求者则通常缺少此类训练(注10)。 大抵而言,一个寻求者需要具备四种知识,分别是:一般的知识、对资讯检索系统的知识、对所进行的资讯寻求任务的知识、以及对所需寻求的主题的知识。此外,也有人将所需的知识简化为三种层次(注11): (一)概念性的知识:将资讯需求转化为可搜寻的查询行动。 (二)语意性的知识:为特定的搜寻系统建构一个查询行动。 (三)技术性的知识:在特定的搜寻情形下输入查询。 总结的来看,在一个寻求者进行搜寻的历程中,可能有11种资讯可能产生的来源或触媒,分别在寻求者的周遭次第发生,情形可能有(注12): 1.发生在寻求者内在的: (1)展开搜寻的理由。 (2)对资讯检索系统的看法。 (3)搜寻的目的。 (4)搜寻的特殊目标。 (5)有关搜寻目标的知识。 (6)有关搜寻系统的知识。 2. 由搜寻者自己所产生的: (1)搜寻目标的语言表述。 (2)由使用者所选择用以表述目标的实际检索语言。 3. 发生在寻求者外在的: (1)用以协助使用者的指引机制,例如求助视窗等。 (2)系统所采用的检索词汇 ,例如控制字汇。 (3)系统实际上所收集到和所能提供的资讯。 四、资讯寻求的程序 资讯寻求的步骤,基本上是一种动态的程序,且深受每一个查寻任务本身性质的影响。就程序或步骤而言,各家说法并无太大差异,其精神与要旨是一致的。一般来说资讯寻求的程序可分为六个步骤(注13): (一)初始化阶段(Initiation Stage): 资讯寻求者意识到他需要一些知识或了解。这些需求是不清楚、不确定的,主题和取得途径都尚未定义。 (二)选择阶段(Selection Stage): 资讯寻求者开始去厘清特定的主题,并开始探索能符合资符合资讯需求的最佳途径。 (三)探索阶段(Exploration Stage): 资讯寻求者已开始认真的探讨主题,并搜集资讯。但仍然有一些困惑感产生,因为收到的资讯十分杂乱甚至矛盾,自己尚不能厘清。 (四)正规化阶段(Formulation Stage): 此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寻求者开始去建立所欲探索的焦点,不确定感亦告消失。寻求者亦开始评估手中的资讯,而不只是收集而已。 (五)收集阶段(Collection Stage) 资讯寻求任务的焦点已经十分清晰,而资讯寻求者此时只收集和明确定义的主题相关的资讯。 (六)呈现阶段(Presentation Stage): 在此一最后阶段,资讯的寻求已告完成,但成功与否仍需视其它因素而定。此时寻求者的注意力会转向将所得资讯摘要、结合、组织、以及报导出来。 此外,也有人把资讯寻求的阶段分成判断那些资讯是需要的、厘清资讯需求、选择资讯来源、将资讯需求转化为具体概念、设定为检索策略、实施策略并加以评估等七个步骤(注14)。但我们可以说这和前述的六阶段程序其实差异不大,都是一套由宽到窄、由模糊到清晰、由需求到实际操作的连续过程。 参、物理科研究生的资讯寻求行为探究 资讯寻求行为虽然可以被化约、调查、研究、但各学科领域的资讯寻求方式和概念,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也深受学术传播式变迁的影响,牵涉到其中成员对於如何寻找资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本文主要的访谈对象,系针对物理学研究所硕博士班研究生为主要的探讨对象,研究其资讯寻求行为的特点,并深入其背后的沟通脉络。而为求能充份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资讯寻求行为的完整概况,本文亦探讨国外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资讯行为研究,以期能收比较之效。 一、国外物理学研究生及教师之资讯寻求 虽然各种自然科学图书馆的馆员已经从资讯科技的进展中获益不少,并将科技应用於组织资讯和提供检索,并提供丰富的资讯,但自然科学研究生对於辨识、找寻、划分、以及有效利用资讯的能力仍是个问题。因此,在ALA的报告中,也建议要将研究重心放在资讯素养的养成上,并应用方法去各个衡量出读者资讯能力与进步情况(注15)。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的图书馆员针对校内自然科学研究生的资讯素养与能力进行一项调查,其中包括了21名的物理学、天文学研究生。 调查结果其中颇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当研究生被问到平均花多少时间去寻求资讯,47%回答平均每天要花20分钟到一个小时多去寻找资讯。而当被问到何时会感觉需要资讯,也是47%的回答是在特别的专案(Project)进行的时候。而当研究生被询问到他们如何展开资讯收集的工作时,约有30%的人由作者姓名、OPAC的关键字,以及重要的二次资料去寻找;而有25%的人则回答由期刊、教科书、教授处、以及同学等地方展开;此外有高达50%回答期刊论文的参考书目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资讯来源,36%认为教授们能给他们许多丰富资讯,但也知道教授们太忙,很难给他们帮助。而当被询及寻求资讯所遇到困难时,约有31%的人表示困难包括有不知道正确的关键字、Internet不能运作、资料库太复杂、书不在架上等等;也有42%的研究生表示他们了解透过各种线上资料库能有效帮助他们找寻资讯,而认为UnCover、馆际互借有帮助的比例却不高。研究生被问到对於图书馆的各种指导服务的看法时,约有45%的人参加过指导课程,比率虽不到一半,但约有83%的研究生曾经在寻求资讯时谘询过馆员,而且印象还不错(注16)。 事实上,不只是研究生,大学里的教授们对於图书馆的各种书目指导与教学上的实务(Pedagogical Practices)作结合,各学科的看法也不一致。也许是出於大学图书馆员和老师们对彼此的角色和期望并不了解之故(注17)。根据在Waterloo大学和Western Ontario大学的调查显示,物理学老师对於自己的学生是否需要参加图书馆的书目指导活动,认为需要的比例远低於运动学、化学、护理学、医学等学科的老师;而物理学老师会在教学实务上告诉学生去图书馆找资料的比例也不及其他学科(注18)。 二、物理所研究生之资讯寻求 此一部份以淡江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班的研究生及台大物理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为对象进行访谈,以及了解他们的资讯寻求行为以及他们的态度,其中的1个人以当面面谈进行,其余则以电话访谈进行之(注19)。对於这些研究生所询问的问题包括有以下数方面: (一)他们会在那些地方获取资讯 (二)他们会由那些点去思考获取资讯 (三)是否满意於资讯的质和量,是否有感到沮丧或挫折 (四)对图书馆的各种资讯服务和讲习、书目指导的观感 基本上来说,这几位研究生的回答内容相当一致,而且仅管研究的方向有所不同,但资讯寻求方向却大致彷佛。 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既然是大学的心脏,就必须尽量满足读者的资讯需求,而图书馆也根据此一准绳,提供各式各样的「通道」( Access ) 给读者,如公用目录 ( OPAC )、资讯检索工具 ( Information Retrieval )、开架书库、期刊目录等等。但我们访谈的结果,发觉物理科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其实其搜集资料的方式和图书馆方面所设想的「善意」有落差,他们其实很少去利用图书馆所精心安排的各种资讯服务。以物理系研究生而言,他们在撰写论文时,他们的资讯寻求行为( Information Seeking ) 往往是出乎图书馆方面意料之外的,通常他们解决资讯需求的方式有以下五种方式: (一)先查专业领域内单一或少数几种期刊之文献摘要,然后由摘要中再找到其他相关的期刊文献,如 Physical Review、Chemical Physical Letters 等。 (二)从教授指定的教科书或期刊后面的参考书目中去找寻其他有用的相关文献。 (三)直接由教授或同学口中得知几种学科领域内重要的期刊,然后直接去翻阅、找寻。 (四)至於网路资源部份,多半是由教授或同侪之间得知有那些重要的专业网站可用。 (五)参加研讨会或听演讲,拿论文集、讲义。 而在对资讯的质和量方面,所有的研究生都满意於自己所得到的资讯,认为会遇到挫折的情形不多,换句话说就是认为自己的资讯寻求行为还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没有参加图书馆的书目指导课程,既使曾求助於馆员,问的也只是诸如列印机不动、书不在架上之类的简单问题。 肆、现象探讨 由以上四种物理系研究生的资讯寻求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经过任何的主动寻求过程,其资讯的来源完全都是来自领域内的师生们,而不是来自自身的主动寻求,图书馆方面的许多「良法美意」他们也都没有用到。如第一项,他们只使用少数几种期刊摘要,但他们却又少使用各种中西文的期刊索引,如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Uncover等等;再谈到第二项,他们由教科书背后的参考书目去扩大文献搜集,但这在资讯检索策略中属於「引用文献滚雪球」(citation pearl growing),而其他的检索方法,顶多只知道用关键字而已,其它的检索方法或管道他们都未曾使用,这表示图书馆每年花大笔经费去订购的各种线上资料库、光碟资料库等资讯检索工具并未获得他们的有效使用,殊为可惜。又如第三项,他们只使用几种老师告知的期刊,这些专业领域内的重要期刊称之为权威期刊,使用权威期刊虽然可以有效掌握重要讯息,但若不将文献检索范围扩大,很容易挂一漏万,遗失重要讯息。从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来看,权威性的文章未必一定会发表在少数的权威期刊上,所以只找寻几种重要期刊是极其不妥当的。最后说到第四项,在网路资源的应用上,他们仍只是找寻少数已知的专业网站,并没有有效利用各种整合性的网路资源检索工具以扩大范围。 由以上物理系研究生的资讯寻求行为 ( Information Seeking )来分析,可发现他们的行为和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二者方向不同。也就是说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资讯服务和读者的资讯寻求行为有了差距。像上述物理系研究生的资讯寻求方式中竟然可以不用索引,这和传统上图书馆员重视二次资料和工具书的心态大相迳庭,便是一例。这也可解释为什麼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图书馆帮不了他们的原因。 事实上,由国内外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图书馆对读者的了解是有不足的。我们对每一学科的成员其内部如何传播资讯和收集资讯的偏好也许配合度不够;大致上来说可以从以下数种学科领域来划分学术传播的特性(注20): 一、自然科学(Physical Science): 该领域内用的研究方法、沟通的辞汇都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很标准化的方法、过程和研究目的,并且能用精确的字句去描述。传播的过程很重视研究过程各阶段的最新研究报告。 二、人文学(Humanities):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重视验证和观察,研究的过程和目标也并不常有很精确的描述,反而比较延伸和诠释、深入研究目标背后的脉络。传播的过程比较倚赖回溯性的资料。 三、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介於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它不像人文学那样重视诠释和脉络,但又不如自然科学精确;同时它又和自然科学一样引入了不少量化和精密的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很难被具体化、测量。可以是兼具了上述二个领域特色的一门学科,也是近来文献增长速很快的一个领域。 四、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重视想像力,创造力,并要求独立作业的技巧,对於资讯的要求并不强求最近最新的事物,而是重视经由和同侪的交流来获得灵感,经由人际互动和想法来发展出原创性(注21)。 事实上,图书馆对於各学科领域如何传播及收集资讯,在资讯科技发达的今天,反而出现更迷茫的现象;笔者认为,经常出现的情形,就是有时过份低估读者,有时又太过高估读者: (一)过度低估读者:在资讯如发达的今日,许多读者往往有许多管道可以得到资讯,对网际网路也许比馆员更加娴熟;再加上读者对自身学科领域的掌握能力远胜馆员,使得馆员不得不自惭形秽。国外也有研究显示,当馆员和读者在查询同一主题时,虽然读者找到的资料量不及馆员多,但是适用程度却超过馆员(注22)。也就是说,馆员检索的结果回现率(Recall)虽高,但精确率却不及读者。 (二)过份高估读者:资讯科技大大改变了学术传播的方式,使得图书馆在目昡神迷之际,常常以为读者寻求资讯的方式必定也十分的「现代」。事实上未必如此。Katz便指出,纵使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己然形成,但是许多学术单位的读者其收集资讯的方式仍然和平凡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注23),这一点在先前国外的的台大物理所的分析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伍、结语—资讯传布与寻求对图书馆服务的义意 图书馆是提供资讯的服务业,对读者如何搜集资讯,对图书馆而言,其意义并不只是让读者更满意而已,而是攸关图书馆营经的问题。图书馆为了跟上时代脚步,因应学术资讯传布与收集方式剧烈锐变,不得不作出许多必要的措施,诸如改变图书馆的营运配置、提供远距检索、文件传递等等,但是学术界仍然充斥著许多学者写的东西没人要看,而许多人要看的东西却没人写(注24)。图书馆是否已够了解自己的读者,是否已善尽沟通之责? 除此之外,大学图书馆的经费日渐缺乏,图书出版量年年上升,而各种资料库或检索下载的授权花费也不少。根据ARL的估计,图书馆目前要花8%-14%的预算在电子式的新服务上,而在94年左右,全美主要的108个学术图书馆就花了五仟九百万美元在自动化相关业务上,另有二仟三百万美元花在电子资源上,而文件传递也花去四百多万美元(注25)。如果我们对我们的读者传布、寻求资讯的行为不够了解,我们只会更感到吃力,因为如果我们不知到读者要什麼、怎麼要,我们就无法判断那些服务是要提供或要加强的,而那些是可以不必提供的,能帮图书馆节省浪费的重点,就是了解读者。 图书馆应当去了解读者的资讯行为如何受到资讯科技的影响、去研究其学术沟通模式的变迁,而不是单方面的把所有的电子、非电子资源一字排开,便算是完成了读者服务,这样只会辜负了资讯科技带给我们的优势。相信在未来,图书馆应该会更重视读者的资讯传布和寻求行为,并且应用新的方法(如Data Mining )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毕竟资料不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读者才是。

Ⅰ 档案馆馆员资格是不是中级职称,,,

对,为中级职称,但如果涉及待遇什么的,还要看你单位有没有空名额可以凭你这个中级职称。

Ⅱ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职称的条件是什么

中级职称申报一般条件 (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可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破格申报中级职称条件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中级职称通常需要在拿下初级职称评定后4-5年后才能申报,还要考外语、计算机等,通过考试后通常需要提交自己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写个人技术总结等内容,相对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评审难度就大多了,提醒大家想要申报职称,尽早了解当地的评审条件和要求,早作准备,因为有些材料不是几天就能准备好的,尤其中级职称论文发表,都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所以要提早做规划。

Ⅲ 在图书馆工作 ,如何评馆员职称谢谢!

图书馆职称评定申报条件就是要满足相应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评审条件除日常工作业绩考核外还需要发表相应的论文论著。图书馆职称评定条件详情如下:

申报馆员学历资历条件:

1、硕士需要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

2、本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

3、专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

4、中专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

申报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

2、县及县级以下的需要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论文1篇;

3、获得省级以上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

4、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

5、支持编写2-3次十万字以上文献。

申报副研究馆员学历资历条件:

1、博士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

2、硕士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

3、本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

4、专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

申报副研究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者发省级论文1篇并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

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十五万字以上;

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申报研究馆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论文论著需要独著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发表以下成果之一:

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2篇,或者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情报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

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二十五万字以上;

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Ⅳ 图书馆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图书馆中级职称评定条件如下: 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馆员; ⑵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馆员工作三年以上; ⑶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馆员工作四年以上; ⑷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助理馆员工作四年以上。

Ⅳ 工程类职称怎么评定 初级、中级、高级,评定条件是什么

工程类职称可以申报,只要从相关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申报。申报职称是不需要考试的,也不需要培训。

正常申报条件

一、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二、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三、助理职称(初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程师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当然,这也只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或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标定而已。

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

(5)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

工程师(Engineer)和科学家(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General principles),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但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

工程是个总称,凡是属于工程类(工程类里包括计算机方面、建筑方面、测量方面等)的技术职称申报时都是统一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评职称的时候,论文和报批都是你工作所从事的专业和服务的单位,前面就贯上名字。

如申请评审工程测量职称,评上初级职称就叫助理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师,中级以上职称就叫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师。 计算机专业可申请工程类计算机方面的职称评审,但要先通过对应等级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要申请工程类工程测量、测绘方面的工程技术职称,可不通过《软考》。

报工程系列一般应具备理工科相应学历和工程技术工作经历(自己填写,公司盖章)或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光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等理工科专业,申报工程职称,要求有本专业的学历、资格证书外,还要求有测绘测量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业绩。

总的说来,申报职称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专业是理工科,从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报.即不管是海洋工程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通信专业,光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等等,只要从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报工程类职称.申报的时候,因工程是个总类,不对专业做划分,只是评审对专业做了划分。

Ⅵ 我是群众文化助理馆员职称,如想取得中级职称,有哪些相关专业可以通

简单而言;年限/学历等硬条件达标后, 软件需要的是:需要本年度省级论文1-2篇,优秀论文奖1-2个(这个市级都可以但需要是本市的)。一本专著出书(这个比重比论文大)。 三、馆员 系统地掌握图书资料或其它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经考察证明能够承担官员的职责。 1、获得博士学位; 2、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馆员两年左右; 3、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第二学位证书担任助理馆员二至三年; 4、大学本科、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四年以上。 第九条 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须具有下列工作业绩之一: (一)文献信息开发专业: 1、参与文献信息开发选题、内容分析及实际开发,在一些重要专题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2、参与文献信息编辑工作,撰写提要、文摘、题录和一般性文献信息专题综述。 3、熟悉信息产品营销,积极推广传播文献信息。 (二)文献采编专业: 1、熟悉藏书和出版发行情况,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规章。 2、了解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各种工具及其方法,熟悉分编工作全过程,在文献形态描述和内容标引方面起骨干作用。 3、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三)读者服务专业: 1、主持借阅服务工作,胜任一般性参考咨询。 2、承担读者调研任务,分析阅读倾向,开展优质服务。 3、熟练运用主要中外文各种工具书及文献书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检索方法)为读者进行服务。 (四)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 1、参与制定或实施本部门技术工作总体方案。 2、了解缩微、音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并熟练运用其中一项技能。 3、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承担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其他图书资料专业岗位人员,比照以上四类人员的条件执行 二、任现职期间,须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取得下列学术成果之一: (一)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省级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含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2篇。 (二)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本款仅适用于县及县以下单位的图书、资料专业人员)。 (三)获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优秀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 (四)获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 (五)主持编写二、三次文献(十万字以上),使用效果好。

Ⅶ 图书馆员的职称

中国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职级通常划分为四级,助理馆员(初级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正研究馆员,依次等同于中国的助理讲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一般图书管理员仅作为图书馆非专业人员,不列入高校图书馆专业职级。非学术图书馆馆员亦有分为五级者,即将图书管理员作为最低职级。

非学术图书馆通常采用类似于中国的图书馆馆员职级划分。 现阶段中国高校图书馆担任教学任务的馆员有时也采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的职级划分。

图书馆馆员不仅应当拥有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台湾也称为图资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往往还需要同时掌握至少一门以上的其它学科知识。因此,图书馆馆员,尤其是参考馆员,往往被要求是拥有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杂家。

传统上图书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技术业务,主要包含采访、分类编目和系统支持;另一类为读者服务,包含流通服务、参考咨询、定题服务(定题研究辅导)和资讯素养教育等。

不同职能的馆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馆员根据其职能又可以分为采访馆员、编目馆员、系统馆员、参考馆员等。

Ⅷ 评中级职称(研究员系列)需要什么条件

研究员不是中级职称,是正高级职称。

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研究实习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

高校教师如果没办法评上讲师的话,可以评研究员职称。

评研究员职称的条件需要先成为副研究员

一、副研究员

1、硕士获得助理研究员三年后可以申请副研究员的评审。

2、计算机等级考试证明、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明,技术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

3、三年期间从事的技术工作成果。

二、成为研究员

获得副研究员职称五年后可以申请研究员的评审,要求与副研相同,主要是对技术工作能力的确认,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实际技术工作能力,最好的证据就是成果。

(8)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与专业技术资格等级对比:

取得中级技能(中级工)资格,相当于技术员待遇;

取得高级技能(高级工)资格,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待遇;

取得技师资格,相当于工程师待遇;

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待遇。

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因为高级技工奇缺,有些人员的待遇福利甚至接近公司高管水平。

Ⅸ 助理馆员初级职称能考统计中级吗能的话需要什么条件

助理馆员初级职称不能考统计中级。 报考中级统计师条件: (一)报考统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者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考统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专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统计专业初级资格。 2.大专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获硕士学位后从事统计及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获得博士学位。

Ⅹ 档案管理员如何考职称

档案管理员的中级职称是馆员,馆员的报考条件为:

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馆员 2 年左右。

2、获研究生班结业证书、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担任助理馆员 2 年~3 年。

3、大学本科、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 4 年以上。

4、系统地掌握图书资料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5、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

6、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

(10)馆员中级职称条件扩展阅读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档案提供利用。

图书馆职称面对的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和图书、资料室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及研究工作的人员,包含文献信息开发、文献采编、读者服务、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岗位。图书馆职称等级分三级,分别是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图书馆职称评定需要通过外语(古汉语)、计算机职称考试,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图书馆职称评定申报条件就是要满足相应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评审条件除日常工作业绩考核外还需要发表相应的论文论著。图书馆职称评定条件详情如下:申报馆员学历资历条件:1、硕士需要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2、本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3、专科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4、中专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申报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2、县及县级以下的需要在市(州、地)级刊物上发论文1篇;3、获得省级以上论文奖或地厅级图书馆优质服务奖;4、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或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5、支持编写2-3次十万字以上文献。申报副研究馆员学历资历条件:1、博士从事图书、资料工作2年以上;2、硕士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4年以上;3、本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5年以上;4、专科取得馆员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申报副研究馆员论文论著条件,需要独立或者第一作者身份取得下列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者发省级论文1篇并在省级内刊、论文集、增刊上、会议上发论文2篇;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十五万字以上;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市(州、地)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申报研究馆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后工作7年以上。论文论著需要独著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发表以下成果之一:1、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2篇,或者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情报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2、出版学术著作或2-3次文献l部,二十五万字以上;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即为图书馆馆员评职称的职称要求。

我大部分都是找靠谱的出版媒介进行协助。不怕笑话,我是基层专技人员,很多时候找不到发表的办法,自己写的论文,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通过,但是有发行单位跟我联系,有些迟疑当中发了自己第一篇职称需要的论文。发论文,首先要找靠谱的公司,然后说明你要发几篇,怎么发,发表要求啥的。可以自己投稿,自己投稿就是要知道论文的基本格式,记一下参考文献,实在写不了或者想偷懒的时候,可以交给给你发表论文的公司,一般会收一点写作费用。文章准备好之后,拿去投稿检查重复率,通过之后拿到录用通知,等3-6个月左右,期刊就出来了。帮我发论文编辑说过要有校对和排版,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是比较安心说起来就是找靠谱的公司,安排好发表时间。评职称真的是我们奋斗在基层的同志的一个机会了,真的不想因为一篇论文又耽误一年两年的,我都提前一年半年联系发表。最后给点进来看到我的回答的朋友们一个祝福,希望都能顺顺利利的通过职称评审。

档案馆员职称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对档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档案在社会各项事务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 范文 一:人事档案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新的认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急需改进。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各项人事制度的不断改善,很多单位对人事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投入力度却还存在一定不足。有些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停留在表面,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获取利益,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往往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领导的这种不重视,导致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不足,从而使其相关工作人员敷衍了事,致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更好地为单位人事队伍服务。

2.档案管理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较为单一,都采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分类进行管理,而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这种过于单一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管理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3.人事档案管理 方法 比较滞后

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现代化管理方式运用较少,其管理方法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多数部门和企业仍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工作比较繁琐,且不易操作。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导致人事档案的管理不能很好地对人才进行全方面、深度的考核。

4.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性不强

随着社会与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使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多数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相对较为守旧,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仍重保管轻服务,处于被动低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配合迅速发展的技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严重阻碍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 措施 研究

1.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要想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就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与重视。在单位中,管理层人员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事档案管理,投入较多的精力来关注人事档案管理。其次,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提高工作人员待遇,从而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

2.加强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完善管理

要加强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完善,从而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人事档案材料的管理,要在档案资料具有真实可靠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人事档案资料的科学价值。对人事档案资料的管理,要从收集、整理、归档等各个方面来规范地完成,对所有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进而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3.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由于人事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才信息资源库,为了合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企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首先需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人事档案的寿命。只有应用高科技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人事档案和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相结合,使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从而实现无纸化档案,使人事档案的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提高相关人事部门阅览档案的便利性,提高管理效率。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要加强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利用计算机自身的优势,可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建立,从而加快电子信息化档案建设管理的实现。

4.加强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不再是简单的整理、查询档案,而应成为既懂得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会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的需求与社会需要,从而更好地推动人事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同时,任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选拔责任心强、作风严谨的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通过各项技能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业务知识,同时,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三、结语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提升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姜以敏,于霞.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档案,2008(3).

[2]朱晓楠.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建议

【摘要】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目前人事单位管理部门很重要的工作,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资料不齐全;人事档案管理资料不及时更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会提出一些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提升工作水平;建议

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繁多,人员资料复杂,这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档案用来详细记述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社会经历、品德表现等资料。很多相关部门会根据人事档案作为选拔、培养、使用人员的依据。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在进步一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校对、整理、归纳等比较枯燥、烦琐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耐心。这些工作能够对用人单位的使用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人力资源工作的进程。但是,多年来,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瑕疵,为了能够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先发现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出对策对症下药。

1、基础设施不完善

现在人事档案由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一直以来很传统的纸质版人事资料,另一种是随着多媒体出现的电子档案。每个地方的部门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地方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彼此是不相互干涉的。各个部门使用的软件不能相互联系和交流,使得规模化、通用化的管理软件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为了完善相应的电子录用档案的基本配备设施也是不齐全的,如计算机、扫描仪、以及网络等硬件设备等,基础仪器不够,造成人事档案信息化滞后,限制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2、管理标准忽视对教师的管理

没有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标准是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所在。如果做一件事情是没有标准来作为目标和依据,那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就可能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做事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在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都是根据部门自身问题和特点出发进行管理,跟 其它 部门都是互不干涉,每一个部门的管理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就无法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也就不可能实现档案数据的共享。

3、人事档案利用水平较低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人事部门人事工作提供相关的材料,这些工作能够对用人单位的使用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人力资源工作的进程。在之前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的内容资料是比较安全和保密的。因此,面对这种档案不轻易被调处理使用得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于人事档案就不太重视,忽视其根本的重要性。人事档案本来就是为各级部门服务的,它可以保存很多重要信息,是我们查阅相关资料的重要来源,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事档案利用率低下,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摆设,人事档案服务使用意识差,认识不到其重要性。

4、管理的方式相对落后

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档案管理的方式也是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目前很多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录用工作还是手工、半手工操作,虽然也利用计算机将纸质版变成电子档案,但是也只是保留人事人员的在基本信息,缺乏系统的管理与操作,对于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并未有真正的提高。而且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很好适应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改进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校对、整理、归纳等比较枯燥、烦琐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耐心。这些工作能够对用人单位的使用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人力资源工作的进程。但是,多年来,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瑕疵,为了能够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提出以下对策。

1、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机制

1.1完善基础设备设施

基础设备完善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制度与机制。人事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必须能够使各级地方部门都能够实现共享。每个地方的部门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地方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彼此是不相互干涉的。各个部门使用的软件不能相互联系和交流,使得规模化、通用化的管理软件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完善相应的电子录用档案的基本配备设施,使基本设施配备齐全,如计算机、扫描仪、以及网络等硬件设备等,基础仪器充足,就不会造成人事档案信息化滞后,限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1.2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标准是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如果做一件事情是没有标准来作为目标和依据,那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就可能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做事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处理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对策下药,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面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问题,要结合目前实际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地处理各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要灵活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的人事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都是根据部门自身问题和特点出发进行管理,跟其它部门都是也要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实现档案数据的共享。

2、重视人事档案利用

在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中档案的内容资料是比较安全和保密的。因此,面对这种档案不轻易被调处理使用得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于人事档案就不太重视,忽视其根本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就是为各级部门服务的,它可以保存很多重要信息,是我们查阅相关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事档案服务使用意识要提高,认识到其重要性。管理者可以放宽档案中某些不重要信息,以便为需要的人员提供方便。人事档案中人员的基本履历、职称、工资等都是可以开放的,加大对人事档案的开放程度,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这都可以使人事档案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保管和重视的思想意识,从而发挥人事档案的最大价值。

3、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关键是确保事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法规和安全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规范借阅机制,保证档案信息的存储安全与使用安全。其次,从人员上保证安全。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教育 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信息保密安全意识及安全使用技能。最后,存储上保证安全。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要在物理上分开存储,数字档案的存储和档案的使用也尽量在物理上分开。

4、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人才机制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必须需要人才,只有人才才能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如果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很难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档案管理人才机制,必须从上而下的对档案人事部门的各级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教育,改变他们对档案管理不重视的思想。首先,需要各级员工都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作用,支持和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事业单位不但要建立健全 规章制度 ,配备专业的人员设备,而且要把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针对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新人多、兼职多的现状,力求实用,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步骤。

5、完善管理机制,灵活处理人事档案

处理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对策下药,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面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问题,要结合目前实际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地处理各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要灵活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的人事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管好、用好档案材料,不要让档案成为摆设,要利用好人事档案,发挥人事档案在识人用人中的基础作用,善于利用档案材料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灵活的处理人事档案,对人事档案的内容也可以灵活的进行开放和查阅。

三、结论

人事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挑选人才的重要依据。制度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明白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工作中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琦.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的改革——西安交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例析[J].西安学报,2013(03)

[2]辛秀慧.江苏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制度存在状况问题调查 报告 [A].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3)[C].2013

[3]李玲,蒋枝红,黄虹,陈海燕.探讨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现状——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4]黄耀仪.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各级地方关系之间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档案管理论文

2.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论文

3. 论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论文

4. 浅析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论文

5.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研究论文

参加档案工作不久的我,碰到许多人都问及档案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交谈中他们都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知之甚少。诚然,现阶段较从前社会档案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社会档案意识还较为薄弱。即使在机关,档案工作也参差不齐,存在许多问题。在年检中我们发现,一是不少单位没有建立综合档案室,各种门类、载体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业务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分散保存的现象尤为严重;二是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没有及时收集、归档,散存在部门或个人据为己为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许多档案馆位于党政机关的深宅大院内,俨然一个保密机关,较为封闭;二是《档案法》虽己颁布近二十周年,但档案法律法规的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档案执法的刚性也不够。一种违法行为的长期存在并呈普遍性,至少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震撼力和威慑力。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是做好全社会档案工作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是每个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期社会档案意识的培养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探索新时期档案宣传的新方法。只有加强档案宣传,社会档案意识才能得到提高。“酒好也怕巷子深”,档案是一坛酿造多年又陈封许久的好酒,连闻名遐迩的国酒茅台都做广告,何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档案呢?1、把开展宣传贯穿到工作的始终,档案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使工作与宣传同步进行。2、抓重点,不断掀起宣传工作的新高潮。根据档案工作的规律性,抓住重点时间、重点内容、重点形式,不断掀起宣传高潮。要掌握好时间,不要错过最佳宣传时机;内容要典型生动,才能吸引观众;形式不能陈旧,否则会使人不屑一顾。例如:在《档案法》颂布重点纪念日前后,开展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内容上要集中宣传档案法规,除正面内容的宣传外,配合一些违法案例宣传,使人对法律的理解更深刻,效果更佳。形式上不应仅搞搞展览,展览存在较大局限性,应考虑利用电视、报纸、网上、向各单位普发小册子、向各镇、街道提供宣传内容要求他们在各社区、村居代为刊出宣传板报等宣传面广的宣传形式。3、抓时机,把主管领导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各级主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主管领导一般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主管领导,往往分管几个口、多个部门。档案部门应积极主动、抢抓时机,向主管领导汇报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突出一个“勤”字,即勤请示、勤汇报、勤动脑,不失时机、千方百计地争取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勤动手,经常把工作情况、计划思路形成材料上报领导。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和活动,要争取主管领导参与,以便领导全面地了解档案工作。4、高瞻远瞩,把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档案意识应从学生抓起,且学生量大面广,是一个正在集中接受教育的庞大群体和后备力量,目前也是档案宣传的一个薄弱环节,应高度重视。建立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教育青少年学生;省、市级档案部门可编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档案通俗读物,服务学生教育工作;普及档案知识,让学生完整保存成长足迹,通过整理、制作个人成长档案,学生们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增强档案意识;走进学校,为学生开设档案专题讲座。二要加强档案立法、执法力度。档案法规是档案工作的指南针,依法治档,用强制力强化档案意识的培养。营造以法促规范,以法促发展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动态管理,完善执法机制,重拳强化档案意识。十多年来,经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努力,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客观地分析,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与社会预期和档案事业的客观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并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首先,档案违法现象与行为仍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次,档案行政执法乏力,违法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制裁。档案行政执法的对象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许多部门、单位面前,倒显得档案局这个执法主体是弱势部门,加上档案法律法规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权非常有限,导致许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因此畏缩不前。因此,加快立法步伐,通过立法,进一步扩大行政处罚的范围,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对于普遍存在的同时危害很大的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现的拒绝归档、拒绝档案安全保管等进馆之前的违法行为作为档案法规调整的重点。因为这些档案在进馆之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很大,进馆这后倒相对安全了。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专项执法,使执法工作的影响面日益扩大,努力推进档案工作法治化。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其中关键的是开展年检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将档案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这两项制度对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档案工作及意识的全面提高尤为重要,且见效迅速,各地应全面建立。加强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对扩大档案的知名度与提高档案意识也大有裨益。四要重视新农村档案工作。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一个地方其他档案工作做得很好,农村档案工作未做好,是不完善的,档案意识的覆盖面也大有问题。长期以来,只重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农村档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农村档案的薄弱,所以应格外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形势下,各地应制定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居建设档案、农村基础设施档案、土地承包档案、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档案、村民档案、农民素质培训档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农村文化档案。在现实条件下,推广“村档镇管”管理模式。主动加强服务,以规范化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有力地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五要促进家庭档案观的树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档案工作做好了,社会档案意识真正会达到深入人心的境界。家庭档案应成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档案部门要积极倡导开展家庭建档工作,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随着生活的逐渐富裕,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农民,家庭建档都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各地应积极开展家庭档案宣讲活动,通过建立示范家庭档案,举办家庭档案展览、讲座、经验交流会等,让百姓通过自己的档案感受生活的变化和祖国的进步。这是一项新工作,在建档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档案部门应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家庭档案的建立会使百姓充分体会到家庭档案与社会文明的密切联系,更多地感悟“修身齐家”的中华古训,这样社会档案意识也随之提高。六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强大力量,民营企业档案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积极探索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主动服务。举办民营企业档案业务培训班,讲解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时向民营企业提供有关档案工作业务标准、规范及制度汇编等适用的工作参考材料,引导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积极主动上门为民营企业服务,引导、帮助其开展科学规范的档案工作。通过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企业发展创造效益,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认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将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民营企业档案意识的全面提高。

档案是依托于档案制成材料这一载体而存在的,我整理了档案职称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档案职称论文题目 1.“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档案史料研究 2.“江苏历史沿革”档案史料研究 3.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途径 4.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 方法 5.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6.档案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及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 7.档案行政执法和监督研究 8.国家综合档案馆拓展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和方法 9.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进馆对象及其移交进馆档案实体的范围 10.档案文献征集与征购的关系、档案征集过程中所有权转移的法律依据研究 11.档案馆馆藏档案划控标准、方法及运用研究 12.上网档案信息的鉴定与发布 13.新形势下档案资源、特别是民生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14.电子文件归档及移交体系的建立 15.数字档案馆建设及对档案管理体制的影响及对策 16.数字档案馆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17.加强档案馆安全工作的研究 18.常用档案数据备份技术和方法 19.档案加固、仿真复制技术的应用 20.机关文档管理中心运行模式的调查和分析 21.开发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的特点及档案的归宿与流向研究 22.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及其监督指导方法研究 23.改制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管理研究 25.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研究 26.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专业管理系统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档案职称论文 浅谈档案利用中的档案安全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 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档案的利用的档案安全是提示档案信息及其价值,通过各种有效手法,使档案资源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各项工作,满足各种利用需求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档案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途径。必须保证档案利用安全。档案利用与档案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档案安全,才会有档案利用工作的存在;如果没有档案安全,档案利用的目的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档案安全是基础,是档案利用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 档案利用安全 实体安全 信息安全 国家秘密安全 安全是基础 一、档案利用安全的类别分析 档案利用中的安全事关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也关系到有关各方的利益,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档案利用安全类别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实体安全 档案是依托于档案制成材料这一载体而存在的,这里的实体安全,主要是指不同制成材料的档案安全。这里提到两种档案。一是纸质档案。这类档案历史悠久,相关的保管保护 措施 已经明确。但由于各种原因,纸质档案的安全还存在一些漏洞。如发生被盗,影响严重。档案柜未锁,档案材料取出后撕毁,扔入垃圾箱。虽然会受到法律惩治,但对档案的损害已经造成,给单位带来极其恶劣影响。还有档案室未建立档案登记簿,致使档案被随意借走,长期不还。二是电子档案。它是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纸质档案相比,它具有易修改性、易删除性、易复制性、易损坏性。电子档案对保管和使用条件要求较高,确保电子档案实体安全主要避免人为破坏及条件损失。 (二)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是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信息传播的加快,信息安全工作日益提上日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和完整性。由于电子档案的读取与相关数据、背景信息等紧密相连,在保证电子档案实体的各项防护措施符合相关保管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将电子档案的元数据、背景信息等相关要件一起保存。曾经由于没有及时实现数据安全、有效、完整的迁移,也没有保存产生这些电子档案的元数据、背景信息的材料,导致当时形成的电子档案到如今打不开、读不了,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同时,网络基础环境下的电子信息安全还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上的,因此要做好对系统外部非法用户和不安全数据侵犯的防护。二是开放档案的信息安全。依法公开档案信息是各级档案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随着档案信息公开的广泛实施,保存在档案室和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正在由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档案开放的利用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对档案利用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准确把握哪些档案信息应开放,哪些档案信息暂时不宜开放是当务之急。 (三)国家秘密安全 由于档案内容丰富,函盖面广,其中有很多涉及国家安全,一段时期内不宜开放。这类档案主要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这些档案从形式到内容均涉及国家安全,是档案资料保护的重点。确保这些档案不失密、不泄密是各级档案部门应尽的义务。如今,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对国家安全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泄密 渠道 明显增多,也给各级档案部门的安全保密带来了新问题。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范围、文件作用、保密级别也在发生改变,部分档案部门关于涉及国家秘密档案的认定体系还停留在以前,这些都直接影响利用的国家秘密安全。 二、确保档案利用的安全措施 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对国家安全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泄密渠道明显增多,也给各级档案部门的安全保密带来了新问题。具体档案利用的安全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档案安全责任感意识 确保档案安全不仅是各级档案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一个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局(馆)要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把安全责任意识贯穿与档案接受、保管、存储、利用、销毁、编研等工作的始终。同时,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防微杜渐。要经常开展 安全 教育 和安全提醒,把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讲深,把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讲透,把泄密的危害和后果讲足,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引导大家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履行安全责任的实际能力,真正树立起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档案开放认定体系 在档案工作体系之中,档案馆是主体,档案室是基础,它们都肩负起做好档案利用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由于馆藏档案来源于利用的广泛性,各级档案馆应进一步完善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解密划控工作。由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认定也不宜终身制,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相应的变化。国家档案局应修订相关标准,以便更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需要。各级档案馆应依据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适应自身发展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认定审批体系,力争该人大体系能够在较长的时段内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馆藏档案解密划控要求。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在档案信息公开过程中,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各项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如档案信息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档案信息资源目录、档案信息资源更新和档案信息安全审查制度等,确保在提供利用过程中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同时,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内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定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在档案录入、扫描、信息存储、管理、利用等各项操作中注意信息安全管理。要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积极推进档案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逐一确定涉及国家秘密档案信息系统内的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介质的密级,确定相应级别的保密标识及具体保护措施。并要严格依照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密级,加强信息的分级管理和分层提供利用。 (四)进一步加强档案实体安全保管工作 一方面,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建设符合档案安全防护要求的库房,保证库房面积、各项设施设备满足工作需要,并随时做好各项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落实双人双锁等库房管理制度,有条件的还应安装先进的监控和报警防盗系统,安装符合特殊载体档案保管防护要求的设施设备,确保档案资料万无一失。由于各级档案部门保存的涉密的档案有的是被单独保管;有的是在不涉密的档案之中。对于这部分档案要重点保护,及时监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专室专柜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各级档案部门要夯实档案业务基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综合防范体系。要摸清档案馆(室)藏档案数量、内容、存放位置,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对涉及国家秘密档案要标明保密级别,保证心中有数。要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全面细则的安全检查,认真清点核对档案的实有数量,及时发现和消除档案利用安全中的隐患,尤其是重点部位和档案安全保管的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检查。要对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隐患因素进行认真梳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堵塞危机档案安全的漏洞,坚决防止档案丢失、损坏事故的发生。同时,要从工作机制上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档案利用审批按相关法规制度进行,不得擅自开放或扩大利用、接触范围,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红.档案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 宗培岭.科技档案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1. [3] 李和平.企业档案工作规范[M].上海挡案出版社,2010.4. 看了“档案职称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1. 档案类职称论文 2. 档案类中级职称论文 3. 档案专业职称论文 4. 档案系列职称论文 5. 档案中级职称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