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美国发表针灸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0:34:29

美国发表针灸研究论文

47岁林小姐个性容易紧张,最近一年半来时常有尿急感,每次尿量都不多,常忍不住而漏尿,晚上也要起床小便3、4次,西医诊断为膀胱过动症。

膀胱过动症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尿急」,会不断出现无法忍耐的强烈尿意感,通常还伴随「频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林小姐长期被尿急、频尿、漏尿所苦,开始不敢外出、害怕与亲友聚会、连工作也辞掉了,常感到焦虑忧郁和缺乏自信心。

林小姐求诊中医经中药治疗后尿急感已无,也不再漏尿,夜尿及频尿次数都减少;原本容易紧张焦虑忧郁的个性也变得较为开朗放松。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膀胱过动症其实很普遍,在台湾女性的盛行率(18.3%)高于男性(16.0%),并且随着年龄增加,盛行率也会跟着上升。根据统计,60岁以上人口,28.2%都罹患了膀胱过动症,但病友寻求治疗的比例偏低。

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利用中药及针灸治疗膀胱过动症,可以有效改善尿急、频尿、夜尿的症状,也可减少漏尿量与次数,大幅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质。

在中药研究方面,台湾学者以八味地黄丸治疗有膀胱过动症的老鼠,经过5天用药治疗,膀胱红肿与频尿症状全消,体重也增加,显示服用八味地黄丸可抑制膀胱内的神经受体,明显改善膀胱过动的症状,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此外,也有台湾学者发表以补中益气汤加桑螵蛸散对膀胱过动症治疗有效的案例。

在针灸研究方面,欧美学者陆续发表了以针灸治疗膀胱过动症相关论文,结果显示,病人在针灸之后,主观的尿急、频尿、夜尿等症状皆有明显进步,客观的尿路动力学也有所改善。针灸治疗最常使用的穴位有关元、中极、肾俞、中髎、三阴交等穴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膀胱过动症病友的日常保养也很重要,尽量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包括茶叶、咖啡、可乐,这些都可能会加重膀胱过动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八角等)容易 *** 膀胱,含酒精的食品也可能会加重膀胱的发炎充血。

冷性的食物则会影响体内的水分代谢,包括西瓜、哈密瓜、香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水、橘子等水果,以及白萝卜、大白菜、苦瓜、黄瓜、丝瓜、冬瓜、竹笋等蔬菜,应尽量避免在午后食用,以减少夜尿。

(本文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张尹人)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

最近几天,国内外公共媒体都被上面这张间质组织(Interstitium )新的显微结构模式图刷屏,并配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的标题。

这个被称为“Interstitium ”的真的是一种新器官吗?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原始的论文是怎么说的。

这波发现新器官的炒作源自于自然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杂志3月27日发表的标题为“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的论文。

这篇论文讨论部分的首句画龙点睛地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广泛存在于粘膜下层,真皮层,筋膜和血管内皮下层等部位的间质组织并不是密集的胶原屏障壁,而是一种充满液体网格空间,因而建议对间质组织的解剖概念进行修订。”(We propose here a revision of the anatomical concepts of the submucosa, dermis, fascia, andvascular adventitia, suggesting that, rather than being densely-packed barrier-like walls of collagen, they are fluid-filled interstitial spaces.)

很显然,这种组织并不是新发现,而是早就被认识到。只不过,以前认为它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纤维屏障壁(主要对实质性组织器官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网格,期间充满液体空间的组织。

也就是说,只不过是是对原本就已知的一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论文本身也并没有说新发现一种新组织,更没有说发现“新器官”。

“新器官”之说,不过是公共媒体的解读和炒作噱头。

间质组织显微结构新认识

传统解剖组织学上,间质组织是结蹄组织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的致密的纤维组织,主要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实质性组织的屏障“墙壁”,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新的研究,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pCLE)这种新技术对这种组织进行了重新观察。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活体实现分辨率达60-70μm的实时组织成像。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中发现,间质组织并不是致密纤维组织,而是一种其间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基于此,联合快速冷冻活检和其他方法进行的体内外观察,进一步确认,间质组织并非是一道“壁”,而是一个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其中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网格内壁上还衬有类内皮细胞。

在传统组织学检查中,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固定,切片,通常还需要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样,所获得的的图像就是“死”的。间质组织在处理过程中网格中含有的液体就会被“脱”掉,这种网格组织随之也就坍塌,显微镜下就成了一种致密显微结构“壁”。

新研究观察到,这种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广泛分布在全身胃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粘膜、真皮、支气管和动脉内膜下层,这一点与之前的认识并无二致。

新显微结构,新功能

既然显微结构与之前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作者推测,功能也应该不单纯是支持和保护。作者根据观察到的结构特征,认为,间质组织应该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包括:

1. 减震缓冲器。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发现的结构非常类似快递包装箱中减震用的塑料泡沫纸

因此,作者推测可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2. 组织水肿的空间。

已知,人体体重的60%以上是水,其中约65%位于细胞内,35%位于细胞外。细胞外液由分为血管中的血液和血管外的“组织间液”。

然而,组织间液在组织间具体是如何分布的,之前并不是很清楚。这项新发现定位了位于间质组织中的这部分组织间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真皮和筋膜部位间质内液体过多可能就是组织水肿的原因。

3. 可能是癌症细胞转移的组织基础。

新发现认为间质组织并不是一堵结构致密的“墙壁”,而是充满液体的网格空间,这些空间还是开放的,相互之间可以联通。而且其中的液体很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最终回流血管内。

这就可以更好的解释癌症的转移:一旦突破进入粘膜下层这个空间,也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内相对自由的游走,从而发生转移,其中包括转移向淋巴组织。

4. “信息高速公路”。

既然这种间质结构是开放性的,其中的液体可以互相连同,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某些机制来进行信息传递,比如压力波。因而,这种结构可能是体内某些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5. 伤口愈合和疤痕形成。

胶原纤维束网格内衬的类上皮细胞的类型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CD34染色阳性特征说明它们很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前体或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与胶原蛋白的生成和沉积有关。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与组织纤维的愈合,以及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成为相关治疗的作用靶点。

总之,新的发现改变了之前对间质组织显微结构的认识,或者可能用于某些现象的解释,乃至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途径。

新器官?

可见,这项研究的本质上只是对早已知道的间质组织在活体显微结构的再认识。

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现新的组织,更谈不上新器官。

科学术语并不是随便可以命名和使用的,都有一定的标准,并必须经过官方结构认定和发布。

生物医学上,器官是指由一组活体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系统性功能的结构功能单位。在人类等高等动物中,器官被分为器官系统。目前,人体的器官系统共有10个,分别是:皮肤、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和生殖系统。

按照器官的这个定义,这项研究跟新器官完全不沾边,媒体宣称可科学家发现新器官完全是一种炒作噱头。

新发现证实了中医经络的存在?

比通俗媒体更兴奋的是中医支持者们,一致性鼓吹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早在2000年前中医就已经发现了的经络。

表面看,似乎还确有可以加个两者扯到一起的理由。

1. 首先,新的发现认为间质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从某个方面契合了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的说法。

然而,该研究中间质组织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之说,仅仅是一种推测。而且,目前认为,该组织可以传递的信息主要是机械作用力,没有可以传递其他信息的证据——生物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电信号和化学递质——目前的了解都不支持这类信息的传递。

至于,中医的“气血”是什么,怎么通过间质组织的信息高速公路传递,这恐怕需要中医支持者展开联想。

而且,中医支持者动辄会说科学跟中医是两个不兼容的体系,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却相互兼容了。

2. 上世纪90年代,由国家两项资助的,在上海进行经络实证研究,研究者就认为人体小腿上的胃经穴位定为在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就是筋膜间质组织。

当时这样认定一个理由是当针进入骨间膜时,施针者会有“粘针”,也就是针灸中所谓“得气”的感觉。

同时,研究小组还在这些组织样本上发现包括钙、磷、钾、铁、锌、锰、铬等七种元素密度分布的差异。

就是说,上海经络研究就曾经认为经络就定位在身体的深筋膜上,因此,似乎有理由将两者往一起拽一拽。

但是,以此就说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经络的存在,未免太过自作多情。

退一万万步讲,即使,假定,经络就是间质组织,我们不妨还是问问那个老问题: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宗是如何发现间质组织是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事实的,我们的祖宗啥时候装备上了高大上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使用过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现在埋在哪位祖宗的坟冢?中医支持者们还不快去挖?

美国发表针灸研究杂志论文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

最近几天,国内外公共媒体都被上面这张间质组织(Interstitium )新的显微结构模式图刷屏,并配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的标题。

这个被称为“Interstitium ”的真的是一种新器官吗?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原始的论文是怎么说的。

这波发现新器官的炒作源自于自然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杂志3月27日发表的标题为“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的论文。

这篇论文讨论部分的首句画龙点睛地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广泛存在于粘膜下层,真皮层,筋膜和血管内皮下层等部位的间质组织并不是密集的胶原屏障壁,而是一种充满液体网格空间,因而建议对间质组织的解剖概念进行修订。”(We propose here a revision of the anatomical concepts of the submucosa, dermis, fascia, andvascular adventitia, suggesting that, rather than being densely-packed barrier-like walls of collagen, they are fluid-filled interstitial spaces.)

很显然,这种组织并不是新发现,而是早就被认识到。只不过,以前认为它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纤维屏障壁(主要对实质性组织器官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网格,期间充满液体空间的组织。

也就是说,只不过是是对原本就已知的一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论文本身也并没有说新发现一种新组织,更没有说发现“新器官”。

“新器官”之说,不过是公共媒体的解读和炒作噱头。

间质组织显微结构新认识

传统解剖组织学上,间质组织是结蹄组织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的致密的纤维组织,主要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实质性组织的屏障“墙壁”,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新的研究,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pCLE)这种新技术对这种组织进行了重新观察。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活体实现分辨率达60-70μm的实时组织成像。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中发现,间质组织并不是致密纤维组织,而是一种其间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基于此,联合快速冷冻活检和其他方法进行的体内外观察,进一步确认,间质组织并非是一道“壁”,而是一个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其中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网格内壁上还衬有类内皮细胞。

在传统组织学检查中,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固定,切片,通常还需要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样,所获得的的图像就是“死”的。间质组织在处理过程中网格中含有的液体就会被“脱”掉,这种网格组织随之也就坍塌,显微镜下就成了一种致密显微结构“壁”。

新研究观察到,这种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广泛分布在全身胃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粘膜、真皮、支气管和动脉内膜下层,这一点与之前的认识并无二致。

新显微结构,新功能

既然显微结构与之前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作者推测,功能也应该不单纯是支持和保护。作者根据观察到的结构特征,认为,间质组织应该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包括:

1. 减震缓冲器。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发现的结构非常类似快递包装箱中减震用的塑料泡沫纸

因此,作者推测可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2. 组织水肿的空间。

已知,人体体重的60%以上是水,其中约65%位于细胞内,35%位于细胞外。细胞外液由分为血管中的血液和血管外的“组织间液”。

然而,组织间液在组织间具体是如何分布的,之前并不是很清楚。这项新发现定位了位于间质组织中的这部分组织间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真皮和筋膜部位间质内液体过多可能就是组织水肿的原因。

3. 可能是癌症细胞转移的组织基础。

新发现认为间质组织并不是一堵结构致密的“墙壁”,而是充满液体的网格空间,这些空间还是开放的,相互之间可以联通。而且其中的液体很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最终回流血管内。

这就可以更好的解释癌症的转移:一旦突破进入粘膜下层这个空间,也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内相对自由的游走,从而发生转移,其中包括转移向淋巴组织。

4. “信息高速公路”。

既然这种间质结构是开放性的,其中的液体可以互相连同,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某些机制来进行信息传递,比如压力波。因而,这种结构可能是体内某些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5. 伤口愈合和疤痕形成。

胶原纤维束网格内衬的类上皮细胞的类型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CD34染色阳性特征说明它们很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前体或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与胶原蛋白的生成和沉积有关。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与组织纤维的愈合,以及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成为相关治疗的作用靶点。

总之,新的发现改变了之前对间质组织显微结构的认识,或者可能用于某些现象的解释,乃至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途径。

新器官?

可见,这项研究的本质上只是对早已知道的间质组织在活体显微结构的再认识。

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现新的组织,更谈不上新器官。

科学术语并不是随便可以命名和使用的,都有一定的标准,并必须经过官方结构认定和发布。

生物医学上,器官是指由一组活体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系统性功能的结构功能单位。在人类等高等动物中,器官被分为器官系统。目前,人体的器官系统共有10个,分别是:皮肤、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和生殖系统。

按照器官的这个定义,这项研究跟新器官完全不沾边,媒体宣称可科学家发现新器官完全是一种炒作噱头。

新发现证实了中医经络的存在?

比通俗媒体更兴奋的是中医支持者们,一致性鼓吹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早在2000年前中医就已经发现了的经络。

表面看,似乎还确有可以加个两者扯到一起的理由。

1. 首先,新的发现认为间质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从某个方面契合了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的说法。

然而,该研究中间质组织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之说,仅仅是一种推测。而且,目前认为,该组织可以传递的信息主要是机械作用力,没有可以传递其他信息的证据——生物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电信号和化学递质——目前的了解都不支持这类信息的传递。

至于,中医的“气血”是什么,怎么通过间质组织的信息高速公路传递,这恐怕需要中医支持者展开联想。

而且,中医支持者动辄会说科学跟中医是两个不兼容的体系,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却相互兼容了。

2. 上世纪90年代,由国家两项资助的,在上海进行经络实证研究,研究者就认为人体小腿上的胃经穴位定为在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就是筋膜间质组织。

当时这样认定一个理由是当针进入骨间膜时,施针者会有“粘针”,也就是针灸中所谓“得气”的感觉。

同时,研究小组还在这些组织样本上发现包括钙、磷、钾、铁、锌、锰、铬等七种元素密度分布的差异。

就是说,上海经络研究就曾经认为经络就定位在身体的深筋膜上,因此,似乎有理由将两者往一起拽一拽。

但是,以此就说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经络的存在,未免太过自作多情。

退一万万步讲,即使,假定,经络就是间质组织,我们不妨还是问问那个老问题: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宗是如何发现间质组织是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事实的,我们的祖宗啥时候装备上了高大上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使用过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现在埋在哪位祖宗的坟冢?中医支持者们还不快去挖?

据科技日报讯(记者刘侃)日前,《中国针灸》杂志接到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文献选刊技术委员会的通知,在最近完成的一次期刊评估中,决定将《中国针灸》杂志收入包括MEDLINE在内的MEDLARS数据库系统。MED鄄LINE是“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的英文缩写,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于上个世纪60年代建立,是国际著名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之一,收录了近4000种医学期刊,约占全世界生物医学和卫生保健期刊的30%,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医学文献和期刊的权威机构。据了解,由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严格的评审制度,在其每年评审的数百种期刊中,只有15%%—20%%的期刊可被选用。在我国千余种医学期刊中,目前只有75种被纳入MEDLINE,《中国针灸》杂志是中医药界第4个获此殊荣的期刊。 《中国针灸》被纳入MEDLINE,针灸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原始论著将得到国际间的更多关注。

美国发表针灸研究论文的人

人体经络,既未能被肉眼观察到,又不能用解剖验证其存在,也未能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释其机理,从而经常被一些“相信”现代科学和无神论的人反对和抨击。经络是我国古人们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所证实的客观“存在”或“现象” (参见:张灿玾。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 7卷 5期:2-4)。而且,对于笔者,还有许许多多气功爱好者、中医人士,以及直接从事经络研究的科学家来说,经络是有实质存在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迄今很多的科学实验和客观事实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至今为止学术界关于经络实质的争论,仅仅在于对经络其“实质”的合理解释,而没有争论经络的是否“存在”。换言之,经络的本质虽然无法用现 代科学解释,但是对经络能够传导信息、某些穴位的刺激能够引起“靶器官”的反映、治疗疾病等等在科技界是基本没有异议的。而有一些人盲目打击经络的研究和其客观作用,无非是将经络的“无法解释”扭曲成“不是客观存在”,或者在不懂装懂而已。 当然,至于目前经络还没能得到准确的解释,这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下一章还会有更加详尽的论述和探讨。 虽然经络的本质无法通过现代实证科学完全解释和描述,但是那些可以侧面验证经络是客观存在之实体的证据已经有很多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从多个不 同角度做了验证。下面首先简要罗列一些验证的方法,也许有许多专业术语不太易懂,不过在本节的末尾会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 1973年,祝总骧教授重新发现了经络的普遍存在,而后的众多学者的重要发现是经络在皮肤表面的定位(约1mm宽度)和相应的生理、生化现象:隐性感传、低阻抗和高振动声,振动和增强脉搏,示踪物质的传输,发光和发热,Ca++浓度增加,刺激后产生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传导……(参见:瑞民,祝总 骧。中国经络科学的现代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年2卷5期:23-26) 1983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严智强等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皮肤表面的发光强度高于非经脉线皮肤。 1984年,北京301医院应用红外线热象仪记录到针刺时循经的温度变化。“八五” 期间,天津中医学院的徐汤萍等应用先进的生物化学微电极技术在活体上检测经线的离子浓度和血气运行的关系。他们发现针刺动物或人体的经穴后,该经脉的其他穴位下组织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经脉外的对照点,这是经络运行血气作用在化学领域的重要发现。进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与该院合作,在动物 EML重复验证,发现不但穴位,而且是经脉线的任一点在针刺后均有离子的动态变化。 从20世纪开始,国外也展开了多个角度的对经络的研究。德国的医学博士Dr. Reinhold Voll在50年代初,发展出一种电子检测仪器EAV(Electro-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成功的发现了当有微小电流通过时,穴位点处与相邻组织具有显著不同的电导。另一种类似的研究手指和脚趾的电导和电容的设备,AMI (Apparatus for Meridian Identification,译为:经络确认设备),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在日本科学家Hiroshi Motoyama的著作中,《Measurement of KiEnergy Diagnoses & Treatment: Treatment Principleof Oriental Medicine from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Viewpoints》(翻译为《气的测量,诊断和治疗:通过电子生理角度看中医的指导思想》),1977年人类科学出版社(Human Science Press)出版。 1985年法国的De Vernejoul利用伽玛照相技术,发现当放射性元素注入人体某些穴位后,放射性循着传统的经络路线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同位素跟踪照相机现象对经络进行的研究。 1983至1986年间, 罗马尼亚的I. Dumitresku,德国的P. Mandely, 巴西的N. Melhomens以高频高压辐射场的“基里安摄影术”为基础,对人体的能量系统进行研究,分别发展出了不同的“基里安诊病手段”。P. Mandely和俄罗斯K.G.Korotkov等人通过他们的“基里安诊病手段”验证了了穴位点处的不同特征。K.G.Korotkov 于1995年将该基里安诊病手段改进为GDV技术 (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气体电流可视化技术),从此使得基里安摄影技术更加实用。 1998年,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学系的Zang-Hee Cho教授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E. K. WONG等利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对经络穴位点的存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发现通过该方法可以验证经络穴位与人类活动及大脑不同区域的关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单保慈等多人,继续该成果,采用FMRI技术进行了对经络运行机理的相关研究。 其他的对经络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南韩学者Johng Hyun Min,日本学者Fukumoto T,美国学者McCarroll G.D.、Sathyendra H.M.、Becker R.O.、Thong, T.和Chi-SangPoon,墨西哥学者Prokhorov, E.F.,台湾学者Shyh-Hau Wang,德国学者Mayer-Gindner A.,印尼学者Suhariningsih,澳大利亚学者Cohen M.。除个别研究由于样本较少不能完全肯定外,上述学者的研究均肯定经络的低阻抗特性。 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针灸经络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迅速增长, 以SCI- expand 历年收录与针灸经络有关论文数来看,始于1974 年, 1986 年后略有增长。1998年前每年约100 篇左右,2003 年增长到400 余篇, Natural, Science, PNAS 和FASEB等主流杂志都有针灸研究的报道。 综合已有的科学文献,现已证明无疑的有以下几点:(1) 经络能够传到信息;(2) 经络具有低阻抗特性;(3) 经络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解剖学上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比较详细的介绍上文所列举的研究中的两种方法来论述经络的客观存在性——基里安摄影术和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 最直观的实验当属基里安高频辐射场摄影术。它最初由N.Tesla(1856~1943)所发现,由高频高压发生器产生一个高频电场,当被摄物体 置于此场中时,周围就会出现可见光。1939年。前苏联工程师克里安夫妇 (S.V.Kirlian)模仿当年理疗室的环境,在高频高压电场中,成功地将人体辉光拍摄成了照片。这种特殊的技术后来被称作“基里安摄影术”。 这一发现引起世界众多国家科学家的注意。本世纪80年代后,德国、日本、美国等分别对人体辉光现象作了探索和研究。实验表明,人体辉光的颜色和形状会根据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活动等发生变化。当人们把手放在一种高频高压环境中时,手阳明、大肠经的部位会出现一连串明亮光斑。更让人感到奇妙的 是,对刚死去的人进行测试,发现人体某些部位比其周围地区发出的光要强,而这些明亮的闪光点与中医针炙图上标明的741个穴位一致。俄国和美国科学家经过 长期研究,认为人体存在着一个光导纤维系统,中医学中的针炙穴位是人体中经络系统对光最敏感的部位。这些都证明了经络穴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 接下来我们介绍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对于经络穴位的验证,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研究手段。我们知道,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技术,可以得到一张人大脑的图像,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截取,相当于把脑解剖开来一层一层的去看,看到具体的一些结构。进而,借用MRI的结构成像,可以间接的得到“功能”成像。比如我们已知左侧的大脑管着右手,右侧的大脑管着左手,当人的左手在运动时,在人的大脑的右侧的 局部开始有了讯号增强,相反的,如果是人的右手在运动,就看到大脑的另一侧讯号在增强,这样的一种研究,我们就叫“功能成像”。除了这种运动功能外,还可 以用此法研究视觉、计算、记忆等功能。 据此,韩国的一批科学家,Zang-Hee Cho教授等,就想到能否用FMRI的方法来探讨东方人的古老的经络学说。当用光刺激人的眼睛的时候,在大脑的视神经区会看到讯号增强,这个是现在科学已 知的。另外,在针灸学中,通过一些相关的穴位的刺激,可以治疗眼睛的一些疾病。医书上也有相关记载,哪些经络和穴位是与眼睛有关系的,那么这是不是与大脑联系呢?足太阳膀胱经在这脚上有四个穴位点,已知这四个穴位点对治疗眼睛的疾病有作用,实验表明,当用针对受试者的这几个穴位进行刺激的时候,也同样看到 了在这个视神经区信号的增强。但是,如果将针刺在离这已知的穴位旁边,隔1厘米外的地方,受刺者在大脑视神经区,就没有发现讯号增强的现象。也就是说,必 须刺在穴位点上,才会有这个效果。 鉴于古人所传承下来的人体经络系统的客观存在性,我们不妨想一想,当已知人体穴位分布后,我们用现代的高科技,可以去逐个印证这些穴位。然而如果 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穴位,要想在偌大的身体里,把它一个一个的全部发现出来,比如,这个位置点跟视觉有关,那个位置点跟肠胃的蠕动有关,这个难度将有多大呢?显然,这会是一个很复杂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古人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些经络点呢? 其实,对于现代科学来讲,“经络是怎么发现的”,确实也是个谜,因为在解剖上看不到找不着。但是在过去的医书中的确很早就有记载了,比如《黄帝内经》:“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是路径的意思,属纵行的通道;“络”则有网络的意思,属经脉的分支,多纵横交错循行全身。“经” 与“络”二字有联系、连络的意思,它们在身体中联系在一起,组成经络系统。虽然对于《黄帝内经》的来源和年代仍有多种争议的说法,但是均认为其成书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由此可见经络学说来源之久。 李时珍本人就在打坐修炼中验证了前人所绘经络分布图的确是准确无误的,他曾经在《奇经八脉考》中提到过“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此言必无谬也”。虽然经络在现代科技中无法恰当解释,经络的本质其实应该是另外空间的能量通道,从而古代大医学家,就像扁鹊,华佗,李时珍这样开发出特异功能的人,就可以直接去观测到了。另外空间的东西有时也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到人类这个三维空间,因此这个空间尽管有时会看到一些现象,但这些现象绝不是经络的本质、本 相。 !!

倪海厦被美国人称为最好的中医医师

原始社会,无医无药,人们遇到病痛,偶然以小石片刺压,竟取得意外的效果。这就是最早的砭石、箴(针)石,后来发展为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银针。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00年,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虢国,只见满城悲戚、举国哀丧,原来是太子突然病故。他赶进宫一看,太子所患的乃是“尸厥症”(类似假死),便急忙针刺三阳五会,不多久,太子就慢慢苏醒过来。

三国时期,曹操患顽固性“头风”,每次发作,抱头痛吟,虽晓谕天下,追尝百药而不能治。后请华佗延医,取针灸治疗。骤获冲功。

宋朝仁宗皇帝病危,百官手足失措,百医无策。一位叫许希的医生“针心下包络之间”,群臣大惊面帝愈。

可是。到了清朝,宣称:针刺、火灸,实非奉君之所宜。并于1822年下令太医院停止针灸和取消对医家的针灸考试。而日本也曾在1868年推行明治维新,主张西化的浪潮下,冷落过针灸。只是针灸在日本国民中扎下根,政府未能完全禁绝。

1900年,法国驻华领事粟理,把针灸介绍给法国人民。后来,他干脆辞掉官职,一心学习和钻研中国针灸,并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在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

英国人倾向保守,直到20世纪60年代,剑桥大学医学博士菲利克·曼发现针刺的神奇疗效后,才急忙赶到维也纳、巴黎、东京、北京考察、学习和竭力推广针灸。

美国医学界长期轻视针灸,直到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才大开眼界,很快在美国掀起了针灸热,成立了4000多人的“针刺研究会”,开展了多项科研,其中以针灸消除面部皱纹法轰动全美。

中国中医针灸研究论文发表

普刊:《国际临床医学》《国际医药探索》《光明中医》《当代医学》《《当代医药论丛》《名医》《医药卫生》以上都可以发中医针灸论文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老师--程凯简介程凯,男,32岁,博士,副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秘书长,北京针灸学会针灸临床研究分会理事。其在硕博连读学习期间一直跟随著名针灸专家耿恩广教授,从事腧穴主治特异性研究,对十四经穴的主治普遍性规律和主治特异性规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博士论文《小肠经腧穴对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的特异性研究》曾获2000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2000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期间,并不停留于单纯的科管事务性工作,而是充分发挥自己思维活跃、勤奋好学的特点,参与到多项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当中,使我院科研中标课题和到位经费均有明显增长: (1)2001年执笔撰写了《腧穴主治标准化临床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为2002年重大科研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针灸穴典》; (2)2001-2002年间,执笔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针灸穴典专项研究经费预算》、《经穴主治临床研究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和《经穴主治临床研究招标指南》,促进了《穴典》项目的开展; (3)2001年,执笔撰写了《针灸学科规划书》,结合本单位特点对针灸学科中科研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最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作出了贡献; (3)2002年,执笔撰写了《不同针灸方法对经穴主治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项目建议书,后被列为200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招标范围; (4)2002-2003年,参与我院教育部大修大购项目申报工作,执笔撰写了“针灸科研实验室改扩建计划”、“针法灸法教研中心”等部分内容,并成功获得项目资助; (5)2003年,作为主要执笔者撰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逸夫中医研究大楼可行性报告》,并成功获得资助; 目前,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1项、校级课题6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各类奖励共10次,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近十篇。

针灸有生信研究论文发表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 范文 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其中男54例(57.4%),女40例(42.6%);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3.61±1.59)岁。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1.3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0.8~1.0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0.2~0.3cm,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1.4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 措施 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于第11天记录。

1.5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0.63±1.62)分,B组(8.04±10.95)分。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0.05),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0.05);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0.05);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0.05)。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

2.2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0.01)。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 报告 的临床结局。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 经验 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1.1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1.2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 总结 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1.3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4)个案:个案(Singlecasestudy),也称单个病例报告。针灸个案往往灵活多变地记录针灸疗效卓著的治疗方案或完整的治疗变化过程,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复杂干预特点的文献形式,对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个案也是针灸研究证据的纳入范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提倡的最佳证据之一,但针灸治疗方案随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强调临床研究的“同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足以一一对比分析,难以顾及针灸辨证论治、复杂干预的核心特点,故本研究没有将其纳入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证据范畴。

2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面瘫》制定过程中形成的针灸研究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基础上,借鉴已有中医领域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6-7]进行补充和完善,初步建立各类针灸研究证据质量评分标准和分级标准。

2.1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古代医籍中的证据是论述性的,是临床经验记载或具体医疗过程的描述,故此,本研究主要考虑医籍质量、医家资质、记载形式(医案、论述)、证据应用强度、内容完备程度等因素,初步建立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其中符合第2条者为经典著 作文 献,符合第3条者为历代沿用的古代证据。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珍籍:本研究指王雪苔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针灸古典聚珍》中的收录67种针灸医籍。古代针灸经典著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经典著作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古代针灸名医:依据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史[8-9],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记载为历代沿用:指该治疗方案在历代专著中重复应用。

2.2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专家经验总结一般由专家自己或他人概况归纳而成,来源范围包括专家经验代表性专著和期刊论文。本研究一方面结合疾病的诊治特点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一方面依据专家范畴界定、作者、载体形式及经验总结可靠性等因素,初步制定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针灸领域名老中医专家的界定:在时间范围上界定为民国至今的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进而依据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过程[8-9],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成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经过专家咨询、讨论和总结,初步确定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范围,他们的代表性著作以及由他人完成的经验总结为证据来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第一版至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进行界定。

2.3现代针灸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1)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10]、Jadad评分量表[11],结合针灸临床实际及文献特点对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标准、疗效指标、文献载体指标等进行补充,初步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11分者,且前3条得分≥3分,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10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第4~11条符合3条以上;或者得分≥8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且必须符合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低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3条得分≤1分;或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2)非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特点,初步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3)序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病例序列研究特点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具体见表5。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仅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4)个案:针灸个案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的制定考虑了载体形式、作者资质、病人诊疗信息完整性、治疗措施、疗效等因素,具体见表6。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第4、7条。低质量文献:得分﹤5分,或得分≥5分者,未符合第4、7条标准。

3针灸临床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的形成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通过专家会议讨论、问卷咨询等方式初步制定了针灸循证决策的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等级一一对应,即高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也高。

4结论

遵循最佳研究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而证据的评价是保证其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与针灸学临床实践原理与现有文献特点有机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4.1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结合针灸自身特点

循证医学以客观、真实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可靠来源,其理念、思路和方法值得针灸医学深入研究和借鉴。针灸临床文献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应用于针灸临床决策的文献,故此本研究以从文献中挖掘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目的,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并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应用于针灸临床循证决策的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既包括RCT、CCT、病例序列等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强调名老专家经验证据和古籍载录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反映针灸临床实际特点的证据如个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能基本体现针灸临床实践的规律和特色。

4.2以针灸临床决策为目的最大可能纳入研究证据

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是应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研究针灸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探索,它跨越两个不同医学体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针灸理论及其实践为根本的,因此该体系必须兼顾针灸临床个体化、经验性等特色。随机、对照、盲法固然是临床可靠性评价的最好方法,但中西医学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应用这些方法到针灸临床实际中尚有很多不适用性。针灸临床文献包含有RCT、CCT、病例系列研究、专家经验、个案报道、古籍载录证据等多种类型,各类型文献之间既有方法学可靠性上的强弱,也有针灸临床可适用性的高低,还有完成质量优劣以及针灸数千年传承的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本证据等级体系以目前针灸临床证据水平现状为基础,调和多因素对证据水平的评价影响,最大可能的纳入各类有价值证据。

4.3多角度考虑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针灸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从证据角度评价各类型针灸临床文献是值得被深入探索的新领域,针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特殊性,在考虑现行循证医学评价指标外,本研究加入医家个人资质、水平、单位、载体、学术观点、具体针灸方案、理论解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探索,并针对各类研究证据提出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排除低质量或不合格证据,筛选出高质量的可信性强的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证据。

综上,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方法和共识性方法,结合针灸学科及文献特点,比对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探讨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和特点,初步建立了针灸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初步建立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体系。但鉴于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建立适合针灸诊疗特点和文献形式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故还存在研究证据的评价指标的确定可能不够完善,部分评价指标缺乏权威参考标准等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规划范文

2. 电大护理论文范文

3. 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3篇

4. 临床医学大专生简历范文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著名中医专家—— 刘金龙

刘金龙,男,58岁,博士,研究员,中医学教授,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曾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中医针灸推拿系,师从著名中医针灸名家吕炳奎、刘度洀、程梓农、王文远等教授真传。曾任北京武警医院针灸医师,现任围场新拨中心医院平衡中医特色针灸科主任医师,世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院中医学博士。主要业绩:根据3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各家之长和现代医学、心理医学、心身医学、心神调控学,现代中国电针学、现代音乐学和家传针灸药物密集原理,潜心学习和专研,不断努力创新,发表过《臀痛穴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疗效分析》在国际上发表《神衰穴治疗脑血管病60例疗效分析》、《活络透脑回春丹》、《平衡针灸医学与心理学的临床应用》,在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学杂志发表《神衰穴对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研究》、《健康卫士1号2号的临床研究》、《心理医学与平衡针灸学临床应用》、《癌症并非绝症的临床研究》、《骨健安对各种骨病临床治疗研究》等论文获国际铜匾、金匾和平衡奖杯、中华特色名医金奖杯,博士论文成果研究学者奖及奖牌。用16余年的时间研究出多功能平衡音乐康复仪、LJL1688数码多功能平衡音乐质量仪和LJL1688数字多功能平衡音乐治疗,是以不同的音乐和家传的中药导入配方和个人的需求来治疗各种不同疾病。尤其对各种脑血管后遗症、面瘫、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胆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各种类型风湿病、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男女不孕不育症,各种肿瘤性疾病等有奇特疗效。对120余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较高的效果。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刘金龙中医综合诊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