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上海融合教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04:00:13

上海融合教育论文发表

幼儿 教育 是基础教育之基础,同时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现阶段,探求教育公平的触角开始延伸至幼儿教育领域。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幼儿教育论文发表篇1 浅谈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相互融合 摘要:幼儿在接受教育的群体中身份较为特殊,由于其年龄小且各个层面的发育都不成熟,因此, 文化 知识的硬性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幼儿的发展。相比之下,幼儿成长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依赖于其本身的生活,所以幼儿工作者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将幼儿教育与生活进行相互融合。本文基于此,将通过幼儿教育与生活融合的重要性为出发点来简要论述实现幼儿教育与生活融合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融合 幼儿作为接受教育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 经验 ,且对于知识的接收能力也十分有限。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多数幼儿园或是托儿所为了让家长满意并看到直接的教育成果,以一些小学知识为核心教育部分来向幼儿灌输。虽然短期看来幼儿确实学到了很多具体的知识,但是从孩子发展的长期角度而言,幼儿时期并不适合接受具体的文化知识,而应该让教育与其实际生活相结合,教会他们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并学会感知世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一、幼儿教育与生活融合的重要性 教育本身就人们长期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幼儿时期可与人类原始时期相对应,成长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生活的启蒙作用。首先,幼儿本身就不具备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幼儿阶段的学习重点就是要去了解世界、了解生活,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以服务生活为主。其次,教育与生活是相互促进的,从生命出生到生命终止这一时间段内,人们无时无刻不再接受教育,感受生活,对于幼儿同样也不例外。最后,幼儿时期对事物经验的学习主要通过感知和模仿,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习具体的、抽象的文化知识,而是通过感知周围的事物、模仿身边人的行为来进行学习。此外,幼儿的可塑性相比青少年和成人来说都是最强的,所以他们就更容易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幼儿教育与其生活进行融合,才能为幼儿的成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促进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融合的具体途径 1.实现教学主题的多样化。 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尤其注重教学主题的选择来实现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主要可以包括以下三类:劳动主题、游戏主题和家庭主题。就劳动主题而言,这是幼儿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层面,劳动是每个人类必需的生存之道,也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根基。尽管在幼儿阶段,我们不强求孩子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劳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但是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树立这种劳动意识,以便于在其成长至青少年的时候,能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能投身其中。就游戏主题而言,这也是幼儿教育中最常见且最受孩子欢迎的主题。游戏主题活动开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两个层面,首先,幼儿教育的游戏基本都带有一定的益智性质,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并促进大脑的发育。其次,幼儿教育的游戏大多都是集体游戏,在大家共同玩耍的过程中,幼儿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和同伴进行相互交流,如何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学会了如何遵守规则。就家庭主题而言,这个过程主要是帮助幼儿梳理家庭关系,并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对于父母的依赖是一种源于血缘的亲情,同时也帮助孩子学会“爱人”和“被爱”,并懂得一些基本的伦理常识。 2.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要想促进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相互融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贴近生活。例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孩子浪费饭菜。针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可能选择直接进行说教,虽然当时孩子可能会硬着头皮把饭菜吃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因此,最为适当的做法是要让孩子懂得粮食得来的不易和粮食的实际效用。教师可以通过给大家介绍粮食的 种植 和制作过程或者让班级里爱吃饭、身体强壮的同学作为表率,来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浪费粮食不仅仅是忽视了他人辛勤的劳动,更是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3.实现教学沟通的家园化。 在幼儿教育阶段,与孩子们接触最多的不是教师,不是同学,而是父母。幼儿时期孩子没有独立意识,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依赖父母去完成,且自己基本的情感也通过父母去表达。显而易见,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因此,要实现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相互融合,教师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到与幼儿父母进行沟通的重要性,来不断实现教学沟通的家园化。例如,孩子在班上的表现突然与往常相异,整天都闷闷不乐。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和父母反映情况,与父母进行沟通,那么孩子不开心的原因就很容易获得解答,教师就能在幼儿教育中尽力去弥补孩子的失落。比如孩子因为家里宠物丢了很伤心,那么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让这个孩子和大家袒露一下自己的心情,并鼓励全班同学在课余的时候帮他找到宠物。这样一来,孩子的心情得到释放,心中对于宠物的找寻又重新树立起了希望,并且还能让他体会到同伴的力量和班集体带来的温暖。总而言之,幼儿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工作者要始终把幼儿的教育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切不可急功近利地只顾培养幼儿的文化知识素养,而忽视了其基于生活的人生观架构。幼儿工作者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为幼儿教育保驾护航,注重其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意识和行为,将幼儿教育与生活相融合,才能更为理想地实现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秦若于.体验生活——现代幼儿健康生活方式教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高华.幼儿艺术教育综合性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杨双叶.浅谈 安全教育 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的融合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15). 幼儿教育论文发表篇2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资源 一个人品质的高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都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迅速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可利用的丰富资源,对幼儿进行寓教于乐的感性教育,引导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农村幼儿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儿童 在幼年时期有很多广泛的 兴趣 爱好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美工活动是受到很多儿童欢迎的一项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采用多种不同的天马行空的方式,来表现他们想要表达的效果。在美术课上,教师通常要为课堂的进行提前准备一些美术材料、美术用具,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然而在农村幼儿园,就不必为此而烦恼了,因为你会发现丰富的农村资源为我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工材料。 例如,春天的田野里开满了鲜花,长满了野草,大树也在枝繁叶茂的茁壮生长着,鸟儿叽叽喳喳的落在枝杈上唱着歌,泉水叮叮咚咚的在欢快流淌,到处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到幼儿园附近的田野中,收集采摘鲜花、野草、泥土和树叶等等,可以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大自然中进行收集和采摘。然后,回学校之后对植物进行擦洗和修剪,对泥土进行封装和保存。这样一来,幼儿们通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实践活动会感到受益匪浅,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并且能够陶冶情操。 二、充分挖掘利用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 相比较于城市里的幼儿园,农村的幼儿园占地面积较大,场地显得更加宽阔,拥有更多的空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空地让孩子们自己去种植一些花草或者树木,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关爱和照顾植物的爱心与耐心,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种植活动与体验劳动的过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适合播种的季节,举办一个有意义的种瓜点豆的亲身实践活动。先让孩子们种下黄瓜、丝瓜或者苦瓜之类瓜果的种子,按时施肥,浇适量的水,再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点豆的基本技巧,例如教给他们如何轻松的使用铲子,点豆之前要先挖好一个坑,每个坑放几粒种子更容易存活等等。 最后,让孩子们自己经历种植瓜果的过程,体验劳动与种植的乐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带领孩子们来到之前播种的地方进行采摘啦。孩子们亲手把自己种植的瓜果采摘回来,回到家后让妈妈做成美味菜肴,品尝劳动后的成果,充分享受劳动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使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与兴趣,更加热爱劳动,勤奋勇敢。农村地区具有特有的丰富资源,在农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节省时间减少精力获得资源,同时也能减少资源上的投资。 三、充分挖掘利用周边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随着工矿产业的发展,排放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也愈发严重,大大降低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在儿童幼年时期就多对他们灌输保护环境的观念,树立起环保意识,让儿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夏天的田地里,经常会有麦草燃烧过的痕迹,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给孩子们开一次主题班会,或者开展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让他们明白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先给他们讲解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明白农民不应该在田地里大面积的燃烧麦草,并且回家主动告诉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要在田地里燃烧麦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幼儿学习的课本教材中,有一篇《清清小河水》的课文,教师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想要更好的发挥此次教育活动的作用,因此幼儿被我们带到了农村幼儿园附近的一条小河边。那条小河的污染特别严重,在河的中心以及周边漂浮着许多垃圾和树叶,阵阵令人恶心的臭味不时的散发出来。孩子们靠近小河的时候就开始发出不满的声音,都嫌弃这条又脏又臭的小河。这时候教师让孩子对看到的景象进行观察和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经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知道了造成小河污染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经常随意在小河里丢弃垃圾,工厂大面积的排放废水等等。回到幼儿园之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把这条被污染的小河用图画展现出来,然后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画出的河水都是污浊不堪的,黑漆漆的一片,每个孩子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最后我又 总结 了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防范 措施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天生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具有无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经常想去探索一些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幼儿的这些天性上的特点,组织一些亲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这是一笔大自然赠予的财富,我们要学会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农村,随处可见一户户人家的门前房后有小菜园,种植着许多常见的瓜果蔬菜。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种植蔬菜的小苗,拿小铲子锄土,给蔬菜小苗浇水施肥。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养一些花花草草,或者河里的小鱼小虾等小动物,多多进行一些接近大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 孩子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活动,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一些自然知识,体验到大自然的奥妙,还有更多来自实践的乐趣。在农村进行的各种自然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仅培养了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意志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对细微生命的呵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的开发和利用,这需要教师善于挖掘,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要以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胸怀去面对大自然,探索其中的奥妙。农村恰恰有我们所需的这种自然资源,大大节约了教师寻找资源的时间和耗费的经历,减少投资。搞好幼儿时期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的幼儿教育教学资源,让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终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峰,高美婵.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优化幼儿素质教育[J].今日科苑,2007,(10):153-154. [2]杜启明,江芳.西部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4):71-75. [3]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 传统文化 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97-101. [4]王小兰.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58-159. [5]何银花.以本土资源为载体,优化农村幼儿教育活动[J].学周刊,2016,(36):110-111. 猜你喜欢: 1.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2.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3. 幼儿教育小文章分享 4. 关于幼儿教育的小论文范文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等,2.如果有何基金(编号)资助,请注明在稿件题目下方。2.题目要求最好不好超过40个字,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10000字,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3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1-7个工作日内审稿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注:相关说明内容未经核实,请用户自行甄别共真伪。

您说的发表是在网络上的发表还是现实中的发表

首先,把论文写好,字数一般在4000字左右,2000字的论文大多数刊物不收。其次,找到合适的刊物投稿过去,等结果。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通过自己投稿发表慢或者发表不出去,找论文发表机构发表,比如淘淘论文网这种。总体来说,教育类论文现在比较难发表。

上海教育论文发表合格

1 取决于具体评定的机构和时间安排2 一般来说,上海各个高校及相关研究院所会定期进行高级论文评定,评定的时间安排也会因机构而异,可能会在某些固定的日期进行,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评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例如评委的时间安排、评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等,都会影响评定的时间安排。3 建议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相关机构进行联系,了解具体的评定时间和流程,从而更好地准备和规划。另外,参加论文评定需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也建议您提前了解和规划时间安排,以保证评定的质量和效率。

提供给你一些教育类期刊,都是正规的,针对你从事的领域选择某一期刊,到网上查一下他们的网站,都会有投稿方式的:教育综合类1. 教育评论 ISSN: 1004-11092. 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 1004-633X3. 教育研究与实验 ISSN: 1003-160X4. 外国教育研究 ISSN: 1006-74695. 教育与经济 ISSN: 1003-48706. 全球教育展望 ISSN: 1009-96707. 中国教育学刊 ISSN: 1002-48088. 上海教育科研 ISSN: 1007-20209. 人民教育 ISSN: 0448-936510. 教育科学 ISSN: 1002-806411. 当代教育科学 ISSN: 1672-222112. 现代教育论丛 CN: 44-1361/G413. 教育探索 ISSN: 1002-08451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ISSN: 1671-94681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ISSN: 1672-403816. 教育科学研究 ISSN: 1009-718X17. 课程•教材•教法 ISSN: 1000-0186学前教育类1. 学前教育研究 ISSN: 1007-81692. 学前教育 ISSN: 1000-41303. 早期教育 ISSN: 1005-6017初等、中等教育类1. 普教研究 (停刊)2. 教育学报 ISSN: 1673-12983. 上海教育 ISSN: 1006-20684. 北京教育 ISSN: 1000-79975. 天津教育 ISSN: 0493-20996. 中小学管理 ISSN: 1002-23847. 班主任 ISSN: 1002-560X8. 中学语文教学 ISSN: 1002-51549. 语文教学通讯 ISSN: 1004-609710.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ISSN: 1006-403611. 物理教学 ISSN: 1002-074812. 化学教学 ISSN: 1005-662913. 历史教学 ISSN: 0457-624114. 思想政治课教学 ISSN: 1002-588X15.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ISSN: 1002-216316. 外国中小学教育 ISSN: 1007-8495高等教育类1. 中国大学教学 ISSN: 1005-04502. 思想教育研究 ISSN: 1002-57073. 现代教育管理 ISSN: 1674-54854. 教师教育研究 ISSN: 1672-59055. 高等理科教育 ISSN: 1000-40766. 江苏高教 ISSN: 1003-84187. 高校理论战线 ISSN: 1002-44098. 高教探索 ISSN: 1673-9760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ISSN: 1000-556010. 黑龙江高教研究 ISSN: 1003-261411. 现代教育科学(原名吉林教育科学) ISSN: 1005-584312.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ISSN: 1002-170113. 高等农业教育 ISSN: 1002-19811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ISSN: 1001-451915.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内刊)16. 现代大学教育 ISSN: 1671-16101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ISSN: 1009-252818. 复旦教育论坛 ISSN: 1672-005919. 教育与现代化 ISSN: 1007-305120. 高教发展与评估 ISSN:1672-8742其他教育类1. 中国成人教育 ISSN: 1004-65772. 中国电化教育 ISSN: 1006-98603. 现代远距离教育 ISSN: 1001-87004. 教育与职业 ISSN: 1004-39855. 成才与就业 ISSN: 1009-81276. 职业技术教育 ISSN: 1008-32197. 中国远程教育 ISSN: 1009-458X8. 农村成人教育 (停刊)9. 中国特殊教育 ISSN: 1007-372810. 开放教育研究 ISSN: 1007-2179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ISSN: 1004-929012. 远程教育杂志 ISSN: 1672-000813. 现代教育技术 ISSN: 1009-809714. 成人教育 ISSN: 1001-8794

上海教师高级论文评定时间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因为不同的主题和范围需要不同的时间来评定;其次是评定委员会的组织和安排,需要考虑委员会成员的时间和安排;最后是论文提交的时间和评定的时间节点,需要考虑评定的截止时间和评定结果的公布时间。一般来说,评定时间需要在提交论文后的3-6个月内完成,但具体时间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有所变化。建议教师在提交论文前提前了解评定时间,以便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

融合教育论文发表

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打破现有课程教学的学科界限和壁垒,探索基于学生完全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教育时代的需要。什么是跨学科的融合教育? 其本质是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舒梅克( Shoemaker )于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的定义。 教学跨越学科边界,将课程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学习。这样,校际融合教学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孤立甚至对立的现象和问题,通过校际融合,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整合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而打破知识教育碎片化、学科课程孤立化的局面,从整体上实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综合关系一、跨学科融合教学问题跨学科融合教学以其不同于孤立学科分科教学的独特价值和显著优势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一些地区、学校的教改实验和课程改革活动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经验探索备受关注。但总体而言,其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 .学科课程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在跨学科融合意识尚未确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分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科思维相对独立,教师习惯以固定的学科教学思维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学生接触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学科思维、课程资源未能形成有效的相互融合互通,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观念尚未真正树立。2 .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只是单纯的重叠,学科间的知识并没有加深学科间的融合,主要目的是应用学科间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思维,进行学科间的知识协作、方法的融合和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然而,在一些教师所谓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上往往出现不同学科知识的随意积累、简单拼凑、“暴力”的叠加,是为了“跨越”而“跨越”的半机械式“融合”3 .跨学科融合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知识学习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过程的要求,绝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对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知识就会成为与现实生活隔离的孤立存在,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刻板固化的认知活动。然而,在当前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并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跨学科知识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存在脱节,导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知识学习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难以发挥4 .学科教学的孤立性和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导致学科知识能力与完全问题解决能力不相匹配,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是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学生很难形成符合通过知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如:钻木取火是一个需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共同解决的问题。木质如何,什么样的植物从生物属性来看容易点燃,这需要学生具备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什么能点燃,这与温度、闪点、反应等因素有关,需要学生调用相关化学学科的知识如何树当然整个过程的背后离不开运算等数学学科的能力。所以,即便只是钻木取火这一简单的事情,仔细研究也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和能力来有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有效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施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打破学科课程教学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克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学生多维度、系统化、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为了解决低层次、浅层次的跨学科融合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对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思考1 .聚焦实际解决问题,建立开放包容的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首先需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传统课程有很多常见的教学方式,如讲课、讲解、示范、模仿、演习等。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学科教学内容,明确和突破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点。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解决具体单一的知识点问题上,可以说在实践中是有效的。但必须指出,学生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等于现实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与学生综合、完整、开放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划上等号。新时代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聚焦解决现实情境下的问题,建设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真正的问题,开放式的领域,这才是适应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校际融合教育应该有两种最基本的价值观。 其一,校际融合教育教学情境真实,应来源于生活实践,立足学生思维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聚焦于现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真的实践品格和创新素养。第二,跨学科融合教育应着力构建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核心是学生之学。在这种学习领域,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的叠加,还应伴随着情感、意志、精神、德性、品质、灵性等学习者的诸多内在特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学习领域中,自主、自愿、自由地表达和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和技术,构建多学科内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融通。2 .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育人功能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一种新的育人观,旨在培养能促进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融合教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通过特定的学习方式培养出的(横向)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横向)学科知识与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的综合可见,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个人在面临复杂不确定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知识与思维的融合。核心素养内容的总体特性不仅决定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意义是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也决定了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过程和方式应是跨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整合和共同作用。可以说跨学科融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越来越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综合育人功能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在《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统一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协作,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地区、学校课改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科融合、项目探索和实践创造,相继提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动手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项目式学习( PBL )等新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3 .探索多样的学习实践,赋予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更大空间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认知、思维、情感、意志、动机、精神乃至身体等全方位的投入过程,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在特质,挖掘自身潜力这样的学习活动终将使人成为千差万别的人,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成为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人这种“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体,不能生长在纯粹孤立的学习实践“土壤”上,而需要接受多种“养料”的滋养,实现跨学科的融合性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可能通过僵化、死板、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富有个性特征、充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是积极探索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多样化学习实践传统的课堂学习过于注重学科知识演习、学科技能训练和考试对策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感和差异化的认知经验,难以真正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生命体验,无法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进入跨学科融合的综合化学习空间,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质,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整合学科相关内容为基础,打破知识内容边界和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探索多种学习实践,为学生营造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空间。跨学科融合教育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而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外社区、博物馆、实践基地、虚拟空间等多种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些“大课堂”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项目探索、动手合作、实践创造,使学习活动既有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又有趣4 .为了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维学习评价模式的学习评价是收集学生、课堂相关信息,通过比较形成判断,实施反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类似的说法有“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习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课程评价”等。学习一定有反馈,反馈一定有评价。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模式。跨学科融合教学要针对评价主体,积极开展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特别是学生在实际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所体现出的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跨学科知识流动和运用的评价,而且关注不同学科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方式、学科素养融合的评价; 学生对智力因素的评价(如知识学习、观察力、理解力、创造性等)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情感、动机、意志力、参与),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思维过程、技能提高的评价,还要关注对精神品质、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人、小组团队在跨学科融合教育中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班级、学校乃至地区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形成从起点看变化、从现状提高、从结果改进的增值评价模型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整体设计、深度融合,使知识应用具有灵活性、迁移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系统性,使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使人才培养具有复合性、创新性。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必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路径,深化改进策略。出处丨《中国教师》作者丨张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对话的融合品性论文

一、回到教育对话本身

“生活世界是给予我们并由我们积极创建的:对之进行现象学反思,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个体的与群体的自我理解与智慧实践的各种可能性”。将“回到事情本身”放置到教育对话语境中,就是回到它的本身,恢复它的多元性、丰富性与生命性,让教育对话在自身存在过程中直接彰显其本质品性。

1、教育对话即关系

“时至今日,人们开始普遍相信现实世界并不是受机械论决定的;宇宙并不像一个大机器,而更像一个生命体。” 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关系就是现实中的一切。”人的生命起源于关系,成长与子宫、与他人相关联。相应地,我们的存在也同样发生于与世界的亲密且富有意义的关系之中。教育对话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它最根本特征不是词语,而是参与者表达的意义。首先,教育主体间保持一种“我—你”的关系是对话的起点。“我—它”关系是工具性的,只注重物体的效用以满足我们的目的,而“我—你”关系则不同,它更高级,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人。其次,我—你是既亲又疏的关系,它要求教育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后,教育场域中的主体要与他人形成对话关系,最重要的不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而应该从他人开始。我们应该以充分尊重的方式与人交往,不能想当然地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当他人与我们坦诚相遇并产生共鸣时,对话关系就产生了。

2、教育对话即理解

伽达默尔指出,在与他人相遇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会显著地影响他人是如何被理解的,也构成了我们理解一切的基础。通过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整体关系,如此,便不会存在偏见,而是会随着对话的进行不断地调整自己对他人、对周围整体环境的理解,尽最大可能地认识自身的偏见和情境性。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要开放并理解他人,教育主体必须要倾心投入,既要倾心关注自身的思维与意识,还要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倾心认识和理解他人。当然,倾心投入去理解他人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要求,那就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必须确认他人的本意,不断寻找合适的言词。伽达默尔指出:“任一交谈均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或者说,它能够创造出一种共同语言。对话要有一个核心,对话者围绕这个核心参与对话,并针对该核心互相交换意见”。简单地说,在一次成功的谈话中,教育主体们彼此均受真理的吸引,团结一致地形成一个以理解为核心的新型社区。这就是教育对话的魅力所在。

3、教育对话即融合

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们会不自觉地信守承诺、倾心投入,与他人相遇,细心聆听他人的不同声音,耐心地等待他人对自己理解所做出的肯定与确认。例如,在课堂对话中,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而迸发真诚的质询让问题引领师生进入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如此,理解就应运而生。这样的一个理解过程就是伽达默尔所指出的“视域融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会因为视域的融合而消除异见并失去自我,教育主体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完美的理解,他们的视域也不会彻底融为一体。这种融合是指在培养理解的过程中,主体们必须把自身偏见和情境性所构成的复杂性视野与他人的复杂视野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交融。正如“人类的思想要变成真正的思想,比如一种观念,只能通过与他人不同思想的交锋实现,并体现在他人的声音里,用他人的话语来表达,表现在他人的意识中”。当成员做到一起来共同探索集体的视域时,就会发现新的方向犹如种子般地萌芽生长;当大家彼此相互理解之时,就能彻底看清方向之所在。

二、教育对话“活”的艺术:融合品性的凸显

1、置判断与假定

搁置判断指的是“要养成一种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判断过程的能力,立场要中立,要能置身事外”。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会担忧实话实说风险太大。其实这种“遮遮掩掩的策略”终究会遭到惩罚,而百分之百的诚实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体间的冲突,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理念。在对话中,教育主体会慢慢地超越机械方法论判断的禁锢,拓展视野,真正学会创造性地去思考而不是下意识地应对,他们会自觉地放慢判断的速度,收集更多的资料,发现新的可能,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其实,参与者在做快速评判时,通常是基于个人思维假定的。每个人对世界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并均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当相互对立的.假定同时存在时,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困惑、灰心、愤怒、不信任,等等。随着教育对话的深入开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本体感受,去认识和识别隐藏在自己选择和行为之后的假定、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并悬置它。

2、倾听

有研究者指出,倾听可能是一个人最具创造性的简单举动,我们的倾听方式、内容、对象以及倾听背后所隐藏的假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若要真正实现倾听,我们必须要将自身的偏见抛弃或者放置一边,虚心接受,真诚理解。然而现实中,很多教育主体在不自觉地抗拒着倾听。他们听的时候只能是自己发出的噪音、自己的话,而不是别人所想说的。在群体对话中,由于所有的教育主体都在倾听并逐渐形成共识,倾听的威力便会以几何倍数增长,逐渐融合的教育者会慢慢学会同时从三方面去倾听:第一,他们会开放地倾听他人,找出其认为重要的内容来拓展、完善自己的理解;第二,他们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己说出的话;第三,他们会留心集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的共识以及正在酝酿的新想法。这种多重视角的倾听增加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深度,促进了教育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挖掘了以集体倾听为基础的系统思考的潜力,激发了集体智慧与共同信念的生成。

3、质询与思考

质询是指教育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保持好奇的态度并进行提问,试图去“看透”事物的或者事项的本质,从而发现新的见解。这种质询精神源于个体想要探索未知、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强烈意愿,在这种意愿的作用下,人们能够通过问题将自己的视界拓宽到一些未知的领域,从而将对话引入一个全新的空间。“质询能否使得整个对话更有深度、内容更加丰富,根本上取决于个体质询的意图”,例如教育者能够以客观、积极的态度去质询别人的观点,或者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别人的质询。但单凭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质询往往无法促进学校的飞跃式发展,善于学习的集体能够自组织、自我改造,从而日新月异,不断取得新成就。这就需要所有成员在倾听他人或者向他人提问时,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以及其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进行审视,对谈话的主题、观点、问题以及谈话中出现的新思想或者是谈话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此外,为了开启集体的智慧之源,教育主体需要学会聆听,暂时的沉默和孤独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楚,更客观,更有洞察力。

4、逐渐融会贯通

多元社会的生存,要求人们秉持这样一个信念:“社会各团体之间或者团体内部要实现相互理解,必须通过真正的对话进行,所有的公民都必须真心地投入到这样的交谈之中”。教育对话是一种强大的、理解性的力量,不管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它都能促使大家形成良好的关系并相互理解。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除了会搁置判断与假定、认真倾听、质询与反思之外,他们也会渐渐地接受和认同集体内的指南或者原则,摒弃原有的排斥与抵触,将其视为一种辅助集体对话的激励工具。这就使得整个学校范围内着弥漫着一种“深度民主”的氛围,教师们会对那些价值观虽与其不同,但却并非决然敌对的人抱着尊重、虚心听取和合作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的看似不可协调的混乱和不适也会使得合作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和紧张性,但已经融入个体日常生活的对话技能会使其不再固执己见,开始了解众人的想法,尽量与他人合作。

三、教育对话的改造力:融合品性的意蕴

1、体验集体同步,意会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复杂的程度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层面、多个部分,但他们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同步性是事物内在联系的外在表现,是所有生命的内在相关性所产生的可感知的变动征兆,它意味着更为紧密的现实的连续性。在让人迷惑又颇为有益的同步事件背后隐藏着我们应该进行深挖的问题关注点:人们意识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产生的整个系统,组织所寻觅的合作精神和共同领导都取决于这种关注”。而且,对话能够激励着“观念的变革”,促使人们意识到这种共同行动、共同思考所带来的出乎意料的结果,从而更加适应同步性的行动和思考,并体验到集体智慧发生作用的微妙感受。在教育对话中,我们倾听的目的就是建立联系,发展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会放下追求任何具体结果的渴望,通过质询达到新的、前所未有的理解水平,拓展倾听的幅度,了解到以前有可能漏掉的内容,认识新的联系。这有助于教育主体更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更积极、自觉地倾听集体理念并帮助大家共同认清集体理念。

2、控制两难处境,建构集体的能量场

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总会发生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可能会使集体处于分裂或者进退两难的困境。但随着个体对集体同步性体验的加深,他们会转变观念,不会再执着于个人观点和立场,而是坐下来面对悖论、融合观念的强烈意愿去接受彼此。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集体中的协议是人际关系、共同理念的产物,对组织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因此,整个集体会将组织内协议的制订视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协议都是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瞬间反映,并尝试着将行动与决策中的核心价值、目标融入周围变动的环境、变动的世界中去。正如物理学家所描述的:“一定的时空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能量场,人们相隔很长时间之后,都会重新进入这个场”。教育对话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稳定的交往方式、彼此熟悉的沟通话题、相互分工的方式、喜欢相邻而坐的位子,等等,这些模式固定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加强,就会成为集体能量场的一部分,而通过处理悖论、模糊协议,个体能够灵活地控制两难处境,这又使得集体能量场不断强大。反过来,集体能量场有自身的生命和意识,它可以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扎根于每个教育主体心中的既定假设,以营造集体合作和共同领导的文化。

3、直面阴影,建立民主的异质性社区

有研究者指出:“光明使人眼界大开,这并不仅指它让人们看清了明亮世界的景象,更让人意识到了黑暗的存在。”在教育场域中,有些阴影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也从未被谈及,有些阴影的形成正是由于集体内过分强调某一特定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强求大家去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共识,若遇到重要却又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时,人们甚至会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在表面的一致背后,仍然存着潜在的分歧与冲突。而通过教育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阴影的存在,当判断被搁置,思维中被否定的部分就会被人们当作整体的一部分来对待。每个个体都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走到一起,带着各自不同的观念、习俗、文化、信仰、价值观和传统,融聚到社区这一大“空间”中来,这个充满异质性的社区不会忽视、轻视甚至边缘化任何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而正是教育对话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学校内领导方式的转变,才培育了这样的社区。当面临意见不一致、困惑、挫折和误解的时候,教育主体仍然愿意保持伙伴精神和合作情谊,这才是一种成功的对话。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就其实质来说远比任何其他那些特定的交流形式更加深入、持久。

4、把握对话的时刻,进行创造并再创造

有研究者基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念指出,狂欢是复调性的,也是对话性的,它能促进教育对话的开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来让那些平时被边缘化的人们走上中心舞台,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亲身体验与学习的机会,使其真正学会把关系和理解、观念与行动、认知和情感结合统一起来。在教育对话中,不同教育主体相遇之后的主要结果是理解,他们以对话的方式来反映和阐明现实,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示范和实践对话,在对话中生活,协力去发现促进、鼓励、抚育和创造对话的途径,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声音所在,同时也要去聆听他人的声音。这种狂欢性使教育主体之间形成的异质性社区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也能够为教师群体带来解放、能力、自由、理解和关系。此外,狂欢作为教育对话最真实的体现,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领导之道,它会促使群体内的教育领导者放弃单项的独白,把握对话的时刻,引领集体成员了解复调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在复调中处之泰然,在不会结束的对话中不断进行再创造。

在教育对话中,教育主体能够逐渐意识到维持群体的友谊氛围比固守自己的见解更重要,这时候所有教育主体之间便会出现一种建立和分享共同意义的积极心态,而且这种流动的共同意义会在人们的对话中不断地萌生、改造。如此,教育主体便进入了一种新型动态的关系之中,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不会拒绝或者排斥任何特定的对话内容,从而在彼此之间建构一种促使自身解放、集体发展的理想的合理化情境。

融合教育2000论文发表

邹洪复所创作的评论文字是人们欣赏的那类雅俗共赏的评论,这是一种新批评的路子,通过所评作品来表达或延展评论者自己所认为的创作观点和美学观念。阅读邹洪复的评论,可以感受到每一篇评论都是他细细咀嚼了书的芳香之后,用文字把自己的感受作一次认真的梳理和回味。它们真挚,亲切,见解独到,入木三分,每一个字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里面融入了他的思考,他的写作经验,他对作者文字的深刻体悟。可以说,邹洪复的评论既中肯客观,又极具专业水准。邹洪复发表的部分论文、评论(共计53篇):1,论文《谈谈音乐的模糊美》发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1995年第3期)2,论文《通俗歌曲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第6期)3,评论《是否当代诗歌的悲哀》发表于台湾《乾坤诗刊》(2000年第1期)4,论文《融合: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发表于《沂蒙教育》(2000年第5期)5,书评《倾情艺术,流淌真诚——简评黄强诗集〈有梦无痕〉》发表于《热风》(2001年3期)6,评论《这是一个伪文学横行的时代》发表于《科学与民主》(2002年第一卷第十二期)7,书评《读巫昂诗集〈什么把我弄醒〉印象》发表于《读书时报》(2003年1月29日)8,评论《游于诗内无所往而不乐——评邵光智的散文诗》发表于《山东邮电报》副刊(2003年7月25日)9,书评《一部用爱的交响曲谱成的小说——评张执浩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发表于《黑龙江晨报》副刊(2003年4月9日)10,书评《爱在生活的气韵和琐碎里面涌动——读那言随笔集〈家有蛮妻若兰〉》发表于《春城晚报》副刊(2003年7月16日)11,书评《清醒活着的方法——读古古新著〈在商言商〉》发表于(《太原晚报》副刊,2003年2月8日)12,书评《干嘛要和最亲近的人闹情绪——读满庭花雨的长篇小说〈媒子鸟〉》发表于美国《侨报》副刊(2004年3月5日)13,书评《醉读〈陈寅恪读书生涯〉》发表于美国《新象周刊》副刊(2004年3月26日)14,评论《一个社会没有文化的表征》发表于美国《侨报》副刊(2004年4月16日)15,书评《不与无道者同谋和共事——读周益崧《驾羽随风》》发表于《燕赵都市报》副刊(2004年07月23日版)16,论文《关于创新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发表于《教育前沿》(2004年12期)17,评论《读谢明洲随笔集[一滴幸福]有感》发表于《山东作家》(季刊)(2004年4期)18,论文《对“改革”的几点思考》发表于《民主中国》(2005年1期)19,论文《诗歌写作的方向》发表于《时代文学》(双月版)(2005年2期)20,书评《幸福只给懂得幸福的人》发表于《山东文学》(下半月刊)(2005年第6期)21,书评《官员应学郑金兰——读郑金兰随笔集〈下乡手记〉有感》发表于《时代文学》(双月版)(2005年6期)22,论文《中国诗歌发展趋向的可能性判断》发表于《敦煌》诗刊(2005年上半年卷)23,评论《诗歌:什么是先锋化写作和灵性写作?》发表于《汉诗评论》(2005年第11期)24,评论《一幅画和一个画家》发表于《沂蒙生活报》(2003年3月26日版)25,评论《文化本源的凸现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发表于《沂蒙生活报》(2004年1月2日版)26,论文《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美好素质养成初探》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7,论文《音乐教育应该具有的新走向》发表于《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年第5期)28,评论《诗歌是诗人灵魂的出口——读山东文章的诗》发表于香港《大公报》有限公司编的《大周刊》杂志(2008年8月8日版)29,笔谈《关于当代诗歌若干问题的问答》载于《沂蒙文学》(2002年第1期)30,评论《儒雅文采君子情怀——简评武传法散文集〈沂山赋〉》载于《沂蒙文学》(2001年第2期)31,评论《人性光芒诗意漫步——评邵光智的诗》载于《沂蒙文学》(2001年第2期)32,评论《遗弃形式向内心靠近——简评刘书峰诗集〈流浪的翅膀〉载于《沂蒙文学》(2001年第4期)33,评论《请你和大自然亲如一家——读杨同杰新著〈热血追寻〉发表于《临沂日报》(2006年10月13日农村版)34,评论《文以学养并提——读党宝修先生〈党家山人诗集〉随感》发表于《沂蒙生活报》副刊35,评论《一部值得去读的长篇小说——简评郭庆文的〈梦该有个家〉》载于《沂河》(1999年第1期)36,评论《用语言作曲的小说——于彦国短篇小说集〈赶集〉印象》发表于《沂蒙生活报》副刊37,评论《从朦胧到明朗,一个诗歌新时代早已开始》载于《光明观察周刊》(2004年2月10日,总第122期)38,评论《活着的姿势——序秦友刚、刘燕散文集〈走在路上〉》载于(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版)39,评论《诗歌写作的支点——读蔡楚先生诗歌作品随感》载于诗集《别梦成灰——蔡楚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9月版)40,论文《音乐教育酿造美好人生》发表于《艺术教育》(2009年第1期)41,评论《自己的宫殿——读王竞成诗集〈掩泪入心〉》载于《黄河诗报》(2009年3期)42,评论《大梦谁先觉读者会心知——读魏然森长篇小说〈越位〉》载于《鲁南商报》2009年5月9日版和《兰州晨报》副刊43,评论《用心灵的光芒照亮写作——读王相理散文集〈追求〉载于《鲁南商报》2009年12月5日版44,评论《神领意造处,天成高格调——牧青作品观后》载于《美术收藏》2008年第10期45,评论《心有灯塔,照亮诗歌——诗人王竞成论》载于《黄河诗报》2011年第1期46,论文《对合唱中音乐指挥的几点理解和认识》载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华章》杂志2011年9月版47,论文《如何面对通俗歌曲的低俗和恶俗》载于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艺海》杂志2011年第9期48,论文《对合唱中音乐指挥的理解认识》载于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艺海》杂志2011年10月版49,论文《音乐呼唤摇滚精神》载于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音乐生活》杂志2011年第10期50,评论《什么样的诗歌是好的》载于《新晨报》今日沂蒙副刊版第3期51,评论《清新优美,朴素纯粹——诗人邵光智论》载于《未央文学》2012第2期52,评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角落——对几位通俗女歌手的点评》载于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音乐生活》杂志2012年第4期53,评论《音乐思潮兴起的几种力量——读冯长春著作[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得到的启示》载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教育对话的融合品性论文

一、回到教育对话本身

“生活世界是给予我们并由我们积极创建的:对之进行现象学反思,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个体的与群体的自我理解与智慧实践的各种可能性”。将“回到事情本身”放置到教育对话语境中,就是回到它的本身,恢复它的多元性、丰富性与生命性,让教育对话在自身存在过程中直接彰显其本质品性。

1、教育对话即关系

“时至今日,人们开始普遍相信现实世界并不是受机械论决定的;宇宙并不像一个大机器,而更像一个生命体。” 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关系就是现实中的一切。”人的生命起源于关系,成长与子宫、与他人相关联。相应地,我们的存在也同样发生于与世界的亲密且富有意义的关系之中。教育对话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它最根本特征不是词语,而是参与者表达的意义。首先,教育主体间保持一种“我—你”的关系是对话的起点。“我—它”关系是工具性的,只注重物体的效用以满足我们的目的,而“我—你”关系则不同,它更高级,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人。其次,我—你是既亲又疏的关系,它要求教育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后,教育场域中的主体要与他人形成对话关系,最重要的不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而应该从他人开始。我们应该以充分尊重的方式与人交往,不能想当然地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当他人与我们坦诚相遇并产生共鸣时,对话关系就产生了。

2、教育对话即理解

伽达默尔指出,在与他人相遇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会显著地影响他人是如何被理解的,也构成了我们理解一切的基础。通过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整体关系,如此,便不会存在偏见,而是会随着对话的进行不断地调整自己对他人、对周围整体环境的理解,尽最大可能地认识自身的偏见和情境性。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要开放并理解他人,教育主体必须要倾心投入,既要倾心关注自身的思维与意识,还要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倾心认识和理解他人。当然,倾心投入去理解他人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要求,那就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必须确认他人的本意,不断寻找合适的言词。伽达默尔指出:“任一交谈均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或者说,它能够创造出一种共同语言。对话要有一个核心,对话者围绕这个核心参与对话,并针对该核心互相交换意见”。简单地说,在一次成功的谈话中,教育主体们彼此均受真理的吸引,团结一致地形成一个以理解为核心的新型社区。这就是教育对话的魅力所在。

3、教育对话即融合

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们会不自觉地信守承诺、倾心投入,与他人相遇,细心聆听他人的不同声音,耐心地等待他人对自己理解所做出的肯定与确认。例如,在课堂对话中,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而迸发真诚的质询让问题引领师生进入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如此,理解就应运而生。这样的一个理解过程就是伽达默尔所指出的“视域融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会因为视域的融合而消除异见并失去自我,教育主体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完美的理解,他们的视域也不会彻底融为一体。这种融合是指在培养理解的过程中,主体们必须把自身偏见和情境性所构成的复杂性视野与他人的复杂视野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交融。正如“人类的思想要变成真正的思想,比如一种观念,只能通过与他人不同思想的交锋实现,并体现在他人的声音里,用他人的话语来表达,表现在他人的意识中”。当成员做到一起来共同探索集体的视域时,就会发现新的方向犹如种子般地萌芽生长;当大家彼此相互理解之时,就能彻底看清方向之所在。

二、教育对话“活”的艺术:融合品性的凸显

1、置判断与假定

搁置判断指的是“要养成一种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判断过程的能力,立场要中立,要能置身事外”。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会担忧实话实说风险太大。其实这种“遮遮掩掩的策略”终究会遭到惩罚,而百分之百的诚实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体间的冲突,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理念。在对话中,教育主体会慢慢地超越机械方法论判断的禁锢,拓展视野,真正学会创造性地去思考而不是下意识地应对,他们会自觉地放慢判断的速度,收集更多的资料,发现新的可能,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其实,参与者在做快速评判时,通常是基于个人思维假定的。每个人对世界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并均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当相互对立的.假定同时存在时,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困惑、灰心、愤怒、不信任,等等。随着教育对话的深入开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本体感受,去认识和识别隐藏在自己选择和行为之后的假定、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并悬置它。

2、倾听

有研究者指出,倾听可能是一个人最具创造性的简单举动,我们的倾听方式、内容、对象以及倾听背后所隐藏的假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若要真正实现倾听,我们必须要将自身的偏见抛弃或者放置一边,虚心接受,真诚理解。然而现实中,很多教育主体在不自觉地抗拒着倾听。他们听的时候只能是自己发出的噪音、自己的话,而不是别人所想说的。在群体对话中,由于所有的教育主体都在倾听并逐渐形成共识,倾听的威力便会以几何倍数增长,逐渐融合的教育者会慢慢学会同时从三方面去倾听:第一,他们会开放地倾听他人,找出其认为重要的内容来拓展、完善自己的理解;第二,他们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己说出的话;第三,他们会留心集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的共识以及正在酝酿的新想法。这种多重视角的倾听增加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深度,促进了教育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挖掘了以集体倾听为基础的系统思考的潜力,激发了集体智慧与共同信念的生成。

3、质询与思考

质询是指教育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保持好奇的态度并进行提问,试图去“看透”事物的或者事项的本质,从而发现新的见解。这种质询精神源于个体想要探索未知、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强烈意愿,在这种意愿的作用下,人们能够通过问题将自己的视界拓宽到一些未知的领域,从而将对话引入一个全新的空间。“质询能否使得整个对话更有深度、内容更加丰富,根本上取决于个体质询的意图”,例如教育者能够以客观、积极的态度去质询别人的观点,或者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别人的质询。但单凭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质询往往无法促进学校的飞跃式发展,善于学习的集体能够自组织、自我改造,从而日新月异,不断取得新成就。这就需要所有成员在倾听他人或者向他人提问时,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以及其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进行审视,对谈话的主题、观点、问题以及谈话中出现的新思想或者是谈话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此外,为了开启集体的智慧之源,教育主体需要学会聆听,暂时的沉默和孤独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楚,更客观,更有洞察力。

4、逐渐融会贯通

多元社会的生存,要求人们秉持这样一个信念:“社会各团体之间或者团体内部要实现相互理解,必须通过真正的对话进行,所有的公民都必须真心地投入到这样的交谈之中”。教育对话是一种强大的、理解性的力量,不管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它都能促使大家形成良好的关系并相互理解。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除了会搁置判断与假定、认真倾听、质询与反思之外,他们也会渐渐地接受和认同集体内的指南或者原则,摒弃原有的排斥与抵触,将其视为一种辅助集体对话的激励工具。这就使得整个学校范围内着弥漫着一种“深度民主”的氛围,教师们会对那些价值观虽与其不同,但却并非决然敌对的人抱着尊重、虚心听取和合作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的看似不可协调的混乱和不适也会使得合作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和紧张性,但已经融入个体日常生活的对话技能会使其不再固执己见,开始了解众人的想法,尽量与他人合作。

三、教育对话的改造力:融合品性的意蕴

1、体验集体同步,意会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复杂的程度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层面、多个部分,但他们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同步性是事物内在联系的外在表现,是所有生命的内在相关性所产生的可感知的变动征兆,它意味着更为紧密的现实的连续性。在让人迷惑又颇为有益的同步事件背后隐藏着我们应该进行深挖的问题关注点:人们意识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产生的整个系统,组织所寻觅的合作精神和共同领导都取决于这种关注”。而且,对话能够激励着“观念的变革”,促使人们意识到这种共同行动、共同思考所带来的出乎意料的结果,从而更加适应同步性的行动和思考,并体验到集体智慧发生作用的微妙感受。在教育对话中,我们倾听的目的就是建立联系,发展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会放下追求任何具体结果的渴望,通过质询达到新的、前所未有的理解水平,拓展倾听的幅度,了解到以前有可能漏掉的内容,认识新的联系。这有助于教育主体更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更积极、自觉地倾听集体理念并帮助大家共同认清集体理念。

2、控制两难处境,建构集体的能量场

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总会发生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可能会使集体处于分裂或者进退两难的困境。但随着个体对集体同步性体验的加深,他们会转变观念,不会再执着于个人观点和立场,而是坐下来面对悖论、融合观念的强烈意愿去接受彼此。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集体中的协议是人际关系、共同理念的产物,对组织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因此,整个集体会将组织内协议的制订视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协议都是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瞬间反映,并尝试着将行动与决策中的核心价值、目标融入周围变动的环境、变动的世界中去。正如物理学家所描述的:“一定的时空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能量场,人们相隔很长时间之后,都会重新进入这个场”。教育对话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稳定的交往方式、彼此熟悉的沟通话题、相互分工的方式、喜欢相邻而坐的位子,等等,这些模式固定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加强,就会成为集体能量场的一部分,而通过处理悖论、模糊协议,个体能够灵活地控制两难处境,这又使得集体能量场不断强大。反过来,集体能量场有自身的生命和意识,它可以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扎根于每个教育主体心中的既定假设,以营造集体合作和共同领导的文化。

3、直面阴影,建立民主的异质性社区

有研究者指出:“光明使人眼界大开,这并不仅指它让人们看清了明亮世界的景象,更让人意识到了黑暗的存在。”在教育场域中,有些阴影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也从未被谈及,有些阴影的形成正是由于集体内过分强调某一特定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强求大家去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共识,若遇到重要却又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时,人们甚至会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在表面的一致背后,仍然存着潜在的分歧与冲突。而通过教育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阴影的存在,当判断被搁置,思维中被否定的部分就会被人们当作整体的一部分来对待。每个个体都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走到一起,带着各自不同的观念、习俗、文化、信仰、价值观和传统,融聚到社区这一大“空间”中来,这个充满异质性的社区不会忽视、轻视甚至边缘化任何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而正是教育对话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学校内领导方式的转变,才培育了这样的社区。当面临意见不一致、困惑、挫折和误解的时候,教育主体仍然愿意保持伙伴精神和合作情谊,这才是一种成功的对话。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就其实质来说远比任何其他那些特定的交流形式更加深入、持久。

4、把握对话的时刻,进行创造并再创造

有研究者基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念指出,狂欢是复调性的,也是对话性的,它能促进教育对话的开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来让那些平时被边缘化的人们走上中心舞台,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亲身体验与学习的机会,使其真正学会把关系和理解、观念与行动、认知和情感结合统一起来。在教育对话中,不同教育主体相遇之后的主要结果是理解,他们以对话的方式来反映和阐明现实,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示范和实践对话,在对话中生活,协力去发现促进、鼓励、抚育和创造对话的途径,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声音所在,同时也要去聆听他人的声音。这种狂欢性使教育主体之间形成的异质性社区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也能够为教师群体带来解放、能力、自由、理解和关系。此外,狂欢作为教育对话最真实的体现,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领导之道,它会促使群体内的教育领导者放弃单项的独白,把握对话的时刻,引领集体成员了解复调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在复调中处之泰然,在不会结束的对话中不断进行再创造。

在教育对话中,教育主体能够逐渐意识到维持群体的友谊氛围比固守自己的见解更重要,这时候所有教育主体之间便会出现一种建立和分享共同意义的积极心态,而且这种流动的共同意义会在人们的对话中不断地萌生、改造。如此,教育主体便进入了一种新型动态的关系之中,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不会拒绝或者排斥任何特定的对话内容,从而在彼此之间建构一种促使自身解放、集体发展的理想的合理化情境。

随着融合教育观念的提出,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环境,使特教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文化。英语成为聋教育中的一门学习科目,拓宽了聋生的语言能力,为其融入社会,回归主流文化,回归主流社会提供了支持。聋教育学校中英语课程是聋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环境,英语知识的建构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想,不但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广泛讨论,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中,特殊需要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离不开融合教育的支持。英语学习,不仅关乎于聋生走进大学,更是其走入社会应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聋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源自于课堂,帮助其整合英语教学知识与知识建构,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融合教育背景下的聋生回归主流文化

融合教育与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殊教育是为使特殊教育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使特殊需要学生回归主流。特殊教育教师要探索与总结适应与特教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其掌握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与生活中更应为其提供更多的应用与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其中,成为真正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的能力。“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头脑的多种官能,这样随着人生的发展,学生能够运用训练好的头脑应对他所遇到的种种情景。”当特教学生们掌握了这种应对能力,便是通过融合教育帮助其回归主流文化的目的所在。

二、聋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人们更可通过掌握一门语言,更多的了解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与其表述的文化历史。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因此英语的学习与掌握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更多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与历史,更能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英语语言的掌握不失为是一把打开世界文化的钥匙。“一个人由于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他自己的意识。”聋生接受教育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增进,英语作为通往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一门学科,可以帮助其踏入大学知识的殿堂,而当其走向社会后,抑或是现今的生活中,英语的掌握可以使其接受更宽泛的理念与文化氛围,且可为其日后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能力提升空间。“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的,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了解过去、掌握过去的要求是人出自己获得的可能性从而要成为自己要求的体现。”通过语言为媒介而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失为陶冶人全面发展的手段。英语也成为聋生应用更多一门语言接受全面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聋校英语课堂知识建构

1. 情境化教学建构

弗兰德指出,融合不仅是指残疾儿童在物理层次上的融合,还应该能够让残疾儿童实现课程教学中的融合与社会中的融合,既要让残疾儿童走进普通教室,也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教学活动与课程中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班级中全部为有听力障碍的学生,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要求教师要在采用正常教学模式的同时,适应本班学情的应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设英语学习情境,为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明了地感受到英语的使用环境。胡壮麟指出,导致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在我们国家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学生离开课堂后很少有机会接触操英语的本族人,并用英语和他们交谈。平时不用,待到用时当然会力不从心。因此在课堂中注意创设情境化教学,乃至课后,还应注意多加提供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虽英语学习常学常新,但更应再每一次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进一步的提高。

2. 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的建构

自新课标以来,强调还课堂于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化,教师变为辅助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者从知识的主观建构出发,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而非给予的过程;理论不是权威的特权,应该是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传递与给予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参与、共同经历、自主探索的知识生成与发现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起到帮扶与指点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有善引善诱的能力。文秋芳指出,英语学习方法系统由两大子系统组成:观念和策略。观念是学习者通过自身体验和外界影响所形成的学好英语的看法体系。策略,用在英语学习上,它指学习者在观念的指导下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英语课堂是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观念,自主形成英语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探索能力。

3. 教育信息技术对英语知识的建构

“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由于这些新技术,明天的社会将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模式。”信息技术创造了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个性化教学多媒体教室等各种电子设备辅助教学。教师可利用网络探究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其已有知识水平上通过网络探究学习等建构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能有效直观的呈献给学生知识情境体验,可使情境教学更加仿真化,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使学生们可以更加快速清晰的掌握所教授的内容。

使特殊教育学生回归主流文化,还需有一段漫长的路。融合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的平台,加速了他们回归主流的步伐。“教育是关涉人的灵魂的活动,是个体的生命情感孕育、生命情怀舒展、生命体验充盈的过程。在教育这种有目的地将人对生命意义和价值引向高处的事业中,自古以来,我们都赋予它心灵转向的神圣使命和促进生命生长的重要地位。” 在聋生的成长中,教育对其灵魂活动的引领起着无可厚非的作用,英语知识的建构是聋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为其倾力关注的问题。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为聋生提供平等的教育环境,英语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为他们的知识能力储备提供了条件,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与文化创设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幸福的生活,是他们的现在与明天。

融合教育学会论文发表

1、论文发表等级-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特种刊物论文。 2、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3、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4、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 5、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6、论文发表等级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7、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教育对话的融合品性论文

一、回到教育对话本身

“生活世界是给予我们并由我们积极创建的:对之进行现象学反思,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个体的与群体的自我理解与智慧实践的各种可能性”。将“回到事情本身”放置到教育对话语境中,就是回到它的本身,恢复它的多元性、丰富性与生命性,让教育对话在自身存在过程中直接彰显其本质品性。

1、教育对话即关系

“时至今日,人们开始普遍相信现实世界并不是受机械论决定的;宇宙并不像一个大机器,而更像一个生命体。” 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关系就是现实中的一切。”人的生命起源于关系,成长与子宫、与他人相关联。相应地,我们的存在也同样发生于与世界的亲密且富有意义的关系之中。教育对话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它最根本特征不是词语,而是参与者表达的意义。首先,教育主体间保持一种“我—你”的关系是对话的起点。“我—它”关系是工具性的,只注重物体的效用以满足我们的目的,而“我—你”关系则不同,它更高级,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人。其次,我—你是既亲又疏的关系,它要求教育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后,教育场域中的主体要与他人形成对话关系,最重要的不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而应该从他人开始。我们应该以充分尊重的方式与人交往,不能想当然地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当他人与我们坦诚相遇并产生共鸣时,对话关系就产生了。

2、教育对话即理解

伽达默尔指出,在与他人相遇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会显著地影响他人是如何被理解的,也构成了我们理解一切的基础。通过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整体关系,如此,便不会存在偏见,而是会随着对话的进行不断地调整自己对他人、对周围整体环境的理解,尽最大可能地认识自身的偏见和情境性。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要开放并理解他人,教育主体必须要倾心投入,既要倾心关注自身的思维与意识,还要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倾心认识和理解他人。当然,倾心投入去理解他人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要求,那就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必须确认他人的本意,不断寻找合适的言词。伽达默尔指出:“任一交谈均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或者说,它能够创造出一种共同语言。对话要有一个核心,对话者围绕这个核心参与对话,并针对该核心互相交换意见”。简单地说,在一次成功的谈话中,教育主体们彼此均受真理的吸引,团结一致地形成一个以理解为核心的新型社区。这就是教育对话的魅力所在。

3、教育对话即融合

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们会不自觉地信守承诺、倾心投入,与他人相遇,细心聆听他人的不同声音,耐心地等待他人对自己理解所做出的肯定与确认。例如,在课堂对话中,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而迸发真诚的质询让问题引领师生进入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如此,理解就应运而生。这样的一个理解过程就是伽达默尔所指出的“视域融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会因为视域的融合而消除异见并失去自我,教育主体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完美的理解,他们的视域也不会彻底融为一体。这种融合是指在培养理解的过程中,主体们必须把自身偏见和情境性所构成的复杂性视野与他人的复杂视野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交融。正如“人类的思想要变成真正的思想,比如一种观念,只能通过与他人不同思想的交锋实现,并体现在他人的声音里,用他人的话语来表达,表现在他人的意识中”。当成员做到一起来共同探索集体的视域时,就会发现新的方向犹如种子般地萌芽生长;当大家彼此相互理解之时,就能彻底看清方向之所在。

二、教育对话“活”的艺术:融合品性的凸显

1、置判断与假定

搁置判断指的是“要养成一种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判断过程的能力,立场要中立,要能置身事外”。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会担忧实话实说风险太大。其实这种“遮遮掩掩的策略”终究会遭到惩罚,而百分之百的诚实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体间的冲突,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理念。在对话中,教育主体会慢慢地超越机械方法论判断的禁锢,拓展视野,真正学会创造性地去思考而不是下意识地应对,他们会自觉地放慢判断的速度,收集更多的资料,发现新的可能,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其实,参与者在做快速评判时,通常是基于个人思维假定的。每个人对世界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并均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当相互对立的.假定同时存在时,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困惑、灰心、愤怒、不信任,等等。随着教育对话的深入开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本体感受,去认识和识别隐藏在自己选择和行为之后的假定、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并悬置它。

2、倾听

有研究者指出,倾听可能是一个人最具创造性的简单举动,我们的倾听方式、内容、对象以及倾听背后所隐藏的假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若要真正实现倾听,我们必须要将自身的偏见抛弃或者放置一边,虚心接受,真诚理解。然而现实中,很多教育主体在不自觉地抗拒着倾听。他们听的时候只能是自己发出的噪音、自己的话,而不是别人所想说的。在群体对话中,由于所有的教育主体都在倾听并逐渐形成共识,倾听的威力便会以几何倍数增长,逐渐融合的教育者会慢慢学会同时从三方面去倾听:第一,他们会开放地倾听他人,找出其认为重要的内容来拓展、完善自己的理解;第二,他们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己说出的话;第三,他们会留心集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的共识以及正在酝酿的新想法。这种多重视角的倾听增加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深度,促进了教育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挖掘了以集体倾听为基础的系统思考的潜力,激发了集体智慧与共同信念的生成。

3、质询与思考

质询是指教育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保持好奇的态度并进行提问,试图去“看透”事物的或者事项的本质,从而发现新的见解。这种质询精神源于个体想要探索未知、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强烈意愿,在这种意愿的作用下,人们能够通过问题将自己的视界拓宽到一些未知的领域,从而将对话引入一个全新的空间。“质询能否使得整个对话更有深度、内容更加丰富,根本上取决于个体质询的意图”,例如教育者能够以客观、积极的态度去质询别人的观点,或者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别人的质询。但单凭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质询往往无法促进学校的飞跃式发展,善于学习的集体能够自组织、自我改造,从而日新月异,不断取得新成就。这就需要所有成员在倾听他人或者向他人提问时,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以及其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进行审视,对谈话的主题、观点、问题以及谈话中出现的新思想或者是谈话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此外,为了开启集体的智慧之源,教育主体需要学会聆听,暂时的沉默和孤独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楚,更客观,更有洞察力。

4、逐渐融会贯通

多元社会的生存,要求人们秉持这样一个信念:“社会各团体之间或者团体内部要实现相互理解,必须通过真正的对话进行,所有的公民都必须真心地投入到这样的交谈之中”。教育对话是一种强大的、理解性的力量,不管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它都能促使大家形成良好的关系并相互理解。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除了会搁置判断与假定、认真倾听、质询与反思之外,他们也会渐渐地接受和认同集体内的指南或者原则,摒弃原有的排斥与抵触,将其视为一种辅助集体对话的激励工具。这就使得整个学校范围内着弥漫着一种“深度民主”的氛围,教师们会对那些价值观虽与其不同,但却并非决然敌对的人抱着尊重、虚心听取和合作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的看似不可协调的混乱和不适也会使得合作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和紧张性,但已经融入个体日常生活的对话技能会使其不再固执己见,开始了解众人的想法,尽量与他人合作。

三、教育对话的改造力:融合品性的意蕴

1、体验集体同步,意会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复杂的程度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层面、多个部分,但他们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同步性是事物内在联系的外在表现,是所有生命的内在相关性所产生的可感知的变动征兆,它意味着更为紧密的现实的连续性。在让人迷惑又颇为有益的同步事件背后隐藏着我们应该进行深挖的问题关注点:人们意识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产生的整个系统,组织所寻觅的合作精神和共同领导都取决于这种关注”。而且,对话能够激励着“观念的变革”,促使人们意识到这种共同行动、共同思考所带来的出乎意料的结果,从而更加适应同步性的行动和思考,并体验到集体智慧发生作用的微妙感受。在教育对话中,我们倾听的目的就是建立联系,发展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会放下追求任何具体结果的渴望,通过质询达到新的、前所未有的理解水平,拓展倾听的幅度,了解到以前有可能漏掉的内容,认识新的联系。这有助于教育主体更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更积极、自觉地倾听集体理念并帮助大家共同认清集体理念。

2、控制两难处境,建构集体的能量场

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总会发生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可能会使集体处于分裂或者进退两难的困境。但随着个体对集体同步性体验的加深,他们会转变观念,不会再执着于个人观点和立场,而是坐下来面对悖论、融合观念的强烈意愿去接受彼此。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集体中的协议是人际关系、共同理念的产物,对组织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因此,整个集体会将组织内协议的制订视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协议都是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瞬间反映,并尝试着将行动与决策中的核心价值、目标融入周围变动的环境、变动的世界中去。正如物理学家所描述的:“一定的时空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能量场,人们相隔很长时间之后,都会重新进入这个场”。教育对话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稳定的交往方式、彼此熟悉的沟通话题、相互分工的方式、喜欢相邻而坐的位子,等等,这些模式固定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加强,就会成为集体能量场的一部分,而通过处理悖论、模糊协议,个体能够灵活地控制两难处境,这又使得集体能量场不断强大。反过来,集体能量场有自身的生命和意识,它可以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扎根于每个教育主体心中的既定假设,以营造集体合作和共同领导的文化。

3、直面阴影,建立民主的异质性社区

有研究者指出:“光明使人眼界大开,这并不仅指它让人们看清了明亮世界的景象,更让人意识到了黑暗的存在。”在教育场域中,有些阴影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也从未被谈及,有些阴影的形成正是由于集体内过分强调某一特定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强求大家去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共识,若遇到重要却又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时,人们甚至会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在表面的一致背后,仍然存着潜在的分歧与冲突。而通过教育对话,教育主体会逐渐认识到阴影的存在,当判断被搁置,思维中被否定的部分就会被人们当作整体的一部分来对待。每个个体都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走到一起,带着各自不同的观念、习俗、文化、信仰、价值观和传统,融聚到社区这一大“空间”中来,这个充满异质性的社区不会忽视、轻视甚至边缘化任何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而正是教育对话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学校内领导方式的转变,才培育了这样的社区。当面临意见不一致、困惑、挫折和误解的时候,教育主体仍然愿意保持伙伴精神和合作情谊,这才是一种成功的对话。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就其实质来说远比任何其他那些特定的交流形式更加深入、持久。

4、把握对话的时刻,进行创造并再创造

有研究者基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念指出,狂欢是复调性的,也是对话性的,它能促进教育对话的开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来让那些平时被边缘化的人们走上中心舞台,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亲身体验与学习的机会,使其真正学会把关系和理解、观念与行动、认知和情感结合统一起来。在教育对话中,不同教育主体相遇之后的主要结果是理解,他们以对话的方式来反映和阐明现实,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示范和实践对话,在对话中生活,协力去发现促进、鼓励、抚育和创造对话的途径,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声音所在,同时也要去聆听他人的声音。这种狂欢性使教育主体之间形成的异质性社区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也能够为教师群体带来解放、能力、自由、理解和关系。此外,狂欢作为教育对话最真实的体现,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领导之道,它会促使群体内的教育领导者放弃单项的独白,把握对话的时刻,引领集体成员了解复调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在复调中处之泰然,在不会结束的对话中不断进行再创造。

在教育对话中,教育主体能够逐渐意识到维持群体的友谊氛围比固守自己的见解更重要,这时候所有教育主体之间便会出现一种建立和分享共同意义的积极心态,而且这种流动的共同意义会在人们的对话中不断地萌生、改造。如此,教育主体便进入了一种新型动态的关系之中,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不会拒绝或者排斥任何特定的对话内容,从而在彼此之间建构一种促使自身解放、集体发展的理想的合理化情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