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拒绝重新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9:00:46

拒绝重新发表论文

可以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编辑通常会表达意见,对这类论文永远不愿再看到,或不适合在其杂志上发表。另一类是“部分拒绝”:论文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编辑拒绝这类论文是由于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

被拒稿大概率是因为你的研究没有达到期刊的要求,具体还是要看拒稿的要求,如果期刊鼓励修改后重投,一定要抓住机会,可以针对论文被拒的原因,对论文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该刊发表要求后再投稿,

但是很多顶级的期刊,是明确告诉作者,拒稿了以后就不要再投,比如PNAS。对他们来说,已经被拒的文章,再次投回,是在浪费他们的资源。

拒稿回复注意事项?

不要直接否决或是反驳审稿人给出的拒稿原因,而是以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好是找到可以佐证自己说法的文献,这样更有说服力。

最后,为了降低sci论文被拒的可能性,建议大家提前了解sci论文常见的拒稿原因,并在投稿前做好全面检查。

期刊根据两位审稿人的意见拒了我的稿件,我想知道如果我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的话,还能再投同一个期刊吗?是可以将修改后的论文做为新投稿再递交到同一个期刊的,但首先你要知道,如果你修改了,期刊是否有可能接受你的论文。一般来说,如果期刊对论文真的有兴趣,即使决定是拒绝,还是会邀请作者以新投稿重投。你应该再仔细读一次拒稿信,如果你觉得期刊编辑有鼓励你在修稿后重投,你当然可以再试一次。但如果期刊并没有邀请,也没有透露出相关的意思,最好再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要再重投。如果编辑没有对你的论文表示出兴趣,再投一次修改后的版本有可能只是浪费时间,可能会再度被拒。这种时候,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意见修改,然后改投别的期刊。如果你已经完全改写论文,并添加了大量的新数据和分析,可以向期刊咨询能否将这篇稿件重新提交当作新的投稿。但是,比起直接投稿然后等待期刊的回复,我建议你先进行投稿前查询,咨询时说明论文曾经被拒,但之后已经大幅修改,想知道期刊会否考虑发表,记得要详细叙述论文做了哪些修改,加了多少新数据,有没有新的结论或者诠释,此外,还要提供修改前论文的详细数据作为参考。要是编辑认为期刊有可能发表修改后的文章,就肯定会回邮件。如果收到好消息,代表论文可以重新投稿;要是编辑觉得论文不适合,可以改投他刊,有时候编辑还会建议作者向哪些合适的期刊投稿。如果需要改投到其他期刊,可以参考意得辑专家视点上的视频,由专家提供挑选合适的目标期刊的技巧。

拒绝发表论文

没有达到标准,写的不够优秀,还有是抄袭的

1、要注意论文的选题,题目内容要新颖吸引人。2、要保证论文内容结构合理和数据充足3、要注意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4、要注意论文的写作方式5、不能一稿多投,抄袭剽窃

论文投稿被拒绝肯定是没有达到别人的标准,要么是品质问题,要么是同类型的太多。

写的不够完整,写的没有实际感

拒绝论文发表

1.1 与期刊主题不符合

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论文的范围、类型。

比如有些杂志社已经明确注明不接受 Case report,你把Case report投到人家杂志,当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杂志社明明是个肝病学的杂志,你把大脑的研究发给人家算咋回事啊?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在投稿前,拜托您先读读杂志的说明吧!收到与期刊主题不符合的论文,人家就是秒拒啊!

1.2 摘要不够吸引人

当接收到论文的时候,编辑第一眼看的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到哪里了,你的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在哪里」。当你没有清晰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的论文很可能就被Pass 了。

你想想,编辑每天收到多少投稿,尤其是影响因子稍高的杂志,哪有时间认真去找你的文章的亮点在哪里呢?

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让编辑眼前一亮,或者「哇,这个研究看起来很有趣」,那么,你的论文可能就命运多舛了。

所以,笔者建议每位作者投稿之前都要认真书写摘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你论文的核心内容,摘要的书写详见我们的往期文章: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1.3 论文的贡献不够大

有些论文写得挺好,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却没有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常写:「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们要做这个研究」,「我的这个研究和别人的都不一样,所以我要做这个研究」。

这样的写法只写了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而没有表明自己的创新性为什么在这个领域这么重要。而这个研究创新点的重要性,反而是编辑很看重的点。

笔者也相信每篇论文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肯定知道,所以,请把它清晰直观地亮出来,好吗?

1.4 X 国的首次研究

如果一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它是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那么它本身就不可能使其他国家的读者感兴趣。

一些国际的期刊,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拒稿。

当然,不是说你非要进行跨国的研究,只是说有些文化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

比如,你研究打麻将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因为麻将其实挺中国的,外国的读者可能觉得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打个比方哈,笔者已经很努力地在想例子了),因此国际期刊可能会拒稿。

如果你的论文确实聚焦于一个国家中特别相关的主题,那么将其与国际发展联系起来就很重要。否则,此类论文最好放在纯国家期刊上。

所以,在确定研究主题前,最好想清楚该主题是否适合国际类期刊。如果该研究已经结束,最好找出文章的其他创新点,否则,只有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这个创新点,很难发表在国际的期刊上。

1.5 文章本身缺陷

(1)研究设计有问题

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量太小,对样本的选择性太强……等等。

研究设计的问题,会使得作者无法得出可靠结论。

(2)预实验的投稿

预实验是正式试验的基础。预实验过后,通常会改进实验设计,加大样本量使得研究更具有可信性。直接把预实验结果投稿给期刊通常会被拒稿,因为预实验只能给正式试验提供相关的方向和参考,而不能算作科学严谨的研究。

文章本身的缺陷有时候确实非常难以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研究设计阶段多和导师讨论,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多看看文献的方法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科学严谨,尽可能地防止研究方法出问题。

1.6 文章格式问题

一般来说,杂志社不会因为文章格式问题拒稿,顶多是让你修改。

然而,如果你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又刚好文章格式出现了问题,比如参考文献格式不对,文章的字体、行距、行号等不对,缺少一些必要的声明等等。杂志社可能会认为你很不认真,本来还可以给点机会的,现在可能就直接给你拒稿了。

所以,请大家在投稿前好好阅读下杂志社的投稿说明,把格式调整好。

过了前面这么多关,终于可以进入同行评议了。然而,同行评议比编辑审核还要严格,来看看同行评议常见的拒稿理由吧。

2.1 语言问题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创新性很好,论文的结果也很好,但是英语水平真不敢恭维。很多审稿人对于英语水平还蛮看重的。

笔者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他审稿的时候,一旦发现有 3 个以上的语法错误,就不看了,直接打回去,英文改好了再来。

因此,对于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投稿前最好找英语好的同学或者同事润色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下润色公司润色。

2.2 论文写作问题

论文里面出现太多的术语,并且缺乏对术语的解释,让审稿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笔者导师之前审过一个论文,说里面的缩略词都没有标注出来,看得太艰难了,本来还想让人家改改的,后来看不下去了,还是直接拒稿了。

还有些投稿者的论文整体行文没有逻辑,文章内容很散而且表述很不清晰。

对于研究背景的描述不够清楚,对先前研究的局限性也没有明确地说明,更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哇,这个研究很有意义」、「哇,这个研究很新颖」的感觉。这样的论文就算之前编辑送审了,在同行评议的时候仍然会被拒稿。

所以,建议大家在投稿前梳理文章脉络,写完后让导师、实验室的同学帮忙看一看,看文章行文是否容易理解,逻辑是否清晰等。

2.3 研究细节不清晰

论文的研究必须包含必要的细节,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该实验,以及使读者信服。如果缺少一些研究的细节,杂志社更可能会选择拒稿,而不是要求作者修改。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书写方法部分的时候,尽可能涵盖重要研究细节,尤其是新技术,更需要详细地描述。同时,写完方法部分后,可以和类似的文献相比较,看看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遗漏。

2.4 结论过于夸大

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对于领域来说有重大意义。但是,夸大结论可能会被拒稿。

比如你发现肥胖和癌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你在下结论的时候不能说「肥胖导致了癌症」,这种明显夸大结论的行为在编辑和审稿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导致直接拒稿。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论文中下结论的时候,做到恰如其分,严谨准确。

好了,以上就是资深杂志社编辑总结的六大送审前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审后拒稿理由,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要踩这些坑。

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利利发文章,遇到 Kind 的审稿人,轻松过稿,Paper多多。

SCI论文发表被拒怎么办?满怀希望把SCI论文投稿出去,却屡次收到审稿人的修改意见,SCI论文见刊日子缥缈迷茫。 要知道,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SCI期刊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所以,我们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SCI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 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人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 认真对待审稿意见,礼貌回应 除非学术编委十分喜欢你的论文,一心要接受其发表,否则国际高水平杂志大多数都会以锱铢必较的态度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每一条批评,并要求作者作出必要修改。多数情况下,修改稿要与审稿人再见面,并作重新评审。寄希望于编委和审稿人高高举起而轻轻放下,是不切实际的,可能性不大。正是由于这一过程过于冗长甚至耗费审者和作者的过多精力,部分学者认为应予改革。 美国微生物学会新开办的跨学科杂志 mBio 就申明,凡要求作较大修改的论文都干脆不予接受,以免作者和审者疲于应付。但这样的做法目前仍非主流,因此,向编委和审稿人体现诚意,让他们感觉到你已作出巨大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仍是至关重要的。 与审稿人建立友好交流模式 千万不要跟审稿人起争执,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 尤其是一些行业权威导师的学生,看到一审结果是major而不是min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举个例子,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这种让审稿人没有颜面的措辞,便会引发审稿人的反感。结果也就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吗? 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 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 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 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 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 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最后,对于审稿意见提出的所有问题,一定要逐条认真回答 即使两个审稿人的意见是重复的也要分别回答,详细具体。各审稿人的问题和我们的回复要显著区分开。凡是缺点我们都要逐个改正,凡是夸奖,我们都要一一感谢。 只要耐心花时间与审稿人认真讨论,坚持到最终,SCI论文总有见刊的机会,同时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得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

01稿件未通过技术筛选在稿件送到期刊主编或总编辑之前,编辑部将进行一些基本检查。在这个阶段拒稿的主要原因包括:该论文包含疑似剽窃的内容该论文正在另一期刊上审查(一稿多投是不允许的)稿件缺乏关键要素,如标题、作者和从属人员名单、正文、参考文献或图表语言的质量不过关表格和数字不够清楚作者没有按照期刊的作者指南准备稿件02稿件不属于期刊的宗旨和范围投稿被拒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稿件提交给了错误的期刊,超出了所投期刊的学科领域或栏目范围等。例如,一篇心理学的文章投到了化学期刊上,投稿内容与期刊的风格、栏目或热点相差甚远,就很容易遭到拒绝。03研究课题意义不大同样,如果期刊的读者对论文的研究主题不感兴趣,它可能会被拒绝。这可能是因为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渐进式的,并没有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或者这份稿件显然是一个更大的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已经被分成了尽可能多的文章。04一个明确的假设尚未确立研究背后的问题可能不清楚,制定不当,或与研究领域无关。进行大量的文献回顾可以帮助指导你的假设或研究问题。05稿件不完整该论文可能包含观察结果,但不是一个完整的研究,也可能忽略或忽视了该领域的其他重要工作。06数据的程序,陈述或分析存在缺陷缺陷可能包括缺乏明确的对照组或其他比较指标,不符合公认的程序或方法(这使得实验难以重复),或缺乏统计学上有效的分析。请注意任何小的缺陷,例如表格和数字的错误,不恰当或不明确的标签。07稿件的论证和/或结论存在缺陷应当合乎逻辑,结构合理且有效,并支持研究的结论。如果得出的结论不能以文章其余部分为依据进行论证,或者他们忽略了大部分文献,那么该论文将被拒绝。08语言,写作和拼写问题文章的语言,结构以及任何表格或图片需要足够高质量才能让论文进入评审阶段,否则很可能被拒。在投稿之前请其他人检查您的论文是一个好主意,第二双眼睛可以帮您找出可能错过的任何错误。在投稿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如果期刊的风格或水平与自己的文章不匹配,只会浪费投稿的时间,拉长我们投稿的周期。可以以该期刊最新发表的同类文章为参考标准,来判断自己的文章是否合适该期刊。

SCI论文发表被拒怎么办?

论文拒绝发表

SCI论文发表被拒怎么办?满怀希望把SCI论文投稿出去,却屡次收到审稿人的修改意见,SCI论文见刊日子缥缈迷茫。 要知道,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SCI期刊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所以,我们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SCI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 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人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 认真对待审稿意见,礼貌回应 除非学术编委十分喜欢你的论文,一心要接受其发表,否则国际高水平杂志大多数都会以锱铢必较的态度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每一条批评,并要求作者作出必要修改。多数情况下,修改稿要与审稿人再见面,并作重新评审。寄希望于编委和审稿人高高举起而轻轻放下,是不切实际的,可能性不大。正是由于这一过程过于冗长甚至耗费审者和作者的过多精力,部分学者认为应予改革。 美国微生物学会新开办的跨学科杂志 mBio 就申明,凡要求作较大修改的论文都干脆不予接受,以免作者和审者疲于应付。但这样的做法目前仍非主流,因此,向编委和审稿人体现诚意,让他们感觉到你已作出巨大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仍是至关重要的。 与审稿人建立友好交流模式 千万不要跟审稿人起争执,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 尤其是一些行业权威导师的学生,看到一审结果是major而不是min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举个例子,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这种让审稿人没有颜面的措辞,便会引发审稿人的反感。结果也就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吗? 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 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 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 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 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 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最后,对于审稿意见提出的所有问题,一定要逐条认真回答 即使两个审稿人的意见是重复的也要分别回答,详细具体。各审稿人的问题和我们的回复要显著区分开。凡是缺点我们都要逐个改正,凡是夸奖,我们都要一一感谢。 只要耐心花时间与审稿人认真讨论,坚持到最终,SCI论文总有见刊的机会,同时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得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

看到“拒稿”,估计在座各位都浑身一颤。对于作者而言,这两个字的冰冷程度,也许比冬天的寒风还要凛冽刺骨。 但是!别慌!再仔细看看内容,也许并不是“完全拒绝”! 这种类型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意见,表示不愿再看到该论文,毫不容人质疑和申辩。遇上态度强烈的,多半是真的无了,作者可以考虑投另一刊物了。 如果作者看完刊社方编辑的回复,觉得自己的论文还能“挽救”,回信中也没有提到什么致命缺点,甚至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审稿人/编辑误判引起的,那么作者本人可以尝试提交申诉信,并积极修改论文以争取主编给予一次再审稿的机会。 不过,申诉后成功被接受的比率非常低,往往不如修改后改投另一个刊物。  如果是因为审稿人审稿时不够公正所致的拒稿,作者可以礼貌地申辩下。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并非源于专业知识,而是因为有些时候期刊的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作者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他们的审稿意见看似不够专业,作者也要礼貌地申辩。如果作者对否定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  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这就是学术本身的意义所在。在回复中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就可以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审稿。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的数据或者分析上有缺陷,然而论文的主题和大部分内容都是没问题的,并且包含一些有用信息。 如果是这一类情况,作者可以下去完善数据改进内容,之后再次投给刊社方。这类文章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的。 不过被拒稿了也不要怀疑人生,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以说百分之80的学者都经历过稿件被拒。而且,拒稿也不一定是因为论文写得不好,还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一个学术期刊,不可能只发表一个研究方向的内容。如果同一时间段类似的论文投了很多,编辑很有可能直接拒掉一部分。 比如论文明明是教育方向的,却投了个经济类的期刊,那肯定会被拒绝了。 如果学术编辑最近真的很忙,即使这个稿件适合自己处理,也可以拒绝处理。另外,这样的稿件不在自己的熟悉领域内,也可以拒稿处理该稿件。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即使写得最好,如果编辑部联系了好几个学术编辑,都 没有人愿意处理 ,编辑部会认为这篇学术论文不在期刊规定的内容内,并作出拒稿决定。 通常情况下,编辑安排外审了,说明编辑对论文的初印象还不错。当外审建议回来之后,学术编辑会根据外审意见重新作出自己的判断。理论上讲,好的学术编辑只会参考审稿人的建议,而不会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作出最终决定。当然,如果有外审意见都非常差,那可能会直接了当地拒稿。 然而,如果两个审稿人都要求Major Revision(大修),这个时候就取决于目前向该期刊投稿的 稿件数量 了。如果稿件数量庞大,编辑认为比这篇稿件优秀的稿件太多,也可以作出拒稿的决定。

出现退改的情况无疑就两个原因:其一:格式不符合发刊标准,修改后可再次投稿;其二: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上没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是没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而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此类情况就比较麻烦,得要推倒重来,重新写作后再投。

遇到退改,作者不要沮丧,这非常正常,按照退改意见认真修改后,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一般来说,如果收到的是退改决定,你应该感到庆贺,因为这提示你,你的稿件具有被录用发表的可能。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你如收到了退改信,并不一定就表示你的稿件就一定不会被录用,其前提是你必须按照退改要求上的修改建议来全部地认真地修改。你的稿件按照修改意见更新修改稿件后,也不一定就表示一定会被录用的。不过,如果你完全遵照退改意见去修改你的稿件了,一般被录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退改的稿子应及时修改后反馈回编辑部,这样会加快你稿件的处理进度。如果收到的退改意见很棘手,这时你得考虑更新进行大修改,这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了;对于棘手的退改意见,如果你无法办到,那就要考虑改投他刊了。因为,有时有的审稿人会给你出一两个既刁难而又是客观的问题让你无法问答修改。如果在退改意见中,存在错误或者不合理的评审意见,一定要认真澄清和解释。你认真澄清和解释后,编辑和审稿人还是不能认可理解的话,那你要么改投他刊,不必再浪费时间了,要么继续申辩,但要注意在继续申辩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存在敌意,要心平气和。

SCI论文发表被拒怎么办?

发表论文被拒绝

1、选择其他渠道投稿。拒稿原因分有很多种,首先是没有通过外审。这通常是因为论文文稿不佳或者是不符合期刊的类型。如果是质量不佳那就可以尝试更低影响因子的期刊投稿,通常会回复“很抱歉,本刊物录用率在10%-25%左右,您的稿件不能被录用”而拒稿。而如果是不符合期刊类型,那可以选择合适的其他期刊进行投稿。2、对于数据分析有缺陷的不妨将论文放一放,等找到更靠谱的数据支撑或有了更加清晰的结论后再补充进去,这样你的论文就焕然一新了,再投稿被受理的机会会很大。3、修改论文结构。结构是论文的组织安排,其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论文表达结果,所以整篇文章一定要做好布局和安排。开头、结尾、段落划分、内容衔接是否顺畅等一定要注意,确保通篇是一个完整的严密整体。

看到“拒稿”,估计在座各位都浑身一颤。对于作者而言,这两个字的冰冷程度,也许比冬天的寒风还要凛冽刺骨。 但是!别慌!再仔细看看内容,也许并不是“完全拒绝”! 这种类型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意见,表示不愿再看到该论文,毫不容人质疑和申辩。遇上态度强烈的,多半是真的无了,作者可以考虑投另一刊物了。 如果作者看完刊社方编辑的回复,觉得自己的论文还能“挽救”,回信中也没有提到什么致命缺点,甚至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审稿人/编辑误判引起的,那么作者本人可以尝试提交申诉信,并积极修改论文以争取主编给予一次再审稿的机会。 不过,申诉后成功被接受的比率非常低,往往不如修改后改投另一个刊物。  如果是因为审稿人审稿时不够公正所致的拒稿,作者可以礼貌地申辩下。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并非源于专业知识,而是因为有些时候期刊的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作者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他们的审稿意见看似不够专业,作者也要礼貌地申辩。如果作者对否定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  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这就是学术本身的意义所在。在回复中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就可以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审稿。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的数据或者分析上有缺陷,然而论文的主题和大部分内容都是没问题的,并且包含一些有用信息。 如果是这一类情况,作者可以下去完善数据改进内容,之后再次投给刊社方。这类文章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的。 不过被拒稿了也不要怀疑人生,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以说百分之80的学者都经历过稿件被拒。而且,拒稿也不一定是因为论文写得不好,还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一个学术期刊,不可能只发表一个研究方向的内容。如果同一时间段类似的论文投了很多,编辑很有可能直接拒掉一部分。 比如论文明明是教育方向的,却投了个经济类的期刊,那肯定会被拒绝了。 如果学术编辑最近真的很忙,即使这个稿件适合自己处理,也可以拒绝处理。另外,这样的稿件不在自己的熟悉领域内,也可以拒稿处理该稿件。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即使写得最好,如果编辑部联系了好几个学术编辑,都 没有人愿意处理 ,编辑部会认为这篇学术论文不在期刊规定的内容内,并作出拒稿决定。 通常情况下,编辑安排外审了,说明编辑对论文的初印象还不错。当外审建议回来之后,学术编辑会根据外审意见重新作出自己的判断。理论上讲,好的学术编辑只会参考审稿人的建议,而不会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作出最终决定。当然,如果有外审意见都非常差,那可能会直接了当地拒稿。 然而,如果两个审稿人都要求Major Revision(大修),这个时候就取决于目前向该期刊投稿的 稿件数量 了。如果稿件数量庞大,编辑认为比这篇稿件优秀的稿件太多,也可以作出拒稿的决定。

SCI论文发表被拒怎么办?

出现退改的情况无疑就两个原因:其一:格式不符合发刊标准,修改后可再次投稿;其二: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上没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是没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而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此类情况就比较麻烦,得要推倒重来,重新写作后再投。

遇到退改,作者不要沮丧,这非常正常,按照退改意见认真修改后,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一般来说,如果收到的是退改决定,你应该感到庆贺,因为这提示你,你的稿件具有被录用发表的可能。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你如收到了退改信,并不一定就表示你的稿件就一定不会被录用,其前提是你必须按照退改要求上的修改建议来全部地认真地修改。你的稿件按照修改意见更新修改稿件后,也不一定就表示一定会被录用的。不过,如果你完全遵照退改意见去修改你的稿件了,一般被录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退改的稿子应及时修改后反馈回编辑部,这样会加快你稿件的处理进度。如果收到的退改意见很棘手,这时你得考虑更新进行大修改,这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了;对于棘手的退改意见,如果你无法办到,那就要考虑改投他刊了。因为,有时有的审稿人会给你出一两个既刁难而又是客观的问题让你无法问答修改。如果在退改意见中,存在错误或者不合理的评审意见,一定要认真澄清和解释。你认真澄清和解释后,编辑和审稿人还是不能认可理解的话,那你要么改投他刊,不必再浪费时间了,要么继续申辩,但要注意在继续申辩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存在敌意,要心平气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