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温州大学教授毕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8 04:55:26

温州大学教授毕业论文发表

彭小明,1963年7月出生,浙江云和县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受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导。198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991年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1997年被评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浙江省精品课程《语文教学法》主持人。2008年被评为温州大学教学名师。2011年温州大学重点学科《教育学》主持人。任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高师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委员会理事、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省部、市、校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模式研究》《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活动教学模式研究》等40多项;主编、参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等14本论著、教材。独著《百科溯源辞典(一)》《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语文教学专题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合作《论校园文学》(第一作者)。有90余篇论文在《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西社会科学》《教育评论》《上海师大学报》《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其中1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获浙江省社联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邓文华,男,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现任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MIS, 决策支持, 数据挖掘等。主持参加铁道部、浙江省、南昌铁路局、温州市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9部。其中《数据结构-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数据结构实验与实训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数据结构-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9 三部教材均获国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通用函数曲线作图程序已收录为《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一书。

苏州大学教授毕业论文发表

根据最近的学术报道,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CoCu纳米芯片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应用研究”的论文。该研究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CoCu合金纳米芯片,并将其应用于反应性气体传感器中。研究显示,在CO2和NH3等反应性气体的作用下,CoCu纳米芯片的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CoCu纳米芯片可用作一种非常灵敏和准确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并有望在环境检测、医疗诊断和制药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电化学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对于促进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在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ybrid nanogenerator for simultaneously harvesting sun and rain energy”的一篇论文。该研究团队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从太阳和雨水中收集能量。该混合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多层结构,包括由半导体纳米线、珍珠岩和碳纤维布组成的柔性基板和由钛酸锶、银、氧化锌和聚丙烯腈等复合材料制成的光电极。在实验中,该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输出太阳能和雨能电能,达到了不错的能量转换效率。这项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实现清洁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还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将不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

挺厉害的。徐大诚,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198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现为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微纳传感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徐大诚教授主要从事微纳传感器理论建模分析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等领域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武器装备“十二五、十三五”预研、国防预研基金和领域重点基金等项目。近年来,已在IEEE TIE、IET Power Electronics、Smart Mat. and Str.、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AIP Advance、IEEE Sensors、Sensors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学校通用教材1部。2008年赴荷兰Twente大学进行高级访问学者与合作研究,2011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进行合作研究。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和预研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近年来,限域空间纳米流体传质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一维碳纳米管以及二维纳米结构组成尺寸均一的纳米及次纳米尺度离子通道,孔隙内部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更为可控,是制备高功率纳米流体离子导体的理想材料结构体系。受自然界独特的微观结构的启发,将二维材料通过简单的湿法纺丝重新组装成具有纳米尺度间隙的纤维结构。重组后形成的二维材料层与层之间的限域空间可以充当分子和离子运输的二维通道。Ti 3 C 2 T x 作为二维材料MXene中发展最成熟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多与氧化石墨烯结构类似的薄层二维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极性溶剂高分散等特性,还具有氧化石墨烯不具备的高导电性,是制备高导电纳米流体纤维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Ti 3 C 2 T x 较大的长径比以及柔性片层结构,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片层易褶皱、堆叠,造成结构缺陷,显著降低纤维力学、导电特性,阻碍离子在纤维结构内部传导,从而制约了Ti 3 C 2 T x 纤维在传感、储能、制动等多功能方面的应用 探索 。

Ti 3 C 2 T x 分散液在外界剪切力作用下,可形成定向液晶结构,可借助湿法纺丝过程形成二维片层的取向排布结构。 苏州大学 邵元龙教授团队 借助这一原理,控制湿法纺丝过程的喷丝口断面结构以及牵伸速率,诱导Ti 3 C 2 T x 片层形成取向结构,并通过Mg 2+ 离子交联作用,最终制备得到具有高取向度结构的Ti 3 C 2 T x 纤维,实现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离子传导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的提升。相关工作以“Assembly of Nanofluidic MXene Fibers with Enhanced Ionic Transport and Capacitive Charge Storage by Flake Orientation”发表在《 ACS Nano 》上。

这项研究工作中Ti 3 C 2 T x 纤维取向度大幅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 喷丝口的设计以及牵伸过程 。 受 流体定向 纺丝过程的启发 ,作者设计不同的喷丝口来探究Ti 3 C 2 T x 片层在流动过程中的排列情况。当处于液晶态的Ti 3 C 2 T x 纤维经过 高度纵横比的扁平状流体通道时,受到的剪切力在横向上显著增强;在水平剪切力引导下, Ti 3 C 2 T x 片层沿着纤维轴向定向排列。与圆状通道相比,扁平状流体通道有效解决了了剪切力梯度变化问题,减少了纤维中片层褶皱,孔洞等缺陷。为了提升纤维的取向度,作者对所制备的Ti 3 C 2 T x 初生凝胶纤维进行 牵伸处理 ,经过 牵伸后的纤维内部片层排列更加紧密,消除了片层间不规则的孔隙 ,这种取向结构将加速电子传输,减少电荷转移电阻和电能损失,经过WAXS测试纤维的 取向度高达0.86 。与此同时,作者采用 离子交联 进一步提升Ti 3 C 2 T x 纤维的力学性能。镁离子进入层间后与Ti 3 C 2 T x 片层 表面含氧官能团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减弱片层间双电层的厚度,增强层与层之间相互作用力 。经过交联之后的纤维力学强度高达 118MPa ,电导率提升到7200 S cm –1 ,实现优异的电子传导。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对纤维导热性能进行测试,发现 Ti 3 C 2 T x 纤维在低功率下能够快速升温到108 。

Ti 3 C 2 T x 取向纤维的离子传导及电化学特性

高定向的Ti 3 C 2 T x 纤维在保持高机械性能和电子传导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优异的离子传导。与无序片层组装成的纤维相比, 定向纤维内部片层能够互相连接构成连续的层状通道 ,离子在其中的传输路径更短,传输速率更高 。当电解质被限制在纳米通道中时,电解质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在比德拜长度更窄的纳米流体通道中,内壁上的表面电荷排斥单极离子并吸引反离子。这种单极离子传输可以使离子电导率提高几个数量级在1mM盐浓度下,高度定向的Ti 3 C 2 T x 纤维表现出9.7 10 4 S cm 1 高离子电导率。有效的离子输运电导率还可以促进离子在Ti 3 C 2 T x 薄片表面的快速输运,形成电双层,提高功率密度和速率能力。定向Ti 3 C 2 T x 薄片可以与密集填充的薄片形成受限的纳米流态离子传输通道,在这种电解质离子约束场景下,局部库仑有序排列被打破,层状受限孔可以有效地用于电荷存储。对Ti 3 C 2 T x 片层进行定向,同时使层状孔适应电解质离子的大小,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比电容,高达1360 F cm 3 。

小结

作者通过微流体通道控制二维片层材料取向排列,构筑快速离子传输通道;采用离子交联进一步提升纤维各项性能,从而制备出优异的Ti 3 C 2 T x 纳米流体取向纤维,有望在人工纤维组织、生物传感器分析和神经电子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团队介绍:

邵元龙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生物质纤维课题组组长。2016年获得东华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李耀刚教授和王宏志教授,期间于2013-2015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Richard B. Kaner教授课题组博士联合培养。2016-2018年剑桥大学石墨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Andrea C. Ferrari教授和Clare P. Grey教授。2018-2019年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 科技 大学任职研究科学家,合作导师为Vincent C. Tung教授。2019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任特聘教授。迄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Nat. Rev. Mater. , Nat. Commun. (2篇),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 (2篇) ,Adv. Funct. Mater., Mater. Horiz. (2篇)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6篇,他引4300余次,7篇被ESI收录为高被引论文(Top 1%),2篇被ESI收录为热点论文(Top 0.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影响因子3.782,中科院SCI化学2区)“Advanced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专刊客座编辑。

李硕 ,2019年9月至今为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与材料创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邵元龙教授。主要从事功能纤维器件相关研究。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杂志上发表论文;荣获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三等奖。

【课题组招聘】

招聘石墨烯及复合纤维方向博士后2-3名

招聘需求

1.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35 岁, 身心 健康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基础;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博士后要求具有国内外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材料、化学、物理等专业博士;

3. 具有纤维纺丝、柔性可穿戴器件、理论计算等相关研究背景人员,优先录取。

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基本信息、学习和科研经历、已有成果;

2. 代表论文电子版;

工作待遇

按照苏州大学统招博士后发放相关待遇,具体如下:

(一) 统招博士后人员聘期内的总薪酬由基本年薪和奖补金两部分构成。绩效评估优秀者的总薪酬为 100 万元,绩效评估良好者的总薪酬为 80 万元,绩效评估合格者的总薪酬为 60 万元。

1.基本年薪:20 万元(去除学校承担的 社会 保险和公积金之后的税前收入),按月发放。

2.奖补金: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

(二)对表现优异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将追加基本年薪,相关追加部分不计入 聘期内总薪酬,额外发放。

(三)提供 0.1 万元/月的租房补贴(不计入总薪酬)。

(四)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项目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学校的总薪酬,另外叠加发放。

(五)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可按照学校规定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六)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七)绩效评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作等相关信息发送到邮箱: 。

投稿模板:

单篇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周涵、范同祥《PNAS》:薄膜一贴,从此降温不用电!

系统报道: 加拿大最年轻的两院院士陈忠伟团队能源领域成果集锦

温州商学院教授论文发表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和温州大学本部是不一样的。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简称“温大”,位于浙江温州。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温州大学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浙江省省级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发起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温州大学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浙江省立温州师范学校。2006年,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温州大学。

温州商学院(Wenzhou Business College)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浙南地区唯一一所商科类本科院校。由原温州大学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原名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义燧教授为商学院名誉理事长,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国家商务部政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洛林教授担任学院名誉院长。现任校长为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第三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经济蓝皮书主编李扬。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300余人。

学校位于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设9个学院、23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2012年1月学校被新增为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试点单位,成为全国首所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试点的独立学院。

温州商学院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类型: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学制为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制为2.5年、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为2.5年。对于温州商学院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英语成绩达标(本科在读期间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位英语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取消学位英语,由报考院校单独组织考试。2.课程达标,学位课程一般每个专业都是三门课程,学位课程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分达到80分,不过学位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3.论文(普通本科院校其实对论文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达标、格式正确即可)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学位证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学位的申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的,拿到之后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023年温州商学院成人高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温州商学院自考成考社会报名入口:

温州大学发表论文

浙江省温州市的数学家有:

1、姜立夫:

姜立夫是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2、谷超豪:

谷超豪是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48年,谷超豪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2年1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8年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9年8月,担任温州大学校长。

3、苏步青:

苏步青是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扩展资料:

苏步青从事微分几何、计算几何的研究和教学70余载,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

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连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立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谷超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步青

温州籍数学家十院士胡毓达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35;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上海,200030)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大半个世纪中,在中国江南水乡的温州,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温籍数学家群体在现代中国的数学研究,数学教育,以及数学活动的组织和传播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至作为这些数学家家乡的温州,被人们美称为“数学家之乡”。2003年10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访问温州时,就曾为此题写了“数学家之乡”5个大字(见右)[1]。下面,就10位温籍数学家院士的主要成就,及其在现代中国数学界的影响作一概要介绍。姜立夫(1890—1978,中央研究院院士),浙江平阳(现温州苍南县)人。他1910年以庚子赔款赴美国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数学,1915年获学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到德国汉堡大学进修,1935—1936年又转德国哥廷根大学作访问研究。先后担任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数学教授,曾任“新中国数学会”会长(1940),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47),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2]。他专长用代数和分析方法来处理几何问题,特别在“圆素几何与矩阵理论方面”有精深研究。在数学教育方面,他1920年回国一人创办了南开大学算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培养了如刘晋年,陈省身,江泽涵,申又枨,吴大任和廖山涛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3]。培育高质量数学人才,是姜立夫的突出成就之一。在科研和教学之外,他还兼顾中国数学队伍的组织工作,如领导“新中国数学会”,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积极联系推荐青年数学学者出国深造等。此外,他还担任数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主席(1923),为中、英、德、日对应的数学名词的审定,出版《算学名词汇编》(1938)作出贡献。关于姜立夫在现代中国数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说:“在许多年的时间里,姜先生是中国数学界最主要的领袖①。苏步青院士评说:“他对中国现代数学事业功劳重大,影响至深,没有他,中国数学面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3]①陈省身.在姜立夫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南开校友通讯,第一期(1990)。苏步青(1902—2003,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平阳(现温州平阳县)人。1920年进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学习,1923年入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深造,1927年直接升入该校当研究生,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浙江大学(1931)和复旦大学(1952)数学教授,创办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多年,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80)和名誉校长(1983)。并且,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数学杂志《中国数学会学报》的总编辑(1936),创办了国际性数学杂志《数学年刊》任第一任主编(1980),先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和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当时称学部委员,1994年改为院士)[2]。苏步青在微分几何和计算几何领域成就卓著,特别是专长仿射微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和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他创立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在国内外均具广泛影响。自1927年以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苏步青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1931年从日本回国后,担任了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除了和陈建功教授一起开设了多门近代数学的基础课程以外,还在中国首创开设数学讨论班,先后培养了张素诚,熊全治,方德植,白正国,杨忠道,谷超豪和胡和生等一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苏步青热心数学学术交流和普及工作,著有《谈谈如何学习数学》等科普册子。自1952年以后长期担任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并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1983年选为名誉理事长,多次组织上海和全国性的数学竞赛活动。他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和第7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对于苏步青的成就和影响,1934年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希克(W.Blaschke)就曾评价认为:“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1976年美国数学代表团在访问中国后总结指出:浙江大学曾建立了“以苏步青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1987年,在庆贺他85岁寿辰和执教60周年的科学报告会上,他的学生谷超豪教授说:“苏老是国际上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他对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的高水平工作,至今在国际数学界占有无可争辩的地位。苏老对我国数学学科的建设建立了功勋,他在浙大、复旦为创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呕心沥血。他为我国文教事业的改革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他是我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4]柯召(1910—2003,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岭(1937,1954-1957,1958-1962温州专区温岭县,现台州温岭县)人。1926年考上厦门大学预科,1928年升入该校数学系,1931年转学清华大学算学系,1933年毕业,1935年以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任南开大学数学系助教,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数学教授,重庆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49—1950),四川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53),校长。曾任《四川大学学报》主编和《数学年刊》副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柯召是数论专家,在数论,组合论和代数等领域有杰出成就。1937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专著3部。1940年担任四川大学数学系主任后,重视教师科研工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发起创办有老师和同学共同参加的数学专题研究课。他提倡开展应用数学研究,推动了四川大学的泛函分析与控制论,偏微分方程和计算数学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并且,亲自与中青年教师一道参加数学的应用与普及工作。柯召的贡献和影响不限于四川,他为中国的数学发展作过大量工作,1983年被推举为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1990年,美国数学家斯托勒(J.A.Stoane)对柯召成果的评价是:“很惊异中国人那么早就己作出了巨大的成就”,还说“关于二次型的大作,棒极了!”。在四川大学的校史上则记载,柯召发起的专题研究课“造就了一批在数学上锐进不已的人才”[5]徐贤修(1912—2002,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浙江永嘉(现温州永嘉县)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46年赴美国就读布朗大学,1948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49年在普林斯顿文学研究院一年,暑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后,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他先后受聘任美国普渡大学工程科学教授,伊利诺理工学院应用数学讲座教授,普渡大学航空系教授,以及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新竹)和交通大学(新竹)兼任教授。徐贤修是一位应用型学者,他1973一1980年主管台湾的“国家科学委员会”,1979—1989年任“工业研究院”董事长,建议设立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为台湾的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他1961年为新竹清华大学创办数学系,1962年起每年举办暑期数学研讨会,1970—1975年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他积极推动台湾数学教育,使大学的水平和规模取得迅速发展。鉴于徐贤修1955—1963年以及1968—1978年两度为普渡大学作出突出贡献,1980年普渡大学颁授他杰出贡献奖,1993年又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时,由于他对台湾的科技和教育所作出的特殊贡献,1989年台湾当局还颁给他景星奖章。[6]项黼宸(1916—1990,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浙江瑞安(现温州瑞安市)人。194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44—1946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197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1947年起任台湾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任系主任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项黼宸专长分析数学,成果累累,著述丰富。特别是,在富里埃级数和泛函分析的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在数学教学方面对学生谆谆善诱,诲人不倦,成绩卓著。曾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日本仙台东北大学,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和荷兰的荷兰大学任教数学,还曾兼任台湾的东吴大学和淡江大学数学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为表彰他的杰出成就,1958—1968年荣获台湾第一届中山奖和台湾当局教育部的第一届著作奖。②②蔡韵箫 项黼宸教授 台湾大学数学系资料,No.272(2002).杨忠道(1923—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浙江平阳(现温州苍南县)人。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助理员,1949年进美国杜伦大学学习,1954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去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后,195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作访问研究。长期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曾兼任数学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数学系主任5年,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杨忠道专长代数拓扑和拓扑变换群。主要成就有建立了拓扑学中的“杨忠道定理”,证明了代松(F.J.Dyson)猜测和最后解决了布拉希克(W.Blaschke)猜测等,还曾与众多国外著名数学家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和出版拓扑学方面的著作多部。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35年,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如担任马萨诸塞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的拉利·马文(larryMawn)即出自他的门下。[7]自1989年以来,他多次回国讲学,为中国培养现代数学人才作出贡献。谷超豪(1926—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现温州鹿城区)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1959年获物理一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先后任教浙江大学数学系(1948)和复旦大学数学系(1952),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和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8)和温州大学校长(1999)。他的研究领域遍及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在无限连续变换拟群,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以及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方面取得国际数学界瞩目的成就。自1951年以来,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多部。为表彰他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2003年上海市授予他第一届科技功臣称号。他带领的偏微分方程课题组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研究室,同时培养了新一代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数学家。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他先后应邀访问美国,墨西哥,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苏联,保加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国内许多大学和台湾讲学。他的博士论文《论变换拟群的某些通性及其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评述人认为是“继近代最有名的微分几何大师嘉当(E.Cartan)之后,在这一领域里第一个做出了有实质性发展和推进的”工作。著名美国数学家弗里特里克斯(Friedrichs)评价:“谷超豪的工作实现了他想把正对称方程进一步用于混合型方程的夙愿”。谷超豪的卓越成就饮誉国内外。项武忠(1935—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浙江乐清(现温州乐清市)人。1953年入台湾大学数学系学习,1957年获学士学位,196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1989年当选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先后任美国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访问教授。1982—1985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③。项武忠是著名拓扑学家,在低维拓扑学方面多有建树,成就卓著。由于他在拓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出成果,1970年和1983年曾两次被邀请在法国尼斯和波兰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和1小时的邀请报告。可见,他的成就享誉国际数学界。他还是美国出版的国际性期刊《数学年刊》等多份学术杂志的编辑委员。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资料(2004)。姜伯驹(193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平阳(现温州苍南县,出生于天津)人,著名数学家姜立夫之子。1953年进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78—1979年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访问学者,1980一198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讲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自1957年起一直任职北京大学,1985—1992年兼任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1989—1997年担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注6]。姜伯驹主攻拓扑学,在不动点理论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由于他的一系列卓越成就,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特别是,还曾获第一届陈省身数学奖(1988)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6)。姜伯驹以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为己任,总是把教学和指导研究生工作放在第一位,讲课精益求精,多年来主持数学教改小组积极参与数学教育改革。他热心数学普及工作,积极参与中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讲座,还出版多册科普数学著作,在青少年中产生很大影响。李邦河(1942—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乐清(现温州乐清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曾担任该所基础数学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在微分拓扑,低维拓扑,偏微分方程,广义函数,非标准分析,以及代数几何和代数机械化诸方向均取得重要成果或重大突破。先后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例如,在偏微分方程解的定性研究中,他否定了俄国科学院院士奥列尼克关于间断线条数可数的论断,解答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拉克斯和格利姆关于通有性和分片解析性的三个猜想。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伊万诺夫对他在非标准分析用于广义函数方面的工作曾评说:“对广义函数的乘法,以前只在很少的情况下成功,李邦河运用非标准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结果”。他关于微分拓扑的工作曾获第二届陈省身数学奖(1989),他的许多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在20世纪,温州曾孕育了众多著名数学家。为了发扬温州重视数学基础教育传统,在21世纪培育出更多数学英才,温州市于2002年创立了旨在培养青少年新苗的“数学家摇篮工程。”相信在这一数学史上不多见的创新举措下,温州在造就数学人才方面将再创辉煌,为在21世纪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做出贡献!

张宝臣,男,汉族,1964年农历9月2日生,黑龙江省依安县人。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兼任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浙江省兼职督学,2004年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第二层次。曾任黑龙江克山师专公共教学部副主任、温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温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艺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曾在《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9篇,多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农村教育问题散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艺术论》、《职业伦理与职业教育》等4部;主编(合作主编)出版教材《班级管理概论》、《教育学教程》、《课堂教学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师范教育实习指导》、《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实用教育学》、《课堂教学艺术新编》等18部。

南京大学教授毕业论文发表

2020 年,是王晓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到母校南京大学任教的第三年。也是这一年,他对核糖的自然选择这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大胆 探索 。 随着时间流逝,核糖逐渐演化成脱氧核糖(deoxy ribose),RNA 也逐渐被 DNA 取代,后者也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但是,为何 RNA 的骨架是核糖,而不是别的糖?之前有人尝试 探索 这个问题,然而没找到一个简单、普适而有效的答案。这个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就这一问题,目前有两大学派。其一是生物学学派。生物学家认为核糖并非在第一步生成,原始 RNA 骨架才是首先生成的。该学派认为,最初生成的骨架逐渐被核糖取代掉。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它会被核糖取代?核糖的专一性也需要得到进一步解释,而该学派一般认为核糖对 RNA 的构象可起到促进作用。 其二是化学学派。2004 年,时任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的著名生物化学家、古基因学家史蒂文•班纳(Steven Benner),首次提出硼酸盐假说,相关论文发表在 Science。他发现,比起阿拉伯糖、木糖、来苏糖这三种五碳糖,核糖能和硼酸盐形成比较稳定的络合物。 但是,硼酸盐假说的局限性在于地壳中硼的储量太低,因此不能有效推动这一选择过程;硅酸盐假说的缺陷在于它无法证明核糖和硅酸盐的络合物比其他三种五碳糖络合物更稳定。二者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生成的共价键络合物太过稳定,几乎不能参与核苷酸合成。 对于这一很少有学者涉足的难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王晓课题组,重新拾起了这一“难啃骨头”。而要想理解这项成果,必须先介绍聚糖反应。学界普遍认为聚糖反应是一种天然糖合成反应,该反应一般由甲醛分子出发,在碱的作用下,可生成极其复杂的单糖或多糖混合物。 其中核糖不仅产率极低,在碱性溶液中也极不稳定,这意味着它无法长时间存在,自然也就难以生成核苷。上述假说的局限性也包括它们认定核糖来自于聚糖反应。对于硼酸盐假说,储量极小的硼酸盐,能遇上产率极小的核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化学家们不断改进聚糖反应,试图提高核糖产率,但结果都不理想。 为此,王晓团队提出了一个更为普适的新假说。在本次工作中,他们跳出了聚糖反应的束缚,首先从现代糖分析技术中得到启发,考察各种单糖在离子色谱或配体交换色谱中的保留行为,通过对分析化学、发酵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的大量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核糖在所有单糖里保留时间最长。 这一点格外引人注目。基于上述现象,他们认为前生物环境中核糖的自然选择很有可能是分离过程决定的,而不是化学反应决定的,而决定核糖这一特殊性质的很可能是它与金属之间较强的配位作用。 配体交换色谱柱上含有固载的金属离子,因为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会吸引糖;糖上的氧原子喜欢和金属离子结合,这种作用叫做配位作用。配位作用对于其他糖来说,可能没有核糖那么强烈。王晓设想了一种可吸附金属离子的材料,能通过金属离子去吸引糖,这样核糖就能得到富集。于是他想到了黏土。 地壳中的黏土非常丰富,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而它的一大特性就是吸附或交换金属离子。高岭土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黏土,它的工业用途之一就是吸附重金属离子。有了黏土和金属离子,就有了一个可能选择吸附核糖的“天然固定相”。从这一猜想出发,他提出了一种史前化学的模型,称为“黏土-金属”模型(Metal-Doped-Clay, MDC)。 基于该假设,王晓团队开始用实验来验证猜想。研究中,他们采用了几种可吸附二价金属的黏土,并考察了二价铜、二价铁等金属。采用二价金属离子的依据在于,距今约 26 亿年前(原始生命诞生之后),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大氧化事件。 目前普遍认为大氧化事件是由于蓝藻类的生物造成的。在大氧化事件之后,地球上才有大量氧气,金属才能以高价态形式出现。 王晓团队一开始考察了四种五碳糖,发现金属附着的黏土对核糖均有选择性吸附,也就是说核糖在上面吸附得最多。此外,他们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四种五碳糖和黏土-金属材料的配合物,借此从深层次研究了核糖和黏土-金属结合的特殊稳定性。 然后,他们测试了高岭土、蒙脱石、云母这几种最常见的黏土和金属离子的组合,发现大多数黏土-金属材料(MDC)对 R 都存在选择性吸附。并把该实验拓展到十种四、五、六碳糖的混合物,发现富集在 MDC 上最多的依然是核糖。 实验中,他们还使用了先进的连续流微反应系统,这种反应系统含有一个固定床微反应器,它是一组非常精密的不锈钢模块。他们把 MDC 材料装填在微固定床里,用它来模拟在水流冲刷下的核糖选择性吸附行为,发现直到流动化学实验结束时,MDC 依然可以吸附更多的核糖。王晓把这个过程比作“枕石漱流”:核糖吸附在黏土-金属上(“枕石”),经过水流的涤荡(“漱流”),成为唯一被富集的糖类,完成了自然选择。 最后,为进一步验证 MDC 模型,他们尝试在聚糖反应中直接加入 MDC 。结果显示,对于复杂的反应混合物,核糖依然是停留在 MDC 上最多的 C5 - C7 单糖。 也就是说,虽然单次聚糖反应的核糖产率有限,但核糖可以通过在 MDC 上选择性吸附和稳定化,最终实现富集。对于“下游反应”,他们测试了 MDC 吸附的核糖对于各类碱基的反应活性,发现其活性与游离核糖没有差异。 同时对 MDC 吸附核糖的稳定性进行了跟踪,发现至少六周以后,吸附的核糖依然存在。这表明,MDC 吸附的核糖在稳定性和反应性之间,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同时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除了糖苷化反应外,他们还研究了 MDC 存在下的核苷磷酸化反应,发现相应核苷酸的产率和 5’ 位选择性均高于已报道的最佳条件。简言之,核糖在生成之后,就会吸附并富集在黏土-金属材料上,随后发生糖苷化反应,并通过磷酸化反应来生成核苷酸,最终形成 RNA。 王晓团队推测,富含黏土–金属的地球环境可能形成于冥古宙(Hadean)晚期至太古宙(Archaean)早期。在这一时期,海底热液流体(Hydrothermal Fluid)带出的大量二价金属离子和海底超基性岩作用,生成了黏土–金属。 原始生命诞生于太古宙早期,这一过程应该不会重复发生,因为从太古宙中期开始,陆地出现,海洋面积减小,因此他们推测黏土-金属形成的几率也随之减小。 2021 年 9 月 23 日,这项工作以“A plausible prebiotic selection of ribose for RNA-formation, dynamic isolation, and nucleotide synthesis based on metal-doped-clays”为题发表在 Chem 上。南大化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赵泽润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晓副教授为通讯作者[1]。 能提出这一假说,也和王晓多年的化学积累有关。2003 年,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师从著名有机氟化学家丹尼斯·科闰(Dennis Curran)教授,2009 年获博士学位。2008 年至 2011 年,他在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斯蒂芬·布赫瓦尔德(Stephen Buchwald)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博后研究结束后,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 Instructor。2017 年 11 月起,他正式回到南京大学任教。 谈及未来,王晓表示,在短期内他们还将继续 探索 “ RNA 世界”中的各种难题,比如核糖和碱基的糖苷化反应能否选择性地生成 N9 嘌呤核苷,能否直接生成嘧啶核苷。同时他强调,由于缺乏“化学化石”(Chemical Fossil)的佐证,生命起源的研究是很难有定论的,人们只可能无限接近真相。一个假说或理论要经得住考验,除了它能解决的核心问题外,需要遵循几个要素:符合原始地球环境、逻辑严谨、能和现代生物学接轨。他们会努力做到这几点。 专业支持:猫学长 参考: 1. Ze-Run Zhao、Xiao Wang,Chem23,(2021)

个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和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牛津大学和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结构动态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在德国工作期间作为洪堡学者受到洪堡基金会资助。2013年入选中组部 ,同年9月加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现担任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A,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Optics Letters等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涵盖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工程,光场与量子材料的相互作用等。主要研究工作为非经典光学态的制备,操控和检测及其在成像、通讯、精密测量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以及高温超导体中的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现象。代表成果包括首次对基于单光子连续变量的量子密码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存储的纠缠蒸馏方案,相比传统方案在空间和时间效率上都有指数提升;首次实现了对量子探测器的完整层析(tomography),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量子层析;以及就量子精密测量系统的抗噪性和优化设计的研究展开了一系列工作。自2007年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篇,其中包括Nature Photonics一篇,Nature Materials一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三篇,并为两本学术专著撰写章节。

杨金才,文学博士,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美国研究、比较文学、现当代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希腊、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学习、访问研究,曾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研究生(1996-1998)、澳中理事会研究基金访问学者(2002)、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亚联董研究基金访问研究员(2000)和Starr研究基金访问研究员(2004)。已经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专著2部,兼任美国国际麦尔维尔研究会会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文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