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政论文章集中在哪里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09:38:26

政论文章集中在哪里发表

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该去哪里免费发布文章,可以发表文章的网站平台有哪些,哪些文章发布网站比较好,免费发布文章首先推荐美知网,目前好的发表文章平台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文章发布平台有哪些

一:新闻投稿我们用新闻投稿的方式发布文章时,尽量要使用原创文章 ,一定要注意发布渠道的品牌知名度,公信力等因素,好能找到一家靠谱的新闻渠道是很重要的。

二、个人网站给个人网站进行投稿,也是进行发布文章的一种方式,很容易操作。另外选择发表文章的平台,尽量选取权重高、信誉好而限制较少的平台。

三: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这类社交平台,也是发表文章的重要渠道,据了解,这类平台流量大、用户多、易转发的优势,也可以增加文章曝光机会。

四:百度系专栏百度文库、百度经验都是很好的文章发布平台,这类平台大的优点就是百度系的文章排名比较靠前,容易扩大全网知名度。此外,对你的文章设置关键词,优化你的文章在百度排名。

发表文章的平台有很多,或是免费的或是收费的。综合性的文章发布平台还是推荐美知网,美知网是个开放式的内容创作平台,非常适合发布写作文章。

在企鹅号发表文章不用怕别人抄袭,发现有抄袭的文章可以在后台发起投诉.打开企鹅号。点击下面的创作,找到图文---编辑---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完成就可以发布了。

1928年,创办《新月》杂志并担任主编。参与编辑《清华周刊》,还以“生辉”、“野度”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撰写博士论文《英国国会选举法》。1928年至1931年共在《新月》月刊 发表了37篇文章,其中政论22篇,书评6篇、翻译文章2篇、一般文章7篇;其中仅在1931年间,他就发表著译文章17篇。 主要著作有《人权论集》、《政治论文集》、《斥美帝国务卿艾奇逊》、《人权 法治 民主》

《办公室业务》可以吗,政法类期刊,国家级的,中国月期刊网上有详细介绍,朋友可去了解下。。。

严复在哪里发表政论文章

“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是严复的政论文章《救亡决论》,1895年发表在天津《直报》。

全文:

“昨者,有友相遇,慨然曰:‘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呜呼!岂不信哉!岂不信哉!”

意思是说,中国的国风的坏处,用八个字可以描述出来,即:以假始起,以耻而终,最后因为无耻而玩不下去了。

短短数言,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内心的道义守则、不讲诚信,就会外化为造假、作伪,最终沦为无赖之徒;倘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不兴求实之风,没有虔诚的信仰而言行背离,那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扩展资料:

救亡决论,篇名。清末学校与科举、西学与中学论争之重要论文。严复撰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斥责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实际都是些“谬妄胡涂”者。

揭露八股的三大祸害:“锢智慧”,指思想上的束缚;“坏心术”,指思想上的败坏;“滋游手”,指滋养不学无术的游民。认为变法莫亟于废八股,八股之害在使天下无人才。

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学”(“汉学”、“宋学”)、科举词章、金石书法等,认为这些都无实、无用、高谈阔论和脱离实际。只有用“西学”代替“中学”,认真向西方国家学习,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途径。收入《严复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救亡决论

“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感觉说到中国弊病之痛处,不知何人论述,网上查到一堆答案,不甚详细,今特细查究竟,记之。先查到是严复(《救亡决论》1895发表在《直报》)下载文章,查知,并无?后下得全文版本,得之,“昨者,有友相遇,慨然曰:‘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呜呼!岂不信哉!岂不信哉!”看来是严复的朋友说的,他引用的,但出处还应该算在严复的《救亡决论》里,呵呵!特记之,以正视听。theggo自记之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严复很大的震动,他认为救国,只有效仿西方。他翻译的《天演论》中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严复于1800年至1900年,在天津工作生活了20年,历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教习、总办等职,并翻译了《天演论》。梁启超从1915年至1929年,寓居津门14年,潜心学术,留下了著名的《饮冰室合集》。他们俩个人,都和天津有着不可割断的渊源。

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五篇政论性文章,对全国影响极大。1896年4月,梁启超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为《时务报》主笔,恰好严复去上海办事,与梁启超相识,梁启超时年23岁,严复42岁。梁启超非常崇敬严复的学问和见识,以及严复的为人,严复也赞赏梁启超为才华横溢的盖世之才。虽然俩人相差19岁,却一见如故,终成忘年之交。

1896年8月《时务报》正式出版。9月24日,严复写信给梁启超,对《时务报》大加赞扬,充分肯定其倡导维新变法,具有振聩发聋、新人耳目的作用,并汇寄一百元银票资助,表示对《时务报》的赞赏和支持。

1896年10月8日,梁启超致信严复,言他其时正学习拉丁文,又索严复的《原强》、《天演论》,拟刊于《时务报》。当时严复已完成《天演论》译文初稿,在10月15日写好自序后,一方面托人将译稿带给吴汝纶,请他指教。同时也将另一份《天演论》译稿寄给梁启超,并给梁启超写了一封信,称赞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如同旭日东升,气象万千,风行海内,影响很大。并对梁启超在学习拉丁文给予鼓励,最后回答梁启超所索文稿曰:“拙作《天演论》,仅将原稿寄去。登报诸稿,挑寄数篇,金玉当前,自惭形秽,非敢靳也。《原强》如前所陈,拟更删益成篇,容十许日后续呈法鉴如何?”接着严复就对《原强》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内容增益近半,文字亦多有改动。

梁启超是最早看到《天演论》手稿的人之一,读后誉严复为“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1897年3月,严复给梁启超写了一封长达21页的长信,批评和规劝梁启超办报和发表言论要慎重,宣传变法要有次序,尤其是对梁启超随康有为大肆宣传建立孔教会,及其发表《古议院考》以附会中国古代就有类似西方的议院和议员之类的言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劝导,并深刻阐明“教不可保,也不必保”的道理。梁启超给严复也回复了一封长达3500字的长信,十分诚恳地表示:“二月间读赐书二十一纸,循环往复诵十数过,不忍释手,甚为感佩,遒至不可思议。今而知天下之爱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承规各节,字字金玉。数月以来,耳目所接,无非谀词,贡高之气,日渐增长,非有先生之言,则启超堕落之期益近矣。……来书又谓教不可保,而亦不必保。又曰保教而进,则又非所保之本教也。读至此则据案狂叫,语人曰:不意数千年闷葫芦,被此老一言揭破。不服先生之能言,而服先生之敢言之也。从此,梁启超逐渐放弃立孔教为国教的“保教”主张,并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发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此文成为梁启超彻底放弃保教主张的宣言书。

1897年4月2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转载了严复的《辟韩》。5月,严复在天津开始筹办《国闻报》,8月严复作《国闻报启》送《时务报》发表,9月21日严复又写信给梁启超催其刊登。10月26日《国闻报》创刊号出版,11月24日又出版《国闻汇编》第一册。《国闻报》的许多社论都是由严复撰写的,鼓吹变法维新,与《时务报》构成南北呼应之势,被誉为当时南北舆论的“两颗明星”。

1898年梁启超等的《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析》,要求废止八股取士制度,则就是通过严复在《国闻报》7月1日和7月2日的连载,而第一次公诸社会。

戊戌政变后,即使是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严复也冒着风险与梁启超保持书信往来,进行学术交流,为梁启超在日本编辑出版的《新民丛报》供稿。1901年当严译《原富》头两篇在上海出版后,梁启超立即著文在《新民丛报》第二期发表推荐,并在致严复的信中,建议译文要通俗以便阅读和扩大其影响,但严复复函认为,不宜以俗文翻译西方经典著作,各舒已见,意见虽不相同,但却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开辟《饮冰室诗话》,在《饮冰室诗话》里,梁启超怀着无比崇敬钦佩之心,全文录下了严复作于1901年的一首七言长诗,并于诗前写了一则热情洋溢的简颂小记:“候官严先生之科学,学界稍有识者,皆知推重;而其文学则为哲理所掩,知者盖寡,余前作《广诗中八贤歌》内一解云:“哲学初祖天演严,远贩欧铅搀亚椠,合与莎米为鲽鹣,夺我曹席太不廉。”益深佩之也。”严复的这首长诗,是1901年3月北行时赠别熊季廉唱和之作,由熊季廉寄给梁启超存录的,是严复的诗歌代表之作。梁启超赞赏其作,专意录存于“诗话”中,“芳馨悱恻,辄讽诵之”。在严复和梁启超的交往中留下一段可赞美的人间佳话。

严复和梁启超二人是在维新运动的大潮中互相鼓励,图强共进,促成的战斗友谊,后来,梁启超还在《寿严几道先生》的生日祝寿诗里,由衷的赞佩说:“楞伽悟澈皆心印,震旦流传此导师”。梁启超评价《天演论》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所以梁在“八贤歌”的开首即称“哲学初祖天演严”。他还把严复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及欧洲近世大诗人米尔顿相提并论。并戏言严复的译著、诗作影响之大、思想之新、文笔之美,简直要夺占我辈文坛席地了!而严复对梁启超,亦有“言论界饮冰势力最巨”之誉。

政工论文集在哪发表

论文当然写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内容了,

最好是中文核心,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期刊影响引子高的。

这些相对来讲会好一些。论文写的内容要根据你的研究方向来定。

都一样阿,论文发表找我

部级期刊。《政工师论文集》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政工师指南》杂志社。

我在智联论文网发的,还不错,价格不高,还是国家级的

政论文章哪里发表

1904年孙中山发表了《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提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的计划,经慎重考虑之后,早就制订出来了。……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撰写《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其主要观点:第一,列强侵略中国,其根源在于清政府自身的腐朽与衰败;第二,清政府凶残暴虐,其实行的所谓“新政”根本不足恃;第三,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实行革命是中国人民唯一和正确的选择;第四,驳斥“黄祸论”;第五,要以一个新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是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具有指导意义的政论文章,是孙中山的政治立场从倾向改良转变为坚决革命的第一篇较为系统地阐述其民主革命思想和国家建设主张的重要论文。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相信,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适合近现代中国的国情,革命是在和平改良诸路不通之时涤除旧制度、扫荡晦暗污浊的最有效方式。

民报发刊词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上海《申报》 《申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的老报纸,它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由英国人安纳斯托•查美和三位友人共同筹资出版发行的。当时全名为《申江新报》, “申”字常被用来代表上海,于是就缩写成《申报》。《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 创办初期,《申报》聘用举人、秀才为主笔,刻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不刊登西方宗教文章,主要宣传孔孟思想;还针对市民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不少社论,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由此奠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构。《申报》的报价十分便宜,每份只要8文铜钱。《申报》除了在上海本地发行,又在杭州设立了分销处,以后又逐渐扩展到其他城市,销量逐步上升。 《申报》锐意革新,创办了许多重大的新闻形式,被载入中国新闻发展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增刊及白话文报之始 从1876年3月30日开始,《申报》增加出版用白话文编写的《民报》两日刊,这是我国报纸有增刊之始,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报。 二、最早的战事通讯员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1884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申报》均派记者赴战地采访,连续发回战况报道。这些记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战事通讯员。 三、最早出版的“号外” 1884年8月5日,法国进攻基隆炮台,中法战争爆发。当时上海风传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的消息,人们盼望获得确切消息。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有关此消息的快电,电文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可是当天的《申报》已出完,为应急,报馆只得于晚7时将这条电文用传单的形式印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这是中文报纸最早的“号外”。 四、使用电讯传递新闻之始 1881年12月24日,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架设完成,次年1月16日,《申报》最早利用这条线路传送谕旨。这是我国报纸用电讯传递国内新闻之始。 五、“画报”的出现 此外,《申报》还十分重视新闻插图,后来扩展到出版画报。光绪三年(1877年)五月,报馆出版《寰瀛画报》,共五卷,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画报。1884年5月8日创刊附属于该报的《点石斋画报》(旬刊),是中国最早的石印时事画报。 提起《申报》,不能不谈到为《申报》发展作巨大贡献的史量才先生。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他主持办报期间,黄远生、邵飘萍、戈公振、俞颂华等著名记者、编辑都先后在《申报》工作过。 “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是史量才办报思想的核心。他生前把世界幸福寄托在完全独立的报纸上,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势力、军阀的津贴,政治上的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不受官方或军阀操纵。正如宋军在《申报的兴衰》一书所说:“史量才和《申报》的无党无偏,不带色彩的独立精神,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这种观点是不以一个政党或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是史量才掷地有声的誓言。他认为“报纸是民众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在遭暗杀前不久(1934年10月5日),他曾和俞颂华、黄幼雄说起他的办报,“纯以社会服务为职志,不挟任何主义,亦无任何政治背景”。史量才办《申报》二十二年,始终贯穿着他对报纸独立品格的追求,并以他的办报思想和报业实践丰富、提升了中国新闻史。在他主持办报期间,《申报》度过了早期席子佩的控告危机(损失二十万五千两白银),业务蒸蒸日上。从1912年的发行七千份,五年后(1917年)达到两万份,此后稳步上升,1920年是三万份,1925年突破十万份,1926年突破十四万份,1932年超过十五万份,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 报纸是历史的档案,《申报》经立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它见证了中国从帝制走向民主,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经过几代新闻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申报》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在百年报业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

楼上回答的那么好,我无法回答了.呵呵!

写政论文在哪里发表

政论文是提出问题后重点分析说明原因、关系、影响等,最后说对策只是简说。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重点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说什么样的要求写什么样的文体。政论文是提出政论文是提出问题后重点分析说明原因、关系、影响等,最后说对策只是简说。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重点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说什么样的要求写什么样的文体。另外,关于政论文和策论文是某辅导机构首先题出来的,官方没有正式,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时候应该写政论文,什么时候应该写策论文之说。关于一篇好的申论,你是区分不出来是政论文还是策论文的,只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就好了。

政论文和策论文的区别在哪?二者重点不一,政论文是侧重分析研究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而策论文是侧重写对策的。在文章中,政论文和策论文的主要逻辑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分析问题是核心环节。

论文,指科学或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并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从而描述或呈现自己研究成果、对前任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的文章,这类文章特别强调原创性。论文类别有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申论文章有两种重要的类型,即政论文和策论文,这类文章都清晰的表达出观点、有完整的语句结构、逻辑清晰等特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一、审题的思维能力审题是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审题即对标题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范围、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乃至写法。审题是一个系统程序,贯穿于阅读、写作的全过程之中。审题思维的主体过程是对题目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既包括抽象思维的理解,也包括形象思维的理解。抽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的理性分析去理解题意。对供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也都需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来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其实质。形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内容的联想和想像去理解题意。在供材料作文中,除了文学性的语言材料需要形象的理解外,所提供的图画材料同样需要通过联想和想像去理解画面的意义。从近年情况来看,申论考试材料没有给出标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对标题做更多介绍。但作为一般的给材料作文,了解和掌握~些基本的方法也是必要的。申论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给定"资料",二是根据给定"资料"提出的"申论要求"。这就要求审题时对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二者兼顾。因此要仔细研读"资料"及"申论要求"。研读材料要准确完整,不能瞎子摸象,不能割裂原材料。对较为复杂的资料,要仔细揣摩。要能抓住主旨,不能牵强附会,研读"申论要求"要全面,不能漏掉任何一条。要找准角度,即"着眼点",就是审题的眼光集中在材料的某一点上,是审题者所注意的材料中所存在的思想。.二、拟题的思维能力拟题.就是给文章确立标题。好的标题.使人过目不忘、甚至终身犹记。拟定题目,可在行文之前,也可在文成之后:一般情况下是拟题在先,但也有先有材料,先有观点,连缀材料、观点而成文章。题目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再拟定,这样,题目便定在文成之后。有时会同时出现几个题目,那就要推敲斟酌,比较取舍。在拟题过程中也存在思维能力。拟题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概括能力,同时要求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慨括能力和直觉能力。在概括能力方面,首先应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只有明确了中心思想,所拟的标题才会正确体现中心思想,或有助于表达中心思想。其次,要从中心思想出发,选择合理的和新颖的概括角度。在直觉能力方面,重要的是注意拟题方法经验的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这就需要在平时多掌握拟题方面的知识,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三、立意的思维能力立意是文章写作的起点。这里的"意"指的是我国古代写作论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融合着作者对写作对象的认识与情感。由于在写作时文章还未生成,所以我国传统立论称确立未来文章的主题思想为立意。在确立中心思想时,要培养辩证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做到见解深刻并富有新意,在思考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辩证思维。我们所要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所思考的某一具体对象,因为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或对象时也必须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在这一由思维抽象上手}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辩证思维应当成为形成中心思想的主要的思维形式。四、选材的思维能力选材,就是要对众多的原始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使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根据选材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锻炼思维能力:1.围绕中心思想选材主要是看材料是否符合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材料是有其独特的功能的。因为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鉴别材料的标准只能是材料和中心思想的关系。中心思想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它只能在分析、研究、消化有关材料的过程中提炼出来。所以,对于文章写作来说。材料总是第一性的,是文章的基础,而中心思想是第二性的,是在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意念或感受;另一方面还应看到,材料又是表现和深化中心思想的基础。因此.材料的鉴别和取舍都要受中心思想的制约。中心思想未形成或正在形成时,材料对中心思想起决定作用;中心思想形成后,又反过来成为鉴别取舍材料的最主要依据。这是一种矛盾统一运动的辩证关系。2.选取真实确凿的材料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客珊B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材料的确凿一般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既要准确无误,经得住核实,又要用得恰当贴切。在引用别人的话时,不能有差错.要做到与原文完全一致。在用自己的话引用别人的话时,不能断章取义。在使用个别或概括性的事实材料时,应尊重其原貌,不可夸大或缩小事实,即使引用一个数字也要精确无误。3.选取典型意义的材料所滑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体的、个别的,又是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的。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能“以一斑窥全豹”、“以一目传精神”。典型材料不是轻易可得到的,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进行精选。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新颖的材料首先当然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自然能给人一种新鲜感。生动的材料是指材料本身以及作者对材料的表述的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因而能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和作品的可读性的材料。这种材料一是指具体、具有形象性的材料。具体的材料带有感性特征,容易通过联想唤起读者沉睡的表象。由于表象是有形象性的,所以没有直接的形象的语言文字也具有了形象性;二是指带有情节和悬念的材料,这类材料不但曲折生动,而且能唤起读者期待心理,有很强的吸引力,还能给读者带来惊奇、确信、怀疑等心理反应;三是指能使读者感到亲切的材料。五、布局的思维能力中心思想确定了.选用哪些材料也心中有数了,写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安排这些材料以表达主题。就是如何对材料进行组合和安排,这就是布局。布局反映在形式上,首先就是层次与段落的先后关系。由于文章开头、结尾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层次、段落,由于各层次、段落之间需要过渡和照应,所以布局除考虑层次、段落外,还应考虑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确定文章的布局,主要运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它大体要经历如下的思维过程:1.要有完整性结构的完整性是内容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文章有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借必需的材料来支持,因此须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关于结构的完整,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有这样的阐释:"我所谓完整是指一件事物有头,有中段.有尾。头无须有任何事物在前面覆盖着,而后面却必须有事物承接着。中段要前面既有事物笼盖着,后面又有事物承接着。尾须有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却不须有事物在后面承接着。"他指出了作为完整有机体的文章,必须有头有尾有中段并互相联系,每一部分各在必然的地位。此外,文章的层次、段落也各有其相对完整性。构思与写作时务必作通盘的考虑才能真正达到结构的完整。2.要有严密性文章结构完整而不残缺,这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文章结构严密,即要求文章各层次、段落融为一体,相互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没有互相矛盾或互不相干的情况。写作中,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等原则,可以对材料作这样那样的安排、调度,但结构要反映材料之间的联系。文章各层次、段落要相互协同而不能相互矛盾,这也是结构严密性的标志。3.要有连贯性文章结构完整、严密,可以保证内容的完整、严密,而结构连贯性的要求,则可进一步加强文章的整体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连贯性同样首先是个内容问题。占人讲文章义法.有所谓"起承转台"、"起伏呼应"之说。这些说法有其合理的方面,只是后来脱离内容而蜕变为单纯结掏形式的要求,成了禁锢思想、束缚手脚的枷锁。今天应该从内容。j形式统一的角度来认识"起承转合"·说与文章连贯性的关系。其实,所谓"起",就是启下,好的开头应能带起下文;“承”就是承上,与开头部分互相联系;“转”就是转换,接上文后转而展开.或生发、或阐述、或对比、或铺陈,等等;“合”就是收束,归结上文而使全篇首尾圆合。以上三点就是体现在布局中的思维能力,只有布局安排合理,整个文章才能紧凑.才能无懈可击。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记住格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是先指出材料中说的问题!然后解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题目一定要切合题目加创新!我国考申论62,算高的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