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曲久辉发表的水处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3:55:27

曲久辉发表的水处理论文

最推荐的一种:水溶液聚合法

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传统方法。采用该法可以生产聚丙烯酰胺胶体和粉状产品。一般聚丙烯酰胺胶体是采用8%-10%丙烯酰胺水溶液在引发剂作用下直接聚合而得;聚丙烯酰胺干粉则多用25%-30%丙烯酰胺溶液进行聚合,聚合后得到的聚丙烯酰胺胶体经造粒、捏合、干燥、粉碎后制得产品。其中的聚合反应是关键工序。该法具有生产安全、工艺设备简单以及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聚丙烯酰胺普遍采用的方法。中国采用该法生产聚丙烯酰胺最早采用手工作坊式的盘式聚合,后来采用捏合机。20世界80年代后期开发了锥形釜聚合工艺,由核工业部五部所在江都化工厂试车成功。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聚合技术,类似于国内的技术,只是反应釜可以旋转,聚合釜的容积也较大。

推荐理由:

生化处理应该先把ph调整好才行,不然微生物都没法存活,那有怎样给你分解废物呢?也可以考虑调整下ph之后,放入一部分微生物加速生化反应速度。

历年著译书多种,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已培养硕士生10 余名,博士生30 余名,国外合作博士生2名,博士后4名,现指导博士生及博士后多名,1. 用水废水化学基础,汤鸿霄,885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1979年,第二版,1982年,第三次印刷,1986年2. 环境水化学纲要,汤鸿霄,74页,环境科学丛刊,1988 年,9卷2期3. 水化学 -- 天然水体化学平衡导论,W. 斯塔姆,J. J. 摩尔根,汤鸿霄主译,550 页,科学出版社,1987 年 4. 水体颗粒物与难降解有机物的特性与控制技术,上下卷,汤鸿霄,钱易,文湘华等编著,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12)5. 浑浊水铝矾絮凝机理的胶体化学观,汤鸿霄,土木工程学报,1965 年1期,45-55页,( 1965 , 1 )6. The coagulating behaviours of Fe(III) polymeric species , I,Preformed polymers by base addition,II , In various concentration , Tang Hong-xiao,W. Stumm,Water Research,21 (1),p115-128 (1987,1)7.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基础研究,汤鸿霄,环境化学 9卷3 期,1-12 页,(1990,6)8. 水质转化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汤鸿霄,环境化学,12卷5 期,325-333,(1993,8)9. The differences of behavior and mechanism between pre-polymeric inorganic flocculants and traditional coagulants,Tang Hongxiao,Luan Zhaokun,Chemic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IV,ed. H.H. Hahn,Springer-Verlag,(1996,9) 10. 羟基聚合氯化铝的絮凝形态学,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V18 , (1)1-10 (1998,1)11. Composite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H.X.Tang,Z.K.Luan,D.S.Wang,B.Y.Gao,Chemic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V,eds. H.H.Hahn,E.Hoffman,H.Odegaard,Springer-Verlag,(1998,9)12. 微界面水质过程的理论与模式应用,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 20(1),2-9 (2000,1)13. 环境纳米污染物与微界面水质过程,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23(2),146-155,(2003,3)14. 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 25(1),1-4 (2005,1)发表论文[1]刘海龙 夏忠欢 王东升 汤鸿霄 张金松.典型南方水强化混凝有机物分级处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5)[2]刘海龙 王东升 王敏 王玲 汤鸿霄.臭氧对有机物混凝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27(3)[3]晏明全 王东升 曲久辉 汤鸿霄 何文杰.典型北方高碱度微污染水体强化混凝的示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4]王东升 刘海龙晏明全 余剑锋 汤鸿霄.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必要性、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5]汤鸿霄.治理环境污染既要科学更要务实[J].科技导报(北京),2006,24(7)[6]刘海龙 王东升 王敏 汤鸿霄.强化混凝对水力条件的要求[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5)[7]葛小鹏 周岩梅 吕春华 汤鸿霄.溶解腐殖质在云母界面上吸附聚集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中国科学:B辑,2005,35(4)[8]汤鸿霄.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9]葛小鹏 汤鸿霄 王东升 吕春华 黄鹂.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样品研究与表征中的应用与展望[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0]周爱民 王东升 汤鸿霄.磷(P)在天然沉积物-水界面上的吸附[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刘红 王东升 吕春华 鲁毅强汤鸿霄.Al13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作用机理[J].环境化学,2005,24(2)汤鸿霄[12]刘海龙 王东升 汤鸿霄.典型南方源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 [13]葛小鹏 潘建华 刘瑞霞 汤鸿霄.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体微观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表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14]陶庆会 汤鸿霄.共存污染物对阿特拉津在天然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4)[15]陶庆会 汤鸿霄.两种染料与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2)[16]陶庆会 汤鸿霄.阿特拉津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J].环境化学,2004,23(2)[17]陶庆会 汤鸿霄.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18]汤鸿霄.羟基聚合絮凝剂与絮凝技术的新进展[J].水处理信息报导,2004,(5)[19]郭景恒 张晓山 汤鸿霄.酸沉降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Ⅰ.土壤中铝的活化与迁移[J].土壤,2003,35(2)[20]郭瑾珑 盂军李桂平 栾兆坤 汤鸿霄.深床过滤颗粒截留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3,24(3)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 雅砻江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效益和影响定量研究及调控机制(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 50639070, 2007-2010)[2] 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岸边带植被演替的影响(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50879086, 2009-2011)[3] 气候变化作用下湖库藻类种群结构演替及其适应性管理(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0920105907, 2010-2012)[4] 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长江口环境与生态安全/变化环境下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和机理(973课题,2010CB429004, 2010-2014)[5] 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蓝藻水华生态灾害评估及防治对策(973专题,2008CB418104,2008-2009)[6] 水分驱动下的海河流域生态演变机制与修复机理(973专题,2006-2011)[7] 农田生态系统多目标协调方法和模型(973专题,2005-2010)[8]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系统与工具包开发(863重大项目课题,2009AA06A418,2009-2011)[9]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场预警技术(863重大项目子课题,2007AA06A405,2008-2010)[10] 滇池大清河河口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河口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河口水面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863水环境重大专项子课题,2005AA6010100401,2006-2008)[11] 海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海河流域北运河水系水环境实时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家“十一五”水专项,2009ZX07209-001,2009-2011)[12] 东江水污染系统控制与水生态健康成套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东江流域水污染系统控制实时数字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流域产污汇污模型、入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及重要参数率定(“十一五”水专项子课题,2008ZX07211-10-02,2008-2010)[13] 东江水污染系统控制与水生态健康成套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东江流域水污染系统控制实时数字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东江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日最大污染负荷动态分配(“十一五”水专项子课题,2008ZX07211-10-04,2008-2010)[14] 城市综合节水技术开发与示范/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一五”科技支持子课题,2006BAB17B03,2006-2010)[15] 污水处理场氧化沟流场模拟(“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10/10万元)[16] 跨国界(俄罗斯)流域水环境监测断面优化布置研究(国家公益性研究项目课题, 2008-2009)[17] 漓江生物栖息地演变及鱼类监测技术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0801051,2008-2010)[18] 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唐山市发改委,2007-2008)[19] 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系统研究(唐山环保局,120/120万元,2008-2009)[20] 供水管网水质模拟和监控优化方法研究(北京科委项目,2006-2007)[21] 北京市中心区供水管网漏失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北京自来水集团,2007-2008)[22] 漓江生物栖息地演变和预测(广西“十一五”重点项目,30/30万元,2006-2008)[23] 奥运村排水积水预警系统(“08办”重点项目,2006-2008)[24] 全国水生态环境调查与修复(水利部项目, 2007)[25] 密云水库曹家路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北京科委课题,20/35万元,2006-2008)[26] 太湖外源营养盐排放通量及负荷估算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项目专题,2008-2010)[28] 京津地区水环境通量及其模型研究(中科院重大项目专题)获奖及荣誉:[1] The 2nd prize of ‘Dayu Award’[2] ‘100 Talent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代表论著: 特邀发言[1] Chen, Q., 2002. Data Mining Techniques and Fuzzy Logic in Modelling Harmful Algal Blooms. Invited Lecture in 1st EU HABES Project Workshop. 14 - 22 June, 2002, Helsinki, Finland[2] Chen, Q., 2003. Modelling of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s and Water Column Irradiance in Marine Harmful Algal Blooms Forecasting. Invited Lecture in 2nd EU HABES Project Workshop. 8 - 14 March, 2003, Gothenburg, Sweden[3] Chen, Q., 2003. Integrated numerical and data driven modelling of marine aquatic ecosystem. Invited Lecture in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4] Chen, Q., 2005. Ecological Aspects in Coupled 1D2D Surface Flow Modeling. Invited speak in the 4th CTWF Forum, November 15-18, 2005, Zhuhai, China[5] Chen, Q., 2007. Rule-based cellular automata and the applications to ecohydraulics modeling. Invited speak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s in Hydroinformatics, June 4-7, 2007, Niagara Falls, Canada.[6] Chen, Q., 2008. Some praxis in catchment modeling and management. Invited speak in the 1st IWA YWP Conference, December 8-10, Gwangju, South Korea[7] Chen, Q., Li, W., 2009. Analyses and modelling of aging induced pipe leakages in Beijing city. Invited speak in the World City Water Forum 2009, Aug. 18-21, Incheon, South Korea期刊论文[1] Chen, Q., Mynett, A.E., Minns, A.W., 2002.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to modelling competitive growth of two underwater species C. aspera and P. pectinatus in Lake Veluwe, Ecological Modelling, 147: 253-265[2] Chen, Q., Mynett, A.E., 2003. Integr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with heuristic knowledge in a fuzzy logic modelling of eutrophication in Taihu Lake, Ecological Modelling, 162: 55-67[3] Chen, Q., Mynett, A.E., 2003. Modelling Phaeocystis globosa Bloom in Dutch Coastal Waters by Decision Trees and Nonlinear Piecewise Regression. Ecological Modelling, 176: 277-290[4] Chen, Q., Mynett, A.E., 2003. Effects of cell size and neighbourhood type in a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prey predator model. 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11: 609-625[5] Chen, Q., Mynett, A.E., 2004. Comparison of spatial patterns between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simul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IAHS Red Book, 296: 363-370[6] Chen, Q., Mynett, A.E., 2004. A robust fuzzy logic approach to modelling algal biomass,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42: 303-309[7] Mynett, A.E., Chen, Q*., 2004. Cellular automata as a paradigm in ecological and ecohydraulics model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305: 502-512, Springer-Verlag Press[8] Chen, Q., Mynett, A.E., 2006. Forecasting Phaeocystis globosa Blooms in the Dutch Coast by an Integrated Numerical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 9(3): 357-364[9] Chen, Q., Mynett, A.E., 2006. Hydroinformatics Techniques in Eco-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8(3): 297-316[10] Chen, Q., Mao, J., Li, W., 2006. Stability Analysis of Harvesting Strategies in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Predator-Prey Model.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173: 268-276, Springer-Verlag Press[11] Chen, Q., Mynett, A.E., 2006, Modelling Algal Blooms in the Dutch Coast Waters by Integrated Numerical and Fuzzy Cellular Automata Approaches, Ecological Modelling, 199(1): 73-81[12] Mao, J., Chen, Q*., Chen, Y., 2008. Three-dimensional eutrophica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to Taihu Lake,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 278-284[13] Chen Q, Ye F, 2008. Unstructured cellular Automata and the Application to Model River Riparian Vegetation Dynamic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5191: 337-344[14] Qu S, Chen Q*, Recknagel F, 2008.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Simulation of Random versus Selective Harvesting Strategies in Predator-Prey Systems. Ecological Informatics, 3:252-258[15] Chen Q., Tan K., Zhu C., Li R., 2009.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for the Daqinghe River Mouth of the Dianchi Lak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1:313-318[16] Chen, Q., Ye, F., Li., W., 2009.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ecological and ecohydraulics modeling.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11(3-4):252-265[17] Li, W., Chen, Q., Mao, J., 2009. Development of 1D and 2D coupled model to simulate urban inundation: an application to Beijing Olympic Villag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9):1613-1621[18] Ye, F., Chen, Q., Li, R., 2009. Modelling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evolution due to flow regulation of Lijiang River by unstructured cellular automata. Ecological informatics, doi:10.1016/j.ecoinf.2009.08.002[19] Li, R., Chen, Q., Ye, F., 2009. Modelling the impacts of reservoir operations on the downstream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fish habitats in the Lijiang River.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in press)[20] Chen, Q., Han, R., Cheng, Z., Qu, S., 2009. Individual-based modelling of fish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he river downstream under flow regulation. Ecological Informatics (accepted).[1] 陈求稳, 2001.模式自组在水生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太湖富营养化实例分析. 水利学报, 6: 91-99[2] 陈求稳, 欧阳志云, 2005. 流域生态学及模型系统. 生态学报, 25(5): 1153-1161[3] 陈求稳, 欧阳志云, 2005. 生态水力学耦合模型. 水利学报, 36(11): 1273-1279[4] 陈求稳, Mynett, A.E., 王菲2006. 软计算在生态模型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 26(8): 2594-2601[5] 颜淼, 陈求稳*, 2007. 重要水源地小流域水环境动态模拟及调控研究. 水利学报, 38(9): 1038-1049[6] 谭夔, 陈求稳*, 毛劲乔, 李伟峰, 2007. 大清河河口水体自净能力实验. 生态学报, 27(11): 4737-4742)[7] 陈求稳, 曲久辉, 刘锐平, 李伟锋, 2008. 北京市供水管网的老化漏失规律模型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4(11): 52-56[8] 徐强, 陈求稳*, 刘锐平, 顾军农, 2008. 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独立计量分区优化. 给水排水, 34(3): 118-120[9] 徐强, 陈求稳*, 刘锐平, 顾军农, 2008. 北京市某区供水管网水质变化研究及模拟. 给水排水, 34(5): 102-105[10] 谭夔, 陈求稳*, 朱传保, 李若男, 2009. 滇池大清河河口二维水环境模型研究与应用. 环境科学学报, (3): 634-640[11] 叶飞, 陈求稳*, 吴世勇, 蔡德所, 2008. 空间显式模型模拟河流岸边带植被在水库运行作用下的演替. 生态学报, 28 (6): 2604-2613[12] 李若男, 陈求稳*, 蔡德所, 王洪梅, 2009. 一维二维耦合模型研究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学报, 40(7): 769-775[13] 李伟锋, 陈求稳*, 毛劲乔, 2009. 北京奥运村洪水淹没风险模型研究. 科学通报, 54(3): 321-328[14] 李若男, 陈求稳*, 蔡德所, 王洪梅, 2009. 漓江枯水期水库补水对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学报 (在印)[15] 陈求稳, 程仲尼, 蔡德所, 吴世勇, 2009. 基于个体模型模拟鱼类对上游水库运行的生态响应. 水利学报, 40(8): 897-903[16] 李若男, 陈求稳, 吴世勇, 蔡德所, 王洪梅, 2009. 模糊数学方法模拟水库运行影响下鱼类栖息地的变化. 生态学报, (接受)[17] 陈求稳, 韩瑞, 吴世勇, 蔡德所, 2009. 基于个体模型研究河流调节对下游鱼类种群动态的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接受)[18] 陈求稳, 韩瑞, 叶飞, 2009. 水库运行对下游岸边带植被和鱼类的影响. 水动力研究与进展 A(接受)[18] Liu, X., Chen, Q., Zeng, Z., 2009. Soybean residues sequestration addected by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and the impacts on soil microbial characterstoic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Acta Ecological Sinica, (in press)[19] 颜淼, 陈求稳, 吴文强, 2009. 密云水库源区曹家路流域生态治理效果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发稿中[20] 颜淼, 陈求稳, 吴文强, 2009. 曹家路流域面源污染的特征及规律. 中国水土保持, 9(4): 18-21[21] 颜淼, 陈求稳, 吴文强, 2009. 典型山区流域面源污染模型研究-以曹家路流域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 (6): 33-35[22] 刘孝利, 陈求稳, 曾昭霞, 颜淼, 吴文强. 典型黑土区非点源污染控制途径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5:31-33[23] 刘孝利, 陈求稳, 曾昭霞. 黄土高原区基肥对农田土壤水肥和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5(10):25-29.[24] 刘孝利, 李凤民, 曾昭霞, 陈求稳. 黄土高原地区不同草地退耕模式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生态学报, 2007, 27(7): 2847 - 2855专著与合著[1] Chen Q., 2004. Cellular Autom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cohydraulics Model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 plc, London UK, ISBN: 90 5809 696 3[2] Recknagel F., Chen Q., 2008. Computational Ecology: Primer to Ecosystem Simulation and Forecasting. 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 (in press)著作章节:[1] Chen Q., 2008. Cellular Automata. Handbook of Ec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formatics, WIT Press, ISBN: 978-1-84564-207-5 (Chapetr 14)[2] Chen Q., Mynett A E., 2008. Rule-based Ecological Model. Handbook of Ec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formatics, WIT Press, ISBN: 978-1-84564-207-5 (Chapter 15)[3] Chen, Q., Mynett, A.E., 2008. Applications of Soft Computing to Environmental Hydroinformatics with Emphasis on Ecohydraulics Modelling. Practical Hydr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water applications. 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 ISBN: 978-3-540- 79880-4, P405-420 (Chapter 29)国际会议论文Minns, A.W., Mynett, A.E., Chen, Q., Boogaard, H.F.P., van den, 2000. A cellular automata approach to ecological modelling. In Odgaard, A.J., (ed.), Hydroinformatics 2000, Iowa, USA, 383-390Chen, Q., 2001.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to ecohydraulics modelling. Proc. XXIX IAHR Congress, Beijing, China, Vol X: 236-242Chen, Q., Mynett, A.E., 2002. A robust fuzzy logic approach to modelling algal biomass. In King, J. (ed.),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nvironmental Flows for River Systems and the 4th International Ecohydraulics Symposium. Cape Town, South AfricaChen, Q., Mynett, A.E., Minns, A.W., 2002. Coupling of scales in finite state cellular automata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hydraulics modelling. In: Falconer, R.A., Lin, B., Harris, E.L., Wilson, C.A.M.E., (Eds.), Proceedings of Hydroinformatics 2002, Cardiff, UK, Vol. 1, 500-506Chen, Q., Mynett, A.E., Blauw, A.N., 2002. Fuzzy logic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ling Phaeocystis in the North Sea. In: Falconer, R.A., Lin, B., Harris, E.L., Wilson, C.A.M.E., (Eds.), Proceedings of Hydroinformatics 2002, Cardiff, UK, Vol. 1, 722-728Blauw, A.N., Peperzak, L., Chen, Q., 2002. Modelling harmful algal blooms with fuzzy logic, with an example for Phaeocystis globosa in the Dutch coastal zone.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ful Algae. Florida, USAChen, Q., Mynett, A.E., Boogaard van den, H.F.P., 2003. A Hybrid Model for predicting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s off the Dutch North Sea Coast. In Qian, Z., Gao, J., (ed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tuaries and Coastal, Hangzhou, China, 677-684Chen, Q., Mynett, A.E., 2004. Modelling algal bloom in the Dutch coast by integrated numerical and fuzzy cellular automata approach. In: Liong, S.Y., Babovic, V. (Ed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SingaporeChen, Q., Mynett, A.E., Teng, L., 2004. Integrated numerical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of Phaeocystis globosa bloom in Dutch coast. In: Liong, S.Y., Babovic, V. (Ed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SingaporeMynett, A.E., Chen, Q., 2004. Integrated ecohydraulics modelling with application to marine eutrophication. The 5th International Ecohydraulics Conference, Madrid, Spain.Chen, Q., Mynett, A.E., 2004. Predicting Phaeocystis globosa Bloom in Dutch Coastal Waters. IAHR-APD Conference, Hong KongChen, Q., Mynett, A.E., 2004. Predicting Phaeocystis globosa Bloom in Dutch Coastal Waters. In: Lee, J.H.W., Lam, K.M. (Eds.),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and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IAHR-APD Conference, Hong Kong, 811-817Mynett, A.E., Chen, Q., Babovic, V.M., 200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in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 The role of expert knowledge In: Lee, J.H.W., Lam, K.M. (Eds.),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and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IAHR-APD Conference, Hong Kong, 3-14Chen, Q., Mynett, A.E., 2005. Self organization feature maps for eutrophication analysis of Taihu Lake. In: Jun, B., Lee, S., Seo, W., Choi, 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XXXI IAHR Congress, Soul, South Korea, 571-580Chen, Q., Mynett, A.E., Li, W., 2005. Watershed Ec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to Miyun Reservoir Basin. In: Shan, H. (Ed.),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Chen, Q., Li, W., Mynett, A.E., 2006. Hydrological modelling of Yongding River for flood drainage by digital terrain model. In: Gourbesville, P., Cunge, J., Guinot, V., Liong, S., (Eds.), Hydroinformatics Conference 2006, Nice, France, 1667-1674Chen, Q., Mao, J., Mynett, A.E., 2006. Hydroinformatic techniques in eco-environmental systems modelling. . In: Gourbesville, P., Cunge, J., Guinot, V., Liong, S., (Eds.), Hydroinformatics Conference 2006, Nice, France, 2391-2398Huang, Y., Chen, Q., Zhang, L., 2006. Modelling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from watersheds with different landuse. In: Gourbesville, P., Cunge, J., Guinot, V., Liong, S., (Eds.), Hydroinformatics Conference 2006, Nice, France, 2637-2644Li, H., Mynett, A.E., Chen, Q., 2006. Modelling of algal population dynamics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and fuzzy rules. In: Gourbesville, P., Cunge, J., Guinot, V., Liong, S., (Eds.), Hydroinformatics Conference 2006, Nice, France, 1040-1047Chen, Q., 2007. Advances in Ecohydraulics Modelling with Emphasis on Spatially-explicit paradig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EcoSummit.Li, R., Chen, Q., Mynett, A.E., Wu, S., Wang, H., 2008. Modelling of the flow changes due to reservoir operations and the impacts on aquatic ecosystem downstream.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AHR-APD Conference, Nanjing, China, Vol. VI:2272-2278Ye, F., Chen, Q., Cai, D., Mynett, A.E., 2008. Study on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dynamics due to reservoir operations through an integrat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AHR-APD Conference, Nanjing, China, Vol. II:405-410Chen, Q., Cheng Z., Han, R., Wang, H., 2009. An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and individual based model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reservoir operations on downstream fish dynamics. Proceeding of the 33rd IAHR Congress, Vancouver, Canada, 6198-6205Li, R., Chen, Q., Wu, S., Wang, H., 2009.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to model fish habitat changes in the downstream of Lijiang River due to reservoir operations. Proceeding of the 33rd IAHR Congress, Vancouver, Canada, 6206-6213Wu, W., Chen, Q., Li, W., 2009. Modeling of Ecosystem Groundwater Level Based on Recovery Ancient Channel of Tarim River. Proceeding of the 33rd IAHR Congress, Vancouver, Canada, 3633-3640开发的共享版模型工具:[1] EcoCA: Modelling prey-predator dynamics by cellular automata, with broad functionalities.[2] LYC: modeling the competition and succession of different macrophytes in freshwater lakes by cellular automata.[3] FuzzHAB: fuzzy logic model for algal bloom modeling.这些模型软件由本人独立开发,并共享作为研究生教学使用,目前已在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里使用,并随“Ec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formatics”一起出售。

曲久辉发表论文

历年著译书多种,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已培养硕士生10 余名,博士生30 余名,国外合作博士生2名,博士后4名,现指导博士生及博士后多名,1. 用水废水化学基础,汤鸿霄,885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1979年,第二版,1982年,第三次印刷,1986年2. 环境水化学纲要,汤鸿霄,74页,环境科学丛刊,1988 年,9卷2期3. 水化学 -- 天然水体化学平衡导论,W. 斯塔姆,J. J. 摩尔根,汤鸿霄主译,550 页,科学出版社,1987 年 4. 水体颗粒物与难降解有机物的特性与控制技术,上下卷,汤鸿霄,钱易,文湘华等编著,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12)5. 浑浊水铝矾絮凝机理的胶体化学观,汤鸿霄,土木工程学报,1965 年1期,45-55页,( 1965 , 1 )6. The coagulating behaviours of Fe(III) polymeric species , I,Preformed polymers by base addition,II , In various concentration , Tang Hong-xiao,W. Stumm,Water Research,21 (1),p115-128 (1987,1)7.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基础研究,汤鸿霄,环境化学 9卷3 期,1-12 页,(1990,6)8. 水质转化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汤鸿霄,环境化学,12卷5 期,325-333,(1993,8)9. The differences of behavior and mechanism between pre-polymeric inorganic flocculants and traditional coagulants,Tang Hongxiao,Luan Zhaokun,Chemic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IV,ed. H.H. Hahn,Springer-Verlag,(1996,9) 10. 羟基聚合氯化铝的絮凝形态学,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V18 , (1)1-10 (1998,1)11. Composite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H.X.Tang,Z.K.Luan,D.S.Wang,B.Y.Gao,Chemic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V,eds. H.H.Hahn,E.Hoffman,H.Odegaard,Springer-Verlag,(1998,9)12. 微界面水质过程的理论与模式应用,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 20(1),2-9 (2000,1)13. 环境纳米污染物与微界面水质过程,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23(2),146-155,(2003,3)14. 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汤鸿霄,环境科学学报, 25(1),1-4 (2005,1)发表论文[1]刘海龙 夏忠欢 王东升 汤鸿霄 张金松.典型南方水强化混凝有机物分级处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5)[2]刘海龙 王东升 王敏 王玲 汤鸿霄.臭氧对有机物混凝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27(3)[3]晏明全 王东升 曲久辉 汤鸿霄 何文杰.典型北方高碱度微污染水体强化混凝的示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4]王东升 刘海龙晏明全 余剑锋 汤鸿霄.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必要性、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5]汤鸿霄.治理环境污染既要科学更要务实[J].科技导报(北京),2006,24(7)[6]刘海龙 王东升 王敏 汤鸿霄.强化混凝对水力条件的要求[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5)[7]葛小鹏 周岩梅 吕春华 汤鸿霄.溶解腐殖质在云母界面上吸附聚集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中国科学:B辑,2005,35(4)[8]汤鸿霄.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9]葛小鹏 汤鸿霄 王东升 吕春华 黄鹂.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样品研究与表征中的应用与展望[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0]周爱民 王东升 汤鸿霄.磷(P)在天然沉积物-水界面上的吸附[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刘红 王东升 吕春华 鲁毅强汤鸿霄.Al13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作用机理[J].环境化学,2005,24(2)汤鸿霄[12]刘海龙 王东升 汤鸿霄.典型南方源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 [13]葛小鹏 潘建华 刘瑞霞 汤鸿霄.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体微观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表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14]陶庆会 汤鸿霄.共存污染物对阿特拉津在天然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4)[15]陶庆会 汤鸿霄.两种染料与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2)[16]陶庆会 汤鸿霄.阿特拉津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J].环境化学,2004,23(2)[17]陶庆会 汤鸿霄.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18]汤鸿霄.羟基聚合絮凝剂与絮凝技术的新进展[J].水处理信息报导,2004,(5)[19]郭景恒 张晓山 汤鸿霄.酸沉降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Ⅰ.土壤中铝的活化与迁移[J].土壤,2003,35(2)[20]郭瑾珑 盂军李桂平 栾兆坤 汤鸿霄.深床过滤颗粒截留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3,24(3)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简称济钢)干熄焦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节能示范工程项目,于1999年3月建成投产,汽轮机发电机(额定容量6000kW)于2000年7月28日正式并网运行。干熄焦工程主要由熄焦系统、循环系统、汽水发电系统、环境除尘系统4大流程组成。具体工艺流程:焦炉推焦车将1000℃左右的红焦装入焦罐,在干熄炉内自上而下与炉底部进入的180℃的惰性循环气体(氮气)逆向接触换热,冷却至250℃以下经排焦装置排出。氮气与红焦换热后温度升至800℃左右经过一次除尘器进入锅炉,与炉水再次进行换热,温度降至180℃以下,经过二次除尘由循环风机送回干熄炉循环使用。加热后的炉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5.4MPa,450℃),送往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发电后0.9~1.2MPa的背压蒸汽并入济钢低压蒸汽管网,用于生产和生活。干熄焦系统锅炉蒸汽额定流量为2×35t/h,额定压力为5.4MPa,干熄焦发电系统机组额定容量6000kW;而目前实际运行状况为:流量20~30t/h,压力4.6MPa,2000年日均发电量45000kW.h左右,尚不及额定功率的1/2。干熄焦发电系统的运行能力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背压忽高忽低,非计划检修时有发生,致使干熄焦生产及干熄焦发电系统不能顺利运行。2影响发电原因分析针对干熄焦汽轮发电机组投用后发电量低的问题,经调研、分析、论证,认为制约发电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是:(1)重视程度不够。干熄焦系统没有纳入整个生产工序控制之列,未纳入日常考核。(2)管理制度不健全。济钢干熄焦装置是全国第三套,几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3)存在设计缺陷。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干熄焦装置在工艺、设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发电机组不能在良性工况下发电。(4)岗位操作不力。济钢干熄焦技术先进,是全国第一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的装置。由于技术新、设备新、人员新,所以在岗位操作方面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3改进措施3.1提高重视程度将干熄焦生产系统纳入整个生产工序控制之列,纳入日常考核,确保该系统正常生产、发电产汽。针对制约干熄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成立攻关组,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逐步予以实施。采用325mm管道向蒸汽主管网回供富余蒸汽,为这部分蒸汽单独设立集汽包,并负责外供,使背压蒸汽供需平衡,彻底解决了背压高影响发电量的问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3.2加强管理针对干熄焦的运行现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律制度和考核办法。制定干熄焦运行管理制度、干熄焦发电机组考核办法、干熄焦汽电运行联系制度、关于汽轮机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有关规定、干熄焦计划检修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严格落实考核,使干熄焦发电的生产组织、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安全运行、岗位操作等有章可循,为干熄焦发电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2.1干熄焦发电机组考核根据干熄焦发电机组运行的状况,为使干熄焦发电机组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有功功率,制定干熄焦发电机组考核办法:每天发电量基准值:46000kW.h;日实际发电量:Q(计划检修停机时间剔除)。则:Q<46000kW.h时,减工资额=(46000-Q)×0.1(元)Q>46000kW.h时,增工资额=(Q-46000)×0.1(元)实行月度考核的考核方式,每月5日前将上月指标完成情况及奖罚意见明细报出。3.2.2干熄焦计划检修管理制定干熄焦计划检修管理制度,避免了以往检修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定期检修。每月检修24h,每季检修72h,每年进行20~30天的年修。将干熄焦检修逐步纳入到济钢大的系统检修中,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时间。3.3加强技术改造3.3.1加强工艺技术改造(1)校正偏差。通过对干熄炉中央风帽中间风筒开孔尺寸及中央风帽基础重新调整,校正了中央风帽的中心偏差;并将中央风帽的材质由普通16Mn钢板改为不锈钢,使干熄炉的配风更加均匀,并减少了零星红焦数量的产生。(2)校正料位偏析。通过调整干熄焦炉两端排焦扇形阀行程,基本上解决了干熄焦炉的料位偏析现象,使熄焦更加充分,有效地提高了热能利用率。(3)增设充氮点。在干熄焦炉的排焦部位增设充氮点,通过补充氮气,减少了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了熄焦效果。3.3.2加强设备改造(1)改造循环风机。制作更换了钢制底座,并用混凝土对其基础进行了加固,更换转子,基本解决了循环风机震动问题。(2)改造变频器。更换了整流桥、可控硅、逆变桥、电容等,解决了变频器频繁跳闸问题。(3)改造提升系统钢丝绳。提升系统钢丝绳由原来的右旋改为左右旋,解决了提升过程中的扭曲现象。(4)改造排焦皮带。排焦皮带由普通型更换为耐高温、耐磨的E型皮带,延长了皮带使用寿命,提高了干熄焦生产效率。(5)改造提升电气室。提升电气室由于距离热源比较近,密封性差,且温度高、灰尘大、震动大,提升电气故障率高。为此,利用干熄焦系统大修之际对提升电气室进行移位改造,并安装了提升电气故障显示屏,大大降低了提升电气故障率。(6)改造除尘风机、除尘器。对环保除尘风机、湿式多管除尘器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稳定了干熄焦系统的运行。3.4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建立取证上岗制度,定期组织各岗位操作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认真学习操作规程,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防止各类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干熄焦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行。4结语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运行实践证明:干熄焦系统实现了均衡稳定生产,发电机组日平均发电量可达到57000kW.h;日平均产汽量为925t。日平均发电量比2000年提高11516kW.h;日平均产汽量提高145t。以干熄焦发电机组年实际运行330天计,则年发电创效益可达940.5万元;年产蒸汽效益达2442万元。来源:中国自动化网嗨,快来啊!光看电力文章太乏味,82万电力人喊你一起来探讨,点此进入最火电力论坛!北极星电力网为广大电力人士打造的期刊分享平台正式上线啦!文章发表,杂志订阅全部免费啦!投稿热线:>>更多热门电气招聘公告·【正泰集团子公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诚聘精英 2012-6-11·【华电管控 中国电力高科技第一股】国电南自急聘精英 2012-6-8·【中国500强】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诚聘精英 2012-6-7·【中外合资 丰厚薪酬】上海艾帕电力电子有限公司2012年急聘信息 2012-6-6·【五险一金+奖金+带薪假期】南京南电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诚聘精英 2012-6-5·全球500强—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2年最新招聘信息 2012-6-4·【线缆龙头上市企业】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急招营销经理 2012-6-1·【国网科学研究院】全资子公司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招研发设计人员 2012-5-31·世界500强—ABB(中国)有限公司2012招聘岗位公告 2012-5-30·【上海电气】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诚邀您的加盟 2012-5-29《提高干熄焦汽轮发电机组有功功率措施》的相关文章·浅谈电能管理系统在某轧钢厂的应用·浅析数据中心末端供电智能母线系统应用及产品监控选型·数据中心机房UPS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对策略·浅谈IT隔离电源系统在医院安全用电中的应用·浅谈应急照明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应用·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在游乐场中的安全应用·安科瑞多回路无线智能电量采集监控装置·安科瑞红外测温方案助力滁州某新能源光伏产业工厂安全用电·浅析电力物联网云平台监控系统分析·浅谈mqtt协议与终端监测设备结合-Susie 周《提高干熄焦汽轮发电机组有功功率措施》的相关新闻·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中旬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上期降6.7%·关注 | 英国电力供应紧张 鼓励居民参加“需求侧响应”·江苏常州武进区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武进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公示一家售电公司市场注销公告·中广核新能源董事长张志武会见运达股份董事长高玲·国家统计局:电力行业受用电需求增加、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推动 利润增长86.3%·3.25亿!中车株洲所中标华润电力150MW风电项目·总装机470万千瓦!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下多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世界最大氢能源矿用宽体车成功交付·储能中标丨100MW/200MWh!湘江电力中标国家电投湖南永州储能电站项目EPC热门文章最新文章枣庄学院远程预付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FPM100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在佛山宏宇大厦的应用华伟表面处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crel-6000/Q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宜兴九如城项目的应用Acrel-3000型在琴川嘉安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crel-3200远程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在安庆百联购物中心的应用AFPM100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在绍兴汇金生活艺术广场的应用安科瑞Acrel-3000电能管理系统在上海市上中路424街坊31丘地块新建商业文化设施项目中的应用Acrel-6000/B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贵州省安顺市妇幼保健院的应用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经开区骨科中药生产基地消防电源监控系统>>更多推荐文章09-28大型浸没式超滤水厂中膜的运行维护管理09-28如何减少CO对SO2检测结果的干扰09-28如何控制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中的NOx污染排放09-28300吨转炉干法除尘系统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09-27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高效低成本预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09-27曲久辉:农村水环境治理模式09-27中国污泥堆肥技术变迁与发展趋势09-26氨法脱硫在水泥回转窑系统中的应用09-26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应用09-26湿法烟气脱硫氧化空气量不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更多专业论文09-25有色冶炼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09-20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及运行控制措施09-19降低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催化剂磨损的流场优化09-19电化学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效能影响的研究09-19烟气条件对KMnSO4复合NaOH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09-13干法脱硫灰用作路基材料的应用研究09-11钢铁冶金渣用于烧结机烟气脱硫述评08-28大型袋式除尘器在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尾气治理中的应用探析08-21除油-气浮-A/O-膜池工艺处理芳烃含油污水实例及优势分析08-15SCR脱硝出口的高精度氨氮同时测量方案及对喷氨优化控制的意义>>更多应用与方案09-28大型浸没式超滤水厂中膜的运行维护管理09-28如何减少CO对SO2检测结果的干扰09-28如何控制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中的NOx污染排放09-28300吨转炉干法除尘系统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09-27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高效低成本预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09-27中国污泥堆肥技术变迁与发展趋势>>更多企业技术09-12关于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汽温异常分析及调试对策08-29活性污泥法中MLSS降低40%出水仍然达标 怎么做到?07-19含油污泥洁净接收储存泵送技术06-28唐钢焦化厂环保技术应用与实践01-166大案例带你详细了解MVR技术工艺全信息01-11兰炭废水处理工艺重大突破友情链接申请友情链接:QQ:2738544005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光伏论坛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广告直拨:张先生 岳女士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Copyright ©

曲大辉发表论文

新证据显示:多国最早新冠病毒感染时间提前

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早感染和传播病例,近期各国出现了多例时间提前的研究和报道。昨天,美国一位市长自曝去年11月已感染新冠,检查出体内已有IgG抗体的消息还牵动着人们的视线;今天,又有论文证实法国去年12月已出现病例的报道在各大媒体“刷屏”,引发舆论关注。

研究:新冠病毒已在美国和欧洲衍生出“超强突变株”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吸引了“紧急关注”的新冠病毒突变,因为它使该病毒更具传染性,并且已经在其到达的地方(包括美国的部分地区)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使冠状病毒更具传染性的突变株已经“统治”了美国和欧洲,而研发中的疫苗可能对它起不了足够的“抵御”作用。

《自然》:欧洲根据已知基因序列合成新冠病毒

当地时间5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瑞士、德国、俄罗斯多家科研机构的一项研究。团队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首次在试验中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构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

人体基因差异可预测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

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研究员里德·汤普森和同事发现特定HLA基因与新冠病毒感染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汤普森称,携带一种叫做“HLA-B*46:01”的突变基因更容易感染SARS病毒,就像之前证明的新冠病毒易感情况一样,相比之下,HLA-B*15:03突变基因可能提供一些保护。通过识别某人的HLA基因特征,可以快速、廉价地完成测试,可能有助于更好地预测疾病感染程度

新冠病毒感染者或容易出现脑梗塞?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篇报告表示,今年3月23日到4月7日的2周多时间里,在对被确诊为脑梗塞的33岁至49岁的5名男女进行检测后,发现5人均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小组认为,新冠病毒侵入心脏及肺部血管的细胞,引发炎症等,使血液中容易形成血栓,这很可能是造成脑梗塞的原因。

新冠患者恢复两周内持续产生抗体 免疫反应各异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感染病毒后恢复的新冠患者显示出广泛的免疫反应,目前研究中约有一半在两周之内显示出持续的抗体产生。他们发表的结果,表明了病毒的哪些部分最有效地触发了免疫反应。具体而言,研究人员们发现,刚从新冠肺炎中康复的大多数新出院患者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但不同患者的反应却并不完全相同。

吉利德:将在多国产销瑞德西韦

当地时间5月5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宣布,将与其他制药公司一起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生产和销售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瑞德西韦,以确保该药供应能满足全球需求。吉利德称,公司正在与多家制药和化学制造公司进行商谈,希望能在至少2022年之前获得欧洲、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瑞德西韦生产许可。

俄载人航天总设计师患新冠肺炎病逝

据俄罗斯媒体5日报道,俄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能源火箭太空公司第一副总经理米克林因患新冠肺炎,救治无效病逝。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说,米克林于4月中旬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采取了隔离措施并接受了必要的治疗。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新研究将揭示美国儿童新冠肺炎感染率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4日报道,该机构下属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当日启动了一项新研究,旨在确定美国儿童新冠肺炎感染率。这项名为“人类流行病学和对新冠病毒反应(HEROS)”的研究将从美国11个城市招募2000个家庭,共6000人。为加快招募工作,NIAID将从NIH资助的其他儿科研究中挑选试验对象,包括健康儿童以及患有哮喘或其他过敏疾病的儿童。

科学家首次发现人源性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近日,来自乌得勒支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发现,一种完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培养的细胞,他们将之称作是开发治疗或预防由新冠病毒全人源化抗体的第一步。这一发现于5月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网站上。

辉瑞和BioNTech联手合作开展新冠疫苗试验

5月5日,辉瑞和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联合宣布,他们的新冠病毒疫苗5月4日起在美国开始人体测试,测试将在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进行。如果试验成功,该疫苗最早将能于9月做好在美国紧急使用的准备。

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关键特征

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新冠病毒用以和细胞结合进而侵入人体的S蛋白中发现了一种结构循环,这个循环的4个氨基酸序列不同于其他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病毒谱系,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得如此之快。此外,他们还指出,在灵长类动物外,猫、雪貂和貂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动物种类。

抗病毒智能手机屏10分钟内可杀死90%冠状病毒

2020年5月5日,一家屏幕保护膜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Nanoveu宣布,其含有抗病毒分子的智能手机屏幕和手机壳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可在10分钟内杀除90%的存活或感染性冠状病毒颗粒。此次的试验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进行的,该公司也在美国进行同样的对比试验。

学术期刊Chest首次发表中国医生抗疫诗

北京时间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Chest(《胸》)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李佳的现代诗“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样)。这也是Chest首次发表中国医生创作的抗疫文学作品。

美卫生高官举报“羟氯喹治疗新冠”推广细节:存在官商勾结

5日,美国联邦政府高级科学家瑞克·布莱特说,政府高官多次向他施压,要求他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交给一名人脉广泛的咨询顾问。上月,布莱特被解除了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署主任职务。他宣称,这是因为他不愿意将未被证实有效的羟氯喹等药物推广给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日媒:安倍称日本政府抗疫援助规模“世界第一”引发争议

近日,安倍晋三有关日本政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商户提供援助的言论引起争议。安倍晋三称,日本政府提供的援助措施“在世界上是最优厚的”。共同社指出,日本网络上接连出现对该言论的批评声音,共同社也未找到日本官方援助“世界第一”的明确证据。

35亿人或将在50年后深陷“高温烘烤气候”

5 月 4 日,中、美、欧科学家在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新研究中指出,除非温室气体排放下降,否则在 50 年后,35 亿人居住环境将不宜生存。研究认为,若碳排放持续增加,截至 2070 年,普通人生活环境的气温将上升 7.5℃。气温快速上升和全球人口变化意味着 50 年后全球约 30% 的人口将生活在平均气温将超过 29℃ 的环境下。

血管为何会衰老?长寿基因在作祟

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超2.9亿人。血管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导致血管衰老的原因又是什么?5月5日,中国学者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绘制了灵长类动脉血管衰老的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揭示了长寿基因FOXO3A的表达下调是血管衰老的驱动力。

华东理工大学科学家提出“分子拉链”独特概念

高性能弹性体因其在柔性电子、人工致动器和刺激响应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曲大辉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分子拉链”的独特概念,在超分子聚合物弹性体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新研究助力破译植物细胞壁形成机制

多糖氧乙酰化在植物细胞壁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Yingqi Cai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木聚糖特异性氧乙酰转移酶(XOAT1)的结构信息和工作机制,为破译植物细胞壁形成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成果4月30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杂志。

MIT:对外星生命的想法应更大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虽然我们的地球大气中氢气含量微乎其微,但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氢气氛下生存和生长。因此,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环境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将培养的大肠杆菌和酵母暴露在100%的氢气氛下,发现二者可以正常繁殖,只是繁殖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4日的《自然-天文学》上。

中国科学家找到实现高阶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依据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乔振华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合作,在理论预言低维体系高阶拓扑绝缘体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科学家发现乙酰胆碱调控大脑学习记忆新机制

学习记忆是大脑最迷人的智能活动之一,在清醒时,大脑进行学习记忆活动,在休息时(主要是在夜晚的睡眠阶段),大脑对所学的内容加以记忆的巩固。5月6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龙年教授团队在最新研究中阐述了乙酰胆碱调控大脑学习记忆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

利用引力透镜“称重”宇宙总质量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称,宇宙学家们利用引力透镜,重新确定了宇宙物质的密度和结构,进而可以为宇宙的总质量“称重”。而目前表现出和以往的较大差异,可能预示着宇宙学标准模型的缺陷。该成果属于欧洲的“千平方度巡天”计划,相关报告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

陈发虎团队揭示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机制

传统观点认为,亚洲内陆干旱化、全球环境事件如新生代全球降温等,与区域构造事件(如青藏高原隆升、副特提斯海的退缩)有关联,而这种联结的纽带是亚洲季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王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院士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帕米尔-天山的构造抬升及其对西风环流的机械分流是亚洲内陆气候环境格局形成的主因。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地质学》杂志。

揭示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徐蕾、苏丰硕士等在王发国、庄萍副研究员等的指导下,在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表明,乡土水生植物水龙和菱角是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猪场养殖废水等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备选植物;作为水体修复工程的常用植物,水葫芦的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评估;槐叶萍和野荸荠组合可以有效地去除轻度受污染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从而建议此植物组合可以运用到富营养化废水的植物修复。

秋季物候决定青藏高原植物生长季长度变化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植物春季物候变化并不显著,秋季物候显著延迟,生长季长度显著延长;黄枯期对生长季长度变化的贡献为69.3%,是返青期贡献的2倍多,秋季物候而非春季物候决定了青藏高原植物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农业与森林气象学》上。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8日返回

5日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随后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季启明表示,被长征五号B送入太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8日返回,为充分发挥首飞任务的综合效益,火箭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10余项实验载荷。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安排3D打印等三大科研项目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5日傍晚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送入预定轨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说,本次任务中,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安排有在轨精细成型实验、材料摩擦行为实验、微重力测量试验等三项科学实(试)验,旨在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营以及走向更遥远的深空,进行前瞻科学研究和技术验证。

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 航天员乘组已选定

在5日晚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透露,我国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其间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靠“脑补” AI将卫星“废片”变成高分辨率地图资源

近日,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宫鹏介绍,在高性能云计算的支持下,通过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制作完成了首套中国30米逐日无缝遥感观测数据集,以及逐季节土地覆盖和逐年土地利用的数据集,让“拼图无解”的卫星“废片”能够成为高分辨率的地图资源。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5月6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结束,取得圆满成功。“海洋动态压井混合装置”和“储层改造地面试验与工具现场技术服务”课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关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高度认可,为试采成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端”揭晓

5日下午,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线揭晓。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广东交通集团:虎门大桥振动系涡振现象

广东省交通集团6日凌晨通报称,专家组判断,虎门大桥5日发生振动系桥梁涡振现象,并认为悬索桥结构安全可靠,不会影响虎门大桥后续使用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记者在虎门大桥管理中心实时监控画面看到,大桥仍有肉眼可见的轻微振动。

中国气象事业步入“芯”时代

“十年磨一剑!数值预报中心成立十年来,终于有了我国自主的可为全国和全世界服务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中国成为世界气象中心之一的主要科技支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说。数值预报是基于数学物理学方法客观定量计算未来天气演变的预报技术,是业务天气预报的支柱,作为气象业务的核心科技,被誉为气象事业的“芯片”。

“中国智造”预警技术“出口” 印尼首次预警破坏性地震

记者6日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高新减灾所获悉,当地时间5月3日14:06分印尼巽他海峡附近发生5.3级地震后,安装在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的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发出23秒倒计时预警。这是该所地震预警技术支持建设的印度尼西亚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破坏性地震预警。

“四新”教学资源建设撬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探索基于“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理念的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旨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中科院2020年第1季度两类亮点工作筛选结果发布

中科院2020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共6项,包括“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多类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新冠病毒研究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共3项,包括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中科院研发新冠病毒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

中科院与安徽省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4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与安徽省在“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上举行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签约揭牌活动。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活动并讲话,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主持活动。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安徽省领导邓向阳、陶明伦、虞爱华、宋国权,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出席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化学家张乾二院士逝世

5 月 4 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发布消息,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化学家张乾二于 2020 年 5 月3 日 20 时 33 分辞世,享年 93 岁。张乾二院士毕生致力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教学、科研工作。在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因为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想写信却不知道该写给谁,所以有些难过起来,也所以写信给你。其实回想起来仿佛好长好长的时间自己不曾写信了,即便是收到来信回的也只是礼貌性的只言片段,那在我是不算信的。说实在的,我现在有些沮丧,也许是因为没有写信的对象,也许是因为整整一个下午自己都在迷茫的晃荡,因此我感觉自己有些空,离周遭的人也仿佛远了起来。我从悬着的半空俯瞰自己的时候,发现一具没有灵魂的身体。我来回的走着,在房间里,我甚至于去阳台上四处张望。外面空气湿湿的,看着楼下的人来人往,我依然发现自己无法摆脱那种纠缠我的沮丧。你知道吗?其实有些时候我会很喜欢自己,而另一个时候我又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那么在你看来我又是怎样的呢?说起来我又想起先前小时侯自己常有的一个梦想,不,不,应该是幻想。我幻想自己可以将灵魂偷藏于他人的躯体中,然后暗地里去知晓每一个人的想法,当然,请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那种想打探人家隐私的人,我只是希望借此去感知不同于自己的灵魂,我向往灵魂的相通,这在我是一件诡秘而又刺激的事情,虽然我知道我无法办到。cite=

发表水处理论文

真宽泛。。。。想必是要毕业论文用吧?还是自己写的好

水处理技术 创刊于1975年,主要报道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电子、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海水淡化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水处理技术》为环境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全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论文被美国C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摘录。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华东地区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 《水处理技术》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公司依托独特而实用的水基化学向华理论和先进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对客户的水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水质情况及处理要求,筛选最佳水处理药剂,制定最佳处理工艺。 2、对客户现有的效果不理想的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使出水水质达到回用要求或达标排放。 3、提供各种工业废水快速高效脱色技术,处理速度快,基建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去除SS、COD、BOD效果好。 4、特别提供低成本造纸黑液处理技术,造纸中段水处理技术,造纸白水回用技术。 5、提供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小试、初步设计、中试、工程调试及人员培训。小试、初步设计不收费。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近30年来,反渗透、电渗析、超过滤和膜过滤已进入工业应用,主要应用于电子、化工、食品、制药及饮用纯水等领域。反渗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RO反渗透的由来: 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而产生疑问,因为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的.经过解剖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该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再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为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并在1953年由University of Florida应用于海水淡化去除盐份设备,在1960年经美国联邦政府专案支助美国U.C.L.A大学医学院教授Dr.S.Sidney Lode配合DR.S.Soirirajan博士着手研究反渗透膜,一年约投入四亿美元经费研究,以运用于太空人使用,使太空船不用运载大量的饮用水升空,直到1960年投入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多,使之质与量更加精进,从而解决了人类钦用水中的难题. 混合床在同一个交换器中,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进行填装,在均匀混合状态下,进行阴阳离子交换,从而除去水中的盐分.混合床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过程中,由于是处于均匀混合状态,交错排列,互相接触,可以看作是由许许多多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而组成的多级式复床,因为均匀混合,所以阴阳离子的交换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产生的H+ 和OH- 随即合成H2O,交换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出水水质稳定.混合床常见的工艺流程有:一级反渗透系统→混合床 阳床→阴床→混合床二级反渗透系统→EDI设备出水量的大小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设备的工艺根据当地的水质状况做相应的改进,设备材料的选型又可根据您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设备操作中常见的几种疑问: 设备使用周期短:系统设计不合理、进水水质某种成份偏高、阴树脂未完全再生起来等 设备出水PH值偏出正常范围:罐体内某种树脂未完全再生好、阴树脂被污染再生不起等 树脂变色:树脂受到重金属(如Fe)等物质污染失效 树脂再生不起:药剂投放量不够、树脂失效、再生液未清洗干净、树脂再生是未分好层、树脂再生后未混合均匀等。软化水设备软化水处理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可交换的阳离子,把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典型反映可用下列离子反应式表示:Ca2++2RNa=R2Ca+2Na+Mg2++2RNa=RMg+2Na+当水流经树脂层后出水硬度超过某一规定值后,离子交换树脂饱合,不再起软化作用,为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又称还原”)。□ 软水设备怎样选型 软水设备怎样选型? 只要您了解并提供给我们技术部以下参数,就可以较准确的选择适合贵单位系统设备所要求的软化设备了。 ◇ 1.首先您要提供所需要使用软化水的系统是:工艺用水?采暖?冷却补水?蒸汽锅炉?钢铁冶炼行业?化工制药行业? ◇ 2.系统用水时间:明确运行时间/小时用水量/平均值/峰值流量/ 用户是否需要连续供水?若需要则选择单阀双罐或双控双床系列,否则可选单阀单罐系统。 ◇ 3.源水总硬度?:水源是市政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源(江,河,湖水)您需提供使用地区的原水硬度。对一定型号的软水设备来说水硬度高,其周期制水量必然要少,由此而来导致再生频繁。对树脂的使用寿命不利。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加大树脂体积,这意味着选用加大型号的软水设备。 如果您不了解所用水源的水质情况,您可以委托给我公司的分析实验室,我们提供免费的常规水质分析。 ◇ 4、 所需的软水单位流量(吨/小时)。这由用户设备的性质和要求决定,以此选定标准型号的软水设备; ◇ 5、周期制水量的设定 在软水设备型号设定之后,根据原水硬度,所用树脂的交换工作容量就可以确定理论周期制水量(吨)。 软化设备选型须知 ◇ 1、控制器:完全采用美国FLECK富莱克、AUTOTROL阿图祖自动控制阀 ◇ 2、树脂罐:可供选择:国产RFP罐、金属内衬塑罐(PE内衬) 进口(斯特洛)RFP罐 ◇ 3、设备运行控制形式: L—流量型:制备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还原,可适用于所有的给水系统软水制备。 S—时间型:以时间为控制再生计量方式,适合用水量稳定的系统供水,最短还原再生 周期为24小时。 ◇ 4、可供选择的设备组合: ⑴—单控单床:还原期间停止供水2小时或继续供原水(硬水旁通)。 ⑵—单控双床:交替供水,一用一备型。 ⑶—双控双床:交替供水,一用一备型。 ⑷—双控双床:同时供水,交替再生。 ⑸—多控几床:三个以上树脂罐并联使用,适合大型供水系统。 注:应根据所处理的原水硬度值选型。如属高硬度水(>8mmol/L时),建议加大一级选型;>12mmol/L时,应采用二次软化或配合其它方法. 我公司可免费为用户提供常规水质分析,外阜客户可通过邮寄方式。 注:如果您需要经济的选型方案的话,请电话或传真给我公司技术部,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复。

写反渗透方面的,小机型(5T/H以下),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60%以上。我可以给你帮助。

水处理论文发表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水处理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水处理的概念,对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简单讲,“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了解水处理的基本常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也在不断恶化,随着水质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带来的各种行业危害日趋严重,水处理到如今就突显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真正对水处理方面的知识有些许了解的民众却并不多见。

1 水处理的概念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2 水处理工艺

2.1 一级处理是机械处理工段,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机械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与否以及设置方式需要根据水质特注的后续工艺加以仔细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改善除磷除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

2.2 二级处理是污水生化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2.2.1 基质类包括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及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2.2.2 环境类影响因素指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

2.3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3 水处理方法

3.1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乾净。这些颗粒物质若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於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3.2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通常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球状的合成有机物高分子电解质。树脂基质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同时人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

3.3 活性碳是由木头,残木屑,水果核,椰子壳,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质在高温下乾馏炭化而成,制成後还需以热空气或水蒸气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与氯氨以及其它分子量在60到300道尔顿的溶解性有机物质。活性碳的表面呈颗粒状,内部是多孔的,孔内有许多小的毛细管,1g的活性碳内部表面积高达700-1400m2,而这些毛细管内表面及颗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影响活性碳清除有机物能力的因素有活性碳本身的面积,孔洞大小以及被清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其极性,它主要依物理的吸附能力来排除杂物,当吸附能力达饱合之後,吸附过多的杂质就会掉落下来污染下游的水质,所以必须定时利用逆冲的方式来清除吸附其上的杂质。

3.4 去离子法的目的是将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离子排除,与硬水软化器一样,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在这使用两种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来交换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氧根离子来交换阴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互相结合成中性水。

3.5 逆渗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等,是透析用水之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渗透是指以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中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浓度较低的一方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较高的另一方,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为止。在还没达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浓度较高的一方逐渐施加压力,则前述之水分子移动状态会暂时停止,此时所需的压力叫作渗透压,如果施加的力量大於渗透压时,则水份的移动会反方向而行,也就是从高浓度的一例流向低浓度的一方,这种现象就叫作逆渗透。逆渗透的纯化效果可以达到离子的层面,对於单价离子的排除率可达90%-98%,而双价离子可达95%-99%左右。

3.6 超过滤法与逆渗透法类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约10-200A之间。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超过滤法主要的作用是充当逆渗透法的前置处理以防止逆渗透膜被细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处理的最後步骤以防止上游的水在管路中被细菌污染。一般是利用进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超过滤膜是否有效,与活性碳类似,平时是以逆冲法来清除附着其上的杂质。

3.7 蒸馏法是古老却也是有效的水处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挥发性的杂质,但是无法排除可挥发性的污染物。

3.8 紫外线消毒法是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杀菌机转是破坏细菌核酸的生命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应是核酸分子内的pyrimidine盐基变成双合体。一般是使用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253.7nm波长的紫外线能量。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处理的工艺及处理方法,使人们了解到水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弼人.水处理-城市的命脉[J].华东科技,2009,(06).

[2] 戴建强,郑敏.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由于我国城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造成了大量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污染治理无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传统的治理技术进行描述,并对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由于配套治污设施的匮乏,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长,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城市水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现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量人口和企业开始聚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渐渐成为我国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配套的治理设施,大量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河段中仅有30%左右为I到III类水质,而高达60%多的河段为IV到V类水质,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城市水污染现状更加堪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政府管理的日趋严格,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摈弃,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举措。当前来看,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规模相对较小,由于缺乏资金且管理制度落后,价值植物设备技术过时、老化严重、运行成本较高,都给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2.2我国传统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普遍采用的是SBR技术和氧化沟技术,先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2.2.1SBR技术

SBR技术是一种间歇性曝气的污水处理技术,其能在反应池内自动实现污水的混合、沉淀、排泥等全过程,该技术沉淀速度较快,抗冲击性较强,使用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避免污泥的膨胀,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得益于SBR技术的优良特性,在其基础上发展衍生出了MSBR、CAST等新型SBR反应器,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2氧化沟技术

氧化沟技术作为SBR技术的一种衍生,其外形为封闭的沟渠,采用了悬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极低的使用成本和极高的污水处理效率,因而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技术又称作连续环状反应器,从机理上采用了延时曝气技术,并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得益于其流程短、操作便捷、成本较低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3 城市水污染治理新技术的简介

随着城市污水制造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治污的需要,一些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始得到推广与应用。

3.1蚯蚓生态滤池技术

蚯蚓生态池技术是一种利用蚯蚓及其他微生物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解处理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蚯蚓为主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吞噬或讲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与其他技术相比,蚯蚓生态滤池技术的能耗更低,并且具有极高的处理效率,经过生态滤池处理的污水几乎去除了全部污染物,是一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号召的新型环保型污水治理技术。

3.2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通过人工建造湿地生态系统,然后将城市污水科学、合理、适量地引入人工湿地中,利用湿地生态中的植物和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同蚯蚓生态池技术相似,人工湿地技术也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和建设成本低一级适应能力较强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3.3生物浮岛技术

当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后,水体将逐渐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更对流经地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浮岛技术营运而生。生物浮岛技术通过利用浮体,将喜水的植物种植与浮体之上,并将整个浮体置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之上,浮体上植物的根部将对水体中的磷和氮等元素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3.4人工水草技术

与天然水草不同,人工水草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聚合物,其外形比天然水草大,利用人工水草技术将人工水草至于污水之中,能够在水中形成良性的生物链,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整个净化过程操作简便且运行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空间。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水污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重视,城市水污染必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常婕 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 科技风,2010,8(3):121

[2]邢美兰等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分析 科技信息,2014,3(11):78-79

[3]蒋一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 黑龙江科学,2014,4(9):93

[4]冯坚等 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科技传播,2010,23(11):32-33

[5]张艳丽 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2):211-212

[6]师桂霞等 新型水污染治理技术探究 企业技术开发,2014,17(5):175-17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