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8:41:40

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

所谓信息,是指所有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综上,信息产生于,随机不定性的所有消息.

人类传播的纪元及大事年表 大约在150亿年前 宇宙在“一声巨响”中形成,有了地球。 大约在34.6亿年前 地球上出现像细菌一样的生物。 大约在5.3亿年前 生命大爆炸,地球上出现“云南虫”(在中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故名。见图),它 是人类祖先的起源。 大约在2亿年前 地球上出现恐龙。 大约在1.3亿年前 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的共同先祖“攀援始祖兽”(形似小松鼠的动 物。见图)已生活在中国辽宁凌源境内。 大约在800万年前 人类的先祖古猿出现在中国云南。 大约在400万年前 古猿可能有了呼叫机能或发声系统。 大约在200万年前 人类的祖先之一猿人(东非能人和中国巫山能人。见图)出现了。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懂得体语传播。 大约在50万年前 北京猿人(见图)学会用火,标志人类已经开始改造自然。 一、 语言传播纪元(大约从10万年前至今) 大约在10万年前 人类可能产生了原始的语言。语言传播使人区别于动物。 大约在4万年前 人类可能有了较为复杂的语言。 大约在3万年前 史前人开始用简单的图画或穴画记事(见图)。 大约在7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在陶器上作画传意(见图),以结绳、书契记事(见图)。中国发明了用 于绘画的笔和墨(见图)。 二、 书写传播纪元(公元前3500年至今) 公元前3500年 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中国人用笔在石头、树叶、树皮上书写“图画文字”。 公元前2400年 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人在湿泥板上用棍尖写字。 公元前1600年 商周时代的中国人在龟甲兽骨上刻字。 公元前500年 中国人开始在石头上刻字和在木板、竹片上写宇。 公元前200年 中国人开始用毛笔在缣帛上写字。 公元前118年 中国西汉有了具备纸的特征和结构但形质粗糙的古纸--灞桥纸(见图)。 公元105年 中国东汉蔡伦完善了造纸术,造出了“蔡侯纸” (见图)。 公元600年 中国人造出了各种色纸。 三、 印刷传播纪元(公元620年至今) 公元620年前后 中国隋末唐初发明了雕板印刷术(见图)。 695年前后 世界最早的雕板印刷品《妙法莲华经》问世。此书于1906年在新疆出土,现存日本书道博物 馆(见图)。 868年 中国雕板印刷术在成熟时期印刷的佛典《金刚经》面世(见图)。 1041年 中国宋朝毕升发明了陶土活宇印刷术,并做过木活宇印刷试验。 l170年 中国宋朝发明木刻活宇印刷术,西夏(银川)印成木活宇版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10万字) 佛经。 1298年 中国元朝王帧再次用木刻活宇印刷成族德县志》。 1315年 中国元朝铸造出铜活宇,试印成《御试策》,效果不佳。 1456年 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借鉴中国印刷术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刷设备,印成了42行本的《圣 经》。 1490年 中国明朝华隧再次用铜活宇印成《宋诸臣奏议》,效果较好。 1810年 英籍德国人弗里德奇贡尼格发明了滚筒式印刷机。 1826年 尼埃普斯拍摄成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39年 达格尔改进了银板照像法,照片开始出现在报刊上。 1946年 印刷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相继发明了静电印刷术(1946),照相排版机(1950),电脑排 版(1963)等。 四、 电讯传播纪元(1844年至今) 公元1844年 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传送了第一个电报讯号。 1860年 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在纽约公开展示了他发明的电话,此前他用电话将瘫痪的妻子埃斯 特的卧室与他的工作室连接起来,以便照料她。 1877年 爱迪生发明了抗阻式留声机,使人类的声音得以记录和控制。 1878年 大卫·休斯发明了麦克风。 1882年 法国人居勒·马瑞受中国灯影原理启发,发明了一种一分钟拍12张照片的摄影机--“摄影 抢”。 1884年 德国人科学家尼普科夫发明了用无线电传送画面的设备(“扫描盘”)。 1894年 爱迪生发明的“活动照片放映机”首次在纽约百老汇大道向群众展示。 1895年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之后,在巴黎首次公映的《火车到站》等“一分钟”影 片。 1895年 俄国波波夫和意大利马可尼先后发明了无线电报。 1920年 美国匹兹堡市 KDKA电台首先作无线电广播。 1923年 中国上海开设了“中国无线电公司” (ECO),于1月24日首次播音。 1926年 美国华纳电影公司于8月26日首次公映有声电 影成功。 1923年 美籍俄国人左瑞金研制成功电子扫描装置,奠定了现代电视摄像的基础。 1928年 英国贝尔德在伦敦用无线电发射电视画面获得成功。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1948年 美国贝尔实验室于6月研制成功第一个锗单晶的晶体管。 1958年 中国北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 五、 网络传播纪元(1946年至今) 公元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埃克特等人于2月15日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主机“埃尼阿克 ”(ENIAC)。 1957年 苏联于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Sputnik)。 1962年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首次实况转播电视节目。 1969年 美国加大洛杉机分校一群研究生于9月2日在实验室内首次将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4.6米长的电 缆接通,成功地进行了通讯试验。 1971年 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微型计算机。 1976年 英国两家电视公司(BBC和ITV)首次播出无线图文电视。 1977年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互动式有线电视系统“丘比”(Qube)开始运作。第一台可以大批量 生产的个人电脑在美国上市。 1979年 英国邮电局首次播出有线图文电视(通过电话线由电视机呈现)。 1980年 美国结成互联网络(INTERNET)。在80年代,主要是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利用这种网络。 1994年 美、英、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国立即跟进。个人计算 机开始与互联网络连接。 1996年 互接网络迅速普及,用户激增。已有100多个国家(含中国)的6000万台电脑与其相连,人们 通过电脑既接收信息又发送信息。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各参战国全心投入作战,整个思想界也好像进入了“冬眠”期。这正如罗杰斯(E·Rogers,1986)所说:在战争期间, 科学研究只能离开原有的轨道,遵循各种军事计划进行。然而,这对于传播学的产生和出现,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刻。每当人们谈起与传播学产生有关的事件和人物,有人会列举电话的发明、广播的出现和电视的影响,有人会提到香农(C.E.Shannon,)的信息论和韦弗的控制论……这些传播科技与通讯理论,无疑都是重要的,值得我们专门评介。但是,我们认为最值得评介的的应是在传播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出现的四位创始人——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还有传播学的完善者——施拉姆。 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着。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 是一位着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着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着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着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着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着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着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但是,他的许多传播学成果并不为人所了解,一般人只是从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论文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这一句震憾学术界的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从而引申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研究课题,并长期左右着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方向。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尽管后来传播学者认为拉氏的论述需要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但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2.勒温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又译为卢因,1890---1947)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他是一位美籍德国犹太人,1890年9月9日出身于维也纳,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等着名学府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前线参加作战。1921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1933年移居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衣阿华洲立大学任教,担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44年,到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直到逝世。在任教期间,在勒温的周围吸引着当时一些最聪明的研究生,有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社会心理学或传播学领域里举足轻重的学者,如卡特赖特(D.Cartwright)、费斯廷格(L.Festinger)等。 勒温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但以实用着称。他创立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以及一系列由实地试验得出的成果,“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留有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G·Lindzey and C·Hall,1970)勒温认为,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由此情境和所属群体决定,这观点暗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不仅要考虑受传者的个人特性,而且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的特点和环境因素。 勒温还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 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政府鼓励公众食用动物内脏,勒温带领学生对这一宣传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家庭主妇对不受欢迎的食物,扮演着犹如守门人的角色。除非家庭主妇决定将动物内脏推销给她的家人,否则,她的先生和孩子是不可能吃到的。 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接着,勒温的学生怀特(D.White,1950)和其他的传播学者(如麦克内利和巴斯等人)便依据勒温的提示开始研究大众媒介机构中的守门人行为,如报社新闻电讯编辑就把持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新闻流向和流量。可以这样说,“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理论原因。 3.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1912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担任该校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是着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霍夫兰是学习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的追随者,后来又共事多年。这对霍夫兰研究态度改变的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本来他可以在实验心理学领域大展拳脚、早出成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霍夫兰应召率领主要由心理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赴华盛顿,在美国陆军军部新闻及教育署研究战争宣传与美军士气的问题。从此,霍夫兰的实验对象由让老鼠走迷宫变为让士兵看影片,通过对影片内容、形式和设计变化,测量、分析传播来源的可信度、恐惧诉求的程度、问题提出的先后效用、论辩时是讲一面之辞还是两面都说、结论是明示好还是暗示好等传播问题。 战争结束后,霍夫兰带着同事和资料回到了曾工作过的耶鲁大学,继续进行态度改变方面的研究。他们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设立了耶鲁传播研究项目,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辩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那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霍夫兰等,1953) 霍夫兰等人首先将战争期间的研究资料予以重新分析整理,编纂出版了一套《美国军人》丛书,共4卷,其中第3部《大众传播实验》(1949)代表了霍夫兰等人最早的研究成果。该书集中反映了这批学者所进行过的两类研究,即对现有影片的评价性研究和同一影片(或讯息)的两种不同版本加以比较的实验性研究。这两类研究都对传播理论的建设作出过某些有趣的贡献,而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则构成了态度改革研究的开端。 不久,霍夫兰又主持撰写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其中以霍夫兰和贾尼斯(I.Janis)、凯利(H.Kelley)合着的《传播与劝服》(1953)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这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这部着作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在耶鲁丛书中单独构成专着。例如,信源的可信性研究有力地扩展了传播者研究的视域,恐惧诉求的分析有利于深入认识受传者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一面之辞和两面都说、先说和后说的对比研究更为传播策略和技巧研究增添了崭新话题。 罗杰斯(E·Rogers,1986)认为:霍夫兰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重视。说服研究由亚里士多德经卡特赖特至霍夫兰,遂成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非常受欢迎的传播研究课题。霍夫兰的追随者、当代说服研究的首领麦奎尔(D·McQuail,1981)估计,每年约有1000种有关说服研究的出版物出现,从中仍时常看到霍夫兰的影子。总之,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4.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zarsfeld,1901----1976)是奥裔美籍着名社会学家。他1901年2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曾获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作出突出贡献。他的主要着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拉扎斯菲尔德于1933年移居美国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运用数学语言和模型对失业、广播媒介、竞选、政治宣传等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第一个使社会调查在大学实现了制度化,将数学方法引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1937年,拉氏接受资助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广播 研究室,开始对传播新媒介-----广播进行研究。他认为:“广播是一个主题,而环绕其四周的事物,完全能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来精炼”。然而,他不久即发现广播研究可以作为走向传播研究的一个踏脚板。于是,他与同事墨顿(R.K.Merton)先搞起了阅听人研究,试图弄清决定广播听众范围大小和听众特征的原因。接着,他开始研究广播的传播效果,即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对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不久,拉氏又着手研究其他传播媒介产生效果的特殊情境架构。但是,这些研究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影响甚微。 从1940年起,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并建立了应用社会学研究研究所。这不仅为他提供了研究基地和革新方法论的工具,而且为培养一代年轻的定量研究者提供了正规教育的场所。 在时代——生活公司的赞助下,他在1940年用其独特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指数”的数学模型)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4年后,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哥伦比亚大学同事发表了题为《人民的选择》(1944)和《选举》(1945)两篇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就已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约5%的人由于宣传改变了投票的意向,而这批人之所以中途“变节”,竞选宣传仅是间接影响力,其直接影响力来源于亲戚、朋友、团体等“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包括《个人影响力》1952),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的“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又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他开创的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传播的潜在结构和定组分析;他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则有利于研究传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有关传播现象。总之,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上述四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传播学的创始人,都以自己所熟悉的学科知识营养合力浇灌了传播学这株新苗。他们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用本门学科的铁锹为传播学打开了一扇扇观照和审视外部世界的窗口,使其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收获。用今天的眼光看,虽然他们的缺点(如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传播活动)同优点一样十分明显,但他们对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低估的。

申农申农是现代通讯理论--信息论的创始人、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科学家2001年2月24日,享年85岁的信息量创始人(美国) C.E.Shannon 申农(香农)辞世(1916-2001)。有的文章称他为伟大的科学家。回顾20世纪的信息革命风暴,想想这个革命的理论基础就是新创立的信息论,把信息论的创始人称为伟大的科学家并不为过。确实,他对人类贡献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诺贝尔获奖者。历史证明质量、能量和信息量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而如何度量信息的数量问题是在信息论中解决的。人们很找早就知道用“称”或者“天平”计量物质质量的多少。然而,我们关于热、燃料、能力、活力等等的计量的问题迟至19世纪中叶,随着热功当量的明确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明确才清楚起来。“能量”一词就是它们的总称,而计量能量问题也通过“卡、焦耳”等新单位的出现而得到解决。我们关于图画、文字、数字、声音的知识有几千年了。但是它们的总称是什么?如何统一地计量它们的数量的问题迟至19世纪末还没有正确地提出来,更谈不上如何去解决了。20世纪中期,随着电报、照片,无线电、电话、雷达、电视等等的出现和发展,如何计量讯号中的信息的多少的问题被隐约地提上日程。1928年哈特利(R.V.H.Harley)考虑到从D个彼此不同的符号中取出N个符号并且组成一个“字”(词)的问题。如果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同,如果选取的随机的,就可以得到DN个不同的字。从这些字里取了特定的一个就对应着带来了一个信息量I。哈特利建议用用N LOGD这个数量表示这个信息量,即I=N LOGD 。这里的LO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到了1949年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也研究了度量信息的问题,还把它引向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是就讯号(信息)传输给出基本数学模型的核心人物是年仅32岁的申农(C.E.Shannon)。1948年申农的“通讯的数学理论”(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长达数十页的论文,成了信息论正式诞生的里程碑。在他的通讯数学模型中,信息的度量的问题被清楚第地提了出来,他把哈特利的公式扩大到概率不同的情况,得到了著名的计算信息熵的公式:H=∑-pilogpi如果计算中的对数(LOG)是以2为底的,那么计算出来的信息熵就以比特(Bit)为单位。今天在电脑和通信中广泛使用的的字节(Byte)、波特、KB、GB等等名词都是从比特(有的含时间)演化而来。“比特”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知道了如何计量信息量了。申农的信息论为明确什么是信息量概念做了决定性的贡献。于是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了。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发现物质的力学定律的牛顿。为阐明能量概念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 J.R.Mayer、焦耳 T.P.Joule、赫尔姆霍兹 H.Helmholtz、开尔文 Lord Kelvin)。为阐明信息概念做出突出贡献的应当是申农(C.E.Shannon)。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信息不是物质”,哲学家说信息与物质的关系是大问题。这些观点妨碍信息论进入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这些物质科学领地。某些唯物论者曾经为信息论扣上了“唯心论、伪科学”的帽子。信息论在科学版图和哲学版图中究竟如何定位在今天并没有很好地解决。20世纪中期随着原子弹(核能)的出现,物理学成为最荣耀的科学学科。在随后的50年里晶体管、人造卫星、集成电路、电脑的飞跃发展无不与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有关。但是我们也惊奇第发现这些新技术都是为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服务。光荣的物理学忙了半个世纪,终于发现自己仅是给信息科学当仆人。这是物理学的喜剧还是悲剧?信息量能进入物理学吗?但“信息不是物质”!在物理学的的版图中人们不知道把信息论放到那里合适。人类知识体现的这种新的混乱局面可能要继续下去。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标新立异的新学科的出现,晃动着古老的科学框架。最后的结局可能到本世纪后期才会明朗一些。到那时申农的某些工作可能被历史遗忘,但是经他阐明的信息概念,连同“比特”这个单位肯定是我们进行科学思维时离不开词汇。

图灵发表了著名论文

1、电子计算机

图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事的密码破译工作涉及到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和研制,但此项工作严格保密。直到70年代,内情才有所披露。

从一些文件来看,很可能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不是ENIAC,而是与图灵有关的另一台机器,即图灵在战时服务的机构于1943年研制成功的CO-LOSSUS(巨人)机,这台机器的设计采用了图灵提出的某些概念。

它用了1500个电子管,采用了光电管阅读器;利用穿孔纸带输入;并采用了电子管双稳态线路,执行计数、二进制算术及布尔代数逻辑运算,巨人机共生产了10台,用它们出色地完成了密码破译工作。

2、人工智能

1949年,图灵成为曼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计算实验室的副院长,致力研发运行Manchester Mark 1型号储存程序式计算机所需的软件。

1950年他发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为后来的人工智能科学提供了开创性的构思。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指出如果第三者无法辨别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反应的差别, 则可以论断该机器具备人工智能。

3、数理生物学

从1952年直到去世,图灵一直在数理生物学方面做研究。他在195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

他主要的兴趣是斐波那契叶序列,存在于植物结构的斐波那契数。他应用了反应-扩散公式,如今已经成为图案形成范畴的核心。他后期的论文都没有发表,一直等到1992年《艾伦·图灵选集》出版,这些文章才见天日。

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图灵不但以破译密码而名闻天下,他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常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创始人。

战争结束后,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的他研制了“曼彻斯特马克一号”———著名的现代计算机之一。1999年,他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100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伦·麦席森·图灵

机器可以思考出自:图灵发表了里程碑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和“图灵测试”(TurningTest)的概念,该论文又名《机器能思考吗?》,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他这样设想道:“人的大脑好似一台巨型的电子计算机,初生婴儿的大脑皮层像‘尚未组织好的’机器,可以经过训练,使之成为‘组织好了的’类似于万能机(即万能图灵机)式的机器。”由于机器和思考这两个词的含义模糊,很难给出定义,图灵在论文中提出用一个测试来代替解答“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问题。他称之为模仿博弈,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图灵测试。

仙农发表的著名论文是

《通讯的数学原理》香农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期间,开始思考信息论与有效通信系统的问题。从1948年6月到10月,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连载发表了影像深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1949年,香农又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另一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解决了过去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阐明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两篇论文成为了信息论的基础性理论著作。那时,他才不过刚刚三十出头。 香农的成就轰动了世界,激起了人们对信息论的巨大热情,它向各门学科冲击,研究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不仅在电子学的其他领域,如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大显身手,而且遍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经济学、人类学、语音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它已远远地突破了香衣本人所研究和意料的范畴,即从香农的所谓“狭义盾息论”发展到了“广义信息论”。 香农一鸣惊人,成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人们在议论未来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又异口同声的集中到信息领域。按照国际一种流行的说法,未来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工业将发展成头号工业,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将是在从事后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这时,人们才能更正确地估价香农工作的全部含义。信息论这个曾经只在专家们中间流传的学说,将来到更广大的人群之中。香农这个名字也飞出了专家的书斋和实验室,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香农被尊称为是“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这一文章部分基于哈里·奈奎斯特和拉尔夫·哈特利先前克劳德·香农 这一定义可以用来推算传递经二进制编码后的原信息所需的信道带宽。熵的概念量度的是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而去除了消息中固有结构所决定的部分,比如,语言结构的冗余性以及语言中字母、词的使用频度等统计特性。信息论中熵的概念与物理学中的熵有着紧密的联系。玻耳兹曼与吉布斯在统计物理学中对熵做了很多的工作。信息论中的熵也正是受之启发。

仙农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经典信息论。他在贝尔电话实验室从数学上和技术上研究“通信”、“信息”、“消息”等概念,其顶点则是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分两期刊出、长达80余页的文章成了信息论的开端。论文很难读。1949年,由W。韦佛(Weaver)注释后出版了单行本。信息论在1984年取得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这时,数学上的概率论、数理统计、数理逻辑、运筹学,工程上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都在逐渐成熟。计算机出现了,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方法。仙农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曙光。仙农首先采用严密的数学方法,对信源、信息、信息量、信道、编码、解码、传输、接收、滤波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进行严格的数学描述和定量度量,使得信息研究由粗糙的定性分析阶段进入精密的定量阶段,并因此而发展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学科。对莫尔斯电报编码的研究将会导致用概率观念考察信息。比如,在英文电报中,“字母E的出现概率比Q大得多,序列TH出现的概率比XP大得多。”由此仙农进一步注意到:“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消息的接收端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发送端所挑选的消息。通常的消息是有意义的,……而通信的语义方面问题和工程问题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一个实际信息总是从可能消息的集合中选择出来的。”这就是说,仙农认识到两个要点:(1)通讯工程与语义无关;(2)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本质上是随机的。于是他想到“信息是可用来消除不肯定的东西”,并尝试采用概率方法给信息量下精确定义。设信息源有n个不同的符号。x1,x2…xn,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1(x1),p2(x2)…pn(xn)。仙农引入信息熵的概念:其中K是某一常数,它表示信息源的某种不确定程度,成为信息量的一种量度。信息熵借用了19世纪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热力熵的想法。这里,仙农不把信息看作有意义的消息,而是当作信息源中各元素符号组合成消息时的自由度,即各元素符号相继出现的不肯定程度。显然,自由度越大,信息量也越大。比如,如果a的后面只能出现b,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消息a和ab的信息量是一样的。所以,用不肯定度(或自由度,或混乱程度)来刻画信息量,是很自然的事。正是这一革命性的思想,成了经典信息论的基石。信息量的定义中的对数若以2为底,其单位被仙农称为比特,而当取10或e为底时,相应的单位称为迪西特(decit)与奈特(nat)。仙农用随机观念考察通信理论,确实是一项重大的突破。20世纪初蓬勃发展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信息论提供了合适的数学工具。他指出:“离散信源是一个一个符号地产生消息的。相继符号的选择是根据某些概率,而通常这些概率取决于前面符号的选择及待选的符号。任何一个能产生由一组概率控制的符号序列的物理系统,或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都可称为随机过程。”这样一来,平稳随机过程、统计相关理论等数学成果迅速转移到通信过程的研究领域中来。仙农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信源:由一个消息符号表X和X上的概率分布p(x)表示。编码:把信源消息变为可向信道输入的信号的运算。数学上指函数fn:Xn→Un。信道:由输入(拍发)信号集合U,输出(接收)信号集合V,转移概率分布矩阵p(u v)构成。其中p(u v)为拍发u条件下接收为v的概率。译码:把信道接收信号还原为信源消息的运算,即gn:Vn→Xn。仙农对信息论的又一贡献,是对信道最大容量的描述和研究。信道容量是指每秒在信道中可通过C个单位。今有每秒输出H个单位的信源,他提出的一个结论是:在没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符号传输的平均速率有一个上限C/H,它可以逼近,但不能超越。为了将这一定理推广到具有噪声干扰的实际情形,仙农将两种不肯定性加以区别。一种是由误发和噪声干扰产生的“不需要的”不肯定性,另一种是信源本身所具有的“需要的”不肯定性。于是,有用的信息应为信源的不肯定性减去噪声带来的模糊性。仙农指出:当C>H时,传输误差可以变得很小;而当C小于H时,误差就难以控制了。因此,“不需要的”不肯定性必须大于或等于H-C。最后,至少有一种编码能降低噪声引起的模糊程度,使之非常接近H-C。仙农给出了这一重要定理的严格表述:信息论基本定理。已知一个具有容量C>0的平稳无记忆通道,以及取自一个遍历信源的任意信号(数据),则对任一ε>0和正数R(0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Petoskey,并且是爱迪生的远亲戚。193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在那里他遇到了布尔,上过他的课程。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他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工作到1972年。1956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并于1958年成为终生教授,1978年成为名誉教授。香农博士于2001年2月26日去世,享年84岁。 香农于1940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期间开始思考信息论与有效通信系统的问题。经过8年的努力,香农在1948年6月和10月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连载发表了他影像深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1949年,香农又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另一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阐明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两篇论文成为了信息论的奠基性著作。获奖与荣誉:美国Alfred Noble协会美国工程师奖 1940年Morris Liebmann 无线电工程师协会Memorial奖章 1949年耶鲁大学 (首席科学家) 1954年Stuart Ballantine弗兰克林协会奖章 1955年研究合作奖 1956年密歇根大学, 荣誉博士 1961年莱斯大学 荣誉奖章1962年普林斯顿大学, 荣誉博士 1962年Marvin J. Kelly Award 1962年爱丁堡大学 荣誉博士 1964年匹兹堡大学 荣誉博士 1964年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荣誉奖章 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66年, 由前总统Lyndon B. 约翰逊颁发Golden Plate Award 1967年美国西北大学, 荣誉博士 1970年Harvey Prize, the Technion of Haifa, 以色列 1972年牛津大学 荣誉博士 1978年Joseph Jacquard奖 1978年Harold Pender奖 1978年东英格伦大学, 荣誉博士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 荣誉博士 1984年美国声频技术协会 金奖 1985年Kyoto Prize 1985年塔夫斯大学 荣誉博士 1987年宾西法尼亚大学 荣誉博士 1991年Eduard Rhein Prize 1991年是这位吧,百科就有啊.

Shannon 仙农(1916-2001) 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其母亲是城镇高中外语教师兼校长,父亲是商人兼律师。爱迪生是他童年羡慕的英雄,数学和科学是他学习中的爱好。1932年,进入密执安大学,1936年获电气工程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36年,在MIT任研究助理并成为MIT电气工程系研究生,承担用Bush分析器解微分方程的工作。1937年,提交硕士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符号分析》,首次提出了可用于设计和分析逻辑电路的系统方法,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里程碑之一,获1940年Afred Noble优秀论文奖。1940年获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数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理论遗传学的代数》(未公开发表)。1941~1956年,于贝尔实验室工作。1956年,MIT访问学者,第二年接收MIT永久聘任。1978年退休。2001年2月24日病逝。 仙农既精通通信又精通数学,将数理知识和工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大数学家Kolmogrov很好地总结了仙农作为一个学者的才华,他说:“在我们的时代,当人的指示越来越专业化的时候,仙农是科学家的一个卓越的典范。他把深奥和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概括而又很具体的对关键技术问题的理解结合起来。他被认为是最近几十年最伟大的工程师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专著挂名专利申请论文发表

1.《化学工程》(第五版)2.《化工原理》(第六版)3.《化工过程控制》(第四版)4.《化工设备》(第三版)5.《化工工艺学》(第四版)6.《化工热力学》(第三版)7.《化工流体力学》(第三版)8.《化工传递过程》(第三版)9.《化工计算机模拟》(第三版)10.《化工设计》(第三版)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现形式专利,专著,软著 评职称专著挂名专利申请核心论文 2018-09-0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中规定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专著或研究论文。请根据申请的课题类别的成果要求填写。A.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全划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本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课题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总报告和成果公报;成果附件是指专著和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学规划办对课题成果的界定也都源于此,大同小异。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对高校而言全规划办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规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校也一般就认可专著和论文。但对于中小学老师,写一本专著、发一篇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部分老师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成果除了专著、论文之外,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此外,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课题成果的要求也适当降低。比如,研究论文不一定要正式发表才认可,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非常混乱,假期刊、垃圾期刊满天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多老师在发表论文时上当受屡见不鲜。而且,课题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为专著和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工具、其他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实践效果的区别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效果,这些虽然不是课题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写在结题报告的实践成效分析里。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别很多老师将过程性材料当做课题研究成果提交,这是将课题成果范围过于扩大和成果泛化。课题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资料,更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否则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导致课题研究不科学、不规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过程性、工作性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并没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研究日志、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而不能算成果。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且更应该倾向于实践性成果,并强调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效果。

《河南化工》、《山东化工》、《浙江化工》、《四川化工》、《广州化工》、《浙江化工》、《云南化工》、《天津化工》、《辽宁化工》、《安徽化工》、《山西化工》、《上海化工》、《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工技术与开发》、《氯碱工业》、《聚氯乙烯》《化工矿物与加工》、《化学工业》、《化工科技》、《化工时刊》、《化工设计》、《化工装备技术》、《中国化工装备》

1、《有机化学》(陈汝熙编著)2、《化工现代化》(任杰等编著)3、《精细化工原理与实践》(吴铁岭编著)4、《化工原理与技术》(刘宝俊等编著)5、《化工实验原理与技术》(罗建东等编著)6、《化工企业管理》(陈汝熙编著)7、《精细化工原理与技术》(郑以芳编著)8、《催化剂及其应用》(李青等编著)9、《精细化学品生产与技术》(赵国安编著)10、《化工热力学》(陈曦等编著)11、《液体动力学》(庞建军编著)12、《石油化工概论》(李玉池编著)13、《烃类反应工程》(谢江元编著)14、《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梁晓芳编著)15、《化工反应工程》(梁锐等编著)16、《化学工业原理与技术》(鲁仲连等编著)17、《化工设备与管道设计》(徐斌等编著)18、《化工装置与设备》(许良明编著)19、《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陈建秀编著)20、《精细化工设备及控制技术》(郑晓杰编著)

发表了著名国际期刊论文

那是的,你怎么也想发呀,不是那么好发的。

近日,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夏川教授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自然–化学》)上发表题为“General synthesi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with high metal loading us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套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普适性合成策略,实现了高达 40 wt.% 或 3.8 at.% 的高过渡金属原子负载,比目前报道的单原子负载量提升了几倍甚至数十倍。 该工作由电子 科技 大学、加拿大光源和美国莱斯大学三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夏川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莱斯大学的汪淏田教授和加拿大光源的胡永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合作团队在电催化材料研究和电化学反应器设计领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电子结构以及明晰且可调的配位结构,在各种电催化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活性。但常规单原子材料中金属原子密度较低(通常小于5 wt.%或1 at.%),大大限制了其整体催化性能及工业应用前景,因此发展出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普适性合成策略至关重要。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对提高合成单原子材料的金属负载量有很大的局限(图1, a-b)。以碳材料负载的单原子为例,现有的“自上而下”方法通过在碳材料载体表面制造缺陷,然后通过缺陷稳定单原子。然而,无法精确调控缺陷尺寸导致缺陷位点的数目极大地受到限制,而且当金属负载量提高时,容易在大尺寸的缺陷位处形成团簇。“自下而上”方法则使用金属和有机物前驱体(如金属有机框架、金属-卟啉分子、金属-有机小分子)热解碳化的方式获得负载金属单原子的碳材料。在金属负载量过大时,金属原子之间将因为没有足够的隔离空间而导致热解过程中团簇或者颗粒的产生。 鉴于此,该团队发展了区别于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的单原子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图1c),以突破单原子负载量的限制。该团队创新性地使用比表面大、热稳定性高的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碳基底,对其进行-NH2基团修饰,使其对金属离子具有高配位活性。引入金属离子后可得到以金属离子作为节点、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结构单元的交联网络,最后热解即可得到高载量的金属单原子材料。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该研究报道的方法既保证了高含量金属离子初始锚定时的高分散性又能有效抑制后续热解过程基底烧结重构引起的金属原子团聚。 XAFS、HADDF-STEM等多种表征手段证明,由该法制得的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在保证金属原子单分散的同时还能实现远超现有文献报道水平的金属载量。借助该方法,该团队成功制备出质量分数高达41.6%(原子分数为3.84%)的Ir单原子催化材料(图2),该负载量相较于文献报道的Ir单原子最高载量提升了数倍。 另外,该合成策略还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制备其他贵金属或非贵金属的高载量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例如,在碳基底材料上,Pt单原子的负载量最高可达32.3 wt.%,Ni单原子负载量可达15 wt.%(图3)。 夏川,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基于新能源的电催化、电合成、电化学生物合成,致力于实现碳平衡的能量与物质循环。在“液体燃料与基础化学品现场合成”这一特色方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反应器与催化剂设计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H因子34,引用5200余次。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 Energy、Nat. Catal.、Nat. Chem.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9篇,热点论文2篇。

顾刚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Nano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最高单篇(第一作者)他引200多次,申请美国国家专利近十个。在Nano Letters发表的论文被大篇幅地引用到专业教科书《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As Gas Sensing Devices》中。是Small,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顾刚教授得到国际高度评价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1) 富勒烯材料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系统研究;(2)高产出率的单壁纳米碳管的汽相合成。国际上首次发现氢气在纳米碳管汽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现合成纳米催化剂的新方法,基于该方法的专利申请得到了美国专利局的授权(US Patent 7, 235, 159);(3)基于纳米器件电极的功函数变化的化学传感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纳米器件电极功函数的变化来测量气体和生物分子的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基于该概念的专利申请得到了美国专利局的授权 (US Patent 7, 052, 588);(4)国际上首次发现了V2O5纳米纤维驱动器。成果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Nature Materials》在同一期发专文介绍了这个创新性的成果。该论文被各国的科学家广泛引用。顾刚教授在MSA (Mine Safety Appliances传感器、安全仪器方面国际领先的跨国公司) 研究开发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组织包括初级科学家、测试人员、技术员和操作员组成的团队,优化薄膜合成过程和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薄膜型气体传感器并进入市场;(2)用新型Al2O3提高了催化燃烧型气体传感器的抗毒化性能;(3)用MEMS技术降低了气体传感器的功耗;(4)制备了高选择性的NH3气体传感器;(5)首次用WO3新型材料进行气体传感器产业化的尝试。

一篇SCI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的期刊和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的期刊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是差距甚大的。想要你的文章能在高分值的期刊上顺利见刊,那么我们在写作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技巧。1、内容精简很多时候大家对结果的陈述过于繁琐,有凑字数之嫌。多数期刊要求投稿者如图表能表达的意思,则不需要在文中进行赘述,图文结合是最佳表达方式。大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使你的文章语言更加professional。2、准确表述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3、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4、思路清晰的摘要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在摘要的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4)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5)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6)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7)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5、讨论深度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找出其需要改善或者与本文相衔接的部分,进行讨论。而不是自己去针对结果内容造句子。将别的研究进行加工后,你会发现会有不少适合的讨论点值得去写,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新意所在。鉴于此,建议大家一定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的文献。不读文献是很难写出SCI论文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