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阳虚体质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4 13:25:57

阳虚体质论文发表时间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阳虚体质适合吃以下食物比较好:1、刀豆刀豆温脾补肾,拥有能为阳虚人“种”下温暖的红豆子。2、生姜:生姜对于那些精力不够旺盛,倦乏怕冷的阳虚体质有着很好的补阳效果,能适当的补充阳气。3、羊肉:羊肉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4、胡椒:吃辣能够御寒这就是补阳气的好时机。5、韭菜:韭菜对男性来说是大补之物。男性的阳虚的人,容易性功能差一些,这类人群吃韭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食物只是有帮助,想要改善阳虚,最重要的是口服博启健,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上补充肾部营养,使肾气得到巩固,从而改善阳虚。

身体怕冷是肾阳虚的表现。除了饮食调理,健身运动外。中药调理是主要的方法。我有位医生朋友,是类风湿怕冷17年,平时的保养也很好,就是每天需要晒太阳。后来给过中药调理后,现在没有怕冷的现象了。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阴虚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阳虚的人少吃寒凉的食物,寒性的药物也不适宜久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多选择吃补阳的食物,姜是首选。运动可以鼓舞我们的阳气,对于阳虚的人,早上运动更加有利的。阳虚的人适宜做一些发汗不多的运动。

阳虚体质论文发表时间多久

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尿频、出汗多、神疲乏力、皮肤暗沉等现象,认为是因为自己工作太累导致的。其实不然,可能是因为您是阳虚体质。该怎么办呢

1、饮食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少喝冷饮喝凉茶、忌吃雪糕、冰淇淋等。

2、生活起居调养:注意防寒保暖,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拒绝熬夜。 睡觉时要注意保暖,被子要盖在肚子上起到保暖的作用。

3、中成药调理:根据具体症状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

4、经络调养:按摩、艾灸和泡脚等。(1)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来揉气海穴(肚脐下1.5寸),揉的力量要适中,每天揉一次,每次1到3分钟。(2)可以经常艾灸中脘穴、肚脐眼、气海穴、关元穴、肾腧穴、命门穴等。中脘穴与关元穴可以常灸,补气血。(3)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5、运动锻炼: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动能生阳,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建议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例如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长期坚持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

6、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7、环境调摄:注意“避寒就温”,防寒保暖。

脾肾阳虚要经常锻炼身体,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但是最好是找中医综合辩证施治,以防用错药。

现代人普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耗伤了阳气,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喜食寒凉、久病使用抗生素等,导致了阳虚体质的出现。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阳虚,患上了各种疾病。那么阳虚体质的人,应该如何调理呢?

阳虚则生寒,典型症状有手脚冰凉、喜食热饮、腰膝酸软、脱发掉发、大便稀烂、小便清长、面色㿠白、唇色淡白、舌淡无苔、寡言懒动、神倦嗜睡等等。

另外,阴虚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性也会有阴虚的表现;同理,阳虚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也会有阳虚的表现。

1、少熬夜

晚上9点到凌晨3点的时段是人体阳气储存的时间,所以这个时段内睡得越足够,体内的阳气就越会旺盛。如果长期熬夜,很容易耗伤我们的阳气,同时早上太晚起,也会封杀阳气,使阳气不发。早起指的是早上五六点。

中医认为,睡眠是一大补,早睡早起最佳的时间是晚上九点睡,早上的五六点起是最好的。都市人最晚不可超过23点睡,早上起床最晚不能超过9点,否则,睡再长的时间也没用。晚间的补阳段是21点至凌晨3点。实在难做到,可以尝试早起,早醒让阳气升发,然后再补眠一个小时左右,但最迟不能超过9点起床。

2、早起运动

早上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中医说动则生阳。运动可以鼓舞我们的阳气,对于阳虚的人,早上运动更加有利的。阳虚的人适宜做一些发汗不多的运动;普通人没有阳虚的症状,适当做一些运动出汗是比较好的。

3、多晒背

阳虚的人要适当晒太阳,尤其是对着背部晒太阳,因为我们背部有督脉,其乃“阳脉之海”。夏天早上九点左右对着督脉晒就可以补充我们的阳气,秋冬可以稍微晚一点等太阳暖一点再晒。

4、午休10分钟

建议中午时可以午休10-15分钟。可以躺下来睡一会儿,或者是闭目盘腿打坐,打坐更有利于阳气聚集在我们体内。

5、别吃太饱

长期吃得过多过饱也容易伤脾胃,脾胃是我们生化气血的脏器。

6、少吃冷饮寒食

如果夏天进食很多冷饮、雪糕、凉茶,就容易把大量的寒气带入体内,体内就会消耗我们的阳气作出一个平衡,所以夏天这个时节是最容易伤阳气的。阳虚的人少吃寒凉的食物,寒性的药物也不适宜久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7、空调房注意保暖

在空调房里面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腰背部和下肢,要着重披披肩、穿丝袜或用毛巾盖一下膝盖。女士穿露脐装、超短裙,还有男士穿短裤,长期在空调房里吹风,容易导致阳气受损。

8、适当吃补阳食物

要多选择吃补阳的食物,姜是首选。可以用来做调料,也可以用白醋浸鲜姜,或者选择辛辣味的香料,辣椒、花椒、胡椒、姜葱蒜,阳虚的人都可以适当吃多点。肉类可以选择牛肉和羊肉,阳虚的人夏天也能吃羊肉来适当补阳,前提是要看阳虚的程度。假如吃了觉得口苦,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辨错症,补多也容易上火。

蔬菜可以选择韭菜、洋葱、秋葵、南瓜。肾阳虚的人可以适当吃坚果类的腰果、核桃、松子等。水果可以吃龙眼、樱桃。可以做韭菜牛肉夹、元肉栗子小米粥、黄芪乌鸡红枣汤、山药煮羊肉,这些都可以作为补阳的药膳。同时要注意多些吃蔬菜,要避免进补过度而上火。

阳虚常见的症状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根据性别的不同,临床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果是男性可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淋漓不尽、尿少、尿频等;如果是女性会出现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痛经等。长沙中山男科

阳虚体质论文发表时间多长

因人而异。

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阳虚体质也有轻重之分,再加上调理方式也有所区别,所以阳虚体质需要多长时间调理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本身阳虚症状并不是很严重,且积极调理,生活习惯规律的话,一般1-2个月左右就能见到明显的效果。但如果阳虚症状比较重,或者是调理不积极的话,所需的时间也会比较久。

阳虚体质人群一定要养成健康合理的作息方式,要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10-11点之前入睡,因为熬夜会加重对身体阳虚的损耗,从而引起身体不适。

平常要适当的加强运动,运动能帮助身体抒发阳气,同时还能加强身体活力,对改善阳虚体质也非常有帮助。

阳虚人群平常尽量多吃温中补阳类食物,例如韭菜、核桃、牛肉、羊肉等。尽量少吃生冷寒凉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身体阳气造成损伤。

好。

阳虚人群可以适当的进行艾灸调理,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扶阳固脱的作用,适当的艾灸可以为身体补充阳气,从而能改善身体阳虚症状,甚至是达到治疗的效果。阳虚体质人群在艾灸时可以选择关元穴,足三里,大椎,至阴穴,肾俞,命门等穴位,但在艾灸时需要控制好时间以及艾灸的温度,不宜长时间施灸。

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肺阳虚。

心阳虚:兼见心悸、心慌、怔仲有空虚感,心胸憋闷或疼痛暴作,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心悸惕然而动,心胸憋闷心痛,气短息促,自汗乏力,面色晄白,唇色紫暗,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细迟或结代等。

肝阳虚: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女子乳房胀痛,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男子阳痿,懈怠疲劳,忧郁胆怯,情绪抑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

脾阳虚: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类型。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干呕,大便稀溏,嗳腐吞酸。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按;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多尿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女性月经减少、宫寒不孕,性功能衰退。脉沉迟。

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咯吐涎沫,质清稀量多,痰如白沫。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受风寒,或稍作劳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平素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虚弱。

身体怕冷是肾阳虚的表现。除了饮食调理,健身运动外。中药调理是主要的方法。我有位医生朋友,是类风湿怕冷17年,平时的保养也很好,就是每天需要晒太阳。后来给过中药调理后,现在没有怕冷的现象了。

阳虚常见的症状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根据性别的不同,临床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果是男性可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淋漓不尽、尿少、尿频等;如果是女性会出现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痛经等。长沙中山男科

阳虚的人少吃寒凉的食物,寒性的药物也不适宜久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多选择吃补阳的食物,姜是首选。运动可以鼓舞我们的阳气,对于阳虚的人,早上运动更加有利的。阳虚的人适宜做一些发汗不多的运动。

阳虚体质论文发表

本文导读: 阳虚体质的人往往是手脚冰凉的人,他们很怕冷,而且容易消化不良、精神萎靡,下面我们来看看阳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阳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这类人通常是脾肾阳气虚,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阳虚的人阳气不足、气血不足,这样身体就不能抵抗来自外部寒邪的侵袭,就会变得很怕冷,所以,一般阳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怕冷,冬天的时候,别人穿2件衣服就觉得暖和,而阳虚的人穿3、4件衣服还是觉得很冷,而且手脚冰凉,夏天的时候呆在空调房里也是觉得很冷,还经常感冒、头晕目眩。

阳虚的症状

1、怕冷

怕冷是阳虚体质最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冰凉,这主要是身体阳气不足造成的。

2、精神萎靡

阳虚的人,机体阳气不足,身体的细胞生命活力就会比他人衰退些,会经常觉得没精神。

3、消化不良

阳虚患者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五谷不化,就是大便中会有未消化的食物,人们对这个现象有形象的比喻,食物是米,阳气是火,胃是锅,要将米变成熟饭,就需要足够火,当阳气不足的时候,胃里的食物自然就不能很好的消化,这样,食物就直接排除体外,呈现原来的样子。

4、舌体胖,有齿痕

阳气的蒸腾作用,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除体外,如果阳气不足,多余的水分无法排除体外,我们的舌头会变胖变大,当舌头变大挤压到牙齿时就会出现齿痕舌。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阳虚体质的人,脉象都会比较沉细无力。

阳虚体质调理方法

1、饮食调养

阳虚体质的人要多吃些温补的食物,比如韭菜、茴香、核桃、鹌鹑、虾肉、鹿茸、牡蛎、狗肉、猪肚、羊肉等等,这些食物可以强壮体质,滋补五脏,在夏季的`时候不要贪凉,少吃冰冷的食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道食疗方。

核桃炖老鸭

材料:老雄鸭一只,栗子60克,核桃40克,盐,葱白,生姜,黄酒

做法:鸭子宰杀清洗干净,放沸水烫一下捞出;栗子、核桃洗净,放进鸭腹里,用线扎好口,放进炖盅里,加入调味料及清水,隔水炖2小时。

这款汤有很好的滋阴壮阳的功效,能够补肾益精,对于病后体虚、盗汗、阳痿遗精、腰酸背痛等症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2、生活起居

“春夏养阳”,阳虚体质的人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养阳气,多出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或喜好选择一些运动,比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都是可以的。阳虚体质的人适合居住在坐北朝南的房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贪凉,避免受到风寒侵袭,可以结合饮食、药物来调理身体。另外,秋冬寒冷的季节要注意保暖。

3、精神保健

阳虚的人往往也是气虚的,因为阳虚是气虚的发展,阳虚体质的人一般都是由气虚发展而来的,气虚的人容易出现悲哀情绪,阳虚的人也容易情绪不佳,比较悲观,而这样的情绪对身体十分不利,阳虚体质要改变这些情绪,凡事多想一些好的,积极面对人生。

阳虚体质的人由于阳气不足,体内水分难以蒸腾而引起浮肿,而且生命力不足,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容易发胖。此外阳虚体质的人,大多沉静不喜动,血脉不畅通,也容易发胖。

阳气不足导致生命活力差,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血液从心脏出发,携带阳气到全身各个部位,氧气经过代谢后释放热量身体才会温暖。手足处于四肢末端,距离心脏最远,如果肾阳不足,血流不畅,就会影响阳气输送,导致畏寒怕冷。

阳虚体质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调理:

阳虚是气虚体质恶化的结果。阳气不足的人常常容易情绪低落、陷入悲伤之中,所以阳虚体质应该加强精神调养,主动调节的自己情绪,培养乐观心态。

要从根本上改变阳虚体质,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体育锻炼的项目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和喜好来选择,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平板支撑、俯卧撑、瑜伽等。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日光浴、空气浴,强壮卫阳。

阳虚体质的人对寒暑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天气转凉就感到冻得不能承受。在寒冷的冬季,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在春夏之季,培补阳气,如每个季节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可以提高人体在冬季的御寒能力。除此以外夏季要注意避免食用冰凉食物、避免露宿或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

彭阳地质灾害论文发表时间

出版时间跟你发表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区分开来,我的经验告诉我,早点发表会好些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看你上面的刊期,在职称评定中,是以刊期为准的。如果是5月份的刊期,即使是8月份收到的,也是按5月份算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和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地质力学学报》。

2008年承担各类项目总计18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8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其他类项目100余项。

2008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95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经费39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95万元;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993万元;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2736万元;其他类项目(包括所长基金及横向项目)经费1735万元。

2008年有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其中地调项目评审成果7项,6项优秀,1项良好;自然基金项目5项通过结题验收。本所作为第二获奖单位和第三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获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所青藏高原新构造与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成果;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新进展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4部。

副所长赵越研究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长虹高级工程师

副所长李贵书研究员

所长龙长兴研究员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张永双、胡道功、吴中海、张加桂、吴树仁、赵希涛、蒋良文、郭长宝、石菊松等。项目组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首次编制了铁路沿线及周边夷平面分布图,对区内51条活动断裂(带)的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性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与铁路相交或近距离平行的20条活动断裂进行了重点调查、探槽揭露和取样测试,重新厘定了铁路沿线14条重要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预测评价,深入研究了铁路沿线特殊岩土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了实用性的工程判别指标。综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场、工程地质岩组及地质灾害等因素,采用基于Arc 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方法,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和工程近期规划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提出了线路比选和优化方案,在指导铁路选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澜沧江断裂带

项目组人员在进行断裂测量

技术人员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沙山安装微地震台站设备

技术人员在安装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属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负责的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1)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课题之一,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冯梅、安美建、史大年、陈宣华、区明益、王连庆、霍光辉、李会军、范桃园、李国岐、田晓娟、张西娟、蒋荣宝、李丽。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英雄岭凹陷及周边地区深层地质构造解析,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探索复杂地形区深部构造勘探的新方法。经过艰苦的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速反演和地质解释,首次在国内将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油田深部构造探测,在国内没有可借鉴实例的条件下,经过近4年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阵网深部构造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运用微地震台阵网进行中等尺度构造探测的台站部署原则、记录参数选取、高质量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确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速度结构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图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地质解释的准则;获得了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人工地震难以实施的柴西狮子沟—游园沟地区、干柴沟—咸水泉地区的深部构造信息;在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成果曾被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

狮子沟地区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结构图

东部叠合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为优秀等级。主要完成人员:龙长兴、周新桂、张林炎、刘和甫、范昆、李涛、王宗秀、肖伟峰。项目组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多学科结合,对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联合复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层次滑脱拆离,晚中生代—现今为统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变形系统的新模式;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100万前古近系和前侏罗系地质图,研究了中生代以来盆地叠加改造对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200万上、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图,并结合3次资评、深层油气勘探及成藏必要条件,围绕“有效生烃区和有利保存单元”两个核心问题,评价了深层油气成藏潜力,明确指出了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吉黑东部山区内生金铜矿床找矿模型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孟宪刚、邵兆刚、朱大岗、王津、韩建恩、余佳。经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本项目取得以下进展:查明了区域构造体系及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控岩控矿作用,吉黑东部丰富的内生金铜多金属矿产的成岩成矿过程主要受新华夏系、纬向系、经向系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划分了吉黑东部岩石圈单元和成矿区带,在本区进行了构造带矿化特征对比,构造层含矿性与构造演化阶段对比,划分了构造成矿序列。构建了本区宏观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在宏观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中,简述了金铜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过程。对典型矿床进行构造控矿分析,根据X光岩组和磁组构分析,进行了分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总结了本区最特征的构造控矿类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个控矿类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东部地区的有限单元法数学模型和该区金铜矿床找矿模型。

华北北缘东西向右旋逆冲断层带考察

专家组验收项目成果现场

小西南岔金铜矿北山矿脉与矿石产状

九三沟铜金矿床矿化脉

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属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吴珍汉研究员,项目成员包括胡道功研究员、吴中海副研究员、王双绪研究员、彭华研究员、陈群策研究员、苗放教授、王连捷研究员等。相关成果入选2006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对库赛湖断裂、西大滩断裂、温泉盆西边界断裂、安多盆北边界断裂、崩错断裂、谷露盆西边界断裂及当雄—羊八井活动断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断错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测年,揭示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断裂活动期次、运动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萨地块中段沿青藏铁路建立由15个测点组成的GPS观测局域网,完成3期GPS测量,为分析青藏铁路沿线现今地壳运动和断层速率积累了高精度实测资料。完成西大滩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应力钻探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块地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建立西大滩体应变综合监测站、安多体应变综合监测站、羊八井体应变综合监测站、曲水三分量应力综合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初步建成青藏铁路沿线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系统。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断裂诱发移动冰丘的形成机理、灾害效应及工程影响;发现83道班移动冰丘与错那湖沙害等灾害隐患,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包括国际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动断层探槽剖面照片

项目成员沿青藏铁路开展冬季野外观测

吴珍汉研究员参加青藏铁路通车典礼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环境调查与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完成人员:赵志中、王书兵、乔彦松、王燕、徐刚、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涛、刘宗秀、蒋复初、钱方、彭阳、李永昭、牟传龙、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过调查,若尔盖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及山间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几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风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开垦规模为主,提出对策建议。

(2)川西黄土红土磁性地层均出现了B/M 界限以及贾拉米洛事件,川西黄土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川西黄土兼具风尘和冰川特征,说明物质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冰水沉积物。红土成因分析说明其为风尘成因。

(3)昔格达古湖主要形成于高斯期,青藏高原东缘大湖阶段形成约4-3Ma BP。典型剖面记录了5个旋回,15个阶段,有机碳记录了凉→暖的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2.6Ma BP间古气候环境周期变化规律。

甘孜黄土剖面与磁性地层

项目组成员在野外合影

测量黄土地层剖面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陈柏林、张永双、刘建民、董诚、彭华、刘建生、王春宇、吴乃芬等。取得主要进展:

研究表明祁连山北缘断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内断裂、龙首山南缘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东段等断裂属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发现高台车站断裂、新民堡断裂等是祁连山北缘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中最前缘断裂,形成时代最新、全新世活动性最强。首次获得肃北当今山口现今地应力数据,特别是肃南地震和民乐地震前后的地应力值变化的宝贵资料。通过14个地区稳定性评价因素的量化,计算了区内128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参数,划分了3个极不稳定—不稳定区、2个次不稳定区。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极不稳定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车站活动断裂、丰乐活动等地段进行必要的现今地应力监测和位移速率监测”的建议。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质构造略图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图

西部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柴达木部分):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类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陈宣华、李会军、王连庆、冯梅、李国歧、武红岭、蒋荣宝、李丽、安美建、田晓娟、王治顺、李中坚、王宝瑜、张梓歆、郭辉、尹成明、彭德华、江波。

主要进展:从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四个方面对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了柴达木盆地构造体系,明确了盆地大地构造归属;编制了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石炭纪各门类生物地层对比表,进行了石炭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编制了盆地地质构造系列图件;开展了盆地应力应变测量和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对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2008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结果为优秀。

柴达木盆地盆地内向斜构造

项目组人员在盆地内进行现场考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