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光学一区发表论文评选杰青

发布时间:2024-07-07 08:28:25

光学一区发表论文评选杰青

姜会林主要从事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他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在光学领域业绩突出,成果卓著。承担过多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和13名博士生。现已完成国家和省部科研课题20项,正主持总装备部和国家“863”等项目4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完成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通过验收1项;国防科工委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庆50周年阅兵项目中荣立三等功。发表学术论文108多篇,已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收录39篇。姜会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衍生二级光谱理论”,并提出了“用普通玻璃校正二级光谱”的设计方法,据此理论与方法设计的侦察卫星相机光学系统,二级光谱象差为零,该成果被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评价为“近年来中国光学设计主要进展”之一,比英国著名专家设计的结构更为简单,质量更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光学系统经济公差的理论”,并编制了优化计算程序,其论文被收入《里程碑丛书》,由美国SPIE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为最新一个“里程碑”的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光学系统总体性能及经济效益评价理论与计算方法,提出了光学系统总体优化方法及一些特殊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中国光学镜头数据库”、“兵器光电仿真系统数据库及数字仿真”课题,正在开展总装备部重点项目“兵器光电系统总体优化技术”等的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二维电视腹腔镜显示系统”,并突破了“三维医用内窥镜”关键技术,研制出整机在医院使用,促进了微创伤手术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研制成医用三维内窥镜的国家之一;高质量地完成了“863”重点攻关课题——“三维遥感测量用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研究,打破了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成果;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日现代企业制度与组织管理比较研究”,通过与日本大学、长春一汽开展合作研究,为我国企业改制提出了重要建议。 姜会林自1989年4月至2006年1月历任长春光机学院副院长、院长,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担任学校领导工作17年来,为学校的科技工作、学科学位建设以及学校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创造出多项有助于提高办学层次的成果:1997年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2000年和2004年长春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评估,均取得良好成绩;1996年学校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并于1999年成功设立“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主持申报成功了1个国家重点学科;主持申请并经教育部批准长春光机学院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从2002年开始实现第一批次招生,现已在全国27个省市区进入第一批次;2004年,长春理工大学被批准为省重点高校,为学校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增加两倍多,在校学生数达25842名;学校占地面积达1066亩,增加了一倍多;建筑面积达64.7万平方米,增加了2.8倍;固定资产总值达110805万元,增长了10倍多。学校拥有11个博士点,44个硕士点,47个本科专业,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校在2005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了优秀。

有可能张本威在某些方面没有其他候选人优秀,所以才会没有通过,不过不要气馁,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相信自己。张本威,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核碰撞中的部分子能量损失理论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3篇;论文已被引用2700多次,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7篇。研究结果受到实验学家的重视,被PHENIX、STAR、ALICE、ATLAS、CMS、LHCb等国际大型实验合作组多次引用。2013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曾获武汉市“首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2),2005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研究奖学金。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2月-2006年4月为德国Regensburg大学物理系洪堡学者,2006年5月-2007年8月在美国Texas A&M大学同步加速器所做博士后,2008年2月-2010年2月赴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理论部核物理组合作交流,2012年9月-2013年2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高级访问学者。

SCI收录论文(1)Shi C. H.*, J. G. Wu and P. Wu, Developmental behavior of gene expression for brown rice thicknes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Genesis, 2002, 33(4):185-190.(2)Chen Z. X., J. G. Wu, W. N. Ding, H. M. Chen, P Wu andC. H. Shi*, Morphogenesis and molecular basis on naked seed rice, a novel homeoticmutation ofOsMADS1regulating transcript level ofAP3 homologue in rice.Planta, 2006, 223(5):882-890.(3)Li W. Q., J. G. Wu, S. L. Weng, Y. J. Zhang, D. P. Zhang andC. H. Shi*, RiceDwarf62(D62) encodes a novel GRAS protein modulating gibberellin signaling.Planta, 2010.(4)Shi C. H.*, J. M. Xue, Y. G. Yu, X. E. Yang and J. Zhu, Analysis of genetic effects for nutrient quality traits inindicaric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6, 92(8):1099-1102.(5)Shi C. H.*, J. Zhu, R. C. Zang and G. L. Chen, Genetic and heterosis analysis for cooking quality traits ofindicaric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1-2):294-300.(6)Li C. T.,C. H. Shi*, J. G. Wu, H. M. Xu, H. Z. Zhang and Y. L. Ren, Methods of developing core collections based on the genotypic value of rice (Oryza sativ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4, 108(6): 1172-1176.(7)Zheng X., J. G. Wu, X. Y. Lou, H. M. XuandC. H. Shi*, The QTL analysis on maternal and endosperm genome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for characters of cooking quality in rice (Oryza sativ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8, 116(3): 335-342.(8)Wu J. G.,C. H. Shi*,S. Y. Chen, J. F. Xiao, The cytological mechanism of low fertility in the naked seed rice.Genetica,2004, 121(3):259-267.(9)Shi C. H.*, G. K. Ge, J. G. Wu, J. Ye and P. Wu, The dynamic gene expression from different genetic systems for protein and lysine contents of indica rice.Genetica, 2006, 128(1-3):297-306.(10)Cui Y. H., J. G. Wu,C. H. Shi*, R. M. C. Littelly and R. L. Wu*, Modelling epistatic effects of embryo and endosperm QTL on seed quality traits.Genetical Research,2006, 87:61-71.(11)Wu J. G. andC. H. Shi*, Calibr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for rice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Food Chemistry, 2007, 103(3):1054-1061.(12)Jiang S. L., J. G. Wu, Y. Feng, X. E. Yang andC. H. Shi*,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ineral element contents and quality traits in milled rice (Oryza stavi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2007,55(23): 9608-9613.(13)Chen X. J., J. G. Wu,S. J. Zhou, Y. J. Yang,X. L. Ni,J. Yang,Z. J. Zhu* andC. H. Shi*,Application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evaluate the lutein and b-carotene in Chinese Kale.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9, 22(2):148-153.(14)Shi C. H.*, J. G. Wu, X. M. Zhang and P. Wu,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n genetic behavior of brown rice recovery inindicarice across environments.Plant Science, 2002, 163(3):555-561.(15)Zhang H. Z.,C. H. Shi*, J. G. Wu, Y. L. Ren, C. T. Li, D. Q. Zhang and Y. F. Zhang, Analysis of genetic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from embryo, cytoplasm and maternal plant for oleic acid content ofBrassica napusL.Plant Science, 2004, 167(1): 43-48.(16)Lin J. R.,C. H. Shi*, M. G. Wu and J. G. Wu, Analysis of genetic effects for cooking quality traits ofjaponicarice across environments.Plant Science,2005, 168(6):1501-1506.(17)Shi C. H.*, J. Zhu, and J. G. Wu, Genetic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from Embryo,Endosperm, Cytoplasm and Maternal Plant for Rice Shape Traits ofIndicaRice.Field Crops Research, 2000,68(3):191-198.(18)Shi C. H.*, J. G. Wu, X. B. Lou, J. Zhu and P. Wu, Genetic analysis of transparency and chalkiness area at different filling stages of rice (Oryza sativaL.).Field Crops Research, 2002, 76(1):1-9.(19)Wu J. G.,C. H. Shi*, X. M. Zhang and L. J. Fan, Estimating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in the milled rice powder by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Field Crops Research, 2002, 75(1):1-7.(20)Wu J. G. andC. H. Shi*, Prediction of grain weight, brown rice weight and amylose content in single seeds of rice using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Field Crops Research,2004, 87:13-21.(21)Li W. Q., J. G. Wu, S. L. Weng, D. P. Zhang, Y. J. Zhang andC. H. Shi*, Characteriz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the Glabrous Leaf and Hull Mutant (gl1) in Rice (Oryza sativaL.).Plant Cell Reports, 2010, 29:617~627.(22)Wu J. G.,C. H. Shi*and H. Z. Zhang, Genetic analysis of embryo,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protein content inBrassica napusL.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Research, 2005, 56(1):69-73.(23)Shi C. H.*, Y. Shi, X. Y. Lou, H. M. Xu, X. Zheng and J. G. Wu*, Identification of endosperm and maternal plant QTLs for protein and lysine contents of rice across different environments.Crop & Pasture Science, 2009, 60(3):295-301.(24)Zhang H. Z.,C. H. Shi*, J. G. Wu, Y. L. Ren, C. T. Li, D. Q. Zhang and Y. F. Zhang, Analysis of genetic effects and heritabilities for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Brassica napusL. across environments.European J.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6 (8):518-523.(25)Shi C. H.*, J. G. Wu and P. Wu, Genetic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behavior for amylose content in filling process of rice.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5, 85(5):791-796.(26)Pkania C. K., J. G. Wu, H. M. Xu, C. T. Li andC. H. Shi,* Addressing rice germplasm genetic potential using genotypic value to develop quality core collections.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 87:326-333.(27)Lu X. H.,L. H. Wu,L. J. Pang,Y. S. Li,J. G. Wu,C. H. Shiand F. S. Zhang,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under non-flooded condition on rice qualit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 87:334-339.(28)Variath M. T., J. G. Wu, L. Zhang andC. H. Shi*,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genetic effects from embryo, cytoplasm and maternal plant for oleic acid content and linoleic acid content of rapeseed.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 148(4):375~391.(29)Zhang X. M.,C. H. Shi*, J. G. Wu, H. Hisamitsu, T. Katsura, S. Y. Feng, G. L. Bao and S. H. Ye,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the amylose content of grains locat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rice panicle and the effect of milling.Starch, 2003, 55(6):265-270.(30)Yang B. C., B. G. Xiao, X. J. Chen andC.H. Shi*,Assess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obacco germplasm using ISSR and IRAP markers.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2007, 150:393-401.(31)Wu J. G.,C. H. Shi*, X. M. Z hang and T. Katsura, Genetic analysis of non-essential amino acid contents in rice (Oryza sativaL.) across environments.Hereditas, 2004, 141:128-134.(32)Jiang S. L.,C. H. Shi and J. G. Wu, Studies on mineral nutrition and safety of wild rice (Oryz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2009, 60(1): 139-147.(33)Jiang S. L., J. G. Wu, Nguyen Ba Thang, Y. Feng, X. E. Yang andC. H. Shi*, Genotypic varia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s in rice (Oryza staviaL.).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8, 228 (1):115-122.(34)Wu J. G.,C. H. Shi*and H. Z. Zhang, Partitioning genetic effects due to embryo, cytoplasm and maternal parent for oil content in oilseed (Brassica napusL.).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6, 29(3):533-538.(35)Ge G. K.,C. H. Shi*, J. G. Wu and Z. H. Y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from different genetic systems between the amylose content an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indicarice across environments.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8, 31(3):711-716.(36)Shi C. H.*, J. Zhu, X. E. Yang, Y. G. Yu and J. G. Wu, Genetic analysis for protein content inindicarice.Euphytica, 1999, 107(2):135-140.(37)Shi C. H.*, H. Z. Zhang, J. G. Wu, C. T. Li and Y. L. Ren, Genetic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analysis for erucic acid content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L.).Euphytica, 2003, 130(2):249-254.(38)Zhang X. M.,C. H. Shi*,S. H. Ye, J. G. Wu and G. L. Bao, Genetic analysis of methionine content inindica-japonicahybrid rice (Oryza sativaL.) at different grain developmental stages.Euphytica, 2004, 139(3):249-256.(39)Variath M. T., J. G. Wu, Y. X. Li , G. L. Chen andC. H. Shi*, Genetic analysis for oil and protein contents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L.)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times.Euphytica, 2009, 166(1):145-153.(40)Shi C. H.*,J. Zhu, J. G. Wu, X. E. Yang and Y. G. Yu., Analysis of embryo, endosperm,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for heterosis of protein and lysine content inindicahybrid rice.Plant Breeding, 1999,118(6):574-576.(41)Fan L. J., B. M. Hu,C. H. Shiand J. G. Wu, A method of choosing locations based on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or regional trials of rice.Plant Breeding, 2001, 120(2):139-142.(42)Guo L. B., Y. Z. Xing, H. W. Mei, C. G. Xu,C. H. Shi, P Wu and L. J. Luo, Dissection of component QTL expression in yield formation in rice.Plant Breeding,2005, 124 (2):127-132.(43)Wu J. G.,C. H. Shi*, X. M. Z hang and T. Katsura, Genetic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the content of seven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indicarice.Journal of Genetics, 2004, 83(2):19-24.(44)Shi C. H.*, H. Z. Zhang and J. G. Wu, Analysis of embryo,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correlations for quality traits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L.) across environments.Journal of Genetics, 2006, 85(2):147-151.(45)Shi C. H. *, Q. Q. Zhu, K. M Wang, G. K. Ge, J. G. Wu and Z. H. Xu*, Detec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mylose content and the amino acid contents ofindicarice from different genetic systems with conditional approach.Journal of Genetics, 2010, 89(1):1~8.(46)Yu G. Q., Y. Bao,C. H. Shi, C. Q. Dong and S. G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Liaoning weedy rice detected by RAPD and SSR markers.Biochemical Genetics, 2005, 43(5-6) 261-270.(47)Yang X. E., Z. Q. Ye,C. H. Shi, M. L. Zhu and R. D. Graham,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concentrations of iron, manganese, copper, and zinc in polished rice grains.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1998, 21(7):1453-1462.(48)Zhang J., M. Y. Wang, L. H. Wu, J. G. Wu andC. H. Shi, Impacts of combination of foliar iron and boron application on iron biofortification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rice grain.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08, 31(9): 1599-161.(49)Wu J. G.,C. H. Shi*, X. M. Z hang and T. Katsura, Genetic analysis of endosperm,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for semi-essential amino acids inindicarice (Oryza sativaL.) across environments.Cereal Research Comunication, 2004, 32(4):435-442.(50)Zhang X. M.,C. H. Shi*, J. G. Wu S. H. Ye and Y. B. Qi,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genetics for phenylalanine content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Oryza sativa L.) across environments.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2006, 34(2):949-956.(51)Thang N. B., J. G. Wu, W. H. Zhou, W. Q. Li andC. H. Shi*, The screening of mutants and construction of mutant library forOryza sativacv. Nipponbare via ethyl methane sulphonate inducing.Biologia, 2010, 65(4):660~669(52)吴建国、石春海*和张海珍,构建整粒油菜籽脂肪酸成分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模型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6,26(2):259~262。Wu J. G, Shi C. H and Zhang H. Z, Study on developing calibration models of fat acid composition in intact rapeseed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06, 26(2):259~262.(53)Shi C. H.*, J. G. Wu, L. J. Fan, J. Zhu and P. Wu, Developmental genetic analysis of brown rice weight at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nindicarice (Oryza sativaL.).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2001, 43(6):603-609.(54)Shi C. H.* and J. Zhu, Genetic analysis of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for milling quality inindicarice.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 26(2):481-488.(55)Jiang S. L.,C. H. Shi*and J.G. Wu,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for germanium (Ge)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in rice (Oryza sativaL.).Journal of Food Quality, 2007, 30:481-495.(56)Shi C. H.*,J. Zhu and Y. G. Yu.,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 and genotypic correlation for nutrient quality traits ofindicarice (Oryza sativa).Indian J.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0, 70(2):85-89.

发表sci一区论文可以评杰青吗

sci一区是本专业科研最高水平。

sci一区是国际顶级期刊,一区刊是指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百分之五,相当于体育界的国际冠军,代表发表者的科研水平达到了本专业中的最高水平。

sci是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重要的检索工具书,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一、sci的分区根据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

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

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20%,三区刊:前21%~50%,四区刊:后51%~100%。

SCI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也由其出版。

这个没有固定的数量要求,数学有很多方向,每个方向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对于顶级期刊也有要求。主要还是看你文章的高度和研究的水平。选中杰青的标准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六点:1.工作成系统,研究方向稳定;2.被SCI收录论文应该达到某个临界数量。3.被SCI收录论文中相当比例应该发表在同行认可的国际专业期刊上。4.有一定数量的他人引用,他引中欧美学者占一定比例,具体要求每个学科和方向不同。5.通常要完成过1、2个面上项目,最好还有个重点项目。6.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光学一区论文发表难度

发表论文在任何一本高水平的SCI期刊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一区的SCI期刊也不例外。一区SCI期刊代表着该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发表的文章质量和学术水平都较高,因此它们一般会对投稿的要求较为严格,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所以发表文章在这类期刊上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实验技能,并且需要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发表文章在一区SCI期刊上确实比较困难,需要具备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要在一区SCI期刊上发表文章,需要对该期刊的投稿要求、审稿流程和编辑政策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并且有耐心和恒心不断修改和改进,最终才能有机会成功发表。

可不是难发,那是相当难发。能在一区发表SCI期刊的,基本是大神了,不是大神也差不多了。一区是高分区,非常厉害,绝大多数人是够不上的。如果你想发表SCI期刊,可以先从四区开始投稿,四区能发表也已经很厉害了。你可以先去淘淘论文网上学习下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知识。

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文章难写,对作者身份职务可能都会有一定门槛,一区期刊是不适合不同作者发表的,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

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sci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

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因此,很多作者会认为三区四区刊物不值得发表,没有发表价值,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只要能发表sci论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只要是sci论文就认可,对分区,没有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三区四区期刊也是可以发表的。

一、怎么判断发表的论文是几区?

SCI期刊分区共有两种,一类是JCR分区,也就是汤森路透分区,共有Q1、Q2、Q3和Q4四个区,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75%之后的为Q4区。另一个分区是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分区也是有四个区,1区-4区,在称谓上与JCR分区不同,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

其实这两类分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影响因子的区间标准不同,中科院分区中1区期刊比JCRQ1区期刊要少,质量上要更高,两种分区都是可以选择的,具体按照哪一种分区标准选择期刊要看作者单位的要求,目前来看,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应用比较多的是中科院分区,也有一些单位自己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期刊的分区,所以作者要看单位的具体标准来选择刊物。

二、如何学习SCI论文写作?

很多人认为,SCI论文写作技能就是英语写作能力。这个观点大错特错。SCI论文写作的核心是如何有逻辑的表达,而英语写作能力只是表达的载体。就像我们人人都会说中文,但演讲和写作水平却参差不齐。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SCI论文写作技能呢?

1.不同的受众人群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刚刚步入科研行列的初级小白,应该以学习SCI论文的构造和创新性凝练为主,预知科研,提升速度;期望质量齐生的中级潜力股,应该以学习SCI论文的语言和发现科学问题为主,提高产量,提升效率;有望冲击顶刊的未来科学家,应该以学习SCI论文的逻辑表达和凝练前沿科学问题为主,提升水平,冲刺顶刊。

2.要目标明确,不能从零开始。现在,很多研究生的桌旁(如果有办公位的话)好像都有几本语法书、词汇书。但是,从头学习英语真的有帮助吗?切记,英语水平的高低与SCI论文的质量是没有绝对关系的。SCI论文写作技能的提升,不应从基础英语上提升,而是应该找到参照物,对比性地提高写作技能。这个参照物就是:文献。

3.真正读懂文献,合理使用文献,练习仿写文献。很多人把文献当作小说来读,从中获取的内容和知识点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微观,这是不对的。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看时不懂,看完就忘。如何真正地会读文献和读懂文献,是迈入科研之门的门槛。除此之外,我们不仅仅是读者,将来还要当作者。这是读文献和读小说的本质区别。因此,如何把文献从小说变成工具书,是提升SCI论文写作技能的关键。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就是练习仿写,逐渐将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料库。

4.逻辑永远大于内容,内容永远大于语言。这里的逻辑、内容、语言三大要素,不仅仅指科技论文,也泛指整个科研过程。先想好,再做,再说。先了解编辑、审稿人和读者的关注点,再去有的放矢地投怀送抱,方能事半功倍。

5.尊重学习规律,按需逐级提升。如下图所示,要根据不同层级所遇到的问题,逐步地进行提高,逐渐实现质的飞跃。

三、怎样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

1.领会自己感趣味的课题

或是钻研自己感趣味的形式是1件很幸福的事故。个体深造与翻阅业余文献,可能副手你更好地找到自己的趣味点。有了感趣味的形式,就要付之实际。

首先是查找关连材料,经由知网等东西可能紧急地检索到自己感趣味形式的关连文献,诚然还可能经由baidu、谷歌等浏览器以及图书馆等社会利润下载所需文献。有了具体的领会之后,再考虑是否要中止更深条理的钻研。

2.领略导师的钻研倾向

领会导师制定的钻研倾向和预期目的是必然钻研形式的又1行之无效的办法。

首先,应当具体地领会导师的钻研倾向。

其次,假设是导师给出的钻研倾向,那么1般是可行的;这时候咱们就要积极与导师近似,领会导师关于该课题的想法主见;在中止充盈、无效地更改之后,咱们就要对导师提出的提倡中止卖力考虑,可行度较高的话,便可能着手最先搜集材料,为论文完成打好根蒂根基。

3.向学长学姐咨询见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兄师姐都是从这个阶段1步1步走夙昔的,已有1定的文献贮藏和丰富的履行指点,相关于咱们来讲,对导师的钻研作风也加倍领会,而且另有丰富的文献利润和论文写作指点。

以是在必然钻研课题早年,要积极主动地向学长学姐咨询,勇于向他们请教,冉冉积攒,梗概会有新的创作发明。

4.必然钻研思路和计划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由与导师、学长学姐的近似,咱们可能会对这个课题有1定新的认识,必然了钻研倾向之后,就要对近几年的文献中止更深的领会。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同时对论文的首要观念、论证举措措施中止记载,同时要中止思索钻研课标题标题前存在的标题以及须要改进的处所,形成1个完整的钻研计划。

5.坚持优良的心态

论文的写作注定不是1个简单的过程,但这恰正是磨练提高常识与伎俩的过程。伎俩不但采集业余常识的浸染,还采集优良的心态。

要学会充足自己的个体保留,找到合适的减压举措措施,在钻研倾向必然的过程中碰着瓶颈期要学会给自己加油鼓劲,信赖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

以上就是怎么判断发表的论文是几区的全部内容。

入选国家杰青发表cns论文数量

众所周知,上海交通大学是位于上海的一所名校,且常常与复旦大学被人拿来进行比较。对于一部分考生和家长来说,在中国除了清北以外,复旦往往是他们听到更多的名校。那么,作为本市的另一所顶尖名校,上海交通大学很厉害吗?到底是什么水平?名气真的大吗?

一、上海交通大学很厉害吗?什么水平?

非常厉害。可以说是全国顶尖大学之一,办学层次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情况基本如下:

1、办学历史悠久,名声享誉海内外

1896年,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上海成功建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已基本成为我国著名高校,一度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一直到50年代中期,交通大学分为了上海和西安两部分,随后均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经历了12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早已积累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在国内外都可谓是声名远扬。

2、国内第二档,清北之下最强之一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直属于教育部的985、211名校,同时入选了首轮“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各大著名的大学排名榜中,上交大都有着非常高的名次。比如:

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上交大位列全球第100名,高居中国大陆第六;

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名中,上交大位列全球第112名,更是排至中国大学第三名。

其实,在国内大部分人心中,中国高校第一档只有清华和北大,而第二档则一般为“华五人”,即复旦、上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人大,而上海交通大学正是其中之一。

3、人才培养出众,名师大家星光熠熠

作为一所顶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然也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截至目前,学校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钱学森、李叔同、黄旭华等等。无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还是“两弹一星”功臣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人中,都不乏交大校友的身影。

4、为国贡献,创造近代中国多个“第一”

多年来,交大在我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

(1)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

(2)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

(3)新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

(4)新中国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

(5)新中国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

5、办学规模庞大,汇聚国内一流师资

据学校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学校的办学规模如下:

同时,包括16351名全日制本科生,14326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49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837名学位留学生。

师资队伍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2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长江青年学者等人才众多。

6、学科建设一流,多门专业全国第一

学校目前共开设6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工学等9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达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35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共24个,其中 生物学、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 均排名全国第一。在最新的ESI学科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共19个,其中生物与生化、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更是进入了全球前1‰。

7、科研水平顶尖,国家级大奖无数

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同时,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二;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一。此外,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更是连续10年位列全国第一。

8、就业前景光明,在校生毕业不愁

对于上交大的学子来说,毕业时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升学,前景都是相当良好的。

据《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校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19%,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3.54%。薪资方面,学校本科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3.51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8.91万元。

总之,学校毕业生的前景绝对是国内高校中最好的之一。

三、上海交通大学名气大吗?

相当大。

学校目前的录取分数线极高,在全国知名度也非常高,具体能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学校通常被认为是全国前五的大学;

2、学校和复旦是位于上海的两所顶尖985;

3、学校和西安交大是国内最好的两所交通大学;

4、学校的人气基本仅次于清北。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一些为人熟知的称号: 华东五校、C9 ……

附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

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

从教学、科研等方面来看,上海交通大学都是国内“厉害”的佼佼者,其成果、校园也享誉中外。

20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593项——

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2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0年度卓越论文数达6891篇,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第一;2021年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实现重大跨越,发表CNS论文41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17篇,首次突破两位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2022年关于国家优青、杰青的评选结果也在网上进行了,国内有多少科研院高校都公布了获批的消息.像湖南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都在获批的名单之中,这一结果的评选对于我国高校、科研单位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国家优青、杰青项目主要是为了针对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对各项目的研究所投入的项目资金的扶持,比如在食品加工学、土木工程、环境地球化学等等等参与人员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审批来获得资金补助。对此我国国内各大高校为了能够获得这样的基金都会在其项目上进行激烈的比拼和竞争,来获取一定数额的基金扶持。光是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接收到的杰青项目的申请就高达数千项,而且所资助的经费也超过了十几万元。

这样的激烈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止,2022年在杰青项目上的资助数量相较于2021年就增加了数百项,另外2022年海外杰青的评选结果的公布也让这一项目告了一段段落,对此2023年的竞争过程又会激烈很多。国家杰青项目在1994年就设立了,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五年的发展时间,该基金每年计划资助的人数仅有50人,但是其所覆盖的科学项目非常广泛。因此资助者难想要脱颖而出,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及项目的研究成果都需要有很突出的表现。

因此很多50岁以下的院士能够在这一基金上获得资助,对此简历则会添上非常浓墨淡彩的一笔。在江南大学就公布了两位优青以及两位杰青,他们能够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资金的补助,可见他们的实力也非常的强,而他们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果对于该学校的科研也会带来很大的助推效果。

发表prl论文评选优青

优青申请的论文应引用至少5次以上,且应有3篇以上的文献来支持和说明你的论文。

1、首先年龄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应聘副教授同时须在知名学术机构有2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历。2、其次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科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在化学、化工领域取得较好成绩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3、最后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具有明确的学术发展目标,专业基础扎实,工作勤恳,可独立开展并指导科研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