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江西师大李汶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3:41:26

江西师大李汶发表论文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改补兵部武选司郎中,不久改任职方司郎中,主管将吏升迁、袭替、功赏等事。李汶按章办事,严禁行贿受贿,很得兵部尚书郭乾的器重,认为李汶是位贤才。郭乾辞官不久,一位很有势力的太监,想追赠自己的父亲为都督,内阁大臣高拱派人到兵部办理,李汶主管此事,他说:“凡赠当如子,子内监而都督其父不可也”。因而得罪了权贵,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被调出京都,到山东任按察司副使。翌年又改任河南督学使。万历四年,补任山东副使,随阅宣云边事。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任神木道兵备使,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任山东按察使,万历十年任陕西布政使,不久又调浙江。万历十二年(1584年),李汶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巡抚陕西。他根据陕西的情况,给皇帝上奏折陈述水利、灾民、批关、诸封等四事。又向朝廷提出了他的防边大略:即筑险隘、留额银、驱黠虏、罢远戎、连战守、防要堡、补军饷、收生蕃、复土官、任兵备等十策。被一一恩准,边防大振。万历二十年(公元1593年),李汶丁忧制满升任兵部右侍郎,这时西部边陲“虏患甚急”。派去的督臣大都吃了败仗,于是朝廷任命李汶为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侍郎,奉命持节都陕西军务,三边总督。他冒着炎热飞马上任,到任后治军严格,按章办事,严禁一切拜谒。通过精简机构,裁去冗员近千人,年省军费十万银两。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西宁发来警报,青海蒙古部落首领永邵卜来犯。李汶调兰州和榆林驻军,令参将达云出塞百里迎击阿赤兔和海部之敌,大获全胜,又调兰靖等驻军,拦截后来的敌人,斩敌首九百余级。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李汶兵分三路,出塞突袭卜失兔军营,斩敌四百余,缴获马畜器械数千。在延绥歼敌一千七百余人,使敌人闻风丧胆。李汶督边十二年,历经大小战役一百多次。这期间,皇帝一次次地下旨慰问,九次晋秩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加勋。授特进银青光禄大夫、左柱国、赏尚书双俸禄等。时人评论朝廷倚重李汶的情形说:“急在外则以汶出,急在内则以汶人,直不得两李汶耳!”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李汶奉召入朝。途中由便道回家,以疾告休。皇帝几次下旨催他人朝,李汶也六次上书,朝廷才同意他在家带职休养。致仕回家后,他独居一室,每天除了读书和关心孩子们的功课外,不问外事,亲戚朋友有事相求一律不见。过了三年,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十一月十八日去世,年七十四岁。

以下是转载的一篇论文、给你参考一下国产手机营销策略从1998年我国正式进入手机生产至今,从2003年夺得大半壁江山的鼎盛、2004年的不断下滑,到现在死守30%左右的市场分额,国产手机一路上悲喜交加。而短短的几年,使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户国。而在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国产手机遇到了挫折,也看到了机遇。一、国产手机营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创新有待突破由于中国手机起步比较晚,而在手机这个新兴的通信行业中,我国的通信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还远远落后与洋品牌手机,这也使得我国在通信方面的许多技术都要靠购买发达国家的来支持生产。国产手机自主研发能力太弱,而投入研发方面的成本比例也相对较小,这也无意使得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被大大的压缩。从2001年的年报可以看出,TCL的毛利润率高达33.4%,波导和科健分别是29%和13.9%。业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厂商采取贴牌还是自己做一部分研发,对利润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科健与前两个品牌的利润率有明显的差距,固然跟市场销量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科健主要靠贴牌,而TCL和波导尽可能地增加了自主研发的比例,利润空间就大得许多。在电子信息通信行业,其技术研发方面的成本一定得加大投入的力度,因为技术的研发占据着电子产品相当大的利润空间,是最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在高科技这个领域,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这一切都要靠技术来引导。诺基亚公司全球55000名员工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超过17000名,达到31%,其用于研发新产品的费用占到总营业额的9%,它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建立了44个研发中心。而国产手机对技术开发与研究方面的投入太少,大批厂商甚至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直接采取贴牌生产,靠购买别的厂家的技术来运营,是问在没有技术作障的条件下,这样的厂商还能存在多久?手机的研发分为3个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核心模块的开发,专家估计其可以占到手机成本的80%甚至90%以上,国内厂商在购买模块上,自主的做一部分设计,而这部分投入占到成本的10%左右,也是几乎唯一可以增加利润的10%。可见,高新技术的开发对手机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技术不过关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必然是质量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国产品牌的平均返修率大约是洋品牌的2倍甚至更多。而在高返修率面前,国产手机又没有强大的售后服务做后盾,这样会对消费者的信心造成很大的冲击,失去应有的忠诚用户,从而大大缩小了市场占有率。(二)低端市场失守由于国产手机本土化营销渠道的优势,其一直占据着低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低端市场技术要求低、利润空间小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靠营销渠道来盈利,这也恰好符合国产手机的状况。而从2006年开始,主要国际手机品牌整合自己的营销渠道,加大了对中低端手机的开发力度,大量推出千元甚至更低的机型,而这块一直被国产手机占据着的市场已经被打破。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显示,仅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大品牌,在500到700元手机市场的分额就已经占到了57%之多,在500元以下手机市场分额更是高达70%之多[①]。低端市场的失守是导致国产手机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就像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渐受到挑战甚至慢慢失去。洋品牌的强势进入,对曾经属于国产手机的产品区间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国产手机的生存空间再次被大幅度的压缩。从泡泡网,中关村网等国内许多网站上都以看出,国内手机销量排行第一的是诺基亚的1100、1110两种低端手机。低端手机虽然盈利小,但其市场面光,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有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各个档次区间的手机销量上,低断手机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分额。从手机的款式种类来看,国产手机决不落后于洋品牌,但是,同样是低端手机,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洋品牌,因为其有着过硬的质量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国产品牌的手机虽然有很高的性价比,但从品牌的认知度上来说,多数国产品牌和诺基亚等国际品牌相去甚远。(三)不妥当的销售方式——电视直销从国产手机的发展状况来看,2003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分额达到了顶峰,而2004年开始转衰,而这期间影响其的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产手机运用了不妥当的销售方式——电视直销。国产手机在电视直销方面的市场分额与洋品牌相比,确实占领着大半壁江山,而这也与2003年国产手机通过渠道创新占据将近60%的市场极为相似。但从2004年开始国产手机分额已经开始直转而下,在洋品牌的大举进攻下,只能保持在30%左右的分额。国产手机当时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营销渠道创新,而在技术和生产制造环节上仍然相对薄弱。由于当时销量快且大,一些企业找韩国和中国台湾设计制造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其只采取贴牌方式进行销售,结果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返修率一度高达40%到60%,这样极大的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而依靠电视直销销售的厂商,只是挣了一时的快钱,损失的却是其品牌形象,失去了大量的潜在消费群体,而在这种情况下,洋品牌凭借产品的优质,从国产手机手中挖来了大批消费者。国产手机这样做可谓得不偿失。(四)国内市场“黑手机”猖獗根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仅2007年上半年,“黑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2343万部,占国内市场25%左右。而同一时期的国产手机销量则占整个市场的30%左右,也就是说,“黑手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已经几乎可以和国产手机平起平坐了。“黑手机”普遍存在偷税漏税或者抄袭热门手机的外观、功能,因此其价格要远远低于正规渠道的国产手机。其具有热门手机的世上功能及外观,而售价低廉,对一大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黑手机”由于成本超低,使得其利润十分惊人,甚至高达200%以上。“黑手机”的消费者大都是冲着外观功能而购买的,而淡化了质量,而购买洋手机的消费者主要是信任其质量,所以,“黑手机”几乎不会对洋手机造成影响,而对国产手机的冲击却是猛烈的。二、国产手机的机遇与优势(一)专机定制(双模双待手机)双模双待手机同时实现了为CDMA和GSM两个网络提供支持的功能,而且两种模式之间可无缝连接,用户的CDMA号码和GSM号码都可以随时保持接听状态。中国联通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正式推出了双模卡手机业务,但由于受技术限制,第一代的双模手机并不能同时使用 GSM和CDMA两个网络,即只有一个网络的号码可以在线,使用另一个网络时,需要人工切换。而在2006年11月份,中国联通在北京宣布连手中兴、三星、大显、海信、宇龙、CECT六家手机厂商,强势推出的数款“世界风”双模双待手机正式上市。一经推出,其在短短几个月里,业务收入猛增(如下图[②])。其中,2005年底,宇龙酷派首先攻克了CDMA/GSM双待机技术,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双网双待手机酷派728。实现两个号码同时在线、无须切换就可以享受两个不同制式网络服务的酷派728解决了使高端商务人士因配带两部手机而带来的种种烦恼。酷派728的诞生是中国企业深入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也是手机企业与运营商深度沟通精诚合作的典范。从此,双模双待机成为中国联通高端手机策略的主流。后来UT斯达康、三星、中兴、海信、大显、CEC、LG等企业也陆续加入这一队伍;大显率先推出填补“世界风”中低端价位市场空白C8000双模双待手机,打破了双模双待手机原有的高端价格门槛;2007年4月,大显通信携手中国联通共同推出CDMA手机大显迷你系列“大显M5、大显M6”。这是CDMA手机阵列中首次出现“迷你系列”手机,造型精巧适合时尚消费群体。在国内首次将单芯片技术应用到CDMA手机上的大显迷你系列手机,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让M5、M6成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CDMA手机。这不仅创造了一项纪录,更标志着国产CDMA手机技术的完善。由于看中大显迷你系列在外观设计以及价格方面的巨大优势,中国联通一次性对大显M5、大显M6发下大额订单。而近期上市的大显迷你系列也颇受消费者欢迎。这一系列手机对年轻时尚消费群体是一个号召,让CDMA的用户群得以拓宽,为中国联通用户群的延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二)3G时代的到来当3G风暴刮的日益猛烈的时候,2005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移动通信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业界期待已久的手机牌照核准制终于正式启动,大批国产手机拿大了3G手机的“准生证”,市场的细分化将必然导致这一领域的规模效应。赛迪数据发表的《二00六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3G利好将成助力手机行业再次升级的关键因素。中国政府已经表明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提供3G服务。而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业内人士预计2007年中国的3G用户将达到六百一十八万,业务收入达到二百二十一亿元,终端销量达到八百四十四万部,这将为中外通讯厂商提供激烈角逐的平台。2007年是中国3G市场的启动年,3G时代将重新产生新的市场规则,并随着我国主导运营商承建TD——SCDMA网络,这将使我国半数以上的移动手机用户逐渐转为TD—SCDMA制式的3G用户,产生巨大的手机市场需求,这也将为国产手机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三)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增长迅猛,截止11月已达到4.55亿用户,较前年底增长了6100万用户。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及迅猛的增长速度,必然成为国产手机强有力的优势,因为在中国,国产手机更了解国人的消费观念和审美标准,更了解国人的需要。如IT界的两大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百度正是以比GOOGLE更了解国人的优势赢得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是的,在高科技行业,技术永远是先行者,但是当一个电子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的差异化已经极大的缩小甚至磨灭,也就是说,在高新技术行业,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永远在技术方面处于垄断地位,而技术最终将实现共享、标准化。而那时,本土化的优势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了。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手机产业群。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生产全国1/3、全球1/8的手机,形成全国最完整的手机零件产业链、造型设计链和销售渠道。在收集芯片、关键模块、主要零部件等方面再也不会出现类似2004年的上游关键器件短缺的现象,有利于国产厂商发挥本土化优势,改变国产厂商“引进—仿制—批量销售”的恶性循环现状,国产手机必将再次崛起。三、国产手机崛起的策略选择策略一:由“农村包围城市”洋品牌的市场薄弱处就在县城和农村,而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量逐步增长,价格杠杆作用明显。同时由于大农村市场还不激烈的竞争,于是一大批国产手机企业就将县城与农村市场作为其入市的起点,利用其明显的价格优势和设计优势,以短、平、快切入市场,积累资源。当原始积累完成之后,品牌建设便被提到议事日程,此时这些企业就开始与洋品牌手机正面竞争了。几乎目前所有的知名企业都经历过或经历着这样的发展轨迹,客观地讲,就是先生存再发展的过程。国产手机企业以其务实与严谨的做法走出了与洋品牌竞争的原始态势。例如,联想将自己在PC制造市场的成功经验总结为“贸、工、技”,体现了一个国内品牌逐步熟悉产品、贴近客户、树立品牌、提供核心竞争力,从而由弱小走向成熟的奋斗历程。而国内的手机制造商的崛起,正在经历着整机进口、半散件进口(SKD)、全散件进口(CKD)过渡到自主研发的过程。策略二:推进广告宣传,抢夺终端随着手机逐步成为普及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其产品的外观设计、时尚理念、产品定位、消费心理研究等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国产品牌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主攻方向,撇开受人控制的内核技术,专攻外观和应用软件。针对国内消费者的特点,国产手机一方面大肆宣传产品的差异卖点,如夏新的A8系列,TCL的3288与宝石系列,一方面又竞相邀请明星加盟代言,制造时尚主题,如熊猫请了梁朝伟,波导一直用李汶,等。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国产手机的广告支出动辄近亿。广告开路拉动需求,渠道让利推动销售,结果于是乎一夜之间,这些产品占满了货架空间,并成为行业的名牌产品。而更厉害的是国产手机的终端拦截。当波导采取终端模式成功攻入手机销售大鳄的阵营,打破摩托罗拉等的垄断之后,终端操作模式就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波导在手机上有“三板斧”即:做广告、给经销商零风险,让他们感觉到跟着波导不会亏,最后就是近乎疯狂的店面促销。波导认为,三板斧中,店面促销最有杀伤力,因它可以使经销商把其它机器放到一边或者干脆放到库里说没有货,而把你的货放在最显著位置。国产品牌采取建立地、市、县级办事处,派驻驻店促销员,增加多产品、多品种陈列,提供终端拦截时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集中诉求一至几个独特的产品形成竞争优势;配合适度的媒体广告和终端包装营造销售氛围。策略三:创新渠道,厂商结盟在过去的手机市场,摩托罗拉扶植一些经销商,建立了从全国一级代理分到区域、省的分级代理制。例如,摩托罗拉旗下的天音、蜂星、中邮普泰都是一级代理,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庞大而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国产手机此时的切入,无异于火中取栗,弄不好血本无归。一些企业开创了自建销售渠道的模式,采取一步到位的从生产到终端的竞争策略。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新兴的渠道有助于跳出终端陷阱,虽然成本较高但增加了企业的自主权。而部分品牌还采取和大型连锁卖场结盟的方式,让终端客户如苏宁、国美等既做代理又做零售,利益捆绑;甚至采取型号买断和联合开发型号的做法,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手机制造业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欧美做芯片、集成电路板和操作系统,亚洲做外型设计,国内厂商做应用软件,三者在国内结合为成型产品。核心技术是内核和操作系统,因此欧美厂商处在这个价值链的最上端,而国产品牌则处在最下端。我们必须认识到,国产手机军团目前还只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国产手机在繁荣的表面隐藏着大量库存积压、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缺乏核心竞争力三大漩涡。尤其是面对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大鳄。因此国产手机的未来还不容乐观,甚至有些企业会面临生存困难。国产手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鼎盛到低迷的阶段,在3G时代即将到来时,让我们期待国产手机下一个辉煌的阶段!

西北师大李朝东发表的论文

陕西师大附中 学校代码:01040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百年,足以成就一个世纪的历史,一百年,足以成就一个学校的沧桑与辉煌。在风景秀丽的西安曲江新区,有这样一所名校,她继承百年老校传统,高擎素质教育旗帜,取得了累累硕果,于2009年3月首批晋升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她就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陕西师大附中始建于1910年,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中华文化和革命的精华铸就了她的风骨,三秦大地的辉煌历史和醇厚民风凝成了她的精神。今天的陕西师大附中是深受社会、家长信赖和学生向往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她的声誉在社会上风行远扬,被誉为“三秦教育之星,万千良才摇篮”。近年来,附中高中升学率连年攀高,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科竞赛更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连续多年被多所著名高校授予“生源基地”的美誉。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规范与和谐相结合的管理原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全面与特长相结合的育人原则,以名校百年的优良传统、深厚内敛的文化积淀、敬业求实的工作精神、刻苦勤奋的学习氛围、和谐向上的集体观念享誉社会。陕西师大附中十个之最陕西省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教育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直属的高等师范院校附中。近年来,学科竞赛获国际奖牌最多。背靠师大,有最可靠的师资来源,陕西省中学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现有特级教师9人,博士3人,硕士95人。教师高中级职称比例最高,占90%以上,其中高级教师占63%以上。拥有省内最好的理、化、生实验室和信息教学设施。陕西省点击率最高的中学网站。西安市区校园面积最大的公立中学。体育活动场面积最大。体育运动场2.6万平方米全部塑胶化,有标准400米跑道,具备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条件。陕西省中学中唯一的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学校”,校园环境最美。陕西师大附中2010年高中招生办法一、计划招生人数:执行市教育局招生计划及择校计划,申请增加一定数量的补录指标。二、咨询时间:6月28日 7月21-22日8:30-17:30。三、咨询地点:陕西师大附中大礼堂。四、录取及收费:凡达到我校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规定每学期收取1000元借读费及800元学费,对20%的择校生,学校执行省物价局批准的三年2万元择校费的标准。五、班级编制:依照学生中考成绩,实行分层次教学,设置实验班2个(每班36人),重点班2个和平行班6个。六、食宿安排:学校提供卫生、舒适、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全市一流的学生公寓,房间配有暖气、空调及电话等。并有学生专用自习室,每晚安排教师辅导。七、奖励办法:为了鼓励优秀考生报考我校,学校对全市中考前100名报考我校的考生,入学后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0元,并编入实验班,免住宿费;在校学习期间能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期可获得800元-1000元的奖学金。2009年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类别数学竞赛人次 物理竞赛人次 化学竞赛人次人数33 20 17类别生物竞赛人次 信息技术人次人数31 23一本上线率93.4%陕西师大附中百年华诞10月6日将举行隆重庆典陕西师大附中始建于1910年,曾七度迁徙,11次更名,1979年正式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杨明轩;五四运动先驱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人民艺术家、抗日救亡名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张寒晖;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隆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司令员范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原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原陕西省委书记吕剑人,甘肃省委书记高克林;中科院院士侯洵等都是几代附中人的优秀代表。陕西师大附中历史变迁主要时间和名称时间 学校名称变更1910 陕西省两等模范小学堂1917 成德中学1927 国立陕西省中山中学校1934 陕西省第二中学校1937-1945 陕甘宁边区西安第二中学1950 陕西省西安第二中学1955 西安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9 陕西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73 西安市第八十四中学1979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西安市翠华路115号电话:(招办)传真:网址: 菁菁校园 灵韵处处陕西师大附中有齐全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教学设备。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拥有12000余平方米的绿地。登高远眺,整个校园掩映在一片森森秀林之中,与千年古刹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和谐统一,成为美丽的曲江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学校先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是西安市政府授予的“园林式单位”,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环保先进单位”。校园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110亩),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建筑设施完善。在教学方面,除完备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音乐、美术、通用技术教室与理、化、生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外,我校新建了先进的现代化数码显微镜互动实验室、理化生DIS探究实验室、物理竞赛实验室以及西北地区中学建设的唯一的植物组织培养室,专用教室达30多个,为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日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平台。校内所有教学、办公、生活场所均配备采暖设施。学校建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和网站,国际互联网已接入全校所有教室和教学点,每个教室均成为网络教室。校园内体育场地约2.6万平方米(40亩),有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有宽阔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并全部实现塑胶化,拥有国内一流的中学体育比赛场地。谦谦师者 育人化己陕西师大附中背靠师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师资来源和超前的教学理念,始终站在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列。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经过陕西师大各院系严格考察后选留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高、中级职称教师占9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超过63%。近年来学校花大力气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力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陕西师大附中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学风纯正、教风严谨,在不断学习和长期的锤炼中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功底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教育理念先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教学科研能力上乘的优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9人,博士3人,硕士95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综合水平为全省之最。近年来,学校花大气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86人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学会担任不同职务或参加学会工作。在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师大附中将帮贫扶弱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拓宽渠道,创新支教模式。学校跨越了纯物质帮扶的模式,而是派出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一到三年,接纳薄弱地区教师和领导来陕西师大附中培训和挂职锻炼,建立了师大附中支教基地,搭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中学网络远程支教平台。为帮助更多贫困地区品学兼优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在陕西师大、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举办全国第一家“免费师范生生源基地班”。莘莘学子 放飞个性学校搭建各种形式的活动平台,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先后成立了合唱队、民乐队、管乐队、歌舞队,建立了书法、绘画、航天航模科普活动等兴趣小组,组织了文学社、国学社、航模组、演讲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环保知识竞赛、校园文艺队、英语风采大赛、汉语风采大赛、中学生综合素质大赛、赴贫困地区参观助学等形式的活动,并且使之形成定期化、规范化、科学化,让学生在愉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成长。2009年初,在原有的17个社团的基础上,新开办了街舞、魔方、动漫三个社团。学校将以往由学校组织社团、学生选择参加的方式,改变为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招募成员、自主选择运行模式的高度自主的运行机制。高度自治的社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体现了学生身上应有的活力和朝气。陕西师大附中在田径和足球方面有着骄人的成绩。享有首批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的“会员单位”美誉,并连续三年荣获“陕西省第十四届省运会足球年度赛”第一名;全国重点城市青少年U-15足球锦标赛第一名;2009年又代表雁塔区参加西安市第十四届运动会获足球比赛第一名,阿迪达斯绿茵成长计划西安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等等。巍巍附中 成就辉煌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100%升入本科院校,其中一本升学率达到93.4%。二本升学率达到98.2%。三年来有近500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一流名校。又有30多名学生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录取。经过历代附中人的不断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成就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仅在学习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校内外的各项竞赛比赛中也成绩骄人。北大、清华和香港等国内著名高校招生的教师普遍认为陕西师大附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学习欲望强烈,学习基础扎实,学生个性特长明显,可持续发展后劲大,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好,竞争潜质高。六年来有近40人代表陕西省组队参加国家级奥林匹克数、理、化、生竞赛,均获优异成绩,有三名学生分获两枚生物学科和一枚化学学科奥赛国际银牌。其中2009年代表我国参加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刘文驰荣获银奖,改写了我省在该学科国际竞赛空白的历史。高2000级学生冯薇是华人留学生中第一个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宋宇同学是陕西第一位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得意弟子。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景辉煌。一所高质量、高效益、有特色,具有示范性功能的现代化一流精品学校期盼着八方精英学子的到来。陕西师大附中高一年级部分教师简介何喜安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外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室主任。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坚持经常性地教育科研工作,专著《中学数学手册》在全省影响较大。论文《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及其培养》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获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论著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和获奖。柳建仪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西安市模范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学生生物竞赛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学生物竞赛代表队总教练;陕西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教委员会主任;发表科研及教学专业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著作、科普作品20余册。多次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优秀教练员”,“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辅导的学生获得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2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牌7枚,银、铜牌18枚;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陕西省赛区一等奖49人,其中28人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深造。李 涛 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师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陕西省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陕西省数学学会会员,“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及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数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高中数学著作6部。姚 奕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兰州市市级骨干教师、兰州市县(区)级骨干教师、兰州市第四届教学新秀;2000年任班主任的学生袁博摘取甘肃省文科状元;2002年任班主任的该文科班学生李霞摘取兰州市文科状元。吴 萍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多次承担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知识的讲解,更注重方法的引导,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6年所带的班获“西安市优秀班集体”称号。2009年被评为雁塔区“十佳班主任”。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教学论文《让学生“活”起来》获省级一等奖。王 全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2008、2009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优秀辅导员”。2008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中学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卡西欧杯”第四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选一等奖。2009年获陕西省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数学学科陕西省一等奖第一名。发表论文10余篇,所辅导的多名学生取得了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鱼雪玲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陕西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省级骨干教师,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从事化学竞赛辅导二十多年,辅导的学生中有六人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一百多人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参与辅导的学生刘文驰获国际化学竞赛银牌。七次获得省级化学竞赛辅导“优秀辅导员”称号,多次受到中国化学会表彰。多次参加陕西省中考化学命题及中考试题评价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编写及参加编写辅导书籍二十余本。宋芝君 2001年获同江市“创新杯”教学比赛一等奖、佳木斯市级教研课一等奖、同江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称号;2003年论文“现代英语口语教学”获国家级一等奖;2004年被授予同江市年度模范奖励;2006年被批准为同江市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带头人;获“第7届全国英语教学研讨会”黑龙江省区选拔赛一等奖,同江市创新杯竞赛“特等奖”。第3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最佳课件使用奖,2004年4月被评为佳木斯市级学科骨干教师。石莉群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认真研究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改进。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陕西省高考《文科综合》阅卷中心组地理学科负责人之一,陕西省高考《文综》试题评价报告地理学科执笔人之一。多次参与陕西省、西安市高三摸底统考的试题命制及审定工作,并应邀在陕西电视台“考试联盟”、《华商报》“名师谈高考”等栏目做高考辅导讲座。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及著作。许景敏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1997年、1998年度获陕西省省级教学能手;三次获得咸阳市教学能手,四次获得县(科)级教学能手;1999年获陕西省第3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二等奖;1994年咸阳市青年教师滚动式大讲赛中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2009年3月获陕西省高中新课程优质课三等奖;论文《中学生学习障碍与对策》获陕西省“中学物理教育改革与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连续多年跨年级兼初、高中物理课教学,多次获校高考、中考一等奖。张亚民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一直从事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曾经带过十二届高中毕业班,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勤于学习和积累,勤于调查和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求真、求实、求新。撰写论文《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听课易懂做题难”的现象浅析》、《浅谈化学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和《习题训练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多篇文章。史小军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陕西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授课风格生动风趣,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多次参加陕西省高考阅卷、评卷工作。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简论封蝉》,《西安晚报》发表《雍正夺嫡,疑案破解》,在《华商报》发表《从清朝官员服饰看其职位的高低》等多篇文章。在《中学历史报》、《教师报》等组织的论文大赛中多次获奖。参编的著作有《新教材解读》、《发展学习丛书 高一历史》,主编的书籍有《趣味钱币图说历史》等。全国首家免费师范生基地班欢迎各方才俊根据陕西省教育厅[2008]29号文件,批准我校在陕西省11个市区招收5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无力完成高中学业的优秀初中生,依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招生办法:1、各市区中考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均可申请报名 。报名办法: 直接到附中招办报名 电话:。登录“陕西师大附中”网站的招办公告栏且点击下载附件,填好之后发送到邮箱:。2、考生申请具体条件:各市(区)中考成绩前20名考生或具有一定规模的初中学校中的初三年级前五名考生。3、学校定于7月18日对申请考生进行甄别考试,考后确定结果,并通知考生。4、初审合格后,考生需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材料。5、基地班学生享受免除学费、住宿费,补给一定生活费的优惠条件,但对学习期间表现不好、学业成绩差或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好转者,学校有权终止资助。6、对招收的基地班学生,学校将进行跟踪评价,直至高考。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将对考生予以一定的奖励。

李朝东 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景泰人,出生地甘肃景泰,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江西师范大学发表论文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评选的单位不同称呼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核心期刊刊发文章质量高,被引用多,因此对遴选刊发的论文要求很高很严格。

核心期刊特点

核心期刊是我国国内对一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期刊的等级评价,通常被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机构收录的期间都叫做核心期刊。比如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等。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内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

是高级职称评审,博士研究生毕业,保研留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评先进评奖金的衡量条件,虽然国家没有明确对期刊进行分级,但大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都会要求发表一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核心期刊也是有分级的,通常会分为A类,B类,C类。

1. 《转喻的认知阐释》,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3. 《英语文体学》(主编,研究生教材),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 《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编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2002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著一等奖)。5. 《格林童话精粹》(译著),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6. 《叙事:意义与策略》,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7. 《济慈书信集》,(译著)东方出版社,2001。8. 《沟通与超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9. 《文本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赣文化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实用汉英分类翻译手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12.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主编(负责主要编写工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此书获得江西省英语学会一等奖)。13. 《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14. 《傅浩文集之一·诗学卷·距离》,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15. 《叶慈诗选》(英汉对照),300千字,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16. 《乔伊斯诗全集》,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7. 《阿米亥诗选》(增订本),22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8. 《叶芝诗集》(修订本),5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9. 《20世纪英语诗选》,3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2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21. 《拿单·扎赫诗选》,约13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出。22. 《英语名诗译解》,120千字,哈尔滨出版社,即出。23. 《叶芝精选集》(主编、译),800千字,燕山出版社,即出。 1. “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2. “概念隐喻与认知语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3. “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1)。4. “隐喻的语用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02(3)。5. “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外语学刊》,2003(3)。6.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借代”,《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3(2)。7. “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8. “论话语标记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9.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外国语言文学》,2003(4)。10.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山东外语教学》,2003(3)。11. “基于脚本的架桥式语用推理”,《外语与翻译》,2003(4)。12. “翻译的语用等效观”,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美中外语》,2004 (1)。13. “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外语学刊》, 2004(3)。14. “架桥式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4(1)《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5)。15. “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16. “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外语教学》,2004(3)17. “阅读理解中语用推理的认知考察”,《外语教学》,2004(5)18.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a traditional reading class. Teacher’s Edition, 11, 12-16,2004.19. Effect of using a "top-down" strategy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readings.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3, 29-44,2003.20.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TESOL Journal, 11/2, 5-11,2002.21.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FL teaching. System, 30/1, 85-105,2002.22. A close look at the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Asian Englishes, 5/1, 40-63,2002.23. The middle group of learning-centered teaching. Teacher’s Edition, 9, 24-30, 2002.24. Creating group-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large EFL classes. ELI Teaching, 23/1, 16-19, 2001.25. Matching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Internet TESL Journal, 7/7.26. Advantages of group-centered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Teacher's Edition, 6, 8-13. 2001.27. Teaching reading: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the Chinese Context,Guidelines, 23/2, 20-23. 2001.28.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EFL teaching. Guidelines, 22/1, 51-60.29. Modern vs.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7/3, 27-29. 1999.30. Mak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in a traditional setting. Guidelines. 21/1, 23-33. 1999.31.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FLte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 35-43. 1999.32. Developing an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by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Guidelines 20/2, 77-88. 1998.33.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ELI Teaching. 28, 15-19, 1998.34.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ELI Teaching 29, 37-39. 1998.35. Reconcil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30/4, 458-471. 1996.36. “中澳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37. “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8. “论兼收并容,折衷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8期. P, 39 – 41.39. “The Trojan Horse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2003.40. “De-politicization in ELT in China”, Pacific Asian Education,2000.141. “National Sovereignty versus Moral Sovereignty”,Media Asian, 2003.1.42. “The Foreign Language Dilemma”,Re-reading America, 2003.43. “康拉德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44. “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汪义群 ,虞建华主编)第4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即出)。45. “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两大走向”,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46. “论《查特来夫人的情人》的阳物意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47. “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48. “别有洞天的叙述——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结构”,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49. “互文性与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 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50. “Logos、道与后现代主义小说语言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1. “论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的叙事技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1998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52.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 期全文转载。53. “文学与国民教育”,《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54.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上)”,《创作评谭》第2期,2004。55.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下)”,《创作评谭》第4期,2004。56. “浅谈英译中国古诗中的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57. “翻译的目的、对象与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658.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外语与翻译》,2000,459. “译诗的标准与译诗的方法”,《外语与翻译》,2002/3(此文在中国译协于郑州举行的“2002全国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上,获得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一等奖)60.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61. “论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江西师大学报》,2000,262.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两种技法比较” 《江西师大学报》,2001,263. “从《无题》的几种译诗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江西师大学报》,2001, 264. “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65. “诗无达诂与古诗英译”(参加“中国诗歌翻译第四届年会”,《外语论坛》 2003/1发表。66. “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从‘武装到牙齿谈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867. “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阐释与文化定位”,《语言文学研究》,2004,4。68.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江西师大学报》,1996,1。69.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江西师大学报》,2001/2。70. “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71. “大学阶段基于文体学的英语教学法”,《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72. “Students’ mental lexicon in L2”,2001.7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73. “基于Internet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2期;74. “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第一作者,《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第4期;75. “Rubric—A Powerful tool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中国英语教学》),2003年第3期76.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第二作者,《外国语》2004年第4期;77.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78. “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第3期;79. “语义框架、场及其相互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80. “不同的路向:关于语义分解的思考”,《外语学刊》,2001,1。81. “颜色词的认知语义与认知结构”,《外语教学》,2001,4。82. “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析及构架”,《外语学刊》,2000,2。83. “语义结构与文化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84. “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山东外语教学》,2000,3。85. “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86. “话语中名词性词的分析与情景语义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4。87.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88. “菲利浦·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7千字,《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89. “当你年老时:五种读法”,5千字,《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90. “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5千字,《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江西师范大学论文发表

一般公开发表就是需要有ISSN号或者CN号,就只有这一个要求,一般正规的出版社——汉斯出版社,他们的期刊都是公开发表的,

1. 《转喻的认知阐释》,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3. 《英语文体学》(主编,研究生教材),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 《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编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2002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著一等奖)。5. 《格林童话精粹》(译著),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6. 《叙事:意义与策略》,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7. 《济慈书信集》,(译著)东方出版社,2001。8. 《沟通与超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9. 《文本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赣文化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实用汉英分类翻译手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12.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主编(负责主要编写工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此书获得江西省英语学会一等奖)。13. 《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14. 《傅浩文集之一·诗学卷·距离》,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15. 《叶慈诗选》(英汉对照),300千字,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16. 《乔伊斯诗全集》,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7. 《阿米亥诗选》(增订本),22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8. 《叶芝诗集》(修订本),5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9. 《20世纪英语诗选》,3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2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21. 《拿单·扎赫诗选》,约13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出。22. 《英语名诗译解》,120千字,哈尔滨出版社,即出。23. 《叶芝精选集》(主编、译),800千字,燕山出版社,即出。 1. “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2. “概念隐喻与认知语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3. “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1)。4. “隐喻的语用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02(3)。5. “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外语学刊》,2003(3)。6.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借代”,《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3(2)。7. “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8. “论话语标记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9.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外国语言文学》,2003(4)。10.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山东外语教学》,2003(3)。11. “基于脚本的架桥式语用推理”,《外语与翻译》,2003(4)。12. “翻译的语用等效观”,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美中外语》,2004 (1)。13. “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外语学刊》, 2004(3)。14. “架桥式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4(1)《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5)。15. “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16. “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外语教学》,2004(3)17. “阅读理解中语用推理的认知考察”,《外语教学》,2004(5)18.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a traditional reading class. Teacher’s Edition, 11, 12-16,2004.19. Effect of using a "top-down" strategy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readings.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3, 29-44,2003.20.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TESOL Journal, 11/2, 5-11,2002.21.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FL teaching. System, 30/1, 85-105,2002.22. A close look at the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Asian Englishes, 5/1, 40-63,2002.23. The middle group of learning-centered teaching. Teacher’s Edition, 9, 24-30, 2002.24. Creating group-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large EFL classes. ELI Teaching, 23/1, 16-19, 2001.25. Matching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Internet TESL Journal, 7/7.26. Advantages of group-centered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Teacher's Edition, 6, 8-13. 2001.27. Teaching reading: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the Chinese Context,Guidelines, 23/2, 20-23. 2001.28.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EFL teaching. Guidelines, 22/1, 51-60.29. Modern vs.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7/3, 27-29. 1999.30. Mak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in a traditional setting. Guidelines. 21/1, 23-33. 1999.31.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FLte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 35-43. 1999.32. Developing an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by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Guidelines 20/2, 77-88. 1998.33.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ELI Teaching. 28, 15-19, 1998.34.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ELI Teaching 29, 37-39. 1998.35. Reconcil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30/4, 458-471. 1996.36. “中澳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37. “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8. “论兼收并容,折衷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8期. P, 39 – 41.39. “The Trojan Horse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2003.40. “De-politicization in ELT in China”, Pacific Asian Education,2000.141. “National Sovereignty versus Moral Sovereignty”,Media Asian, 2003.1.42. “The Foreign Language Dilemma”,Re-reading America, 2003.43. “康拉德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44. “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汪义群 ,虞建华主编)第4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即出)。45. “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两大走向”,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46. “论《查特来夫人的情人》的阳物意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47. “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48. “别有洞天的叙述——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结构”,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49. “互文性与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 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50. “Logos、道与后现代主义小说语言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1. “论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的叙事技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1998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52.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 期全文转载。53. “文学与国民教育”,《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54.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上)”,《创作评谭》第2期,2004。55.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下)”,《创作评谭》第4期,2004。56. “浅谈英译中国古诗中的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57. “翻译的目的、对象与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658.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外语与翻译》,2000,459. “译诗的标准与译诗的方法”,《外语与翻译》,2002/3(此文在中国译协于郑州举行的“2002全国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上,获得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一等奖)60.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61. “论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江西师大学报》,2000,262.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两种技法比较” 《江西师大学报》,2001,263. “从《无题》的几种译诗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江西师大学报》,2001, 264. “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65. “诗无达诂与古诗英译”(参加“中国诗歌翻译第四届年会”,《外语论坛》 2003/1发表。66. “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从‘武装到牙齿谈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867. “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阐释与文化定位”,《语言文学研究》,2004,4。68.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江西师大学报》,1996,1。69.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江西师大学报》,2001/2。70. “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71. “大学阶段基于文体学的英语教学法”,《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72. “Students’ mental lexicon in L2”,2001.7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73. “基于Internet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2期;74. “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第一作者,《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第4期;75. “Rubric—A Powerful tool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中国英语教学》),2003年第3期76.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第二作者,《外国语》2004年第4期;77.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78. “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第3期;79. “语义框架、场及其相互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80. “不同的路向:关于语义分解的思考”,《外语学刊》,2001,1。81. “颜色词的认知语义与认知结构”,《外语教学》,2001,4。82. “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析及构架”,《外语学刊》,2000,2。83. “语义结构与文化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84. “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山东外语教学》,2000,3。85. “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86. “话语中名词性词的分析与情景语义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4。87.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88. “菲利浦·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7千字,《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89. “当你年老时:五种读法”,5千字,《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90. “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5千字,《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李福平发表论文江西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下文是我整理了3d打印技术论文 总结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3d打印技术论文总结范文篇一:《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摘 要: 文章 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实现方案,并就其系统结构的运行方式做出了说明,最后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应用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剖析,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系统结构;应用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在微喷射原理基础之上,通过喷射方式自喷嘴中喷出一定的液态微滴,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预先设置的路径逐层打印并成形。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立体印刷技术或者是叠层实体制造技术而言,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有着非常确切的优势,包括对激光系统要求较低,设备投入资金较少,运行性能可靠,维护工作量少,成本低廉等多个方面。同时,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能够在常温环境下操作,运行安全可靠,可适用的成形材料类型众多,价格均衡,有实践价值。因此,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已成为当前整个快速成形行业中最具综合发展潜力与空间的技术手段之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即围绕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实现及其应用要点展开分析,望引起重视。 1.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实现 从喷射材料上入手,可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实现方案进行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是建立在粘结成形基础之上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第二是建立在直接成形基础之上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1.1 粘结成形下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 下图(如图1)为粘结成形下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下,首先需要在工作台上均匀铺设一层粉末状材料,然后参照零件截面形态,将粘结材料有选择性的打印至粉末层上,使实体区域内的粉末材料完全粘结起来,形成截面对应的轮廓,打印完一层后将工作台向下移动,然后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工件。 1.2 直接成形下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 下图(如图2)为直接成形下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下,首先需要根据待打印的零件截面形状,控制打印头在截面有实体的区域内打印光固化实体材料,同时需要在可支撑区域内对固化支撑材料进行打印,然后利用紫外灯照射技术,在光固化材料的基础之上同步进行边固化打印工作。逐层进行固化处理直至完成对整个工件的打印工作,最后将支撑材料去除掉,以得到对应的成形工件。 2.三维打印快速成形系统结构 在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实现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工作流程为:第一步,采集粉末原料;第二步,将粉末平铺至打印区域当中;第三步,在模型横截面上对打印机喷头进行定位,同时喷涂适当的黏结剂成分;第四步,送粉活塞上升同时实体模型下降,以继续打印;第五步,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模型打印作业完成;第六步,将多余粉末去除掉,对模型进行固化。建立在该技术基础之上,整个三维打印快速成型系统运行需要完成的动作流程包括:打印喷头沿X轴向以及Y轴向的扫描运动,成型腔活塞沿Z轴向运动,储粉腔活塞沿Z轴向运动,铺粉辊筒转向运动以及平向运动等。其中,喷头X轴向运动采取的是传统喷墨打印机 操作系统 中的字车运动系统,引入光栅技术进行检测,X轴向打印精度可以达到5670dpi单位以上。同时,喷头Y轴向扫描运动能够带动打印机沿与X轴垂直的方向匀速动作,双侧驱动方式为步进电机驱动,光栅检测,闭环控制,三维打印成形中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0um级别。同时,整个三维打印快速成形系统还可以通过应用步进电机的方式为涡轮减速器提供驱动作用力,以驱动丝杆螺母运动,在半闭环条件下实现对铺粉厚度的合理控制(注:铺粉电机运动仅需要控制电机的启停状态,同时配合合理设置转动速度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即应用常规直流电机就能够满足相应的工作要求)。 3.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领域研究中对无生物活性支架以及假体的制作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工作内容之一,传统技术手段需要对生物活性材料进行激光加热或烧结,对材料的生物活性有不良影响。而通过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参与生命体代谢行为且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材料制成内部结构具有多孔疏松特性的人工骨材料,将活性因子填充于疏松孔内,起到代替人工骨骼的目的。 3.2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在制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当前口服药物制剂的制造 方法 主要有粉末压片以及湿法颗粒这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制药方法,都存在分解速度过快,难以到达血液,或短时间内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对人体有非常不良的影响。而通过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为药物释放可控性功能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性支持,相信随着单药、多药复合释药性口服可控释放药片以及药物梯度控释给药系统等技术的成功研制与应用,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潜力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与提升。 3.3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在元件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产品结构设计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同时,依托该技术能够快速制造产品所对应的功能原型件,从而尽早的展开对产品设计性能的检测工作,缩短设计反馈周期,提高开发有效性,降低开发成本。 4.结束语 结合本文以上分析认为: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作为当前快速成形领域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手段之一,对比其他快速成形技术而言,有着众多的应用优势,其应用空间也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在当前快速成形领域学科不断发展与优化的背景之下,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也势必会逐步得到更为广泛与深入的应用。且由于此种技术手段可供选择的材料范围广阔,故而在多个行业的应用价值正逐步显现出来,值得引起重视。本文即围绕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以上引起各方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张曙,余灯广等.三维打印成形粉末配方的优化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11):1343-1346. [2]晁艳普,白政民.金属微滴三维打印成形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8):236-239. [3]庄佩,连芩,李涤尘等.仿生多材料复合增强骨软骨支架的制造及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4,(21):133-139. [4]刘厚才,莫健华,叶春生等.三维打印快速成形系统中的数据压缩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5):90-92. 3d打印技术论文总结范文篇二:《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启示》 2013年数字南京 教育 装备工作目标:推进科技实践活动室或技能创造室的装备,全面实现每一所学校拥有一个以上主题鲜明、品质优良,与学校科技实践活动相适应、与学校科技艺体特色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室;全市创新推进并累计装备建成100个高水平、高品质的机器人、三模科技、农业科技 种植 园等特色实验室,成为南京科技教育的核心与引领基地。评选100个优质科技实验室[1]。 为此,江苏省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带队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观摩三维打印技术培训,参观学校创新实验室,从而了解山东在创新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及在创新大赛上获得佳绩和向高校输送人才的 经验 。 一、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 《中国玩具制造业利润研究 报告 》显示:以玩具加工业为例,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9.9美元,而制作这个芭比娃娃的中国企业只能拿到 0.35美元加工费。中国企业所依赖的是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对外的竞争力也只是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所以只能依靠大批量生产,以薄利多销来赚取不多的加工费。我国很多行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大部分来自进口,其中:工程机械高技术产品80%;数控机床70%;石油化工装备76%;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光纤制造装备100%;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60%~90%;彩电、手机和微机的CPU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1]。 历史上,中国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摇篮,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列举了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要发明中18项来自中国。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灿若星辰,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领先于世界”“西方受惠于中国”的中国古代100项技术发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技术进步源于创新,创新设计源于服务现实,创造未来。大项目是创意,小改进也是创意,高科技是创意,简约明快也是创意。功能原理是创意,美化外观也是创意。灵感来源于生活,创意让世界更美好。 二、创新设计在初高中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基础和前提。同志强调:“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 教学方法 。” 2011年,奥巴马总统推出的新版《美国创新战略》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运动”指引着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以加强创新技术教育。 三维打印技术是专家预测的2013年十大技术革命之一,在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将根据计算机设计的模型从底部开始逐层堆积塑料、金属、合金等材料。凭借三维打印技术可以依据数字设计文件制造出固体结构,一旦物品能够在家或办公室远程打印出来,新技术将引发一场制造业革命[2]。三维打印技术在初高中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重要作用。 1.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 创新思维 三维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软件在三视图学习中针对学生学习时间少、没有基础等问题提供全新的教学手段,辅助三视图及其画法教学,快速识读技术图。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时,设计软件提供简单易学的设计手段及完整的设计资源库。直观的三维模型系统教学手段,让设计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对立体模型进行平行移动、旋转、放大、多视窗等操作[3]。 2.降低学习坡度,突破教学难点 从三维设计到二维出图,学生在三维设计软件里轻松完成,快速工程图的生成能使学生做到设计与动手能力的完美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3.动手动脑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创造 三维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让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相结合,让三维设计与二维设计相结合,让学生的设计和加工相结合。通过三维动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弹性碰撞,让机械机构运动的分析更加直观清晰。 三、创新设计帮助学生放飞创新的翅膀 创新设计软件平台在教育信息化中的精确定位是和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综合实践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动漫社相结合。创新软件系列产品及三维打印机将掀起一场教育创新运动。通过创新软件的运用,让我们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同步学习和发展,学有度、思无界、行无疆,创新设计软件平台及三维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有三: 一是可以引导中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去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抱怨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创意来源: 在高层楼房擦玻璃是很危险的,有没有既安全又方便的擦窗户方案?窗户有调节风、光的作用,如何利用窗户来改善室内的空气循环和光线照明? 设计原理:百叶窗的结构有可调节性,此类窗户也可以使用类似的结构,即将每扇窗分成若干扇小窗,每扇小窗可以绕轴旋转。这样可以实现调节风和光的作用,并且在雨天也可以开窗。尤其是高层楼房窗户玻璃的擦洗变得十分简便了。 二是可以帮助中学生固化自己生活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中的“小灵感”,并通过自己的设计―制作―评价,达到“创造”的教学效果。 案例2:可升降课桌椅 创意来源:学校普遍存在着课桌椅不符合学生身材的现象,总会让人觉得或高或低,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于是便想到去设计一种可以升降且更具实用性的课桌椅。 设计原理:把思路定格在齿轮的传动上。在桌腿内部各安装两个齿轮和两条齿条,中间有一根传动轴连动,再在其中一个桌腿的一侧开孔,利用一个把手转动齿轮,这样便能使桌面水平升降 。 图6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齿轮组 三是可以让中学生高度综合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并立足于实践,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 案例3:自动上下楼梯的自助轮椅车 创意来源:家里有残疾人,上下楼梯不方便,有没有可以帮助残疾人自动上下楼梯的自助轮椅车呢? 设计原理:市面上有自动上下台阶的拖车,主要是依靠行星轮系的工作原理。如果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轮椅上,不就是可以帮助残疾人自动上下楼梯的自助轮椅车吗? 案例4:物理学科中的成像原理 创意来源:来源于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这个实验十分重要,但许多学生只知道概念而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与演示的过程。创意的意义在于把生活中的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设计原理:运用新颖的视觉与动画,让大家耳目一新,将传统的枯燥教学转换为全新的模式,从而调动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创新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2013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专门设立了比赛项目(9)创新未来设计[4]。参赛者参考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平台创作设计作品。要求首先完成设计 说明书 ,根据设计说明书,通过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搭建和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 作品设计的事物尺寸不超过150 mm×200 mm×200 mm,薄厚不小于2 mm。 初中组设计命题为“未来桥梁”,在保证桥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从功能、外观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桥所应用的情境不做约束,可充分结合自己设定的场景进行设计。 高中组设计命题为“智慧汽车”,从外形、功能等方面加以创意设计。车辆的动力源和工作环境不做约束。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作品,ICS或EXB文件;演示动画,SWF,3GP,MPG,AVI或MOV文件;设计说明书。 作品(含设计作品、演示动画、设计说明书)总大小不超过50 MB。 五、我们的思考 从山东省的创新办学标准来看,他们已经在如下方面做了尝试:创新设计软件和探究实验室相结合(初、高中),和通用技术实验室相结合(高中),和技术教室相结合(初中),和综合实践实验室相结合(小学),和信息技术实验室相结合(通用),和动漫室相结合(通用)。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说过:我们不一味追求最新的、豪华的、最先进的设备设施,而是选择科学的、实用的、适用的和优质的设备设施。这对于建设创新实验室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选择科学的、适用的、适度领先的物质技术及其承载信息,并通过恰当的、优化的、科学的形式整合成能促进教育与学校发展的,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组织相关人员调研三维打印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武城.创造创新方略[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维克托・巴雷拉.专家预测2013年十大技术革命 包括三维打印技术[EB/OL]. 3d打印技术论文总结范文篇三:《试谈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不断进步,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李晓梅(2014)认为自3D打印机发明30余年来,经历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今最有生命力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针对3D打印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找出优点及不足,为3D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供发展方向和理论参考。 一、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一)3D打印技术概念 江洪(2013)认为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加制造技术,采用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方式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2]。李小丽(2014)总结道,3D打印是包括CAD建模、测量、材料、数控等学科[3]。 (二)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应用优点 李福平(2013)认为3D打印建筑技术优势为速度快;不需要使用模板,可以大幅节约成本,并且具有低碳、绿色、环保的特点[4]。杨健江(2015)认为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3D打印不仅节约资源,利用废弃物进行制造[5]。丁烈云(2015)认为建筑3D打印数字建造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非线性、自由曲面等复杂建筑形式的设计建造要求,是全新的设计建造方法论的革新[6]。 本文将建筑3D打印技术的优点整理如下: 1.基于施工层面。根据图纸以及相关数据,就可制造出建筑墙体、楼板等,大大节约了建筑时间;从设计文件里获得各种指令并进行工作,要求操作业者掌握的操作技能水平要求很低,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将操作者对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因素降到了最低;避免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和伤亡。 2.基于经济层面。所需要的材料多可以就地取材,极大节省建造的运输成本;零部件生产一体化成型,既缩短了制造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又减少了采购及运输成本;仅需更换设计文件和打印材料就可生产不同的零件。 3.基于材料层面。采用增材制造方法,材料利用率高;3D打印技术可打印出高成本曲线建筑;遵照计算机程序,比人工的更加准确,产品质量有保证;打印过程中依据精确的几何计算,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质量有保证;墙体是空心的相比钢筋混凝土实心墙体,3D 打印建筑的墙体要轻许多。 4.基于环保层面。原材料可以来源于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达到了节能环保、资源再生和改善环境的目标;采用干法施工可避免施工粉尘和噪声影响,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液等有害物质低,减少材料浪费和排污;打印过程几乎不产生噪声和大振动。 (三) 目前建筑3D打印技术存在的问题 3D打印技术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弊端。 1.精度问题。3D 打印技术由于工艺问题导致两层材料之间不能光滑过度,且只能形成样式简单且单一的条纹。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性。而在一定微观尺度下,如果需要制造的对象表面是圆弧形,那么这种具有一定厚度的条纹,就会造成精度上的偏差。 2.行业规范问题。3D打印建筑在行业内还没有任何相关的规范条例。使用年限和房屋产权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权威部门的认可。 3.材料性能问题。3D打印建筑多数为低矮建筑,相较于传统方式,在强度、刚度和加工性上均有不足。且其打印是水平逐层打印,缺少纵向钢筋。 4.设备问题。受限于工作原理,目前3D打印机打印速度较慢,且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 5.伦理安全性问题。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体器官的3D打印技术面临着伦理上引起大众质疑的困境。3D打印技术引发的安全风险也收到相应的质疑。 二、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建筑业应用的优缺点、发展前景的梳理和归纳,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缺少关于适应多元材料的打印设备系统和工艺流程系统的研究,缺少交流和互相融合。 其次,国内外学者研究建筑3D打印研究的初步成果较多,但是缺乏系统、完善的方法体系。 最后,3D打印技术近期发展迅猛,但3D打印的相关专业规定及法律条文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研究。为避免矛盾与事故的发生,解决由3D打印所造成的冲突,建立公平、公正、完善的相关规定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1. 3D打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 3d打印必读的10本书 3. 3d打印调研报告 4. 3d打印技术调研报告 5. 3d打印技术学习心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