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外国文学期刊发表论文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8 15:46:34

外国文学期刊发表论文时间

一、 正文内圆括号注释格式1、 圆括号内注释由作者姓氏、著作页码构成。例:(Eco 10)、(歌德 9)。2、 如果句子中已经提供了作者的名字(或姓氏),则括号内只需提供引用作品页码。3、 如果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则在作者姓氏后提供相关作品的全称或简称,以及引用页码。例:(Eco,Open Work 11)、(Eco, Role of Reader7)。4、 圆括号注释所涉及的作品信息必须能在“引用作品”中找到。二、 “引用作品”格式I.引用中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说明:1、作者姓名后加冒号,其余信息用逗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尾;2、引用著作为译著的必须在作品之后,出版社之前注明译者名字;3、如作者不止一人,作者姓名间以顿号分开;如作者为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在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这两点也适用于译者;例:赫尔量·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书名中有副标题的用破折号隔开,例:《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嬗变》;5、如所引著作为多卷本,卷数直接置于书名号之后,中间不再加逗号,也可以卷数加括号的形式表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学史》上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学史(上);6、出版年代后不加“版”字。B. 引用编著例: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说明:在编者姓名后必须根据原书信息准确地注明“编”、“主编”、“编选”等。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麦·布鲁特勃莱、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守仁:《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舒程:《漏译与错译的误导》,《光明日报》2001年12月20日。II. 引用外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Ransome, Arthur. Oscar Wilde: A Critical Study.? London: Methuen, 1915.说明:1、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2、各项信息之间用句点隔开;3、书名用斜体,正副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4、如所引作品为译著,需注明译者;5、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除第一位作者的姓氏提前外,其他作者的姓名仍按照名字前姓氏后的顺序注明;三位以上的作者可以只注明一个,其后用“et al”表示省略。B. 引用编著例:Ellmann, Richard, ed. Artist as Critic: 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ilde.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0.Fallen, Patricia, Melanie A. Katzman, and Susan C. Wooley, ed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ating Disorders. New York: Guilford, 1994. 说明:作者名后加逗号,再加“编纂”的缩写(ed.),其余同上。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Kafka, Franz.“The Hunger Artist.” The Basic Kafka.?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1979. 80—90.McGlynn, Mary.“Janice Galloways Alienated Spaces.” Scottish Studies Review? 4.2 (Fall 2003): 82—97. Manning, Anita.“Curriculum Battles from Left and Right.” ?USA Today 2 Mar. 1994: 5D.Murphy, Cullen.“Women and the Bible.” Atlantic Monthly? Aug. 1993: 39—64.说明:1、文章篇名为正体,前后加引号,篇名后的句点放在引号内;2、文集书名、期刊名、报纸名或杂志名均为斜体;3、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社以及出版年,期刊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报纸注明出版日期和版面,杂志注明出版年月;4、必须注明引用文章的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文集则在出版年后加句点再加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期刊、报纸、杂志则在出版年后加冒号再加起止页码;5、引用文集的编者放在文集书名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6、引用文集的译者放在编者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7、引用书中的前言、序、后记等按照前言的作者(姓前名后)、前言、作品名、作者名、出版信息、前言起止页码的顺序排列,各项目之间用句点分开。例:Kiberd, Declan.“The War against the Past.” ?The Uses of the Past: Essays on Irish Culture. Ed. Audrey S. Eyler and Robert F. Garratt. Newark: U of Delaware P, 1988. 24—53. Bakhtin, Mikhail.“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oetics.”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 of Texas P, 1981. 84—258.Drabble, Margaret. Introduction. Middle March. By George Eliot. New York: Bantam, 1985. vii—xvii.D. 引用网上文章说明:一般顺序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字(姓前名后,如果没有作者则不需要注明)、作品名、编者名字、电子版版权信息(日期、版权人或组织)、引用时间以及网址。补充说明:1、 中文条目均需提供英文翻译,将中文信息置于英文翻译之下用方括号标志。例:Eagleton, Terry. The Specter of Postmodernism. Trans. Hua M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0.[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2、 “引用作品”一律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作者名字用三根虚线代替,例: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57.. ed. Sound and Poetry. New York: Columbia UP, 1957.4、在引用作品中,大学的出版社University统一简写成U;Press简写成P。例: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统一成U of Texas P;例: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统一为Columbia UP。 5、在文中引用互联网上的内容,在引文后标出(作者)即可。三、 编辑体例1、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均需提供英文翻译。 2、“内容提要”四个字(英文:ABSTRACT),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内容提要的正文,五号仿宋。3、“关键词”三个字(英文:Keywords),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关键词正文,五号仿宋。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字数控制在3—4个字以内。4、“作者”二个字(英文:Author),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作者名字加黑,后用尖括号注明电子邮箱,作者信息由作者名字,身份、工作单位及城市、邮编构成。如果文章是省级或省级以上项目,在中文的作者信息中标出项目名称、编号。5、本《体例说明》中未涉及的其他规定可以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5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的相应条目。四、 投稿须知《当代外国文学》主要刊登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及其研究论文,侧重研究8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流派。竭诚欢迎外国文学界的广大同仁积极向本刊投稿。来稿请按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信息、正文、参考书目的顺序编排。?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邮编210093,,勿寄交个人,以免贻误。本刊发表文章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予以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以此体例说明为准。本刊审稿周期为4个月。

1.1 投寄该刊的论文在内容上应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学术针对性,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表述准确到位,论文的引文注释应符合该刊所颁布的体例。1.2 该刊对于来稿采取编辑部三审、必要时延请相关专家学者匿名审读的办法决定是否刊用,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公平,以保证刊物的学术权威性和兼容并包的多元性;但这又并不意味着本刊要标榜某种学术价值观的中空,毫无自己的价值取舍。1.3 为便于编辑的审读和修改,来稿请尽量采用规范的电脑打印稿,A4纸,行距1.5倍,正文为小4号字体,随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为保证联系便捷,请务必提供联系电话和电邮地址;作者在接到稿件选用通知后,请将稿件以E-mail(附件)方式寄发给责任编辑。由于编辑部人手和经费有限,该刊一律不退稿件,请作者自留底稿。1.4 为保证刊物的学术原创性,该刊不希望作者一稿两投或数投。作者如明确得知自己的稿件将不被采用,或在收到该刊寄发的收稿通知三个月后仍未收到编辑部的用稿通知,可对稿件自行处理。1.5 地址: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11层《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732

国外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

任何论文,包括sci论文发表时间和接收时间都是不同的概念,严格来说,发表时间是文章见刊也就是公开发表在刊物上的时间,而接收时间基本上是指初审通过的时间,如果出身没有通过也就不存在接收时间了,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作者一定不要混淆。

sci期刊审稿通常也是三审制,初审通过也就意味着杂志社接受了作者的文章,接收时间的快慢要看杂志社的审稿安排和审稿效率,有的一两周就可以给作者回复,有的则需要略长一些的时间,初审审阅工作包括论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定位,若稿件内容不适合本刊,即使质量再高,也不会予以接收。

审核周期的话,在3-6个月左右,这不包含返修的时间。3个月审核通过,算是快的,部分分3个月还要久。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下

普刊的审核周期在10几天左右,见刊时间在3-4个月左右核心的审核周期在3-4个月,见刊时间在一年左右。

从sci期刊角度来说,审稿时间是决定文章见刊快慢的一个主要因素,初审时间一般在1-2周,外审3-4周,后续所需的时间要看外审的结果,如果顺利通过,最终意见将会在一周左右给作者,如果外审中有专家意见不统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遇特殊情况,如法定假期、编辑出差等,审稿时间也会更长,因此不确定性因素还是比较多的。

国外期刊发表论文时间

不同的杂志出版周期不一样,一般要两三个月(特别快的一个月左右甚至半个月, 一部分可以办理特别加急发表 ),杂志有个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杂志版面很紧张,所以,如果用,应尽早预订,不宜临时抱佛脚,以免被动。每年三月份到十月份,是各地陆续上报职称材料的高峰期,各个正规杂志稿子都大量积压,版面都比较紧张,有的杂志可以安排的论文又很有限,因此应当及早准备。早准备,早受益,拖拉很有可能误事,早前 品 优 刊 征稿,不知现在概况怎样。。

看期刊级别的,国内好点的期刊都要2,3个月吧,除非你认识审稿人。一般审完还要退回修改。国外的期刊时间更长了

审稿时间通常都不会太长,1个月左右美国工程博士论文发表不难。但论文有质量是前提。刊物的等级也很重要,在顶级刊物业发表难。美国工程博士论文发表不难。但论文有质量是前提。

期刊基本上都要2个月以上,有的好的期刊需要半年而会议比较快,基本一个月就能知道录用结果

国外哲学论文发表时间

我发现关于哲学的问题大都没有悬赏分......

在过去100年里哲学方面的主要思想:生命哲学和历史主义实用主义新本体论和新形而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根据《西方哲学史》 我以为还有这两个: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20世纪西方哲学有三大源头:分别由胡塞尔、弗雷格、皮尔士开始,称为现象学-解释学传统、分析哲学传统、实用主义传统。当时,美国是边缘文化,因此人们经常只谈欧洲的两大传统,即现象学-解释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但分析哲学传到美国以后,和实用主义结合甚紧,形成所谓逻辑实用主义,而且,近来的研究表明,实用主义早在上半个世纪就对海德格、维特根斯坦等欧洲大哲学家有深刻影响。所以我说,三大源头。 皮尔士是美国哲学家,他开创了实用主义流派。他的第一批重要论文如《信念的确定》、《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等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表的。当时,实用主义对欧美文化界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很多重要哲学家则受到了皮尔士的巨大影响。 弗雷格是德国的数理逻辑学家,他开创了分析哲学传统,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概念文字》出版于1879年。他的大部分著作出版于1900年前后的约40年间。这一流派后来的代表人物有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蒯因等。 现象学这一流派由胡塞尔开创,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是从1900年开始出版的。这一流派后来的代表人物有舍勒、海德格、加达默、萨特、加缪、德里达等。 三大流派的创始人境遇都不是太好,他们的思想虽然在思想界的小圈子里已经为人所知,但都是在第二代传人那里成为思想潮流的。皮尔士死在孤独之中,而实用主久哲学在詹姆士和杜威那里成为显学,他们二位几乎已成为美国的国家哲学家,对美国和世界上的各种问题都发表见解,社会影响很大。弗雷格的《数学原理》出版时,出版商很犹豫,弗雷格还要自己拿一部分钱,并且第二册拖了十年才勉强出版。而弗雷格的传人,如罗素,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在他们手里发扬光大,成为英美的主要哲学传统。相比之下,胡塞尔在有生之年已红火了一阵子,但他的名声很快就被他的学生海德格等人盖过去了,胡塞尔的学生们使现象学蔚为大观,成为欧洲哲学的主流。 关于海德格和现象学的关系,在学界有很大争议。在我看来,海德格并未放弃现象学,但至少对现象有很大的扭转,这个扭转后来由伽达默尔继承下来,被称作解释学传统。所以我们通常把从胡塞尔到伽达默尔的传统称为现象学-解释学传统。这一传统在德国基本上是保持在学院里的,但传到法国后,像萨特、加缪乃至后面的德里达、福柯等人,他们把它变成了存在主义或解构哲学。法国和德、英相比,气氛相当不同。法国的各个文化领域是交织在一起的,如音乐、美术、诗歌、小说、哲学等,都是社会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不像在德国仅是学院的。因此法国哲学和德国哲学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 分析哲学在30~40年代在欧洲逐渐进入主流,通过维也纳学派,通过卡尔纳普这些人,占领了欧洲主要讲坛。后来希特勒反犹太人,这些哲学家大多是犹太人,被迫逃往美国,从而把分析哲学带到美国。二战以后,他们在美国站住了脚,到了50~60年代,他们的学生在各个著名大学的哲学系里当教授、当系主任,分析哲学成为美国的主流哲学,美国一流大学的哲学系有90%都是做分析哲学的。这时美国和欧洲的文化态势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虽然欧洲人在还是不太认可美国的文化优势,但这种优势通过经济上的条件得到强化,比如高薪聘请名教授来任教、讲学等。美国的思想文化开始反过来对欧洲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不过,分析哲学,以及从欧洲流入的其他流派都和美国的本土哲学即实用主义传统有所结合。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不仅是书本上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人的精神体现,对美国学者来说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很容易把各种哲学传统和实用主义相结合,这形成了美国60年代以后哲学发展的一大特点。由于这样广泛的结合,门户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了,到了70~80年代以后,三大哲学流派已没有了什么新的代表人物,没有人再提供新的大型的思想框架,哲学家们从事一些更为具体的研究。 也可以说,在80~90年代,在形而上学、认识论等传统哲学领域中,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思想出现。哲学的兴趣更多转向政治社会方面,因而不但哲学界内部各流派之间有相互融合之势,哲学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结合也日见明显,政治哲学成了欧美哲学最有成果的地方。罗尔斯、诺奇克都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在德国有哈贝马斯等人,在法国有福柯、德里达等人。英美、德国的政治哲学在形式上可以视作正宗的政治哲学,法国哲学家的风格和传统的差异更大,但是对一般文化界的影响也更大。 总的说来,20世纪政治-社会状况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社会格局,也改变了自启蒙以来的文化传统。哲学的发展与西方社会的变迁是紧密相关的。哲学从前是思想者们的共同兴趣,既不只是专家的事业,也不和广大群众直接发生关系。在新的社会格局里,哲学向两极分化,分析哲学多半是在专家圈子里讨论的,法国哲学家则经常和社会思潮乃至群众运动结合在一起。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一直在介绍西方哲学,不过直到今天,介绍工作仍不能说很成系统,深入研究更谈不上。我一直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人近一千多年来理论思辨精神衰弱。近20年,西方哲学中的有些哲学家、有些论题也形成了一些热点,但仍然说不上有系统的介绍研究。从哲学书的出版来看,也是如此。翻译工作更多的是从各自的直接兴趣出发。多数翻译者对西方哲学中的分析精神不大感兴趣,比较喜欢文学性或思潮性的东西。海德格学说传到中国后,更多人对他的诗化哲学比较感兴趣,但对他的一些分析性的东西,比如"时间概念"等,一读到那儿就跳过去了,就像年青人读《红楼梦》,只拣宝黛恋爱故事读,税收啊、官场上的进退啊,不感兴趣。

国外学业论文发表时间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每年的四月初。格拉斯哥硕士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需要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所有程序,格拉斯哥硕士提交毕业论文是在每年的四月初,这中间有论文查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委员会审定等等程序。

国外的期刊可能每年的12月份是发论文的淡季,而4月份是发文量最高的时期。论文投稿中的那些“潜规则:1.不要投那些虽然列为核心、但名声极差的刊物。一般这种刊物大都是只看银子不看文章,版面费交足了就一切好说,但是,你即便发表了未来也会被人看不起,所以,有空多跟导师交流交流,打听清楚,避开这个坑。2.对作者的身份有特定要求的刊物不要投。有些刊物是默认不接受学生或者没有头衔的人投稿的,大家不要在这种刊物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判断这种刊物也很简单,去翻翻往期的杂志,看看每篇稿子的第一页脚注,这里会标明作者身份。3.前后风格差异过大的刊物不要投。此处的“风格差异过大”,主要是论文本身的风格而非领域。大家在投稿之前一定看看该刊物的征稿启事,有的杂志会直接写明 “本刊欢迎具有理论深度的论文”。

不同的杂志出版周期不一样,一般要两三个月(特别快的一个月左右甚至半个月, 一部分可以办理特别加急发表 ),杂志有个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杂志版面很紧张,所以,如果用,应尽早预订,不宜临时抱佛脚,以免被动。每年三月份到十月份,是各地陆续上报职称材料的高峰期,各个正规杂志稿子都大量积压,版面都比较紧张,有的杂志可以安排的论文又很有限,因此应当及早准备。早准备,早受益,拖拉很有可能误事,早前 品 优 刊 征稿,不知现在概况怎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