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论文都用英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14:22:26

论文都用英文发表

就语言要求来说,大多数sci期刊都要求英语的,少部分要求其他语言。

发表sci论文经常遇到英语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为英语水平不够高,影响了sci论文发表。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sci期刊要求英语,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语。

sci中收录的期刊来自很多个国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应的要求。就语言要求来说,大多数sci期刊都要求英语的,少部分要求其他语言。可以说发表英语sci论文是主流,但不意味着发表sci论文就必须是英语。作者要根据选择的sci期刊要求,匹配合适的语言。

sci论文在评价中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同时也意味着发表sci论文的难度比较大。对我国作者来说,英语是第二语言,用英语写作发表sci论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些作者鉴于自身英语水平不高,担心英语成为自己发表sci论文的阻碍,就希望找不是英语要求的sci期刊,尤其侧重中文sci期刊。这一想法是可行的,但并不容易找到匹配的sci期刊。

无论你是哪国人,要在高水平的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只能用英语。这也是英语成为全球第一语言的根本原因。汉语如果想取代英语,中国的科技实力必须超过所有英语国家科技实力总和。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在长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当中,许多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的学术成果都是由英国、美国研究者贡献出来的,因此,为了配合大部分研究者的语言习惯,英语成为了学术论文的主要语言,也成为了得到国际化学术期刊广泛应用的语言。这并不是由一两个人决定的,而是根据各国学术贡献比重进行综合衡量的结果。然而,近年来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渐渐得到了改善,爱思唯尔(Elsevier)一项研究表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正在赶超欧美国家,成为科学研究的大户。然而,虽然学术水平提高了,这些非英语母语地区写作者的英文写作水平却并没有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许多研究者空有优质研究成果,却因为语言表述问题被退稿。针对这种情况,爱思唯尔(Elsevier)提出了解决方案——开拓英文论文润色服务弥补非英文母语地区写作者在英文上的短板,让学术研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发表论文都是用英文吗

当然要用全英文。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写论文更好些,因为论文答辩较容易些。

当然了,用德文写一般也不行的。不针对楼主,另外,不建议谈论翻译,所有的翻译都是叠床架屋,也就是俗话说的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没有用2语,2文,学某个特定专业且达到接近水平,根本就不会翻译。还不算翻译理论与技巧。重复学习,就是浪费!

这个问题没人可以回答你,因为个学校是不同的,有些学校要求中文,也有些要求外语的,字数5000到2W不等。 我的建议是查找你自己学校的教务处网站,里边肯定有以前几届的要求的。 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学校,专业,我可以帮你查。。。

我不认为汉语比英语缺少严谨性,因为英语同样有很多修辞手法,同样可以让你捉摸不透,但没人会在写论文时使用。汉语也可以严谨,取决于使用者。古时汉语,言简意赅。反倒是英语语法结构的侵入,使现代汉语变得冗余不堪。至于所谓的科学无国界,真正的顶尖科技不可能开放给国外,更别说特意写成英文。相比严格保密的那些,能投在期刊的只是些民间的小打小闹,更像是一种面子行为。当然,国外给你看的论文也差不多是同一个水平,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前沿技术。

发表论文都是用英语吗

是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英语专业毕业,毕业论文全部要用英文写,而且要写很多页,老师会告诉你最少要多少单词以上。不过论文前面的摘要部分也要写出中文的,一小段。

我给你几条比较合理的理由(其他人都写得什么跟什么):1、从当今语言地位来看:英语在国际上任然占有主导地位,是可以和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交流的语言,这样就可以营造科学界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的环境;2、从语言效果来看:英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比汉语要强的多,科学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而汉语在这两点上是无法和英语相比,众所周知在国际上汉语是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对于外国人甚至是中国人来说,汉语的意思表达需要语境来称托,没有语境的话会使得一句话有很多的意思,因而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他们用英语写论文更有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因而英语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3、从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和倾向来看:中国人是喜欢文学美的民族,中国人写文章偏向于玩文字游戏、装饰语句,虽然使句子变得很精美,但是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意思,使句子变得繁杂,不利于其他读该论文的人快速获取信息,而英语论文会用很多的简单句,一般不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从句,这是英文写作的一种习惯,很多教英语写作的老师一般多会要求学生把简单句练得很熟,语法基础不好的同学尽量用简单句表达,避免用错从句而引起的句意不清楚,因而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用英语写作会更轻松(当然这是对英语功底好的人来说)。

只要是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通常都要用英语写。不过,具体还要看你所在学校或院系的要求。 关于毕业论文,以下是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表述: 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 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 LZ也可以网上查阅。

当然了,用德文写一般也不行的。不针对楼主,另外,不建议谈论翻译,所有的翻译都是叠床架屋,也就是俗话说的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没有用2语,2文,学某个特定专业且达到接近水平,根本就不会翻译。还不算翻译理论与技巧。重复学习,就是浪费!

科学论文都用英语发表

我给你几条比较合理的理由(其他人都写得什么跟什么):1、从当今语言地位来看:英语在国际上任然占有主导地位,是可以和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交流的语言,这样就可以营造科学界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的环境;2、从语言效果来看:英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比汉语要强的多,科学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而汉语在这两点上是无法和英语相比,众所周知在国际上汉语是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对于外国人甚至是中国人来说,汉语的意思表达需要语境来称托,没有语境的话会使得一句话有很多的意思,因而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他们用英语写论文更有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因而英语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3、从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和倾向来看:中国人是喜欢文学美的民族,中国人写文章偏向于玩文字游戏、装饰语句,虽然使句子变得很精美,但是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意思,使句子变得繁杂,不利于其他读该论文的人快速获取信息,而英语论文会用很多的简单句,一般不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从句,这是英文写作的一种习惯,很多教英语写作的老师一般多会要求学生把简单句练得很熟,语法基础不好的同学尽量用简单句表达,避免用错从句而引起的句意不清楚,因而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用英语写作会更轻松(当然这是对英语功底好的人来说)。

用英文写,中国人能看懂,用中文写,只有中国人能看懂。因为英文是全球通用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者读到自己的论文,大家都用英文写。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因为英文期刊更有影响力。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才更有反响。

为什么论文都用英文发表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为什么学术期刊一般都比较青睐英语论文?语言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啊,比如这句话:(出自《Writing Science》书中第一句)Success as scientist is not simply a fun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ideas we hold in out heads, or of the data we hold in our hands, but also the language we used to describe them.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头脑中有好观点,手中要有好数据,还要能用好的语言来描述他们。虽然我有一点意译,因为这句话直译过来会太生硬,但是你能看到篇幅明显少了差不多一半。同样你把一篇英文的文章翻译成中文也会发现篇幅少了接近一半,因为中文文字更紧凑,也不用每个字都空格等等原因。虽然很多人发表论文首先想到的是国内期刊,但如果是做科研,看重引用次数的话,还是要发在英文期刊的。为什么?英文期刊是世界性期刊,全世界学术界都再看,引用高,认可度好。下面给大家说说,论文发在英文期刊上有什么好处?一、引用高。发表在英文期刊上的论文,引用率都让人满意,除了有较高的他引次数外,国外学者也会在发论文时肯定我们的新观点,并指出我们的工作是新的研究,因为国内审稿人与国外审稿人的观念不同,国内审稿人会认为没有创新。而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文章,他引次数实在有点让人伤心。有篇发在国内刊物的文章下载了580多次,他引次数也就只有不到10次。有篇发在国内刊物的文章,报道我们最好的数据资料和研究结果,可近10年过去了,他引(SCI他引+CSCD他引)次数也很惨淡。二、不要拒绝英语。不能因为国人看不懂英文就不发英文文章。你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因为某些国人看不懂英文,就不能、不赞成、不主张将研究成果写成英文发表,这个理由恐怕站不住脚。三、国内学术环境不是太开放。感觉国内期刊“官”架子比较足,对你投去的文章要理不理、爱答不答的事时有发生。最让人着急就是国内某些审稿人的审稿态度和水平。得出一些漫不着边的审稿意见,让你哭笑不得。而实际上,发表英文论文,在国内学术界认可度要比发表国内论文高得多,因为你首先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认可。所以,发表英文期刊论文对国内评职称也加分更多,属于C级论文,而且国内现在很多高校或者事业单位评职文件也出现了一些要求:发表未被SCI收录的外文刊等同于B类刊!

中国论文发英文期刊可以展现中国论文水平的提升。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文化。

很多原因,主要是如下:1、如何评定为重要著作?目前话语权都在国外有名的期刊上,都是些英文期刊;2、目标读者可不是中国人,而是为了获取学术界(世界范围内)的认同,而学术界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3、从语言上来讲,英语相比汉语还是比较严谨规范,拓展性较强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