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张振峰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17:42:56

张振峰论文发表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现有教师10人。所长为王兴元博士、副教授,副所长为江荣安副教授。成员有副教授3人:张永举、孙效里、吴迪(博士);讲师3人:张绍武、张振峰、王化丰;助教2人:赵铭伟(在读博士)、孙媛媛。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非线性算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完全。目前,非线性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完全的研究及促使其实用化已成为建设信息的高速公路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而非线性信息处理方法学、网络重组和密码学的研究则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基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理论,我研究所对多媒体信息(如生物医学信号、图形、图像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计算,先后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且其中部分工作在2001年被收入《辽宁省科技基金10年发展成就》,并于2002年9月25日在《科学时报》的科技新闻版上被重点介绍。近5年来,我研究所先后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Engng.Applic.Artif.Intell》、《Fractals》、《Chinese science bullentin》、《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物理学报》、《数学物理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计算物理》、《计算机研究所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5篇)。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机构设置及成果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计算机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系统研究所 IBM培训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研究生专业分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博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博士);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 科研工作2003年进款总数达31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108万元,横向课题202万元 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5余项 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21部 2002年~2003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篇,其中国际刊物18篇,核心期刊上58篇,其他刊物上24篇。SCI、EI检索论文20篇 软件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近几年来,研究所注重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面向国家目标,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逐渐形成算法研究与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分布式计算与Agent技术、系统建模与工作流管理、多媒体技术等研究方向。在各自领域中成绩显著,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做出了贡献。目前共承担15项国家、省部和地方政府的项目;近五年来,发表了150余篇论文,培养了150余名硕士。其中图论算法的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国际合作方面,研究所开展了与日本企业的共同研究和开发,先后与日本东芝公司、Justsystem株式会社、大阪Create株式会社等国外企业、研究所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研究所开发的中日及日中机器翻译系统作为大连市第一个出口软件,在日本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究方向:网格计算与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库与决策支持、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网络优化与信息安全等。主要成果:1.《大连市公安交通指挥快速反应系统》2004年通过公安部鉴定2.《基于语义数据库与WebGIS的黑龙江省防汛信息服务系统》200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水路输送决策支持系统》2002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大连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2000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子课题)、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各级政府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地方企事业项目等20余项。近几年来,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其中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一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21篇。研究所承担的各层次学生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科学概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Oracle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专业英语》、《IT进展》、《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现有教师10人。所长为王兴元博士、副教授,副所长为江荣安副教授。成员有副教授3人:张永举、孙效里、吴迪(博士);讲师3人:张绍武、张振峰、王化丰;助教2人:赵铭伟(在度博士)、孙媛媛。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非线性算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完全。目前,非线性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完全的研究及促使其实用化已成为建设信息的高速公路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而非线性信息处理方法学、网络重组和密码学的研究则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基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理论,我研究所对多媒体信息(如生物医学信号、图形、图像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计算,先后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且其中部分工作在2001年被收入《辽宁省科技基金10年发展成就》,并于2002年9月25日在《科学时报》的科技新闻版上被重点介绍。近5年来,我研究所先后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Engng.Applic.Artif.Intell》、《Fractals》、《Chinese science bullentin》、《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物理学报》、《数学物理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计算物理》、《计算机研究所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5篇)。 计算机系统研究所 研究所源于计算机系系统教研室和计算机原理教研室,有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1人在读博士)。研究所包括三个研究室,一个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和IBM培训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与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体系结构、企业信息化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移动计算,面向Agent的反向工程技术(与英国De Montford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合作),并行算法设计,操作系统等。研究重点:分布式环境下的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管理、并行算法设计、通信协议的安全与优化及嵌入式技术等方面。工业企业ERP/CIMS开发环境,分布式/并行体系结构的理论与技术。

虚拟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摘要: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拥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具体组织的实现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形式,从而结合了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一、虚拟企业概述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系统也产生相应的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相对的静态、单一、稳定转向动态、复杂、不可预测,消费者的需求由大众化、单一化发展为柔性化、多样化。传统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受到冲击,单靠技术革新已经无法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制度革新已经成为企业产生突破的关键。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制度,它用信息流连接整条生产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企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实际上,虚拟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实现了自身的壮大与发展。二、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的关键特征是创新,面对新环境的挑战,管理理论也涌现了多种创新理论,如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竞争-合作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1990年美国MIT教授MichaelHammer博士首次提出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并于1993年出版了《再造企业》,迅速掀起了全世界的BPR理论研究浪潮。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过程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面向顾客、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的目的。BPR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使组织扁平化,通过适当授权,把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中。它注重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竞争—合作理论是相对于现代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竞争这一缺陷而提出的,它认为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圣吉于《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强调企业员工不分层次组成小组,通过团队式学习,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差异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有利于产生新思维并学会系统思考。以上几种理论都是针对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新型管理理论,核心是实现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虚拟企业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方向,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开放的气氛、高效的组织结构、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效的综合协调,从而形成了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链状多阶段、多环节的劳动分工组织和金字塔式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工作熟练、效率提高。但是,由于作业过程被分割,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产生工作壁垒,协调管理费用增加;信息流动不畅,组织响应速度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各部门独立意识强化,缺少整体目标观念,很难做到全局优化;工作流程整体出错率高,产品质量受影响。在虚拟企业中,计算机和网络使人的大脑能力延伸,管理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执行者建立直接联系,中间的管理机构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使企业组织扁平化,同时也减少了信息在中间环节传递出错的可能性。虚拟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根据某一任务需要临时组织合成虚拟工作组,工作组中每一位员工的关系都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大家通过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工作氛围。由于虚拟工作组的员工共同为该项任务的成功负责,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培养,提高了员工的协调意识和全局观念。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虚拟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甚至把自己的意见加入生产过程而成为部分生产者,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开放范围。三、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实质上是组织结构的建立,取决于组织单元的性质、单元之间的耦合方式和这两者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形态。虚拟企业的组织单元是虚拟工作组,它的特征包括:以人为中心;实现了组织、员工和技术的有效集成;具有某种核心优势,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虚拟工作组之间的耦合是快速、多变而有效的,根据不同市场需求,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耦合。耦合的作用不仅在于加总不同虚拟工作组的各自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更强的整体功能,即乘数效应。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组织结构特征是模块化、兼容式。工作形式是供应者、生产者、销售商的同环节并行协作,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并行工程(CE)与多功能项目组。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一组在逻辑或物理位置上相关的组织单元组成。过程相关的组织单元构成了一个较大的、能够完成一个完整职能的团体(虚拟工作组)。虚拟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但是现在还无法确定一个通用、恰当的组织结构。目前有两种组织设计理论较为适用,即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资源流动以信息流为主。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图见上图。其中黑板控制器是各个虚拟小组交换信息的全程信息库,多个小组分别通过设置在某个虚拟小组内部的黑板控制器进行通信和协同,相互之间信息不流通。优点是容易实现和管理,易于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缺点是系统信息传递到有一定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各虚拟小组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优点是延时较小,系统鲁棒性好;缺点是实现和管理比较困难,比较难以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特别是不同层次的信息共享较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即在低层次、局部区域内采用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性的协同工作环境;在高层次的全局组织内采用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保证广域内组织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其中,信息协调器的作用与黑板控制器作用相似。这样,既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又保证了组织单元的并行化运作。四、结束语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旧有的管理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虚拟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战略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虚拟企业的管理突破了传统视野,具体的组织形式弱化,最终达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和快速集成。参考文献:1.余津津,朱东辰.虚拟企业的产生、现状与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互促效应的解释.经济问题探索,2000(12):66~682.张振峰.知识经济时代与扁平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决策借鉴,2000(2):13~153.赵伟,韩文秀,罗永泰.面向虚拟企业的组织框架设计.管理工程学报,2000(1)

张振峰论文发表了吗

1、首先去各数据库下载期刊的版权页,找到投稿邮箱。2、整理好自己需要发表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标记好署名,发送到官方邮箱。3、最后等待杂志社的回复即可。

商丘学术期刊网:,这是商丘市本地的学术期刊网站,可以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中国知网:,这是一个包含大量学术论文的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期刊和论文,也可以提交论文进行发表。维普论文检索:,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包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期刊和学术论文,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论文。万方数据:,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包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期刊和学术论文,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论文。这些网站可以为您提供论文发表的机会和平台,但具体要求和审稿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站进行发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由明日杂志官方发出的公告得知:2021年15期发表的论文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营造法式》,《人生十六七》等。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周振峰发表的论文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在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优秀的开题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

锁是一种保安措施,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私有财产而发明的一种用钥匙才能开启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对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安全可靠的防盗,又要使用方便。这就使得传统的锁防盗效果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防盗需要,而且还存在着随身带钥匙的不便。因此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电子密码锁应运而生。电子密码锁运用电子电路控制机械部分,使两者紧密结合,从而避免了因为机械部分被破坏而导致开锁功能失常的问题,而且密码输入错误是还有报警声,大大增加了电子密码锁的防盗功能。同时因为电子密码锁不需要携带钥匙,弥补了钥匙极易丢失和伪造的缺陷,方便了锁具的使用。传统的锁由于构造简单,所以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密码锁由于具有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子密码锁的种类繁多,例如数码锁、指纹锁、磁卡锁、IC卡锁、生物锁等,但较实用的还是按键式电子密码锁。20世纪xx年代后,随着电子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锁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较高,是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而且需要有电源提供能量,使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难以普及,所以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密码锁技术相对先进,种类齐全,电子密码锁已被广泛应用于只能门禁系统中,通过多种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技术实现大门的管理。在我国密码锁整体水平尚处在国际xx年代左右,电子密码锁的成本还很高,市场上仍以按键电子锁为主,按键式和卡片钥匙式电子锁已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现国内有几个厂生产供应市场。但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电子锁,其市场结构尚未形成,应用还不广泛。国内的不少企业也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希望通过不的努力,使电子密码锁在我国也能得到广发应用。

三、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电子密码锁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方案选择;

2、设计一典型结构的电子密码锁,分析其电路结构及控制程序;

3、选者合适的电器元件;

4、编写控制程序;

5、将程序输入PC机,并修改进行模拟运行;

四、 设计方案

查阅文献技术资料,分析电子密码锁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外围电路,通过软件程序组成电子密码锁系统,能够实现:

1。 正确输入密码前提下,开锁提示;

2。 错误输入密码情况下,蜂鸣器报警;

3. 密码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更改。

五、 工作进度安排

20xx.2.22—20xx.3.8

20xx.3.9—20xx.3.18

20xx.3.21—20xx.4.9

20xx.4.10—20xx.4.30

20xx.5.1—20xx.5.10

20xx.5.11—20xx.5.20 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提交开题报告; 查阅相关论文,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 方案设计、审查和确定,提交中期报告 编写控制程序 整理并撰写论文 完善论文,提交论文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 石文轩,宋薇。基于单片机MCS—51的智能密码锁设计[M]。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

[2] 祖龙起,刘仁杰。一种新型可编程密码锁[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xx,(01);

[3] 叶启明,单片机制作的新型安全密码锁[J]。家庭电子,20xx,(10);

[4] 李明喜,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xx,(03);

[5] 董继成,一种新型安全的单片机密码锁[J]。电子技术,20xx,(03);

[6] 杨茂涛,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J]。福建电脑,20xx,(08);

[7] 瞿贵荣,实用电子密码锁[J]。家庭电子,20xx,(07);

[8] 王千,实用电子电路大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p101;

[9]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19xx;

[10] ATmega,ATmega8L—8AC,20xx,(01);

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指导教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设计(论文)。

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可在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或学院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

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个人人身财产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锁就是主要的有效保障手段。但是机械锁发展到现在已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它的内部结构已经有了很透彻的研究,可以做到不使用钥匙而轻易打开锁,也由于金属材料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会生锈,导致锁芯卡死、弹簧老化等问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锁也摆脱了以往的造型,向着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自单片机面世以来,凭借着体积小、价格低、易于编程[2],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核心控制组件[4]。在这种趋势下,电子密码锁也就应运而生,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整体上有遥控式电子锁、键盘式电子锁[11]、卡式电子锁、生物特征扫描电子锁这几种类型,电子密码锁以其可以自由更换密码、操作简单、安全性高[16]、自动报警、自动锁死、功耗低、外观个性、附加功能多种多样[3]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电子密码锁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机械锁,因此市场上的主流还是机械锁,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改进电子锁,学习借鉴前人的程序编码【18】,使其更加智能化、廉价化,让电子密码锁得到普及,使人们的自身财产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早在80年代,日本生产了最早的电子密码锁,随着经济复苏,电子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使用门电路设计的简单电路密码锁出现了。到了90年代,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地的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密码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对密码锁进行初步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在此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能够生产各种高智能、高安全性的密码锁。遥控式电子防盗锁分为光遥控和无线电遥控,光遥控利用窄角度的光传输密码,传输信息量大、速度极快、无法再光路径上以仪器捕获信号试图复制,保密性极高,无线电遥控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但是信号发散广容易被仪器捕获。卡式防盗锁,利用磁卡存储个人信息而且在特定场合能够一卡多用。生物特征防盗锁利用生物自带的唯一特征能够起到极高的防盗作用。但是这种高端电子锁只适用于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少数部门,不适用于广大的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普通群众日常使用的还是机械锁,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功能实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电子密码锁。利用单片机【1】作为控制元件的电子密码锁能够使用C语言[7]和汇编语言简单的对其进行各种人性化的编程[6],来控制单片机各引脚的高低电位[14]从而实现各元件的接通与关闭,通过整体的配合实现随意更改密码、防盗报警[9]、防暴力破解自锁、LED显示等功能,更加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宁爱民应用AT89C2051单片机设计电子密码锁.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28-31

[2]韩团军;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7期

[3]郭海英.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安全密码锁的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5.95-97

[4]张洪润.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李娜,刘雅举. Proteus在单片机仿真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7,(04)

[6]杨将新,李华军,刘到骏. 单片机程序设计及应用(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谭浩强. 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郑春来;韩团军;李鑫.编译软件Keil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论坛.2009.96-97

[9]周功明.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防盗自动报警电子密码锁系统的设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10]李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瞿贵荣. 实用电子密码锁[J]. 家庭电子,2000,(07):34~73

[12]赵益丹,徐晓林,周振峰. 电子密码锁的系统原理、设计程序及流程图[J].嘉兴学院学报,2003,(15)

[13]李广弟,朱月秀,冷祖祁.单片机基础[M].(第三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14]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李伯成.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0-15.

[16]郭海英.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安全密码锁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5,(13)

[17]蒋辉平 周国雄.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1-25.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基于整个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情况,本设计主要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用智能,集成且功能强大的单片机芯片[15]为控制中心,设计出一套按键式电子密码锁。

本设计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密码锁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密码的存储与更改、密码数字的显示、密码是否正确的LED灯提示,暴力破解的密码的蜂鸣器警报。

2.进行各模块的电路设计与连接、大体分配各个器件及模块的基本功能[13]要求。在P0口处接上拉电阻来保证LED屏幕的正常工作以给用户显示正确有效的提示信息,接入两个发光二极管(红、绿各一个)来提示用户的密码是否正确,接入一个蜂鸣器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以及在被暴力破解时的报警功能,接入一个4x4矩阵键盘来让用户输入密码,与LED屏幕、发光二极管、蜂鸣器一起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

3.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使用KEI采用C语言对系统进行编程,研究系统的判断逻辑,采用延时函数来有效实现键盘的防抖动功能,采用循环语句来实现键盘的实时监听,采用外接存储器保存密码,采用判断语句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以及输入错误密码的次数判断是否调用蜂鸣器和键盘响应,将各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套高效、简练的系统。

研究目标: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完成密码的存储与更改、密码数字的显示、密码是否正确的LED灯提示,暴力破解的密码的蜂鸣器警报的功能,完成proteus仿真。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理论学习,使用KEIL和PROTEUS进行密码锁系统的模拟仿真,验证是否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12月—20xx年3月

进行大量论文相关材料阅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三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

20xx年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交给导师修改,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学院进行论文中期检查;

20xx年4月—20xx年5月

对论文不足之处再修改,五月中旬并完成论文,形成定稿;

20xx年5月—20xx年6月

对论文进行评阅,合格的论文进行资格检查,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张振论文发表

国际公认的化学领域顶级杂志之一。ACSCatalysis是美国化学会的旗舰期刊,为国际公认的化学领域顶级杂志之一。ACSCatalysis是美国化学会的旗舰期刊,为国际公认的化学领域顶级杂志之一,目前影响因子为12.35,是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张振华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鲁继青为共同通讯作者,浙师大硕士研究生郑万彬为共同一作,浙师大为该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无金属的棒状CeO2催化剂,其在气相巴豆醛选择加氢反应中展示了极高的巴豆醇选择性,在323K条件下最高的巴豆醇选择性能达到百分之93.2。

日本侵略中国是处心积虑且由来已久——读《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较为全面、翔实地梳理、分析了近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渊源。读后方知,从大陆政策的产生、大日本帝国理念的形成、皇国观念的激荡、大和民族优越感等诸多方面来看,日本侵华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更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支撑。了解日本侵华的思想渊源,有很多意义,也有利于廓清中日关系发展中的历史羁绊。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要从历史的角度,逐步解除侵略扩张的战争罪恶感。这需要日本社会的真诚。日本侵华思想 中日关系 社会历史原因一、视角独特的历史思考“日本侵华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学术研究的客体,从民族感情和民族责任出发,中国学者已经做出了告慰抗日英灵和死难者亡灵的理论工作,业已清晰地描述出日本侵华的政策指导和野蛮过程以及带给中国人民的刻骨铭心的深重灾难。然而,实事求是地看,我们还不能充满信心地说已经弄清了日本侵华的来龙去脉,尽管基本上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却几乎没有开始。因此,彻底弄清楚日本侵华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储备,就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制约其后的先期程序。”“挨打固然值得同情,受辱更应该觉醒;受辱固然可悲,受辱之后竟不知为何受辱才是真正的可悲。这是知己知彼的辩证法。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民族,要想不再重复地被欺受辱,忍痛理清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对方的所思所想,包括那些或散乱或系统的侵略思想理论,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作者渠长根向我们披露了开展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层起因。关于开展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研究并写作成书的初衷,作者渠长根在前言中向我们做了这样的介绍。其一,本着科学的学术研究态度,去探求事物发展构成中“起源”这一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弄清日本侵华的思想根源是引导侵略者并与之一起进行战争反思的基本功,即具有启迪与引导作用并能使反思者更充分地认识敌人和自己本身,从而做出更好的防备工作。由此可知,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的要求还是战争反思的功能,对日本侵华的渊源进行探讨都是很有必要的,于是便有了《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问题的嚆矢、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的发展轨迹、分布在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侵华思想理论、日本侵华思想理论与日本社会变迁、日本侵华思想理论与中日关系、余论,较为全面深刻地解析了日本侵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根源。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认真阅读此书,读后令人震惊。一方面,为自己之前对这些问题的粗陋、简单化;另一方面,为日本侵华的处心积虑和野心勃勃而惶恐、惊秫,由此深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由新华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作者渠长根教授是我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曾经出版过《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对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他博士期间对日本侵华问题的初步涉猎,出书之前曾公开发表了十几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二、不能忽视的历史事实张振_先生说:“侵华理论是侵华行动的先导,是对侵略的鼓吹、鼓动、回复和辩解;有过去提出的,有的现在还不断炮制、包装;不论其形式是粗糙还是细密,都是侵略的一部分。对日本的种种侵略理论,我们的一些论著虽偶尔有所触及或批判,却从没有人作过全面系统的清理清算,其中有的恐怕还不大知道。这是日本侵华史研究中的一块很大的缺陷,很需要扎扎实实地补上去。”中国作为日本的侵略对象,研究日本侵华史,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因此,对侵华理论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日本的侵华思想理论在具体的存在形态上并不完全相同。”书中提到,日本侵华期间确有一整套侵略思想和理论,幕府的“宇内混同说”,明治时代的大陆政策、“东亚联盟论”等,都存在着共同联系,并且都体现出日本人赤裸裸的侵略野心。作者将日本人的侵华渊源追溯到16世纪末的丰臣秀吉侵朝征明战争,目的是为了揭露日本人长久以来便有侵略他国的丑恶思想。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侵略思想的具体形态并不相同。既有转变成公开的国家侵略政策的部分,也有包容于政治家、学者、思想家、理论家的作品流传于世的,还有广泛国民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里的成分。总地来说,这种侵略思想是层层推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开始它具有隐蔽性、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它最终暴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中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当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其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侵华也不例外。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交往密切,更有自唐开始日本便大兴学习中国文化之热潮。因此,对中国国情较之西方国家更为清晰明了,为日后的侵华工作打好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同时,日本是个地域狭窄的小国,多火山地震,资源不足,由此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狭隘的心胸,所以,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其心仪的侵略对象也是必然的。当然,在日本侵华过程中,也不乏有很多偶然因素。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力还并不是很强大,且当时中国的北洋海军实力较日军不相上下,若不是当时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得焦头烂额,无心顾及日本这等小国,还有李鸿章等人的避战自保政策,中国又怎么会输给日本?当时日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侥幸获胜,并获得了割占台湾、索要巨额战争赔款的丰厚待遇,由此产生了更加疯狂的侵略意识。试想,如果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败,那么他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会不会那么高涨,从而发展为随后的全面侵华战争?肯定不会!由此可见,历史的偶然性也对日本侵华思想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谢俊美说:“中外学者对于日本侵华暴行曾进行过揭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日本官僚、政客、军阀、财阀们制造的侵华‘理论’进行揭批并不多。”渠长根先生在书中集中介绍了几个不同领域的具有浓厚侵华思想的典型人物。北一辉——学界侵华思想理论的旗帜,他歪曲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杜撰国际战争合理化观点,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根源,创设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并且别有用心地大肆污蔑中国。这些丑恶的行径,都是北一辉站在日本的国家的立场上所做出来的,所以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理论家之一毫不为过。石原莞尔作为军界侵华思想理论的代表,有一套自己加工制造的侵华理论,同时,他也是侵华战争期间最恶毒的三大刽子手之一,可恨的是,他最终竟然逃脱了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惩罚。政界的岸信介、侵华思想践行者冈村宁次和知识界的福泽谕吉等,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却有着共同的侵华扩张思想和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张峰发表的论文

张峰同志热爱马克思主义,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了解所申请的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学术底蕴、理论功底较深厚,具有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科研学术协作精神。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始终关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 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文化自觉与青年政治信仰培育研究》,主持山东省省级科研课题《后奥运时代山东省全民健身多元服务体系建构研究》,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工委的厅级科研课题《高校推行大学生政治成长规划的应用机制研究》 ,参与教育厅科研课题研究5项;主持泰山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校级重点教学研究课题1项。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华医学教育》、《政工研究动态》、《青年工作论坛》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理论研究成果30多篇。获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等3项,获共青团山东省委、泰山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8项。获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优秀医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历史进步问题的思考》获山东省社科联“胜利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征文优秀奖。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峰男,1961年5月生,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 二、主要研究方向: 排序论、多目标规划。 三、发表的论文: 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四、教学情况: 承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课程其他同名人员,请参见:

张峰(1922—1998),安徽省太和县人。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八团连长,淮阴县保安大队副营长,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教导队队长,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八团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十旅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兼教导队队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三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头衔。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