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蒙古国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09:30:22

蒙古国论文发表

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工厂工业,他们其实是有很多的危害的,而且还有汽车排放的尾气都是污染的环境,所以会导致我们的气象灾害频频发生。

从经验来看治沙问题上人力仍无法扭转天意,降水量的减少对于任何地区都是无法挽回的难题,并非人力所能轻易弥补。2020年11月发表于《科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则验证了蒙古国史无前例的持续干旱:近年来蒙古国所经历的高温和干旱,在过去二百五十年时间里前所未有。

蒙古国博士需要发表期刊论文。蒙古有两种博士都需要发表期刊论文,一种是2-3w的(英文上课/部分课程是中文,英文论文,英文答辩,适合基础好且语言好的,要求论文发表,有毕业考试),另外一种是10多万的(中文上课,中文论文,中文答辩,支持寒暑假,归档有些是要翻译成英文,要求论文发表,没有毕业考试)。专业是一样的,都有。

应该是他们这个地区没有树木进行遮挡,再加上是草原地形,所以导致这个沙尘暴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蒙古国发表的论文

蒙古国博士需要发表期刊论文。蒙古有两种博士都需要发表期刊论文,一种是2-3w的(英文上课/部分课程是中文,英文论文,英文答辩,适合基础好且语言好的,要求论文发表,有毕业考试),另外一种是10多万的(中文上课,中文论文,中文答辩,支持寒暑假,归档有些是要翻译成英文,要求论文发表,没有毕业考试)。专业是一样的,都有。

科研项目参加:“七五”自治区社科规划办项目“蒙古族文学研 究丛书”“十五”自治区社科规划办“蒙古族十七年小说理论与 实践”主持:“九五”规划项目“蒙古诗歌新探”2002年,教育 部重大项目“蒙古族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专著从1964年始发表诗歌、 文学评论、论文和翻译作品,至今为止,已出版21部诗集、评论集、专著 、译著和教材。《苏叶、哈达奇.刚评论 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文韵论》(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蒙古诗歌学》(国家社科项目),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年;教材:《蒙古族文学史》(现当代二部),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5年。编著《蒙古族当代诗选》(合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82年;《蒙古族当代叙事诗选》(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蒙古族当代抒情诗选》(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诗镜〉诠释》,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蒙古文诗歌集成》、《蒙古文散文集成》、《蒙古文 小说集成》(蒙古文学经典套书辑注),内蒙古少儿出版社,1999年。译著《断线风筝》(译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2年;《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科普译 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蒙古神话形象》(科研译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9年;《蒙古象征学》(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年。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有60余篇。1.“安代”的文化意识溯源(汉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12.论萨满教99个藤格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4期3.有关《蒙古国现当代文学》的几点思考,蒙古语言文学杂志,1999.2期4.诗的起源与蒙古诗歌体系,蒙古学杂志,2000.1-2期5.诗的情感,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3期6.蒙文诗歌的变形艺术,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期7.论诗的灵感、构思与象征,蒙古语言文学杂志,2000.5期8.论蒙文诗歌拟声词,蒙古语言文学杂志,2001.5期9.Debseku,bojigleku,beyeleku 之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期10.析王国维“意境”说,蒙古语言文学,2002.6期等60余篇论文 。此外,1997年4~8月曾两次出访蒙古国并出席了第七届国际蒙古学协会学术讨论会,2000年6~7月赴新疆师范大学讲学。其他作品《爱的项链》(诗选),民族出版社,1992年;《乞颜魂》(诗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

在蒙古国怎么发表论文

只有好好学习才知道

原始蒙古族部落以母系社会为主,一般都要娶有过生育的女人。两个人订过亲也要等女方有孩子后才正式结婚。所以一般女方生的头胎都来历不明,但男方也不嫌弃。如果男方占有了其他部落的女人,可封为哈屯(夫人)。如果男方去世,他的儿子可以继承这些哈屯。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 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人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中国蒙古学期刊投稿

〔杂志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蒙古学,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编:莎日娜,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129路,邮政编码:010010,

蒙古族摔跤

摔跤,是受蒙古族人民欢迎的娱乐活动项目.在民间节日生活中,有群集盛会,便有摔跤活动,比如祭祀摔跤、节日摔跤,礼仪摔跤等.传统的摔跤活动,能使蒙古族男士掌握战胜猛兽、制服家畜的技巧和能力,展示勇猛顽强、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力量.现在,直接和猛兽、家畜较量的机会和场合越来越少,而体育竞技的摔跤比赛却大放异彩,博得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的喜爱。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比赛时,摔跤手要穿专门的摔跤服: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蒙古族亲切的称其为"召格德"。上面钉满了银质的"大号图钉",后背中央还有代表着"吉祥"类的字样,背罩红、黄、蓝三色做成的"布条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外面在套一条绣有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这身"行头"一亮相,就"震"住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双方交手时要高唱挑战歌,然后会跳着狮舞出场,显得相当有气势。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各施展扑、拉、甩、绊等技巧以制胜。比赛要求不得抱腿,不得搞危险动作,除脚掌外,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与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搏克比赛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也无时间限制。

摔跤场上,四目炯炯分毫不让,即使是同胞兄弟也不例外。有意输掉,反会被对方视为心不坦诚,不堪交往。一挨某方倒地,都抢先扶起对方,然后共同切磋技艺,友好地互相勉励,洋溢着人与人之间友爱合作的美好情谊。绝少出现因交场上的胜负而彼此不愉快的场面。如果某个摔跤手以强凌弱,在已经取胜的情况下,还使用过激的摔法,就会成为被大家所不齿的人物。

凡上场参加比赛的人,每人都可得到一份奖品。按照传统,第一名选手将得到一峰白毛骆驼,依次是一匹骏马一头牛、一只羊、一双马靴等。现在,摔跤比赛第一名经常奖马一匹,第二名奖牛一头。

蒙古族摔跤比赛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等三个特点"。"搏克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将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介绍给国际体育大家庭,是我们全民族的光荣。"

笔者,近几年在专心拍摄“蒙古人”专题过程中,着重把镜头对准了,最能体现蒙古男人豪放和坚韧性格的——“蒙古族摔跤”挖掘和创作上,应该说,它是我专题创作的亮点!

建院以来共获准立项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以上课题近200项。特别是2005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24项,国外合作课题2项,社会课题30多项,2005、2006年国家课题申报成功率100%。建院30年来,共出版各类著作500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及学术文章6700多篇,开发蒙古语信息技术应用软件20多项;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和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280余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蒙古学方面的《〈蒙古族秘史〉校勘本》、《蒙古族通史》(3卷本)、《蒙古族文学史》(4卷本)、《汉蒙词典》,已成为蒙古族历史、文学、语言、文献等学科的奠基之作,还创办了《中国蒙古学》和《蒙古学研究年鉴》,使蒙古学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蒙古学应用研究如蒙古学新兴交叉分支学科蒙古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成果《蒙古语整词输入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蒙古文WPS多功能办公组合V1.0》、《满文文字系统》、《锡伯文文字系统》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通用软件的许多空白,多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蒙古文整词智能化输入系统V1.0》获国家“发明银奖”并在香港中华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获“金奖”。在草原文化学研究方面,出版了《草原文化研究丛书》(11卷、12本,437万字)、《论草原文化》(1—4辑)、《文化内蒙古》(3卷本)、《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1—4辑)等。在应用对策研究方面,自1999年开始出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还出版了《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我国民族理论发展》、《东北区域经济研究》等,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研究》被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登载,并呈报中央领导阅示,《构建保持农牧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入选 “全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优秀论文,《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对策研究》、《草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思考》等成果分别荣获全国、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社会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特别是内部刊物《领导参阅》已成为自治区党政决策层及有关盟市领导悉心关注的刊物,多篇刊登在《领导参阅》的对策建议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2006年全新改版的蓝皮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真实、全面地分析研究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总结经验、客观预测走势,提出对策与建议,发挥了较好的决策参考作用。2005年内蒙社科院提出设立“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的建议被自治区政府采纳并组织实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转化为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9年,初期为不定期刊物;1966年因文革被迫停刊;1972年以《新内大》出版,1973年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大学校刊合并为《内蒙古大学》出版;1977年正式复刊,以季刊出版发行。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0年改为大16开本。设有政治学、哲学、蒙古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编辑学、社会学等栏目。创刊以来,《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双为”方向,以“交流学术思想、推动科学研究、服务教学科研、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为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把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严格的学术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高度重视稿件质量和学术水平,强调论文的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提倡新见解、新资料、新方法、新领域,保证了刊物的学术质量。作为内蒙古大学重要的学术窗口,《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在全面展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发表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与探索的论文,优先发表有关蒙古学、北方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等研究方向的学术论文,向国内外展示了学校科研成果、科研成就和学术水平及学术风貌,并且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在蒙古学和北方民族的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引起国内外同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编辑部几代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报办刊理念不断提升,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刊物影响力不断扩大。1999年、2002年、2006年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被确定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荣誉;2005年“蒙古学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成为首批入选的十六家名栏目之一; 同年学报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建设工程中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成为500家精品社科期刊之一。学报发表的许多论文被包括诸如《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民族研究》、《年鉴》、日本《东洋史研究》等一批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载或摘登,扩大了内蒙古大学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刊物1994年以来被收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名单编委会主任: 张吉维编 委: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文英、于默颖、王 岩、任玉凤、任维德、刘银良、齐木德道尔吉、那顺巴依尔、李树新、张久和、张吉维、周宝峰、宝音德力根、高·照日格图、高建新、雷立均、甄修钰。主 编: 张吉维副主编: 于默颖

在蒙古国发表的论文多吗

科研项目参加:“七五”自治区社科规划办项目“蒙古族文学研 究丛书”“十五”自治区社科规划办“蒙古族十七年小说理论与 实践”主持:“九五”规划项目“蒙古诗歌新探”2002年,教育 部重大项目“蒙古族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专著从1964年始发表诗歌、 文学评论、论文和翻译作品,至今为止,已出版21部诗集、评论集、专著 、译著和教材。《苏叶、哈达奇.刚评论 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文韵论》(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蒙古诗歌学》(国家社科项目),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年;教材:《蒙古族文学史》(现当代二部),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5年。编著《蒙古族当代诗选》(合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82年;《蒙古族当代叙事诗选》(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蒙古族当代抒情诗选》(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诗镜〉诠释》,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蒙古文诗歌集成》、《蒙古文散文集成》、《蒙古文 小说集成》(蒙古文学经典套书辑注),内蒙古少儿出版社,1999年。译著《断线风筝》(译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2年;《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科普译 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蒙古神话形象》(科研译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9年;《蒙古象征学》(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年。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有60余篇。1.“安代”的文化意识溯源(汉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12.论萨满教99个藤格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4期3.有关《蒙古国现当代文学》的几点思考,蒙古语言文学杂志,1999.2期4.诗的起源与蒙古诗歌体系,蒙古学杂志,2000.1-2期5.诗的情感,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3期6.蒙文诗歌的变形艺术,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期7.论诗的灵感、构思与象征,蒙古语言文学杂志,2000.5期8.论蒙文诗歌拟声词,蒙古语言文学杂志,2001.5期9.Debseku,bojigleku,beyeleku 之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期10.析王国维“意境”说,蒙古语言文学,2002.6期等60余篇论文 。此外,1997年4~8月曾两次出访蒙古国并出席了第七届国际蒙古学协会学术讨论会,2000年6~7月赴新疆师范大学讲学。其他作品《爱的项链》(诗选),民族出版社,1992年;《乞颜魂》(诗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

蒙古国博士需要发表期刊论文。蒙古有两种博士都需要发表期刊论文,一种是2-3w的(英文上课/部分课程是中文,英文论文,英文答辩,适合基础好且语言好的,要求论文发表,有毕业考试),另外一种是10多万的(中文上课,中文论文,中文答辩,支持寒暑假,归档有些是要翻译成英文,要求论文发表,没有毕业考试)。专业是一样的,都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