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南林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3 21:25:10

南林论文发表

首先我认为二者都是很好的学校,选哪个都没错。但对你要挑选的专业来看更推荐南林,毕竟在专业素养跟材料资源方面对你的帮助更大。重大是建筑强,但在人才储备上来看,好的园林方面的专家并不多,而南林在这方面优势就比较突出,园林界的泰斗比较多,在选择导师上选择性也更强一点,同时这类院校的基金支持也比较多,对你的论文发表和毕业都是很有好处的。

交给研究生各自导师送审。南京林业大学简称为南林,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论文需要每个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各自的导师收集后,在2022年4月20日之前交于南京林业大学老图书馆311室进行审核。

南林发表论文

到学校来详细了解一下

南京林业大学招聘要2篇论文。南京林业大学招聘需要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英语要求英语六级(CET6)考试(成绩在425分及以上)。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6名。其中专任教师111名(教授13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4名,高级实验师4名,享受政府津贴人员5名,“333工程”人员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为全校开课100余门,近几年出版教材30多部,发表论文500多篇,取得专利20多项,完成课题近200项,在研课题50多项。

杨平,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省级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是江苏省教学名师,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对象、省“青蓝工程“中轻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厅级二等奖2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在国家级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9篇,其中18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二、三等奖或被SCI、EI、ISTP收录,主编和副主编出版规划教材5部,其中获省级奖2部。2003年曾赴俄罗斯沃罗涅日建筑工程大学和沃罗涅日林业工程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与访问,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17(地基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国岩土工程灾害与修复委员会成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华东基础力学与工程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土建类委员,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理事、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建筑类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森林工程”编委。研究方向: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路基工程及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 “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2. “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093.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研究",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19924.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负责人,20065.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4;6.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004;7. “土力学” 课程获江苏省省极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8. 主编出版的《土力学》教材获第二届全国林业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2008;9. 副主编出版《建设法规》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4;10.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获安徽淮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11.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2008;12. 指导本科生(何文龙)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413. 指导本科生(吴伟扬)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514.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715. 指导的2008届研究生孙洪岩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816. 指导的2009届研究生胡俊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917. 获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2009主要科研成果1.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的研究,国家攻关(75120404)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2.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项目(D1-XY01-2100-0206),江苏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3. 特殊条件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人工冻结技术研究,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已验收,主持;4. 城市软土地下空间开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变形、沉降的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江苏省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已验收,主持;5. 高流速地下水地层冻结壁形成规律研究,煤炭部科学基金项目(建97),验收优秀,主持;6. 冻土爆破机理试验研究煤炭部基金项目,已验收,主要参加者;7.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煤炭部项目、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参加者;8. 原状冻土与扰动冻土力学性能差异性研究,煤炭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验收,主持;9. 人工冻土冻胀、融沉特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02KJB220002),验收,主持10. 深大基坑新型咬合桩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建设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持11.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住房与建设部技术规程, 主要参编人12. 住宅全装修产业化体系研究,省建设厅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主持主要教学工作: 本科生《土力学》、《基础工程》,研究生《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专论(专题)》、《高等土力学》, 《城市地下工程》等主要在研科研及科技服务项目1.植被根系固坡机理及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2008029800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2011,主持2.复杂环境下隧道盾构推进对邻近地下结构的影响与灾变控制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2009-K3-2),2009~2011,主持;3.盾构隧道端头与联络通道加固方式及安全性研究,苏州市科技局苏州轨道交通专项课题(ZXJ0802),2008~20010 ,主持;4.盾构进出洞水平冻结冻土壁解冻方式及解冻规律研究,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9S_015Z),2009~20010,负责指导研究生5.复杂条件下盾构推进对邻近桩基的影响研究, 省建工局科研项目(JGJH2009-08) ,2009~2011,主持6.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二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7.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一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委托,2009~2010,主持8.高淳湖滨路改造工程施工监测, 高淳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委托, 2009~2010,主持9.临水高填土路堤加宽加高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0.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更换盾尾液氮冻结方案制定和实测研究,中铁隧道集团委托,2010,主持1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苏州高速站站基坑监测与咨询,中交隧道局第五工程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2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同泾公园站基坑监测,上海机施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3.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盾构井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4.浅埋暗挖隧道穿越薄富含水层冻结施工技术研究, 中铁隧道集团委托, 2009,主持15.水西门大街纪念馆地下过街通道监测,建邺区建设局委托,2009~2010,主持16.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明挖段及U型槽基坑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10~2011,主持近五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1. Ping Yang & Feng-Bin Zhu ,Application of Freezing Method to Recover Tunnel Accident in Complex Stratum of Nanjing Subwa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 Rehabilitation , 2005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81-256-469-1. ISTP收录 第一作者2.Ping Yang, Jie-ming Ke, J.G. Wang, Y.K. Chow and Fen-bin Zhu,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rost heave with coupled water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stress fields in tunnel excavation, Comput and Geotechnics,2006,33(6-7)EI SCI收录3.城市隧道及邻近地下结构施工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研究,铁道建筑,2007,NO2,通讯作者4.小型刚度劲性水泥土墙基坑支护机理模型试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3),第一作者5.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数值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NO2,EI收录,通讯作者6.Dai Zhaohua, Yang Ping. (2007). “Evolutional Motivity of Enterprise-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System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 (ICCREM), 21st-22nd August, 2007.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 UK.7.土工格栅增强填石路堤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6),通讯作者8.水压力对填石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生态环境,2008,17(2),通讯作者9.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试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4),通讯作者10.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冻土融沉系数预测方法研究,森林工程,2008,24(5),通讯作者11.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实测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8.35(11),通讯作者12.GM(1,1)模型在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21(4),袁云辉,通讯作者13.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NO314.不同因素对浅表土冻结温度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4),通讯作者15.城市地铁隧道对结构物上部桩基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4),通讯作者16.冻融作用对粘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1),EI收录,通讯作者17.盾构隧道进洞端头人工冻结加固温度实测研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6) EI收录, 第一作者18.盾构出洞水平冻结解冻温度场三维有限元分析,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6) EI收录,通讯作者19. 地铁车站交通疏解钢便桥数值分析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4),通讯作者20. 盾构始发端头化学加固加固范围及加固工艺研究,铁道建筑,2010,NO2,通讯作者21. 深基坑复杂条件下施工变形控制及周边环境监测分析,铁道建筑,2010,NO4,通讯作者出版教材专著:1.《建设法规》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副主编,2002 ,2009第二版2.《土木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2003.63.《土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8 ,主编 4.《工程合同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主编2007.15.《土木工程提高型实验教程》,2009.6,主编指导在读研究生(2010年):博士9名,硕士15名,工程硕士10名。联系方式:办公电话:E-MAIL:,,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院 (210037)

林亚南发表论文

男,福建省仙游县人,1957年10月出生。1994年10月在德国BIELEFELD大学数学系以德国博士论文最高分特别优秀(MIT AUSZEICHNUNG)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回国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工作。1998年提前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起任系副主任。现为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云南林业论文发表

一、云南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云南大学 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 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 云南大学 ,1938年改为国立 云南大学 ,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 云南大学 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 云南大学 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 云南大学 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 昆明理工大学 、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 云南大学 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 云南大学 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 云南大学 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新的历史时期, 云南大学 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按照“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树木树人计划”“ 云南大学 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云南大学 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 云南大学 现有教职员工2971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97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1930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3.1%,具有副高职称的8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43.8%。目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136人,占教师队伍58.9%,硕士614人,占教师队伍的31.8%。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9.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大学 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6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形成了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现有院士10人(含双聘、特聘),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各类项目入选者1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中科院“*”入选者11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9人,“云岭学者”27人,“云岭教学名师”8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2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3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7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5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8人,云南省“”青年人才60人,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8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19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8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2个。 学校以学术兴校为核心,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斐然。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4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4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有15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 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省级5个),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省级众创空间2个,1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综合性机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院、研究中心,8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6个云南省重点培训新型智库,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科技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2个。 学校立足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院共建光电子材料联合实验室,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和四川山地研究所共建科技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尼地理资源联合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在伊朗、孟加拉和缅甸共建有4所海外孔子学院,设有国家汉办“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基地”,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 学校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缅甸、老挝等五国语言的翻译、出版、推广工作;“中缅油气管道与中国能源安全”报告、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等成果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南海古地图研究”为我国南海主权争端提供实物依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数字云南”研究、滇池流域“湖泊——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核心技术体系”等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面向未来, 云南大学 将继续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早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云南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公办吗 云南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云南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在哪里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哪里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教务处电话 ;

石林风景区(Stone Forest Scenic):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350平方公里,景奇物丰,风情浓郁,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

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风景区由石林、黑松岩(乃古石林)、飞龙瀑(大叠水)、长湖、圭山、月湖、奇风洞等组成,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

石林风景区范围广袤,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等景观错落有致,是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是最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的天堂。

参考资料

石林旅游网.石林旅游网[引用时间2018-1-15]

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做好2015年度林业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州市林业局,厅属有关事业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计划的通知》(云人社发〔2015〕77号)精神,现就做好2015年度林业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符合《云南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云人专〔2005〕118号)规定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材料要求 评审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新《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表》一式2份(A4纸双面打印)。 (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证书。 (三)工程师任职资格证书和履现职期间的聘书。 (四)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 (五)履现职以来的各类业务培训(进修)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获奖证书等。 (六)履现职以来反映本人学术和技术水平的著作1部或学术论文3篇以上(州、市2篇以上。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并填写《论文证明》,其中:主论文(答辩论文)一式6份,其他论文一式1份。其他有关论文篇数不限各一式1份。发表论文要复印发表刊物封面、目录及本人论文。如有著作,须正式出版。根据云人社发〔2014〕106号文件规定,对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论文方面不作硬性要求。 (七)《云南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简表》一式30份(A3纸打印),所填内容要与《评审表》相关内容一致,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对《简表》内容进行核实并公示,填写公示情况同时加盖公章,逐级上报审核。 以上申报材料第一项不装订,第二至五项以及论文要分别按顺序装订成册(代表论文和著作除外)。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三、注意事项 (一)申报人2013年以来年度考核结果须达到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 (二)请按要求认真如实填写《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表》,并根据行政隶属关系逐级审核后盖章,其中: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情况(表十一)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务必签字,并盖单位公章。 (三)各单位要对申报人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相关复印材料要加盖验应章。同时,还要将学历学位证书、工程师任职资格证书和任现职期间的聘书、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地厅级以上奖励证书和论文(著)原件报厅人事处审核。 (四)关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考试的要求按《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云人社发〔2011〕289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云人社发﹝2015﹞65号)的规定执行。 (五)申报时间。请各州、市林业主管部门和厅属单位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申报材料和《2015年资格审议、评审名册》(纸质和Excel电子版)报省厅人事处,逾期不再受理。 (六)论文答辩。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的人员论文一般都要进行答辩(答辩时间暂定在7月底或8月初),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七)评审工作结束后,申报人员的材料只清退《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表》,请申报人员做好所需相关材料的备份工作。 请各州、市林业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申报工作,及时将此通知转发到县(市)、区林业局。相关申报表格,可登录网站下载。云南省林业厅2015年4月27日论文发表咨询我头像

南林王郑发表论文

交给研究生各自导师送审。南京林业大学简称为南林,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论文需要每个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各自的导师收集后,在2022年4月20日之前交于南京林业大学老图书馆311室进行审核。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系统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系统你登录过了吗,在哪登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登录入口,欢迎大家点击登录!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登录入口》》》点击进入

关于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注意事项

各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通知》(南林教[2016]45号)安排,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已经启动。结合江苏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反馈意见及我校在近期审核性评估专项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对该项工作进一步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工科类专业鼓励选择毕业设计,与具体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实习、工程等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自选、自拟课题,也应与实践相结合。

2、论文题目应能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任务。多个学生合作完成团队课题,每个学生的选题题目上要有明确区分,不能仅在题目最后加上1、2、3进行简单区分。同一教师指导的学生,近3年内选题避免重复。

3、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应包含具体的研究内容、工作任务、参数、方案设计、预期结果,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教务处实践科

2016年11月9日

硕士生论文致谢范文一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硕士生涯已至谢幕时刻。回首九年多的江大生活,百感交集,苦辣酸甜集结于心头,但心中充盈最多的仍是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钟芳教授对我生活和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钟老师品德高尚、待人和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我五年多的博士学习期间,她不仅传授了我做学问的技巧,还传授了我做人的准则,这些必将让我受益终身。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钟老师耐心听取我们的阶段汇报,及时提出修订方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值此课题完结之时,再次向钟老师致以我最真诚的谢意。感谢李玥副教授,徐菲菲老师和关天琴老师对我平时实验和生活给予的关心和照顾。此外,感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和食品加工与配料中心的于沛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舒俊生主任、徐迎波主任和王程辉主任对我实验提供的帮助,感谢徐志强师兄对我实验的指导和生活的关心,感谢分析检测室的田振峰、陈开波、汪华、朱青林、谢映松、周顺、葛少林、胡永华等对我实验和生活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山东瑞博斯烟草有限公司的薛长森总经理、孙伟经理、田海龙主任、李刚、李晓华和李玲在我实验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烟草课题组的孙伟峰师姐、殷春燕师姐和周志磊师兄,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一起学习一起实验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感谢实验室所有的兄弟姐妹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是:梁蓉、祁静、刘治涛、栾宏飞、徐胜男、魏冬、张超、易江、王海洋、许智婷、冯兆欣、吴佳、付婷婷、刘欢、张明秀、吕淑一、马菲菲、刘小楠、李超、常玉梅、夏熠珣、王浩、刘飞,虞健、程雯丽、彭田慧、王庆卫、林全全、陈雪梅、陈翰、汪娇玲、桂莎莎、姚佩毓、袁玲、雍晓磊、常冰玉、王芳、李卢娟、于哲、陈羚、王一涵、Kingsley、Zehadi 等。

感谢读博期间陪伴我一起奋斗的战友们,他们是闫博文、唐鑫、翟齐啸,你们让我在读博期间充满了开心与快乐。感谢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感谢哥哥、嫂子、妹妹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顺利毕业。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祝你们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硕士生论文致谢范文二

时光荏苒,我的硕士生涯已接进尾声。这几年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更有收获和成长。几年来,感谢陪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每位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克服困难,正是你们的指导,我才能解决疑惑,直到学业的顺利完成。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恩师童群义教授的殷切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并完成的,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从课题的选择、项目的实施,直至论文的最终完成,童教授都始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支持,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恩师的汗水和心血。恩师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童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与我一道分享他们青春的快乐!在此还要对实验室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在平时开展相关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的伙伴们崔竹梅、胡新洁、彭英云、冯再平、李娟等,在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热心帮助!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们不辞劳苦地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江南大学 10 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陪我一起走过这段人生难忘的历程!

感谢合肥师范学院的领导给我提供的机会。我会更加珍惜教师的岗位,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做终生学习型的人。感谢我的家人常年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他们默默的奉献是我求学四年来的支持和动力。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参与审阅、评议本论文各位老师、向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美好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